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水生生物学报有关湖泊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7:48

水生生物学报有关湖泊的论文

太湖蓝藻生长特征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周婕 曾诚 王玲玲中华鳖性腺的发生与发育研究 --- 朱道玉中国鱼腥藻属的八个新记录种 --- 杨丽 虞功亮 李仁辉蛭弧菌BDH5221株理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 --- 梁思成 房文红 汪开毓 贾娴野生和养殖裂腹鱼血液学指标的比较研究 --- 陈永祥 肖玲远 严太明 赵海涛 沈诗军 周定刚不同季节升温条件下余氯对桡足类的毒性 --- 江志兵 曾江宁 陈全震 廖一波 徐晓群 寿鹿 刘晶晶 高爱根 赵永强 黄逸君铜绿微囊藻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对砷胁迫的响应 --- 龚艳 吴幸强 肖邦定 方涛 刘剑彤 宋立荣饲料中HUFA影响草鱼脂质代谢的研究 --- 吉红 曹艳姿 刘品 苏尚顺 林亚秋 曹福余 奥宏海 周继术 叶元土饲料蛋白水平对血鹦鹉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肠道蛋白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石英 冷向军 李小勤 刘满仔 史少奕三峡库区消落带芦苇穗期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冯大兰 刘芸 黄建国 杨娟 马菲 谢君溶藻细菌DC-L5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 卢兰兰 李根保 沈银武 胡明明 刘转日本新糠虾胚胎发育及母体大小与幼体关系研究 --- 王小艳 杨筱珍 王金锋 吴旭干 赵柳兰 成永旭马氏珠母贝DMRT5基因的克隆及时序表达模式分析 --- 于非非 桂建芳 周莉 王梅芳 余祥勇力竭性运动锻炼和饥饿对南方鲇运动后过量耗氧的影响 英文 --- 曹振东 付世建金藻吞噬微囊藻产生的无毒变异株与产毒原始株的比较 --- 欧丹云 刘媚 甘南琴 宋立荣高铁酸钾对几种常见鱼类病原菌的杀菌效果测定 --- 刘乾甫 汪建国 李明 凌飞 龚小宁电子废物污染地区水生生物体内多氯联苯的异构体分布特征和毒性 --- 张晓岭 杨方星 闻胜 金士威 惠阳 徐盈 长江江豚MHCD-RB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分离鉴定 --- 杜合军 郑劲松 武敏 赵庆中 王丁草鱼RAGS的克隆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 张琼宇 范嗣刚 罗琛鲫鱼RAG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范嗣刚 张琼宇 罗琛4龄中华鲟垂体的EST分析 英文 --- 曹宏 周莉 桂建芳阿部鲻鰕鯱P450 1A1克隆与分析 --- 程章 聂湘平 王芳 李凯彬稀有鮈鲫鳍细胞系的建立及其作为测定重金属毒性模型的探讨 --- 谭凤霞 杨方星 王卫民 王敏人工藻结皮技术及其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 --- 饶本强 刘永定 胡春香 李敦海 沈银武 王伟波绿色巴夫藻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克隆和初步研究 英文 --- 元冬娟 周克元 康景轩 江黎明铜对梨形环棱螺抗氧化酶活性和金属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 张清顺 侯建军 刘香江 罗洁璇 熊邦喜转基因斑马鱼分析胰岛Β-细胞发育情况 英文 --- 夏铭 潘雪 李敏燕 邓敏 张勇 金怡 陈漪 王和生 孔德明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对斜生栅藻谷胱甘肽及其代谢酶的影响 --- 马剑敏 蔡林林 胡灵卫 靳同霞 李效宇 王键吉新疆伊犁河鲫鱼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 周秋白 郑宇 周莉 桂建芳线粒体D-LOOP序列变异与东方鲀属鱼类系统发育 --- 张玉波 甘小妮 何舜平稀有鮈鲫近交系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邵燕 王剑伟 何勇凤 曹文宣 童金苟沉水植物菹草的人工种子技术 --- 安彦杰 张彦辉 杨劭ZN对荇菜叶片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CA~ 2+ 定位分布的影响 --- 徐勤松 施国新 计汪栋 杜开和 许晔硫酸铜控藻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 赵小丽 宋立荣 张小明黑藻对水体和沉积物理化性质的改善和营养元素的去除作用 --- 吴娟 吴振斌 成水平MTT方法评价微生物细胞活性的探讨 --- 杨翠云 刘永定刺鳅X染色体DNA文库的构建 --- 陈戟 赵刚 臧亚婷 余其兴 刘江东

朱爱民的代表论文

朱爱民,梁银铨,黄道明,胡小健,吴生桂,胡传林:匙吻鲟仔稚鱼开口规格及摄食选择的研究。水生生物学报,2009,33(6):1202-1206朱爱民、吴广兵、梁银铨、谢文星、俞伏虎、胡小健:156 m蓄水后三峡水库支流童庄河河口段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水生态学杂志,2009,2(2):101-106朱爱民、梁银铨、黄道明、胡小健、吴生桂、胡传林、况开河:匙吻鲟仔稚鱼摄食特性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6):755-758朱爱民、刘家寿、胡传林、吴晓辉、程临英、彭建华、俞伏虎、杨大兴:湖北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管理。湖泊科学,2007,19(3):340-344朱爱民、陈文祥、栾建国、刘家寿、梁少娟:三角帆蚌食性及摄食率的初步研究。水生生物学报,2006,30(2):244-246吴晓辉、刘家寿、朱爱民、肖耀坤、李世平: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及其演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3):218-222朱爱民、余秋梅、黄学才:长江流域9座大型水库水体营养状态评价。水利渔业,2001,21(6):30-32

张婷的主要论文

1. Jie Li, Fuli Peng, Dongbo Ding, Shubing Zhang, Deliang Li & Ting Zh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2011. Characteristic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nd bio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during algae bloom in Xiangjiang River (Hunan, China). Scientia Sinica Vitae, in press. (SCI)2. 李杰,彭福利,丁栋博,张树冰,李德亮,张婷(通讯作者). 2011. 湘江藻类水华结构特征及对重金属的积累. 中国科学, 41(8): 669-677.3. 李德亮,张婷,余建波等. 2011. 典型养殖湖泊大通湖软体动物现存量与时间分布格局. 水生生物学报, 35(6): 1-9.4. 张婷,李德亮,李杰. 原核生物中土霉味化合物二甲萘烷醇和2-甲基异茨醇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报, 接收.5. 李德亮,张婷(通讯作者). 2011. 鱼体异味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科技, 5: 318-319.6. 徐宝红, 肖调义, 金红春, 张婷. 2011. 利用浮游动物评价不同类型养殖水体营养状况. 淡水渔业, 41(1): 10-15.7. Ting Zhang, Lin Li, Yanxia Zuo, Quan Zhou and Lirong Song. 2010. Biological origins and annual variations of earthy-musty off-flavors in the Xionghe Reservoir in China. Journal of Water Suppl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AQUA, 59 (4): 243-254. (SCI)8. Yanxia Zuo, Lin Li, Ting Zhang, Lingling Zheng, Gongyuan Dai, Liming Liu, Lirong Song. 2010. Contribution of Streptomyces in sediment to earthy odor in the overlying water in Xionghe Reservoir, China. Water Research, 44: 6085-6094. (SCI)9. 李德亮,张婷,余建波,肖调义. 2010. 长江中游典型湖泊重金属分布及其风险评价——以大通湖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Z1: 185-191.10. 张婷,李德亮,余建波,肖调义. 2010. 地方农业院校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 58-60.11. Ting Zhang, Lin Li, Lirong Song and Wei Chen. 2009.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light on the growth and geosmin production of Lyngbya kuetzingii (Cyanophyta).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1 (3): 279-285. (SCI)12. 张婷, 李林, 宋立荣. 2009. 熊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 生态学报, 29(6): 2971-2979.13. 张婷, 李林, 陈伟, 宋立荣. 2009. 微波蒸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鱼体中土霉异味化合物. 水生生物学报, 33(3): 87-92.14. 张婷, 李德亮, 徐宝红, 陈开健, 肖调义, 杨昌珍, 刘寅初. 2009. 西洞庭湖区养殖水体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水生态学杂志, 2(5): 12-18.15. 金红春,肖调义,张婷,杨春浩. 2009. 浮游藻类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1(8): 768.16. 张婷, 宋立荣. 2006. 铜绿微囊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 与三种丝状蓝藻间的相互作用. 湖泊科学, 18 (2): 150-156.17. 宋立荣, 张婷, 郑凌凌. 2007. 水华蓝藻何以肆虐? 生命世界, 214(8): 36-41.18. 李林, 宋立荣, 陈伟, 张婷. 2007. 淡水藻源异味化合物的光降解和光催化降解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3 (13): 102-105.19. 程凯, 赵以军, 夏燕华, 张婷. 2003. 浮游病毒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水生生物学报, 27 (5): 535-538.20. 彭超, 吴刚, 席宇, 夏燕华, 张婷, 赵以军. 2003. 3 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效应. 环境科学研究, 16 (1): 37-40.21. 吴红艳, 赵以军, 郭厚良, 张婷, 郭文娟. 2003. 重金属及微量元素诱导蓝藻形成液泡. 微生物通报, 30 (3): 60-64.22. 吴红艳, 赵以军, 郭厚良, 张婷, 吴涛. 2003. 无机盐诱导鱼腥藻 595 (Anabaena sp. 595) 的细胞学效应. 植物学通报, 20 (2): 205-211.

李家乐的学术论文

1. Zhiyi Bai, Yuxin Yin, Songnian Hu, Guiling Wang, Xiaowei Zhang, Jiale Li(Correspondence).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immune response, microsatellite and SNP markers from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generated from hemocytes of freshwater pearl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Marin Biotechnology, 2009, DOI 10.1007/s10126-008-9163-0. (SCI)2. J. L. Li, G. L. Wang, Z. Y. Bai. Genetic diversity of freshwater pearl mussel (Hyriosis cumigii) in populations from five largest lakes in China revealed by inter-simple sequences repeat (ISSR). 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2009, DOI 10.1007/s10499-008-9204-8. (SCI)3. Xiao-Yu Feng, Zhong-Quan Li, Nan Xie, Jia-Le Li.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elve novel microsatellites in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9, DOI 10.1007/s10592-008-9638-6. (SCI)4. Ping Gong; Jiale Li; Gen Hua Yue. Twelve novel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an endangered marine fish species golden pompano Trachinotus blochii.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9, DOI 10.1007/s10592-008-9696-9. (SCI)5. 刘士力, 李家乐(通信作者), 张根芳, 汪桂玲, 白志毅, 潘彬斌. 三角帆蚌稚蚌形态发育与生长特性. 水产学报, 2009, 已录用.6. 牛东红, 李家乐(通信作者), 冯冰冰, 刘迖博. 缢蛏六个群体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已录用.7. 郑润玲, 李家乐(通信作者), 牛东红. 长PCR技术扩增缢蛏线粒体基因全序列的两种方法及其比较.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已录取.8. 海 萨, 李家乐(通信作者), 刘 峰, 冯建彬. 伊犁鲈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近缘物种通用性研究. 动物学杂志, 2009, 44(1): 17-23.9. 贾名静, 李家乐(通信作者), 牛东红, 白志毅. 长江中下游褶纹冠蚌十个群体COI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动物学杂志, 2009, 44(1): 1-8.10. J. L. Li, G. L. Wang, Z. Y. Bai. Genetic variability in four wild and two farmed freshwater pearl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from Poyang Lake in China estimated by microsatellites. Aquaculture, 2009, 287: 286-291. (SCI)11. Dong-Hong Niu, Jia-le Li(Correspondence), Da-Bo Liu.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population studies of the Razor clam,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8, 9: 1393-1394. (SCI)12. Feng Jian-Bin, Li Jia-Le(Correspondence). Twelve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in oriental river prawn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2008, 8(5): 986-988. (SCI)13. 李家乐, 王建军, 汪桂玲, 白志毅. 我国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群体mtDNA COⅠ基因片段变异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08, 32(5): 200-203.14. 王建军,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白志毅. 我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ITS-1序列变异分析. 湖泊科学, 2008, 20(2): 208-214.15. 白志毅,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三角帆蚌生长性状及插片部位与产珠性能的关系.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15(3): 393-399.16. 牛东红, 李家乐(通信作者), 沈和定, 姜志勇. 缢蛏六群体线粒体DNACOI基因序列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海洋学报, 2008, 30(3):109-116.17. 冯建彬, 孙悦娜, 程熙, 李家乐(通信作者). 我国五大湖日本沼虾线粒体COI基因部分片段序列比较. 水产学报, 2008,32(4): 517-525.18. 常抗美, 刘慧慧, 李家乐(通信作者), 沈玉帮. 紫贻贝和厚壳贻贝杂交及F1代杂交优势初探. 水产学报, 2008,32(4): 552-557.19. 海萨, 李家乐(通信作者), 冯建彬, 木拉提. 基于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和线粒体Cytb序列的鲈属鱼类分类探讨. 动物学研究, 2008, 29(2): 113-120.20. 冯冰冰, 李家乐(通信作者), 牛东红, 陈 琳, 郑岳夫, 郑凯宏. 我国沿海三疣梭子蟹九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R和COⅠ片段比较分析. 动物学杂志, 2008, 43(2): 34-43.21. 牛东红, 李家乐(通信作者), 郑润玲. 缢蛏微卫星分离及特性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 38(5): 733-738.22. 赵晓勤, 李家乐, 汪桂玲. 金鱼雌核发育诱导的τ0度量法优化.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5): 520-524.23. 陈友明, 李家乐(通信作者), 白志毅. 肌肉注射维生素C对三角帆蚌血淋巴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4): 418-422.24. 冯建彬, 李家乐(通信作者), 程 熙. 日本沼虾种质资源挖掘和保护研究进展.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3): 371-376.25. 冯冰冰, 李家乐, 陈琳, 周志强, 郑岳夫, 郑凯宏. 我国四大海域三疣梭子蟹线粒体控制区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2): 134-139.26. 程熙, 李家乐(通信作者), 冯建彬, 聂式忠, 范益平.日本沼虾幼虾的耐盐性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8, 23(4): 315-317.27. 董志国, 李家乐(通信作者), 郑汉丰. 三角帆蚌三个地理种群杂交子一代的形态差异.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8, 23(2): 92-97.28. 白志毅, 李家乐(通信作者), 潘彬斌. 五种寄主鱼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效果的研究.淡水渔业. 2008.38(1): 1-4.29. 白志毅, 李家乐(通信作者), 杨光.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初步研究. 特产研究. 2008. 30(1): 12-14.30. 郑润玲, 李家乐(通信作者), 牛东红. 缢蛏线粒体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分子科学学报, 2008, 24(5): 312-315.31. 汪桂玲, 李家乐(通信作者). 淡水育珠蚌外套膜提取总RNA的改良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2008, 355-357(361).32. 张根芳, 刘其根, 方爱萍, 叶秋红, 李家乐. 育珠期三角帆蚌的生长及其与珍珠增长的关系. 水产学报, 2008,32(6)922-928.33. 冷向军, 孟晓林, 李家乐. 杜仲叶对草鱼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肉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水产学报, 2008,32(3): 434-440.34. 李宝山, 冷向军, 李小勤, 李家乐. 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15(6): 1042-1049.35. 胡斌, 李小勤, 冷向军, 李家乐, 文华. 饲料Vc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15(5): 794-800.36. 吴滟, 傅洪拓, 李家乐, 龚永生, 李明爽. 太湖日本沼虾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17(5): 620-624.37. 严如娟, 刘承初, 李应森, 李家乐. 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中可溶性蛋白的回收与性质比较. 食品科学, 29(9): 334-337.38. 赵金良, 李家乐, 曹 阳. 草鱼杂交育种及杂交后代生物学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11): 162-164.39. Li Jia-Le, Wang Gui-Ling, Bai Zhi-Yi, Yue Gen-Hua. Ten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from freshwater pearl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Molecular Ecology Notes. 2007, 7(6): 1114-1116. (SCI)40. Li Jia-Le, Zhu Ze-Yuan, Wang Gui-Ling, Bai Zhi-Yi and Yue Gen-Hua.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7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s in grass carp. Molecular Ecology Notes. 2007, 7 (6): 1357–1359. (SCI)41. Liu Qi-gen, Chen Yong, Li Jia-le, Chen Li-qiao. The food web structure and ecosystem properties of a filter feeding carps dominated deep reservoir ecosystem.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7, 203: 279-289. (SCI)42. 李家乐, 董志国, 郑汉丰. 三角帆蚌三种群F1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水产学报, 2007, 31(6): 848-852.43. 汪桂玲, 袁一鸣, 李家乐(通信作者). 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水产学报, 2007, 31(2): 152-158.44. 董志国, 李晓英, 李家乐(通信作者). 外来种池蝶蚌与本地种三角帆蚌及其杂种对三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力. 生态学杂志, 2007, 26(7): 1080-1084.45. 孙悦娜, 冯建彬, 李家乐(通信作者), 聂式忠. 日本沼虾三群体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差异与系统进化. 动物学杂志, 2007, 42(1): 66-73.46. 牛东红,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姜志勇, 张文博, 沈玉帮, 冯冰冰. 缢蛏六群体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差异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1): 1-5.47. 张学义,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赵晓勤. 八个品种金鱼及野生鲫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6): 513-517.48. 王宏, 李家乐(通信作者), 汪桂玲, 张根芳, 谢楠.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宿阶段形态变化初步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4): 394-398.49. 王宏, 白志毅, 李家乐(通信作者), 王建军. 三角帆蚌胚胎在外鳃育儿囊内发育的初步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3): 219-223.50. 卓华龙, 沈庞幼, 吴雄飞, 李家乐(通信作者). 象山港网箱养殖鲈鱼残饵和排粪情况初步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5): 318-322.51. 陈友明, 李家乐(通信作者), 白志毅.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工艺的改良及效果. 渔业现代化. 2007.34(5):26-28.52. 姜志勇, 牛东红, 陈慧, 沈和定, 李家乐(通信作者). 福建缢蛏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ITS-1和ITS-2分析. 海洋渔业, 2007, 314-318.53. 鲍宝龙, 李家乐, 汪桂玲, 刘占江. 斑点叉尾鮰SCYA126基因及其可变剪接.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14(1): 1-7.54. 李小勤, 李星星, 冷向军, 刘贤敏, 王锡昌, 李家乐. 盐度对草鱼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07, 31(3): 343-348.55. 孟晓林, 冷向军, 李小勤, 伦峰, 刘贤敏, 李宝山, 李家乐. 杜仲对草鱼鱼种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4): 329-333.56. 吕耀平, 胞宝龙, 蒋燕, 杨琳琳, 李家乐. 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的比较分析. 水产学报, 2007, 31(5): 661-668.57. 郑汉丰, 李家乐(通信作者), 袁伟康. 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繁育初试. 渔业现代化, 2007, 34(2): 22-24.58. 董志国, 李家乐(通信作者), 郑汉丰, 谢楠, 白志毅. 三角帆蚌三个优异种质杂交后代生长性能比较研究. 淡水渔业, 2007, 37(3): 17-21.59. 李家乐, 白志毅. 淡水养殖新品种——康乐蚌. 中国水产, 2007, 10: 44-45.60. 李家乐. 淡水养殖珍珠蚌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 科学养鱼, 2007, 6: 1-2.

上一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例子

下一篇:breastcancer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