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学报四个外审专家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四个外审专家
朱益民
朱益民,男,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热放电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室内空气净化、柴油机尾气净化、餐饮油烟净化、难降解废水处理等研究。先后完成了“等离子体活化法去除SO2和NOx的研究”,“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脉冲电晕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其中“脉冲放电等离子体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获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8年),“水蒸气和氨在脉冲电晕放电脱硫中的作用”获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2003年),“正高压直流流光放电等离子体源装置”获2003中国国际专利技术及产品交易会金奖(2003),“非热放电室内空气净化技术”获14届全国发明展金奖(2003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2篇。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名,在读6名。
荣誉:
中国环境学会大气分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高级氧化技术(AOT)国际学术会议IOC成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计划千人层次、省高校优秀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师;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展览会金奖、第14届全国发明展金奖。
汇
总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40 篇。出版著作(译著等)共 0 部。
获奖成果共 4 项,其中:国家级 0 项,部(省)级 2 项,市级 0 项。
完成或承担项目共 20 项,科研经费共完成 400 万元。
研究生培养情况 硕士14名,毕业获得学位4名,直读博士3名;博士6名,毕业获得学位0名。
获奖情况 序号 成 果 名 称 奖励名称、级别 获奖
时间 本人排名
1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 1998 4
2 水蒸气和氨在脉冲电晕放电脱硫中的作用 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 2003 1
3 正直流流光放电等离子体源装置 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展览会金奖 2003 1
4 非热放电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第14届全国发明展金奖 2003 1
主
要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学
术
著
作
及
学
术
论
文
情
况 序号 论文或著作名称 刊物、出版社或会议名称及检索情况 发表
时间 作者名单
1 脉冲电晕放电脱硫脱硝电源/反应器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5 2
2 脉冲电晕法脱硫脱硝研究进展 环境科学进展 1997 1
3 电子束法脱硫脱硝研究进展 环境科学进展 1998 1
4 Matching between generator and reactor for producing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1998 1
5 SO2 removal from industrial flue gases using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1998 3
6 Effects of water and ammonia on SO2 removal from flue gases using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2002 1
7 等离子体放电柴油机后处理技术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2 1
8 多针对板式负电晕放电电极间距确定 高电压技术 2003 通讯作者
9 非热放电荷电净化餐饮油烟装置研究 环境保护科学 2003 1
10 非热放电对室内空气净化效果研究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4 1
11 Indoor formaldehyde oxidation by needle matrix to plate corona discharge J. Adv. Oxid. Technol. 2005 1
12 多针对板电晕放电中针尖半径对伏-安特性影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 1
13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捕集微粒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 1
14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副流感病毒灭活的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 1
15 线筒式电晕放电伏安关系的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
16 多针对板电晕放电伏安特性研究 高电压技术 2006 1
17 Preliminary study of synergetic effect of non-thermal plasma and photocatalysis coupling on pollutant gases purification J. Adv. Oxid. Technol. 2007 1
18 Simulated experiment on minimizing chlorella and bacteria in ballast water by combination of micro-hole filtration and UV radiation J. Adv. Oxid. Technol. 2007 通讯作者
19 Study on treatment of methyl-orange in water by derivable oxidation of peroxydisulfate J. Adv. Oxid. Technol. 2007 5
20 多针对板负电晕放电电离区形貌确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录用) 2007 通讯作者
21 发射光谱研究多针对板正电晕放电形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录用) 2007 通讯作者
22 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杀菌试验的研究 中国消毒学杂志(录用) 2007 通讯作者
23 双重沿面放电合成臭氧处理医院污水的实验研究 中国消毒学杂志(录用) 2007 通讯作者
24 多针电极双极电晕放电电极间距优化 高电压技术(录用) 2007 通讯作者
25 多针电极结构双极电晕放电伏安特性研究 高电压技术(录用) 2007 通讯作者
孙冰
孙冰,男,1961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种高压电源,等离子体放电,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完成“日本技术振兴事业团(JST )的地域项目:微波等离子体纳米超微粒子的合成”;“佳能公司委托项目:高密度离子加工机的开发”;“东京电子开发项目:微米薄膜加热装置的开发”等科研项目。发表杂志论文10篇以上,其中7篇论文被SCI检索,6篇论文被EI检索;发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6篇,其中1篇论文被ISTP检索;发表日本学会论文9篇;获得专利3项,申请中专利1项;获著名学术奖增田奖1次。
学术成果
自1994年任现职以来,在日本留学和工作过程中掌握高功率微波发生技术,掌握微波注入反应器形成均一、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有效方法,开展自由基发生和特性的诊断及自由基化学的机理研究,从而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材料合成和改性等的应用研究。抱着为祖国奉献自我的诚挚感情,十年来勤于专业工作,不忘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本色,寻求回归祖国开展研究,期待为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相关技术点上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在日本留学和工作期间,申请者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1)微波等离子体纳米超微粒子的合成:本研究为日本技术振兴事业团(JST )的地域项目,目的是利用等离子体分解甲烷(CH4)气体,使之生成氢气和纳米碳。本人负责微波等离子体纳米超微粒子的合成,利用微波放电产生表面波等离子体,使得等离子体密度高达1012/cm3,分别实现了100% CH4及100% H 2条件下的等离子体放电,使纳米超微粒子成膜速度得到极大提高。
(2)高密度离子加工机的开发:佳能公司委托项目(始于2003年,已完成),经费约合人民币600万元,本人负责等离子体源和离子束引出部分工作(经费约合人民币210万元)。利用表面波放电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1012/cm3),使得大电流离子束引出成为可能,实现了低加速电压(2KV)下可控制束径的离子束密度高于10mA/ cm2以上,在国际上属领先地位。
(3)微米薄膜加热装置的开发:东京电子开发项目(始于2002年,已完成),利用微波共振器原理实现了对非常小体积的超薄电介质加热。该装置可用于膜厚为0.00007-1mm的薄膜加热,对膜厚为70nm的薄膜可加热到700℃以上,比通常的微波炉电场强数千倍,实现高效率加热。该技术可用在生产线加热,制药厂药剂干燥,涂布层干燥,印刷业印油干燥,光学薄膜固化以及薄膜镀层加热等应用领域。
(4)微波放电等离子技术:三菱电机委托项目,始于2002年,经费约合人民币40万元,已完成。利用喷射状微波放电等离子体(Plasma Torch),采用自动跟随点火系统,使等离子体放电更为稳定。
(5)暗放电等离子保鲜装置:东京电子、宇都宫大学和大高商事的联合开发项目(已完成),采用浮游电极和暗放电方式,产生高电场和自由基反应,脱除大型保存库内的乙烯和其它有机物,延长保存库内的水果和蔬菜的保存时间。特点:采用暗放电使年耗电费用仅2200日圆;不产生臭氧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采用低电压放电,操作安全。
(6)水中脉冲放电等离子技术的应用研究: 荏原综合研究所所内项目,始于1998年,研究经费约合人民币306万元,已完成,其中项目方案、设计和实验等主要由本人完成。实现了水中超高压均一放电,使其可应用到大容量水处理,并首次实现用水中脉冲放电技术对二恶英的分解脱除。
(7)用促进氧化法的水处理:荏原综合研究所所内项目,始于1999年,研究经费约合人民币124万元,已完成,其中项目方案、设计和实验等主要由本人完成。利用放电等离子和臭氧对难降解有机物作用后,再进行生化处理,使得甲烷气体的发生量大幅增加。取得工业所有权 :有机性废弃物气体化促进方法,平11-301933。
(8)脉冲放电贝类驱除装置的开发: 荏原制作所事业部项目,始于2000年,研究经费约合人民币36万元,项目主要完成者。利用脉冲式放电发生数百个大气压的冲击波和令贝类烦恼的声音频率,使贝类不能成活或转移居住地。可解决大型取水管入口处因贝类居住引起的阻塞问题,也可用于保护某些重要的水下设备。试验用机和现场试验等已经开发完成,2001年在大阪村野取水场试验运行显示有明显的驱除效果。
(9)液体脉冲放电法生成的自由基特性的研究及其反应过程的解析:1996-1997年日本文部省资助项目,项目总经费约98万元,子课题完成者。水中浸入针对板电极系统,外加高压脉冲,产生流光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分解的水分子形成自由基。本研究用发光分光法诊断产生的自由基(O ,H 和 OH ) 特性,并考察物理化学参数和放电条件对自由基发生量的影响。当气体被注入到反应器中时,自由基的浓度显著增加,且有臭氧产生,同时还研究了自由基反应的时间特性。发表多篇SCI论文,首次实验验证了用水中放电等离子法产生氧自由基。
在日本期间,主要进行了微波等离子体源、脉冲电晕放电、水中均一脉冲放电的研究,并将这些重要的等离子体发生技术应用于电介质薄膜高效加热、高密度离子束引出、纳米超微粒子的合成、和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其中放电等离子体的表面改性、高功率电子束加工装置、高密度离子加工装置、微米薄膜加热装置、有毒有害废气处理装置、暗放电等离子保鲜装置、脉冲放电贝类驱除装置已形成新兴的商用技术,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成熟的这些技术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位。在发展应用技术的同时也开展了相关应用基础的研究,如诊断研究上述各种等离子体特性、光谱分析水中放电产生的自由基并考察各参数对其产量的影响、研究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有机废气和分解二恶英的规律等。发表杂志论文10篇以上,其中7篇论文被SCI检索,6篇论文被EI检索;发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6篇,其中1篇论文被ISTP检索;发表日本学会论文9篇;获得专利3项,申请中专利1项;获著名学术奖增田奖1次。
孙文桢的科研成果
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私法体系化研究》1部,参编法学著作2部,主编《民法学》等高校法学教材2部;在《法学论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河北法学》和《北方法学》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独撰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源刊论文15篇,其他核心期刊、优秀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厅级科教研项目3项,参加(排序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加省厅级科研项目5项。(一)学术专著(独著)《私法体系化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33万字,获武汉市第12次社科成果优秀奖(2011年)。该专著为私法重新建立了体系,并以民法法典化为中心而研究了私法体系化的问题。(二)学术论文(独撰)54.《私法概念之再研究——兼论私法观念的革命》,载《北方法学》2013年第3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共计13000字。53.《私法公法区分标准之研究》,载《私法》第10辑第1卷(总第19卷),201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刊系国内第一份强调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进行研究的连续出版物。此文共计26000字;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全文转载。52.《国家赔偿能否继续与错案追究挂钩?》,载《行政与法》2012年第9期。该刊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方优秀期刊。51.《学科体系性视角下的民法学教学》,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夏季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50.《论人格权法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制度安排》,载《湖北省民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此文系作者提交给本次年会的论文,作者在本次年会上应邀根据此文内容做了主题发言。49.《论商法的未来发展——遵从与推动》,载《中国商法年刊(2011)》。48.《论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债法的制度结构》,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47.《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绝对权法的制度安排》,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该刊系RSSC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46.《论<海商法>法条修改的两个特别维度》,载《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45.《私法概念的比较研究——兼论私法的体系》,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全文转载。44.《微观视角下的<海商法>修改》,载《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43.《论人格继承和继承法的制度结构》,载《北方法学》2011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私法网”和“中国民商法律网”全文转载。42.《<海商法>修改的两个问题:逻辑和法理》,载《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1.《合同法理视野下的婚姻》,载《私法评论》2010年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此文共计36000字,普通期刊因其字数偏多不便于刊登。40.《未来民法典内容和结构模式之我见》,载《河北法学》2010年第12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共计13000字。39.《我国民法自助行为制度的两个问题》,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11期。38.《民商法学教学中的三大关系及其处理对策》,载《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该刊系湖北省优秀期刊。37.《民法法典化价值之我见》,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0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36.《私法视野下的<国家赔偿法>修改》,载《河北法学》2010年第9期。该刊系CSSCI源刊;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私法网”、“中国民商法律网”和“国际经济法网”全文转载;此文共计11000字。35.《民事立法语言表述之应然标准》,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8期。34.《民法典法典化视野下的社员权》,载《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该刊系湖北省优秀期刊。33.《合同效力问题三论》,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7期。此文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全文转载。32.《法典化背景下商事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完善》,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31.《关于我国高校民法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载《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30.《民法典中亲属法的制度安排和意思自治》,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9.《论我国法人概念的重构》,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RSSC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8.《论民法法典化的人性基础》,载《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27.《对<合同法>总则的再研究》,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该刊系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6.《企业经营范围性质之研究》,载《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该刊系CSSCI源刊。25.《对我国学生权利保护四个法律问题的研究》,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该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4.《诉讼离婚理由再研究——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23.《侵权法到底能不能独立于债法?》,载《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2.《论<合同法>总则八个条文的修改》,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该刊系CAJ-CD获奖期刊。21.《论身份权的界定及客体》,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该刊系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论民法规范的界定和逻辑结构》,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4期。19.《论婚姻登记的功能——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该刊系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18.《高校法学教学中的四个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载《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7.《私法体系视野下的商法适用》,载《中国商法年刊(2010)》,法律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本年刊所收50篇论文系在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所收到的220余篇论文中经过严格程序筛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16.《婚姻的实质和基础——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该刊系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5.《婚姻效力状态探析——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4.《婚姻成立条件研究——自合同法理的角度》,载《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13.《离婚协议效力研究》,载《贵州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0期。该刊系CSSCI源刊。12.《民事法律事实三论》,载《甘肃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11.《婚姻的效力与公序良俗》,载《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该刊系CSSCI源刊。10.《公司超范围经营之法律后果研究——兼论无关联主义》,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该刊系CSSCI源刊。9.《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研究》,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9年第1期。8.《<合伙企业法>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律科学》1998年12月(增刊)。7.《我国民法应建立自助行为制度》,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该刊系法学优秀核心期刊。6.《期货经纪公司的法律规制》,载《安徽法学》1998年第2期。5.《香港的继承法律制度》,载《法学论坛》1998年第1期。该刊系CSSCI源刊。4.《“转继承”概念质疑》,载《研究生论坛》1998年第1期。3.《民法理论法理逻辑结构学说之我见》,载《青年法苑》1998年第1期。2.《论我国的离婚理由及其立法完善》,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7年第4期。1.《完善我国抵押权制度的两点思考》,载《研究生论坛》1997年第1期。(三)主编教材2.《民法学》,武汉大学“创新思维法学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1.《房地产法律实务》,武汉大学“应用型系列法学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四)参编著作2.《中国法治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1.《‘98律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与要点精解》,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五)主持和参加的重要项目6.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世纪中国民法典人本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A820064。5.主持2012年度武汉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民法疑难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611881。4.主持201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合同法理视野下的婚姻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d035。3.主持2009年度武汉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私法体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6098081。2.参加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法律问题研究》,排序第二,项目批准号:09BFX025。1.参加2009年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产学官联盟创新模式下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转移问题研究》,排序第三。
罗卫华的人物介绍
1989.09-1992.07 衡阳农业学校植物保护专业学生1992.07-1995.12 耒阳市亮源乡计生、民政助理、党政办秘书1995.12-1998.03 耒阳市亮源乡党委委员兼党政办秘书(1995.09-1997.12 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大专学员)1998.03-1998.11 耒阳市亮源乡副乡长1998.11-2000.12 耒阳市太平圩乡党委副书记(1998.09-2001.06 长沙政治学院法律专业函授本科学员)2000.12-2001.07 耒阳市太平圩乡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2001.07-2003.01 耒阳市亮源乡乡长、党委副书记2003.01-2005.04 耒阳市长坪乡党委书记2005.04-2006.6 耒阳市夏塘镇党委书记2006年7月至今 任耒阳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2011.07—2012.11 中共耒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2012.12至现在 中共耒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罗卫华,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江西吉安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博士,教授 。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旅顺区政协副主席 ,中国农工民主党大连海事大学委员会副主委 。教育部英语专业教指委委员,交通运输部海事英语专家、辽宁省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辽宁省翻译学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专家等 。 1986年 – 1990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1993年 – 1996年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2002年 – 2007年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化博士 先后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外语》、《外语界》等外语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一项,省部级纵向、横向项目若干项,科研成果获辽宁省第十二届(2012)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编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 。 1.论文 :基于BNC的英语篇际词汇重复率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3期 第一作者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与研究方法:以海事英语为例 外语界 2009年第1期 第一作者全球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 第一作者Maritime English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MEC16(马尼拉)国际会议2004、10第 一作者Integrating CDS in Maritime English Teaching IMEC17(马赛)国际会议2005、10第一作者海事英语及其计算机辅助翻译 IMEC19 (上海)国际会议2008、10第一作者2.著作 :ELT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WTO Era 2008 专著 德国VDM出版社 978-3-639-09698-9海事英语及其语料库研究 2008 专著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978-7-5632-2207-0国际航行船舶船员专业英语 2008 统编教材 主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978-7-5632-2254-4海船船员适任评估教程航海英语评估 教材 主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6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1-3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译校实用英语同声传译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5第二作者中国海员培训、考试和发证白皮书 2006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翻译3.科研项目 :《新海事英语》项目 2009.6 第一负责人海事搜救英语及其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 2009.3 第一负责人 交通运输部中国船员航海/轮机英语评估题库研建 2008.12 第一负责人 交通运输部英语篇际词汇覆盖模式与词汇教学研究 2008年8月 排名第二 辽宁省教育厅基于语料库的海事英语研究 第一负责人 2008-2009辽宁省社科联中国国际航行、船舶船员专业英语培训、考试和发证 2007-2008第一负责人 交通部海事局海事英语网络教学研究 2006第一负责人 大连海事大学校级教改大学英语大班课教学法研究 2004.3 第一负责人 交通部入世后大学英语教学 2003.3 第一负责人 交通部
吴国平的人物生涯
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学。在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民法原理与实务》、《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婚姻家庭法新论》、《合同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民法学》、《物权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婚姻家庭立法问题研究》、《经济法概论》等专著、合著及主编教材共8部;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江南大学学报》、《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广西大学学报》、《北方法学》、《行政与法》、《政法学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海峡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论文《监护概念与性质辨析》发表于《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被收入《新华文摘》2009年第3期“论点摘编”栏目。主持完成司法部部级科研项目《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课题《涉台民商事法律问题研究》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1.《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国家司法部科研项目2.《涉台民商事法律问题研究》,国务院台办委托课题3.《法律基础知识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4.《业主委员会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福建省教育厅课题5.《我国监护立法问题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著作和教材:1.《婚姻家庭法新论》,专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2.《合同法原理与实务》,参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3.《物权法》, 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中国民法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5.《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婚姻家庭立法问题研究》。专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7.《经济法概论》,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论文:1.《我国夫妻人身关系立法完善问题探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2.《侵犯配偶权行为的法律规制》,《江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3.《收养弃婴中的非法行为及法律规制》,《行政与法》2006年第10期;4.《特殊收养行为的法律规制》,《广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5.《夫妻生育权冲突的法律救济》,《政法学刊》2007年第4期;6.《监护人主体资格法律制度的检讨与完善》,《广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7.《论业主团体法律地位的确立》,《北方法学》2008年第5期;8.《监护概念与性质辨析》,《江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转载于《新华文摘》;9.《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新探》,《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0.《好意同乘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法律适用》,《海峡法学》2010年第1期。科研获奖:1.《高等政法职业教育考试模式新探》,《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32期,获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七届(2005年“鹏博士杯”)全国职教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2.《收养立法完善的思考》,《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获得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第二届优秀论文奖 。
上一篇: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编辑部
下一篇:关于中药美容的论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