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毕业论文
家长毕业论文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小学家长学校毕业论文怎么写
小学家长学
关于学前教育的家庭教育论文提纲要怎么写?
家庭教育资源包括对幼儿发展造成影响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家庭文化及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家庭成员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幼儿的具体指导、教养方式等。让家长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必须从思想上加以引导。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多渠道的宣传,让家长认清自身的教育功用,认识到自己本身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引导家长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让自己的言行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如:在礼让方面我们引导家长在家对长辈对邻居等主动礼让不争吵,主动关心帮助,带动孩子,从小以礼待人,乐于助人。
其次,通过个别交流、家访等机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育儿方法,改变一些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家长和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罗圻小朋友经常以厌食、哭闹等行为来拒绝上幼儿园,针对如此问题,我们两位老师没有向家长告状,而是通过与家交流,表扬孩子的闪光点,给这个孩子有表现的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我们还把老师、保育员、幼儿家长的电话在黑板报上交流,创造家长们和孩子们与教师、保育员电话沟通的条件。平时家长在学习、生活、教养上有问题,都会相互沟通、交流。有时碰到教师工作上的繁忙,家长就可以通过电话与老师取得联系。即使是假期,电话的纽带一直把老师、幼儿、家长紧密相连。
二、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显示着新活力和潜在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认识到,自己本身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如家长到幼儿园时对老师、班级的其他家长、幼儿等主动问好、主动关心帮助;引导家长创设温暖、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激发家长共同创设良好的班级学园活动氛围对幼儿都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教师引导家长多方支持幼儿的主题活动,奉献出自己及家庭中的各种资源。如在一次“昆虫”主题活动中,老师发送“请您帮忙”的家园互动信后,家长们十分支持,短短几天,有从电脑上下载的有关图片资料、有自家的昆虫模型、有自制的“昆虫”、有关于昆虫的书籍、有利用双休日捕捉的昆虫后制作的标本等等送到幼儿园,孩子从自己带来的资料中学会了交换和共享,为主题“昆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教师、幼儿、家庭、社区多向互动方式。家庭资源是探索性主题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
三、总结家园教育经验,促进家园互动。
家园互动不是家长或老师单向的、线性的影响,而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首先,教师根据每个孩子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课程改革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反馈;家长、教师相互之间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常常因一个人的认识,或一件事的处理,一个教育的案例,在班级群体中得到良好的互动效应。
其次,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议,为全体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学习条件。因此,我们广泛征求家长的建议,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中的各类资源,有效地为幼儿发展提供较充分的条件。如:设置家园联系本;为班级幼儿增添各类图书、图片资料;家园活动主题;自愿报名参加家委会;积极参加小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以及配合幼儿园编排“六一”的节目表演等等。
在组织家园活动时特别注意:利用家长资源时,不能把责任推给家长,而是体谅家长,设身处地地为家长考虑,多一点人文关怀,不增添家长的负担,因为他们都需要有自己的工作时间,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闲人,我们要根据各个家长的劳动强度与业余时间及参与能力的不同,来把握好活动的适度,使“家园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为了让家长能始终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参与我们的活动,老师在发动、组织时要注意有计划性,且要考虑可能性,让家长提前知道他们该做哪些工作,还要让家长明白活动的意义,科学地引导他们开展活动,不断地体验到参与活动的收获与快乐,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我们的活动才得以持续的、健康的开展。
四、丰富参与形式,探索家园互动新途径。
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庭教育资源中得到充分利用。这一学年来,我们在挖掘家园互动的方面上做了一些努力。
1.家园联系本:我们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本家园联系本。通过家长与教师双方对孩子的关系,更好的交流,家长们可以记录孩子的言语、感受,
书写评析、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而教师也能更全面了解孩子,并可针对家长作出的建议改进工作,家园联系方便快捷地联系着我们。
2.资源共享区。经常有的家长问我:"老师,你介绍几本好书吧!""什么书对孩子的教育有益呢?"等等一些问题,为此我班的一角特设了一个"资源共享区",这是专为家长设计的。在"共享区"内,我们提供了幼儿教育专刊,育儿资料,家长们可自行借阅,而"共享区"内的资料都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收集的。
五、家长的参与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对教育资源的积极利用,是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贡献者也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协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活动的意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语言与表达的能力。同时家长的参与有利于教师根据并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将家长请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解答幼儿所需求的答案活动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来达到活动的目的。
因此,我们认识到家长的及时参与与支持也是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效保证。家长们在帮助收集资料的同时,还可协助教师丰富孩子一些和主题活动相关的知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使其为幼儿园的课改淋漓尽致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为什么有些学历越低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反而越高?
01
这可能是因为在家长学历低的情况下,对孩子要求太高冲突会比较严重。
通常来说,更严重的冲突,会更加容易被感知到。
这并不是说学历高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不高,而是因为学历高的家长和孩子的冲突不是那么的明显。
这也是我们厌学症管心营在实际上咨询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这里可以分享一下。
学历高的家长同样对孩子的要求是不低的,但是这些学历高的家长和孩子的冲突是没有那么严重的,或者说冲突的点是不一样的。
学历高的家长,是能够理解子女在学习上的痛苦。(学历高的家长更有可能无法理解孩子智商上的痛苦。)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学历高的家长可能本身经历过这些阶段,所以知道怎么处理。
所以,可能学历高的父母会给予孩子比较合理的处理方案,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就算再不济,也能理解孩子在那个当下遇到的事情,能共情孩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冲突就没有那么大了。
甚至能提前做好规划,帮助孩子更好的度过困难。
比如学历高的父母,都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早早在孩子小学的时候就培养了一定的英语能力,那么孩子上中学的时候再学习英语,就没有那么吃力了。
02
举个具体的例子,当孩子抱怨“妈啊,我真的快疯了,毕业论文我写不出来!”
如果家长没上过大学,是无法理解毕业论文是什么东西的,又缺乏对子女的同理心,那么亲子对话就会类似这样:
“你看你都快说了一年了,平时不知道好好努力。”
“我努力了啊,但是我实在不知道数据哪里来。”
“找这么多借口,不会问老师吗?不会去图书馆看书吗?我看你就是不努力!”
“是数据出不来,找老师、看书数据都不会凭空出来啊。”
“你花了这么多钱读书,论文都不会写,我看你就是白读了。”
“我和你说不通!”
“怎么别人都能写出来,就你写不出来?我看你就是不用心。”
假如家长上过大学,就知道毕业论文是怎么回事。
虽然说隔行如隔山,但是也能理解孩子写不出论文的痛苦之处。
而学历低的家长,没办法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痛苦。
甚至,有的家长会认为毕业论文是类似高中作文一样的东西。
但是我们厌学症管心营认为,这不意味着父母不想关心子女,只是家长不懂得如何关心,同时内心可能又比较焦虑孩子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家长的内心是有一种无力感的。
于是子女遇到问题时,就忍不住说出指责、抱怨的话。
这样冲突就会变得严重。
03
所以,当家长的内心有无力感的时候,其实思维逻辑很混乱的,情绪是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如果我们带入的是孩子的角度,从家长的高要求行为中感受到的是痛苦。
但是你带入到家长的角度去看,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情况就不完全不一样了。
“你为什么不发一篇期刊论文,我看别人发了一篇期刊论文后直接保研了。”
“妈你知道什么是期刊论文吗???”(疑惑)
“你大学读了4年书,也没见你搞点东西出来”(嫌弃)
“妈,期刊论文不是我这种凡人能发的,那是得做出巨大贡献才行的。”(努力解释)
“我看了新闻里面,清华的XXX都能发一篇论文保研了,怎么你就不行?!”
“什么叫清华的XXX发了一篇,那叫因为是清华的XXX,所以才能发一篇。”
“人家努力可以,怎么你就不能努力?”(高要求)
“…..”
在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中,我们厌学症管心营的老师发现,子女感觉到被指责和控制的痛苦,但家长感觉到的,却是一种关心与保护的正确感。
母亲说得对不对,很对,也很道理,努力确实说不定可以发文章直接保研。
但是这个难度太高了,对于一个普通大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假如是学历高的父母,虽然有可能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但是学历的高的父母给孩子的可能不仅仅是要求,还有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方法。
“你发一篇期刊论文吧。”
“啊?”(疑惑)
“没事,妈教你怎么做这个研究。”
“好的。”
你看,这就没冲突了啊。当然,实际上子女也有可能并没有遗传父母的基因,搞不懂父母在说什么,把父母气个半死,也有可能发生冲突的。
上一篇:热点毕业论文论题
下一篇:导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