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红河学院学报好投吗

红河学院学报好投吗

发布时间:

红河学院学报好投吗

这种地方性小本科的 学报,根本不可能是核心期刊。更不可能是中文核心期刊这个学报 就是 最最普通的 省级期刊。

说不上值得不值得,就是常规的学报,应该是一个本科学报,不是核心。看你发了干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学术,建议向核心看齐,如果是只为评职称,那么就发普刊,当然除非你是大学教师,大学里会对学报高看一眼

湖南南岳衡山人,崇尚自由学问与思想,“虽姓曾,但不爱争权夺利”,创办豪谷研究院,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公共管理研究,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至今,已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等课题共10余项;实用新型发明共5项,其中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一、个人专著1、《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因族开发战略研究——理论建构及对红河哈尼族人才资源开发的实证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2、原创《宗教安全论》、《云南宗教问题研究》、《自我开发论》、《人力资源研究散论》、《走出迷茫,读出希望——大学之道与大学生成功励志》、《忽悠“志商”,梦想难圆——中国式成才成功问题探讨》、《走遍梦雄,情系彝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展课题研究》、《走遍云南,情系边疆——云南发展问题专题研究》、《左眼看直销,右眼看传销》等学术专著。二、课题类8、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多民族共聚地区宗教和谐现状与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以云南为例》(项目编号10XJC730001)。7、主持201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一般项目《楚雄州宗教和谐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Y061)。6、主持2008年度楚雄师范学院课题项目:《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障碍及途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8YJRC04)。5、2010年独立撰写《第二章 少数民族非正常宗教与社会稳定》(10千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杨甫旺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2009年度重点课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非正常宗教与社会稳定研究——以云南“小众教”为例》。(项目编号A09005)4、2007年独立撰写《第六章发展彝州文化产业,建设彝族文化名州》(25千字)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主任谭斌教授主持:《楚雄和谐发展战略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3、2006年独立撰写《第五章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民间文化禁毒模式》(10千字)云南警官学院陆云教授、博士主持2006年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禁毒文化建设研究》项目2、2006年独立撰写《第五章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33千字)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任新民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编:《科学人才观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2005年独立撰写《第三章 干部分布情况的描述与分析》(30千字)上海大学郭燕来博士主持的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系统2005年《40年来边疆民族地区干部统计分析与思考——以K市为例》课题三、论文成果类曾在《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发表《党建理论: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先导》,《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发表《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发表《哈尼族人才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发表《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品德开发》,《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发表《浅谈少数民族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9期发表《人力资源社会需求与超前开发》,《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第9期发表《哈尼族人才资源开发观察访谈描述分析》,《企业家天地》2007年第10期发表《科学人才观:人才资源开发的新理念》,《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12期发表《浅谈少数民族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发表《哈尼族和谐水文化调查与思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发表《楚雄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延边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发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障碍解决对策探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发表《茫然现象与人力资源开发》等学术论文共60余篇。四、发明创造类实用新型发明10余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多功能笔与笔盒专利号为:

河池学院学报好投吗

某的朋友大多都是不相信爱情的人,故年过二十还未有恋爱史,可也有不信邪的“异端”分子,Y君算是其中代表人物了。她与某小学相识,高中同校,又相聚于大学校园,甚是有缘,两人性情一般相似,说是情投意合也不为过,只恋爱一事背道而驰,让人扼腕......且不说初中高中时期不为其承认的明恋暗恋数起,光大学的两次事迹就够我们津津乐道了!初时的男友和她是学生会同一部门的干事,有才,惜身宽体胖爱撒娇,真真没有男子气概。两人相处日子愈久,抱怨愈多,终于分手!Y君得知自己被甩后,伤心欲绝,自暴自弃直至学期结束,连累了周围一众好友,更是连累了自己,不值!故Y君发誓“斩断红尘”,大学期间不谈恋爱。不想Y君刚说嘴就打嘴,一月未过就又与初中同学共坠爱河,即“fall in love”了。现任男友孩子气十足,身边又有损友若干,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好在颇有自制力,对Y君真心爱护,两人吵吵闹闹不亦乐乎,也算目前修得正果了。不过可惜此人与某极不对盘,对其好感在冰点以下,属好友观察期。仔细想来,Y君两任男友都比她小,不禁让人怀疑:莫不是有老牛吃嫩草的嗜好?玩笑话,一笑了之吧!不过,Y君常常在我们面前抱怨,更是经常说羡慕我们单身人士,虽做不得真,但也看出恋爱非愚人不可为!惟愚人明知其苦而为之,惟愚人明知其累而愿之!但也因此品尝到了乐趣无数啊!某无此坚强心智,不想早早深陷其中,尚在观望中!

摘要: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抽取某大学部分新生为研究对象,针对恋爱现状、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及恋爱中性观念等问题进行调查。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新生恋爱观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 恋爱观 调查 建议 1.引言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十分普遍。对于刚涉足大学生活的新生来说,对此充满好奇和向往。而在现实中,由于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缺乏正确的恋爱动机、择偶标准过于理想化等导致了一系列心理困扰,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才,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大学新生的恋爱现状、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及恋爱中性观念等问题,从而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 2.研究方法 被试 本次调查选取某大学八个学院中07级学生,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310份,其中有效问卷298份,有效问卷率达。样本构成为:男生156人,女生142人。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新生恋爱观调查》问卷,问卷以封闭型题目为主,极个别题目是开放型。主要涉及大学新生恋爱现状、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及恋爱中的性观念等方面。 3.研究结果与分析 大学新生恋爱现状 统计结果表明,男生正在谈恋爱的达到,女生正在谈恋爱的是;在当前没有谈恋爱的大学生中,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渴望谈恋爱的都占没谈的一半还多,分别是和。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在恋爱现状方面的特点是: 其一,女生谈恋爱的比例高于男生。究其原因可能有,一方面,女生的生理和性成熟较早,且有较强的依赖性,因而对爱情的需求更强于男生。另一方面,女大学生绝对数少,占在校生的比例小于男生,在“一对一式”的爱情世界中,女生总是供不应求。 其二,大学新生对恋爱的渴求非常强烈。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一新生刚经过高考冲刺,进入大学后,想放松一下,压抑和潜藏了许久的对异性的爱的渴望就自然浮现出来。另一方面,大学生远离家门,摆脱了父母的控制,在学校里生活相对自由,学校、老师的监控力减小,为谈恋爱创造了条件。此外也与他们在大学生活开始阶段,理想的暂时缺失有关。由于刚进入大学,新的目标尚未确立,使得一些大学生面对可以有大量自由支配时间的大学生活无所适从,感到空虚、无聊,就想通过谈恋爱来摆脱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 大学新生的择偶标准 总体上看,大学新生选择恋人的依据从高到低依次是:人品好、和自己的志趣相投、能力好(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而把相貌、家庭条件等作为自己选择恋人的主要依据的很少。 此结果表明,大学新生择偶标准更趋于理性化,他们更注重对方内在的精神因素,如人品、能力、兴趣、爱好,而较少注重对方的外在因素,如相貌、家庭条件。 从性别上分析,男、女在选择恋人时有较大的差别。与男生相比,女生更注重对方的能力,数据显示女生比男生高出个百分点;而男生与女生相比更注重对方的相貌,男生比女生高出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可能是一些传统的思想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尽管走在时代的前列,但在生活中仍不可避免受到一些传统思想诸如“郎才女貌”等的影响,进而对他们的择偶标准产生影响。 大学新生恋爱动机 大学新生恋爱动机复杂多样。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恋爱是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而谈恋爱的占被调查人数的;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觉得没面子的占。此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动机多元化,主流动机是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消极的,如有的是从众型动机,有的是精神寄托型动机等。这就要求学校通过组织有益的集体活动,消除学生的孤独寂寞心理,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 大学新生恋爱中的性观念 对于大学生同居或婚前性行为这一现象,有的同学既不反对也不支持,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另有10%的同学认为这非常正常,认同这一现象。对目前没有谈恋爱的同学进行的调查表明,有的同学认为,和恋人间的亲密行为可以达到发生性关系和同居关系。此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道德观念比较淡化,而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影响、国内传媒不当的渲染、高等院校的性教育薄弱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大学生对待恋爱非责任化的态度。 4、建议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 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首先要使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性生理的成熟、性心理的发展,大学生产生了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人本我的表现,而一个理智的人能使自己通过自我调节由本我向超我发展,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够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把握人生行程中的航向,才有可能到达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顶点。其次注重恋爱道德。爱情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建立在一定生活和思想基础之上的选择,恋爱双方的人格完全平等,在爱情中的地位也完全平等,所以不能勉强对方,也不能勉强自己。爱情不同于其他人际交往之一就在于它的专一性和排他性。因此,在确定恋爱关系时,所出现的“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多角恋”不是真正的爱情,这是对对方也是对自己感情的不尊重和不负责。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功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影响。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学时代的“三点一线”生活已经厌倦,希望过一种与中学时代不同的生活,再加上大学的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空虚、寂寞、无所适从的心理,若此时教育者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使他们为摆脱以上心理而谈恋爱。因而我们要充实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赋予大学生先进的文化意识,使大学生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形成高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 加强大学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说,既处于性生理和性心理之间不协调的矛盾之中,又处于性的生理要求与性的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之中,可以说,这是大学生性教育的的焦点和关键。切实加强大学生性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对大学生恋爱的成功和婚姻的幸福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应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爱情上的烦恼,这种烦恼既不好意思向老师、家长倾诉,又很渴望得到过来人的指引、帮助,这使得部分学生陷于两难境地。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在咨询中充分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隐私,从而弥补一般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可以部分解决学生在恋爱、性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勇.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3. 韦淑梅.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理性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5,8我想以上这篇调查论文应该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河池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实行自治区与河池市共建、以自治区为主的办学体制,同时也是桂西北地区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河池学院是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实行“自治区与河池市共建,以自治区为主”的办学体制,是自治区本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校园北依会仙山,南临龙江河,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广西省宜山师范学校,历经广西宜山专区师范学校、柳州师专、广西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广西宜州民族师范学校)、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河池学院,有着近70年的历史底蕴。2011年12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学校获批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2016年初,学校成为广西层面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近600亩,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园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生均超过万元。校外实践基地165个,校内基础实验室(实训中心、实训室)197个。馆藏图书130万册(含电子图书)。校园内WIFI达到全覆盖,学生公寓实现空调化。

学校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形成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良好态势。现有13个二级学院,48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化工与生物技术类、教师教育类、经济与管理类、机电信息类、文化创意与传播类和数学与统计类6大学科专业群。其中汉语言文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广西一流学科(培育),民族学、生物化工是广西重点学科,文艺学、应用化学是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旅游管理、艺术、体育是硕士学位立项建设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新闻学专业是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专业,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人才创作培养基地、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基地是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有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等多个优秀学科专业平台。

学校在职教职工768人,其中专任教师608人,高级职称21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48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广西高校教学名师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全日制在校生13600人,生源分别来自广西、山东、四川、海南、江西、福建等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向泰国、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等16个国家招收外国留学生。继续教育学生4100人。

学校是广西专业硕士学位点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其中中国语言文学是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建设点,教育、旅游管理、体育、艺术系专业硕士学位重点建设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环境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教育(学科教学英语)、应用统计为重点培育专业。学校正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成为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以“扎根河池,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强化应用,开放合作,突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在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发展。

学校立足地方,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转型发展之路。依托河池的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刘三姐故乡的“五乡”丰富自然物质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合作共建长寿养生旅游学院、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心、刘三姐艺术学院、新闻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校地合作平台;共建吉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河池学院技术研发中心、深圳爱汇百变教育集团•河池学院教育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与深圳大学合作共建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合作研究基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河池分院。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为引领,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5项,厅级项目45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8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5项,获广西自然科学奖1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河池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校企校行合作平台,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主渠道,不断强化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实施了卓越写作人才、卓越教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广泛开展课程置换、学分转换、弹性学制改革,实施全程导师制培养等方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岗位职业能力紧密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为途径,积极践行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近五年来,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7项。

河池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广西省宜山师范学校;

1952年 更名为广西宜山专区师范学校;

1958年2月,宜山专区改为柳州专区,校名也随之改为柳州专区宜山师范学校,同年秋,学校升格为师范专科学校,为柳州专区宜山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秋,师专迁往柳州,在原宜山师范旧址复办中师,为广西柳州专区宜山师范学校;

1965年,广西新建河池地区,学校更名为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学校。

1978年12月,在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河池师范专科学校;

1994年2月,河池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4月到7月间,经教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 批准,在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宜州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建立河池学院。

2011年12月,河池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03-2013年,学校教师承担科研项目603项,其中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4项,地厅级项目235项,院级项目25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336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45篇,被SCI、EI、ISTP、CA收录124篇;出版专著、教材60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奖7项。

截至2013年7月,学校有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桂西北特色资源研究与开发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桑蚕研究中心、桂西北地方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中心)。

《河池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学术刊物,是河池学院对外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其前身是1981年创刊的《河池师专》,1982年改为《河池师专学报》(季刊),2004年6月更名为《河池学院学报》(双月刊)。2000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资料库。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期刊。

1998年文科学报在广西高校学报评选中获三等奖。2008年被评为"第六届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获得"广西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2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高校优秀学报。

截至2013年,河池学院图书馆馆藏印本图书万种,订购期刊中外文期刊1742种,报纸150种。订购各类中外资料库13种。电子资源折合电子图书总计万册。收集了大量桂西北地方特色地方文献,并收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等古籍珍藏本和《申报》、《民国日报》等近现代报刊影印本。自主开发《刘三姐研究专题文献资料库》、《黄庭坚研究专题文献资料库》、《桂西北作家研究专题文献资料库》、《韦拔群研究文献资料库》、《仫佬族文献资料库》、《桑蚕文献资料库及网路资源导航系统》等9个自建资料库,收录各类资料11000余种。

截至2013年7月,学校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12个教学单位和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

截至2013年7月,学校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 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建有2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文艺学、套用化学)、2个广西重点学科(民族学、生物化工)、1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等6个一级学科被定为2011-2015年自治区重点支持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截至2013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65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50多人,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50多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60多人。

截至2013年7月,学校有3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高素质多能型写作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团队、教育学科教学团队)、3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力学、文艺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4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行政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生物科学、数学与套用数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10月,学院被确定为广西重点培育教师教育基地。2012年学院获得广西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截至2013年7月,学生在中国及自治区各类比赛中获奖450多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软体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信息技术套用水平大赛等活动中均不小的成绩。在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曾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6项,综合成绩排名全区第四位。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 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级"绿色大学"、"广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 河池学院的标识是以“河池”的“河”字的第一个字母“h”和“池”字的第一个字母“c”构成基本骨架和第一识别元素。

2. 标识的字母“h”的第一笔划处理成箭头的形状、象征学校在新世纪的飞速发展和勇往直前,同时这一笔划更象征“1”字,体现学校力创一流的高等学府的信心。

3. 标识的字母“h”和“c”合在一起构成了汉字“大学”中的“大”字,体现了大学的寓意。

4. 河池学院地处铜鼓之乡,而整个标识的形状处理成圆形,与铜鼓的鼓面外形是一致的,体现出了铜鼓文化的特色。

5. 标识色彩采用红色、黄绿色、深蓝色和黑色的组合。红色象征著学校地处革命老区,又展现了团结、进取、热情的时代精神;黄绿色是铜鼓的固有色,体现了河池学院所具有的铜鼓文化背景;深蓝色象征著知识的海洋和无限希望;黑色体现了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稳健、严肃形象,整个标识的视觉效果清新自然,表达了新世纪学校的新形象 。

1. 忠诚执著:忠于事业,精诚团结;百折不挠,坚持不懈。

2. 刚毅厚重:不惧艰难,刚强坚毅;脚踏实地,注重成效。

3. 朴实无华:扎根山区,服务地方;淳厚质朴,乐于奉献。

4. 至善和谐: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人师表,臻于至善 。

截至2013年7月,学校有各类学生社团60多个,涵盖了理论、文学、科技、艺术、体育、公益等六大类。其中刘三姐大学生艺术团、"绿原子"环境保护协会是广西高校"十佳社团",南楼丹霞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武术协会和家教协会为广西高校优秀社团。

每年5月推出"社团风景线"优秀学生社团系列展示会,为学生社团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社团每年均举办社团文化节,展示社团建设成果。

学校设有学生联合会,在学院团委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学联下辖文学与传媒学院、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学生会。学联设有办公室、学习部、外联部、文艺部、宣传部、生活部、体育部、纪检部、女生部、网路部等十个部门。

​学校定期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女生 节、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定期组织大学生运动会、足球篮球等体育赛事。

在全国第一、第二届、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连续三年获得舞蹈一等奖,书法作品分别获一等奖;在庆祝广西壮族自治成立50周年合唱大赛上获"成人组金奖";在首届中国民歌合唱汇演中获得金奖;《背篓·瑶人》在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暨首届青年舞蹈节上荣获"优秀表演奖"。

在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广西赛区选拔赛获三等奖;戏剧《养蚕妹招亲》获得全区大学生戏剧展演一等奖;在中国-东协"红铜鼓"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中获"优秀成果奖"。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河西学院学报好投吗

(一)发表的主要论文1.《关于做好艺术教育的思考》发表于《甘肃教育》1998年第7-8期;2.《论音乐的审美特征》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3.《试论素质教育中的高师音乐教育》发表于《兰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4.《对农村中小学音乐现状的思考》发表于《甘肃教育》2002年第12期;5.《少儿音乐创作应当走民族化的道路》发表于《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6.《创造性思维训练在音乐教学创新中的作用》发表于《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3期;7.《透视少数民族音乐热》发表于《小演奏家》2003年第7期;8.《对目前少数民族歌曲流行状况的担忧与思考》发表于《小演奏家》2006年第7期;9.《论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发表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10.《裕固族婚礼歌曲的艺术特色》发表于《小演奏家》2007年第7期;11.《河西宝卷—我国曲艺艺术瑰宝》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12.《解析裕固族民歌的实用性》发表于《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3.《解放后裕固族传统文化的现状与问题》发表于《丝绸之路》2010年第4期;14.《谈音乐教学思维创新与应用》发表于《大舞台》2011年第3期。(二)主持科研项目1.主持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河西历史与文化”子项目《裕固族民歌赏析与评述》(2005年);2.主持河西学院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民族音乐、舞蹈课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5年);3.主持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裕固族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2006年);4.主持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裕固族民歌合理开发的现实意义与实施方案》(2009年)。(三)出版教材、专著1.专辑《张爱民作品专辑—河西走廊,我亲爱的家乡》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发行(版号:ISPC-CN-A05-02-300-O/)(2002年8月);2.专著《裕固族民歌赏析与评述》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版号:ISBN978-7-226-03619-8)(2008年3月)3.专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版号:ISBN978-7-226-03922-9)(2010年3月)。(四)发表歌曲作品1.《我最亲爱的祖国》发表于《张掖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2.《河西走廊,我亲爱的家乡》、《归来噢,香港》发表于《张掖报》(1997年);3.《赞红柳》发表于《祁连歌声》(1997年第5期);4.《等待在帐房外》、《裕固草原歌声嘹亮》发表于《甘泉》(1999年第4期);5.《母亲》发表于《甘泉》(2001年第4期);6.《太阳照高原》、《赤子之心》发表于《甘泉》(2002年第4期);7.《天使之歌》发表于《甘泉》(2003年第4期);8.《在这永远年轻的地方》发表于《甘泉》(2004年第4期);9.《体会》、《那年冬季》发表于《张掖广播电视报》(2006年);10.《格桑梅朵》发表于《张掖日报》》(2006年);11.《舞蹈生命》发表于《甘泉》(2006年第4期);《枣乡临泽》收录歌曲《枣乡临泽》、《梦回枣园》、《枣树赞》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版号:ISPC-CN-H07-06-0007-O/(2006年7月);14.《河西走廊的人们》发表于《张掖广播电视报》(2007年);15.《等待在帐房外》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山河的旋律》(2006年);

曾任张掖师专(现已升格为河西学院)英语系教师、河西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河西学院英语系秘书、河西学院英语系办公室主任等职。1997年7月被评为张掖师专优秀教师。现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副教授,同时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聘为特约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中国英语教学》、《社科纵横》、《河西学院学报》、《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26篇,参编教材一部(任副主编),主持并完成院级教科研项目一项、院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1项。主要科研成果目录(与中国知网查询结果相对应)1.英语介词短语作表语时的动词意义探讨《张掖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2.王翰《凉州词(一)》的理解与英译《社科纵横》 .朝圣者众生相《宿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4.《维纳丝与阿多尼》主题新探《社科纵横》 2001年第4期5.英语语篇标记研究《河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阅读理解问题类型分析《中国英语教学》 2003年第 4期7.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特点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On the Informed Use Of IT in ELT Classrooms《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4年第5期9.知识的彼岸是什么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0.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领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听说技能领先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2.影片《音乐之声》女主人公玛利亚性格特点及其现实意义和田师专学报 2005年第3期13.对人类命运的艺术性思考----短篇小说《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沧桑》2007年第2期(总第86期)14.英语借代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0期15.“素质教育”一词的理解与英译《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16.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词典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沧桑》2008年第6期17.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词典使用策略变化趋势调查与分析《科技信息》2008年第36期18.常见英语词典对and引导从句现象的不平衡处理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9.《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沧桑》2009年第6期20.《墙上的斑点》结构形式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21.《墙上的斑点》的元小说特征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二作者)

1.外源亚精胺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CSCD核心库期刊),2012,30:143–148(通讯作者)2.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叶片和根系多胺代谢的影响.草业学报(CSCD核心库期刊),2012,已录稿,待发,第三期(通讯作者)3.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发酵液生产及发酵饮料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CSCD核心库期刊),2012,已录稿,待发(第一作者)4.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还原力的研究.食品科学(CSCD核心库期刊),2012,已录稿,待发(第一作者)5.不同激素对银斑百里香组织培养的影响.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已录稿,待发(第一作者)6.外源ALA对加工型番茄新番35号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长江蔬菜(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已录稿,待发(通讯作者)7.多功能专用肥对河西内陆灌区潮土理化性质和玉米增产效应的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CSCD核心库期刊),2012,已录稿,待发(第一作者)8.多功能专用肥对河西内陆灌区耕种风沙土理化性质及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CSCD核心库期刊),2012,已录稿,待发(第一作者)9.多功能复混肥对河西内陆灌区灌漠土理化性质和玉米增产效应的研究.土壤通报(CSCD核心库期刊),2012,已录稿,待发(第一作者)10.河西走廊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长江蔬菜(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6月,第290期,43-44(第一作者)11.河西走廊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品比试验.长江蔬菜(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6月,第290期,24-25(第一作者)12.Effect of Polyethlene Glycol Stress on Endogenous Abscisic acid, Jasmonic acid, Polyamines, and Polyamine oxidase Activities of Tomato Seedlings(在投)13.CaM拮抗剂W7对聚乙二醇模拟的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和ABA、多胺动态变化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CSCD核心库期刊),2010,28(4):64-67(第一作者)14.外源亚精胺对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CSCD核心库期刊),2010,28(3):182-186(第一作者)15.多胺与逆境胁迫关系综述. 河西学院学报(省级期刊),2010,26(2),47-50(第一作者)16.外源亚精胺对模拟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活性氧水平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CSCD核心库期刊),2009,15 ( 3 ):301-307(第一作者)17.Ca2 +和钙调素拮抗剂W7对PEG胁迫下不同品种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CSCD核心库期刊),2009,27(4):111-115(第一作者)18.水分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多胺代谢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核心库期刊),2009,37(7):97-102(第二作者)19.聚乙二醇胁迫下的番茄幼苗ABA、JA和多胺含量以及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植物生理学通讯(CSCD核心库期刊),2008,44(4):689-692(第一作者)

黑河学院学报好投稿吗

比较容易发表的大学学报有很多,具体说明如下: 《西昌学院学报》、《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洛阳师范学院学报》、《黑河学院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德州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新余学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工程学院学报》、《哈尔滨学院学报》、《大庆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等学报。

学报一共分为三种,出刊时间如下:一、专科学报。这种学报好发,审核周期短的一天,长的2周。比较好发的有《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等多个专科学报均可操作安排。版面费合理、出刊时间快。二、本科学报(非核心)。这种学报难度明显上升,基本靠质量取胜,而且本科生不能发,高职院校的老师非常难发。比较好操作的有《黑河学院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等。本科学报在安徽算核心期刊。一般审核1 周到3个月,出刊时间要1年。三、本科学报(核心期刊)。即有一些本科学报是核心,例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等,这类学报,几乎国内很少有人操作。《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只能操作计算机相关的,并且是纯计算机的。这类学报一般审核时间要3-5个月,出刊时间1-2年。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

大学学报的作用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

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

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如下:

《黑河学院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德州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新余学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工程学院学报》、《哈尔滨学院学报》、《大庆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注意

学报的级别与学校的级别有关,大学本科的学报一般是本科学报,专科学校则是专科学报,被评为核心期刊的学报是核心学报。本科院校的学报一般达到省级标准,具体的情况取决于学校的实力。

例如武汉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文科部分是核心期刊,理工部分是普通期刊,即国家期刊。

红河学院学报投稿系统

对投稿的要求特别严格。《红河学院学报》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 双百” 方针, 为繁荣学术研究, 提供交流平台。对学术品位高、在理论和应用上有创新的论文, 特别是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本刊将优先发表。

说不上值得不值得,就是常规的学报,应该是一个本科学报,不是核心。看你发了干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学术,建议向核心看齐,如果是只为评职称,那么就发普刊,当然除非你是大学教师,大学里会对学报高看一眼

这种地方性小本科的 学报,根本不可能是核心期刊。更不可能是中文核心期刊这个学报 就是 最最普通的 省级期刊。

  • 索引序列
  • 红河学院学报好投吗
  • 河池学院学报好投吗
  • 河西学院学报好投吗
  • 黑河学院学报好投稿吗
  • 红河学院学报投稿系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