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是省级普刊
》
该杂志是正规刊物[杂志简介] 《现代农业科技》是由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委、安徽省农垦局等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期刊,创刊于1972年。大16开本,136页,封面250克铜版纸。2005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主管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编:王洪江,地址:合肥市西郊农科南路40号,邮政编码:230031,电话: 5160716,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5739,国内统一刊号:CN 34-1278/S,邮发代号:26-41,单价:4,定价:96,刊期:月刊,创刊日期:1972-01-01年创刊,开数:大16开评定职称应该杂志社是没有这个能力的,评定职称只有国家机关才可以评定的.
《现代农业科技》是由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委、安徽省农垦局等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期刊,创刊于1972年。大16开本,136页,封面250克铜版纸。2005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该刊为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国家级优秀农业科技期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全国农业领域职称评定认定刊物,《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
您所问的《现代科技》杂志,我到国家新闻出版署网页上查了一下,根本全国就无此期刊,有一个和它类似的期刊是《现代农业科技》杂志。据《现代科技》杂志发帖人自称,现代科技杂志是属《现代物业》杂志的科技版,由云南省建设厅主管、《现代物业》杂志社主办的。其实,内行人一看就明白它的一二三来了。首先这个所谓的《现代科技》杂志我们断定它肯定是一个没有独立刊号的增刊或者套刊,其次按照国家出版政策的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非法期刊。目前国内许多杂志为了能发表学术论文赚钱,把本来不属于学术范畴的杂志,都用来刊登学术论文了。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起码不正常的,我们希望能在职能部门的干预下得到一定的规范。那么,《现代物业》杂志为啥又搞出来一个新名字,走到非法出刊的途径呢?还是一句话,就是为了赚钱,赚发论文收取版面费的钱。本身《现代物业》杂志和发表学术论文是不沾边的,是为了打一个擦边球,套学术刊物的近乎而采取的变通术,目的是人钱。在此类杂志发表的论文一般是不作数的,因为它或是增刊、套刊或非法期刊。我们期望云南新闻出版局严肃查处此刊的恶意操作,还学术期刊一块净土!
该杂志是正规刊物[杂志简介] 《现代农业科技》是由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委、安徽省农垦局等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期刊,创刊于1972年。大16开本,136页,封面250克铜版纸。2005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主管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编:王洪江,地址:合肥市西郊农科南路40号,邮政编码:230031,电话: 5160716,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5739,国内统一刊号:CN 34-1278/S,邮发代号:26-41,单价:4,定价:96,刊期:月刊,创刊日期:1972-01-01年创刊,开数:大16开评定职称应该杂志社是没有这个能力的,评定职称只有国家机关才可以评定的.
个人网站,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加个国字头唬人
是国家级期刊。《现代农业科技》原名《安徽农业》,1972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优秀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每月10日、20日出版,大16开,368页,彩色四封。影响因子 (数据来源:万方数据),位于全国同类期。
在网上找到一个此问题的答案,希望您参考吧! 您所提的这一问题,也曾经试着搜索一下,结果正像您说的那样输入“科技信息”、“科技信息杂志”和“科技信息杂志社”都会出《现代科技》杂志的相关网页。这原因很简单,就是这所谓的《现代科技》杂志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购买了以“科技信息”、“科技信息杂志”等词语的排名,因此出现了上述情况。这是《现代科技》杂志的恶意竞争和百度排名缺乏法律监督导致的结果。我认为科技信息杂志社应该祭起法律的利剑,斩断《现代科技》杂志的小人黑手。 关于《现代科技》杂志的有关信息,我从网上摘录一个网友问答答案给你,仅供您参考:您所问的《现代科技》杂志,我到国家新闻出版署网页上查了一下,根本全国就无此期刊,有一个和它类似的期刊是《现代农业科技》杂志。据《现代科技》杂志发帖人自称,现代科技杂志是属《现代物业》杂志的科技版,由云南省建设厅主管、《现代物业》杂志社主办的。其实,内行人一看就明白它的一二三来了。首先这个所谓的《现代科技》杂志我们断定它肯定是一个没有独立刊号的增刊或者套刊,其次按照国家出版政策的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非法期刊。目前国内许多杂志为了能发表学术论文赚钱,把本来不属于学术范畴的杂志,都用来刊登学术论文了。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起码不正常的,我们希望能在职能部门的干预下得到一定的规范。那么,《现代物业》杂志为啥又搞出来一个新名字,走到非法出刊的途径呢?还是一句话,就是为了赚钱,赚发论文收取版面费的钱。本身《现代物业》杂志和发表学术论文是不沾边的,是为了打一个擦边球,套学术刊物的近乎而采取的变通术,目的是人钱。在此类杂志发表的论文一般是不作数的,因为它或是增刊、套刊或非法期刊。我们期望云南新闻出版局严肃查处此刊的恶意操作,还学术期刊一块净土! 另外有关科技信息杂志社的官方信息,请您到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和山东新闻出版局网站检索一下更有权威性的。我搜索的结果是:编辑部电话:,信箱: 。
奋斗者号。中国基础科学的封面是奋斗者号。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于2016年立项,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2020年6月19日,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正式命名为奋斗者号
2厘米长巨大细菌被发现,肉眼可见
2厘米长巨大细菌被发现,肉眼可见,该项研究不仅揭示出迄今为止体积最大的细菌的特征,也为细胞进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启示。2厘米长巨大细菌被发现,肉眼可见。
细菌,病毒,寄生虫,这是人类世界常见的三种微生物,而且无处不在,即使是在空气中也充满了细菌,病毒,寄生虫,但是大部分都是无害的,因为人类有自我免疫系统。
细菌和病毒通常我们是观察不到的,因为它们实在太微小了,但是寄生虫有大有小,有的可以很大,但是他们的幼卵通常很小,而且容易被我们忽视,然后通过接触食用进入我们的人体,从而发育长大。
但是,你见过比寄生虫还要大的细菌吗?
不要说你没见过,就连科学家也没见过。
但是,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却发现了2厘米的巨大细菌!
据美国《科学》杂志官网6月24日报道称,发现了最大长度可达2厘米的巨大细菌。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通常细菌的长度只有1/500毫米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巨大细菌是普通细菌长度的10000倍,这一重大「发现」直接颠覆了人类认识细菌的传统概念。
科研团队称这是在加勒比海的一处红树林中发现的,是一种附着在落叶上的丝状生物,通过研究发现该生物具有DNA细菌的特征。
要不说美国的实验室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可以「发现」,有不少人甚至怀疑这不是一次发现,可能是一次「发明」。
对于这个比普通细菌长度要大10000倍的巨大细菌你怎么看?
据海外网援引美国《科学》杂志官网报道,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在24日发行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 发现了最大长度可达2厘米的巨大细菌。 通常细菌的长度只有1/500毫米左右,该团队表示,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的细菌概念”。
图片来源:《科学》杂志封面
科研团队在位于加勒比海的法属海外省瓜德罗普一处红树林中,发现了一种附着在落叶上的丝状生物, 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后,发现该生物的细胞中存在DNA,具有细菌特征。 科研人员称,细菌越长,组成细菌的细胞越容易获取氧气和硫化物。
与其他细菌DNA在胞内游离悬浮的原核生物特征不同,这个新物种的细胞由两个囊膜构成,其中一个囊膜包裹着所有DNA,所以这种细菌在结构上处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过渡状态。
另一个主要内容物是水和各种盐类物质的囊膜占细胞总体积的.70%以上。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新细菌具有庞大的基因组, 一般细菌基因组大小为400万个碱基,约3900个基因;而该细菌含有1100万个碱基和11000个基因。
该研究不仅揭示出迄今为止体积最大的细菌的特征,也为细胞进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启示。
东京农工大学应用微生物学教授山形洋平对此表示,“ 这在常识上是无法想象的,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成果, 希望今后能进一步阐明这种细菌是如何成长并维持生命活动的。”人们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细胞。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细菌体型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6月24日,CNMO了解到,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无需使用显微镜就能看到的巨大细菌,这是人类已知的最大细菌。该最新发现打破了大家对细菌的“刻板印象”。
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科学家在法属海外省瓜德罗普发现了长达2厘米的巨型细菌。而这种巨型细菌是大多数细菌的约5000倍,形状和大小类似人类的睫毛,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华丽硫珠菌。
科研团队在位于加勒比海的法属海外省瓜德罗普一处红树林中,发现了这种细菌。科研人员称,细菌越长,组成细菌的细胞越容易获取氧气和硫化物。
它的存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细菌的认知。科学家表示,它无需借助显微镜就可用肉眼看到,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细菌,是“细菌中的珠穆朗玛峰”,如果按照人的比例放大,相当于你遇到了一个“跟珠穆朗玛峰一样高”的人。
据了解,科学家把生命分为两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无成型的细胞核;有无真正的细胞核;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但需要注意的是,华丽硫珠菌非常特别,它模糊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的界限。它是第一个被发现以真核生物的方式在膜结合的细胞器中明确分离其遗传物质的细菌。
银河系的真实面貌是什么?银河系里螺旋状的“手臂”是如何分布和运动的?银河系里真的有暗物质存在吗?这些一直都是天文学中悬而未决的重大谜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烨就是这些问题的解谜人。对星空的好奇让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用热爱描摹星空的模样。 事实证明这条路他没有选错。在此后从事天文学研究领域的20多年里,他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精度天体测量的划时代突破,在银河系结构领域做出了系统性的工作。银河系权威专家Caswell在有关银河系的综述文章中评价相关成果是银河系结构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a landmark)”。 1962年,徐烨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他从小就在煤矿子弟学校读书,14岁初中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矿场工作,先从学徒开始做起,两年后正式成为一名煤矿工人。 煤矿在偏远的山区,每天8小时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徐烨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在枯燥而危险的生活中,他唯一的消遣是在没事的时候抬头看看星空。每逢晴朗的夜晚,他总是能看到满天的繁星在夜空中闪烁,时间长了,徐烨开始对星空产生了向往。矿工微薄的工资被他拿来买天文学相关的书籍,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也不气馁,每天都坚持阅读。 对天文学的热爱让徐烨成为了一名天文爱好者,平时也会自己研究一些天文问题。有一次,徐烨拿着自己做的研究论文,请当时上海天文台的沈有根老师帮忙看看。“如果你想要从事天文工作的话,还是要考研究生。”沈有根非常认真地建议他去考研。从那以后,徐烨开始了艰难的研究生备考。英语不行,他就天天对着录音机练习听力和口语;理论知识不行,他就自学高中和大学的课程。一步步公式推导、一滴滴汗水积累,徐烨始终相信天道酬勤。1996年,他成功考上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研究生,开启了全新的天文 探索 之路。 2002年,博士毕业的徐烨进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来到南京大学后,徐烨开始尝试去测量银河系天体的距离。“距离测得不准,你对天文现象的描述就很难准确。”徐烨解释道,测准了银河系天体的距离,就能揭开银河系的神秘面纱。在过去,天文学家常常通过模型间接地测量天体的距离,从而勾画出银河系的旋臂,但是徐烨发现这种方法得到的距离有很大的误差。 徐烨和他的合作伙伴们决定抛弃旧方法,采用天文学里最古老的三角视差法。“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基线,测量地球-天体-太阳连线的夹角,就可以确定天体的距离。”原理很简单,但技术富有极大挑战! 要测量整个银河系的旋臂结构,视差精度至少要比当时提高100倍,相当于在地球上看月球上一只蚂蚁的张角。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徐烨及其团队解决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用甚长基线干涉仪测量脉泽的三角视差和自行,研究银河系旋臂结构和运动学性质这一开创性的学术观点。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天文界争议已久的英仙臂的距离。他们向美国的射电望远镜VLBA(Very Long Baseline Array)提出了5个历元的观测申请。但第一个历元观测完了以后结果并不理想,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合作者认为可能做不出来,徐烨也没有太多的把握,但他不愿就此放弃。 “做不出来就拉倒,至少证明了这条路行不通,可以让别人少走弯路。”徐烨的心态很好,“一切还没到最后绝望的时候”,他继续着对英仙臂剩余4个历元的观测,一边检查修改程序,改进数据处理方法,一边寻找新的研究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徐烨与项目组成功测量出银河系英仙臂的距离,测量精度达2%,这是天文学史上精度最高的距离测量。鉴于该成果的重要性,《科学》杂志将其作为封面论文发表。这是以中国天文学家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首次出现在该杂志封面上。英国皇家学会院士James Binney在同期杂志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其“开创了三角视差测量的新纪元(a new era)”。 但对于徐烨来说,确定英仙臂的距离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青海省德令哈市以东35公里海拔3200米的戈壁滩上,坐落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这个观测站内的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是中国唯一一台工作在毫米波段的大型射电天文观测设备,为一系列重大科学项目提供观测支持,并向全球天文学家开放使用。 2009年,徐烨成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的站长。一年中他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这里做着观测研究,“待多久取决于你的意愿,某种意义上讲,这里非常清静,做科研活动可能更好一点,所以我比较喜欢在这里”。徐烨笑着说,唯一不好的地方可能是高原氧气少,很多人不能适应。 在高原寒冷缺氧的环境中,中国的天文学家正在实施一项宏大而富有诗意的科研项目:为浩如烟海的银河画像。在青海观测站工作的12年里,徐烨和他的合作者们结合天体脉泽、分子气体和大质量恒星等继续开展银河系旋臂的研究,逐步构建起多波段观测相结合的银河系旋臂结构研究体系。他们发现了银河系的一条新旋臂——本地臂;首次精确描绘了被广泛认可的太阳附近银河系旋臂结构新图景,将旋臂结构从北天延伸至南天;发现了距离银心最远的一段气体旋臂,并且率先提出了银河系不是简单地由宏伟的、规则的螺旋形主旋臂组成,而是由充满着臂间次结构的多条旋臂组成的复杂旋涡星系的新观点。 前20年做矿工,后20年做天文,是徐烨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对他目前为止人生的高度概括,天文的博大精深至今仍然让他着迷。也许是因为自己过去的经历,让他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想法。 “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来了以后好好工作。至于学生的能力大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态度。”徐烨说,只要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尽一份力,相互团结,拧紧一股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学科往前发展,这就是徐烨心中的最佳队伍。 2019年3月,SKA的7个创始成员国——中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南非和英国正式签署了成立SKA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公约。SKA全称“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由2500面直径15米的碟形天线阵列(中频)、250个致密孔径阵列以及130万只对数周期天线阵列(低频)组成的巨大网络。 这个迄今人类 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天文学工程于2021年1月1日开建,计划2024年左右出第一批数据,2028年完成一期10%规模的建设。项目的设计寿命为50年,可以说,这将主导国际射电天文学界至少半个世纪的发展脉络。 “我希望我们能在SKA项目中有一个好的起步。”徐烨如是说,“10年以后SKA就可以开始正式工作了,这样的一个黄金时间,中国必须抓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训练人才队伍,这对年轻的科研队伍非常重要,势必会影响一两代人。”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的徐烨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个奖是对徐烨和团队 探索 银河20余年,开创了三角视差测量的新纪元,诞生了广获认可的新的银河系旋臂图,颠覆人类对银河系传统认知的最佳证明。 星空无止境,徐烨的 探索 星空之旅还在继续,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他可以把银河的具体形态完整地描摹出来。徐烨自己也在翘首以待。
杂志封面图构成元素
通过对图片的完善使用,真正能够把人的视觉调动起来,使欣赏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对起杂志封面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设计师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在使用或者设计杂志封面图片的时候,应该把握创新与实用的设计理念,使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图片选择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杂志封面图的选择
不同杂志刊物所追求的封面风格不同,图片的规划设计假定了杂志的内容倾向、色调派系和风格定位。因此,杂志封面图片规划设计是一种专属的艺术,一门独到的科学。
杂志封面图的色彩
首先,将杂志封面的色彩设计重视起来,真正将色彩轮廓的明暗程度的体现提升上来,把握更加有效的创新标准,使自身的设计理念在色彩的形成过程中能够体现得游刃有余,把握重点设计路,从小处出发,真正将杂志内容的完善呈现出来。
其次,要注意对色彩正面性的东西进行全面呈现,不要将过于极端的内容进行呈现,尽量将积极向上的思想呈现理念渗透进去,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现代农业科技好撒!!
安徽农业科学现在不是核心期刊了,发表出来没有用的啊!而且版面费又贵!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现代农业科学》投稿须知《现代农业科学》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原《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改名, 11月首刊。国内统一刊号 :CN42-135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4650 邮发 :38-185本刊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农业科学,相关栏目设置有:畜牧兽医、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园林科学、食品加工、水产养殖、植物保护、生态农业;第二部分是农业教育教学,相关栏目设置有:教育教学管理、教育发展研究、高校领导论坛、比较教育、学生工作;第三部分是三农问题研究,相关栏目设置有:农业农村经济、农村法制进程、农村金融、农民素质、农村城镇化、粮食安全与农业补贴、农业科技进步。*来稿要求一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二 论文3500—5000字符数为宜,来稿请使用word排版,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三 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关键词、摘要(中英文)、结语、参考文献等。四 本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收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收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收据库全文收录。若不愿收录的作者请在文章注明。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来稿请通过邮箱发送,我们将在一周内给您答复,请您及时打开邮箱查看回复及修改意见。*本刊现特邀一些高校老师为特约编辑,负责文章初审和杂志发行工作 ,有意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经审核合格者,可设为当地工作站负责人(需寄申请书)欢迎高校老师推荐、自荐。作者自留底稿。6、 投稿信箱:通信地址:湖北武昌(华中农业大学院内)《现代农业科学》杂志社邮编:430064
现代农业科技期刊名。是经国家科
技部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的国家级优秀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
是国家级期刊。《现代农业科技》原名《安徽农业》,1972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优秀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每月10日、20日出版,大16开,368页,彩色四封。影响因子 (数据来源:万方数据),位于全国同类期刊第2名,系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农业领域职称评定认定期刊。《现代农业科技》利用自身影响面广而强的优势,致力于推广农业最新技术,强化前沿学术交流平台,荟集农村工作成功经验,传播农业适用经济信息。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设有果蔬博览、园林工艺、动物科学、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大田农艺、资源与环境、贮藏与加工、工作研究等栏目,涵盖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是省级普刊,你可以去万方,知网等正规大型网站查看
该杂志是正规刊物[杂志简介] 《现代农业科技》是由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委、安徽省农垦局等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期刊,创刊于1972年。大16开本,136页,封面250克铜版纸。2005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主管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编:王洪江,地址:合肥市西郊农科南路40号,邮政编码:230031,电话: 5160716,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5739,国内统一刊号:CN 34-1278/S,邮发代号:26-41,单价:4,定价:96,刊期:月刊,创刊日期:1972-01-01年创刊,开数:大16开评定职称应该杂志社是没有这个能力的,评定职称只有国家机关才可以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