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蜀锦论文参考文献

蜀锦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蜀锦论文参考文献

蜀绣的发展基于蜀地富饶,尤其是所产丝帛质好量大。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 ,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垢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 ~ 960年) ,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_上都独步天下。清朝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

旅游文化相关的论文算是简单的,如果是专业的论文还是需要专业的合作伙伴,可以搜一下“春泥期刊库”,会给你更多的帮助

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评析与开发建议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是一种无价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的蜀文化资源是古蜀先民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宝,我们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推进成都文化旅游的纵深发展。一、蜀文化及蜀文化旅游资源的涵义“蜀文化”简而言之即蜀人的文明,是蜀地人民在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蜀文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徐中舒、蒙文通等老一辈史学家率先提出的,它是以一个族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它包含了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和战国时期的文化(又称青羊宫文化),是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之后的考古学文化。蜀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以蜀文化为支撑,客观存在于“蜀”这个地域空间并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谭继和研究员曾以时间为线索对蜀文化人文旅游资源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江源文明水利工程系列;古蜀文明历史古迹遗址系列;秦汉与三国蜀汉历史文物古迹遗址系列;唐宋至明清四川历史文物古迹、遗址、陵寝系列。二、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文化厚重的优势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城市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发展史。成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成都作为蜀汉政权的首都,处于蜀文化的核心地位。成都的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文化厚重的优势,具体表现在:①以“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成都城市是在灿烂的古蜀文化的基础上孕育而成,众多新石器遗址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及岷山区域,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新都区水观音、羊子山土台、古蜀船棺葬等遗址望帝、丛帝陵等均是古蜀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它们神奇、神秘和神妙,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还有有关古蜀的各种传说、文献和民俗,也是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具浪漫色彩的诗文及传说,同样是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两者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古蜀文化链条,充分展示了古蜀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②以武侯祠、南郊公园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蕴涵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三国文化影响深远,遍及欧美等世界各地,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三国文化积淀在成都地区特别丰厚,在现今的城市中,成都留下了最丰富的三国遗迹。武侯祠是三国文化中最主要的代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馆内拥有诸葛亮殿、刘备殿、刘备陵园、鼓楼、桂荷楼、琴亭等重要古迹,以及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牌匾楹联和馆藏文物。三国文化长期以来已经渗透到成都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在在人们的记忆中、市民的口碑中,都能看到三国文化的影响,除了武侯祠,成都的大街小巷,许多为人熟知的地名皆因三国而来,如九里堤原叫糜枣堰,又称刘公堤、侍郎堤。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874~879年),宋代重建,是为了防洪而建。从清代中后期开始,因“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九里堤又称“诸葛堤”。③“诗歌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出成都优雅的人文氛围。灵秀的蜀地山川、古代成都的闲适富庶和神秘的古蜀文化养育和熏陶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古代的“三苏”、扬雄、司马相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再到现代的巴金、郭沫若……,虽然有的并没有出生在成都,但曾经在成都获得更多灵感,迎来他们创作的高峰期,如:我国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先后居住近四年,留下诗作二百四十余首,其中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蜀相》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还有许多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都到过蜀中,在成都留下了一处处风流胜迹,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风流佳话而演绎的琴台、文君井等一系列古迹,还有薛涛望江楼、陆游祠、杨升庵桂湖,等等。诗宗文豪的创作活动为成都留下了魅力无穷的诗歌文化宝库,给成都营造出非常优雅的人文氛围和社会生活情调,使成都成为文化旅游的向往之都。④以青城山、青羊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本土宗教的重要载体。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中国道教从创教以来,~直道脉不断,成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相传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设坛布道,晋唐以后宫观林立,极盛时达一百余座,称为“第五洞天”,自古为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炼之地。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青城山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区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成为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之地和朝拜、观光的圣地。成都青羊宫则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道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殿内九米多高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像,堪为全国道观一流。青羊宫原名青羊肆。据《道藏辑要》记载,这里曾是老君为关令尹喜真人演法传道之所,后名青羊观,玄中观。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扩建后改名为青羊宫。⑤以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为代表的蜀禅文化旅游资源是佛教文化重要载体。佛教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据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东汉时佛教己传入蜀地。成都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镇,历朝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对蜀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入唐以后,佛教禅宗在蜀地发展极盛,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唐代禅宗十大家中就有马祖道一、圭峰宗密等五家是蜀中人,隋唐、两宋时期,蜀中佛教文化更一度冠盖于全国,以至于宋代第一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曾赞叹道:“成都,西南大都会也,佛事最胜。”蜀中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成都著名的寺院有文殊院、昭觉寺、石经寺,宝光寺,灵岩寺等。众多的禅林古刹,既是众多佛教徒朝圣拜祖的圣殿,同时也构成了蜀文化的一大景观。⑥以马镇、平乐古镇为代表的古城古镇旅游资源是蜀地乡土文化最典型、最生动、最直观的写照。距成都郫县县城9公里的古城镇古名“马镇”,又称马街,早在三国时代,蜀汉大将魏延曾在此屯兵养马而得名,20世纪40年代初改称古城。古城内的蜀汉街古韵犹存,唐街古风遗响,宋街、明清街更是阡陌交通,人来车往。街道两旁的仿古建筑,旌旗猎猎,商贾云集,展现的是一派古文化、古街坊、古建筑的韵律。古城还是成都平原上著名的竹编、棕编、草编的“三编”之乡,其编织工艺源于宋代,产品精巧纤丽,远销东亚、东南亚一带,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古城的武术源远流长,早在三国蜀汉时代就已开展。成都周边有十大著名古镇,各具特色,或历史久远,或文化深厚,或建筑精巧,或依山傍水,或习俗奇异,或地理位置突出。其中,邛崃平乐古镇、大邑安仁古镇、黄龙溪古镇、洛带客家古镇都是成都市古镇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邛崃平乐古镇始建于隋代,史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安仁古镇秀美清丽;黄龙溪古镇以浪漫水乡表达浓郁的民俗风情;洛带古镇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⑦以川菜、川酒、川茶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品位独特。成都美食源远流长,川菜、火锅、特色小吃闻名遐迩,享有“中国美食之都”的美誉。川菜在我国八大菜系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北方菜的代表鲁菜,具有干烧、干煸、鱼香、宫保、麻辣、怪味、椒麻、红油八大特色,拥有4000多个菜肴点心品种,原料有江团、岩鲤、雅鱼等珍品以及银耳、竹荪、香菇等土特产。著名的菜点有:宫保鸡盯麻婆豆腐、回锅肉、夫妻肺片、赖汤圆、龙抄手等。醇香浓郁的川酒最能体现四川天府之国精髓,五谷精华和着四川人性格的火辣、善良、辛勤、勇敢、智慧都尽在川酒那醇、香、辣、回味悠长的酒水里被一一体现得淋漓尽致。四川几千年的文化、风俗都溶进了清洌、酣香的酒水里。另外,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说法,唐宋时期,川茶产量居当时各地首位。⑧以成都灯会、花会为代表的民间节庆旅游资源尽显蜀地遗风。每年的节庆盛会都是传承数千年的民俗和民间风情,无疑也是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蜀地民风纯朴,一向为人所称道。蜀地风范和遗风在我国民俗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至今仍保留在大众的生活中,影响着一代代成都人。成都的民俗文化类资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如:正月元宵灯会起于唐时。唐玄宗幸蜀曾在元霄上街现灯,有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葱寺的水灯,从此形成极富特色的成都灯会。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灯会集中到青羊宫举办,一年一次,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游乐的重要去处。除此之外还有流行于郫县一带的望丛歌会,新津龙舟会,都江堰清明会和放水节等。三、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①设立以展示蜀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标志形象。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作为标志的形象很多,但确立为旅游标志的形象应该具有独特性和易识别性,具有较强的传播功能,并能彰显文化。几年前,与三星堆考古齐名的金沙遗址震惊中国考古界,其间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更是让人兴奋不已,叹为观止。太阳神鸟金箔图案为十二个火焰组成的圆环,内有镂空的四个“三组鸟”。“太阳神鸟”的形象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作为古蜀人崇拜太阳神的象征,表达了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不仅是古蜀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体现。它激情洋溢,轻盈飞扬,极富美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且,它已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这是成都1060万人民的荣耀,同时,太阳神鸟作为古蜀文明的表现,具有作为成都旅游的标志物形象的特点和优势,能较好的突出成都的特色。②整合蜀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精品线路。成都文化旅游的发展应遵循“文化——商品——品牌——名牌”的轨迹发展,即通过“利用蜀文化优势——创造特色旅游商品——树立旅游品牌——打造精品名牌”来发展旅游市场。以蜀文化为主线,尽快整合现有蜀文化旅游产品,将分散的景点按一定的主题串连起来,根据其分布状况,推出几条精品线路:第一,古蜀文明遗址游:a.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水井街酒坊遗址。(成都市区内小环形旅游圈);b.新都区水观音——郫县杜宇的杜鹃城——温江区柏灌墓、鱼凫墓——双流县瞿上王城。(成都大环形旅游圈)第二,陵寝文化游:望帝丛帝陵——后蜀和陵——前蜀永陵——武侯祠——明蜀僖王陵。第三,诗歌文化游:杜甫草堂——望江楼薛涛纪念园林——郫县扬雄庐墓园。第四,蜀禅文化游:宝光寺——昭觉寺——文殊院——大慈寺——石经寺。第五,道教文化游:青羊宫——青城山——鹤鸣山——纯阳观。第六,古镇文化游: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西来古镇。第七,民俗文化游:文殊坊——宽窄巷子——民俗公园。第八,美食文化游:成都名小吃——成都茶馆——川菜——火锅。③加大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特色旅游商品。成都拥有像川剧、皮影戏、四川木偶戏、杨琴、金钱板、清音、花鼓、车灯等大量民间文艺资源,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和利用对成都发展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成都还有大量的民间制作工艺,且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如:成都的蜀锦绚丽多彩,美如云霞,是我国织棉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它与云锦、宋锦并誉为中国三大名锦。蜀绣更是驰名世界,它与苏绣、湘绣、和粤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此外,漆器久负盛名,金银丝织品、瓷胎竹编闻名遐迩。成都拥有如此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和制作工艺,因此,探讨如何把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把民间艺术与市场效益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进一步保护民族工艺和民间艺术,提高民间工艺品制作水平,尤其是蜀锦、蜀绣、漆器、瓷胎竹编、竹丝画、树皮画等工艺。其次,政府应在财政税收上给予优惠,鼓励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旅游商品生产。此外,还可建立成都蜀文化工艺美术展览馆,一方面,为国内外旅游者充分展示成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欣赏、购买的场所。④举办形式多样、文化品位高的旅游节庆活动。旅游节庆活动既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而且还是一种有效的旅游促销活动,更是旅游娱乐的重要形式。节庆己成为许多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品牌。节庆旅游可以使旅游者获得知识和精神上的享受,各种节庆活动己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各地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地区文化、民俗等差异性,各地所举办的节庆活动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应举办极具本土特色的节庆活动,以独特的形象吸引区域内外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节庆活动也为蜀文化的展示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如:都江堰的“放水节”就是一个以水为媒,融乡情、文化、经贸于一体,充分展现都江堰千年水文化风采的一个大型节庆活动。另外,蜀文化精品展、武侯三国文化节等活动展示了古蜀和三国文化的厚重;草堂人日吟诗会、“草堂听琴”中秋赏月等活动则体现了唐代诗歌文化的典雅,反映了四川成都的民俗文化特色。蜀文化中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的资源异常丰富,如果将这些文化资源中的民俗风情和旅游结合起来,可以打造出更多、更具吸引力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如:以“永陵”为载体,依托王建墓24乐伎石刻,复原制作其乐器,创作一台“蜀国弦”或“蜀宫伎乐”,作为永陵博物馆的经常演奏曲目可以恢弘“古代东方世界的音乐之都”的特色;以“金沙”为载体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可以展示古蜀文明,成都已推出了具有轰动效应的《金沙》音乐剧和极具特色的《梦回金沙》的4D电影。并于2009年春节开始打造首届金沙太阳节,推广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

书中提到了王冕这个人,王冕还是个勤奋好学,自学成才,孝敬母亲的人。

蜀绣论文参考文献

我认为最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它的技法以及制作工艺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种绣法对于绣女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认为蜀绣的特点就是明丽清秀的色彩,精湛细腻的针法,而且有着非常独特的韵味。

旅游文化相关的论文算是简单的,如果是专业的论文还是需要专业的合作伙伴,可以搜一下“春泥期刊库”,会给你更多的帮助

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评析与开发建议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是一种无价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的蜀文化资源是古蜀先民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宝,我们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推进成都文化旅游的纵深发展。一、蜀文化及蜀文化旅游资源的涵义“蜀文化”简而言之即蜀人的文明,是蜀地人民在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蜀文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徐中舒、蒙文通等老一辈史学家率先提出的,它是以一个族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它包含了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和战国时期的文化(又称青羊宫文化),是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之后的考古学文化。蜀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以蜀文化为支撑,客观存在于“蜀”这个地域空间并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谭继和研究员曾以时间为线索对蜀文化人文旅游资源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江源文明水利工程系列;古蜀文明历史古迹遗址系列;秦汉与三国蜀汉历史文物古迹遗址系列;唐宋至明清四川历史文物古迹、遗址、陵寝系列。二、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文化厚重的优势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城市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发展史。成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成都作为蜀汉政权的首都,处于蜀文化的核心地位。成都的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文化厚重的优势,具体表现在:①以“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成都城市是在灿烂的古蜀文化的基础上孕育而成,众多新石器遗址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及岷山区域,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新都区水观音、羊子山土台、古蜀船棺葬等遗址望帝、丛帝陵等均是古蜀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它们神奇、神秘和神妙,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还有有关古蜀的各种传说、文献和民俗,也是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具浪漫色彩的诗文及传说,同样是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两者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古蜀文化链条,充分展示了古蜀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②以武侯祠、南郊公园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蕴涵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三国文化影响深远,遍及欧美等世界各地,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三国文化积淀在成都地区特别丰厚,在现今的城市中,成都留下了最丰富的三国遗迹。武侯祠是三国文化中最主要的代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馆内拥有诸葛亮殿、刘备殿、刘备陵园、鼓楼、桂荷楼、琴亭等重要古迹,以及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牌匾楹联和馆藏文物。三国文化长期以来已经渗透到成都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在在人们的记忆中、市民的口碑中,都能看到三国文化的影响,除了武侯祠,成都的大街小巷,许多为人熟知的地名皆因三国而来,如九里堤原叫糜枣堰,又称刘公堤、侍郎堤。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874~879年),宋代重建,是为了防洪而建。从清代中后期开始,因“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九里堤又称“诸葛堤”。③“诗歌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出成都优雅的人文氛围。灵秀的蜀地山川、古代成都的闲适富庶和神秘的古蜀文化养育和熏陶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古代的“三苏”、扬雄、司马相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再到现代的巴金、郭沫若……,虽然有的并没有出生在成都,但曾经在成都获得更多灵感,迎来他们创作的高峰期,如:我国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先后居住近四年,留下诗作二百四十余首,其中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蜀相》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还有许多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都到过蜀中,在成都留下了一处处风流胜迹,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风流佳话而演绎的琴台、文君井等一系列古迹,还有薛涛望江楼、陆游祠、杨升庵桂湖,等等。诗宗文豪的创作活动为成都留下了魅力无穷的诗歌文化宝库,给成都营造出非常优雅的人文氛围和社会生活情调,使成都成为文化旅游的向往之都。④以青城山、青羊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本土宗教的重要载体。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中国道教从创教以来,~直道脉不断,成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相传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设坛布道,晋唐以后宫观林立,极盛时达一百余座,称为“第五洞天”,自古为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炼之地。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青城山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区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成为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之地和朝拜、观光的圣地。成都青羊宫则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道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殿内九米多高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像,堪为全国道观一流。青羊宫原名青羊肆。据《道藏辑要》记载,这里曾是老君为关令尹喜真人演法传道之所,后名青羊观,玄中观。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扩建后改名为青羊宫。⑤以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为代表的蜀禅文化旅游资源是佛教文化重要载体。佛教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据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东汉时佛教己传入蜀地。成都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镇,历朝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对蜀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入唐以后,佛教禅宗在蜀地发展极盛,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唐代禅宗十大家中就有马祖道一、圭峰宗密等五家是蜀中人,隋唐、两宋时期,蜀中佛教文化更一度冠盖于全国,以至于宋代第一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曾赞叹道:“成都,西南大都会也,佛事最胜。”蜀中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成都著名的寺院有文殊院、昭觉寺、石经寺,宝光寺,灵岩寺等。众多的禅林古刹,既是众多佛教徒朝圣拜祖的圣殿,同时也构成了蜀文化的一大景观。⑥以马镇、平乐古镇为代表的古城古镇旅游资源是蜀地乡土文化最典型、最生动、最直观的写照。距成都郫县县城9公里的古城镇古名“马镇”,又称马街,早在三国时代,蜀汉大将魏延曾在此屯兵养马而得名,20世纪40年代初改称古城。古城内的蜀汉街古韵犹存,唐街古风遗响,宋街、明清街更是阡陌交通,人来车往。街道两旁的仿古建筑,旌旗猎猎,商贾云集,展现的是一派古文化、古街坊、古建筑的韵律。古城还是成都平原上著名的竹编、棕编、草编的“三编”之乡,其编织工艺源于宋代,产品精巧纤丽,远销东亚、东南亚一带,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古城的武术源远流长,早在三国蜀汉时代就已开展。成都周边有十大著名古镇,各具特色,或历史久远,或文化深厚,或建筑精巧,或依山傍水,或习俗奇异,或地理位置突出。其中,邛崃平乐古镇、大邑安仁古镇、黄龙溪古镇、洛带客家古镇都是成都市古镇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邛崃平乐古镇始建于隋代,史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安仁古镇秀美清丽;黄龙溪古镇以浪漫水乡表达浓郁的民俗风情;洛带古镇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⑦以川菜、川酒、川茶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品位独特。成都美食源远流长,川菜、火锅、特色小吃闻名遐迩,享有“中国美食之都”的美誉。川菜在我国八大菜系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北方菜的代表鲁菜,具有干烧、干煸、鱼香、宫保、麻辣、怪味、椒麻、红油八大特色,拥有4000多个菜肴点心品种,原料有江团、岩鲤、雅鱼等珍品以及银耳、竹荪、香菇等土特产。著名的菜点有:宫保鸡盯麻婆豆腐、回锅肉、夫妻肺片、赖汤圆、龙抄手等。醇香浓郁的川酒最能体现四川天府之国精髓,五谷精华和着四川人性格的火辣、善良、辛勤、勇敢、智慧都尽在川酒那醇、香、辣、回味悠长的酒水里被一一体现得淋漓尽致。四川几千年的文化、风俗都溶进了清洌、酣香的酒水里。另外,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说法,唐宋时期,川茶产量居当时各地首位。⑧以成都灯会、花会为代表的民间节庆旅游资源尽显蜀地遗风。每年的节庆盛会都是传承数千年的民俗和民间风情,无疑也是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蜀地民风纯朴,一向为人所称道。蜀地风范和遗风在我国民俗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至今仍保留在大众的生活中,影响着一代代成都人。成都的民俗文化类资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如:正月元宵灯会起于唐时。唐玄宗幸蜀曾在元霄上街现灯,有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葱寺的水灯,从此形成极富特色的成都灯会。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灯会集中到青羊宫举办,一年一次,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游乐的重要去处。除此之外还有流行于郫县一带的望丛歌会,新津龙舟会,都江堰清明会和放水节等。三、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①设立以展示蜀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标志形象。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作为标志的形象很多,但确立为旅游标志的形象应该具有独特性和易识别性,具有较强的传播功能,并能彰显文化。几年前,与三星堆考古齐名的金沙遗址震惊中国考古界,其间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更是让人兴奋不已,叹为观止。太阳神鸟金箔图案为十二个火焰组成的圆环,内有镂空的四个“三组鸟”。“太阳神鸟”的形象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作为古蜀人崇拜太阳神的象征,表达了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不仅是古蜀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体现。它激情洋溢,轻盈飞扬,极富美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且,它已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这是成都1060万人民的荣耀,同时,太阳神鸟作为古蜀文明的表现,具有作为成都旅游的标志物形象的特点和优势,能较好的突出成都的特色。②整合蜀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精品线路。成都文化旅游的发展应遵循“文化——商品——品牌——名牌”的轨迹发展,即通过“利用蜀文化优势——创造特色旅游商品——树立旅游品牌——打造精品名牌”来发展旅游市场。以蜀文化为主线,尽快整合现有蜀文化旅游产品,将分散的景点按一定的主题串连起来,根据其分布状况,推出几条精品线路:第一,古蜀文明遗址游:a.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水井街酒坊遗址。(成都市区内小环形旅游圈);b.新都区水观音——郫县杜宇的杜鹃城——温江区柏灌墓、鱼凫墓——双流县瞿上王城。(成都大环形旅游圈)第二,陵寝文化游:望帝丛帝陵——后蜀和陵——前蜀永陵——武侯祠——明蜀僖王陵。第三,诗歌文化游:杜甫草堂——望江楼薛涛纪念园林——郫县扬雄庐墓园。第四,蜀禅文化游:宝光寺——昭觉寺——文殊院——大慈寺——石经寺。第五,道教文化游:青羊宫——青城山——鹤鸣山——纯阳观。第六,古镇文化游: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西来古镇。第七,民俗文化游:文殊坊——宽窄巷子——民俗公园。第八,美食文化游:成都名小吃——成都茶馆——川菜——火锅。③加大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特色旅游商品。成都拥有像川剧、皮影戏、四川木偶戏、杨琴、金钱板、清音、花鼓、车灯等大量民间文艺资源,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和利用对成都发展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成都还有大量的民间制作工艺,且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如:成都的蜀锦绚丽多彩,美如云霞,是我国织棉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它与云锦、宋锦并誉为中国三大名锦。蜀绣更是驰名世界,它与苏绣、湘绣、和粤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此外,漆器久负盛名,金银丝织品、瓷胎竹编闻名遐迩。成都拥有如此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和制作工艺,因此,探讨如何把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把民间艺术与市场效益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进一步保护民族工艺和民间艺术,提高民间工艺品制作水平,尤其是蜀锦、蜀绣、漆器、瓷胎竹编、竹丝画、树皮画等工艺。其次,政府应在财政税收上给予优惠,鼓励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旅游商品生产。此外,还可建立成都蜀文化工艺美术展览馆,一方面,为国内外旅游者充分展示成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欣赏、购买的场所。④举办形式多样、文化品位高的旅游节庆活动。旅游节庆活动既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而且还是一种有效的旅游促销活动,更是旅游娱乐的重要形式。节庆己成为许多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品牌。节庆旅游可以使旅游者获得知识和精神上的享受,各种节庆活动己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各地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地区文化、民俗等差异性,各地所举办的节庆活动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应举办极具本土特色的节庆活动,以独特的形象吸引区域内外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节庆活动也为蜀文化的展示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如:都江堰的“放水节”就是一个以水为媒,融乡情、文化、经贸于一体,充分展现都江堰千年水文化风采的一个大型节庆活动。另外,蜀文化精品展、武侯三国文化节等活动展示了古蜀和三国文化的厚重;草堂人日吟诗会、“草堂听琴”中秋赏月等活动则体现了唐代诗歌文化的典雅,反映了四川成都的民俗文化特色。蜀文化中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的资源异常丰富,如果将这些文化资源中的民俗风情和旅游结合起来,可以打造出更多、更具吸引力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如:以“永陵”为载体,依托王建墓24乐伎石刻,复原制作其乐器,创作一台“蜀国弦”或“蜀宫伎乐”,作为永陵博物馆的经常演奏曲目可以恢弘“古代东方世界的音乐之都”的特色;以“金沙”为载体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可以展示古蜀文明,成都已推出了具有轰动效应的《金沙》音乐剧和极具特色的《梦回金沙》的4D电影。并于2009年春节开始打造首届金沙太阳节,推广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

蜀绣的发展基于蜀地富饶,尤其是所产丝帛质好量大。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 ,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垢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 ~ 960年) ,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_上都独步天下。清朝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

巴蜀文学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论姜维是非功过(转载)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改。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三国演义》在姜维的十次出兵行动中,不克而还者五次,胜负各占一半,这对于蜀汉小国而言,已是骄人的战绩了,更展示了姜维忠于汉室的用心。姜维立志于功名而建树不够卓著,实在有诸多无法超越的制约。首先,从根本上审视,蜀汉狭小,财力不支,难以承受连年浩大的军费开支,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是难以制胜的。其次,其时主政的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姜维有多大的作为,可想而知。即使后来姜维主政之时,也受制于黄皓小儿反侧之患,危及专精。史载:“维本羁旅托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连自身的安危尚且难保,试想姜维能有多大的功业建树呢?蜀汉如不主动出击北边的魏国,是难于存活的。再说,心存汉室的姜维,既然主宰蜀汉国事,匡复汉室是其历史责任,能否做到则是另一回事,责备姜维屡次兴兵是没有道理的。当然,以区区蕞尔抗衡强大的中原,实有几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但是,任何已经存在的割据政权,在没有经过实力较量之前,自动放弃统治是绝不可能的!姜维�勉国事的忠荩之心是值得肯定的。姜维一生中最被关注而又议论最多的是蜀汉政权覆亡前后的所谓“假投降”事件。姜维降魏实出于后主敕诏,不得已之举。彼时拒绝了钟会的诱降,此时的弃甲实属无奈。《汉晋春秋》载:“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服也,乃诡说会曰:‘闻君自淮南以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眉之岭,而从赤松游乎?’会曰:‘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维曰:‘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由是情好甚欢。”姜维虽然迫于后主敕令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他的忠悃蜀汉之志却并未泯灭。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并非放弃了心中的信念。《汉晋春秋》的作者习凿齿去三国时代未远,他的记载当属可信。聪明的姜维以历史上谋士名臣功高振主的故事窥探钟会心曲。其实,钟会不臣之心从他构陷邓艾时即已暴露,姜维所说“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一切尽在不言中了。姜维窥破钟会野心,因风借火,巧妙点播。常璩在《华阳国志》中也说:“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密书与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适可旁证。《资治通鉴》在援引常璩之论后说:“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陈寿、孙盛、干宝之讥皆非也。”诚如胡三省所论:“维之智固足以玩弄钟会于股掌之上,迫于时,制于命,奈之何哉!”胡三省显然不赞同陈寿对姜维“明断不周,终致陨毙”的批评,更对孙盛、干宝之论不以为然。孙盛《晋阳秋》说:“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于今伤之。盛以为古人云,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其姜维之谓乎!邓艾之入江油,士众鲜少,维进不能奋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复于逆顺之间,希违情于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观兵于三秦,已灭之邦,冀理外之奇举,不变亦誾哉!”孙盛之论真乃书生迂议!在景跃六年魏兵尚未入蜀之际,姜维就敏感到蜀汉危殆,曾上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姜维传》)后主听信宦�胡说:“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宦官黄皓擅权,连姜维的处境已很危险。再说,钟会大兵压境之际,姜维率众坚守蜀中门户剑阁,迫使粮运不济的钟会“将议还归”!怎么能让把守剑阁的姜维驱驰绵竹!剑阁洞开,守住绵竹还有什么意义!限于篇幅,不再详引。倒是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说了几句公道话:“臣松之以为盛之讥维,又为不当。于时钟会大众既造剑阁,维与诸将列营守险,会不得进,已议还计,全蜀之功,几乎立矣。但邓艾诡道傍入,出于其后,诸葛瞻既败,成都自溃。维若回军救内,则会乘其背。当时之势,焉得两济?而责维不能奋节绵竹,拥卫蜀主,非其理也。会欲尽坑魏将以举大事,授维重兵使为前驱。若令魏将皆死,兵事在维手,杀会复蜀,不为难矣。夫功成理外,然后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谓不然。设使田单之计,邂逅不会,复可谓之愚誾哉!”裴松之的辩驳很有见地。邓艾出奇兵于阴平小道险胜是蜀汉败亡的诱因。设若姜维假投降借钟会之手坑灭魏兵成功的话,蜀汉危而复安也不是不可能的!邓艾是历史的幸运儿,姜维则是蜀汉灭亡悲剧的牺牲者。针对陈寿、孙盛等人之论,刘咸火斤说:“维之忠谋承祚不能发明,不如习孙尚举其事,此本不须讳,何为不书耶!盖素不喜维之私见也。”(《三国志集解》)说孙盛等人不喜姜维,对姜之评价有失偏颇而出于个人好恶,是有依据的。蜀汉名臣郤正被陈寿评为“文辞灿烂,有张、蔡之风,加其行止,君子有取焉”,是蜀中很有影响的人物。他曾对姜维有所评骘:“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敝薄,资产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激,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郤正之论涉及姜维的为人品行与操守。身处高位的姜维却生活简素,远离声色诱惑,衣食住行节俭,而且好学不倦,为官清廉,堪称一时之楷模。评价之高,几追诸葛武侯。郤正反感那些誉成毁败,扶高抑下,趋附权贵,褒贬失据的势利之辈,是尤其可贵的。孙盛却很不以为然,他说:“异哉郤氏之论义!夫士虽百行,操业万殊,至于忠孝义节,百行之冠冕也。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于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朝,维无一焉。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而云人之仪表,斯亦惑矣。纵维好书而微自藻洁,岂异夫盗者分则之义,而程、郑降阶之善。”姜维即为大将,荷国之重,蜀国的晚期内政如此糟糕,但是以攻为守的姜维,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忠心,以小国硬撼魏军,是何等的气魄,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综上所述,姜维是一个历史上是非功过争议颇多的重要人物。姜维归蜀之际就受到诸葛亮垂青并赋予重任,“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好学不倦,清素节约”,表明他是一个韬略过人,操守可风的俊杰。“心存汉室”的夙志至死不渝,多次出兵击魏尽管遭致“玩众黩旅”的贬讥,却是他效法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忠荩。假投降的良苦用心虽引来一些不明就里论者的鄙薄,却无损姜伯约对蜀汉的尽瘁!浅析文化视野下的姜维(转载) 姜维出生于公元202年(建安七年),《三国志?姜维传》说他“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1] 1062 (卷44),又说其“少孤,与母居”[1] 1062 (卷44),可见,身为汉将的父亲姜冏在姜维幼年时就战死了,按汉末辟召制度,姜维被州郡征调为掾属,系按汉例“赐官”。 姜维早年“好郑氏学”[1] 1062 (卷44),而郑氏经学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忠义,即忠于汉室正统;二是统一,即维护国家统一。史载:汉儒蔡邕为王允所杀,“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室之事,谁与正之!’”[2] 2006 (卷60)。 其时,曹魏已形成统一北方之势,但统治并不稳固,加之本身并非士族,虽以强力压制,但并未获得北方士族的广泛支持,终魏一代,叛乱与内部争斗相伴始终。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篡汉继位,仅曹丕即位后的七年间,就爆发了五次较大规模的战事:公元220年,“文帝即王位,……河西大扰”[1] 474 (卷15),“太祖崩,西平麴演叛,称护羌校尉”[1] 491 (卷16);公元221年,“凉州卢水胡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扰”[3] 2194 (卷69);期间,公元222、224、225年,曹丕三次征吴,均亲临长江。[3] 2207-2226 (卷69)先吴后蜀的军事规划,也使得曹魏的军事重点一直置于东南,对西凉地区始终无暇顾及,影响薄弱,汉的正统思想仍然深入人心。及至公元241年,蒋琬给刘禅的奏章里还说“羌、胡乃心思汉如渴”[1] 1059 (卷44)。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姜维从小就形成了强烈的“汉室”正统意识与“汉世之事,谁与正之”的统一且积极用事的价值观,纵观其一生,“汉世之事,谁与正之”也正是他的信念与竭力实践的奋斗目标。正因为姜维有着这样的信念以及由魏仕蜀的特殊经历,使得他的身上展现出了异于魏、蜀士人的瑰丽风姿。 一、珍视生命,珍视自我,强烈的主体文化意识 关于姜维归蜀,据《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是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1] 1063 (卷44) 另一种说法是“《魏略》曰:天水太守马遵将维及诸官属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会闻亮已到祁山,淮顾遵曰:‘是欲不善!’遂驱东还上邽。遵念所治冀县界在西偏,又####吏民乐乱,遂亦随淮去。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回)复信,皆贼也。’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未及遣迎冀中人,会亮前锋为张郃、费繇等所破,遂将维等却缩。维不得还,遂入蜀。”[1] 1063 (卷44) 显然,无论哪种说法都只能说明姜维归蜀是被迫与被裹附的,连当时魏人“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1] 1063 (卷44)裴松之也说“臣松之以为……本传及魏略皆云维本无叛心,以急逼归蜀……”。[1] 1069 (卷44) 对于姜维这样的曹魏“凉州上士”[1] 1063 (卷44)为何入蜀(汉)并尽忠汉室,仅用受到诸葛亮器重的说法显然很难解释。我认为,首先还是主体价值观的一致,即姜维所秉持的郑氏经学“汉室之事,谁与正之”的信念与诸葛亮“兴复汉室”精神感召的统一,这是姜维最终选择忠于汉室的根本原因,而这也正是诸葛亮深为看重的一点。“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1] 1063 (卷44),可见,“心存汉室”始终是诸葛亮考察的重心所在。此外,曹魏政局动荡,派系复杂,难以建立功业,施展抱负,姜维怕是不会没有体会的。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姜维才能忠诚任事,据史料记载:姜维一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仅在其掌权的十年间,就八次出兵伐魏。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在蜀亡后,他才能忍辱负重,巧设计谋,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1] 1067 (卷44)。充分展现了他珍视生命,珍视自我,不断奋斗,渴求生命价值得到最大发挥的意愿。 二、胸怀远志,雅量洒脱 孙盛《杂记》曰:“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1] 1063 (卷44)“当归”是一味草药,以陇西盛产且为上品,姜母以此招子,实受胁迫,史载:“魏太和中,姜维归蜀,失其母。魏人使其母手书呼维令反,并送当归以譬之。维报书曰:‘良田百顷,不计一亩。但见远志,无有当归。’”[4] 834 (卷28)。姜维的回书极为巧妙,借同为草药的“远志”回复对方,一语双关,不仅挫败了魏人挟母诱降的图谋,而且义正词严地表达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姜维因为志远,所以洒脱,因为洒脱,所以豪爽。为了实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的理想与信念,不拘小节,不营私产,不以小事为意,不惜个人荣辱。 蜀汉名臣郤正曾这样评价姜维:“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1] 1068 (卷44) “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可见姜维数次北伐既非为了自固功名,也非为了追求封赏,而是完全出于自身的信念,是自我主体意识发展之中本能的生命张扬与展示,这也正是姜维北伐与后世桓温、殷浩等人北伐的不同之处。“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可见这是真实自我的自然流露,只有真实才会自然,也只有自然才更加真实,在姜维身上,闪现着魏晋沉闷士林中不多见的人性光辉,“自一时之仪表也”。 三、言语与文学 言语反映士人是否善于辞令,和士人的才思与学识息息相关。言辞是否生动,是否机智,是否言之有物,可以反映一个士人的整体素养。 姜维素有辩才,曾于夷陵战后使吴,并颇为孙权所重的蜀汉名士邓芝,“于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1] 1073 (卷45)。 《三国志?姜维传》载:姜维降钟会,“会谓维曰:‘来何迟也?’维正色流涕曰:‘今日见此为速矣!’会甚奇之”。[1] 1067 (卷44)姜维寥寥数语,富于机辩,不卑不亢,有力有节,既表现了奉敕降敌的无奈,也表露了内心不屈的傲然之气。 而最能展现姜维言辞与机敏的还是那段游说钟会的言辞: 《汉晋春秋》曰:“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乃诡说会曰:‘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於扰攘,以见疑於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於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暗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会曰:‘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於此也。’维曰:‘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於老夫矣。’”[1] 1067 (卷44)谈话中,姜维将取先予,欲擒故纵,先以韩信之事示之,再以范蠡之隐劝之,最后逼钟会说出心里话。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因风点火,巧妙布局,成功说服钟会叛魏,展现了姜维敏锐的洞察力与言谈技巧。千年之后,当胡三省读至此处,也不禁深深叹息“维之智固足以玩弄钟会于掌股之上,迫于时,制于命,奈之何哉!”[3] 2478 (卷78) 姜维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的文章简洁质朴,凝练精致,记述人物,宛若亲临,文风影响着当时魏晋乃至后世文坛,虽然目前保存下来的作品很少,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姜维曾上书刘禅,请求追谥赵云:“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案《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矣。[1] 951 (卷36)” 蒲元是蜀汉时期著名的工匠,曾经为蜀汉军队铸刀三千口,姜维为此事写过传记。文笔平实质朴,简约流畅,记述人物语言生动简洁,宛若亲临,堪称汉末至魏晋志人小说的典范。 我们不妨选取一段以与后期同类文作相比较: 君性多奇思,得之天然,鼻类之事出若神,不尝见锻功……熔金造器,特异常法。”[5] 1390 (卷62)(姜维《蒲元别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1] 1067(陈寿《诸葛亮传》) 据《华阳国志》记载,陈寿曾经担任卫将军姜维的主簿,[6] 849 (卷11)怕是不会没有看过这篇文章,钟会说姜维怀“文武之德”[1] 1066 (卷44),看来实非虚誉。徐公持在《魏晋文学史》中说“如姜维《蒲元别传》,上承刘向,下启魏晋,于志人小说领域别开生面。”[7] 222 钱钟书认为《全唐文》记载陆鸿渐品茶与《中朝故事》记载李德裕辨水,“皆似踵蒲元事”。[8] 1098-1099 四、品藻与深情 魏晋士人十分看重品藻,也即品评人物,他们认为,通过品评人物,可以分出士人高下流品,姜维深厚的人格魅力,在与之接触过的士人中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1] 1063 (卷44)诸葛亮善于察人,几近严苛,这也是蜀汉后期人才凋零的原因,但他对姜维的信任与肯定让人出乎意料,对一个被胁迫归附的敌国将领如此看重,而且使“教中虎步兵”[1] 1063 (卷44),可见,他对姜维是进行了全方位考察的。李永南(李邵)、马季常(马良)都是蜀汉名士,诸葛亮如此赞许一个人,这是极为少见的。 钟会是魏晋名士,并以品评人物而著称,曾自撰《四本论》。《魏志》曰:“‘(钟)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文多不载。”[9] 106 (卷上)钟会品评人物注重才性合,虽然钟会自己并不能做到这一点,但从他对姜维的评价来看,姜维无疑是符合的。“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1] 1067 (卷44),钟会品藻的对像是曾经在中原士林极具盛名的公休、太初。公休、太初是诸葛诞和夏侯玄的字,诸葛诞和夏侯玄都是中原名士,夏侯玄精通玄学,被誉为“四聪”之一,他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在政治上,夏侯玄也颇有建树,他提出“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司马懿认为“皆大善”98 (卷9),是位既有能力,又负声望的魏晋名士。如此评价,反映了钟会对姜维由衷的赞许与赏誉。 正因为珍爱生命,珍爱自我,重视自我价值的发挥与体现,姜维始终有着清晰的自我主体意识,他把兴复汉室的事业与自己的人生价值相统一,伪降后还在日夜谋划复蜀,他密书与后主言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6] 595 (卷7),一片老臣之心,昭然可鉴。因为真实,所以深情,这是对个人主体的深情,也是对国家社稷的深情,因为有这样的深情,他才能够全力赴国,舍身卫国,竭力谋国,以身殉国! 干宝说:“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钟会之乱,惜哉!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是以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非不爱死也,固知命之不长而惧不得其所也。”[1] 1069 (卷44)而我却以为,作为辅政大臣,肩负的是国家与社稷的命运,处死容易,而忍辱负重,运筹谋国,却是极为艰辛的,除了要面对世人的诟伤与误解,还要痛苦地与自我做斗争。虽然事败,未能复蜀,但正如元初史学家胡三省所说的“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3] 2481 (卷78) 参考文献: [1] (晋)陈寿.三国志[M]. (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 (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 (元)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 [4] (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 (晋)常璩.华阳国志校注[M].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 [7]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8] 钱钟书.管锥篇(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校笺[M].徐震堮(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

专科有什么丢人的,我也曾经是专科,现在是博士。1,没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2,他们没有限制专科跨专业,理论上,你可以报考全部专业;3,我给你他们全部专业目录"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当代""010102中国哲学01儒家经学02宋明理学""010103外国哲学01近代西方哲学02现当代西方哲学""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0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行政管理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0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02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03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研究02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010106▲美学01美学原理02中国美学03西方美学04审美教育学05影视美学""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语文教学论02语文课程论""050101文艺学01文艺美学02文艺与传媒03中国文论04西方文论05写作美学与写作文化学06写作思维与写作措辞学07大学写作教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语言文字的应用与规范02对外汉语教学03现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教学与研究04文秘与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1上古汉语(含简帛文献)研究02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03现代汉语(含方言)研究04语言学理论及少数民族语言""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1古籍整理与研究02巴蜀文献整理与研究03中国文化史""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1中国文学批评史02中国古代文学的断代研究03中国古代文学的分体研究04巴蜀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1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02巴蜀文化与中国新文学03中国现代文学04中国当代文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02民俗研究03民间文学研究04西部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05宗教文学与文化研究""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比较文学02比较诗学03欧美文学""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宪法学02行政法学03经济宪法学04宪法、行政法与逻辑学""040101教育学原理0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02教育基本理论与应用03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研究04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05教育哲学06中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02教学理论研究03教学心理研究04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040103教育史01外国教育史02中国教育史""040104比较教育学01比较教育管理02教育与社会发展区域比较03中外教育理论比较04中外民办教育研究05教师教育比较06中外教育制度比较""040105学前教育01学前教育基本原理0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03幼儿园课程与教学""040106高等教育学01高等教育原理02高等教育管理与法律03高等学校学生资源开发与管理04高等教育制度与大学文化""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01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02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040109特殊教育学01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02特殊儿童甄别与教育""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学习与教学心理研究02学校心理学03心理咨询与测评04社会性发展与促进05认知发展与教育""040107成人教育学01成人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02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英语教学论""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1语言学02英美文学03翻译理论与实践04欧美文化""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历史课程与教学论02旅游教育""060105专门史01中外关系史02旅游文化03西部民族史04巴蜀文化史""060106中国古代史01中国古代政治史02中国古代社会史03中国古代经济史""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近代史02中国近代社会与经济03中国现代史""060108世界史01世界近代史02世界现代史03日本近代政治思想史""120203旅游管理01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02旅游企业管理03旅游产业发展研究""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竞赛数学教学研究02中学数学教育""070101▲☆基础数学 01泛函分析 02函数论 03代数学 04模糊数学 05偏微分方程""070102计算数学01算法设计与分析02数值分析""070104应用数学01数学物理 02 Hopf代数及其应用03最优化理论及其应用04不确定性数学理论""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01控制论02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03优化变分不等式与经济平衡04随机运筹学""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大学物理教育02中学物理教育""070201理论物理01量子力学和量子信息02量子输运理论03数学物理和计算物理""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1量子场论02引力理论与宇宙学""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01原子与分子碰撞02分子结构与分子光谱""070205凝聚态物理 01凝聚态物质的光学性质 02凝聚态物质的高压性质03凝聚态物质的磁学特性04低维物理实验研究""070207光学 01激光传输与控制02量子光学03非线性光学""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地理课程教学论""070501自然地理学01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02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管理03环境脆弱区资源开发与保护""070502人文地理学01城市土地开发与房地产管理02区域地理与资源经济03旅游地理与规划""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1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02全球变化与对地观测技术03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技术""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科学教育02化学教育03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070303有机化学01药物合成02功能材料的合成03有机物理化学""077501环境科学01环境生态02环境检测03环境影响评价""080502材料学01金属有机高分子合成与性能02材料性能与分子设计03功能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083002环境工程01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02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03环境微生物04环境材料"077001教育技术学 01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02教育软件研究与开发 03数字传媒技术与艺术"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1图形图像与模式识别02网络与数据库03智能软件开发""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1数据挖掘与信息网络技术02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03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020101政治经济学0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02中外经济比较研究03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高校经济学课程研究""120202企业管理01企业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 02市场营销管理03证券投资与管理0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5信息管理""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大学生物教育02中学生物教育03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071009细胞生物学01细胞结构与功能02细胞工程03细胞与分子生态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02(药用)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3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7501环境科学01生态工程与环境治理02生态恢复03环境分子生态04环境微生物""050402 音乐学01理论作曲(分别为:和声、曲式、作曲、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音乐、音乐美学、电脑音乐侧重)02声乐心理学03声乐演唱与教学04器乐演奏与教学""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0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02体育教学与训练(含:①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②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③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④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⑤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⑥健美操、团体操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03学校体育学04体育与健康教育05体育教育管理06保健与康复""050403美术学01美术教育02中国画03油画04版画05水彩画06美术设计""040107成人教育学01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02教师教育的课程研究03教师教育的国别比较研究04高等学校教师发展与规划研究""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学习与教学心理学02学校心理教育03心理咨询与测评04青少年社会性发展05教师心理研究06民族文化心理研究07青少年性心理与性教育研究"

巴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巴山蜀水有直接的联系。对于巴蜀子民,由于地处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物产丰富, 社会生活相对安定。人们自然容易安于富足,重土难迁,与政治中心远离,形成所谓“ 盆地意识”,容易具有较强的排他性,而缺乏开放性。但也正是因为巴蜀四塞封闭的盆地环境,激励、培育了巴蜀人冲出盆地,开放与兼容的“集体文化性格”。      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扬雄一系及唐朝时期的李白,于其性格与文作都可窥见巴蜀文化“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且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与兼容的“集体文化性格”成为了巴蜀人最大的特色。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生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 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 前117年 )。年青时他被文翁派往京师研读“ 五经”,走出了巴蜀。司马相如投在梁孝王刘武的麾下,结识了枚乘这一辞赋大家,为其日后创作《子虚》、《上林》 等著名大赋奠定了基础。到汉武帝时,他的《子虚赋》让汉武帝发出“恨不得与这位作者同时”之叹,他也因此实现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甚至因此确立了他在汉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司马相如文学生涯的发展过程 ,体现了巴蜀人走出了四塞封闭的盆地环境之后,善于学习,善于吸收,眼界扩大,且极具开放性与兼容性。       司马相如与扬雄赋的文章创作,是在开放性之下吸收了南方楚辞艺术的结果。如其赋中瑰丽的想象、华美的词藻、恢宏的气势都带有以《 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艺术的特征。宋洪迈《容斋诗话》有云“自屈原词赋假为渔父、日者问答之后,后人作者悉相规仿。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扬子云《长杨赋》以翰林主人、子墨客卿......”此为结构运用之兼容。刘勰评价相如赋曰:“及《离骚》 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 嵯峨’之类聚,‘ 葳蕤’之群积。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此为语言运用之兼容。       司马相如、扬雄等人也能在一片歌颂声中不忘针贬之责,不忘讽谏之意。如《上林赋》所展示的天子游猎场景及篇末的讽谏是司马相如不忘针砭;《羽猎赋序》中“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又恐后世复修前好,不折中以泉台,故聊因校猎,赋以风之。”乃扬雄不忘讽谏。这也是巴蜀人封闭之外,开放之余地进行的新的创造。       巴蜀有既富且险的特殊自然条件,地势险要,经济发达。《华阳国志·序志》曰:“西土险固,襟带易守,世乱先违,道治后服,固逃逋必萃,奸雄觊觎”。又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蜀中斗绝,易动难安”的说法。带有封闭性的巴蜀地理环境,养成了巴蜀人高傲、叛逆、敢于抗衡的性格。司马相如“常托疾避事”,不与汉武帝当庭关系过密;扬雄“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拘礼法、不畏权贵、豪放不羁、大胆叛逆。       李白不拘礼法、不畏权贵、豪放不羁、大胆叛逆的性格可说因巴蜀“封闭”的环境而形成,然而李白的思想却是如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书中写的“李白的思想……基本是儒、释、道三家的混合物”这是因为他自小生活在复合型、杂交型的巴蜀文化氛围之中。李白也因此得以吸收各家所长,开阔心境与眼界,解放思想,在诗歌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除此之外,李白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还得力于巴蜀文化的兼容性。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东涉溟海,南穷苍梧,北至幽燕,西去陇右,祖国的名山大川都留下了李白的足迹。广泛接触了中华各地域文化:南方的楚文化、吴越文化,北方的齐鲁文化、燕越文化、三秦文化。”李白诗歌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特而夸张,这是因为他曾在楚文化的腹心地带“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李白离楚后,又在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重视传统,重视伦理,质朴务实,富于进取的鲁文化地区长期定居,故而成就了其积极的入世思想。       “李白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有先有后,有深有浅,有主有次,但影响最深的仍是巴蜀文化。”因为巴蜀文化的“封闭”性,他不拘礼法、不畏权贵、豪放不羁、大胆叛逆;因为巴蜀文化的“开放”性,所以他浪漫而积极。       无论是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扬雄,还是唐朝时期的李白,都受到了巴蜀文化“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的特点的影响,也可从中看出巴蜀人开放与兼容的“集体文化性格”已具雏形。

巴蜀文化

巴山蜀水多奇观,自古文人多入蜀,川江号子、秦岭山歌唤起悠远的历史回忆,数千年的灿烂文化装点出秀美的巴蜀风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从川北神秘幽美的九寨沟到川南碧波万顷的竹海;从川东风清月白的大宁河到川西那跑马溜溜的山上;有被誉为世界之最的乐山大佛,有历史悠久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有能与敦煌、龙门、云岗等石窟媲美的大足石刻,以及诗圣的故居杜甫草堂等等。四川到处是绚丽的自然风光,到处是知名的历史古迹……

四川地形复杂,其西部是高原区,东部为四川盆地,两者之间还有一个独具特色的过渡地带。这是由于数亿年以来地质运动、沧桑巨变的结果。“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登峨眉山时留下了这样的名句。它也是对以峨眉山为代表的四川名山的雄伟磅礴,秀丽多姿、幽深、奇特的赞颂。四川各大名山由于自然地质运动和地理条件影响形成了各异的特点。如位于川西的“蜀山之王”贡嘎山,在三十公里内高差达六千余米,形成九个带谱,上面冰川发育,成为罕见的晶莹剔透的固体水景观。峨眉山因断裂活动强烈形成重重山岳,奇峰突起,绝壁千丈,又因高差悬殊的立体气候条件形成了云海、佛光等万千景象。青城山山峦起伏,奇秀异常,翠柏参天,以幽雅著称。兴文石海洞乡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石灰岩经地下水溶解而形成千奇古怪的地下宫殿,出露在地表的石灰岩山峰受亿万年雨水的溶蚀,形成了兴文石林等名胜奇景。四川水景资源也相当丰富。四川地处内陆,虽无海洋水景景观,但水系发达。全省境内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长江及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沱江、涪江、渠江、乌江等大小支流。由于四川地形复杂,山势险峻,因此,四川的江河大多穿切山岭造成峡谷,水流湍急。如川江自奉节以下切穿巫山山脉,造成近二百公里的长江三峡,两岸高峰壁立,水光山色,浑然一体,犹如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四川西南部,地壳褶皱剧烈,河流深切,山高谷深。泸沽湖、邛海等天然大湖,水光潋滟,山色葱茏,绚丽多姿,是四川著名的风景胜地之一。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层峦叠障,高差悬殊,气候复杂多样,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里正当太平洋气流前进的迎风坡,号称“华西雨屏”,降水丰沛,植物繁多,其中有不少珍稀植物,因此成了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等动物的乐园。国家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物种,在这一带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早已世界闻名。这些自然保护区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基地,也是一所又一所极为丰富的天然生物物种博物馆,天然动物园和天然植物园,成为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风景区。

地灵人杰的四川又是著名的文化之邦。它地处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了巴蜀地区光辉灿烂的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是人才荟萃的地方。众多历史人物或出生于四川,或成长于四川,或在蜀为官,或游览于蜀地,多有遗址或纪念物留存,并留下了千古佳句与著名诗篇。李太白曾从这里杖剑远行;杜工部曾在此地望月怀乡;陈子昂、白居易、苏东坡、陆放翁、黄庭坚、杨升庵、张大千、郭沫若等恰若灿烂的明星,辉耀着这片浪漫的大地。刘皇叔白帝托孤,诸葛亮七出歧山,武则天皇泽“相会”,唐玄宗剑阁闻铃,元宪宗“上帝折鞭”,多少忠臣怨主,几许盛衰欢悲,都留在了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宇之间,留给了风雨楼台,暮鼓晨钟……

四川宗教十分发达,主要教种有佛教、道教。因而四川有上千座保存较好的宗教寺庙,在历史古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相传四川乃道教的发祥地,自魏晋以来道教便开始在四川盛行,传播较广,四川境内的主要道观有:成都的青羊宫、青城山的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等。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四川传播得很快。明代,特别是万历年间佛教盛行,四川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和古建筑。目前保存较好的上千座寺庙中,绝大部分为佛教庙宇,经历代培修,许多庙宇至今保存完好。其中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成都文殊院、广元皇泽寺、乐山大佛寺、平武报恩寺,及峨眉山的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金顶等规模较大,较为著名。四川庙宇大多雕柱飞檐,金壁辉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而且寺庙内众多的匾额楹联,古碑石刻,记载着古代不少诗人墨客的诗文,是考察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不可多得的史料。

与宗教发展相联系的是四川众多的石窟、造像、石刻与绘画艺术。四川石窟规模宏大,有的摩崖造像上万尊,大多为佛教造像,也有道教和儒家造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人物摩崖造像以唐、宋大足石刻规模最为巨大,最为完整。其他规模宏大的石窟还有:唐、宋时期的乐山石刻、荣县石刻,唐代的夹江千佛岩,南北朝和唐代的广元千佛崖以及新近开发的安岳石窟等。此外,四川石刻造像的又一大特色是佛像高大,依山而凿。如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始建于唐,高71米;四川第二大佛为荣县大佛,始建于北宋,高米;还有潼南大佛,始建于明代,高27米。安岳石窟则是以石刻文字为主,称为“经窟”(指经文石刻)。四川石刻之精湛,完整,集我国石刻艺术之大成,创建于唐的成都大慈寺、剑阁昭觉寺和创建于宋的蓬溪宝梵寺,还保存有不少古代壁画。据史书记载,其中大慈寺壁画最为壮观,苏轼誉之为“精妙冠世”,无奈明清时已毁于战火。

四川境内还有不少帝王陵墓。陵墓中规模较大的有位于成都南郊的三国时刘备(161—223)之“汉昭烈皇帝之陵”,史称惠陵。位于成都西郊的五代前蜀皇帝王建(847—918)墓,又称永陵。位于成都北郊磨盘山麓的五代后蜀主孟之祥(893—934)陵墓,史称和陵。这些陵墓中藏有不少文物,其中以王建墓墓室和文物保存最为完好,为研究五代时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另外,四川是三国历史文物最多的省份,体现出四川文化遗迹的又一大特色。古今史家认为,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刘备、诸葛亮及其继任者蒋琬、费祎,给蜀地带来过短暂的安宁和繁荣,蜀地百姓尊敬他们,乐于为他们修祠建庙。故三国之中,魏国、吴国保留的遗迹少,而蜀国则多。四川是蜀国的中心,当然三国遗迹就多在四川了。从历史记载和目前的文物保护单位数字来看,四川的三国遗迹,与其他各省比较,的确是最多的。著名的有成都武侯祠、奉节白帝城、云阳和阆中的张飞庙、汶州姜维城、剑门蜀道、庞统墓、子龙墓、蒋琬墓等,他们为热衷于三国故迹的专家、游客提供了探访、参观的场所,对于三国历史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川地区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或者揭开了罩在这一地区历史上的迷雾,或者丰富和印证了史籍上已有的记载。四川地区的考古发现,其时间包括了从远古的侏罗纪地质年代到晚清时期,数亿年时间,以其时间长和特色鲜明著称。

四川地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因而对于产生和繁荣于这个地区的早期的人类文明,史籍记载很少。人们知道四川曾有过灿烂的文明,但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的诗句,正是这种状况的极好说明。

青铜时代蜀国都城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这一历史上的千古之谜。三星堆文明不仅以其迥然不同于同时期中原文明的特色,印证了关于中华民族起源于全国若干地区的“满天星斗说”,而且以其明显的西亚文化特征,说明四川地区是最早开始对外文化交流的地区之一。加之三星堆文明本身的发达程度令人震惊、它的发掘成果震惊了世界。

恐龙是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曾经生存在地球上的一种庞大的生物。它曾经是地球的主宰。(专家们称之为“优势动物”)。这一时期四川地区由于气候温和、森林茂密、河沼密布而成为恐龙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自贡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以其数目巨大,(恐龙)种类繁多,埋藏集中和保存完好而在世界同时期的恐龙化石中首屈一指,对于研究恐龙这种突然从地球上消失,因而显得十分神秘的动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居于世界的前列。对此,诸多的史籍如《史记》、前后《汉书》等都有详尽的文字记载,汉代发达的文学艺术也有生动的描绘,但有关这一时期的形象资料却不多见,尤其是关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形象资料,更是十分少见。

汉画像砖只在四川地区有出土,它是一种刻有图画的墓砖。图画的内容除宗教和民间传说外,大量的是反映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的画面。由于墓主人的身份涵盖了从士大夫到普通老百姓的各个阶层,这些画像砖也就成了广泛研究汉代文化的珍贵资料。

四川地区民族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生存、迁徙,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各个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为这一地区的文化增添了异彩,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焚人悬棺。

由于悬棺高高地置于悬崖峭壁之上,又由于它的主人已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消失,悬棺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迷雾。四川地区的悬棺不仅分布广泛,而且以其时代延续长、类型丰富和保存完好的特点,为今天的研究者提供了系统而丰富的资料。揭开悬棺之谜,对于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诞生、发展和消亡,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

窦娥冤论文参考文献集锦

引言: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亦或是我们自己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比窦娥还冤啊!”从小到大我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窦娥冤》的故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我们耳熟能详。《窦娥冤》是中国元代元曲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是一部十分伟大的古典悲剧。古代文学史课上元杂剧的学习更是让我对《窦娥冤》这部经典悲剧之作心生兴趣。一、内容概述元杂剧《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窦娥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自幼丧母,父亲窦天章曾欠下蔡婆婆二十两银子,如今连本带利需还予蔡婆婆四十两银子。窦天章本身穷困潦倒,进京赶考仍需盘费,恰逢蔡婆婆有个儿子尚未成婚,且听说窦娥生得可喜长得可爱,于是蔡婆婆便提出要窦娥做儿媳妇就免了那四十两银子的想法。窦天章一贫如洗,只能应了蔡婆婆的要求,将自己的女儿窦娥送与了蔡婆婆作童养媳。不料窦娥成婚没两年丈夫就因病而死,只留下窦娥与婆婆相依为命。赛卢医曾向蔡婆婆借过十两银子,蔡婆婆上门讨要,谁知赛卢医心肠歹毒,不但不还债,还将蔡婆婆带到偏僻之地,企图勒死蔡婆婆。这时张驴儿和他的父亲孛老突然出手相救,本以为这是两位行侠仗义的好人,可事实却是这父子两人竟要分别抢占蔡婆婆和窦娥为妻。在父子两人的威胁之下,蔡婆婆只得答应了,把他们两人带到了家中。婆婆向窦娥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劝窦娥从了张驴儿,但窦娥死活不肯。张驴儿见窦娥死活不肯,又赶上蔡婆婆生病,他便又心生狠毒之计,找到赛卢医讨来毒药,想要借机毒死蔡婆婆好让窦娥从了他。张驴儿将毒药下到汤里,不料自己的父亲孛老误喝了这碗汤,导致被毒死。张驴儿见况便把毒害之事嫁祸于窦娥,以此威胁窦娥说如果肯从了他便不揭发此事。窦娥坚决不肯顺从,于是两人去见官。可那官人不分青红皂白,只听张驴儿一面之词,只要窦娥不承认,就要毒打她的婆婆。窦娥的孝心见不得婆婆受这罪,便不得不承担下这份冤屈的罪名。 当日临斩头之时,窦娥有冤屈无处诉说,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发下毒誓:“我若冤屈而死,血溅白练,六月飘雪,大旱三年!”果然,一切的景象证明了窦娥的清白,所有人为窦娥的冤屈打抱不平。后来窦天章一举中第,在京做官,窦娥的灵魂找上父亲,让父亲为自己报仇雪冤。最终张驴儿这等小人及贪官知府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二、理论与方法 之前我对于《窦娥冤》的兴趣点主要在于曲折复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这次通过课上的学习与课下原文的阅读,我对《窦娥冤》有了更深的认识。 《窦娥冤》塑造了一个普通的富有孝心的传统古代女性形象,而且通过对窦娥强硬、不屈的性格的塑造表现出了当时普通老百姓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中国传统作品普遍是以大团圆为结局,可能悲剧的结局往往让人难以接受。而在《窦娥冤》中,虽然窦娥最终含冤而死,但其实她是因为不想让婆婆受皮肉之苦而背负冤屈,她是因孝心而死。由此可见《窦娥冤》虽为悲剧,但悲剧中传递的依然是符合人们正面观念的思想。 窦娥是善良的代表,她为死去的丈夫保持自己的忠贞,为了婆婆她主动背负罪名,而张驴儿、贪官则是恶势力的代表。在这场善与恶的斗争中,虽然窦娥看似输了,但其实她的不幸却能够引起千千万万人对于社会的愤懑不平,从而强化对社会的抨击。 三、个案分析 《窦娥冤》的题材来源于《东海孝妇》,因此其中的孝是必不可少的。窦娥的死起源就是孝心,她不忍心看着婆婆挨打受苦,这是窦娥生前的孝心。窦娥死后依旧不忘婆婆,当她化为鬼魂来找父亲时,说:“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这一段我印象尤为深刻,由此可见窦娥死后孝心依旧,令人钦佩。 四、评价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评价《窦娥冤》:“剧中虽有恶,人交构期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也。”由此可见这部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我认为《窦娥冤》通过现实的情节与结局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于当时社会的真实情感。虽为悲剧,却为现实。虽为悲剧,实则振奋人心,反响剧烈。结语:关汉卿通过窦娥冤的故事表达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反抗,表达对深受迫害的人民百姓的同情,《窦娥冤》读后令人振奋不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瑰宝。 参考文献:《窦娥冤》原文               《论窦娥悲剧的必然性》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戏曲也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专家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戏剧经典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正文:

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白朴的《梧桐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帝王与妃子的真挚情感;马致远的《汉宫秋》,写尽了一代明君为了国家的兴盛痛失所爱的心酸;王实甫的《西厢记》表达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走近他们,觉得这些人物仿佛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得我们不住的去探究、思索。

一、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前半生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半生积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作,如带有喜剧色彩的《救风尘》和悲剧《窦娥冤》,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不满。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窦娥,以下是对她的形象研究分析。

简单地说,窦娥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为了能有盘缠上京赶考,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过这一切对于从小在苦日子中“浸淫”过的窦娥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时起,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及生命的终结。在要不要改嫁的问题上,窦娥和蔡婆婆产生了意见分歧,蔡婆婆是年长寂寞,本无可厚非,但她最不该的是不顾窦娥的意愿逼她改嫁,这倒也就罢了,蔡婆婆毕竟是她的长辈,“尊老爱幼”的孝道不允许她忤逆婆婆。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我绝对支持窦娥的做法——拒婚不从,但是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她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不尊重蔡婆婆,至少她的死因是帮蔡婆婆顶罪。窦娥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人称道,但她的死往往会让人产生“生不逢时”的惋惜。

在窦娥死前,她曾经发了三个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我个人觉得,这三个誓言,除了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无巧不成书”,这样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窦娥遭受的不平,所以可以说,她是一个骨子里倔强但却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的人。

二、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他自幼颠沛流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感。而他所传至今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却偏偏是爱情题材的戏剧,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及爱情、政治为一体的历史剧《梧桐雨》,题名来自白居易的同题材诗作《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夜落时”一句。这一句给人一种暗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结局的意味,因而我很喜欢,这是一种凄楚之美。

李、杨的爱情故事,有点俗套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因为男女主角身份尊贵,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动荡,而使得这样的爱情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自古帝王多薄情”,所以李对杨的情,成了杨“红颜祸水”的佐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名帝王,“要江山更要美人”其实有时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实情况是“为江山弃美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悲剧命运其实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

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本人也有“曲状元”的美誉。同时,马致远也写过一系列杂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围绕历史上出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创作的,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众说非云,而我比较欣赏的“事实”是前几年拍的由李彩桦主演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毛延寿对昭君一见钟情,因而私藏昭君真实画像,昭君与呼韩邪在成婚前巧遇,两情相悦,而汉元帝则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龙套”。这个版本降低了昭君在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将呼韩邪与昭君之间由美色产生的欲望上升到由情爱产生的欲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昭君由为国牺牲变成了为爱奉献,削弱了她的形象对后人的启发影响作用。不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女人罢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很佩服她的远嫁他乡的勇气。毕竟,就现代的观念来看,远距离恋爱都难保劳燕凤飞,何况是为了爱人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也或许,你勇敢了一回,做了选择,但当激情退去,你还能用什么来支撑你的婚姻?因而我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你该怎么做。

所以说,昭君是果决的,亦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四、天长地久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代表作《西厢记》,简言之,讲的是丞相之女崔莺莺与赴考考生张君瑞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西厢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它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崔莺莺的做法是赞同的。身为一名大家闺秀,私会男子并以身相许是绝对不明智的,不然现代也不会有“先上车后补票”的事件的发生了,其实追溯起来,古来有之。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我要说,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嫁给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不贞”却成为了夺走你幸福的侩子手。

结论:

“情”之一字,其实是世上最难解的题,当友情、亲情、爱情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我记得《昭君出塞》中昭君决定虽呼韩邪离开时,呼韩邪问过她选择的原因,昭君说“离开父母我会心痛,而离开你我会心碎,所以我情愿心痛也不愿日后心碎”。这句话曾一度感动了我,至今记忆犹新。誓言往往是美好的,可当它冲撞了现实,选择便成了最为艰难的事,有些事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能带有偏见,综观现实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对传统伦理和全贞全孝的推崇与彰显——对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形象的重新认识》,高进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邓光泉,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对“元曲四大家”源于周德清之说的批驳》,杜瑶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元曲四大家”之说探源——元人评元曲》,杜瑶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读王昭君》,丁国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异曲同工 同中见异——<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刘爱琳,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7、《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岳上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08期

引言冤假错案在哪个时代都有,或是难过、亦或是伤心,但更多的是无奈。我们怨自己力不从心,也怨法律不健全,让坏人钻了空子。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窦娥冤的故事情节、感受评价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几个方面具体的进行阐述,希望能够给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一、内容概述 相信我们很多人对窦娥冤这部剧作并不陌生,我第一次接触这部剧作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姥姥姥爷是戏迷,初次熟悉这个作品就是通过舞台上人物的表演,那个时候也不是很懂,就是知道窦娥被冤死了,结局很悲。 后来随着自己的慢慢长大,才知道了具体的故事情节:窦娥的父亲由于上京赶考,又因为欠了蔡婆婆四十两银子,无奈之下把幼小的端云送给了蔡婆婆,当了童养媳。好不容易熬到了可以圆房的时候,丈夫没多长时间又去世了,这让刚刚看到希望的窦娥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但是善良就是人最大的魅力,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勤勤恳恳一心一意的照顾自己的婆婆。但是总是不随人愿,蔡婆婆在向塞卢医讨债的时候,塞卢医没有钱便起了歹心,想要勒死蔡婆婆,不巧被张驴儿父子撞见,无巧不成书,在张驴儿父子知道了蔡婆婆的家境以后,逼迫蔡婆婆和窦娥,父亲娶蔡婆婆,张驴儿则娶窦娥。窦娥不从,张驴儿便起了坏心思,毒死蔡婆婆,这样窦娥就不会有顾虑,应该就会嫁给自己了,张驴儿心里这样想到。然后不巧的是,父亲误喝了下了毒药的汤,张驴儿状告窦娥,毒害了自己的父亲。官府逼供,窦娥不想自己的婆婆受到牵连,最后承认了罪行,临上斩台,窦娥发出了自己的三桩誓愿,如若被冤则: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最后一一印验。不过好在有窦天章的重新翻案,让窦娥冤死的魂灵有了安慰,得以沉冤得雪。 二、扩展讨论与个案分析 在第三折中,窦娥这样唱到:“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一段,提现出了窦娥的气势,曾经那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历经了种种遭遇之后,变得坚强和勇敢。此时的窦娥怒骂天地、指责不公,可奈何自己孤单力薄、无力反抗。这一折一方面表现出了窦娥对天地的控诉,不分好歹、错勘贤愚,另一方面又何不是对上天给予的厚望,希望自己可以沉冤得雪,希望不会有更多的冤案出现啊。 是啊,许多时候,我们都是那么的渺小,小到自己的生死掌握在别人手里,在那些个黑暗时代,在那些个被权势迷了眼的宦官眼中,普通人的生命就和捏死蚂蚁一般。可笑、可恶,可又是那样的无可奈何。窦娥的冤屈是个例吗?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她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无情的牺牲品罢了。 整部剧可以说是窦娥的一个成长记、一个变形记,从开始的温文儒雅、端庄大方、孝顺婆婆到后来的勇敢、反抗,可最终还是妥协。其实纵观整个剧作就知道窦娥不是愚孝,也不是毫无思想,她是一个有思想、有想法,但被现实打压的一代女性。受长期的封建思想影响,当面对婆婆所说的改嫁时,她怒斥婆婆:你老不知羞!言语情感上有反抗有冲突,可在行动上还是细心照顾,这不就正是窦娥善良朴实的体现吗?尽管最后的窦娥以冤死结束,可是善良朴实不正是每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吗?冤假错案我们不可避免,可是善良朴实却是为人之本,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做人之本:人之初,性本善。就如我们现在的社会,尽管有的时候自己的理想很美好,但是总是会被现实打击的不成样子,现实很残酷,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心,不要被现在打摩的没有了棱角,不要丢掉了自己最开始的梦想。 窦娥的反抗成长记,充分的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受封建统治毒害的一批又一批人,通过窦娥的亲身事迹让我们认识到了那个时代,同时这部剧也是对当时现实的一个反应,是当时现实的缩影。 三、评价 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我想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个是写作特色,一个是意义价值。 (一)写作特色 首先,这部作品打破了原来固有的封建传统的模式,采用戏剧的方式将内容更加深刻的表达出来,将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窦娥的反抗妥协,蔡婆婆的愚昧迟钝,张驴儿的狡猾奸诈,每一个人物的表现亦或是台词并不是特别多,但句句震撼人心,无数句的经典台词。张驴儿父亲死后他说的一句话:你是想公了还是私了?这是一个正常的子女该说的话吗?尽管他父亲就是他毒死的。但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台词,让我们充分深刻的认识了张驴儿的本性和他的性格特征,这不就是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吗?还有窦娥最后的三桩誓愿,句句震人心脾。这些话简洁经典,却也是最让人深思给人启迪的,这也是本文的艺术特色,简洁明了,特色分明。 (二)意义价值 这部作品一方面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反映出了众多被封建传统打压愚昧的那个时代的人,同时这也是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认识,也给我们后代以启示的作用。 另一方面,《窦娥冤》开启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通过戏曲的方式,淋漓尽致的显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后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参考,具有深远的借鉴价值意义。 是啊,每个时代都有冤假错案,每个时代都有很多的无奈,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弦,都有一个钟,清洁廉明、以人为本。那我们的社会定会更加美满,我们的国家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窦娥冤》剧本                   《窦娥冤》戏曲作品

与锦衣卫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明清滥伐森林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历史上的海河流域山区曾经草深林密。明中叶以后,北京城的营建、烧炭、冶炼、战争破坏、滥建寺庙塔观及毁林开荒等,致使这里的森林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不仅累积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关键词]明清;海河流域;森林破坏;环境变迁 海河流域地处京畿要地,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区内有北京、天津以及石家庄等26座大中城市,地位特殊而重要。历史上这里曾有着草木畅茂、禽兽繁殖、水源丰沛、气候调匀的生态环境。自明中叶以后,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异和人为破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本文试图从生态历史学角度说明,人为破坏山区森林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从地域生态的历史变化揭示生态环境变迁的规律,以期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一 自古以来,海河流域的太行山、燕山就以林木资源丰富享有盛名,历史上虽然屡经破坏,但直到明初,这里仍有大面积森林覆盖。马文升在《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事疏》中述及明成化(1465—1487年)以前森林的分布状况:“自偏头、雁门、紫荆,历居庸、潮河川、喜峰口,直至山海关一带,延袤数千余里,山势高险,林木茂密,人马不通”[1](卷63)。说明直到成化年,恒山、太行山北段以至燕山山脉,仍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文献中记述各山脉不同地段的森林也复不少。 丘浚在《守边议》中记述恒山山区之蔚州(今蔚县)、浑源,说:“浑、蔚等州,高山峻岭,蹊径狭隘,林木茂密”[1](卷73),是明初以来阻遇蒙古内犯的天然屏障。蔚州所属美峪口、九宫口、五龙山等处,皆山险林深,盛产成材大木。蔚州以南接太行山北段(包括北京西山),明初森林分布也很多,张鸣凤《西迁注》中说,这里“林麓苍黝,溪涧镂错,内中物产甚饶”[2](P165)。 北京西山以南,紫荆关左近之易州(今易县)、涞水、满城等地山区,是易州柴炭山厂的所在地,各种林木尤其是栎树等杂木相当丰饶。紫荆关而外,广昌(今涞源县)与灵丘也是“山谷幽邃,林木茂密”[3](卷92)。自紫荆关迤逦而南,历倒马、龙泉等关以至灵寿、平山,山林蓊郁,蔚为大观。灵寿、平山曾一度为工部柴炭山厂的厂地。其东真定府治真定城(今正定县),明代设有竹木税课厂,专门抽分木材交易的商税,经过这里的商木均贩自平山、灵寿以至山西五台。太行山南段,井陉县的苍岩山“峰峦叠翠,高出云表”,百华山“林壑深邃,石磴崎岖”;赞皇县的十八盘岭“山势嵯峨,林木郁茂”[4](卷14《直隶五》)。 燕山山区,西段隆庆(今延庆县)、永宁(今属延庆)地方,自金元以来就有“松林数百里”之说。由于这里林深树茂,车骑都不方便,“中有间道,骑行(只)可一人”[1](卷218《书直隶三关图后》)。怀柔的黄花镇、红螺山,“二百年来,松楸茂密,足为藩蔽”[5](卷7《关镇杂记》),明永乐(1403—1424年)时曾为宫中用柴主要的取给场地。密云之雾灵山(今属兴隆县),“山之左右,峰峦攒列,深松茂柏,内地之民多取材焉”[4](卷11《直隶二》)。元朝、明初曾在这里设伐木官,进行大规模的采伐。宣德九年(1434年),明政府招募商人中盐输粮密云黑峪口仓,以接济集聚这里的采木军夫及工匠的月支口粮[6](卷110)。由雾灵山而东,历古北、喜峰等口以至山海关,山峦层叠,其山之北“松林数百里”,“其山之南,则五谷、良材、良木,无所不有”[4](卷10《直隶一》)。明永乐初,建遵化铁冶厂,“采樵烧炭,则蓟州(今蓟县)、遵化、丰润、玉田、滦州、迁安”[7](卷82《食货记》),说明这些地方林木茂盛,足可供当时铁厂的燃料需用。所有这些虽是不系统的记载,但也足以反映明初海河流域山林的面貌,说明海河流域山区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森林环境,生长着大片的森林。 二 明中叶以后,海河流域山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虽然前后原因互异,但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元、明、清建都北京,皇城的大规模建设也是破坏山林的重要原因。自永乐改建北京,宫殿、皇陵及王府官邸等工程次第兴建,工程浩繁,耗资巨万。营建工程所用木材,固然多采之四川、湖广、江浙南方诸省,但取给太行、恒山林区的成材大木也所在不少。如正统初修正阳门城楼,就曾发数千军卒,“令于蔚州、保安(今涿鹿县)等处山厂采木,编筏自浑河运至贮小屯厂”[8](卷43)。嘉靖中修建朝门午楼,又下令于“山西、真定采松木”[9](卷190)。成化以后,京城风俗日奢,官民之家争起第宅,引起材木价格上涨,拥有大宗资本的木商一时应运而生,“大同、宣府规利之徒,官员之家,专贩筏木”,以牟取暴利。这些木商“往往雇觅彼处军民,纠众人山,将应禁树木任意割伐”,然后运贩京城,“一年之间, 岂止百十余万”[1](卷63《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事疏》)。五台山在明代是林木茂盛的风景胜地,永乐之后,人山伐木者“千百成群,蔽山罗野,斧斤为雨,喊声震山”,“川木既尽,又入谷中”,致使五台山林木也被“砍伐殆尽,所存百之一耳”[10](卷5《侍郎高胡二君禁砍伐传》)。到万历年间,五台山已是一片秃山光岭了。继官方采伐之后,又经过私人的采伐、盗伐,凡是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山林基本上扫荡一空。 明清为供应内廷柴炭使太行山森林遭到了摧毁性破坏。烧炭是供应内府及民间生活的需用,无须巨木,也不择树类,但采伐数量巨大,范围主要在北京附近山区,故地处京畿之地的海河流域山区林木首被其难。永乐定都北京后,皇家所用的柴炭初“则于白羊口(明属昌平州)、黄花镇、红螺山(均属今怀柔县)等处采办”[7](卷72《职官志》)。宣德四年置易州山厂,“专烧薪炭供应内府”。到景泰元年,因易州山厂“取用已久,材木既尽,乃命移厂于真定府平山、灵寿等处采之”[8](卷188)。景泰七年,“仍移山场于易州”。山厂初建时所出柴炭数额,史书没有留下记录,据《明会典》卷二○五记载:天顺八年岁办柴炭430余万斤,成化元年650余万斤,三年增至1740余万斤。成化三年的岁办数额,等于天顺八年的4倍。此后岁办数额虽无系统记载,但总趋势有增无减是肯定的。如成化二十年时,惜薪司柴炭岁例2400万斤,光禄寺1300余万斤,合计达到了3700万斤。山厂岁纳柴炭年增一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宫中内监的不断增加。明代初期,内监数目还不多,成化年间已增至一万余人,及至明亡时,“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人愈众用柴益多,故“宫中用马口柴、红螺炭,以数千万斤计”[11](卷39《国用一》)。除岁办之外,每逢营建宫室或其他工程,临时性的派办也复不少。岁办之外有派办,岁办、派办之外更有加耗,因此,每年上解的柴炭要多达上亿斤[12](p66)。据研究,易州山厂每年上解木炭需用木材10—12万立方米,消耗森林1300—1600公顷[13](p16)。自永乐迁都北京至明亡的223年中,仅宫中总计要烧掉2200—2700万立方米木材,消耗森林29—36万公顷。如果将其他衙门和北京城内的军营、寺庙以及贫民百姓所消耗的木材、木炭都计算在内,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难怪为了满足皇家的需要,“民之执兹役者,岁亿万计”。明代在台基厂只是抬运木柴的人,就有三千之多[9](卷205《工部》)。“第山之生材有限,而民之采取无穷,山麓既尽,取之危崖,危崖既尽,取之虎穴矣”[14](卷2《舆地·物产》)。由于过度的采伐,以致太行山林木“日稀”。至清代,宫廷所用炭材不得不“取之口外地区了”。于此可见,明代烧制木炭对太行山森林破坏的严重程度。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各种以木材为燃料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如冶铁、冶铜、砖瓦等对木材的需求极度增长,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以冶铁为例,明代的铁厂都设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炭必近老林,故铁厂恒开老林之旁,如老林渐次开空,则虽有矿石不能煽出,亦无用矣。”[15](卷9《山货》)铁厂歇业之日,即山林伐光之时。沿太行山的磁州(今磁县)、武安、涉县以至燕山山区的遵化、迁安、卢龙都有较发达的矿冶业。如遵化铁冶厂,始建于永乐元年,停于万历九年,共存在178年。遵化铁冶厂冶炼各种生熟钢铁,全部以柴炭为燃料,以正德年计算,铁厂生产的生熟钢铁岁共出75万余斤,耗费的柴炭燃料则达数百万斤。这种以大量木炭为燃料的能源消费方式,使得蓟州、遵化、丰润、玉田、滦州、迁安等州、县的山厂林木几乎告罄,“彼时林木茂盛,柴炭易办,经今建置一百余年,山场树木砍伐尽绝,以致今柴炭价贵”[1](补遗卷2《遵化厂夫料奏》)。柴炭来源枯竭,最后不得不于万历九年决定停止冶炼,将铁厂与山场一体关闭。其他手工业如京师制琉璃、黑窑厂制造砖瓦,皆用柴炭烧制,也消耗了大量柴木。 自明朝建立起,即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连年不断,战争砍伐、焚毁了大量的林木。明英宗天顺年间,锦衣卫指挥佥事王瑛上言八事,其一是“御边莫善于烧荒,使胡马无水草可恃,积粮莫善于屯田。”[16](卷25)明英宗采纳了“烧荒”之策。所谓烧荒就是焚毁有碍了望而有利于敌兵潜伏的山林野草。为确保边塞安全,明朝九边守将经常派遣丁壮,深入蒙古游牧之地捣巢、烧荒。如在古北口塞外,“弘治中,守臣杨友、张琼因烧荒掩杀无辜,边衅遂起。”[1](卷232《九边总论·蓟州镇》)“近边诸地,经明嘉靖时胡守中斩伐,辽、元以来,古树略尽。”[17](卷93《物产三》)万历九年七月,兵部令“蓟、辽二镇候草木林槁之时……务使焚烧尽绝,一免贼马驻牧,一便官军了”,将烧过地方“草木多寡,遵例奏报,以凭稽考”[18](卷114),兵部按焚烧多寡论功考核。为防御蒙古铁骑,明朝还二十多次修筑长城,仅蓟州镇长城,“东至山海,西抵居庸,沿袤二千三百七十余里。”[1](卷304《修边》)当时数十万服劳役的军士、民夫都住在长城沿线,他们盖窝棚、搭马架,饮食、烧水,烧砖、烧石灰,取暖、扎木架修敌楼,势必砍伐不计其数的树木。 毁林开荒对森林的破坏更为严重和彻底。明政府对边山紧要地方虽有严禁樵采之令,但却没有开山辟地营田之禁,所以豪官权势之家往往乘机滥伐林木,垦荒辟地设立私庄。此种情况以山西雁门、宁武、偏头等关最为重要,但“此弊不独山西三关为然,紫荆、倒马、居庸、龙泉等关亦有之”[19](卷123)。此外,官军商民贩木取利,乱砍滥伐的现象也很严重。明宣德九年,行在工部尚书吴中奏:“蔚州美峪、九龙口、五福山等处俱产材木,宜长养以资国用。今军民擅自采伐,亦乞禁止。”但是明宣宗以“山林川泽之利,古之与民共之”[6](卷111)为由,竟驳回了吴中的奏请,放任采伐,致使蔚州、保安州及保安卫一带山林,滥采的现象一直不得禁止。直到隆庆时,“民间樵采垦种,有司(仍)不能禁止”[20](卷33)。其长期所遭破坏情势可想而知。 入清以后,由于边疆的变化,以前的森林在防御上已无必要,故官方的管理进一步减弱,加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人口增加、平原地区旗地扩充,加速了对山区的垦殖。又因甘薯、土豆等适宜山地种植的作物的传入,使山区人口、村落迅速发展。据河北省地名普查表明,位于太行山区的曲阳、阜平、鹿泉、井陉、涉县、武安等县(市),有9%~18%的村落形成于清代。山区村落数比明代增加14%左右。人口、耕地数量随之增加。如获鹿(今鹿泉),明嘉靖时户2158,口26091,到清光绪时户31846,口176021。耕地由万历时962.5顷增至道光时的1747.1顷[21](卷4《籍赋》)。耕地面积的增加,无疑是以原始植被带缩小为代价的。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对森林植被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了对森林的滥采滥伐。 长期过量、掠夺性地采伐,使海河流域山区森林日渐枯竭。研究表明,隋唐时期,太行山森林覆盖率在50%;元明之际已由30%降至15%以下;清代由15%降至5%左右,民国再降至5%以下[23](p60)。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寸草不生。 三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最重要的枢纽。森林是水的保护神。江河上游良好的植被就像巨大的水库,可以调节江河径流、削减洪峰。据研究,森林对洪峰的最大削减量可达到50%,林地在一次连续降雨中可蓄积70毫米~270毫米的降水。滥伐森林,意味着破坏生态平衡、水土流失,其后果是灾害频仍。 河川水文状况恶化。破坏森林就破坏了水源涵养条件,必然导致河川水文状况恶化,水源锐减,泥沙日益增多,水位暴涨暴落,河道迁徙靡常。如永定河,因河水清澈见底,汉魏时期有“清泉河”之美称。自有明确文字记载到公元936年的二三千年间,很少有泛滥改道的记载。相反,它不仅灌溉之利绵延相继,而且还给人们带来航运之便。辽金时期,由于上游大片森林的破坏,森林的破坏速度超过了它自然更新的能力,原先地表的枯枝落叶层和分解完全的腐植层受到冲刷,“清泉河”水逐渐变黑。“呼黑为卢”,卢沟河由此得名。随着太行山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的加重,河水变浑,挟带大量泥沙,元代改名“浑河”,又名“小黄河”。元代大都城的兴建,加剧了太行山森林的破坏,浑河的改道泛滥更加频繁,河床改动无有定时,河流被更名为“无定河”。康熙时,在卢沟桥以下的河道筑起了较大的堤坝,康熙帝将无定河钦定赐名为“永定河”,希望横行难驯的无定河从此安定下来。但是,由于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加剧,河床不几年就因泥沙淤积而日益变浅,洪水又漫出了新筑的河堤,决口泛滥,河道迁徙无常。永定河在辽代,平均94年泛决一次,金代22年,元代约7年,明代约13年,到清代3.5年就泛决一次。从1912—1939年,永定河卢沟桥以下河道,漫决达14次,其中有两次洪水涌入北京城[24]。近几百年来,为了治理永定河,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终因没有把握住森林破坏这一重新调节和分配地表水分循环的机制,以致收效不彰。新中国成立后,在永定河上中游修建了官厅水库,对调节洪峰流量、补给灌溉用水作用很大,它使下游地区基本上从洪水威胁下解脱出来。但是,由于流域内宜林荒山的绿化工作滞后,永定河绝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仍然严重,致使新建水库面临淤塞的危险。1965年以来,永定河连续断流,已经面目全非了。海河流域其他河流的水文状况也严重恶化了。20世纪50年代,南运河、卫运河、子牙河、大清河、蓟运河等河道常年有水,是盛极一时的航运黄金水道,通航里程达3500公里。自6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中下游河道失去了有源之水,相继枯竭断流,4000多公里平原河道基本全部成为季节河流。 水旱灾害频仍。明清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后,海河流域的“森林水库”消失,失去了涵蓄雨水和调节流量的作用,加剧了洪水泛滥。明以前,海河流域上游山区森林密布,水灾次数少,灾害程度轻。明中叶以后,由于山林破坏日益加重,山林中枯枝败叶构成的海绵式的储水层消失,海河流域水灾逐渐增多。据统计,唐五代时期平均8.8年一次,宋辽金时期4年一次,元代1.3年一次,明代1.4年一次,清代1.03年一次,民国时期1.05年一次。水灾波及的范围,唐宋时期,最多时24个州县,元明时期增至四五十或六七十个州县,清朝和民国时期扩大到八九十甚至一百多个州县[25](P24)。统计资料说明,随着山林破坏的日益加剧,海河流域水灾频数愈来愈多,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危害程度愈来愈烈。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改变了气候和下垫面状况,降低了空气湿度,减少了成雨条件,从而导致旱灾的加剧。自西晋至元的1103年间,河北共发生旱灾71次,每百年平均6.4次。以后随着森林破坏日益严重,旱灾也日益加剧。明代平均25次,清朝41次,民国时期51.4次[26](p3)。这说明,旱灾频率与森林植被破坏程度是成正比的,森林植被破坏越严重,旱灾的频率越大。 淀泊淤塞。历史上,海河流域平原的淀、泊、泽、渊、陂、塘星罗棋布。明中叶以后,随着太行山森林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加剧,众多淀泊几乎全部淤为平陆。如在今白洋淀、文安洼一带,《水经注》明确记载的淀泊就有大渥淀、小渥淀、范阳陂、狐狸淀、大浦淀、阳城淀、小泥淀、大泥淀等。北宋初年,为防止契丹骑兵南突,宋朝利用今白洋淀、文安洼一带地势低洼、淀泊河渠密集的特点,潴水为塞,苦心修建了一道“塘泺”防线。沈括《梦溪笔谈》记其规模:“自保州西北沈远泺,东尽沧州泥沽海口,几八百里,悉为潴潦,阔者有及六十里者,至今倚为藩篱”。当时分布在塘泺地区的淀泊有30多个,后因黄河三次北决,流经平原中部夺御河人海,侵犯塘泺,前后60余年,“浊水所经,即为平陆”[27](卷92《河渠志》)。此外,导入塘泺的“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自然也带来大量的泥沙。所以自宋徽宗以后,塘泺“淤淀乾涸”。但至明中叶,北宋时代的界河,因永定河南徙带来大量泥沙而淤平,附近的地表径流遂汇集于界河南侧的塘泺淀泊地带,又形成许多新的淀泊,且具有一定规模。如地跨任丘、新安、高阳三县境的白洋淀,周回60里;霸州境内的高桥淀,周回达400里;武清县南境的三角淀,周回也达200余里;任丘县的五官淀,也是众流所归,其东与武清县三角淀相接。嘉靖年间,雄县境内即有淀泊29处,其中最大的是矛儿湾,下达直沽,周百余里。明代平原中部的这些湖淀被称为东西二淀。东淀“延袤霸州、文安、大城、武清、东安、静海之境,东西盖亘百六十余里,南北二三十里及六七里不等,为七十二清河之所汇潴。永定河自西北来,子牙河自西南来咸人之。”[28]“西淀跨雄、新数邑之境,既广且深,西北诸山之水皆汇焉。”[29](卷2《直隶河道事宜》)自清康熙以后,由于含有大量泥沙的永定河水的引入,东淀湖群相继淤垫,“尽变桑田”[29](卷2《治河蠡测》)。以三角淀为例,该淀是东淀的主要容水淀泊,嘉庆《大清一统志》上有“按古时,惟三角淀最大,又当西沽之上,故诸水皆会于此,今渐淤而小”[30](《顺天府》),到清末,三角淀“已淤成平陆”。其余各淀也“大半淤塞”。“或仅存浅濑,或竟变桑田”[29](卷2《文安河堤事宜》)。最近几十年,东淀湖群已淤为文安洼。 西淀也日渐淤浅。西淀系统中,白洋淀最为著名,它承接潴龙、唐、清水、府、漕、瀑、萍等河水,俗称“九河下梢”。这些流经太行山的河流由于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使白洋淀在弘治年间即受到严重淤积,至清代,各河“入淀时,水宽行缓,泥沙下沉,动辄淤塞尾闾”[31](《方舆志》)。整个白洋淀的淤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上游山区水库未建成以前,唐河、潴龙河的入淀泥沙量年均达370万立方米[32](P21)。根据1981年水利部海河委员会的调查,从清顺治元年至光绪七年(1650—1881年),由于泥沙淤积,淀区面积缩小了9/10。就白洋淀的淤积速度而言,尽管以前的速度无法估计,但在1924—1966年的42年间,白洋淀的总容积减少了32.25亿立方米[33](p77)。白洋淀自60年代以来出现7次干淀,干淀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84—1988年连续五年。 在海河平原南部,先秦汉唐时代以大陆泽为代表的湖淀群,也大多淤平消失。作为“地球之肾”,淀泊被淤平堙没,淀水干涸,湖区面积不断缩小,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作为生物基因库的功能。 综上所述,明清以来,由于北京城的营建、烧炭、冶炼、战争破坏及毁林开荒等,使海河流域山区森林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是表现在水土流失加剧、河川水文状况恶化、水旱灾害频仍、平原上淀泊淤平或缩小等方面。这是大自然对滥伐森林,破坏环境的无情惩罚。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对区域环境有着较大较深的影响。因此,在区域经济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开发要适度,要注重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如果不注意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就会破坏区域生态平衡,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这是明清以来滥砍滥伐森林留下的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 [1]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张岗.河北通史:明朝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3]张萱.西园闻见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铅印版. [5]蒋一葵.长安客话[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6]明宣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7]傅维鳞.明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明英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9]徐溥.明会典[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出版年代不详). [10]清凉山志[M].民国22年(1933)刻本. [11]清朝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2]张岗.明代易州柴炭山场及其对山林的破坏[J].河北学刊,1985(3). [13]河北省志·林业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4][光绪]唐县志[M].清光绪四年(1878)刊本. [15]严如熠.三省边防备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7][乾隆]热河志[M].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 [18]明神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9]明武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20]明穆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21]获鹿县志[M].清光绪七年(1881)刊本. [22][民国]林县志[M].民国21年(1932)石印本. [23]翟旺.太行山系森林与生态简史[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 [24]于希贤.森林破坏与永定河的变迁[N].光明日报,1982-04-02. [25]刘洪升.唐宋以来海河流域水灾频繁原因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2002(1). [26]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水旱灾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27]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8]陈仪.直隶河渠志[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9]陈仪.陈学士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0]大清一统志[M].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86. [31]文安县志[M].民国11年(1922)刻本. [32]任丘市水利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3. [33]保定地区水利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最好的名片 自古至今,我们的圣哲们早已知道将“道德”他抬到至高的地位,曾几何时,德字成为评价人的标准,不知何故,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却将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的素质,诸如自私自利,好逸恶劳,金钱至上.惟我独尊,甚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标成信条,反而将祖宗的遗训忘了吗?“文明”才是我国最好的名片! 在公共场合,极有涵养的不再是中国人,被世界公认为有“绅士风度”的是英格兰人,被世人尊为睿智聪明的德意志人,最有公共观念,尊重人权的美利坚人.而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我们却不知“公德”为何物,光天化日下公然偷盗下水道封盖,砸电话亭,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劣迹斑斑,数不胜数.同为华夏儿女,我们实在不愿被人取笑为素质低或是被贬为意识差.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当又一次见证我国综合国力的机会降临,我们不懈的努力着,时刻准备着握住它的手,“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于是2001年7月13日,我国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夜,举国欢腾,那一夜,全国人民都应该肃然起敬,都应该感动地流出热泪.因为它代表的是世界对我们的肯定,是我国进步和发展的有力标志.百年奥运,中华圆梦,从奥林匹亚山到万里长城,那是源自生命最初的梦想!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公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2005年6月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志愿者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志愿者标志的意义在于“心心相印的心形,象征心连心,奉献爱心,欢快舞动的人型象征手拉手,微笑服务.”自愿者的微笑成为北京最好的名片.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公布,福娃---五个可爱的亲密好伙伴,唱响“北京欢迎您!”他们的造型融入人鱼,大熊猫,藏铃羊,燕子以及奥林匹亚圣火的形象,把中国与世界连在一起.2006年11月30日,北京体育场“鸟剿”成型.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运会倒记时500天.今天,我们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口号成为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时刻准备着.每个中国人,都希望成为奥运会志愿者.当然,一个口号对于社会中存在的那些不文明行为,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当是,我相信,它就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触手可及.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几分钟的距离,耐心等待几分钟,绿灯就会亮起,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几十厘米的长度.别急着随手扔下果皮,几十厘米前也许只是一个垃圾桶;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一张纸的厚度,拿出一张纸巾至少代替了地板上一块“光彩”的痰迹;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很近很近.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看到,一贯人走在前面开启一扇弹簧门即将过去的时候,发现有人随后,于是就继续推着们等后面的人,后面的人诚恳的表示谢意;我看到,在公共场合,人们考虑到别人的存在,不再大声喧哗;我看到,许多人见面的时候都会说:“你好!”我看到交管部门已经不容许“灰头土脸”的车上路.尽管你的车很高级,司机也不在轻易按喇叭,我看到……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的记忆长河里,在我们汨汨的笔端下,有过多少温馨的爱的故事当这些爱的故事如微风,如细雨,吹拂过,滋润过我们的心田,浇灌过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心田因爱而肥沃,我们的灵魂因爱而饱满时,我们是多么幸福. 我相信,其实文明总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电梯里,一个宝宝在妈妈怀里甜甜入睡的时候,你的电话响了,赶紧捂着口低声应答,而后,你和那位妈妈相视而笑.有时候,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是多一份体谅.当你正打算开动公交车,不远处一位老大爷蹒跚走来,你耐心等待,他扶着车门上车,你和那位老大爷相视而笑.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关爱。你撑着伞在街的一侧打车,一位大妈从远方渐渐进入你的视野,她站在街的同侧,没有撑伞的她全身湿漉.你缓缓地把伞撑到了她的头上,你和那位大妈相视而笑.有时候,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没有嫣然绽开的花蕾,便没有四季宜人的温馨,没有温暖怡人的微笑,便没有美好人生的绚烂.微笑是一种气质,气质得益于修养;微笑是 一种境界,境界依靠磨练..想要播洒阳光在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得阳光四溢,自己的心湖得蓄满爱和温情. 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当2007年4月26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路线及火炬发布,奥运火炬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传递也能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所有文明的热情.微笑的鼓掌吧,欢迎的掌声,文明的掌声,鼓励的掌声,让世界记住我们的掌声;文明的迈步吧,一小步,一小步,让全世界见证我们共创的一大步.迎奥运,拿出我们最好的名片---微笑着讲文明,树新风.

自小,教师和父母都爱给孩子们传递坚毅的优良品质。譬如那首《石灰吟》中的诗句,总是出现在孩子们的耳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必要经历粉身碎骨的疼痛,将最珍贵的清白之名流传千古,这句动人的名言诗句一直激励着许多人前进。这首诗的作者于谦,他也正是因为拥有着不惧怕粉骨碎身的勇气,才能够写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的一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畏惧权贵,敢于直言,忠心耿耿。可是最终他还是没能逃过皇权的压制,死在了自己衷心辅佐的君王手下。于谦的忠心世人皆知,被抄家那天,锦衣卫都落下了眼泪,太后知晓后,更是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沉浸在悲痛中。 于谦,是 历史 书籍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优秀人才。他最令世人熟知的事迹,第一个要数他与朱高煦王爷的故事,朱高煦王爷是 历史 上出了名的凶狠,凡人见到他都能感受到从他身上传出的“杀气”,若不是因为他有父皇压制,他恐怕早就成为了一个肆意滥杀的无情之辈。然而,因为父亲的压制,他一直不敢太过放肆。可是,他心中其实早就有了想要造反的欲望,后来准备好万全之策的他奋起反抗,却没想输的颜面扫地,他被关进了大牢。被关进大牢的朱高煦依旧不减身上的杀气,因此无人敢去审他,无人敢去质问他。这时候,于谦出现了,他狠狠地数落了朱高煦,牢狱中,他滔滔不绝地讲着政治思想,说着天下百姓,越说越愤怒,越说越生气。他的声音非常洪亮,也正是在这次他数落朱高煦的时候,人们才发觉了他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嗓门。就连君王都记住了于谦的大嗓门,他也因此被众人记住了。 于谦是出了名的正直,为人非常的善良,深受百姓的喜爱,连朝中的大臣和君王都很喜爱他。有一次,王振要求朝中的官员们给予他孝敬,虽然他表示不在乎孝敬的重量,只图一个心意,但是他还是会对给予孝敬钱太少的官员白眼,官员们深知之后可能会被区别对待,于是都对于赏钱上非常小心。而于谦因为常做慈善,实在没什么富裕的钱,他就把家中的一些蘑菇与线香给了于谦,王振认为于谦在侮辱他非常气愤,当场就想杀了他,可没想到满朝的文武百官竟然都替他说起了话,连君王都下令若是于谦有闪失,他定要了王振的命,王振不得不放了于谦。由此可见,于谦既是位有一说一,不在乎权贵,勇敢行事的人才,又是一位体恤百姓的,忠于君王的官员。 于谦虽以品德出名,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却是在出名后。史书记载,于谦在土木堡惨败之后,接受管理了京城,这是在最惨难的时候被授予的任务,于谦虽心知肚明,自己可能并不能力挽狂澜,但他还是决定接过这没人敢触碰的烂摊子,放手一搏。在战争中,他发挥了聪明的变通思想,首先,他帮助队伍中死亡的士兵收尸,甚至帮助对方蒙古势力的死亡士兵收尸。这样,他就从对方尸体的身上,拿到了属于他们民族的武装武器,那时候蒙古的武器有与中原武器不同的地方,拿到了这些武器后,属于于谦队伍的士兵们火枪力量高涨,大大提升了士兵们的士气。 于谦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召集了各路的援兵来支援,并且让援兵携带粮草进行补给,这完全解决了通州地区的粮草短缺问题。他还很懂得让士兵们不断学习和进步,他将新兵分配给老兵,老兵沙场经验丰富,厮杀过程也能鼓舞新兵的士气,新兵年轻气盛,斗志强,二者相辅相成,战斗力持续呈现极高的水平。 正是因为于谦的这些思想和计策,让他所带领的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也让他名声大噪。不过,人无完人,在这场战争中,他也有疏忽的地方,当 时尚 且力薄的明英宗险些被于谦用大炮杀死,于谦出了名的直,为了战场决策,他十分坚定要杀死明英宗的心,后来明英宗没有被杀死,但也注定了双方对立的局面。后来明英宗坐上了君王之位,成为了明朝的第六任皇帝,而于谦被明英宗下放到了狱中,之后被满门抄斩,尸骨都没留下完整的。在于谦逝世后,锦衣卫来到了于家,君王下令:满门抄斩。在锦衣卫搜家的时候,他们发现曾在朝中声名鹊起的于谦,家中竟翻不出一文钱。他们把房子上下都翻了个遍,本想翻出一丝有关于于谦贪污的罪证,但他们发现于谦太过于清廉,无法在他死后给他在抹一层黑。可锦衣卫们并不放弃,他们认为于谦定是把钱藏在了外面,左翻右翻,锦衣卫找到了一户紧闭的小门,小门锁住的是一间杂物间一样的小屋子,锦衣卫心想这定是于谦藏钱的地方,可当他们把这户门踹开的时候,却发现这座门中藏着的,其实都是皇帝曾经赏赐的金钱和财宝,细数一下,一份不多一分不少,他从不舍得花出去,都攒了下来,说是要施舍给可怜的人,而他们一家还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看到此景,锦衣卫们沉默了,带头的那位流着泪说:“未曾发现于谦贪污受贿。”紧接着他说“抄满门”。锦衣卫们都舍不得下手,可皇命在上,他们都不得不执行。除了锦衣卫,太后听闻爱臣被残忍杀害,满门抄斩的时候,也是心痛的不行,她曾亲眼目睹于谦铤而走险,只身救国,可当他完成任务后,竟然还遭到如此的结局。想到这里,太后油米都无法下咽了。其实对于明英宗来说,他心中也没好过到哪里去,他深知于谦的能力与为朝堂的奉献,可旧账他必须一笔勾销,作为君王,权位胜过一切,所以,他是不愿提起一丝一毫关于于谦的事情了。满朝百官也很知趣,再没提起过有关于谦的事情,但人们都心知肚明,他是忠贞善良的人。 参考文献:《明史》

对明代人物印象之top1是锦衣卫,原因也简单,名字好听好记,加之影视剧中甄子丹、张震、任嘉伦等塑造的经典形象,寡言、神秘、强大,总与帝王权谋相连,也似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最近的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看到明代部分《入跸图》和《徐显卿宦迹图册·皇极侍班》,两图中楼阁宫殿、百官仪仗,宏伟气派,浩浩荡荡。 不知这类仪仗中,哪些会是大名鼎鼎的皇家警卫队。[得意]

作为公务员,他们比一般武将更亲近皇帝,是皇帝的鹰犬。他们分明与中官不同,又频频和东西厂一同出现,使得厂卫成明朝特务机构代名词。可 历史 上的锦衣卫究竟是什么样?如此近臣,衙署离皇宫多近?办公室又在今天的什么位置……小朋友的问号已经充满了脑袋,急需一探究竟。

1.建立

明初为巩固皇权,军政情报机构锦衣卫设立,衙署在通政司南,设经历司,南北镇抚司等。其中经历司管文书,南镇抚司管本卫内部刑律军匠事务,北镇抚司专管诏狱。诏狱是由皇帝直管的,锦衣卫奉旨缉捕刑讯。狱内环境极其恶劣,是夏热冬冷、隔音极好的地下室,查验严格,不得探视。这也是锦衣卫狱神秘凶残的原因之一。

2.品级

锦衣卫队伍庞大,根据王世贞《锦衣志》,锦衣卫指挥使司最高长官为指挥使,从三品,后改为正三品。 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 卫镇抚,五品;所千户,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 所镇抚,七品。其下设有将军、校尉、力士等众多。

3.形象

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作为明朝公务员,天子亲军二十六卫之一,锦衣卫一直像它的名字一样秀,除刑狱缉捕外掌侍卫,重要场合着制服,大红蟒衣飞鱼,绣春刀在手,随侍皇侧,风姿威仪自不必说。

锦衣卫形象大多冷血无情,令人闻而生怯。其实说到底,它的设立是为皇帝办事,巩固皇权。历任首领,有穷凶极恶者,如纪纲、钱宁,也有谨信识大体者如牟斌、陆炳。明朝唯一“三公兼三孤”桂冠获得者陆炳,母亲是嘉靖皇帝乳母,火灾中救驾有功,后深受皇帝宠爱,累迁至左都尉。结交阁臣夏言、严嵩、仇鸾等,权倾一时。在多起大狱中保全善类,折节士大夫,未构陷一人,颇得朝士称赞。去世后,赠忠诚伯,谥武惠。

4.结局

辉煌至联姻亲贵、羽翼满朝,始终荣遇。一朝江山改,锦衣卫之荣华身份立马化为 历史 尘埃。顺治初年依明旧制设了锦衣卫,但只管侍卫仪仗,这还不算,二年便改为銮仪卫,从此锦衣卫化为 历史 名词,隐于史册。

二、锦衣卫旧址今何在?

根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大明一统志》、《天府广记》,明代锦衣卫设在皇城西侧,大明门(今毛主席纪念堂位置)以西的大时雍坊内,通政司南。

据《日下旧闻考》,锦衣卫旧址在清代成为刑部公署,其大堂壁间旧有锦衣卫题名碑。刑部以南的大理寺,相传是南镇抚司旧址。

到1906年,刑部更名为法部。1911年南京国民临时政府成立后改为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这一带一度作为司法检察机关所在地,直到1958年才修建了人民大会堂。

2010年10月,人民大会堂西门内基建施工过程中,出土石碑一通。书者为当时的太子太傅、锦衣卫堂上佥书、掌司事、管司事、右军都督府左都督许显纯,内容是对1627年(明天启七年)锦衣卫北司兴建伏魔祠一事的记述。

许显纯性残酷,依附魏忠贤而残害朝廷名士,其中就包括大儒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碑文中提到的“既典司刑,朝多罪狱,益懔悸弗堪”,(理北镇抚司以来,朝廷多诏狱罪案,愈加懔悸不堪),也印证了《明史》记载的“北镇抚司专治诏狱”。另外,“欲于堂之东构...数...,立帝圣像,昕夕焚礼,以为瞻型......建祠必于东者,迎生气也;必于堂之东者,便瞻型也......”,说明伏魔祠当时应建于锦衣卫北镇抚司大堂之东,此石碑出土于人民大会堂西门内,则锦衣卫北镇抚司在西门外,今人大会堂西路位置。

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浮沉变迁,衙署后成清代刑部和民国司法部,位置在现在的人民大会堂西南。六百多年过去,我们走过人大会堂西路时一定无法想象,当年的高级刑狱是如何的修罗场……

参考文献 :

  • 索引序列
  • 蜀锦论文参考文献
  • 蜀绣论文参考文献
  • 巴蜀文学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窦娥冤论文参考文献集锦
  • 与锦衣卫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