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语音信号数字化过程研究论文

语音信号数字化过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语音信号数字化过程研究论文

论文编号:JD913 论文字数:10576,页数:38摘 要 目前,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存储和回放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利用一般的单片机测控系统中都有的硬件电路(如A/D、 D/A、存储器等)能完成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但是功能比较单一、且效果不是很好。本文采用单片机AT89C52与语音芯片ISD2560组成的语音存储系统,实现了语音的分段录取、组合回放,结合LCD液晶显示模块OCMJ2X8,可实现简单的公交报站功能。系统硬件电路简单,调试方便,性价比高,实用性强。关键词:语音录放系统;单片机AT89C52 ;ISD2560Abstract At present,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voice storage and playback technology is more widely applied, despite the use of gener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in the SCM have the hardware circuit (such as the A / D, D / A, memory, etc.) can be completed Voice of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but a single function of comparison, and the effect is not very good. In this paper, SCM AT89C52 voice and the voice chip ISD2560 of storage systems, and the voice of the Sub-taking, portfolio intervals, with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OCMJ2X8, can achieve a simple function of the bus station reported. System hardware circuit is simple, easy adjustment, cost-effective and practical. Key words: Voice recording system MCU AT89C52 ISD2560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第1章 绪论 导言 数字语音录放系统的发展 1第2章 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介绍 总体方案论证 器件选择 单片机AT89C52 ISD2560语音芯片 OCMJ2×8 液晶模块 7第4章 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 ISD2560 内部地址单元寻址 系统软件总流程图 录放音时 AT89C52 单片机对 ISD2560 的控制 显示部分 17第5章 系统仿真 23总 结 25致 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一 28附录二 35

可以联系我,专业代作

声音的数字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是把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在时间轴上离散化的过程。这里有采样频率和采样周期的概念,采样周期即相邻两个采样点的时间间隔,采样频率是采样周期的倒数,理论上来说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还原度就越高,声音就越真实。为了不失真,采样频率需要大于声音最高频率的两倍。

量化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幅度上连续取值的每一个样本转换为离散值表示。其量化过后的样本是用二进制表示的,此时可以理解为已经完成了模拟信号到二进制的转换。通常的精度有8bit,16bit,32bit等,当然质量越好,需要的储存空间就越大。

编码是整个声音数字化的最后一步,其实声音模拟信号经过采样,量化之后已经变为了数字形式,但是为了方便计算机的储存和处理,我们需要对它进行编码,以减少数据量。

扩展资料:

通过采样频率和精度可以计算声音的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bps)= 采样频率 * 精度 * 声道数

单声道一次可以产生一组声音波形数据,双声道一次可以产生两组波形数据。

有了数据传输率我们就可以计算声音信号的数据量

数据量(byte)= 数据传输率 * 持续时间 / 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频信号

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论文

语音信号处理的三个方面以及各自的目标:

1.语音合成。

语音合成的是为了让计算机产生高质量的、高自然度的连续语音。计算机语音合成系统又称文语转换系统(TTS),主要是将文本输出语音。发展过程:共振峰合成、LPC合成、PSOLA技术。

2.语音编码。

在语音信号传输过程中,频率资源的合理使用,显得很珍贵,所以在传输之前,先将语音信号进行语音编码压缩。

3.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涉及到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生理学等相关学科,是模式识别的分支。其主要目的是让计算机通过识别和理解将语音翻译成可执行的命令或者是文本。

主要研究方向:根据说话方式,孤立语音识别系统,连接词语音识别系统,连续语音识别系统。根据说话人,特点人识别系统,非特点人识别系统。根据词汇量,小词汇语音识别系统,中等词汇语音识别系统,大词汇语音识别系统,无穷词汇识别系统。

下面的都是毕业论文范文,有用的话,请给我红旗LMX2350/LMX2352芯片简介及电路设计基于LMX2306/16/26 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LT5500f 的 GHzLNA/混频器电路设计基于LT5517 40MHZ到90NHZ 积分解调器的设计基于LT5527的400MHz至高信号电平下变频混频器电路设计基于LT5572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LT5516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AX2039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AX2102/MAX2105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MAX2106 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AX2323/MAX2325 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AX2338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AX2511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AX2685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AX2753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MAX9981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MAX9994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AX9995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MC12430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MC88920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MPC97H73的简介及电路设计基于MPC9229 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pc9239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 基于MPC9992 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mpc92433芯片的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TQ5121的无线数据接收器电路设计基于TQ5135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TQ5631 3V PCS波段CDMA射频放大混频器电路设计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网络文档发放与认证管理系统网络配置管理对象分析与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中图像处理快速算法设计基于分形的自然景物图形的生成图像压缩编码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研究数字图象融合技术汽车牌照定位与分割技术的研究焦炉立火道温度软测量模型设计加热炉的非线性PID控制算法研究直接转矩控制交流调速系统的转矩数字调节器无线会议系统的设计温度检测控制仪器简易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基于LabVIEW的测试结果语音表达系统程控交换机房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单片机控制的微型频率计设计基于DSP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射频单元)等精度数字频率计不对称半桥直直变换器仿真研究基于MATLAB的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无线传输应变型扭矩仪模糊控制在锅炉焊接过程中的应用三层结构的工作流OA的应用与实现基于的永磁直线电机的有限元分析及计算音频信号的数字水印技术低压CMOS零延迟1:11时钟发生器基于ADF4116/4117/4118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ADF4193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LMX2310U/LMX2311U/LMX2312U/LMX2313U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MAX2754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MPC92432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高增益矢量乘法器基于400MSPS 14-Bit,直接数字合成器AD9951基于900MHz低压LVPECL时钟合成器的电路设计基于 MAX2450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831低失真有源混频器的电路设计基于AD7008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8341 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8348的50M-1000M正交解调器基于AD8349的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9511的简介及电路应用基于AD9540的芯片简介及电路设计基于AD9952的芯片简介和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F436的集成数字频率合成器与压控振荡器基于ADF4007简介及电路设计基于ADF4110/ADF4111/ADF4112/ADF4113上的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F4154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F4360-0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F4360-3电路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F4360-6的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ADF4360-7的集成整形N合成器的压控振荡器基于ADL5350的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CMOS 200 MHZ数字正交上变频器设计基于CMOS 的AD9831芯片数字频率合成器的电路设计基于CX3627ERDE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CXA3275Q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CXA3556N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基于IMA-93516的芯片简介及应用电路设计VPN技术研究UCOSII在FPGA上的移植IPTV影音信号传输网络设计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研究与实现 FSK调制系统DSP处理GPS接收数据的应用研究Boot Loader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ADS宽带组网与测试基于FPGA的IIR滤波器设计MP3宽带音频解码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基本门电路和数值比较器的设计编码器和译码器的设计智力竞赛抢答器移位寄存器的设计与实现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和基本触发器的设计四位二进制加法器和乘法器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数字秒表的设计数控分频器及其应用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简易电子琴的设计简单微处理器的设计DSP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基于消息队列机制(MSMQ)的网络监控系统基于DSP的电机控制的研究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织物经纬密度的研究纱条均匀度测试的研究 图像锐化算法的研究及其DSP实现 手写体数字识别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的设计及其DSP实现 同步电机模型的MATLAB仿真USB通信研究及其在虚拟仪器中的应用设计WLAN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研究采用S12交换机支持NGN下MEGACO呼叫流程的设计基于语音信号预测编码的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小波变换数字图像水印盲算法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研究嵌入式系统建模仿真环境PtolemyII的研究与应用分布式计算环境的设计与实现复合加密系统中DES算法的实现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基于AES的加密机制的实现基于AES算法的HASH函数的设计与应用基于DM642的视频编码器优化和实现基于Huffman编码的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与实现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远程测控终端研制基于Matlab的FMCW(调频连续波)的中频正交处理和脉冲压缩处理 基于MATLAB的对称振子阻抗特性和图形仿真基于windows的串口通信软件设计基于粗糙集和规则树的增量式知识获取算法自适应蚁群算法在DNA序列比对中的应用远程监护系统的数据记录与传输技术研究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工序调度系统的设计基于活动图像编码的数据压缩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基于宽带声音子带编码的数据压缩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基于网络数据处理XML技术的设计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小波变换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研究及应用英特网上传输文件的签名与验证程序

平安科技声纹算法团队关于说话人聚类研究成果的论文《基于离散可变分自编码的鲁棒的说话人聚类方法》(A ROBUST SPEAKER CLUSTERING METHOD BASED ON DISCRETE TIED VARIATIONAL AUTOENCODER)近日被语音信号处理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ICASSP接收认可。

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理论部分:音频信号处理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这些都是大学课程~入门的话,就是能够自己理解FFT的原理,还有滤波器的原理(Z变换),就差不多了,至少分析频谱神马的没有问题了。语音信号处理教材不清楚,主要是关于倒谱,mfcc,f0等等音频特征量的提取和从特征量恢复出语音。当年我一开始学是看的各种硕士毕业论文,拿语音识别啥的关键字能搜到一大堆,大都说得很详细,慢慢看就好~要做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的话,还需要加上 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这部分自学比较困难,特别是HMM的原理,当年读硕士时有教授教,自己还搞了好久才弄懂。建议会用就行,原理可以无视~实践部分:音频信号处理的话,编解码技术几乎就是集大成,先从最简单的pcm->dpcm->adpcm->lpc的顺序学一下基本的编解码原理。然后拿个mp3的编解码来看,算法什么的现在网上一搜一大堆,有了上面的理论基础自己再实际下载参考程序自己试着琢磨一下就好。mp3级别的编解码分很多步骤,合起来很复杂,分解成一步一步来就行。能够理解mp3的编码原理了,再去看降噪什么的,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你好。希望有人看到信息。来管管

语音识别技术研究让人更加方便地享受到更多的社会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服务,对任何事都能够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 我整理了浅谈语音识别技术论文,欢迎阅读!

语音识别技术概述

作者:刘钰 马艳丽 董蓓蓓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语音识别技术理论基础及分类方式,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最后讨论了语音识别技术的 发展 前景和应用。

关键词:语音识别;特征提取;模式匹配;模型训练

Abstract:This tex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peech-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its mode of classification,the adopted key technique 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t have to developing prospect 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peech-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in the last part.

Keywords:Speech identification;Character Pick-up;Mode matching;Model training

一、语音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语音识别技术: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级技术。语音识别以语音为研究对象,它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模式识别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生 理学 、心理学、语言学、 计算 机 科学 以及信号处理等诸多领域,甚至还涉及到人的体态语言(如人在说话时的表情、手势等行为动作可帮助对方理解),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机器进行 自然 语言通信。

不同的语音识别系统,虽然具体实现细节有所不同,但所采用的基本技术相似,一个典型语音识别系统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及模型训练技术三个方面。此外,还涉及到语音识别单元的选取。

(一) 语音识别单元的选取

选择识别单元是语音识别研究的第一步。语音识别单元有单词(句)、音节和音素三种,具体选择哪一种,由具体的研究任务决定。

单词(句)单元广泛应用于中小词汇语音识别系统,但不适合大词汇系统,原因在于模型库太庞大,训练模型任务繁重,模型匹配算法复杂,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

音节单元多见于汉语语音识别,主要因为汉语是单音节结构的语言,而 英语 是多音节,并且汉语虽然有大约1300个音节,但若不考虑声调,约有408个无调音节,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对于中、大词汇量汉语语音识别系统来说,以音节为识别单元基本是可行的。

音素单元以前多见于英语语音识别的研究中,但目前中、大词汇量汉语语音识别系统也在越来越多地采用。原因在于汉语音节仅由声母(包括零声母有22个)和韵母(共有28个)构成,且声韵母声学特性相差很大。实际应用中常把声母依后续韵母的不同而构成细化声母,这样虽然增加了模型数目,但提高了易混淆音节的区分能力。由于协同发音的影响,音素单元不稳定,所以如何获得稳定的音素单元,还有待研究。

(二) 特征参数提取技术

语音信号中含有丰富的信息,但如何从中提取出对语音识别有用的信息呢?特征提取就是完成这项工作,它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去除对语音识别无关紧要的冗余信息,获得影响语音识别的重要信息。对于非特定人语音识别来讲,希望特征参数尽可能多的反映语义信息,尽量减少说话人的个人信息(对特定人语音识别来讲,则相反)。从信息论角度讲,这是信息压缩的过程。

线性预测(LP)分析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特征参数提取技术,许多成功的应用系统都采用基于LP技术提取的倒谱参数。但线性预测模型是纯数学模型,没有考虑人类听觉系统对语音的处理特点。

Mel参数和基于感知线性预测(PLP)分析提取的感知线性预测倒谱,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耳对语音的处理特点,应用了人耳听觉感知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实验证明,采用这种技术,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有一定提高。

也有研究者尝试把小波分析技术应用于特征提取,但目前性能难以与上述技术相比,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模式匹配及模型训练技术

模型训练是指按照一定的准则,从大量已知模式中获取表征该模式本质特征的模型参数,而模式匹配则是根据一定准则,使未知模式与模型库中的某一个模型获得最佳匹配。

语音识别所应用的模式匹配和模型训练技术主要有动态时间归正技术(DTW)、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和人工神经元 网络 (ANN)。

DTW是较早的一种模式匹配和模型训练技术,它应用动态规划方法成功解决了语音信号特征参数序列比较时时长不等的难题,在孤立词语音识别中获得了良好性能。但因其不适合连续语音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目前已被HMM模型和ANN替代。

HMM模型是语音信号时变特征的有参表示法。它由相互关联的两个随机过程共同描述信号的统计特性,其中一个是隐蔽的(不可观测的)具有有限状态的Markor链,另一个是与Markor链的每一状态相关联的观察矢量的随机过程(可观测的)。隐蔽Markor链的特征要靠可观测到的信号特征揭示。这样,语音等时变信号某一段的特征就由对应状态观察符号的随机过程描述,而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由隐蔽Markor链的转移概率描述。模型参数包括HMM拓扑结构、状态转移概率及描述观察符号统计特性的一组随机函数。按照随机函数的特点,HMM模型可分为离散隐马尔可夫模型(采用离散概率密度函数,简称DHMM)和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采用连续概率密度函数,简称CHMM)以及半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SCHMM,集DHMM和CHMM特点)。一般来讲,在训练数据足够的,CHMM优于DHMM和SCHMM。HMM模型的训练和识别都已研究出有效的算法,并不断被完善,以增强HMM模型的鲁棒性。

人工神经元 网络 在语音识别中的 应用是现在研究的又一 热点。ANN本质上是一个自适应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模拟了人类神经元活动的原理,具有自学、联想、对比、推理和概括能力。这些能力是HMM模型不具备的,但ANN又不个有HMM模型的动态时间归正性能。因此,现在已有人研究如何把二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整个模型的鲁棒性。

二、语音识别的困难与对策

目前,语音识别方面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语音识别系统的适应性差,主要体现在对环境依赖性强,即在某种环境下采集到的语音训练系统只能在这种环境下应用,否则系统性能将急剧下降;另外一个问题是对用户的错误输入不能正确响应,使用不方便。

(二)高噪声环境下语音识别进展困难,因为此时人的发音变化很大,像声音变高,语速变慢,音调及共振峰变化等等,这就是所谓Lombard效应,必须寻找新的信号分析处理方法。

(三)语言学、生 理学 、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如何把这些知识量化、建模并用于语音识别,还需研究。而语言模型、语法及词法模型在中、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中是非常重要的。

(四)我们对人类的听觉理解、知识积累和学习机制以及大脑神经系统的控制机理等分面的认识还很不清楚;其次,把这方面的现有成果用于语音识别,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五)语音识别系统从实验室演示系统到商品的转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识别速度、拒识问题以及关键词(句)检测技术等等技术细节要解决。

三、语音识别技术的前景和应用

语音识别技术 发展 到今天,特别是中小词汇量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识别精度已经大于98%,对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精度就更高。这些技术已经能够满足通常应用的要求。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这些复杂的语音识别系统也已经完全可以制成专用芯片,大量生产。在西方 经济 发达国家,大量的语音识别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和服务领域。一些用户交机、电话机、手机已经包含了语音识别拨号功能,还有语音记事本、语音智能玩具等产品也包括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功能。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用语音识别口语对话系统查询有关的机票、 旅游 、银行信息,并且取得很好的结果。

语音识别是一门交叉学科,语音识别正逐步成为信息技术中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与语音合成技术结合使人们能够甩掉键盘,通过语音命令进行操作。语音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新兴高技术产业。

参考 文献 :

[1]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专栏. 语音识别产业的新发展. 企业 专栏.通讯世界,:(总l12期)

[2]任天平,门茂深.语音识别技术应用的进展.科技广场.河南科技,

[3]俞铁城.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专栏.语音识别的发展现状.企业专栏.通讯世界, (总122期)

[4]陈尚勤等.近代语音识别.西安: 电子 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5]王炳锡等.实用语音识别基础.Practical Fundamentals of Speech Recognition.北京:国防 工业 出版社,2005

[6](美)L.罗宾纳.语音识别基本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谈语音识别技术论文

与机器进行语音交流,让机器明白你说什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语音识别是一门交叉学科。近二十年来,语音识别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人们预计,未来10年内,语音识别技术将进入工业、家电、通信、汽车电子、医疗、家庭服务、消费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语音识别听写机在一些领域的应用被美国新闻界评为1997年计算机发展十件大事之一。很多专家都认为语音识别技术是2000年至2010年间信息技术领域十大重要的科技发展技术之一。语音识别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等。 任务分类和应用 根据识别的对象不同,语音识别任务大体可分为3类,即孤立词识别(isolated word recognition),关键词识别(或称关键词检出,keyword spotting)和连续语音识别。其中,孤立词识别 的任务是识别事先已知的孤立的词,如“开机”、“关机”等;连续语音识别的任务则是识别任意的连续语音,如一个句子或一段话;连续语音流中的关键词检测针对的是连续语音,但它并不识别全部文字,而只是检测已知的若干关键词在何处出现,如在一段话中检测“计算机”、“世界”这两个词。根据针对的发音人,可以把语音识别技术分为特定人语音识别和非特定人语音识别,前者只能识别一个或几个人的语音,而后者则可以被任何人使用。显然,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更符合实际需要,但它要比针对特定人的识别困难得多。另外,根据语音设备和通道,可以分为桌面(PC)语音识别、电话语音识别和嵌入式设备(手机、PDA等)语音识别。不同的采集通道会使人的发音的声学特性发生变形,因此需要构造各自的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系统有:语音输入系统,相对于键盘输入方法,它更符合人的日常习惯,也更自然、更高效;语音控制系统,即用语音来控制设备的运行,相对于手动控制来说更加快捷、方便,可以用在诸如工业控制、语音拨号系统、智能家电、声控智能玩具等许多领域;智能对话查询系统,根据客户的语音进行操作,为用户提供自然、友好的数据库检索服务,例如家庭服务、宾馆服务、旅行社服务系统、订票系统、医疗服务、银行服务、股票查询服务等等。 前端前端处理是指在特征提取之前,先对原始语音进行处理,部分消除噪声和不同说话人带来的影响,使处理后的信号更能反映语音的本质特征。最常用的前端处理有端点检测和语音增强。端点检测是指在语音信号中将语音和非语音信号时段区分开来,准确地确定出语音信号的起始点。经过端点检测后,后续处理就可以只对语音信号进行,这对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和识别正确率有重要作用。语音增强的主要任务就是消除环境噪声对语音的影响。目前通用的方法是采用维纳滤波,该方法在噪声较大的情况下效果好于其它滤波器。处理声学特征 声学特征的提取与选择是语音识别的一个重要环节。声学特征的提取既是一个信息大幅度压缩的过程,也是一个信号解卷过程,目的是使模式划分器能更好地划分。由于语音信号的时变特性,特征提取必须在一小段语音信号上进行,也即进行短时分析。这一段被认为是平稳的分析区间称之为帧,帧与帧之间的偏移通常取帧长的1/2或1/3。通常要对信号进行预加重以提升高频,对信号加窗以避免短时语音段边缘的影响。常用的一些声学特征* 线性预测系数LPC:线性预测分析从人的发声机理入手,通过对声道的短管级联模型的研究,认为系统的传递函数符合全极点数字滤波器的形式,从而n 时刻的信号可以用前若干时刻的信号的线性组合来估计。通过使实际语音的采样值和线性预测采样值之间达到均方差最小LMS,即可得到线性预测系数LPC。对 LPC的计算方法有自相关法(德宾Durbin法)、协方差法、格型法等等。计算上的快速有效保证了这一声学特征的广泛使用。与LPC这种预测参数模型类似的声学特征还有线谱对LSP、反射系数等等。* 倒谱系数CEP:利用同态处理方法,对语音信号求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后取对数,再求反变换iDFT就可得到倒谱系数。对LPC倒谱(LPCCEP),在获得滤波器的线性预测系数后,可以用一个递推公式计算得出。实验表明,使用倒谱可以提高特征参数的稳定性。* Mel倒谱系数MFCC和感知线性预测PLP:不同于LPC等通过对人的发声机理的研究而得到的声学特征,Mel倒谱系数MFCC和感知线性预测 PLP是受人的听觉系统研究成果推动而导出的声学特征。对人的听觉机理的研究发现,当两个频率相近的音调同时发出时,人只能听到一个音调。临界带宽指的就是这样一种令人的主观感觉发生突变的带宽边界,当两个音调的频率差小于临界带宽时,人就会把两个音调听成一个,这称之为屏蔽效应。Mel刻度是对这一临界带宽的度量方法之一。MFCC的计算首先用FFT将时域信号转化成频域,之后对其对数能量谱用依照Mel刻度分布的三角滤波器组进行卷积,最后对各个滤波器的输出构成的向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取前N个系数。PLP仍用德宾法去计算LPC参数,但在计算自相关参数时用的也是对听觉激励的对数能量谱进行DCT的方法。声学模型语音识别系统的模型通常由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两部分组成,分别对应于语音到音节概率的计算和音节到字概率的计算。本节和下一节分别介绍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方面的技术。HMM声学建模:马尔可夫模型的概念是一个离散时域有限状态自动机,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是指这一马尔可夫模型的内部状态外界不可见,外界只能看到各个时刻的输出值。对语音识别系统,输出值通常就是从各个帧计算而得的声学特征。用HMM刻画语音信号需作出两个假设,一是内部状态的转移只与上一状态有关,另一是输出值只与当前状态(或当前的状态转移)有关,这两个假设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HMM的打分、解码和训练相应的算法是前向算法、Viterbi算法和前向后向算法。语音识别中使用HMM通常是用从左向右单向、带自环、带跨越的拓扑结构来对识别基元建模,一个音素就是一个三至五状态的HMM,一个词就是构成词的多个音素的HMM串行起来构成的HMM,而连续语音识别的整个模型就是词和静音组合起来的HMM。上下文相关建模:协同发音,指的是一个音受前后相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发声机理上看就是人的发声器官在一个音转向另一个音时其特性只能渐变,从而使得后一个音的频谱与其他条件下的频谱产生差异。上下文相关建模方法在建模时考虑了这一影响,从而使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语音,只考虑前一音的影响的称为Bi- Phone,考虑前一音和后一音的影响的称为Tri-Phone。英语的上下文相关建模通常以音素为基元,由于有些音素对其后音素的影响是相似的,因而可以通过音素解码状态的聚类进行模型参数的共享。聚类的结果称为senone。决策树用来实现高效的triphone对senone的对应,通过回答一系列前后音所属类别(元/辅音、清/浊音等等)的问题,最终确定其HMM状态应使用哪个senone。分类回归树CART模型用以进行词到音素的发音标注。 语言模型语言模型主要分为规则模型和统计模型两种。统计语言模型是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揭示语言单位内在的统计规律,其中N-Gram简单有效,被广泛使用。N-Gram:该模型基于这样一种假设,第n个词的出现只与前面N-1个词相关,而与其它任何词都不相关,整句的概率就是各个词出现概率的乘积。这些概率可以通过直接从语料中统计N个词同时出现的次数得到。常用的是二元的Bi-Gram和三元的Tri-Gram。语言模型的性能通常用交叉熵和复杂度(Perplexity)来衡量。交叉熵的意义是用该模型对文本识别的难度,或者从压缩的角度来看,每个词平均要用几个位来编码。复杂度的意义是用该模型表示这一文本平均的分支数,其倒数可视为每个词的平均概率。平滑是指对没观察到的N元组合赋予一个概率值,以保证词序列总能通过语言模型得到一个概率值。通常使用的平滑技术有图灵估计、删除插值平滑、Katz平滑和Kneser-Ney平滑。 搜索连续语音识别中的搜索,就是寻找一个词模型序列以描述输入语音信号,从而得到词解码序列。搜索所依据的是对公式中的声学模型打分和语言模型打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要依据经验给语言模型加上一个高权重,并设置一个长词惩罚分数。Viterbi:基于动态规划的Viterbi算法在每个时间点上的各个状态,计算解码状态序列对观察序列的后验概率,保留概率最大的路径,并在每个节点记录下相应的状态信息以便最后反向获取词解码序列。Viterbi算法在不丧失最优解的条件下,同时解决了连续语音识别中HMM模型状态序列与声学观察序列的非线性时间对准、词边界检测和词的识别,从而使这一算法成为语音识别搜索的基本策略。由于语音识别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情况无法预测,基于目标函数的启发式剪枝难以应用。由于Viterbi算法的时齐特性,同一时刻的各条路径对应于同样的观察序列,因而具有可比性,束Beam搜索在每一时刻只保留概率最大的前若干条路径,大幅度的剪枝提高了搜索的效率。这一时齐Viterbi- Beam算法是当前语音识别搜索中最有效的算法。 N-best搜索和多遍搜索:为在搜索中利用各种知识源,通常要进行多遍搜索,第一遍使用代价低的知识源,产生一个候选列表或词候选网格,在此基础上进行使用代价高的知识源的第二遍搜索得到最佳路径。此前介绍的知识源有声学模型、语言模型和音标词典,这些可以用于第一遍搜索。为实现更高级的语音识别或口语理解,往往要利用一些代价更高的知识源,如4阶或5阶的N-Gram、4阶或更高的上下文相关模型、词间相关模型、分段模型或语法分析,进行重新打分。最新的实时大词表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许多都使用这种多遍搜索策略。N-best搜索产生一个候选列表,在每个节点要保留N条最好的路径,会使计算复杂度增加到N倍。简化的做法是只保留每个节点的若干词候选,但可能丢失次优候选。一个折衷办法是只考虑两个词长的路径,保留k条。词候选网格以一种更紧凑的方式给出多候选,对N-best搜索算法作相应改动后可以得到生成候选网格的算法。前向后向搜索算法是一个应用多遍搜索的例子。当应用简单知识源进行了前向的Viterbi搜索后,搜索过程中得到的前向概率恰恰可以用在后向搜索的目标函数的计算中,因而可以使用启发式的A算法进行后向搜索,经济地搜索出N条候选。 系统实现 语音识别系统选择识别基元的要求是,有准确的定义,能得到足够数据进行训练,具有一般性。英语通常采用上下文相关的音素建模,汉语的协同发音不如英语严重,可以采用音节建模。系统所需的训练数据大小与模型复杂度有关。模型设计得过于复杂以至于超出了所提供的训练数据的能力,会使得性能急剧下降。听写机:大词汇量、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通常称为听写机。其架构就是建立在前述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基础上的HMM拓扑结构。训练时对每个基元用前向后向算法获得模型参数,识别时,将基元串接成词,词间加上静音模型并引入语言模型作为词间转移概率,形成循环结构,用Viterbi算法进行解码。针对汉语易于分割的特点,先进行分割再对每一段进行解码,是用以提高效率的一个简化方法。对话系统:用于实现人机口语对话的系统称为对话系统。受目前技术所限,对话系统往往是面向一个狭窄领域、词汇量有限的系统,其题材有旅游查询、订票、数据库检索等等。其前端是一个语音识别器,识别产生的N-best候选或词候选网格,由语法分析器进行分析获取语义信息,再由对话管理器确定应答信息,由语音合成器输出。由于目前的系统往往词汇量有限,也可以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来获取语义信息。 自适应与强健性 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同的说话人、说话方式、环境噪音、传输信道等等。提高系统鲁棒性,是要提高系统克服这些因素影响的能力,使系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条件下性能稳定;自适应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影响来源,自动地、有针对性地对系统进行调整,在使用中逐步提高性能。以下对影响系统性能的不同因素分别介绍解决办法。解决办法按针对语音特征的方法(以下称特征方法)和模型调整的方法(以下称模型方法)分为两类。前者需要寻找更好的、高鲁棒性的特征参数,或是在现有的特征参数基础上,加入一些特定的处理方法。后者是利用少量的自适应语料来修正或变换原有的说话人无关(SI)模型,从而使其成为说话人自适应(SA)模型。说话人自适应的特征方法有说话人规一化和说话人子空间法,模型方法有贝叶斯方法、变换法和模型合并法。语音系统中的噪声,包括环境噪声和录音过程加入的电子噪声。提高系统鲁棒性的特征方法包括语音增强和寻找对噪声干扰不敏感的特征,模型方法有并行模型组合PMC方法和在训练中人为加入噪声。信道畸变包括录音时话筒的距离、使用不同灵敏度的话筒、不同增益的前置放大和不同的滤波器设计等等。特征方法有从倒谱矢量中减去其长时平均值和RASTA滤波,模型方法有倒谱平移。 微软语音识别引擎 微软在office和vista中都应用了自己开发的语音识别引擎,微软语音识别引擎的使用是完全免费的,所以产生了许多基于微软语音识别引擎开发的语音识别应用软件,例如《语音游戏大师》《语音控制专家》《芝麻开门》等等软件。 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指标 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四项。①词汇表范围:这是指机器能识别的单词或词组的范围,如不作任何限制,则可认为词汇表范围是无限的。②说话人限制:是仅能识别指定发话者的语音,还是对任何发话人的语音都能识别。③训练要求:使用前要不要训练,即是否让机器先“听”一下给定的语音,以及训练次数的多少。④正确识别率:平均正确识别的百分数,它与前面三个指标有关。小结以上介绍了实现语音识别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在实际使用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如何克服影响语音的各种因素还需要更深入地分析。目前听写机系统还不能完全实用化以取代键盘的输入,但识别技术的成熟同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语音理解技术的研究。由于英语与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针对英语提出的技术在汉语中如何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四声等汉语本身特有的问题也有待解决。

对外汉语语音习得过程研究论文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论文

摘要:

本文分析了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的思维特点和容易遇到的困难,并建议对外汉语的汉字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选择“先语后文”和“语文并进”的教学法,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汉字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日本、韩国等国的留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在本国语言中接触过一些汉字,有比较好的“字感”,汉字的学习和识记相对容易一些。对于那些母语是拼音文字的学生来说,汉字的学习就相对困难了,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建立处理形象符号的机制。在他们看来,汉子就是一个个神秘的、无规律的图形,想要通过识别图形来唤起语音和语义,是十分困难的。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了解不同国家学生的汉字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汉字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汉字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并要合理的安排汉字教学的进度,不能让学生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汉字,产生畏难情绪;也不能在教学中过于重视语音和口语的教学,忽视了汉字读写能力的`培养。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选择“先语后文”和“语文并进”的汉字教学法。

所谓“先语后文”是指在汉语教学的初期,先利用拼音进行教学,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句型之后,对汉语有了初步认识,再集中引入汉字。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汉语学习的初期,更快地进入汉语语境,对母语是拼音文字的留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因此,对这样的初学者,教师可以考虑在最初的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利用拼音进行教学,让学生迅速掌握更多的词汇,还可以巩固和规范拼音的使用,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时候,也要适当向学生介绍汉字,不要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排斥心理,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象形字,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为进一步的汉字教学做好铺垫。

“语文并进”的教学方法是在语言学习的初期就开始汉字的教学,语音和汉字的学习同时进行,让学生同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给学生记忆汉字和词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对于汉语的学习是大有帮助的。由于汉语有大量的同音字,如果单纯进行语音的教学,学生会产生许多关于字义和词义的困惑,单凭字音很难区分。“语文并进”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特点和汉语言的词汇规律,更早建立汉字识别的语言机制。对于有一定汉字基础的学生,比如韩日的留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语文并进”的教学方法;对于没有汉字基础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适当尝试“语文并进”,以帮助学生尽早跨越汉字学习的障碍。

二、汉字教学要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

根据人的思维特点,简单、形象的汉字更容易被接受。对于没有汉字基础的留学生,教师应该先选择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独体字进行教学,并可以结合图片,进行形象化的汉字导入;教师还可以适当介绍汉字的演变和形成,让学生对汉字有感性的认识,增加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

在进一步的汉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汉字形声字众多的特点,引导学生识别汉字偏旁,了解汉字偏旁表意的功能,以及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等,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对汉字结构的理性认识,注意利用规律识别和记忆汉字。

教师在进行汉字结构的解读时,要注意解释的科学性,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胡乱联系,以免误导学生。另外,由于汉字的构成及演变过程十分复杂,许多声旁和形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字音和字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不要让学生过度依赖汉字形声字的表音功能,也不要让学生对字形的形成过程过分追究,以免舍本逐末。

参考文献:

[1]彭万勇。教学对外汉语汉字字源教学法论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马艳辉。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与词语教学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3]胥宇虹。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4]李莉。汉字文化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

[5]张海燕。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教学研究[J]。理论界,2009(06)。

[6]赵明德。汉字易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新路子[J]。汉字文化,2009(02)。

1.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及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既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也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外语教学。任何学科只有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任务,才有独立分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也具有独特的学科任务。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好语言。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又是第二语言教学,这就与第一语言教学(常常是母语教学)区别开来。由于它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一方面要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同时又要受到汉语教学本身特殊规律的制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而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又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根据以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简要归纳出几个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不是让已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是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基础阶段总是拥有最多的学习者,也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规律。(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6)集中、强化的教学——相对说来,课程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较密集,进度较快,班的规模较小。

3.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与课程设计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教学目的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学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学目的要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协调一致,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国学习者,他们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希望能够利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更好地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的时一定要兼顾外国学习者及其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从加强各国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愿望出发,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外国汉语人才。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对外汉语学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它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运用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特点,因而比其它情况下的汉语教学更充分地显示出把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有智力因素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情感因素的参与。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有意识地采取适当的训练和辅导方法,加上学习者的积极配合,智力和情感因素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汉语必须同时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可以说,中国文化知识越丰富就越能从深层次上掌握汉语,发展高级的`汉语交际能力。

杨金成指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和目标,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目标作系统的分类,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它与对外汉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 立、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学生考试题目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 (教学目标分类学最早就是因考试问题而出现的)。不但教学内容、教材等都是为教学目标服 务的,而且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教师的能力结构的培养也将服从于教学目标。0这段话明确 阐释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定位、目标分层、目标陈述,对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教材 编写、师资培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4.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源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既与外语教学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外国学习者,所以我们的汉语教学不是母语教学,而是第二语言教学,培养学习者的目标也不是简单的交际能力,而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外国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尽管五花八门,但学会用汉语进行交际是其基本目的,而其交际过程又总是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进行的,这一点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意识到的程度有多深,其使用汉语进行的交际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本文认为:

(1)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因此其总目标应明确定位为培养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定位不仅符合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实际,而且对贯彻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语用——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2)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层层衔接,共同构成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系 统;(3)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特别关注陈述的有效性,总目标层的目标陈述应是纲领性、方 向性的,分目标层的目标陈述应既具指导性、示范性,又具可操作性,而底层的目标陈述则应完全 是具体、明确、规范、可操作的。

(4)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能力。三者的关系犹如一棵根植于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参天大树,语言能力是干,语用能力、文化能力是枝,没有树干,树枝就无所依附,没有树枝,树干也达不到枝繁叶茂,三者只有相辅相承,协调发展,才能共同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营养。

语言能力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具备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诸如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知识以及听、说、读、写技能等,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性、前提性条件,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学习的第一步。

语用能力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具备的语境理解与认知力,既包括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也包括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把握住基于交际场景的言外之意。如果说语言能力是体,那么语用能力就是用,教学中两者应同时展开。

文化能力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具备的多元文化理解与认知力,包括能够使用汉语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能够较好地理解、把握基于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言外之意,能够恰切地处理两种或多种文化背景者之间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冲突。相对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来说,文化能力是最复杂的,其交际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最突出,所以要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这一能力,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但毋庸讳言,文化能力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否得体地运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应与语言教学、语用教学同时展开,但需缓慢渗透。

5.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分层

如何有效地陈述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对目标编写者来说在具体陈述中除了应知晓目标陈述间的层次关系外,还需恰切地把握住本层次陈述与其上各个层次陈述间的相关、相衔关系、目标陈述的内涵实质。对此,我们从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系统出发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1)总目标层陈述对其下所有层次的目标陈述都是纲领性、方向性的,所以各层次目标的编写均要接受总目标的指导。比如/培养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该目标为方向开展。

(2)分目标层陈述,其上层目标陈述和下层目标陈述之间须相互衔接,对下层目标陈述来说,其上层目标陈述既应是指导性的、示范性的,又应具可操作性。

(3)底层目标陈述应是具体的、明确的、规范的、可操作的。姜丽萍(2006)根据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基础汉语40课》(上册)第十一课/去商店买东西0为例编写了该课文的教学目标,在技能领域要求达到以下3个目标:

A.学生在学完课文(全文约265个字)后能在3分半钟内朗读一遍,发音声调基本正确,语调比较自然;

B.复习时听写3个句子,共45个字,要求学生以平均每分钟10个字的速度听写,错字不超过5个;

C.复习时口头回答问题或复述课文,语音正确,语法基本正确,语速不低于每分钟90个字。

但在情感领域要求达到以下2个目标:

A.学生有去商店买东西的愿望,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询问价格、尺寸、选择商品等;

B.学生想学到更多的购物习惯,比如讨价还价。

这样的目标编写围绕着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这一中心内容,既与总体目标相一致,又具很强的操作性,落实在课堂上可直接实现,所以我们说其目标陈述是一种有效的陈述。

(4)各分目标层和底层的目标陈述无论采取何种分层理论,在编写目标过程中均应贯彻语言-语用-文化三位一体的原则,坚持在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框架下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协调发展。当然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类型、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所以其目标的编写也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灵活处理三者的关系,使教师和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好地完成教学与学习任务。

拓展

一、近十年对外汉语语音研究及语音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对汉语语音本体各要素的研究

汉语语音要素主要包括声韵调、儿化、轻声、变调等,学术界及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这些知识的关注依旧是最多的。

1.关于声母和韵母的研究及教学,早期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主要是通过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对比来确定学生学习的难点以此来指导教学,现在的研究内容也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

2.声调是整个语音教学中学生最难掌握的部分,外国学生的“洋腔洋调”问题主要是对汉语声调掌握不好而产生的,因此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上世纪的声调及声调教学研究中,其重点多放在声调的难点及难度顺序及汉语声调与学生语言中相关内容的比较,如与泰语声调、英语语调的对比。而近十年的研究重点已转向方法的研究,即怎样在教学中更好地教授声调,很多方法都被证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切实可行的,如音乐教学法(蒋以亮1999);传统的歌诀教学法(陈延河2003);声调语调对比教学法(关键2000)等。研究方法上,过去分析声调习惯采用传统音韵学的“调类”概念,使用四声等音韵学名称,对学生的发音做经验的概括。现在主要用先进的设备及软件对声音进行更精确细微的观察和测量。这样可以深入分析声调的各种声学特征(包括时长、音高、音强)及其与声韵母的关系,以及不同连续的动态声调的变化表现。目前所见到的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研究的手段主要有录音分析法和听辨标注分析法(池扬琴2005)。

3.轻声、儿化、变调等研究

这类研究基本都是围绕教学展开,对这些语音现象进行分级分层次的处理,确立哪些必须教,哪些可教可不教,哪些先教,哪些后教等,这较之以往的研究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实际直接。

(二)关于语音的认知研究逐渐增多

这类研究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展开:留学生语音意识的培养及语音短时记忆的研究,这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音的重难点及其原因,以及教师的哪些教学能促进其语音及语音意识的发展。高小丽、刘瑜等人的研究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对汉语语音教学而言,这种认知方面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留学生语音能力的发展有更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对语音教学现状、对策的研究

针对一直以来语音教学不甚理想的状况,近十年来很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教师、教材、学生、汉语本身的特点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及改革的设想,如张宝林2005,柴俊星2005等。这些研究都给今后的语音研究及语音教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及方向。

二、几点争议

(一)汉语语音教学的“标准”

汉语语音教学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个首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语音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汉语语音难学,尤其是声调及一些特殊的音变现象,这是为大家所公认的。为了减少留学生的“畏难”心理,降低学习难度,很多人提出对外国人的语音教学可以降低标准,理由是很多中国人所说的汉语也并不是标准的普通话,但并不会影响交际(王汉卫(2002)。而刘珣(2002)对语音教学的标准问题也曾做过论述,二语教学,不论学习者带有何种学习目的,都应严格要求学好语音。

两种观点其实并无太大冲突,刘先生认为应该从一开始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这样才能首先养成一种良好语音学习意识,对以后的学习才会有帮助。而王汉卫的观点则是针对于教学的具体实施,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难学的,哪些是一定的偏误又不会影响交际的。这样的安排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安排教学进度。不可否认,教师应该以高标准来要求学生,但实际中这些语音偏误又很难突破,所以进行适当的安排折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地教学方法。

(二)《汉语拼音方案》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汉语拼音方案》是目前最为完备及最为有效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及汉语语音的工具,很多人已有论述,但同时也给语音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主要表现在:1.有些音位(音素)的标注与国际音标有所出入,如《方案》采用拉丁字母中浊辅音字母b、d、g表示汉语中不送气清塞音。2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与实际读音有差异,如用字母o跟唇音声母拼出来的读音。对此,学术界曾有过争论。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方案》的优越性,没有必要去改变它,至于它所带来的问题,教师需要灵活变通。

三、研究特点

(一)外汉语语音研究逐渐从从经验型描述向科学研究型转变。

研究中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更多的采用语音学、音系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语音的认知研究也逐渐增多,第二语言的语音知觉、知觉与发音的关系成为语音偏误分析之后的新热点,这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经验式研究的局面,使外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研究的方法更加科学、严紧,结论也更可靠,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关于语音教学法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语音研究的主流。

纵观这些论文,我们发现基本上每一篇都涉及到了语音教学法的论述,这与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大潮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很多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得出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三)受西方语音教学法的研究较大

不论是实证研究还是认知研究,在研究的方法上都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的理论,这一方面显示出对外汉语教学界已开始用新的理论和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同时也表明我们自己在研究理论及方法上的相对薄弱。

四、不足及展望

(一)在研究的广度及深度上依旧没有太大突破。

这表现在这些论文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原有的成果上,声韵调的研究依旧是研究的主体,虽然出现了几篇关于认知的论文,但其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在研究的深度上亦是如此,如关于声调的研究及教学,关注的仍然是机械练习与有意义练习的结合,在语流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声调意识等方面。但同时很多研究者都已注意到了学生母语的语调、节奏等对汉语声调学习的负迁移,而多数论文只是简单的将其进行一个是升是降的比较,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挖掘。我们认为,学生“洋腔洋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语调、节奏有很大关系,也许从这方面入手能发现更好解问题的突破口。

(二)经验性的描述多,实证研究依旧较少。

前文我们提到过实验音系学的引入给对外汉语的语音研究及语音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却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很多论文提出了很多的语音教学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也只是基于自己小范围的教学经验而得出的,能不能大范围的推广,也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持。

(三)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广泛应用,如何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来提高语音教学的质量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 Paper title: Chinese phonetic teaching case studiesIn South Korea,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 for example elementary Chinese cram school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hinese phonetic teaching is a crucial part, if speech base play well, it will affect the whole Chinese language paper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to carry out case studies of Chinese phonetic 2010 September to December, the author in busan yanjing Chinese college internship, the professor of 22 Korean zero point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ost South Korea,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0 start learning Chinese speech is very difficult, and often produce phonetic, so in order to help South Korea zero point it easier for students, the more accurately mastering Chinese speech, the author has been related on the field observation and record the method to case studies, each chapter 22 Korean zero recorded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nalysis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students might create a errors of reason, in the final chapter of forward an effective teach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22 zero starting point when students learn Chinese phonetic pronunciation errors, the existence of a major is:(1) initials aspects: after ChunChiYin f, tongue zh, ch, sh sound, r.(2) finals aspects: single vowels o, e, u, after finals uo, ue, ou, BiYunMu the Ian, uan, the UN.(3) tone aspects: yangping and shang tone, "a" liaison tone-variation and rising even read the YangPing tone to the survey results,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produce the main cause of pronunciation errors in South Korea,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students 0 : South Korea zero point students Chinese phonetic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case analysis

数字信号处理论文光学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类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在2012年9月下发文件,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后的专业名称。

该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实践能力强,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电子学、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

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软件技术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信息工程、信息处理基础、光电检测技术、近代光学量测技术、传感器原理、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电子学等。

知识技能: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

主干课程如下:

1、电路原理

2、模拟电子技术

3、数字电子技术

4、通信原理

5、信号与系统

6、数字信号处理

7、微机原理及应用

8、单片机

9、软件技术基础

10、物理光学

11、应用光学

12、信息光学

13、光电信息工程

14、信息处理基础

15、光电检测技术

16、近代光学量测技术

17、传感器原理

18、激光技术

19、光纤通信

20、光电子学

21、数字图像处理等。

该专业就业方向:

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科研院所、相关公司、企业从事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工作的光电子和光信息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2、中等专业学校、技校、高等职业学校教师;

3、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及管理人员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及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4、毕业生主要担任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光电仪器、精密仪器的设计、制造,光学零件的加工、镀膜、刻划,以及生产组织、经营等工作;

5、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部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光学工程等工作。

学习该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1965年蔡安妮教授刚刚参加工作,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她没有被狂热的运动冲昏了头脑,而是专注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在那段时间里,蔡安妮担任过电工基础、电视原理、电视传输、同轴电缆等课程,所用的教材几乎都是自己编写的。此外,她还参加了北京邮电大学仪表车间“数字电压表”一型机的试制,在北京电视机设备厂参与了我国第一辆彩电转播车的研制及编码器的调测等工作。蔡安妮的父亲蔡长年,是我国著名的信息论及通信技术专家,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蔡安妮从父亲以及其他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看到,他们之所以能够始终站在先进技术的前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外语。七十年代,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在那个多数人都热衷于自己动手制作家具的年代,夫妻俩经常领着孩子,一边散步,一边温习英文单词,扎扎实实地学起了英语,这就为数年后的出国深造打下了深厚的语言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封闭了几十年的中国开始向外迈出第一步。1979年,教育部决定向西方派送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这对每一个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来说,是数十年未曾有过的机遇。教育部举行公开选拔考试,机会对每个人是公平的。全国有几万人报名参加考试,第一批录取了1700余人,蔡安妮夫妇都在其中。到了美国,已近不惑之年的夫妇二人突然变成了学生。他们在国内掌握的晶体管和模拟电路等技术,在美国则早已被淘汰。他们所熟悉的彩电技术,当时在我国尚属高新技术,而在美国,彩电技术已完全成熟,并不属于高校的授课内容。至于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在他们出国之前还只是刚刚听到这些名词而已。文化与技术的反差之大,令人生畏。在美国与他们同在一个研究组里工作的,还有许多其它国家的学者,他们都能和导师讨论一些学术问题,而蔡安妮夫妇当时却只能在旁边做听众。缩小差距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现实,奋起直追。导师看到俩人学习很刻苦,建议他们正式注册读学位。他们也觉得这样能使自己有压力感,能够系统地学到知识。于是向国内提出申请,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批准了他们的申请,但学费、生活费自筹。1982年,蔡安妮夫妇俩双双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电机及计算机工程系硕士学位,并按大使馆的要求欣然回国。他们俩回国后,受当时的广播电视局的邀请,希望他们能以全国电视台、研究单位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研究生为读者对象,写一本业务提高性的书。于是他们便写了《电视摄像机视频处理》一书,首先将空间频率和富里叶光学的有关概念引入国内的电视书籍。同行认为,该书完全是以作者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凝结而成的,极具特色。1985年,夫妇俩再次赴美深造,自费公派攻读博士学位。他们的导师是国际著名的图像技术专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Glen Wade教授。Wade教授在国际学术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长期担任世界著名杂志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刊的主编。导师的威望和渊博的学识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蔡安妮在国外修习了近20门课程,打下了坚厚的基础。在导师的指导下,蔡安妮参与了多项科研的攻关。蔡安妮关于“非线性声参量衍射CT”方面的成果在IEEE Trans获得刊印;关于“雷达目标模型化”的成果,则以加州大学电机系内部报告的形式送交美国海军。蔡安妮夫妇还联名在国外的杂志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10余篇论文。蔡安妮在国外就读的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属热门专业,美国人才需求很大,很多大公司都到学校要人,导师也主动为蔡安妮夫妇推荐工作。他们俩留在美国将必定会拿到高薪,过着优裕的生活。当时在美国毕业的留学生几乎都留在了国外。同学们劝他们:“机会难得,应该留在美国。”是去,还是留,蔡安妮夫妇陷入深思中:“留下,生活待遇国内自不能比,但终究还是为人家做事,总有一种不是在自己家里的感觉,物质上的优裕必然会以精神上的、人际间的压力为代价。况且,国内现在改革开放,正是缺人用人之际,许多外国公司都到中国寻求机会,而作为中国人,还有什么犹豫呢?”当他们最终确定回国时,很多人都不相信,而蔡安妮教授的导师Wade教授却理解蔡安妮的心情,不无敬佩地说:“你们是中国的好公民!”。正是抱着“报效祖国”的迫切心愿,博士论文答辩后,他们等不及参加毕业典礼,等不及领取校方颁发的博士学位证书,就留下一人做收尾工作,另一人匆匆回国,筹划实验室的建设。 回国时,他们带回的是数年来查阅的所有资料和心血成果,总共有几十箱之多。1993年12月,蔡安妮到美国和一家公司进行项目合作,见到了她毕业后留在美国的同学们,他们均有一种人在屋檐下,低头思乡思国之情。蔡教授由此更坚信了自己在国内,工作同样可以做的很好,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在国外苦读的时候,蔡安妮夫妇俩坚持把一对幼儿留在国内。他们第一次去美国时,大儿子刚上小学,小儿子不满周岁。为了求学,他们把大儿子托付给外婆照看,把小儿子寄养在一个工人家里。第二次出国时,小儿子还在上幼儿园。难道他们就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当然不是!大儿子小时候体弱多病,孙老师经常是头天晚上10点就去医院为儿子排一夜队挂号,对儿子的爱心由此可见。在国外前后历时7年之久,牵挂之心可想而知。他们每3~4个星期给儿子写上一封长信,从大洋彼岸寄回对孩子深深的爱。蔡安妮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律能力。他们在国外时,上小学的大儿子,每天放学第一件事是取牛奶,第二件事就是去幼儿园接弟弟;小儿子上小学后,大儿子又承担起辅导弟弟学习的任务。需要家长签字、帮助默写等事,都由哥哥来做。 回到国内,一切工作都要从头开始。蔡安妮向学校建议,成立了图像通信及现代成像技术研究室,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研究室刚成立时,一无经费,二无设备,三无学生。蔡安妮四处联系,买材料,争取研究经费,招收研究生,甚至连烙铁都是自己上街买的。经过蔡安妮夫妇10年的苦心孤诣,到如今已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们所领导的研究室,已成为北京邮电大学为数不多的几个规模最大、经费最充足的研究室之一。1989年,他们承接了一个总经费85万元、关于单光子发射CT的研究项目。SPECT是一种大型医用CT设备,技术复杂,难度极大。当时世界上只有国外几家大公司能生产,我国每年都要花大量外汇进口。他们吸取了世界上几种最高档次产品的优点,于1994年完成了SPECT的主处理机的研制,对我国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回国十多年以来,蔡安妮教授和孙景鳌教授先后承担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其中对非二进制编码孔径的γ射线成像技术的研究,被课题结题评审人一致认为,该项成果“难度极大”,在学术水平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关于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也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结题评审“优”。90年代初期,多媒体技术出现。他们立即投入到这一新兴领域,并于1994年承担了国家863高科技通信主题课题“远程信息处理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的项目。而后又开始对综合业务多媒体通信系统进行研究。这是一项由国防科工委支持的国家“九五”大型研究课题,旨在为我军研制一套以声像信息为主的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包括数字化编辑、压缩、处理、多级存储,以及HFC和IP网上的实时传输和调用。这一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参加了2000年军工配套科研成果展,受到前来视察的各级领导的好评。在上述科学研究和广泛查阅国外文献的基础上,他们于1995年在北京邮电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多媒体通信技术”的课程,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合著出版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蔡安妮夫妇在科研领域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国际著名光学专家教授的一篇关于菲涅尔环带聚焦特性的论文,被作为经典性的文献,广泛引用了20多年。而他们二人却发现,的结论有些地方是不精确的,有的则是错误的。在经过严密谨慎的论证后,他们将正确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在美国光学杂志予以发表,美、英、法、德等国家众多教授、学者纷纷致函,对他们的论文给予高度评价。该论文于1997年被收入SPIE半个世纪内关于环带方面的里程碑文献集。在蔡安妮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她时刻“把工作和生存本身当作一种娱乐”,忙碌不息。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看作是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即使是在最苦最累的情况下,她也总是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这看似平常的生活态度中,饱含着的深刻的智慧、强烈的责任心与鉴定的意志力,充分体现了蔡安妮教授巨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在学术理论方面,蔡教授以基础扎实、思考缜密、作风严谨而著称。她和孙景鳌教授在国外读书时,常常为讨论一个专业问题忘记用餐。多年后,两位教授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还捧腹不止。在他俩为美国光学杂志SPIE Milestone Book撰写论文时,孙教授半夜叫醒蔡教授讨论问题,真可谓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在科研上,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责任心,以及永不衰竭的热情和精力。正是由于这种在科学面前激流勇进的精神,使蔡安妮教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多媒体通信领域,蔡教授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科工委等多项科研项目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创建并领导了多媒体通信与生物特征识别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研究工作,掌握了视、音频流在IP网上的传输及服务质量控制,视频码流的格式转换与码率转换,视频服务器上视、音频数据的实时提取和并发流控制,海量声像数据的层次化存储及数据迁移以及HFC网和IP网的视频点播等关键技术。在图像识别、自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多模态身份识别,以及弹痕识别等方面,蔡安妮教授苦心孤诣,硕果累累。其中以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 蔡安妮夫妇针对公安刑事侦察和民用身份认证的不同应用,分别提出了多种先进的自动指纹识别算法。这项算法在指纹图像存在弹性形变、噪声、模糊和断纹等困难条件下,仍有很高的识别率。蔡教授所进行的有关指纹识别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选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三);在“九五”国家计委重大部门专项“自动指纹识别优化系列产品”中,他们所研制的系统是国内第一个能在53万人库下实际运行的大型系统,通过了公安部科技司的正式鉴定,并获得了2000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蔡安妮夫妇所研制的系统设计先进,性能价格比高,是我国第一个在50万人库上实际运行的大型自动指纹识别系统,早已在重庆、唐山等地实际运用。仅重庆一地,在一年多时间里就建库23万人,直接破案99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蔡教授时刻关注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随时了解图象识别的最前沿技术,跟踪各科研组的技术发展情况;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对某些新兴技术,她能有针对性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客观面对。蔡安妮教授真正做到了学术上的与时俱进,体现了学者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蔡安妮教授还笔耕不辍。她及其所领导的实验室已在IEEE Transactions、美国光学学报、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7部。她与孙景鳌教授在1991年的美国光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 “Archaic Focusing Properties of Fresnel Zone Plates”,于1996年被选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的 Milestone Book Selected Papers on Zone Plates。而她与外国教授合作、由美国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医学成像系统技术与应用》一书,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在紧跟国际技术发展动向、从事多媒体通信方面科学研究的同时,1995年她率先在北京邮电大学开设了“多媒体技术”研究生课程,并撰写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一书,荣获了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追求真理,永不言弃的蔡教授正是用她满腔的热情,工作在科学研究的前沿,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使她时至今日仍然孜孜不倦。蔡安妮教授奉献的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还有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一片赤胆忠心。 作为一个知名教授,蔡安妮教授深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她非常注重言传身教,一直以来都以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工作勤奋、待人诚恳、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周围的师生。她既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也是生活中的益友,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好评。没有什么崇高的口号,没有什么激昂的誓言,只有蔡教授质朴无华的话语:“教书育人,责任心是最重要的,把学生领入一个有前途的领域,让他们结合项目,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使个人知识体系逐步完善,能力得到培养,这是导师的基本职责。”蔡安妮教授以她“人生奋进无终点,源水长流润无声”的信念,在教学岗位上实践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蔡教授每年都要招收6-8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在漫长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蔡教授始终坚守着“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的原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熏陶教育着学生。她要求学生“既然是来搞研究就得能坐得下来”。讲评学生论文时,她要求学生宁可不发表,也不要抄袭别人的;在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术道德的同时,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发创新精神,对学生的惰性给予及时的批评、指导和必要的督促。蔡安妮老师每周都要组织研究生开学习研讨会,学生们要一个一个地上台讲述自己一周的进展情况。学生们都把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情况各自汇报,遇有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帮助,同学之间没有保留。蔡老师理论基础扎实、涉及面广,软、硬件精通,思维敏锐,能够迅速抓住重点,学生在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立即就能给指出来,而且意见切中肯綮,极具指导性。对博士生,蔡教授每周都要单独见一次面,分别予以指导和协调。研究室繁忙的时候,往往同时有二、三个课题要做,总共有20名左右的学生,每个人都根据其基础、能力专场等情况,分配以最适合于他的课题,同时又要注意课题的完整性、创新性,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锻炼。这样,蔡安妮在总体上对整个研究室进行把握协调,最后从理论上在给予把关,挖掘了每个人的能量,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她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强,在社会上很受欢迎。1993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来华,和中国同行进行交流。他们参观了中国各地许多高校关于图像技术的科研成果,最后一行人来到北京邮电大学,蔡安妮研究室的学生用英语把他们的几个项目作了介绍,外国专家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说他们来中国所访问的几个单位中:“The last is the best!”“研究室发展到今天,我可以不用上街买烙铁,晚上能坐在家里写写书了。”蔡安妮说,“科学研究,一要看得远,而要不遗余力,这样才能出成果,看到科研的成果,看到学生的成长,就体验到一种劳动之后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正是我不断自我提高、永不枯竭的动力。”每学期,蔡安妮教授都会给本科学生作前沿知识讲座,并主讲研究生的《多媒体通信》课程。她秉着“使同学们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掌握尽量多的知识”的宗旨认真备课,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和业界动态。她的课深入浅出、透彻明白,深受学生的热烈欢迎。在授课中,她非常注意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最新技术发展的介绍结合起来,使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与学科发展同步。学生在与蔡老师交流专业问题时惊讶地发现,对于当前最新的专业技术,蔡老师都早已经详细阅读过了有关资料。蔡老师学生众多,方向也不尽相同。她的学生有从事硬件研究的,也有从事指纹研究的。但是,蔡教授在指导上条理分明,她悉心为不同方向的学生指出研究的最佳路径,提点最新技术成果,指点迷津。蔡老师一年到头,每天三个单元都在研究室工作,随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她本来周六、日也是在研究室工作的,但后来她发现,这样会对学生形成无形的压力,学生周末也不好意思休息,她这才回家看书。蔡教授以治学严谨而著称。在批改学生论文时,她从单词、语法、结构都逐字逐句地修改;她连一个实验数据的增删都指出来,甚至对导言部分都进行了修改。有时一篇文章要修改3次。论文返回时,文章的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过这样的反复,学生们从导师那里学到如何写学术论文,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对此,学生动情地说:“蔡老师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做下来真不容易。老师对学生的重视是我们的骄傲,也是一种督促。她对我们可是说是严字当头,爱在其中。” 蔡教授身教多于言传,2004年7月她因病动手术,8月底她就索要了同学的E-mail地址,向学生推荐英文论文阅读材料;9月份她就恢复参加了组会。学生大受感动:“蔡老师人特坚强,孙老师去世之后,她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虽然从不训人,但她的威严使我们更加敬重她。”蔡教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艺精为范”上,还细致的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的学生,因为课题要经常出差。蔡老师每天晚上都要打一个长途电话,询问一下技术上是否遇上困难,更主要的是关心他们出门在外的生活。对于女生,蔡老师更是放心不下,千叮咛万嘱咐得说“你们千万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学生参加指纹识别国际竞赛,蔡老师象母亲般的无微不至,天天给他们送去可口的水果和点心,使繁忙劳累的学生深受感动;有时晚上例会结束之后,同学们吃饭回来总是能发现蔡老师还在辅导学生。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恍悟发现:“啊,都七点多了?”接着又问一直和她谈话的学生“你有地方吃饭吗”。不仅如此,学生交朋友、谈恋爱的事情也常常挂在蔡老师的心头。她常常教育她的博士生“既然一生选择了研究工作,就要不惧清贫,要耐得寂寞;在找女朋友时也要能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多年来,蔡安妮教授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以实际行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热忱忘我地投入到高校教学改革的洪流中。她牢记党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党员的职责,身体力行地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并坚持不懈地在工作生活中以共产党员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周围的师生。 在老伴孙景鳌教授身患绝症期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创痛的蔡教授,却总是考虑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坚持不惊动、打扰领导、同事、学生。尽管蔡教授的身体也不好,但她却始终以惊人的毅力、执着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兢兢业业地奋斗在教学研究的第一线。直到为孙景鳌教授办理丧事之时,许多学生方得知噩耗,无不为蔡安妮教授忘我无私的精神所感动,有的学生流着泪说:“这件事,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在那段煎熬痛苦的日子里,她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认真完成教学工作,辅导研究生和博士生研究课题和撰写学术论文。在孙老师住院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内,蔡老师除特殊情况外,几乎每天清晨6:00就赶往医院,晚上21:00赶回学校,22:00--23:00工作在实验室,从不耽误组会。尽管如此,蔡教授还反复三遍批改了三个硕士生和两个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逐字逐句,反复推敲,细心地纠正论文中的标点符号、错别字。为不使个人的感情影响到工作,蔡教授努力地控制情绪,隐藏内心痛苦。即使在她做完手术不久,就坚持每次例会都到场,虽因体虚不能说话却还尽力指导学生,任何细小问题都不遗漏;出院后的蔡老师坚持工作,每天都到实验室阅读专业资料,细致入微地指导学生;上完课后,她也经常把学生再带回实验室,进行相关问题的讲解和答疑。蔡安妮夫妇生活简朴,为了节省出做饭时间,方便面和速冻水饺是他们家多年来的主餐。逛商店之类的事情几乎与他们无关。有一次课题鉴定,蔡老师的丈夫孙老师要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前才发现,身上穿的裤子已裂了条缝,家中又无第二条,只好由同事陪着,赶在附近的商店关门以前买回一条。一心专注于学术科研的蔡老师把物质生活看得很淡,她衣着简朴,饮食简单。她热爱自己的专业,工作投入。在实验室,她一向早到晚走;肠胃不好的她,常常是工作忙了就以速冻饺子或泡面充饥。几年来学生都换了一批又一批的办公桌和计算机,而她的计算机总是最老最旧的。学生感慨地说:“蔡老师做人的修养达到了一定程度,完全舍弃了名、利,名利已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蔡安妮教授积极参政、议政,多次获得优秀提案奖。几十年来,她把对祖国的爱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之中。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她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教师,总是把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放在首位。先哲朱子在解释“敬业”二字时说:“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是凡是做一件事,便要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也不旁骛,便是敬。孔子亦云:“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深究蔡教授敬业的根源,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唯一的秘诀就是忠诚,忠实从心里发出来的就是敬。常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可是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她真正做到了知难而上,义无返顾地去攻克多媒体传输系统这一新学科领域的难关,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四十多年来,蔡安妮教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真正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在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她自始至终体现了一名党员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蔡安妮教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教书育人为已任,乐于奉献,甘于清贫,远离世俗之浮躁,做到“言”上引,“行”上导,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她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以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感召学生。在过去的岁月里,蔡教授秉承着“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精神,为北京邮电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在多媒体通信和模式识别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她正为把北京邮电大学早日建设成为世界高水平大学而继续辛勤工作着。在蔡安妮教授看来,一辈子做一些实事,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足够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蔡教授都坚守着“能以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样一个信条。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蔡安妮教授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师生树立了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典范,以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书写出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在蔡安妮教授身上所体现出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她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和坚忍不拔的坚强品格令北京邮电大学全校师生深受感动;她的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对事业不懈追求的执着激励和鞭策着北京邮电大学全体师生。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2103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工程实践 与技术创新能力强,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探 测制导与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 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科技与工程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通讯、控制及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探测、传感、制 导与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以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基 本训练,特别强调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备系统分析与综合、工程 设计与计算、检测与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可根据需要按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内 的行业分工设置相应专业方向。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丰富 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从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电子、通讯、控制、计算机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

3.掌握武器探测、制导与控制原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 并随着专业的发展,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分析、提出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产品设 计、生产及技术改造与升级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 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由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中近程 探测与控制、制导与控制、机电控制与传感检测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

(1)探测与控制方向类:微机原理及应用(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电路(48 学时)、电磁波辐射与传播(48学时)、系统建模与仿真(48学时)、中近程探测原理(48学时)、现 代电子技术及应用(40学时)。

(2)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方向类:微机原理及应用(48学时)、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48学 时)、控制元件(40学时)、计算机控制原理(48学时)、现代控制理论(48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 (48学时)、飞行器制导与控制(48学时)、探测原理(48学时)、导航原理(48学时)。

2.示例二: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英](48学时)、复合探测与识别技术(32学时)、探测制导 课程设计(40学时)、探测制导与控制综合实验(40学时)、陀螺与惯性技术(48学时)、无线电探 测系统(48学时)、制导与控制技术(48学时)。

3.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56学时)、模拟电路基础(64学时)、数字电路基础(56学时)、高 频电路基础(48学时)、信号与系统(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40学 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32学时)、兵器概论(40学时)、中近程探测原理(48学时)、弹道学(32 学时)、制导与控制原理(32学时)、导航原理(32学时)、引信系统分析与设计(48学时)、传感与 测试技术(48学时)、机电系统可靠性技术(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32学时)、电工电子实习(32学时)、工程实践(32学时)、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实践(24学时)、专业课程设计(32学时)、生产实习(64学时)、毕业设 计(论文)(256学时)。

主要专业实验:中近程探测原理实验、传感与测试技术实验、光学工程实验、探测与识别技术 实验、现代电子学应用技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实验、武器动态仿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计算机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航天器控制原理》、《导弹控制原理》、《导弹总体设计》、《导引系统原理》、《电动机的单片控制》、《飞行力学》、《飞行器制导与控制》、《航模技术》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军工类单位: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科技管理、制导技术。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探测、制导控制及引信科学的研究、设计、制造、测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兵器工业部门,也可在民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等,由于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自身的某些特点,因而学生就业后一般都到兵器工业部门;由于目前该项技术在军事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并且研究的潜力和发展前景都十分巨大,所以该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良好。而对于一些民用企业来说,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势头也被一致看好,特别是在冶金与深加工领域潜力巨大,因此毕业生到民用企业工作,将技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计算机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航天器控制原理》、《导弹控制原理》、《导弹总体设计》、《导引系统原理》、《电动机的单片控制》、《飞行力学》、《飞行器制导与控制》、《航模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科研和人文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强。95%左右的学生将选择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5%左右的学生将选择到航空航天部门或知名企业或民航、金融等相关行业就业。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探测指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的前景仍被人们看好,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

  • 索引序列
  • 语音信号数字化过程研究论文
  • 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论文
  • 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 对外汉语语音习得过程研究论文
  • 数字信号处理论文光学工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