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科学通报期刊中文导读

科学通报期刊中文导读

发布时间:

科学通报期刊中文导读

科学通报投稿难度不是很大。

科学通报投稿影响因子:

据2019年5月18日中国知网显示,《科学通报》总被下载5130861次,总被引288599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9年5月1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科学通报》被引量为113752次,下载量为284967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科学通报》影响因子为,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625名,在金融保险类排名(78种)中排第3名。

科学通报投稿学术交流:

1988年8月5日至9日,“第四次全国炭十四学术会议”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55个单位的108名代表,《科学通报社》编辑部负责人也列席了会议。

1991年5月21日至26日,“第二届全国数学编辑学术交流会”在浙江省建德县举行。《科学通报》及出版社在内的50家单位7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2010年11月2日,《科学通报》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该刊理事会理事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该刊总主编朱作言等参加该次会议。

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提高我校师生学术论文水平,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进一步体现质量导向,依据ISI web ofscience 收录的SCI期刊、EI收录的期刊以及中国科技论文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等,学校决定按期刊影响力,将学术期刊分为TO、T1、T2、T3、T4五类。(一)TO类期刊1. ISI web of science 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期刊。2.对于无影响因子大于10 的SCI期刊的一级学科可申报1个代表本学科国际顶级水平的SCI期刊至TO类。(二)T1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大类分区1区的期刊。2.各一级学科可调整1~2个本学科标志性的SCI期刊至T1类。3.《中国科学》系列期刊(英文版)。4.《科学通报》(英文版)。(三)T2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 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大类分区2区的期刊。2.《中国科学》系列期刊(中文版)。3.《科学通报》(中文版)。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可调整1~2个代表本学科国际顶级水平的会议论文至T2类。(四)T3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 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大类分区3区的期刊。2.各一级学科可调整1~2个代表本学科国内顶级水平的国内一级学会期刊至T3类。3.《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五)T4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其它SCI 期刊。收录的其它期刊。3.各一级学科可调整1~2个本学科标志性的中文核心期刊至T4类。

是EI《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致力于快速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消息、进展, 点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 要求文章短小精悍, 可读性强, 能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影响.《科学通报》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 旬刊, 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 《科学通报》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源期刊, 同时被E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发布的最新数据, 《科学通报》的影响因子为, 总引频次为6843.

科学通报期刊容易中吗

以前小木虫上就有过类似的贴子最后得出结论 中国科学 比 科学通报 牛一点吧hbqouc(站内联系TA)2个都很牛 哈哈今天来灌水(站内联系TA)中国科学:D:Dyam_yang(站内联系TA)我喜欢中国科学:Dmarineman(站内联系TA)国内的刊物,还是别讨论了,差不多wordadobe(站内联系TA)国内刊物有啥牛不牛的,都是些过时的东西,有本事的谁投它哦有没啥影响力,国内的学霸们自己跟自己玩呢xdz1978(站内联系TA)这两个杂志很难发啊,当然质量确实不错mdzhao(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marineman at 2009-11-2 21:16:国内的刊物,还是别讨论了,差不多 同意,确实差不多shuxuei(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wordadobe at 2009-11-2 21:25:国内刊物有啥牛不牛的,都是些过时的东西,有本事的谁投它哦有没啥影响力,国内的学霸们自己跟自己玩呢 不管怎么说,中国科学在国内是最牛的!paperpublishing(站内联系TA)中国科学在中国就跟nature science 的级别一样,你说谁牛?zhaocy8903(站内联系TA)你别搭理他们,他们回更牛yqzhang6518(站内联系TA)难投不代表水平高,中国并不是世界科研中心,国人有好的文章首选还是投国外刊物!你可以问一下周围的同志!liuying888(站内联系TA)别讨论了,我们都是国外不要了再往上边投,你去看看投稿要求中的作者介绍你就知道了,中国的期刊是重个人名气而不是文章质量,外国好的期刊哪怕你是一个本科生,只要你的论文有质量就能发,中国的期刊在这种学术氛围下是上不了档次的。su27baby(站内联系TA)反正这两个都比较牛,没指望在这上面整篇文章zhangyatao(站内联系TA)中国科学!:Dwwmwwm(站内联系TA):D:D:D算一算影响因子就行了。

大致有几种方法:1,利用网络,找到发表原创文章的网站,把自己的大作发布上去即可,优点:很容易走红,点击率高,缺点:借予网络的特性,也很容易被别人抄袭!,原创网址我知道的有:榕树下。2,通过邮递方式投稿,优点: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版权,缺点:命中率低,建议往一些比较正规的杂志报社投稿,比如《辽宁青年》,《读者》,同样也可以网上投递,3,搜集征文信息.优点,成名的捷径,已经采纳,很快多家报社都会转载,缺点:版权容易受到侵害,建议找一些比较正规的杂志编辑部组织的征文活动。以上方式,务必本人保管好底稿,以便查证,即使自己的大作不被采用,将来可以修改后再次投递,自己不会蒙受丢稿的损失,还有提醒阁下:成名贵在坚持!文章投出去怎么就没有发表,有多种原因:你的文章质量不高;虽然质量高但投错了地方,不信你将一篇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论文投到《有机化学杂志》看结果如何,这就是投错了地方。下面谈谈怎样提高投稿的命中率。大多数报刊杂志都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稿源,要在激烈的用稿竞争中获胜,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使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变成铅字,让你的研究成果为的人认可和受益,也让大家与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投稿时须注意以下5个问题:1.投稿要对路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例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的综合性学术月刊。经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学教育》栏目简介,《化学教育》征稿简则。如果要向这家杂志投稿,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它几家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也会对其读者对象、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方面进行介绍。2.注意把握时机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比如:与下学期一开学要学的内容有关的稿件,一般在上学期期末最迟在假期当中就要发,这样才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果你等到教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写出来投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这便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多数与教学进度有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后发现了问题才研究撰写出来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时机。怎么?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加工仔细斟酌,到第二年合适的时候再投出去,这样经过冷加工后,稿件会更成熟。有些报刊采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个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复,再投给其它报刊也已错过了时机。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法,只是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3.注意格式要规范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政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4.适当控制字数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面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可稍长些,面向学生的作品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在笔者看来,“稍长”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3000-5000字之间,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则最好;“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如果500-1000字顶多1500字能说清问题则最好。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例如:《化学教育》的“化学与社会”栏目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字数应在3000字内,“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内,“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字数在500—2000。5.讲究投稿策略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从此不再写稿。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从撰稿者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发,即经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发表,压低期望值,用不用让编辑部去考虑,事实上你想也没有用;二是猛打猛冲,以多取胜,越不发越寄,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特别是一些稿源充足级别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连仔细看都未来得及就提出了处理意见,“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就可能感动上帝,如果你写的稿件确有水平,不用说,只仔细看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连你以前投的稿子都会引起编辑的注意;三是认准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确有价值,就可以反复投,也可以转投其它同类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发现认可的时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的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样质量的稿件投给这样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机会,刚开始写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梦想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五是趁热打铁,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马上再寄,趁编辑部对你的稿子还有印象,继续开拓。六是注意对准档次,即投稿时注意稿件的质量与刊物的级别影响对应一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发表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对“高级别”刊物,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创牌子、打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一定是“拳头产品”,如刊物多次发表过你的稿子属于“熟门熟路”,可采取中档稿子对高级刊物的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原来未发表过文章,没有什么名气,门路不熟,属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赛马”的法,以好对中、以中对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胜”的效果。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规定,都反对“一稿多投”,都要求过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时效性很强,特别是配合教学进度的稿件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法:一是按规定,过期改投或留待明年再投,二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变通的法就是作好投稿记录,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发。一般说来,知名度不大、刚开始写稿的作者,特别是质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会出现几家刊物同时采用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成第二种法,各报刊杂志编辑部似亦不应反对这种法。要说责任的话,作者写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时通知作者,耽误了用稿时机,这个责任编辑部应该负,不知笔者的看法是否正确。一、稿件首先要书写整齐,字迹不要潦草,稿纸要用方格纸。不少作者在这一方面不太注意,抄写得乱七八糟,字迹潦草。更有甚者,随便将一首诗抄在烟盒上或写在用过的稿纸背面。有些作者虽然用稿纸抄写但未用方格稿纸等等。对于这一类来稿,编辑一般都不会认真去阅读。一是阅读起来太费劲。二是编辑感觉到作者创作不严谨,投来的稿件质量肯定好不到那里去。三是不用方格稿纸抄写,若稿件刊用修改起来也不方便,算行距,字数也不好计算。二、投稿时作者要谦虚。不少作者投稿时总爱附言。作者附言可以说五花八门。附言适当地介绍一下自己未尝不可,但要言简意赅,谦虚有礼。记得我刚参加工作在一家市级文学刊物作编辑工作时看到过不少类似的附言:我是某协会会员,某华人文学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可以说我是有一定影响的作家、诗人。今寄诗作几首,在你们这类市级刊物上发表应该是绰绰有余吧``````。诚想,有哪一位编辑愿发这种骄傲自大的作者稿件。你既然这么高的水平,既然眼中没市级刊物,何以给市级刊物投稿呢!当时,我还年轻,耐着性子看完诗作,其实所谓的诗作连上县级刊物的水平都达不到,纯粹是作者自吹自擂罢了。再者作者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总认为自己的稿件水平高,真应了那句“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谚语,来稿时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稿件,甚至讲已得到了某主编的肯定或得到了某位作家的赏识。其实,稿件的好与坏,编辑阅完便知,作者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投稿时作者一定要谦虚,不要过高地宣传自己。三、投稿要有的放矢。目前,国内报刊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文学报刊在国内有一千余家,再加上各类报纸的文学副刊,那就数不胜数。经常有作者埋怨自己的稿件得不到编辑的赏识,除了质量外,不外乎是作者没找对投稿的报刊。其实,每一家报刊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用稿的标准,不能写完稿不加选择就投,那肯定是不容易投中。一般来讲,报纸副刊发表的文章都要比纯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水平低,而且报纸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一般都要配合本时期报纸宣传主题,也可以说是应景之作。如果是这种稿件,一般不易在纯文学刊物发表。当然,也有一些大报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水平并不低,这要看是什么报了。文学刊物一般分为市级、省级、中央级。通常来讲,级别的不同,所选稿件质量就不同,比如说《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可以说选载的都是小说精萃,一般作者的作品不易被选中。如何让自己的稿件提高命中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根据自己的创作水平向相应的报刊投稿,这样就容易投中。四、稿件最好不要寄给某一位编辑。作编辑久了,认识的文友也就多了。因此,编辑的私人信件或寄给编辑的稿件就多了,案头上压满了来信、来稿,处理都处理不完。编辑部都有专门的收发人员,来稿及时登记,及时分发,一般都不会积压,反而寄给某一位编辑的稿件常常会积压,得不到及时处理。五、稿件要自留底稿,便于一稿多投。现在所有报刊都不退稿,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支付不起大量的邮费。一般来讲二个月(有约定的除外)内未见采用通知可另投它刊。稿件还是要多投几家报刊(同一时间不要一稿两投),说不定被哪一家报刊选上了。未发表不一定就是水平低,关键是要有的放矢的投稿。六、给报纸副刊投稿切忌投长稿。众所周知,报纸副刊的容量极其有限,稿件字数太多,版面无法容纳,编辑修改起来费时费脑,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一般都会选择其它稿件,稿件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七、寄稿时要在稿末写清固定地址、邮编、姓名,以便编辑联系。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有不少作者往往忘了在稿末写地址,使编辑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

是EI《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致力于快速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消息、进展, 点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 要求文章短小精悍, 可读性强, 能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影响.《科学通报》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 旬刊, 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 《科学通报》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源期刊, 同时被E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发布的最新数据, 《科学通报》的影响因子为, 总引频次为6843.

中国科学 和《科学通报》是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里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在国内外都有着长期而广泛的影响。这两种杂志均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

中国农学通报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由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两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担任主编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通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多年来一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国际农业和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收录,并向海外10多个国家的有关数据库和图书馆赠阅。

不是 可以上中国知网查一下

12版的核心目录已经取消了中国农学通报的资格,现在不是中文核心了,只是科技核心而已,请参考查询后采纳。。。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编辑单位:中国农学通报期刊社社长:胡映霞主编:石元春主任:韩忠超 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邮政编码:100125 国内刊号: CN 11-1984/S 国际刊号: ISSN 1000-6850 邮发代号: 2-772 定价: 20元/期 首先肯定一点 该刊为国家级期刊 并且是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源刊) 部分科技核心期刊(源刊)目录如下:U609 中国酿造W00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H958 中国农学通报H027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H567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H030 中国农业科学H210 中国农业气象 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目录查找方式:百度搜索中信所(全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下载2011版目录(到2013年所用的需在2012年底才能公布2012版目录,现在所用的是2011版) 如还有其他问题可追问。

科技导报期刊

刊名:国际医药卫生导报internationalmedicine&healthguidancenews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院卫生导报社周期:半月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7-1245cn:44-1417/r邮发代号:46-156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创刊时间:1995普刊!请到中国论文及第网北大核心或者科技统计源核心目录查询!

是双核心《科技导报》1980年由杨振宁、李政道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倡议在美国创办,1984年转至中国办刊并正式建社,1986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会刊。钱宁教授、孟昭英院士、朱光亚院士先后任主编,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综合性学术会刊,《科技导报》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以面向世界报道中国最优秀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己任,将刊物办成中国的Science和Nature为奋斗目标,积极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发现、新创造、新方法,广泛地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力图展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科技导报》以发表国内外科学技术各学科专业原创性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以及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快速、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提供科技信息,力争办成一份有影响、有特色、有品位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期刊。《科技导报》以“刊登原创学术论文,报道前沿科技成果;涵盖科技各个领域,关注重大科技问题;重视理论研究创新,鼓励学术观点争鸣;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探索强国兴邦道路”为办刊宗旨,以“处理来稿周期短,报道成果时效强,探究问题起点高,研讨思路视野宽,提出对策着眼远,争鸣学术气氛浓”为办刊特色,在全国众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中独树一帜。《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 “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科技导报》为旬刊,每月8日、18日和28日出版, 96页/期,全刊轻涂纸彩色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 卷首语、本刊专稿、研究论文、学术争鸣、综述文章、科技风云、科技事件、科技工作者大家谈、书评、图书推介、科技纵横捭阖、主编心语、走向职场、学术动态等。

《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岩土力学》(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 《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中外公路 》\x0d\x0a\x0d\x0a《现代隧道技术》\x0d\x0a\x0d\x0a《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 “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x0d\x0a\x0d\x0a《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x0d\x0a\x0d\x0a《现代矿业》 (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x0d\x0a\x0d\x0a《建筑工业》 (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

“八五花”指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1981年至1985年期间。在“八五花”时期,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迅速,许多杂志成为了社会舆论的重要渠道。其中,五大杂志指的是《人民文学》、《小说选刊》、《收获》、《家庭》和《读者》。在这五大杂志中,《人民文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其封面涉及的重要月份主要有以下几个:1. 1981年3月:第一期《人民文学》面世,标志着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崭新起点。2. 1982年11月:第二十一期《人民文学》刊登鲁迅未发表过的小说《故乡》。3. 1984年7月:第四十三期《人民文学》发表徐怀中的长篇小说《黄土高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除了《人民文学》,其他四大杂志的重要封面月份如下:1. 《小说选刊》:1983年9月,刊发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2. 《收获》:1985年5月,刊发大作家张謇的长篇小说《东风第一号》;3. 《家庭》:1981年8月,第一期刊发《荷塘月色》等家庭生活题材的文章;4. 《读者》:1984年12月,刊发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

论文期刊导读

作者:社内编辑李老师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不同阶段不同目的下,阅读的侧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下面介绍的是几种不同目的的文献读法中最为经典的一种阅读方式,从文章各部分的阅读顺序和重点角度的一种阅读方式。一篇健全的文章大多为IMRAD结构,什么是IMRAD?简言之,它就是:Introduction:What problem was studied?Methods and Material:How was the problem studied?Results:What were the findings?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What do these findings mean?此外,还有一些包括Title,abstract,authors,acknowledgements,declarations, references以及重要的能让我们一目了然的Tables and figures, legends等等。1. Title一篇文章中,题目是其灵魂,它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应文献中最重要的内容。所以,首先要读透文章的题目。外文文献标题常常让人乍看之下,不知所云,因此所谓读透就是看完标题以后,可以推测出作者重点要讲的是什么内容。2. Author and Department作者的姓名和单位,一般出现在标题下方,主要是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很多同学常常苦于某篇外文文献始终找不到全文,这时可以考虑到该作者的个人网站上去找,或是给作者发邮件。英语国家的作者会把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3. Abstract & Key words摘要是文章的心脏,概括全文的精华。一般包括: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所以,摘要要精读,哪怕外文看不懂也要往下看!(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所以在你第一眼看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是正常的。)读的时候带着问题,效率更高:这篇文章研究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是否新颖?得到了什么结果?这篇文章与我研究的内容是否相关?采用的方法我是否感兴趣?结果是我想要的吗?等等。4. Introduction引言是对全文内容和结构的整体勾画。可以理解为:一篇简单的该领域内的文献综述。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是研究者进入某一领域最好的教科书。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某领域,还请认真的阅读每篇论文的Introduction,你可以详细的了解到你所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今的进展,这是你爬上巨人肩膀的梯子。(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5. Analytical Methods简单地说,这部分就是介绍试验方法,作者是如何做试验的。刚刚开始看文献的时候,材料与方法是很重要的,你需要从大量的方法中总结你需要的方法。通过阅读此部分也可以学习别人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6. Results结果是对实验情况作一个总的介绍。在阅读外文文献时,我们一定要结合结果中的图和表看,主要看懂试验的结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外文作者通常会侧重以图的形式表现各种结果,所以学会看外文标注的图很重要。7. Discussion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将阐明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原理,并进行综合、推理和归纳,探讨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该部分会指出本研究成果与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一致或不同的地方,讨论该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可能性。所以,这是重点,必须精读!在读之前可以先想想: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的分析与讨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仔细体会作者观点,为我所用。当然有时候别人的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偶尔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8. Conclusion结论部分会简明扼要地归纳出该研究的新发现、新观点、新理论等。若是带着扩充知识面的目的来阅读文献,那么结论部分就很重要啦。观察作者提出的主题,以及该主题目前的进展,然后在reference中找寻相似的文章,每天读个一两篇外文文献,一个月后就基本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了。9. Reference / Bibliography如果你想继续深入的了解文章,参考文献为你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通过参考文献,可以观察一些特定领域大牛们的名字,和一些日期较新的文献。同时,如果对文中某一些专有词汇弄不明白,也可根据参考文献进行“追根溯源”,找到需要的文献。

期刊论文格式模板

论文装订顺序为外封面开题报告内封面目录中文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外文题名外文摘要外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考核意见表。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期刊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论文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单位、姓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

1、论文标题

回答本文关于什么?最佳文题的标准是用最少的必要的术语去准确描述论文的内容。基本写作要求是准确、简洁和有效。论文的标题必须确切地概括论文的论点或中心内容,做到文题相符,含义明确。标题必须意思清楚、言简意赅地概括反映论文所讨论的内容。一则好的标题应该确切、鲜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使读者在未看论文的摘要和正文之前即能迅速准确地判明论文的基本内容,从而做出是否阅读摘要和正文的判断。

此外,标题应反映论文所属的学科,题目大小要合乎分寸,切忌华而不实。不要使用过于笼统、夸张或是太大的题目,使人看了不知道究竟是研究的什么问题。醒目的标题,其含义能让人一望即知,而且能立刻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科技论文的标题因为要反映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文的基本观点,所以通常不可能写得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简短,但是也必须尽可能地写得简练些,不要写得太长,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应避免繁琐、累赘和过于平淡无味。另外,也要注意在题目中突出新的观点来,使人看了标题知道文章有新见解。要说明一点,论文的标题与论题并不是同一概念。论题是文章的基本观点,标题是文章的题目。但是有些论文的标题和文章的论题是相同的,即标题反映了论题;有的则没有反映。

尽量在标题中使用论文中的关键词语,一方面有助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可增加论文的被检次数,从而可能增加被引次数,因为用机器检索时,机器只显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而不是整个标题。就此而言,标题中关键词语的使用问题应该引起论文作者的高度重视。

如果想在标题中表达较多的内容,例如,既想概括地表达出文章的论述范围,又想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者对某一问题的评论,这时标题就会写得太长,而且一个标题也难以表达两层意思。解决的办法是在主标题下加一副标题。主标题概括地表述论文的主题或讨论范围,副标题作为主标题意思的补充和引申。这种加副标题的做法,在论文特别是在中文论文写作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但有的期刊明确不要加副标题,所以在投稿前需看该期刊的投稿须知。

另外,尽量避免在标题中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公式等,以防止出现误解。

2、作者及单位

回答谁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工作及论文的撰写,一般以对文章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单位一般要求写至二级,如XX大学Xx学院。作者简介应按所投期刊要求撰写。基金项目名称要准确,并注明编号。

作者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一作者,其次是通讯作者,如果通讯作者在该领域为大家公认的名人,则有利于稿件通过编辑的初审关,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二作者,也可以放在最后,但如果通讯作者不是第一作者的你,则在稿件中的联系方式要为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一般来说,导师充当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有些期刊当稿件被录用并在稿件修改时,允许改动作者顺序,虽然你已经签了版权合同,当然,这个改动以不引起版权纠纷为好。

3、摘要

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一指示性文摘。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浓缩。因此,应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后再写,这样有利于文章要点的提炼。优秀的摘要应能有效地抓住读者的兴趣。如果不是综述性文章,文章的英文摘要可以按照报道性文摘去写,即按objee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和Conelusions(结论)逐一阐述论文的梗概。时态主要是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也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从理论上讲:一般现在时用于通过科学实验取得的研究结果、结论,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般过去时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认识也许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完成时用于表明过程的.延续性,虽某事件(或过程)发生在过去,但强调对现实所产生的影响。上述三个时态是撰写摘要时常用的时态,有时很难区分它们在含义上的严格差异。目前,英文摘要仍以被动语态为多。使用第一人称时,用凡指的we,theaUthor,theauthors,不用工。

4、关键词

关键词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尽量少用不规范的主题词或新造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一篇论文可选取3一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关键词可以从论文标题中,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选。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关键词,可以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论文所涉及的概念深度。

5、引言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引言作为学术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文字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读者了解该文的概貌,起导读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的。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结果、意义和前景,不要展开讨论。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

编辑对引言的一般意见为引言是否充分反映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是否阐述了该项研究的必要性。

引言的具体要求:(a)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b)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出文献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c)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实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求”、“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d)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但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e)简短的引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和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f)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性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g)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一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一般以两三百字左右为宜。

6、材料与方法

这部分主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即用什么做研究(即研究所用的材料)和怎样做研究(从事研究所用的方法)应尽可能按实验研究的先后顺序描述,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前人的,或者即使有所改进,也必须标注参考文献。另外,还要叙述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测试什么参数、测量量程或范围等。

7、结果

结果是论文的核心,主要回答发生了什么。数据可用图、表或文字表达,但三者间应尽量少重复;在文字部分叙述主要结果和意义,用图或表给出较详细的数据。量和单位必须注意采用国际标准,注意大小写、正斜体。

8、讨论

回答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为前言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的答案,结果怎样支持答案。集中讨论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并与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给出结果所支持的结论。讨论的每个部分应有一个主题,并根据其逻辑顺序确定层次。且讨论内容应该为自己研究独特的东西,和别人相同或相似的一笔带过,不要深入讨论。另外讨论的数据来源应该和结论中的数据一致,并一一对应,前后呼应,互相衬托。

9、结论

结论也叫结束语,是文章的总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需要简洁地指出: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解决的问题;与以前已发表论文的异同;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结论不是摘要简单地复述。

10、致谢

对提供了基金和物质的帮助者必须表示感谢,但仅列出对本工作提供特殊的实质性贡献者的姓名;同时必须得到被致谢者的同意。

11、参考文献

与本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有关的其它相关的研究,著录要求是:准确、完整、规范,并必须在文章引用处注明。

文字编排要求:

论文整体编排上,页面设置默认格式,行间距倍左右,整洁大方,疏密得当。具体要求:

1、标题: 黑体,三号,居中

2、署名: 单位与姓名之间空一字,宋体,小四号,与标题间距一行

3、摘要: 与署名间距一行,首行缩进四字,“摘要”二字之间空一字,黑体,五号,后跟冒号;摘要内容楷体,五号,换行后文字缩进两字

4、关键词: 首字与“摘要”对齐,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关键词3或5个为宜,楷体,五号

5、正文:( 1)与“关键词”间距一行;(2)宋体,小四号;(3)每段首行空两字;(4)文科各级目录方式:“一、”“(一)”“1、”“(1)”;(5)理科各级目录方式:“1.”“”“”;正文中如果直接引用一个或几个段落、一个或几个案例,一般独立成段,段落开头空四格,换行空两格,五号楷体字为宜。

6、注释或参考文献: 与正文至少间距一行,“注释”或“参考文献”用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在正文中须标出“[1]”、“[2]”……,然后在注释或参考文献后对应注明“[1]”、“[2]”……做注释或参考文献时须完整,不得残缺不全;注释或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请详看第7条目。

7、做注释或参考文献,

第一种:传统形式

引自期刊:

[1]作者:《题名》,《刊名》,××××年第×期,第×页。

引自专著:

[2]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及××××年×版,第×页

引自报纸:

[3]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论点好不好、新不新,论证过程对不对、新不新,论据贴不贴、新不新。其他头头尾尾少看或干脆不看。

  • 索引序列
  • 科学通报期刊中文导读
  • 科学通报期刊容易中吗
  • 中国农学通报期刊
  • 科技导报期刊
  • 论文期刊导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