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网络与新媒体论文研究方向

网络与新媒体论文研究方向

发布时间:

网络与新媒体论文研究方向

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我是一名大三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您的这个疑虑我刚刚经历过,所以我有幸可以将我的个人经验来分享给您(仅代表个人观点)。

考研和不考研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很久,看着身边的小伙伴都考研,我自己也曾经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觉得自己浪费时间,荒度流年。其实不然,考研这个问题就是看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梦想。

首先,只有安于学习的人才能考研。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能静下心来学习的人,大一大二撒丫子玩儿惯了,很少有人能坚持静下心来学习的,这是考研最重要的,就是静下心学习,不受外界的干扰。

其次,看个人的性格问题。你是想继续学习呢,还是想早点儿走出学校,努力的学习经验。这个也很重要,看你自己喜欢哪方面,你更趋向那个方面就试着走哪个。比如说我就喜欢实践,就喜欢在机房用各种软件做出不一样的视觉盛宴,所以考研对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这一类的实践的职位需要的是经验,而不是学历。

我身边考研的人呢都是以后想进一个好的传媒学校深修自己,对实践没有太大的兴趣,有的也想做大学的老师,教授这些方面的。

所以以我的观点是,如果你不喜欢实践就可以去尝试考研来深修自己,如果你喜欢实践,就无需考研,早日踏出校门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是至关重要的。建议你找个相关的实习体验一下,如果你觉得在工作里收获比较大,就留在那里。读研要考虑清楚,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研究生出来找个好工作还是别的?当然,现在研究生也很多,如果你不是很急着出来工作,读研也可以。

最后呢,我谈一下学习深造的前景。总体来说这个专业前景还是挺不错的,新兴的专业,开设的院校并不多,读研的话有新闻学和传播学和影视类以及互联网信息类等等的方向。我认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上不上研究生还是在于自己。读研就是对专业的某一个领域深入学习,研究。如果自己感兴趣,喜欢这个专业,想深入学习,喜欢做学术、研究。读个研究生也不错,总体来说,研究生的薪资还是高于本科生。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0559暨南大学:传播学专业下设网络与新媒体方向,专业课考察707新闻传播史论和809新闻传播业务。

10718陕西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下设网络与新媒体方向,专业课考察710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和811新闻传播实务。

10610四川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下设01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和02新媒体与社会文化两个研究方向,01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专业课考察636新闻传播史论和916新闻传播业务。

10284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下设网络与新媒体方向,专业课考察620传播史论和959研究方法和传播业务。

新媒体这个新兴专业的就业方向相对来说还是很广泛的,这个专业并不是冷门专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走出了百姓生活,并且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各行各业。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传播理念不断革新,全媒体化信息传播路径出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凸显,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正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其中,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网络与新媒体是一门将要适应其媒介内容生产,媒介经营管理、新媒体设计制作等。具体而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设置就是为现代传媒产业服务,为新媒体行业发展与进步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首先是需要考研的问题。因为目前在读大一所以没什么好的想法,回答的不好的话多多包涵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属于文学大类,一般认为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分支,因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个是时代变革的产物,所以它非常新……像我们学校(北京体育大学)的话,本专业就是2018年新开设的,同时取消了广告学专业,这样看网络与新媒体也是广告学的延伸。

所以它这个专业还在摸索发展阶段,如果是以后单纯想走学术研究的路,仅靠大学的学习是不够的,所以选择考研是有利的方向。不过就算不搞学术研究选择考研也不一定是坏的选择,当下这个社会学历也还是很重要的,找工作经常会看到985,211优先,所以如果本科学校不是很满意的话,也可以选择考研深造。决定考研的话就面临是否跨专业的问题,这就是个人兴趣问题了,喜欢什么学什么叭。

但如果是对本专业兴趣没那么浓烈就可以选择就业,选择就业的话,前景应该是很广阔的。本人潜水于某招聘软件,找到一些相关专业的工作岗位。截图如下。

这样看来,网络与新媒体就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就图片上来看(我添加的岗位是内容编辑岗位),就业必须有一技之长,像上了大学以后经常会用到的ps,pr,以及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熟练掌握,还有制作推送……这些都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是网络与新媒体考研的前景如何的问题。考研的话听学姐说是,大二开始要找学校,因为不同学校关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考研的具体设置是不一样的,大三开始准备。不跨专业的前提下,这个专业考研的方向还是很多的。以下是我了解到的一些资料,本方向是计算机科学和新闻传播的交叉学科,以新兴媒体的集成、制作、管理、分发等支撑技术以及新兴媒体产业链、经营模式等实务为主要研究对象,面向培养既具备突出计算机技术、相关技能又对新媒体产业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具有鲜明突出的交叉融合特点。从这个专业招生特点就可以看出其交叉融合的特点,文理兼容,也就是说如果个人偏向理科生,对计算机技术(电脑编程、动画制作等)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广告学或者跨专业考软件工程。如果偏文科一点,喜欢文学历史,就可以考新闻学,传播学之类的。以上是一些小小的看法,其实前景什么的都挺好的,毕竟是新兴学科,方兴未艾,所以还是找准定位看自己想做什么叭。

网络与新媒体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网络与新媒体是偏文科专业,从2021年各省份招生计划来看,绝大部分高校都是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放在文科(历史)中进行招生,所以该专业属于偏文科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有新闻传播技术、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在学生的就业岗位上,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设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为其特色,是“文”和“理”的结合、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网络技术与数字媒体的结合。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中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对按规定修满学分并符合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素质要求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遵纪守法。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等基本准则以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理想。具有清晰的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具备积极乐观、竞争协作的良好个性,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创业基本素质。

知识要求

掌握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拥有比较广博和扎实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掌握业界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了解外国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应用。

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1门外语,在外语的听、说、读、写、译方面达到较高的实际应用水平。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调查研究能力。掌握媒介经营管理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媒介调查、媒体策划与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了解并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思维与一定的创业素质与能力。

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对按规定修满学分并符合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总体框架

根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特点,课程体系应当包括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作品)。理论课程主要包含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这四大类课程总体上应能充分反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的要求,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的最新经验,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课程总体框架设计应当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扩大通识类课程覆盖面,增加新媒体知识和技术相关课程,涵盖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总学分一般为140—160学分。各高校可选择一些反映学科前沿、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作为选修科目。有条件的学校可制订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计划、各类形式和层次的联合培养,以及开展双语教学。

各高校应开发拓展校内与校外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平台。各高校结合办学实际,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以及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师资情况,结合专业教学目标和任务,在课程设置中,应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非线性编辑、融合新闻作品创作、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等。

毕业论文

要求学生根据在校期间专业学习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并结合自身专业实践进行选题。选题要求关注本专业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实践发展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或国内外实践发展的前沿动向。选题角度不宜过大,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可操作性。论文选题应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领域相关,论文内容主要分为绪论(含文献综述)、正文、结论三部分,能够体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研究能力。

毕业作品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专业自身特点采用作品创作或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毕业。作品创作的选题要密切结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主题积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在公共媒体传播的各项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调查报告的选题要与社会实际和专业领域密切相关,鼓励学生关注具有重要影响和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并且能够对实践具有一定参考和指导意义。

作品创作应当采取各专业实践创作的主流作品形式,作品长度、格式等应有统一规定,并附有作品创作报告。创作报告在内容上应包括:创作策划与背景、创作流程记录、创作阐述、创作总结与分析。调查报告在内容上应包括:调查背景、方法阐述、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结论。

人才需求

网络与新媒体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培养的人才,将要适应其媒介内容生产,媒介经营管理、新媒体设计制作等。

具体而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设置就是为现代传媒产业服务,为新媒体行业发展与进步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培养具备新媒体意识,熟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掌握与之相关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各种传统媒体机构、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编导、策划、摄像(影)、制作、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开发等传播技术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时代与社会的共同要求。并且,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身就是为弥补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巨大市场缺口而设立的。

相比起传统媒体人才的培养,技术与艺术兼容,既懂网络媒体策划与创意以及内容生产又懂新媒体运营的新媒体人才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的优势与特长。

新媒体行业作为一种新兴行业,正处于专业人才的空缺期,急需大量专业创新人才,促进新媒体行业快速发展。这种人才需求不仅反映在新媒体行业各个岗位上,也反映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发展差距中。据调查资料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中国东部地区,对于新媒体人才的需求量较其他二三线城市、中国西部地区要高。而随着微信的兴起及广泛使用,截至2018年,新媒体在运营,尤其微信后台运营方面的人才需求较大。而据相关数据显示,新媒体岗位招聘信息显示社会最需要的新媒体人才的前三名是后台研发、文本编辑、产品经理。上述需求量最大的新媒体人才中,后台研发岗位招聘基本面向计算机、通讯类专业,其余两类人才专业来源广泛。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考虑从事网页设计、新闻媒体编辑、微电影拍摄、舞台灯光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服务于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网络等新媒体行业。此外,学生还可根据新媒体的衍生技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AR/VR技术等,设计相关游戏或应用软件。大量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同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又能符合大部分新媒体行业岗位的人才要求,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新媒体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并提供技术支持,新媒体行业同时也成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重要的就业方向之一。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广,可在各类门户网站、传媒商业网站、党政部门网站、企事业网站等从事信息采集、撰写、编辑等工作,也能从事与新媒体相关的网站策划、网络推广以及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记者、编辑、以及各类节目的策划、编导、节目制作等工作;还可以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行业从事商业开发、活动创意、媒体策划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稿写作、视频节目策划、编导、制作工作和整合营销、媒体公关等工作。

考研方向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广告学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传媒经营管理方向、新闻业务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等。

多媒体艺术是20世纪诞生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相结合完成的艺术作品,它既是纯艺术的一种,也是电影、电视、广告和音乐画面的常用手段之一。以数码技术为基点,兼容摄影、录像、视频、声音、装置、互动等综合手段进行创作的“多媒体艺术”,近年来在世界各个领域迅速成长,并受到社会特别是艺术界的关注,同时也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相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多媒体艺术利用了电影、电视、摄影、网络等技术,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场,当代科技的进步积极推动了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其当代性和时效性。它是一个“能够使人产生许多联想的艺术形式,它建立了一个人性化地亲密接近艺术和技术的环境和态度,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艺术家看做是网络的调解人和探索者。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方向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数字媒体技术、数字营销、内容创作与传播、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填写:

机app、网页、栏目包装这三大方面写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论文题目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

1、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2、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3、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4、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扩展资料: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选题的题目参考:

1、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

简单给你说一下吧,结合自己的经验写得,没查什么网上资料。第一,要选自己感觉学的比较好或者比较感兴趣的选,这样你才会有东西可写,答辩的时候也会应答自如。第二,选题要从小处着手,从小及大比较好写,如果一上来就选个很大的选题,结果你会发现越写越空泛,最后无话可说。比如最简单的,你分析新闻的特点,虽然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是容易写得很散乱,没有条理。但你就“及时性”一点来分析,再发散到其他的特点,横向,纵向比较,举例,就会很容易写。第三,最好选别人选的不多的选题,尽量求新,就算有一点点独创性的概念被你提出也好。因为越大众化的选题,网上的资源越多,越容易被认定为抄袭。有独创性的选题,哪怕论证的,阐述的并不是很好,也更容易被导师所接受。第四,要想写起来容易,就选容易举例的选题,怕字数不够,就多举例,再结合选题进行例子分析就好了。下面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新闻论文选题,大家可以进行参考:1、发展新闻广播的现实意义2、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3、邹韬奋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探讨4、中西新闻评论风格之比较5、论“八卦”新闻在新闻中的地位和价值6、论新闻标题的诗化效应7、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8、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9、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10、论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1、论新闻评论的人文精神12、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13、 当代新闻编辑的思维特征14、试论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业务手段15、网络新闻采写原则和方法的宏观研究

最好能在能力范围之内其实题目太新颖不一定写得好哦呵呵我当时的新闻论文题目得到老师的高度认可哦

1、互联网新闻聚合传播对版权的影响及其对策2、外国媒体在华官方微博传播研究3、电视民生新闻对文化共同体的建构4、新时期对日外宣期刊的报道研究5、新媒体背景下新华社新闻报道的创新研究6、延安时期党中央机关报新闻传播业务思想研究7、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研究8、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研究9、休闲体育旅游新闻传播优化策略研究10、媒介融合下CCTV-5《体育新闻》栏目现状研究11、我国数据新闻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12、微信热点新闻研究13、自媒体新闻传播伦理失范问题探究14、新浪网体育新闻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15、网络热点事件新闻报道话语分析以上十五个新闻学论文选题由学术堂最新整理提供。

新闻媒体论文研究方向

简单给你说一下吧,结合自己的经验写得,没查什么网上资料。第一,要选自己感觉学的比较好或者比较感兴趣的选,这样你才会有东西可写,答辩的时候也会应答自如。第二,选题要从小处着手,从小及大比较好写,如果一上来就选个很大的选题,结果你会发现越写越空泛,最后无话可说。比如最简单的,你分析新闻的特点,虽然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是容易写得很散乱,没有条理。但你就“及时性”一点来分析,再发散到其他的特点,横向,纵向比较,举例,就会很容易写。第三,最好选别人选的不多的选题,尽量求新,就算有一点点独创性的概念被你提出也好。因为越大众化的选题,网上的资源越多,越容易被认定为抄袭。有独创性的选题,哪怕论证的,阐述的并不是很好,也更容易被导师所接受。第四,要想写起来容易,就选容易举例的选题,怕字数不够,就多举例,再结合选题进行例子分析就好了。下面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新闻论文选题,大家可以进行参考:1、发展新闻广播的现实意义2、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3、邹韬奋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探讨4、中西新闻评论风格之比较5、论“八卦”新闻在新闻中的地位和价值6、论新闻标题的诗化效应7、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8、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9、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10、论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1、论新闻评论的人文精神12、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13、 当代新闻编辑的思维特征14、试论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业务手段15、网络新闻采写原则和方法的宏观研究

我可以帮你的,需要的话见信请留言

浅析新闻报道的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一、 新闻报道的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的产生背景与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已经悄然来到了信息时代,随着新闻媒介的广泛发展与推广,新闻报道对于人民生活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同时,对整体社会的发展也起着辅助作用,然而,从事新闻报道的媒体人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都在不断的探索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工作质量的方法,争取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和努力,为广大新闻受众提供线索清晰,题目新颖,角度明确的新闻报道,近些年来,很多新闻工作者都容易受道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使得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在表面上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也就是拥有所谓的”从众心理”,也有很多新闻工作者改变了以往的正向思维而运用逆向思维模式进行新闻报道,从众心理也好,逆向思维也罢,都能够对新闻报道有着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 探讨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对新闻报道的影响有助于新闻工作的快速推进。 明确从众心理对新闻报道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发扬有利因素,克制不利因素产生的消极影响,才能使从众心理得到应有的运用。同时,逆向思维也是做好新闻报道的相关办法,分析逆向思维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促进开辟新闻报道的创新性发展。二、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从众心理是这些年来很多人群普遍拥有的心里现象,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孤立,为了表示和别人是一个群体或者更好的融入团体,人们常常表现出和别人一样的行为方式,在新闻媒体人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我们可以选择调查的方式,最好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调查从众心理在新闻媒体人中的所占比例,从而探讨从众心理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度。然而,逆向思维的研究和探讨比从众心理的调查要简单的多,我们只需要搜集足够数量的新闻报道,从其报道中分析逆向思维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比例和应用效果。三、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凡是具有两面性,新闻报道者的从众心理可能会使新闻报道拥有更多的受众,但是,这样的新闻报道便缺少了独特的视角,无法给读者焕然一新的感觉,也无法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和客观的对待新闻事件。然而,逆向思维是好的新闻报道的诀窍。逆向思维对新闻报道具有着独特的地位。四、 预期结果合理的运用逆向思维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关键步骤,逆向思维可以为新闻受众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视野,帮助受众客观理智的认识新闻事件本身,避免以讹传讹现象的发生。适当的受众心理也能够帮助受众快速进入新闻报道的阅读和理解。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有:网络传播及新媒体传播活动的过程、环节、要素和效果;在宏观上,对我国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进行深入的理性透视;在微观上,结合我国网络传播的实践,重点研究网络传播的手段、受众、发展和规制等,从而促进我国网络传播环境的建设。

网络与新媒体毕业论文

本人是本科生,现在也正在写论文。但我不是新媒体专业,下面的提纲是本人的一点见解。新媒体技术对广告设计的影响提纲一、新媒体技术简介1发展现状2新媒体技术定义4新媒体技术分类5新媒体技术作用二、广告设计1、广告设计简介2、广告设计的意义3、新媒体技术与广告设计的关系三、影响分析对广告设计有哪方面影响,可以举例说明。1新媒体技术对广告设计视觉方面的影响2新媒体技术对广告设计效率方面的影响3新媒体技术对广告设计创意方面的影响等等....4结束语总结一下

作为一种依托数字技术平台进行传播的现代化媒介,新媒体仅用了数十年的时间便获得了传统媒体近百年才慢慢拥有的受众。也正是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为我们带来信息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也变得不容忽视起来。一、新媒体的定义(一)新媒体的产生与界定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是1967年由美国学者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这一时髦单词提出之后,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新媒体?如何界定新媒体?时至今日,可以说仍旧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对于这种学术畏途的产生,英国学者理查德?厄豪尔斯曾分析过这样三个原因:“首先,这是一个极具变化的领域,即使最时兴的研究,到它成熟时就已经可能过时了;其次,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已经树立起来的重要文本和经典文本还很少;第三,甚至是‘新媒体’的定义还有待解决”[1]。事实上,自新媒体诞生以来,它的的发展历程经由精英媒体到大众媒体再到个人媒体这样三个阶段,不过也就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这和以往通过数百年时间才完成几个阶段发展的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发展速度惊人的新兴领域。在这样的发展速度面前想要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度分析立言,找出符合其现在乃至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定义,是必须要再过一些时日,一方面观察其发展变化,一方面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系统研究。虽然“新媒体”至今为止还并未存在一个确定的概念,但却已有了对于其相对准确的认识,而本文更倾向于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以及四川师范大学石磊博士的观点,即“相对论”的观点。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2]”同时,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天府早报》副总编石磊博士在《新媒体概论》中也对新媒体做了界定,他指出:新媒体一词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3]。(二)新媒体的构成要素新媒体虽然缺乏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对于现阶段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构成要素却有以下共识:1.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的,如果说传统媒体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那么新媒体就是信息社会的产物。2.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可以进行跨媒体、跨时空的信息传播,还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等特征。3.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受众可以随时通过新媒体在电子信息覆盖的地方接受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4.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5.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二、新媒体的主要特点与优势关于新媒体的特征,也有着不同的观点,但对于新媒体的主要特点,业界与学术界则有以下几点共识:1.交互性与及时性尼古拉·尼葛洛交庞帝曾经在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当中中对“被动的旧媒体”与“互动的新媒体”进行了比较,认为交互式传播是新媒体的一种常态传播,这与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点对面”的传播是具有很大区别的。以伦敦火车相撞案为例:1999年10月初,伦敦发生40年来最严重的火车相撞事件,事发清晨,正是当天报纸出版之后,而下一次报纸出版还要十几个小时。这时,《卫报》网站立刻将现场照片、事发目击等报道送到网上,在第一时间告诉了受众发生的一切。可见,早在1999年,网络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已无可比拟。时至今日,发展中的互联网的传播时效已远远超过了报纸,仅需要第一现场的民众一条微博便可以广而告之。在拥有及时性的同时,新媒体也拥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交互性。在传统媒体的互动中,新媒体则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制约,只要所处区域内有信号覆盖,便可以高速传播和更新信息,在网络中所发表的评论都立即生效,可以直接与编者进行在线交流,几乎做到了与新闻事件同步。同时的,网络平台对于信息门槛的降低,使信息接收方和传播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这一平等的平台上的交流和对话,使得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至此,信息传播才逐渐真正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草根”话语权获得的前所未有的尊重。2.海量性与共享性进入微博,我们可以看到大到社会热点、小至好友心情的众多信息,而云盘的使用则使得世界各地的信息都可以汇聚共享。依托数字化平台,新媒体克服了报纸版面的容量限制使信息得以海量传播,冲破了广播电视的单方传播与不可重复性,使资源得以下载共享,这种“天涯若比邻”式的区域覆盖使受众在随时输录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便捷获得世界各地的讯息,而空间与时间上的开放性也促成了讯息的海量性,受众在汲取所需的同时也成为的信息的传播者,使受众在海量信息与讯息共享中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3.多媒体与超文本新媒体使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是一种以结点为单位的超文本呈现。相同的,新媒体的传播也是以是超文本、超链接为依托,以结点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的。面对不同受众的需求,信息通过这些结点的不同链接,构成特定的信息网络,提供不同事物信息媒体形式。网络将传统媒体的长处集于一身,对于用户来说,信息最终以何种媒体形式出现,是文字、图片、声音还是图像,完全由用户根据信息的内容、自己的爱好以及接收条件自行决定”[5]。4.个性化与社群化新媒体出现后,虚拟社区、网络群团相继出现,受众不再受播出流程和内容的限制;各种网络平台尤其是博客微博的蹿红,使新媒体个性化与社群化这一特点便更加显著起来。以博客为例,对于博客最形象的比喻应该是公开性与私密性并存的“对外开放的私人闺房”。在这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随地的书写自己具有倾向性的个性化愿望,收看你的受众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的回复。在具备这种个性化的同时,受众也在这个社群化的平台上拥有一群特定的观看者和收听人群。通过以上特点不难看出,以互联网为代表新媒体其优势在于:网络培养了人们的平等价值观念,淡化了人们的地位和身份意识;网络传播是一种注重个性创新和个性文化的传播,它拒斥千人一面,崇尚文化多元;网络传播营造出人们通过自由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少了那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网络传播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的跨地域的“虚拟社区文化”,使人类文化的交流真正突破了时空的边界[6]。而这些,也正是新媒体能够迅速融入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使新媒体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了必要性。三、新媒体所存在的问题新媒体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它也暴露诸多问题(一)网络爆炸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导致信息良莠不齐,低俗虚假信息泛滥新媒体发展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便是信息量的绝对增加。根据美国学者弗莱德里克曾经做过的推算,即使以5年为周期来计算,也意味着,在今后不到70年的时间内,人类积累的信息量将达到我们今天信息量的100万倍[7]。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克服了报纸的版面限制,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栏,使信息得爆炸式的增长。然而正是这样的增长速度使得信息良莠难辨,低俗淫秽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而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为了引起关注则不惜捏造虚假新闻。据悉,2010年2月20日至21日,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2月20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级地震。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3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查到“谣盐”信息源头,并对始作俑者“渔翁”作出行政拘留。这些网络大V,利用网络的快捷传播与迅速扩散,造谣传谣形成所谓影响力,进而谋取不当利益成为网络“大谣”,在误导民众判断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二)市场利益驱使供应商传播不良信息,法律法规却未能跟上中新网曾发表消息称:“传媒与出版业是现在乃至新世纪最后一个暴利行业。”受新媒体广大的受众市场与几何倍的利润回报的驱使,一些供应商便甘心以“人为财死”的方式追求眼前利益,无视法规法纪,向网络中大量投放、传播不良信息。以楼宇电视为例,由于户外广告媒体的不断增多,加快了户外广告投放额的上涨幅度。北京、上海、广州的楼宇电视与电梯平面媒体发展空间广阔,成长环境优越,面向的高、中收入消费群体相对集中,与其他市场相比,增幅显著,提升了一级市场的户外投放份额。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目前尚无播发新闻信息的资质,广告是其惟一内容,侵害了人们的公共空间,单一地播发商业广告,造成了“视觉污染”[8]。可以看出,在新媒体的管理中,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从而使牟取暴利的营运商罔顾社会责任,导致市场经营秩序无法得到维系。(三)网络平台在提供便捷言论的同时产生网络暴力,使公民隐私难以维护网络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平台,人们在畅所欲言的同时也很容易形成网络暴力,即:一定规模的有组织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非理性、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9]这样的行为使得言论自由产生异化,“人肉搜索”成为一些人泄愤的途径,公民的隐私权变得难以维护。以胡伊萱案为例,由于孕妇谭培培诱杀送其回家的善良少女的行为,导致满腔怒火的网民曝光了谭培培父母以及妹妹等不涉案者的个人信息进而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虽然这是大多数网民处于“公愤”与的行为“正义感”希望替枉死少女出气,但这样的行为,归根到底仍旧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而这案例并不是个案。可见,网络暴力影响着公民的正常生活与学习,甚至会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侵害。(四)网络制度尚未完善,侵权抄袭现象难以遏制版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就是法律赋予创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作品的表达、复制、传播及利用的控制权。它不是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在因特网中的微博、博文等,只要是首次公开表达的创造性表达,都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10]然而,由于网络上信息流通量大,审核能力有限,再加之在这个虚拟平台上通过网民的注册账号很难追查到本人,使得版权的维护变得举步维艰。大多数时候,人们仅仅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便可以任意复制、抄袭他人的言论,并在未经作者允许的情况下任意转播他人作品。这样的行为已然侵权,却由于提供了大量可供免费快捷下载的资料,使得很多网民也乐于接受这样的 “免费午餐”,从而形成了既有抄袭者复制,又有传阅者下载的网络环境,也使侵权现象在网络上成为了一种大家“默认许可”的行为。(五)政府监督困难,网络公信力有待提高2008年6月,中国已大幅超过美国,跃居成为世界第一网民大国。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数达到亿。面对这样庞大的网民人数,要做好统计监督,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统计与规范过程。现今,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督引导难度较大,仍然缺乏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的监督力与审核力,一些希望借助谣言来博得眼球的网络媒体便不顾职业道德,大量散布谣言假新闻,造成了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网络缺失公信力的局面。(六)网络中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麻醉作用”与“数字鸿沟”的扩大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曾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中针对现代大众传播的负面作用提出了“麻醉作用”一说,认为:大众媒介以低廉的价格大量占用人们的时间,使人们沉浸在虚幻的自我满足中,从而丧失社会行动能力;所传递的浅俗、煽情化的内容,使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退化;使人们成为不假思索顺从现状的单面人。本文认为,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所阐述的大众传播的负面作用,同样也是网络所存在的问题。网络具有信息海量传播的特点,然而,在这些成爆炸式增长的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低俗表层信息,这些信息具有新异性与刺激性,在吸引人们去点击阅读的同时也侵占了人们思考与学习的时间,人们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在零碎肤浅的八卦娱乐之中,加之网络上缺乏深度的评论对人们的误导,很容易使人们沉溺在虚拟信息中难以自拔,失去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此外,网络在带来信息量增大的同时也产生了“数字鸿沟”。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了一种“知沟”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11]。随着新媒体发展中信息量的进一步增大,由于人们接受信息的能力与接受数字技术的机会的差异,便很可能会造成比大众传媒时代“知沟”更大的“数字鸿沟”产生。(七)负面舆论堆积造成“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网友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在匿名的情况下毫无顾忌的发表偏激言论,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现象,从“郭美美”、“干露露”到“天价月饼”、“豪华跑车”,由一点进而延伸到各个领域的负面信息五花八门,充斥全屏。就连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在网络上也更多的表现成为了一种异化与奢侈,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会认为为了一己私利而罔顾法律,长久如此,将会造成整个社会诚信缺失,投机主义已及社会风气恶化。四、新媒体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由上述问题可以看出,新媒体在带来言论繁荣的同时也在带来言论失控与社会动荡的风险。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研究有效解决对策,对于新媒体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上述几点问题,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种解决措施:(一)借助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健全信息审核平台信息审核是筛选网络信息是否适合传播的第一道门槛,在网络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健立健全相信息审核机制这一关卡,有利于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不良网络信息的大面积传播,将不良信息扼杀在初始阶段。然而,在数量巨大的网民面前这样的审核并不好开展,因此,应借助广大受众的力量。由于受众是网络信息的直接受传者同时,是网络低俗虚假信息的第一受害人,因此,受众具有对媒介活动进行监督的正当权利。受众可以通过个人信息反馈等手段建立民间信息审核平台,由“公众利益”来制约网络虚假信息的发展。(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逐步形成规范的网络秩序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同时,法律规范应当如期而至。但是,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关于网络规范方面的立法资料还相对较少,在网络大面积普及的情况下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法条法规。因此,应加快推进网络立法建设,依法治网,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与监督,注重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与著作权。使民众在享受自己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至于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而罔顾他人的合法权力,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形成规范的网络秩序,以保证网络的健康发展。(三)加强国家政府的舆论管控,引导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传播学教授郭庆光在《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这一章节中认为:“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这种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12]。国家与政府强作为强力的管理者,在解决新媒体存在的问题上也居于主导地位。2007年中共中央新年伊始的第一次学习就是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2008年,前总书记胡锦涛开与网民交流之先河,大力发展媒介和文化产业,在每个五年计划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可以看到,国家正在重视和支持着新媒体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对于新媒体发展的重视和关注,将对新媒体存在问题的解决与舆论的正确引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只有国家和政府站出来指导的舆论方向,切实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使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崭新阵地,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四)依托政府支持,加大技术监控治理力度从新媒体信息的传播过程来看,新媒体传播是产业链式的传播。整个传播过程需要涉及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移动平台提供商、移动运营商、终端提供商、渠道合作伙伴等诸多环节。因此,新媒体的内容安全,也同样需要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密切合作。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针对有害内容源、有害内容传播渠道、以及最终目标(移动终端、平板电脑)的全生态系的防护体系,才能对对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监管,从而保障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应以政府为依托,研究不良信息传播的演化机制,加强对网络通信软件、网络传输内容的管理。规范应用商店对通讯软件的检验和测试流程,使用户,尤其是抱有新异心理的未成年用户在浏览信息时受到一定的合理制约,使互联网的网络信息体系更加干净与安全。(五)媒体人增强自身自律感,坚守职业道德提高“公信力”媒体的“公信力”来自于媒体人的自律与其对于职业道德的坚守,作为一个媒体人,其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便是在威胁与利益面前,坚守媒体从业者客观公正的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公众的信赖。面对问题深入调查,客观负责的评论,促进积极信息的传播,这是网络媒体的责任与义务。通过“自律”换“自由”,以自律公约的形式强化自我约束和管理力度,才能在获得媒体公信力的同时,使网民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网络环境,向社会传递出“正能量”。(六)提高网民素质,实行网络实名制在网络普及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网民的思考与辨别能力,使网民具备对事件的基本的辨别能力,正确对待真实客观的负面信息报道,以避免将谣言信以为真而产生情绪激化。此外,网络的虚拟性也是网络存在大量谣言的重要原因,虚拟身份使得一些网民认为自己可以摆脱法律的规范而大肆造谣散布非法信息,在一些主要领域实行实名制则可以辅助网络法制建设,规范网民的行为,也为网络安全与“清网”行动提供了便捷。找出解决新媒体存在问题的对策是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必由之路,在未来,新媒体会将以更快的速度普及发展,新媒体对于社会的影响也将与日俱增。如何良好地解决新媒体存在问题,是需要国家、政府、媒体人乃至每一位公民共同努力的,也只有这样,新媒体才能健康发展,社会也才能的构建和谐。

过去的几年,户外广告行业每年都在以双位数在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但整个行业的利润却呈相反的方向,加速奔向微利时代,这反倒更有效地刺激了创新的神经,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从2005年分众在纳市上市开始,代表新制作技术的户外视频媒体作为户外广告新媒体的一种趋势汹涌而来,看看那些正在准备上市的户外广告企业,公司们的雄心几乎无处不在:继楼宇液晶电视概念热炒之后,地铁液晶电视、城市视频媒体、高校食堂联播网、医院视频联播网、银行视频媒体、机场视频媒体、公交视频媒体、社区广告、俱乐部以及家电、家居卖场视频播放终端等专业零售渠道,只要您能想象得到,各种形式的空间构筑物都有可能被挖掘为新的户外视频媒体,以及手机屏动媒体、电脑移动IPTV,新兴媒体涌动热潮,最新潮的科技工具随时可被用作营销手段…… 新媒体对于媒体到底有多重要,你听听全球媒体巨头们最近的演讲就知道了。稍微理性一点的会说“新媒体是未来”,不那么理性的干脆就直接说“旧媒体正在消亡”,创新攻略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新媒体主义,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并试图通过“新媒体”来展现自己的商业想象力。 其实没那么严重,数字时代的到来并没有打破既定的发展程序,只是我们如何利用新技术。 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如果想成功,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无论哪个行业生产和销售的是商品,即产品和服务,既然是商品,我们就要把握商品的最基本的商业功能。户外广告是一种商品,户外广告的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我们可以追溯到户外广告的起源。 户外广告的最基本的商业功能是产品促销和品牌塑造。 古代罗马和庞贝古城的废墟中发现了不少这样的标记: ▲ 有一个从古罗马遗址挖掘出的户外广告是一家房产要出租。 ▲ 还有一处在庞贝的墙上的信息是针对到这里来的旅行家的。 这是户外广告的最早起源。户外广告在17世纪以后真正出现并发展。在1870年,户外广告的收入占到商业广告的30%。 19世纪初,美国商人们在马戏团围栏和剧场墙壁上张贴广告,向行人推销止痛药和生活用品,这便是美国户外广告的起源。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品牌成为了一种质量、信誉的象征,每当出现需要时,消费者就会想到产品及其牌子,并认定某一个牌子实施购买行为。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想尽各种办法,试图在消费者的脑子里面占有一席之地。这个时候,品牌的价值就产生了,从而品牌具了有知名度、信誉度和顾客的忠诚度,某些商家的品牌被人们肯定,而品牌产品就是相对高质量和高信誉的产品(或/和服务)被消费者不断重购。户外广告承担了品牌建立、塑造和传播的商业功能,并成为建立广告知名度的第二大媒体。 近年来,以“屏”动为特征的新媒体是户外广告新出现的广告媒体产品类型或形式,是一种思维方式,新技术为媒体带来了变革,户外广告行业朝着分众、细分方向演变,是技术对传统媒体的种种切割和重组,它的出现分割了一部分广告预算,而这一部分广告份额不仅分流了传统户外的广告份额,而且更多地分流了传统电视、平面媒体的份额。这些“新媒体”因其以视频形式发布广告,可以在同一时间发布多个客户的广告,或一个广告的多组画面,可以经过专业的设计形成针对性的网络覆盖,相对于传统户外广告媒体更多地承担塑造品牌形象的功能而言,这一类媒体更有利于承担产品促销的功能,对一个企业来说品牌形象建设和产品促销都非常重要,都是企业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这和一个生产型企业在适当的时候调整产品结构没什么两样。 可以说,新的技术创新,使户外广告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媒体选择。 新媒体浪潮下的传统户外广告的创新商业思维是什么呢? 户外广告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推动传统户外广告的创新商业思维 在中国户外广告持续高速增长之下,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日趋显著,户外广告企业发展的冲动,与地方政府的清理整顿交织在一起,给整个户外广告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户外广告融入城市,关注更多的城市功能和社会公益设施,使城市户外广告在具有商业功能的同时,更多地承担城市功能,应该是一种比较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维。 TOM户外传媒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的智能新视频公交站牌通过户外广告与城市设施相结合的城市公益户外广告设施为城市市民服务,这样的电子站牌比起原来的候车站牌,人们更能体会到人性化设计带来的便利性,智能公交站牌与市民出行息息相关,它可及时发布公交线路、道路交通和市政建设有关信息,为市民提供气象、生活和文化等资讯,2平方米是上海公交车站电子站牌三面滚动灯箱和电子视频组成的广告位面积,液晶视频全天17小时持续播放新闻资讯和广告。市民在候车时不仅能看见显示屏上滚动播报“下一班车距离本站约××米”的信息,这样,在等候公交车时不仅能获知下班车离站距离,还能从站牌上设置的液晶电视上收看“交通频道”,消除候车时的焦躁情绪。正在处于试用阶段的“盲人导乘”系统是公交站牌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爱的另一个重要的体现,盲人乘客只需用随身携带的遥控器操作,电子站牌就能立刻报出这是哪一站、有哪些公交线路、哪条线路的公交车即将进站等信息,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有望在上海所有公交站点进一步推广。到2008年,上海市外环线以内近5000个公交车站的老式站牌都将换成这种新的电子站牌,每天将会有超过1200万人次的客流与这个2平方米的新型户外视频广告位相遇。 同时,我们一直认为“数字”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将成为城市的神经。“数字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改善和调控提供有力的工具,有效减少城市运行资源消耗,而且“数字”在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美化城市的人居环境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TOM户外传媒非常看好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户外广告的公益设施有助于城市的数字化进程,为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让市民享受数字化城市的便捷、时尚与快乐。 人们行走在国际大都市的户外空间,或从传媒上看到城市的摄影图片,户外广告对于城市印象和形象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心捕捉城市的脉动,追求户外广告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是传统户外广告创新的源动力。 创意和专业策划变得更为关键 传统的户外广告媒体是最可创意的,它可以是展览,也可以是主题公园,它可以包楼、也可以是立体模型,它可以跃身车身,可以出现在楼顶,也可以出现在机场路或高速路上,它可以迎合周边的环境,也可以为环境添色……。 对于建立品牌形象而言,传统户外广告的优势是无庸质疑的,优秀的户外广告创意能引起公众话题,引发其它媒体的免费的报道,这一优势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传统户外广告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一天1×4小时,一周7×24小时,无论你在什么时间节点经过,它就在那,而且具有独占性、排他性,将品牌干扰度降到最低,更有利于建立品牌形象。 我们看看美国的时代广场,是怎样在传统户外建立品牌形象的? “好时”一个国际知名的糖果制造商和经销商的户外广告设计的像一座工厂有一个户外广告创意的案例,足以证明好的传统户外广告创意的价值。JBWA日本被ADDIDAS邀请去作一个户外广告的提案,12个月以后ADDIDS全球的业务一共是4亿美元,一年的业务就转交给了JBWA日本,因为他们做得非常好。客户的工作要求是非常简单的:ADDIDS在银座必须做一个户外广告创意。问题是在银座的户外大牌上要放什么东西?如果你是一个广告商,或广告运营商,想想看你会说些什么?他们并没有去户外广告制作商那里,他们去了东京大学攀岩学校里。这个户外大牌是10层高,他们拥有12个攀岩的高手,每个小时他们在这个板上玩20分钟的足球游戏,每个小时都有平均5000人在看。每天晚上新闻都会转播,报纸开始每天报道比赛的得分情况。在纽约的主要夜间新闻,全世界大概有400多电视台报道这件事。总共全部的预算是20万美金,产生了亿的免费媒体时间,所以ADDIDS这个客户就转到JBWA。 传统户外媒体发展空间在于更多的融入互动和体验的元素 我们的世界从末呈现过如此丰富的层次感—— 资讯日益丰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不可控制; 与此同时,生活再也不会恢复以往的宁静的气息,人们很难对某种固定的观念保持长期认同; 体验至上,而且体验的多重性可以被无限挖掘。高科技的进步为商业思路的扩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变化几乎每一刻都会发生。数字化、网络化超乎想象地加速了这一进程。 英国在手机广告方面的尝试,颇具创新的一点在于结合了传统的形式——户外广告大牌。这主要有两家公司在幕后推动,一个是Maiden Group,在英国已有80年户外广告大牌的经验,另外就是Filter UK,在传输技术上颇有专长。两者的优势结合,产生的模式很有想象力——在户外广告大牌中安装相当于一辆微型车车轮大小的发射器,带有蓝牙功能的手机如果路过这些广告大牌附近,就会自动收到发射器发送的视频和声音。他们在伦敦火车站附近做了实验,共有万部手机接收到信息,其中万人愿意下载反馈率,对于广告行业来说算是相当不错了。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时候的手机广告如果换成促销折扣卷,或许马上就能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于商家来说,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一刻吗? 长期以来,广告主一直对时代广场趋之若鹜,原因是他们把时报广场当作一个到达消费者的有价值的地方,花巨额美元建立户外看版或闪耀的显示屏。但是,现在他们彻底地发现新的技术使得与消费者面对面行销的成本可以变得更加低廉,因为消费者可以把以上内容截取下来在网络上传输信息。 看看由CHARMIN 卫生纸在公共卫生间的陈列“每天在时报广场被上千人使用,单单一个站点就被7400个网站使用者流览。或者是由RaceCars最近做的展示;该行动的影像在YouTuBe网上已被流览了1800次,有超过60个人在其博客中写到,有60多个人在Flickr网站传输其有关文字和图片。“在数字世界最伟大的事情就是你可以抓住这些事件”司木露冰的品牌经理克瑞司廷先生说。“人们可以看到这些事件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3000里以外。”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出有关的图片/影像和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信息,比如在Youtube 和Myspace网站,这样一来广告主就逐步促使消费者为自己做事情。 当折扣店运营商Target在感恩节期间将David Blaine魔术师悬挂于时代广场长达两天的时间,流览者制作的影像已经被放置在Youtube网站,流览量超过了19300次。 从某种程度上讲,时代广场已经成为一个户外的平台,在时代广场所发生的已经不再直接是一个地域,即使你不在哪儿也可以体验在那儿发生的一切。” 像YouTube, Flickr 和MySpace一类的网站,有成群的游客和居民用手机和录像机、相机将广告里的信息传播到麦哈顿之外。许多消费品品牌公司正利用这一点来达成将广告信息扩散开来的目标。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无论是阿迪达斯世界杯主题公园,还是英国的户外广告运营商Maiden Group,以及近年来在美国时代广场广告传播手段的变化,在消费者至上的时代背景下,互动体验将广告进行全新的诠释, 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引发消费者参与,从而引起消费者关注,改变消费行为,达到互动,提升广告投放效益的关键,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 没错,如果非要选一个词汇统摄新媒体浪潮下的传统户外广告的创新商业思维的话,那一定是互动体验,这是一个标志性词汇。

分析了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户外、售点、网络等七大类的各自优劣势,看能不能对你有些帮助。 一、报纸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报纸的主要特点有: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3、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4、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先读,哪些地方后读;阅读一遍,还是阅读多遍;采用浏览、快速阅读或详细阅读。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记住某些内容,还是记住全部内容。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5、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6、高认知卷入 报纸广告多数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了解广告内容,要求读者在阅读时集中精力,排除其它干扰。一般而言,除非广告信息与读者有密切的关系,否则读者在主观上是不会为阅读广告花费很多精力的。读者的这种惰性心理往往会减少他们详细阅读广告文案内容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报纸读者的广告阅读程度一般是比较低的。不过当读者愿意阅读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了解就会比较全面、彻底。 7、注意度不高 在一份报纸中,有很多栏目,也有很多广告,它们竞相吸引读者的注意。这样,只有当你的广告格外醒目时,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否则,读者可能视而不见。 8、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的印刷技术最近几年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不断得到突破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二、2 杂志 杂志也是一种印刷平面广告媒体,尽管与报纸广告相比,它明显地缺乏时效性,而且覆盖面有限,但由于它精美的印刷,具有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故深受特定受众的喜爱。由于杂志种类繁多,雅俗均有,而且出刊周期短的杂志种类最多,影响颇大,因此,它成为现代广告四大媒体之一。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进步,以往的单纯平面设计模式不断被打破,新的设计形式不断出现,这都体现着杂志广告的广阔前景。杂志的主要特点有: 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 杂志的读者不象报纸广大,但分类较细,专业性较强,这便于选择特定阶层的广告非常方便,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同类杂志的读者,在质的方面大体相同,因此,广告文案的制作也容易得多,反过来说,每一类杂志都拥有其基本的读者群,那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杂志。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杂志媒体,应该根据广告目标对象的。要求对能利用的杂志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杂志的读者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而且凡是订阅某种杂志的人,对该杂志的性质与刊登内容都有一定了解和兴趣,搞专业的人对专业杂志刊登的东西容易接受,这样就有利于广告发挥作用。订阅杂志的人生活水平都较高,有能力领略广告介绍的内容,所以新产品在开辟市场时,杂志媒体也是一个有效的媒体。 2、杂志印刷精美,阅读率高,保存期长 杂志媒体的用纸较好,尤其是广告用纸更为讲究,在广告的印刷上要比报纸精美得多,尤其是彩色广告,色彩鲜艳精致,容易引人注目,可以逼真地再现商品形象,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杂志广告大都用全页或半页,版面较大,内容多,表现深刻,图文并茂,容易把广告客户所要提供的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 杂志媒体比起广播、电视来说,生命长得多。广播电视节目一播即逝,而杂志阅读时间长,常被人保存下来反复阅读,因此,杂志广告能反复与读者接触,有充分时间对广告内容作仔细研究,加深人们的印象。 3、杂志媒体版面安排灵活,颜色多样 在版面位置安排上可分为封面、封底、封二、封三、扉页、内页、插页,颜色上可以是黑白,也可以是彩色,在版面大小上有全页、半页也有1/3、2/3、1/4、1/6页的区别,有时为了适应广告客户、作大幅广告要求,还可以作连页广告、多页广告,效果十分强烈,影响巨大。 杂志与报纸一样,同属印刷媒体。这就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心理特性,包括阅读主动性、高认知卷入、保存性和可信性。但是杂志与报纸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内容上,杂志不像报纸以新闻报道为主,而是以各种专业和科普性知识来满足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在印刷质量上,杂志一般也优于报纸。因此杂志具有一些不同于报纸的心理特性。 4、读者针对性强 杂志内容有较大的倾向性、专业性,不同的杂志,一般可以在广大区域里,拥有不同的和比较稳定的读者层。比如摄影杂志,读者以摄影行业和业余摄影爱好者为主,故有关摄影器材的广告,登在摄影杂志上,广告对象正与该杂志的读者接近,有效地争取这些读者成为购用该商品的顾客。 5、知识性 许多杂志的内容以专业知识和科普知识为主体,因而容易使读者对杂志阅读产生知识性期待。这与报纸的消息性一样,杂志的知识性也成为杂志广告的一个心理特性。 6、重复性 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长篇文章较多,读者不仅要仔细阅读,而且常常要分多次阅读,甚至保存下来日后再读。读者的多次翻阅增加了他们与杂志广告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在记忆中留下较深的广告印象。 7、美感好,引人注目 杂志纸质较好,可以印上较美的彩色图片,较逼真地再现商品原貌。同时,杂志广告多是商业广告,广告登载量也不多,一般都集中刊登在一定的书页上,排列整齐美观,因此,杂志广告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引人注目,给人以美的享受。 8、时效性差 杂志是定期刊物,发行周期较长,有周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甚至年刊,因而影响广告的传播速度。时效性强的广告,如企业开张广告,文娱广告,促销广告等,一般不宜选用杂志媒体,否则容易错过时机,收不到广告效果。 三、广播 由于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广播媒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冲击,然而广播还是有它的优越性,只有充分地了解这些特性,才能扬长避短,进一步开掘这一媒体的潜力。广播广告的主要特点有: 1、传播方式的即时性 即时性,是指广播广告传播速度最快。广播可使广告内容在讯息所及的范围内,迅速传播到目标消费者耳中。不论身在何地,只要打开收音机,广告对象就可以立即接收到。如果广告策略、战术的临时调整而需要紧急发布某些广告讯息,例如发布展销会、订货会、折价销售等等时效性要求比较强的供求讯息时,广播广告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播出任务,有时还可以做到现场直播。广播广告的这种即时性的优势是其他媒介所无法取代的。 2、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由于广播广告是采用电波来传送广告讯息的,电波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并且广播的发射技术相对比电视简单得多,所以广播的覆盖面积特别广泛,它可以到达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播覆盖范围的广阔性使得人们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在陆地还是空中,都可以收听得到。广播不受天气、交通、自然灾害的限制,尤其适合于一些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 3、收听方式的随意性 收听广播最为简便、自由、随意。因为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你在哪里,也不管你在干什么,只要打开收音机,都可以接收听广播的内容。科技的进步,使收音机越发向小型化、轻便化发展,有的只有火柴盒大小。尤其是 “随身听”这种为青年人所青睐的收听工具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播媒体可以为受众所随身携带。 4、受众层次的多样性 印刷媒介对受众文化水准、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较高。所以,而广播可使文化程度很低甚至不识字的人也能听得值广告的内容,所以广播媒体的受众层次更显出多样性。尤其是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还不很发达,仍有很多文盲和半文盲,而这一部分人又是任何广告主都无法忽视的消费群体。要想针对他们发挥广告的告知与说服功能,广播是非常合适的广告媒体。 5、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 广播广告单位时间内信息容量大、收费标准低,是当今最经济实惠的广告媒体之一。同时,广播广告制作过程也比较简单,制作成本也不高。 6、播出的灵活性 因为广播广告是诸媒介中制作周期最短的,所以广告主要根据竞争对手的举动来调整自己的战术行动,快速做出反应。广播广告是最为方便、最为得心应手的工具。而报纸和电视广告除了制作较为复杂以外,刊播时段和版面一般都比较紧俏,需要提前预订。而广播广告在安排播出和调整时段上相对比较容易,比较灵活。 7、激发情感的煽动性 广播靠声音进行传播,诉诸于人的听觉,它能给听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广播的魅力之所在。广播广告的特色正是通过刺激人的听觉感官,帮助收听者产生联想,因为广播的声音是实在的、具体的,特别容易撩拨人的心弦,煽动人的情绪,而广告也常在这种情形不知不觉地中,完成其传达与说服的功能。 但是,广播广告也有稍纵即逝、传播方式单一等不足之处。 四、电视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 1、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广告的这一种直观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广告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电视机不可能像印刷品一样随身携带,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也就根本阻断了电视媒介的传播。在这个环境内,观众的多少、距离电视机荧屏的远近、观看的角度及电视音量的大小、器材质量以至电视机天线接受信号的功能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电视广告的收视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全世界的电视广告长度差不多,都是以5秒、10秒、15秒、20秒、30秒、45秒、60秒、90秒、120秒为基本单位,超过3、4分钟的比较少,而最常见的电视广告则是15秒和30秒。这就是说一则电视广告只能在短短的瞬间之内完成讯息传达的任务,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而且受众又是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电视广告的,这也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广告媒介的特点。 5、费用昂贵 费用昂贵,一是指电视广告片本身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二是指播放费用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而著称,而电视广告片又比一般的电影、电视节目要求高得多。广告片拍片的片比通常是100:1,可见仅是胶片一项,电视广告片就要比普通电影、电视剧节目超出多少倍了,而且为广告片专门作曲、演奏、配音、剪辑、合成,都需要花大量的金钱。 就广告播出费而言,电视台的收费标准也很高。我国中央电视台A特段30秒的广告收费就要人民币万元。而国外黄金时段播出费用比这还要高得多,美国的电视广告每30秒要10~15万美元,如果在特别节目中插播广告更贵,有的竟高达几十万美元。 6、有较高的注意率 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机已经普及,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广告注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便广告内容富有情趣,增强了视听者观看广告的兴趣,广告的收视率也比较高。电视广告既可以看,还可以听。当人们不留神于广告的时候,耳朵还是听到广告的内容。广告充满了整个电视屏幕,也便于人们注意力集中。因此,电视广告容易引人注目,广告接触效果是较强的。 7、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电视广告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广告,又有连续活动的画面,能够逼真地、突出地从各方面展现广告商品的个性。比如,广告商品的外观、内在结构、使用方法、效果等都能在电视中逐一展现,观众如亲临其境,留有明晰深刻印象。电视广告通过反复播放,不断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8、利于激发情绪,增加购买信心和决心 由于电视广告形象逼真,就像一位上门推销员一样,把商品展示在每个家庭成员面前,使人们耳闻目睹,对广告的商品容易产生好感,引发购买兴趣和欲望。同时,观众在欣赏电视广告中,有意或无意地对广告商品进行比较和评论,通过引起注意,激发兴趣,统一购买思想,这就有利于增强购买信心,作出购买决定。特别是选择性强的日用消费品,流行的生活用品,新投入市场的商品,运用电视广告,容易使受众注目并激发对商品的购买兴趣与欲望。 9、不利于深入理解广告信息 电视广告制作费用高昂,黄金播放时间收费最贵。电视广告时间长度多在5至45秒之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播出各种画面,闪动很快,不能作过多的解说,影响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深入理解。因此,电视广告不宜播放需要详尽理解性诉求的商品,如生产设备之类商品。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在电视播放广告时,还要运用其它补充广告形式作详细介绍。 10、容易产生抗拒情绪 因为电视广告有显著的效果,运用电视广告的客户不断增加,电视节目经常被电视广告打断,容易引起观众的不满。 五、户外广告媒体 凡是能在露天或公共场合通过广告表现形式同时向许多消费者进行诉求,能达到推销商品目的物质都可称为户外广告媒体。户外广告可分为平面和立体两大部类:平面的有路牌广告、招贴广告、壁墙广告、海报、条幅等。立体广告分为霓虹灯、广告柱以及广告塔灯箱广告等。在户外广告中,路牌、招贴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形式,影响甚大。设计制作精美的户外广告带成为一个地区的象征。户外广告的主要特征有: 1、它对地区和消费者的选择性强。户外广告一方面可以根据地区的特点选择广告形式,如在商业街、广场、公园、交通工具上选择不同的广告表现形式,而且户外广告也可以根据某地区消费者的共同心理特点、风俗习惯来设置;另一方面,户外广告可为经常在此区城内活动的固定消费者提供反复的宣传,使其印象强烈。 2、户外广告可以较好地利用消费者途中,在散步游览时,在公共场合经常产生的空白心理。在这种时候,一些设计精美的广告、霓虹灯多彩变化的光芒常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能引起较高的注意率,更易使其接受广告。 3、户外广告具有一定的强迫诉求性质,既使匆匆赶路的消费者也可能因对广告的随意一瞥而留下一定的印象,并通过多次反复而对某些商品留下较深印象。 4、户外广告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特别是高空气球广告、灯箱广告的发展,便户外广告更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这些户外广告还有美化市容的作用,这些广告与市容浑然一体的效果,往往使消费者非常自然地接受了广告。 5、户外广告内容单纯,能避免其他内容及竞争广告的干扰。而且户外广告费用较低。 但是,户外广告媒体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覆盖面小。是由于大多数位置固定不动,覆盖=面不会很大,宣传区域小,因此设置户外广告时应特别注意=地点的选择。比如广告牌一般设立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方。机场、火车站、轮船码头南来北往的流动人口多,可以作全国性广告。 2、效果难以测评。由于户外广告的对象是在户外活动的人,这些人具有流动的性质,因此其接受率很难估计。而且人们总是在活动中接触到的,因此注视时间非常短,甚至只有几分之一秒,有时人们在同一时间可能接触到许多户外广告,所以要取得广告效果,就要做到让人们视觉暂留,这非常重要。 六、售点广告 售点广告又叫POP广告,POP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简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于美国。今天,POP广告以新的形式出现,而且倍受重视和广泛运用。 今天的POP广告,包括橱窗陈列、柜台、货架陈列、货摊陈列等,还包括销售地点的现场广告,以及有关场所门前的海报、招贴。随着无人销售形式出现,尤其是超级市场的出现与普及,售点广告的功能也在逐渐扩大。售点广告也包括售点发布的各种广告包装纸、说明书、霓虹灯、小册子、赠品、奖券等,不过售点广告最主要的形式还是通过商品本身为媒体的陈列广告。 售点广告按场合又分为店外和店内两类。店外POP广告,是使消费者认识店址,吸引消费者进入商店的广告,如招牌和橱窗。店内POP广告,是最接近消费者的广告,由柜台展示、货架陈列、地面展示、墙面广告、天花板装饰、商品包装、动态装饰等部分组成。 售点广告实际上是其他广告媒体的延伸,对潜在购买心理和已有的广告意向能产生非常强烈的诱导功效。美国有人调查研究过,购买者在出门前已确定买什么商品的情况只占全部销售额的28%,而在销售现场使潜在意识成为购买行为的则占72%,可见,销售现场广告的作用是巨大的。具体作用如下: 1、售点广告能加深顾客对商品的认识程度,能更快地帮助顾客了解商品的性质、用途、价格及使用方法。能诱发顾客的潜在愿望,形成冲动性购买,它不象其他媒体那样必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才能产生购买行为。正因如此,这类广告更应在表现形式上考虑如何引起广告的注意率。 2、售点广告能增强销售现场的装饰效果,美化购物环境,制造气氛,增进情趣,对消费者起着诱导作用,是无声的推销员。 3、售点广告的表现形式和真实度都是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这类广告一般更重视实物的展示,能补充四大媒体的不足,使抽象的、仅仅是印象的商品成为活生生的实物。 4、售点广告设计一次,可长期使用,能节省宣传费用。 七、网络 自1994年10月4日,美国著名的《热线杂志》(Hotwired)首开网络广告先河以来,网络广告就迅速席卷欧美大陆,成为当今欧美国家最为热门的广告宣传形式,并且正在迅速地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预测,2000年的网络用户将达亿人,网络将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广告也将高速度阔步向前。网络的主要特征有: 1、小众媒体 互联网作为一个媒介,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性质,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大众媒体,而是承担一个小众媒体的角色。现有网站38776个,平均258人分到一个网站。美国有5千万用户,2百万网站,平均25人一个网站。作为小众媒体上的广告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到达预期的广告目标。 2、互动性 网络广告的互动性决定了网上的旗帜广告和电视广告不一样,电视广告可以强迫收看,这天这个节目很有趣,节目播到一半,广告时间进来你非看不可,这多少可以保证观众看到。但是上网的网民上一个网站的时候,他们是有目的的,如果要看,我可能要查一个股票的信息,或者其他,那个在上面闪来闪去的东西,常常不看。所以要深入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充分吸引网民的无意注意。 3、超大信息容量 一般而言,一个网站下面,会有上十或数十乃至数百个网页。网页信息采取非线性文本形式,通过链接方式将不同的网页互相链接起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为关键的是,网络广告所负载的信息,可以由广告受众自主选择,随心所欲。消费者强烈的主动性及强大的信息量就要求我们要深知消费者的需要及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对信息进行分类,以便使广告受众深入点击,获取更多的广告信息,提高广告的效率。 4、付费性 对于作为互动广告的网络广告而言,能不能拉来吸引人到你的站点是非常必要,因为网络广告的受众是自己花钱上网来看你的广告的,除非你的广告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能引起他的极大兴趣,他才有可能参与进来。 5、吸引有意注意程度 网络广告是一种非强迫性传播,它不象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等具有强迫性,想方设法吸引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将有关信息塞进受众的脑子打动人们的无意注意。网络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毫无疑问要吸引人们的无意注意,吸引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注意它、点击它,但它独特的交互性主要吸引的是人们的有意注意并力求调动人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句话,在一般媒体上,广告找人看,在网络媒体上,人找广告看。所以吸引消费者有意注意的程度水平是评价一则网络广告心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6、引起兴趣,满足需要程度 互联网是一个分众媒体,它提供的是一种双向的沟通方式,并能将信息按照用户的个人情况和需求进行个人化定制。人们在互联网上是一种自助的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的选择和使用完全按照用户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而决定。只有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满足消费者的某种现实需要或潜在需要的网上广告信息才能一步步吸引消费者深入点透,接受广告信息。因此,是否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关系网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7、易辨认,易识别程度 网络广告最根本的特性是互动性,互动性广告的重心应在于互动信息的传递。超大信息容量是网络广告优于传统媒体广告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一般而言,一个网站下面,会有上十个乃至数百个网页。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如何使消费者辨认、理解这些信息,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也是评价一则网络广告不可或缺的指标。 8、信息的针对性、亲和力 网络互动广告一对一模式就要求信息传播的个人化,让每个接触广告的人都感到,广告产品是专门为自己准备的,让广告信息走到每个人身边来,贴近每个人的心,想其所想,爱其所爱。因此,广告信息是否有针对性,富有个性,是否具有亲和力应是网络广告心理效果测评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9、引起在线购买程度 网络广告是一种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广泛劝说的传播活动,和其他大众传播方式相比,网络广告有更明确的广告对象,另网络技术可以帮助广告主选择用户,跟踪用户,多方面掌握用户资料,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此可望成为一种最富针对性的促销行为。网络这种全天候、全球性的市场交流媒介,它不仅能建立品牌认知度,还能吸引人们来他细打量一种产品,促成购买,并提供售后服务和售后支持。所以网络广告是否能引起人们的直接在线购买行为也是评价网络广告的重要指标。

  • 索引序列
  • 网络与新媒体论文研究方向
  • 网络与新媒体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论文题目
  • 新闻媒体论文研究方向
  • 网络与新媒体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