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班主任论文时,题目是论文的关键,是一篇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总结的关于班主任教育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近距离聚焦班级中的“座位”2. 小学数学“反教育”现象的剖析与反思
3. 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促进持续发展4. 初中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破冰与发展
5. 给问题学生“一米阳光”6. 童谣——孩子心中永恒的歌
7. 万紫千红总是春8. 不管而“管”,不是传说——班级管理艺术刍议
9. 传承儒家文化,构建和谐班级10. 无需费心去“杂草” 只需用心种“庄稼”
11. 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因素的研究——以龙湾区为例12. 课外阅读促进城乡结合部学困生主动转化
13. “说学思写”话班主任工作14. “拓展训练”班主任工作的又一剂“良方”
15. “全优评价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16. 班主任节激热班主任岗位
17. 进单亲家庭学生 等待花开的美丽18. “恰”是你是温柔——善用激励进行后进生的教育
19. 倾洒爱的甘露,绽放生命之花20. 有效分析,促班级学业发展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现如今,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可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要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班级文化宣传内容。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将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到很大作用。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处理好师生关系,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摘要: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良好的、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学习空间,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职业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且初步取得了显着成果。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各个专业、各个班级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如何找到适合本班级的文化建设路径,成为职业学校班主任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学校;班级文化;重要性;建设路径
引言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创建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概述了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随后以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为例,就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展开分析。
1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
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既需要班主任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同时又需要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
从本质上来说,班级文化是对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兴趣、信念、理想的集合和升华。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只有将创设班级文化作为一种任务,才能在这一目标的激励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为实现班级文化的建设做出努力。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班级文化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向上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约束作用
不可否认,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甚至存在吸烟、打架等恶习。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班级内每个学生的理想、利益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起到了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要考虑个人的言行举止给整个班级带来的影响,从而自觉地杜绝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师生沟通和凝聚师生情感的效果。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形成一种团结、发展的精神风貌。
班级文化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师生的思想感情,融合师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师生的群体意识。师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从而使班级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2职业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和实验室。其中,教室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场所,针对教室内学习环境的营造,可以张贴一些名人名言或学习标语等,以此来激励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由于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验室内的学习环境也同样重要。
除了要保证工作台、机器设备的清洁外,还要将职业道德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从而培养出既有能力又有素质的复合型汽修人才。
作为班级管理人员,也应当认识到学习环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而结合专业特点、学习需求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
规章制度是班级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既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活动及处理班级事务的规范,也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模式,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些制度还为班级学生提供了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言行标准。
制度文化一般包括班级中各种条例和有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等,也包括班级中那些无形的习惯、约定俗成的规范,以及班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传统和风气等等。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于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应当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例如,在未实行班级文化建设时,班级内有学生存在随意丢弃垃圾或是与其他班级因琐事大打出手的问题。
而自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加强,处处以维护班级荣誉为先,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创建班级职业文化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职业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为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丰富操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以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为例,班级职业文化应当至少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情感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组织创建班级职业文化时,也需要借助于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通过举行技能比拼大赛,以物质或精神奖励来激励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学习;还可以举行职业规划演讲,让汽修专业学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进行一个预测等。通过上述形式,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3结语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从教师角度来说,要通过加强班级学风管理和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等措施,为班级文化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支持;从学生角度来说,也要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对于个人学习、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从而主动地为班级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淼。浅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以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会计专业特色班建设为例[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2)。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开学初,我首先提出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为班集体的座右铭,并打印在彩纸上,贴在教室后黑板上,让学生每天进班级抬头就能看见,来教育学生不要认为一个小动作,偶尔一次的作业不做,或照抄一道题,扔一张垃圾等这样的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我们就可以犯;不要认为捡一张垃圾,挪一下不整齐的课桌,擦一次值日生未及时擦好的黑板,这样的小事就没有意义了!随后我让学生每人给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警示格言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打印后贴在桌子的右上角,以此来告戒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小学毕业生。其次在我的指导下几位班干部精心布置了整个教室,对各个阵地进行了激励性语句的张贴,在学习园地上用艺术字打印了“我炫,故我在!”这句话,让学生知道因为我的出色,我的作品留在了学习园地上,我以此为荣,更激励学生争取自己的下一个作品也出现在学习园地上!在雏鹰争章处以“come on ,go !”一句英文“加油”来提醒每一位学生争好每一个章!这些激励性语句的张贴,不紧使我们教室面貌一新,提升我们班级的文化素养,更主要的是提醒着,激励着每一位学生奋发向上。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是公认的事实,在约束力不强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个制度,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文明、健康、团结、向上的方向前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开学时针对班级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上了一节主题班会课,意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认识到不良行为会带给大家的不良后果,从而民主讨论研究制定适合我班实际需要的班规。在制定过程中我注重了民主、实际、制度的可行性。让学生先每人制定,再由老师和班干部汇总,删选,最终在班会课上民主表决通过。虽然有班规的制约但还有部分学生屡次触犯,单靠制度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于是我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自觉遵守班规的承诺书。(主要是自己违反班规后做一些善事以作惩罚。)然后在班上选举产生监督和评价小组,每天对违反的学生进行记录统计,由老师找其谈心教育,由监督小组监督其做一件善事来弥补,每月评出文明之星。通过近两个月的实施,班里的许多不良行为不再出现了。班里不在有零食的垃圾,很少有脏话破口而出,不再有不做作业或抄袭的事发生,许多让我意想不到的好事出现了。班级制度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能筑就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一个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探索!
三、班级阵地文化建设
班级阵地主要有黑板报,学习园地,雏鹰争章。对于每一个班主任来说都要做这些工作,但如何做好,做到什么程度,每一位班主任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我时常提醒自己的是:既然做就要实实在在,切合实际的做好!开学至今,指导学生更新过三期黑板报,主要围绕学校要求宣传的节日和活动;学习园地分两块布置共更新过四次,每次的内容都由我事先布置学生创作,由老师和宣传委员挑选,然后展示,从园地上让我欣赏到许多还没有被我好好欣赏的学生,从园地上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雏鹰争章方面我始终做到每次争章前把章名、要求和任务,一一跟学生讲明,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考核,在这里我注重了发章的普及化,我意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拿到章,所以我分三个档次进行考核,用三种标志张贴。这样更广的普及了各个章,让那些以前对争章可望而不可及的学生也有机会拿到,这样更能让这些学生为了章,努力完成好各项任务,达到各种要求,感受争章的整个过程!在定章方面我主要结合一些教育活动制定,本学期争过目标章、讲普通话章、作业规范章、打字高手章、读书之星,始终做到章无虚定,章无虚发,实实在在让学生争好每一个章。在做好这三个阵地的同时我开辟了一个光荣榜,一是表扬考试前十名的学生,二是公布班级取得的荣誉,三是比比谁的作业优秀次数多。进行荣誉感的教育,激发学生一种向上的精神。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种饱满的精神,向上的精神,激进的精神会让一个班集体更加优秀,我主要从图书阅览、课外活动,班队活动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班级中我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精神文化阵地,那里放着一些我认为值得学生一看的书和一些棋。课余我鼓励学生文明、安静、和谐地进行一些身心健康的活动。翻翻喜欢的书籍,切磋一下同学间的棋艺……那一幕幕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学生中一种书香、文雅之气在慢慢形成了,不再让课余的时间荒废在跳橡皮筋,追逐嬉戏的无聊事情上。为了更好的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我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多次班队活动,为了纪念长征精神我们开展了演讲比赛,在祖国生日前夕我们年级合搞了一个比较大型的文艺活动,活动中学生踊跃报名,我班学生的参与面极广,活动样式多样有小品,相声,课本剧,独唱,歌曲串烧。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了配合正确认识网络,远离网吧的主题教育,我安排学生进行一周的打字训练,并进行了打字比赛。每一次的活动都让我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孩子们需要活动,孩子需要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而不是一味的学习和作业。
以上是我这个学期开学初至今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有些方面的尝试是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期待大家能一起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得失。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革命和职责。和谐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教育产生,和谐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持,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级组成。
为了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和谐班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班干部是完成和谐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和谐班级建设中的“领跑者”,是和谐班级建设的“翅膀”,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使班干部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和谐班级的建设当中去,当和谐班级的主人翁。
作为班委顾问的班主任,在班委组建之日我就要求他们带领全体同学开展创建优秀和谐的班级文化活动。班委成员也积极响应,当天就通过了“没有优秀的班集体就没有合格的班干部”的班委格言,同时还结合班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团结,活跃,进取,探讨”的和谐班级建设指导思想(简称“班风”)。
团结,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各项活动,让同学们融入到班集体生活中去,让同学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为此,班委专门成立了以组织委员为组长的活动策划小组。在班委的领导下,活动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成功地组办了班级开心篮球赛,重阳校外活动等到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团体精神,同学们也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和谐班级建设中去了。
活跃,即构建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休息。班委通过组织同学们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让同学们时时保持轻松的状态。为此,班委活动动策划小组除成功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外,还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利用录音机(还没有摄影机和照相机的条件)录制了课余生活小片段,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二是坚持在课间谈论轻松幽默的话题;三是组队组员参加了校篮球赛,校元旦晚会和校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其中,在组队参加校篮球赛时,班委还专门选派一班干担任主管后勤啦啦队的副队长。
进取,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下,还需保持进取精神。班委要让同学们明白:学生的首要目的是学习,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因此,班委身先士卒,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永远保持进取的精神,使同学们永远处于更高的起点。
探讨,既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社会事件。为此,班委也专门成立了以学习委员为组长,各科代表为成员的学习指导小组。学习指导小组除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类学习问题外,还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典型题和学习经验整理成《学习日志》,让同学们阅读。这样,也使老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同时,同学们还坚持在课间对社会大小事件进行讨论。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增强了同学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正是班委时时用“班委格言”提醒自己,严格按照“班风”精神,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活动计划,带领同学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短短的一年里,班集体获得校篮球赛女子精神文明奖,校广播体操比赛集体二等奖。并在两项硬性指标(电子考证和高考)中,取得了优导成绩。其中电子考证在全市中数一数二;高考上线率100%,并获市集体第一名,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题目有如下这些:
《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数据挖掘在中职德育管理中的应用》、《xx一职班主任工作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初中新任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初中德育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初中班主任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教育论文一般由题目、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组成。
论文题目:题目即论文的题名,它是论文的窗口,也称论文的眼睛。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以下是论文题目的要求。
1.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题目,就立即知道 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
2.力求简括、高度浓缩。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
3.书写要规范。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要注意: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
班级文化建设设计方案班级文化简而言之即:班级成员认可且充分体现于其思想、行动、言论的价值取向、思想导向、行为准则和公共舆论的总和。班级文化是隐形的课程资源,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将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二、总体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一个努力方向。三、班级文化建设基本条件 1、班级整体面貌好。重点看广播操的集队、进场、做操、退场的精神面貌。2、班级日常管理较好。卫生整洁,无人乱丢垃圾;桌椅、讲台、墙壁无乱画迹象;服装规范,发型规范,无人戴首饰,无人带手机课堂。3、班级有书柜和一定量的书刊,学生读书气氛浓;4、班级文化主题鲜明有特色,受大多数学生喜欢,可持续发展。四、基本原则室内布置应本着清新、简洁、明快、教育性强的原则进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体现出集体个性,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应付了事。五、教师职责各班级的文化建设应以学生为主,班主任老师要加强指导,认真听取学生汇报,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搞好本班文化建设。任何班级不经班主任同意不得擅自组织活动,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六、工作措施: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不同的“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一)准备与设想1、选择班级文化特色新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我们的班级一般以城市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2、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们的学生构成以城市学生为主,“多动、任性、自私”的特征明显,于是, “提升和完善学生的风度气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3、充分酝酿,精心设计团体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地推动了班级品质的形成。(二)实施细则1、静态文化建设。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主要措施:①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②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④在课桌指定位置贴上“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理想大学,喜欢的名言,班主任寄语。⑤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⑥后墙设计黑板。板报作为班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实践能力。板报的内容要富有新意,定期更换,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感,并注意与学科、时事政治及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通过富有新意的板报创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⑦教室后黑板的两边可以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⑧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⑨在班级后面设立“读书角”,放置一些小学生读物和报纸、杂志等。来源可以自订、班订、教师提供、学生捐献等方式。⑩学生设计班级口号,评选班歌,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2、动态文化建设与静态文化相对应,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措施主要有:①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②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完成学校的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如:“我的人生设计”、“文明与素质”、“勤学与巧学”、“我赞赏,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等。③上好“阅读课”,养成读书习惯,多写读书笔记,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④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⑤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搞好两个活动,可以这样设计:单周是“炫出自我”才艺展示活动;双周是“读书会”活动。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⑦编辑班级学生优秀作品集,争取一学期一本。(三)操作说明①让学生自己动手。各班学生自己参与设计与布置,如黑板报的主题诞生于班级学生集体的智慧;板报的题材来自于学生关心的话题。参与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与班级小岗位结合进行包岗到位的,将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几组进行轮换。②让学生自己讲解。让每一个设计都会说话,让学生懂得所说之话的含义,引导学生自主介绍。随后,我们将进一步明确讲解的要求,如明确栏目内容所包含的内容、作用;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介绍;知道作品来历与作者意图;通过介绍,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增进对集体的热爱与同学的友爱。③让学生自己评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班级在布置过程中组织本班学生进行评比,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我们还将组织各班参观交流,研讨借鉴各班的经验。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七、预期达到的效果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加强“立体化”班级文化建设,把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相信在新课程时代的班级管理中,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集体本身一定可以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最终走上“教是为了不教”的良性循环。 答案补充 做班级小主人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我们已经在学校在自己的班级相处了将近一年甚至五年了。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携手并进,把我们各自的班级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家。这里面包含了每一个同学的努力。因为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是集体的小主人。 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们都应该积极参加,心里怀着热爱集体,处处为集体着想的思想,力争为班级争光。 在与同学相处时,我们应该讲文明、懂礼貌,这样我们的集体会更和睦,生活在这样的班级里也会更快乐。 在做值日时,我们应该坚守岗位,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对待。我们的集体会更美好。 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不给班级抹黑,把班级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责任,因为种子的发芽离不开沃土,而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班集体。 假如班级是栋摩天大楼,我们就是坚硬的砖块,把自己的硬度献给它;假如班级是条小溪,我们就是一朵浪花,把自己的美丽献给它。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班级里最优秀的小主人。 望采纳,o(∩_∩)o...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肯定。新课程也倡导要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志存高远,因此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那么,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呢?
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因此,学校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制作名言警句牌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持善敦行,鹤立鸿翔等一些名言警句,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以此来激励学生。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做文明人”活动,班级组织“文明用语”活动评比,让学生动手收集或书写有关文明用语的名言警句,然后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及“最佳文明用语奖”、“言简情浓奖”等奖项,获奖作品在班级展出。这样既营造出良好班级文明氛围,又鼓励学生,同时学生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建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尊重学生意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马卡连柯认为“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但使学生多了一些预警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我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而且制度自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要解决的让学生接受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中?每个人都有弱点,需不需要克服每个人的弱点?要实现以上两点,需不需要制定班规?然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强加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班级公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的班级公约是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级集体表决形成定案。然后把集体表决的定案制定文本,挂在班级墙上,依决定来处理班级事务。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据可依了,也积极执行,自主管理。
2、建立和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建立标兵栏,每周选一次文明标兵、学习标兵、卫生标兵,把这些选出的学生名单和照片放在标兵栏内,以此来激励学生。
3、完善学生品格,鼓励自我发展。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大。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精力过剩,产生各种欲望和需要,诸如理解、自尊、自信、冒险、崇拜、虚荣、反抗等等心理。
如果想法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总是被压抑,就会慢慢形成挫折感,使行为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指向自己或他人的攻击行为。于是班级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将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展小组竞争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并通过小组间成员的互相影响、互相督促、相互教育,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极为重要,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班级管理制度不只是约束学生,对老师同样具有约束力。比如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学生讲诚信,教师在平时就应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了教育学生遵守课间时间观念,我们老师总是课前两分钟到达班级门口,等待上课,即教育学生,同时也有了入课过程的时间。而学生看到老师能够早早在班级门前等候上课,他们也就会快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
三、开展有益集体活动,努力打造班级精神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1、开展多种主题班会活动。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发展他喜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班、队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因而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既能确保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又能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主题班会课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确定内容,如“火眼金睛寻找亮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环保你同行”、“平安知识进校园”等。
2、开展多种课外文体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发明班级文化,才干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个精神家园。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如在元旦前夕举办文娱晚会,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诗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3、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强学习动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导语: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 要: 班级的文化建设,将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爱好、 审美情趣、 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班级文化;教育功能; 建设
"班级"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发现、评价"自我"的重要时期, 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非辨别能力差、效仿能力强, 尤其需要教师的悉心关爱和持久耐心的教育。
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意识是多元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文化也就是多元的,自然班级文化也是多元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是班内所有同学共同思想、 作风、 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 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初中班级文化的特点
(一)时代性
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而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沃土中民族文化同样突出。校园文化又决定了班级文化基本特征。我们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开放性
学生往往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或在学生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这是一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选择、传递、积淀文化传统的。离开了群体之间的活动就失去了文化自上而下发展的土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班级制度建设上,在班委会的组建中,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全员参与。在灵感与灵感的碰撞中,有激发火花,也有相互熄灭的可能。而此时此刻,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矛盾产生后的解决,都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是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性
从中小学硬件建设来说,班级的物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都应讲究艺术性。班级环境整齐有致的规划、别具匠心的造型、舒心怡人的绿化等都可以发挥环境课程的功效,产生不同凡响的"以美育人"的效果。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环境的精心的策划和包装,使教室本身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从中小学的精神文化活动来说,康乐型的班级活动,能够使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熏陶和舒展艺术的才能,而且可以调剂精神,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
二、初中班级文化的功能和建构
我们提出建设班级文化就是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则可定义为班级成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这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 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集体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旨在培养学生个人与集体同甘共苦的荣誉感。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相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舆论等法则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引导、平衡、充实、提高的作用。通过班级内的布置、美化教室的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美德鉴赏力。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2)激励功能。班级成员在参与班级活动, 感受班级文化的同时使个体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得以实现和升华, 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个体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班级文化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其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让每个班级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在此得以实现。班级文化在建设中使学生的个人才华得以展示发扬,成绩得以肯定,为集体建设做贡献,使学生在建设中找到集体归属感,这就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3)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集体利益、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成员的荣辱与班级荣辱捆绑在一起,班级因学生而荣,学生也因班级而荣,就是所谓"荣辱与共"。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文化基础。
(二)班级文化的建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各个方面, 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要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布置和设计充分表现出来, 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2)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好坏, 是否科学、合理, 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定制度时, 应注意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当规章制度出现不适应本班实际时, 应及时进行修改。二是抓好制度的实施。在抓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宣传实施班级制度的意义, 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 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班级精神文化, 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精神风貌的体现。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 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对策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班级内部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 培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培养健康的班集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 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对班级舆论应予以启发和引导, 以确保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养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 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良班风对形成和发展班级文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现如今,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可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要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班级文化宣传内容。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将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到很大作用。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处理好师生关系,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摘要: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良好的、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学习空间,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职业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且初步取得了显着成果。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各个专业、各个班级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如何找到适合本班级的文化建设路径,成为职业学校班主任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学校;班级文化;重要性;建设路径
引言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创建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概述了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随后以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为例,就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展开分析。
1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
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既需要班主任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同时又需要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
从本质上来说,班级文化是对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兴趣、信念、理想的集合和升华。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只有将创设班级文化作为一种任务,才能在这一目标的激励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为实现班级文化的建设做出努力。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班级文化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向上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约束作用
不可否认,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甚至存在吸烟、打架等恶习。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班级内每个学生的理想、利益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起到了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要考虑个人的言行举止给整个班级带来的影响,从而自觉地杜绝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师生沟通和凝聚师生情感的效果。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形成一种团结、发展的精神风貌。
班级文化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师生的思想感情,融合师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师生的群体意识。师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从而使班级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2职业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和实验室。其中,教室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场所,针对教室内学习环境的营造,可以张贴一些名人名言或学习标语等,以此来激励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由于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验室内的学习环境也同样重要。
除了要保证工作台、机器设备的清洁外,还要将职业道德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从而培养出既有能力又有素质的复合型汽修人才。
作为班级管理人员,也应当认识到学习环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而结合专业特点、学习需求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
规章制度是班级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既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活动及处理班级事务的规范,也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模式,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些制度还为班级学生提供了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言行标准。
制度文化一般包括班级中各种条例和有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等,也包括班级中那些无形的习惯、约定俗成的规范,以及班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传统和风气等等。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于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应当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例如,在未实行班级文化建设时,班级内有学生存在随意丢弃垃圾或是与其他班级因琐事大打出手的问题。
而自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加强,处处以维护班级荣誉为先,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创建班级职业文化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职业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为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丰富操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以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为例,班级职业文化应当至少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情感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组织创建班级职业文化时,也需要借助于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通过举行技能比拼大赛,以物质或精神奖励来激励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学习;还可以举行职业规划演讲,让汽修专业学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进行一个预测等。通过上述形式,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3结语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从教师角度来说,要通过加强班级学风管理和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等措施,为班级文化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支持;从学生角度来说,也要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对于个人学习、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从而主动地为班级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淼。浅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以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会计专业特色班建设为例[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2)。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开学初,我首先提出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为班集体的座右铭,并打印在彩纸上,贴在教室后黑板上,让学生每天进班级抬头就能看见,来教育学生不要认为一个小动作,偶尔一次的作业不做,或照抄一道题,扔一张垃圾等这样的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我们就可以犯;不要认为捡一张垃圾,挪一下不整齐的课桌,擦一次值日生未及时擦好的黑板,这样的小事就没有意义了!随后我让学生每人给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警示格言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打印后贴在桌子的右上角,以此来告戒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小学毕业生。其次在我的指导下几位班干部精心布置了整个教室,对各个阵地进行了激励性语句的张贴,在学习园地上用艺术字打印了“我炫,故我在!”这句话,让学生知道因为我的出色,我的作品留在了学习园地上,我以此为荣,更激励学生争取自己的下一个作品也出现在学习园地上!在雏鹰争章处以“come on ,go !”一句英文“加油”来提醒每一位学生争好每一个章!这些激励性语句的张贴,不紧使我们教室面貌一新,提升我们班级的文化素养,更主要的是提醒着,激励着每一位学生奋发向上。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是公认的事实,在约束力不强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个制度,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文明、健康、团结、向上的方向前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开学时针对班级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上了一节主题班会课,意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认识到不良行为会带给大家的不良后果,从而民主讨论研究制定适合我班实际需要的班规。在制定过程中我注重了民主、实际、制度的可行性。让学生先每人制定,再由老师和班干部汇总,删选,最终在班会课上民主表决通过。虽然有班规的制约但还有部分学生屡次触犯,单靠制度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于是我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自觉遵守班规的承诺书。(主要是自己违反班规后做一些善事以作惩罚。)然后在班上选举产生监督和评价小组,每天对违反的学生进行记录统计,由老师找其谈心教育,由监督小组监督其做一件善事来弥补,每月评出文明之星。通过近两个月的实施,班里的许多不良行为不再出现了。班里不在有零食的垃圾,很少有脏话破口而出,不再有不做作业或抄袭的事发生,许多让我意想不到的好事出现了。班级制度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能筑就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一个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探索!
三、班级阵地文化建设
班级阵地主要有黑板报,学习园地,雏鹰争章。对于每一个班主任来说都要做这些工作,但如何做好,做到什么程度,每一位班主任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我时常提醒自己的是:既然做就要实实在在,切合实际的做好!开学至今,指导学生更新过三期黑板报,主要围绕学校要求宣传的节日和活动;学习园地分两块布置共更新过四次,每次的内容都由我事先布置学生创作,由老师和宣传委员挑选,然后展示,从园地上让我欣赏到许多还没有被我好好欣赏的学生,从园地上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雏鹰争章方面我始终做到每次争章前把章名、要求和任务,一一跟学生讲明,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考核,在这里我注重了发章的普及化,我意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拿到章,所以我分三个档次进行考核,用三种标志张贴。这样更广的普及了各个章,让那些以前对争章可望而不可及的学生也有机会拿到,这样更能让这些学生为了章,努力完成好各项任务,达到各种要求,感受争章的整个过程!在定章方面我主要结合一些教育活动制定,本学期争过目标章、讲普通话章、作业规范章、打字高手章、读书之星,始终做到章无虚定,章无虚发,实实在在让学生争好每一个章。在做好这三个阵地的同时我开辟了一个光荣榜,一是表扬考试前十名的学生,二是公布班级取得的荣誉,三是比比谁的作业优秀次数多。进行荣誉感的教育,激发学生一种向上的精神。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种饱满的精神,向上的精神,激进的精神会让一个班集体更加优秀,我主要从图书阅览、课外活动,班队活动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班级中我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精神文化阵地,那里放着一些我认为值得学生一看的书和一些棋。课余我鼓励学生文明、安静、和谐地进行一些身心健康的活动。翻翻喜欢的书籍,切磋一下同学间的棋艺……那一幕幕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学生中一种书香、文雅之气在慢慢形成了,不再让课余的时间荒废在跳橡皮筋,追逐嬉戏的无聊事情上。为了更好的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我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多次班队活动,为了纪念长征精神我们开展了演讲比赛,在祖国生日前夕我们年级合搞了一个比较大型的文艺活动,活动中学生踊跃报名,我班学生的参与面极广,活动样式多样有小品,相声,课本剧,独唱,歌曲串烧。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了配合正确认识网络,远离网吧的主题教育,我安排学生进行一周的打字训练,并进行了打字比赛。每一次的活动都让我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孩子们需要活动,孩子需要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而不是一味的学习和作业。
以上是我这个学期开学初至今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有些方面的尝试是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期待大家能一起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得失。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革命和职责。和谐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教育产生,和谐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持,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级组成。
为了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和谐班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班干部是完成和谐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和谐班级建设中的“领跑者”,是和谐班级建设的“翅膀”,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使班干部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和谐班级的建设当中去,当和谐班级的主人翁。
作为班委顾问的班主任,在班委组建之日我就要求他们带领全体同学开展创建优秀和谐的班级文化活动。班委成员也积极响应,当天就通过了“没有优秀的班集体就没有合格的班干部”的班委格言,同时还结合班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团结,活跃,进取,探讨”的和谐班级建设指导思想(简称“班风”)。
团结,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各项活动,让同学们融入到班集体生活中去,让同学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为此,班委专门成立了以组织委员为组长的活动策划小组。在班委的领导下,活动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成功地组办了班级开心篮球赛,重阳校外活动等到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团体精神,同学们也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和谐班级建设中去了。
活跃,即构建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休息。班委通过组织同学们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让同学们时时保持轻松的状态。为此,班委活动动策划小组除成功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外,还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利用录音机(还没有摄影机和照相机的条件)录制了课余生活小片段,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二是坚持在课间谈论轻松幽默的话题;三是组队组员参加了校篮球赛,校元旦晚会和校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其中,在组队参加校篮球赛时,班委还专门选派一班干担任主管后勤啦啦队的副队长。
进取,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下,还需保持进取精神。班委要让同学们明白:学生的首要目的是学习,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因此,班委身先士卒,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永远保持进取的精神,使同学们永远处于更高的起点。
探讨,既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社会事件。为此,班委也专门成立了以学习委员为组长,各科代表为成员的学习指导小组。学习指导小组除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类学习问题外,还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典型题和学习经验整理成《学习日志》,让同学们阅读。这样,也使老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同时,同学们还坚持在课间对社会大小事件进行讨论。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增强了同学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正是班委时时用“班委格言”提醒自己,严格按照“班风”精神,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活动计划,带领同学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短短的一年里,班集体获得校篮球赛女子精神文明奖,校广播体操比赛集体二等奖。并在两项硬性指标(电子考证和高考)中,取得了优导成绩。其中电子考证在全市中数一数二;高考上线率100%,并获市集体第一名,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肯定。新课程也倡导要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志存高远,因此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那么,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呢?
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因此,学校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制作名言警句牌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持善敦行,鹤立鸿翔等一些名言警句,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以此来激励学生。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做文明人”活动,班级组织“文明用语”活动评比,让学生动手收集或书写有关文明用语的名言警句,然后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及“最佳文明用语奖”、“言简情浓奖”等奖项,获奖作品在班级展出。这样既营造出良好班级文明氛围,又鼓励学生,同时学生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建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尊重学生意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马卡连柯认为“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但使学生多了一些预警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我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而且制度自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要解决的让学生接受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中?每个人都有弱点,需不需要克服每个人的弱点?要实现以上两点,需不需要制定班规?然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强加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班级公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的班级公约是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级集体表决形成定案。然后把集体表决的定案制定文本,挂在班级墙上,依决定来处理班级事务。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据可依了,也积极执行,自主管理。
2、建立和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建立标兵栏,每周选一次文明标兵、学习标兵、卫生标兵,把这些选出的学生名单和照片放在标兵栏内,以此来激励学生。
3、完善学生品格,鼓励自我发展。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大。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精力过剩,产生各种欲望和需要,诸如理解、自尊、自信、冒险、崇拜、虚荣、反抗等等心理。
如果想法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总是被压抑,就会慢慢形成挫折感,使行为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指向自己或他人的攻击行为。于是班级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将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展小组竞争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并通过小组间成员的互相影响、互相督促、相互教育,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极为重要,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班级管理制度不只是约束学生,对老师同样具有约束力。比如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学生讲诚信,教师在平时就应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了教育学生遵守课间时间观念,我们老师总是课前两分钟到达班级门口,等待上课,即教育学生,同时也有了入课过程的时间。而学生看到老师能够早早在班级门前等候上课,他们也就会快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
三、开展有益集体活动,努力打造班级精神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1、开展多种主题班会活动。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发展他喜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班、队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因而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既能确保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又能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主题班会课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确定内容,如“火眼金睛寻找亮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环保你同行”、“平安知识进校园”等。
2、开展多种课外文体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发明班级文化,才干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个精神家园。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如在元旦前夕举办文娱晚会,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诗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3、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强学习动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导语: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 要: 班级的文化建设,将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爱好、 审美情趣、 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班级文化;教育功能; 建设
"班级"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发现、评价"自我"的重要时期, 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非辨别能力差、效仿能力强, 尤其需要教师的悉心关爱和持久耐心的教育。
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意识是多元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文化也就是多元的,自然班级文化也是多元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是班内所有同学共同思想、 作风、 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 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初中班级文化的特点
(一)时代性
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而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沃土中民族文化同样突出。校园文化又决定了班级文化基本特征。我们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开放性
学生往往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或在学生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这是一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选择、传递、积淀文化传统的。离开了群体之间的活动就失去了文化自上而下发展的土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班级制度建设上,在班委会的组建中,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全员参与。在灵感与灵感的碰撞中,有激发火花,也有相互熄灭的可能。而此时此刻,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矛盾产生后的解决,都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是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性
从中小学硬件建设来说,班级的物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都应讲究艺术性。班级环境整齐有致的规划、别具匠心的造型、舒心怡人的绿化等都可以发挥环境课程的功效,产生不同凡响的"以美育人"的效果。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环境的精心的策划和包装,使教室本身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从中小学的精神文化活动来说,康乐型的班级活动,能够使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熏陶和舒展艺术的才能,而且可以调剂精神,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
二、初中班级文化的功能和建构
我们提出建设班级文化就是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则可定义为班级成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这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 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集体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旨在培养学生个人与集体同甘共苦的荣誉感。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相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舆论等法则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引导、平衡、充实、提高的作用。通过班级内的布置、美化教室的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美德鉴赏力。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2)激励功能。班级成员在参与班级活动, 感受班级文化的同时使个体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得以实现和升华, 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个体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班级文化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其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让每个班级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在此得以实现。班级文化在建设中使学生的个人才华得以展示发扬,成绩得以肯定,为集体建设做贡献,使学生在建设中找到集体归属感,这就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3)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集体利益、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成员的荣辱与班级荣辱捆绑在一起,班级因学生而荣,学生也因班级而荣,就是所谓"荣辱与共"。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文化基础。
(二)班级文化的建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各个方面, 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要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布置和设计充分表现出来, 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2)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好坏, 是否科学、合理, 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定制度时, 应注意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当规章制度出现不适应本班实际时, 应及时进行修改。二是抓好制度的实施。在抓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宣传实施班级制度的意义, 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 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班级精神文化, 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精神风貌的体现。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 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对策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班级内部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 培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培养健康的班集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 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对班级舆论应予以启发和引导, 以确保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养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 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良班风对形成和发展班级文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导语: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 要: 班级的文化建设,将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爱好、 审美情趣、 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班级文化;教育功能; 建设
"班级"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发现、评价"自我"的重要时期, 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非辨别能力差、效仿能力强, 尤其需要教师的悉心关爱和持久耐心的教育。
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意识是多元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文化也就是多元的,自然班级文化也是多元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是班内所有同学共同思想、 作风、 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 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初中班级文化的特点
(一)时代性
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而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沃土中民族文化同样突出。校园文化又决定了班级文化基本特征。我们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开放性
学生往往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或在学生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这是一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选择、传递、积淀文化传统的。离开了群体之间的活动就失去了文化自上而下发展的土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班级制度建设上,在班委会的组建中,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全员参与。在灵感与灵感的碰撞中,有激发火花,也有相互熄灭的可能。而此时此刻,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矛盾产生后的解决,都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是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性
从中小学硬件建设来说,班级的物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都应讲究艺术性。班级环境整齐有致的规划、别具匠心的造型、舒心怡人的绿化等都可以发挥环境课程的功效,产生不同凡响的"以美育人"的效果。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环境的精心的策划和包装,使教室本身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从中小学的精神文化活动来说,康乐型的班级活动,能够使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熏陶和舒展艺术的才能,而且可以调剂精神,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
二、初中班级文化的功能和建构
我们提出建设班级文化就是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则可定义为班级成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这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 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集体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旨在培养学生个人与集体同甘共苦的荣誉感。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相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舆论等法则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引导、平衡、充实、提高的作用。通过班级内的布置、美化教室的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美德鉴赏力。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2)激励功能。班级成员在参与班级活动, 感受班级文化的同时使个体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得以实现和升华, 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个体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班级文化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其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让每个班级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在此得以实现。班级文化在建设中使学生的个人才华得以展示发扬,成绩得以肯定,为集体建设做贡献,使学生在建设中找到集体归属感,这就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3)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集体利益、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成员的荣辱与班级荣辱捆绑在一起,班级因学生而荣,学生也因班级而荣,就是所谓"荣辱与共"。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文化基础。
(二)班级文化的建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各个方面, 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要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布置和设计充分表现出来, 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2)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好坏, 是否科学、合理, 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定制度时, 应注意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当规章制度出现不适应本班实际时, 应及时进行修改。二是抓好制度的实施。在抓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宣传实施班级制度的意义, 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 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班级精神文化, 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精神风貌的体现。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 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对策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班级内部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 培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培养健康的班集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 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对班级舆论应予以启发和引导, 以确保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养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 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良班风对形成和发展班级文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肯定。新课程也倡导要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志存高远,因此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那么,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呢?
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因此,学校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制作名言警句牌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持善敦行,鹤立鸿翔等一些名言警句,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以此来激励学生。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做文明人”活动,班级组织“文明用语”活动评比,让学生动手收集或书写有关文明用语的名言警句,然后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及“最佳文明用语奖”、“言简情浓奖”等奖项,获奖作品在班级展出。这样既营造出良好班级文明氛围,又鼓励学生,同时学生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建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尊重学生意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马卡连柯认为“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但使学生多了一些预警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我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而且制度自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要解决的让学生接受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中?每个人都有弱点,需不需要克服每个人的弱点?要实现以上两点,需不需要制定班规?然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强加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班级公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的班级公约是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级集体表决形成定案。然后把集体表决的定案制定文本,挂在班级墙上,依决定来处理班级事务。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据可依了,也积极执行,自主管理。
2、建立和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建立标兵栏,每周选一次文明标兵、学习标兵、卫生标兵,把这些选出的学生名单和照片放在标兵栏内,以此来激励学生。
3、完善学生品格,鼓励自我发展。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大。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精力过剩,产生各种欲望和需要,诸如理解、自尊、自信、冒险、崇拜、虚荣、反抗等等心理。
如果想法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总是被压抑,就会慢慢形成挫折感,使行为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指向自己或他人的攻击行为。于是班级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将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展小组竞争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并通过小组间成员的互相影响、互相督促、相互教育,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极为重要,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班级管理制度不只是约束学生,对老师同样具有约束力。比如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学生讲诚信,教师在平时就应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了教育学生遵守课间时间观念,我们老师总是课前两分钟到达班级门口,等待上课,即教育学生,同时也有了入课过程的时间。而学生看到老师能够早早在班级门前等候上课,他们也就会快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
三、开展有益集体活动,努力打造班级精神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1、开展多种主题班会活动。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发展他喜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班、队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因而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既能确保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又能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主题班会课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确定内容,如“火眼金睛寻找亮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环保你同行”、“平安知识进校园”等。
2、开展多种课外文体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发明班级文化,才干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个精神家园。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如在元旦前夕举办文娱晚会,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诗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3、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强学习动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摘 要】 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二是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三是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四是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凸显学生文化。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班级文化 建设
时代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又处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新世纪,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小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素质要求,对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因而,“班级文化重建”是小学教育改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之一。
目前,苏北农村多数小学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各班主任仅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许最基本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现把我的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或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克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品位。班级品位是指班级教育体系的品质与层次。班级品位反映的是班级中人的品位,人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内在的性质、功能及其运作方式,其核心是班级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基本标准包括:
(1)班级中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态度的合理性。
(2)班级组织的性质表现与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学习组织的有机统整,人的地位、人格、权利、能力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发展。
(3)具有优化的教育活动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一整套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方式,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班级制度,一整套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班级文化。班级品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营的,班级文化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系统变革。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班级文化”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往往使人更多地把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班级物质环境的文化建设,忘却了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从而使班级文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一直以来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班级文化是师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着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是内隐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班级内部制度以及班级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班级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用来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从其他方面来看,班级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班级文化不就是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只有当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环境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过程之中时,才真正具有支化意义。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不仅仅包括外显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内隐的层面,它内隐于班级人的生活之中,因此,班级文化具有导向意义,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班级文化的构成可用下图表示:
三、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妻,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
四、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突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突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小学班级文化的根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有待发展的“完人”。因而,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学生是文化中的人。特定的文化遗产、种族文化及其文化性格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意识。因此,班级文化不能脱离特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背景,相反,要让学生去吸收,理解文化遗产的精髓,去批判、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应具有文化品位、文化气息。无论哪个班级都应从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环境设计、班级内部管理,将班级建成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染力的学生发展空间,突显学生文化,以学生为本,使班级成为具有童趣的学生发展的精神居所。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品位。我们小学应该紧紧围绕班级文化的基本点,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合作创新的班级文化,具体精神感染的班级文化。
小学 教育 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的基础,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撰写小学教育论文的过程中,要注重论文题目的选择,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一) 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 文化 课的构想 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 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 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 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 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 16 不同家庭结构对 儿童 个性的影响 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 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二) 1.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3.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4. 当前 家庭教育 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5.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6.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 7.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 8.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9.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 10.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 毕业 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 11.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 12.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 13.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 14.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15.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 1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17.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18.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19.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 20.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22.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23.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 24.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 25.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 26. 中 国画 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 27.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8.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29.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 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三) 1.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 2.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3.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 4.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 5.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 6.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 7.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 8.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9.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10.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 12.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13.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14.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15.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16.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7.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18.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19.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20.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21.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2.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 23.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24.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5.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 26.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猜你喜欢: 1. 关于小学教育的论文 2. 关于小学教育论文题目 3. 浅谈小学教育的论文 4. 有关小学教育方向毕业论文 5.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题目大全
一份精彩的论文,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题目,因此我为你们精心挑选了论文的选题,仅供参考!
扬州大学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毕业论文要求:
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能反映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措施和新机制,有理论,有实践,力求文字精炼、通畅,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字数5000字以上。
打印格式与完成时间
一律采用A4纸打印。
标题用三号黑体字居中
标题下用四号楷体字注明单位和学员姓名
正文一律用五号宋体字。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关于教育体制与发展研究
1、 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及与小学教育现代化关系研究
2、 国际小学教育阶段母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3、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与完善的研究
二、关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建议
2、新课改下小学教科研现状及思考
3、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
4、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小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6、当代小学生学习特点研究
7、小学生学习类型及分类指导研究
8、小学生语文(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预防及矫治研究
9、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的研究
10、小学生课外学习指导研究
1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研究
12、小学数学(语文)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13、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研究
1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研究
15、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
16、创造性使用小学新教材的策略研究
17、自主学习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18、小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19、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20、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1、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24、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
25、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26、小学数学中概念的教学
24、小学数学中计算的教学
25、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26、小学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28、小学数学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29、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教学
30、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3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3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33、小学生数学语言教学的研究
34、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
35、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36、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37、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8、现代教育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三、关于教师成长研究
1、在新课改中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2、新课改呼唤教师间的合作
3、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方式、方法研究
4、构建富有特色的小学教师文化研究
5、名优小学教师品质特征及培养途径的研究
6、关注小学教师个人需要,促进其自主发展对策研究
7、科研型小学教师的心理品质及“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研究
8、培养小学教师反思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四、关于班主任工作研究
1、新形势下小学班集体建设研究
2、现代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方法及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3、优秀小学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4、小学班级活动创新思考
五、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1、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浅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3、浅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心育功能
六、关于德育与心育研究
1、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研究
3、小学教师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4、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测评研究
5、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6、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
7、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操作策略研究
8、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七、关于其他各类教育研究
1、科技教育与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小学学科教学渗透科技教育研究
3、小学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4、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八、关于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互动研究
1、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
2、如何开发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的研究
3、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社会因素的研究
4、成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九、关于教育信息化研究
1、小学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2、网络环境下小学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十、关于教育评价研究
1、关于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2、小学生个性发展评价研究
3、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应用研究
4、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评价研究
5、创新教育评价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序号 论文题目
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 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
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 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
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
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
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
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
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
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
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 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
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
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
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
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
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42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43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44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
45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
46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
47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
48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49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50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
51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
53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54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
55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
56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57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
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
59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
60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
6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
62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
63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64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65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6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
67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68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69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70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71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73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74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75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7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77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
78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79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80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
81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82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
83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8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
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
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
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
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
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
9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9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95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6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
97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98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
99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题目有如下这些:
《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数据挖掘在中职德育管理中的应用》、《xx一职班主任工作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初中新任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初中德育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初中班主任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教育论文一般由题目、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组成。
论文题目:题目即论文的题名,它是论文的窗口,也称论文的眼睛。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以下是论文题目的要求。
1.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题目,就立即知道 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
2.力求简括、高度浓缩。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
3.书写要规范。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要注意: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