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科学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门类,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征,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体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亦有自己的特点与要求。本文仅就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章结构、基本格式以及内容与要求作一探讨。【关键词】科研论文;文章结构;基本格式;内容与要求OntheBasicStructureandFormofSportsScienceThesis【Keywords】Thesis;StructureandForm;ContentandRequirement***1前言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活动,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科学的方法。体育科技写作,不仅是体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是必须把握的一种具体的科研方法。因为,一切体育科学研究之成果最后大都以科研论文这种书面表达形式,经科技信息载体传播于世的。体育科研成果如不能最后写成科技作品(论文),公布于众,那么一切个人的科学见解和观点,一切创造和发明,都不可能得到传播和利用,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而只能是研究者头脑里的一些思维活动罢了,世人是无法知晓的,如然,也就失去了科学研究的意义了。诚然,人们衡量体育科研论文质量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其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大小,然而,论文所反映的研究成果能否迅速的向社会传播并准确的被人们所理解则取决于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这表明,一篇高质量的体育科研论文要求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随着体育科学的迅速发展,科技信息量与日俱增,据报道,目前全世界体育期刊已达5000余种,每年问世的体育科技文献约25000—30000篇,平均天天有80余篇。体育科研成果的传播、贮存与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借助于现代科技工具——计算机对体育科技成果、信息进行贮存、检索,使之迅速地传播与利用,已成为一种先进的传播交流手段。微机贮存与检索,要求体育科技学术期刊编排实现规范化,而期刊编排规范化首先要求论文写作的规范化。要实现体育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就必须了解体育科技写作知识,把握其写作方法和技巧。笔者因职业之原故,拜读体育科研论文原稿颇多,从研读原稿论文感到许多科研论文的选题和所研究的内容颇有价值,但论文写作不符合期刊编排规范化和科研论文撰写的要求。其中最为普遍的突出的问题是文章结构层次混乱、写作格式极不统一(尤其是理论型和实验型的“定量化”研究论文)。这不仅给编者和读者熟悉和理解论文之精髓增加了难度,也直接影响了体育科研成果的传播、贮存和利用。体育科技写作,作为一种科研方法,涉及的知识结构内容颇多,不同文体的体育科技作品有不同的写作要求。本文仅对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章结构和基本撰写格式的内容与要求作一探讨。2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章结构根据写作目的的不同、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差别,体育科研论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位论文,一类是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是体育院校的学生或体育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旨在取得学位而写作的论文。如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学术论文,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在体育实践中为研究和解决某一问题而写作的论文。目前,体育科学技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大部分都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体育科技学术刊物上。由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差别,学术论文又分为两种类型,即理论型论文和实验型论文。虽然体育科研论文的种类很多,构成的形式多样,但就其文章的主体结构有它的基本型,即序论、本论、结论的三段式。2。1序论部分的写作内容与要求序论,是论文的开头、引子,好比一出长剧的序幕,要有吸引力。通常以引言、导言、绪言、前言等小标题冠之,也可以不冠以任何小标题。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材料,前人的工作和现在的知识空白;②研究的理由、目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③交待课题研究的范围、任务。这一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在整篇文章中它所占的比例要小。具体要求是背景材料的介绍要准确、具体,紧扣课题;研究的说明要实事求是,对作用意义不可夸大和自我评价;任务的交待应具体、明确。2。2本论部分的写作内容与要求本论也称正论,它是体育科研论文的主体,课题的“创造性”主要在这一部分表达出来,它反映了论文所建立的学术理论、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达到的水平,简言之,本论水平决定了整个论文的水平。
光子的疑惑
摘 要: 光子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充满了想象。当前最流行的形象是,光子是粒子,里面没有更基本的实粒子,没有电荷,只有纯粹的不断振动着的电磁场。这种形象真实吗?本文对此提出两大质疑。为解决这两大疑惑,本文提出光子是深度微观尺寸的电偶极子之说,并进而提出“真空基元”的概念。除了能很好解释那两大疑惑外,还能解释系列问题。
关键词: 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光电效应;电偶极子。
1,量子和微观粒子。
量子不是物质,是物理量。当物体的物理量具有不连续的分立的量子化特征时,其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物理量称为量子。宏观物体的物理量是连续的,只有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才具有这种分立的量子性质。由于物理量要有物质作承载才有实在的意义,因此量子概念与微观粒子不可分割。在行文时,把量子和微观粒子两个名词混在一起是常见的事,用量子名词是强调概念性质,用微观粒子名词是强调实体性质。如果 约定:
“量子”已包括承载量子性质的实体“微观粒子”;“微观粒子”已包括它必然具有的量子特性。
那么,在这种约定下两个名词是可以互通的。比如一个电磁场量子占有的空间也可以说成是一个光子占有的空间。
2,量子场论关于真空的论述。
从姚丽萍和黄金书两学者合写的《从量子场论看真空的物质形态问题》一文[1]引用如下的一段文字作说明。
“现代的真空理论实质上是量子理论。量子场是物质的基本形态,它是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微粒的物质客体,它具有多种运动状态,如激发态和基态。量子场激发态的出现代表实粒子的产生,激发态的消失代表实粒子的消失。实粒子的消失只是表明量子场的激发态消失了,而不是量子场这种客体消失了,量子场还存在,不过此时量子场处于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也就是处于基态,人们把基态的量子场称为“真空”。真空不空,真空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即基态量子场。所以说真空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而不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
以上是关于真空和粒子关系的严谨的学究式的表述,为方便于本文对标的的论述,因此提出以下的“直白”的表述。
不可观察的真空乃是可观察的实粒子之母。
2,1 真空充满各种基态量子场,基态量子场不是一种虚概念,每一种基态量子场充满实实在在的微观粒子,只不过这些微观粒子具有最低能量状态。由于这些场粒子具有最低能量,人们无法观测到它的能量值,因而基态场粒子是不可观察的,也因而基态量子场是不可观察的,真空是不可观察的,感性地说,真空是看不见的。
2,2 当有一份适当能量“注入”真空中的基态量子场的粒子,该粒子就成为激发态粒子,具有可观测的能量值,也即成为可观察的实粒子,也即看得见的粒子。
激发态粒子可观测,又称为实粒子。光子是电磁场的激发态粒子,尽管它的静止质量等于零,但光子具有可观测的能量和动量,从这个角度看,光子也属于实粒子
2,3 真空充满基态场粒子,只要有能量注入,就能产生实粒子,因此,真空是实粒子之母。甚至可以写出如下公式
实粒子= 基态粒子+能量 (1)
其中,+号相当于“注入”。当然,公式里存在三个问题:1)能量是什么?2)能量从哪里来?3)能量如何注入真空?这三个问题都属于接近物之本质的问题,是难以简单地论述的问题,有幸这三个问题不是本文论述的标的。本文论述的标的是:
构成真空的基态量子场的基态粒子是不是最基本的?
按量子场论,当人们发现一种激发态量子场,必然在真空对应有相应的基态量子场,人们已发现“标准模型”中的61种粒子,对应地真空中的基态量子场有61种之多,因此可以说,构成真空的61种基态粒子就不可能是最基本的,这61种真空粒子应该由数量比61少得多的更基本的基态粒子构成。如果这61种基态粒子由一两种,或两三种更基本的“东西”构成,这少数的几种“东西”才有资格称为物之“基元”。由于真空是万物之母,物之基元首先存在于真空,因此一切实粒子源于“真空基元”,也即
能量注入真空基元就激发成为实粒子——真空是实粒子之母,实质是真空基元是实粒子之母。真空基元是卵子,能量是精子。
2,4 以上“能量注入真空基元就成为实粒子”这句话只是一种基本原理,实施这一基本原理的技术问题不容易解决,理论自身也不容易解决。比如“弦理论”就是 探索 “真空基元”的理论, 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弦才是真空基元。弦理论是最前沿的理论,可惜非常复杂,其复杂的程度几乎与人们的“常理认知”距离无限远,也因此人们对其前景是有所怀疑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本文试图以贴近常理认知的方式在理论上 探索 “真空基元”。
2,5 按量子场论,能量子即电磁场量子。我们不能把电磁场量子抽象理解为弥漫空间的电磁场的一份份电磁能量,这样的理解太模糊了。根据本文第 1 节,电磁场量子所对应的微观粒子就是“光子”。光电效应证明了光是由一颗颗光粒子组成,明确地说,电磁场量子不是一团团的、弥漫空间的电磁场,电磁场量子所对应的微观粒子就是光子。光电效应证明了光粒子完整地,而不是部分地被具有微观体积的微观粒子电子吸收,因此,光子具有与微观粒子可比喻的微观体积,不是一种无形迹的概念,光子的完整能量转化为电子的溢出能量。尽管人们说不出光子的微观尺寸,但光电效应已经可以肯定:
1)光子存在一个微观体积,振动着的电磁场包裹在光子的体积里。
2)光子的能量是光子内部振动着的电磁场能量。
根据爱恩斯坦提出的光电效应理论,光子的能量ε就是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的能量
ε=h v (2)
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 v 是光子内部的电磁场振动频率。
2,6 但是,当我们思考光子的内部结构时,就会怀疑这种形象的光子是否真实存在。这就是下一节提出的对光子的疑惑。
3,光子的疑惑。
谁也观察不到光子的内部结构,所有对光子内部结构的想象都是假设。
3,1 假设1 : 光子是粒子,光子里没有更基本的实粒子,也没有能控制电场的元电荷,光子里存在的是纯粹的电磁场,并且是不断振动着的电磁场,其振动频率v决定着这个光子的由(1)表示的能量。这假设1正是人们目前设想的光子内部结构。
3,1,1 光子是中性粒子,这一观测结果是对这假设 1 的强力支持。但存在太多的疑惑了。
3,1,2 疑惑1。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一个元点电荷的扰动就会激发电磁场的振动,电磁场的振动不依靠任何媒质传播,而是依靠自身的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转换,以电磁波的形式脱离场源、自行地、向四面八方传播,脱离场源的振动着的电磁场内可以是没有电荷的,可以是纯电磁场物质。疑惑的关键点是,按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在真空中,一个点或一个微观体积所激起的电磁振动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为什么经过量子化的数学处理后纯电磁场在没有内控因素的情况下就可以局限在一个光子的体积内振动而不分散?这是经典认知所无法接受的。其实,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不是互相绝缘的理论,量子力学是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到处都存在经典认知的烙印,薛定格波动力学方程完整地保留库仑力场,概率解析,分立的概念都是经典认知可以接受的,即是说,量子力学的表现和结果,最后都应该能够被常理认知理解,能够由常理认知的词语表述的。如果硬说,“电磁场经量子化数学处理后,纯电磁场就可以成为稳定而不分散的粒子,”这就是量子场论的认知,无需顾及陈旧的常理认知能否接受,这就很令人遗憾!但下面的假设2,却很能贴近常理认知解释纯电磁场成为粒子的疑惑。
3,1,3 疑惑2。 按量子场论,光子的出现表示电磁场激发态的出现,它具有可观测的由(2)式表示的能量。量子场论又说,电磁场激发态的消失相当于光子的消失,此时电磁场处于能量最低的基态,光子成为最低能量状态的基态粒子。按式(2),由于频率没有负值,最低能态就是 v =0,ε=0。基态光子的频率 v =0,也即电磁场不变化。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 在真空中电磁场能自行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电磁场不断地振动。 那么,光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 v =0,电磁场不振动了,原来存在的振动的电磁场消失了,如果因此而原来的光子变得什么也没有,所谓的基态光子就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就算有能量注入真空,也没有基态的承接物,就不可能出现激发态光子。
3,1,3,1 光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虽然原来存在的振动的电磁场消失了,可否残存有静电场?如果有,能量的注入还可以令静电场产生变化,重新激发起变化的电磁场而成为激发态光子。但假设 1 说,光子不存在电荷,也就是说,能起到重新激活作用的残存的静电场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基态光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就很严重:假设1和量子场论不相容!有幸,下面的假设2可以同时解决这一疑惑1和疑惑2。
3,2假设2。 在提出假设2之前,引用《浅析量子排斥力》一文[2]最后第8节(振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的一段话作说明:
“任何粒子只要有内部结构,至少由两部分物质组成,这部分物质直称为“结构物质”,既然在理论研究时,把粒子作点模型质点处理,那么,“结构物质”也只能作“结构质点”处理,也就是说一个粒子(至少)由两个结构质点组成。如果这两个结构质点之间没有某种吸引力维系,不可能构成一个粒子,但如果除了吸引力之外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或说制约,这两个结构质点又成为一个点。点模型只能是一种数学模型,不可能是真实的物理存在。正好本文引入的万有的量子排斥力成为一种干扰制约的因素,两结构质点在吸引力和量子排斥力的共同作用下组成量子谐振子,而不是在吸引力作用下结合成一个点。因此,各种各样的粒子其实是各种各样的量子谐振子。”由此提出假设2。
假设2:
1)光子是由一个正元点电荷和一个负元点电荷组成的电偶极子。
2)库仑力和量子排斥力的平衡位置数量级10-14米 10-16米(参考[2]文第(13)式和(18)式)是电偶极子的微观尺寸,也是光子的微观尺寸。
3)振动着的电偶极子就是量子场论中的电磁场的激发态,也就是光子,这个激发态的能量ε由本文式(2)表示。
4)量子场论中电磁场基态量子就是不振动(处于平衡位置)的电偶极子,又称为静止的电偶极子,也即基态光子。能量注入基态光子令静止的电偶极子成为振动的电偶极子,也就是激发态光子。
3,2,1 解疑惑1和疑惑2.
1)振动着的电偶极子内控着光子内的振动着的电磁场不分散,成粒子状,这就解决了疑惑1。
2)电磁场基态粒子就是处于静止状态的电偶极子,疑惑2中 3,1,3,1 小节提到的能使电磁场基态粒子复活的残存的静电场就相当于静止电偶极子的静电场,当有能量注入,又可以激发出振动的电磁场。这就解决了疑惑2.
3,2,2 光子是电偶极子,为什么是中性粒子?
当我们能够在微观空间(比如10-8米)观察原子时,原子充满电荷。实际上观察仪器是在宏观空间观察这一原子的,由于原子内正电荷和负电荷数目相等,也即电中性,宏观观察的结果,原子是中性粒子。当原子内正电荷和负电荷数目不相等时,宏观观察的结果,原子是带电的离子。
因此对电中性(正和负的电荷相等)的微观粒子的宏观观察的结果是中性的。
光子的电偶极子是电中性的,并且其尺寸是深度微观的尺寸(10-16米),因此对光子的宏观观察结果是中性的粒子。这也是对假设2的有力支持。
3,2,3 参考本文第2,3小节提出的“真空基元”概念,那么静止状态下的电偶极子就是真空基元。真空充满真空基元,因此真空充满电荷,但每一个真空基元都是电中性的,因此,宏观观察的效果,真空空间是中性的。深度微观空间的电偶极子实质是弦理论中的其中一种弦,并且是贴近常理认知的一种弦。
4,由假设2提出的真空基元不但解决假设1的两个疑惑并且还能解释不少现象,举例如下。
4,1 原子内的空间充满真空基元,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放出的那一份能量注入其中一个真空基元,,使之成为激发态,相当于发射出一个光子。
4,2 一对正电子和负电子湮灭,“电子对”原有的能量受动量守恒定律的制约,同时注入两个真空基元,“电子对”湮灭的结果放射出两个光子。
4,3 一个能量极高的光子(比如X射线)击中一个真空基元,令真空基元裂解成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这就是一个高能光子转化为“电子对”的现象。
4,4 对于上面( 4,1 )的例子,为什么我们不说,能级跃迁释放的电磁能量直接就生成一个光子,而要兜个弯说“能量注入真空基元激发成为一个光子”? 是因为,
4,4,1 我们坚持量子场论的激发态和基态的概念,
4,4,2 我们坚持量子场论中的“量子场激发态的出现代表实粒子的产生,激发态的消失代表实粒子的消失”[1]的观点。
4,4,3 对以上例子的表述符合量子场论中场的相互作用,粒子的产生转化都是在真空里进行的观点。
真空是现实世界之母!
文献:
[1]姚丽萍,黄金书。从量子场论看真空的物质形态问题[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 科学版)2005(12):28-30.
[2] 袁贺滔.浅析量子排斥力[J].科学技术创新,2020(36):63-65.
我也不是很清楚的啊
不知道怎么写的话也可以参考下别人是怎么写的呀~看下(材料科学)或者(材料化学前沿)这样类似的期刊多学习学习下呗~
国外的有 Nature 和 Science
物理学类的国家核心期刊比较多,现列出一部分如下:物理,物理学报,高压物理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光学学报,中国激光。声学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波谱学杂志,低温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等等。
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高压物理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能科学技术、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光学学报。中国激光,发光学报,光子学报。声学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物理,低温物理学报,计算物理,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大学物理,波谱学杂志,光散射学报。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1 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更多一级期刊: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1674-0475]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 - 第24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类 - 第21位主题分类:O6,O7:化学,晶体学: O6,O7:化学,晶体学该刊物不属于EI检索,谢谢。
影响因子也看是什么机构收录的,国内的如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有他的影响因子,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SCI收录,国内很少有杂志能被收录,国内学校发的一般也就看在国内的影响因子,在国外如果SCI 3-4就属于高区的文章了(生物学),也就是说水平相当高了。
截止至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主办刊物8种:他们是《光学学报》、《中国激光》、《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光机电信息》和《ChineseOpticsLetters》,其中中文刊物7种,英文刊物1种。为争创一流刊物,中国光学学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所属期刊的管理与支持力度。如组织期刊座谈会,开展经验交流,促进期刊的水平。学会的8种期刊现全部上网,可利用网络科技期刊传递信息,传递期刊最新动态,落实科协要求编辑部掌握国际信息网络查询。几年来杂志社在期刊获准资助的基础上办刊条件已有改善和提高,在提高刊物知名度等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中国光学学会期刊逐渐成为高水平理论文章和高技术论文的重要期刊,同时也引起国内外著名检索库重视。这些期刊都分别获得过全国光学期刊奖,优秀期刊奖,影响因子排序逐年提高,被SCI、EI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在发行方面,与许多国家建立发行和赠送关系,拓展到了整个光学前沿,以最快速度全方位的报道国内外光学领域中的最新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贡献。
生物和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算很高的,cell之类的可以到三四十。想物理、化学类到十几就算国际领先水平了。3-4也不算烂,但也不算好,一般学校里博士发3-4的文章就可以毕业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量子电子学报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电子学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光电子.激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技术应用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微电子学 电子元件与材料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应用研究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你看看应用光学吧。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软件与应用 等等
中国 集体经济
王大珩生于1915年2月,祖藉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气象天文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1964年去世。王大珩在北京和青岛读中学时,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观测气象和天文,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很大兴趣。他父亲感叹当时国内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曾研制风力计成功。少年时代,这些科学的熏陶,对王大珩后来去国外研究应用光学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事业不无影响。 王大珩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取留英公费生,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1941年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玻璃学家W.E.S.特纳(Turner)教授指导下进行有关光学玻璃的研究。1942年受聘于伯明翰昌司(Chance)玻璃公司,专攻光学玻璃研究,直至1948年回国。王大珩在英国学习期间,发表了第一篇光学研究论文,论述了光学系统中各级球像差对最佳像点位置和质量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用优化理论导致以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论点。该文所阐述的一些思想,至今仍是大孔径小像差光学系统(如显微镜物镜)设计中像差校正和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多次被国内外有关著作引用。日本学者对王大珩青年时代的这篇论文给予高度评价,并在某一专著中全文摘录。王大珩在英学习和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从事玻璃研究,亦是一种机遇。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光学仪器在战争中的应用,受到交战各国的重视,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是保密的。王大珩所在的昌司玻璃公司,是世界上极少数也是最早从事光学玻璃生产的厂家之一,他在此所做出的许多研究结果都没有公开发表。他是英国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的两人之一,曾获得专利。他因多项研究成果,获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展奖。这些成果后来应用到国内,至今仍被用于许多光学玻璃实验室和工厂的基本测量仪器。 1948年王大珩回国,先后经由上海、香港、朝鲜,到达解放不久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并主持创建应用物理系,任系主任。在当时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靠自制仪器解决了当年开课当年为全年级学生(600余人)开设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显示了他的创业能力。1951年,中国科学院邀聘王大珩去北京筹建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长春成立。后来于1956年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被任命为馆长、所长。在他的领导下,该所逐步发展为我国应用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的重要科研基地,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光学科技骨干。1958年,长春光机所研制的高精光学仪器以“八大件”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它们是:一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一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臂航摄投影仪;光电测距仪;高温金相显微镜以及系列有色光学玻璃。 从60年代开始,王大珩和他领导的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攻方向。先后在红外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与空间侦察摄影、空间光学测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60年代初,国家提出研制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的任务。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由王大珩领导的攻关组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地从事光学工程研制和小批量生产的历史。从此,有关的新建研究机构除具备研究力量和设备外,还都具备相当强的工程技术和加工力量,如上海光机所,西安光机所,成都光电所,上海技术物理所以及安徽光机所。1980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长春光机所研制的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平稳跟踪、定位、标定、校正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1979年,由于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所作的贡献,王大珩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在发展我国空间技术方面,1965年王大珩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的方案探讨。1967年前后,他在长春光机所组织的空间对地摄影技术组,移植到七机部(现航天总公司),成为该部对地摄影技术的骨干力量。1975年,王大珩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推动了我国遥感工作的迅速发展。随后,王大珩领导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当时他兼任分院院长)在长春地区组织进行了一次综合性航空遥感试验。这次试验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还是在应用研究上,都获得了有实际意义的成果,使长春成为我国以地理所和光机所为主干力量的遥感科研基地之一。 1983年,王大珩从长春转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工作,兼任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主任,后任名誉主任。1986年他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且在该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科院,王大珩组建立了强激光联合实验室,使我国成为拥有该类设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1989年,他又与王淦昌等几位核专家向国家提出开展我国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建议且取得一批成果。1980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激光会议,王大珩任中方主席。他著文论述了我国激光技术的进展,并担任会议论文集的主编。这次会议导致国际学者开始注意中国激光科研的进展。1985年在《光学学报》上,1987年在厦门召开的我国第三次国际激光会议上,又相继做了“我国激光科技新进展”的报告。早在王大珩留英期间,曾随当时国际色度学权威之一W.D.莱特(Wright)教授学习色度学,并在色差阈值研究中充当观测者。回国后他一直关注我国色度学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诸问题。1973年广播事业局在长春和西安举办了彩色电视学习班,王大珩为此编写了《彩色电视中的色度学问题》一书,向全国几十个单位近百人讲授了色度学原理,指导设计了彩色电视摄像机中的分色光谱曲线和分色棱镜,解决了当时彩色电视中的彩色复现问题,为我国彩电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89年,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批准了色度学方面的基础性应用课题,在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司的赞助下,成立了颜色标准委员会,由王大珩任主任委员。经过4年多的努力,终于制成了我国国家级的颜色标准样册。其间还为我国国旗制订了法定颜色标准。王大珩还是我国计量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50年代,国家计量局初建,他被聘为技术顾问直至现在。当时他在长春仪器馆,指导开设了光度、温度、长度、电学等计量基准研究课题,多次代表国家计量局出国考察。后来成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春光机所前期计量研究工作,成为计量院有关工作的基础。特别在光度计量方面,一直得到他的关注和指导。1956年国家制订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时,王大珩是发展国家计量科研项目的主要编写者。1977年,我国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王大珩作为中国代表,每年参加国际计量大会和计量委员会。在1979年的大会上,他当选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并连任三届,至1992年因年迈告退。1978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立,他当选为副理事长,1983年当选为理事长,1989年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经王大珩倡议,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物理系及电子科学系、成都测试研究院和航天总公司计量所等单位于1994年成立联合实验室。这是一种打破部门界线,集中力量从事高水平科研的举措,得到国际计量局局长T.J.奎恩(Quinn)博士的赞许。王大珩被推举为该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工作正在开展中。 在光学仪器领域,建国初期,他和龚祖同先生共同建议在大学设光学仪器专业,1952年最早在浙江大学成立了光学仪器系。1958年,他又倡导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光学专业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他兼任院长,亲自制定专业系的设置。除光学仪器专业外,还分设了光学材料、技术物理、电工及电子技术及精密机械等专业系,从而在光学技术上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他还亲自讲授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等基础课程。该校的创建,甚得当时国防科技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聂荣臻元帅,他亲自指示从其他学校调拨学生转系到该校学习。“文化大革命”后,该校划归军工部门,成为兵器部门主要高等院校之一,该校至今已培养毕业生万余人。1978年,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筹办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兼任校长。王大珩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员,注重学术思想的启发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曾得到过他的指导和学术上受到过他教益的人,遍及全国,许多人成为当今光学界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些已是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大珩是全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195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学部时,他被选为第该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之一。1956年国家制订科技12年发展规划,他是仪器仪表组的主笔。他曾任国家科委仪表和光学专家组组长,主持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他倡导成立中国光学学会并任第一、二、三届理事长;他创办《光学学报》,并任第一届主编,在创刊号上发表《我国光学科学技术的若干进展》的论文,文中回顾了建国卅年来我国光学科技发展的历史,提出了今后发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关于加强光学和应用光学的基础研究,改革管理体制等观点,至令还有指导意义。王大珩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国照明学会名誉理事长。在国内召开的历次激光会议、国际遥感会议、国际高速摄影和光子学等会议上,他都曾担任主席。1991年他又当选为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Fellow)。1986年3月,王大珩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三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最高领导提出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建议很快就得到批准,发展成为“863计划”,对我国科技发展有深远的影响。1992年4月,王大珩和其他五位学部委员(院士)联名向中央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科学院处于同等学术地位。这一建议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工程界因此甚受鼓舞,这对进一步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将有深远的影响。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王大珩被中国科学院推荐并当选为第一批工程院院士之一,任第一届主席团成员。1995年初,年届八旬的王大珩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第一届技术科学优秀奖。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光学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同志,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王大珩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至1951年任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2年以来历任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科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理事长等职。王大珩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周立伟()男,汉族。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家。出生于上海市,浙江省诸暨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66年获前苏联数学物理副博士学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理工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副理事长 、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北京理工大学首席专家、校科协主席、博士生导师等职。研究同心球系统与移像系统的电子光学、阴极透镜空间像差理论、宽电子束聚焦普遍理论、动态光电子学及时间像差理论、电子光学空间与时间传递函数、成像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等,建立了宽电子束聚焦与成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为我国微光夜视行业由仿制走上自行设计研制、自主开发开辟了道路。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5部。专著《宽电子束光学》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研究成果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等。1984年和199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全国兵器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7年被俄罗斯萨玛拉国立航天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2000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个人生活周立伟,1932年9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一个制药工人的家庭。幼年时求学于上海培正小学、湘姚中学和高桥中学,1948-1951年在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现上海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习。周立伟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上海度过的,他亲身经历了沦陷时期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直到上海解放,对新、旧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强烈的感受。上海解放前,在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学期间,他在地下党引导下接受进步思想,参加学生运动。上海解放后,他成为第一批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抗美援朝时,他踊跃报名参军,后因身体原因未被录取。1951年7月,他被分配到上海公私合营华通电机厂工作,任技术员,他工作积极,努力钻研技术。当时还不到20岁的他,在电表车间搞技术革新时,创造性地研制了一种绕扁平线圈的绕线机,提高工效7倍。上海《劳动报》为此专门作了报道。在厂里他虚心学习,认真刻苦,同时深深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要求上大学充实自己。组织上满足了他的愿望。1953年,他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分配到仪器系军用光学仪器专业学习。在校五年期间,在师长们的谆谆教诲和党组织的引导下,他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工作积极,担任过团支委和班长等职务。195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负责筹建夜视技术专业。他满腔热情投身于新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写出了《电子光学理论和设计》等教材。1962年11月,他被派往苏联留学,在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学院电物理系学习。留苏期间,他主要研究静电聚焦同心球系统的电子光学和阴极透镜的像差理论。整整三年半,他以惊人的毅力探索像管电子光学前沿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6年4月,他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获苏联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5月,他刚回到母校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71年,他被下放到河南驻马店“五七干校”劳动,后随干校迁到北京大兴县庞各庄。1972年回校后,他一方面主持夜视技术教研室工作,组织专业教师为工农兵学员上课;另一方面参加国家夜视技术的攻关会战,主持研究变像管和像增强器的电子光学系统计算与设计。1973年与1974年,他两次被派往荷兰和英国考察像增强器技术。1978年,他率团参加在英国伦敦由帝国理工学院召开的国际光电子成像器件学术会议和由兰克集团召开的电子成像国际会议。在国际光电子成像器件学术会议上,他发表了《电磁聚焦同心球系统的电子光学》一文,得到了高度评价,为他日后在国际上的重要影响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中国科学的春天。1978年以来,有好几年时间,周立伟感到年轻时代思考过的种种问题和想法在脑海中翻滚,抑制不住对科学研究的冲动和创造的渴望。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宽电子束聚焦与成像理论,他站在新的高度,对前人的学术成果作了科学总结并汇入自己的学术新见解,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概括、总结与提高;在张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具普遍意义的曲轴宽电子束聚焦与成像的完整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了宽束电子光学。专著《宽束电子光学》出版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荣获1994 年第八届中国图书奖、1995年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和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对变像管和像增强器的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与计算,周立伟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内夜视技术领域研究所和工厂均使用由他领导的课题组研制的软件包设计各种变像管和像增强器。他的研究为我国微光夜视行业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研制、独立自主发展开辟了道路,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4年由于“在电子光学研究独树一帜,有些技术理论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周立伟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升为教授。自1978年以来,周立伟发表学术论文、科技报告和专著等200余篇(部),据1999年统计,有140余篇次被检索系统收录。专著有《宽束电子光学》、《宽电子束聚焦与成像——周立伟电子光学学术论文选》、《一个指导教师的札记》以及《目标探测与识别》(主编)等。他曾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技改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等重大奖励。周立伟在国内外电子光学与光电子成像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多次被邀请讲学,作学术报告,主持国内外学术会议等。他曾担任中俄国际学术讨论会主席、光电子成像与探测国际会议主席和亚洲光子学国际会议的国内委员会主席,四次被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聘为SPIE论文集第1982、2898、3561、4925等卷的主编和分会主席,1994年、1995年两次被美国国际科学基金会(ISF)聘为电子光学学科评委。1992年他当选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1997年被授予俄罗斯萨玛拉国立航天大学名誉博士称号,2000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自1999年起,俄罗斯科学院普通物理研究所谢列夫院士邀请他共同合作进行有关飞秒电子光学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支持下,2003年,他与谢列夫院士开始第二轮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周立伟1983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聘为全国第二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至今任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教研室主任,系、学院和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委夜视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夜视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国防科技名词大典》副总主编等。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术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防组成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兵器工业科技奖专业评审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兵工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应用光学”、“红外与激光工程”、“中国工程科学”、“Chinese Optics Letter”等学报和期刊的编委以及“光学技术”名誉主编、“红外技术”编委会副主任等。此外,他还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兼职教授等。周立伟德业双馨,诚以待人,严于律己,为人谦和,治学严谨。在45年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生涯中,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为我国的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技术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个人经历1932年9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1946-1948年 在上海高桥中学学习。1948-1951年 在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学习。1951-1953年 任公私合营上海华通电机厂技术员。1953-1958年 在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学习。1958-1962年 任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助教。1962-1966年 在苏联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学院电物理系研究生。1966-1980年 任北京工业学院助教、讲师。1980-1984年 任北京工业学院副教授。1983年—至今 任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1984年—至今 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1999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