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梁实秋文学批评观研究论文

梁实秋文学批评观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梁实秋文学批评观研究论文

论新人文主义理论对梁实秋文学观的影响【摘 要】梁实秋在留学哈佛接触白壁德新人文主义思想后,在文学思想上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梁实秋由深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浪漫倾向转向了新人文主义的古典主义倾向之中。本文将从梁实秋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理论两方面论述他在接触新人文主义理论前后文学观念后发生的转变。【关键词】梁实秋;新人文主义;文学观;转变 近年来,关于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与梁实秋的关系成为了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一个重要话题。事实上,在服膺了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理论的中国留学生中,接触白壁德思想前后观念变化最大的是梁实秋,最为“活学活用”白壁德对西方浪漫主义运动批评语言和批评立场的是梁实秋,而在二十年代文学批评领域取得最大成就的也是梁实秋。建立在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梁实秋的文学批评才真正建立起了现代文学中最早、最完整的系统理论体系。 白璧德(Irving Babbitt)新人文主义是20世纪初期在美国出现,并且在20年代引起广泛争论和社会反响的一种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它是遭受着现代性弊病的西方社会,在20世纪初的文化上出现了一种自我调整和反拨。在白壁德看来,处于扩展时代的西方社会,正是以培根为代表的科学人道主义和以卢梭为代表的情感人道主义这两种人道主义把西方社会带入了罪恶与危机之中。这两种人道主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这是旧人文主义。旧人文主义,用他的话来说是受制于“物的法则”的,而不是人的法则。他所倡导的新人文主义就是要克服就人文主义之弊,倡导从古典文化传统中习得规范、标准和纪律,以理性、节制、自我约束来提高自我的道德,实现个体的完善。白壁德在文学上倡导一种节制、均衡的古典主义美学规范与伦理批评,反对卢梭式的浪漫主义的放纵情感与感伤弥漫。 梁实秋于1924年底留学哈佛,也正是再次接触到了影响他一生的白壁德教授。关于梁实秋个人对于他与白壁德之间的关系说明最早提到他们之间师生关系的是写于1927年6月的《浪漫的与古典的》这本评论集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他说“我借这个机会要特别表示敬意与谢忱的,是哈佛大学法国文学教授白壁德先生 Babbitt,我若不从他研究西洋文学批评,恐怕永远不会写出这样的几篇文章。” 在为吴宓等人翻译汇集的《白壁德与人文主义》这本集子的“序”中,梁实秋再次提到了自己与白壁德之间的关系:“民国十三年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我选了一们白壁德教授的功课‘16世纪以后的文学批评’,这是我认识白壁德教授之始。” 梁实秋正是在选听了白壁德的“16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一课之后,才开始了对自己原有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清算。 作为创作者,梁实秋在接触白壁德思想的前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作为批评者的在与白壁德接触前后,在批评思想和批评语言也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梁实秋在结识白壁德之前,其思想倾向基本上是浪漫的,是深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当时梁实秋对郭沫若的想象瑰丽情感热烈的《女神》十分赞赏而批评康白情的《草儿》和俞平伯的《冬夜》的朴实、缺乏想象和情感。闻一多在《冬夜评论》中曾把梁实秋与郭沫若并列为当时具有“幻想力”的诗人:“现今诗人除了极少数人的郭沫若君同几位‘豹隐’的诗人梁实秋君等以外,都有一种极沉痼的通病,那就是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 《草儿评论》可以说是梁实秋走入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篇相对完整的批评论文。梁实秋指出,《草儿》创作太滥,虽然梁实秋认为诗是“表个人的冲动”,但根本的是“艺术冲动”才是艺术品的成就的初步。他指出“试把《草儿》读过一遍,我们立刻觉得《草儿》作者的情感太薄弱,想象太肤浅”,因为“艺术品所祈求的是美”,“诗的主要职务是在抒情,而不是在说理”,“诗的成就,即是以情感为中心的。” 作者又认为《草儿》情感太肤浅不真挚浓烈。梁实秋又指出了《草儿》的 “病症不全是情感的缺乏——想象薄弱亦是大原因在。”作者指出诗歌文字比较少,所以需要想象力的必要比较大,“诗里无处不需要想象”,“作者想象力薄弱就是艺术手腕之肤浅。”。他比较了《草儿》诗集中对声音表面和表现力的写法,认为作者想象力之薄弱,艺术手腕之肤浅。梁实秋对《草儿》的批评,对诗的艺术特征的强调归结起来就是:诗应该是艺术地写真挚浓烈的情感,他把诗歌的“情感”与“想象力”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认为“情感、想象,可谓是诗的扶翼又轮”。 我们还可以从梁实秋同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创作中看出其此时创作上的浪漫倾向,它们分别是《苦雨凄风》、《海啸》、《海鸟》。《苦风凄雨》写的是一个即将远行的游子“绿哥”临行前因为要与家人爱人、告别而生发出来的离愁别思,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恋情。诗中表现的情绪以及表现这些情绪的语言,都是属于五四新文学初期的那种“个人性”、“印象式”的浪漫的感伤。年轻人的激动和热情使梁实秋倾向了情感丰盈的浪漫主义。《海啸》则是一首新诗,抒发的是梁实秋在赴美的船上所感念的“乡愁”。《海鸟》是借一只孤独飞翔的海鸟来比拟一个初次出门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恋,表达的是当时留学生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主题和情绪。梁实秋此时对新诗的认识就“新诗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园地,有青春的热情就可以写诗。” 梁实秋此时的创作倾向基本上是当时创造社的浪漫情绪的路子,实际上此时梁实秋与创造社主要成员之间的交往也极其密切,梁实秋曾经在《海啸》这篇回忆文章中,回忆了当时与创造社成员郁达夫、郭沫若等人的密切交往,1923年所写的记述自己离愁别绪的唯一一篇小说《苦雨凄风》交给创造社发表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梁实秋那篇对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包含钦佩的评价文章中看出其浪漫主义文学主张。《拜伦与浪漫主义》写于1923年底的科罗拉多大学。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辨析了“浪漫主义”的概念,总结出浪漫主义的三个特点:自我表现之自由、诗的诗体自由和诗的题材的自由,指出浪漫主义的精髓是“解放”,即作为诗人的人之解放、诗体之解放和诗的材料之解放。梁实秋逐条分析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在审美观念和文学观念上的分歧,并极力贬斥了古典思想。作为新文学阵营中一员大将的梁实秋,自然会极力张扬浪漫主义对于古典主义的反动。作者极力赞扬了卢梭,认为浪漫主义思想对于人类自由解放的意义,还饱含激情地赞扬了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特别是其“极端的反抗精神”。 在梁实秋留学于哈佛大学并接触到白壁德思想之后,梁实秋的文学思想从最初的浪漫倾向向古典训练和人文主义标准转化。1923年底地在科罗拉多写的《拜伦与浪漫主义》盛赞拜伦的“像一阵不羁的西风”,并标举出浪漫主义的精髓就在于自由与解放。而在不久之后的1924年,他转入了哈佛大学研究院选修了白壁德的“16世纪以后之的文学批评”的课程,并且“他在我的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所提交给白壁德的学年论文《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成为他初步接触白壁德思想后的一个转折点。与一年前叹服于王尔德文笔的精彩绝伦并奉为英文中的典范不同,梁实秋开始了对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主张的初步清算,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文艺与人生结合起来”,“文艺必须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文学称为道德的,这是无谓;不道德的文字就算是文学,这简直是狂妄了。”而将这两篇论文放在一起对比,恰好反应出梁实秋对浪漫派文学的赞扬到对“唯美派”的纯艺术主张的清算告别的思想转变过程。写于同时期的《文艺的无政府主义》批评了卢梭的“天才”“想象”流于“变态”,无节制的扩张自我,无纪律的抒发情感,沉溺于纵乐而造成文艺的无政府主义。梁实秋因而提出建立在“人性常态”为基础之上的“纯正想象”。 接触到白壁德古典主义文学思想后,梁实秋除了大规模的介绍西方自亚里斯多德以来的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外,自己也写也一些论文以构建自己古典主义文学理论。《文艺批评论》系统性地以古典主义眼光评述了自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西方各大批评家与批评流派,并借用白壁德的批评方式将所有的文学分为古典与浪漫两种倾向“‘古典的’与‘浪漫的’两个名词不过是标明文学里最根本的两种质地”“‘古典的’即是健康的,因为其意义在保持各个部分的平衡;‘浪漫的’即是病态的,因为其要点在偏畸的无限发展。”“我们纵观西洋文学批评史,实在就是健康的学说与病态的学说互相争雄的记录。” 在《文学批评辨》中梁实秋提出批评是一种判断,“所谓判断包括两层步骤——判和断。判者乃分辨选择的功夫,断者乃等级价值之确定。其判断的标准乃是固定的、普遍的,其判断之动机,乃为研讨真理而不计功利”,因此判断不是吹毛求疵,而是确定价值与标准。梁实秋在这里引用了阿诺德对文学批评的定义“‘文学批评者’,乃一种无所为而为之努力,借以学习并传播世上最优美之智慧思想者也”。在此也显示了梁实秋延续了阿诺德、白壁德的古典主义标准——在批评中寻求很久、统一的固定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基于纯正、常态的普遍人性。批评家的职责是在判断并发现文学的标准与价值,因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行为,这与敏锐、感性的文学鉴赏是不同的。但是,“在自近代以来的文学注重个人的独创性,文学批评也渐渐的成为了创造文学,文学创作本身也倾向于‘情感之自然流露’”,因而文学批评都被这种鉴赏式或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所扰乱,文学批评应该坚持客观判断和基于一定标准之上。文学批评有一定的标准就在于其有理性的纪律为基础的普遍、固定和常态的人性。具体到梁实秋那里,这种常态的人性又落实到伦理之上,文学批评因此必须肩负着伦理把关的重任。沿着这样的思路下来,梁实秋严厉地批判科学的批评、社会学批评和心理学批评,这些批评都只是一种外在的事实归纳、统计、考据或变态的心理分析都背离了固定的人性标准,放弃了批评的价值判断与伦理担当。应该说梁实秋所倡导的一条古典主义理论体系在论述方式上与阿诺德和白壁德并无二致,甚至其许多批评语言和批评方式就直接照搬了阿诺德和白壁德。这种论述方式更明显地体现在其另外一篇重要论文《文学的纪律》中。在该文中作者提出文学纪律就在于“内在的制裁”而非新古典主义的“外在的权威”的清规戒律;“文学应该是男性的,强健的而非女性的轻柔的”,文学的想象应该是理性的制裁与道德的想象。可以说在这里梁实秋的批评方式与语言是清一色的白壁德与阿诺德的语言与思想。 自然,梁实秋不会满足于一般性的介绍白壁德的古典主义理论,现实需要与解决问题的实际才是当时一批知识分子理论论证的真实目的所在。1925年底写于纽约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趋势》是梁实秋第一次运用白壁德的文学观点对中国当时文学创作进行的系统的批评,这篇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标志着梁实秋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家的诞生。《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的出现,是现代文学中第一篇有完整的理论分析的批评论文,这篇论文确实对新文学发生的第一个阶段做了高屋建瓴式的总结与反思,对新文学发生初期的脆弱、纵情、感伤、散漫、思想的缺乏冷静观察与大量吸收外国文学手法而消化不良、批评上的随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切中了新文学初期的要害。 在这篇文章中梁实秋几乎全盘否定了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梁实秋直接借用了白壁德在清理西方近现代思想时所使用的一个观点,即将西方思想史看成为“古典的”和“浪漫的”两种对立的思想文化观念,并将此种法称为“西洋文学批评的正统” 。带着对不无情绪化的——浪漫主义是病态的、古典主义是健康的古典主义文学观点,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运动大加讨伐。梁实秋没有从“浪漫主义”本身的定义出发,而是从白壁德的阐释方式出发,认为一切非理性不符合常态的现象的都统统纳入他的浪漫范畴。论文开宗明义就指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陷入了一场浪漫的混乱”,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走错的方向。梁实秋从“新文学运动根本的是受外国影响、新文学运动是推崇情感轻视理性、新文学运动所采取的人生态度是印象的、新文学运动主张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性”四个方面来论证新文学的浪漫主义倾向,并将其置于新人文主义的手术台上。梁实秋批评新文学“凡是极端的承受外国影响,即是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征”,就因为“浪漫主义蓬蓬勃勃、不守纪律的自由活动”“所以浪漫主义者就无限制的欢迎外国影响”“无暇顾及选择性”;同时新文学运动的柱石——翻译文学,“翻译者对于所翻译的外国作品并不取理性的研究态度,凡投其所好者则尽量翻译,结果是往往把外国第三四流的作品运到中国,视为珍宝,争相模拟”而呈现一种“无标准”的“浪漫的混乱”;梁实秋认为“现代中国文学,到处弥漫着抒情主义”,“受外来的影响而发生的‘新文学运动’,处处要求扩张,要求解放,要求自由,情感就如铁笼里猛虎一般,不但把礼教的桎梏重重打破,把监视情感的理性也扑到了。”梁实秋从其古典主义理性标准去衡量新文学,要求“抒情主义的”自身“要考察情感的质是否纯正,及其量是否有度”。从这两方面观察,他就“觉得新文学对于情感是推崇过分,情感的质地不加理性的选择而流于颓废主义与假理想主义”。梁实秋指责“情感的推崇”“不加节制”的深层担忧还是来自白壁德对卢梭式人道主义的抗拒。故而梁实秋指责早期新文学初期中出现的描写弱者与弱小民族、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倾向。在梁实秋看来,人道主义基础上 “普遍的同情心”是居于“平等”观念的“假设”而这种平等观念不是理性的,是“自爱”、“自怜”之扩大。“无限制的同情”造成了情感的推崇,失去了理性的选择。梁实秋在此显露的相当贵族化的思想观和五四新文化派的人道主义与民主观念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梁实秋批评新文学浪漫化的第三个特征就是“现在中国文学就是被印象主义所支配”。在梁实秋看来,印象主义便是浪漫主义的末流,其人生观是建立在“流动的哲学”之上。他把新文学中的小诗、韵文和散文的互相渗透和日记体小说、游记文章等都说成是印象主义的表现,这些文章只是个人情绪的随意抒发而丧失了理性。同时,他还批评这种“灵魂的冒险”式的印象主义批评方式****了理性的判断力,否认了标准的存在。梁实秋批评新文学浪漫趋势第四点就是推崇自然与独创。在梁实秋看来,文学应该描写普遍的人性,然而浪漫主义者追求的独创与个性“势必将自己的怪僻变态极力扩展,以为光荣,实则脱离人性的中心”“打破一切天然的和人为纪律法则”而造成混乱。梁实秋在这里完全与符合伦理的节制所谓的“纪律”来排斥一切独创和个性、天真自然的文学。 总之,梁实秋在1924年接触到白壁德并服膺其新人文主义理论之后,实现了他从五四式的浪漫热血到古典的静穆的转变。作为新文学阵营中的大将,梁实秋几乎是在新文学阵营中,在接触到白壁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前后几乎在一夜之间“倒戈相向”。可以说,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直接促成了梁实秋创作与批评的转向,并此理论为基础在现代文论史上最早建立了最有体系的批评理论。【参考文献】[1]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文学理论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33页.转引自段怀清.《白壁德与中国文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第213页.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版:第149页。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文学理论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17页.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文学理论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21页.梁实秋.《副刊与我》,见《梁实秋散文》1—4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梁实秋.《关于白壁德先生及其思想》.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文学理论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546页.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文学理论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168页.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文学理论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172—174页.[10]《文学批评论·结论》,《梁实秋论文学》,第233—224页,转引自温儒敏:《梁实秋对新人文主义的接受与偏离》,陈平原、陈国球主编:《文学史》,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第185页.[11]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文学理论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121页.[12]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文学理论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122页.[13]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文学理论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34页. 具体你可以看看

梁实秋(1903—1987),北京人。我国著名学者、教授、文学家、翻译家。20年代起活跃于中国文坛和教育界,曾在北大、北师大、青岛大学等校任教,主编过《自由评论》周刊、《时事新报》副刊、《中央日报》副刊。与闻一多、徐志摩等创办了新月书店、《新月》月刊。1949年去台湾,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著作甚多,有《雅舍小品》四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他长于文艺评论,有不少理论性文章,在书评领域有重要建树。梁实秋最早的书评是1922年写的《〈草儿〉评论》,《草儿》是康白情的诗集,作于1919年。当时影响很大。胡适称它是“一部最重要的创作”,认为他“无意于创造而创造了,无心于解放然而他解放的成绩最大”。《草儿》是康白情创造和解放的例证。认为《草儿》是开创新诗一个时代的作品。“白情的《草儿》在中国文学史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纪游诗”,“可算是大成功了”。但是,梁实秋的评论几乎完全相反,几乎是针锋相对。他引用《草儿》里的大量诗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是《草儿》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它在中国20年代初新诗坛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他要通过评论消除这种影响,藉以扫除诗坛的鄙陋之风。他说《草儿》一半算不得诗。有些只是演说词,分成行便成了诗。“《草儿》里的纪事文字太多了,占了全集大半”,“我们不能承认记事文是诗”。“《草儿》是急就的、草率的、半生不熟的”,而且“情感也不丰富,想像力当然也没有施展他最大的价值之余地。”他和胡适的评论,都是1922年秋天所写,前后仅相差19天。胡适从新文化运动的角度,对《草儿》加以肯定。梁实秋从艺术的角度,加以否定。梁实秋时年19岁,颇有初生牛犊之气,亦有猛虎下山之势,毫不留情地评论。从这里可以看出梁实秋书评的个性和评论特点。这种特点和气势,在后来的书评里,除和鲁迅的论争中,有所显示外,其他时间似乎没有了。对《草儿》评论以后,梁实秋还有1928年出版的《书评两种》,评潘光旦的《小青之分析》、《玛丽·玛丽》和1980年出版的《书评7则》。7则书评是:《读马译〈世说新语〉》、《西方的典籍》(赫琴斯著)、《青衣·花脸·小丑》(丁秉鐩著)、《读〈烹调原理〉》(张起钧著)、《读〈文明的跃进〉》(布罗诺斯基著)、《祝〈书评书目〉五周年》(期刊)、《读〈历史研究〉》(汤因比著)。他只把这7则和评潘光旦的两则共9则当成书评,其实他的书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评胡适的《尝试集》、《西莹闲话》、《誓还小品》、《独往集》、《媛姗食谱》、《饮膳正要》、《中国吃》、《现代学人散记》等,此外还有评徐志摩的诗文,对鲁迅等散文的评论。在后来对这些作品的评论中,没有当初评《草儿》的那种锐气,比较平实柔和,比较随意,比较分散。只注重可读性、艺术性、兴趣所致,随读随评,不成体系,缺乏系统。但是,不管他评哪种书,他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作者和作品内容,用他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思想加以分析,既能讲清楚原作者的背景,也能评析出原著的特色,这充分反映出他知识的广博,也反映出他思想的锐敏和活跃。这里,举出他评书的几例,以说明他书评的特色。《读马译〈世说新语〉》,不仅简要地评介了《世说新语》的内容价值;“3卷26篇,1134条”,“写作在南朝文风炽烈之时,文笔非常优美,简炼而隽永,涉及的事迹起于西汉止于东晋300年左右,人物达600人,内容之丰富可想而知”。还着重地评论了“译”的功夫。他针对别人否定马译的议论,为之正名,为之肯定。他以自己试译不成而拱托《世说新语》之难译,自己译“二、三十段后即知难而退”。他盛赞马君用20年辛苦、20年心血,专心一致,锲而不舍,全文照译,绝无脱漏,难能可贵,最值得钦佩,充分肯定翻译此书的成就与向外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读〈烹调原理〉》,评得十分有趣。这是一本反映饮食文化的书。他认为饮食是生活艺术中的重要项目,食谱应重于情趣。此书“对烹饪一道做全盘的了解,条分缕析地作理论的说明,真所谓疱丁解牛,近于道矣”。他在简单的理论概括之后,便将饮食艺术化,以自己的实际体会,带文化色彩地、艺术地将北京有名的老酒楼,名牌名菜烹调之术加以分析介绍,不仅评得有趣,且使人馋涎欲滴。他评饮食的书还有《媛姗食谱》、《饮膳正要》、《中国吃》,评论中除了将饮食艺术化,文化化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谈吃,深深地显露出他对北京,对故乡的深切怀恋之情。萧继宗的《独往集》是一本杂文,梁实秋用杂文手法,层层深入地评论。文章开头是“狮子和虎,在猎食的时候,都是独来独往;狐狸和犬,则往往成群结队”。使人想到其人其文的特点,萧君的与众不同。继而用作者自序中的“孤介”,“自话自说”解释其作品是“不追逐时髦,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说言不由衷的话”。这样深化作者的个性。进而概括全部作品:“每一篇都有作者自己的见地,不人云亦云”。作者有幽默感、正义感、文章嬉笑怒骂,入木三分。再抓往《哆嗦》篇,深入发挥,用实例证实自己的结论。最后以《立言》篇的一句话:做学问要“向科学方面寻出路”,全文戛然而止。评论虽不长,却层层深入,富于哲理,耐人寻味。有人评论梁实秋“两脚踏中西文化,一身处新旧之间”。这是指他对中西文化、新旧文化都有研究。的确,他对西方文艺研究是比较深的。和评国内作品相比,梁实秋对西方著作的评论,成就要大得多。特别是对介绍和引进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与同时代人相比,他算是佼佼者。他的评论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何瑞思之〈诗的艺术〉》、《评〈沉思录〉》、《汉烈的〈回意集〉》、《怎样读〈英国文学史〉》、《辛克莱尔的〈拜金艺术〉》、《玛丽·玛丽》、《读〈文明的跃升〉》,《读〈历史研究〉》、《大街》等都很有代表性。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学评论的鼻祖,他的《诗学》被西方奉为批评理论经典。何瑞思是罗马最大的批评家,他的《诗的艺术》是相当于《诗学》的批评杰作。梁实秋在评论中不仅介绍了两书的内容、特点,还联系时代背景,阐述了批评理论的发展过程,肯定它们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说《诗学》的主旨在于申述一个普遍的艺术原则,不在批评希腊全盛时代的那些作家。所以我们应把《诗学》当做艺术原理的第一部杰作,不应把《诗学》仅仅当做某一地点的产物。认为《诗学》的论述有普遍意义,推崇为一种普遍原理。何瑞思的《诗的艺术》对文学的批评是健全的,他的全部批评学说“泰半不悖亚里士多德”,是两篇很出色的学术评论。其余为对哲学、文学史、历史、小说的评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梁实秋在评论西方作品的同时,还评论了多篇批评理论著作。他1934年出版的《文艺批评论》是一本关于欧洲文艺批评的专论。内容分绪论、古典的批评——希腊时代、古典的批评——罗马时代、中古与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的批评、浪漫主义的批评、近代的批评、结论。他联系各个时代的作者、作品,按历史顺序,阐述了西方文艺批评思想发展的情势,不仅是客观地叙述,有自己的思考和评析,既系统又有一定的深度。他还写有《喀赖尔的文学批评论》、《西塞罗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辩》、《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等。这些评论涉及了批评领域理论的方方面面。即使在今天,读这些评论对我们了解西方文艺评论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重辩“抗战无关论”——真君子与真小人的争斗多半个世纪以前,有一个人忽然发现自己上了日本侦缉队的黑名单,于是当即写下遗嘱,连夜逃离北平去了四川,从此数载飘零,妻子离散,苦不堪言。而长久以来,这个人却被很多人称作是走狗、乏走狗甚至汉奸,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明眼人一看便知,我说的是梁实秋先生。青年时代的梁实秋是个衷肠激烈的人,在日寇咄咄逼人准备饮马中原的时候,他写了很多慷慨激昂的政论抨击实事。北平未沦陷之前,他在饭桌上沉痛地对自己的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你明天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赤子之心,溢于言表。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人才打算对他采取一点行动。他在《回忆抗战时期》一文中提到:“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日寇攻占北平。数日后北大司事张忠级先生匆匆来告:‘有熟人在侦缉队里,据称你我二人均在黑名单中,走为上策’。”当时的情形很紧张,同行的还有叶公超等人,但是为安全起见,几个人竟在火车上装作互不认识,终途不发一言。客观来说,战争时期,文人的直接用处并不大,但是大家还是在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沈从文、金岳霖等人在联大教书,老舍担任了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负责人,当然还有周作人,不听朋友们的规劝,大义凛然地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这个时候梁实秋不想去教书,与武人出身的沈从文相比,梁实秋反而有一种更为入世的情结。很多文人出于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常常把政治贬得一文不值,以衬托自己的清高。但是梁实秋不然,他晚年在接受丘彦明采访的时候说过:“个人之事曰伦理,众人之事曰政治。人处群中,焉能不问政治?故人为政治动物,不过政治与做官不同,政治是学问,做官是职业。”他试图以学者的视野关照政治,这注定了他一生会屡屡碰壁,李敖曾批评晚年的梁实秋太过窝囊,但这其实也是历尽沧桑后的无奈。正如他晚年所说:“好不容易抗战胜利结束,大乱又起,避地海曲,万念俱灰。无补大局,宁愿三缄其口。”让梁实秋名声大噪的有三件事:第一当然是和鲁迅先生的论战,第二则是千夫所指的“抗战无关论”,第三则是风行海内的《雅舍小品》,至于翻译莎士比亚,个人以为倒要向后靠了。鲁梁论战一下子使梁实秋成了左翼文人不共戴天的仇人,当年他住筒子楼的时候就有人骂他是走狗、乏走狗,一旦要是让人抓住一点可以供曲解之用的把柄,那暴风骤雨般颠倒黑白的批判,自然也是要接踵而至的了。这就是让他背了半辈子黑锅的那段编者按:“现在中国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这段话字面上没有任何问题,入情入理,实际上字面之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说这些话显然有点太过书生气了,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正如梁实秋后来所说:“我根本没说过‘文艺与抗战无关’这样的话。这是左翼仁兄善于给人带帽子的惯伎……抗战前的五六年间,左翼仁兄一直在攻击我,其原因是一小撮人士假借与文学无关的力量,企图造成一种声势称霸所谓‘文坛’,来‘为政治服务’。他们当然不能容忍任何人的异议。我批评过鲁迅译的《文艺政策》,我也揭露过‘普罗文学’之暴起与突落,我一贯主张思想自由,这都是遭当时某些人之大忌的。抗战军兴,我更主张一致对外,不能同情对政府一切阳奉阴违的行动,这也是招怨的另一原因。因此就有人制造了一个‘抗战无关论’的帽子送给我戴。其高潮是延安拒绝我以‘国民参政会华北慰劳观察团’团员身分前往访问。其实我是怀着很大的热诚希望能去实地访问。”显然,所谓“抗战无关论”并非来自梁的文本本身,而是来自于别人的推理,这种推理是蓄谋已久的,而且也不是第一次了。 30年代的时候梁在上海为别人出庭作证,就被田汉(田当时在旁听)有意误传为梁实秋被捕,而且被捕后还托胡适向大流氓黄金荣杜月笙求助云云,这次推理较之 “抗战无关论”更加匪夷所思,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民族问题那么敏感,只是“乏走狗”的一个注解而已,所以也就没有“抗战无关论”那么大的影响力。

从文学创作的主体来说,梁实秋认为文学是天才的创造。梁实秋一再说,“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的独创”,“文艺是少数天才的独创”,“大多数人就没有文艺,文艺就不是大多数的”。并且在梁实秋看来,不但创作的主体只能是极少数的天才,就是鉴赏文学也是极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最高的艺术只能少数人能了解……艺术自有许多的等级,所以艺术的鉴赏亦有很多的等级。”对于一般民众的文艺要求的满足,梁实秋给他们安排了说书、唱戏、通俗文学作品等艺术,因为他们的知识只能理解这样的作品,他们也只对这样的艺术感兴趣,至于伟大的艺术作品,像莎士比亚的戏剧,歌德的《浮士德》,那自然只有伟大的艺术家们才能欣赏、体会。梁实秋看到了不同的艺术主体对艺术有不同的要求,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梁实秋的错误在于夸大了天才等英雄人物的作用,完全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在艺术创作和接受中的作用。

梁实秋割爱论及其实践姚振黎(国立中央大学教授)《梁实秋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九歌文教基金会主办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综合大楼会议厅2002年12月11-12日《雅舍的春华秋实-果实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九歌出版杜2002年12月10日、页179-218梁实秋割爱论及其实践姚振黎论文摘要 梁实秋为著名的散文家、文学理论批评家与翻译家。其文学工作,归纳言之有三:一是散文创作,二是文学批评,三是翻译。作为理论批评家,其对散文写作具独到之见,对散文批评亦时有敏锐鉴赏与中肯判断。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期,发表〈论散文〉、〈现代文学论〉、〈小品文〉等,自散文美学深入论述,写成引人关注之见解;其散文创作兼具欧美文学之刚直严密、雍容幽默,中国文学之古朴凝鍊、铿锵顿挫,先秦散文之寓庄於谐、北京方言之亲切平白,经融合陶铸,成为一种新风格。 本文探究梁氏散文创作与文学批评之割爱论,其内涵精义、文学思想、成就与影响,并举梁文实例,印证其论,以为吾人写作散文及研究文论、文评之参考。虽因9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时代、全球化(globalization)社会变迁快速,资讯爆炸、科技发达,事事讲求通时合变、与时推移,梁实秋割爱论仍历久弥新,足以为法式。关键字梁实秋(Liang Shin-Chiu)、散文美学(aesthetics of prose)、割爱论(theory of parting with some cherished words)《文心雕龙.体性》为探究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二者关系之专论,开宗明义即曰:「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文章得以表情达意,系因作者才能与气质不齐,学习与习染殊异;先天才、气为「情性所铄」,后天学、习乃「陶染所凝」,四者融合,形成个人为文风格。梁实秋评论鲁迅散文, 「简炼刻毒,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认为这是鲁迅先天就有的绍兴师爷「刀笔吏」素质。易言之,是父母生成的。基於梁氏评论作家与作品之关系,亦运用先天才气论,与刘勰契合,本篇即由此始,探究梁实秋生长背景,窥知其文学评论中之「割爱论」形成原因与实际运用。壹、梁实秋割爱论探原一、生长背景梁实秋出身於中国旧时典型的仕宦之家;宅院阔大,衣食无缺,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儒教伦理家庭氛围中成长,既礼法森森,又亲情融融。潜移默化的薰染下,如此教育自有其开明一面 ,依自传描述:除儿童画报外,常躲进上房内,翻阅后匟案上的一大箱装钉成册的《吴友如画宝》,「帮助我了解社会人生不浅。性的知识,我便是八、九岁时从吴友如几期画报中领悟到的。」又谓:「这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大概。」 加以此后八年的清华读书生活,在严格管理、纪律制约中,只需埋首於学海。物质上有绝对保障,精神上受到最好教育,贵族式的优渥,形成绅士风情,对於维系生活秩序的儒家思想,在情感上自是觉得亲切,使其人生观趋向寻求社会安定、成就个人发展,既保守、又温和的传统色彩。 二、思想成因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滕(. Baumgarten, 1714-1762)发表《美学》(Aesthetic)开始,至今仅有250年历史。 至於散文美学系研究散文艺术中所反应之审美意识的学科;主要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吾人审美意识活动之特徵与规律在散文艺术中的体现。是故,本篇所论之割爱,依梁实秋著作原典,著重评论与分析梁实秋散文作品之艺术特点、审美特徵与审美意识之规律。 〈又逢癸亥〉作於清华癸亥级(1923)毕业后之一甲子,回忆清华八年所学为何?「英文方面,作到粗通的地步,到美国去读书没有太大的隔阂。……国文方面,在中等科受到徐镜澄先生(我们背后叫他徐老虎,因为他凶)的教诲,在作文方面才懂得什麼叫做『割爱』,作文需要少说废话,文字要简练,句法要挺拔,篇章要完整。」 在散文领域中,梁实秋尤喜唐宋八大家散文与晚清小品。 又,儒教伦理作为童年记忆,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富而好礼、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之教化,既早已铭刻在心,成为深层意识积淀,「梁实秋对白璧德的服膺,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认同,而是内在的精神契合。」 站在文化菁英的立场,寻求生活的艺术化、文学的生活化,从描摹普通的人生中予人启示,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体格局。贰、割爱论之内涵精义梁实秋深谙「割爱」的艺术,他认为散文艺术中最根本的原则是「割爱」。并以为:凡艺术都是人为的,散文艺术也是如此。然而,散文艺术为何?可用「简单、选择、适当、节制」八字概括。一、简单一般散文写作,常见的毛病是:枝节、繁冗、琐碎处致力太过,生硬、粗陋、欠纯洁、线索不清,故不能引人入胜,此皆有待作者选择、删芟。「简单者,即是经过选择删削以后之完美的状态。」《偏见集.现代文学论》页120。简单,非关文思未开、腹笥俭窘。梁实秋认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简单」。「简单」二字,是「最高的理想」。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单薄粗简。他将作文分为三阶段:开始是文思枯涩、腹笥虚空、搜词寻句的初级阶段;继而达到文思焕发、左古逢源、汪洋恣肆的境地,但同时也容易失之芜蔓庞杂;第三阶段为作文的最高境界,即由博返约的简单。简单的第一要义为:整个文章清楚明白。亚里斯多德《修辞学》有云:「优良的风格必须清楚明白。」作家风格或作品特色,无论遒劲、飘逸,奔放、雅致、鬯达、婉约,文词清楚明白为最基本之要求。「清楚二字,不是容易做得到的,思想先要清楚,然后笔下没有一点纤尘,这才能写出纯净无疵的散文。」《偏见集.现代文学论》清楚明白,首先是一篇文章的主题要明晰,使人读后能了解其中要旨;其次是文理要清晰,文章可以高谈阔论、旁徵博引、一波三折、变化无穷,然忌枝蔓芜杂,是故高明大家注重驾驭情思、删芟剪繁,即令情采汪洋恣肆、风格奔放热烈,仍主题鲜明,文理清晰,使人读之不至目眩神迷,如坠五里雾中;最终则是文词要清楚明白。 《偏见集.古今之争》以法国文学批评史上一次有声有色的论战为写作背景,说明论辩荷马的艺术价值时,双方均未抓住问题核心。因为荷马诗的特点是「简单」,「这正是他的优美处」,梁氏如是评判。 文词是为表情达意,吾人感情意绪极为丰赡繁富,刘勰於一千五百年前即谓「登山则情满於山,观海则意溢於海。」「方其搦翰,气倍词前。」《文心雕龙.神思》作为传达媒介之文词自是越丰富越佳,然而,「严格的讲,我们要表达某一种意思,只有一个字或词,最适宜於我们的需要。」《文学因缘.文学讲话》梁实秋以福禄贝尔晓谕莫泊桑写作艺巧须知 ,告诉我们:选择遣词用字,只要能将内心感情意绪恰如其分、生动传神表达,即臻清楚明白之要求。是故文字毋需堆垛,「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文字要装潢,而这种装潢要成为有生机的整体之一部,不要成为从外面粘上去的附属品。」〈论散文〉此一文学理论虽非首创,《文心雕龙.情采》已谓:「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词诡,则心理愈翳。」唯梁实秋强调「清楚明白」,并视作通往「简单」必经之阶梯,将修辞学技巧,在现代文学中付诸实现。 清楚明白、行文雅洁为梁实秋散文特色之一。若谓其篇篇简洁了当、开篇破题,罕见渲染铺排、拐弯抹角,亦不为过。如:〈记张自忠将军〉起笔即曰: 我与张自忠将军仅有一面之缘,但印象甚深,较之许多常常谋面的人更难令我忘怀。《秋室杂文.记张自忠将军》即令引章摘句,亦删繁就简,紧扣议题,绝不旁骛。以〈握手〉之破题为例: 握手之事,古已有之,《后汉书》「马援与公孙述少同里闾相善,以为既至常握手,如平生欢。」但是眼下通行的握手,并非古礼,既无明文规定,亦无此种习俗。《雅舍小品.握手》寥寥数语,题旨已明。开篇即清楚明白,却无浅露之弊。开门见山、紧切主题,颇得宋人议论文之神髓 《文学因缘.文学讲话》言及散文「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梁实秋散文大都篇幅简约,语言精炼,字数多在二千左右。〈退休〉一文,由退休制度在中国之演变起始,引诗述典、论古道今,既生动描述旧时官场世态炎凉,又细致刻绘今人对退休一举之种种心理,写来跌宕变化,情趣盎然,仅一千余字。二、选择 《文心雕龙.鎔裁》曰:「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蹊要所司,职在鎔裁。檃括情理,矫揉文采也。」写作时,须确立文章内容有一定的中心议题,但有时文意过长,文词又显得繁芜,唯赖鎔裁以矫正繁冗杂乱,譬如木匠之绳墨与斧斤,使骈拇与赘瘤均应「芟删剪秽,弛於负担。」唯赖选择。 「散文的艺术便是作者的自觉选择。」为说明选词择句的重要,梁实秋指出:「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能达,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於作者心中的意念的真实。」唯赖选择。《文学因缘.作文的三个阶段》云: 对於什麼都有意见,而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横生枝节,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徵博引而轻重倒置,有时作翻案文章,有时竟至「骂题」,洋洋洒洒,拉拉杂杂,往好听里说是班固所谓的「下笔不能自休」。也许有人喜欢这种「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恣肆的气魄。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除引曹丕〈典论论文〉中,班固臧否傅毅所言,并援用《礼记.学记》论进学之道;适当的问答与不适当的问答: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梁实秋视属文之道,应割爱、应选择,与〈学记〉适当的问答,道理完全相同。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将梁启超演讲时之奕奕神采,跃然纸上。且演讲内容亦撮要撷萃,展示於读者目前,并抒发听后感怀,虽全篇未及千字,写来仍极富情致: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个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演讲后的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衷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以听者身分,记对演讲人的回馈(feedback),将梁任公演讲情景,既简约且动人描绘,可谓点晴之笔。〈麻将〉一文为说明麻将之诱惑力、吸引力,「梁任公先生即是此中老手。我在清华念书的时候,就听说任公先生有一句名言:『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梁任公之学问风操与雅好,读者遂得以想见。句式上与50年代、政府鼓励青年学子:「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有同样趣味。〈谈徐志摩〉记与徐志摩初会之印象: 记得是一个秋天,水木清华的校园正好是个游玩的好去处。志摩飘然而至,白白的面孔,长长的脸,鼻子很大,而下巴特长,穿著一件绸夹袍,加上一件小背心,缀著几颗闪闪发光的钮扣,足登一双黑缎皂鞋,风神潇散,旁若无人。〈谈徐志摩〉寥寥数语,将一位风流倜傥、才气飘逸的诗人形象勾勒出来。元好问(1190-1257)〈论诗三十首〉评论陶潜诗,曰: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说明渊明冲和峻洁之诗风,乃因扫除豪华腴渥,留下真实闲远,方得以「天然」、「万古新」。七百年后,梁实秋〈作文的三个阶段〉曰: 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徵象。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著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所谓「绚烂之极趋於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梁实秋散文主张用语简鍊、措词精当,对於不妥贴之思想、不精当之文词,删之而后快,使豪华趋向真淳、绚烂归於平淡,正与遗山先生诗论互相辉映。三、适当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中提出「文简而意深」之主张。所谓「简」,即是简单、简洁,鍊意鍊词,删繁除冗。在《试笔.六经简要说》亦谓:「妙论精言,不以多为贵。」〈与杜欣论祁公墓志书〉虽论墓志铭之写作,仍强调:「文字简略,止记大节,期於久远。」为曾公亮作〈进新修唐书表〉中则曰:「其事则增於前,其文则省於旧。」再三突出文词省简。对於欧阳修的尚简主张,后来有人颇不以为然。宋朝洪迈即云:「欧阳公〈进新唐书表〉曰:『其事则增於前,其文则省於旧。』夫文贵於达而已,繁与省各有当也。」《容斋随笔.卷一》顾炎武也说:「〈进新唐书表〉曰:『其事则增於前,其文则省於旧。』……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日知录.卷十九.文章繁简》达者,适当也。是知「精择」之时,尚须适当。梁实秋在「简单」、「选择」之外,亦主「适当」。「散文的艺术中之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一句有趣的俏皮话,若与题旨无关,只得割爱;一个美丽的典故,一个漂亮的字眼,凡是与原意不甚洽合者,都要割爱。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徵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乎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於能把心中的情思乾乾净净、直截了当的表现出来。」 只要作者遣词用字「选择」精萃、实践「割爱」,散文就能达到「适当」。 文章的好坏,与长短无关。文章要讲究气势的宽阔,意思的深入,长短并无关系。长短要求其适度,性质需要长篇大论者不宜过於简略;性质需要简单明了者不宜过於累赘,如是而已。所以文章之过长过短,不以字数计,应以其内容之需要为准。常听见人说,近代人的生活忙碌,时间特别宝贵,对於文学作品都喜欢短篇小说、独幕剧之类,也许有人是这样的。不过我们都知道,长篇小说还是有更多的人看的;多幕剧也有更大的观众。人很少忙得不能欣赏长篇作品。倒是冗长无谓的文字,那怕只是一两页,恹恹无生气,也令人难以卒读。〈作文的三个阶段〉自50年代以后,梁实秋陆续写了不少忆旧怀友之作;与《雅舍小品》针砭陋习、刻画世态之幽冷老辣、讽谕笔调不同者,忆友之作均写得朴实诚恳,深情绵邈,包括〈谈闻一多〉、〈谈徐志摩〉、〈清华八年〉、《秋室杂忆》、《槐园梦忆》、《看云集》等,读后均如聆其声,如见其人;闻一多殉难20周年时,写成《谈闻一多》专书,在梁氏笔下,闻一多不再是高蹈扬厉之浪漫诗人,亦非神情肃穆之名人学者,而为一有个性的淳厚耿直人。 闻一多高梁实秋二年级,两人情谊深厚。1923年秋,同至科罗拉多大学注册,然因二人在清华时数学成绩差,科大要求二人补修两门数学。梁实秋听从,但是「一多不肯。他觉得性情不近数学,何必勉强学它,凡事皆以兴之所之为指归。我劝他向学术纪律低头,他执意不肯,故他始终没有获得正式大学毕业的资格。」藉此小事,除见梁实秋本分规矩、服从纪律,亦反衬闻一多狷介不俗的性格。又书中记叙一多对艺术之专心致志: 一多作画,不动笔则已,一动笔则全神贯注,不眠不食如中风魔,不完成不辍休。学年快终了时,教授怂恿他参加纽约的一年一度的美展,於是耗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赶画了一二十幅画,配好了框子、装了满满的一大木箱,寄到纽约去。赶画的时间,他几乎天天锁起门来,到了吃饭的时候我要敲门喊他。有一次我敲门不应,我从钥匙孔里窥见他在画布上戳戳点点,於是我就不惊动他,让他饿一顿。类此朴实真切之记叙,较诸正经严肃之传记篇什,显然生动有趣甚多,且徵引真实可信、贴切适当之第一手资料,使执著耿介的闻一多,宛然在目。至於潇洒风流之徐志摩,与闻一多相较,则为天真倜傥,有童稚般情怀: 志摩好动,他闲不得。有一天已夜晚十一时许,他乘兴来看我,只见门外的百叶长窗虚掩著,灯光自隙间外露,他想吓我一跳,突然把门拉开,大叫一声,拔腿便跑,据他说原来是他看到有两个不相识的年轻人(一男一女)从一个单人大沙发上受惊跃起。这时候我早已在楼上睡了。受惊的是楼下的一对,但是更受惊的该是志摩自己。他心头突突的跳,信步走到我家附近的另一位单身朋友家,他从后面闪入,径直登楼,一看寝室里黑黝黝的,心想这家伙睡了,来吓他一下,顺手把门框上的电灯开关一拧,不觉又失声大叫了,原来床上不仅是一个人在睡,这一惊非同小可,踉跄下楼,一口气跑回家,乖乖的自己去睡了。〈谈徐志摩〉藉此闲事,将诗人徐志摩顽皮稚拙的举措与神情,跃然纸上。仅以寥寥数语,适当勾勒出一个人物的特质与个性,这是梁实秋的大家手笔。他为老舍所描画的速写,读之令人感受到温厚和善: 抗战后,老舍有一段期间住在北碚,我们时相过从。他又黑又瘦,甚为顦顇,平常总是佝偻著腰,迈著四方步,说话的声音低沈,徐缓,但是有风趣。……老舍对待谁都是一样的和蔼亲切,存心厚道,所以人缘好。 在故知旧友中,梁实秋大概与胡适交游最久。自1927年与胡适相识,彼此间的交往几乎无有中断,1958年、胡适自美回台后,二人均已是皤然老翁,故知重逢,过往更为密切。虽然在学术议题上,二人未必投合,私交却一直不薄。1962年、胡适猝然去世,翌日,梁实秋即作〈但恨不见替人!〉哀悼之。又有〈胡适先生二三事〉等怀旧文多篇。其中回忆20年代末,某日,胡适请梁与潘光旦等数友至上海四马路、一徽州菜馆品尝适之家乡菜: 我们一进门,老板一眼望到胡先生,便从柜台后面站起来笑脸相迎,满口徽州话,我们一点也听不懂。等我们扶著栏杆上楼的时候,老板对著后面厨房大吼一声。我们落座之后,胡先生问我们是否听懂了方才那一声大吼的意义。我们当然不懂,胡先生说:「他是在喊:『绩溪老倌,多加油啊!』」原来绩溪是个穷地方,难得吃油大,多加油即是特别优特老乡之意。果然,那一餐的油不在少。有两个菜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一个是划水鱼,即红烧青鱼尾,鲜嫩无比,一个是生炒蝴蝶面,即什锦炒生面片,非常别致。缺点是味太咸,油太大。 除可知梁实秋於1984年写成《雅舍谈吃》,虽自道「不是烹调专家,我只是『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雅舍谈吃.序》然书成实其来有自,并可见梁氏与这位「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的情谊,今天读来仍颇有兴味。 梁实秋怀旧文中主人翁,或为文坛名流,或为朝夕相处、情感笃厚之多年同窗,又或偶然邂逅而成深交知己,因适当取材,字里行间流露友情的可贵与知遇的难得,直与《史记.管晏列传》媲美。并体现曾国藩〈覆陈太守宝箴书〉所云:「称人之善,依於庸德,不宜褒扬溢量,动称奇行异徵,邻於小说诞妄者之所为。贬人之恶,又加慎焉」。四、节制一般言之,为使文字简洁,以致推敲过分,易使思想情感之摅发受到束缚,失去纯真自然意味。然梁氏写作,即令篇幅短小,仍能层层剥示,娓娓展露,行文卷舒自如,表现出任意挥洒,洗鍊畅达。 〈中年〉一篇不足两千字之小品文,穿插丰富的中外知识、实例,又有自己的经验与见识,却写得从容,令人读后颇觉津津有味,增广闻见而获益匪浅。〈退休〉写得明快洒脱,有如行云流水。又如〈职业〉一文谈教书,除写自己教书的经验、感受,复引古籍,诸如:沈括《梦溪笔谈》、东方朔言论、杜甫诗句;〈鸟〉则引用济慈〈夜莺〉、雪莱〈云雀〉及诗人哈代诗句。所徵引者有如繁花似锦,却无掉书袋之堆砌,也无两脚书橱之自我炫耀,足证其广闻博识与适当收束。 以〈滑竿〉为例,写滑竿夫太苦,致使如何鸠形鹄面之后,为说明渠等也有提神解乏之方,与精神兴奋之时,遂插入一段滑竿夫边走边唱的俚语: 甲:「前面靠得紧!」 乙:「后面摆得开。」 甲:「亮光光!」 乙:「水波浪。」 甲:「滑得很!」 乙:「踩得稳。」 甲:「远看一枝花。」 乙:「走近看是她!」 甲:「教我的儿喊她妈。」然后写道:「唱到这里,路边的那『一枝花』红头涨脸的啐他一口。滑竿夫们胜利的笑了起来,脚底下格外有力,精神抖擞,飞步上山。」《雅舍小品续集》页90。全文此一写法有如在繁弦密管之行文中,加入一段悦耳宜人的清唱,使作品章法顿时变得活泼而不板滞,且韵味隽永,雅俗共赏 。最终则在笑声里戛然而止,显得乾脆、俐落而有趣! 梁氏怀旧之作,尚包括1974年8月《槐园梦忆》的悼亡,上承朱自清〈给亡妇〉忆旧散文之传统,并连接当代忆旧散文之桥梁。梁实秋「节制」的美学观,使其作品不见放任感情的倾泄,而是节制并控制情感的抒发;未直抒胸臆,也无朱自清的悔恨、悲哀,全书长达七万余字,读者看到更多的是描述,呈现鹣鲽情深,老来弥笃,即令双双步入花甲之后,依然如同初恋、新婚,情甜似蜜: 她每隔两日提篮上市,我必与俱。她提竹篮,我携皮包,缓步而行,绕市一匝,满载而归。市廛摊贩几乎无人不识这一对皤皤老者,因为我们举目四望很难发现再有这样一对。回到家里,倾筐倒箧,堆满桌上,然而我们就对面而坐,剥豌豆,掐豆芽,劈菜心,……差不多一小时,一面手不停挥,一面闲话家常。 对妻子的深情就藏在这些叙事之中,有如汨汨流动的河水被碧绿悠长的青草覆盖,虽时隐时现,但真挚的感情更为内敛,有人评曰:梁实秋「含泪写下《槐园梦忆》一书,以极其细腻的笔调,追述半个世纪的柔情,感人至深。」 在梁实秋眼中,妻子宛如降临人世的天使,带给他生活上欢乐、幸福与满足,二人自心底深处发出之男欢女悦、相亲相爱、相知相惜的婚姻爱情,是朱自清〈给亡妇〉中所无有者。冰心〈我的老伴——吴文藻〉也写夫妻伴侣,以讲述故事、平铺直叙为主;也写生活事作,却没有梁实秋在平静叙事中、笔底含藏一片深情,作品艺术感染力自不及梁氏 ,已是公评。梁实秋忆旧散文以含蓄、平静的叙事方式表达,此时不见《雅舍小品》中的知识性与思辩性,却使《槐园梦忆》的端雅、朴实与幽静,有如一朵明秀兰花。然凄楚感伤、沈痛真挚,伉俪之情,均由平凡中见其不寻常之处,正是曾文正公志人「依於庸德」之展现。参、割爱论之思想基础梁实秋学创作中的「割爱」,应包括「表现之合度」与「有纪律的形式」 其立论之思想基础可归纳为:理性的制约、真实的人性、道德的目的、文学的严肃性、内省的创作论。一、理性的制约 梁实秋接受白璧德(Ivring Babbitt, 1865-1933)理论,提倡古典主义,反对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者所注重的是艺术的健康,健康是由於各个成分有合理的发展,不使任何成分呈畸形的现象,要做到这个地步,必须有一个制裁的总枢纽,那便是理性。」 梁实秋强调理性,尝谓:「文学的力量,不在於开扩,而在於集中;不在於放纵,而在於节制。……所谓节制的力量,就是以理性(reason)驾驭情感,以理性节制想像。」虽然亦曾说:「一切的文学都是想像的。」〈文学的纪律〉页122。但是他要求文学创作中「情感、想像都要向理性低首。」他认为:「在理性指导下的人生是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在这种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人性亦是最标准的;在这标准之下所创作出来的文学才是有永久价值的文学。所以在想像里,也隐隐然有一个纪律,其质地必须是伦理的、常态的、普遍的。」〈文学的纪律〉页123-4。所以,文学创作中的想像,在梁实秋看来,「想像还必须是纪律的,有标准的,节制的。」「节制是文学力量的源泉。」〈文学的纪律〉「在抒泄情感之际也自有一个相当的分寸,须不悖於常态的人性,须不反乎理性的节制。这样健康的文学,才能产出伦理的效果。」〈文学的纪律〉页121。然而,「节制」何为?梁实秋指出:「所谓节制的力量,就是以理性驾驭情感,以理性节制想像。」 准此,梁氏将当时革命文学作品判定为非理性、非常态的想像。「伟大的文学者所该致力的是:怎样把情感放在理性的韁绳之下。文学的效用不在激发读者的热狂,而在引起读者的情绪之后,予以和平的宁静的沈思的一种舒适的感觉。」〈文学的纪律〉页121。他认为:只有受理性制约的文学,才是「健康的文学,才能产年伦理的效果。」他以为:德国的「狂飙运动」以及近代的「未来派的戏剧」无一不是过度的情感的产物,他都予以否定。〈文学的纪律〉页121。同时,将那些鼓吹革命、充满激情的文学作品也都斥之为不健康的作品,故其将矛头指向左翼革命文学,乃是可以理解。二、真实的人性 梁实秋曾以肯定的语气说:「文学的精髓是人性描写。」《偏见集.人性与阶级性》页194。文学要表示普遍固定的人性,而纯正的人性在理性的生活中就可以实现,故反对情感的氾滥,斥之为「感情主义」,并将卢梭作为感情用事的代表人物,谓其作品充满「感情过度的病态」,「是一个变态的天才」。 伟大的文学乃是基於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於人性;至於与当时的时代潮流发生怎样的关系,是受时代的影响,还是影响到时代;是与革命理论相合,还是为传统思想所拘束,满不相干,对於文学的价值不发生关系。因为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的标准。《偏见集.文学与革命》页12。 文学家就是民众的非正式的代表。此地所谓的代表,并非如代表民意之政治

语言研究观点批判论文

怎样写好一篇批判性分析论文?想要顺利写一篇批判性分析论文,那么首先需要了解批判性分析论文是什么意思。批判性分析论文是一种主观的学术写作,目的就是说明学生对某一作品的有一定的深入理解,这一类论文需要表达出个人观点,并且在分析论文时,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学批评。论文查重需要花多少钱?在写论文前,不管是学期论文、修辞分析论文、文学分析论文还是其他类型的论文,我们都需要深入的来阅读论文。因为阅读是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只是熟悉论文是远远不够的。确定好论文是准备工作的起点,需要知道什么是论文的基础,确定论文主题,同时需要能通过论文查重,这样的论文才能拥有高分。把主要想法写下来,这一步是为了我们对批判性分析论文中的作品进行结构分析。研究新术语,如果在阅读时看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概念或者专业术语,最好能查阅字典或者百科全书,然后把这个作品使用自己语言描述出来。有两个选择,创建大纲或者写一个摘要,选择取决于关键的分析论文主题,写摘要时要简洁。确定批判的类型,有三种主要的变体,诉诸情感、逻辑以及可信度,评估批判的有效性,体会作者传达出来的意思,学会怎样深入的理解论文。了解这些后,就可以开始学习怎样写一篇批判性分析论文了,使论文成为批判性分析论文,需要保持论文结构,也就是引言、正文和结论。首先,论文介绍一定要抓住看得人,从吸引人的内容开始,让别人了解主要观点,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其次,要使用大量文字包括证据、引语和例子来说明立场。每个想法都应该在一个独立的段落中表达出一个确定的结构。从一个主题句开始,然后是支持句,最后是一个结论。最后,重述观点开始结论,确保终止部分符合全文主题,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力的论据,让他们得出恰当的结论。在写批判性分析论文时,应该遵循一些小技巧,选择要分析的方面,可以看看笔记,找出自己需要的详细内容,把每个想法单独用文字阐述出来,然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保持一个正负的平衡性,确定论文没有完全偏向于某一方面,如果在论文中,积极的想法多余消极的想法,那么在开头就要把消极的想法包含进去,如果分析包含更多的消极因素,那么可以从一些积极的观点出发。

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言学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语言学的发展与趋势

论文摘要: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决定了语言交际的重要性。研究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特别是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外语教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立足于语言学的基础发展,着眼探讨其发展趋势,试图从其中把握其研究热点。

1 语言学的发展

语言学的前身应该可以被既定为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追溯更早则称之古代语文学阶段。现代语言学是从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新时期,这一时期索绪尔()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Th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结构主义中以美国结构主义影响最大,, , 三者较为出名,他们创立了新结构主义学派——美国描述语言学,三者中以后者较为出名,所以美国语言学也叫“布龙非尔德主义”。

美国的结构主义

美国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四种:替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1)替换分析法(Substitutional Analysis),即用一个语言单位代换另一个语言单位是否得到新的事实。

(2)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找出他们相同或不同部分从而确定单位性质。

(3)分布分析法 (Distribution Analysis)为研究词位出现的位置,词类(实、虚)分布的位置。

(4)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一个句子首先可切分成两个部分,切到词素为止。

(5)序列分析法(String analysis)是把句子带有修饰或不带有修饰的基本单位、结构成分或基本单位、修饰成分。

(6)转换分析法(Transformational analysis) 为把任何的结构看成核心句(Kernel sentence)的转换,所谓核心句是基本句型(SVO, SV等)其他是核心的拓展或是从核心句转换而来的。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 . Halliday (韩礼德) 师从伦敦学派(弗斯)。后来,我国的两名学者罗常培和王力,打破传统语言或结构主义的根本,把语法形式意义、语言用法等系统地有机地连结起来。

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Chomsky 对美国结构语言提出挑战,创立了转换生成词法或形式语言学,提出研究重点人是如何从有限的语言单位创造出无限的语用句型。这一时期的发展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经典理论时期、标准理论时期、扩充标准理论时期、修正式扩充标准理论时期、最简的解释理论时期。这个时期Chomsky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深层和表层结构。这两个概念对“同形异义、异形同义”歧义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 语言学的动态研究

语用学 (Pragmatics) 即语言使用学,其主要研究问题包括:指示语 (Deixis)包含人称指示、时间指示、话语指示、承接指示;前提 (Presuposition), 语用推论, 以语言结为根据,靠逻辑推论语言的前提条件;语用含义(Implicative)话语含义, 给语法事实提供重要功能解释。

语篇学

语篇学是在句法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叫篇章语法或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语言学由静态到动态的大转变,由结构研究到功能研究。篇章语法主要解决篇章结构研究;篇章语义主要解决篇章意义连贯,研究篇章的层次。篇章的语用研究,重点探讨会话结构、话轮(说话顺序)邻近配对(前者说话的反应),也解决影响会话因素(心理因素、文化),篇章理论研究,研究篇章的产生。

社会语言学

社会于语言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科学。从社会变化与发展来研究语言变化,又由语言变化来研究社会的规律。其分为微观社会语言学与宏观社会语言学。微观是研究具体的语言与社会关系,如语言与性别、语言与民族等,也研究语言的细节,如语言世界、语言等。宏观主要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对语言的选择,如国际文化交流中采用哪几种语言、在本国推广哪几种语言、语言的推广和文字改革等等。

3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

单以核心刊物《外国语》上发表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有30多篇;《外语教育研究》上发表有10多篇;出版的重要著作有胡壮麟先生的《系统功能语法概念》于1989年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语篇的衔接语连贯》;程琪龙的《系统功能语法导论》。论文集有湖南教育出版社的《语言系统与功能》;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语篇·语境》;任绍鲁的《语言·系统·结构》等等。系统功能的基本概念的引进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胡壮麟为首,系统功能的语法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观于方法论;对系统功能语篇研究理论进行实践和补充。

语用学的研究

近年来,《外国语》在语用学发表文章达30多篇;《外语教学与研究》有10多篇;出版的专著主要有:何自然的《语用学概论》;何兆熊的《新编语用学概要》。语用学在90年代最现风光,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最核心的科目,其研究有三个特点:

(1)在继续引导外国的方法的同时,通过对语言具体事实提出修正何补充。例如:何自然的《国外语言学的研究》。

(2)对语用学的内涵进行了新的开拓。比如何自然的《语用模糊》、《情态动词的语用分析》由卫国的《现在完成时的语用含义》。

(3)从翻番而论转入专题研究。把汉语与外语的研究联系起来。例如刘绍忠的《“清”字用法汉英对比》。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外国语》和《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共有10多篇;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1)由宏观方法转入微观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例如:《委婉语社会语言研究》、《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2)从解释的社会学角度转向心理学语言运作的社会心理机制。例如:王德青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科性质语研究对象》和素定芳的《委婉语研究》。

话语分析研究

《外国语》中有将近20多篇;《外语教学与研究》有10多篇。从80年代中期开始系统介绍西方话语分析基本概念与理论。90年代转入英汉对比分析。从话语口语转入语篇研究。近几年来,话语分析有交叉和重叠趋势。

4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趋势

(1)研究对象看,由微观转入宏观,语言本身系统转向跨学科研究,出现交叉学科,如跨文化交际学、国情语言学;由结构研究转入功能和应用研究,由静态到动态,如描写构词句法规则到句法结构的不同功能;单个词的意义到单词在特定环境中的意义;由单一语言研究转向多语言的对比研究,如对比语言学,包括双语对比、多语对比,包括同族语对比、非同族语对比,即有语言自身的对比,也有语言与文化的对比,如跨文化交际学。

(2)研究方法看,由单层次和单角度,静态研究转入多层次、多角度、动态研究。

(3)研究目的看,目标不断从窄到广,从肤浅到深度;从描写转向解释 Chomsky 试图从大脑的遗传基因来解释语言的事实;从理论的探讨转向应用价值分析,如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语言学,语用学的分析应用到法庭审讯中等。

(4)发展趋势看,语言学研究有三个:①侧重宏观语言学,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②着眼认知语言,语言与大脑关系;③鼓励用科学技术研究,如《对学者个人差异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何自然.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浅议对比语言学

摘 要: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最常用方法,其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一支,发展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本文仅就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则与程序做一简单概述。

关键词:对比;对比语言学;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理与方法

一、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及分类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1992/2008)。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如下:首先,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分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次,对比语言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而普通语言学则是对某一种语言的普遍描述。再次,对比语言学是在共时理论的框架下发展的,也就是说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发展状态,而不是其演变。最后,对比语言学虽然研究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重点却在不同的方面。

对比语言学可划分为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两大类。理论对比语言学又由一般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具体理论对比语言学构成。一般对比语言学是一般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研究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对比语言学是具体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运用对比语言学的原理和其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应用对比语言写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其也可以划分为两类,即一般应用对比语言学,它旨在研究如何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语言外语教学活动中去。另一类是具体应用对比语言学,其任务是对两种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以便为某一具体的应用活动服务。

二、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自从人类产生了语言后,语言之间的比较与研究便蓬勃发展起来,对比语言学学科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有两个渊源,一是起源于欧洲,其二是起源于美国。欧洲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始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初,其理论框架为对比型理论性的共时语言分析,而后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发展。美国的对比语言学发展于二战期间,对比语言学的英文名称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一词,由语言学家Whorf于1941年在其著作《语言与逻辑》一书中首次提出。而与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特点不同,美国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的。表现在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进行语言接触和双语现象研究等理论方面的探索,另外还运用对比语言学研究为外语教学服务。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比分析的两个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受到极其严厉的批判,对比语言学也开始走下坡路,从此一蹶不振。而与此同时,对比语言学在欧洲却持续发展,大部分的语言学家则采用转换生成语法作为对比描述的语言学框架。在此后的30多年中,理论对比语言学在欧美越来越受到了关注,学科地位得到提高,学术界对对比语言学本身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的探讨也逐渐深入。我国国内的对比研究学者有严复,此外还有马建忠、黎锦熙、赵元任、王力和吕叔湘等都对汉外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对比语言学的原则与研究程序

(一)对比语言学的一般原则:共时对比原则和同语体对比原则。

共时对比原则:对比研究是一种共时比较,当我们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状态进行对比描述时,不能拿不同时代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

同语体对比原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语体,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选择、使用、组织语言单位的规范和规则。书面语与书面语对比,口语与口语对比,即相同的语体进行对比。

(二)对比研究的程序:

1、确定对比范围。首先确定对比的范围,即描述的对比层面是什么。比如在音、词、句、篇章、语用等选择一个层面来进行比较。其次需要进一步确定其具体对比描述对象是什么,也就是对比的语言单位。例如,在语法层面上,可以选择词组或句子结构等单位作为对比的对象。最后就是对比的语言学内容。

2、文献搜集与研究。首先先要搜集某一对比范围内已有的对比研究,这样可以使我们避免重复做别人做过的工作。其次就要搜集出这个研究范围内对两种语言分别所作的分析研究。

3、确定理论框架。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某一种语言分析研究的理论或模式为基础的对比描述方法。选择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语言描述的可比性。我们常用的对比描述方法有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近年来,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等也被许多研究学者所采用。而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的选择取决于对比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4、搜集语言材料。语料可以分为实例语料和内省语料。而内省语料又可以分为自我内省语料和实验内省语料。选择语料我们需要考虑对比研究的性质和目的、理论框架、描述内容这些因素。

5、分析对比。对比分析是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某一确定的理论框架对搜集的语言材料作某一方面的分析和对比。

6、总结。分析对比后,我们要总结这一对比的成果是什么,讨论其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找出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四、总结

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殊途同归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青睐。

参考文献:

1、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0

2、王利众.对比语言学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论文批评与文学创作研究

一、文学批评的意义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与内在融通。文学批评既是广义的文学接受现象的一部分和文学接受活动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它又是文学接受过程的深化与高级形态。(一)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影响 从文学批评与作家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具有规范、引 导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反馈形式之一。 批评家是通过具体作品的阅读研究进而认识、了解作家的;同 样,他也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品评、分析影响作家的创作。由于批 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他往往站在比作家更高 的视点上,帮助作家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作品,提高文学创作的自 觉能力。批评家对作家的了解有时胜过作家本人,他能够深入作家 内心世界中潜意识与不自觉的层面,发现作家自我认识的盲点和被 遮蔽的东西。批评家对作品深层意蕴的发掘也往往是作家未想到的 却又是富有启发性的,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评估也由于置放到更大的 文学系统中去考察而更显客观、中肯。因此,批评家对作家艺术潜 力的确认、创作道路的总结、发展方向的建议能够起一定的规范与 指导作用。古罗马的著名批评家贺拉斯曾用磨刀石与钢刀比喻批评 家与作家的关系。他说:“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 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么。我自己不写什么东西,但是我愿意指 示(别人):诗人的职责和功能何在,从何处可以吸取丰富的材料, 从何处吸收养料,诗人是怎样形成的,什么适合于他,什么不适合 于他,正途会引导他到什么去处,歧途又会引导他到什么去处。”② 这就是文学批评促进文学创作的功能。 在文学作品大规模机械复制的时代,作者与读者事实上是互相 隔绝的。也就是说,接受者大众对作品的理解与评价难以反馈给作 者,对他产生影响与压力。文学批评则是社会反馈的主要和有效形 式之一,将作品所激起的读者反应与批评信息传递给作者。批评家-------------------- ① 《批评的诸种概念》,lgljll文艺出版社新1988年版,第“页。 ② ((~-51e》,《(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3页。 首先是一个普通读者,但他拥有的职业眼光和掌握的尺度又使他代 表着一定的读者群及其社会性共识。而且,文学批评一般是以文本 的形式见诸媒体的,它既通向作者也为读者大众所知,它预计到读 者的反馈并常常以读者的代言人自居。这使文学批评通常具有公开 的对话性质与丰富的社会反馈内涵。 ’ (二)文学批评对接受者的影响 从文学批评与接受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接受者深入 理解作品,对接受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塑造作用。 文学批评是加深接受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文学作品是一种审 美的精神产品,它本身·具有的价值只有在消费、接受过程中才能得 以实现,也就是说作品首先要为读者所理解。一些艺术创新的作 品,一些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作品,一些超出读者阅读经验和高 出于读者审美能力的作品,一些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把握的古 代与外国作品,接受者往往会产生或多或少理解上的障碍。这就需 要文学批评的中介,帮助接受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价 值。匈牙利文论家阿诺德·豪泽尔说:“没有中介者,纯粹独立的艺 术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然就是一种对艺术才能的神化。艺术风 格越是发展,艺术作品新奇的成分就越是丰富,艺术消费者对作品 的接受就越是困难,这时就越需要中介者的参与和帮助。”(0批评 家以他的学识与经验,充当着文学接受的中介者角色。 , 文学批评还对接受者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起着塑造作用。批 评家常常通过推荐作品、确立经典,帮助读者选择阅读的作品。古 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鱼龙混杂,读者往往先从介绍、评论 文章中获取关于作品的先期信息,然后决定是否值得阅读与阅读什 么。对于有害的作品与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文学批评也能起到预警 与防范的作用,提醒不良的倾向并指导正确的阅读。鲁迅说: “有 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批评家就是。”②批评家划分作品的等------------------- ① 《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② 鲁迅:《准风月谈·关于翻译》, 《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1年版,第297页。级、指出作品的优劣,也就是在传播他的文学价值观念。读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一方面受作品的熏陶,另一方面也受文学批评的引导与塑造。把接受者大众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到经典文学作品的水平、接受活动中艺术再创造的层次和批评家专业的眼光,这也是文学批评担当的责任。 (三)文学批评对社会的影响 从文学批评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通过作品的分析、评价表达出某种价值观念与理想,从而对社会发生实际影响。 文学批评在分析、评价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时,必然要提出一系列的概念+观点,在其背后则有一定的学说依据与理论支撑。这些观点、理论既有艺术的、审美范畴的,也有文化价值观的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从后者来说,文学批评是一种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深刻联系的批评话语,它通过与作品及其作者进行意识形态对话的方式张扬自身的意识形态价值,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作用。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托多罗夫曾论及他称之为“投射”的批评方法,即一种以作者、社会和批评家感兴趣的其他对象为方向、穿越文本的阅读方式,某些心理学批评或社会学批评都是在批评上采用投射方法的实际例子。事实上,任何批评都或多或少包含着批评者价值理念的主观投射,都或显或隐地渗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因素。即使是托多罗夫提到的“非投射”的“英美新批评派”,其批评也并非是纯形式与纯审美的,而是关注于“隐喻”及其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话语;往往通过对文学作品思想意义的揭示和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理论背景的分析来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发挥其社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对巴尔扎克、莎士比亚作品的评价,列宁对托尔斯泰作品的分析,别林斯基对普希金、果戈理作品的研究,鲁迅以杂文形式展开的文学批评,都表现出意识形态评价的效能。由于他们的观点不是用抽象的理论形式写出的,而是借助于作品人物、情节的形象分析,因而能够传播得更广、更深人人心。 二、文学批评的方式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的历史不仅与文学同样悠久,而且,文学批评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一样,都是富有创造性的文学产品的主要形式之一。有着一定造诣的批评家在文学舞台上可以扮演与创作作家同样重要的角色。然而,文学批评方式与文学创作方式是不同的,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正确的文学批评方式能够生产出好的批评作品,反之,不正确的批评方式将导致不合格或伪劣的批评作品。尽管文学批评的具体运作因人而异,但批评家在批评方式的掌握上却体现出一定的惯例与规范。一般而言,文学批评的方式应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一)审美体验 欣赏与体验,即批评家首先要成为接受者,要对作品产生审美 体验。 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与艺术形 象来表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因此,进行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 文学批评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对象的这一特征。也就是说,批评家 应该以文学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以审美的态度观照与体验作品中 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合格的文学接受者都能够做到的,批评家首 先应该做到。当批评家象普通读者那样进入阅读、欣赏的角龟,在 作品的形象世界中产生由衷、真切的审美体验之后,他才拥有了批 评作品的权利。脂砚斋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一位批评 家。他的批评富有真知灼见,却又处处与作者感同身受,与作品中 人物息息相通,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和审美体验。试举几例: 在第五回“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眉批云:“奇 笔摅奇文。作书者视女儿珍贵之至。不知今时女儿可知?余为作者 痴心一哭——又为近之自弃自败之女儿一恨!”在第二十六回黛玉 “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 悲悲戚戚,呜咽起来”旁批云: “可怜杀!可疼杀!——余亦泪 下。,’在第二十七回·《葬花吟》上眉批云:“余读《葬花吟》至再至 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①脂砚斋的一哭一恨、又 怜又疼、再三回味、身世两忘,显示出他进入了欣赏作品的佳境。 脂砚斋的批评之所以被后人一再引用与研究,除了他究竟是何人及 他与曹雪芹是什么关系是个谜之外,还因为他的批评是以真切的审 美体验为底色的。 因此,批评家应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感受能力。一个艺 术感受力迟钝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好的批评家的,因为他对作品审美 价值的判断是大可怀疑的。普列汉诺夫说:“只有那种兼备极为发 达的思想能力跟同样极为发达的美学感觉的人,才有可能做艺术作 品的好的批评家。”②那些虽具有一定的审美欣赏能力却又跳过审 美体验阶段、脱离作品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分析而对作品价值乱 加评判的人,是谈不上真正的文学批评的。 (二)理性分析 理性分析,即批评家要跳出一般的接受过程而以冷静的审视目光对待作品。 文学欣赏与审美体验的主要特征是感受性。它以个人主观感受 的结果为依据。即使含蕴着理性认识,也带着个人体验与情感的印 记。因此欣赏与体验允许个人偏爱的存在。文学批评虽然也必须首 先感知艺术形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审美的把握,但它的主要特征是 一种理性的分析、认知活动。批评的目的是要对作家、作品和其他 文学现象作出较为客观的认识与评价,这就需要它从偏于感性的欣 赏与体验上升到理性的分析与评判,要考虑和关注作品在读者中唤 起的普遍的接受效果与社会反应,要限制个人偏爱与情感倾向在批 评中的干扰或支配作用。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说: “批评是科学。 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以充分理解艺术 家或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刻研究典范的作用和积------------------------ ① 《脂砚斋甲戍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2、208、223页。 ② 《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第104页。极观察当代突出的现象为基础的。”①人们通常把文学批评归人文艺学或文学理论的范畴,其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学批评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分析与认知活动。 如果说欣赏和体验是对作品“人乎其内”,那么理性分析就是“出乎其外”。批评家既要像一般读者那样人乎其内,还要从专业的角度出乎其外,以冷静的理性眼光分析作品。《红楼梦》第48回有香菱谈诗的情节,她说:“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 乙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章再找不出两个宇来。”香菱基本上还停留在欣赏与体验的层次,‘未进入理性分析,具体表现在讲不出“直”字的好处。对王维的这一首《使至塞上》,批评家叶维廉却能从理性高度加以阐释: “文字向内凝缩,意义向外延展。举王维的另一种表现的例子:大漠孤烟直。虽然我们看见的只是一个景的描摹,但我们无法将之视为表面的景,它伸人烟以外的事物,和历史的联想里。首先,漠大,但是空的,除了烟以外,别无其他形态的生命,而‘烟’因‘直’字而具躯体之实。 ‘孤’不只是‘独一’的意思,因为连风都停止了,亦是说,没有任何活动,所以又是‘孤寂’与‘死寂’。但在‘孤寂’、‘死寂’中我们因为‘烟’的活动而引向我们虽然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感得到眼前的景物之外的活动:边地的战伐、戍卒的怨声、风沙的翻腾……”②这段话包含着词与词、景与景外、文字与意义等多重关系的理性分析,体现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试析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联系和区别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试析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联系和区别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析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联系和区别论文

论文摘要: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有着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点和难度,在分析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联系及其区别的基础上,实施“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步走训练模式,可达到明辨相关概念、提升鉴赏和批评能力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写作实践;教学策略

对于中文系的师生来说,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有着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点和难度。和其它纯理论课程相比,这门课不仅对师生的知识状况有着一定的要求,而且还要求师生同时必须具备具体的操作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这门课不再是单纯的纯理论式掌握,不再只停留在“形之于心”的阶段,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怎样把所学知识和阅读作品的感受、体验、思考结合起来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而这无疑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所学、所感、所思、所读、所写,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行。对于老师而言,不仅自己要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而且通过讲解、引导和具体操作,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把相关的能力在学生身上培养起来,而这涉及的不仅仅是专业素养,而是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结合。所以,这门课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在民族院校中尤其显得突出,笔者根据自己上课的经验和体会,意欲从教师的角度总结、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且在民族院校中易于实施且便于实践的的授课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不是先让学生“利其器”,而是先让学生学会“用其器”。因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之“器”的打造和磨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民族院校中尤为如此,也不是我们在本课程之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对于本课程而言,我们必须先让学生事先明白,我们用大学专业所打造的器皿,在本课程当中怎样使用。所以课程之初,我们必须讲解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以及两者的联系和不同之处,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很多专家和学者也都分辨不清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我们给学生们所布置的历次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写作的作业当中都有明显的体现。笔者对我校汉语系的历届学生布置形式和要求不同的文学鉴赏及文学批评作业,发现约60%的同学不知道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联系,近乎100%的同学不清楚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大多数同学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写成了印象式和臆测式的读后感,还有很多同学将文学批评写成了文学鉴赏。虽然,地方民族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能逊色些,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为突出一些,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绝不是个案,据笔者的阅读经验,即使杂志上已发表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作品,这样的毛病也并不鲜见,可见课程之初讲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略表拙见,以期使问题清晰化,有益于课程之教学。

关于如何给文学鉴赏下个科学定义的问题,笔者同意吴俊忠先生的定义方法,但不同意他的部分结论,所以在引文中笔者没有取其结论部分,结论部分用省略号代之,他说“文学鉴赏的科学定义,首先要分清欣赏与鉴赏的区别(客观存在着欣赏与鉴赏的概念混用或通用的现象),……;其次,要界定文学鉴赏、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欣赏”一词不是一个学术用语,而是一个生活用语。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生活用语具有模糊性,不具有学术和科学用语的精确性,所以“欣赏”一词是一个含混概念,是指人们不刻意地抱有某种目的、观点、眼光,对事物进行随意的审美关照,但事实上没有人在“欣赏”时不抱有某种观点眼光和标准,这种关照一般不形成正式的发言和文字。并且“欣赏”的对象,可以是自然事物也可以是艺术品。而“鉴赏”要比“欣赏”严肃、认真、理性地多,且“鉴赏”的对象一般只指艺术品中的艺术因素,一般不牵涉更多更广泛的内容。

所以“鉴赏”是指人们抱着某种目的、观点、运用既定的审美标准对艺术品进行审美关照和艺术上的.分析与评判。所以,文学鉴赏,一般只是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关照和艺术评判。而文学批评则不同,除了包含有文学鉴赏层面的内容外,还必须树立和表述更多关于作品的外层标准以及依此对作品的评判和看法,比如文学作品的终极价值、社会意义、社会影响、人文关怀等等。如果说文学鉴赏主要是从艺术标准的角度来评判文学,那么文学批评则除此之外还必须有其它的标准来评判文学,比如社会历史标准、伦理道德标准、时代科学标准等等。所以,在文学鉴赏中我们一般只采用艺术方法和理论来进行鉴赏,而文学批评则需采用诸如社会历史学批评法、伦理道德式批评法、女权主义批评法、殖民主义批评法等方法和理论,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与理论还要看我们批评的目的和既有观点、标准如何。除此之外,文学鉴赏中鉴赏者一般很少有自己的创造,而在文学批评中,批评者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文学鉴赏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文学作品,而文学批评则不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其独立的地位,正如批评家陈晓明所说“文学批评应该在创作实践中占据主动地位,这并不是说批评要去领导文学创作实践,而是批评始终有自身的文化/美学目标,它和创作是一种对抗性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抚慰,共同投机的关系。创作可以有它自身的目标,创作非常个人化的特征,使得创作总是顽强地逃离批评,创作不是简单地呼应批评,或者与批评毫无关联的情况随遇而安,而是在与批评构成的呼应逃离紧张关系中,两者的内在对抗性,形成文学创作实践和批评实践的革命冲动。创作每一次的背叛,都是对批评权力实践的质疑,它促使批评不断去探索新的起点,解决新的疑难,迎接新的挑战。”所以,我们给文学批评的定义是:文学批评是指人们在多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采用多重艺术的和非艺术的标准对文学进行评判和要求。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内涵虽然不尽相同,但两者之问的联系却非常紧密。文学批评要以文学的艺术鉴赏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而文学鉴赏也不能完全忽略非艺术的评判,两者常常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对于初涉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写作者来说,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才不至于在写作实践时将两者混淆。概念阐释清楚后,学生在上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的时候,在方法和操作上就会很明确,不会将文学鉴赏写成没有艺术标准的主观臆想和主观感受,也不会将文学批评写成纯艺术式的鉴赏。

这样,我们的文学鉴赏和批评实践课便拉开了序幕。不过,根据笔者的上课体会,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切不可操之过急,对于民族院校的师生来说更是如此,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也决定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否则学生容易忽视某些重要的环节。分阶段、分层地次进行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实践教学,有这样几个优点: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使课堂清晰有序,便于教师的表述和操作,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在接受和训练的过程中有个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便于学习和接受,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可以强化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各个必须阶段的处理和实践能力,并为以后各个阶段的综合和取舍奠定基础。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和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提倡将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合起来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教学。行之有效的做法是:把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写作糅合起来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分别训练不同的能力,但必须同时兼顾到鉴赏和评论的联系及其区别。

当然,阶段和层次的划分,不同的学校、师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做法,这要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笔者是将杨守森先生的“四种形态”和“四重境界”说作为划分课堂阶段和层次的依据。杨守森先生认为“依据内容构成,文学批评大致可分为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种基本形态,依次相对应的是传播文学信息、丰富作品内容、探讨创作规律、开拓思想空间四重境界。”闭同样。我们可以将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实践课分为“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个阶段,相对应四种境界,我们评判学生在各个阶段表现的标准也便有了,那便是学生在各个阶段是否做到了“传播文学信息、丰富作品内容、探讨创作规律、开拓思想空间”。杨先生此文虽然是专对文学批评而言,我们可以将文学鉴赏也纳入到这四个阶段之中,而且将文学鉴赏写作纳入到第三个阶段进行专业训练。下面,笔者将四个阶段的关系以及具体处理和课堂操作办法简要叙述之,以期和各位老师探讨且能得到专家指点。

“复述归纳、体悟阐释、分析评判、提升创造”四个阶段是一个整体,其中,“复述归纳和体悟阐释”是进行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写作的基础,这两个阶段与后两个阶段相比较为简单,我们可以在课时设置上有所减轻,但由于它是基础性的东西,所以我们万万不可忽视。在民族院校中,此环节的课时和实践训练比重也可适量加大,以弥补师生素质的欠缺和不足,为以后的各环节打下更为牢靠的基础。分析评判阶段是四个阶段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它涉及到学生的写作在质上是否符合鉴赏和评论的标准问题,所以我们要在课时设置上加大比重,在讲解和训练上加大课堂投入,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运用相关的标准。分析评判的标准不外乎艺术的标准和非艺术的标准,在两个的比例上一定要取舍得当。

我们之所以将文学鉴赏纳人到第三个阶段进行专门训练的目的也在于此。文学鉴赏离不开分析和评判文学的艺术标准,我们可将学生在文学课和文学理论上学到的相关艺术标准进行综述之,使之学会在分析和评判作品时选择相关标准。同时,我们也要讲解非艺术的标准,特别要强调非艺术标准的应用和尺度问题,因为相比较艺术标准,非艺术标准更为复杂,更带有主观性,而且在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非艺术标准是参差不齐、良莠不分、清浊相混,在量上呈排山倒海之势的,如何选择与运用是个难度系数很高的问题,这也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问题,稍不留神便会出现失误。所以老师一定要慎重讲解,要求学生慎重对待,要培养出自己“火眼金睛”般的眼光和识别力、判断力。另外,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把前面提到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性质、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再次强调,因为这个阶段关系到写作的性质问题,学生写作的到底是鉴赏还是批评在这里就要分岭了。侧重艺术标准的便接近文学鉴赏,侧重非艺术标准或综合标准的便接近文学批评了。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加大学生具体的实践和写作训练,可以采用课上训练、课下作业的方式来加强。第四个阶段是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写作的升华阶段,它关系到写作是否精彩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所强调,但不易涉猎过深,如果讲解和训练过深,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可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清晰结论变得模糊,学到的有章可循的写作方法变得“无迹可求”。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一个线索、一个方向,大量的内容是学生在以后的人生或职业生涯中慢慢体悟和理解的,大量的准备工作是要在其它学科和学生的广泛阅读中积累的。

当然,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老师和学生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而棘手的问题,民族院校将会出现的问题可能更多,在我们所经历的实践训练课上,就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平时阅读量太小、阅读面狭窄、写作基本功较差、基础理论课掌握不足等等,这些都会严重制约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写作实践课的开展。但是,在这些问题当中,有些在我们的课堂上可以补充、强调、采取一系列的促进和加强手段。而大部分不是我们这门课程单独可以解决的任务,需要学校甚至社会和家庭的通力支持与合作,在民族院校中这方面的努力更应该着重加大投入,以弥补课堂上无法弥补的和普通院校学生相比而存在的不足,总之,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写作,是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其中承载了大量社会的、人文的、历史的等等一系列内容,再加上它很强的实践性,使得这门课程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而言都显得既重要又艰深。这也不是笔者一篇拙文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问题、总结经验,以期取得更好的方法,达成某种共识。

扩展补充:文学鉴赏

《文学概论》指出:“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读者对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意象、意境等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等,获得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学鉴赏能力?在此,谈谈“知人论世”的方法。

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写出来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不受社会意识形态、生活环境、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等的影响。反过来,在作品中反映出的作家的情感与心态,又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读者对作家的经历、处境、性格以及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赏读作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鲁迅说的:“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知人”就是考察作者的家世、处境、行踪、性格与思想意识等。“论世”就是考察社会历史面貌,特别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等。因此,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知人论世,这不但是赏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思想和方法,更是建构作者和读者关系的桥梁,是读者走进作品的路径。

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先我们就应该让了解在公元759年,陕西发生饥荒,而安史之乱未平,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当时杜甫弃官西行,最后到达成都,并盖起一座茅屋栖身。其次,了解作者对下层人民生活感受是深刻,有着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而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秋八月,作者饱受了社会和自然双重灾难,自身生活也就十分艰难,长夜难眠。面对茅草被大风卷走,“床头屋漏”、“布衾似铁”的凄凉的处境,悲从中来,感慨万千。可是,在如此情景下,作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推己及人,在诗中就明确地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抒发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民的情怀。这篇诗歌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也就在于诗人身处困窘的境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

总之,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不但能披文入情,而且能使读者对作品的感受深刻,理解也会走上一个更深层次,获得诗歌更深刻的意蕴。

文学批评

他们对文学的健康发展做了贡献。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就很有一些艺术素养高、敢于直言的,并颇有学术造诣的批评家,比如茅盾、胡风、李长之、李健吾等等。但近20年以来随着社会市场化、商品化的急剧推进,文学的大幅度边缘化,很大一部分批评家耐不住寂寞,经不住诱惑,也开始急剧地蜕化,红包评论、炒作评论、人情评论等纷纷登场。而面对纷至沓来,良莠不齐的种种评论,文学创作者(其中不乏一些文学大家)似乎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应有的豁达心态。针对文学批评界出现了这种道德下滑现象,笔者想谈谈文学批评双方的道德底线问题。

首先,文学批评应该建立存文学文本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针对作者。当代文学批评经常针对的是当代的作家及其作品,所以对批评家来说,就有了许多外在的压力或诱惑。作为一位严肃的文学批评家,该如何作为?

我们一定要守住一个先定原则: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当然,这只是前提,任何公民都无权对另一位公民进行人身攻击。

其次,文学批评家必须坚守批评的基本职业底线:必须对你所阅读的作品作真实的言说。文学批评家的天职就是说真话。求真务实应该是批评家言说的基本职业道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职业底线。就是面对一些影响很大的作家,批评家也不能跟着他们的意愿走。他们的言论、观点仅是你进行批评的参考,不能取代你的思考和观点。但在目前的中国文坛、学界,学者、评论家往往囿于各种因素:主观因素或外部压力,经常不敢或不愿说真话。其中尤以新出版的文学作品研讨会为代表,由于与会人员大都拿了人家的钱或者是朋友关系,于是在会上就什么好话都敢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真正的批评家倒好象是在无事生非了。

最后,作为文学批评家,还应该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目前文学批评之所以出现众多被读者和作家非议的情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文学批评界出现了一些理论素养贫乏、文学感悟力和鉴赏力低下的所谓批评家在滥竿充数。一个没有大最的阅读积累,没有较高的艺术感悟和艺术鉴赏力的批评家,往往还不如界外人士对文学的评价更到位。

“我们的经验在都市题材面前‘死机’” “在评选过程中我就开玩笑说,不要评出来全是村里事儿啊。结果评出来还真就全是村里事儿”,《人民文学》副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作为中篇小说的评委认为,面对都市题材,当代中国作家和理论界都面临着经验失效的问题。 “我们心中运行的那套系统可能特别适用于乡土题材,碰到了村里事儿我们的系统就运行得欢实,一碰到都市中的事儿它就出现故障甚至失效。”他以“死机”来形容中国当代文学对都市经验的失效。 这也解释了评论界面临新现象的不知所措:先是出来个“七零后”,然后是网络文学,再然后是“八零后”。“他们写得怎么样是一个问题,但主流文学评价系统和理论批评界的反应迟钝,其实是我们无法对他们发言,因为我们甚至搞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和为什么这样说。” “都市题材将成为未来文学的主流”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则认为,“都市文学”和中国长期以来所盛行的“乡土文学”形成了一种比照。过去的文学创作中,“乡土文学”一直占据主导性地位,现在该轮到都市文学了。这既是文学自身发展演进的一种必然,更是中国社会向都市化进程发展的结果。 他举例,新的作者群体比如“八零后”,大都有着城市出身和生活的背景,他们是与都市同时“长大”的一代,都市生活已经浸润到他们的细胞与血脉,他们将写作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说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以一个烟灰缸就可以虚构一个精彩故事,那么‘八零后’的写手们则仅凭一个语词就可以建造一个想象的世界。”白烨无奈地感叹道。 “曾经有一个在高中和大学里做的调查显示,‘你最喜爱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排名依次是金庸、郭敬明、韩寒和鲁迅。我想,这表达了一种倾向,对传统文学神圣性的彻底颠覆,所以我们在观念上要反省反思,对现状的认识需要更清醒些。” “中国文坛的将来属于郭敬明们”? 在讨论中,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蒋巍甚至激动地表示:“我们都将老去死去,中国文坛的将来是属于郭敬明们的。”此言一出,引得众人纷纷反对。“虽然郭敬明的书现在能出版一千万册,但我不相信他能像鲁迅一样值得后人纪念”,白烨表示。而有的发言者则认为不能完全以孩子们的喜好来评文学作品,“我的女儿以前很喜欢赵薇,现在也不追星了;她现在看郭敬明的东西也觉得没有意思,他们的兴趣点转移得太快。” 中国当代文学的状态,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深刻烙印,所以面对现代社会哑口无言。在都市与乡土的二维化选择中,文学的世俗化、时尚化和社会化到底是退步还是进步,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文化研究与批评论文

礼俗文化再研究中西古代“大一统”理念之比较这个网站很多的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作者:李春青 编辑:studa20Ads by Google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密切相关。可以说,作为文学观念之理论化形态的文论话语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具体言之,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者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我们知道,西周是政文合一的社会,文化系统与政治系统密不可分,国家意识形态直接表现为政治的与文化的制度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诗歌在西周时期乃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与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尊崇的。 就现存《诗经》作品来看,西周诗歌的功能首先是沟通人与神的关系,那些以祭祀上帝、山川日月之神以及祖先神灵为目的的颂诗和部分“大雅”之作就属于这类作品。其意识形态功能在于:向天下诸侯证明周人统治的合法性,向周人证明贵族等级制的合法性。对神的祭祀从来都是一种特权,因此,祭祀活动本身就已经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了。西周诗歌的第二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个部分。“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根据郑玄《六艺论》和《毛诗序》等汉儒的记载我们知道,西周时期之所以采用诗歌的形式来沟通君臣关系,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比较委婉文雅,便于言说与倾听。现在看来,这大约是贵族社会一种言说的特殊方式或权力——可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根据《诗经》可以知道,在西周后期,诗的这种功能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实现。对于诗歌这种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意识形态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十分清楚,西周时期诗歌的这两种主要功能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这意味着,西周诗歌本来就是彼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这对于以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为天职的儒家思想家来说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诗歌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就像母鸡有下蛋的功能一样是天经地义的。 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动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 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任务的。他们的一切话语建构与阐释活动无不以这一目的为核心。对诗歌的阐释自然也不例外。从现存的《论语》、《孟子》、《荀子》和被定名为《孔子诗论》的楚简等涉及诗歌的论述来看,先秦儒家已经在诗歌阐释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的“诗言是,其志也”之说,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主流,其影响至为深远。汉代是儒家知识群体擎着儒学大旗与统治集团讨价还价、形成“共谋关系”,从而建立起新型官方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所谓经学,实际上乃是统治集团与知识阶层在政治上终于形成联盟关系的话语表征,是知识阶层进入权力系统的意识形态保证,也是权力集团获得合法性的直接产物。经学是政治权力正式承认知识阶层话语之权威性的标志,是“势”对“道”的妥协;经学也是知识阶层话语压制了其固有的乌托邦精神之后的结果,是“道”向“势”的让步。因此,经学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最终确定了中国主流文化始终在政治与知识之紧密联系中发展的基本格局,从而也决定了这种文化始终不能获得纯粹的知识形态而向自然领域拓展的命运。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诗歌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能在个体情感世界中去寻找,而必须在人伦关系,特别是君臣关系中去寻找。汉儒说诗,非美即刺。无论美或刺,都是一种具有明显政治性的话语建构,是对儒家给出的价值秩序的维护与阐扬。汉代《诗》学四家,无论存在怎样的差异,其主旨都是用工具主义的眼光来解说《诗经》作品,其目的都是借助于对古代诗歌的解说来实施对现实君主的约束与引导。总之,是出于现实的政治策略。手段是文化的,目的是政治的——这就是经学语境中文论话语的根本特征。 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但由于诗文自身的发展,文论话语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经过了魏晋六朝的诗文创作大繁荣局面之后,儒家文论家所面临的问题早已不再是如何阐释已有的诗文作品,而是如何创作新的作品。因此,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点。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乃是此期工具主义文论的典型口号。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文论观。在这时的价值坐标中,建功立业乃居于最高位置。因此,“有补时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工具主义文论的基本宗旨。 宋代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期的儒家已经不再把建功立业视为人生最高理想,因此也就不再满足于仅仅赋予诗文直接的政治功能。从社会地位看,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和依靠对象;而汉唐时代的功臣、外戚、宦官、世族才是君主集团最重要的依靠对象,文人士大夫常常处于被压制与被排挤的地位。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再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如此,则宋儒所主张的工具主义文论观也就有别于汉唐儒者。其根本之处是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政治,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宋儒的文论处处离不开对“道”的阐扬。这个“道”可以说乃是宋儒乌托邦精神的话语表征而不是现实社会秩序。这种将“道”视为“文”之本体、将“文”视为“道”之发用的观点,本来是唐代中后期韩愈等人提出来的,是所谓“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但是这种观点在唐代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而只是昙花一现。只是到了宋代,由于言说者的社会境遇发生了变化,才成为人人言之的普遍性的文论观点。 这样一来,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诗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为现实政治服务与为某种高远难达的理想服务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说,这种不同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差异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的发展即是这两种倾向的此消彼长。 以老庄、佛释为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系统 老庄之学与佛释之学从根本学理上来说都是否定诗文存在价值的,但是这两种思想系统却又都对古代诗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 毫无疑问,这只能说明无论老庄之学还是佛释之学都与诗文价值具有某种相通之处。在我看来,这种相通之处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品格,是对物欲横流之现实世界的否定。对此,人们名之曰审美主义。这是在康德的意义上使用“审美”这个概念的,即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老庄、佛释之学当然有诸多差异,它们各自在学理上也是头绪繁多。但究其主旨,可以说正在于否定一切现实世界所奉行的价值观念,将人的心灵提升到一个无知无识、无利无害的价值真空之中。所谓挣脱“名缰利锁”,也就是否弃现实生活中人人信奉的价值观念之意。老庄之“无”,佛释之“空”,根本言之即是将通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统统荡涤之后剩下的空灵心境,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灵在消除了一切内在与外在强制之后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老庄的“体道”、“达道”,佛禅的“顿悟”,大约就是指进入这种精神状态之中了。这种精神状态究竟如何,以平常心境自然很难真正体会得到,但根据老庄、佛释之学的言说以意度之,则这种精神状态与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审美体验”大约有某种重要的相似之处。或者可以说, “达道”或“悟”的境界是恒常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瞬间的“达道”或“悟”的境界。老庄、佛释之学追求的是这种超越境界的恒常性故而否定诗文之价值。然而诗文和其他审美活动却是在现实中体验老庄、佛释境界的方便形式,故而对其多有汲取。正如人们不能在现实中成为英雄豪杰,就愿意借助于想象在虚拟的世界中实现这一理想一样,老庄之学以自然为指归,但是绝大多数现实社会的人却是无法真正回归自然之中,于是吟咏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诗文就来满足人们这种精神需求了;佛释之学以“四大皆空”为人生至上境界,然而现实生活的人绝大多数都在追求“实”而逃避“空”,于是描绘静谧、空灵、清幽的诗文就来满足人们这种对“空”的向往了。简言之,老庄、佛释之学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实现是难以确知的,但其于文学审美领域的实现却是有目共睹的。审美主义文论观念于是成为中国古代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相媲美的话语系统。 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念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才形成的。此期主流文化的承担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而是其变体——士族文人。士族文人是具有实际贵族身份的文人。他们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无须依靠个人奋斗就可以获得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这一切都来自家族门第。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与君主集团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所以他们自然就将家族利益看得远远高于社稷利益,以至于可以说,在士族文人心目中是有家无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在中国古代十分独特的文化场域——以谈论哲理、品藻人物、赏析诗文书画为主要内容的言说空间形成了,即所谓“清谈”。这个文化空间的形成实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诗文风格都是在这个文化空间中形成并充分发展起来的。这个文化空间是士族文人开拓出来的,体现了一种贵族化的精神倾向;反过来,它又大大强化和孕育了主流文化的贵族气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掘出一个具有超越性的、极为精密细微、高远深湛的精神之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是在这个时期臻于成熟的。在这样一种贵族气息浓厚的文化空间中产生出来的诗文价值观,当然也不再是两汉经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经世致用”的口号也被“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所取代。审美主义文论观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先秦时期道家那种自然主义的社会乌托邦与个体精神乌托邦在这时都成功地转化为诗文书画的审美风格与艺术境界了。 我们可以随意挑选几个文论概念来说明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的基本特征: (1) 自然。在六朝的文论话语系统中,自然这个概念是指诗文作品看上去像自然生成的一样,没有丝毫人为痕迹。这个概念的深层文化内涵是老庄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一切人为的文化建构的精神。在玄学风尚熏陶下,六朝文人极为欣赏自然山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总是生活在山水之间,于是他们一方面大造园林,将山水林木搬到自家庭院中来,另一方面又大量创造表现自然山水的诗文及绘画作品,以寄托向往自然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以自然为上、雕琢为下的审美价值观就形成了,于是, “自然”就成为文论话语中的核心范畴之一。(2) 远。这个概念在六朝时期正式成为重要文论范畴。“远”本来指空间距离之大,后来引申为时间距离之大。在《老子》一书中曾用来指“道”循环往复的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所谓“逝曰远,远曰返”。六朝文人借这个概念意指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是诗文的一种重要审美境界。诸如“淡远”、“清远”、“高远”、“玄远”、“深远”以及“意远”、“心远”等等,其文化内涵都是指诗文所言说描绘的意象、意境对现实政治生活或通行的价值观念的超越与背离,是指精神对物质、灵魂对肉体、无对有、无为对有为、超验之物对经验之物的超越与背离。(3)韵。这个概念本是关于声音的,由于有韵之音能够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后来引申为言辞表面之意背后隐含的余意、余味。六朝文人将这个概念用之于诗文书画的评价,有神韵、气韵以及风神气韵等用法。老庄之学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说,认为能够用通常言辞说出的东西不是那个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老庄又有“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之说,意指真正的“象”与“声”是不可以用通常的感官把握的。这样,老庄就给出了一种具有阐释学意义的观念:应该重视没有说出的东西。六朝士族文人秉承了老庄这种精神,在人物品藻上崇尚内涵与风骨,在书画鉴赏上标举“气韵生动”与“传神”,在诗文评价上则讲究“滋味”与“言不尽意”。总之,就是主张含蓄蕴藉而反对浅陋直白,这也是老庄之学在审美层面的显现。 经过六朝时期的张扬,自隋唐以降,审美主义文论观已然成为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相抗衡的文论话语系统了。以王昌龄(托名)《诗格》、释皎然《诗式》、司空图《诗品》为代表的审美主义文论观与元白的新乐府运动、韩柳的古文运动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并行不悖,足见这种文论观已经深入人心,获得了言说的合法性。宋、元、明、清同样如此。这说明在长期的碰撞磨合之后,在古代文化场域之中,儒、释、道三家学说已经找到了共存的方式;它们之间的互相渗透、触发,已经构成了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自由、博施济众与人格提升融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人格。在中国古代,文论或诗学话语、哲学或学术话语、文人士大夫文化人格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构关系,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 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专门关注诗文的文本构成、语言形式、表现技巧等等方面的文论话语在中国古代同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传统,对此以往的古代文论研究重视不够。这个文论话语系统并不直接与某种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精神发生联系,因此可以说是“价值中立”的,也可以说是关于“形式”或“技艺”的言说。《易传》中关于言、象、意关系的论说,可以看作是这种文论话语的滥觞。在六朝时期,这种诗文评话语系统才正式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自隋唐以至清季,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文论话语系统。概而言之,这种文论话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体论。中国古代文体意识成熟较晚,汉儒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分类标准只能算是文体意识的萌芽状态。只是到了六朝时期,文体意识才算比较成熟起来。曹丕有“四科八体”之分,首次从文体角度将“诗赋”与奏、议、书、论等实用文体区分开来;陆机《文赋》有“体有万殊,物无一量”之说,是讲诗文文体的复杂多样;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则进一步以专篇论述文体之流变与特征,自《明诗》至《书记》凡二十篇,论及文体三十余类。而且对这些文体中所包含的更细微的文体差别也言之甚详。因此, 《文心雕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成熟的标志。此后,文体论的演变基本上都离不开刘勰给出的范围。当然,按照现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刘勰依然存在着文学与非文学浑然不分的问题。因为从审美角度看,古代文体几乎没有不讲究审美性的。即使是一封书信,也要写得情文兼至才行。对他们来说,无往而非文学;相比之下,倒是现代人的审美范围缩小了。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诚实在胸臆,文章著竹帛”的观点,不大重视诗文的写作技巧问题。同样也是在六朝时代,由于精神生活成为士族文人首要关注的事情,并且因此而在各个精神生活门类中都形成了独立而细致的评价系统,于是各种“技艺”也就被空前地重视起来了。刘勰根据各种文体的特征,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写作要求,已经涉及到写作技法问题。沈约等人更进一步提出“四声八病”之说,从声律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技法方面的原则。隋唐之时,诗人沿着六朝开创的创作习惯写作,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和丰富了创作技法与技巧。到了宋代,诗人们开始关注所谓“诗法”、“句法”问题。由于宋代新产生了“诗话”这种文论体裁,所以宋、元、明、清几代关于“体”、“格”、“音律”、“句法”等诗歌写作技巧和修辞方式的议论大大发展起来。涉及这方面的文字远远超过了那些工具主义和审美主义的文论。 三是关于诗文发展源流的观点。这也是这派文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嵘《诗品》分析魏晋六朝时期诗人们的渊源,虽多有牵强附会之处,但注意到诗歌创作的前后继承关系应该是一项重要贡献。唐宋以后的诗文评,都把梳理诗人对前人的承继关系作为重要内容。例如,宋人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梳理江西诗派源流关系;明人许学夷《诗源辩体》从体制、格律、风格等角度入手,对自《诗经》以迄宋代的诗歌发展演变源流进行梳理,等等。这种着眼于形式诸因素的源流辨析并不属于工具主义或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而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论说,故而应归于诗文评系统。 传统文论的现代命运 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论陷于窘境。由于现代汉语的言说方式代替了古代汉语的言说方式,面对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传统文论似乎失去了阐释能力。但是,传统文论毕竟是曾经延绵千百年的主流话语,事实上,它们构成了现代文论话语形成的基础,并且以改头换面的方式进入到现代文论话语系统之中。如果说中国现代文论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国现代知识阶层接受西方文论话语的过程,那么,古代文论话语也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这一接受过程的“前理解”或“前结构”,从而对接受对象的选择、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在现代以来一直拥有很大市场。无论是“启蒙”、“救亡”,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都需要将文学这种具有莫大社会效果的言说方式当作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来看待。于是,现代文论就与传统工具主义文论建立起极为亲密的关系——后者成为前者最有力的话语资源之一,前者则成为后者合乎逻辑的现代发展。从晚清改良主义者对文学社会功用的空前阐扬,到自由主义者主张的“为人生的艺术”、左翼作家主张的“文学革命论”,再到20 世纪50 —70 年代一系列文艺政策的推出,其间无论存在着多大的差异,有一条一以贯之的精神却是比较鲜明的,这就是文学应该服务于社会。可以说,正是由于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工具主义文论做基础,才使得这种以现实服务为宗旨的现代文论话语以压倒性优势获得主导地位。从1980 年代至今,由于来自中国传统与西方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资源在一个时期内被过度使用,导致了文论话语主流地位先后被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精神分析主义等等五花八门的西方文论话语所占据;倡导文学社会功用的言论空间受到挤压,日益被淡化和边缘化了。 传统的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文论话语中的影响则比较微妙,现代只有那些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文论家才与之结缘。审美主义文论虽然以老庄佛释之学为理论依托,但它并不一定直接体现具体的老庄、佛释思想,后者只是为前者提供了进入纯精神、无功利的意义空间的阶梯而已。对于那些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奉行老庄清静自然或佛释无住无执修身原则的大多数文人士大夫来说,偶尔躲进空灵、超越的审美境界之中小憩一刻,也是对心灵的抚慰与净化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传统文人士大夫,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几乎人人对这种审美境界钟爱有加。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积淀,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知识阶层那里也依然时时有所显露,这也就是他们接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论话语的文化心理基础。我们知道,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是在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口号就是“为艺术而艺术”。20 世纪20 年代,中国文学界有不少作家、文论家(主要是创造社成员)接受了这个口号,成为与“为生活而艺术”相对立的重要文艺主张。从表面来看,这种主张毫无疑问是从西方唯美主义文论话语“拿”过来的,但是如果细加考察就不难发现,他们所“唯”之“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传统审美主义文论的东西。例如,周作人、林语堂、宗白华、朱光潜等人的文论观点就是如此。再看看那些在“为艺术而艺术”口号下进行的创作实绩,例如小品文、抒情诗之类,所表现的艺术境界也同样带有明清小品文的鲜明印记。这就足以说明,中国传统的审美主义文论观在现代唯美主义思潮中实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传统诗文评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它只关注文学文本构成方面的事情。这种文论传统构成了中国现代文论对西方以“新批评”和“意象批评”为代表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接受的文化心理基础。例如,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燕卜荪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两次来中国任教,他的诗歌批评方法对当时中国诗歌创作与批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对燕氏提出的著名的“含混七型”说颇能心领神会,因为他们是从中国传统文论中固有的“含蓄蕴藉”角度来接受这种观点的。20 世纪80 年代,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文论界掀起热潮,将人们的眼光从社会历史拉向文本自身,这当然主要是当时文化历史语境所决定的,但是中国传统文论对于文本分析的重视以及积累的大量经验肯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论文

一、理论视野开阔

《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的主题无疑是讨论大众文化,其所采用的方式是研究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作者为什么选择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作为研究的主题呢?在作者自己看来原因有二:其一,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对于分析当代中国文化现象有借鉴或应用价值;其二,费斯克又是当代文化研究转向途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研究他的文化理论必定会从纵横两方面牵涉到国外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其他人物的文化理论[1(]p392)。在这里作者将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置于西方诸多文化思潮的大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大众文化就显得视野更加开阔。法兰克福学派、新葛兰西主义、文化民粹主义、以及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不时在文中被引述并作出评判解析,使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这些文化研究学派的思想,而且使读者更加明了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与其他文化研究学派之间的关系。正如作者所说:“本书通过与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家的纵向关系的比较,以展现费斯克理论的传承关系和变化特征;通过比较与同时代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家之间的横向关系,以展现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状况;通过与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文化工业理论或群众文化理论的比较,以凸显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与它们的差异;通过与巴赫金、巴尔特、福科、德赛都、布尔迪厄等英国文化研究以外思想家的比较,以发现费斯克与它们的理论源流关系”[2](p47-48)。正是在这种尽量与诸多理论的相互比较的宏大理论背景下,作者解析大众文化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定义式,也不是依从一个大众文化的研究学派的理路展开分析,而是在比较中,以理性反思的方式充分解析不同大众文化理论的利弊得失,从而使大众文化的多维层面被揭示出来。如此立论,使《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就不仅仅作为解读费克斯大众文化理论的著作,而是一部反思整个西方文化理论的著作。正如俞吾金教授在此书序中说评价的那样,这部著作“围绕着英国学者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这一轴心,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出当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绚丽画卷。这幅画卷内涵丰富、主题突出、色彩缤纷、运思巧妙,是近年来很少见到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力作”[3](p1)。

二、文本解读深入

仅仅有宏阔的理论视野对于一篇好的作品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问题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背景中,必须要深入所面对的论题。陈立旭教授《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所面对的论题是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因此,全书的重点就在于深入解析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作者所采取的解读方式虽然仍然延续着国内通行的文本解读的方式,对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的研究文本展开深入解读,但这种解读又超越了单向度的仅仅停留在文本上的理解,而将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置于整个西方文化研究转向的背景中,并时刻对比法兰克福学派以及伯明翰学派其他人物对相同问题的看法,同时加以比照、分析、评述。因此,这样的文本解读就不仅仅就文本来谈文本,而是就问题来谈文本,跳出文本谈文本。这样开放的文本解读,使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而且在诸多相关理论的比照下,可以深化对费斯克理论文本的理解。作者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相关文本的深入分析不仅始终是开放式的,而且力趋在整体性上、总体性上把握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观点新颖、创见颇多,而且在文化研究领域对其观点持同情、赞扬、唱和、肯定者有之,对其观点持质疑、批判、非议、否定者亦有之。因此,要想客观公允地解读这样一位争议颇多的思想人物绝非易事。作者面对这样的困难,毅然将诸多争论化解在对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总体性、整体性认识中,以问题为主导线索梳理和剖析费斯克的基本观点和思路。顺着这样的文本解读理路,作者从理解和界定大众和大众文化、财富的流通与意义和快感的流通、大众文本的特征、大众的辨别力和生产力、大众文化的政治潜能等五个方面重新从总体性上勾勒了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要点,从而使读者通过这部著作可以拨开诸多迷雾、全面深入地洞悉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的精髓。总之,陈立旭教授的《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在西方理论文本的解读方面可以说别开生面,既克服了单向度的就文本谈文本,又克服了不同争论对解读文本的干扰;正是作者坚持的开放式文本解读和总体性、整体性的思想把握使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更加全面鲜活立体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三、反思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

对于一个西方文化理论的研究者而言,能够透彻全面地解读思想文本似乎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一个长期面向中国现实的文化问题展开研究工作的学者来说,这还是远远不够的。陈立旭教授长期从事于中国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研究,其时时萦怀的学术兴趣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上”[4](p391),因此,仅仅解读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决不是作者的最终旨趣。正如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所坦言的那样,其展开费斯克研究的用心在于:把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之文化工业/群众文化理论与费斯克为代表的文化研究之大众文化理论接合起来,将之导入中国特殊语境中以观察大众文化现象[5](p393)。简要言之,以资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成果,展开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明了这一点,我们再去阅读这部作品,不由得对作者产生更多的敬意。书中作者不停地解析和评述西方不同的文化研究流派,不断地探究不同思想流派的利弊得失,其最终努力反思的则是这些理论如何才能为面向中国语境的文化研究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视角。那么,如何才能展开“面向中国语境的文化研究”呢?在作者看来,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其一为单一性引介西方文化研究某一流派,并以此片面的理论资源为圭皋解读中国文化现象;其二为无视中国语境,不经转换而生吞活剥地搬用西方理论分析中国文化现象,以致牺牲中国地方性事实、造成批判语境的错位。第一种错误倾向在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界主要表现在对法兰克福学派过度依从,可以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已经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面貌。然而这种单一的引介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解析中国文化现象,不仅一定程度上脱离中国现实语境,而且也不能为我们分析中国文化问题提供更全面的理论视角。

在西方的文化研究界,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具有强烈的互补关系,所以,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领域在引入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同时,显然还需要进一步引入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尤其是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只有这样,才可能对于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现象有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理解。陈立旭教授正是从弥补这一理论缺陷出发,积极引入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以期矫正法兰克福学派对中国理论界的单一影响,从而使中国的文化研究界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并对原来的研究思路和叙事思路做出深刻的反思和必要的修正。至于第二种错误倾向即批判语境错位的问题,作者在整部书中不停地展开反思和追问。近代以来,整个中国的理论界就面临着引介西方理论的困境,这种困境集中表现在:这些引自西方的理论或思想如何与中国语境、中国实情、中国的地方性实证经验相结合并贴切入微地分析中国现实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与否关系着一种来自西方的理论是否真正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这一问题,《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的作者陈立旭教授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反思意识。他一方面认为,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本土化的大众文化理论不可能在自外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基础上有所建树,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脱离中国语境、照搬照抄、生吞活剥式地、不经转化地运用西方的某一理论分析中国的现实也必然是错误的。那么,如何真正切实有效地展开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呢?作者的理论探索告诉我们,出路只能是:对诸多引介的西方理论展开全面深刻的反思,并立足中国现实进行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总之,《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一书不仅为我们反思如何研究中国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我们展开面向中国语境的大众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

浅说中国文化若说中国文化,只怕要从远古时期说起。但这一时期,一来离我们太远,二来我也不太清楚,便从封建时期说起。许多讨论或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都承认一桩事实:中国文化的基调是倾向于人间的,是关心人生,参与人生,反映人生的。我们的圣贤才智,历代著述,大多围绕一个主题,即治乱兴废与世道人心。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各家的传经事业,韩欧柳苏的道德文章,程朱陆王的心性义理;无论是先民传唱的诗歌、戏曲,还是村里平淡的快板、小说,皆洋溢着强烈的平民特性,以及那无所不备的人伦大爱,同对平凡的留心与尊敬,对于千秋家国的情怀,对苍生万有的期待,激荡交融,缤纷灿烂地构造了平易近人,博大久远的中国文化品格。然而前头还有一个“近代”。任何东西到了近代都很奇怪,文化也不例外。数不尽的冲击难以详述,单挑最惨的一回——五四运动。之前已有“弃旧易新”的新文化运动将传统文化砍杀得飘摇欲坠,随后紧跟着爆发了五四运动,彻底树起了“白话文学”的大旗,文言最后成为一件历史文物躲进史书一隅供人瞻仰。这两次运动大大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但在文化上却是严重的“左倾”。白话文学固然激发了俚语俗言的活力,提升了大众文学的地位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参与力,却也设置了与文言文学不可逾越的天堑,几乎削去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力。老一辈学子影响尚轻,对于我们其误就越发明显了。以往属于孩童启蒙的“小学”教育,属于读书人必备的经学常识,都在新式教育的推动下,变得无比艰涩与隔阂,特别是近年来,电视、电脑等大众媒体的普遍流通,更造成了一个“畸形文化”当道、社会价值浮动的生活形态,使我们在现代化的整体架构上模糊了着力的点,漫漶了精神的面,却易于目迷五色地跌入学者所批评的“时尚文化”的辐射圈内,变得中不中,洋不洋。余秋雨在《风雨天一阁》中写道:“只有文化,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这么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此三言一语道破文化的本质作用,可谓精辟。中国文化历时五千载,到底何去何从,便不是我这个毛头小子可以阐述的了。只好双手合十,默然祈祷,了我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母语中文难以割舍的孺慕之情。

学术批评论文

该论文选题合理,为xxx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意义重大。

该论文引用文献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对有关的中外文献材料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掌握了xxx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

论文借助统计分析软件对xxx行了因素分析,论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资料收集详实,数据准确,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结论可靠。

该论文研究结果表明,xxx,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和操作性,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于xxx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对于xxx实践有经验,有分析,有思考,有建议。

论文格式正确,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书写规范,逻辑严密,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反映了作者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论文总体优秀,同意提交答辩,建议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学术评语学生姓名攻读学位类别论文题目所在院系专业xxxx评语内容:

1、选题的意义2、论文写作是否规范3、论文创新及不足4、对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提出推荐意见学术评语:本文选题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也体现出较强的时代特色性与实践应用性。

借助xx,指导xx。

本文写作较为规范,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比较通顺,层次分明,数据分析详实,参考的文献资料与论文内容结合紧密,能综合运用国内外方面研究理论,并结合当前来展开分析和调研,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xx。不足在于xx,实际效用需一步验证。

xxx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数据模型的分析和研究》选题于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开展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该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对已有的专业设置数据模型行综述,分析其在功能性、预测性、分析性以及挖掘性方面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实际需求,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和olap,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总的来说,论文框架清晰,逻辑严谨,行文体现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及思辨结论,有自己的创见。

本文的写作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学术水准较好,体现了两年学习的成果,可入答辩程序。

论文长于思辨和综合,而短于对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的考量,比如各用户对于专业设置的需求以及数据挖掘中数据的可采集性及可用性等。建议今后在相关研究中采取更广泛视角。

该课题选题新颖,紧密结合临床,设计合理,属于本学科研究热点,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论文的内容与题目基本相符,结构完整,格式规范,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语言通顺流畅,内容丰富。文献材料收集丰富详实,基本涵盖了本学科相关的主要文献,并对本学科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归纳作用。数据资料充分,论述过程严谨,思路清晰,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分析方法选用得当,结果可信。论文撰写严肃认真,推理符合逻辑,结论和建议具有现实意义,是一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硕士生论文。

该论文反映出了作者在本门学科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建议安排答辩。

xxx同学的硕士毕业论文《消费者网上购物的网站体验对网上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在相关文献研究和时事动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站体验的组成要素,以及网站体验对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其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发现论网站的易用性体验、网站的有用性体验、网站的视觉体验、价格体验、商品体验、服务体验、信誉体验等七个方面的体验可以很好地解释网站体验的内涵,利用sor模型分析得知网站体验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情绪和感知风险是网站体验和购买意愿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论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研究方法较为科学。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构建了网站体验研究的新模型,二是比较系统地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影响网络购买意愿的因素。论文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其中论文关于网站体验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新的见解。不足之处在于网站体验的维度还不够全面,尤其是网站技术因素部分,未来还可以考虑研究网速等网站技术因素对网站体验的解释力度。

论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采用了递式的分析结构,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文章格式符合学术规范。反映作者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论文表明作者掌握了企业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同意其参加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xxx同学的学位论文,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覆盖产品设计的全过程是当前CAD研究的主要内容。传统意义下的CAD技术着重于辅助产品的详细设计和绘图输出,因而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以图形单元作为产品设计资讯的载体,通过运动分析、功能映射、变型设计、关联设计等手段,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全面地融入产品概念设计过程,取得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1.将零件结构划分为零件、功能结构和基因单元三个层次,以功能结构为单位组织基因单元,有利于实现基于功能的零件概念设计。

2.提出了产品骨架单元的提取方法,通过插入、删除、替代、分解、整合、克隆、派生等多种骨架单元置换手段,在保持功能不变的条件下,对产品进行变型设计。与传统的基于尺寸的产品参数化设计不同,上述变形设计能导致产品结构的变化,因而为创新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CAD手段。骨架单元表示完整地体现了该结构与产品中其他结构的约束关系。在保证产品中各结构单元有序性、一致性的前提下,减少了所附加大数据量,有利于在概念设计中,对设计方案反复进行斟酌与修改。

3.在关联设计中,归纳总结了五种关联的约束模型,为详细设计阶段自动生成导出单元提供了设计依据。

4.以图形单元置换、叠代技术为核心,构造了单元化产品信息建模原型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MCADDS系统,并在冲剪机床设计XJD型转辙机传统系统设计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5.论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特别是在运用CAD技术辅助产品的变型设计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方面有重要突破。本文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建议提交答辩。

从某种角度来说,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既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评价,也反映了评阅人综合水平。既反映了评阅人的学术水平,也反映了评阅人的写作文风。它属于应用写作中一种专业应用文写作,值得我们研究。

xxx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数据模型的分析和研究》选题于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开展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该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对已有的专业设置数据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其在功能性、预测性、分析性以及挖掘性方面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实际需求,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和OLAP,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总的来说,论文框架清晰,逻辑严谨,行文体现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及思辨结论,有自己的创见。

本文的写作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学术水准虾茫体现了两年学习的成果,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长于思辨和综合,而短于对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的考量,比如各用户对于专业设置的需求以及数据挖掘中数据的可采集性及可用性等。建议今后在相关研究中采取更广泛视角。

肖**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数据模型的分析和研究》选题于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开展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该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对已有的专业设置数据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其在功能性、预测性、分析性以及挖掘性方面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实际需求,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和OLAp,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总的来说,论文框架清晰,逻辑严谨,行文体现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及思辨结论,有自己的创见。

本文的写作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学术水准较好,体现了两年学习的成果,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长于思辨和综合,而短于对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的考量,比如各用户对于专业设置的需求以及数据挖掘中数据的可采集性及可用性等。建议今后在相关研究中采取更广泛视角。

怎样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

1.引言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所授予的学位标准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是对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相应水平作出的评价。评语虽短,但是至关重要,涉及到能否毕业、能否得到相应学位,或能否以优秀的评价取得相应学位等问题。因此,客观、准确地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每位论文评阅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2.评价依据 学位论文评语需要对所提交审查的论文作出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二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由于研究生学位分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两大类,所以,对论文的要求也有原则不同。

对于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对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评语层次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的写作,一般需要以下几个环节审查:(1)导师的审查;(2)同行专家评阅;(3)答辩委员会答辩会答辩;(4)学位委员会审查。前面三个环节都需要写出书面评语。由于角度不同,定位不同,因此,评语的写法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评语的结论部分,文后笔者再具体说明。

一般来说,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为副高职职称以上的专家,一般应为硕士生指导老师;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为正高职以上的专家,一般应为博士生指导老师。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要求用词准确、评价客观,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应该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好的评价不能多加一个字,也不能减少一个字。

4.评价内容 一般来说,学位论文评价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主要看是否属于学科前沿,研究工作是否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如果在国内,列入国家973专案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选题,大多是属于科学发展前沿,因为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同行专家已经论证过,是同行关注的热点或重点。

(2)文献综述 主要看是否掌握了本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文献综述有量与质两个方面,量的方面主要看是否围绕论文主题基本覆盖了本学科领域相关的主要文献,质的方面主要看是否综述本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和有影响的主要文献。例如在本学科领域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文献,有影响的.学者论著,应该在文献综述中体现。更重要的是,学位论文评语需要通过作者的文献综述,看是否概括、归纳出本学科、本研究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规律和待解决的问题。

(3)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及其学术意义、价值 这是学位论文评价的核心内容。对于博士学位论文来说,要求研究工作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评语不仅要列举、归纳、总结出提交审查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而且还要指出其学术价值。

在学位论文评语写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所评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一般作者已经对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作了归纳、总结,论文评阅者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应该从更高的高度,更广的视野,总结、评价论文的工作与创新。

(4)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是学位论文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审查论文写作是否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实验资料是否可*,推论是否科学正确。通过论文写作,也可看出作者是否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论文的条理性与系统性也是研究工作是否有系统性的一个反映。

(5)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任何一项研究工作,无论是高水准的还是低层次的,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这本是无可非议、众所周知的。但是,一般来说,以前相当一段时间,国内学术界在写学位论文评语时,生怕指出过于尖锐的问题会影响对论文的整体评价,从而只作肯定的评价,不指出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一些重点院校学位论文评价中,专门设了存在问题一栏,有不少专家如实地给予指出,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其实,客观来说,对待论文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的关系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存在问题多或者大,并不一定说明论文整体上没有创造性成果或成果价值小。

(6)评语结论 通过对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审查,评语结论应该包括或隐含着下列内容:

a.学位论文是否反映出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b.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否能反映出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c.论文研究工作是否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最后的评语结论与评阅人的身份有关。笔者认为,如是学位论文导师,定位比较准确的最终结论拟为:论文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同意提交同行专家审查。如是同行评审专家,拟为:论文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同意(或建议)组织论文答辩委员会安排答辩。如是论文答辩委员会,拟为: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全票(×票)通过×××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同意(或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或: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全票(×票)通过×××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同意毕业,同意(或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5.范例欣赏

下面是一则学位论文评语,本人认为是一篇值得欣赏的评语例文:

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覆盖产品设计的全过程是当前CAD研究的主要内容。传统意义下的CAD技术着重于辅助产品的详细设计和绘图输出,因而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以图形单元作为产品设计资讯的载体,通过运动分析、功能映射、变型设计、关联设计等手段,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全面地融入产品概念设计过程,取得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1.将零件结构划分为零件、功能结构和基因单元三个层次,以功能结构为单位组织基因单元,有利于实现基于功能的零件概念设计。

2.提出了产品骨架单元的提取方法,通过插入、删除、替代、分解、整合、克隆、派生等多种骨架单元置换手段,在保持功能不变的条件下,对产品进行变型设计。与传统的基于尺寸的产品参数化设计不同,上述变形设计能导致产品结构的变化,因而为创新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CAD手段。骨架单元表示完整地体现了该结构与产品中其他结构的约束关系。在保证产品中各结构单元有序性、一致性的前提下,减少了所附加大数据量,有利于在概念设计中,对设计方案反复进行斟酌与修改。

3.在关联设计中,归纳总结了五种关联的约束模型,为详细设计阶段自动生成导出单元提供了设计依据。

4.以图形单元置换、叠代技术为核心,构造了单元化产品信息建模原型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MCADDS系统,并在冲剪机床设计XJD型转辙机传统系统设计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5.论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特别是在运用CAD技术辅助产品的变型设计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方面有重要突破。本文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建议提交答辩。

6.结束语 从某种角度来说,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既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评价,也反映了评阅人综合水平。既反映了评阅人的学术水平,也反映了评阅人的写作文风。它属于应用写作中一种专业应用文写作,值得我们研究。

写论文的时候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 索引序列
  • 梁实秋文学批评观研究论文
  • 语言研究观点批判论文
  • 论文批评与文学创作研究
  • 文化研究与批评论文
  • 学术批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