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郑家建中国社会科学报

郑家建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

郑家建中国社会科学报

晋州是魏征的家乡。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巨鹿人(巨鹿郡下曲阳,即原本的晋县,现今的河北省晋州市。又说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或河北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崇高的声誉。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李冠群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局经济和社会、职工个人和单位事业的全面发展,按照新一届局党组确定的“突出主业、拓宽实业、发展辅业、致富家业”发展战略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实施“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中找准我局的位置,“发展有色地矿、服务中原崛起”,实现我局经济跨越式发展,推进“和谐单位”建设,推进基层党的建设。笔者认为,我局在实施积极的“局为单元、队为基础”的双结构调整等改革发展措施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产业队伍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我局产业经济和队伍发展不平衡,表现在4个方面:

(1)产业经济结构初步调整,队伍结构没有完成相应调整。我局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还处于服务我省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远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这几年我局的经济规模有了很大的扩大,但经济基础尚不巩固,抗风险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还存在着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队伍与产业经济结构不协调等情况。特别是还有下岗(包括协解人员)人员数百人。

(2)经济发展了,但职工工作和居住环境条件较差,职工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水平不高。还有职工教育、科技创新和劳动保护等滞后、不协调。

(3)管理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局也在地勘行业外的市场中进行过许多尝试,成功的不多,失败的不少,总结“开花多结果少”的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落后。许多厂矿或实体办起来了,有的还曾达到一定规模,但“软件”跟不上。局积累的近千万自有资金在“八五”、“九五”期间损失过半,留下不少问题,或形成诉讼或形成呆死账,还有职工情绪未得到及时理顺,再就是各单位面临市场经济体系裹足徘徊,对市场化的经营和竞争信心不足,勇气不够,办法不多,顾虑重重。

(4)目前,局属各单位已在国家基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注册为担负一定职责或在一定经营范围从业的事业法人或企业法人,而局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国家的要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深化改革,虽说在全局范围内试行了聘用制度,但很大程度上还在按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制影响下运行,效率低、成本高、服务质量差,阻碍了事业的发展。体制性的障碍也阻碍了我局的企事业法人单位按现代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管理,使得企业法人单位并未形成实际上的“企业法人”,没能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经济未得到应有的又好又快发展和壮大,尚不能满足单位的发展和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我局的产业经济和队伍要协调发展,还需要改变目前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首先,要从理论认识上提高对于调整产业和队伍结构,加快事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家和地方建设,都在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把重视社会发展提到应有的高度。我局也不能例外,应该充分进行以产业为主线调整和整合局属各单位的资源,改变过去小而全的单位社会管理模式,集中优势力量组建专业性队伍(或院或队或公司),在市场体系中进行创业,占领自己应该占领的一席之地。其次,要逐步增加对于各地勘单位事业发展的投入,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律办事,地勘单位经济建设的资金要局内部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向有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单位集中资源,财政拨款除去必要的维持费用,也主要投资于科研、教育和居住环境的事业发展上。三是要充分利用局机关纳入依照公务员管理序列的契机和条件,引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下决心改革我局的事企不分、机构臃肿、负担过重的事业管理体制,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全局一体化、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事业管理体制。目前就是在全局地勘单位实施聘用制度,规范岗位管理,在职工中强化合同和竞争意识,真正建立起以鼓励创新劳动及科技劳动为目的,建立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要改革我局的事业管理体制。局就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通过周密地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制订方案,对局队事业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要敢于闯,敢于试。例如,在局队各单位的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等问题上,有的可以继续实行公有制,有的可以实行公办民营或民有民营;有的则可以实行股份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引进外资来参与,如参与地矿业和基地存量房地产的开发管理。只要是公平合理,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能使职工普遍受益就是目的。这就必须对现行的事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这就必须有制度创新,建立起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局事业管理体制。局机关纳入依照公务员管理序列,给我局事业发展、为地勘总院和专业公司的壮大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和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各单位应该做好清产核资,剥离不良资产,优化产业队伍配置,轻装上阵,以一个较高的起点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去创大业、干大事。

二、统筹兼顾,实现地质园和留守基地的协调发展

解决好“搬迁、留守、就业”问题,这是全局目前和未来几年服务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伟大事业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四队和六队本来是率先进行基地搬迁的(包括三队),但自搬迁并把工作生产的重点转向新基地后,老基地的开发和管理相对滞后,甚至出现了荒芜废弃迹象。原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局队两级管理制度和下岗再就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和落实尚未到位。这几年的实践证明,解决“搬迁、留守和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全局范围内实施积极的“局为单元、队为基础”方针,贯彻并实行市场化经营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以产业化为调整、组建和维系队伍的主线,加快各队专业骨干向省会集中的步伐,不一定非等地质园建成之后,队伍调整可先行于基地建设一步,组建过程也是磨合过程,可以这样设想:三年之后地质园建成入住之时,也是队伍成熟之时,两者互为条件、因果。要想办法使老基地在城镇化中发挥作用。要解放思想,在全局范围内实行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双结构的调整工作。在改革和发展上克服进入市场的起点不平等等问题和矛盾。解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局队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和区域性的束缚,取消队级单位和职工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受到的限制,使他们真正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建设郑东新区地质园和进行以加大地矿工作力度及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为主的产业和队伍结构调整,是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系要求的有利于逐步改变局队二元经济结构的新的局经济组织队伍管理体制。这是解决“搬迁、留守和就业”问题的战略举措。因此各队必须进行旨在继续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职工生产力束缚的改革,逐步建立以局为单元的一体化的产业经济队伍结构。不改变局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区域性格局,就不可能建成全面、统一、完善的以地质园为标志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局经营管理体制。

其一,建立完善老基地开发管理机制。开发和管理老基地包括搬迁职工的房产是职工基本经济利益和权益,是稳定和保障搬迁留守职工生计和队伍稳定的关键。要总结各队特别是先期搬迁基地的经验,改进不足的地方,结合住房制度的改革要对走和留职工给予合理补偿、妥善安置,做到职工搬迁不失业,搬迁不失利。这样才能做到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保证全局战略目标的实现,以消除因“搬迁”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保持全局稳定。

其二,逐步调整全局职工收入的分配格局。逐步改变全局不平衡的收入分配状况。局已经在省政府有关部门大力协调下解决了我局属地化时遗留的津补贴与地方的标准差问题,但还存在诸如一次性房补、基地搬迁和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等问题。这些问题只能一靠省政府的政策扶持,二靠自身的发展来解决,自身的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如能争取到补差的专项支付款项,应该用于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质量上。今后在市场上取得的弥补事业费不足的那部分社会资金,也要统筹兼顾发展和生活,不得以减少职工收入来完成所谓的效益指标。因此,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工作的座右铭。

其三,要改善局队下岗职工在原基地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机会。随着各队各类骨干向地质园转移,会出现一定的就业机会,各单位要利用这个机会,做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同时,要理顺原下岗人员中已在社会上或在其他单位稳定就业的劳动关系,减少或避免产生劳动争议。深化局队人事劳资管理的改革,应改变原来分散管理的模式,适当集中逐步形成全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形成内部的准人才市场,制定全局劳动者竞争上岗平等就业的制度。

三、统筹条块发展,实现产业、队伍和单位事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属地化管理之后,局队的经济社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局和各队的原有基础和主客观条件不同,各单位之间的差别有所扩大。以七队为例,闯市场,抓机遇,几年积累自有资金近千万,并在郑东新区置业以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各队发展不平衡,有的队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一是市场化经营管理的程度低,二是改革相对滞后。市场化经营管理就是以市场为导向,苦练内功,抢抓机遇,机动灵活,参与竞争,适应竞争,高效率运作单位的生产和管理各环节。克服那种按部就班互相推诿的工作作风。自局在属地化管理初期提出基地搬迁改变职工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就业水平的部署以来,以四队、六队进城为起点到2007年,各队的经济经过属地化管理前后几年的徘徊和磨合,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相继承揽了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如以七队为首承揽的土地整理项目、一队引进外资合作发恩德公司等。随着我局2004年决策建设郑东新区地质园工程的逐步展开到2007年办公大楼鑫地大厦落成,至今各队主要产业和队伍已陆续进郑,新生活基地正在建设中,部分老基地更新改造进展顺利,各队都加强了以离退休人员管理为代表的稳定队伍的工作。但是,各队在发展上各有千秋,管理上也各有长短。局队改革和发展的现状远不能适应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因此,新一届局党组在2008年提出并在2009年局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四业”发展战略,明确了在未来几年里的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其中郑东新区地质园二期工程的建设和局的产业队伍结构调整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这是振兴我局有色地矿事业,使之走向快速协调发展之路,实施服务我省“两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战略立足点。

要实现局队两级单位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扫除体制上的障碍,加快市场化经营管理的实施,加快企事分开,加快双结构调整的步伐,做好全局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首先以加大“继续提高全省铝工业发展所需铝土矿保障程度”的工作力度,切实和自觉地服务中原崛起的“两大跨越”战略,并以此为出发点,加快河南有色地勘院的项目专业人员的充实和产业的提高;其二是充实现已注册的公司,真正用现代企业制度定位,人员、资产经营和管理均以市场为目标。其三组建适合市场经济竞争的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带有我局产业特点的专业队伍。各队技术、生产和管理骨干向省会集中后,各队的二、三产业将出现一定的就业机会,各队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老基地的经济社会区域优势,在为加强当地城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局要在投资项目、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对有经济社会效益的老基地支持的力度,使队级单位的发展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四、统筹兼顾生产经营与生活环境的发展,实现生产经营与生活居住环境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内涵,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局目前职工生活平均水平并不高,且居住条件较差,尚未得到根本改观;人均资产占有量比较少,能用于生产经营的资产人均占有量更是有限,要完成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局为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如铝工业)提供资源保障的任务艰巨,要统筹兼顾职工的生活和生产,要把坚持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造居住环境、保护和利用各单位有限的资源,走局为单元的产业和专业相对集中道路,合理开发和使用新老基地的资源。为此,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郑东新区地质园”建设和新老基地物业的经营管理,要进行现有物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引入市场化物业经营管理的理念,使之既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又有利于自我积累和发展,有利于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有利于不适合野外工作职工的再就业或安置,实现全局各单位生产经营与生活居住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统筹职工个人的发展和全局事业的发展,实现职工和事业的和谐发展

优化全局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局干部职工提供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条件,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促使全局的事业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全局进行必要的沟通工作,以使局党组的正确决策转化为职工的群体行动,单位的高层领导之间、高层与中层、领导层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对一个单位来说尤为重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道理是一样的,调动别人的积极性没什么诀窍,需要明确公正地把握当前的形势,深入了解个人和集体两个层次上人性的特点,树立合理的目标,制定一套有形与无形的激励机制,这需要单位的管理层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勤奋地工作,并要承担风险和关心一线的干部职工。要确定不同的激励层次加速克服困难,要注意及时鼓励干部职工的成就事业使其充满在单位中的自豪感。由此达到职工个人发展和全局事业的和谐发展。

六、统筹我局在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特别是要开发国外市场,使我局经济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

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从长期发展看,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实现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大课题、大难题。如何打破资源相对短缺的瓶颈制约,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和谋划,要立足省内、面向国内和国外。因此,要统筹我局在省内省外两个区域市场,特别是要开发国外市场。

建局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局矿产资源勘探事业快速发展,为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5年来,在不断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在国外矿产资源市场的开发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利用境外资金也取得积极进展,矿产资源供应能力稳步提高。同时应当看到,开发利用率仍然较低,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长期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勘探、开发、研究等工作,为立足省内增加矿产资源供给服务我省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加大投入力度,恢复矿产地质研究机构,加强成矿理论科学研究,加强基础地质工作,由此提高矿产资源可采储量,增强保障能力。

同时也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积极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必要补充。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考虑,维护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同时利用好国外矿产资源。要按照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认真研究国际市场上矿产品价格变化的趋势,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和提高我局影响力;研究扩大国际矿产资源合作的新办法、新途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及时总结我局利用外资进行风险地质找矿工作的经验,注意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促进我局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带动我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七、抓住国家到2020年建成市场体制的战略机遇期,打造“河南有色地矿”品牌

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次金融危机对国家资源管理已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最突出的是倒逼着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和政府管理职能的三大转变。这三大转变与我们的工作都密切相关。当前,中央对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指示和要求非常明确,地质找矿的布局和思路逐步形成,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课题已经提出并正在探索。就我们有色地矿行业来看,以属地化管理为代表的队伍结构调整早已告一段落,但从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找矿的产业调整仍在探索之中。现在看来,我局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趋向,也是要走公益性和商业性工作有机衔接,勘查和开采紧密结合,拉长地质找矿产业链条。

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了我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强练内功,加大科技创新,将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地质找矿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树立“立足省内,拓展省外,开辟国外”的“跨省跨国”的大地质理念,按照“挖老点、找新区、上专项、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基本思路,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地质找矿工作部署到重要经济区、重要成矿区带、重要地质问题区(包括地质灾害)、重要工程区,点面结合、区域展开,产学研紧密结合,多目标、多手段、多技术综合部署。目前地勘单位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发展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这一代地质人的使命。比如,五队在2005年加大了对钼矿成矿理论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复合岩体成矿理论和脉型矿床成矿理论。根据这两项研究成果,我们又把过去以点求面的找矿方法更新为面中求点的找矿模式,完成了地质找矿模式由微观到宏观的根本转变。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先后在东秦岭至大别山成矿带发现了一批复合岩体和复合岩体中的大型钼矿床。在嵩县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脉状钼矿床,为河南省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要促进地质找矿专业与市场化经营管理工作相互结合。主要是地勘单位内部的地质找矿专业要适应地质找矿市场化经营和政府矿政管理,随着国家矿业权市场建设逐步成熟,矿产资源税费款改革问题,以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规范问题的解决,这些都对地质找矿工作产生影响。可以预料,今后几年地质找矿工作结构、科技创新、布局思路、体制机制都会不同地程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必须继续推进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地勘单位在当前继续“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的路子”,是国家给予整个行业的政策性优惠。几十年的基层地勘单位都存在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但是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勘单位必须成为市场主体,最终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内部管理制度以增强活力,通过改革经营机制以增强动力,按照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市场经营体制的原则,进行我局、地质队(院、公司)的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各地质队进郑的现实,已具备对原有局、队“二元管理结构”进行较大改革的客观条件。因此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认真研究我局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和群团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设充满组织活力、员工心情舒畅、管理机制灵活、生产经营高效的地勘单位。

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必须抓住国家到2020年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机遇期,打造“河南有色地矿”品牌。在这10年期间,实施“品牌战略”,强化我局各单位生产经营管理诸方面的软、硬件建设。品牌是一个市场主体竞争力的体现。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在每一件产品中注入品牌意识,共同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品牌。我们局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50年的风风雨雨,“河南有色地矿”应该成为全局广大职工全身心努力维护的品牌,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在,全局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更应该强化品牌意识。其一可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市场中大力锻造“河南有色地矿”的系列产品:诸如“有色地质”、“有色矿业”、“有色岩土”、“有色工勘”、“有色测绘”、“有色物探”、“有色微粉”、“有色物业”、“有色检测”,等;其二各单位也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但不管如何,“河南有色地矿”是我局目前的口语化的品牌,全局职工应该自觉维护。要用我们的诚信和工作的质量来保证品牌,诚信是品牌的无形资本,质量是品牌的有形资本,从而切实提高我们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综上所述,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多策并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狠抓落实,实现局党组确定的改革发展稳定的总体部署,推进“和谐单位”建设,推进基层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这一总目标,以“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为契机,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理好发展思路,拿出改革措施,做好稳定工作,破解制约我局各单位发展的瓶颈难题。在全局各单位贯彻实施“四业”发展战略,以提升地矿主业为重点,在拓展地矿主业延伸服务领域和实业上有新突破,在壮大工勘岩土测绘等传统地矿辅助产业上有新突破,在产业队伍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在经营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创新上有新突破,一定能在做强做大主业、拓展市场和规范经营管理方面跨上新台阶,实现我局经济跨越式发展。

刊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办: 北华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吉林省吉林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4822CN: 22-1316/N邮发代号: 12-18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吉林林学院学报》与《吉林医学院学报》合并创刊时间:2000本刊为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反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人才、推动科学发展为使命。所发表的学术成果力争带有创见性、前沿性和现实性。本刊由学校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组成编委会,对学报的办刊方向、宗旨与质量进行审定。《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1.栏目品牌化本刊善于捕捉学术前沿信息,就学术热点、焦点、亮点及时广泛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讨论。建有学者库,拥有庞大学者作者群网络,借助这一优势构建稳定且颇具影响的学术平台,打造特色栏目、品牌栏目。2.编辑“学者化”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信息,追踪学术热点、焦点,了解并结识相关学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本刊选用编辑的基本条件。目前,本刊拥有两个较为成熟颇有影响的特色栏目,即“语言规划与现代化”和“东亚研究”。 北华大学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前身四所院校均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办学历史,北华大学传承了四校办学积淀的底蕴,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学校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北华大学学报(包括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创刊于2000年,是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8年以来,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与“双百”方针,坚持“质量第一、学术第一、开放创新、打造精品”的办刊原则,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连续、集中、及时地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热点、焦点问题,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的成长。在北华大学党委和校行政班子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编辑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学者的支持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连续获得: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优秀主编奖”,《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奖项。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北华大学ISSN:1009-5101CN:22-1319/C地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5号邮政编码:132033 主 编:郑 毅编 辑:李 丽李红光赵俊梅于蓬蓬李开拓王 坤英文编辑:马 颖《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刘和忠副主任:郑毅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源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据不完全统计,除三大数据以外,近年来,我刊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33篇,排在省属高校学报前列,在全国综合性大学排名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大学主办、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FD)统计源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吉林省一级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出版,121页,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发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此外还不定期开辟区域文化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等专栏。欢迎国内外学者向本刊投稿。按编排规范对作者的来稿有如下要求:?1.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字以内的摘要,3-8个关键词。?3.该论文若为基金项目,请注明名称、批号。?4.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请写在当页地脚,用数字加圆圈标注置于说明文字后,以区别于参考文献。?5.参考文献以在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置于方括号中,列于正文末。正文中同一文献如出现多次,用同一序号标示,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和各种未定义类型文献,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论文集中析出文献需写出起、止页码)。(2)期刊,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4)电子文献,请标出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日期。(5)外文文献所列项目和次序与中文文献要求相同。?6.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通迅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后。7.投稿方式:(1)作者在投稿时,请把电子文本(word)发,同时应在“主题”栏注明属哪类稿件,如,文学、史学,等等。(2)也可按照不同的学科发送到各自的信箱(详见各栏目编辑介绍)。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8.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稿件审阅时间为2个月,如2个月内没有收到稿件处理意见,请您自行处理。9.稿件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中国社会科学报社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答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

报刊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报009专版是什么意思,中国社会科学报》为国家级—中央级权威报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报一刊”品牌工程:一刊指《中国社会科学》(NO:1),一报指《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第一大报)。

如7个工作日内编辑部无人和您联系,您投来的稿件即可自行处理。祝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与人文版编辑部 已经一个月 ... 最新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报009专版是什么意思?答:创建于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报指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并且是面向全国理论界。

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也算核心期刊,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1、中国社会科学报指的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并且是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权威学报。2、中国社会科学报一般很难在报刊亭上找到,不像中国证券报那么热销,但是在图书馆展览里面都是跟热门的经济类报纸摆放陈列在一起的。

中国社会科学网是肖战坤级别的媒体,因为社会科学》杂志,社会科学期刊,社会科学期刊级别,社会科学期刊怎么样.《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简称《社会科学》,主管单位:西南信息。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刊物,是中国顶级的学术期刊 ,是绝对的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报社是国家级报社吗

中国科学报社成立于1959年1月,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唯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新闻媒体单位,具有主办报纸和期刊的特许出版权和发行权、记者和记者站的管理权、广告经营权和新闻类网站的主办权等 。目前,中国科学报社拥有两报(《中国科学报》、《网络报》),两网(科学网、中国科学院官网),两刊(《科学新闻》、《科学新生活》)等媒体,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组建了影视中心和“创新中国”论坛组委会。同时,中国科学报社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记者站,在国内近百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大学工作站。《中国科学报》是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1999年1月1日更名为《科学时报》,2011年8月恢复《中国科学报》报名。目前,《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一周六刊,每刊八版,彩色印刷,面向全国发行。科学网,改版上线于2007年1月18日,是以“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为目标,以网络社区为基础,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全球领先的中文科学类网站。目前,经过近5年的发展,科学网在全球网站中排名10000名以内,在中国网站中排名1000名以内,年均页面流量超过3亿次,实名注册用户60万,专家库规模30多万,在中文类科技网站中稳居第一。中国科学报社对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与国际科技新闻界的频繁交往,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主流科技媒体合作。在国际上除与Science、Nature等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保持了长期密切合作外,还与Elsevier、Thomson Reuters等著名出版商达成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盖茨基金会、英国驻华大使馆等诸多国际机构、驻华使领馆建立了广泛合作。近年来,中国科学报社还通过不断支持员工出国进修培训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国际交流模式。中国科学报社以“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为目标,按照科学传播规律和全媒体发展要求,构建科学传播的全媒体平台,以做大做强科学网、架构错位发展的媒体形态为重点突破口,全面提升报社的发展水平,确立报社在中国传媒业中的应有地位。

1959~1966年1959年1月1日,《科学报》创刊(对开周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科学报”报名。1959年初,《科学报》创刊后不久,即召开了首次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了“内部资料”的字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作为中国科学院喉舌的《科学报》也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停办。1966年8月13日,编辑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报》上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1979~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学报》于1979年11月2日复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代表中科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公开招聘,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编采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1981年1月,《科学报》在北京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克实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有关中年知识分子蒋筑英事迹的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蒋筑英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回对开大报,每周一期。1984年5月,《科学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前夕,编辑部在征得有关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设记者站。《科学报》1985年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北京邮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开展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1986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下达[科学报字0447号]文件,要求未建记者站的分院“应积极筹备,尽早建立记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特约记者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由主要在国内发行扩展为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科学报》紧紧依靠中国最大的科学群体——中国科学院这个强大后盾办报,特别强调科技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1987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北京对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长春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合办。1990年移回北京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1989~1998年1989年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89年11月23日,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作了报道。经经贸部批准,199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报社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国内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海外版》于1993年7月1开始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版汉字印刷,每月一期对开8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主办。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访问学者、华裔科学家及华裔企业家,发行范围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大学图书馆有该报供读者阅览。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从1993年11月12日起,《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祚庥的文章,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199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颇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弘扬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教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1994年,《中国科学报》开辟了《维护科学尊严》专栏,先后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等进行揭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这年9月,《中国科学报》登报征询读者意见,95%的回信读者对本报的科学性表示满意;82%的读者对本报的导向性表示满意;79%的读者对本报的权威性表示满意。1994年10月开始,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国科技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和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题词祝贺和鼓励。1995年6月23日,本报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黄安文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6年5月,《中国科学报》与美国《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的《科学快讯》专栏中将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1996年6月~9月,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1996年秋,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1997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的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中科集团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电子版》改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块版发展为每周28块版。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英国《自然》杂志建立合作关系。1998年4月,面向北京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推出,迅速成为北京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1998年6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9年1月1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网络报》,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网络报》首刊暨中国信息化建设论坛1998年7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1998年10月,第一届中共中国科学报社党委和纪委成立。1998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科院新闻媒体。

中国科学报社应届毕业生招聘是事业编制。中国科学报社是中国科学院下属唯一新闻媒体单位。《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是中国科技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在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科学家群体中享有较高声誉。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报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理经济、投资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理论。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发改委、科技厅、教育厅项目等10余项。在《保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经济研究参考》、《福建论坛》等权威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通讯地址:福建·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男,汉族,1970年5月生,河南登封人,副教授职称,中共党员。~ 郑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就读。~ 登封五中任教。~ 郑州大学中国科技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统招)。~ 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任教。~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公费)。2008年元月至今,河南科技大学任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社会兼职:鸦片战争博物馆特约研究员,负责国家文物局在2006年启动了“明清海防遗存保护前期研究”工程中的船炮问题研究。二、1999年9月~至今的科研业绩主要从事中西军事科学技术史与科技哲学研究,2002年以来,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其中独著35篇,其中北京大学2008年版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25篇(含2008~2009年版认定的CSSCI来源期刊20篇)。所发表的论文中被《国务院参事室文摘》转摘1篇;《中国社会科学报》转摘1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1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3篇;《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论点摘编3篇。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课题2个,出版书籍2部。2009年度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参加的课题[1]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炮材质比较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2006BAK20B003,两个研究者中的第一负责人,2009年6月结项。[2] 2007年度国家重大社会科学课题清史工程三级项目~《清史图录·军事卷》两个研究者中的第二负责人。项目编号:200710120503005。(2)近5年发表的论文如下:[1] 刘鸿亮:《侵华英军“利炮”探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6号(第133期)第3版。五千字。[1] 刘鸿亮:《洋务运动以前中国火炮的盛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8。五千字。[2] 刘鸿亮:《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炮弹研究再析》,《史林》2010,(3):86~99。2万字。《史林》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3] 刘鸿亮、张建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复合金属炮技术盛衰的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86~93。万字。《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4]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中英铁炮射速的比较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5):71~77。万字。《国务院参事室文摘》2009年11月8日转摘;《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3日转摘。《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5] 刘鸿亮、孙淑云、牛书成:《鸦片战争时期中西铁炮制造技术优劣的比较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8):103~108。1万字。《自然辩证法研究》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6]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卡龙炮技术的初步研究》,载《社会科学》2009,(9):145~153。万字。《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7] 刘鸿亮、孙淑云、李晓岑、李斌:《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调查研究》,载《海交史研究》2009,(2):104~127。3万字。《海交史研究》为专业性期刊。[8] 刘鸿亮、张建雄:《鸦片战争时期清朝龚振麟铁模炮技术的研究方法新谈》,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6~26。2万字。[9] 刘鸿亮、孙淑云:《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铁炮材质的比较研究》,载《清华学报》(台湾),2008,( 4):563~598。4万多字。台湾《清华学报》为国际性期刊和SSCI来源期刊,是中国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并以学校名义出版的学术期刊。[10] 刘鸿亮、孙淑云:《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炮弹的技术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3):63~68。1万字。《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1] 刘鸿亮:《明清两朝红夷大炮的射程问题研究再析》,载《历史档案》2007年第4期,万字。《历史档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2] 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发射火药的技术研究》,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1~118。2万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5期(页192)做了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中国近代史》2008年第1期做了论点摘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3] 刘鸿亮:《关于16~17世纪中国佛郎机火炮射程的问题研究》,载《社会科学》2006,(10):185~192。万字。《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4] 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性能比较》,载《清史研究》2006,(3):31~43。2万字。《清史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页187~188)2006年第6期有论点摘编;《光明日报·文摘报》2006年9月8日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近代史(41~51页)》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页186)做了论点载编。[15]刘鸿亮:《明清两朝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载《社会科学》2005,(12):86~95。万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明清史》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社会科学》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6] 刘鸿亮:《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翻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87~90。1万字。《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做了论点摘编。《自然辩证法研究》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7] 刘鸿亮: 《徐光启对(崇祯历书)的编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0~114。1万字。《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18] 刘鸿亮:《明清之际红夷(衣)大炮的射程及其问题研究》,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3):78~83。万字。《新华文摘》2005年第1期(页161)有论点摘编。《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19] 刘鸿亮:《科技:是天使抑或是魔鬼》,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1)5~7。万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0] 刘鸿亮:《明清王朝红夷大炮的盛衰史及其问题研究》,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1):1~5。1万字。[21] 刘鸿亮:《徐光启与红夷大炮问题研究》,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42~47。1万字。《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有论点摘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 [19] 刘鸿亮、杨超华:《中国大学“泛行政化管理”模式与“量化考核”评价机制亟待改变》,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101~102。万字《自然辩证法通讯》为国家一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0] 刘鸿亮.《中国行政管理系统中“博士官”现象的一些思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1):50~53。1万字。《中国行政管理》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1] 刘鸿亮、岳秀红:《透析高校师资管理中的“人才流失”现象》,载《教育探索》2005(1):55~570。8万字。《教育探索》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22] 刘鸿亮:《“博士官”问题探析》,载《中州学刊》,2005,(1):77~80。1万字。《中州学刊》为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23] 王冰峰、刘鸿亮:载《高校师资管理中的“人才流失”和“以人为本”问题的几点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4,(11):141~143。1万字。[24] 刘鸿亮:《“博士官”现象在高校干部管理中的一些思考》,载《扬州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5):62~65。1万字。[25] 刘鸿亮、李清聚:《高校教师授课满意度以“学生评教为第一”的辨证再思考》,载《大学教育科学》2004,(3):57~60。1万字。[26] 刘鸿亮:《透析高校教师“两栖化生存”现象》,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7-89。1万字。 [1] 《中原文化大典-科技典-化学卷》,2008年4月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01~2006年全国重大出版工程、河南省文化建设重点项目、河南“国书”之称,10万字。[2] 《科学技术史》,独著15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3] 《中英火炮与鸦片战争》,独著35万字,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拟出版。[4] 《中英战船与鸦片战争》,独著28万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拟出版。

主要致力于戏剧、跨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西方戏剧史论、跨文化戏剧研究、中西戏剧比较、欧美戏剧名作赏析等;曾在《文艺研究》、《学术月刊》、《跨文化对话》、《文艺争鸣》、《国外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论坛》、《中西文化研究》、《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全文转载)、《东南学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福建论坛》、《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读书周报》等国家级权威学术期刊、中文核心学术期刊、报纸上发表戏剧、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大众文化等学术领域的论文多篇,《文艺报》曾就专著《越界的想象:跨文化戏剧研究(中国,1895-1949)》 发表过专门评论 。

  • 索引序列
  • 郑家建中国社会科学报
  • 中国社会科学报社
  • 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社会科学报
  • 中国科学报社是国家级报社吗
  •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