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山西农业大学期刊定级

山西农业大学期刊定级

发布时间:

山西农业大学期刊定级

农业大学类学报非核心期刊:山西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青岛农业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只有这几个大学学报不是核心了。其它知名农业大学学报都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我认为你要是搞农药研究的就的看看一下书籍:一是化学类,包括有机,无机等;二是农药合成方面的书籍,包括农药的中间体提取,合成工艺;三是农药环境类书籍,包括农药对自然的融合度!可以说农药的研究是很复杂的,涉及的范围也是挺广的!主要是要看你从事哪一个环节,这样分工细才能研究出高效,环保的新型农药!

你说的学报 是指校报嘛?如果指的是校报 那么 它不是国家级的刊物~~~话说 我还没听过学报这个东西嘞~~

是核心入围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论文一级期刊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主题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权威,论文中不包含其他报告总结。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农业大学类学报非核心期刊:山西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青岛农业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只有这几个大学学报不是核心了。其它知名农业大学学报都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了

容易中的?那你可以投一些二流的农业大学

慈文传媒集团东阳紫风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裁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是几级期刊

是核心入围期刊

在所有刊物中查询 安徽林业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桉树科技 保鲜与加工 北方蚕业 北方果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农学院学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北京水产 蚕桑茶叶通讯 蚕桑通报 蚕学通讯 蚕业科学 草地学报 草食家畜 草业科学 草业学报 草业与畜牧 草原与草坪 茶叶 茶叶科学 茶叶科学技术 长江蔬菜 大豆科学 大豆通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大麦与谷类科学 淡水渔业 当代农机 当代蔬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动物医学进展 防护林科技 分子植物育种 福建茶叶 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果树 福建林学院学报 福建林业科技 福建农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业科技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热作科技 福建水产 福建畜牧兽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甘肃林业 甘肃林业科技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畜牧兽医 高等农业教育 耕作与栽培 灌溉排水学报 广东蚕业 广东茶业 广东林业科技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饲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广东园林 广西蚕业 广西林业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业机械化 广西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广西畜牧兽医 广西园艺 广西植保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畜牧兽医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果农之友 果树学报 海洋水产研究 海洋渔业 海洋与渔业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河北果树 河北林果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河北农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河北农业科技 河北农业科学 河北渔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河南林业科技 河南农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科学 核农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黑龙江动物繁殖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水产 黑龙江畜牧兽医 湖北林业科技 湖北农学院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畜牧兽医 湖北植保 湖南农机 湖南农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畜牧兽医 花生学报 华北农学报 华东森林经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吉林林业科技 吉林农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科学 家禽科学 家畜生态学报 江苏林业科技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江西林业科技 江西棉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水产科技 江西饲料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江西植保 节水灌溉 今日畜牧兽医 经济动物学报 经济林研究 垦殖与稻作 辣椒杂志 莱阳农学院学报 粮食储藏 辽宁林业科技 辽宁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林产工业 林产化学与工业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建设 林业勘查设计 林业勘察设计 林业科技 林业科技开发 林业科技情报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实用技术 林业研究(英文版) 林业与社会 林业资源管理 绿色中国 落叶果树 麦类作物学报 蜜蜂杂志 棉花学报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内蒙古林业科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科技 南方农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宁夏农林科技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学刊 农村·农业·农民A 农村·农业·农民B 农村百事通 农村实用技术 农村新技术 农机化研究 农机具之友 农机使用与维修 农机推广与安全 农机质量与监督 农技服务 农家参谋 农家顾问 农药登记公告 农药科学与管理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环境与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科技管理 农业科技通讯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农业网络信息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新技术 农业与技术 农业展望 农业知识(瓜果菜)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农业质量标准 农业装备技术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排灌机械 青海草业 青海农技推广 青海农林科技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热带林业 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科技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作物学报 森林防火 森林工程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东林业科技 山东农机化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畜牧兽医 山西果树 山西林业 山西林业科技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科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陕西林业 陕西林业科技 陕西农业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蔬菜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湿地科学 食用菌 食用菌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世界农业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世界竹藤通讯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蔬菜 水产科技情报 水产科学 水产学报 水产学杂志 水产养殖 水稻科学(英文版) 水利渔业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四川蚕业 四川林勘设计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农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畜牧兽医 饲料博览 饲料工业 饲料广角 饲料研究 特产研究 特种经济动植物 天津农林科技 天津农学院学报 天津农业科学 土壤圈(意译名) 土壤通报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武夷科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园艺 西部林业科学 西藏农业科技 西南林学院学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园艺 现代化农业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畜牧兽医 现代渔业信息 现代园艺 新疆农机化 新疆农垦经济 新疆农垦科技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新疆农业科技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畜牧业 新农村 新农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畜牧兽医学报 畜牧兽医杂志 畜牧与兽医 畜牧与饲料科学 畜禽业 亚热带农业研究 亚热带水土保持 亚热带植物科学 烟台果树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养殖技术顾问 养猪 野生动物 渔业经济研究 渔业现代化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畜牧兽医 杂草科学 杂交水稻 杂粮作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柑橘 浙江林学院学报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农村机电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畜牧兽医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检疫 植物研究 植物医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蚕业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食动物 中国城市林业 中国稻米 中国动物保健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蜂业 中国工作犬业 中国瓜菜 中国果菜 中国果树 中国果业信息 中国花卉园艺 中国家禽 中国林副特产 中国林学(英文版)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麻业 中国马铃薯 中国棉花 中国牧业通讯 中国奶牛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牛业科学 中国农村科技 中国农机化 中国农技推广 中国农垦 中国农史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农业信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热带农业 中国森林病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中国食用菌 中国兽药杂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中国蔬菜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饲料 中国糖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养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沼气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种业 中南林学院学报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中兽医学杂志 中兽医医药杂志 种子 种子科技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猪业科学 竹子研究汇刊 作物学报 作物研究 作物杂志

列的很全了。

一般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核心栏目为:三农研究,区域经济文化和弱势群体关注。“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 ”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

2016农业类核心期刊有:

1、《中国农业科学》。

1960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半月刊。《中国农业科学》主要发表中国农牧业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和专题报告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

2、《华北农学报》。

创刊于1962年,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管,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内蒙古六省市农科院农学会主办的核心期刊。

《华北农学报》主要报道农业各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科研简报,报道农业学术动态。《华北农学报》主要栏目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专题研究等。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大开发研究,经济与管理、哲学、政治与法学、社会学、语言文学、历史学、中外文化研究等,其中“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西部大开发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

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9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

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园艺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农业化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简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农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科学

一般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核心栏目为:三农研究,区域经济文化和弱势群体关注。“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 ”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我认为你要是搞农药研究的就的看看一下书籍:一是化学类,包括有机,无机等;二是农药合成方面的书籍,包括农药的中间体提取,合成工艺;三是农药环境类书籍,包括农药对自然的融合度!可以说农药的研究是很复杂的,涉及的范围也是挺广的!主要是要看你从事哪一个环节,这样分工细才能研究出高效,环保的新型农药!

在所有刊物中查询 安徽林业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桉树科技 保鲜与加工 北方蚕业 北方果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农学院学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北京水产 蚕桑茶叶通讯 蚕桑通报 蚕学通讯 蚕业科学 草地学报 草食家畜 草业科学 草业学报 草业与畜牧 草原与草坪 茶叶 茶叶科学 茶叶科学技术 长江蔬菜 大豆科学 大豆通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大麦与谷类科学 淡水渔业 当代农机 当代蔬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动物医学进展 防护林科技 分子植物育种 福建茶叶 福建稻麦科技 福建果树 福建林学院学报 福建林业科技 福建农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业科技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热作科技 福建水产 福建畜牧兽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甘肃林业 甘肃林业科技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畜牧兽医 高等农业教育 耕作与栽培 灌溉排水学报 广东蚕业 广东茶业 广东林业科技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饲料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广东园林 广西蚕业 广西林业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业机械化 广西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广西畜牧兽医 广西园艺 广西植保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畜牧兽医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果农之友 果树学报 海洋水产研究 海洋渔业 海洋与渔业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河北果树 河北林果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河北农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河北农业科技 河北农业科学 河北渔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河南林业科技 河南农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科学 核农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黑龙江动物繁殖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水产 黑龙江畜牧兽医 湖北林业科技 湖北农学院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畜牧兽医 湖北植保 湖南农机 湖南农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畜牧兽医 花生学报 华北农学报 华东森林经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吉林林业科技 吉林农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科学 家禽科学 家畜生态学报 江苏林业科技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江西林业科技 江西棉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水产科技 江西饲料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江西植保 节水灌溉 今日畜牧兽医 经济动物学报 经济林研究 垦殖与稻作 辣椒杂志 莱阳农学院学报 粮食储藏 辽宁林业科技 辽宁农业科学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林产工业 林产化学与工业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林业建设 林业勘查设计 林业勘察设计 林业科技 林业科技开发 林业科技情报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实用技术 林业研究(英文版) 林业与社会 林业资源管理 绿色中国 落叶果树 麦类作物学报 蜜蜂杂志 棉花学报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内蒙古林业科技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科技 南方农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宁夏农林科技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学刊 农村·农业·农民A 农村·农业·农民B 农村百事通 农村实用技术 农村新技术 农机化研究 农机具之友 农机使用与维修 农机推广与安全 农机质量与监督 农技服务 农家参谋 农家顾问 农药登记公告 农药科学与管理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环境与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科技管理 农业科技通讯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农业网络信息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新技术 农业与技术 农业展望 农业知识(瓜果菜)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农业质量标准 农业装备技术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排灌机械 青海草业 青海农技推广 青海农林科技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热带林业 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科技 热带农业科学 热带作物学报 森林防火 森林工程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东林业科技 山东农机化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山东畜牧兽医 山西果树 山西林业 山西林业科技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农业科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陕西林业 陕西林业科技 陕西农业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蔬菜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湿地科学 食用菌 食用菌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世界农业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世界竹藤通讯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蔬菜 水产科技情报 水产科学 水产学报 水产学杂志 水产养殖 水稻科学(英文版) 水利渔业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四川蚕业 四川林勘设计 四川林业科技 四川农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畜牧兽医 饲料博览 饲料工业 饲料广角 饲料研究 特产研究 特种经济动植物 天津农林科技 天津农学院学报 天津农业科学 土壤圈(意译名) 土壤通报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武夷科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园艺 西部林业科学 西藏农业科技 西南林学院学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园艺 现代化农业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畜牧兽医 现代渔业信息 现代园艺 新疆农机化 新疆农垦经济 新疆农垦科技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新疆农业科技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畜牧业 新农村 新农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畜牧兽医学报 畜牧兽医杂志 畜牧与兽医 畜牧与饲料科学 畜禽业 亚热带农业研究 亚热带水土保持 亚热带植物科学 烟台果树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养殖技术顾问 养猪 野生动物 渔业经济研究 渔业现代化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畜牧兽医 杂草科学 杂交水稻 杂粮作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柑橘 浙江林学院学报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农村机电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畜牧兽医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检疫 植物研究 植物医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蚕业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食动物 中国城市林业 中国稻米 中国动物保健 中国动物检疫 中国蜂业 中国工作犬业 中国瓜菜 中国果菜 中国果树 中国果业信息 中国花卉园艺 中国家禽 中国林副特产 中国林学(英文版)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麻业 中国马铃薯 中国棉花 中国牧业通讯 中国奶牛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牛业科学 中国农村科技 中国农机化 中国农技推广 中国农垦 中国农史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农业信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热带农业 中国森林病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中国食用菌 中国兽药杂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中国蔬菜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饲料 中国糖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养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渔业经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沼气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种业 中南林学院学报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中兽医学杂志 中兽医医药杂志 种子 种子科技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猪业科学 竹子研究汇刊 作物学报 作物研究 作物杂志

山西大学期刊认定

是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都是

是的。研究生毕业是都要求sci的。有的高校研究生毕业需要发表sci,而有的高校研究生毕业要求发表核心期刊或普通期刊就可以了。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哲学系,2003年更名为哲学社会学学院。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社会学、人口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开设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30多年来,学院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1983年,以张恩慈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成为山西省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8年,以郭贵春教授为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获得科技哲学博士点,是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零”的突破;2000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2002年科学技术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获得的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是山西省最早的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对提升山西大学人文学科总体实力,辐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07年以来学院进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创新阶段,2012年“哲学与现代性”成为山西省协同创新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平台,2016年获准山西省哲学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哲学专业获省高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支持计划,2017年哲学学科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计划,学院抓住“部省合建”和“一流学科”建设契机,大力引进领军人才,新建有分析哲学研究所、欧陆哲学研究所、认知哲学研究所等,实施优才计划、内涵发展战略计划,努力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 新世纪以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0余项,争取到科研经费800余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150多部;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200余篇;获得各种科研奖励40多项;学院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学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材,支持经典课、双语课、实践课、精品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逻辑学课程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学院学生的调查研究报告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励;学生自办刊物《猫头鹰》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为学生提供了科研锻炼的阵地。 在“十三五”和今后相当长时间,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潮和山西大学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发展战略,学院将以哲学、伦理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和社会工作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瞄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开展研究型学院建设,促进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发展,努力使学院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哲学研究基地和教学教育中心。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 科学技术哲学 学科 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也是迄今为止山西省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任中心主任为 郭贵春 教授。中心前身为成立于 1978 年山西大学 自然辩证法 教研室(后更名为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1983 年获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 年获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招收哲学项目博士后, 2000 年1月成为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2002 年科学技术哲学被确定为 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9月设立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中心目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整体水平高的学术队伍,其中校内专、兼职研究人员36人,包括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30人,占总人数的83%以上;拥有高级职称的22人,占总人数的60%以上;博士或在读博士35人,占总人数的97%以上;34人具有半年以上国外学术研究访问经历,占总人数的95%;拥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长江学者、马工程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全国四个一批和文化名家等高端人才18人次。校外专、兼职研究人员28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中心还主办有CSSCI核心期刊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建有学科图书馆,拥有中文藏书2万余册,外文藏书1万余册。 中心长期坚持科学技术哲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目前拥有涵盖全面、特色鲜明的学科结构体系,主要的研究方向有: 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与STS、科学思想史 等。自2000年以来,中心共累计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6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中心设置了“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库”、“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译丛”、“社会科学哲学译丛”等系列文库,出版了200余部科学技术哲学专著和译著,特别是翻译的《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获得了国内学界的一致好评,出版的《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与多元维度》、《科学表征:从结构解析到语境建构》分别入选了2016年和2017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5年以来,中心教师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2部,在 Philosophy of Science 、 Synthese 等SSCI收录的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此外,中心还向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西省政府等部门提供研究咨询报告23份;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80余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提名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9项。作为国内重要科学技术哲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心向全国各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以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为繁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心立足本校,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与国内外众多高水平的学术机构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促进学术繁荣,是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的酝酿创建、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期的成长壮大、90年代的繁荣发展和2000年的重组建设4个发展阶段。     1、酝酿创建阶段(1978-1981)   1978年正式建立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组,直属教务处领导,专职教师7人,担负起山西大学乃至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的创建、普及、教学和科研的重任。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正是在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基础上于1979年1月成立,并挂靠在山西大学至今。事实上,山西大学从此成为山西省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中心。1979年9月山西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开办了为期一年的自然辩证法师资培训班,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32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学习,除了本校教师外,还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和东北大学等单位的十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这个师资培训班的学员后来大多成为省内外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和科研骨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个阶段在山西大学本科生中开设了自然辩证法原理、自然科学学科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生物学史等)等课程。科学研究主要在自然辩证法原著、自然辩证法理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思想史、科学家思想评价和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1981年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组还创办了不定期的内部交流刊物《自然辩证法学与探讨》,促进了山西大学和山西省科学技术哲学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2、成长壮大阶段(1982-1990)   首先,建制更趋完善。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组1982年改名为自然辩证法教研室,1984年成为系处级建制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并建立起专业图书资料室。    第二,人才培养迈上一个新台阶。1983年开始招收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在80年代,共有天津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河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校将近40名研究生申请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并通过答辩。山西大学自己培养的硕士生也开始考入其他博士点深造学习。同时,全校本科生和其他专业研究生的科学技术哲学类课程进一步获得拓展和加强,并接收在职人员进修研究生课程。    第三,科学研究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关于辩证大自然观、化学哲学、化学史、数学史、科技通史、中国古代科技史和西方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开始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化学哲学基础》、《化学史教程》、《中国数学简史》、《世界数学简史》等一批论著代表了国内当时各自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成果。    第四,刊物建设走向规范。随着系处级建制的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成立,其主办的刊物《自然辩证法学习与探讨》于同年更名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而正式创刊,面向全国发行。本刊本着科学、民主、公正、严谨,鼓励创新、扶植新人的原则,不拘一格发表新作,广开门路容纳新观点,勇于拓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思路。在全体编审的共同努力之下,使得本刊在短短的五年中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一大批学术界新人在她的真诚呵护下成长起来。    3、繁荣发展阶段(1991-1999)   首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学术队伍。90年代末期有研究人员22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6名、讲师5名、助教2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9名。1993年6月,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室改名为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1995年7月,以本所研究人员为核心,组建了山西大学杨振宁研究中心。    第二,科学研究在经历了十余年的积累和不懈努力之后,在90年代获得了大面积丰收。《人类认识的反思》、《自然辩证法基础》、《自然辩证法教程》等论著代表了自然辩证法理论研究的前沿;《当代科学实在论》、《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后现代科学哲学》、《论科学实在》等论著是国内这些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历史上的自然科学研究学派》、《中国古建筑探微》、《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杨振宁》、《跨越界线-哲人科学家海森堡》、《把希望托给明天-诺贝尔的启迪》等论著反映了在科学思想史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科学学导论》、《化学教育史》、《数学与文化》、《数学大观》等论著是这个时期STS研究的代表性成就。同时,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既有理论性很强的基础研究,也有面向实际的应用研究,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三,全面参与和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 走出去,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科学技术哲学方面的重要学术会议和活动;另一方面,主动创造条件举办各种科学技术哲学方面的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这样既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也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四,《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刊物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1992年开始向国外发行,1993年被认定为全国哲学类核心期刊,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大学术期刊之一。正是通过她学术面广、信息量大、品位高,具有广泛的学术代表性而发挥着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哲学进步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五,学科建设走向辉煌。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1995年被评审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地方高校中唯一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1999年开始招收项目博士后。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68名,博士研究生6名,博士后2名。到90年代末,已经形成了既注重点也注重面,既有单兵作战也有集体合作, 理论与应用结合,科研与教学结合, 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持续发展的多元化学术发展特点,在全国科学技术哲学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4、重组建设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1月,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重新改组,成立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9月被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2年1月科学技术哲学被评审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9月获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9月成为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12月又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这是一个具有独立的系处级编制的科研机构,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开放性,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的专兼职研究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和流动制。全新的观念和机制使山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无论是学术队伍与人才结构,还是图书资料和科研设施,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和规模,居于全国同类学科的领先地位。   “十五”期间,中心从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建设、学术梯队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使用面积达到950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平方米;获得了科学技术哲学国家重点学科、哲学与科学技术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研究团队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以科学技术哲学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以科学技术史和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以及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支撑的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学科群,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创建学科群的特色之路。

  • 索引序列
  • 山西农业大学期刊定级
  • 山西农业大学论文一级期刊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是几级期刊
  • 山西农业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
  • 山西大学期刊认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