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继《雅各的房间》和《达洛卫夫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意识流小说。在此部小说中,伍尔夫基本摒弃了传统小说中常使用的全知全能型叙述者,改用间接内心独白,采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的主线,从人物主观角度进行叙述,并不断变换视角,使得叙述呈多元化展开。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到灯塔去》的叙事艺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到灯塔去》的叙事艺术全文如下: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英国著名小说家,对现代主义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到灯塔去》是继伍尔夫的《雅阁的房间》与《达洛维夫人》巨作之后的又一部典型意识流作品。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摒弃传统小说中原有的全能型全知型叙述模式,采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通过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聚焦转换等多种叙事艺术手法,将叙述者的主线用第三人称进行描述以揭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并不断转换叙事视角,从而见证这部作品别具一格的叙事艺术。
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伦敦,是意识流文学的杰出作家,她被世人赞誉为20世纪女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伍尔夫在文学创作方面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她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便是记录下奇异的、琐屑的、稍纵即逝的等各种刻在心头的印象,描述人物变化多端的、难以解说、不可名状的内在精神,从而揭示出人物内心活动的本质特征。她的这种文学创作理念由此便决定了海洋这一意象,其经典之作《到灯塔去》正是小说人物在人生各个阶段对生存的现实世界的内心反映和情感感受。
《到灯塔去》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将到灯塔去这一行为作为贯穿整篇小说的中心线索,描述了拉姆塞一家与几位客人于一战前后的一段度假生活经历。拉姆塞夫人的儿子詹姆斯想到灯塔去,然而由于天气作祟,这段计划中的平凡旅游并未能顺利如愿。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姆塞一家人饱经沧桑。拉姆塞夫人去世,而拉姆塞先生也终于携带自己的子女及友人乘舟出海,到达灯塔。整篇小说并无华丽的故事情节,简单来看是由一系列印象、回忆、感觉等内心活动组成,情节一再被淡化。在这片小说中,伍尔夫大胆地摒弃了传统小说中的全能型全知型的叙述模式,借助大量限知视角,以人物的主观视角加以叙述,给读者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视野,使得读者进行阅览小说的过程中能够随着人物的意识变动,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除此之外,伍尔夫还一再地转换叙述视角,从各个角度出发重新整个人物的种种意识,从而呈现出全新的艺术效果。
一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指小说中的角色假设在没有任何听众的环境下所直接表现出来的意识活动与心理状态,主要是用文字加以表述的一种毫无声息的意识流。可以说,内心独白是创作意识流作品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它主要折射人物内心的活动与思考,其中,包括对以往的回忆,对当前的思考、分析与探究,以及对将来的猜想与预测。既能够反映故事角色浅层的、清晰的、明确的意识流活动,同时也能够反映故事角色深层的、模糊的、朦胧的意识流活动。通常作者会将人物的意识进行加工或解释,而使之更具逻辑性与连贯性,以便于读者更好的去理解。同时,内心独白还可以理解为“进入意识”,既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者身份看进人物的内心,或者通过叙述者的内心来看。假如叙述者是观看者,那么人物的内心便被观看着;假如人物是观看者,那么世界则被观看着。
伍尔夫在描述《到灯塔去》的灯塔时,叙述者将其思想融入人物莉莉的思想中,二者合二为一,对莉莉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过程展开了叙述性的深层次描写,这便是“内心独白”的真实体现。小说中莉莉的内心独白在书中占据了较大篇幅,其中蕴含了回忆、思绪、幻想等诸多情感,而小说的情节发展便是根据其思想的变化不断变化着,层层递进。在小说的第一部分“窗”章节中,伍尔夫以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讲述了拉姆塞夫妇邀请友人在海边度假的情景,读者从这部分描写中很容易地便能知道拉姆塞夫人的和蔼可亲、心思缜密、热情好客等人物特征,也能感受到她对友人、对穷人、对家人的关心与爱护,似乎她就是圣母的化身。此外,拉姆塞夫人也具有控制、感染他人的能力。
比如,一群性格迥异的客人都参加了这次海边别墅宴会。而在小说的“灯塔”这一部分中,伍尔夫侧重叙述了多年后海边别墅的再次相聚,然而此时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拉姆塞夫人已然辞世,再次回到海边别墅相聚使得众人纷纷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就在此刻,叙述者依旧驻在美术家莉莉的内心深处,跟随着莉莉的内心思想变化不断回忆着、想象着,从而揭示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事实上这种叙事手段也被人们称为意识流。比如,莉莉在作画的同时打开了头脑中的灵感阀门。四十岁的她依然孤僻、冷漠。拉姆塞先生在失去妻子时渴望能够得到一丝安慰与同情,她选择拒绝给予;当拉姆塞先生携带子女启程到灯塔去时,她很快将注意力转换到眼前的画板上,又回忆到拉姆塞夫人能够将复杂化简单的独特能力;在作画进行细节描绘时,她又回忆到保罗与敏泰的婚姻生活,而这并非拉姆塞夫人曾真心期盼的甜蜜生活。纵观莉莉的内心独白,读者可以了解到很多细节,比如拉姆塞夫人一心撮合莉莉与班克斯终究并未如愿以偿。这些思想情绪始终与拉姆塞夫人息息相关,而画家莉莉在此能够完成多年后未完之画,也许是潜意识对拉姆塞夫人的悼念吧。
二 自由联想
纵观意识流小说,我们可以发现自由联想也是呈现人物内心世界变化的重要手法,与此同时它也给读者在理解作品时带来了诸多不解与困惑。由于人们的意识活动会随着时间、地点、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这必然要求自由联想做出改变,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叙事模式,冲破时间与空间等各种限制性条件。自由联想并没有统一或者固定的形式,通常表现为故事角色在处理某件事情的过程中,突然由此联想到了其他事情或人物等,不受空间、时间的局限,所以,这也成为了广大读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困惑之处。
罗伯特?汉弗莱认为影响人们自由联想的三个原因是回忆、感觉和想象。小说《到灯塔去》中的自由联想也离不开这三大因素。伍尔夫运用了大量意识流的创作方式,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所谓的“自由联想”。伍尔夫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常常以一些似乎简单亦或者琐碎的小事为转折点,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相联系,给予人物无限的自由联想。这一叙事艺术在拉姆塞夫人身上有着明显的表现。
《到灯塔去》中的拉姆塞夫人为儿子量袜子这一章节中,本是几分钟即可完成的事情作者伍尔夫却足足用了四页半纸的笔墨。拉姆塞夫人在给詹姆斯量袜子时,莉莉和班克斯途经窗前,看见眼前的椅子和房间,再是对詹姆斯进行警告。这一系列貌似毫无规章的自由联想实则都有其发生的现实诱因。比如,拉姆塞夫人看到莉莉和班克斯从窗前走过,继而引发了其对二者结婚的联想;看到房间引发其对房间的状况、书籍的联想;由袜子太短的伤心继而联想到班克斯对自己容貌的夸赞。所有这些联想都真实贴切、水到渠成。
此外,我们能够发现,伍尔夫的这些自由联想从表面去看,好像是毫无章法可循的,但如果通读整部作品之后,就会经验的发现其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性,从一定角度去看,每次联想几乎都为之后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章节中既有拉姆塞夫人本人的联想,也有班克斯等他人的联想,为读者从多角度了解拉姆塞夫人提供了可能。
三 聚焦转换
当读者刚开始翻阅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时,文章开篇部分很容易给人一种沉闷与枯燥的感觉,但是,如果读者能够耐心的阅读下去,并真正的深入到各个人物的角色之中,就会瞬间被无而非小说中海市蜃楼般的美景与疑惑所深深吸引。因为,《到灯塔去》被称之为经典的重要叙事艺术手法就是对聚焦转换的熟练运用。伍尔夫借助聚焦转换的艺术手法来描述人物和叙述者、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构成了多重视角的叙述方式。
小说作品的传统写作手段是运用全知聚焦视角,也就是叙述者充当着了解故事所有事情的“万能者”。但伍尔夫在《到灯塔去》这部作品中完全摒弃了以往的传统叙事视角,而是采用角色的有限聚焦视角将角色的思想感情等展示给读者。小说现实出了伍尔夫在聚焦转换方面的非凡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驾驭力。各个人物间的思想意识的随意切换,将人物瞬间的意识与心理活动真实而自然地成仙了出来,并取得了极好的成效。聚焦视角的相互切换,不但促使各个视角能够相互递进、相互补充,而且能够强化读者的感知性与目睹性,同时还可以拓展叙述的范围,推动整部创作的叙事特征更加流畅与自由,有利于读者从多层面感知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这在故事人物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塑造方面表现的十分突出,拉姆齐夫人的个性与形象主要是由不同角色的聚焦视角来体现的。
在第一部分“窗”中,班克斯对拉姆塞夫人烹饪技术的称赞,认为拉姆塞夫人是位了不起、让人敬佩的女人。这一章节的视角转换极其生动形象,首先是叙述者能够全面了解餐厅的状况,也可以听到班克斯对拉姆塞夫人的赞美之词;再是拉姆塞夫人细细的视觉感受,她渴望得到认可的心情;最后是班克斯对美食的感受。这些视角最终聚焦于拉姆塞夫人身上,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班克斯的敬仰爱慕。
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像这样的叙事艺术还很多,伍尔夫通过聚焦视角的相互转换,将故事角色的复杂情感、心理状态、感情波动等阐述的淋漓尽致。著名的德国学者奥尔巴赫就曾说过,伍尔夫的创作技巧其基本特征就是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多个任务角色的意识流表现,而非单纯的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表现,而且这些人物的意识是在不断的相互切换着。当然,聚焦转换的太过频繁,会给读者带来诸多误解。但是仔细品味作品,读者便很容易发现,伍尔夫在转换视角时,对人物的人称与日常习惯用于都会发生改变,同时也会伴随着对插入语的熟练应用,比如“她想”,“她渴望”等词汇,使得语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增添了诸多色彩。
摘 要:作为先锋派代表作家的余华却在其90年代创作中发生了清晰而明显的转型,在叙事上的转型主要表现在:叙事主题由暴力走向苦难;叙事话语从冷漠走向温情;叙述人主体性向人物主体性的转变;叙事时序由颠覆到有序,毕业 论文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 语言文学毕业 论文 。 Abstract: Send but Yu Hua , representative of writer happen clear and obvious transition in creating in the 1990s as pioneer, the transition in narrating shows mainly: The theme is moved towards the suffering by the violence to narrate; Narrate words from cold and detached to move towards tender feeling; Narrate peoples entity to transform into personages entity; Narration time sequence is subverted in order.,语文论文《 毕业论文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 语言文学 毕业论文 》。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叙事结构的探究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戏剧的代表巨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象征与叙事结构的巧妙运用。因此本文从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的叙事手段、结构方法和意象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以及象征叙事结构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桃花扇》;象征;艺术效果;叙事结构
一、引言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1648~1718年)的代表作,在明清传奇历史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歌台演出,岁无虚日”。这一著作标志着继汤显祖以来中国戏剧的新巅峰,孔尚任也因此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论,被称作“南洪北孔”。
孔尚任在刻本卷首还特地撰写了《桃花扇考据》一文,详细列出了创作该剧所参考的文献的细目,全书有上下两卷,共40出(上下本首末又各加了一出,实际共有44出),以桃花扇贯穿始终,以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构成基本剧情。
《桃花扇》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精妙严谨,梁启超在其《小说丛话》曾赞扬道:“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由此可见,除了词藻的修饰和情感的流露,戏剧的叙事结构也非常重要。戏剧的叙事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叙事的语法结构,叙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等。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探讨能够补充和发展《桃花扇》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桃花扇》中体现出的象征叙事结构以及套式双重结构。这两点是《桃花扇》较其他戏剧而言更为突出的创作特色,而且使该剧成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
二、《桃花扇》及其相关研究
自《桃花扇》成文便一时洛阳纸贵,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传阅和舞台表演,却并没有涉及到研究。19世纪末以来,对《桃花扇》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桃花扇》的研究
民国初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接受了西方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从哲学、美学、伦理价值以及社会政治的角度阐述《桃花扇》的内涵或者用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辛亥革命至1949年间,对《桃花扇》的研究由古典转向现代化,主要是借史来阐发民族意识,但是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对《桃花扇》的学术研究难以深入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桃花扇》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且发展迅速,20世纪以来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近年来,《桃花扇》的研究者们主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讨论《桃花扇》,如李瑛、尹志鹏(2011)认为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审美意蕴的最关键所在是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合起来并别出心裁地构建表达出来。还有许多学者从比较法来研究《桃花扇》,如赵秋棉(2004)有少数学者从《桃花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3]如张松辉(2000)的《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桃花扇》的叙事研究
然而,从叙事方面对《桃花扇》的研究屈指可数,例如2014年张宇从叙事策略来浅析《桃花扇》,他认为《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不仅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研究者们在近10年内才对《桃花扇》的叙事结构有所开拓,例如李多娇(1998)从意象结构角度浅谈,她认为“桃花扇”如草蛇灰线贯穿全剧。“桃花扇”不仅仅是一个文体的代码,一个多边的隐喻,更是全剧重要的意象结构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且承载着一代兴盛衰亡的南朝历史。孙敏强(2006)也从意象结构来分析,他提出作为中心意象,“桃花扇”具有特殊的艺术效应与结构功能,它使整个作品的艺术结构和形象体系别开生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曲珠”说的成功范例和最好注脚,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和理论价值,他认为孔尚任对中国叙事文学文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吴瑞霞(2006)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了《桃花扇》的剧情结构,得出李香君一人,“却奁”一事,是《桃花扇》所立之“主脑”。袁韵(2011)认为《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欣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这三方面。还有张鹏(2014)提出《桃花扇》在叙事上有着多重结构。首先,《桃花扇》叙事的功能结构是具有普化范式的叙事单元的组合;其次,《桃花扇》叙事的语法结构是有着多条叙事线索的复合型叙事序列;再次,在该戏的文本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叙事的深层结构,它是文本叙事的内在动因,指明了其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终点。
从叙事结构研究戏剧这一视角较新,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戏剧叙事结构的发展。因此本文决定从叙事结构这一方面着手来探讨《桃花扇》的价值, 希望对《桃花扇》的研究以及对整个戏剧研究领域起到绵薄的贡献。
三、《桃花扇》中的象征叙事结构
Kirby(1987)编撰的《简明现代思潮辞典》“象征”条目写道:一个形象是一个经验或一个对象的具体描写;要是在具体形象之外,尚有第二层含义的话,那么,形象就变成了象征。象征的主要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事物抽象成象征物,再折射出哲理。叙事指的是叙述故事情节。所谓的象征叙事就是将象征手法融入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去。在巴尔特的《S/Z》一书中把文本看成是符码的编织物或网络,并将这些混合与交织着的符码分为五种,其中的象征性符码是指叙事行为中文字符号的`象征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文本符号的象征性来分析戏剧的张力所在。所谓象征叙事结构是作者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段和结构方法来构设出贯穿全局、带有特定象征意味的意象,对作品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起到推进、润色等艺术效果以及其他的效果。叙事结构与象征的巧妙结合并且运用于戏剧作品,使戏剧的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因素发挥到极致,也使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桃花扇》的叙事手段
从叙事手段上来说,《桃花扇》一文设置了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意象即“桃花扇”并通过娴熟的象征手法来展开叙事和揭示主题。“桃花扇”奇就奇在它的象征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叙事的不断进行不断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该剧主题一步步得到升华。“桃花扇”这柄定情信物原本只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美好象征,也只会让人对一对才子佳人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祝福。但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花不仅会让人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爱情的美好,娇艳无比的桃花生性却柔弱,让人不禁联想到“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句,很自然地带给读者一些悲伤的情怀,让人们感怀物是人非,容颜易逝以及爱情的悲剧。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道“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李香君誓死守楼明志,血溅诗扇后这柄扇子就有了更为深刻、耐人寻味的意义。可见,随着情节的曲折发展,“桃花扇”象征的内容也由美好渐渐转为凄凉。作为明清历史传奇的代表作,侯李爱情的离合只是表层,是艺术媒介;南朝的兴亡才是主旨,是艺术意蕴。“桃花命薄,扇底飘零”,这柄“桃花扇”见证了爱情的离合悲欢,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存亡。象征作为该剧的重要叙事手段,将“桃花扇”的积淀意义与主旨旋律成功地融为一体,赋予该剧深刻的历史韵味和哲理意义。“桃花扇”的奇妙象征对于全剧叙事结构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桃花扇》的结构方法
从结构方法上来说,“桃花扇”作为全剧最核心的结构线索,融会贯通了全文,完美地实现了双线结构的叙事。与其他明清传奇所不同的是,孔尚任还别出心裁地将套式结构与双线结构巧妙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套式双重结构。爱情的离合与国家的兴亡无不与这把“桃花扇”紧密相连,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作为《桃花扇》的情节发展线索,如线串珠地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这两条主线串联起来,顺利自然地构成了全剧的双线结构。除了正文四十出以外,该剧还特地在上下本的首尾各增添一出,上本开头试一出《先声》,末尾闰一出《闲话》;下本开头添一出《孤吟》,末尾续一出《余韵》。除《闲话》外其余三出均以老赞礼为主角,在《先声》中老赞礼作为开场人物首次出场,明确说明全剧是“明朝末年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孤吟》中,老赞礼说道“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点出了戏剧轰动一时的演出效果、实人实事的写作手法以及哀伤的写作基调;《余韵》中,老赞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化身,与柳、苏二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南朝灭亡的哀歌作为全剧的收场。在《闲话》中,张道士首次登场,指出了他结场人物的身份。作为结场人物,他不仅将剧中人物联系起来还向主角指明了人生出路,对全剧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四出,该剧情节仍然完整,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结构安排不够紧密严谨,称不上完美。当作者有意识地套装上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老赞礼、张道士等人对剧情背景的交代以及对主角人物命运的感慨,侯李爱情的离合以及南朝的兴亡的无奈与忧伤展现地更加深入,戏剧的主题也更加突出,同时观众也能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套式双线结构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驾驭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使《桃花扇》成为明清传奇戏剧中的佼佼者。
《桃花扇》的意象
从意象上来说,《桃花扇》一文有多个意象而非最显著的“桃花扇”一个。纵观全剧,扇、桃花、桃花源也都是值得探讨的意象。“桃花扇”的最终成形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跌宕的过程,起初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扇子,等到扇面溅上了香君忠贞的鲜血才渐渐有了扇面桃花,这把扇子才形成了“桃花扇”。
扇子的意象
扇子作为意象,在剧中寄托了文人的诗情画意,也寄托了作者对处于乱世的复社文人怀才不遇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感伤之情。第六回《眠香》中侯方域在扇上题诗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在美人面前,一代才子不仅表达了对香君的爱慕之情,而且将自己的文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二十三回《寄扇》中,杨龙友见扇上有几滴血痕,妙笔生花借美人的血竟画出了几笔折枝桃花。这把扇渲染了文人的水墨情怀。第一回《听稗》中,侯方域讽刺南都人士学金粉南朝的亡国作风并暗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然而,侯方域最后还是流连美色,学了金粉南朝模样。在第十四回《阻奸》中,侯方域列举了马、阮等人想要拥立的福王的“三大罪”还有“五不可立”,表现出自己的刚正与决心;然而,在第十八回《争位》中,他却胆怯了,说道“且看局势,再做商量。”这些前后矛盾的心理与行为其实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心境的写照。第十二回《辞院》中,史可法哀叹道“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建业军”表达出自己在末世无法展示才华,无法再力挽狂澜的心酸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桃花的意象
桃花作为又一意象,在剧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然消极占主要地位。桃花既是香君貌美如花,如《却奁》中“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又是容颜易逝的体现,如在《寄扇》中,李香君见到杨龙友为她点画的桃花扇唱道:“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称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副桃花照。”桃花虽然是侯李美好爱情的体现,如《题画》中“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着簇新新一座妆楼”;但更多的是爱情破碎的载体,如《题画》中“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
桃花源的意象
除了扇子和桃花,桃花源这一意象在剧中也有重要的含义。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是一片理想的乐园,而在孔尚任的笔下,桃花源带有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桃花源在《桃花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以及“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桃源路”和“桃花误处”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在乱世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惆怅。在第二十八出《题画》,“桃花源”这一意象就出现了三次,“这是一幅桃源图”,“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归德侯方域题。”“这流水溪堪羡,落红英千千片。抹云烟,绿树浓,青峰远。仍是春风旧境不曾变,没个人儿将咱系恋。是一座空桃源。”。这一桃花源表达出了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思念之情,在乱世寻找避难之所的渴望,以及对美人离去后仅剩空壳桃花源的感伤。
“桃花扇”从字面上解释为一把绘有桃花的扇子,它的意象也就是以上所有意象的集合,既有表层的意义,如爱情的离合悲欢、文人的水墨情怀,更有其深层的意义,如怀才不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冲突、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可以说“桃花扇”这一中心意象具有积淀性和多义性。以这把特殊的“桃花扇”为剧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象征叙事结构的艺术效果
象征的叙事手段,套式双线的叙事结构,以及多义性、积淀性的意象的结合构成了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这一结构首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冲突清晰明朗,撼动人心。其次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戏剧的真正主旨,离合之情很自然地融于兴亡之感中。最后将象征叙事结构用于中国古代传统经典戏剧对作品审美意蕴的表现和艺术结构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从文体效果上来看,不仅使得整部戏剧以含蓄的方式流畅地表达出深远的含义,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舞台效果上看,“桃花扇”作为剧名,又是剧中重要的道具,这表明“桃花扇”是全剧象征叙事结构的核心,在戏剧表演中的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上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扇子形式的不断完整以及内涵和意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渐变式的舞台效果并引起观众心灵的震荡。
四、结语
象征叙事结构是明清传奇巨作《桃花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对全剧的行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研究结合了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深入地阐释全剧。孔尚任用多个意象的积淀象征,配合上套式双重结构的叙事,推进了情节的冲突,淋漓尽致地揭示全剧国家兴亡的实质主题,将象征叙事结构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当时文学向社会化、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全剧因为象征叙事结构的成功运用,其结构产生了杂而不越、草蛇灰线、不奇而奇的美感,产生了巨大的文体和舞台效果。
中考议论文阅读*议论文的主要特点1、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即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阐明道理;或者批驳别人的错误意见,指出其谬误。因此,它具有说服性。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即所谓议论文“三要素”。3、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中肯、鲜明。议论文的阅读,所选文章内容上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也开始尝试开放性试题。一.把握议论文的论点。(重点、热点)1. 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准确地分析、归纳论点,首先要辨清两个问题:A、论点与论题。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地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B、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有些文章既有中心论点,又有分论点。要记住: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是为了对中心论点起证明作用或补充作用。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材料。此考点的形式是找出或概括文段的中心论点。(1)、论点提出的方式:①最常见的是放在文章开头,有的是旗帜鲜明地提出;有的是引用提出;有的是归纳事例或名言提出。要注意文中的提示语对论点的暗示作用。②放在结尾的,往往是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要注意总结归纳性的语言。③放在文中的这种文章,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经过一番论述后,再提出中心论点,一般驳论性的文章、读后感一类文章,好采取此种方法。要注意承上启下过渡性的语言。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这就需要读者去归纳。这种文章阅读难度较大,要很好地研究文章内容和题目的各种关系,才能归纳出来(在中考中,很少选这样的难题)。④很多时候,题目往往就是这种文章的中心论点。(2)、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带有作者明显的倾向性),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除了在位置上找论点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1、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2、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3、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4、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5、分析分论点,找到中心论点。(3)、概括方法考题形式:概括文章的论点答题要点: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语言表述上一定要用明确判断或陈述,要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归纳论点的时候,(1)要抓住中心词;(2)要使用陈述句式;(3)要有明显的倾向性,要旗帜鲜明;(3)语言要简洁,文意通顺,要立足得分,不要华而不实。如果一篇文章开篇部分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文末又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以开篇为论点。有些文段全篇无明确表明观点的句子,就需要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还有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渗透于论证之中,这就需要领悟并归纳了。试题示例 抓论点有以下几种方法。1. 标题关联分析法。就是根据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和作用,直接抓住或分析出论点的方法。议论文的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有四种:①揭示论点,例如: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②暗示议论的缘由,例如:《纪念白求恩》③提示论点,例如: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④提示议论的范围,例如:《谈骨气》、《想和做》。2. 位置关系分析法。先从论点的常规位置出发,到文章和段落的首、尾、中间找出中心句,初定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和文章整体、题目的关系,分辨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的呈现情况有以下几种:(1)统领文章整体或者与题目吻合的观点是中心论点,例如:《谈骨气》开篇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其位置及其和题目的联系看,我们能肯定这句话是中心论点。(2)在反复出现的观点性语句中,首先出现的、较全面的、肯定性判断语句是中心论点。又如《想和做》第五段中有“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一句,第七段中又有“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一句,将这两句相比较,不难判断前句是中心论点,后句不过是归纳并且揭示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3)有些题目就是中心论点,而提挈段落、层次的中心句就是分论点。例如《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在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业绩”之后的第9—17段,每一段的段首句都提挈了全段内容,这些段首句就是各段的分论点。(4)因为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议论文中的有些过渡句也常常具有归纳上文分论点和提出下文分论点的作用。例如《怀疑与学问》中的过渡句:“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变伪去妄的必要条件,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就承上启下,既总结了上文的分论点,又提出了下文的分论点。3. 语言标志揣摩法。一定的内容总有一定的形式标志。论点的语言是明确的判断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再者,论点总带有提挈、归纳的特点,在篇段中间或末尾出现的论点常有“可见”、“总之”一类归纳性词语。这种方法只是位置关系分析法的一种补充。4. 分析归纳提炼法。前面所谈的三种方法在典型议论文的阅读中都是行之有效、易于掌握的。但是阅读非典型议论文则必须从论证过程中提炼出论点来。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有三个途径。(1)抓关键语词。有些议论文虽然没有点明论点,但行文中反复地使用同一个词语强调语意,这个词语一般是论点的中心。例如《哨子》这一篇文章就具有这种特点。文章在叙述完自己的教训之后,每一段几乎都出现一句类似的话:“为了你的哨子,你付出了过高的代价。”直到最后一段。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可以围绕这句话来提炼。(2)分析论据。有的文章只有论据和对论据的分析,而把论点蕴含在论证过程内部。这时要从论据的意义上去挖掘所蕴含的观点。例如《“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这一篇课文,以《人民日报》上的《全国武术比赛偃旗息鼓》这条新闻标题中成语使用不当的现象为例,以《词源》对“偃旗息鼓”的解释为论据指出了这一类问题存在的心理根源,提出了善意的规劝。作者的观点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写文章用词要准确明白、朴实。”(3)感受整体意蕴。无论哪种非典型性议论文,只要反复体味,感受整体意蕴,论述中心也是不难把握的。二.辨析议论文中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其在文中的作用。(重点)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阅读议论文,必须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分析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 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 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有的文段集中使用事实举例的论证方法;有的文段则侧重引用名人名言进行论证;有的文段则集中阐述道理进行论证;也有的文段几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一般考试,会让答题者辨别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这种方法一定是通过比喻来说明道理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论据只有事实和理论两种,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理论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在掌握了这些论据的内容范围之后,重要的是要分析这些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和论据在证明论点时所起的作用。▲明确理论论据时要注意:领袖名人所言,如果语言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而非议论,那么不能算是理论论据,而是作为事实论据。 此考点为常规考点,出题方式是:论证方法的作用或举例说明作者如何证明自己观点的?答题思路可参看下面的分析。确定论据,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论据的作用,或用来证明观点正确,或用来批驳错误的观点,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找出此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要注意的是:有些分列几个小论点阐述中心论点的文章,那些分论点、小论点同时又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有时,文中的引用部分不一定都是论据,要看它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看它是否证明了论点。此考点可以和其他考点综合考查,方式是:指出某论据的作用或某论点是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的;(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等(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三.体味、理解议论文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的语言。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准确周密、逻辑性强、形象生动,要认真体会:①抓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体会其含义、感情色彩、作用等,体会议论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②分析修辞方法以及成语典故的运用,体会其生动性;③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揭示其严密的逻辑性。要注意理解概括力强和准确严密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这类词语内涵丰富,警策动人,只有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才能有较深理解。词语、句意的理解等基础知识,就要在平时做有心人,随时积累词语,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领悟。议论文中,表示准确、严密性的关键词语,也是目前考试的热点题型。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逻辑性,可以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中关于说明顺序的分析。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语言准确表现在:①概念使用准确。②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③关联词使用严密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语言概括简洁表现在:叙述事实不细致,较笼统,因议论文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语言简练扼要。语言严密表现在: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为使论点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文有时采用修辞方法或运用口语和一些文言词语,有时还变换句式,这就使议论文的语言多了一个生动的特点。四.领会议论文中非议论性成分的作用。议论文语言虽以议论为主,但也要运用其他表现手段,也有一些非议论成分。特别是杂文一类。如某些例证要用到描写,讲清事实要用到叙述,讲明写作缘由和一些事物的特点等要用到说明,而爱憎喜恶等感情的抒发,则要用到抒情。注意阅读这些成分,可帮助你更确切、更具体地了解所论证问题的实质。考题形式:这些非议论的成分的作用或与议论成分之间的关系。答题思路:议论文中的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可以参照上段画线的论述)。此考点为一般性考点。五.如何理清作者思路,掌握议论文结构,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段或句构成的整体。各个段或句是怎样联系、.组合而构成一个整体的呢?这是阅读时经常要考虑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就是对文章思路的分析。对此,叶圣陶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要这样走。譬如一篇议论文,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几个方面来说,而着重说的是菜一个方面。其余几个方面只说了一点儿。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一定有道理。读的时候就得揣摩这个道理。再往细处说,第二句跟头一句是怎样连接的,第三句跟第二句是怎样连接的,第二段跟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第三段跟第二段有什么关系,诸如此类,都要搞清楚。”我们读议论文时,应按照叶老先生指点的去做。 了解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的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议论文的最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以分为两大类: 1.“横式”。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展开的,就是“横式”结构。“横式”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①“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如《理想的阶梯》;②“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如《“友邦惊诧”论》;③“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2.“纵式”。在论述中,文章的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就是“纵式”结构。“纵式”结构有两种类型:①“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而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如《从三到万》;②“起承转合”式,如《读孟尝君传》。 六、怎样划分议论文的层次? 这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结构来划分。例如《从三到万》,全文共八段,可分为三层。一、二段为第一层,从提出学习有无捷径的问题入手,经过初步分析说理,提出论点:学习应该一点一滴地积累,要循序渐进,不宜要求过急。三至七段为第二层,引述古代故事并紧密结合故事内容展开论述,引出“学习应当谦虚谨慎,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的论点。八段为第三层,提出希望:正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从三到万”的故事为例,举一反三,更好的学习。 另一种是按文章论述问题的不同角度来划分层次。例如《理想的阶梯》共八段,可分为三层,一至三段提出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四至七段是主体部分,又分三小层从三个方面分别设立分论点展开论述:①“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②“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③“理想的 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最后一段紧扣中心,总结全文:“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 口典型题析 试题示例 细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于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②③④⑤四句同第①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四句中,又可分 为哪几个小层次? 2.⑥⑦⑧三句同第①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三句中,又可分为 哪几个小层次?. 3.⑩⑾两句分别从什么方面论述的?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学问学问,要有所学,必先有问,要有所问,必先有疑。疑是发现问题,问是提出疑问,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 ②古今许多(甲),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学者,名叫戴震。他幼年读书时,就曾接二连三地向老师提出疑问。由于他读书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③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怀疑犹如一粒学问的种子,没有它就绝不会开出知识的花,结出智慧的果。(乙);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生。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④但是应当指出的是,任何有效的怀疑,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比如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所进行的挑战,绝不是一时的发现,而是他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潜心观察的结果。如果没有大量丰富的资料,达尔文绝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怀疑。 ⑤疑之所以贵,就贵在敢于思索,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真理。让我们举着问号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1)填入短文(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思想家 B.科学家 C.学问家 D.文学家 (2)填入短文囚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物种不变论”被达尔文怀疑,因而创立了“进化论” B.由于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产生怀疑,因而创立了 “进化论” C.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达尔文“进化 论”的创立 D.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哪会有达尔文“进化论” 的创立 (3)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 ) A.要敢于疑 B.怀疑是学问的种子 C.材料是怀疑的基础 D.学贵有疑 (4)对短文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七.准确概括论题、段意、层意及论述的道理。(重点、热点)八.体味、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重点、难点、热点)九.识别议论文中的中心句、关键句以及起过渡或照应作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重点)十.分析论证过程,把握文章结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结构方式”,但不同的文章,根据内容、问题的需要,又往往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综合式等。因此,阅读议论文,就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思路,理清它的结构。分析结构有两个重点:一是分析段落、句子层次;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分析段落、句子层次时,首先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理解。总之,对文章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思路就很清楚了,最后可以归纳形成一个结构系统图。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可以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过程,一般情况下,中考不考课外的驳论性议论文。此考点的基本形式是: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此考点考的概率比较低。此题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xxx观点,首先使用了xxx论据,然后对xxx论据进行了怎么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xxx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十一.. 发展性考题议论文中的发展性考题,往往是让答题者回答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这样的题型,一般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要观点分明,依据充分,语言简练,可以概括引用。其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此考点为目前热门考点,形式灵活多变。考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可以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但语言要简明。*注意的问题:考试的题型多变,命题往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一种类型题可以有很多命题角度,考生只要掌握了题型的审题方法和基本答题思路,加以灵活处理,得高分、满分是不难的。另外,答题时表达的准确性,也是得分的关键。近两年,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开放性试题呈上升趋势,且题型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四种类型:一)、要求考生根据自身实际对材料内容作延伸性判断。例如2003年江苏徐州卷以《理性的阅读》为考查材料,第4题为:“就本文提出的读书经验,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2003年广东卷《储蓄人生》,第4题是:“文章说‘人生需储蓄的东西很多’,你认为还需要储蓄什么?请写出一点并简要说明理由。”二)、由阅读材料引申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求考生进行自主创作。例如2003年上海卷《奥林匹克格言》,第6题是:“‘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些是申博的宣传标语。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创作一条宣传标语。”三)、由阅读材料引出相关诗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自评论。例如2003年贵阳卷以《说到音乐》为阅读材料,第5题为:“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在15字以内。⑴(简评思想内容)‘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节录自《爱江山更爱美人》)⑵(简评语言特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节录自《真心英雄》)。”2003烟台卷《精神手杖》,第7题是:“你认为本文的论述与孟子主张的‘生于忧患’有何异同?请谈谈你的看法。”四)、要求考生对所供材料进行独立思考,鼓励考生进行创新思维,发表新见。这类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例如2003年的有关考题:⑴作者认为“我很重要”,你认为还有没有比“我”更重要的?请简述你的见解。(福州卷,阅读材料为毕淑敏的《我很重要》)⑵对文中“我们的大好河山,真是已经满目疮痍,伤病奄奄”这一说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桂林卷,阅读材料为《国在山河破》)⑶也有人认为:“人类征服了狮虎,得到了生存的保证;征服了疾病,换来了健康长寿;征服了地心引力,飞向了月球……”那么人类到底能否征服自然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北京朝阳区卷,阅读材料为《话说征服》)上述这些开放型试题,贯穿着新课标的下列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十二.怎样分析议论文的写作特点(1)分析三要素。①论点。一看作者提出的是什么论点,其态度是否正确、鲜明;二看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论点在何位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论点。②论据。首先要看论据和论点是否一致,论据是否有力;其次要看论据类别,事实论据是否典型,理论论据的引用是否恰当准确;第三要看作者选用论据的角度。③论证。看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方法的作用和怎样运用的。(2)分析议论文结构。先分析总体结构,如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解决问题的。再分析具体结构形式(即逻辑关系),如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等。(3)分析语言风格有的隐晦曲折,言近旨远;有的亦庄亦谐,尖锐泼辣;有的凝炼含蓄,耐人寻味,尽管其语言风格不同,但具有艺术魅力,则是一致的。
搭建框架,不仅是学术论文写作,而且是所有写作工作的首要、也是主要和核心的任务。这一点得到了广泛地认可。但仍有一些新手不太理解搭建框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良好的结构框架是阅读的基础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不是一句话,而是由多句话组合而成,不只表达一个意思,而是表达多个意思。如果不能合理的安排这些意思,则会导致文章内容混乱,甚至令读者产生阅读障碍。 如,《结构化思维》一书提供了下面这段话,「王子说服了国王,迎娶了邻国的公主,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几个月前,王子跟女巫进行了旷世的决斗,最终杀死了女巫。在这之前,王子跟女巫进行了旷世的决斗,最终杀死了女巫。在这之前,王子每天辛苦练习剑法,用剑的能力不断提升,因为之前这个女巫不允许王子和公主的恋爱,这让王子想要除掉这个女巫。对了,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的王国。」 相信绝大部分读者小时候都读过许多「王子爱上公主」的故事。可是,当你读完上面这段话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能记住了这个故事么?我想,是不能得。 但是,如果调整这段话的结构,我们再看看。「从前有一个古老的王国,王子爱上了邻国公主。但是邪恶的女巫不允许王子和公主在一起。那怎么办?王子通过各种方法最终和公主走在一起。他每天苦练剑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剑术,获得了和女巫决斗的能力。最后,王子同女巫进行了旷世决斗,杀死了女巫,并说服了国王,迎娶了邻国的公主。」 这就是一个「王子爱上公主,然后击败女巫,说服了国王,迎娶公主」的简单故事。实际上,我们从小就看了无数个版本的这样故事。可是,为什么看完前面那一小段文章,我们甚至都记不住,而后面这段小文章却可以记住呢?这就是文章结构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文章结构,不仅可以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保证读者的阅读舒适性,而且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速度,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 上述这段话不过5句话128个字,其结构框架尚且如此重要。何况论文有6000字到8000字,大约300句到400句话,40到50个段落。如果没有结构框架,条理不清,如何阅读? 2、良好的结构框架是写作的基础 良好的框架结构不仅有利于阅读,还有利于写作。我在中小学的时候,不喜欢写作文。比如,老师让我写一篇《自我介绍》,要求不少于800字。我想,写一个故事作为内容,不容易展开,字少了,不行;写多个故事,老师说太乱,没有突出中心思想;铺垫写少了,老师说太突兀;铺垫写多了,老师说太绕;顺着写,老师说没有波折,太平铺;采用倒叙等技巧,难度大,老师说用的不好…当我们加入一个新团队,需要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是感到很困难,但是填写简历似乎就很容易。这种简历式的结构框架有效地提高了写作速度。因为它将文章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首先,写作难度下降了。如果你撰写一篇800字的文章,是一个中心思想。而表格式写作,至少为你设计了3到4个分中心思想,于是你的写作任务从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变为写3到4篇200字的小文章,如同将1个万米长跑变成了10个1000米长跑一样,写作篇幅虽然相等,但写作难度下降了。 其次,已指明写作内容。写什么,不用在写作过程中考虑了。因为表头已经明确了你要写什么。如,表1的表头是「兴趣」「优点」「缺点」等,它们指明了写作内容。 再次,无需考虑衔接问题。文章无论长或短,都需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考虑铺垫、照应、围绕中心思考等等问题,以确保衔接的圆润通畅。表格式写作的各个部分衔接较为容易,有时甚至是硬桥硬马、硬碰硬的直接衔接起来,但无需自己费心衔接问题。 所以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填出来的,本书将这种理念称之为表格式写作。写作一定要将框架搭建起来,像一个表格一样,余下的工作就是向表格中填写内容。 近年来,在应用文写作或者文案写作上,人们广泛提倡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等概念。他们更多地体现在文章的内在。本书提出表格式写作,是希望读者能够从外在观察论文,更好理解应用文写作框架的意义。 3、良好的结构框架是学术论文深加工的基础 笔者提倡采用表格式写作,不仅因为表格式写作有利于写作,有利于阅读,还有利于信息的检索和深度加工。如,有人要研究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这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交通规划、公共交通、停车、交通信号控制等诸多子问题。完成这个课题,需要得到大量的上述这些方面论文的支持,就需要研究者将多篇论文中的相关信息,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概括、分析、综合。显然,如果论文写出散文式,神不散弹形散,这就让你很难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但表格式文章容易看懂,保证了更快地阅读速度,单位时间内能够获得更多信息。 表格式的文章更容易让读者检索到信息,无需阅读全文即可获得所需信息。这对于搜集和整理特定信息,意义重大。比如,我们想从数十篇自我介绍中找到善于唱歌的人才。如果自我介绍是散文模式,这个检索工作难度就大了。而如果是表格式,这个检索难度就明显小多了。所以表格式写作,有利于信息的再度深加工。
总分总最简单 前面开头发表感想,后面开始论证或者抒情,最后总结!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子,从头到脚充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徐志摩,虽然因其年仅三十五岁便遭遇空难猝逝,创作生涯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年春——1931年冬),却一直是现代文坛的一个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评论热点。从1923年初见赏析评论其诗作的文章,直到本世纪末的当前,关于这位作家的诗歌、散文、思想倾向、艺术风格、文学史意义等多方面的话题,一直被人们热热闹闹地谈论着,而且今后还将被谈论下去。这充分说明徐志摩的确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历史无法忘掉他,人们也无法弃置他。徐志摩给我们留下了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另有集外诗作60余首,集外译诗40余首;六部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文集》、《秋》、《志摩日记》、《爱眉小札》,另有集外散文30余篇;一部小说集《轮盘》;一部剧作《卞昆冈》;还有译著十余种。徐志摩是杰出的诗人,这是大家公认的,但要说他还是个有成就的散文家,那就知者较少了。的确,置身于鲁迅、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郁达夫、李广田、朱自清等诸多散文大家中,徐志摩尚不能称杰出者,但他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鲜明的特色,却使他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里自成一家,也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对徐志摩的研究,从1923年开始至今,已有大半个世纪之久,主要集中于诗与散文这两类体裁,并由此铺展探及到了诗人的思想信仰、精神气质、人格特点等问题。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徐志摩研究状况的系统梳理和综合评述,一. 关于徐志摩散文的艺术特色的总体评价和研究这方面的文章有:王木青的《徐志摩散文艺术论》、杨莉《徐志摩散文艺术探析》刘勇《华丽端庄 飘逸流光——徐志摩散文艺术管窥》、胡凌芝《徐志摩新评》等杨莉《徐志摩散文艺术探析》分别从风格, 修辞, 语言三方面论述。他的散文韵味独特, 别有一种自己的气质。浓艳绚丽是其散文的总体风格。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来渲泄情感, 营造意境, 增强散文的艺术表现力。在语言的驾驭上, 徐志摩尤其强调散文语言的音乐性, 使语言节奏鲜明, 旋律优美, 诗意盎然, 且还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欧化句、英语等多种成份,形成了散文语言的一种奇特的景观, 读后使人经久难忘。刘勇《华丽端庄 飘逸流光——徐志摩散文艺术管窥》提到徐志摩的诗非常有名,但他的散文同样不同凡响。总的基调为:华丽端庄,飘逸流光。通过散文,我们可以重新熟识一下这位有争议的作家。胡凌芝在《徐志摩新评》曾经以细致的个案分析与宏观的综合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较系统地梳理了徐的散文创作特色。指出:自我思想情感的真率剖露、哲理与诗情的融合、散文的诗化,三者合而为一地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别一世界。王木青的《徐志摩散文艺术论》从个人创造、情感投射、时空观念、思想彩虹三个角度来论述徐的散文风格,论文中提到:徐志摩散文显示出诗、小说与散文的相渗相融, 闪耀着潇洒、自由的个性风采; 他既追求情感的互渗性, 又重视美学的移情作用, 故其散文注重表现情景交融的诗境, 心物合一的妙境, 主客贯通的化境。他认为宇宙的生命精神蕴藏在生活本体和大自然中, 因而, 他的散文注重歌颂大自然和生活本体的主体———人的生命精神。徐志摩重视艺术中所迸发的思想火花, 宣扬人道主义精神, 鼓吹为社会奉献的精神, 这种思想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在徐志摩的《轮盘序》中, 徐志摩就对自己提出过严格的要求: “完美的字句表达完美的意境。”他以外国艺术大师的作品为范式, 称赞他们“把散文做成一种独立的艺术。他们是魔术家, 在他们的笔下, 没有一个字不是活的。他们⋯⋯能从文字里创造有生命的艺术”。徐志摩的散文又何尝不如此呢? 它荡漾着诗的韵味、活的生命力, 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流动着情感的血液, 吐纳着宇宙大化灵气, 放射出理想的光辉,展现出观念内部的撞击。论文中,作者着重举了《曼殊斐儿》这篇散文,说这篇散文是一篇诗化散文,它更多地流露出散文的异彩,它字里行间,疏密有致, 长短相依, 轻松活泼, 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尤其是, 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与散文的结合, 而且体现了散文与小说的结合, 显示出诗、小说与散文的相渗相融。徐志摩运用文学语言, 创造了诗的意境, 真地生动地再现了曼殊斐儿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并用情感的纽带, 将诗人自我与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 透过诗人热情洋溢的赞颂和细腻的刻画, 描绘了人物的真善美, 实现了散文所要求的真实性和小说所要求的典型性之间的有机结合; 并在这种结合中拓展出深广幽远、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在意境中, 闪耀着美的光华。二、 关于徐志摩散文的艺术特色的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评论关于徐志摩的散文风格,谢冕以诗人的细腻敏锐的艺术感觉作了言简意赅却十分精确到位的评价:“《浓得化不开》是徐志摩的散文名篇,这篇名恰可用来概括他的散文风格,……他有一种能力,可以把别人习以为常的场景写得奇艳诡异,在他人可能无话可说的地方,他却可以说得天花乱坠,让你目不暇接,并不觉其冗繁而取得曲径通幽奇岳揽胜之效。把复杂说成简单固不易,把简单说成复杂而又显示出惊人的慎密和宏大的、却极少有人臻此佳境。惟有超常的大家才能把人们习以为常的感受表现得铺张、繁彩、华艳、奇特。徐志摩便是在这里站在了“五四”散文大家的位置上。谢文这种将“独创性”作为衡量评估徐散文成就的基本尺度,在与其他“五四”散文大家的风格比较中去定位其特征和价值的研究思路,显示了历史的美学的深度。许欣的《论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提到:徐志摩的散文,风格之自由华丽,在现代散文家当中,可以称之为最了。有人曾用一个“魔”字来概括徐志摩的风格。确实,他的散文,感情奔放,不可阻遏,其行文如秋空一缕行云,舒卷自如,其文字如黄昏夕阳,华彩纷呈,瞬息变幻。对于徐志摩这一散文风格的形成,作者还引用朱自清在《〈我所知道的康桥〉读法指导》里,的话“大概本篇作者所以能写成这样的文体,一半从他的品性,一半以他的教养。他是个偏于感情的人,热情奔放,往往自己也遏制不住。他通西洋文学,西洋文学中有所谓‘散文’的一个部门,娓娓而谈,舒展自如,在自来我国文学中是不很发达的。他那品性与教养交叉在一点,就产生了他的自由的文体。”可以说,徐志摩散文的风格,就是他的生活、思想、性格,情怀、气质、艺术、修养和趣味的总的集合,以及所有这一切在创作上的体现。在众多的研究中这段话笔者认为是对徐志摩散文的风格形成缘由的最好概括。在论文结尾,作者又十分亲切的写道:“赏读徐志摩的散文,常常有一个错觉:读到的明明是一篇散文,实际上得到的却是一首好诗。即使不分行也读得出是诗,是诗化了的意境,是诗歌语言的魅力。读徐志摩的散文,你不能去解释,也不要去字字句句地条分缕析,它们是许多美的意象的感受,是情绪的自如流淌,是心灵振颤的曲线;读徐志摩的散文,也许一遍就可以读懂,因为它——语近,但也许好多遍也读不懂,因为它——情遥,用清代诗评家沈德潜的‘语近情遥,含吐不露’来形容徐志摩的散文,也许最为贴切。一般说来,散文的风格以简约质朴为好,但是像徐志摩散文这样的自由华丽,也不失为一美。虽然他的绮丽、浓烈、绚烂、甜腻、雕琢、铺张的文风常遭非议,但徐志摩正是以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文字在散文界独树一帜,让散文界看到了散文的又一种笔法,更加证实了散文的笔法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对徐志摩散文如此客观的评价,且道出散文的真谛,让人佩服作者对徐志摩散文研究的深刻与对散文创作内在规律的把握肖灵《试论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提到:徐志摩的散文具有浓厚的“诗化”特征,这不仅表现在其散文所营造的诗境上,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趣味和文体风格上,注重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的运用,讲究音乐美、形式美。黄宇《试论徐志摩散文的“绅士风”》提到:徐志摩的散文具有浓郁的绅士气息,这不仅表现在其散文的思想倾向与精神特征上,即颂扬“爱”、崇尚贵族式的自由、膜拜自然、主张渐进革命,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趣味与文体风格上:“跑野马”、以“活泼无碍的心灵境界”感受美、注重抒情与冥想、力求风趣幽默。黄乃江《徐志摩散文“野马风”探析》从写作触点、语言个性、意象选取、行文程式和目的关怀等方面对徐志摩散文“跑野马”风格特征进行探析, 并认为徐志摩散文体现出“不可测, 不可节, 不可预逆, 起, 动, 消歇皆在无形中,狂飙似的倏忽与猛烈与神秘”的野马禀性和张力,徐志摩在散文创作中始终张扬着“最有灵性、最富理想色彩和生命光泽”的野马精神。认为“跑野马”风格特征主要表现为:“理”通而不郁,“辞”强而不溺,“博见”而不贫,“贯一”而不乱。三、从美学的角度来评论研究徐志摩散文张智辉的《论徐志摩散文的美学追求》提到:赋与大自然以性灵神韵和社会意义,是徐志摩散文追捕的美。他把三种美感形态的创造作为散文重要的艺术追求:柔美,能让人感到和谐、情意缠绵及轻松愉快;壮美,能引起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悲壮美,能使人在沉痛、怜悯、崇敬和赞美等精神反应中得到美好情感的激励、振奋、陶冶和提高。他在散文中所探索的想象美,主要表现在补充感觉、洞见美质、拓展诗意和超越时空局限方面。他的散文,极力追寻的浓艳富丽美文体,是由丰富的“色彩意识流”、变形的联喻、虚幻的荒诞描写和艺术通感组成的。胡建军在《论徐志摩散文创作的美学灵机》也是提到与张智辉相同的观点:把握志摩散文创作现象和艺术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认识志摩的美学思想——“性灵说”.同是作者张智辉,他在《论徐志摩散文的情感符号》以“情感符号”来把握徐志摩散文的特质,认为突出呈现,把喻体和喻指在“异质同构”、潜价值等方面的对应关系转化成比喻符号;超然物外,从作为媒介的现实和梦幻等各种外观形式中“显现知觉 徐志摩作为富商之后,成长背景令人羡慕,他毕业名牌大学,继尔留学欧美,回国后创领新文化运动。一直涉足于顶层社会,与名流人物打交道,他的出身起点,生活氛围,社会阅历,加之极高的天分,无不使他成为人之骄者。重要的还有文人天赋的浪漫秉性与固有的自由意识。他的才学和能力对当时社会的潜在价值,是不可抹杀的,所以后人对其“纨绔”的印象也只是印象而已。崇拜自然,寄情自然是徐志摩一个重要内容.他对现实采取不调和、不承认的态度,不承认现有社会的政治、法律、家庭、宗教、娱乐、教育,认为这些都是影响性灵自由发展的东西,所以强调“要一切都重新来过:不是在书桌上整理国故,或是在空枵的理论上重估价值”。在《鬼话》里,他一再说明自己是个”自然的崇拜者”认为自然界的种种事物,”不论其细如涧石,暂如花,黑如炭,明如秋月,皆孕有甚深之意义,皆含有不可理解的神秘,皆为至美之象征。”后又在《话》里反复强调大自然“是一本绝妙的奇书”,每页上都有无穷无尽的意义,只要学会研究这本书的方法,了解其奥义,那样我们精神生活就不怕没有滋养,我们理想的人格就不怕没有基础。” 徐志摩的反璞归真的欲望,只有从大自然中才能得到满足,所以,他的山水游记,对自然景色并不去具体的描绘,精心涂抹,大抵借景抒情,富有田园牧歌式的情调。《翡冷翠山居闲话》是这样,《天目山中笔记》等也是这样。 徐志摩对帝国主义和新旧军阀的态度是他散文中的另一重要内容.其中思想既复杂又有发展变化,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现代评论”派是段祺瑞政府的“诤友”,后期“新月社”可以说是国民党的“诤友”,他们对北洋军阀和蒋介石新军阀的统治有过批评,甚至于抗议,但也有期待,并没有从根本上反对它的统治,而徐志摩又是这两个社团的主要成员;大革命时群众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违背了他要“自由而不是激烈”的理想,于是就是不满,说什么如果“有人拿一些时行的口号,什么打倒帝国主义等等,或是分裂与猜忌的现象,去报告罗兰先生说这是新中国,我再也不能预料他的感想了”。他对群众爱国运动的这种指手画脚的责难,显然是错误的。这是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在对待群众运动上的直接表现,因而受到鲁迅的严厉批判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徐志摩在散文里还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资产人道主义思想.他对帝国主义和新旧军阀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抨击,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一定的同情。在《自剖》里,他回忆1924年直奉战争是就极端烦闷的思想感情,“那日子简直是一团漆黑,每晚更深时,独自抱着脑壳伏在书桌上受罪,仿佛整个时代的沉闷盖在我的头顶―――直到写下了《毒药》那几首不成形的诅咒诗以后,我心头的紧张才渐渐的缓和下去。”他揭露了蒋介石反动统治是造成外祸频繁的根源,他说:“上面的政府也真是糟,总司令不能发令的,外交部长是欺专家,中央政府是老朽昏庸的收容所,没有一件我们受人家欺负的是不可以追源到我们的昏庸……”从徐志摩这里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既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帝反封建要求,有害怕工农群众起来革命和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软弱、妥协的倾向。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必须借助语言来描绘形象,表达思想,语言又是构成作家风格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徐志摩散文华丽夸饰的风格,在语言上有着突出的表现.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叙事结构的探究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戏剧的代表巨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象征与叙事结构的巧妙运用。因此本文从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的叙事手段、结构方法和意象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以及象征叙事结构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桃花扇》;象征;艺术效果;叙事结构
一、引言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1648~1718年)的代表作,在明清传奇历史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歌台演出,岁无虚日”。这一著作标志着继汤显祖以来中国戏剧的新巅峰,孔尚任也因此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论,被称作“南洪北孔”。
孔尚任在刻本卷首还特地撰写了《桃花扇考据》一文,详细列出了创作该剧所参考的文献的细目,全书有上下两卷,共40出(上下本首末又各加了一出,实际共有44出),以桃花扇贯穿始终,以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构成基本剧情。
《桃花扇》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精妙严谨,梁启超在其《小说丛话》曾赞扬道:“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由此可见,除了词藻的修饰和情感的流露,戏剧的叙事结构也非常重要。戏剧的叙事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叙事的语法结构,叙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等。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探讨能够补充和发展《桃花扇》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桃花扇》中体现出的象征叙事结构以及套式双重结构。这两点是《桃花扇》较其他戏剧而言更为突出的创作特色,而且使该剧成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
二、《桃花扇》及其相关研究
自《桃花扇》成文便一时洛阳纸贵,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传阅和舞台表演,却并没有涉及到研究。19世纪末以来,对《桃花扇》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桃花扇》的研究
民国初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接受了西方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从哲学、美学、伦理价值以及社会政治的角度阐述《桃花扇》的内涵或者用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辛亥革命至1949年间,对《桃花扇》的研究由古典转向现代化,主要是借史来阐发民族意识,但是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对《桃花扇》的学术研究难以深入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桃花扇》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且发展迅速,20世纪以来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近年来,《桃花扇》的研究者们主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讨论《桃花扇》,如李瑛、尹志鹏(2011)认为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审美意蕴的最关键所在是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合起来并别出心裁地构建表达出来。还有许多学者从比较法来研究《桃花扇》,如赵秋棉(2004)有少数学者从《桃花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3]如张松辉(2000)的《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桃花扇》的叙事研究
然而,从叙事方面对《桃花扇》的研究屈指可数,例如2014年张宇从叙事策略来浅析《桃花扇》,他认为《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不仅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研究者们在近10年内才对《桃花扇》的叙事结构有所开拓,例如李多娇(1998)从意象结构角度浅谈,她认为“桃花扇”如草蛇灰线贯穿全剧。“桃花扇”不仅仅是一个文体的代码,一个多边的隐喻,更是全剧重要的意象结构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且承载着一代兴盛衰亡的南朝历史。孙敏强(2006)也从意象结构来分析,他提出作为中心意象,“桃花扇”具有特殊的艺术效应与结构功能,它使整个作品的艺术结构和形象体系别开生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曲珠”说的成功范例和最好注脚,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和理论价值,他认为孔尚任对中国叙事文学文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吴瑞霞(2006)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了《桃花扇》的剧情结构,得出李香君一人,“却奁”一事,是《桃花扇》所立之“主脑”。袁韵(2011)认为《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欣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这三方面。还有张鹏(2014)提出《桃花扇》在叙事上有着多重结构。首先,《桃花扇》叙事的功能结构是具有普化范式的叙事单元的组合;其次,《桃花扇》叙事的语法结构是有着多条叙事线索的复合型叙事序列;再次,在该戏的文本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叙事的深层结构,它是文本叙事的内在动因,指明了其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终点。
从叙事结构研究戏剧这一视角较新,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戏剧叙事结构的发展。因此本文决定从叙事结构这一方面着手来探讨《桃花扇》的价值, 希望对《桃花扇》的研究以及对整个戏剧研究领域起到绵薄的贡献。
三、《桃花扇》中的象征叙事结构
Kirby(1987)编撰的《简明现代思潮辞典》“象征”条目写道:一个形象是一个经验或一个对象的具体描写;要是在具体形象之外,尚有第二层含义的话,那么,形象就变成了象征。象征的主要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事物抽象成象征物,再折射出哲理。叙事指的是叙述故事情节。所谓的象征叙事就是将象征手法融入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去。在巴尔特的《S/Z》一书中把文本看成是符码的编织物或网络,并将这些混合与交织着的符码分为五种,其中的象征性符码是指叙事行为中文字符号的`象征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文本符号的象征性来分析戏剧的张力所在。所谓象征叙事结构是作者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段和结构方法来构设出贯穿全局、带有特定象征意味的意象,对作品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起到推进、润色等艺术效果以及其他的效果。叙事结构与象征的巧妙结合并且运用于戏剧作品,使戏剧的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因素发挥到极致,也使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桃花扇》的叙事手段
从叙事手段上来说,《桃花扇》一文设置了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意象即“桃花扇”并通过娴熟的象征手法来展开叙事和揭示主题。“桃花扇”奇就奇在它的象征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叙事的不断进行不断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该剧主题一步步得到升华。“桃花扇”这柄定情信物原本只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美好象征,也只会让人对一对才子佳人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祝福。但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花不仅会让人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爱情的美好,娇艳无比的桃花生性却柔弱,让人不禁联想到“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句,很自然地带给读者一些悲伤的情怀,让人们感怀物是人非,容颜易逝以及爱情的悲剧。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道“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李香君誓死守楼明志,血溅诗扇后这柄扇子就有了更为深刻、耐人寻味的意义。可见,随着情节的曲折发展,“桃花扇”象征的内容也由美好渐渐转为凄凉。作为明清历史传奇的代表作,侯李爱情的离合只是表层,是艺术媒介;南朝的兴亡才是主旨,是艺术意蕴。“桃花命薄,扇底飘零”,这柄“桃花扇”见证了爱情的离合悲欢,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存亡。象征作为该剧的重要叙事手段,将“桃花扇”的积淀意义与主旨旋律成功地融为一体,赋予该剧深刻的历史韵味和哲理意义。“桃花扇”的奇妙象征对于全剧叙事结构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桃花扇》的结构方法
从结构方法上来说,“桃花扇”作为全剧最核心的结构线索,融会贯通了全文,完美地实现了双线结构的叙事。与其他明清传奇所不同的是,孔尚任还别出心裁地将套式结构与双线结构巧妙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套式双重结构。爱情的离合与国家的兴亡无不与这把“桃花扇”紧密相连,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作为《桃花扇》的情节发展线索,如线串珠地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这两条主线串联起来,顺利自然地构成了全剧的双线结构。除了正文四十出以外,该剧还特地在上下本的首尾各增添一出,上本开头试一出《先声》,末尾闰一出《闲话》;下本开头添一出《孤吟》,末尾续一出《余韵》。除《闲话》外其余三出均以老赞礼为主角,在《先声》中老赞礼作为开场人物首次出场,明确说明全剧是“明朝末年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孤吟》中,老赞礼说道“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点出了戏剧轰动一时的演出效果、实人实事的写作手法以及哀伤的写作基调;《余韵》中,老赞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化身,与柳、苏二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南朝灭亡的哀歌作为全剧的收场。在《闲话》中,张道士首次登场,指出了他结场人物的身份。作为结场人物,他不仅将剧中人物联系起来还向主角指明了人生出路,对全剧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四出,该剧情节仍然完整,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结构安排不够紧密严谨,称不上完美。当作者有意识地套装上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老赞礼、张道士等人对剧情背景的交代以及对主角人物命运的感慨,侯李爱情的离合以及南朝的兴亡的无奈与忧伤展现地更加深入,戏剧的主题也更加突出,同时观众也能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套式双线结构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驾驭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使《桃花扇》成为明清传奇戏剧中的佼佼者。
《桃花扇》的意象
从意象上来说,《桃花扇》一文有多个意象而非最显著的“桃花扇”一个。纵观全剧,扇、桃花、桃花源也都是值得探讨的意象。“桃花扇”的最终成形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跌宕的过程,起初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扇子,等到扇面溅上了香君忠贞的鲜血才渐渐有了扇面桃花,这把扇子才形成了“桃花扇”。
扇子的意象
扇子作为意象,在剧中寄托了文人的诗情画意,也寄托了作者对处于乱世的复社文人怀才不遇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感伤之情。第六回《眠香》中侯方域在扇上题诗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在美人面前,一代才子不仅表达了对香君的爱慕之情,而且将自己的文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二十三回《寄扇》中,杨龙友见扇上有几滴血痕,妙笔生花借美人的血竟画出了几笔折枝桃花。这把扇渲染了文人的水墨情怀。第一回《听稗》中,侯方域讽刺南都人士学金粉南朝的亡国作风并暗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然而,侯方域最后还是流连美色,学了金粉南朝模样。在第十四回《阻奸》中,侯方域列举了马、阮等人想要拥立的福王的“三大罪”还有“五不可立”,表现出自己的刚正与决心;然而,在第十八回《争位》中,他却胆怯了,说道“且看局势,再做商量。”这些前后矛盾的心理与行为其实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心境的写照。第十二回《辞院》中,史可法哀叹道“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建业军”表达出自己在末世无法展示才华,无法再力挽狂澜的心酸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桃花的意象
桃花作为又一意象,在剧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然消极占主要地位。桃花既是香君貌美如花,如《却奁》中“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又是容颜易逝的体现,如在《寄扇》中,李香君见到杨龙友为她点画的桃花扇唱道:“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称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副桃花照。”桃花虽然是侯李美好爱情的体现,如《题画》中“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着簇新新一座妆楼”;但更多的是爱情破碎的载体,如《题画》中“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
桃花源的意象
除了扇子和桃花,桃花源这一意象在剧中也有重要的含义。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是一片理想的乐园,而在孔尚任的笔下,桃花源带有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桃花源在《桃花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以及“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桃源路”和“桃花误处”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在乱世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惆怅。在第二十八出《题画》,“桃花源”这一意象就出现了三次,“这是一幅桃源图”,“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归德侯方域题。”“这流水溪堪羡,落红英千千片。抹云烟,绿树浓,青峰远。仍是春风旧境不曾变,没个人儿将咱系恋。是一座空桃源。”。这一桃花源表达出了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思念之情,在乱世寻找避难之所的渴望,以及对美人离去后仅剩空壳桃花源的感伤。
“桃花扇”从字面上解释为一把绘有桃花的扇子,它的意象也就是以上所有意象的集合,既有表层的意义,如爱情的离合悲欢、文人的水墨情怀,更有其深层的意义,如怀才不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冲突、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可以说“桃花扇”这一中心意象具有积淀性和多义性。以这把特殊的“桃花扇”为剧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象征叙事结构的艺术效果
象征的叙事手段,套式双线的叙事结构,以及多义性、积淀性的意象的结合构成了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这一结构首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冲突清晰明朗,撼动人心。其次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戏剧的真正主旨,离合之情很自然地融于兴亡之感中。最后将象征叙事结构用于中国古代传统经典戏剧对作品审美意蕴的表现和艺术结构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从文体效果上来看,不仅使得整部戏剧以含蓄的方式流畅地表达出深远的含义,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舞台效果上看,“桃花扇”作为剧名,又是剧中重要的道具,这表明“桃花扇”是全剧象征叙事结构的核心,在戏剧表演中的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上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扇子形式的不断完整以及内涵和意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渐变式的舞台效果并引起观众心灵的震荡。
四、结语
象征叙事结构是明清传奇巨作《桃花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对全剧的行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研究结合了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深入地阐释全剧。孔尚任用多个意象的积淀象征,配合上套式双重结构的叙事,推进了情节的冲突,淋漓尽致地揭示全剧国家兴亡的实质主题,将象征叙事结构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当时文学向社会化、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全剧因为象征叙事结构的成功运用,其结构产生了杂而不越、草蛇灰线、不奇而奇的美感,产生了巨大的文体和舞台效果。
本文是一篇当代文学论文,本论文重点关注小说《乔家大院》的叙事策及其美学功能,从叙事学角度发掘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文化价值。 第 1 章 史诗化叙事彰显深厚的家国情怀 在宏阔的时空中再现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 小说叙述的是乔致庸走南闯北的经商历史,小说中的乔致庸经历了清末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这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的时间的跨度是相当漫长的。乔致庸的个人际遇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表现在乔家生意的兴衰与清末整个国内市场环境中的商贾、相与、官员、百姓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真实地再现了清末统治下的中华儿女顽强拼搏的一面,这是一部晚清动荡时局下的中华民族儿女的抗争史,极大地掀开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记忆,全文展现出庞阔的时空场景是小说史诗化叙事的显著特征之一。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是史诗风格的一种显著特点,作品中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作者对社会历史背景的宏观把握、对历史地域细节的精雕细琢和对传统儒家道德情感的极力推崇,极大地唤起了读者对多难兴邦的民族回忆,使我们不断思考这段独特的文化记忆与民族精神,无疑带给读众浓厚的兴趣,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价值认同,获取具体超越时代意义的价值体验。 时空是叙事策略研究的重要方面,叙事空间指的是作品创作的背景包括社会、历史、环境等,史诗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规模宏阔的时空场景。叙事学中通常把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分开来研究,时间和空间是构成叙事文学的两个基本要素,故事的时间和空间是叙事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一、空间的广大。故事的场景涉及了国内外天南海北的多个地方,例如,最初发家的山西祁县,进而的包头、太原,南下湖北、福建、两广,东达苏杭、北上北京、内蒙,西至甘肃、新疆,甚至接壤俄罗斯,各种地域的风土民情交织在一起,让大众感触到晋商的繁荣和开放。小说在真实地还原乔致庸当时的历史环境方面用心良苦,朱秀海将动荡的时局与商路市场联系在一起,例如,南方长毛动乱导致茶路断绝,乔致庸想的是茶路断绝导致的南方采茶的百姓生活失去着落,国家的税收没有着落,因此冒险开辟了茶路。再如,乔致庸看到汇通天下的前景时想到了帮助国家运输税银,国家有难不遗余力认捐银两,帮助左宗棠筹措粮草,这些都表现了乔致庸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性格特点。朱秀海巧妙地将真实历史事件与茶商、茶农、官员、相与、茶路、丝路、茶票庄等等商业市场联系在一起,活色生香地描绘了当时整个晋商的商业面貌,表现出历史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突出了乔致庸胸怀天下的英雄形象。 ............................ 在纪实与虚构的统一中讲述晋商英雄传奇 纪实文学是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但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小说《乔家大院》讲述的人物乔致庸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中的乔致庸确实以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为人生目标,其怀有的诚信、仁义、革新等儒商精神是真实的,小说在叙述人物主角一生拼搏进取的经商经历时力求真实、符合逻辑地再现当时发生的精彩片段,故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都符合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从最初的长毛南方作乱到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及慈禧逃走山西,这都是当时中国最真实的写照,并没有虚假的成分。这段真实的历史极大地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可信度,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小说的纪实部分表现在作品的历史事件和某些历史人物是真实的,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非常容易唤起读者的文化记忆,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小说涉及的主要历史事件有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顺便提到还有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和民族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时期。刘黑七投靠长毛和攻打京冀地区,暗射得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太平军北伐失败两件大事儿,农民运动导致茶路、商路不通非常符合历史逻辑,左宗棠收复新疆、慈禧太后出逃山西都发生在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环境下,而这真实的历史环境可以全方位反映出在当时国破家亡的危局下,中国农民、商贾、达官贵族等各个阶层面对外敌入侵时的精神面貌,也展现了哪怕朝廷腐朽,还是存在一大批敢于救国救亡的爱国志士,例如乔致庸、张之洞、左宗棠等人物,都永存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小说客观地将当时最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在大众眼前,既符合故事发展逻辑和历史发展规律,也符合人们的情感逻辑,因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 第 2 章 传奇化叙事弘扬儒商文化精神 叙事线索:事业与家庭/英雄与美人的双重纠葛 《乔家大院》为了让故事更加好看,特地设计了英雄和美人的爱恨纠葛,引发大众看故事的强烈兴趣。线索是贯穿整个文学作品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它将故事的主要事件贯穿在一起,《乔家大院》小说的明线是事业,暗线则是爱情,围绕着乔致庸的情感纠葛和创业历程两条脉络展开, 表现为事业与家庭,英雄与美人的双重纠葛。乔致庸的一生都在为家庭和事业拼搏,面对自己的爱情常常陷入江雪瑛和陆玉菡两个美女中艰难抉择。为了让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朱秀海设计了许多虚构的故事情节,他在一次与记者的访谈提到,小说百分之八十的事情都是围绕现实中乔致庸发生的故事而写出来的,而这些真实的事情怎么样才能更好看呢?他想到了乔致庸和两个女人的爱恨情仇。朱秀海与乔燕和女士沟通后,乔女士接受了朱秀海的这个想法,这就有了两根主要线索,一条是乔致庸的经商之路,另一条就是和陆玉涵、江雪瑛的爱恨情仇,而两条线索常常又是搅在一起。爱情部分是虚构的,作者在描写两位女子截然不同的性格、内心深处对男主角的爱以及以极其细腻浪漫的语言宣泄出极尽真实的女儿心态来,精彩的内容,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文辞带给了读众极大地心理补偿,因此这段充满遗憾的爱情故事成了贴近大众生活的剧情。围绕着爱情,作者为了使故事更加好看,故意设计了爱情这条暗线,同时设计了江雪瑛与陆玉菡两个美女,美女与英雄之间发生的故事颇为奇特。很多文学作品往往利用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情纠葛设置范畴性情节,从而激发读者的情感认同。传奇离不开英雄与美女,自明清以来,传奇小说往往采用爱情与侠客的曲折故事来获取读者的阅读兴趣,情与侠也就成了传奇小说叙事的重要表现内容。 ........................ 叙事动力:主观意愿和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 小说叙事动力的发展表现为层出不穷的冲突和矛盾,这其实根源于人物主角主观情感和客观现实形成的巨大矛盾冲突导致,因此主观情感意愿和客观现实的不断碰撞致使朱秀海在故事情节中设计了许多矛盾和冲突,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思想碰撞、利益牵扯等一系列矛盾冲突构成了微妙的人际关系以及故事情节的运动发展,叙事动力在深层次表现为一些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表面上表现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悬念巧合的巧妙设置。朱秀海是讲故事的高手,他善于制造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将人物设置于激烈两难的矛盾冲突之中,当人物在进退维谷的境地下做出何种抉择往往能反映出此人的性格、心理、品格,性格冲突、思想碰撞、自我和他我、理性与感性的主要冲突和矛盾在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在矛盾和冲突的碰撞中小说最想宣扬的精神价值会凸显出来。故事发展的主要节点在于不断出现的商业竞争和乔家危机,其伴随而来的矛盾和冲突是故事爆发的突破口。在故事的主要线索下,出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矛盾,例如:乔家与达盛昌的矛盾,刘黑七与乔致庸的矛盾,成青崖与乔致庸的矛盾,江雪瑛与乔致庸的矛盾,孙茂才与乔致庸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和冲突其实是表面上的,这些矛盾和冲突深层次的表现为主观情感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而节点在于乔致庸身上,乔致庸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权衡利弊才能冲破这重重矛盾,才能经历一次次的成功。主观情感逻辑思维是指从情感需要出发来判断事物的主观逻辑,文本中主要指乔致庸心中所想的事;而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则是从理性实际角度出促使具有行动能力的人必须去做出的行为,文本中也就是乔致庸实际上所做的事情。乔致庸经常置身于这种矛盾的两难抉择中,他实际做的事经常不是他希望去做的,而他最想做的事却往往做不成,故事情节的发展其实就是故事人物主角的主观情感思维和客观现实需要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例如,乔致庸其实内心深处想做一个逍遥自在的读书人,而现实中他不得不接管乔家的生意,融入乔家整个家族中去,成为了一个商人,他脑子里装的是儒家思想,而做的却是商人的买卖,情感思维和客观现实综合在一起体现在他的身上就有了儒商的味道。再如,他在感情上深爱着江雪瑛,可乔家落败的现实让他不得不为了乔家迎娶陆玉菡,他的情感思维只能屈服于客观现实,这也就有了三人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所以他不管取得多么大的成功心里一直对江雪瑛存有愧疚感,江雪瑛也是如此,她因爱生恨,一心想毁了乔致庸,可见到乔致庸为自己修缮庙宇祈祷的现实她又拯救了乔致庸,这些都是主观意愿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的冲突和矛盾导致的。 .........................第 3 章 全知叙述视角助推文化认同.........................31 全知叙述视角的叙事和表意功能 ........................31 全知叙述视角助推文化认同 ..................34 第 3 章 全知叙述视角助推文化认同 全知叙述视角的叙事和表意功能 ....................... 结语 乔致庸是中国儒商文化熏陶下的典型人物,他集中表现了以义制利为核心的“诚信、创新、仁义、互助”的儒商文化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乔致庸代表着当时晋商群体的精神面貌,他“仁者爱人”精神在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在儒商特有的对内自尊自爱的精神,而向外产生利国利民的作用。《乔家大院》抛开了晋商宗族之间的恩恩怨怨,而是侧重于弘扬“仁 、义 、礼 、智 、信 ”为核心的儒商文化精神。乔燕和女士说,“所谓‘君子怀远’,正是因为在他们的事迹、精神和晋商文化里,深深地埋藏着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生命品格和精神文化气质,它包括了民族的开拓进取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意识和普世情怀。以义制利的儒商文化精神暗合了作者弘扬儒商文化精神的潜在目的,小说丰富多样的叙事策略带给作品极大的趣味性和文学性,容易使人们形成对诚信、互助、创新、仁义的儒商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对当今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小说将故事置于清末战乱四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讲述了乔致庸始终秉承着诚信、仁义、团结、奋进的儒商文化精神冲破重重困难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创业故事,唤起了大众的时空回忆。小说的时间跨度涵盖了清末农民起义、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几个主要的历史时期,乔致庸将个人际遇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在宏阔的时空中再现历史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彰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勾起了读者对这段苦难的民族记忆,具有极大的历史穿透力,庄重典雅的语体风格传递着真诚的家国情怀,引领崇高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略)
可以,叙事研究成果属于论文哦,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就相当于议论文中的一事一议的文章,首先教育叙事算教育教学论文,而且比教育教学论文更具体,写作难度更大哦,像高级教师评审时都需要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报告或者教育教学叙事,就足以说明教育叙事或教学叙事和教育教学论文一样,甚至比教育教学论文还重要,还要难写,因为它要把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有机而又无痕的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或教学案例之中
你说的叙事研究是指叙事学的话,个人感觉那是倾向于文本研究或者文学研究的范畴
如果你是指通过某些事实,过程的描述,分析来印证理论的话,我个人认为这是案例研究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是我很喜欢的,也是一种很不错(同时具有一定难度)的研究方法,是完全可以用来做硕博士论文的。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案例研究叫做《中县干部》,是一篇我很喜欢的博士论文,非常推荐
用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你对孩子的态度至关重要。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每个人这段时间都会有的,可以说是逆反吧,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别人开导也不没什么办法的,主要是在于你自己,多想想如果你这样不想学习你以后能够做些什么,要知道一个人脑袋里一无所有在这个社会是混不下去的!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尤其是中学生;北京心理卫生协会2000年8月召开的心理学专家座谈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表明:中学生厌学率高达20%;而陈静等在浙江镇海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区中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的占,高中生更为严重,达。可见,厌学已成为中学教育中存在的棘手问题。造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既有来自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也有学校教育因素影响,同时也有家庭教育的影响;当然教育制度的弊端也“功不可没”。本文仅从学生及学习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导致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辅导方法。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而这种需要心智努力的事情,都伴随高度的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心理疲倦感。同时,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无论进行什么性质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多多少少的令人产生厌倦情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努力学习十几年,甚至更长。所以,学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中学生动机不足或不明确的现象极为严重。其原因有:一、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社会不良风气也走进了学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二、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受到家长及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的影响,误认为知识不重要,花钱读书不合算,认为知识够用,不如早点参加工作或经商赚钱好。三、学生本身对为什么学习不明确。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者只是有书读就可以,而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造成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学习时间长,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其次,教师教法陈旧、师生情感不良。中小学生学科情感的产生, 学生学习往往源于他们对学科教师的情感。一个老师德高望重, 从自然威信到学识水平、治学态度、教育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 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他们必然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相反,师生情感不良,学生对教师没有好感,他们就会不喜欢这位老师,由此发生情感迁移, 孩子们很可能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授的学科了。学生长时间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学习,很难说不产生厌学情绪。许多学生虽然主观上有学习的愿望,但学习毕竟是一项艰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及毅力,目前的中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因此很多学生坚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学、去动脑,长期下去,便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需一要不断鼓励和被肯定,尤其是中学生还处在心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更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评价,而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得到的少之又少,而消极的评价正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不容忽视的原因。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要勇于克服情感障碍,真正厚爱厌学学生,注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学习以外的闪光点,改革不符合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做法。在教学上,教师要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学会用“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目前在广东地区,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了心理卫生健康课程,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进行心理训练;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或成立心理咨询室,通过面谈、热线电话或信箱等形式进行个别咨询;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等,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做法,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解脱各种刺激带来的心理障碍,悦纳学校,悦纳自己,营造出一个融洽心理的教育环境。首先,让学生悦纳老师。如果学生讨厌某一老师,他也会讨厌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重教仪教态,学习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剖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满足,乐于疏导学生偏差的心理等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其次,帮助学生获得寻求知识的新奇感。教师既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与学生一同读书、评书,使学生读有所值,读有所乐,逐渐学会从知识中寻找到可令他们感到新奇的、喜欢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再次,促使学生的兴趣向学习转移。厌学学生并非没有其感兴趣的知识,只不过是兴趣中心不在所学习学科知识上;或兴趣面不广,只对某些学科感兴趣;有的是兴趣的稳定性差,兴趣中心不断转移;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兴趣中心和特点后,要引导学生扩大兴趣范围,并把兴趣中心转移到学习上来。第四,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结合实际对学习材料补充其趣味性,给学生创设一种知识的饥饿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另外角度解析,使深奥的、逻辑性强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给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和阶梯,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在不断的满足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有强的学习动机的学生绝对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成功教育,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为提高民族素质、实现自我价值而学习的决心。学校可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比赛,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学生成就动机。当前学生多为顺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 抗挫能力低, 但外界的刺激与压力却很大,教师要时常注意对他们进行对挫折的认识与抵抗的教育。比如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整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遇到挫折时会找到适当的方法(如升华法、补偿法) 减轻心理紧张。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可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设置一些挫折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或者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知识的讲授,引导他们积极锻炼自己的意志。另外,还可通过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抗挫的心理咨询服务。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