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第十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第十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发布时间:

第十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1 土结构强度模型研究 岩土力学 2013-01-04 17:35 期刊2 钻爆法修建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分析 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8-07-01 中国会议3 对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指标体系的研究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2005-06-30 中国会议4 城市地铁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变位规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 2004-11-01 中国会议5 二十一世纪是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年代 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 2009-09-23 中国会议6 客运专线长大隧道设计施工的讨论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5-11-01 中国会议7 静态组构下的颗粒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11-11-04 中国会议8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 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12-01 中国会议9 爆破对围岩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 杨小林; 王树仁; 王梦恕 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1-10-01 中国会议10 北京西单立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模糊分析 贾嘉陵; 王梦恕; 张顶立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2005-06-30 中国会议11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本构关系模型研究卫振海; 王梦恕; 张顶立 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12-10-12 中国会议12 土体颗粒链强度模型研究 卫振海; 王梦恕; 张顶立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11-11-04 中国会议13 胶州湾海底隧道断层带注浆方案探讨 卓越; 王梦恕 地下工程施工与风险防范技术——2007第三届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 2007-11-01 国际会议14 中原交通与物流产业体系的研究 王梦恕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特邀报告集 2008-09-01 中国会议15 浅埋暗挖法穿越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分析 张晓丽; 张顶立; 王梦恕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 2005-07-01 中国会议16 堆载厂房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比选分析 贺美德; 刘军; 乐贵平; 黄生文; 王梦恕 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 2008-11-01 中国会议17 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势在必行 王梦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4-06-01 中国会议18 关于奥运建筑等大型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标准的几点建议 陈肇元; 钱七虎; 范立础; 赵国藩; 王梦恕; 吕志涛; 刘建航; 杨秀敏; 陈厚群; 施仲衡; 董石麟 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发展方向——论述与建议 2005-06-30 中国会议19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下土体变位的分析评估 王占生; 王梦恕; 张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4-06-01 中国会议 。

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杂志质量,现对题名、作者署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插图、表格、参考文献的格式做统一说明。1. 题名 1)字数:20字以内。 2)中文题名:可以反映出论文中特定的内容,是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 3)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其以名词短语最为常见。且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虚词小写(超过4 个字母的虚词首字母大写)。 4)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2. 作者署名1)作者单位:准确列出所在单位的全称和英文名称。高校老师单位写到二级单位。例如: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一个作者只能列出一个所在单位。 3)作者的英文署名满足汉语拼音格式。例如:Zhang Kewen3. 中文摘要 1)字数:150~200。 2)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力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 语义确切。3)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 , “介绍了……技术” 、 “得出了……结论”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 、 “作者”等作为主语。 4)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4. 英文摘要 1)字数:150~200。 2)内容:做到对中文摘要转译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3)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5. 关键词 1)一般采用3~6 个关键词 2)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6. 第一作者简介 1)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通邮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 例如: 2)请确保以上信息的正确性。由于以上信息将公开出版,作者有权选择保护隐私权的联系方式。但请在文章后面提供作者手机,以便及时和作者保持联系。本刊会严格为其保密。7. 插图 1)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 2)插图的图名须相应的做英语转译。例如: 图1 施工过程仿真控制面板 Control panel for construction simulation8. 表格 1)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 2)表格的名称须相应的做英语转译。例如: 表1 各桅杆底座中心坐标测量结果 Table 1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ontrol coordinates in mast bases 9. 参考文献 1)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格式。例如:(依次列出常用的图书、杂志、规范、论文集和毕业论文的格式) [1] 江正荣.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周黎光,仝为民,杜彦凯,等. 中国石油大厦双向张弦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 2008,37(3). [3]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4] 刘鹏伟,邓开国. 空间结构 汶川地震震害初步调查[A]//第十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 2008: 722-728. [5] 高恒.大跨预应力张弦结构的试验研究及其ANSYS二次开发 [D].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第十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1]陈世权,郭嗣琮 编著. 模糊预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郭嗣琮,陈 刚 编著.信息科学中的软计算方法,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3]郭嗣琮 著. 模糊结构元理论与模糊分析数学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学术论文[1]Fuzzy analysis and calculate based on structured element,Appli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FLINS Conferenc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04:128-134[2]Asychronous Iterative Algorithm with Relaxation Factor For Training Feedforward Networks[J].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2004): 60-66[3]Econometric modeling using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Int.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Ⅰ),(2004):342-346[4]Homeomorphic Property Between Fuzzy Number Space and Family of Standard Bounded Monotone Functions,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ISCⅡ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04[5]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 Architecture Ootimization,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ISCⅡ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04[6]Fuzzy operation with requisite equality constraint[J]. Int. J. of 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USA),(2005):93-99[7]Markov Chain Forecasting with Information Source and Information Forecasting Space,Int.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Ⅰ),2005:451-454[8]The fuzzy reasoning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J]. 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USA),2(2005):201-207[9]Fuzzy geometric objects model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Infor- mation and Engineering (ICFIE'07).[10]Research on Fuzzy Number Ranking Methods in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 Analysis. 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2007):110-116[11]The Control Problems of Homogeneous Fuzzy Algorithm System with Finite States,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2008)[12]The Methods of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Structured Element,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2008)[13]Elliptical fuzzy number and The method of circular fuzzy structured element,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CICIC-2008)[14]Equality and Identity of Fuzzy Numbers and Fuzzy Arithmetic with Equality Constraints,[15]Fuzzy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ystem with Fuzzy Parameters,模糊系统与数学,(2007):76-83[16]扩张原理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3):43-46[17]一类模糊逻辑系统的收敛性研究,信息与控制,(2004):325 -327[18]模糊实数空间与[-1,1]上同序单调函数类的同胚,自然科学进展,(2004):1318-1321[19]基于结构元的模糊值函数分析学的表述理论,自然科学进展,(2005):547-552[20]模糊分析计算中的结构元方法,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4): 68-75[21]基于结构元的模糊值函数的一般表示方法,模糊系统与数学,1 (2005) : 82-86[22]模糊限定微分方程及定解问题,工程数学学报,, (2005):869-874[23][-1,1]上同序单调函数的同序变换群与模糊数运算,模糊系统与数学,3 (2005):105-110[24]一类含模糊参数系统模糊可靠度函数的结构元算法,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274-280[25]由结构元线性生成的非对称模糊数四则运算,模糊系统与数学,,增刊 (2006):100-106[26]基于模糊结构元的模糊级数,模糊系统与数学,,2004: 85-89[27]模糊库存经济批量分析的结构元方法,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392-396[28]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三种结构元方法,运筹与管理,(2007):19-23[29]基于结构元理论及加权平均法的模糊多属性决策,运筹学学报,(2007):66-71[30] 基于模糊结构元理论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2007):343-348,[31] 基于遗传算法的煤层注水渗透特性参数反演,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60-63[32] 区间二次规划在确定模糊评价因素权向量中的应用,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3):99-103[33]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卡车路段行程时间实时动态预测,煤炭学报,(2005):796-800[34] 模糊值函数分析学的结构元方法简介(Ⅰ)-结构元与模糊数运算,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87-93[35] 模糊值函数分析学的结构元方法简介(Ⅱ)-模糊值函数及微积分的结构元表述,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73-79[36] 一种新型自寻优模糊控制器,控制工程,(2003):469-471[37] 基于结构元的模糊值函数解析表示与微积分,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513-517[38] 模糊分析数学的结构元理论,中国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香港Global-Lik Infomattcs 出版社,2004年7月,95-104[39] 不规则介质采场气体模糊渗流问题的模糊数值解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99-102[40] 基于多层前馈网络的计量经济模型敏感性分析方法,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786-788[41] 结构元线性生成的模糊数列与级数收敛性,科学技术与工程,15(2005):1053-1056[42] 基于结构元理论的模糊网络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5(2007)[43] 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经济系统因素关联分析,技术经济,6 (2004):63-65[44] 多层前馈网络在商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840-843[45]模糊温控仪表的研究与发展,机械设计与制造,5(2003):126-128[46]由模糊结构元生成的指数型和正弦型模糊数的四则运算,科学技术与工程,3(2006)[47]等式限制型模糊级数,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431-433[48] 基于时序关联规则的客户需求预测方法研究,科技和产业,(2004):22-26[49]由结构元线性生成的模糊数的运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2006)[50]基于结构元模糊值函数的Newton-Laibniz 公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688-690[51]模糊数与模糊值函数的结构元线性生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3 (2006)[52]模糊限定微分方程及解的表达形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553-555张[53]非线性数值函数优化中非等位交换的遗传算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704-707[54]n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模糊初值问题的结构元解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412-414[55]基于BP网的关联分析法,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4-6[56]一种基于统计信息的模糊推理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268-271[57] 一种基于因素贡献率的自适应前馈网络算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2003):131-134[58]采场模糊渗流定解问题的可表示性,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 (2003):127-130[59]遗传算法的改进及其在方程组求解中的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272-274[60] 非线性变权模糊控制算法及控制芯片的EAD设计,中国科协会议论文集,2004年10月[61]几种模糊控制算法的MATLAB仿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 (2003): 278-280[62]基于模糊结构元方法的模糊线性回归模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418-420[63] 关于最佳条件信任算子的存在性问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64] 等式约束下的模糊运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 (2005):[65] 用模糊线性规划优化公司资本结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698-700[66] 一种多层前馈网络计量经济建模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增刊)2005:280-282[67] 基于结构元的圆楔形复模糊数的乘除运算,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数学/力学专辑),第2卷第1期(2007):46-50[68] 基于数据色彩与文法Fuzzy识别的回归模式选择,鞍山科技大学学报,3(2004):161-165[69] 基于结构元的系统模糊可靠性计算,第三届全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2005:[70]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研究,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论文集2007.[71] 基于结构元理论的折衷型决策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1(2008):52-55[72] 一种求解TSP问题的新型遗传编码方案,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206-208[73] 多种模糊值函数微分定义的统一表述,模糊系统与数学,(2008)[74] 模糊数的相等、同一与等式限定运算,模糊系统与数学,(2008)[75] 基于结构元理论的变量模糊的线性规划,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76] 基于结构元的复模糊数四则运算,模糊系统与数学,(2008)6、科研与教学奖励[1]1996年,主持研制的《MWK型模糊温控仪》获国家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奖。[2]1998年,主要参加完成的《矿井通风安全与采场自然发火防治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3]2003年,编著的《信息科学中的软计算方法》获阜新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4]2003年,主要参加完成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研究》获阜新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5]2004年,主持完成的《基于模糊渗流的采场自然发火预测与控制模型研究》获阜新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6]2005年,主要参加完成的《 资源型城市(阜新市)生态环境评估、预测研究及软件开发 》获阜新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7]2005年,主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获辽宁省省级优质精品课。

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杂志质量,现对题名、作者署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插图、表格、参考文献的格式做统一说明。1. 题名 1)字数:20字以内。 2)中文题名:可以反映出论文中特定的内容,是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 3)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其以名词短语最为常见。且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虚词小写(超过4 个字母的虚词首字母大写)。 4)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2. 作者署名1)作者单位:准确列出所在单位的全称和英文名称。高校老师单位写到二级单位。例如: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一个作者只能列出一个所在单位。 3)作者的英文署名满足汉语拼音格式。例如:Zhang Kewen3. 中文摘要 1)字数:150~200。 2)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力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 语义确切。3)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 , “介绍了……技术” 、 “得出了……结论”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 、 “作者”等作为主语。 4)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4. 英文摘要 1)字数:150~200。 2)内容:做到对中文摘要转译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3)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5. 关键词 1)一般采用3~6 个关键词 2)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6. 第一作者简介 1)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通邮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 例如: 2)请确保以上信息的正确性。由于以上信息将公开出版,作者有权选择保护隐私权的联系方式。但请在文章后面提供作者手机,以便及时和作者保持联系。本刊会严格为其保密。7. 插图 1)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 2)插图的图名须相应的做英语转译。例如: 图1 施工过程仿真控制面板 Control panel for construction simulation8. 表格 1)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 2)表格的名称须相应的做英语转译。例如: 表1 各桅杆底座中心坐标测量结果 Table 1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ontrol coordinates in mast bases 9. 参考文献 1)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格式。例如:(依次列出常用的图书、杂志、规范、论文集和毕业论文的格式) [1] 江正荣.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周黎光,仝为民,杜彦凯,等. 中国石油大厦双向张弦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 2008,37(3). [3]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4] 刘鹏伟,邓开国. 空间结构 汶川地震震害初步调查[A]//第十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 2008: 722-728. [5] 高恒.大跨预应力张弦结构的试验研究及其ANSYS二次开发 [D].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第18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1 土结构强度模型研究 岩土力学 2013-01-04 17:35 期刊2 钻爆法修建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分析 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8-07-01 中国会议3 对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指标体系的研究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2005-06-30 中国会议4 城市地铁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变位规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 2004-11-01 中国会议5 二十一世纪是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年代 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 2009-09-23 中国会议6 客运专线长大隧道设计施工的讨论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5-11-01 中国会议7 静态组构下的颗粒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11-11-04 中国会议8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 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12-01 中国会议9 爆破对围岩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影响 杨小林; 王树仁; 王梦恕 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1-10-01 中国会议10 北京西单立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模糊分析 贾嘉陵; 王梦恕; 张顶立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2005-06-30 中国会议11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本构关系模型研究卫振海; 王梦恕; 张顶立 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12-10-12 中国会议12 土体颗粒链强度模型研究 卫振海; 王梦恕; 张顶立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11-11-04 中国会议13 胶州湾海底隧道断层带注浆方案探讨 卓越; 王梦恕 地下工程施工与风险防范技术——2007第三届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 2007-11-01 国际会议14 中原交通与物流产业体系的研究 王梦恕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特邀报告集 2008-09-01 中国会议15 浅埋暗挖法穿越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分析 张晓丽; 张顶立; 王梦恕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 2005-07-01 中国会议16 堆载厂房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比选分析 贺美德; 刘军; 乐贵平; 黄生文; 王梦恕 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 2008-11-01 中国会议17 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势在必行 王梦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4-06-01 中国会议18 关于奥运建筑等大型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标准的几点建议 陈肇元; 钱七虎; 范立础; 赵国藩; 王梦恕; 吕志涛; 刘建航; 杨秀敏; 陈厚群; 施仲衡; 董石麟 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发展方向——论述与建议 2005-06-30 中国会议19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下土体变位的分析评估 王占生; 王梦恕; 张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4-06-01 中国会议 。

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杂志质量,现对题名、作者署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插图、表格、参考文献的格式做统一说明。1. 题名 1)字数:20字以内。 2)中文题名:可以反映出论文中特定的内容,是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 3)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其以名词短语最为常见。且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虚词小写(超过4 个字母的虚词首字母大写)。 4)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2. 作者署名1)作者单位:准确列出所在单位的全称和英文名称。高校老师单位写到二级单位。例如: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一个作者只能列出一个所在单位。 3)作者的英文署名满足汉语拼音格式。例如:Zhang Kewen3. 中文摘要 1)字数:150~200。 2)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力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 语义确切。3)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 , “介绍了……技术” 、 “得出了……结论”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 、 “作者”等作为主语。 4)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4. 英文摘要 1)字数:150~200。 2)内容:做到对中文摘要转译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3)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5. 关键词 1)一般采用3~6 个关键词 2)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6. 第一作者简介 1)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通邮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 例如: 2)请确保以上信息的正确性。由于以上信息将公开出版,作者有权选择保护隐私权的联系方式。但请在文章后面提供作者手机,以便及时和作者保持联系。本刊会严格为其保密。7. 插图 1)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 2)插图的图名须相应的做英语转译。例如: 图1 施工过程仿真控制面板 Control panel for construction simulation8. 表格 1)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 2)表格的名称须相应的做英语转译。例如: 表1 各桅杆底座中心坐标测量结果 Table 1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ontrol coordinates in mast bases 9. 参考文献 1)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格式。例如:(依次列出常用的图书、杂志、规范、论文集和毕业论文的格式) [1] 江正荣.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周黎光,仝为民,杜彦凯,等. 中国石油大厦双向张弦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 2008,37(3). [3]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4] 刘鹏伟,邓开国. 空间结构 汶川地震震害初步调查[A]//第十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 2008: 722-728. [5] 高恒.大跨预应力张弦结构的试验研究及其ANSYS二次开发 [D].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1] 舒沁沁.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思考[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 [2] 杨金凤. 关于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05) . [3] 周园. 以循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11) . [4]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J]. 现代焊接, 2009,(09) . [5] 刘运动,宋守君. 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谈城市竞争力[J]. 中国建设教育, 2007,(03) . [6] 肖光荣. 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9,(05) . [7] 王翔.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 [8] 朱允卫,阮建青. 非农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J]. 国际学术动态, 2006,(01) . [9] 沈锋. 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11) . [10] 汪剑平,程启智.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趋同和趋异及其制约因素[J]. 求索, 2009,(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 条 [1] 严汉平. 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 西北大学, 2004 . [2] 李文星. 地方 *** 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四川大学, 2004 . [3] 马克继. 云南 *** 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 [4] 沈月琴.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5] 梁志杰. 联合补充库存问题的模型及算法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 [6] 黄文芳. 大城市郊区农村的价值研究[D]. 复旦大学, 2005 . [7] 杨筠. 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四川大学, 2005 . [8] 吕勇斌.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9] 刘拓.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10] 陈文福. 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四川大学, 2005 .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4 条 [1] 仲雷. GIS支持下的安徽省区域发展均衡性分析[D]. 安徽师范大学, 2004 . [2] 赵全超. 我国三大经济圈城市群能级分布研究[D]. 天津大学, 2004 . [3] 介小兵. 陇南山区经济发展及其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 [4] 李燕.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 [5] 林琳. 区域人口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 [6] 李玮娜. 山东省旅游资源非优区及开发研究[D]. 青岛大学, 2004 . [7] 李晓萍. 基于区间判断的AHP理论与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 [8] 闫卫阳. 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模型化与智能化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04 . [9] 杨忠臣. 区域空间布局的理论与方法——以江苏省高淳县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 [10] 胡丽. 三峡库区小城镇资源集聚与配置途径研究[D]. 重庆大学, 2004 .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林奇胜. 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思考[A]. 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7 . [2] 马丽卿. 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分析及空间重构[A]. 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7 . [3] 陈德广,乔卫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区域经济分异研究[A].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 2008 . [4] 薛领. 海淀区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5] 肖春梅. 论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定位及其实现途径[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6] 刘镇. 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区域经济研究对象的再认识[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7] 阚兴龙. 基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东莞市为例[A]. 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 2007 . [8] 闫卫阳. 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A].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 2008 . [9] 侯希望,舒华英,方旭. 遗传算法在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 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10] 黄家骅. 论非均质空间的经济分析[A].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 2009 .

麻烦采纳,谢谢!

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

1) 郑振飞、陈宝春,钢筋混凝土无铰拱非线性平面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1988年第4期2) 陈宝春、郑振飞,空间曲杆结构的内力分析,全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三届全国城市桥梁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天津大学出版社3) 陈宝春、郑振飞,拱桥非线性温差的应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4) 郑振飞、陈宝春,福建古桥的建筑艺术,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5) 陈宝春、郑振飞,弯桥计算方法的研究述评,福建交通科技,1992年第2期6) 陈宝春、蒋春方、郑振飞,多格式斜桥受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7) 郑振飞、陈宝春,拱桥极限状态设计理论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4期8) 陈宝春、郭金琼,安溪凤城悬索桥设计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9) 陈宝春、郭金琼、郑振飞,铭选大桥设计,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0) 陈宝春等,某钢管混凝土拱桥静载测试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1) 陈宝春、张和秋、钱士唐,远行优先环交理论及其在紫阳分离式立交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2) 陈宝春、吴明仁, PWS编索法在轻型悬索桥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3) 陈宝春,肋板式钢筋混凝土悬索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增刊)14)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综述, 桥梁建设,1997(2)15) 陈宝春、郭金琼、毛承忠等,316国道福建闽清石潭溪大桥优化设计,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97(5)16) 陈宝春、孙潮,石潭溪大桥施工受力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11(4),1998年12月,pp:51-571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桥设计计算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12月, 26(6),pp: 81-8518) 陈宝春、邹中权,兰溪大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3(4),1998年12月,)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199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 陈宝春、徐爱民,钢管混凝土拱肋截面温度场分析,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99(3):86-9121)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 等,コンクりート充填钢管ァーチ桥の非缐形地震応答特性,第25回地震工学研究発表会讲演论文集,)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钢管コニケリート合成ァーチ桥ぉょび水平旋回架设工法の発展,桥梁と基础(日).1999(2)23) 陈宝春、陈友杰,钢管混凝土肋拱面内受力全过程试验研究,工程力学,17(2),2000年, pp. 44—50(EI收录)24) CHEN Baochun, LIN Ying, XU Aimin, Analysis of the CFST Arch Bridge Temperature Inner Forc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Conference on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Los Angeles , March, 2000, pp. 239--24625)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Experimental Study on Whole Process of CFST Rib Arch Bridge under In-plane Loads,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rch, 2000, Los Angeles, pp167--17226) 陈宝春、徐爱民、孙潮, 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内力计算时温差取值分析,中国公路学报, 13(2),2000年4月,pp. 52—56(EI收录)27) Baochun Chen, Shuisheng Chen, Yuqing Liu,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Natural Vib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seismic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Theories and Applying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th Experts), Y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pp136-14628)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设计探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505—51229) 陈宝春、刘织、林涵斌,世界海底隧道工程进展与台湾海峡通道构想,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4),2000年8月:51-5530) 陈宝春、陈友杰、刘玉擎,钢管与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桥梁建设,2001(1),总第134期:17—2031) 陈宝春、孙潮、陈友杰,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公路交通科技,2001(2),pp24—28 ,32) 刘玉擎、陈宝春、彦阪熙,架构式合成タイドァーチ桥の构造特性ぉょび耐震性能,构造工学论文集,Vol. 47A,,PP:1475-148433)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长大スパン复合バランスドァーチ桥,桥梁&都市Project(日).2001(4),, pp:40-4434)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Liu Yuqiong, HYBRID ARCH BRIDGE OF STEEL TUBE AN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9-21, Sept. 2001, Paries France35) 吴庆雄,陈宝春,高桥和雄等,中国におけるコニケリート充填钢管合成ァーチ桥の建设の状况と技术の课题[J]. 桥梁と基础(日),2001(10):40-46,36) 陈宝春、王来永、陈水盛, 钢管混凝土悬臂短柱试验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6),2001年12月,pp: 98-1033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问题研究[J],桥梁建设,2002(3),总第143期,55-5938) Baochun Chen,STATE OF THE ART REPORT O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orts, August 28-31 2002, Tianjin, China, Science Press, 2002,Beijin: 759—765(ISTP收录)39) 陈宝春,欧智菁,王来永,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6),2002年12月,pp:838-84440)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1)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EI收录)42)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EI收录)43)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44)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45)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46)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7)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EI收录)48)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EI收录)49)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50)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51)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EI收录)52) 陈宝春,拱桥技术成就与展望,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朝华出版社,2004年,121-12553) 陈宝春、黄卿维、盛叶,体外索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中外公路,24(2),2004年4月,34-3754)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Truss Arch,Advances in Concrete an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ACS 2003, 17-19 September 2003, Xuzhou, China, pp:1367-137255) 陈宝春、杨亚林、孙潮,铝桥的应用与发展,世界桥梁,2004(2),2004年6月,68-7056) 陈宝春、黄福云、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短柱极限承载力的等效单圆管算法,公路交通科技,21(6),2004年6月:50-5357) 陈宝春,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肋刚度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4(3),2004年6月, pp:105-10958) 陈宝春、彭桂瀚,部分斜拉桥发展综述,华东公路,2004(3),2004年6月,89-9659) 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受力性能分析,铁道学报,26(4),2004年8月:87-92(EI收录)60) Baochun Chen, Recent Advances on Design Theory of CFST Arch Bridges, Metropolitan Habitats and Infrastructure--IABSE Symposium, Shanghai 2004, IABSE Reports, Vol. 88, 244-24561) 陈宝春 刘振宇 孙潮,半圆形钢拱的空间稳定性试验,中外公路,24(5),2004年10月,61-6562)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 Ze-bao Qin, Hiroshi Hikosaka,APPLICA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AND STUDY ON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rch Bridge IV, Advances in Assessment,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7-19, Novt. 2004, Barcelona, Spain, 38-5263) 陈宝春,黄玲,吴庆雄,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世界桥梁,2004(4),2004年12月,5-864)陈宝春、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肋灌注管内混凝土时的截面应力分析,中国公路学报,18(1),2005年1月,73-7665)陈宝春、黄福云、盛叶.钢管混凝土哑铃形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1),2005年2月,187-19466) 陈宝春、肖泽荣 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偏压构件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2),2005年4月,89-9567) 陈宝春,黄卿维, 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应用综述,公路,2005年7月,2005年第7期,45-5368)陈宝春、盛叶、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梁受弯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2(4),2005年8月,119-12569) Chen Baochun,State-of-the-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 bridge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Dimensions of Bridge (Keynote paper), 24-25 October 2005, Fuzhou, China, 13-2470) 陈宝春,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空间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005年第6期71)陈宝春,韦建刚,林英,管拱面内两点非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39(1),2006年第1期:43-4972)陈宝春 杨亚林,钢管混凝土上承式拱桥桥型分析,公路,2006年第2期,1-473)陈宝春,黄卿维,600m跨径混凝土拱桥的试设计研究,中外公路, 26(1),2006年第1期:80-8274)陈宝春,超大跨径混凝土拱桥的研究进展,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4月:198-20475)陈宝春韦建刚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单肋拱空间受力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3(5),2006年5月,99-10676)Baochun Chen, WEN-Jin Huang,Recent Achievements in Bridge Engineering in China (Keynote report),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37-5677)Bao-chun Chen, Jing Gao, Huai-ying Zheng,Studies on Behaviors of CFST “Fly-bird-type”Arch Bridge,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205-21278)陈宝春,杨亚林,钢管混凝土拱桥调查与分析,世界桥梁,2006年第2期,2006年6月:73-7779)WU Qingxiong , TAKAHASHI Kazuo,CHEN Baochun , Using Cable Finite Elements to Analyze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Stay Cables in Cable-stayed Bridge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23(6), Aug20 2006:691-)Bao-Chun Chen,Future Trends on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ISSEYE-9), Science Press, 18th—21th, Fuzhou: 1997-200281)CHEN Bao-chun, OU Zhi-jing, Analyses on Critical Load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Laced Columns Compressed Eccentrically, 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August 2006, Harbin, China, 111-11582)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长细比影响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73-7983)欧智菁,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面内极限承载力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80-83(102)84)陈宝春,黄卿维,葡萄牙亨里克拱桥的设计与施工,世界桥梁,2006(3),2006年9月:1-485)陈宝春,韦建刚,林嘉阳,钢管混凝土拱空间受力性能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5),2006年10月:732-73886)陈宝春,王远洋,黄卿维,波形钢腹板混凝土拱桥新桥型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09-21687)陈宝春,张伟中,汤意,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无风撑拱桥的设计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29-23488)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等效梁柱法,铁道学报,2006年第6期89)陈宝春,高婧,吴庆雄,钢拱桥发展概况,钢拱桥发展论坛,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第30卷(增刊),2006年11月:22-3090)Wu Qingxiong, Takahashi Kazuo, Chen Baochun: Influence of Cable Loosening on Nonlinear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Inclined Cable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 February20 2007: 219-237 (SCI, EI收录)91)吴庆雄,陈宝春,桅杆结构的斜索面内固有振动计算的修正Irvine方程,工程力学,24(4),2007年4月,18-2392)Bao-chun CHEN, Jing GAO, Lin YE,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s in China,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fib Symposium Dubrovnik 2007, Croatia, May 20-23, 2007: 69-7693)陈宝春,黄文金, 圆管截面桁梁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8(3),2007年6月,31-3694)Bao-chun Chen, Desig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4th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the Conceptual Approach to Structural Design, 28-29 June 2007, Venice, Italy: 349-35795)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40(6),2007年6月:32-4196)陈宝春,韦建刚,管拱面内五点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07年6月,24(6):73-7897)陈宝春,吴庆雄,王远洋,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箱拱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7(3), 2007年6月:47-5398)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与研究最新进展,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II册),工程力学杂志社,2007年8月:395-39899)Bao-chun CHEN, An Overview of Concrete and CFST Arch Bridges in China (invited lecture), Proceedings of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29--44100)Bao-chun CHEN, Yuan-yang WANG, Concrete Arch with Corrugated Web—A New Aprroach for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807-814

技术规程、标准:甘肃省地方标准.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建筑构造图集(DBJT25-99-2003,甘02G10).兰州:甘肃省建设厅,2003.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兰州: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教材:[1]陈兴冲主编,韩建平、王琳副主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系列教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2]周云、张文芳、宗兰、韩建平等编著.土木工程抗震(新世纪土木工程专业“实用创新型”系列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2011(第二版)、2013(第三版)[3]赵顺波主编,徐成祥、周新刚副主编,韩建平等参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百校土木工程专业通用教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主要论文:1.韩建平,王洪涛,刘云帅.基于概率性人行荷载模型的楼板结构振动分析[J].工程力学,2014,31(2):.韩建平,陈军,邹新磊.基于性能的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设计与抗倒塌能力评估[J].建筑结构,2014,44(4):63-68,[J].MathematicalProblemsinEngineering,[C]..韩建平,魏宏亮.基于不同地震事件数据的竖向地震动特性统计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3,46(S1):127-133.(EI)6.韩建平,郑沛娟,骆勇鹏,谢强,王苍和.一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J].工程力学,2013,30(S):99-103.(EI)7.韩建平,骆勇鹏.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静动力修正理论及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5):.韩建平,骆勇鹏.基于响应面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静动力修正[J].公路交通科技,2013,30(11):.韩建平,陈军.无粘结后张预制混凝土梁柱自复位节点基本力学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6):.韩建平,邹新磊,夏润乔.不同连接方式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3,25(1):.韩建平,周伟.汶川地震竖向地震动特征初步分析[J].工程力学,2012,29(12):211-219.(EI)12.韩建平,王洪涛,李林.无填充墙基础隔震砸悦框架在环境激励下的动力特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4):.韩建平,杨军平.考虑结构构件退化特性评估大震下RC框架抗整体性倒塌能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6):.韩建平,刘海鹏.利用探地雷达检测金属矿山井巷支护体混凝土[J].甘肃科学学报,2012,24(2):.冯兴科,韩建平,李慧.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C].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沈阳,2012,III:.韩建平,郑沛娟,骆勇鹏,谢强,王苍和.一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识别[C].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沈阳,2012,I:.韩建平,周伟,李慧.基于汶川地震数据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中长周期SDOF体系最大响应相关性[J].工程力学,2011,28(10):185-196.(EI)18.韩建平,王洪涛,刘云帅,杜永峰,李慧.环境激励下基础隔震结构的主要动力特性研究.振动与冲击,2011,30(11):266-271.(EI)19.卢文胜,韩建平,吕西林,周颖,钱江.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结构整体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32(3):90-98.(EI)20.罗维刚,韩建平,钱炯,周伟.基于Hilbert_Huang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及振动台试验验证[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33(1):.韩建平,柴巧利.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应用新进展[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28(3):.韩建平,冯兴科,柴巧利,杨军平.汶川地震受损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1,28(3):.韩建平,李林,王洪涛,钱炯.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J].世界地震工程,2011,27(1):[C]..(CPCI-S)[C]..(CPCI-S)26.韩建平,李达文.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自然激励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J].工程力学,2010,27(8):54-59.(EI)27.韩建平,钱炯,董小军.采用镜像延拓和RBF神经网络处理EMD中端点效应[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30(4):414-417,474.(EI)28.韩建平,周伟.基于汶川地震记录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SDOF体系响应的相关性[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S):10-15.(EI)29.韩建平,董小军,周伟.基于振动台试验的RC框架模型修正及模拟损伤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5):.韩建平,李达文,王飞行.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子空间识别的模态参数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1):.韩建平,李晓松.基于性能的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设计分析*[J].建筑结构,2010,40(S2):.韩建平,邹新磊,罗熠,王洪涛.汶川地震甘肃严重影响区砖混房屋震害特点及鉴定加固[C].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32(S2):41-44,.韩建平,董小军,罗维刚,钱炯,王飞行,李达文.某在役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拱渡槽的耐久性评定[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31(2):.韩建平,董小军,钱炯.基于环境振动测试的钢筋混凝土渡槽空腹桁架拱有限元模型修正[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35(5):[C].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OpticalEngineering,2008,73750K-1-7.(EI)36.韩建平,阎茹,李慧.基于性能的黏弹性阻尼器减震结构抗震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1):.韩建平,杨文侠,李慧.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应力空间桁架组合体系的静动力非线性分析[J].建筑科学,2008,24(5):.韩建平,王飞行,王志华.钻芯法检测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若干问题探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0(2):.韩建平,王飞行,李慧.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比较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25(3):.罗维刚,钱炯,韩建平,裴海瑜,董小军.在役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拱渡槽检测及状态评估[J].甘肃科学学报,2008,20(4):.韩建平,杨文侠.预应力空间组合桁架减振加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工程实践及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S2):318-321.(EI)42.韩建平,吕西林,李慧.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及对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要求[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27(4):.韩建平,王飞行,李达文,张俊文,陈刚.某矿区典型井巷支护体检测及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7):167-173,.韩建平,阎茹,杜永峰.粘弹性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能力谱分析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28(6):.韩建平,李慧,杜永峰,白中伟.装设粘弹性阻尼器钢筋混凝土结构弹性时程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1):.韩建平,白中伟,杜永峰,李慧.基于工程结构减振控制目的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性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4):.韩建平,李慧,杜永峰.装设粘弹性阻尼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实用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李慧,姚云龙,杜永峰,党育,韩建平.叠层橡胶支座与柱串联体系动力失稳特性探讨[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1):.党育,杜永峰,李慧,韩建平.基础隔震结构的耗能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3):.韩建平,张贵文,宋彧,李慧.房屋纠倾中地基土体刚度调节的理论与实践[J].结构工程师,2004,3:43-46,.杜永峰,党育,李慧,张迪,姚云龙,韩建平.基于非比例阻尼模型的隔震结构动力分析软件[J].建筑结构,2004,34(6):.韩建平,李慧,杜永峰,宋彧,党育.智能材料与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28(1):.韩建平,李慧,李庆福,苏长吉.湿陷性黄土地区大直径挖孔扩底灌注桩实用设计方法[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28(2):.杜永峰,张迪,党育,姚云龙,韩建平.基础隔震结构简化模型的振动参数识别[J].世界地震工程,2001,17(2):.杜永峰,狄生奎,尹维祥,韩建平.隔震结构等代体系动力响应的小参数逼近解法[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0,26(2):72-77.

需要社么可以到 文秘范文 网站搜去。毕业论文的格式。摘 要关键词:(自定义中文关键词3~5个)论文英文题目Abstract[内容应当与中文摘要相同]Key Words:(英文关键词3~5个,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目 录摘 要 1Abstract 2插图或附表清单 1注释说明清单 1引 言 31[1级标题] [2级标题] [3级标题] [2级标题] [3级标题] 42[1级标题] [2级标题] 53[1级标题] [2级标题] 64[1级标题] [2级标题] 7结 论 8参 考 文 献 9附 录 12在 学 取 得 成 果 13致 谢 14插图或附表清单(此页并非必要,不需要时请删除此页。)注释说明清单(此页并非必要,不需要时请删除此页。主要是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方面的注释清单。)引 言〔单击此处键入引言〕1[1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2[1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3[1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4[1级标题][2级标题][3级标题]结 论参 考 文 献[1] 蔡开科著. 连续铸钢. 北京:冶金工艺出版社,1987.[2] Robertson T,Perkins A.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Liquid Steel Temperature in Continuous Casting,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1986,13(6):301~310.[3](1)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例:[1] 王秋霞,贺世成. 25t转炉炉外钢水温降规律研究总结,炼钢,1996,12(5):14~18.[2] 亚洲地质图编图组. 亚洲地层与地质历史概述,地质学报,1978,3:194~208.[3] 赵均宇. 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章太炎,光明日报,1977.3.24(4)[4] Herbert A, Jmson C, Norton G K, etc. Experience with Powder and Wire Injection at British Steel Corporation, Lackenby Works, Basic Oxygen Steelmaking Plant,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1987,14(1):10~16.(2)专著:例:[5] 熊光愣,肖田元,张燕云编著. 连续系统仿真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6] 中国科学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沙群岛考察组. 我国西沙群岛的土壤和鸟粪矿.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7] Borko H, Bernier C L. 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Academic Pr., 1978.[8]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 Names of persons: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 3rd ed . London: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 1977.(3)学位论文:例:[9] 李顶宜. 钢包热循环过程传热物理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研究:学位论文. 北京:清华大学热能系,1994.[10] Cairns R B. Inf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issertation〕. 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1965.(4)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例:[11]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 地球物理学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47[12] 黄蕴慧. 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 见:程裕淇等编. 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38~39[13] Buseck P R, Nord G L, Veblen D R. Subsolidus phenomena in pyroxenes. In:Prewitt C T,ed.Reviews in mineralogy, pyroxenes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1980. 117~211(5)会议文献:例:[14] Rosenthall E M,ed.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 of Montreal, 1961. Toronto:Univ . of Toronto Pr. ,1963.[15] 吴晓东,刘青,徐安军等. 炼钢厂过程温度-时间优化控制模型的建立,第八届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术委员会, 2000.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0.(6)报告:例:[1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 Geneva : WHO,1970.[17] 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都钢铁公司. 首钢第三炼钢厂高效连铸技术攻关报告: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都钢铁公司. 北京:首都钢铁公司,1998.[18] Le Maitre . Numercal petrology: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 of geochemical data . Amsterdam:Elsevier, 1982. 210附 录在 学 取 得 成 果一、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应注明奖励名称、授奖机构、授奖时间等。二、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应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来填写。三、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技成果应注明课题名称、参加身份、通过时间、通过方式、评定机构等。致 谢

第十八届叶轮机学术会论文

编号 xxxxxx大学毕 业 论 文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2004 年 月“目录”样式Reflection on Chomsky’s Idealization of LanguageI. IntroductionII. DemonstrationA. Language as a concrete system of signs, has its own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xt of . Language is a conventionalization of . Language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is born with society. It develops and interacts with the .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 Language evolves hand in hand with the from the society upon ) Macrolinguistic perceptive2) Microlinguistic from language upon society 1)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2) Social factors and linguistic researchIII. Conclusion“英、中文摘要、关键词”样式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omsky’s methodology of idealization in linguistic research. Although the idealization in physical research from which Chomsky’s idealization deprives can still keep natural laws’ validity, the author points out Chomsky’s idealization is not accessible. The key point lies in the exclusion of social factors in his research. Then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reason why Chomsky’s exclusion of social factors is not accessible from two aspects: (1) Language is a concrete system of signs. (2)Language is a social institution. Only in the context of society are these features significant and integrate, can language bear its form and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and keep up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society. Therefore instead of “being idealized” out of linguistic research, social factor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base of the research. Otherwise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will be totally changed and the research itself will be misguided. As for what factors can be temporarily idealized without changing language’s fundamental features? This is a question worth our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摘要:本文从Chomsky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理想化模式入手,认为Chomsky为了使研究变得简单,便将与语言关系紧密的社会因素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理想模式。接下来本文从两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理想化模式不可取的原因:一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下才能具有完整的意义。二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发展过程,都在不断地和社会发生着相互作用。故而只要是研究语言学,我们就不能将社会因素“理想化”。至于什么因素可以暂时不予考虑,这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关键词: 理想化,符号系统,社会结构,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1.统一使用A4纸,单面打印;2.封面:封面栏目要求打印;3.字体全部用宋体;主标题行要求用小二号字加黑,次标题用三号字加黑,再次标题用小三号字加黑,以此类推。正文内容要求用小四号字;行距为单倍;页边距左为3㎝、右为2㎝、上为㎝、下为㎝;4.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放在右下角,由正文首页开始编排,封面封底不编入页码;5.题目:简要、明确,一般不超过20字;6.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为3~8个,另起一行,排在摘要下方,词与词之间以“;”分隔;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要求与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一致;摘要和关键字用小四号字;7.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的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课程论文不列入);8.结构层次序数的表示方法:第一层为“1”,第二层为“”,第三层为“”,第四层为“”,正文中序号用“①”表示,不分段;9.附表与插图:附表要有表号、表题;插图要有图号、图题;所有的图表都应具有“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的意思;10.致谢:在正文后对单位和个人等表示感谢的文字(课程论文不列入);11.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课程论文不列入)(1)为了整篇材料的完整,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3)对一般读者并非必须阅读,但对本专业人员有参考价值的资料;12.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照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标注的符号为“[ ]”,作为上标,在标点符号前使用;(2)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为:①参考文献是连续出版物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②参考文献是专著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③参考文献是论文集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止页码④参考文献是学位论文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博士、硕士或学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参考文献是专利时,其格式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3)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另外,作者(主要责任者)不多于3人时要全部写出,并用“,”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等”或“et al”前加“,”号。装订格式1.课程论文一律左边装订成册;2.装订顺序为:封面、题目、论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直接套用 著录格式: [序号] 编著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例:[1] 刘谋佶, 吕志咏, 丘成昊. 边条翼与旋涡分离流[M]. 北京: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8. 24~27.[2] Isidori A.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M]. 2nd, New York: Springer Press, 1989. 32~33.注:初版书不标注版本,页码是可选项。(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 题目[J]. 刊名,年,卷(期):页码.例:[1] 傅惠民. 二项分布参数整体推断方法[J]. 航空学报,2000,21(2): 155~158.[2] Moustafa G H. Interaction of axisymmetric supersonic twin jets[J]. AIAA J, 1995, 33(5): 871~875.注:外文期刊的刊名可用简称;请注意标注文章的年、卷、期、页,不要遗漏。(3) 学位论文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D]. 地点:单位,年.例:[1] 朱刚. 新型流体有限元法及叶轮机械正反混合问题[D]. 北京:清华大学,1996.[2] Sun M. A study of helicopter rotor aerodynamics in ground effect[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1983.(4)论文集,会议录 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5)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A]. 见:主编. 论文集名[C].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1] 陈永康,李素循,李玉林. 高超声速流绕双椭球的实验研究[A]. 见: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编. 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9~14.[2] Peng J, Luo X Z, Jin C J. The study about the dynamics of the approach glide-down path control of the carrier aircraft[A]. In: GONG Yao-nan ed.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n Aerospa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C]. Beijing: Chinese Socie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1997: 236~241.注:会议文集的出版者可能不是正式的出版社;出版地指出版者所在地,不一定是会议地点。(6)科技报告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R]. 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孔祥福. FD-09风洞带地面板条件下的流场校测报告[R].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技术报告 BG7-270,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89.[2] Carl E J. Analysis of fatigue, fatigue-crack propagation and fracture data[R]. NASA CR-132332, 1973.注:对于NASA报告,AIAA Paper等航空航天领域知名报告,出版地和出版者可以省略。(7)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 著录格式:[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MIL-E-5007 D, 航空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S]. 美国空军,1973.[2] 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注:对于国标GB等,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可省略。(8)专利 著录格式:[序号] 设计人.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例:[1] 黎志华,黎志军. 反馈声抵消器[P]. 中国专利:ZL85100748,1986-09-24.

期刊论文 时间作者期刊1950Wu, Chung-Hua and Wolfenstein,NACA TR 9551950Wu,Chung-HuaNACA TN 22141952Wu, Chung-HuaASME1951Wu,Chung-HuaNACA TN 23021951Wu, Chung-Hua and Brown, C. TN 24071951Wu, Chung-Hua and Brown, C. TN 24551951Wu, Chung-Hua and CostilowNACA TN 24921952Wu, Chung-Hua and Brown, C. of Aeronautical Sciences1952Wu, Chung-HuaASME or NACA TN 26041952Wu, Chung-Hua and Brown, C. TN 27021952Wu, Chung-Hua and Curtis, TN 27491952Wu, Chung-HuaNACA TN 27501953Wu, Chung-HuaNACA TN 29611953Wu, Chung-HuaASME Transactions1954Chung-Hua Wu and Wen WuTechnical Report, 吴仲华机械工程学报1956吴仲华机械工程学报1957吴仲华力学学报1958吴仲华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1962吴仲华机械工程学报1963Wu, Chung-HuaInstitute of Mechanics, 吴仲华机械工程学报1976Wu, Chung-Hua3rdPISABE1980吴仲华红旗1982吴仲华.中美能源与环境学术会议1983吴仲华,朱根兴工程热物理学报1984Wu, Chung-Hua, Wu, W., Hua, , Chung-Hua and Wang,ASME1985Wu, Chung-Hua7th ISABE1985Wu, Chung-HuaProceedings of 7th ISABE1986吴仲华,华耀南,王保国,王正明,张家麟,黄晓燕工程热物理学报1992Wu, Chung-Hua, Wang, Zhengming, Chen, HongjiASME J. of Turbomachinery1992Wu, Chung-Hua, Zhao, Xiaolu, Qin LisenASME J. Of Turbomachinery1993Wu, Chung-HuaNASA Report 4496 1988年组织出版《能的梯级利用与燃气轮机总能系统》一书,对能的梯级利用与总能系统做了全面阐述。并再次论述同时发展烧气烧油的联合循环装置和研究各种在燃气轮机中烧煤的方法的中国燃煤联合循环发展的“双管齐下”方针。由NASA出版了专著《亚声速和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二元和三元旋转流动的通用理论》(NASA Contractor Report 4496,1993年出版)。

  • 索引序列
  • 第十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 第十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 第18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
  • 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
  • 第十八届叶轮机学术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