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优秀的计算机论文格式

优秀的计算机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优秀的计算机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深入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在迅速扩充套件,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带了史无前例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是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奠定技校生的计算机能力基础。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出发点,采用专案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专案化

随着我国IT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语言程式设计、网页设计、区域网组建与维护能力,这就给当前的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从最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由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其在企业的上岗能力,更是影响到其后续的职业发展。因此,改进目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已迫在眉睫。笔者学院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步确立了专案化教学的模式。通过考核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合格率,以及学生的就业上岗情况,我们发现专案化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均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专案化教学模式

作为技工院校课程体系中重要一环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技校生只要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即可,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专案化教学则是在充分掌握技校生的实际能力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对学生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专案,每个专案均以实用为目的,理论部分简单明了,应用部分详细实用,这样就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教学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从而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专案化模式的现实意义

1.突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

技工院校由于其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成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但受制于实际学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采用专案化教学模式,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应用技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技校生学好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的关键因素。但不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兴趣,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以一个个专案任务逐步地使学生体会到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兴趣。

3.理实并举

近年来不少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已经发现没有必需的计算机理论基础,那些“时髦”的专业技能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的每一个专案不仅要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实训内容,这样既能便于教师的备课,还能便于学生巩固知识,更能便于学生课外自学。

三、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案化教学实践

1.合理设定专案

在充分考虑当前技校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将来就业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点相结合,分别设定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中文WindowsXP作业系统、应用文书处理软体Word2003、应用电子表格软体Excel2003、应用简报制作软体PowerPoint2003、掌握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等专案。每个专案都有重点提示和比较经典的习题,便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2.任务驱动

根据技校生的兴趣点,我们在每个专案里又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的方式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应用简报制作软体PowerPoint2003”这一专案中,我们布置了认识PowerPoint2003、掌握简报的基本操作、编辑幻灯片、新增幻灯片中的物件、修饰简报、放映与列印简报等任务,并以例项为主线,使学生在应用例项的制作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3.科学考核

以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主要采用理论考试的模式,有的则采用理论+实训的模式。由于技校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考核方式采取“分层考核”,区别对待的方法。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考核他们掌握教师课堂所讲授内容的情况以及基本操作的正确步骤;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在此基础上,要有意识地扩充套件、提高,这样就能实现以考核促教学、以考核促实训的良好局面。

四、小结

总之,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灵活运用专案+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模式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序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计算机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大专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力,那么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要更加的注重对学对学生解决问题技巧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手段。

【关键词】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计算机技术是适应时代发展和需要的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1]。大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先进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在目前的大专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缺失和弊端,影响着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实际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

一、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一直是影响教学成效提成的阻碍,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陈旧,还是一些简单的理论灌输,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最终目的。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但教师的这一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应用能力的增强。

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大专学生由于本身的文化水平和一些本科的院校存在一些差距,自控能力不强,另外再加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方法过于陈旧,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2]。在课堂上缺乏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不强,并且自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从而导致了整体学习效率的低下。

3.课程内容缺乏系统的联络。

目前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各个知识模组之间的联络性不强,再加上学生本身自我能力水平的限制导致对一些知识无法做到自主的联络和整合,久而久之导致了各种知识过于分散,在对于知识的应用上面容易存在一些遗漏和忘记,在进行具体的操作时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合理的使用,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知识的实用性。

二、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1.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

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来不断的优化教学的方法,以此来更好的迎合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一项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小型的技术比赛,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同时也提升学习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创立更多的实践机会,多去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助于保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无目标的教学往往是比较被动和杂乱的,所以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每一项知识让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学生达到的效果进行严格的规定,尽量的将教学掌握在自己的计划之中。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更加的具有优势。另外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身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对自己进行一个合适的定位,以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增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

3.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是目前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学生自我的差异导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上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有着自身差异的学生还是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那么对于班级内的一部分学生是不太适合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等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3]。另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还要在课下的时候和学生多沟通、交流,以此来透视学生的内心,明白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的一些缺失和不足,从而有助于在课堂上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策略。

4.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策略的有效开展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对该专业的教师进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该对一些在职的教师进行专业的提高和培养,根据社会技术的发展优化教师队伍,使教师在自身的知识内容上面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扩宽教师的知识面。在高素质队伍的支援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掌握才会更加的全面,学习效果更加的高效。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某一门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完全取决于是否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用自己的幽默或者是人格魅力来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4]。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今后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明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另外还要做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优化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学的效率,促进大专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赖薇.试论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碟软体与应用,2013,19:244+246.

[2]陈宁宁.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3]郑康林.试论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4,23:98+58.

[4]郑秀辉.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D].河北大学,.

标准的论文格式 论文其实就是一种文章,就一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有自己独有的论文格式。下面就是标准的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按照上边的论文格式来写,可以使你的论文更加容易被读者了解,被编辑采纳。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某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格式要求一、毕业论文正本的整理、装订要求1. 毕业论文正本装订要求① 统一采用A4幅面、左面竖装;② 材料的装订顺序:封面、目录、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毕业论文的书写格式规范1、毕业论文本身由毕业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七部分组成。(1)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2) 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学校、专业、姓名;正下方注明指导教师及姓名;(3) 指导教师:居中(4) 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200字左右;(5) 关键词:限制在3~5个词汇内;(6) 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各学科、专业的论文均须符合我校学报要求的学术论文的格式,正文要标明章节,图表和公式要按章编号,公式应另起一行书写,并按章编号,正文文字数应在8000字左右; (7)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三、毕业论文的排版格式规范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2、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8~10毫米。3、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下边界25毫米、左边界30毫米、右边界20毫米、装订线位置定义为0毫米。4、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小4号宋体、用第×页和随后的括号内注明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15毫米的位置。5、正文文本:宋体小4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的要求排版。6、论文标题:3号黑体。7、作者和指导教师:标题下隔一行,居中,采用小4号仿宋体,作者在上,指导教师在下。8、摘要和关键词:用小4号仿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9、正文内标题:一级标题采用中文序数(如一、二、三、……)标引、小3号黑体并居中排列;二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2、3、……)标引、4号黑体距左边正文边框两个字对齐排列;三级标题采用加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引、与正文相同字体和对齐方式排列;一级标题与上一段落之间隔一行。10、正文文字:用小4号宋体。11、文中图表: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字体大小与正文协调,手工绘制的要用绘图笔,图表名称和编号准确无误。12、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4字居中,采用4号黑体;具体参考文献目录按小4号仿宋体、靠左对齐、阿拉伯数字标引序号的方式排列。以上排版格式参见文后所附“毕业论文排版打印样式”。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库论文网() 本论文库免费收录大量毕业论文,职称论文,各专业论文 原文链接:

优秀计算机学术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论文的标准格式如下:

1、页码:封面不编页。

2、从目录开始编页,目录使用阿拉伯数字编码,页码编号要求居中。

3、用A4纸单面打印。上、下各为,左右边距为2cm;装订线为1cm。

4、对页眉没有固定要求。

5、一级标题使用“宋体、三号、加粗”

6、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加粗”

7、三级标题使用“宋体、小四号、加粗”

8、四级标题使用“宋体、小四号”

9、建议标题最好不要超过三级,否则适得其反,格式太乱。

10、正文一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倍。

论文大纲内容要求:

1、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2、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

3、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

1、题目。应能总结整篇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能超过20个字。2、论文摘要及关键词。论文摘要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是简单列出每一章的标题。摘要大约300字。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题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不仅是论文的大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的页码。4.介绍(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本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的结论要明确、细化、完整,要明确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根据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或注释号的顺序,在论文正文之后和参考文献之前列出。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来源。(参考文献为期刊时,写作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为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包括文本中过长的公式推导、辅助数学工具、重复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相关说明等。

论文的标准格式:

1、论文题目:简明、确切地表述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般不超过25个字,可分两行书写。

2、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院系、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姓名。

3、摘要: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表述研究内容及结论,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简练,中文摘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4、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及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中文关键词限制在3-8个。

5、正文:论文的主体。论文须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正文要标明各级标题,设计合理,文稿中应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

6、参考文献:必须是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应选用公开发表的资料。以近期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内容直接相关,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论文的排版格式规范化要求

1、版面尺寸:a4。

2、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0毫米。

3、版芯位置(正文位置):按照a4纸张默认格式。

4、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五号timenewroman,处于页面下方、居中。

5、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6、作者:论文题目下隔一行,居中,采用小四号仿宋体,

7、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用五号仿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

8、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1。25倍行距、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的要求排版,采用多级符号版式。

如:一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1、2、3……)标引,采用四号黑体并缩进4个字符排列;二级标题缩进4个字符并用阿拉伯数字(、、……)标引,字体采用小四号黑体。

9、文中图表: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字体大小与正文协调,手工绘制的要用绘图笔,图表名称和编号准确无误。

10、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四字左对齐,采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具体参考文献目录按五号宋体、靠左对齐、阿拉伯数字标引序号([1]、[2]……)的方式排列。

计算机学报优秀论文

太多了,500多条啊

很多 就把第一作者的弄下来了[1]金海;邓莉;吴松;石宣化;周理科,一种能耗感知的虚拟集群CPU资源自动再配置方法[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07,1123-1133[2]金海;钟阿林;吴松;石宣化,多核环境下虚拟机VCPU调度研究:问题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07,1216-1224[3]金海;袁平鹏,建设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育质量提升[J]. 计算机教育,2010,15,51-56[4]金海;姜文超;陶文兵;王抒,一种改进的嵌入零树小波编码算法RA-EZW[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39-41[5]金海,2005年中国计算机大会推荐优秀论文介绍[J].软件学报,2006,05,1168-1169[6]金海;王述振,一种基于有色Petri网的网格工作流模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7,39-41[7]金海;武浩;李运发;陈汉华,OntoSLAt:本体支持的SLA建模及管理[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07,1362-1368[8]金海,2005年中国计算机大会推荐优秀论文介绍[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08,1309-1310[9]金海;罗飞;章勤;张浩,一个基于P2P高性能计算的高效数据传输协议[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09,1543-1549[10]金海;郑纬民,网格计算专刊前言[J]. 软件学报,2006,11,2221-2223[11]金海;孙傲冰;郑然;何儒汉;章勤;吴松,医学图像网格基于语义的信息集成方法[J]. 软件学报,2007,08,2049-2062[12]金海;廖小飞,P2P技术原理及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07,06,1-5[13]金海;廖小飞,面向计算系统的虚拟化技术[J].中国基础科学,2008,06,12-18[14]金海,《多处理器编程的艺术》[J]. 计算机教育,2008,19,146[15]金海;朱漳楠;蒋文斌,Ad Hoc下基于IP组播的屏幕共享机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63-66+70[16]金海;姚宏;贾勇;廖小飞,一种基于延迟聚集的拓扑构建策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42-45+54[17]金海,数字图书馆及其网格应用的发展[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09,1-5+13[18]金海,杨旭东,高可用集群中TCP连接同步策略的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25-27[19]金海,邹德清,韩宗芬,基于Web的网格系统的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12,2053-2056[20]金海,李其胜,邹德清,陈汉华,信息服务网格资源代理的实现策略[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01,55-56+93[21]金海,邵艳明,韩宗芬,基于实时流协议的流媒体客户端[J]. 计算机工程,2004,11,192-194[22]金海,官象山,吴松,谢超,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文件传输优化的设计与实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4-6+9[23]金海,陈汉华,吕志鹏,宁小敏,CGSP作业管理器合成服务的QoS优化模型及求解[J].计算机学报,2005,04,578-588[24]金海;廖小飞,基于P2P的网格远程教育平台——E-Learning Based on [J].计算机教育,2007,01,12-16[25]金海,ChinaGrid建设目标:最大 最先进 最实用[J].中国教育网络,2005,04,13-16[26]金海,IPv6技术与应用例举之二 基于IPv6的ChinaGrid网格建设[J].中国教育网络,2005,10,22[27]金海;章勤;郑然,图像处理网格:建立多点协同工作机制[J].中国教育网络,2006,05,24-26[28]金海,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J].中国教育网络,2006,09,25-26外文的:[29]Liu Xiaobai , Lin Liang , Jin HaiContextualized trajectory parsing with spatiotemporal graph. [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13, (12), .[30]Jin Hai , Chen : A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data mining[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2005, (1), .

详见Google学术搜索 专著:罗雄麟著. 化工过程动态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04 专著:罗雄麟,许锋著. 过程控制与工艺设计一体化——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机理建模与控制分析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4 罗雄麟,袁璞,林世雄. 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机理模型(I)反应器部分.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8/03,14(1): 34–40 罗雄麟,袁璞,林世雄. 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机理模型(II)再生器部分.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8/06,14(2): 61–65 罗雄麟,袁璞,林世雄. 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机理模型(III)两器压力平衡及压力系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1998/09,14(3): 33–37 罗雄麟,袁璞,林世雄. 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机理模型(IV)模型求解与仿真软件平台的开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8/12,14(4): 50–56 罗雄麟,左信,袁璞. 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机理模型的应用——反应控制策略分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1999/12, 15(6): 75–80 罗雄麟,袁璞,林世雄. 前置烧焦罐式高效再生器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藏量稳定性分析.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8,22(4): 86–89+92 罗雄麟,袁璞,林世雄. 前置烧焦罐式高效再生器催化裂化装置稳定性分析. 化工学报, 1998/12, 49(6): 689–699 LUO Xionglin, ZUO Xin, DU Dianlin. Varying Model Based Adaptive Predictive Control of Highly Nonlinear Chemical Process.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 Automation(ICCA2005), June 27–29, 2005 Budapest, Hungary: 537–540 DU Dianlin, LUO Xionglin, Wu Chongguang. Dynamic Model of FCCU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 Hybrid Fault Diagnosis System.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 Automation(ICCA2005), June 27–29, 2005 Budapest, Hungary: 1014–1017 LUO Xionglin, ZUO Xi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Applications of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in China. Petroleum Science, 2005/09, 2(3): 44–49 June 27–29, 2005 Budapest, Hungary: 1014–1017 ZUO Xin, ZHANG Junfeng, LUO Xionglin. Tuning PID Parameter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the Expert System and the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s. Petroleum Science, 2005/12, 2(4): 71–76 14–1017 Du DL, Wu CG, Luo XL, Zuo X. Delay time identification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tudy on ANN soft sensor. ISDA 2006: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Vol 1: 42–45, 2006;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Jinan Univ, Jinan, Peoples R China, Oct 16–18, 2006 王小艳,赵虹,罗雄麟. 叶轮压缩系统喘振的主动控制. 动力工程, 2006/12, (6): 808–813 张惠良,罗雄麟,张春良,尚德宽,陈志. 丙烯塔在线优化策略及其应用. 石油化工, 2006/12, 35(12): 1166–1170 罗雄麟.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模拟与稳定性分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2007/08, 23(4): 54–62 何仁初,罗雄麟. 考虑降液管影响的多元精馏塔动态机理建模I .动态机理模型的建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2007/06, 23(3): 58–62 何仁初,罗雄麟. 考虑降液管影响的多元精馏塔动态机理建模II .模型求解与仿真分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2007/10, 23(5): 71–77 许锋,罗雄麟. 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主风裕量的动态分析. 化工学报, 2008/01, 59(1): 126–134 Yanhui Li, James Lam, Xionglin Luo. Convex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to Robust L1 Fixed-Order Filtering for Polytopic Systems with Multiple Delays. Circuit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7(1): 1–22, February, 2008 罗雄麟,孙琳,张俊峰. 换热网络旁路优化设计. 化工学报, 2008/03, 59(3): 646–652 罗雄麟,孙琳,王传芳,张俊峰,解增忠. 换热网络操作夹点分析与旁路优化控制. 化工学报, 2008/05, 59(5): 1200–1206 罗雄麟,刘建新,许锋,左信. 乙炔加氢反应器二维非均相机理动态建模及分析. 化工学报, 2008/06, 59(6): 1454–1461 许锋,罗雄麟. 基于动态优化的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裕量分析与控制设计I.动态优化的数学描述. 化工学报, 2009/03, 60(3): 675–682 许锋,罗雄麟. 基于动态优化的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裕量分析与控制设计II.求解方法与结果分析. 化工学报, 2009/03, 60(3): 683–690 Yanhui Li, James Lam, Xionglin Luo. Hankel Norm Model Reduction of Uncertain Neutral Stochastic Time-Delay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2009, 5(9): 2819–2828 Yao Wu, Xionglin Luo. A novel calibration approach of soft sensor based on multirate data fus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December 2010, 20(10):1252-1260 许锋,关娟,罗雄麟. 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的自适应状态观测器设计.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0/11, 32(11): 2442–2446 吴瑶,罗雄麟. 基于自适应EKF算法的输出融合软仪表设计. 化工学报, 2010/10, 61(10): 2627–2635 Li, Yanhui; Liang, Yan; Luo, Xionglin. Delay-dependent L1 filtering for LPV systems with parameter-varying delays.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July, 2011, 133(4): 44502 Lin Sun, Xionglin Luo. Synthesis of multipass heat exchanger networks based on pinch technology.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July,2011, 35(7):1257-1264 罗雄麟,白玉杰,侯本权,孙琳. 基于相对增益分析的换热网络旁路设计. 化工学报, 2011/05,62(5): 1318–1325 侯本权,孙琳,罗雄麟. 基于结构可控性分析的换热网络旁路优化设计. 化工学报, 2011/05,62(5): 1326–1338 张惜岭,王书斌,罗雄麟. 化工过程约束优化控制的可行性分析及约束处理. 化工学报, 2011/09,62(9): 2546–2554 许锋,关娟,罗雄麟.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催化裂化装置不可测变量在线估计. 化工学报, 2011/10, 62(10): 2828–2838 罗雄麟,侯本权,孙琳. 结构可观的换热网络温度测点分析及控制系统设计. 化工学报, 2012/01, 63(1): 146–156 孙琳,侯本权,罗雄麟. 具有旁路控制的换热网络结构可控性分析. 化工学报, 2012/02, 63(2): 530–537 许锋,罗雄麟. 先进控制条件下化工过程操作裕量与控制性能分析. 化工学报, 2012/03, 63(3): 881–886 夏车奎,罗雄麟,孙琳. 基于全周期节能的有旁路换热网络裕量优化设计. 化工学报, 2012/05, 63(5): 1449–1458 张惜岭,罗雄麟,王书斌. 过程预测控制中约束可行性研究与在线调整. 化工学报, 2012/05, 63(5): 1459–1467 王书斌,单胜男,罗雄麟. 基于T-S模糊模型与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预测控制. 化工学报, 2012/05, 63(S1): 176–187 杨斌,许锋,罗雄麟. 基于动态模型的在线反馈优化. 化工学报, 2012/07, 63(7): 2149–2155 罗雄麟,赵决正,朱琳. 基于CCV的轴流压缩系统失稳主动控制. 化工学报, 2012/08, 63(8): 2482–2491 张其方,罗雄麟,杨斌,许锋. 基于子系统关联变量轮换的大系统在线协调优化. 化工学报, 2012/08, 63(8): 2500–2506 孙琳,赵野,罗雄麟. 多管程换热器网络的最小温差分析与夹点设计. 化工学报, 2012/09, 63(9): 2991–2999 韦明辉,罗雄麟,冯爱祥. 基于控制性能比较的非线性不对称系统预测控制. 化工学报, 2012/10, 63(10): 3184–3189 赵决正,罗雄麟. 多级轴流压气机失稳及喘振的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 2012年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 2012/08/20–22, 贵州贵阳; 化工学报, 2012/12, 63(12): 3956–3964 罗雄麟,赵决正,王娟. 催化裂化富气压缩机小型后主动控制方案设计与分析. 化工学报, 2012/12, 63(S2): 112–117 罗雄麟,赵决正,王娟. 催化裂化装置气压机喘振控制的双时间尺度动态模拟. 化工学报, 2012/12, 63(S2): 118–125 冯爱祥,韦明辉,罗雄麟. 不对称系统输入反馈预测控制及可控性分析. 化工学报, 2012/12, 63(S2): 106–111 吴瑶,罗雄麟. 多率系统Kalman滤波算法的鲁棒性分析. 自动化学报, 2012/02, 38(2):156–174 刘建伟,李双成,罗雄麟. p范数正则化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 自动化学报, 2012/01, 38(1):76–87 王锐,罗雄麟,许锋. CO燃烧状况可调的催化裂化装置多稳态分析. 化工学报, 2013/08, 64(8): 2930–2937 罗雄麟,周晓龙,王书斌. 输入关联约束对约束优化控制的影响特性分析. 自动化学报, 2013/05, 38(5): 679–689 SUN Lin, LUO Xionglin, HOU Benquan, BAI Yujie. Bypass selection for control of heat exchanger network.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03, 21(3): 276-284 Xiong-lin LUO, Che-kui XIA, Lin SUN. Margin design, online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approach of the heat exchanger network with bypasses.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06, 53:102-121 Jianwei Liu, Shuangcheng Li and Xionglin Luo. Iterative Reweighted Noninteger Norm Regularizing SVM for Gene Expression Data Classification.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2013, Article ID 768404 YUE Yuanlong, ZUO Xin, LUO Xionglin. Confidence Level Based on Ridge Estimator in Measur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10, 21(10): 1144–1154 刘建伟,李双成,罗雄麟. 非近似加更新和乘更新在线分类算法. 计算机学报, 2013/02, 35(2): 327–340 曹鹏飞,罗雄麟. 化工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化工学报,2013/03, 64(3): 778–790 SUN Lin, LUO Xionglin, HOU Benquan, BAI Yujie. Bypass selection for control of heat exchanger network. 2012年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 2012/08/20–22, 贵州贵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03, 21(3): 276–284 刘雨波,罗雄麟,许锋. 分布式预测控制全局协调及稳定性分析. 化工学报,2013/04, 64(4): 1318–1331 罗雄麟,夏车奎,孙琳. 有旁路换热网络全周期节能的动态优化控制实现方法. 化工学报,2013/04, 64(4): 1340–1350 罗雄麟,韦明辉,许锋,冯爱祥. 非线性不对称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 控制与决策, 2013/05, 28(5): 763–768+773 许锋,汪晔晔,罗雄麟. 基于广义状态观测器的催化裂化装置软仪表. 化工学报,2013/05, 64(5): 1683–1695 刘建伟,付捷,汪韶雷,罗雄麟. 坐标下降L2范数LS-SVM分类算法. 2011中国自动化大会, 2011/11/26–29, 北京;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13/05, 25(5): 474–480 许锋,蒋慧蓉,王锐,罗雄麟. 催化裂化装置裕量评价与瓶颈分析. 化工学报,2013/06, 64(6): 2131–2144 Xiong-lin LUO, Che-kui XIA, Lin SUN. Margin design, online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approach of the heat exchanger network with bypasses (基于全周期持续节能的旁路换热网络在线优化及其控制实现).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06, 53: 102–121 王锐,罗雄麟,许锋. CO燃烧状况可调的催化裂化装置多稳态分析. 化工学报, 2013/08, 64(8): 2930–2937 岳元龙,左信,罗雄麟. 关于有偏估计提高测量可靠性的探讨. 化工学报, 2013/09, 64(9): 3270–3276 许锋,魏小丽,任丽红,罗雄麟. 基于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的不稳定系统控制结构选择方法. 第23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福建厦门, 2012/08/11–12; 自动化学报, 2013/09, 38(9): 1547–1551 XU Feng, WANG Yeye, LUO Xionglin. Soft sensor for inputs and parameters using nonlinear singular state observer in chemical processes(基于非线性广义状态观测器的化工过程输入变量和参数软仪表).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09, 21(9): 1038–1047 YUE Yuanlong, ZUO Xin, LUO Xionglin. Confidence Level Based on Ridge Estimator in Measur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s(基于岭估计的测量置信水平研究及其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10, 21(10): 1144–1154 Rui Wang, Xionglin Luo, and Feng Xu. Economic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of a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bustion Air and CO Promoter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4/01/08, 53(1): 287–304 XU Feng, JIANG Huirong, WANG Rui, LUO Xionglin. Influence of design margin on operation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of chemical processe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01, 22(1): 51–58 LUO Xionglin, LIU Yubo, XU Feng. Interaction Analysis and Decomposition Principle of Large-scale Systems for Process Control Structur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01, 22(1): 59–71 刘建伟,刘媛,罗雄麟. 玻尔兹曼机研究进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4/01, 51(1): 1–16 Xionglin Luo, Minghui Wei, Feng Xu, Xiaolong Zhou, Shubin Wang. Input feedback control of manipulated variables i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JICIC), 2014/06, 10(3):963-978 刘建伟,黎海恩,罗雄麟. 概率图模型学习技术研究进展. 自动化学报, 2014/06, 40(6): 1025-1044 刘建伟,刘媛,罗雄麟. 半监督学习方法研究综述. 计算机学报, 2014/07, 37(7) Pengfei Cao, Xionglin Luo. Modeling for soft sensor systems and parameters updating online.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2014/06, 24(6): 975–990 刘建伟,孙正康,罗雄麟. 域自适应学习研究进展. 自动化学报, 2014/08, 40(8): 1576–1600 Feng Xu, Xionglin Luo, Rui Wang. Design margin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FCCU regenerator und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4/09, 53(37): 14339–14351 魏萍,丁卯,左信,罗雄麟. 基于微分方程对称的分布参数系统稳态控制. 自动化学报, 2014/10, 40(10): 2163–2170 曹鹏飞,罗雄麟. 基于Wiener结构的软测量模型及辨识算法. 自动化学报, 2014/10, 40(10): 2179–2192 岳元龙,左信,罗雄麟. 提高测量可靠性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有偏估计方法. 第24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内蒙古呼和浩特, 2013/08/02–05; 自动化学报, 2014/09, 40(9): 1843–1852 于洋,许鋆,罗雄麟. 预测控制约束边界效应与解决方法研究. 第24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内蒙古呼和浩特, 2013/08/02–05; 自动化学报, 2014/09, 40(9): 1922–1932 孙琳,赵野,罗雄麟. 基于夹点技术与超结构模型的多程换热网络最优综合. 化工学报, 2014/03, 65(3): 967–975 刘建伟,黎海恩,刘媛,付捷,罗雄麟. 迭代再权共轭梯度q范数正则化线性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 第24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内蒙古呼和浩特, 2013/08/02–05;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03, 31(3): 334–342 左信,岳元龙,罗雄麟. 基于有偏估计的数据融合提高双传感器测量可靠性. 化工学报, 2014/04, 65(4): 1287–1295 许锋,蒋慧蓉,王锐,罗雄麟. 化工过程总体裕量与控制性能的权衡优化. 化工学报, 2014/04, 65(4): 1303–1309 WANG Rui, LUO Xionglin, XU Feng. Effect of CO Combustion Promoters on Combustion Air Partition in FCC Under Nearly Complete Combus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05, 22(5): 531–537 CAO Pengfei , LUO Xionglin. Soft sensor system derived from Wiener nonlinear model structure: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源于Wiener非线性模型的软仪表系统建模及其辨识).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05, 22(5): 538–548 曹鹏飞,罗雄麟. 双率系统辅助模型框架下的随机牛顿递推辨识. 控制与决策, 2015/01, 30(1): 117–124 罗雄麟,赵晗,许锋. TE过程闪蒸罐双时间尺度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化工学报, 2015/01, 66(1): 186–196 Lin Sun, Xionglin Luo, Ye Zhao. Synthesis of multipass heat exchanger network with the optimal number of shells and tubes based on pinch technology.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2015/01, 93:185–193 罗雄麟,左瑞香,冯爱祥,许锋. 化工过程非稳态开工的缓冲升温修正切换控制. 化工学报, 2015/02, 66(2): 647–654 Feng Xu, Pengfei Cao, Xionglin Luo. Regulator configuration design by means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2015/04, 28: 95–103 刘建伟,崔立鹏,罗雄麟. 组稀疏模型及其算法综述. 电子学报, 2015/04, 43(4): 776–782 Feng Xu, Yeye Wang, Xionglin Luo. An adaptive soft sensor based on nonlinear differential-algebraic observer. IEEE Sensors Journal, 2015/06, 15(6): 3249–3257 刘建伟,崔立鹏,刘泽宇,罗雄麟. 正则化稀疏模型. 计算机学报, 2015/07, 38(7): 1307–1325 刘建伟,刘媛,罗雄麟. 半监督学习方法. 计算机学报, 2015/08, 38(8): 1592–1617 刘建伟,任正平,刘泽宇,黎海恩,罗雄麟. 两两关系马尔可夫网的自适应组稀疏化学习. 自动化学报, 2015/08, 41(8): 1419–1437 Jun Xu, Ton J. J. van den Boom, Bart De Schutter, Xiong-Lin Luo. Minimal conjunctive normal expression of continuous piecewise affine func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6, DOI Huan Min, Xionglin Luo. Calibration method of soft sensor based on Bayesian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JICIC) , 2016/04, 12(2) 刘建伟;孙正康;刘泽宇;罗雄麟. 核典型关联性分析相关特征提取与核逻辑斯蒂回归域自适应学习. 电子学报, 2016 刘建伟,崔立鹏,罗雄麟. 概率图模型的稀疏化学习综述. 计算机学报, 2016 Xiong-Lin Luo, Yuan-Long Yue, Xin Zuo.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idge estimator and the other typical biased estim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JICIC)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进发展,电子商务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电子商务中的交易行为大多数都是在网上完成的, 因此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是影响趸易双方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电子商务系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商务交易安全性出发,介绍利用网络安全枝术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一. 引言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十分迅速 电子商务可以降低成本.增加贸易机会,简化贸易流通过程,提高生产力,改善物流和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环境与系统 虽然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很强,但其贸易额所占整个贸易额的比例仍然很低。影响其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安全问题.网上的交易是一种非面对面交易,因此“交易安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十分重要。可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商务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Interne'(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依赖性。二、电子商务网络的安全隐患1窃取信息:由于未采用加密措施.数据信息在网络上以明文形式传送.入侵者在数据包经过的网关或路由器上可以截获传送的信息。通过多次窃取和分析,可以找到信息的规律和格式,进而得到传输信息的内容.造成网上传输信息泄密2.篡改信息:当入侵者掌握了信息的格式和规律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将网络上传送的信息数据在中途修改 然后再发向目的地。这种方法并不新鲜.在路由器或者网关上都可以做此类工作。3假冒由于掌握了数据的格式,并可以篡改通过的信息,攻击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户发送假冒的信息或者主动获取信息,而远端用户通常很难分辨。4恶意破坏:由于攻击者可以接入网络.则可能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修改.掌握网上的机要信息.甚至可以潜入网络内部.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三、电子商务交易中应用的网络安全技术为了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和协议.这些技术和协议各自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可以给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提供不同程度的安全保障。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目前主要的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通常使用的安全控制手段主要有包过滤、状态检测、代理服务 由于它假设了网络的边界和服务,对内部的非法访问难以有效地控制。因此.最适合于相对独立的与外部网络互连途径有限、网络服务种类相对集中的单一网络(如常见的企业专用网) 防火墙的隔离技术决定了它在电子商务安全交易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防火墙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代理服务方式的和基于状态检测方式的。例如Check Poim Fi rewalI-1 4 0是基于Unix、WinNT平台上的软件防火墙.属状态检测型 Cisco PIX是硬件防火墙.也属状态检测型。由于它采用了专用的操作系统.因此减少了黑客利用操作系统G)H攻击的可能性:Raptor完全是基于代理技术的软件防火墙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复杂性.防火墙也有其固有的缺点(1)防火墙不能防范不经由防火墙的攻击。例如.如果允许从受保护网内部不受限制地向外拨号.一些用户可以形成与Interne'(的直接连接.从而绕过防火墙:造成一个潜在的后门攻击渠道,所以应该保证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通道的唯一性。(2)防火墙不能防止感染了病毒的软件或文件的传输.这只能在每台主机上装反病毒的实时监控软件。(3)防火墙不能防止数据驱动式攻击。当有些表面看来无害的数据被邮寄或复制到Interne'(主机上并被执行而发起攻击时.就会发生数据驱动攻击.所以对于来历不明的数据要先进行杀毒或者程序编码辨证,以防止带有后门程序。2.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是一种被动的防卫技术.它难以对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防卫。因此.要保障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就应当用当代密码技术来助阵。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中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贸易方可根据需要在信息交换的阶段使用。目前.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对称密钥加密/专用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现在许多机构运用PKI(punickey nfrastructur)的缩写.即 公开密钥体系”)技术实施构建完整的加密/签名体系.更有效地解决上述难题.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从真正意义上确保了网上交易与信息传递的安全。在PKI中.密钥被分解为一对(即一把公开密钥或加密密钥和一把专用密钥或解密密钥)。这对密钥中的任何一把都可作为公开密钥(加密密钥)通过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开.而另一把则作为专用密钥{解密密钥)加以保存。公开密钥用于对机密�6�11生息的加密.专用密钥则用于对加信息的解密。专用密钥只能由生成密钥对的贸易方掌握.公开密钥可广泛发布.但它只对应用于生成该密钥的贸易方。贸易方利用该方案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 贸易方甲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开密钥向其他贸易方公开:得到该公开密钥的贸易方乙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贸易方甲 贸易方甲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贸易方甲只能用其专用密钥解密由其公开密钥加密后的任何信息。3.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又称为鉴别或确认,它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来证实被认证对象是否符合或是否有效的一种过程,用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防止攻击者假冒 篡改等。一般来说。用人的生理特征参数f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进行认证的安全性很高。但目前这种技术存在实现困难、成本很高的缺点。目前,计算机通信中采用的参数有口令、标识符 密钥、随机数等。而且一般使用基于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PK I)身份认证技术。要实现基于公钥密码算法的身份认证需求。就必须建立一种信任及信任验证机制。即每个网络上的实体必须有一个可以被验证的数字标识 这就是 数字证书(Certifi2cate)”。数字证书是各实体在网上信息交流及商务交易活动中的身份证明。具有唯一性。证书基于公钥密码体制.它将用户的公开密钥同用户本身的属性(例如姓名,单位等)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应有一个网上各方都信任的机构 专门负责对各个实体的身份进行审核,并签发和管理数字证书,这个机构就是证书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ies.简称CA}。CA用自己的私钥对所有的用户属性、证书属性和用户的公钥进行数字签名,产生用户的数字证书。在基于证书的安全通信中.证书是证明用户合法身份和提供用户合法公钥的凭证.是建立保密通信的基础。因此,作为网络可信机构的证书管理设施 CA主要职能就是管理和维护它所签发的证书 提供各种证书服务,包括:证书的签发、更新 回收、归档等。4.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也称电子签名 在信息安全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以及匿名性等方面有重要应用。数字签名是非对称加密和数字摘要技术的联合应用。其主要方式为:报文发送方从报文文本中生成一个1 28b it的散列值(或报文摘要),并用自己的专用密钥对这个散列值进行加密 形成发送方的数字签名:然后 这个数字签名将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报文的接收方 报文接收方首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计算出1 28bit位的散列值(或报文摘要).接着再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来对报文附加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 如果两个散列值相同 那么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通过数字签名能够实现对原始报文的鉴别和不可抵赖性。四、结束语电子商务安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安全提出了双重要求.其复杂程度比大多数计算机网络都高。在电子商务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安全技术问题 制定安全技术规则和实施安全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推动安全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安全的电子商务体系的形成。当然,任何一个安全技术都不会提供永远和绝对的安全,因为网络在变化.应用在变化,入侵和破坏的手段也在变化,只有技术的不断进步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参考文献:[1]肖满梅 罗兰娥: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技术问题.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2]丰洪才 管华 陈珂: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及其安全性分析.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4,2[3]阎慧 王伟:宁宇鹏等编著.防火墙原理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杜 2004

优秀计算机方面的论文题目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简单

一、比较好写的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

1、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2、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教学管理方法之研究——以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3、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计算机模拟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5、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合理利用计算机问题探讨

6、毕业设计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

7、关于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

8、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9、基于CDIO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10、提高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

11、提高学分制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和策略

12、建筑工程专业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13、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本科毕业设计的有效改革——毕业设计的几点体会

14、计算机发展对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影响

15、做好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选题: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民办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3、应用技术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刍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

4、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7、试论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优化与整合

8、浅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探讨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1、民办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12、高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14、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研究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层次化关节点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模块化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系统能力培养研究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浅析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9、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长春建筑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如何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效率

12、中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比较研究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

14、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1、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基于业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浅析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课程相关问题探讨

9、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13、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

14、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研究

优秀关于计算机的毕业论文

二十一世纪的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全球并且已经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前世界已是信息化的世界,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着计算机技术的影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计算机毕业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网络安全治理路径

计算机网络无可厚非的是在世界发展史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计算机能够穿越时空,使我们的生产生活方便了很多,并且用计算机办公我成为了人们的首选,越来越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同样的越来越深地影响着人们,使人们身处越来越危险的网络环境下,那么就应该赶紧地对网络安全进行管理。本文接下来将要沦述的就是解决这种网络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恶性影响,还有其相应的管理手段和影响因素。

1当前网络安全威胁因素分析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运用网络,同时其安全问题也在日益严重。网络在这些威胁下使其收到极大的影响,不能发挥出其有益的运用,所以尽快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极为重要。接下来就简析一下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当前网络所面对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木马和病毒入侵。一些不法分子把各种信息资料当做病毒的载体,在这些信息中编写一些木马程序或者恶意的指令来破坏网络系统,对网络存在的漏洞进行入侵,从而破坏网络的一部分功能,甚至造成数据丢失,比如熊猫烧香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等

木马程序病毒是一种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程序,不法分子通过将程序编辑到计算机中,达到能够控制别人计算机的目的,从而进行信息的窃取和恶意操控

第二,垃圾信息的传播和非授权访问也是现在计算机网络急于解决的问题,因为其影响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不法分子通过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精通来编制一些程序,运用这些程序来进行非法操作,侵染授权公司的网络,从而做到授权信息的窃取。但是一些垃圾信息的传播,是作为信息传播的介质,将程序编写到信息中,此信息一经浏览,程序就会强制性的写入到用户的计算机内,不法分子便会有机可乘,实行信息盗窃。

第三,电磁波的干扰,自然灾害的影响和计算机陈旧的因素也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一旦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系统漏洞,便会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入侵计算机网络。

2 计算机网络实施安全管理的相关技术措施

当下,网络普及程度高,网络用户不断增加,对于网络使用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加,网络安全不可忽视,保护私人信息安全,维护网络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利用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议题。在新的信息时代中,如何对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以下是对于应对网络安全管理措施的具体介绍: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历史较久,这中技术的操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访问量和筛选访问信息实现的,防护墙对于进入个人网络的信息进行筛选,利用特定的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审视各种信息的安全程度,并进行严格的限定,增强网络内部抵御不安全信息的能力。防火墙技术只要是由不允许访问和不允许通过两个地址表构成,再利用 IP地址匹配和信息包过滤两种算法对网络进行安全保护,他的作用就是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屏障,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安全筛选,限制危险程度高的信息进入内部网络,保护内部网络的相对安全。就当下而言,具体应用于防火墙的方法主要是代理服务器、动态以及静态分组过滤等。

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不断发展的当下,数据加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之中,并成为众多安全措施中的关键技术,其特点就是网络保护人员设置的各种不同算法进行网络保护,具有低投入高收益的优势。举一个具体的实例,密钥管理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应为它的运行方式占据优势,网络保护人员运用独特的方法将访问系统的信息发乱,以至于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破解该信息排布方式,从而无法完成非法访问。相比之下,公钥的使用是利用两条新的加密和解密程序对网络进行保护,私钥则是利用一条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两者都是从保护网络安全出发,防止信息被非法分子利用为所欲为。

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

认证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安全防护,工作人员将独特的身份与客户绑定,使得符合身份认证要求的用户进入,而将不持有有效身份认证的用户阻止在外,避免非法分子的非法访问。在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技术中,身份认证、授权访问、数字签名等的应用也有所体现。具体的操作说明如下:身份认证是网络用户自己设定属于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在访问时需要登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方可访问。

授权访问时针对部分用户而言的,系统仅仅授予一小部分用户特殊的访问权而不具有权限者,无法进行内容的浏览。数据签名是一种函数算法技术,通过用户设施个人私钥实现的。报文认证则是从双方文件传递的内容出发,在经过双方认证之后确认内容准确无误,未受到损害和破坏,从未送达受传者手中。

3结语

网络安全关乎每一位使用网络的用户,其所设计的安全面广泛,包括财产安全、人生安全等等,这就可以看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这样给我们启示,需要我们每一位网络用户携手合作,关注网络安全,积极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更重要的是,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专业人员,需要提高创新能力,研发应用相关治理网络的软件,联合网民利用入侵检测系统技术和虚拟专用技术,打击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白兆辉 .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几种关键技术 [J]. 科技信息 ,2013,23.

[2] 戴锐 . 探析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J]. 信息与电脑 ( 理论版 ),2011,11.

[3] 李传金 .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及其技术措施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6.

>>>下页带来更多的计算机毕业论文3000字

  • 索引序列
  • 优秀的计算机论文格式
  • 优秀计算机学术论文格式
  • 计算机学报优秀论文
  • 优秀计算机方面的论文题目
  • 优秀关于计算机的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