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 教育 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提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 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 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 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 * *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 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 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 言行举止 所显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 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 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 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 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 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 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壮;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__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 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贞德,到出生入死,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 草的《独立宣言》,到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 ,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 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 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 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在中 学 毕业 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的 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 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 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 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 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 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 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 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 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 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神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 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 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马克思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从研究商品 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巨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呕心沥血27年,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 献出了生命;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察,创立了科学进化论;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
许许多多 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 所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无畏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 价。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英 勇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心说”,虽 被宗教裁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 纪会知道我的价值。”这是何等刚烈!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在 方法 上除了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外,根据历史学科 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等现代化视听手段。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 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 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如讲述红军长 征时,播放一曲《过雪山草地》,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也可编制简 易幻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施社会美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 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人强调“以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指导社 会实践。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 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动因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 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究其终极原因,是这些国家当时的经济生活内部的矛盾冲 突。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学生懂得这一规律,对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样,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 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 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 文章 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 经验 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 措施 、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
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
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
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
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 总结 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
(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
(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
(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海教育科研,2002.
[2]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3]萧功秦.思想者是幸福的[J].历史教学,2001.
[4]任爽.鉴空衡平[J].历史教学,2005.
[5]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历史教学整合思考 技术论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4. 有关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5. 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浅谈
6.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与时俱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具体方法
1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的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排演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有活跃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提升。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直观、明确地向学生展示历史演变的进程,使得学生在整体上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不断丰富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事件回顾
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回顾时,能够有效使学生对所学历史进行梳理,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调查和历史分析的兴趣,学生在了解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后,也会对历史调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加自我的历史阅读量,形成自我分析历史的观点。
3史料展示
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缺乏阅读量,其了解的史料较为欠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展示史料能够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历史观点更具有丰富性,避免了历史学习过程中观点的局限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侧面了解历史,全面了解历史做了铺垫。史料的展示也能够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此同时,在对史料图片和文字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避免历史学习进入空洞无力的学习过程,逐渐认识到身边历史即是真正的历史的观点。
4历史评点
在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时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评价和分析。学生通过对秦始皇正面和反面的不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评价标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综合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二、总结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阶段,如何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将庞杂的历史内容转变为富于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使得更多的历史内容能够为学生所接受,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标准。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根据其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分析对待,实现历史教学的丰富和全面。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能动性,成为知识的主人。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必须进行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索,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拥有独到的历史见解。
一、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历史教学的创新,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通过思考来解开历史谜团。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会使教师更加注重人文性知识的传授,在帮助学生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后,还会启发学生产生独到的感性认识与见解。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够感知到社会的进步,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另外,学生还会通过对优秀品质的传承来进行自我品德教育,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面对生活中的各类困境,成长为有思想、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三)有利于历史课改的全面推进
课改的推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历史教师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对课改的全面推进有很大助力。教师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加强对新课改具体要求的研究,以此为依据来探索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方法,由此而形成的教学经验会对历史教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新课程改革出台之后,历史教材也更新换代,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但部分历史教师并未跟上教学进步的步伐,仍然固守原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不够及时,影响创新教学的实现。
(二)教师备课用心程度不足
教师备课的质量高低将对教学成果产生很大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如果能够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课堂更具操控性,提高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未对备课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寄希望于教学经验或突发灵感,这样的备课态度会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习惯于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将教师的思想全盘接收,缺乏必要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生仍很难克服以往的学习习惯,对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方法仍是墨守成规。对于教师留出的讨论与思考时间,却不知如何运用。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利用“角色扮演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充当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角色扮演法”中的“角色”是学生扮演的,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话题自主编写历史话剧,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例如:在《美国南北战争》这课,为了解决南北战争爆发原因这个难点,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北方资产阶级,一组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让他们站在自己代表方的立场上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出发,就当时双方关注的:“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针锋相对的利益争论。通过这个“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很真切、直观地感受到: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在原料、市场、关税和劳动力问题上矛盾尖锐,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南北双方各有各的理,已经不能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武力来解决,从而突破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配角,学生通过置身于表演,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把握历史知识,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沉闷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历史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利用起来,在学生本身就对其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活灵活现的演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思维情境。比如:在讲解三国时代的纷争局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草船借箭、败走麦城、望梅止渴等经典故事的动画,帮助学生逐渐理清脉络关系,使学生的历史视角更加广阔,将原本熟悉的历史故事与真正的历史对接起来。在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时进行问题创设,将学生置于思维情境当中,鼓励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来进行联想、思考与讨论。例如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陈胜、吴广起义全过程的图片之后,问学生“如果陈胜、吴广没有在途中遇到大雨,那么他们还会揭竿起义吗?”学生会通过观看图片,结合教师的讲解开始多角度的思考与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大锻炼,历史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三)通过优化课堂,开展教学辨析
在师生之间开展和谐的教学辨析,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水平大有裨益,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要确保教学辨析的顺利开展,历史教师应对课堂形态进行优化处理。首先,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到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寻找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将历史知识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比如: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去过很多地方,教师可以对学生到过的旅游地点进行统计,指定学生进行旅游分享,然后将历史知识穿插其中,加深学生记忆。如有的学生去过西安,见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就可将秦王扫六合的知识带入其中。在教师讲解到秦军的奋勇之态时,学生会从自己看到的兵马俑实态出发提出异议,认为很多士兵的神态十分祥和,与教师的讲解存在出入,有价值的教学辨析就可由此开始。其次,教师要将课堂用活,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独特的想法,打乱原本的教学计划,如在讲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学生会根据自己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提出异议,如有的学生提出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是不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然发生了变化?美国不再占据“一超”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将世界大局分析给学生听,与学生进行平等辨析,让学生明白虽多国崛起,但世界格局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根本改变,消除学生疑虑。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与开放性,从而更加愿意进行思考,历史辨析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四)辅助学生改进历史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
历史教学的本质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学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科论文 范文 一:浅谈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作到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几个方面谈谈感受。
关键词:有效教学;创设情境;精心设问;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回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重温历史
我们都明白一个现实: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可以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 方法 很多,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有如下论述:1.扮演角色
体会情境;2.播放音视频渲染情境;3.联系生活展现情境;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5.借助图画再现情境;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7.结合实际优化情境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加以尝试。
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 拜访 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二、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习“伏尔泰启蒙思想的意义和影响”时,课本中这样描
述:“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此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些?此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互相探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美国著名的 教育 家约翰·杜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扼杀历史的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出来。他特别强调:历史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很明显,他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许多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 热点 时事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经过筛选过的热点时事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摆脱教材所限定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穿梭于时空的走廊,古今结合,拓展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了解了新闻时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进而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历史学习的使命感。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组织教学,加强学习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学科论文范文二:《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有鲜明的国情意识和时代特点,体现了跨世 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但它是一套无“纲”(教学大纲)之“本”,用之者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线教师 深感它的难度太大,很不适应,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学科能力这一难题。我把这两年教学的感受 “提要”出来,仅供批评研究。
一、熟悉重要史实的能力
这是一项首要的、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有:听、视和观察的能力,阅读能力(小字和好懂的原始资料),记忆能力和区分史实作用的能力等。配置于教材页面上的文字和画图,大都有史实意义,所以要善于 区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教材特点所要求的一项能力。(1)区分主体内容和从属内容;(2)区分必须储存和 “过眼烟云”;
(3)区分基本史实和非基本史实。基本史实(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或缺)必须熟悉, 扎实准确,“入库”储存,例如大字(主体)的内容、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地名、空间等;(4)区分基本史实的相对性。即在这一历史体系中是基本史实,而在可以涵盖它的另一再大的体系中,是非基本的史实 了。此点较难,重点较不妨试试。
中华民族拥有的文物、古迹和馆藏极为普遍,图片影视资料极为丰富,可同熟悉重要史实结合起来,并适当发展乡土访古考察的能力。
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 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
1.单一型历史概念
这类概念就是一个一个的“历史单位”,教材中比比皆是。属于史实性的有“井冈会师”,“《北京条约》”,“台儿庄战役”等。属于论断性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 ”,“工农武装割据”,“中外‘和好’局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爱国统一战线”等。
2.复合型历史概念
它由若干个单一型历史概念组合贯通而成,又称概念系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是三个独立存在的单一概念,但组合贯通之,成了“三大战役”这个复合型概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概念复合了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这五个单一概念。参 与“复合”的各个概念之间,是由其内在逻辑联系而成——或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或包含关系、或并列关 系等。
3.历史概念的特点
(1)各类各个概念都有客观性、独立性;(2)凡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准确的外延(量的属性)和内涵(质 的属性)。这是掌握和运用它的关键所在;(3)历史概念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方面;(4)概念群体之纵横及其 网状化、序列化、具体化,就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了;(5)对概念失之准确或错乱,必定损害正确的历史思维能 力的发展。
此外有众多的理性化概念,“半殖民地”、“共和政体”、“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运用时, 不要抠定义、追外延、究内涵,能恰当地揉合于史便罢。
三、纵横基本线索的能力
历史是线索的交织品。基本线索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络,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万千纵横有线索 ,万千变化有线索。会抓、会用历史线索为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1.历史线索的两大类
在历史整体中,线索或隐或显地表现为粗细、长短、远近、中外、主从等;有曲线、直线、折线等;有政 治的、经济的、 文化 的、战争的、社会过程的等。但是,按性质和作用分辨,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两大 类;按走向分辨,只有纵向、横向两大类。掌握了分类,就懂得了这项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
2.基本线索的三重性
客观性,是它的第一性。主观性,为师生对它的认知(即“理线索”)。相对性,指它的起止时空限定和 功效的特定范围。三相结合,才能抓准用好。
3.基本线索的三功能
(1)贯通来龙和去脉,体现内在联系;(2)提挈内容和要点,利用抓纲织网;(3)明确趋势和归宿,揭示变化 规律。纵横这三项功能,可以让学科能力同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4.基本线索的两误区
教材的“引言”本非基本线索,不可误认。有些教学参考书把基本线索写成了“内容简介”或“内容提示 ”或“内容概要”,都不可取。规范地表达基本线索时,必须精炼概括为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被基本线索所纵 横的重点要点,不是基本线索本身。
四、运用基本观点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其核心和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观点 ,肯定不会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各省县市推出的初三结业考试卷,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水平。但课上能力素质的要求 ,完全可以也应当高出它三两个“调头”。必须看到,初中学生没有多少基本观点在备用、待用,需要“实实 在在”地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领悟和初步运用基本观点的主 渠道 。
主渠道——本教材,可供领悟和运用的基本观点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 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前进和曲折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代史上更明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 用等。
2.历史学科基本观点
主要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观点,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政权和政体的观点,反帝反封 建相结合的观点,民主革命坚持三大法宝的观点,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等。
3.摘选引用性的观点
指教材根据需要而摘引他处的观点,但不全是照搬照抄。(1)对纲领、宣言、政策、 口号 等的引用;(2)对 人物言论的引用;(3)对著作的引用;(4)对定性、结论的引用,例如“林彪集团发动武装政变”、“‘一国两 制’的构想”、会议有关决定等。
4.因史为论性的观点
这类观点(论断、结论)是教材编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指导下 ,依据必要的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提炼概括而成为教材的“具体观点”。本教材的“具体观点”比现行任何 其它 教材(人教版)都突出。表现在:①在引言中;②在论断性性的章、节、目标题中;③在课文之中,例如 ,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④在性质、意义、评价和 经验 教训中。运用时必须注意:“具体观点”无普遍性,只起特定作用,只 能“对号入座”。
中学生历史小论文
导语:本活动课通过让学生在课堂进行科技小论文的宣读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历史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就学生而言,如果学生本身了解的历史知识和需要学习的部分出现了冲突时,就会激化学生意识内的矛盾,就会带动问题情境的出现。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问题情境,在接下来的历史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中就会成为强有力的驱动力。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较多,不管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还是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或者是通过多媒体展示等,都是可以的。
1.利用课本材料,想象历史情境。纵观初中历史教材,在许多文字之间有大量的资料穿插其中。这些都被包括在了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对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有极大的帮助,是历史观点的重要依据。对于教材内容起到了充实和深化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够正确的对课本的资料进行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被激发出来。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自己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在历史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到对某种历史情境的扮演:如让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扮演,思考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状况,你会有何想法,如何去做?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不会认为历史是遥远的,是陌生的,学生能够积极而又愉快的参与到历史学习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历史中去,思考过去环境下,作为历史人物的自己该如何去做,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3.通过具体的参观活动,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历史情境。历史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学生出去走走,从课堂内进入到课堂外,步出学校进入社会,通过对历史实物的参观,让课堂上显得极为空洞的内容,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看到到,摸得到。这对于问题情境创设来说,不失为一个极佳的.方法。比如说可以对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等。人类历史遗留文物都被收藏在了博物馆中,不仅包含了物质文明,还包含了精神文明,所以无论是直观性还是实物性,在博物馆参观时都可以体会到,能够让参观的人员感受到许多,并且引发人们的思考。学生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参观,想象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以及人物等。
4.对比历史事实与历史假设,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假设和对假设的检验,引发思考,激化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在历史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将一部分内容通过图片或者是影像的方式播放出来,为学生展现那个年代的历史状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了历史中,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为强烈。比如说在“官渡之战”这一部分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选取《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并结合其他材料来准备好一份课件。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首先对该场战役的情况进行初步介绍,让学生有所感知。随后就可以通过上述课件,来对当年的战争场景进行标示,同时与课本内容衔接,为学生介绍该场战役具体的经过。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战争中的激烈打斗场景,再结合教师的叙述,就显得更为精彩,学生会感觉到自己身处其中。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中,来对历史进行分析,加深自己的记忆,增强对历史本身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需注意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策略,我们需要在情境创设中有所掌握之外,还需要对一些问题特别注意,具体如下:1.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结合课程内容来进行。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当我们需要创设情境时,必须要和历史内容相符合,如果一味的选择空泛的问题,那么必然达不到效果。另外,对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需要符合,如果题目较为简单,学生会没有兴趣,如果太难,那么学生学习的信心将会失去。只有我们把握了上述原则,我们才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情境中,引发题目的兴趣,实现智力活动最佳状态,来对情境问题进行探究。
三、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来看,历史课标也有极为清晰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来描述情感,表示的是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紧密联系的,既复杂却又稳定的一种态度体验,美感等都被包含其中。道德感则表示的是,对自己或者是他人行为,采取一定道德标准来进行评价的情感体验,如友谊感、责任心以及自尊心等等都包含其中;而美感则是当人需要对外界事物进行评价活动时,会产生一些肯定或者是愉快的情感。理智感表示的是,在进行认识活动成就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成功感等;上述情感体验如果是正确的,那么必然是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也就是说,价值观在人的思想以及行为倾向方面的整合和统领作用极为重要。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如果能有效的开展下去,无论是对于历史生动性的体现,还是为学生展示生动的历史,都有极大的帮助。问题情境创色和之后,学生可以穿越时空界限,回到真实的历史中去,让历史遗迹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问题情境包含了颜色、形状等,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内容,接收到多种信息,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生动形象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思想教育。所以从当前的历史教学来看,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势在必行的。
林则徐是一位令人钦佩的民族英雄,他不畏强暴,不惧怕外国人的先进武器,敢于斗争,运用智慧战胜狡猾的敌人。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
导语:人类的历史是一条浩瀚的长河。几千年来,人类泛着时代的轻舟,在历史长河上留下了一道道长痕。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前 言
忧患意识作为我国文化中特有文化现象,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同时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与心理活动,其对于人的日常行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初中生受到知识水平以及生活阅历的影响,其虽然能够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与时俱进的接受各类新的知识与技能,但是由于其对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使其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1]。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实现初中生忧患意识的有效培养,需要将历史教学与忧患意识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初中学生的忧患意识,促进其健康发展,满足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历史教学的客观要求。
1、初中历史教育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
对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中忧患意识教育现状的全面分析,能够帮助教育部门与老师进一步明晰忧患意识教育在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以及忧患意识教育的核心要求与重点环节,进而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与忧患意识教育偏离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做出了必要的调整与优化,实现了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但是从忧患意识教育的角度来看,其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其在进行情感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虽然涉及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必要的解读与传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历史认知,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历史感与责任感[2]。同时通过对欧美以及亚非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历史观念,能够以一个更为良好、更为开放的心态,进行相关学习活动。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责任感教育以及国家意志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都没有将忧患意识教育进行突出,这种教学目标的偏离以及界限划定的模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忧患意识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的质量与水平。
忧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缺乏有效连接
初中历史教育的开展以历史教材以及相关知识框架为主要依据,在相关教材内容以及知识框架内,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质量与水平,才能够全面实现学生历史思维与价值观的科学培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忧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很难找到相关切入点,进行忧患意识教学工作。例如,在进行抗日战争相关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讲起,帮助学生理清1945年全面抗战,以及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英雄任务以及著名战役,通过相关视频以及资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其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责任感,但是却很难进行忧患意识的讲解,即便是教师进行了一定的引导,但是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使得忧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工作无法进行连接[3]。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才使得现阶段我国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工作中,忧患意识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实际的教育需求。
2、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忧患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忧患意识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师明确现阶段忧患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手段,不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升忧患教育的质量。
历史课堂实践与忧患意识教育的结合
针对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目标与忧患意识教育偏离的情况,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忧患意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应对策略,将其作为课堂知识传授以及考察的重要内容,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得其逐步形成忧患意识,进而实现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对我国古代史中奴隶制以及封建制度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遗迹以及文物的说明,使得学生培养起优越感以及自豪感,同时通过对一些暴政以及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的介绍,并与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进而居安思危,形成必要的忧患意识[4]。
历史课外延伸与忧患意识教育的结合
为了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与忧患意识教育有机结合,需要以课外延伸为突破口,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主体展览、班报设计以及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将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忧患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忧患意识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结语忧患意识教育与初中历史教学的结合,对于推动学生的健康快速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主义人才的高效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确保忧患意识教育开展的质量与水平,文章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入手,明确其存在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有序开展,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缪世娟.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忧患意识-以一堂初中历史抗战课程的教学为例[J].才智,2016(19):78-79.
[2]宋宇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否渗透忧患意识教育[J].神州旬刊,2015(12):41-43.
[3]周莉.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1X):23-24.
[4]张宝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J].学周刊,2015(28):46-17.
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七年级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讲故事更加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可能很难适应现代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只能挫伤初中生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调动孩子对初中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时候不是中考的压力,许多学生就会放弃对历史的学习。将一些历史故事加入课堂讲解中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提高。例如,我们的川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其中一课是《远古的传说》,在讲授之前可以准备一个故事——“大禹治水”,说的是大禹这个人物带领当地居民,与洪水作斗争的故事,大禹进一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认为洪水不是堵就能堵住的,需要进一步疏导,通过泄洪完成水患的治理,这样的一个故事开场将有效引导初中生从下课的兴奋劲中迅速安静下来,激发他们认真听故事的情绪,从而进一步过渡到整个《远古的传说》这个课程的讲解之中。可以在课程讲解之中进一步穿插“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学生疲劳的神经进一步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课程结束之后,也可以进一步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的奉献精神。
二、讲故事更加符合现代初中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初中生的思维开发还不够完善,学习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等还不是很全面,有时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初中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川教版教材七年级的《西周的兴亡》这节课中,讲了西周的崛起是因为商纣王的昏庸造成商王朝的落败最终成就了西周的崛起。这个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没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商纣王是怎样的昏庸,没有具体的概念,当时的西周是怎样休养生息的,这些都是学生知识空虚的基础问题,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就是海市蜃楼,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将这段历史知识点还给教师,如果教师在商纣王如何的昏庸方面具体说一些故事,例如,酒池肉林、丞相比干迫害等这些故事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商纣王昏庸无道的具体形象,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王朝覆灭的理解,这种理解将使学生对这《西周的兴亡》这节内容的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效筑牢了他们学习的根基,完全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古代历史的讲解时间跨度相对比较大,很多时候古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由于这个原因而很难被学生理解,通过对“姜尚垂钓”等经典故事的讲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西周兴起必然性的认识。
三、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
整个历史教学就是在讲故事,讲述中国发展的5000年经历的点点滴滴,讲述世界几千年文明的丰富事件。因此,讲故事完全符合历史教学的特征。例如,川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从开皇之治说起,说的唐、宋、元、明、清,再从政治谈到文化、谈到科技的发展。整个七年级下册都是在述说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故,只有有时其中时间跨度加大很难实现我们真正讲故事的效果,也就是因为其中的时间跨度问题将整个历史教学变得抽象。因此,这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入历史故事的讲解,不断提高学生由于时间跨度造成一些历史事件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川教版教材七年级课本中有一节——《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中可以讲解“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就是说在汉朝时代有一个小国家叫夜郎,这里的国王被自己的大臣们奉承后,认为自己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当时汉朝的使节出使该国,夜郎的国王就问,汉朝和他们夜郎哪个更大哈?当时来使感到十分震惊。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解,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夜郎自大”成语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了当时的汉朝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汉朝,周边还有很多小的国家,进而进一步理解了汉武帝为什么要进一步收复边疆等。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故事,但是可以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的一些重要的治国之道的历史背景,使得汉武帝这个历史人物更加的鲜明突出。
四、讲故事的题材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
讲故事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学习相应课程的内容不感到枯燥、乏味、空洞,进一步加深对相应课程内容事件的理解。很多时候教学目的首先要明确,选择的典型故事要能够说明历史事件。例如,在川教版七年级的历史教科书有这样一段《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时代的形成,是各方势力相当比较平衡,三国时代之前,蜀、吴势力远远不如魏,但是经过一个风云人物的不断操控,时局发生的翻天覆地地变化,在这一节里,教师可以将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典型故事编排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三国鼎立时代的历史格局主要是由这样因素造成的,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不可能助力蜀国建立一代伟业。假设三顾茅庐的是曹操,诸葛亮的宏图大志也就很难实现,但是笔者也认为,蜀、吴、魏,也只有当时的刘备回去请诸葛亮出山。这些故事案例都是为了说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只有这样的故事才是符合教学目的和本意的。五、结语历史教学应该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但是传统意义上讲授可能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故事这种方式是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符合历史教学特点,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方式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历史教学的发展。
1概念
史料:史料,就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客观历史过程的那些资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史料教学:史料教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新历史科”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校历史学习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得知识。”其基本理念是:学生不能仅仅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因而这就涉及到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的问题。惟有通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
2史料教学的必要
学生的需要:对学生来说,探究和活动的过程更加难能可贵,史料的学习可以使他们增强历对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用历史语言说话,而不是考试之前背背书那么简单。
课堂的需要:梁启超先生曾云:“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带领学习和研究历史学时,不能仅仅依靠教材给出的一些现成的结论,来组织课堂,历史课堂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史料是组织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的需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这里,存储“历史信息”的载体无疑是指史料。《课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技能。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3历史教学中有关史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史料选择不够严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虽说是入门级别,但是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在史料的选择上要严谨,切记在网络上随便百度,因为百度的史料很多都是没出处的,这样丢给学生让学生分析,且不说有没有完成教学目标,如果史料选择不好,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业负担,理解起来枯燥无味,反而使学生厌烦学习历史。
史料选择的单一性:提到史料,想必大家第一时间反应就是文字或者是厚厚的历史书籍,让人望而却步,别说初中生不喜欢看,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也未必有兴趣全部看完。那么史料的种类有哪些?具体的史料分为文字、实物和音像三大类。文字史料即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就是文字史料。文字史料是中考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所要关注的重点,但是如何把文字史料内化成相关知识点,这就需要实物史料和音像史料的辅助。实物史料它是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被保留或遗留下来的前人创造历史活动的场所和前人创造发明的有形物品。在历史课堂中的呈现主要以实物为主。音像史料是指现代化视听媒体所承载的教学材料包括录音、录像、唱片、幻灯片、影视,微缩胶片,还包括计算机软件。音像史料可以真实、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情景,在学生的脑海中搭建美丽的历史空间,帮助学生掌握生动具体的历史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
史料滥用,充斥了课堂主题:每个历史都有大量的史料,所以不能毫无原则的运用史料,史料选择要慎重。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史料的去伪存真: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资料唾手可得,但是学习历史不是文学创作,历史是要将就根据的,尤其面对历史材料的时候,第一个任务就是史料的去伪存真,对于教师和史学工作者来讲,这是基本要求,但是在学生收集资料的时候,教师要交给学生辨别史料的方法,这样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共同受益。
4史料选择的原则
史料的出现要适时:所谓适时就是指补充史料的时间要恰当,根据知识点进行补充。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深入研究史料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直接说出结论或者直接在书上划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病,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应用史料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该出手时就出手。
史料的使用要适度。史料的补充要以教材为主。在选择史料时,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有助于初中学生理解的内容。史料是对教材的补充,但不必是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补充。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注意不宜过多,否则难以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会冲淡教学中的主题。
5运用史料的意义
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和老师掌握的很多史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具有吸引力的史料在教材中和各种书籍中随处可见。此外大量图片和音像史料也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尊重学问,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违背了历史教育的初衷。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历史知识,拓展了学生的历史知识面的食疗,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
历史教学的本质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学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科论文 范文 一:浅谈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作到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几个方面谈谈感受。
关键词:有效教学;创设情境;精心设问;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回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重温历史
我们都明白一个现实: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可以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 方法 很多,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有如下论述:1.扮演角色
体会情境;2.播放音视频渲染情境;3.联系生活展现情境;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5.借助图画再现情境;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7.结合实际优化情境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加以尝试。
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 拜访 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二、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习“伏尔泰启蒙思想的意义和影响”时,课本中这样描
述:“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此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些?此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互相探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美国著名的 教育 家约翰·杜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扼杀历史的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出来。他特别强调:历史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很明显,他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许多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 热点 时事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经过筛选过的热点时事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摆脱教材所限定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穿梭于时空的走廊,古今结合,拓展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了解了新闻时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进而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历史学习的使命感。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组织教学,加强学习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学科论文范文二:《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有鲜明的国情意识和时代特点,体现了跨世 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但它是一套无“纲”(教学大纲)之“本”,用之者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线教师 深感它的难度太大,很不适应,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学科能力这一难题。我把这两年教学的感受 “提要”出来,仅供批评研究。
一、熟悉重要史实的能力
这是一项首要的、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有:听、视和观察的能力,阅读能力(小字和好懂的原始资料),记忆能力和区分史实作用的能力等。配置于教材页面上的文字和画图,大都有史实意义,所以要善于 区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教材特点所要求的一项能力。(1)区分主体内容和从属内容;(2)区分必须储存和 “过眼烟云”;
(3)区分基本史实和非基本史实。基本史实(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或缺)必须熟悉, 扎实准确,“入库”储存,例如大字(主体)的内容、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地名、空间等;(4)区分基本史实的相对性。即在这一历史体系中是基本史实,而在可以涵盖它的另一再大的体系中,是非基本的史实 了。此点较难,重点较不妨试试。
中华民族拥有的文物、古迹和馆藏极为普遍,图片影视资料极为丰富,可同熟悉重要史实结合起来,并适当发展乡土访古考察的能力。
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 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
1.单一型历史概念
这类概念就是一个一个的“历史单位”,教材中比比皆是。属于史实性的有“井冈会师”,“《北京条约》”,“台儿庄战役”等。属于论断性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 ”,“工农武装割据”,“中外‘和好’局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爱国统一战线”等。
2.复合型历史概念
它由若干个单一型历史概念组合贯通而成,又称概念系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是三个独立存在的单一概念,但组合贯通之,成了“三大战役”这个复合型概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概念复合了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这五个单一概念。参 与“复合”的各个概念之间,是由其内在逻辑联系而成——或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或包含关系、或并列关 系等。
3.历史概念的特点
(1)各类各个概念都有客观性、独立性;(2)凡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准确的外延(量的属性)和内涵(质 的属性)。这是掌握和运用它的关键所在;(3)历史概念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方面;(4)概念群体之纵横及其 网状化、序列化、具体化,就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了;(5)对概念失之准确或错乱,必定损害正确的历史思维能 力的发展。
此外有众多的理性化概念,“半殖民地”、“共和政体”、“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运用时, 不要抠定义、追外延、究内涵,能恰当地揉合于史便罢。
三、纵横基本线索的能力
历史是线索的交织品。基本线索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络,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万千纵横有线索 ,万千变化有线索。会抓、会用历史线索为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1.历史线索的两大类
在历史整体中,线索或隐或显地表现为粗细、长短、远近、中外、主从等;有曲线、直线、折线等;有政 治的、经济的、 文化 的、战争的、社会过程的等。但是,按性质和作用分辨,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两大 类;按走向分辨,只有纵向、横向两大类。掌握了分类,就懂得了这项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
2.基本线索的三重性
客观性,是它的第一性。主观性,为师生对它的认知(即“理线索”)。相对性,指它的起止时空限定和 功效的特定范围。三相结合,才能抓准用好。
3.基本线索的三功能
(1)贯通来龙和去脉,体现内在联系;(2)提挈内容和要点,利用抓纲织网;(3)明确趋势和归宿,揭示变化 规律。纵横这三项功能,可以让学科能力同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4.基本线索的两误区
教材的“引言”本非基本线索,不可误认。有些教学参考书把基本线索写成了“内容简介”或“内容提示 ”或“内容概要”,都不可取。规范地表达基本线索时,必须精炼概括为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被基本线索所纵 横的重点要点,不是基本线索本身。
四、运用基本观点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其核心和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观点 ,肯定不会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各省县市推出的初三结业考试卷,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水平。但课上能力素质的要求 ,完全可以也应当高出它三两个“调头”。必须看到,初中学生没有多少基本观点在备用、待用,需要“实实 在在”地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领悟和初步运用基本观点的主 渠道 。
主渠道——本教材,可供领悟和运用的基本观点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 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前进和曲折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代史上更明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 用等。
2.历史学科基本观点
主要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观点,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政权和政体的观点,反帝反封 建相结合的观点,民主革命坚持三大法宝的观点,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等。
3.摘选引用性的观点
指教材根据需要而摘引他处的观点,但不全是照搬照抄。(1)对纲领、宣言、政策、 口号 等的引用;(2)对 人物言论的引用;(3)对著作的引用;(4)对定性、结论的引用,例如“林彪集团发动武装政变”、“‘一国两 制’的构想”、会议有关决定等。
4.因史为论性的观点
这类观点(论断、结论)是教材编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指导下 ,依据必要的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提炼概括而成为教材的“具体观点”。本教材的“具体观点”比现行任何 其它 教材(人教版)都突出。表现在:①在引言中;②在论断性性的章、节、目标题中;③在课文之中,例如 ,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④在性质、意义、评价和 经验 教训中。运用时必须注意:“具体观点”无普遍性,只起特定作用,只 能“对号入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与时俱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具体方法
1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的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排演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有活跃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提升。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直观、明确地向学生展示历史演变的进程,使得学生在整体上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不断丰富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事件回顾
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回顾时,能够有效使学生对所学历史进行梳理,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调查和历史分析的兴趣,学生在了解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后,也会对历史调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加自我的历史阅读量,形成自我分析历史的观点。
3史料展示
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缺乏阅读量,其了解的史料较为欠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展示史料能够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历史观点更具有丰富性,避免了历史学习过程中观点的局限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侧面了解历史,全面了解历史做了铺垫。史料的展示也能够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此同时,在对史料图片和文字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避免历史学习进入空洞无力的学习过程,逐渐认识到身边历史即是真正的历史的观点。
4历史评点
在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时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评价和分析。学生通过对秦始皇正面和反面的不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评价标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综合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二、总结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阶段,如何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将庞杂的历史内容转变为富于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使得更多的历史内容能够为学生所接受,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标准。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根据其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分析对待,实现历史教学的丰富和全面。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能动性,成为知识的主人。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必须进行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索,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拥有独到的历史见解。
一、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历史教学的创新,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通过思考来解开历史谜团。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会使教师更加注重人文性知识的传授,在帮助学生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后,还会启发学生产生独到的感性认识与见解。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够感知到社会的进步,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另外,学生还会通过对优秀品质的传承来进行自我品德教育,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面对生活中的各类困境,成长为有思想、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三)有利于历史课改的全面推进
课改的推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历史教师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对课改的全面推进有很大助力。教师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加强对新课改具体要求的研究,以此为依据来探索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方法,由此而形成的教学经验会对历史教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新课程改革出台之后,历史教材也更新换代,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但部分历史教师并未跟上教学进步的步伐,仍然固守原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不够及时,影响创新教学的实现。
(二)教师备课用心程度不足
教师备课的质量高低将对教学成果产生很大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如果能够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课堂更具操控性,提高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未对备课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寄希望于教学经验或突发灵感,这样的备课态度会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习惯于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将教师的思想全盘接收,缺乏必要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生仍很难克服以往的学习习惯,对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方法仍是墨守成规。对于教师留出的讨论与思考时间,却不知如何运用。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利用“角色扮演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充当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角色扮演法”中的“角色”是学生扮演的,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话题自主编写历史话剧,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例如:在《美国南北战争》这课,为了解决南北战争爆发原因这个难点,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北方资产阶级,一组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让他们站在自己代表方的立场上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出发,就当时双方关注的:“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针锋相对的利益争论。通过这个“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很真切、直观地感受到: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在原料、市场、关税和劳动力问题上矛盾尖锐,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南北双方各有各的理,已经不能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武力来解决,从而突破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配角,学生通过置身于表演,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把握历史知识,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沉闷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历史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利用起来,在学生本身就对其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活灵活现的演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思维情境。比如:在讲解三国时代的纷争局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草船借箭、败走麦城、望梅止渴等经典故事的动画,帮助学生逐渐理清脉络关系,使学生的历史视角更加广阔,将原本熟悉的历史故事与真正的历史对接起来。在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时进行问题创设,将学生置于思维情境当中,鼓励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来进行联想、思考与讨论。例如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陈胜、吴广起义全过程的图片之后,问学生“如果陈胜、吴广没有在途中遇到大雨,那么他们还会揭竿起义吗?”学生会通过观看图片,结合教师的讲解开始多角度的思考与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大锻炼,历史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三)通过优化课堂,开展教学辨析
在师生之间开展和谐的教学辨析,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水平大有裨益,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要确保教学辨析的顺利开展,历史教师应对课堂形态进行优化处理。首先,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到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寻找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将历史知识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比如: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去过很多地方,教师可以对学生到过的旅游地点进行统计,指定学生进行旅游分享,然后将历史知识穿插其中,加深学生记忆。如有的学生去过西安,见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就可将秦王扫六合的知识带入其中。在教师讲解到秦军的奋勇之态时,学生会从自己看到的兵马俑实态出发提出异议,认为很多士兵的神态十分祥和,与教师的讲解存在出入,有价值的教学辨析就可由此开始。其次,教师要将课堂用活,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独特的想法,打乱原本的教学计划,如在讲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学生会根据自己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提出异议,如有的学生提出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是不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然发生了变化?美国不再占据“一超”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将世界大局分析给学生听,与学生进行平等辨析,让学生明白虽多国崛起,但世界格局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根本改变,消除学生疑虑。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与开放性,从而更加愿意进行思考,历史辨析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四)辅助学生改进历史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 教育 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提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 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 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 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 * *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 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 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 言行举止 所显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 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 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 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 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 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 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壮;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__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 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贞德,到出生入死,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 草的《独立宣言》,到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 ,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 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 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 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在中 学 毕业 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的 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 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 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 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 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 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 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 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 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 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神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 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 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马克思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从研究商品 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巨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呕心沥血27年,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 献出了生命;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察,创立了科学进化论;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
许许多多 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 所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无畏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 价。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英 勇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心说”,虽 被宗教裁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 纪会知道我的价值。”这是何等刚烈!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在 方法 上除了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外,根据历史学科 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等现代化视听手段。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 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 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如讲述红军长 征时,播放一曲《过雪山草地》,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也可编制简 易幻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施社会美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 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人强调“以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指导社 会实践。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 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动因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 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究其终极原因,是这些国家当时的经济生活内部的矛盾冲 突。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学生懂得这一规律,对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样,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 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 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 文章 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 经验 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 措施 、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
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
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
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
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 总结 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
(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
(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
(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海教育科研,2002.
[2]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3]萧功秦.思想者是幸福的[J].历史教学,2001.
[4]任爽.鉴空衡平[J].历史教学,2005.
[5]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历史教学整合思考 技术论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4. 有关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5. 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浅谈
6.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什么是历史,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失败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来的文明史。人猿相揖别,几个石头磨过,(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少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生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三坟五典神圣事,无涯过客。一篇读罢头飞雪,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乔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铖。歌未竟,东方白。毛泽东 贺新郎 读史。
历史专业论文在历史的补充和整理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历史资料是历史专业论文的血肉。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初二历史小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反思
一、教学设计脱离课标,目标庞杂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 方法 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确立的目标脱离课标,庞大、杂乱、抽象,这样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难达成的。例如,北师大版 八年级 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有个教师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孙中山及革命党人主要革命活动。(2)了解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3)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关于孙中山的历史资料,概括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精神。(2)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 说说 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3)组织小组讨论,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习一代伟人为振兴中华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辛亥革命志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志。这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内容的容量非常大,不是一节课45分钟能够完成的,如“教学过程与方法”中:“阅读孙中山的历史资料,了解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精神。”如果改成学生课前做准备,或者教师提供关于孙中山的典型 事迹 给学生阅读,这个环节才具备可操作性。教学设计要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本质,坚持有效性原则。这节课要让学生收获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教学设计中目标要清晰,明确,切实可行,这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
二、教学设计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发展。但是在班级授课制下,几十个孩子们集中在教师里上课,教师真正关注的是学生整体,学生的个体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需要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获得成长。一个课堂里坐着几十个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素养、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作为历史学科,最明显的差异是,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知识储备差异。当前,很多历史教学设计看不出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似乎所有学生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只不过是基于全体学生起点或高或低进行设计罢了。进入课堂,即使在公开课上,学生可能在老师的授意下做了课前的预习,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常见的是,有几个学生听课专注,兴致盎然,表现积极。一节课的大多数问题都靠他们的踊跃参与解决了,有的同学的发言甚至堪称精彩绝伦,激起师生热烈的掌声。然而,与他们“大显身手、独当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多的同学在课堂上只是“观众”。他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着,偶尔配合性地齐声应和一下,或自始至终无声无息。如何调动所有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呢?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何了解学情差异?面对差异,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有些老师的做法值得推广。如,组织学生课前搜集、阅读与本课有关的历史信息,或者提供相关资料供给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来上课,带着一些经过思考的问题走进课堂,缩小学情的差异,能比较好的促进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此外,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差异性原则。在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可以分出层次,让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问题的解决,既要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还要注意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
三、教学设计重形式,轻内容
新课改以来,人们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关注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这个方向本身没错。但是,目前看来有点矫枉过正,喧宾夺主了———很多教学设计过于强调新颖灵动。在历史教学研讨活动中,若是一节课设计了一个别人未用过的形式,就会获得“好评”一片,似乎那就是课的“亮点”。在这样的评课标准的“激励”之下,许多教师趋之若鹜,许多教学设计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甚至忽略了教学内容。我曾经听过一节大市级公开课,课题是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 措施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后,作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件上呈现了代表四个阶层的卡通人物:农民、手工业者、士兵和地主,每个人物旁边是他们表达自身感受的文字。此环节设计的意图是肯定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中农民的感受是:“有了土地,就有了劳动积极性,日子过得好开心啊!”这里很明显犯了科学性的错误:教师不但将商鞅变法的内容凭空迁移到了这里,还忽略了秦王朝统治时期苛捐杂税繁重的史实,试想:秦王朝时期的农民若是生活得如此幸福,还会有秦末农民战争吗?秦亡的重要原因就是秦的暴政,然而授课教师为了让形式新颖,看起来完整,让课堂更有趣味,就随意篡改历史,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必须要引起重视。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要本着对学生、对学科负责的态度设计教学。教学设计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坚持科学性原则。我们也许无法保障完全呈现历史的真相,但是我们至少要努力接近真相。因此教学设计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千万不要用内容去迎合形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都要建立在知识正确的基础上,或者尊重历史真相的基础上。传递给学生研究历史的严谨科学态度也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学预设与生成脱节
在初中历史教研活动或教师赛课评比中,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脱节的。有的教学设计中的重点与课堂教学凸显出来的重点不一致,有的课堂教学没有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去开展。课后研讨时,授课教师说:课前设计得很好,但在上课时学生“不配合”,自己没有办法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全部精准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解决预设与生成脱节的问题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课标、教材,特别是学情,合理设计一节课,使这节课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如:课堂导入的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问题的设计难度是否适中?在有难度的问题呈现前,是否为学生深层思考做了铺垫?等等。其次,教学设计要有预设的弹性。“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中就要给课堂教学机动的空间,坚持目标性与弹性相结合原则。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遵从教学设计,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上课,课堂脱离教学设计,目标很难达成。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形同虚设,被学生拖着走。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运用自己学识与技能,以及教学机智,理性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让整个课堂“形散神不散”,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五、结语
总之,历史教学设计要依据历史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历史的需求,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教师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打造 高效课堂 ,促进全体学生学习和终身成长。
范文二:初中历史教学历史影视资料研究
一、影视作品的内涵
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通常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存在,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从一定程度上采用复原的方式进行拍摄,能够将历史演化中一些重要的革命性事件进行具象化的展现。不过这种影视资料并不一定遵循教科书上的阐述,有时会结合各种历史资料甚至各种稗官野史等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但是这些历史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此,历史教师在选用历史影视资料时,需要进行认真筛选,和课文知识进行巧妙结合,从而让这些历史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凸显重要的价值。
二、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影视资源教学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引入历史影视资料,对于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积极性的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直观的视觉感官刺激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历史,非常适合历史教学应用。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通常是通过板书或者口述方式来教学,知识会相对枯燥,从而影响到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历史影视资料不断丰富,这些资料将声音、图像和历史知识进行了有效综合,能够在教学中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激发初中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2.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虽然历史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将初中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在理解上却存在着很大困难。因为历史知识中还有部分抽象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往往更加困难,从而阻碍学生的学习。
3.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新的课程标准体系下,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及认知能力同样极为重要,如果将历史影视资料引入其中,就能够让这些情感的培养更加具象化。比如初一历史课程大多讲述的是我国古代史,这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四羊方尊以及古代的四大发明等视频资料,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先智慧的尊敬,激励后辈不断超越前贤。
三、引入历史影视资料教学需要规避的问题
1.影视资源利用原则
(1)严谨性
历史教材的内容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进行筛选,大多都是盖棺论定的。但是影视资料为了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往往在介绍正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借鉴很多稗官野史的内容,甚至为了引发争论还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如果将这些资料全盘照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所以需要对这些历史影视资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和说明,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
(2)时间性
历史影视资料种类很多,而且同一个历史题材在不同时期都有相应的影视片段,对此教师需要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影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真实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历史影视资料的利用效果。
2.讲解和直观展示要充分结合
历史影视资料的直观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让学生从头至尾关注下去,可是这种直观性不能够让学生自己观看,教师要结合历史影视资料的内容对课程进行讲解,等讲解到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时,才播放一些历史影视资料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而不是将历史影视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室向学生从头至尾地播放。另外,教师在讲解中穿插历史影视资料之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 总结 。尤其影视资料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简介,教师也要旁征博引,引用不同时期历史专家的观点进行综合论述。
3.防范历史影视资料滥用问题
历史影视资料只能够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方法,不能够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过程。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对历史影视资料进行筛选,只有到讲解内容的环节时才播放相关的历史影视资料进行例证,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历史影视资料的教学价值。否则,一味地滥用历史影视资料,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认识,反而使之变得肤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更无从谈起。
范文三:初中历史教学资源运用浅析
一、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网络是当今社会最为迅捷高速的信息搜集手段。借助于电脑网络,教师可以下载各个方面的教学信息,无论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还是相关的历史背景,网络让历史教学插上了翅膀,为历史课堂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信息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发挥网络的作用,借助于网络集聚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贞观之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贞观之治”前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数据对比,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贞观之治”带来的巨大变化。再比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既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这一时代的世界形势、中国国内形势,也可以搜集影视资料中的一些片段场景,特别是“火烧圆明园”这样留在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场景,通过网络资料的搜集为历史课堂教学增加丰富的信息容量。这样的信息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像影音资料,在教学中将网络作用发挥出来,可以有效辅助历史教学工作开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生活资源的作用
历史是生活的积淀,若干个生活的节点构成了历史的发展长轴。许多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或是在他们的生活中能够找到相关的影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空洞说教,要竭力寻找生活中的着力点,将生活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例如在《““””的十年》的教学中,学生没有经历这一时代,对“”产生的背景、造成的危害缺乏直观了解,但是学生的爷爷奶奶这一辈人却是十年“”的经历者,甚至是受害者,从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可以提取出许多“”十年的点滴碎片,让学生提高对这一场浩劫的直观感知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向自己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了解他们所经历的“”,从“”期间的生活条件、社会形势,乃至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寻找这一场浩劫留下的印记,也能亲身收获许多有关“”的鲜活讯息。结合接下来的教材分析,师生对这一场十年浩劫的了解将会更加全面,分析更加透彻,较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生活资源的利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再比如《改革开放》这一课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教学相关的资源,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家庭着手,回顾五年前、十年前与现在的条件发生的变化,从家庭居住条件、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以及日常的饮食结构等诸多方面了解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这样的显著变化中直观感受到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家庭生活条件在快速提高,对改革开放的成果具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家庭生活这一微观角度前后对比变化,侧面验证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的生活资源有力提升了教学成效。对学生而言,生活资源具有加深理解作用,起到了促进巩固与提升教学成效的目的。
三、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情感资源的作用
对学生强化思想 教育 、情感渗透,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一项重要的职能。广大教师要善于从历史教材中发掘情感资源,与学生思想成长结合起来,与弘扬主旋律、倡导正能量结合起来,更好地体现历史学科情感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比如在《难忘九•一八》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极具震撼力的视频画面及数据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对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在这样的演示之后无不群情激昂,教师还可以从这一课联系到当前中日两国东海纷争、钓鱼岛纷争等时事政治内容上,进一步激发学生为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而甘愿奉献自身力量的爱国激情,引导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强大是广大中华儿女矢志不渝、卓越奉献的结果,将来建设祖国、壮大民族的责任当之无愧落在青少年的身上,让爱国主义成为他们心中涤荡的主旋律,让强烈的责任感成为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强大动力。再比如《钢铁长城》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寻找展示现代人民解放军战斗力显著提升的精彩场景,如新式武器装备、解放军战士生龙活虎训练等影音资料,增强学生为祖国强大、军队强大的自豪感。
四、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活动资源的作用
历史教学既要重视课堂也要重视课外,既要强化师生互动探究,也要发挥活动促进功能。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开展了一系列课外活动,将这一资源的功能体现出来。例如在《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后自主搜集资料,研究海峡两岸近十年来在经济 文化 交流方面的巨大成果,并对本地区台资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以鲜活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实实在在的内容,验证海峡两岸人民一衣带水的同胞之情,验证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不断深入、祖国统一大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有效增强了学生实际感知成效,巩固了教学成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丰富的资源作为基础与支撑,广大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入发掘、广辟途径,为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强劲支撑。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继续其统治而对清朝军队进行武器和训练的革新,与顽固派的愚昧守旧态度相比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中国军事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1865年到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在自制和外购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经过苦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4,其中定远、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因此,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起到了“御侮”的作用。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虽然不是旨在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但它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却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洋务运动不仅使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而且间接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并且孕育了新的阶级力量,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西学的大量引进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也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传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洋务运动把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呈现在对其茫然无知的中国人面前,使人们开始耳闻目睹和亲身体会这些成果的优越之处,从而逐步澄清了对“西学”的种种误解,由一味抵拒,渐至批判地吸取。盲目自大的心态日见改变,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客观地面对现实,承认两方科技的进步,不再反对把“西学“引入中国。 但是,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的存在。首先,因为洋务运动由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他们大规模引进的只是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对西方的社会经济制度讳莫如深,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则坚决抵制和反对。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其次,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官僚操纵,经营管理大权都被其委派的总办、会办、帮办或提调等把持,他们经营不善,管理腐败,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内部充满了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些企业在封建性的严重束缚下,或瘫痪停办,或被帝国主义侵吞,或转让私人经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再次,洋务运动的变革措施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和本末观发生了冲突,受到传统心理的束缚。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抑商是历代统治者沿袭的基本国策,重义轻利是历代统治者提倡的修身准则,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僵化少变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习惯于安定平静的生活,具有较强的心理惰性,面对社会变革,求稳怕乱,抗拒抵制。尽管西学的输入打乱了中华民族独立发展的轨迹,但长期以来民族发展的惯性,使很多中国人仍然按照本民族特有的观念去看待世界和社会,这就妨碍着他们去接受新的东西,同时也妨碍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总之,洋务运动处于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它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不良影响。
动员,对外坚决抵抗以为变革创造条件。在这样一个长期、艰巨的斗争过程中,究竟是站在侵略者一边还是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如果是前者,就必然会对群众斗争吹毛求疵,进而彻底否定。反之,则会在充分肯定人民斗争的前提下,对其不可避免的不足之处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且引为借鉴。就此而言,对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就成了分水岭或试金石。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正确选择。因此,它才能够领导人民进行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才能一扫百多年来统治阶级的懦弱之风,面对强权昂然说“不”!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协筹备会的开幕大会上,毛泽东用铁一般的语言宣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正因为这个新生的政权真正属于人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所以,虽然当时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面对帝国主义的威胁,我们的回答仍这般强硬:“中国人民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保卫自己人民祖国的主权的立场上,是从不考虑一切帝国主义者的意志的。帝国主义者在中国所制造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侵略特权,必须废除。帝国主义者撤退也好,不撤退也好,叫嚣也好,威胁也好,对我们中国人民的这个正义立场丝毫没有影响。”(新华社评论:《美国国务院的狡辩、诬赖和威胁》,《新华月报》1950年第1卷4期)只有代表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人,才能这样底气十足、斩钉截铁地宣告:一个屈辱的时代就此结束!
“贞观之治”历史论文(可选任意两段)贞观之治,关键在于“作为之治”,即是有所作为,而且是积极作为。而更重要的是,这种作为的方向不是奉己,也不是一方阶级之利,而是天下百姓受益。这一点尤为值得中国的今天汲取,同时也必须让全球化的中国人好好总结和学习(以便中国能够积极参加到全球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建设大业中去)。贞观之初,国家犹在战乱之余,到处千疮百孔,人民流离失所,然而经过太宗与群臣和各地官员的精心治理后,不到几年,就出现了社会景况的迅速好转:流散者回归家乡,土地再度获得耕耘,农业连年丰收,当时的米粟每斗不过三四钱,出现了“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盛世景象。社会治安、人民温饱、政府吏治、商贸发展等等,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就连行旅在外的商贾和奔考科学的学生们,往来各地间都可以不带粮食,可以取给于途,这样的景象,就是在今天的中国,也是鲜见的。盛世繁荣,人民幸福,在1380年前,中国就是啊。对于自我检省和体察,太宗也有着惊人的客观角度,以致使许多良臣敢于直谏。他通过谏言而进行自我对照,时时修正检点,这种襟怀犹为可贵。如前所说的那个大夫魏征,有时直谏到当众冒犯篾君的程度,令太宗甚为恼怒,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杀了魏征(这一点可见封建制度的不宽容),然而终于还是被国家大义所止怒,魏征去世时,太宗不禁大哭。在对魏征的评价上,太宗结合自己与国家经略,这样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太宗对待良臣的态度和客观体己的真诚。对于历史尊重可以表现出一个国家的积极态度和深度思考力。这一点,以世界各国在各自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上而明确表明了出来。这种历史尊重并不是一味追忆和迷信,也不是对过去历史的全然忘却,而是从历史的汲取出其文明的精萃,予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所以,尊重历史首先将得益于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则将得益于方法,方法的取舍则得益于我们对于历史的态度。因为尊重,所以学习,这是一个好态度。唐太宗对于历史,就有一个很好的态度,他的“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是很好的范例。我们今天的许多人,忙于经济也忙于企业,而其本质并非是真正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更多情况下是失去了判断。失去历史的判断,其结果就是皮毛的货色了。一个社会如果只是仅存皮毛,其利必不长久。
1.科学还是艺术,――历史学学科属性再探2.浅论历史学实用性功能及其应用3.历史学发展与史学工作者素质4.浅论历史规律认识的模糊性5.伏尔泰及其文化史观的影响6.乾嘉考据学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的影响7.中国古籍版本源流初探8.再论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9.浅评西方近现代某史学流派(如年鉴学派、相对主义史学、计量经济史学等)10.神话传说与远古历史意识
浅论闭关锁国的危害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探究一、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每个朝代的更替,每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新旧更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新的、进步的事物代替旧的、落后的事物,也是历史发展的铁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进步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让学生将目光放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志士豪杰涌现,他们有的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信念,充满了英雄气概,如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时,他的爱国情操可以让学生为之沉迷。有的具有崇高的理想,救人民于危难之中,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经过了含辛茹苦的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他们的责任感也会让学生为之触动。还有坚韧不拔,周游诸国的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他的勇敢与坚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再如“闻鸡起舞”的祖逖,他的勤奋、好学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沉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教师要将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利用先人的事件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向先人学习,领会他们的高尚品格,并时刻牢记这些英雄故事,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挫折不气馁、不放弃,勇于挑起社会的重担,做一个有理想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