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人文关怀本科毕业论文

人文关怀本科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人文关怀本科毕业论文

社会对护士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护士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护理队伍的流失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系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 老年骨折心理护理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骨折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原发病病情稳定,无发生护理并发症,心理状态良好,焦虑抑郁的心理得到改善。结论:了解老年骨折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做好完善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是老年骨折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中全面康复的有效保证。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患者在骨伤科治疗的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于骨科老年患者治疗时间较长,活动受限,在卧床治疗期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担心肢体残废,而常常表现出不同情绪的反应及心理需求,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中,要针对老年骨折的特点和心理状况,加强心理护理,尽量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耐心解释长期卧床患者的注意事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116例老年骨折病人,其中男49例,女67例;年龄66~98岁,平均73岁。骨折部位: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占81%,前臂骨折占19%。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病史。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骨折患者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对周围环境都很陌生,所以多数患者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感,而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痛苦等心理,担心疼痛、生活上不能自理以及发生意外等,为此,我们护理人员要给老年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护士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以热情、关心和严肃的态度对待病人,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各种治疗方法以及护理的意义,提醒患者必须要配合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要通过治疗和护理的机会,护士要坦然向病人作自我介绍,保持仪表文雅,表情自然,引导病人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及相关的乐观行为,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爱抚与关心:对新人院的老年病人,护士都要以高尚的护理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和关怀照顾老年患者,对老人可通过微笑、交谈、按摩、康复指导及协助病人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等,使其感到幸福和满足。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老年住院患者,除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外,还需要家人、朋友、同事及社会的支持,要多给予正面的指导、劝解、鼓励和安慰等,帮助患者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并真正体验到社会及亲人的关爱与温暖,使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要向老年患者介绍成功病例,请同病室疗效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讲述治疗经过及配合方法,以增强信心,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耐心解释,细心观察:老人对疾病的体验,往往不能讲述得很清楚和具体,所以护士不可能等待病人的主动反应,必须仔细检查病人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详细收集有关老年患者的病情资料,便于正确估计病情,做出正确护理判断和采取正确护理措施。

加强培训,掌握护理技能:护士要积极参加各种护理专项学习交流,接受护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能力,在业务技术上使老年骨折患者充分信任。护理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老年患者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某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动作粗疏,便会被认为在拿他们做试验,从而引起老年患者心理上的一些变化,所以护士应举止稳重,操作熟练,操作轻柔,反应敏捷,关心和重视他们的各种治疗和检查。如有的手术后患者需要静脉注射,由于老年人血管硬、滑,给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加之老年人的心理作用,总是担心新护士不能“一针见血”,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让新护士先给同病房的其他患者操作,让老年患者从侧面了解新护士的过硬静脉注射技术,使其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结果

病人原发病病情较稳定,在护理方面无发生并发症,患者心理状态良好,能够积极主动配合临床的治疗和护理,绝大多数患者的焦虑、抑郁、孤独、依赖心理等都得到了相应改善,并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差,加之骨折的特点一般都会病程较长、疗效差、骨折也不易愈合、代谢功能减慢、骨质疏松以及脱钙等,所以老年骨折病人的愈合时间,一般是年青病人愈合时间的1倍或更长,而且易发生合并症。老年患者的骨折,一般多为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治疗上都需要牵引,患者需卧床2-3个月才能离床活动,这期间对大多数老年患者增加了合并症发生的机会。本组资料中,老年患者多数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这些病症在临床上无疑给骨科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多困难,往往由于骨折后的疼痛、精神紧张、长期卧床等,从而导致这些慢性疾病的复发和加重。为此,护士要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做好完善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是老年骨折患者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活动上,全面康复的有效保证,这对于广泛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心理和康复护理,才能使整体化护理得到贯彻实施。

抢救室接诊的都是紧急危重患者和身心急躁的家属,而抢救室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地,在急救工作中,常常因护士技术水平不够、服务不到位、抢救仪器故障、缺乏交流艺术;患者法律意识增强、而部分患者自身素质差、要求高;对院内有关方面某些服务的不满情绪会发泄于护士身上,因而会引发医患冲突和医疗纠纷。为使基层医院抢救护理工作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抢救护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轨道,针对以上现实状况,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使本院在抢救护理工作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明显降低了差错、纠纷发生率。现针对隐患与对策探讨如下。

1 护理的难点与隐患

科室分工不明,责任不到位由于基层社区医院规模较小,乃至科室不健全,临床科室门诊与急诊不分,使得许多急诊患者就诊于门诊,使真正的急诊抢救患者得不到及时迅速救治。

相当部分患者综合素质低,护患交流沟通差基层医院抢救患者大多是车祸事故、打架斗殴、农药中毒、酗酒、溺水等;年龄小、语言交流沟通障碍等。在抢救过程中,很难与护士配合,他们往往把对造成事故者的怨气,患者的痛苦,家庭矛盾,精神损失,会施加在护士身上,造成护患关系紧张,护士工作压力大,护理工作开展艰难。

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低,安全防范意识不够护理人员中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少。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缺少对患者及家属宣传告知义务,履行应允签字少,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护理人员缺编,不安全隐患多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行,患者增加,而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编外护士较多,护士流动性大;青年护士工作主动性不够,工作应变能力差;这些都是造成不安全隐患的因素。由于抢救患者时护理突出一个“急”字,需要抢救人员技术熟练,人员充足,才能保证抢救质量。但基层医院由于受人员限制,大多时间都是一名当班护士,既要参加危重患者抢救,又要兼顾门诊注射等常规治疗工作。有时由于正在注射而不能保证及时到位而耽误抢救危重患者,使患者家属与护士发生不必要的争吵,甚至家属出手打人;同时,门诊注射室无人照应(如皮试时间到了,静脉注射完了),忙得护士团团转;加之,由于工作忙、护士少,常易忽略对另外患者的病情观察,对病情记录不及时、全面,这些都给医疗护理留下不安全隐患。

基础设施不全,影响抢救效率衡量一所医院的急救工作是否到位。一是要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二是要有一系列先进的医疗抢救设备,这样才能确保质量和抢救成功率。基层医院急诊科工作环境差,工作中所需仪器设备不足、人员老化是急诊科护士的一种压力源? ,有些抢救设备平时不常用,在遇到危重患者时出现抢救仪器的故障,如吸引器无力,冼胃机进出水故障、心电监护仪不易启动等。不但延误抢救时间,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碍于情面,丢失原则基层医院由于抢救室和输液厅距离不远,个别护士碍于情面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平时没有抢救患者时院内院外一些熟人,朋友在抢救室空床位上输液,陪客家属一大帮,使抢救床位不能随时处在应急状态,并对室内环境和设备应用造成影响,一旦输液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或突然来了抢救患者,则可能引起医患矛盾,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受奖金分配制度的约束,医护关系不协调近几年来,由于医生的奖金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意识有所淡薄。急诊患者先到抢救室,护士再去请医生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医生只管给门诊患者开处方、检查、很少立即主动协同护士参加急救处理,也很少为病员心理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因此,基层医院的护士常会遭受病员家属的辱骂,甚至受到不公正的指责。护士工作、心理压力逐渐增大。

2 抢救护理的对策

抢救室的工作特点是:急、危、重患者多,工作节奏快、患者及家属心情急躁。因此,抢救室护士必须具有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熟练、处事敏捷、工作效率高、善于沟通的良好素质。在很多情况下要在医生未到达之前作出初步处理,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止血等。同时还要做好抢救记录和查对工作。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及时发现护理隐患,切实加强安全医疗,现总结多年来本科工作实践经验,针对抢救急诊护理隐患作出以下防范措施。

完善硬件设施,确保安全医疗护理部重视,争取医院领导支持,配备并完善各种抢救设施。该更换的抢救设施一定要更换,使之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并认真做好抢救仪器的交接与管理工作,仪器由专人负责,班班清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急救仪器完好率达100% 。急救时使护士操作能得心应手,这样才能提高抢救质量,减少医疗隐患和纠纷,赢得医院的知名度。

转变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护理已不单是依靠高超的专业技能,应该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及情感等综合因素的护理,倡导人文关怀、开展人性化服务,做到“医患者之心,疗患者之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信任。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位患者,实行人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推进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加强急诊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患者抢救技术等,高年资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护理部不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定期对她们进行理论知识、应急能力的考核。如心肺复苏术,吸氧、洗胃等,以提高急诊护士应急、应变能力,做到脑子灵,反应快,遇事不慌,沉着应战,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护理任务。

加强法制观念的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要求护理人员要学法、懂法、用法、严格遵循法律规范,在进行各项护理活动时,应严格限定在法律范围内,提高工作责任心,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如酗酒、服毒自杀等有法律纠纷的急救工作,要求护士及时、准确的观察、记录病情。服毒患者的呕吐物或洗出胃内容物保存送检等。各种危险性护理操作,在严格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作出解释,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争取他们的理解,并签名支持。这样既为抢救患者解除顾虑,同时也保护了自己,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加强护士责任心,严格履行护士职责 坚守工作岗位,随时处于备战状态,凡遇到抢救患者坚持先急后轻、先救治后交费的原则,不因未交费而延误抢救治疗,并准确、及时、完整地书写各项抢救护理记录单。不因熟人朋友而放弃原则,酿成医疗纠纷。

讲究语言艺术,搞好护患沟通要在护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热情接待每位患者,态度诚恳、语言文明。避免生、冷、硬。当患者或家属表现急躁情绪时,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真正体现出临床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及护理规章制度,逐步解决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从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换位思考,增进沟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赢得患者的赞誉与信赖,护患纠纷就会减少。

处理好医护、护护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 在医院工作中,医疗、护理虽然是相互独立的系统,但服务对象一致,医生、护士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应建立一种交流一协作一互补型的关系。患者的信息应相互交流,尤其在出现医患、护患矛盾甚至纠纷时,应相互沟通,查找原因,并及时研究、采取措施,将矛盾尽量化解,切不可相互指责、推诿、挑拨。

树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国新闻传播缺失人文关怀摘要:中国媒体正处于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作;另一方面,广告商制约着媒体现实表明我国当代传媒对受众的确有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但客观地讲,传媒对受众现有的人文关怀与受众所需的人文关怀相比是相当微薄的,尽管它已经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大众的生存状态。不可否认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又不深刻。主要原因在于传媒自我定位存在一个悖论,在理论上自知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上却徘徊于颐指气使的钦差大臣和亦步亦趋、满脸堆笑的服务生之间,实际上这个悖论产生的根源是传媒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由此造成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然而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我国传媒在注入人文关怀、“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在市场利益的趋势下,在传播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极尽渲染之能事,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这种“不得不为了金钱而进行的精神活动,会使人感受到对完整的人的本质的否定。”这种传播是将受众仅仅看作自然的人、本能的人,对大众缺乏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显然这是对人的简单理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是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原则的。从这个角度讲,当代传播对作为受众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马克思曾就人的概念论述过:“‘人’?如果这里指的是‘一般的人’这个范畴,那么他根本没有‘任何’需要;如果指的是孤立的站在自然面前的人,那么他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如果这是一个生活在不论那种社会形式中的人,……那么出发点是,应该具有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它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因为在这里,生产,即他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已经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性质。”简言之,人的本质规定性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有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更重要的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社会活生生的人,必然会有理性和情感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他们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当代传媒要全面的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互助。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这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之必要。有一种叫作“新闻本位”的新闻观。执行这种观念的人,把事实、传播者、接受者、传播通道、新闻信息等看成新闻传播中的各个环节,而以新闻信息为本体。于是,新闻传播者在选择新闻的时候只是以事件是否具有所谓的“新闻价值”,即是否具有非常性和猎奇性、能否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否引起轰动效应作为标准,甚至一味地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最终导致媒体品味的下降,也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诚然,新闻追求新奇,渴望引起轰动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在这种新闻理念的指导下,新闻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往往被忽略了,人们的眼睛只盯着事态的发展而无视扮演主体角色的人的感受。阅读(收看、收听)新闻的人们也只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旁观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信奉一条原则: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夸张的说法无外乎是想强调新闻事件的新奇性。据说真有国外媒体曾报道过人咬狗的事件,且不说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单从事件本身来看,这则报道对当事人来说有何意义呢,难道从中他(她)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而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吗?相反,也许当事人从此会被别人当成疯子来对待!另外,这对广大的受众来说又有何意义呢?!难道他们因为获得了奇闻怪谈而感到真正的欢乐?或从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或真谛?多半的可能性是长此以往受众的欣赏趣味会下降许多。我国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 人文关怀的泛化和简化。自上个世纪90年代文化界、思想界开展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来,“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这些术语纷纷涌现,从社会精英阶层“下凡”到人间,几乎妇孺皆知。新世纪伊始,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泛滥开来,形成了“言必称关怀”的奇怪局面。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被严重地泛化了。例如,对有些属于权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也大加颂扬,便是人文关怀泛化的一种表现。据《北京晨报》2005年1月6日报道,日前,河南省许昌市国税局原局长姜国仕被法院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姜国仕当庭对检察院表示感谢,因为在查案中,许昌市检察院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和司法诚信。那么检察院是怎么做到“人文关怀”的呢?报道说,“在查案中,考虑到姜国仕年纪较大,有关节炎和高血压,检察院专门为他安排了一间较好的号房;天气凉了,检察官及时给姜国仕送去被褥、衣服。在搜查姜国仕家时,检察官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赃款赃物”。一位叫“气横西北谁人剑”的网民疑惑不解,在论坛上问道:“难道这不是检察院应该做的吗?如果不讲‘人文关怀’,在工作中就应当让一个上年纪的嫌疑人(不管他是贪污还是伤人)住‘较坏的’号房?就应该让他在天凉时无衣无被吗?就不去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赃款赃物?如果把这样的工作也叫做‘人文关怀’的话,那么公安局不打骂嫌疑人、监狱不虐待犯人、乡干部征税不抓人,不也可以叫作‘人文关怀’吗?自从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后,‘人文关怀’就迅速成为一个流行词。以前,每听到这个词,总让人感到一些温暖,可是现在随着它的被滥用,我们只感到乏味。”(新华网2005年1月6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已经习惯于没有关怀的生存环境了,现在有人“大发慈悲”施舍了一点“关怀”,我们反而受宠若惊,感叹社会确实进步了。若仅仅是普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倒也情有可缘,而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媒体却也在歌颂这些“宝贵的人文关怀精神”,难免让人觉得悲哀。(二) 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中国媒体正处于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作;另一方面,广告商制约着媒体。这样一来,很大一部分消费不起,或者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弱势群体便被媒体遗忘了。这种情况首先表现在媒体留给社会弱势版面和频道太少,报道力度偏小。比如,对进城农民工的报道就很少,我们只能看到零星的、琐碎的报道,而且大部分报道范围也只停留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对农民工整体生存情况没有作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的层面很浅。对下岗职工和新失业群体也是如此。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很多(应该说是大部分)记者报道政府关怀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是跟在各级领导人送温暖的队伍后面,报道的重点不是弱势群体的困难,而是领导的关怀,处处突出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弱势群体的困难只是突出这一形象的辅助物。这种摆拍的矫揉造作的镜头、照片我们看见的还少吗?这是真正的关怀吗?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见,我们媒体还没有真正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放在重要的地位,这很显然是违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神圣职责的。另外,近年来媒体对社会黑暗面的报道很青睐,纷纷采取暗访、卧底的方式对社会底层的黑暗面大加揭露,执法队伍到哪儿我们的新闻记者就跟到哪儿。关于黑心棉、黑香肠、地下性工作者的报道层出不穷,甚至对乞丐、流浪人员有损城市形象也大张旗鼓地进行报道,而没有深入探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现象,难道仅仅是因为弱势群体贪财、无耻、没教养吗?最后,新闻报道的内容本身往往也漠视弱势群体。南京一家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栏目《服务到家》曾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大爷身患怪病,需要不停地走,否则一停下来就会呼吸加重,甚至晕倒,连打吊针吃饭都要在行走中由家人帮忙才能完成。多方求医也无法治愈。节目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不是从为这位老人想方设法治病的角度展开,而是以猎奇的眼光、调侃的语气报道新闻,新闻中所使用的背景音乐竟然是一首摇滚歌曲,并且将病人边行走边吃饭的镜头用快放式播放,似乎是记者编导们觉得那种样子很滑稽好笑。这真让人哭笑不得。再请看另外一家地方电视台的一则名为《市区开展清除整治算命、测字人员行动》的新闻:警车开到一栋大楼前停下,执法人员下车,走到楼前的一个算命摊,拉起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头吓得瘫坐在地上,苦苦哀求,而执法人员“义无反顾”地架起老头拖向十几米外的警车。其他执法者当场没收算命、测字工具,并焚毁。而这个身体瘦弱的老头嘴里一直在哀求:“我改,我改,放过我。”从这则电视新闻来看,很明显,电视台是站在执法人员一边的,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活动,这当然有道理。但是,我们的记者有没有想过,老者那么大的年龄为什么不在家安享天伦之乐,却做出这等有伤风化的事情;老者的工具被焚烧后,他该如何生活下去;除这个老者外,其他从事迷信活动的人的情况又怎样;为什么现在文明社会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愚昧迷信活动。问题太多了,可有几家媒体认真思考过了?!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没有就此深入采访调查下去,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人太普通了,没有新闻“价值”。而这样的想法本身不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吗?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社会往往过多地强调个人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而无视个体生存发展的合法权利。(三) 对隐私报道不慎重通常情况下,隐私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1我国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主要涉及公众人物和未成年的隐私。前者,比如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曾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破口大骂某娱乐媒体,原因是这家媒体公开刊登他家详细地址,以致他家屡遭陌生人上门骚扰,干扰了其正常生活。冯氏声称要诉诸法律手段加以解决。这是媒体侵犯“名人”隐私的典型事例。更严重的,有些媒体对去世的公众人物也不放过,对他们的死以及生前的情况捕风捉影、妄加猜测,不顾死者家属的痛苦,对其生前的私密信息恶意挖掘、大肆炒作。对歌星高枫之死的报道就是典型一例。这不仅是对死者及其亲人的不尊重,从根本上说也反映了社会对人的不尊重。另外,媒体对未成年的隐私保护也做得不够。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正确的做法是未经当事人同意,新闻不得披露当事人的姓名、出生地、家庭住址以及一切可能推算出其真实身份的信息。还要注意不得暗含受指控的人与少年儿童本人关系的内容。例如,2003年1月20号,某报以《14岁少女身染五种性病》为题,报道一名尚未满14岁的女孩外出打工误入淫窟而身染五种性病的事件。报道中虽然使用化名,对图片也做了相应处理,但不经意间流露了一些相关信息,如事件发生地点、时间等,同样能让某些“有心人”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他们无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我们的媒体一定更要慎之又慎,不能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2其实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是新闻媒体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当,那就更不要奢谈什么人文关怀了。(四) 灾难报道缺乏人性化关怀当前我国媒体对突发重大事件报道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隐情不报,认为灾难性事件容易给受众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报道会造成社会恐慌,等事件过去以后再报或者干脆不报。二是报道不及时、不充分,对一些重大事件迟报、缓报、简报,难以满足受众对事态发展的关切。媒体往往把灾情简单地表现为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经济损失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数字,这说明缺乏对生命的真正敬畏。三是过于注重从政府立场说话,灾难发生后不是把镜头对准正在忍受苦难的群众,而是大力渲染党和政府怎样关心受灾群众,社会各方怎样慷慨解囊,高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把灾难的起因、发展、损失、灾情严重程度、灾民的情况却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四是采访报道方式不当,不顾受灾群众的感受,缺少对人的精神和感情的关怀。例如,“5、7”空难第一个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情景被拍摄下来,被很多媒体所采用。照片显示,当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时候,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虽然记录的是实情,但是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有没有想到遇难者亲人看到欢呼的场面后会怎么想。还有的记者采访遇难人家属的时候,伸过话筒就问:谈谈您失去亲人的心情好吗?灾难新闻报道出现人文关怀缺失与错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也有现实利益的驱策,也有传统传播理念对人文关怀的漠视,还有缺乏理性约束,有的是技术上的失误,但归根到底还是传播者人文精神的缺失。比如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问题,看起来似乎和人文精神无关,但是知情权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的人的基本权力之一,因为信息是最重要资源,如果受众不能及时充分地获知应该获知的、与自身、他人、社会有关的重要信息,实在是媒体的重大失职。不夸张地说,满足受众知情权是新闻媒体首要的、最大的人文关怀。做不到这一点,其他再多的关怀都是多余。(五) 对女性的不尊重关于女性的新闻报道问题更多也更突出。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很少,说明对女性的关怀不够重视。《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仅占,而涉及女性问题的就更少。其次,对女性的形象定位有歧视。据2002年12月28日金羊网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被调查女性认为“对女性的宣传报道娱乐性、生活性居多,而事业性少”,“女性处于弱者地位的题材多,强者形象少”,“有关妇女的新闻报道很难摆在国内重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且“女性作为配角的题材多,作为主角的题材少”。第三,宣扬落后的贞操观。贞操观是男权社会所产生的帮助男性从肉体到灵魂上占有女性的精神枷锁。如今,这种落后的封建的贞操观仍然有市场。1997年,四川姑娘唐胜利因为不愿做三陪小姐而跳楼受伤致残。媒体抓住这个事件争相报道。但是有些文章不是强调她维护人权与尊严的可贵精神,而是她“宁死不做三陪女的刚烈行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说什么她“用献血维护自己的清白”。这些错误的思想导向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时间,各地不断出现类似“唐胜利”的事件,很多妙龄少女落下残疾。媒体的责任太大了。第四,存在污辱女性的报道。其中最典型的言论莫过于什么“女祸论”。这原本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把朝廷腐败、民风败坏的责任推卸到女性头上的反动历史观。然而这种愚昧可笑的观念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着实可悲。比如,很多媒体把政府官员腐败的原因归结到官员家属身上,报道为党组织一把手的妻子办学习班以培养“廉内助”的新闻。《大河报》还用了一个言词粗俗的标题:好女人是所学校,好干部老婆熏陶。甚至有的女性刊物都说:“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如何、廉政形象好不好,与其配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如果枕头风常吹,领导干部势必先替个人或小家庭打算,假公济私,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多么荒唐的言论!3新闻媒体一般主要以事件本身是否具有传统的新闻价值来选择所要报道的新闻,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人反而被放到次要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地位。很显然,这违背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也不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总之,新闻不能只见事不见人。注释:1张宝新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972张菊样 :《传媒应重视人文关怀——对当前某些新闻报道的反思》,《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3马守敏 :《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歧视》,《新闻记者》2000年 第6期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语(通用10篇)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语(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至此,毕业设计任务也将落下帷幕。在为期3个多月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我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在研究中较多的借鉴国内外的成果。因此,我阅读了许多中英文文献,并纵向的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论文以及说明文档。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锻炼,我从查阅资料的能力、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到对科学理论的理解能力、独立做出假设并解决求证的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2、通过编程和仿真过程,我对quartusii软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编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它将成为我的得力帮手,也为我将来学习vhdl等编程语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感知上,毕业设计带给我一次从不懂到懂、从懂到创新的过程,这是异常珍贵的经验。本次毕业设计的收获不仅仅是对本课题的一个入门性的研究,更为我未来从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这次毕业设计,我也对未来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本次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由肖萍萍老师负责管理和指导。肖萍萍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务实的作风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并从对待学术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事等许多方面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影响,让我时刻保持正确的态度对待这次毕业设计,并获得了成果。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衷感谢研究生陈江龙,每每在我困惑的时候他给我以关键的点拨,让我茅塞顿开,使我的研究得以继续向纵深发展。

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感谢学校和学院对毕业设计的安排。正因为有这样的机会,使我得以整合知识,创新运用,并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毕业论文的结束意味着我在邮科院校区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回首往事,心潮难平,感慨良多,但无论如何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在此,要特别感谢求学过程给予我无限支持和帮助的老师、朋友和亲人们。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从日常的学习,论文题目的确定到论文的撰写,程老师都给予我悉心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给我鼓励和动力,也正是在她的指导和督促下论文才得以如期完成。

感谢我们一起在学校努力的同学,我们彼此关心、互相支持和帮助,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对我学习、生活给予的支持和照顾。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获得了许许多多人的帮助与先前研究工作者的宝贵资料,论文的研究成果离不开你们的协作和帮助,在此对你们表示深切的谢意。希望可以以本文向你们汇报,以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助,感谢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你们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们,尽管与你们为我付出的一切相比,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仍要真诚地说声:谢谢你们!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曾经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致以最真诚的谢意和最忠心的祝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刘龙辉和助教詹超。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对本选题十分重视。提纲、完成初稿、修改完善到最后的定稿都一一过问,花费了大量心血。他的耐心教导给予了我很多灵感,使我受益匪浅。在此,也向以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曾经指导过我学业的各位老师,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为本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衷心感谢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我们一起走过了难以忘怀的岁月,缔结了永恒而真挚的友谊。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得到了你们无私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全力支持,他们为我付出的太多,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是我顺利完成学业的根本保证!

还有许许多多给予我学业上鼓励和帮助的师长、朋友,在此无法一一列举,在此也一并表示忠心地感谢。

光阴似箭,白驹过隙。转眼间四年大学本科生活即将结束,陪伴我走入象牙塔的笔记本依然伴着我,忠实地书写全部情绪。从仙桃到武汉,从武汉到北京,从北京到杭州,在我最开心的时候,它记录了绚烂的幸福与快乐;在我孤独彷徨的时候,它是唯一的伙伴,用沉默安抚绝望的灵魂。现在,行将毕业,成了校园老人的我依然坐在这个老伙计面前敲敲打打,将浮躁击碎,将烦恼碾成一枚枚灵动的`小字。

回首这几年,似乎伤感并不明显。身边来来去去的不再是亲密的室友,换了同事和领导。在这里没有人诉说要离开校园的伤感,四面八方充斥流程化公事化的执行。伤感…潜流在心底,静静蛰伏。毕业,一个人置身小屋中,顿时如复活般全部苏醒了痛楚与艰辛。离开学校再没有人中午来敲门问我去不去吃饭,再没有人与我反坐在板凳上大声闲聊放肆大笑,再没有人幽幽地问句“吃什么好呢?”,再没有人背着重重的书包和我一起上课实习变态逗趣,再没有人陪我随时去吃火锅到撑然后照个神经的大头贴,再没有人总是兴高采烈叫我霞子跟我去买水果,再没人嗲嗲地叫我霞姐姐……她们的声音在时空里混杂渐渐远去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年来,真的非常感谢爸爸妈妈的默默支持关心。虽然他们总是不在身边,也很少管我,但是每当遇到挫折或小有成绩,总是有他们在。

身在杭州时总是思念北京的大街小巷和武汉的美味小吃。非常感谢陈盼学长和张平学长对我的照顾和指点,虽然错失了新浪,还是非常感谢在新浪的经历对我的熏陶。论文的开题是在新浪的工作中得到的灵感,虽然没有亲手去做新浪微博客的工作,也算是把这个课题按照原来的思路完成了,小有欣慰。

四年中历次备考,都过得还算顺畅。唯一一次熬夜复习贡献给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还要感谢刘琴给我的习题和答案,感谢出题的老师超纲导致一些题目大家都不会,于是我也浑水摸鱼地混了了七十几。在计算机双学位毕设焦头烂额的时候,符辉和王楠给了我巨大的帮助,真如雪中送碳。感谢符辉同学爽快又耐心地帮我修改代码,感谢王楠的帮助。当我被“陶天下,赢校园”校园活动的工作淹没的时候,同学在作业代码完成部分给了我最大的帮助,还要感谢他们在我成长中的一些点滴陪伴,那些都将成为校园美好的回忆。

感谢xx寝室的室友带给我轻松的生活氛围;感谢大姐大陪我吃火锅;感谢a同学和B同学跟我在北京瞎逛;感谢海燕陪我一起去北京找工作教我PS;感谢我亲爱的老友们总是陪我到处疯在难过的时候安慰我,一直陪伴我折腾;感谢雪琴总是听我话捞;感谢周锦增和罗西对我工作上的巨大帮助;感谢孙荟小瑛给我很多家的温暖;感谢全哥叶挺晓露的照顾。

感谢陈xx老师和鲍鲍为我们创造的实习机会;感谢范龙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敦促;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

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教授。从毕业设计选题、如何展开到如何深入的过程中,×老师一直给予我悉心的指导。×老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要扎实求学,务实上进,在每周的例会上,我都受益匪浅,尤其是每次作报告后都可以得到×老师的宝贵指导和谆谆教诲。相信×老师的这些指导和教诲,一定促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在此,再次衷心感谢×老师,衷心祝愿×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和科研中,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感谢师兄×××、×××、×××、×××、×××、×××等,感谢同学×××、×××、×××、×××等,他们在我毕业设计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师兄×××和×××,谢谢您们。

非常感谢××××大学××××××学院,感谢××××大学所有的老师和职工,感谢您们给予我四年在这里学习、生活的美好环境和丰富资源。在华园学习、生活的四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四年,是我知识得到丰富、思想得到提高的四年。

感谢××××大学××××级×××××班的同学,与您们同窗四年使我不断进步,您们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祝愿您们前程似锦,梦想成真。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感谢我所有的老师,感谢所有的亲人朋友,感谢您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回报您们,回报社会。

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感谢您们在我成长和求学路上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您们永远是最伟大的。谢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老师。xx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外出实习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装配草图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我的设计较为复杂烦琐,但是俞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图纸中的错误。除了敬佩俞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作毕业设计的玉树临风的xx同学,她在本次设计中勤奋工作,克服了许多困难来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并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她的努力工作,此次设计的完成将变得非常困难。

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工学院和我的母校—北京林业大学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时光飞逝,在学校的生活也接近尾声。依稀记得四年前出入学校时的种种不适应,而如今我以成长为一名真真正正的有梦想的人,已经在这生活和学习了四年之久,如今完成学业即将启程踏入社会的大染缸。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时候心头涌现很多这四年下来需要感谢的人,有同窗室友,有宿管阿姨,有食堂大叔……

感谢我敬爱的导师一一何雪松教授,您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业,也关心我们的生活。

难忘您在我最初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时候给我以指点,难忘您在专业学习方面给我的启发,也难忘您对我们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更难忘您极其认真负责地对我论文写作的指导。选题、开题、收集论文资料、写作、修改,每一步都是在您的指导和督促下完成的,虽然学生愚钝,理论水平有限,但您每次都不厌其烦,给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感谢何老师的悉心指导,如若没有您的指点,学生着实难以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在这里也感谢师母,感谢师母待我们如家人一般。学生衷心祝愿何老师和师母工作顺利,生活美满!

感谢社工系教授给我专业知识的费梅苹老师、刘华丽老师、王瑞鸿老师、曾守锤老师、范斌老师、范志海老师、赵环老师、姜妙屹老师、蔡屹老师,感谢你们带我走进社会工作这门极具人文关怀的专业,让我感受到它的魅力。虽然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水平有限,但你们教给我的思维模式和看问题的视角将使我终身受益。同时也感谢对我的论文提出中肯建议的刘艳霞老师和徐丙奎老师以及教过我其他课程的刘晶老师、章展老师和张堃老师,感谢你们帮助我顺利完成学业。另外,也特别感谢辅导员杨洁老师,感谢您对我们学业、生活和工作的关心。

感谢X机构的负责人和老师们,谢谢你们给我提供收集论文资料的场地,并给我建议和帮助。感谢7位自闭症患儿照顾者,感谢你们在照料患儿的繁忙任务中抽出时间帮助我完成访谈,正是你们的慷慨相助,才使我能够顺利获得详实的论文资料。感受到你们的艰难和不易,更感受到你们的坚强与伟大,你们带给我的力量将伴随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哪怕再苦再难,也决不轻言放弃。感谢“星星的孩子”,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生命状态的存在,是你们让我更具爱心和耐心,你们纯洁无染的眼神和心灵带给我感动。祝福孩子们在安静的世界中平安、快乐地成长,祝福照顾者少些生活的磨难,多些关怀和支持。

感谢我们班级的全体同学,谢谢你们在我无助时给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312寝室三位善良可爱的闺蜜一一何博、侯慧、洪佩,谢谢你们在这两年半的生活中对我包容,给我温暖和感动。感谢亲爱的同门胡文南同学,谢谢你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和问候,感恩写论文和找工作的路上有你相伴,给我鼓励和支持。

四年的大学时光,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方面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扩充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知识的能力,使我从多方面提升了自身能力。这些中除了知识方面的,我还学习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

在整个写论文的过程中,前期搜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使我逐步了解到了单片机及USB的相关技术特点,并明确了前进方向。虽然在后期遇到很多困难,我都努力去克服,最终得到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各项综合的很大提升。

这其中,我得到了多方面的帮助。有导师的细心指导,同学的帮助关心以及在论文中借鉴的前人的部分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首先感谢本人的导师胡仁昱教授,本篇论文从选题开题阶段直到完稿过程中得到了胡教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批阅。在此谨向胡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此外,还要感谢班主任陈蕾老师和班里多位同学的热心帮助,因为有你们的督促,使本人能够及时顺利地完成论文。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另外,本文最终能够顺利地完成,还与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授课老师们也分不开,你们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和良好专业的知识传授是我们不断学习的动力!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在身后的大力支持,是我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

再次衷心感谢一起度过四年时光的各位老师们和同学们,同时也非常感谢理解我、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没有你们,生活缺少了更多精彩。谢谢你们!

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

感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给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四年是我一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感谢我的导师余黎老师,肖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她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悉心的教我克服仿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她们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可以说,论文能够完成,与她们的帮助密不可分。

感谢我的指导员姜琳老师,感谢她在生活和精神上都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也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因为他们的悉心指点,我们才能打下通信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感谢所有同学和朋友,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也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另外,我更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和多年来他们对我默默的支持和鼓励。谢谢你们!

在此,我再一次真诚地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感谢!

关于人文关怀函授毕业论文

注重人文关怀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论文

多年来,莱钢党委根据企业改革发展要求,以倡导人文精神和创设人文环境为导向,以提高职工的素质、满足职工的需求为主线,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体现职工的价值为核心,落实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

关注职工物质文化需求,

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人文关怀,首要的是关注人的生存问题。莱钢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积极满足职工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切实维护职工利益,让职工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在生活中享受幸福,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1.抓住民生之本,促进劳动关

系和谐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坚持用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到“不把一名富余人员推向社会,不让一名敬业爱岗的职工受下岗和失业之苦”,在企业改革改制、淘汰落后过程中,妥善安置职工,获得了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避免收入悬殊;既向管理骨干倾斜,又要保证一般岗位职工的合理收入。“十五”以来,莱钢职工年平均收入增长了两倍。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加大环境改善和劳动保护投入,优化职工工作环境,推动实现安全本质化。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严格落实职工健康查体计划,大力推行带薪休假,维护职工身心健康。2005年,莱钢获得“全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称号。

2.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莱钢始终关注职工生活,多措并举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扎实推进“平安莱钢”建设,创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保障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关心困难职工生活,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建立了“送温暖工程基金”、“职工互助储金”、“职工意外伤害互助金”和“职工患大病医疗互助基金”四条保障线,本金合计达到1.5亿元。目前,莱钢没有一户家庭看不起病、没有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绿化覆盖率达40%,初步形成了山、水、林、企一体化的花园式生产、生活空间。

3.发展群众文化,提升职工文化生活品位我们坚持“让职工的口袋和脑袋一起富有”的原则,着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积极开发文化资源,努力为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立足于培养职工高雅的生活情趣、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组建了摄影书法协会、业余合唱团、冬泳俱乐部等群众文化团体上百个,常年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而且提升了职工文化品位。今年,莱钢职工业余合唱团受邀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音乐会。

莱钢女子拔河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比赛,夺得520公斤级公开赛冠军、锦标赛亚军。

关注职工思想心理需求,

让职工拥有阳光心态莱钢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从心理层面去关怀职工,引导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1.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化解思想矛盾,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零距离”莱钢建立完善职工思想动态预警机制,形成从集团公司、各二级单位到基层车间、班组多层次、全覆盖的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工作网络,健全工作制度,紧密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职工思想困扰。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通过“六必谈”、“六必访”、对话会、恳谈会、领导干部接待日及网络交流等形式,鼓励职工表达真实想法,尊重职工群众的个性与人格,注意在包容多样中统一思想。将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减少引发职工心理失衡的外部诱因。加强和谐文化教育,组织开展“感动莱钢”人物评选、“四德”教育养成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职工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

理疏导,培育职工和谐心理一直以来,莱钢十分重视对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职工自我心理调适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职工心理和谐。一些基层单位尝试开通心理电话、设立心理咨询室等,并创造出“情绪日记”、“阳光心态”教育等心理疏导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加强对心理疏导的研究,探索建立心理疏导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三支专兼职心理疏导队伍:以专业医务人员为主体的心理疏导队伍;以经过专业培训的政工干部为主体的心理咨询队伍;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为主体、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理辅导员队伍。二是建立心理咨询站、网上心理援助站等平台,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通心理、设立心理咨询信箱等方式,拓展心理疏导渠道。三是建立心理疏导预案,针对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群体性心理问题等,分别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心理干预等不同层次的心理疏导,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发展。

3.实施品格培训,改善心智模

式,塑造职工优秀品格着眼于职工心智模式的改善和品格提升,莱钢建立了拓展训练基地,培养了自己的培训师,通过开展军训、心智体验、品格训练等“体验式”培训活动,使职工在开放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谛,积累生命的体验。自2005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举办品格提升培训175期,培训职工12488人次。通过互动式的讨论和研习,使职工深刻领悟感恩、主动、敬业、宽容、明礼、诚信、协作等优秀品格的内涵,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激发了职工做好工作、提高工作业绩的积极性。

关注职工价值实现需求,

让职工活出生命的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人的其他基本需要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莱钢把职工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坚持职工价值实现与企业价值实现相统一,不断增强组织和个人的成长能力,使职工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和学习中体验生命的意义。

1.创建学习型企业,形成企业与职工同发展的共赢文化我们将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企业管理的主线,以文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大力建设以学习超越和共赢共享为核心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积极创造有利于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人文环境。用“学习、超越、领先”、“共赢共享、直到永远”、“与客户共谋发展、与员工共创辉煌”等文化理念统一职工价值观,引导职工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双赢”。通过层层建立愿景体系,让职工意识到虽然在平凡的岗位上,但却是为着伟大的目标而工作,在企业创造辉煌的同时感受个人人生价值实现的愉悦。大力倡导“大事业的追求,大舞台的胸怀,大团队的精神,大家庭的情怀”,让“做强做大莱钢,把莱钢建成令人向往的地方”成为职工共同的心声,凝聚了干事创业兴家园的旺盛人气。

2.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莱钢积极构筑适应企业发展的培训体系,优化职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选派人员到国外留学深造等形式,努力打造优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级技能人才队伍,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打破岗位、身份限制,为职工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关心职工专业成长,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分别设计成长路径,逐步形成了以业绩、能力为导向的评聘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公开选拔技术专家、专业带头人、优秀科技人员、首席技师、技能人才等,充分调动了职工成长成才的积极性。

3.尊重职工首创精神,激发职工价值实现

的成就感我们打破创新的神秘感,倡导“有效地改进工作就是创新”的理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宽容对待失败。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征集、“岗位绝技”展示等活动,对一线职工总结的先进操作法、“绝技绝活”等成果进行大张旗鼓表彰奖励。积极开展学习型班组创建,培育职工自主管理意识,提升职工参与管理创新的积极性。2002年以来,表彰奖励群众性创新成果548项、职工优秀合理化建议391项、班组管理创新成果326项,用职工名字命名表彰优秀操作法253项,激发了职工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使职工由衷感受到“工作着是美丽的”。

我们通过关注职工需求,落实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职工幸福生活、快乐工作、提升自我,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莱钢产钢1170万吨,列全国第九位,实现销售收入586.7亿元、利税96.7亿元、利润57.6亿元。利税总额列全国冶金企业第五位、山东省管企业第一位。

我国新闻传播缺失人文关怀摘要:中国媒体正处于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作;另一方面,广告商制约着媒体现实表明我国当代传媒对受众的确有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但客观地讲,传媒对受众现有的人文关怀与受众所需的人文关怀相比是相当微薄的,尽管它已经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大众的生存状态。不可否认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又不深刻。主要原因在于传媒自我定位存在一个悖论,在理论上自知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上却徘徊于颐指气使的钦差大臣和亦步亦趋、满脸堆笑的服务生之间,实际上这个悖论产生的根源是传媒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由此造成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然而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我国传媒在注入人文关怀、“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在市场利益的趋势下,在传播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极尽渲染之能事,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这种“不得不为了金钱而进行的精神活动,会使人感受到对完整的人的本质的否定。”这种传播是将受众仅仅看作自然的人、本能的人,对大众缺乏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显然这是对人的简单理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是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原则的。从这个角度讲,当代传播对作为受众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马克思曾就人的概念论述过:“‘人’?如果这里指的是‘一般的人’这个范畴,那么他根本没有‘任何’需要;如果指的是孤立的站在自然面前的人,那么他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如果这是一个生活在不论那种社会形式中的人,……那么出发点是,应该具有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它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因为在这里,生产,即他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已经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性质。”简言之,人的本质规定性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有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更重要的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社会活生生的人,必然会有理性和情感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他们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当代传媒要全面的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互助。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这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之必要。有一种叫作“新闻本位”的新闻观。执行这种观念的人,把事实、传播者、接受者、传播通道、新闻信息等看成新闻传播中的各个环节,而以新闻信息为本体。于是,新闻传播者在选择新闻的时候只是以事件是否具有所谓的“新闻价值”,即是否具有非常性和猎奇性、能否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否引起轰动效应作为标准,甚至一味地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最终导致媒体品味的下降,也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诚然,新闻追求新奇,渴望引起轰动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在这种新闻理念的指导下,新闻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往往被忽略了,人们的眼睛只盯着事态的发展而无视扮演主体角色的人的感受。阅读(收看、收听)新闻的人们也只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旁观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信奉一条原则: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夸张的说法无外乎是想强调新闻事件的新奇性。据说真有国外媒体曾报道过人咬狗的事件,且不说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单从事件本身来看,这则报道对当事人来说有何意义呢,难道从中他(她)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而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吗?相反,也许当事人从此会被别人当成疯子来对待!另外,这对广大的受众来说又有何意义呢?!难道他们因为获得了奇闻怪谈而感到真正的欢乐?或从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或真谛?多半的可能性是长此以往受众的欣赏趣味会下降许多。我国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 人文关怀的泛化和简化。自上个世纪90年代文化界、思想界开展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来,“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这些术语纷纷涌现,从社会精英阶层“下凡”到人间,几乎妇孺皆知。新世纪伊始,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泛滥开来,形成了“言必称关怀”的奇怪局面。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被严重地泛化了。例如,对有些属于权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也大加颂扬,便是人文关怀泛化的一种表现。据《北京晨报》2005年1月6日报道,日前,河南省许昌市国税局原局长姜国仕被法院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姜国仕当庭对检察院表示感谢,因为在查案中,许昌市检察院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和司法诚信。那么检察院是怎么做到“人文关怀”的呢?报道说,“在查案中,考虑到姜国仕年纪较大,有关节炎和高血压,检察院专门为他安排了一间较好的号房;天气凉了,检察官及时给姜国仕送去被褥、衣服。在搜查姜国仕家时,检察官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赃款赃物”。一位叫“气横西北谁人剑”的网民疑惑不解,在论坛上问道:“难道这不是检察院应该做的吗?如果不讲‘人文关怀’,在工作中就应当让一个上年纪的嫌疑人(不管他是贪污还是伤人)住‘较坏的’号房?就应该让他在天凉时无衣无被吗?就不去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赃款赃物?如果把这样的工作也叫做‘人文关怀’的话,那么公安局不打骂嫌疑人、监狱不虐待犯人、乡干部征税不抓人,不也可以叫作‘人文关怀’吗?自从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后,‘人文关怀’就迅速成为一个流行词。以前,每听到这个词,总让人感到一些温暖,可是现在随着它的被滥用,我们只感到乏味。”(新华网2005年1月6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已经习惯于没有关怀的生存环境了,现在有人“大发慈悲”施舍了一点“关怀”,我们反而受宠若惊,感叹社会确实进步了。若仅仅是普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倒也情有可缘,而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媒体却也在歌颂这些“宝贵的人文关怀精神”,难免让人觉得悲哀。(二) 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中国媒体正处于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作;另一方面,广告商制约着媒体。这样一来,很大一部分消费不起,或者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弱势群体便被媒体遗忘了。这种情况首先表现在媒体留给社会弱势版面和频道太少,报道力度偏小。比如,对进城农民工的报道就很少,我们只能看到零星的、琐碎的报道,而且大部分报道范围也只停留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对农民工整体生存情况没有作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的层面很浅。对下岗职工和新失业群体也是如此。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很多(应该说是大部分)记者报道政府关怀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是跟在各级领导人送温暖的队伍后面,报道的重点不是弱势群体的困难,而是领导的关怀,处处突出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弱势群体的困难只是突出这一形象的辅助物。这种摆拍的矫揉造作的镜头、照片我们看见的还少吗?这是真正的关怀吗?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见,我们媒体还没有真正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放在重要的地位,这很显然是违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神圣职责的。另外,近年来媒体对社会黑暗面的报道很青睐,纷纷采取暗访、卧底的方式对社会底层的黑暗面大加揭露,执法队伍到哪儿我们的新闻记者就跟到哪儿。关于黑心棉、黑香肠、地下性工作者的报道层出不穷,甚至对乞丐、流浪人员有损城市形象也大张旗鼓地进行报道,而没有深入探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现象,难道仅仅是因为弱势群体贪财、无耻、没教养吗?最后,新闻报道的内容本身往往也漠视弱势群体。南京一家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栏目《服务到家》曾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大爷身患怪病,需要不停地走,否则一停下来就会呼吸加重,甚至晕倒,连打吊针吃饭都要在行走中由家人帮忙才能完成。多方求医也无法治愈。节目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不是从为这位老人想方设法治病的角度展开,而是以猎奇的眼光、调侃的语气报道新闻,新闻中所使用的背景音乐竟然是一首摇滚歌曲,并且将病人边行走边吃饭的镜头用快放式播放,似乎是记者编导们觉得那种样子很滑稽好笑。这真让人哭笑不得。再请看另外一家地方电视台的一则名为《市区开展清除整治算命、测字人员行动》的新闻:警车开到一栋大楼前停下,执法人员下车,走到楼前的一个算命摊,拉起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头吓得瘫坐在地上,苦苦哀求,而执法人员“义无反顾”地架起老头拖向十几米外的警车。其他执法者当场没收算命、测字工具,并焚毁。而这个身体瘦弱的老头嘴里一直在哀求:“我改,我改,放过我。”从这则电视新闻来看,很明显,电视台是站在执法人员一边的,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活动,这当然有道理。但是,我们的记者有没有想过,老者那么大的年龄为什么不在家安享天伦之乐,却做出这等有伤风化的事情;老者的工具被焚烧后,他该如何生活下去;除这个老者外,其他从事迷信活动的人的情况又怎样;为什么现在文明社会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愚昧迷信活动。问题太多了,可有几家媒体认真思考过了?!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没有就此深入采访调查下去,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人太普通了,没有新闻“价值”。而这样的想法本身不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吗?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社会往往过多地强调个人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而无视个体生存发展的合法权利。(三) 对隐私报道不慎重通常情况下,隐私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1我国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主要涉及公众人物和未成年的隐私。前者,比如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曾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破口大骂某娱乐媒体,原因是这家媒体公开刊登他家详细地址,以致他家屡遭陌生人上门骚扰,干扰了其正常生活。冯氏声称要诉诸法律手段加以解决。这是媒体侵犯“名人”隐私的典型事例。更严重的,有些媒体对去世的公众人物也不放过,对他们的死以及生前的情况捕风捉影、妄加猜测,不顾死者家属的痛苦,对其生前的私密信息恶意挖掘、大肆炒作。对歌星高枫之死的报道就是典型一例。这不仅是对死者及其亲人的不尊重,从根本上说也反映了社会对人的不尊重。另外,媒体对未成年的隐私保护也做得不够。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正确的做法是未经当事人同意,新闻不得披露当事人的姓名、出生地、家庭住址以及一切可能推算出其真实身份的信息。还要注意不得暗含受指控的人与少年儿童本人关系的内容。例如,2003年1月20号,某报以《14岁少女身染五种性病》为题,报道一名尚未满14岁的女孩外出打工误入淫窟而身染五种性病的事件。报道中虽然使用化名,对图片也做了相应处理,但不经意间流露了一些相关信息,如事件发生地点、时间等,同样能让某些“有心人”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他们无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我们的媒体一定更要慎之又慎,不能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2其实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是新闻媒体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当,那就更不要奢谈什么人文关怀了。(四) 灾难报道缺乏人性化关怀当前我国媒体对突发重大事件报道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隐情不报,认为灾难性事件容易给受众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报道会造成社会恐慌,等事件过去以后再报或者干脆不报。二是报道不及时、不充分,对一些重大事件迟报、缓报、简报,难以满足受众对事态发展的关切。媒体往往把灾情简单地表现为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经济损失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数字,这说明缺乏对生命的真正敬畏。三是过于注重从政府立场说话,灾难发生后不是把镜头对准正在忍受苦难的群众,而是大力渲染党和政府怎样关心受灾群众,社会各方怎样慷慨解囊,高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把灾难的起因、发展、损失、灾情严重程度、灾民的情况却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四是采访报道方式不当,不顾受灾群众的感受,缺少对人的精神和感情的关怀。例如,“5、7”空难第一个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情景被拍摄下来,被很多媒体所采用。照片显示,当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时候,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虽然记录的是实情,但是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有没有想到遇难者亲人看到欢呼的场面后会怎么想。还有的记者采访遇难人家属的时候,伸过话筒就问:谈谈您失去亲人的心情好吗?灾难新闻报道出现人文关怀缺失与错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也有现实利益的驱策,也有传统传播理念对人文关怀的漠视,还有缺乏理性约束,有的是技术上的失误,但归根到底还是传播者人文精神的缺失。比如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问题,看起来似乎和人文精神无关,但是知情权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的人的基本权力之一,因为信息是最重要资源,如果受众不能及时充分地获知应该获知的、与自身、他人、社会有关的重要信息,实在是媒体的重大失职。不夸张地说,满足受众知情权是新闻媒体首要的、最大的人文关怀。做不到这一点,其他再多的关怀都是多余。(五) 对女性的不尊重关于女性的新闻报道问题更多也更突出。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很少,说明对女性的关怀不够重视。《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仅占,而涉及女性问题的就更少。其次,对女性的形象定位有歧视。据2002年12月28日金羊网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被调查女性认为“对女性的宣传报道娱乐性、生活性居多,而事业性少”,“女性处于弱者地位的题材多,强者形象少”,“有关妇女的新闻报道很难摆在国内重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且“女性作为配角的题材多,作为主角的题材少”。第三,宣扬落后的贞操观。贞操观是男权社会所产生的帮助男性从肉体到灵魂上占有女性的精神枷锁。如今,这种落后的封建的贞操观仍然有市场。1997年,四川姑娘唐胜利因为不愿做三陪小姐而跳楼受伤致残。媒体抓住这个事件争相报道。但是有些文章不是强调她维护人权与尊严的可贵精神,而是她“宁死不做三陪女的刚烈行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说什么她“用献血维护自己的清白”。这些错误的思想导向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时间,各地不断出现类似“唐胜利”的事件,很多妙龄少女落下残疾。媒体的责任太大了。第四,存在污辱女性的报道。其中最典型的言论莫过于什么“女祸论”。这原本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把朝廷腐败、民风败坏的责任推卸到女性头上的反动历史观。然而这种愚昧可笑的观念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着实可悲。比如,很多媒体把政府官员腐败的原因归结到官员家属身上,报道为党组织一把手的妻子办学习班以培养“廉内助”的新闻。《大河报》还用了一个言词粗俗的标题:好女人是所学校,好干部老婆熏陶。甚至有的女性刊物都说:“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如何、廉政形象好不好,与其配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如果枕头风常吹,领导干部势必先替个人或小家庭打算,假公济私,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多么荒唐的言论!3新闻媒体一般主要以事件本身是否具有传统的新闻价值来选择所要报道的新闻,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人反而被放到次要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地位。很显然,这违背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也不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总之,新闻不能只见事不见人。注释:1张宝新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972张菊样 :《传媒应重视人文关怀——对当前某些新闻报道的反思》,《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3马守敏 :《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歧视》,《新闻记者》2000年 第6期

论特殊教育老师的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的论文

一、特殊教育教师在语言素养方面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1.教师授课语言暴力频出,尊重不足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使用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损害。在当下,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平等的,所以必然地为语言暴力的生长提供了合适的土壤。而在特殊教育领域,教师所处在的情况更为特殊,以自我为中心,依靠强制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学生的行为特征更为明显,为了使特殊学生向教师预想的方向发展,面对违反纪律、犯了错误、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采取简单粗暴或讽刺挖苦或恐吓威胁的暴力语言也是很常见的。例如,“你怎么长大的,这么笨!”“我教了这么多年书,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你呀,什么也学不好。”等等。特殊教育课堂上的语言暴力折射出教师缺少人文关怀的同时,更能表现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素养程度偏低。特殊教育教师长期使用暴力语言,会严重伤害特殊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影响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如何化解特教教师的“语言暴力”是当下特殊教育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师授课语言冷漠敷衍,温情不足

在特教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学生那种对于教师权威的“藐视”,尤其是面对一些非班主任教师时更加明显。究其原因是一些特殊教育教师在授课中表达出来的“我上的课你要是不喜欢就睡觉,但是不能扰乱课堂秩序”的意思。长期的这种“安民告示”似的授课,让学生感觉到的并不是宽松的环境和舒适的课堂,而是感觉老师的潜台词是“随便吧,反正怎么学也学不好”,从中得到的答案是教师对学生过于冷漠。冷漠都是双方面的,教师的冷漠影响着学生,学生渐渐由冷漠发展成“藐视”和“不屑”,这种态度的展现,更能激发起教师在语言中的冷漠敷衍,缺乏温情。赢得学生的尊敬,不是靠大力压制,也不是靠低眉顺眼,更不能靠冷漠敷衍,特殊教育教师需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来面对特殊学生各项教学需求,不能为了表面的和谐气氛,放弃运用自身的情感语言来解决各种问题。通过情感的联络沟通,才能化解冷漠,展现特殊教育教师人文关怀的风采。

3.教师授课语言重复沉闷,激励不足

语言表达是教师的基本功,而特殊教育教师的授课语言也同样展示着教学的基本功。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特殊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语言重复的情况随处可见,容易分散误导学生的注意力,有些调皮学生可能上课就开始统计教师重复语言的次数,无法安心听课。有的教师一句话能表达清楚的意思,又怕学生没有听清楚,不断重复,这种重复沉闷的讲话,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使学生听起来厌烦。重复并且沉闷的语言是没有新意的,无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引发兴趣爱好,启发式的教学更是谈不上。现在,特殊教育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往往一问一答式的多,真正融入到学生内心,将教学中精彩的知识点播撒给学生,激励学生心灵深处存在的真善美的情况很少。语言是教学的最主要媒介,其所能传递的信息可以给予那些特殊学生温暖和力量,让他们尽快感知学校与社会的关怀。

二、特殊教育教师在语言素养方面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1.师生角色定位的历来传统

人因其社会性,所以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而中国的传统师生关系是依靠伦理来维系的。在古代,由儒家思想构建的社会等级规范,从根本上确立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从属关系,师道尊严严肃细致的讲究,赋予了教师极高的权威性,进而演变成师生之间的专制关系。到了近现代,人们把教师的教学活动看成了一种主客体关系,即教师育人就是一种“育物”,这样的结果就变成了教师高高在上地进行知识传送,而学生只有洗耳恭听,从而忽略了学生是“人”,并非“物”这样的事实,漠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两主体中的一极。不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在教学活动中均忽视了学生的平等存在,漠视了受教育者本身应有的独立和尊严。而在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特教教师所接受的教育背景,在课堂上当其面临与自身求学时遇到的相似情况,便驾轻就熟地运用当年所受的语言和思维开展教学,因此一些冷漠的语言、暴力的说教都会运用出来,所以这种一代又一代的惯性力量是不可小视的。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因为他们自身存在的某种缺陷,面对这种不平等的对立情况,反应往往会更加强烈,导致学生心理的抵触甚至逆反,觉得教师的批评就是挖苦讽刺,没有关怀和帮助,缺乏足够的温暖。

2.缺乏对人文关怀的认识

人文关怀基础是教育,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2]。特教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多数由于身体机能的缺陷,再加上心智发育尚待完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不能像家庭生活一样,时刻享受父母的呵护和家庭的温暖。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就目前情况来看,特殊教育课堂上要完成的任务有很多,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的学生也很多。在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特殊教育教师很难再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每一堂课语言表达的细微内容,同样很难通过琢磨细微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人文关怀的本意。虽然在表面上看来人文关怀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但随着表面的风平浪静,长久之后就完全忽略了人文关怀。如果特殊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出教师的关怀与温暖,那么特殊学生肯定会感觉心灵受到伤害,久而久之会疏远教师与学校,变得自律性相对较差,面对将来更迷茫和困惑。结果是学生虽然可能学到了一些安身立命的技术,但是在缺乏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会形成一定的心理缺陷。

3.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压力增大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压力增大,这与当前教育的大环境和特殊教育所处的小环境有很大关系。特殊教育教师要承受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重重压力。例如绩效考核情况,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除课堂以内的工作,还要承担学生的考核测评、安全、卫生、饮食等各方面的工作,甚至考核测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若不达标就降低工资等。这样特殊教育教师把工作中的不满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训斥、威胁甚至采取不正当惩罚方式,都容易造成师生间的对立冲突。而目前社会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期望和评价标准过高,更加重了教师的压力,本来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责任,但是现在几乎全落到学校身上,奉献时关注少,犯错时人人指责。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需要得到家长、学生、社会各界的肯定,这也造成了对教师不利的舆论氛围,误导了学生和家长,无形中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与日俱增。

三、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语言素养方面人文关怀的途径

1.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人文关怀的主观意识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道主义情怀,人文关怀是对人价值的肯定、完整人格的尊重,对残疾人更重要。[3]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的主观意识。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语言素养,以期展示对特殊学生的人文关怀,这不仅仅只是简单地通过语言本身素养的提高来完成,而是需要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来相互支撑。首先,从知识文化素养层面来看,优秀的课堂语言表达是由丰富的知识文化素养决定的,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的。在学生看来,教师有能力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甚至依赖教师,因此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不影响正常的语言表达。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做个博学多才之人,扩大知识面。只有知识文化内涵深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这也是尊重学生的主要体现。其次,要注重语言素养本身的提高,特教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时,要词汇丰富、逻辑严谨,甚至可以充满艺术表现力的语言来进行授课。这也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在授课前要认真备课,按照预先设计来进行发挥,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毫无逻辑、缺乏节奏的组织语言。只有严谨细致,才能尊重课堂、尊重学生。再次,从思想素养层面,特殊教育教师在平时语言交往中要给学生做表率,决定语言质量的人,只有慧于心,才能秀于言,在师生对话过程中,要将高尚的道德观念、情感价值观渗透到语言中,不能将工作生活中的不快和不满带到课堂,不能将不良情绪传染给学生。最后,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是引发师生对话语言问题的主观因素,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提高教师内在和外在的威信,为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才能更好地展现特殊教育教师人文关怀风采。

2.建立以人为本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

构建以人为本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就是要在教学氛围、教学资源配置、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特殊教育教师更多的支持。因此,以人为本,尽可能多地培养特殊教育教师,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关心、爱护、扶植、尊重他们,帮助解决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促使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激励、开发和调动,这亦是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第一,要构建幸福奋进的教学氛围。让特殊教育教师感觉到特殊教育这个职业是幸福快乐的,奉献和挑战并存,只有幸福快乐具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特殊教育教师的师德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理解他们,使其最终具有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第二,教学资源配置要合理。充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调节课堂内容,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扶持他们参与科研,提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设备、图书音像资料等。第三,要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教师参加重要学术活动的机会,同时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甚至出国等机会。注重加强校际间、国内与国外,老、中、青教师之间以及特殊教育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允许就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之在学术探讨、交流、争鸣中开启智慧,活跃思想,承前启后,立足于发掘和发展本学校特有的学术风格、学术文化,注重精神理念的提升,给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这样特殊教育教师可以从其他同行、其他领域学到精湛的技艺和品德,使其在学术、学业、思想上更快地提高。

3.加强语言运用能力,展示人文关怀风采

其一,特殊教育教师语言要情感丰富。采用浓郁人情味的话语和语态,用满面春风的语气,富含激励的语调都是优秀和高明的老师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在情感共鸣的语境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办法。其二,特殊教育教师要有亲切的教态。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特殊教育教师让学生感到亲切、微笑和亲切的表情对学生很重要,这是教师的“职业表情”。其三,特殊教育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的风格。教学幽默是教师聪明才智的表现,许多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都具有这种幽默的话语风格。幽默语的艺术包括:教师设计的情节幽默;讲笑话、趣事、机敏的妙语、警句;生动有趣地描述或评论、超想象夸张及教师的肢体和表情幽默等。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总之,语言素养是特殊教育教师必备的素养,特殊教育教师语言素养一定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只有以高质量的语言素养为依托,才能让课堂充满人文特征,让特殊学生每时每刻感受到人文关怀的,让他们在人文关怀中健康成长。

有关人文关怀论文范文

我国新闻传播缺失人文关怀摘要:中国媒体正处于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作;另一方面,广告商制约着媒体现实表明我国当代传媒对受众的确有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但客观地讲,传媒对受众现有的人文关怀与受众所需的人文关怀相比是相当微薄的,尽管它已经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大众的生存状态。不可否认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又不深刻。主要原因在于传媒自我定位存在一个悖论,在理论上自知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上却徘徊于颐指气使的钦差大臣和亦步亦趋、满脸堆笑的服务生之间,实际上这个悖论产生的根源是传媒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由此造成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然而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我国传媒在注入人文关怀、“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在市场利益的趋势下,在传播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极尽渲染之能事,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这种“不得不为了金钱而进行的精神活动,会使人感受到对完整的人的本质的否定。”这种传播是将受众仅仅看作自然的人、本能的人,对大众缺乏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显然这是对人的简单理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是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原则的。从这个角度讲,当代传播对作为受众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马克思曾就人的概念论述过:“‘人’?如果这里指的是‘一般的人’这个范畴,那么他根本没有‘任何’需要;如果指的是孤立的站在自然面前的人,那么他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如果这是一个生活在不论那种社会形式中的人,……那么出发点是,应该具有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它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因为在这里,生产,即他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已经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性质。”简言之,人的本质规定性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有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更重要的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社会活生生的人,必然会有理性和情感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他们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当代传媒要全面的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互助。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这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之必要。有一种叫作“新闻本位”的新闻观。执行这种观念的人,把事实、传播者、接受者、传播通道、新闻信息等看成新闻传播中的各个环节,而以新闻信息为本体。于是,新闻传播者在选择新闻的时候只是以事件是否具有所谓的“新闻价值”,即是否具有非常性和猎奇性、能否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否引起轰动效应作为标准,甚至一味地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最终导致媒体品味的下降,也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诚然,新闻追求新奇,渴望引起轰动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在这种新闻理念的指导下,新闻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往往被忽略了,人们的眼睛只盯着事态的发展而无视扮演主体角色的人的感受。阅读(收看、收听)新闻的人们也只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旁观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信奉一条原则: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夸张的说法无外乎是想强调新闻事件的新奇性。据说真有国外媒体曾报道过人咬狗的事件,且不说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单从事件本身来看,这则报道对当事人来说有何意义呢,难道从中他(她)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而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吗?相反,也许当事人从此会被别人当成疯子来对待!另外,这对广大的受众来说又有何意义呢?!难道他们因为获得了奇闻怪谈而感到真正的欢乐?或从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或真谛?多半的可能性是长此以往受众的欣赏趣味会下降许多。我国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 人文关怀的泛化和简化。自上个世纪90年代文化界、思想界开展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来,“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这些术语纷纷涌现,从社会精英阶层“下凡”到人间,几乎妇孺皆知。新世纪伊始,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泛滥开来,形成了“言必称关怀”的奇怪局面。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被严重地泛化了。例如,对有些属于权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也大加颂扬,便是人文关怀泛化的一种表现。据《北京晨报》2005年1月6日报道,日前,河南省许昌市国税局原局长姜国仕被法院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姜国仕当庭对检察院表示感谢,因为在查案中,许昌市检察院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和司法诚信。那么检察院是怎么做到“人文关怀”的呢?报道说,“在查案中,考虑到姜国仕年纪较大,有关节炎和高血压,检察院专门为他安排了一间较好的号房;天气凉了,检察官及时给姜国仕送去被褥、衣服。在搜查姜国仕家时,检察官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赃款赃物”。一位叫“气横西北谁人剑”的网民疑惑不解,在论坛上问道:“难道这不是检察院应该做的吗?如果不讲‘人文关怀’,在工作中就应当让一个上年纪的嫌疑人(不管他是贪污还是伤人)住‘较坏的’号房?就应该让他在天凉时无衣无被吗?就不去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赃款赃物?如果把这样的工作也叫做‘人文关怀’的话,那么公安局不打骂嫌疑人、监狱不虐待犯人、乡干部征税不抓人,不也可以叫作‘人文关怀’吗?自从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后,‘人文关怀’就迅速成为一个流行词。以前,每听到这个词,总让人感到一些温暖,可是现在随着它的被滥用,我们只感到乏味。”(新华网2005年1月6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已经习惯于没有关怀的生存环境了,现在有人“大发慈悲”施舍了一点“关怀”,我们反而受宠若惊,感叹社会确实进步了。若仅仅是普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倒也情有可缘,而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媒体却也在歌颂这些“宝贵的人文关怀精神”,难免让人觉得悲哀。(二) 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中国媒体正处于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作;另一方面,广告商制约着媒体。这样一来,很大一部分消费不起,或者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弱势群体便被媒体遗忘了。这种情况首先表现在媒体留给社会弱势版面和频道太少,报道力度偏小。比如,对进城农民工的报道就很少,我们只能看到零星的、琐碎的报道,而且大部分报道范围也只停留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对农民工整体生存情况没有作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的层面很浅。对下岗职工和新失业群体也是如此。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很多(应该说是大部分)记者报道政府关怀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是跟在各级领导人送温暖的队伍后面,报道的重点不是弱势群体的困难,而是领导的关怀,处处突出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弱势群体的困难只是突出这一形象的辅助物。这种摆拍的矫揉造作的镜头、照片我们看见的还少吗?这是真正的关怀吗?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见,我们媒体还没有真正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放在重要的地位,这很显然是违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神圣职责的。另外,近年来媒体对社会黑暗面的报道很青睐,纷纷采取暗访、卧底的方式对社会底层的黑暗面大加揭露,执法队伍到哪儿我们的新闻记者就跟到哪儿。关于黑心棉、黑香肠、地下性工作者的报道层出不穷,甚至对乞丐、流浪人员有损城市形象也大张旗鼓地进行报道,而没有深入探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现象,难道仅仅是因为弱势群体贪财、无耻、没教养吗?最后,新闻报道的内容本身往往也漠视弱势群体。南京一家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栏目《服务到家》曾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大爷身患怪病,需要不停地走,否则一停下来就会呼吸加重,甚至晕倒,连打吊针吃饭都要在行走中由家人帮忙才能完成。多方求医也无法治愈。节目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不是从为这位老人想方设法治病的角度展开,而是以猎奇的眼光、调侃的语气报道新闻,新闻中所使用的背景音乐竟然是一首摇滚歌曲,并且将病人边行走边吃饭的镜头用快放式播放,似乎是记者编导们觉得那种样子很滑稽好笑。这真让人哭笑不得。再请看另外一家地方电视台的一则名为《市区开展清除整治算命、测字人员行动》的新闻:警车开到一栋大楼前停下,执法人员下车,走到楼前的一个算命摊,拉起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头吓得瘫坐在地上,苦苦哀求,而执法人员“义无反顾”地架起老头拖向十几米外的警车。其他执法者当场没收算命、测字工具,并焚毁。而这个身体瘦弱的老头嘴里一直在哀求:“我改,我改,放过我。”从这则电视新闻来看,很明显,电视台是站在执法人员一边的,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活动,这当然有道理。但是,我们的记者有没有想过,老者那么大的年龄为什么不在家安享天伦之乐,却做出这等有伤风化的事情;老者的工具被焚烧后,他该如何生活下去;除这个老者外,其他从事迷信活动的人的情况又怎样;为什么现在文明社会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愚昧迷信活动。问题太多了,可有几家媒体认真思考过了?!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没有就此深入采访调查下去,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人太普通了,没有新闻“价值”。而这样的想法本身不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吗?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社会往往过多地强调个人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而无视个体生存发展的合法权利。(三) 对隐私报道不慎重通常情况下,隐私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1我国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主要涉及公众人物和未成年的隐私。前者,比如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曾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破口大骂某娱乐媒体,原因是这家媒体公开刊登他家详细地址,以致他家屡遭陌生人上门骚扰,干扰了其正常生活。冯氏声称要诉诸法律手段加以解决。这是媒体侵犯“名人”隐私的典型事例。更严重的,有些媒体对去世的公众人物也不放过,对他们的死以及生前的情况捕风捉影、妄加猜测,不顾死者家属的痛苦,对其生前的私密信息恶意挖掘、大肆炒作。对歌星高枫之死的报道就是典型一例。这不仅是对死者及其亲人的不尊重,从根本上说也反映了社会对人的不尊重。另外,媒体对未成年的隐私保护也做得不够。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正确的做法是未经当事人同意,新闻不得披露当事人的姓名、出生地、家庭住址以及一切可能推算出其真实身份的信息。还要注意不得暗含受指控的人与少年儿童本人关系的内容。例如,2003年1月20号,某报以《14岁少女身染五种性病》为题,报道一名尚未满14岁的女孩外出打工误入淫窟而身染五种性病的事件。报道中虽然使用化名,对图片也做了相应处理,但不经意间流露了一些相关信息,如事件发生地点、时间等,同样能让某些“有心人”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他们无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我们的媒体一定更要慎之又慎,不能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2其实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是新闻媒体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当,那就更不要奢谈什么人文关怀了。(四) 灾难报道缺乏人性化关怀当前我国媒体对突发重大事件报道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隐情不报,认为灾难性事件容易给受众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报道会造成社会恐慌,等事件过去以后再报或者干脆不报。二是报道不及时、不充分,对一些重大事件迟报、缓报、简报,难以满足受众对事态发展的关切。媒体往往把灾情简单地表现为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经济损失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数字,这说明缺乏对生命的真正敬畏。三是过于注重从政府立场说话,灾难发生后不是把镜头对准正在忍受苦难的群众,而是大力渲染党和政府怎样关心受灾群众,社会各方怎样慷慨解囊,高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把灾难的起因、发展、损失、灾情严重程度、灾民的情况却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四是采访报道方式不当,不顾受灾群众的感受,缺少对人的精神和感情的关怀。例如,“5、7”空难第一个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情景被拍摄下来,被很多媒体所采用。照片显示,当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时候,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虽然记录的是实情,但是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有没有想到遇难者亲人看到欢呼的场面后会怎么想。还有的记者采访遇难人家属的时候,伸过话筒就问:谈谈您失去亲人的心情好吗?灾难新闻报道出现人文关怀缺失与错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也有现实利益的驱策,也有传统传播理念对人文关怀的漠视,还有缺乏理性约束,有的是技术上的失误,但归根到底还是传播者人文精神的缺失。比如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问题,看起来似乎和人文精神无关,但是知情权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的人的基本权力之一,因为信息是最重要资源,如果受众不能及时充分地获知应该获知的、与自身、他人、社会有关的重要信息,实在是媒体的重大失职。不夸张地说,满足受众知情权是新闻媒体首要的、最大的人文关怀。做不到这一点,其他再多的关怀都是多余。(五) 对女性的不尊重关于女性的新闻报道问题更多也更突出。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很少,说明对女性的关怀不够重视。《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仅占,而涉及女性问题的就更少。其次,对女性的形象定位有歧视。据2002年12月28日金羊网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被调查女性认为“对女性的宣传报道娱乐性、生活性居多,而事业性少”,“女性处于弱者地位的题材多,强者形象少”,“有关妇女的新闻报道很难摆在国内重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且“女性作为配角的题材多,作为主角的题材少”。第三,宣扬落后的贞操观。贞操观是男权社会所产生的帮助男性从肉体到灵魂上占有女性的精神枷锁。如今,这种落后的封建的贞操观仍然有市场。1997年,四川姑娘唐胜利因为不愿做三陪小姐而跳楼受伤致残。媒体抓住这个事件争相报道。但是有些文章不是强调她维护人权与尊严的可贵精神,而是她“宁死不做三陪女的刚烈行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说什么她“用献血维护自己的清白”。这些错误的思想导向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时间,各地不断出现类似“唐胜利”的事件,很多妙龄少女落下残疾。媒体的责任太大了。第四,存在污辱女性的报道。其中最典型的言论莫过于什么“女祸论”。这原本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把朝廷腐败、民风败坏的责任推卸到女性头上的反动历史观。然而这种愚昧可笑的观念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着实可悲。比如,很多媒体把政府官员腐败的原因归结到官员家属身上,报道为党组织一把手的妻子办学习班以培养“廉内助”的新闻。《大河报》还用了一个言词粗俗的标题:好女人是所学校,好干部老婆熏陶。甚至有的女性刊物都说:“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如何、廉政形象好不好,与其配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如果枕头风常吹,领导干部势必先替个人或小家庭打算,假公济私,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多么荒唐的言论!3新闻媒体一般主要以事件本身是否具有传统的新闻价值来选择所要报道的新闻,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人反而被放到次要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地位。很显然,这违背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也不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总之,新闻不能只见事不见人。注释:1张宝新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972张菊样 :《传媒应重视人文关怀——对当前某些新闻报道的反思》,《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3马守敏 :《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歧视》,《新闻记者》2000年 第6期

关怀,怎么会是美丽的呢?美丽的关怀是谁给你的?但这件事,发生在了我身上。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暖意,让我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天,下起了小雨,坐在汽车上的我望着窗外无言。 雨越下越大,风也刮了起来,窗外的树枝到处摇晃着。忽然,一根树枝朝我这边打来“哐——”,玻璃被震得咳嗽起来,这真让人胆寒呀!“吱——”车门开了。一位身穿黑皮衣的阿姨上了车,走到我座位旁,坐下了。我毫不理睬,仍盯着窗外。天公不作美,雨越下越猛,风越刮越狂,街上半天也不见一个人影儿。我的心猛然一征:啊,怎么办?我没带雨伞,真糟!我一边嘀咕一边后悔地回忆着早上妈妈叫我带伞,我却固执地说不用了。我的眼睛没有离开窗外,但是,泪水却打着旋儿,模糊了双眼……身旁阿姨的手机响了,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向阿姨借手机。可是,谁会借给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呢?我的心就这样矛盾着,眼睛一直盯着阿姨的手机。可能是阿姨发现了我的窘态,咳了几声,满怀关切地问我:“小妹妹,怎么呢?”她的声音柔和而悦耳,说话时笑眯眯的,两条柳叶眉弯成了月儿。她的话就好比是雪中送炭一般。我将自己没带伞的事给她说了一遍,并恳求她借我用手机。阿姨想也没想,就将手机递给了我,。于是我道了声谢谢,便给妈妈打电话。我下了车,远远地看见了妈妈,我飞奔到妈妈的怀里,心中十分快乐。美丽的阿姨有一颗美丽的心,一位有一颗美好心灵的阿姨,给了我美丽的关怀。

医学生,具有高超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治病救人的前提,首先要有较高的医德,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人文素养。古训“病家求医,寄以生死”。作为一个医学生,将来要做治病救人的工作,肩负千钧,事关生死,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这种医学专业素质简单的概括就是——仁心妙术,缺一不可。“仁心”并不仅仅表达一个医德的含义,“妙术”也不单单指医学上的知识与技能。他们是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也即,在正确的思想导向下,以良好的人文素养渗透于过硬的专业技术中,以使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研究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医学不同于其他的自然科学,它的工作和研究的对象是人和人群。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我们若以简单机械的技术主义对待我们的病人即违背了事物运行的规律,这不符合医学工作的性质。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提出医学模式需要转变,即由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已明显限制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成为当代医疗事业发展的瓶颈。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经济、文化方面的人文知识,都成为新医学模式对我们医学工作者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素质要求。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浪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社会如果失去人文关怀,也就失去意义。人文关怀,温暖人间。她没有生养过孩子,但她却是82个孤儿的妈妈,张桂梅竭尽所有让贫穷的流浪孤儿走上求知的道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母爱如斯,也用行动践行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是炽热的人文情怀,使张桂梅为那些流浪的孤儿搭建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让他们走上了洒满书香的求知道路,从此,疲惫的心有了依靠,她用爱温暖了他们的心灵,温暖了整个社会。人文关怀,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将温暖传向人间,温暖人间。人文关怀,让希望布满山区。 “他们的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宇宙,19年清贫,坚守和操劳,李桂林坚定扎根二坪搞教育,让希望发芽。”是李桂林滚烫的人文关怀,让这落后的、贫苦的山区重新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让每一个幼小的心灵都能得到知识的洗礼,走上求知的道路。让希望发芽。人文关怀,让我们怀抱一颗燃烧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使人文传递,这世界因人文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而它却有不老的风情,幸福开花,开在人文关怀的枝头,灼灼其华。人文关怀,延伸生命价值。他筹建了烟台高校大学联盟,一直为他人、为公交事业消耗着自己的青春,“我只希望自已能做一根蜡烛,带给别人光亮与温暖,这个世界因此而变得含情脉脉”,他是公交狂人刘思宇。人文关怀,促使他揭尽自己的所有的光和热一心投向于公交事业,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将人们的热情暖流,流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心灵,照亮了他们前进的道路,同时也延伸他的生命价值。因为人文关怀,胡忠点这了山区的教育火把,因为人文关怀,白芳礼老人的车轮扎过整个中国,因为人文关怀,阿里木飘香社会,因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行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人文关怀论文答辩ppt

注重人文关怀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论文

多年来,莱钢党委根据企业改革发展要求,以倡导人文精神和创设人文环境为导向,以提高职工的素质、满足职工的需求为主线,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体现职工的价值为核心,落实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

关注职工物质文化需求,

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人文关怀,首要的是关注人的生存问题。莱钢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积极满足职工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切实维护职工利益,让职工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在生活中享受幸福,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1.抓住民生之本,促进劳动关

系和谐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坚持用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到“不把一名富余人员推向社会,不让一名敬业爱岗的职工受下岗和失业之苦”,在企业改革改制、淘汰落后过程中,妥善安置职工,获得了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避免收入悬殊;既向管理骨干倾斜,又要保证一般岗位职工的合理收入。“十五”以来,莱钢职工年平均收入增长了两倍。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加大环境改善和劳动保护投入,优化职工工作环境,推动实现安全本质化。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严格落实职工健康查体计划,大力推行带薪休假,维护职工身心健康。2005年,莱钢获得“全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称号。

2.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莱钢始终关注职工生活,多措并举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扎实推进“平安莱钢”建设,创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保障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关心困难职工生活,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建立了“送温暖工程基金”、“职工互助储金”、“职工意外伤害互助金”和“职工患大病医疗互助基金”四条保障线,本金合计达到1.5亿元。目前,莱钢没有一户家庭看不起病、没有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绿化覆盖率达40%,初步形成了山、水、林、企一体化的花园式生产、生活空间。

3.发展群众文化,提升职工文化生活品位我们坚持“让职工的口袋和脑袋一起富有”的原则,着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积极开发文化资源,努力为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立足于培养职工高雅的生活情趣、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组建了摄影书法协会、业余合唱团、冬泳俱乐部等群众文化团体上百个,常年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而且提升了职工文化品位。今年,莱钢职工业余合唱团受邀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音乐会。

莱钢女子拔河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比赛,夺得520公斤级公开赛冠军、锦标赛亚军。

关注职工思想心理需求,

让职工拥有阳光心态莱钢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从心理层面去关怀职工,引导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1.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化解思想矛盾,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零距离”莱钢建立完善职工思想动态预警机制,形成从集团公司、各二级单位到基层车间、班组多层次、全覆盖的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工作网络,健全工作制度,紧密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职工思想困扰。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通过“六必谈”、“六必访”、对话会、恳谈会、领导干部接待日及网络交流等形式,鼓励职工表达真实想法,尊重职工群众的个性与人格,注意在包容多样中统一思想。将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减少引发职工心理失衡的外部诱因。加强和谐文化教育,组织开展“感动莱钢”人物评选、“四德”教育养成等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职工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

理疏导,培育职工和谐心理一直以来,莱钢十分重视对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职工自我心理调适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职工心理和谐。一些基层单位尝试开通心理电话、设立心理咨询室等,并创造出“情绪日记”、“阳光心态”教育等心理疏导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加强对心理疏导的研究,探索建立心理疏导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三支专兼职心理疏导队伍:以专业医务人员为主体的心理疏导队伍;以经过专业培训的政工干部为主体的心理咨询队伍;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为主体、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理辅导员队伍。二是建立心理咨询站、网上心理援助站等平台,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通心理、设立心理咨询信箱等方式,拓展心理疏导渠道。三是建立心理疏导预案,针对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群体性心理问题等,分别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心理干预等不同层次的心理疏导,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发展。

3.实施品格培训,改善心智模

式,塑造职工优秀品格着眼于职工心智模式的改善和品格提升,莱钢建立了拓展训练基地,培养了自己的培训师,通过开展军训、心智体验、品格训练等“体验式”培训活动,使职工在开放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谛,积累生命的体验。自2005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举办品格提升培训175期,培训职工12488人次。通过互动式的讨论和研习,使职工深刻领悟感恩、主动、敬业、宽容、明礼、诚信、协作等优秀品格的内涵,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激发了职工做好工作、提高工作业绩的积极性。

关注职工价值实现需求,

让职工活出生命的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人的其他基本需要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莱钢把职工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坚持职工价值实现与企业价值实现相统一,不断增强组织和个人的成长能力,使职工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和学习中体验生命的意义。

1.创建学习型企业,形成企业与职工同发展的共赢文化我们将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企业管理的主线,以文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大力建设以学习超越和共赢共享为核心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积极创造有利于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人文环境。用“学习、超越、领先”、“共赢共享、直到永远”、“与客户共谋发展、与员工共创辉煌”等文化理念统一职工价值观,引导职工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双赢”。通过层层建立愿景体系,让职工意识到虽然在平凡的岗位上,但却是为着伟大的目标而工作,在企业创造辉煌的同时感受个人人生价值实现的愉悦。大力倡导“大事业的追求,大舞台的胸怀,大团队的精神,大家庭的情怀”,让“做强做大莱钢,把莱钢建成令人向往的地方”成为职工共同的心声,凝聚了干事创业兴家园的旺盛人气。

2.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莱钢积极构筑适应企业发展的培训体系,优化职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选派人员到国外留学深造等形式,努力打造优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级技能人才队伍,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打破岗位、身份限制,为职工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关心职工专业成长,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分别设计成长路径,逐步形成了以业绩、能力为导向的评聘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公开选拔技术专家、专业带头人、优秀科技人员、首席技师、技能人才等,充分调动了职工成长成才的积极性。

3.尊重职工首创精神,激发职工价值实现

的成就感我们打破创新的神秘感,倡导“有效地改进工作就是创新”的理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宽容对待失败。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征集、“岗位绝技”展示等活动,对一线职工总结的先进操作法、“绝技绝活”等成果进行大张旗鼓表彰奖励。积极开展学习型班组创建,培育职工自主管理意识,提升职工参与管理创新的积极性。2002年以来,表彰奖励群众性创新成果548项、职工优秀合理化建议391项、班组管理创新成果326项,用职工名字命名表彰优秀操作法253项,激发了职工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使职工由衷感受到“工作着是美丽的”。

我们通过关注职工需求,落实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职工幸福生活、快乐工作、提升自我,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莱钢产钢1170万吨,列全国第九位,实现销售收入586.7亿元、利税96.7亿元、利润57.6亿元。利税总额列全国冶金企业第五位、山东省管企业第一位。

关于论文答辩的致谢词(精选12篇)

写论文关键的一步是在结尾附上致谢词,用于感谢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所有合作者对自己的帮助和鼓励,让我们好好准备一份论文致谢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致谢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论文答辩的致谢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我终于完成这篇论文的写作时,我不禁长长地嘘了一口气。这一次的结束,或许是我整个学生生涯的结束,又或许会成为另外一个开始。

感谢我的导师刘贤汉副教授,本论文是在刘贤汉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刘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颇多。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刘老师大量的心血。四年来,刘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上、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刘老师致以我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个共同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温暖和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对我支持和鼓励,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在即将离别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一路走来,这里教会了我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怎思考,怎样爱与被爱,懂得了许多,也长大了许多。感谢所有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一路对我的关系和支持,永远无法忘怀在树大学习和生活的四年,这里见证着我们永远无法散场的青春。

无以报答这么多善良的人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只能深深说一句:“谢谢”,以此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由于水平有限,论文难免有许多不足,恳请老师同学们指正。

转眼间,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而入学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初来乍到时的场景犹历历在目。回忆起这两年半的点点滴滴,感慨不已,欣慰之余而又庆幸无比。值得欣慰的是,我这两年多的时间是在汗水和拼搏中度过的,学到了许多受益无穷的东西;庆幸的是我来到了一个很好的环境,遇到了很多的良师益友,给我了很多的指引和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再此谨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最深的谢意献给我的导师胡智文教授。我知道,我所掌握的言语并不能确切地表达我对胡老师的感激之情。是胡老师给了我一片天空,使我有了可以试翅的空间。胡老师在学术上给了我方向,生活中给我了温暖,行动上给我了勇气,处世上给我了榜样。在我失败的时候,胡老师给我打气;在我咬牙坚持的时候,胡老师给我加油;在我成功的时候,胡老师给我提醒,让我继续前进。总之,胡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给了我最大的信任,用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也是我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陈文兴教授和姚菊明教授在实验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对论文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万军民师兄在本课题前期的工作中做出很大的贡献,并且在本实验的路线设计、产物合成表征以及论文后期的整理工作都给予了重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感谢他们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分析测试中心的吴子樱老师、陈海相高工、胡玉群老师、邵 敏老师、张国庆老师、章世深老师等对实验测试提供的帮助,感谢材料与纺织学院的所有老师,感谢研究生处的所有老师,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本实验室的郑世睿师兄、王 秉师弟和郑海玲师妹,感谢和我一起做实验吴凯峰、吴琪慧、吴高明、王 建、贾小琪、边瑞琦、王清清、高国琴、林 雅等本科生,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帮助,感谢他们创造的欢乐和谐环境,感谢他们带来阳光灿烂般的春天气息。

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感谢深爱我的女朋友,我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也知道我永远都无法完全回报他们的爱,所以我希望顺利地完成学业,争取更大的成功,给他们一点欣慰。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感谢所有关心过和帮助过我的人,没有他们对我的关注,就没有我今天的任何成绩。感谢浙江理工大学,她给我的人生添上了浓烈的一笔,给我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让我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关注过和关注着我的人,祝愿他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随着这篇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忆这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入学时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到课堂上对各位老师学术学识的深沉沉湎,从奔波于教室图书馆的来去匆匆到业余生活的五彩缤纷,一切中的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让人倍感留恋,倍感珍惜。

四年湖南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注定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旅程。四年来,我的师长、我的领导、我的同学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终身收益,我真心地感谢他们。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XXX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在此特向XXX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感谢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等几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教育。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短暂的硕士求学生涯即将结束。回首两年的求学时光,我总会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这个完善的平台上接受教育、完成学业。在这期间,对那些启迪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衷心的感谢尊敬的导师--罗小辑副教授。在导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我在做人行事、临床技能、科研思维等方面均有较大进步,并顺利完成了临床实践工作和毕业论文撰写,以及感悟认知了临床与科研的差别和联系。为人师表,我的导师总是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影响激励着我。在生活上,他要求我注重锻炼身体,作息饮食尽量规律;在学习上,他鼓励我勤奋刻苦、珍惜时光,要努力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求实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创新精神;在临床工作上,他告诉我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病人,要学会观察临床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并总结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导师朴实的生活作风,严谨的学术修养,勤奋的工作态度及高尚的医德品质,为我树立了终身的榜样!

我衷心的感谢重医大附一院骨科权正学教授、欧教授、郝教授对我的鼓励与教诲。

特别感谢陈老师、唐老师、税师兄、黄师兄、刘师兄、张师兄、李师兄对我临床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在轮转其他科室时,孔老师、葛老师、王老师、王老师、张老师、牟老师,郑师兄、王师姐、张师兄、贺师姐对我工作学习的启迪和指正。

感谢七年求学过程中所有教育我引导我的老师,尤其感谢华科大龚跃法教授、张天乐教授、罗婷老师以及重医曾照芳教授、彭斌副教授、浪涛副教授、李峰老师、张诣老师和学办陈力老师、程志惠老师对我的教育与辅导。

在此,我还要真诚的感谢和我一起学习生活了七年的我的同学们。尤其感谢我的室友宋俊龙、陈果、李胜华。感谢你们对我的关照与包容,谢谢你们陪我度过这段宝贵的青春年华!

最后,我还需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他们是我十多年求学路上的坚实后盾,在我面临人生选择的迷茫之际,总是默默支持我,鼓励我,为我排忧解难。他们对我无私的爱与关怀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谢谢你们助我成长!

本文是笔者六个月来在老师悉心指导下综合运用四年来所学知识,辛勤劳作的结果。

此篇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视野开阔,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得以朝自己有兴趣的方向研究;做学问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令人倍感温馨。

感谢四年来所有任过课的教授、老师们,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与我无尽的启迪,帮助我很快的融入法学这门博大的学问。大学四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为本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应用时游刃有余。

感谢我的辅导员XX老师,四年来一直在生活上、组织上给与我教导、培养和无私的帮助,让我在法学院这个大舞台有锻炼能力、自我完善的平台。

感谢XX学院XX记得兄弟姐妹们,是你们和我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让我体会到了那份家的融洽。

感谢我的家人,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文成文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感谢所涉及的默默无闻的作者们。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默默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更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章中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斧正,你们宝贵的意见是我灵感和动力的源泉。

四年的本科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画上一个句号。此次的毕业论文写作到此已经结束,但是对于我接下来将从事的学术研究来说,仅仅是一个都好,论文撰写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我将面对的是又一次具有挑战性征程的开始。

最后本人严正声明:所成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文责自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各位老师好!我叫廖娟,来自***,我的论文题目是《山地城市综合公园活动场地设计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刘骏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不足之处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目的及意义上,长期以来,对公园的设计研究都以平原城市为背景的居多,针对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为背景的公园设计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山地城市公园相关的理论研究,山地园林,山地建筑学,山地城市规划、山地景观学等理论,对山地城市综合公园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综合公园中活动内容、活动场地、山地特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保护山地生态环境、保持山地景观特色、游人休闲游憩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山地城市综合公园中活动场地设计的策略,为山地城市综合公园中活动场地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建议。

其次,在研究结构和内容上,本文主要研究山地城市中综合公园活动场地设计,通过现状实践总结发现和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规划设计的建议策略,论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六章:

第一章讨论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理论研究。

第二章简述了山地城市综合公园的概况,并根据笔者的观察归纳总结了目前山地城市综合公园活动场地设计中存在问题。

第三章分别分析了公园游人的活动特征和山地环境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山地环境对公园游人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对重庆主城区的部分综合公园进行的实地的调研和分析总结。

第五章通过前文对综合公园活动的分析、活动场地特征的分析并结合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山地城市综合公园活动场地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第六章是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不足。

最后,在不足之处上,本文的研究只是一个粗略的开始。对这个研究内容的研究将会在笔者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完善。受限于笔者学识与能力,本文的研究不论在深度、广度上都有待加强,期望各位老师与学友批评指正。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时光如水,口月如梭,转眼间四年的本科求学生活即将接近尾声。回想起这四年的学习生活,有感恩、有收获、有辛酸、有无助、有不舍,而我又将面临一个新的人生转折。值此毕业来临之际,我的心中有着莫名的情绪,有太多的感激,有太多的感慨。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xx教授致以衷心的感激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写作是在xx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教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学术饱满的热情及其豁达的人格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但由于本人资质愚钝,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一向让恩师费心,也因为多种琐事的烦扰,即使恩师多次耳提面命,我依然精力不济,虽己尽力完善论文但仍感有负恩师重望,恳请谅解。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您带给了我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每每上您的课都让我感到了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让我不再浮躁。这种治学的态度并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动力。

在攻读本科的这四年里,我有着一向关心着我的教师们。三年来xx教授、xx教授、xx教授、xx副教授、xx讲师的悉心指点,以及给予我的真诚指导和无私帮忙,非笔墨所能表达,只能铭记于心默默祝福。

同时,十分感激我的同学们,在学习期间他们给了我许多帮忙。四年的时光因为有了大家的陪伴而显得分外珍贵。那里要异常向xx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18位同学表示感激,是他们使我愉快地度过四年本科生生活。

还要向一向以来支持我完成学业的亲爱的家人表示感激。不论是读研期间还是最终的论文撰写期间,家人的关爱与鼓励总能温暖我,使我无惧一切困难,全力以赴的向着我的梦想前行。

最终,向在百忙之中评阅本论文的各位专家们献上我最衷心的感激!

在本毕业设计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对所有曾经给过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的是养育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深知他们为我求学和生活所付出的巨大的牺牲和努力,至今我一直无以为报,在这里仅表达我对他们的深深地思念和感恩。

感谢我的导师XX,他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XX,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的诚恳都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还对我的生活给予关怀,使我可以顺利的完成在校外的毕业设计任务,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在XX公司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我们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温暖。感谢一起来实习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特别要感谢我的部门主管XX,是他的关怀和教导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要特别感谢一起来实习的我的同学XX、XX,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让我学到很多。

感谢在学校的和同样在外面实习的同学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他们是XX。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

感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们,谢谢他们这四年来对我的教育,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事,更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人。感谢XXXX班的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在大学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感谢我在网络上的那些个朋友,每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总是向他们求教,他们也总是不吝赐教。还有很多我无法一一列举姓名的师长和友人给了我指导和帮助,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的名字我一直铭记在心!

最后,衷心的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论文的专家教授老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大四的生活多半时间还是呆在学校里,但是论文致谢语写就的那一刻也真正标志着我与这所学校就此别离了,没有伤感,更多的是遗憾,但是总归不如意事十有九,过去的不能挽回,人应该大胆向前看,所以这段文字应该像它的标题一样充满感恩和致谢,感谢四年来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扶持过我,指点过我的人。

这篇论文所涉及的议题是和我的指导老师交流后定下的,在前期的实习积累经验,到中期的修改和讨论,及最后的反复斟酌,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写出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文。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相当多当初没有预料的困难,也曾经令我迷茫和彷徨,论文最终的定稿,也没有我当初设想的那么完美,但是总归是自己尽力完成的著作,和我的每一篇球评一样都是我心血的累积。

论文得以顺利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衷心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胡老师,您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思维,循循善诱的指导一直给我很大的帮助。当我对论文的思路感到迷茫时,您为我理清思路,指导我往一条比较清晰的思路上进行修改。在论文的不断修改中,我也努力做到及时积极地跟胡老师交流,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使得我的论文更加完善。在这里还要深深的对您说上一句抱歉,因为我的懒散和懈怠,令您费尽苦心并且几近失望。论文的最终完成,也是一波三折。在不断完善和修改的过程中,也让我更加懂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的道理。再次对您表示感谢,师恩伟大,无以回报

虽然本人是一名以拥有强大内心小宇宙为特点的独立自主型女性,也以往充满自信的认为以自我的力量能够解决一切难题,但经过本论文的写作,我深深意识到自我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本文的完成其实应归功于所有帮忙过我的人,实际上,如果把我应当感激的人在那里一一列举的话,论文恐怕还得增加至少一章,所以我想我还是言简意赅些吧。

首先,若不是我的导师朱健强副教授当初把我纳入麾下,肯定没有今日的论文。朱教师,我崇敬您的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严谨的治学,更感激您脚踏实地、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数年来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多说无用,将我心中对朱教师的感激化作祝福,愿朱教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也将同样的祝福送给所有帮忙过我的教师。我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父亲忙于钻研专业知识,术业有专攻,编写的教材全国通用,母亲热爱学习,嗜书如命,长期从事英语及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研究。父母一向都是我的榜样,我以有这样的父母而自豪。我由衷的感激我的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没有你们对我的悉心照顾和教育引导,就没有我今日的成绩,我将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报偿你们的恩情。

还有一些人和物是必须提及的,感激我的同学戴海涛,我会在多年后怀念我们一齐对着笔记本电脑冥思苦想熬论文的场景的,虽然此刻感觉这事不算特完美;感激我实习单位的老板胖哥,给我放了两个月带薪写作论文假,还经常打电话来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的进展情景;感激我的好友伦叔、孙总,没有你们向我讲诉各种生活中的囧事给我带来的欢乐,恐怕我无法坚持到今日;感激我的同事木木、欣欣、王嘉、李千,帮忙我处理了许多的工作,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与你们共事真的很开心;感激美丽时光咖啡馆解决我饥饿问题的四五种不一样口味的鸡排饭和给我带来灵感的各式美味咖啡,我已快能背诵那本菜单了;感激厦门大学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和学习环境,虽然每晚我总是还没来得及收拾完东西,就被管理员按下电灯开关,陷入一片黑暗中。做学问搞研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必须学会在苦中找乐,把它变成一件欢乐的事。从论文选题到今日顺利完成,我经历了人生的一次考验,学到的远远超过写论文本身,这样的经历也让我更加充满自信去应对未来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忙,在那里无法一一提及,感激你们。

我历时4年即将完成学业,谈不上有多少兴奋;绞尽脑汁才完成论文写作,只能说是稍微感到了一丝的解脱……种种思绪在脑海中旋转交错,唯有一种心境最为强烈,那就是感激!

首先,谨以最诚挚的敬意感激我的导师xx教授。教师对我耐心教诲、悉心关怀,使我学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他那深邃的思维、广阔的视野、严谨的作风和高尚的人格,让我受益终生。最令我感动的是,教师从来不单纯地批评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总是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之后帮我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改善思路和对策提议,使我清楚“为什么那样不行”、“怎样做才能更好”.毕业论文几经修改,凝结了导师很多的心血和智慧。在那里,我衷心地说一声:教师,多谢您!

师恩似海,终生铭记!

衷心感激导师组的xx教授、xx教授和xx研究员。各位教师对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方法、研究资料都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提议。他们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严谨的学术操守使我受益匪浅。

感激同窗好友,他们的真诚友爱使我的博士生活变得完美,让我重新享受到了同学大家庭的温暖。感动和他们在一齐求学的日子。

感激我的家人的支持。他们无私的关爱与默默的付出是我求学的坚强后盾。

论文写作告一段落了,但诸多问题仍需不断探究;求学生涯告一段落了,但仍需坚持终生学习。我将继续努力,不辜负所有关爱我的人。

谨以此论文献给所有关怀、帮忙、支持、鼓励我的亲人、师长、同学和朋友们!

论文定稿似乎是给三年的学业生活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内心有激动、有喜悦,但更多的是无比的感激之情。三年的学习生活里,有太多需要感激的人,是他们一路以来的支持和帮忙,使我的学业及个人成长都有了巨大提高。

首先,需要感激我的恩师xx副教授。三年前,教师怀着满腔热情地向我们五个同门描述了教育心理学的深厚理论根源及巨大应用价值,并根据我的个人爱好、知识基础确立了体验式学习这一研究课题。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并且一向激励、引导着我在这一方向上努力探索。在论文开题、制定计划,到最终定稿的一年内,教师更是为了让我们五人都能呈现梦想成果而煞费苦心,他不厌其烦地为我们指点迷津,关注论文的每一步进展,细致严谨地审核不足之处,放弃了不计其数的个人时间。能够说,我们每个人的论文里都凝聚了教师的很多心血!不仅仅如此,教师还在为人处事上做出表率,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师长、好子女、好长辈、好朋友。得以师从这样一位令人敬爱的学术导师及人生导师,我感到无比庆幸!

其次,需要感激一向以来都十分关心我的师长们。xx教授、xx教授、xx副教授、xx教授、以及xx博士、xx博士等,都对我的学业及今后工作提出了宝贵提议,并给予巨大帮忙。在此表示无比感激!

三年来,我的同门xx、xx、xx等,都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极大的关怀和帮忙,在此也表示感激!

最终,我还需要异常感激我的爸爸、妈妈及其他家人、亲戚,他们一向以来都对我关怀备至、无条件的支持,让我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

我将铭记这份感激,并不断完善自我,以回报所有关心我的人!

护理论文致谢词范文

论文致谢是很多毕业生都要接触和撰写的,主要是用来感谢写作论文中导师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写一篇论文致谢吧。那么论文致谢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论文致谢词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依稀记得读研前,曾无数次遐想过研究生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呢?如今细细回想和品味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欢笑过、激动过、失落过、痛苦过,然后看着这本学位论文,也感动过。

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家人、老师、朋友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因为有你们在我身边,我才能顺利地走完硕诗研究生的三年。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老师对待学生总是一如既往的亲切、宽容:每当我在课题中遇到困惑时,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给出建议和指导。老师对待科研总是一如既往的严谨、求实:每次我将新论文递交修改时,老师总是会逐字逐句地审核和点评。老师对待工作总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务实:每当我打开X老师反馈给我的邮件时,发送时间经常会是凌晨。老师就像是夜航的灯塔,指明我的人生航向。胡老师对护理学的热爱与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甚至可以说已经在我的必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现在每当面对学术研究时,我都会自然而然地以—种纯粹、严谨的态度去力求真实、准确。

感谢教授在课题思路上高屋建领的指导!感谢老师对课题实施的支持!感谢正是因为有您们的支持,我才能顺利完成临床实习和课题研究。非常感谢您们!

感谢老师、同学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温馨和力量。

感谢老师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的关心和帮助!感谢一起度过三年时光的20XX级同学,有你们在的研究生生活才会是精彩的学习生活。

最后,衷心感谢一直在背后默默理解我、支持我、牵挂我的家人和朋友。父母给予我的爱是我今生最宝贵的财富,无论何时家都会是我最温馨的人生港湾。

研究生三年时间转瞬即进,在这最后的半年里,回想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感动。最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并且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也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我的每一步成长与进步都寓不开老师的教导。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教会我生活与工作的道理,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擎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衷心感谢接受我访谈的各位专家们,是你们的不吝赐教与专业建议帮助我最终完成了课题,保障了我课题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另外还衷心感谢接受我调查的医院的护士长与患者们,谢谢你们对我课题找工作的酷合与帮助。

衷心地感谢护理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精也培养和教育。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护理学的姐妹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攀的谢意!

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研究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激。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导师。您不仅在学习上对我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而且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我的每一步成长和进步无不凝聚您的心血和智慧。能师从老师,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回想起当初论文方向的选定、题目的确立、研究路线的制定、调查问卷的编制、问卷的发放、论文的修订,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她对护理人文关怀领域的专业研究和对该课题深刻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研思维、正直的品质、追求卓越的理念,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她的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师恩似海,永生难忘!在此,再次向恩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衷心地感谢被调查的患者和家属及我所在科室的护理姐妹们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

衷心地感谢护理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对我的精心培养和教育。

感谢我的家人、亲戚和朋友,是你们的支持、理解、鼓励和爱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动力!

拓展: 护理论文的写作步骤

一、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护理论文的写作步骤。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2)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

(3)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二、设计

设计是在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

(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实验与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论文写作《护理论文的写作步骤》。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有些护理论文的撰写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五、拟写论文提纲

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时即可得心应手。

人性关怀议论文素材

人性有善恶之分,都取决于你的想法。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人性的议论文作文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人性的光辉

在历史的繁星中,伟人比比皆是。比如充满了大英绅士风度坦然赴死的斯科特,带着国人骨气誓死也不降元的文天祥,但我要说的是身边所见的小人物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楼下有一个卖水果和果汁的小贩。每天在闹市区的喧嚣中东奔西走。他约莫三四十岁的样子,连因为终日在太阳下工作晒成了亮黑色,但却更凸显了他那双明亮的小眼睛。每天一早,就能听见他那招牌般的吆喝声,简直比闹钟还要准时。每当我走到楼下,他总会亲切的叫住我:“上学去啊。”我总是点点头。

每到中午,就会在学校门口见到他,每每用几块钱买一杯果汁喝,在夏日的骄阳下,在冬日的暖阳下,总是一种最大的享受。

有一次,在回家路上和同学打闹,一不小心就滑倒在了路上,摔了个大包,腿上也刮一个口子。他见我就像往常一样跟我打招呼,见我一瘸一拐的,二话没说就把我逮到了诊所,抹了紫药水,又买了创可贴,把我送回家。我妈妈专门去向他道谢:“都是孩子的事,耽误了你做生意啊,真是麻烦你了。他却憨厚的一笑:“都是邻里之间的,这种小忙我还是能帮得上的。”

从这以后,我们算是成了朋友,家里吃水果就从他那买一些,他也总是给我们实惠,就这样过了好长时间。忽然有一天,我突然没听到他的吆喝了,连着几天都是如此,反倒是看到了他的儿子来摆摊了,我们从他儿子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是在那天的晚上,已经到了深夜,他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想要收工回家了。这是突然有一个人狂奔过来,后面有一个筋疲力竭的男人在高喊:“他就是拐走我儿子的人,帮我追啊”可那时大半夜的,人们都早已回了家,大街上一片静寂。他听到了呼喊,抄起自行车就追了上去。最后终于把歹徒逼到了死胡同里,歹徒被逼急了,拿出刀来威胁他,他丝毫不为所动。歹徒丧心病狂的用刀刺了过来,刺伤了他的大腿和胳膊。这时那个父亲赶了过来,他们一起把歹徒制服了,他也被送到了医院。

听了他的经历,我顿时觉得他常人的身躯却洋溢出了巨大的力量,后来他的事迹流传了出来,有记者专门去采访他,问他当时想了什么?他·还是憨厚的一笑,说:“当时真的没时间想,就觉得如果我不帮忙,那坏人还会祸害别人,就追了上去了。”后来在县里举行的文明商贩评比,他还得了第一名呢!

人性就是这样,身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可能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小人物的身上所洋溢出的人性的光辉却丝毫不逊于伟人们,只要抱着一颗善良的心,每个人都是天上那颗闪耀着的明星,照耀着未来。

金钱与人性

“金钱既不是一种权利,也不是一种安慰。人为什么总是把钱看得那么重呢?”这是我读完《欧也妮·葛朗台》这本书后得出的感受。

寒假里,我读了《欧也妮·葛朗台》这本小说后,很有感慨。小说的作者是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法国索漠城里一户人家发生的事,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法国社会上的人性。他用尽夸张手法,刻画了一个滑稽又可笑的吝啬鬼形象。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城——索漠城里,有一户人家,便是索漠首富、有着万贯家产的葛朗台家。说起葛朗台,也许大家还有点陌生。他可是个十足的吝啬鬼,他的女儿欧也妮是一个十分单纯的人,也是他的棋子。在城里还有另外两家人,这两家,一家想让儿子娶欧也妮:另一家想让侄子娶欧也妮,但这两家只是看中葛朗台的家产。这两家为了达到目的,明争暗斗,争先恐后地讨好葛朗台。而葛朗台只想把欧也妮嫁给一个十分有钱的人,决不同意她嫁给女儿非常喜欢的落魄的夏尔。从这三家人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法国社会是个纯粹的金钱社会。

葛朗台太太病危时,葛朗台本是不屑一顾,后来出于如果她死了,遗产问题对他不利的考虑,葛朗台才想方设法治她的病。葛朗台病危时,他硬撑着坐在轮椅上,还让仆人把他推到存放着他所有家产的密室的门前。他分秒不离地看守着密室,总担心有人偷他的钱。

仅从上面说的内容足以说明当时的人们对金钱看得有多么重要。但是光吝啬还要好些,就连亲情、友情都是受金钱的驱使。

他们的举动既让人惊讶,又让人发笑。这些人为了金钱可以不惜失去亲情、友情这些人性美。他们简直就是为金钱而疯狂的僵尸,活着和死了都是一样的,没有为人们做出一点贡献。

但,葛朗台的做法更让人发笑。他为了钱奔波了大半辈子,只要往后慢慢地挥霍便可以了,但葛朗台即便是死也一分也没有带进坟墓,真让人搞不懂。

金钱只能满足人们的一些欲望,根本买不到亲情、友情。如果你把金钱看成是你生命的一切,那你这个人就无可救药。

哎,“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死了,钱还没用完”——何苦呢!

人性最美

一块钢铁是没有感情的,当一个人像一块钢铁时,他还会有感情吗?

我们人类之所以还存在这个世上,并不完全是靠我们聪明的头脑和发达的科学技术,而是人的感情,本质的美。

因为有了人性最本质的东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精彩。

他,一个刚生下来就被进行无人性军事化训练的小男孩。他没有自己的姓名,只有编号,在成年时脸上还会刻上他的编号。

他不知道家是什么,女人是什么,妻子是什么,父母亲是什么,孩子是什么,泪水是什么,痛苦是什么,在他眼里只有服从长官的命令去完成任务。

他杀过许多的敌人,平民,小孩,甚至在残酷的魔鬼式训练中还杀过自己的战友。

他可以说完全是一个杀人机器,没有人性,没有感情。

但他最终还是被抛弃了,在一次训练中失误而死,被同垃圾一起丢弃在另一个荒废的星球。

可他还活着。

他获救了,是星球上的一些人类力排众意救的他。可不久他又被委婉的拒绝了,虽然他们都很喜欢他,可他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士兵,他的无情令他们害怕。

那夜,沙尘大作,在偌大的星球上,一片荒芜,他,流泪了。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也许是他想起了那个漂亮又善良的女主人。

无声无息,那泪就流了下来,我们应该惊喜,因为他开始有了人的感情,有了正义感。

他会带着人们走向自由,走向幸福。在面对敌人入侵时,只因为他曾经是一名钢铁般的战士。

他不再听从于谁,他只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的能力只服务于他那颗正义的心以及心灵深处散发出的人性最本质的美。

这是兵人中的故事。

人性的美丽无处不在。人性美就像二月的春风,吹绿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以下是描写人性的 议论文 ,希望能帮到大家!

问:“何为善,何为恶?”

答:“善是天使的代言,恶是魔鬼的化身!”

上面的答案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么人是天使还是魔鬼,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可回顾历史从秦王当政到华北的毒气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野心与贪婪一体,暴力与残忍齐飞”在历史里我从未感觉到人性的善良相反我渐渐感觉到人性的丑陋。

三国时期曹操曾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路易十四也说过:“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一个又一个史时证明了人性的恶。如果人性是善的为什么人们虚构出来的会是地狱而不是天堂,死后要弥补自己身前所犯的罪恶而不是升进天堂快乐的享受呢?也许是为了提醒自己尽量的少犯错。

早在2000多年前荀子的性恶论和犹太教的原恶学说就已经揭示了这一道理,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人类在说人性本善的时候自以为说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但他并没有注意在说人性本恶的时候揭示了一个更大的道理。

很想说人性本善可如果人性本善那为什么还要将思想 教育 看的尤为重要,常听大人们说:“学坏三天,学坏三年”不是更能揭示这一更伟大的哲理吗!赌博、吸毒、看违禁片屡禁不止,曾经看到我的同桌在课上偷看不健康电影,更让我想不到的是竟然下课有许多人争着看,这些老师没教过,是他们与身俱来的“天赋”如果不是人性本恶怎么会这样呢?

我并不是说这样人类的前途就是一片黑暗,没有任何指望,我只是想人们可以从现在起正视自己,改善自己。因为先天的恶并不能阻止你后天的善的发展,不是吗?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小到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对服装款式的追求,大到人生观的提升,价值观的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一个人的本性。

无论恶人还是善人,来到人世时带来的都总是一颗纯洁的心,一张可爱的脸,一身“本善”的人性,那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美好的东西总是脆弱的。在茫茫人海中如果不掌握好自己的“舵”,可能就会迷失自己。纯洁的心可能会变得肮脏,可爱的脸变得阴险,全身散发出的是野兽般的气息。但人的本性是不会泯灭的,“悬崖勒马”“浪子回头”的事不是经常发生吗?

人都是爱美的,爱美让人鄙弃丑恶,追求美好。美的东西总是让人心情舒畅,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人们总是在追求美,运动健儿奋力拼搏为的是完美的胜利,演员刻苦练习为的是精美绝伦的演出,常人的付出则是为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潜意识中有对美的渴望,希望美能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人生一世,谁敢夸口自己不会犯错。恐怕那些所谓的“圣贤”也不敢吧。人的一生就是犯错和改错的过程,人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走向完美的。只要我们能记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时刻提醒自己改掉毛病和错误,那么我们就能让自己散发出人性的魅力。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因为人有人性在支配。因此我们不能让人性泯灭,应该尽自己的可能让人性挥舞着翅膀腾飞起来。

远走他乡的游子,在夕阳中与母亲作别,那是一种留恋,是一种人性的温暖。

赛场上不顾一切,挥汗如雨的运动员,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拼搏,是一种人性的激情。

爱斯基摩人在白茫茫的极地行走,捕食,生存,那是一种人性的纯洁。

人性,很美!人性之美,是涤荡世俗尘嚣后的透明、纯真。

记得曾经看《安徒生童话》,那是一部阐述人性的巨着,于是,我懂了,原来连街头的妓女曾经也是渴望抱着可爱的布娃娃;那个半夜被父亲从鸟笼里揪出来泣不成声的孩子,其目的只是想亲亲鸡妈妈;还有那个小姑娘,在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新衣服时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要是邻居家的小狗狗能看到我穿得这么漂亮就好了!”一切,无不在体现着纯真的人性。

人性之美,是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热爱。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种豁达,顿时穿越了时空;而李白则多了一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忧伤;苏轼在高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渴望报国但壮志难筹;而毛泽东更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人性之美,是对生命的本质理解与自如进退。

每次回家,小区的管理员都会对我微笑,我感觉很温暖;公交车上,和孤独的老人随便寒暄几句,他会感到快乐;朋友的孩子穿了新衣服,就别吝啬你的几句夸赞;火车站里,看到别人大包小包,就别让人先过;中午排队买菜,学会静静地等待,给别人留一份安静;下雨了,即使和陌生人同撑一把伞,有何妨?

人性的美,是能处处为别人着想,带给旁人快乐,让人“舒服”,就让人性的光辉在我们身边闪耀,让我们将自己的心放开,勇敢地去接受别人,也勇敢地接受别人的爱。

用心地去生活,用心一点,再用心一点……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小到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对服装款式的追求,大到人生观的提升,价值观的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一个人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

无论恶人还是善人,来到人世时带来的都总是一颗纯洁的心,一张可爱的脸,一身“本善”的人性,那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美好的东西总是脆弱的。在茫茫人海中如果不掌握好自己的“舵”,可能就会迷失自己。纯洁的心可能会变得肮脏,可爱的脸变得阴险,全身散发出的是野兽般的气息。但人的本性是不会泯灭的,“悬崖勒马”“浪子回头”的事不是经常发生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都是爱美的,爱美让人鄙弃丑恶,追求美好。美的东西总是让人心情舒畅,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人们总是在追求美,运动健儿奋力拼搏为的是完美的胜利,演员刻苦练习为的是精美绝伦的演出,常人的付出则是为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潜意识中有对美的渴望,希望美能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生一世,谁敢夸口自己不会犯错。恐怕那些所谓的“圣贤”也不敢吧。人的一生就是犯错和改错的过程,人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走向完美的。只要我们能记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时刻提醒自己改掉毛病和错误,那么我们就能让自己散发出人性的魅力。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因为人有人性在支配。因此我们不能让人性泯灭,应该尽自己的可能让人性挥舞着翅膀腾飞起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人文关怀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反击“相貌歧视”第一人

秋子,女,23岁,河南商丘人,艾滋病公益活动志愿者。2006年11月,她应聘到上海一家培训机构当英语老师。因为被该机构下属一学校负责人认为“长相有问题”,拒绝让她上班。2007年2月5日,秋子找到了上海徐汇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秋子说,如果仲裁结果不能让她满意,她将会走上法庭。

秋子因此被称为中国反击“相貌歧视”第一人。

没有一个女子愿意承认自己丑,秋子也一样。和所有遭受相貌歧视的女孩一样,秋子被用人单位拒绝,少见的是她被对方明确指斥相貌有问题。可是与多数人的沉默不同,秋子选择了反击,她获得了录音证据并四处寻求媒体支持。她要向用人单位索赔精神损失费。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有过一次与网友论相貌的对话。他做客一家网站时,有网民调侃说:“李部长,您的才华我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李肇星幽默地回答:“我妈不这样认为!”这是一个多棒的回答啊,成了“相貌问题”的'经典美谈。在权利面前,没有丑陋的相貌,只有歧视者难看的心灵。当今社会中,不光是存在相貌歧视,还有例如艾滋病歧视、乙肝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等各种各样的歧视。“许多人像我一样遭遇过歧视,大多数人都忍气吞声承受这种伤害,我希望我这次的行动能够使全社会关注歧视现象对人的严重伤害,使得更多受到歧视伤害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平等的权利,有对歧视说‘不’的权利!平等权利的获得,需要斗争争取。”

值得欣慰的是,该机构与秋子进行了和解,秋子的权益得到了维护,伤害得到了弥补。更使我们受到鼓舞的是,该机构发表了国内企业第一个反歧视声明,在反歧视的长征中意义深远。

分析: 宽容相貌、尊重人格,是一个社会进入文明形态的重要标志。但以貌取人,却是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劣根性。

适用话题: 尊重、相貌与工作、文明社会

  • 索引序列
  • 人文关怀本科毕业论文
  • 关于人文关怀函授毕业论文
  • 有关人文关怀论文范文
  • 人文关怀论文答辩ppt
  • 人性关怀议论文素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