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审稿流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审稿流程

发布时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审稿流程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1.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2.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3.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所有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英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英文作者和单位应与中文对应。关键词: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4.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5.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等标注。6.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7.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8.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10.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中医药期刊的质量,加强中医药期刊的管理,促进中医药期刊的繁荣和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服务,根据国家科委开展科技期刊审读工作的精神,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国家批准、履行登记手续、领取期刊登记证、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正式中医药期刊,必须实行审读制度。第三条中医药期刊的审读,要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等为准则,对已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政治思想、办刊宗旨、学术水平、编辑水平、印刷装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第四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中医药期刊的审读工作。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设置审读小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负责,聘请五至七位专家担任审读员。第六条审读员条件:(一)熟悉和掌握国家颁布的有关中医药期刊编辑、发行等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二)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三)具有五年以上中医药期刊编龄;(四)热心审读工作,并能按时完成分配的任务。第三章审读程序第七条每年采取集中时间,定期送审方式进行。可审读全年期刊,也可随时抽样审读。审读人员统一格式填写审读意见表。第八条审读结果,汇总后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存挡,并反馈各编辑部。审读合格者,颁发年度审读合格证。审读情况,作为今后评选优秀期刊的依据。第四章审读内容第九条是否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并遵守宣传出版工作的有关规定;第十条是否严格遵守国家科技保密的制定;不失密不泄密;第十一条是否坚持本刊的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报道范围;第十二条是否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第十三条评价报道内容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和运用程度;第十四条期刊的总体设计、印装质量是否良好,能否按期出版。第五章经费第十五条接受审读的期刊编辑部应向审读小组交纳审读费。审读费只能用于审读工作,不得挪作它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解释。第十七条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实施。c27536--010204wwj

30%。结者投稿评价,中华中医药学刊一审通过率在30%左右,整体录用率不是很高,但是审稿速度很快,大概10天就会有回复;根据作者投稿反馈,投稿后被拒稿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刊物审稿流程分为一审、二审、及外审三个阶段,一审主要是看稿件大体内容格式是否符合杂志社要求,周期会比较快,一般1周之内会有结果,从投稿到外审结束大概2-3个月。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稿费

不是由于学校压力较大一共发了6篇文章都是中医的,开始真的是很盲目有数量每质量,花了3000余版面费,还好报销了。总的体会是:投稿就投好的《中医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现在中医杂志也有影响因子了,这几本杂志较高,中了的话,拿得出手。而且版面费相对较低。 投稿之前,一定研究一下目标杂志的风格,一般《中医杂志》中医理论见解较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新的指标较好发,与西医杂志较像,写文章一定要立题新颖,、《上海中医药杂志》、短篇的病案报道相对好发。下面介绍几本较高影响因子中医杂志: 中草药 中国针灸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医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引自《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

2.中华中医药学刊

是相关中医药产品及器械广告宣传的最佳媒体。 《中华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大型中医药科技月刊,160页的大容量为全国中医药期刊之最,编委会由四名院士级全国最负盛名的26位名...

3.中国中医药信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立足于行业报道的前沿,关注相关的政策动态,跟踪报道中医药重大课题,及时分析...

4.中华中医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学科杂志。 自1986 年创刊以...

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在杂志社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刊在全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中国中医...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期刊,版面费800元左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立足于行业报道的前沿,关注相关的政策动态,跟踪报道中医药重大课题,及时分析报道中医药的新政策、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新疗法,努力使信息的选择与表达方式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流的信息服务。 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中医动态、中医药发展论坛、专题论坛、改革与管理、中医药信息学、循证医学、综述、临床论著、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标准研究、制剂与工艺、中药研究与开发、临床报道、专家经验、临证心得、思路与方法、中医教育、医院药学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学报>,<中草药杂志><四川中医><陕西中医><天津中医><时珍国医国药><新中医>

目前比较好的,根据科技部的核心期刊目录及影响因子排序的话,依次是:中医类 1、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622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709 、 中国中药杂志 2587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536 、 中西医结合学报 125 、 中草药 3696 、 中国针灸 1125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347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692 、中药材 1192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373 、针刺研究 332 、中华中医药杂志 51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370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56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336 、中国骨伤 487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145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323 、天津中医药 20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323 、中国中医急症 322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66 、中国中医药科技 406 、中医杂志 1020 、中医药学刊 480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325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5 、上海中医药杂志 505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44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95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94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79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00

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定量数据显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在中医药类期刊中排名第20位,其中WEB下载量位居第6。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等指标均有提升,综合排名第26位。2009年在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研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显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在中医药类期刊中位居第17位,列为核心期刊。为了履行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促进学术交流,2010年《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积极尝试网络环境下新的出版模式,即基于OA(Open Access,OA)出版模式,提供一种他人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其学术成果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为中医药工作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环球中医药杂志审稿流程

不高。环球中医杂志审稿周期为90天,见刊时间为300天,录用率为10%,录用率不高,另外其征稿对象为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作者和读者。

中华中医药杂志审稿周期一般在两个工作日内,具体的时间有所不同,有1-2个月以内,也有3-4个月左右。《中华医药杂志》属于月刊,一般没有1日出版。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稿件审理需要一段时间,稿件审核状态请作者在网站自行查询。本刊将参照审稿专家意见给拟刊用的稿件发送退修信,请作者按修改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稿发回,如超过60天未修回,视为自动放弃,发表需重新投稿。本刊录用的稿件编校后,校样将扫描发送作者,请以红笔直接在校样上校对、修改错误,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校样修回。若在投稿5个月后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另投他刊。

因为中华中医药杂志内容专业性很强,为了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需要投稿的时候推荐审稿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4年创刊,曾2次获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三等奖;200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随着期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已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Abstracts)、英国《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等国际知名的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

  • 索引序列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审稿流程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稿费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环球中医药杂志审稿流程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