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关于人类口味研究的论文

关于人类口味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人类口味研究的论文

自己些吧都是不错的

中国饮食多种多样,文化包罗万象。不同民族,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可以参考:中国饮食文化全书,饮食大全等。我知道的也不太多。。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写作思路:可以从中国的历史上的饮食文化进行追溯描述,从古至今的饮食的传承与发展等等,比如“以和为美”与中国食文化,“意境美与中国食文化”等等。

正文:

食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就其内容来说非常广泛,包括烹饪基础理论、烹饪技法、食料食器、餐宴风俗、名厨名菜名楼以及“食文学”等。

中国食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渊源流长,传统审美思想渗透到食文化的整个领域。因为中国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不仅是为获得肉体存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快感的需求,它如同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及深厚的审美意境和优雅的和谐美。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通过撰文诵咏美食。

陆游的《鹧鸪天》、苏轼的《老饕赋》、《猪肉颂》、《黄洲食诗帖》等。名画《朝熙载夜宴图》描写了当时唐代餐宴的盛景。画像砖《进食图》生动地描写了店小二送食的情景。这些是中华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典范。

“美”在中国传统艺术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字的形成与食文化也有内在联系。古人认为,好吃就为美。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美”字采用了“羊大为美”的说法。“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甘,美也,从口含一”。字的构成上“美”字也是“大”字与“羊”字的结合体。

从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对于美的感受是与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感分不开的,其表现形式是直觉化的,二者都是属于自然感受的愉悦。美食所带来的味觉的快感中已蕴含了美感萌芽。羊作为六畜之一,主要是使用,也是美味的象征。

“羊大为美”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美的最原始的理解。中国也有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将味觉与艺术鉴赏联系在一起。如欧阳修:“近诗万古硬,咀嚼苦难嘬,又是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六一诗话》),苏轼:“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送参寥师》)。人们也常用“余香满口”形容优美的诗句,用“秀色可餐”来形容姑娘的美貌等等。

和谐观作为中国传统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根基。古人云“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和”字从“禾”从“口”,“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同样对中国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烹饪处处力求达到和谐的境地。

《周礼》中所说的“割烹煎和”,为“和”是贯穿烹饪全部过程的`。西周史伯提出了“五味以调口”,他认为“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调口……声一无听,物一无闻,味一无味,物一不讲”(《国语·郑语》),史伯认为单一口味的菜肴算不上美味,只有各种味道和才是美味。春秋时齐国的晏婴也提出“和如美羹”,用美羹来说明君臣和谐的道理。

其实,以和为美不但要求是味觉感官上的和谐而且也是与身体健康相统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认识到摄取食物时偏好某一种味道或摄食过多均会引起疾病。《周礼·天官》就讲到,应该根据季节变化调节食物口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只有每天摄入的食物与自然气候相调和,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菜肴与食器搭配生动地体现了“以和为美”审美的观念。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纵观古今美食与美器搭配关系的一个精练总结。首先,人们很注重菜肴与食器在色彩上的对比统一的关系,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对比过分强烈也会使人感到不和谐。

如将嫩黄色的蛋羹盛在绿色的莲瓣碗中,色彩格外清丽,产生了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还有,在纹饰上食的料形与器的图案也要求相得益彰。根据菜肴掌故选用图案与其内容相称的器皿,如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而舞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

次之,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体现了和谐的追求。如人们把八珍汤盛在水晶碗里,汤色莹澈见底,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使其增色不少。

中国菜很注重调味适度,宴席也讲究不同口味,不同菜肴与食器之间的相互搭配,有浓有淡,有甜有咸,色泽上对比变化,不但品种要多样,食器的造型和色彩也丰富多彩。这样,佳肴耀目,美器生辉,蔚为壮观的席面美景便会呈现在眼前,才能称之为美食。

意境美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思想境界。中国食文化同样具有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意境美。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人们同样重视菜的视觉形象所带来的优美意境,来满足精神上的快感和对现实生活的体味和享受。

许多菜不但味美,而且通过精美的造型和色彩创造意境,构成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美感。比如《辋川图》是唐代诗人和画家王维的作品,被当时的美食家吸收做成了《辋川图》小样的拼盘。再如,在民间,各种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生辰寿延等人们会做面塑礼花蒸制、供奉、食用,如过年的“如意年糕”,婚礼上的“鸳鸯饼”等等,用来祈求幸福,平安。

民间艺人们用大红、大绿等高纯度色彩,自然随意地涂出欢快、热烈的气氛。不但用笔泼辣帅气,无拘无束,同时造型生动,圆实朴厚。表现了劳动人民自然质朴的审美意境。中华美食不但注重口,而且构思立意独特,意味深长,注重所带来的意境。现代许多高档餐厅的菜名多以写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丽,含意隽永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把白菇摆在青菜上叫“金钱满地”。

中国食文化历史悠远,名声远扬。中国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让许多外国友人叹为观止。《易经·系辞上》讲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中国饮食这一有形的物,正反映出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格局,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形态,这一无形的道。

关于人类睡眠的研究论文

探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睡眠质量调查报告 一. 睡眠的重要性迄今, 科学家对睡眠的机制与睡眠缺乏的严重后果研究得很多, 他们发现,睡眠对于大脑的早期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脑早期发育中, 大脑发生变化的能力即神经细胞的成长与相互之间联系的增强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人员说, 这项研究提出了有力的证据, 表明睡眠的 功能之一就是巩固清醒时的经历对于大脑皮层可塑性的影响, 将记忆长期储存起来。细胞分裂多半是在人的睡眠中进行的。 一旦睡眠规律发生紊乱, 机体则很难控制住突变。 澳大利亚一研究学会提醒人们"不可过多沉湎于夜生活、 夜工作。 要调节休息睡眠, 积极治疗失眠。睡眠是身体的一种自疗过程,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 德门特就说: “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人在睡觉的时候, 身体会产生‘生长荷尔蒙’ , 这种荷尔蒙帮助身体修复一切受到破坏的细胞, 使人在第二天醒来后, 恢复焕发的精神和体力去面对新的一天。人的睡眠有4 个不同阶段, 1 个半小时循环一次。 第一二段是‘浅睡’ , 第三四段是‘沉睡’ 。 第4 个阶段又叫‘慢波睡眠’ , 人在这个阶段睡得最沉,也只有在睡得很沉的时候才会做梦, 而人的身体又恰恰是在“短波睡眠” 阶段才会产生“生长荷尔蒙” 。 睡眠可表现为慢波时相和快波时相。 慢波时相时, 脑垂体增加分泌生长素,促进身体生长和代谢, 使体力得到恢复, 故称之为"身体的睡眠"。 快波时相时,脑血流量增多, 脑耗氧量增大, 使脑力得到恢复, 故称之为"脑的睡眠"。 成年人 的睡眠, 首先进入慢波睡眠, 80~120 分钟后转入快波睡眠, 经过20~30 分钟后又转回慢波睡眠状态。 如果睡眠一夜周期正好反复四次, 清晨起床后, 人就感到清爽, 疲劳解除。 因此, 科学地安排睡眠十分重要。二.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1 ) 心理与睡眠心理因素影响睡眠, 很多有过失眠经历的人会同意这一点。 其实在失眠症的 各种原因中, 心理因素高居首位, 哪些和心理相关的因素在影响我们的睡眠呢? 最常引起失眠的就是我们负面情绪的影响, 过大的工作压力, 不良的人际 关系以及重大生活事件等等, 常常造成我们的情绪不稳定、 失落、 悲观、 恐慌, 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以致夜夜难眠。 反过来, 持续的睡眠不足又会加重不良情绪,如此恶性循环, 最终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疾患, 例如抑郁症。 失眠者对睡眠本身的错误认识也会加重失眠。 例如, 1 、 有人认为每天需睡 8 小时以上才行, 否则就是休息不好的表现; 2 、 睡觉做梦肯定是没睡好; 3 、 我必须控制好我的睡眠, 这很重要。 上述错误想法会直接导致失眠者对于睡眠 的过度关注, 进而引起对睡眠的恐惧和紧张, 从而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失眠。 当出现失眠时, 很多人选择晚间早早上床看书, 看电视, 偶尔一晚的失眠希望通过第二天延长在床上的时间来弥补睡眠休息的质量。 可结果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越“睡” 越累。 诸如此类不当的睡眠习惯往往事与愿违, 无法给我们充足的睡眠, 却带来无尽的烦恼, 焦虑, 甚至导致失眠。(2) 饮食与睡眠从养生的角度来看, 饮食与睡眠有一定的关系。 要睡得好, 须注意饮食的内容、方式和习惯。(3) 运动与睡眠 1 运动很可能会影响体内多种激素的产生。 运动能产生内 啡肽, 内啡肽是一种比吗啡还强的镇静物质, 它可以产生催眠作用。 2 规律运动可以调节生物周期节律, 也就是所谓的生物钟, 这种影响与光线对睡眠的影响一样强烈。 3 运动会增加体温, 睡前做一些如快速散步之类的轻微运动, 可以促进体温升高。 散步会使身体微微出汗, 停止以后体温则开始下降, 睡觉前再洗个热水澡,人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提高睡眠质量。 4 定期运动能使人心情愉快, 有助于缓解压力, 减少梦中惊醒, 减轻失眠症状。 5 运动对睡眠的影响还与运动量有关。 中等程度以下的运动能使人产生轻度的 疲劳感, 加快入睡时间, 并加深睡眠深度。 但研究显示, 在晚上不宜从事强度大的运动。(4) 其它 与光照有关的体温波动也影响人的生物节律。 当体温下降以后, 睡意随即来临。 体温调节失控时睡眠会民生紊乱。 睡前洗个澡, 可在睡前做20 分钟 的有氧运动, 临睡时体温会有所下降。三.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一) 心理方面 1. 改变对于睡眠的错误认知, 要知道入睡和睡眠时间均因人而异, 只要没有严重的睡眠不足感, 就无需为睡眠时间较短而担心; 梦是睡眠中的正常现象, 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积极的意义, 而非不良影响; 至于主动控制睡眠的想法则没有必要, 要以听其自然的平和心态看待暂时的失眠, 以退为进, 解决问题。 2. 调整一下晚间和睡前不恰当的行为习惯, 如不饮易引起兴奋的饮料, 减少非睡眠性的卧床时间, 代之以强度适中的体力活动; 对于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睡眠习惯, 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做必要的行为训练: 如 睡眠限制治疗、 刺激限制治疗等, 以期改变那些 非适应性的睡眠习惯。 3.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找出 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 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疏导治疗、 消除心理障碍, 增进心理适应能力, 重建心理平衔。 万不可长时间沉浸在不良情绪中而不自知。 要知道它所影响的何止是睡眠一点啊。 应该强调的是, 所有这些指导、 调整和治疗, 最终是要消除我们的困惑, 焦虑, 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正是它们在影响着我们的美梦。 一个平稳健康的心态自会带来令您满意的睡眠。(二) 饮食方面 1 . 生活中的饮食 丰盛油腻的晚餐会延长消化的时间, 从而导致夜里睡不好。 睡前吃含咖啡因 的饮料或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 振奋精神, 加快心跳和呼吸, 使血压升高, 且咖啡因有利尿作用, 晚间频上厕所亦不利于睡眠。 睡前喝酒也许可使你很快入睡,但酒精的作用将使你一直处于浅睡期而不能进入深睡期。 有些产气的食物使你的 肚子胀满了气, 令你不舒服, 亦不利于睡眠。 辛辣的食物会造成有些人胃部不适而干扰睡眠。 睡前不宜和太多水, 因为频繁地上厕所会导致睡眠质量降低。要有一个好的睡眠, 建议注意: 晚餐不宜吃得太多; 咖啡一天不宜超过两杯, 且避免在下午四点后饮用; 不要在睡前2 小时内饮酒; 细嚼慢咽, 晚餐少吃使腹部胀气的食物, 如马铃薯、 豆类、 面包、 香蕉、 玉米等; 晚餐少吃太咸太辛辣的食物; 睡前少吃富含酪胺的食物, 如热狗、 培根、 巧克力、 乳酪等; 睡前喝杯温牛奶可助眠, 并佐以低蛋白质的点心, 以避免半夜太饥饿而醒来。 2. 失眠的食疗方法 (1 )食醋一汤匙, 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 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经常失眠者, 用莲子、 龙眼、 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 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3)血虚失眠者, 可常服藕粉, 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适量吃; 也可用龙眼肉 1 0g, 红枣5 个去核, 蒸鸡蛋一个食用, 每日一次。 (4)心虚、 多汗、 失眠者, 用猪心一个切开, 装入党参、 当归各25g, 同蒸熟, 去药,吃猪心并喝汤, 有良效。 (5)因高血压而致的失眠者, 用芭蕉根50g, 猪瘦肉 1 00g, 同煮服用, 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 取芭蕉根50g, 猪瘦肉 1 00g, 同煮服用, 能催眠入睡。 (7)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 可取莴笋浆液一汤匙, 溶于一杯水中。 由于这种乳白汁液具有镇静安神功能, 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疗效。 (8)临睡前吃苹果一个。 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 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 可以镇静中枢神经, 帮助入睡。 (9)洋葱适量捣烂, 装入瓶内盖好, 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 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三) 运动方面 1. 按摩摆动法: 由站立, 全身放松, 双手在体前有节律地上下摆动, 双腿带动身体进行有节律地抖动10 分钟左右。自我按摩: 和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手指推眼眶周围, 然后揉太阳穴以及眉心各2 分钟、 揉按颈椎两侧的下陷处3 分钟。 2. 加强锻炼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4~5 点或者早晨, 睡前不适宜做剧烈运动, 临睡前的 过量运动, 会令大脑兴奋, 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运动的方式依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而定, 如跑步、 骑自行车、 打球、 跳绳等等形式, 但必须要持之以恒。 运动之前做几分钟准备活动, 运动时保持精神放松、 心情愉快, 运动后逐渐放松。 还可以做些轻柔的伸展运动和柔软体操, 或轻快地步行, 并且一边走一边摆动手臂。 对一般人而言, 适量的体育运动, 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温度, 而使身体进入困倦的状态, 并能够促进大脑分泌抑制兴奋的物质, 促进深度睡眠, 迅速缓解疲劳, 从而使睡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另外, 早上进行适度的运动也可改善睡眠质量。

研究6 睡眠,毫无疑问就会做梦Aserinsky, E., & Kleitman, N.(1953).Regularly occurring periods of eye mobility and concomitant phenomena during ,118, 273-274. Dement, W.(1960).The effect of dream ,131,1705-1707.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有些不同,因为在这里我们探讨了两项研究。第一项研究发现了与睡眠和做梦有关的一些基本现象,为第二项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维廉·迪蒙特(William Dement)关于做梦剥夺的研究,但为了让读者对此有所准备,我们首先介绍尤金·阿瑟瑞斯基(Eugene Aserinsky)的发现。 1952年,当阿瑟瑞斯基还是个研究生时,就开始了有关睡眠的研究。他研究的一部分是观察睡眠中的婴儿。他发现,当婴儿睡眠时,总会周期性地出现主动性眼动,而在其他时间里,仅偶尔出现慢速眼球运动。他认为可能这些主动性的眼动会与做梦有关。然而,婴儿不可能告诉他自己是否在做梦。所以,为了验证他的想法,他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成人。 阿瑟瑞斯基和他的同事纳撒尼尔·克特曼(Nathaniel Kleitman)征召了20名正常成年人作为被试。电极装置被连接在被试眼部周围的肌肉上,电极的另一端用导线与灵敏的电子测量仪器相连接,导线一直延伸到隔壁房间,研究者在那儿监控被试的睡眠。然后被试就可以正常地入睡了(每个被试参加观测不止一夜)。整个夜晚,无论在主动性的眼动期,还是很少或根本没有眼动的时期,主试很可能会把被试叫醒,并对其进行“询问”。叫醒被试的目的是询问他们是否在做梦以及是否还记得梦的内容。研究结果相当具有启发性。 综合所有被试的观察结果,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被试总共被唤醒27人次。其中,20人详细报告了非常形象的梦境,其余的7人报告“感觉到在做梦”,但无法回忆详细内容。在无眼动期间,共唤醒被试23人次,其中,有19人次没有报告任何梦境;其余4人次模糊地感到好像是在做梦,但无法描述其梦境的内容。在有些情况下,允许被试整夜睡眠而不被打扰。结果发现,在平均7个小时的睡眠过程中,被试出现3到4次主动眼动期。 今天我们已经非常熟悉阿瑟瑞斯基对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或者有梦睡眠的发现,而在当时却并不是很引人注目。他的发现引出了大量关于睡眠和做梦的研究,而且其数量与日俱增。多年来,随着生理记录仪器和研究方法的日趋成熟,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阿瑟瑞斯基的发现,并揭开睡眠的神秘面纱。 例如,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当你入睡后,睡眠共经历四个阶段:开始是浅睡眠阶段(阶段1),接着进入越来越深的睡眠阶段。然后,当你达到最深的深度睡眠阶段(阶段4)后,便开始依次返回到最初的阶段,你的睡眠会越来越浅。当你即将再次进入睡眠的第一阶段时,就会出现一个叫作REM睡眠的特殊阶段。做梦大多出现在REM睡眠阶段。然而,与普遍想法相反的是,科学研究发现,在REM睡眠期间,人们并不经常挪动身体。来自大脑的电化学信息能够麻痹你的肌肉,使你的身体不能动弹。有了这样一种生存机制,人们才不会用肢体去演绎梦境,从而避免了伤害自己或者出现更糟的后果。 短暂的REM睡眠期后,你又重新开始睡眠的四个阶段,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或NREM)。整个夜晚,REM睡眠和NREM睡眠交替出现约5到6次(大约入睡90分钟以后第一次出现REM睡眠),随后NREM睡眠越来越短,而REM睡眠越来越长(因此,这就是人在清晨时做梦较多的原因)。顺便提一下,每个人都会做梦。虽然有少部分人声称他们从不记得做过梦,但研究证明所有人都会做梦。 所有的这些认识都产生于阿瑟瑞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对REM睡眠的研究发现。继阿瑟瑞斯基之后,斯坦福大学的威廉·迪蒙特(William Dement)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睡眠和梦的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大约从阿瑟瑞斯基的发现开始,迪蒙特就开始了对睡眠与做梦数十年极具开创性的研究。 理论假设 在前人的研究中,有一项发现对迪蒙特影响最大,那就是每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正如迪蒙特在他的文章中所说的:“由于睡觉的人每晚都会出现大量的梦境,你可能会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量的梦是否成为人的生命所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进而,他提出,如果这一前提成立,那么“梦被完全地或部分地剥夺了,人是否还能继续正常地活动?梦在心理学意义上是必需的,还是在生理学意义上是必需的,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迪蒙特决定通过剥夺被试做梦的机会来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起初,他尝试使用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来阻止被试做梦,但药物本身对被试睡眠模式的影响太大,以至于无法得到有效的结果。所以,他决定使用“有些过激的方法”,就是每当被试在夜里进入REM睡眠中,就把他们叫醒。 方法 这篇论文报告了一项研究计划中前8名被试的情况,该项研究与睡眠和做梦有关,且现在仍在进行。被试全部为男性,年龄从23岁到32岁。被试在他们通常的入睡时间来到睡眠实验室。为记录脑电波图形和眼球运动情况,主试把小电极连接到被试的头皮和眼部周围。与阿瑟瑞斯基的研究一样,这些电极的导线穿墙而过连到隔壁房间里,这样被试可以在安静而黑暗的房间中入睡。 研究程序是这样的:开始的几个晚上,允许被试整夜正常地睡眠。这样做是为了确定每个被试在正常情况下做梦数量的基线和整个的睡眠模式。获得这些资料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剥夺被试REM睡眠或有梦的睡眠。在以后的几个夜晚(不同被试被连续剥夺REM睡眠的数量从3夜到7夜不等),每当电极传导的信息表明被试开始做梦时,实验者就唤醒被试,要求他在床上坐起来直至有迹象表明他已经完全清醒,几分钟后才允许他们再次入睡。 迪蒙特提到一个要点,即在此研究中,主试要求被试在除研究以外的其他任何时间都不能睡觉。这是因为如果被试睡着了或打了个盹儿,他们就可能会做梦,这将会污染实验结果。 在完成做梦剥夺的研究阶段后,被试就进入了实验的“恢复阶段”。在恢复阶段(1至6夜不等),允许被试整夜安然入睡而不被打扰。继续像以前那样,对他们这一阶段的梦进行电子监控并记录做梦的数量。 之后,给所有被试放几天假(毫无疑问,他们肯定会很开心)。接下来他们中有6人回到实验室,继续进行另一系列干扰睡眠的研究。这次实验中唤醒的夜晚数及每晚唤醒的次数“完全重复了做梦剥夺实验阶段的情况。唯一不同的是唤醒被试的时间,即改为在两次眼动(做梦)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唤醒被试。在做梦开始时,允许被试一直睡下去而不被打扰,当梦自然地结束以后再来唤醒他们”()。最后,就像在做梦剥夺阶段随后所做的那样,给被试相同数量的“恢复夜晚”,这被称为“控制恢复”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这样一种可能,即无论被试做梦与否,剥夺做梦的效果不能简单归因于每晚被叫醒的次数。 结果 表2—1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在建立基线的夜晚,当被试不被打扰地睡觉时,他们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小时50分钟。被试用于做梦的平均时间为80分钟,或占整个睡眠时间的(见表2—1第1列)。迪蒙特从开头几夜的结果中发现,不同被试之间用于做梦的时间惊人地相似。事实上,其做梦时间的变化仅在正负7分钟之内! 表2—1做梦剥夺实验的研究结果 *恢复阶段第二夜; **被试在恢复阶段之前退出研究。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做梦剥夺或REM睡眠剥夺所产生的影响。与此有关的第一个发现是:在做梦剥夺阶段,阻止被试进入REM睡眠所需要的唤醒次数。正如你在表2—1中(3a列)所看到的,第一夜,实验者为了阻止被试进入REM睡眠,唤醒被试的次数在7至22次之间。然而,随着实验的进程,为了阻止被试做梦而唤醒被试的次数越来越多。在最后一个夜晚,唤醒被试的次数达到13至30次(3b列)。平均来看,在做梦剥夺结束的那一夜,被试试图做梦的次数增加到最初的2倍。 第二个也可能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发现,被试在经历了几个被阻止做梦的夜晚以后,其做梦的时间明显增加。表2—1(第4列)中的数字反映了恢复阶段第一夜的情况。这一夜所有人做梦时间平均为112分钟,占整个睡眠时间的(而第1列基线夜的做梦时间平均为80分钟,占整个睡眠的)。迪蒙特指出,有两名被试的REM睡眠时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被试3和被试7)。如果将他们排除后,再来计算全部做梦时间,其平均值为127分钟,占整个睡眠的29%。这比基线夜的平均值增加了50%。 虽然在表2—1中,只报告了第一个恢复夜晚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被试在接连5个夜晚连续表现出做梦时间的增加(与基线相比)。 “等一下!”你会想。也许这里做梦时间的增加与剥夺REM睡眠根本无关。也许这只是由于这些被试被唤醒得过于频繁。那么,迪蒙特会让你记住,他已为你敏捷的观察做了充分准备。被试中,有6个人在休息了几天以后又回到实验室,并严格地重复了实验过程,只不过是在两次REM睡眠期间被唤醒(次数相同)。在这种条件下,没有出现做梦时间的显著增加。在控制唤醒阶段以后,用于做梦的平均时间为88分钟,占整个睡眠的(第5列)。与第1列的80分钟和相比,未发现显著差异。 讨论 迪蒙特从以上研究结果中试探性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需要梦。倘若不允许人们做梦,经过连续几夜剥夺做梦的睡眠,似乎就会增加人们做梦的压力。在经历做梦剥夺的阶段后,被试做梦的数量有所增加(比较3a列和3b列),且做梦的时间也显著延长(比较第4列和第1列),这两点在他的发现中显而易见。他还指出,这种增长会持续几个晚上,以便在数量上尽量补偿被剥夺的梦。尽管迪蒙特那时没有使用这一专业术语,如今这个重要的发现被称为“REM反弹”(REM-rebound)效应。 在这篇简明而不同凡响的论文中还有一些有趣的额外发现。如果重新查看一下表2—1,就会发现,如我们先前所说,有2名被试未表现出显著的REM反弹(被试3和被试7)。在研究中被试相对较少时,对这些特例的解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迪蒙特发现,不难解释被试7做梦时间的增加较少这一现象:“他在恢复期的第一天晚上没能表现出做梦时间的增加,是由于来实验室之前,他在一个聚会上喝了几杯鸡尾酒,因此预期会出现的做梦时间的增加被酒精的抑制作用抵销了。”() 然而,对被试3解释起来就比较困难。尽管在做梦剥夺阶段,他的唤醒次数增幅最大(从7变为30),但在恢复期的5天晚上,他没有表现出任何REM反弹。迪蒙特承认这名被试是其研究的特例。他从理论上推测认为,这名被试可能具有异常稳定的睡眠模式,以至于可以抵御任何变化。 最后,对8名被试进行监控,以观察是否会因为REM睡眠的剥夺而使其行为受到影响。所有被试在REM睡眠干扰阶段都出现了轻微的焦虑、烦躁和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症状。有5名被试报告说在做梦剥夺阶段食欲明显增加,其中的3名被试体重增加了3至5磅[1]。在控制唤醒阶段,这些行为症状并未有所表现。 研究发现的意义及后续研究 在迪蒙特开创性研究以后的40多年,我们掌握了大量有关睡眠和做梦的知识。其中一些已在本章前几部分进行了简要的讨论。我们知道,迪蒙特1960年的论文中绝大部分内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所有人都做梦,而且如果我们某个晚上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做梦的话,我们会在下一晚做更多的梦。的确,在我们做梦的需要中有某些本能的东西。事实上,在很多动物身上都可以观察到REM反弹效应。 有一个仅仅被迪蒙特作为轶事来报告的偶然发现,现在看来却意义重大。剥夺人REM睡眠的方式之一是通过使用酒精制品或其他药物,如安非他明、巴比妥酸盐等。这些药物在增加沉睡趋势的同时,它们会抑制REM睡眠并使人在夜晚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在深度的NREM睡眠阶段。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人无法戒除为了睡眠而服用安眠药或酒精制品的习惯。一旦他们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弹效应会妨碍他们的睡眠,导致他们害怕睡觉并重新开始服用这些药物来避免做梦。这种问题的一个极端事例是一些嗜酒成瘾的人们,很多年来,他们可能一直在剥夺自己的REM睡眠。一旦他们停止饮酒,REM反弹作用极其强烈,以至于当他们清醒时也会出现做梦的现象!这也许可以解释为因酒精中毒而引起的震颤性谵妄现象(delirium tremens,DTs),这种病常常会出现可怕的幻觉(Greenberg & Perlman,1967)。 迪蒙特用几十年的时间继续他早期的开创性研究,关注着剥夺做梦对人行为的影响。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剥夺被试的REM睡眠,但未发现有任何证据证明这种剥夺引起了有害的变化。他总结道:“十年的研究未能证明大量的不良影响是由剥夺REM睡眠引起的,即使这种剥夺是长期而有选择的。”(Dement,1974) 源于迪蒙特这项早期研究的其他研究报告认为,在REM睡眠期间,大脑中蛋白质的合成比NREM睡眠期间更甚。也有人认为,这些化学变化可能意味着人们将新信息整合入大脑记忆结构的过程,甚至可能成为人格变化的生物基础(Rossi,1973)。 近期应用 如今,研究睡眠和梦这一领域的专家们已经普遍接受了“阿瑟瑞斯基发现REM睡眠”这一事实。大多数与睡眠、做梦或睡眠紊乱有关的研究都是以他的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因此,他与克特曼的早期研究经常被新近的科学论文频繁引用。 迪蒙特对阿瑟瑞斯基研究的扩展研究,更为研究睡眠模式的论文所广泛引用。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人们在NREM睡眠中做梦的次数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多(Suzuki,et al.,2004)。研究人员让被试白天打盹,这样通常能比晚上睡眠更快进入NREM睡眠。研究发现,当询问被试打盹时做梦的情况时,只有那些真正进入到NREM睡眠状态的被试才回答经常做梦。然而,研究人员还发现,“在NREM阶段打盹的被试的做梦情况,在数量、生动性和情感等方面都不如REM阶段打盹的做梦情况”()。 另一项研究与迪蒙特和阿瑟瑞斯基的基本研究主张相关,认为在REM睡眠阶段,人们会发展出一种前意识,即意识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大脑的基本组织形式(Hobson,2009)。这种大脑基本形式的发展从出生前一直持续到整个儿童时期。霍布森在研究中提出,早期的REM睡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世界的虚拟模型,这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两个现象:为什么婴儿比成人会有更多的REM睡眠?为何人类的大脑每晚总是维持最少数量的REM睡眠? 结论 迪蒙特这位一直致力于睡眠医疗项目的研究专家,于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了他的学术著作《睡眠的价值:睡眠医学领域中对健康、幸福和高质量睡眠间重要关系的开创性探索》(The Promise of Sleep: A Pioneer in Sleep Medicine Explores the Vital Connection Between Health, Happiness and a Good Night’s Sleep)。这本书是为非科学家的普通人所著。迪蒙特花费四十年时间研究睡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高质量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改善睡眠质量。在这本书中,迪蒙特(2004)将我们描述成一个“不健康睡眠的群体”,并以睡眠研究者的身份提出了自己的目标: 在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之所以在不停地改变社会对睡眠的应对方式,是因为当前的方式,或者根本不成为一种方式,是如此地糟糕……对于数以百万甚至数十亿的人来说,如果他们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原则,其生活质量就能得以提高,然而他们却不这样做。一想到这些,我感到非常伤心。改变社会及其组织机构应对睡眠的方式,是我所能够想到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当然,也是我一直以来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要想更多地了解迪蒙特在斯坦福大学的人类睡眠研究中心所做的出色工作,访问。 Dement, .(1974).Some must watch while some must Francisco, CA: Freeman. Dement, .(2000).The promise of sleep: A pioneer in sleep medicine explores the vital connection between health, happiness and a good night’s York: Dell. Greenberg, R., & Perlman, C.(1967).Delirium tremens 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124,133-142. Hobson, J.(2009).REM sleep and dreaming: Towards a theory of ,10, 803-813. Rossi, .(1973).The dream protein Journal of Psychiatry,130,1094-1097. Suzuki, H., Uchiyama, M., & Tagaya, H., at al.(2004).Dreaming during 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in the absence of prior rapid eye movement , 27(8),1486-90. 注释 [1]1磅≈千克。——译者注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4天不睡眠的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类正常生理现象。相对而言,中学生因学业繁重,每天都要奋斗到半夜才能休息,很多中学生睡眠不充足,不仅影响次日学习,降低听课效率,还会影响食欲,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发展。为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中学生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健康一、引言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动物试验表明,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直至脑电波电压降低、消失而死亡。相比之下,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存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存活4天。失眠障碍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二、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一)问卷调查有人说,学生是最“困”的群体。为了解中学生的睡眠状况,笔者近期对本校和附近3所乡镇中学做了有关中学生睡眠方面的调查,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收回的282份有效答卷中显示,的学生存在睡眠障碍或睡眠时间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包括午休时间在内,282名中学生中有146名初中生有睡眠障碍,其中有86名睡眠不足8小时,136名高中生睡眠全部不足8小时,即222名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占调查人数的。(二)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八成学生有睡眠障碍现象,近六成学生因睡眠质量问题而出现日间功能障碍现象(日间感到疲倦和精力不足),而这些直接会影响学生成绩并导致心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都在6点左右起床,睡觉时间约为11~12点,因作业过多而睡眠不足,能保证标准8小时睡眠的学生很少。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未达到成人状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年级越高睡眠越不足统计表明,初中生、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分别为和,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其中93名初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个小时,而81名高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仅有个小时。2、毕业班学生睡眠明显偏少所调查的4个学校中,初三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小时,而初二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小时。高中的对比更是明显,高一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为个小时,而高三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只有个小时。除去午休时间,53名高三学生晚上平均睡眠时间仅仅6个小时。3、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学业负担过重、环境影响以及个人情绪三大因素。睡眠时间少的学生主要是由于晚睡。统计表明,95%的高三学生、80%的高一学生和81%的初三学生经常要晚于23时睡觉,61%的初二学生每周至少有4天晚于23时睡觉。课外作业过多是睡眠不足的主因,主要集中在考试测验以及作业过多两方面。学习压力过大,学习负担加重,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4、影响睡眠的其他因素(1)仰卧——睡时身侧屈则精气不散,醒时舒展活动则气血流通;而仰卧时体直不舒,肌肉不能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恶梦,影响呼吸及心脏。(2)忧虑——睡前思想杂乱或忧虑、焦急,易致失眠而影响健康。(3)恼怒——凡情绪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紊乱,导致失眠甚至患病,所以睡前恼怒不得。(4)进食——临睡前进食会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睡眠又伤害身体。如需进食,宜休息片刻再睡。(5)灯光——开灯 睡觉会损害人体健康。电灯光会扰乱人体的自然平衡,使体温、脉搏、血压都变得不协调,心神不能安定,不易入睡,睡后也易醒。5、学生睡眠不足隐患多睡眠不足正在隐性侵害中学生的健康。上课时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现象。就目前情况看,学生睡眠不足还会随年龄、年级的变化而加重,会影响未成年人体格和神经发育甚至身心健康发展。在该中心接待的中小学生病人中,有许多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而造成青春期情绪波动,经常烦躁不安,其中患抑郁症的比例也很高。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周文江认为,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会因年龄、个体差异、外界环境等因素而不同。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利于他们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在身体方面,睡眠不足,对大脑的发育、身体的器官的发育都会有影响,比如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视神经、脊椎发育不正常;在心理方面,睡眠不足的小孩易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急躁、不好动、兴趣不广泛等表现,心理上的反常表现反过来也会影响睡眠,导致入睡困难,形成恶性循环。研究人员对美国伊利诺伊州就读的2259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睡眠时间、忧郁症状和自信心的分析发现,与睡眠时间较多的学生相比,睡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论文的研究背景

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综述(此论文资料,可以参考)一、引言人们最初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化问题。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能力,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中国目前约有亿老年人口和亿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消费人口的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二者的负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两个不同年龄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我们就会发现,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并不是简单的1:3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3亿未成年人口简单。因此,考察年龄-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研究,它会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口变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世界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的事实,要求人口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人口老化的原因、过程、特征、社会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的对策。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 同国外关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复兴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才刚刚进入成年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问题不是人口学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只是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近几年来,中国很多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些数据和文献后,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也就是说对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原因、过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后果的论述较多。但弱点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多,而理论上的创新少。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的到来,对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搞清这种关系对于制定中国下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的中国来说,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中国在制定下一世纪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交换政策、消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这里的关键在于老年年龄界线,因为确定这一界线是统计老年人口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老年年龄界线的定义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中将人口按年龄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实际上,他是将50岁作为老年年龄的下线;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下线;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又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国际上之所以将老年年龄界线从1956年的65岁增改为60岁,这是因为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化问题,而当时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人口老化问题,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界线是根据当时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而设定的。而到了80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经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人口老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低得多。因此,考虑到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60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年龄的标准应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说来,发达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应高于发展中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还是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将60岁作为中国老年年龄的界线是合理的选择。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也是不同的,界线范围在15~20岁不等。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高于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国际上一般将15岁定义为未成年人界线,即0~14岁的人口均为未成年人口。在给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后,我们就很容易确定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了,即成年人的年龄界线是15~59岁。 (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同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的定义一样,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因时期和地区而有所不同的。1956年,在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划分如下: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 4%以下 4%~7% 7%以上而后,随着世界人口特别是发达国家人口的进一步老化,国外又提出一些新的划分方法。例如,1975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划分方法如下:年龄结构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0~14岁人口 40%以上 30%~40% 30%以下 65岁及以上人口 5% 以下 5%~10% 10%以上老少比 15%以下 15%~30% 30%以上年龄中位数 20岁以下 20~30岁 30岁以上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后,各国又采用了如下的划分方法: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 5%以下 5-10% 10%以上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特别是随着老年年龄标准的不断变化,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要相应改变的。一般说来,对老年型人口的定义通常以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型人口。 (三)人口老化和人口老化问题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来说,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即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在总人口中,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老化;反之,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年轻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可能出现老化,也可能出现年轻化,人口的老化与年轻化是可逆的;而对个人来说,从他或她一出生就开始进入了老化的过程,这是不可逆的。 人口老化问题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由于在人口老化的过程中,各个年龄组的人口都在发生变动,所以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有老年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且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老年人口问题是指老年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不论是老龄化还是年轻化,都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即存在老年人口问题不一定存在人口老化问题,而存在人口老化问题则一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 三、关于人口老化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国外早期对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多数是对老年人口特征的探讨,主要是回答老年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然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理论假设。不同的学者在特定的条件下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而这些理论假设又为后人所演变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些人口老化理论。 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1969年,在二十四届联大上,马耳他率先提出了老龄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及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国外关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和老年事业的经验为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提供了借鉴的成果。但中国的人口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背景既有别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更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因此,国外的经验虽然可以借鉴,但终究难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中国人口老化的科学研究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揭开了中国的老年事业的序幕。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起快的客观事实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北京大学人口所张纯元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田雪原等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曲海波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武汉大学人口所徐云鹏等主编的《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熊必俊主编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杜鹏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学军的《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复旦大学王爱珠的《老年经济学》,天津学者的《1988年中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和上海学者的《上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大量的有关调查数据为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如中国社会科学人口所组织的“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2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等。所有这些文献和数据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关于下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老化趋势的预测人口老化的理论和实际证明,人口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但在人口老化的不同阶段,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对人口老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口老化的前期,生育水平占主导作用;而在人口老化的后期,死亡水平占主导作用。无论如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是人口预测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基于中国70年代和80年代生育水平下降的趋势,当初人们在进行人口预测时,普遍倾向于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会急速下降的乐观估计,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会下降到,甚至于的低水平。很普遍的一种预测方案的参数假定是:总和生育率从1981年的到2000年的,随后不变直到2050年;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岁上升到2050年的岁。事实上,近年来, 中国的生育率并未沿70年代末的趋势继续大幅度地下降,而是在80年代出现了波动徘徊的局面。198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下降到的较低水平,而后回升到1982年的的较高水平;1985年再度下降到,1987年又回升到;1987年以后至今,总和生育率的下降的速度较快。对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进行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国内外争议较大,大多数人认为此结果偏低,极少数人则认为实际的结果可能会更低。人们对目前总和生育率的水平众说纷纭,低的低到左右,高的高到左右。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此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给人口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造成了学术界的混乱。综合考察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作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和1993年国家计生委对河北、湖北等地的抽查结果(见“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喜与忧:由几则信息引发的思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计划生育情况》增刊(9)期)以及国家统计局1990~199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左右是合理的估计。就中国的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中国的生育率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并长期保持在西班牙、西德,甚至日本现在这样低的生育率水平。因为即使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仍然为,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样会带来许多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比如,人口老化程度过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2020年倘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果真能低到的低水平,政府则应采取干预政策,抑制总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1973~1975年“全国人口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中国的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岁,女性为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 1993)。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岁,女性为岁,男女合计为岁(姚新武,尹华 1994)。1985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则表明,当时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为岁,其中男性为岁,女性为71.0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 1993)。1998年,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上升到71岁,其中男性为69岁,女性为73岁。目前,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尚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岁,其中男性为64岁,女性为68岁。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1岁,其中男性为59岁,女性为62岁;而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75岁,其中男性为71岁,女性为79岁(PRB 1994)。从1973~1975年到1982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近3岁,平均每年提高近岁。从1982年到1985年的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1岁,平均每年提高岁左右。而从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2岁多,平均每年提高近岁。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卫生和营养保健状况的不断改善,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还会有所提高。但是,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速度是“边际递减”的,即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低时,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会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高时,相似的社会经济条件只能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相对较小幅度的提高,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甚至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人口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历程证明了这一点:从每年提高岁下降到每年提高岁,进而又下降到每年提高岁。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人口的人均出生预期寿命会逐渐提高,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人口粗死亡率会逐渐提高,每年老年人口死亡的绝对数会逐渐增多。目前,中国每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人数为550万左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为1130万左右(世界银行 1993)。

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背景是:安徽是我国老龄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开展人口老龄化调查是安徽省加快推进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必要举措。调查的目的在于加深解析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状况,为制定老龄化政策和推进老龄化社会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目的:了解人口的具体数目,和平均年龄,进行人口调查和普查。意义:实现老年人与其他人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老年人和人口老龄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的人。人口老龄化是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和过程,即指一个地区(或国家)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根据国际社会通例,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国家。 当前,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我国1999年60岁以上人口总数为1. 26亿, 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 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发展迅速。我国用少于20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从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的转变。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导致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首先会造成: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减少,即劳动力短缺。按照分析来看,由于劳动适龄人口减少,直接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降低社会生产的经济总量,于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即劳动力老化。劳动力老化对总体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抑制作用较大,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成为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总之,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劳动生产率下降。 2、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导致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老年人口大量增加,其物质和精神需求增长,市场机制将引导社会资源向开发老年人生活用品、保健产品、医疗设备以及老年大学、老年旅游等产业转移。社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将会明显增大。人口老龄化带动第三产业大发展,从而有助于调整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产业结构,并且有力促进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实质上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实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3、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影响 。“老有所养”主要包括:①经济保障。②生活照料(包括精神慰藉)。从经济层面看,我国城乡供养模式呈相反的态势。城市老人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老人则以家庭养老为主;从生活照料面看,我国主要由家庭承担。与家人共同生活,便于子女供养、照料老人,这也是我国老年人较认同的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①生育率的下降使家庭供养资源的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的家庭模式对供养问题发起了严重的挑战。②空巢老人家庭增多加剧了家庭养老的难度。③人口寿命的延长,高龄老人不断增多。421的模式趋向于8421,加剧供养难度,家庭供养能力会有所下降。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实行合理的人口政策,协调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发展。 处理好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政府应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协调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也为将人口老龄化纳入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提供了良好契机。 2、合理配置和利用劳动力资源 。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老年型地区可以为年轻型和成年型地区提供老年智力人才和解决老龄问题的经验,年轻型和成年型地区可以为老年型地区输送劳动力以填补其“年轻人赤字”,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机会,特别是加强对年长劳动力的培训,加快其知识更新,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为老年人口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 3、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与子女同住,老年人心态普遍较好,吃饱穿暖就很满足,对子女要求也不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绝大多数老年人还都将在家庭中度过自己的晚年,因此家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养老作用,家庭作为提供感情和心理需要的最基本单位,是养老理想的场所。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尽快建立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养和家养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 提高认识,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晚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人口的养老问题正在迅速地由传统的家庭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化养老保险的需求日益迫切。 4、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老龄产业收益低、政府相关政策缺位以及老龄市场需求不旺是限制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在促进老龄产业发展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①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通过专项拨款、补贴等财政优惠,激发企业涉足老龄产业的积极性;通过税收优惠或减免,减少老龄产业的成本支出,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对老龄产业贷款的规模、期限、利率等方面优惠,鼓励其实施规模经营,做大做强。②不断提高老年人的保障性收入。政府要通过做实养老金帐户以保障养老金的可持续供给,努力使老年人的“腰包’’也鼓起来,进而切实将老年人的各类潜在需求转化为针对老龄产业的有效需求,进而形成养老需求有效拉动老龄产业发展的生动局面。

关于五味子的研究现状论文

五味子具有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并且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五味子的药用价值和功效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1、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2、治嗽:大罂粟壳(去瓤擘破,用白饧少许入水,将壳浴过令净,炒黄色)四两,五味子(新鲜者,去梗,须北方者为妙)二两。上为细末,白饧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捺破,煎六分,澄清,临睡温服,不拘时候。(《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3、治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普济方》)

4、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本草衍义》)

5、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人参五钱,五味子、麦门冬各三钱。水煎服。(《千金方》生脉散)

6、治虚劳羸瘦,短气,夜梦,骨肉烦痛,腰背痰痛,动辄微喘:五味子二两,续断二两,地黄一两,鹿茸一两(切片,酥炙),附子一两(炮,去皮脐)。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汤下。(《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7、治梦遗虚脱: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用布滤过,置砂锅内,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锅斤两外,煮至二斤四两成膏为度。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滚汤调服。(《医学入门》:五味子膏)

8、治肾泄:五味子二两(拣),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本事方》五味子散)

9、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醋汤送下三十丸。泻,用蕲艾汤吞下。(《经验良方》五味子丸)

10、治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五味于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本草新编》)

1、保肝及再生肝脏组织

五味子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并能再生因滥用酒精、药物或肝炎而受损的肝脏组织。

2、保护及增强心脏机能

五味子有利于组织细胞的氧气交换,而且在一些缺氧和心肌受损的个案中,已获证实能对心脏组织产生保护作用。它也能平缓心跳频率和纾解高血压。

3、养阴固精,男女皆宜

五味子是功效卓着、男女皆宜的养阴固精补剂之一,能促进性事持久力及增进女性外阴的刺激感受性。它能激活一氧化氮(NO)的产生,进而增强男性的体力和持久力。

4、增进智能健全

五味子能激活神经系统,促进反应能力、精神集中力和协调作用,并增强思维清晰。尽管它具有激活的作用,却没有咖啡因焦躁不安的副作用。这种小小的浆果,有时也被用于治疗忧郁症,并且有助改善烦躁和健忘问题。

5、增强体能耐力

五味子能增强耐力与力气并加速体力复原。在俄罗斯,以工厂员工和儿童为试验对象的研究结果显示,五味子能增进耐力、增强体力和减少罹患疾病。

6、抗防自由基侵害

自由基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冠状心脏疾病和免疫力不足的主因,也是造成老化过程加速的罪魁祸首。五味子所含的木酚素是强效抗氧化剂,能抑制自由基,并能增加肝脏内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水平。

7、延缓老化过程

研究发现,五味子所含的木酚素能增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或粒线体(细胞能量库)的能量生产,同时保护粒线体免受氧化压力所侵害。这些作用足以说明为何五味子能减缓老化过程和延缓出现与老化相关的疾病,如心脏衰竭、阿兹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

8、滋补和增强肾脏机能

在中医的角度上,五味子常被用于滋肾生津,有助治疗盗汗、烦渴及频尿问题,而且在治疗尿失禁和早泄方面也很有帮助。

9、强效适应剂,能对抗压力及突发状况

五味子是最有效的植物适应剂之一,能增进智能、体能和感官机能,并增强对压力的阻抗力。简而言之,它能帮助人体承受诸如冷、热、噪音、情绪超负荷之类的压力因素,故有助于提升工作表现、增强耐力和减轻疲劳。

10、其它功效

增进视力(包括夜间视力)、增进听觉能力、强肺,纾解呼吸系统感染问题(例如慢性咳嗽、呼吸浅短及呼吸时会发出气喘声)、增强人体免疫力及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加速病后复原、恢复因长时间劳累而耗损的精力、增强运动时的肌肉活动力、解决皮肤问题(包括荨麻疹和湿疹)。

1.对肝损伤的影响:五味子醇提取物能降低由四氯化碳、硫代乙醇胺等引起的实验动物谷丙转氨酶升高.γ-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具抗肝损伤作用。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五味子素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点。五味子醇提取物5-10mg/kg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作用,对抗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兴奋,对抗咖啡因、烟碱引起的小鼠惊厥。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10~100mg/kg腹腔注射,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小鼠自发活动,10mg/kg腹腔注射对抗咖啡因、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兴奋;60~120mg/kg腹腔注射明显延长小鼠巴比妥钠及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对抗电休克、戊四唑等引起的惊厥。五味子素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点。

3.对心血管的作用:五味子有强心作用,其水浸液及稀醇浸液,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管张力。煎剂离体实验对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并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

药材鉴定: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区别

五味子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吊榴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鉴定,欢迎阅读。

什么是五味子

五味子是落叶木质藤本,除幼叶背面被柔毛及芽鳞具缘毛外余无毛;幼枝红褐色,老枝灰褐色,常起皱纹,片状剥落。叶膜质,宽椭圆形,卵形、倒卵形,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 (3) 5-10 (14) 厘米,宽 (2) 3-5 (9) 厘米;五味子分为2属,即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喜微酸性腐殖土,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都有分布。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联苯双酯、双环醇片,有保肝护肝功能。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区别

五味子为常用滋补强壮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两者历史上均以不同来源的同一味药物进行收载和使用。李时珍谓:“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人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2000年版药典部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五味子仅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规定特征成分为五味子醇甲,其含量不得少于。南五味子指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含总木脂索以五味子酯甲计,不得少于。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仍有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不分的情况存在。

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区别

1、植物形态

五味子与华中五味子均为落叶木质藤本;幼枝红褐色;花单性,雌雄异株;小浆果球形,红色;种子肾形。从以下特征可区分两者,北五味子的幼叶背面被柔毛;雄蕊4~5(6)枚,不形成肉质花托;药室外侧向开裂;花乳白色或淡粉色。而华中五味子叶两面无毛;雄蕊9~12枚,组成肉质花托;药室内侧向开裂;花橙黄色。

2、地理分布

五味子与华中五味子在中国分布基本以黄河流域为界,五味子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其中东北是五味子最集中地区。

南五昧子集中在黄河流域以南,主要分布于华中,西南,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3、生药性状

五味子: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表面黄棕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粉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

4、生药组织构造

生药组织构造

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果实比较相似,而种子的种皮石细胞及种皮下石细胞的形状、大小有差异,借以鉴别。

【五味子】种皮表皮细胞为一列石细胞,长方形径向延长,紧密整齐排列,长70μm,宽25~35μm,种皮表皮下细胞为5~6列石细胞。长圆形或棱形,长70~130μm,宽30~80μm,胞腔有多数纹孔,石细胞均强木化。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呈多角形,壁厚,纹孔不明显。

【南五味子】种皮表皮石细胞为一列长方形,长50μm,宽20~30mμ,细胞壁外壁无突起种子表面不光滑;种皮表皮下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长50~120μm,宽50~60mμ,细胞壁较厚;壁孔及孔沟明显。

5、化学成分的区别

关于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很多,分离得到40多个化合物。主要为木脂素,其中联苯环辛烯木脂素41个,一二甲基一一二芳基丁烷木脂素1个。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果实)中分离到联苯环辛烯木脂素21个,4一芳基四氢萘木脂素1个,一二甲基一一二芳基丁烷木脂素3个,四氢呋喃木脂素3个及10个三萜。其中两个种均分离到的木脂素化合物9个,分别为epigomisin O,tigloylgomisin P,angeloyl gomisin P,schisantherin A(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B(五味子酯乙)、schisantherin D(五味子酯戊)、deoxyschizandrin(五味子甲素)、schisanhenol(五味子酚)和isoschzandrin。冷文全等用HPLC法对照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化学成分的特征峰、保留时间和峰数来鉴别二者。周英等通过HPLC方法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的含量,得出不同产地的五味子8种木脂素的含量很接近。峰形十分相似,而南五味子不同产地木脂素含量差别很大嘲。可见,地域对南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很大,质量控制及实现药材的道地性非常有必要。

6、理化性质

薄层层析

定性分别取南、北五味子1g,加氯仿回流提取,定容至5ml容量瓶制得供试品。与五味子甲素、乙素制得的对照液点于高效硅胶GF254板上,以石油醚(60~90℃)-7,酸乙酷一甲酸(15:5:1)上层溶液lOml加石油醚(60~90℃)6ml展距8cm,在紫外灯254nm下观察荧光淬灭点。结果显示,南、北五味子均含五味子甲素斑点,北五味子中有五味子乙素斑点,而南五味子薄层图谱中无五味子乙素斑点。

定量薄层扫描法对上述供试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乙素,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含量高达,不含五味子乙素。

红外光谱南、北五味子经粉碎,过筛,取,分别用石油醚,乙醚,水提取,得到石油醚、乙醚和水提取物,KBr窗片涂层法制样,用红外光谱仪测定,结果显示,二者的光谱轮廓特征非常相似,差异明显,某些峰的相对强度有变化外,出现几个新的吸收峰。

紫外吸收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南、北五味子粉末分别用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提取,制得样品液。分别测定紫外零阶,二阶导数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南、北五味子极性溶剂提取物具有直观确切的鉴别特征;非极性溶剂提取物光谱,只有荧光发射光谱具鉴别意义。

7、药理作用的区别

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7种主要木脂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保肝降酶作用,而五味子的有效成分醇甲还具有广泛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药的'作用特点。从药理镇咳作用比较,证明南五味子确高于五味子口。

8、小结

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均系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从形态上,均为木质藤本。在民间,华中五味子作为五味子的代用品,用作滋补强壮药。鉴于这两种生药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2000年版药典将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成熟干燥果实分别收载为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但功能主治方面仍一致,还需进一步研究。药典中南、北五味子的薄层鉴别方法相同,均以五味子甲素为对照紫外灯(254nm)下观察斑点。因二者均含有五味子甲素,且肉眼无法区分其含量的差别,故不能以此法区分南、北五味子。红外光谱法主要对于官能团的鉴别以及通过指纹区鉴别化合物是很有意义的,但其中峰的相对强度受许多外因的影响。用HPLC方法易于区分两者,因为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各自的特征性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色谱蜂的指纹特征明显。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产地的同一种植物其化学成分含量不同,甚至化学成分的组成也不尽相同,所以今后可通过HPLC对不同产地的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道地药材。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关于人类和自然的研究论文

可以写美好的自然、生活环境带给你的方便和美好,比如,早上起来呼吸到新鲜空气,感谢树木的默默吐呐;路上的鲜花香漫,感谢辛勤的蜂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一、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 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杨多贵,200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

人与自然议论文600字5篇

人们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才会美好,人们才会幸福。谈谈你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与自然议论文600字例文,希望你喜欢。

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千百年来,它养育了人类,让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人类是如此依赖大自然。人类拥有自然,但决不等于人类可以违背自然的意志,否则人类将遭受自然惩罚,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能绵延无尽,不然,会被一种更先进,更文明的生物所取代。

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动物也如此。可一些人却残害他的“兄弟”,不断把自己抬出自然圈,并自以为是自然的主宰者。其实,你想错了,大自然制造了多少生物,而人类,连一个简单的微生物都造不出来,只能坐在一旁看着罢了,然后反复研究,得到结论。

一些人类大量的残害自己的“兄弟”,使生态不平衡,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并把大自然“母亲”看作仇人,责备他的“母亲”,使得“母亲”如此狼狈。这样下去人类碧将遭受自然惩罚。

若人类的破坏更加严重时,人类可能就会像恐龙一样突然蒸发于世界。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更具有智慧生物。那时,他们眼里的人类就如我们眼里的蚂蚁。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大自然,制止那些非人类的做法,那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乐趣,并让兄弟姐妹更好的生活,享受母亲给予的乐趣。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动物也是,植物还是。不能因为权、财而毁了我们生活的地方,毁了我们自己。

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卓越于其他生物。

要保护人类,就要保护其他兄弟姐妹,更要保护大自然。

在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他们的教科书我们都教给他们,要征服自然,总是觉得人类是大于自然的,人类的科技要比自然要厉害,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现在我们的社会都倡导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平相处,要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大自然。

从古至今人类都饱受一些自然灾害的折磨,可以说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是非常弱小的,即使现代社会人类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我们还是无法克服它的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例如泥石流,地震,海啸这些自然灾害都是我们人类目前无法完全克服的,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伤亡和创伤,所以说成为人类的能力要大于自然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如果我们不懂得尊重他们,不懂得和他们和睦相处,作为你同样的方式让我们人类受到报复,受到惩罚,让我们懂得要与自然和睦相处。

现在有很多人类不尊重他,所以都不管,大家等会比如有一些人乱砍乱伐,我简直就去砍伐树木,让原本玩猴无损的树林带来了伤害,其实森林对我们的大自然是很有好处的,并且可以帮我们吸收一些有害的物质,净化空气给我们人类也是有好处的,但是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节制的砍伐他们,让森林受到破坏。森林的破坏也会给人类带来报复,因为森林如果遭到了很大遭到了破坏,原本森林就有净化空气和调节局部气温的效果,如果森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这些效果也就没有了。

可以说人类在破坏自然的时候,也就是在破坏自己,那么大自然也会同样的方式来对我们这样,所以说我们要懂得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平和睦相处。

此刻已是21世纪,人类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科技产品推出,推动了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但也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不少珍稀物种灭绝。

从前,人们过着仙境般完美的生活,没汽车,没烟囱,更没化学工厂。人们上山摘野果,下山捉野兔;树木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河里的鱼虾数不胜数。没有忧虑,没有烦恼。

但自从第一辆汽车发明之后,人类就走上了破坏环境的不归之路。而为了扩充自我的生活空间,赚到更多的钱,森林中的一棵棵树木倒下了;为了填饱自我的肚子,得到口福,无数的动物被虐杀了;工厂的奸商为了夺取暴利,不择手段地把有毒物质排入河流,造成河水污染,很多鱼类死亡了。

这难道就是我们那“完美的生活”吗?

我们人类十分固执,想到的事必须做。当人们对自我的“土地私有制”不满时,制造出“礼貌”战争!各种新型武器不断推出,石头、弓箭、子弹、原子弹轰轰烈烈地投上战场。仅仅一次海洋战争,就使一千多种海鸟和鱼类灭绝!

此刻已是和平年代,人们讲究华丽的服饰,一件毛皮大衣,也不知用了多少珍稀动物皮革才缝上!一件漂亮的木雕家具,用的是不知长了多少年的参天古树……大自然哺育了人类,但不是无偿为人类服务的。

这是有代价的:砍伐了树木,就会引来洪水、干旱、沙尘暴等多种自然灾害。鸟类数量的减少,数不尽的害虫就会在农田里飞来飞去,粮食会减产……

一棵小树苗不知需要多少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它为我们制造氧气,保护环境。而人类砍伐它,仅仅需要几分钟……期望人类能保护环境,不要再创造出另一份“辛德勒名单”。破坏自然环境就是虐待自我,我不期望世界上的最终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大家好!很高兴站在这个讲台上发表我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思考。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博爱众生,达天人合一”。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古有《道德经》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今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者相辅相成。和而不同,和而为一,无不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相处,互相促进发展的。

如果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生态哲学认知的范式。那么“民胞物与”就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诉求的典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的科学认知,至今仍给我们以启示。可是,上世纪的中国需要发展,人口经济需要推动,于是,大地伤痕累累,肮脏的血液在她的血管中流动。人们围湖造田,困海填地,除草耕种,伐木造屋,倾倒污水。种种劣迹,都在伤害我们的地球母亲,伤害这个从古而来就和谐共处的自然。

我们是自然之子,那么保护自然就是我们应做之事、应担之责。孟子曾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们应胸怀天下万物,坚信人与自然皆平等,博爱众生,达天人合一之境。

英国一位生态学家说得好:“我们不是地球的拥有者,我们只是借用了子孙的地球。”过去,我们犯下的大错已让我们尝到了恶果。土地沙漠化、酸雨、全球气温上升、臭氧层破坏、北极水面上升、冰川融化等等。可现在,我们还有改正的机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我们是自然之子,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植树造林,退耕坏草,退田还湖,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我们应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用电,不随意浪费资源。我们应努力学习,改革创新,争做时代新青年,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以博爱之心爱众生万物,万物众生也会爱人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发展,如此之好事,岂不美哉!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概就像两个人吧!一个不断索取,一个不断付出。那当世界万物忍受不住这样的索取是不是会让人类接受惩罚。

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埃博拉,2016年洪灾,2019年澳大利亚大火,2019年蝗灾,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天灾?人祸?难道问题不是应该从人类自身找吗?

同是地球的儿女,难道我们人类就不会受到责怪?同是地球的儿女,人类就该凌驾于自然,凌驾于其他生物?同是地球的儿女,难道威胁人类的生物就该被人类伤害?

人类是高级的生物但不代表这是破坏自然的理由,经济建设越来越先进,发达。可人类的思想依然如此,人类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就拿今年春节前的事来说,是蝙蝠的错吗?不是,找找蝙蝠的资料,它长成那个样子不就是为了人类不去捕它们吗?蝙蝠常年体温40度以上,身上数百种病毒。那为什么人类还会去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不去考虑后果,只为了自己一时的贪婪。

所有的灾祸来临时,人类只会抱怨。事到如今,人与自然都不用找谁对,谁错。一起忍受自己犯错后的惩罚。每一次的灾祸何尝不是再给人类提醒呢!

我希望春天能看到树木上都长着嫩芽,能听到燕子的叫声;我希望夏天能看到小河里各种鱼儿在游动,傍晚能听见布谷鸟的歌声;我希望秋天能看到金色的麦浪,能听见农民伯伯爽朗笑声;我希望冬天能看见白雪皑皑,能听见人们的祝福。我还希望一年四季能看到真正的太阳,而不是隐没在雾霾下的一丝光。

如果人类的欲望少一点,那么自然就会美一点。人类应该反思自己,有所觉悟,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 索引序列
  • 关于人类口味研究的论文
  • 关于人类睡眠的研究论文
  •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论文的研究背景
  • 关于五味子的研究现状论文
  • 关于人类和自然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