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俗风情-苗族四月八 贵州省的贵阳、惠水、龙里一带苗族人过"四月八节",又称"亚努节"。每逢节日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每年叁加节日的人在20万人以上。人们在一起吹 笙 跳舞 唱山歌 荡秋千 上刀梯 玩龙灯 耍狮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 传说苗族祖先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后来因恶霸垂涎此地,前来抢夺。苗族首领亚努率领苗胞起义,反抗压迫剥削,在强大的敌人进剿下,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统治阶级杀害,於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在麻江且隆昌寨欢度"四月八",还有另一种传说。远在三国时期,随着诸葛亮到隆昌的有王家三兄弟和一个名叫阳工的人。他们在荒山坡上修梯田种包谷和水稻,给荒凉的苗寨带来了繁荣。后来王老大和阳工留了下来,且子孙满堂,在这里安居乐业。若干年后这里就发展成了两个村寨 ,后辈为纪念他们开荒发家的功绩,就将他们到隆昌的日期四月初八作为祭祀日。节日期间,除了到祖坟边举行隆重的祭礼外,还要全部上山"闹春"。青年人唱情歌 跳笙;老人上山打猎,妇女带着孩子去游坡,村村寨寨都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 王吉刚 22:11:14 民族风情:苗族民俗风情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 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 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服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 “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习俗】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建筑】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 出入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从此,人们每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阿卯古史传说》记载道,上溯到远古时代,苗族先民由于敌人闪岛觉地福从莱色米夫地来攻打,激战历不能胜敌人,于是迁往南风吹来的方向,苗族先民由北向南迁移途中青年人骑牛游渡过黄河。入夜,先过河的人唯恐后来者失散,就吹起芦笙燃起篝火将人们召集拢。为驱除寒气,人们伴随芦笙旋律,纷纷跳起了芦笙舞。芦笙跟笛子一样,是苗族青年男子亲密的伙伴。在苗家舞场上,常见青年男子身背芦笙口吹笛子,或是将笛子插于腰带上又吹响芦笙。《云南少数民族》认为,传说千变万化的芦笙调就是苗家人的'文字'。在歪头山,芦笙一响,总有歌舞相伴。关于芦笙舞活动的历史,过去文献中多有涉及;从已出土的西汉铜芦笙乐舞俑分析,芦笙舞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风糜一时了。 芦笙舞·锦鸡舞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丹寨县苗族锦鸡舞源远流长。传说嘎闹支系苗族的祖先住在东方大平原上,后来迁到一个叫展坳对社的沙滩边居住,又因洪灾而沿江上行来到丹寨县。在迁徙的历史进程中,是美丽的锦鸡帮助先祖们找到了最后定居的地方,也是她为先祖们带来了稻谷的种子和创造欢乐的飞歌。在丹寨县定居后,苗族的祖先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由于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帮助他们度过饥荒,所以锦鸡就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居住在上述地方的苗族同胞在每年的盛大节日里举行隆重的吹笙跳月活动,敲击铜鼓,欢跳锦鸡舞,放牯子牛斗角,以纪念先祖和怀念给他们带来自由、祥和与欢乐的美丽的锦鸡。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流传至今。在日常生活中,苗族同胞们特别是女性同胞除了劳作外,闲时都精心地用各种各样有色花线绣成各种花鸟纹图案,缝制百鸟衣裙,编织花带,刺绣花鞋,制备银饰。节日喜庆时,尤其是在芦笙会上,只见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上身穿开襟短绣衣,下身外着绣花超短百褶裙(有的着彩绣短百褶裙,有的着绣花百褶长裙),裙前后各系一张长方形花围腰,后腰上面挂满各色手织花带,颈戴银项圈,手戴银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有的在脚腕系上小巧玲珑的银铃),打扮得象美丽的锦鸡一样,花枝招展。跳芦笙舞时,随着芦笙曲调的快慢节拍,妇女头上的银饰锦鸡跃跃欲飞,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百褶裙脚边的洁白羽毛银浪翻飞,貌若锦鸡亮翅,翩翩漫舞,酷似古籍记载的鹨鹆舞。是故,民间称之为锦鸡舞。 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贵定县鼓龙鼓虎-长衫龙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源于花苗自古崇拜龙,龙能呼风唤雨,吞噬日月,能使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能为苗族消灾解难,是他们崇拜的神。据传花苗老祖公们之所以能找到谷撒这块宝地,繁衍几十代子子孙孙,兴旺发达,全得力于龙神的帮助和保佑。花苗原籍江西朱市巷,后被流放贵州,经开阳县江边迁徙至贵定县萝卜寨,在一次农事活动中,老祖公听一片秧鸡叫声,估摸有水源,逐循声探寻,发现有一天然龙形水井穴,他们认为是龙神相助指路,迁寨开荒于此,建成了谷撒寨(村)。为感谢龙神的恩赐,老祖公定下寨规:每年阳历二月初一,封寨(不准陌生人和外族人进寨)杀牛祭龙神,他们把自己模拟打扮成龙,学着龙的模样跳起舞来祈求龙福佑。人们的虔诚感动了神灵,神灵便教会他们制作芦笙,并传授了龙舞与芦笙舞相结合的长衫龙芦笙舞,舞蹈从此就在花苗同胞中流传开来。这是关于鼓龙鼓虎-长衫龙来源的众多传说中的一个。据明代熊大木所著的《大宋中兴史话》记载,宋代,黑蛮龙跟随岳飞抗金立功,被封为龙虎将军,后因岳飞父子风波亭遇害,他痛哭几日绝食而死。人们以鼓龙鼓虎-长衫龙的舞蹈纪念这位苗族英雄,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芦笙舞·滚山珠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纳雍县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它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堪称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她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头戴野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脚着麻耳草鞋,或时以头为足、或时以人攀肩,在盛满水的碗与碗之间,边吹芦笙边进行舞蹈技巧表演,被国家文化部领导赞为贵州高原明珠。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 “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 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我可以帮你写,需要可以问我
苗族民居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集中表现的场所。苗族建筑艺术。同苗族其他门类艺术一样.积淀有很多纯粹的苗族文化成分。平时的生活、生产劳动、亲朋聚会、宗教话动,如纺织、刺绣、饲养、婚宴、祭祀等都在这里进行。这些文化成分直接呈现在建筑形式的表层。或隐含在建筑形式之内部。由于这些习俗话动和自然条件的长期影响,这些文化成分构成苗族建筑艺术特色的内容。 一、风趣的建房习俗 建房在苗族人民的生话中是一件很庄严的人事,择屋基选日子十分讲究。苗族一般是村寨聚居,宅地选择避阴向阳,有的选在周围尽是绵延起伏的峰峦中,有的选择在背靠峭壁的山峰或群山环抱的山腰里,有的选择在苍松翠柏下或山峦层叠的高山上。有钱的人家还专门请来风水先生定向采标,选择宅基。 宅基择好后,选日子至关重要,首先要从上辈的年庚八宇推测:有无属相相克,如无克相,即是吉兆。一般是定在当年的秋冬,苗家喜欢丑、亥、已、未、酉、卯等日子为吉日良辰。吉日定好后,主人请来手艺高超的木匠师傅,带着酒、肉、角、糯米饭、香纸和斧子、锯子、尺子上山选好一棵茂盛、粗壮、挺直的杉木作新房的中柱,称为“架马”。砍树前,木匠师傅向杉树的根捋酒、掐肉以示祭祀,并念道:“哪棵树最大?哪棵树最高?这棵树最大!这棵树最高!人有九抱九,高到九云霄,今天把你砍,造房万年牢。”吉语念完后,木匠师傅用斧子在树上砍三斧,递给主人砍三斧。再将斧子交给帮忙的人将树砍倒。树倒的方向很有讲究,一定设法将树倒向东方,以示吉利。再将砍倒的树按中柱尺寸锯断、剥皮、刨光,运到家中。木匠还要烧香点烛,杀鸡敬鲁班师祖,在柱头上认真弹上一条中墨线,称作“发墨”,表示新房动工。 新房立好后要上大梁,在起房造屋中,上梁被视为是一件隆重的大事。梁木选择也很讲究,一般选用杉木、椿木、梓木等。这类树木的再生性很强,主树被砍伐后,来年又从根部发出很多新枝,表示兴旺发达。当地的习俗是梁木由郎舅送,上梁这一天,郎舅家将梁木砍好,制成毛坏,用红布包裹,请人抬到主人家,主人要备鞭炮到寨边迎接梁木。 梁木抬到主人家后,木匠师傅再按尺寸进行细加工。定好时辰,架好上梁楼梯,准备上梁。上梁时还要唱上梁歌,上梁开始,木匠师傅在新房堂屋唱道:“一进堂屋四四方,主家请我来上梁,脚踏云梯步步高,登上新房亮堂堂,仙桃堂中累累挂,主家富贵万年长。一上一步人气吐,二上二步子孙强,三上三步家豪富,四上四步状元郎,五上五步五子登科,六上六步六畜兴旺。”上梁后,主人家使将几筐用孺米做成的彩色梁粑,从梁上撒下,大人、小孩蜂踊而进,哄抢梁粑,欢声一片,满堂喜庆。 苗族民居落成,通常要举行传统的"接龙"仪式背灾吃福.这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对黄河故土的眷恋和向往。 新房装神龛也是一件很严肃的大事,装神龛讲究要求高于大门框架,俗话说“神龛高过堂屋门,子孙发在自家门。神龛低于屋口,荣华富贵往外走。”新房装大门也十分讲究,择定吉日,木匠将大门装上,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村寨里德高望重的族老要穿新装,穿新鞋,包新头帕。并准备一个装有米的盘子,米上放有钱币、银器和彩色丝线,以及大人、小孩新装各一套,当地称“富贵盘”。 二、苗家的生活起居 苗族的起居与生活习俗相关。中间较两边次间稍宽,通常隔成前后两间,前间宽大,为堂屋,是全家饮食、取暖、待客的地方,安设神龛。过去,一般都在堂屋正中安设四方形斗状火坑,坑内安铁三脚,火种终年不熄。火坑上方置一支架或挂钩,放食品及挂东西。堂屋左面中柱脚置放枯角奉祀,有的还在中柱边竖立一小竹子作“长命树”。祭祖时,倾数滴酒和掐小点肉于火坑边或门外即可。堂屋后小间专住男性老人,绝不许住已婚的儿子或媳妇。左右次间分为前后两间,左前间为儿子卧室或客房,后间父母卧室或火坑猪牛圈和厕所在楼脚或房屋附近。 有些苗族居室,床不能与梁平行横置。当地丧俗称:“江西供头,湖广供脚,苗蛮水家横梁夺。”意即江西籍的汉人死了,头朝外脚朝内竖停在堂屋里;两湖籍的汉人死了,头朝内脚朝外竖停在堂屋里;当地的苗族、布依族和水族死了人,顺着大梁横停在堂屋里。因此,不能像停尸一样将床顺梁横置。同样道理,用木头做成的锅盖、抓盖之类家俱,亦忌讳横放。 祖辈房的方位有一定的习俗规定。一般三间房中,中间叫“曹北”。即堂屋。堂屋的左右,有一间多铺以地板,称为“夯公”,即祖先的方位,是房屋中最神圣的部位,是主人家祖先神灵的集中地。因此,这个方向的座位是长辈和老人的天下,年青人—辈份在祖辈者除外—是不允许往这个地方坐的,与吊脚楼的堂屋为全家的活动中白不同.祖辈房的“夯公”才是全家活动的中心。而其它设施则与吊脚楼建筑的第二层规划大同小异.即都辟有火塘、卧室、灶房等。 苗家的堂屋与火坑屋,是苗家住宅室内的中心空间,它充分显示了苗家的民族意念和虔诚的信仰。苗家对于火坑有着特殊的感情。据《风凰厅志》记载:“当时苗民被迫,迁徒深山老林,无房居住,只好栖身岩穴,或者搭棚为屋,避风躲雨,因为穷的没有铺盖。所以借助火坑烧火御寒”。因此,各地苗居不论那种样式的住宅,都设有火坑,而且是不分昼夜、季节、长年不熄。以象征苗家兴旺不熄,它培育了苗家亲切、温爱、安全的特殊感情和群体精神空间的共识心理特征。 塘内放的三角铁架象征祖先,故不能踏脚;一家人围坐在它的周围。在祖先的庇护下,充分体现出家的温暖。对出坑的设置还很讲究。通常用条石镶成之后,又用椿木在周围围成正方,然后在火坑周围用硬木铺成离地面约一只左右的“地楼”。苗家称之为“拉总”或“总站”。译成汉语则是“床铺”或“冷铺”。有的还用桐油将火坑、地楼油一次,平时擦碍明光闪亮。堂的安置。要与中柱屋脊相对为标准,偏前偏后俱非相宜,极边一排中柱下方.是安家神的位置.苗家谓之为“夯告”。平常供祭时。向该处烧香纸、奠酒敬之,所以在围火坑烤火时,主宾有别。伦常有序.立规以循;即以中柱一边为上方长者坐之.下方坐主家晚辈,其它两方不论也。火坑旁的祖先灵位处是神圣的地方。因此不准生人随便上去。 过去,苗族的屋内布局以火塘为中心,人们的起居、饮食、祭祖、敬神、打坐均在火塘旁。火塘用青石板砌成,再用椿木围成正方形,然后在火塘周围用质地坚硬的木地板铺“地楼”。“地楼”离地面约30厘米,苗族称之为“拉总”或“总站”,意为“床铺”或“冷铺”。平时,火塘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有的人家还用桐油油得油光锃亮。现在苗家多有了木架床,晚上睡觉不再卧在火塘旁,借火取暖御寒,但火塘边仍是安灵设位祭祀祖先的地方。所以,到苗家作客,如未得到主人邀请,不能在“地楼”火塘边的凳子上坐。当主人邀请就座时,必须到外面擦掉鞋子上的泥巴,然后再到火塘旁坐下。 吊脚楼在湘西民居中运用得非常巧妙,它不仅增加了使用空间,而且它上面的披檐还起遮阳的作用。吊脚楼挑出部分不大,两米以内。除了起日常生活一般作用外,在湘西还有它特别的用途:湘西苗族男女青年是自由恋爱,姑娘们在这里绣花,可清楚地观察下面的人群,找到如意的小伙子,她们就从楼上扔手绢以传情送爱,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风俗。 三、苗族民居的装修 苗族民居的装修,与苗家的独特风俗息息相关,普遍采用木板装修。由于多是干栏式吊脚楼,底层进深很浅,一般只能关牛关猪、安磨、堆柴放草,很少住人。此层多用木枋或厚板横装,保留着井干式建筑的遗风。二楼是全家活动的中心。楼面半虚半实,人称“半边楼”。靠里为实,挖火塘,砌炉灶;靠外为虚,上铺楼板,安床睡觉,设廊小憩。堂屋位于二楼上。二楼大门,门槛特高,据说如此,“财喜”不至外溢.其实是为了确保生活在吊脚楼上幼儿的安全。门上连楹赫然是对威严的木制水牛角,腰门的上门斗,也着意做成牛角形。苗俗认为,世上水牛威力最大,有其把门,安然无恙。把牛视若神灵,足见以农耕为生的苗族同胞对牛的崇拜。苗家大门及房门的装修也与众不同:大门上宽下窄,房门上窄下宽。以为如此,便于财宝进屋,利于产妇平产。 苗家许多重要活动,诸如结婚、喝满月酒、办丧事和架桥、立碑等红白喜事宴请宾客时,多在二楼堂屋内举办“家庭舞会”,宾主共跳芦笙舞、踩鼓舞。此类舞蹈,顿地为拍,节奏感强,舞者又多,往往三五十人齐集在堂屋里“咚咚”起舞,声震全寨。为适应此种民俗活动的需要,苗族民居采取了加密立柱、楼枕和加厚楼板的工艺来增强建筑物的坚固性。 在吊脚楼二楼上,堂屋通常是空着的。两次间,在地面与楼板结合处,用木板隔成前后间。有的在堂屋东壁上,或东次间的板壁上设祖先灵位。许多人家,在板壁上贴有用白纸剪成的太阳、月亮与若干小山神图案,人们称之为“保爷”,神为禳灾祛祸之灵物。在堂屋东侧的中柱旁,或东次间的中柱旁,多见“花竹”、“花树”之类物品。这是举行过“栽花竹”、“栽花树”活动所留下的。婚后多年不育,或有女无子,或子女多病,请来巫师“栽花竹”、“栽花树”,以求如愿。必到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拆除被视为灵物的“花树”或“花竹”。 有的人家.在大门门媚上挂有竹签、刺条、破网、废铁等物件,认为可以避邪。吊脚楼的三楼上,存放杂物,有的人家也作卧室用。卧室设于次间前半部。明间楼上不住人,否则会得罪祖先。 苗族民居在装修上的最大特点,是在吊脚楼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安装苗话叫“豆安息”的美人靠。美人靠栏杆的设置也很讲究,它由几十个向外隆出的弯月形人小木条等距离排列组成,木条上方固定在一根长长的方形横木上,下方固定在一条宽宽的坐凳上,坐凳之下,由平板精装与楼板连接,形成一个木制阳台。这里敞亮、舒适,既可凭高远眺,饱览赏心悦目的苗岭景色。又可体息聚会,是各家人口盘桓最多之处。劳动之余,男人们常在此抽烟饮茶,谈古道今;妇女们常在此洗染晾晒,挑花绣裙:儿童们常在此读书学习,嬉戏玩耍。 苗家的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形体。吊脚楼通常分两层,上下铺楼板,壁板油漆发光。楼上择通风向阳处开窗。窗绣花形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狮子滚球等。吊脚楼的下层多作贮藏粮食的谷仓或摆放家具农具。楼上则为主人居室或客房。楼外长廊为妇女们绣花挑纱、织锦、打花带、晾纱、晾衣的场所,和土家吊脚楼不同,苗家吊脚楼上楼的梯子一般设在屋内,而不像土家吊脚楼设在屋外。 四、桥与巫教文化 苗家人钟爱桥,是因为在他们的巫教文化心理中,认为人从另外一个世界来到人间,统统是从桥上过来的;桥是幼儿的保护神,传说架桥立板凳是给来投胎的魂灵以方便,板凳是供给投胎的魂体休息;桥是供给投胎的魂体行走,如果其走累了没有板凳坐,遇河沟没有桥过,“魂”过不来,就生不了小孩。因此,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桥或板凳。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祭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不惜破费鸡、鸭、鱼、肉、酒等佳肴来供敬象征生育神和保护神的村旁附近架设的旧桥(板凳),或用桃、李、杉树架设新桥(板凳),陷含有两性崇拜的意思。这天,可以说是苗家的“儿童节”,.父母们把娃娃们打扮得分外漂亮,不许打骂小孩。他们有什么要求,只要父母能办到的,尽量予以满足。祭桥仪式在早上举行.去祭桥的娃娃至少要有两个蛋吃,并且必须在头上缠一丝麻线.表示命运之神已将后代牢牢地“缠”住,不会夭析。 苗族架桥祭桥的缘起,传说是古代苗家美女仰阿莎兴起的。仰阿莎与天上的美男子略那——月亮结为夫妻多年没有生育儿女.神仙暗示他俩在二月初二去架桥便可怀孕生子。正如礼俗歌所唱:“回头看远古,是谁先架桥,是谁先祭桥?来唱仰阿莎,他俩配成双。过了好几年,没育儿和女。他俩着了急,商量去算命。翻过九重坡,过了九条河,遇着一神仙,……神仙劝他俩,他俩莫要优。你俩莫要愁;坳上三裸杉,是姜央栽的,回去把它砍,用它来架桥。三根排排架,一头靠那山,一头靠这山;一头靠火龙,一头靠水龙,当天就架好.儿女得过来。略那仰阿莎。砍倒三棵树,架好那座桥。说来也逢巧,正逢二月二,生出一男孩。杀猪来祭桥。杀鸭来祭桥,米酒一大坛.烧香燃纸祭。就从那时起.苗家代代传,每逢二月二.家家来架桥,户户来祭桥。” 这样,苗乡的桥的产生就有两种途径,一叫有意架桥,一叫无意架桥。前者为婚后不育,刻意求子。祈求儿童健康无恙;后者指为来往交通方便而别无他求的架桥。桥需要经常维修,但求子护儿之桥只能由桥主自家来修,他人是绝对不能代劳的。任何一座桥.只准维修.不得拆除。若因交通条件改变了,可能不要原桥了,也必须在原地象征性地平铺三块木板或三块石头—用材通常用三,只能单不能双,以供祀祭。民俗认为,若不如此,就会导致桥毁家破.断子绝孙。架桥与祭桥习俗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这是当地苗乡的桥丰富多姿的根本所在。 五、鼓楼与芦笙艺术 芦笙,是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 苗族芦笙历史,渊源流长,有人说,芦笙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据考古发现,江川李家山出土的两件战国时期的葫芦笙,是我国最早的笙类乐器之一。由此看来,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由于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形成了芦笙的文化体系,并在苗文化中占了主导地位。 苗族鼓楼建筑艺术,.既具有宝塔式的建筑艺术,又有苗族吊脚楼的建筑艺术,是个名符其实的楼阁形式,只有节日喜庆时节,方能使用。因可存放芦笙,亦称为“芦笙楼”。 苗族鼓楼,一般都建于寨子的中央,多柱多边形立体尖顶宝塔形,为三节楼阁结构,最高一节,内榨楼板存放铜鼓,活长梯由内腔壁爬上。 鼓楼的建筑工序,先用钢凿斜凿垫柱巨石到一定的深度,对称栽实于场地的四周,再将巨木柱和外沿垫地厚穿枕架于基石凿处,斜度向里,用内穿杭撑着诸柱内上方,造成圆锥形宝塔楼架。楼身用厚木板嵌装成多边菱形椭壁。壁外雕琢各种花草鸟兽,飞蝶鱼虫,农夫耕耘,苗人吹笙跳舞,人兽混杂,和平相谐,图案清晰,线条粗犷,颇有生活气息。每节楼身腰部,各围装一围圈亭宇飞檐装饰。楼身顶部,用尖实木帽复盖。楼腹空腔圆形,用来存放集体的芦笙。 苗族鼓楼,玲珑俊秀,独具民族风格,是苗族人民审美意识和智慧的营造物。 在苗族的建筑系列中,除了以上述及的私用民居外,还有许多供公用的设施如吹笙踩鼓的芦笙场、铜鼓堂;青年社交的跳花坡、游方坪(在黔西的六枝,黔中云雾山等一些地方还择期建造“姊妹棚”、“公棚”、“游方房”、“坐花房”、“坐茶棚”等临时构筑物);方便行人过往的各类桥梁。此外,在湘西还有专门进行“跳香”的“跳香堂”、“跳香庙”,安放龙舟的船廓等等,虽然比较简陋,但其特殊功能是别的建筑所不能替代的,并且蕴藏着的丰厚的风俗文化信息代码。 苗族民居是情感意志的物态化。其中凝聚了苗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美学情感和文化意识,如堂屋中祭祖牛角的堆放、门窗花格的制作、走廓扶手的排列、楼下雄柞的安装等等,无不体现出约定俗成的民族气派,成为广大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居住形式。因而,说苗族民居充分地昭示了“勤劳勇敢”这个苗族人民的形象,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一种聚合.也是不为过的。 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建筑也是这样。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都能反映出当时当地的生活习惯、道德情操。苗族特有的历史、民旅心理素质、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也融铸出了苗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芦笙舞·锦鸡舞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丹寨县锦鸡舞表现了苗族人民温和娴静的性格,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精神状态,凸显着苗族人民古老而绚烂的美感追求,是民间舞蹈中一枝烂漫的山花。如今,锦鸡舞在传播的过程中,已逐步演变。经丹寨文艺工作者的再创造,其舞蹈动作模仿大自然的锦鸡动作,有锦鸡觅食、嬉戏、展翅翱翔等,其动作轻盈流畅、优雅自然,很受人们的喜爱。 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贵定县鼓龙鼓虎-长衫龙历史悠久,舞蹈形式独特,是一种具有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价值的民间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舞蹈反映了苗族人民长期劳动中体现出的纯朴、热情和雄浑遒劲的性格和气质,表达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和希望。 芦笙舞·滚山珠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纳雍县这个舞种中蕴涵着的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和引导人们不断前进,永不为困难所压倒。但是,自1999年以后,由于没有训练新的演员,老演员又各奔东西,猪场乡的滚山珠开始沉寂下来。如今,苗族的芦笙舞已经从单一的律动发展成丰富多彩的律动,已发展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文化形态,它是独特而丰厚的历史文化结晶,是中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间推移,苗族的芦笙舞还会持续的发展着。
你的苗族芦笙的制作及其发展历程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论文写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收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问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做认真的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通读,选读,研读。通读即对全书全文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竭力产生创见,要眼、手、脑并用,要发挥想象力,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行新的创造。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对新鲜论点,好的见解,要完完全全摘录;对能说明问题,有说服力的论据、好材料,要不加改动地摘录;对过长的资料,可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对这些资料都要分类整理。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切忌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伯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资料的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 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简单的讲,卡农〈canon〉是一种作曲手法,意思是「同样的旋律间隔两拍或一小节、两小节不等先后演奏」。
本人可以做,可以私下交流。
苗族酒文化论文
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无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那么,苗族酒文化如何进一步传承呢?
一、合江五通石顶山苗族酒的类别
石顶山又名“石鼎山”,因山顶有一巨石似钟鼎而得名,石顶山,山高谷深,常年气温较低,冬季寒冷,是合江苗族的集居区。
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同胞通过饮酒促进身体发热从而御寒、舒经活血、焕发精神。
此外,由于苗族同胞热情好客的性格,酒也就成了他们过节、喜日祝贺、好友相聚、欢庆丰收等必不可少的助兴饮品。
合江五通苗族饮酒几乎全是自酿自饮,家家户户都能酿制各种酒,如“米酒”、“玉米酒”、“高粱酒”、“红苕酒”等。
“米酒”,也就是用糯米发酵而成的原汁水酒,含糖量高,酒精浓度低,不易醉人,喜爱饮者会觉得香甜可口,是苗族同胞解除疲劳、清心提神的最佳饮料,他们常常将米酒作为用餐时的一种饮料,除小孩外,喝上几碗也不会醉倒。
这种米酒,除了自家饮用外,苗族同胞在家有来客时以酒招待客人,以表示欢迎之情。
除“米酒”外,苗族同胞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和掌握了用多种原料酿制酒的技术,主要用粮食生产的酒包括“高粱酒”、“玉米酒”、“红苕酒”等。
二、合江五通石顶山苗族酒具的使用
酒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当苗族同胞有了液体的酒,为了要饮用它,就必须有一种载体、容器用来饮酒。
由于苗族同胞酿酒和饮酒历史悠久,饮酒器具纷繁复杂,形成了一部白酒器具历史,展现着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采用的酒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因此,在历史的早期苗族同胞在盛酒时主要用牛羊角制品、木制品、陶制品、竹编制品以及葫芦制品等,而在饮酒时器具有牛角、羊角、陶坛、陶罐、竹筒、竹制过滤酒槽、木碗、葫芦、土烧料杯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同胞采用的酒具也与时俱进,开始采用如玻璃杯之类现代文明特色的酒具。
三、合江五通石顶山苗族饮酒的各种称谓
苗族同胞喜爱饮酒,在不同的节日、场合有着不同的称呼。
如“拦路酒”、“进门酒”、“嫁别酒”、“迎客酒”、“送客酒”、“双杯酒”、“交杯酒”、“上山酒”、“发丧酒”、“叫人酒”、“交生酒”、正堂酒”、“清明酒”、“月半酒”、“年饭酒”、“引客酒”、“恭维酒”、“交礼酒”、“媒人脱离酒”、“夫妻和睦酒”、“灯杆酒”、“卷门酒”等等。
而其中的.“拦路酒”最具特色,是苗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欢迎贵宾的隆重仪式。
每当远方的亲朋好友到访,即安排盛装苗族男女到村头寨口、设卡列队、夹道欢迎,吹苼击鼓、载歌载舞、坛装美酒、牛角为杯,拦路劝酒,体现苗族同胞热情与好客。
四、合江五通石顶山苗族酒礼苗族同胞的生活离不开酒
在生活中,他们用美酒盛情款待远方来的客人,把客人作为亲朋好友来看待,是苗族同胞至情至义的本性体现,就成了一种表达感情的手段,相应的也有很多的酒礼。
(一)拦路酒礼
苗族同胞秉性豪爽,热情好客,酒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接待亲朋的佳品。
若有贵客进寨,苗族同胞则伴随着芦笙舞曲分排站于路旁,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
不过不善饮酒的客人也不必担心,对于进寨的客人饮酒的数量并无明确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同胞待客的习俗也开始渐渐的发生着变化,进寨的客人愿意喝多少酒就喝多少,若客人能一饮而尽当然最好。
若不能,主人虽然好客,但绝不会强人所难,这并不会影响主客之间的感情。
对于不能喝酒的客人,当热情的苗族同胞递上“拦路酒”时也须意向性喝一点,不可置之不理,否则苗族同胞会误以为客人瞧不起他们。
因为对于主人来说,即使遇到客人不喝酒,也要多少倒点酒敬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二)交际饮酒礼
俗酒礼即饮酒的礼节,使饮酒成为一种庄重的活动、一种仪式,这种礼节使饮酒成为文明进程或文化氛围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在酒宴饮酒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
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
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
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也就是起立。
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而苗族同胞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这样的酒礼部分沿袭了下来,同时也有了些变化。
在宴席过程中,苗族同胞的敬酒方式也颇为特别。
宴席之前先敬酒然后再吃饭,客人离开还要请客人喝一杯。
座位要安排长辈或领导坐上方,敬酒先敬长辈、领导或客人,客人接受敬酒时只能“动口不动手”,客人回敬没有特殊的规矩;但是,在此过程中其他族同胞不能称呼苗族同胞为“苗子”。
(三)婚嫁丧葬酒礼
婚嫁是人生中的喜事、大事,当然要以酒助兴,表情达意。
于是苗族同胞民间便生出许多土色土香的酒俗来。
在合江五通石顶山这个充满灵气的地方,苗族同胞的婚嫁酒礼包括“交礼酒”、“媒人脱离酒”、“转转酒”、“夫妻和睦酒”等。
与婚嫁的喜气洋洋截然不同,丧葬是凄凄凉凉的,所以前者叫红事,后者称为白事。
丧葬虽为白事,但它同样离不开酒,在苗族同胞间流传着一些丧葬时的酒俗,成为我国丰富多彩的酒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丧葬酒俗名目繁多,主要的包括“进门酒”、“请魂酒”、“上山酒”、“发丧酒”、“叫人酒”、“交生酒”、“正堂酒”、“叫饭酒”等。
五、合江五通石顶山苗族酒歌
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无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
那抑扬顿挫的“酒歌”和高亢嘹亮、豪迈奔放的“飞歌”以及婉转柔和的芦笙曲调、欢快奔放的舞蹈,都反映苗族同胞热情好客的本性和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苗族宴饮和敬酒时都有唱歌的习惯。
唱酒歌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双方对唱,一唱一搭,谁唱输了谁就喝酒。
另一种是敬酒人在敬酒时先唱一段歌,表示祝福和赞颂,唱给谁,谁就喝酒。
婚嫁时,所唱酒歌,最有特色,并且在各苗族地区往往形成一套传统的唱腔和歌词。
在五通石顶山这个地方,苗族同胞所唱的敬酒歌包括《欢迎歌》、《赞美歌》、《留客歌》《割草歌》、《除草歌》、《放牛歌》、《求爱歌》等。
但因演唱时所用的民族语言的特殊性,除了能懂语言的人能明白其意思外,其他人则只能通过其动作、神态、表情去了解、感受其中的深意。
此外,与酒有关的歌曲还包括《情歌》、《圏门酒歌》、立灯杆和倒灯杆时所唱的歌曲等。
但遗憾的是这些歌曲有些有歌名但无歌词记载,还有些既无歌名也无歌词记录,只能通过族人之间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
这无疑不利于苗族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亟待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
苗族同胞的生活离不开酒,他们的酒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苗族同胞热情的性格以及淳朴的民风正如他们的酒一样甘冽而醇美。
然而,合江五通苗族酒文化流传至今已发生了一些变化,苗族酒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呈现出民族性与包容性并存的特点。
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健康、积极的苗族酒文化予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浅析苗族飞歌的演唱特点以及形式美特征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浅析苗族飞歌的演唱特点以及形式美特征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擅长歌舞, 特别是苗族飞歌在演唱的语言特点、共鸣以及呼吸方式上都存在浓烈的民族特点, 而且自身的表现形式也极具特色。本文主要对苗族飞歌的演唱特点和形式美的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苗族飞歌;演唱特点;形式美;特征;
引言:
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 苗族文化虽然丰富, 但是没有文字, 所以歌也成为了苗族历史的传承,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苗族的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苗歌。歌不仅是苗族人恋爱的媒介, 同时也是苗族节日、婚庆以及劳作等多方面的调节和装饰, 可以说苗歌是苗族人的精神支柱。特别是苗族飞歌, 由于其旋律优美、亲切自然, 曲意与自然和人相通, 听后会使人难以忘怀。当前对苗族飞歌研究的专家、学者比较多, 而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是在声乐演唱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为了弥补研究中的空白, 本文主要从苗族飞歌的演唱特点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苗族飞歌的演唱特点
(一) 歌词和曲调的关系更紧密。
从苗族飞歌的内容方面分析来看, 其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飞歌与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具有直接联系。在飞歌中包括苗族人民的生活、农耕以及婚丧嫁娶等内容。苗族飞歌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依词而唱, 进而传达出字里行间的情感和含义, 表现出苗族人民的情感。从形式上分析来看, 苗族飞歌一般都为30句, 可以分为三字、五字、七字以及八字句, 最常见的为五字句, 这种形式的歌曲句子短小, 演唱更方便, 同时在节拍以及节奏上都有固定的格式, 曲调的长短和快慢等都是固定的形式, 也可以在原来的曲调上进行适当的发展。[1]在苗族飞歌中, 一般首句都比较快, 后面越来越慢, 而且拖音比较严重。同时次句中也是先快然后逐渐减慢, 在减慢的过程中会越来越低, 越来越长。第三句以及第四句采用中等速度进行演唱, 然后逐渐加快, 到高潮部分进行快速连唱, 在最后采用拖音唱法。
(二) 旋律特色鲜明。
苗族的飞歌在旋律上比较独特, 它的旋律是五度相生律制, 也是我国五声音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以徵调最多。同时也有的飞歌虽然在前部和中部出现调式交替的情况, 但是在乐曲结束的部分往往是以徵调为最后的结尾。这种调式与苗族语言和多年来形成的演唱风格具有直接的关系。此外, 苗族的飞歌在节奏的长短以及快慢等方面都有比较固定的格式, 所以在记谱的过程中也存在固有的模式。
苗族人民通过在这些固定的格式上的创作和发挥, 使苗族飞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 飞歌的调子一般都比较高昂, 而且气势恢宏, 能够体现出苗族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以及敢于与困难斗争的精神, 进而展示出苗族人民永不服输的精神和气质;第二, 旋律起伏大, 节奏自由散漫, 在句中气息和休止自由结合, 能够体现出苗族人民的自由性格;第三, 歌曲中的滑音多, 在句头采用起腔的方式, 在句尾则采用甩腔的方式, 体现出苗族声乐的魅力。[2]
苗族飞歌中, 清水流域的飞歌代表性最强, 其中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歌手比如阿桑、阿泡, 他们都是苗寨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歌手, 并将苗族飞歌的特殊演绎方式展现给全国的观众, 比如在解放初期, 一首《毛主席来了》为我们展示了苗族飞歌的特点, 这也是苗族飞歌第一次展现在国家的舞台上, 随着这首歌的广泛传播, 苗族飞歌也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这首歌曲的曲风豪放, 在演唱的过程中情真意切, 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徵调飞歌形式, 在整个乐曲中只出现四个音符:1、3、5、6, 其中5为整个曲调中的稳定音, 是整首曲调中的支撑。在整首乐曲中, 最大的特点就是从3走向到降3, 这也是该曲调中最大的特点。从这首歌的旋律分析来看, 整首歌曲为一个典型的四句体结构的歌曲, 整首曲调都是围绕第一句的旋律开展的, 一句和二句的材料是完全相同的, 第一句是1、3、5上行的大调性特点, 第二句旋律则降到3, 和1, 5形成一种柔和的、细腻的情感表达特点。[3]通过这两种情感色彩的交替, 给人一种古朴与现代结合的美感, 能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歌手在演绎飞歌的过程中, 那些小三度级进拖腔形成了上翘下滑的特点, 由于苗族土语在字头的发音中语气比较夸张, 所以在飞歌的开腔中会存在装饰音, 而且为通过拖腔长音能够导致声带发生震动, 进而产生波音, 体现出苗族人民的洒脱、豪爽中透出几分细腻的性格。
(三) 苗族飞歌的'演唱形式。
苗族人民都喜欢唱歌, 而且都会唱歌, 所以从声乐的方面来看, 苗族飞歌的个性化比较强, 在演唱的过程中也具有自己的风格。从其演唱形式方面来看, 飞歌的演唱方式更多, 可以进行齐唱、独唱、重唱和对唱。而且飞歌在演唱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多声部的方式, 部分地区还融入了平腔和高腔山歌。在演唱方法上,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是原生态的唱法, 苗族飞歌都是采用苗家的方言以及自然的演唱方式进行演绎, 在演唱的过程中不需要伴奏, 偶尔会加入一些打击乐, 具有浓厚的原生态特点和民族地方 (下接第58页) 特色。所以飞歌也是一种地道的原生态唱法, 在演唱的过程中舒适自然, 主要是抒发心情, 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加细腻和热情, 声音由弱到强不断的变化, 情感跌宕起伏, 在演唱到结尾习惯加一句“喔火”, 进一步突出歌曲的情感。
(四) 苗族飞歌曲调结构特点。
苗族飞歌的曲调有很多种, 而且每种曲调都有各自的特点, 在唱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同时在情感的表达上往往都采用高亢的唱法, 结构主要采用二片式结构, 其中上片为乐曲的歌头, 主要由两个乐句构成, 在节奏上更加自由, 而且唱法简单、舒缓。在曲调的开头往往以一个短小的“呃”声作为引子, 比较缓慢、悠长;下片则为乐曲的收尾, 这部分曲调的节奏鲜明活泼, 而且具有较强的跳跃感。歌曲的结尾处一般都习惯采用渐慢的方式唱拖腔, 通过这种方式与上片的节奏互相呼应, 形成一个完整的曲调形式, 这也是对整个曲调情绪的总结, 使飞歌更加古朴、清新。同时不同地区的飞歌形式也不同, 但是结构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 苗族人民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 注重即兴发挥, 形成苗族飞歌的特色。
二、苗族飞歌的形式美特征
苗族飞歌与其他的民族歌曲相同, 在内容的表达上以及形式上都比较统一。苗族飞歌的演唱不是为了唱歌而唱歌, 同时唱歌也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扬, 所以在苗族飞歌中展现的内容都是真、善、美。通过对苗族飞歌的总结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包括对美好爱情的反映、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日常生活以及礼仪的表达、人民疾苦的展现、生产的过程、生活知识的反映以及历史故事的讲述等。
苗族飞歌的形式美不仅体现在音乐方面, 同时也体现在音乐的形态和形式上。从飞歌传统的组成形式来看, 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它的美, 第一内容形式美, 其中体现出一定的教育功能与现实的审美结合在一起;第二, 自身的形式美, 很多歌曲都是受自然的启发, 也是飞歌原生态的表现, 其中经常包括一些潺潺的流水声以及鸟鸣声等, 这些声音都远远超过艺术音乐的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苗族飞歌从音乐、民俗、历史以及语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苗族地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被迫改变, 但是苗族的民歌却因为植根于肥沃的文化沃土中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苗族飞歌的演唱特点及形式美特征的分析, 能够体现出飞歌的魅力, 也进一步证明苗族飞歌还有更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玉浅谈苗族“飞歌”的分类及其演唱特点[J]黄河之声, 2015, (7) :82-82.
[2]王珊铭浅谈苗族"飞歌”的发展及演唱特点[J]. 黄河之声, 2014, (10) :16-18.
[3]姚敏浅析湘西苗歌的演唱特点[J]音乐大观, 2013, (5) :68-69.
①我没有听过芦笙是一种什么音调,却曾读过关于吹芦笙的故事;不过内容也不大记得清楚了,好象与纤纤玉手打钢琴,或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那般雅乐无关,而是一种充满了田野气,落落大方的原始的呼号。我想属于所谓“天籁”范畴之内的,应该包括着芦笙和吹芦笙这一类的故事。自然,更好的如山歌,打夯,拉纤,力士们那种吭唷曲……
②这里的牛,在颈上所系的那种铁铃铛的丁冬声响,也似乎是自然在奏着牧歌,叙说着牧歌里的故事。我爱好牧歌,所以也爱好石屏如同是在牧歌里的一个地方,这里没有芦笙,我却常常听到吹叶子的——我叫它叶笛,我想大致和芦笙也很相近罢。
③《云南通志》里有一段关于石屏的记载说: “少年子弟,暮夜游行巷闾间,吹芦笙或吹树叶子,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
④引证本可到此为止,为使我的牧歌故事生根,那下面原有的两句,也应该补足:“嫁娶之夕,私夫悉来相送;既嫁有犯,男子格杀勿论。”
⑤照原文上看来,原始的爱,似乎已经钉上私占的铁记了,不,谁能说爱不也是从一种血淋淋的斗争中得来的?男子杀掉一个要求爱的妻子,或是自己被遭嫉而杀于他人之手,这是罪过吗?牧歌也是饱含着悲剧的成分的。
⑥来到这么一个地方我竟不会吹叶子——并不是希冀着杀谁或被谁杀死,或寄什么情言——甚至于怎样把叶子吹响,我也不甚体会,真是抱憾极了!仿佛把一片绿绿的树叶子夹在手逢和唇间边吹边唱着,于是呜呜地似鸣似诉地道出一只歌,一首诗,不,传出他的情音。
⑦这种声音会把人带进芦笙的故事里去,所以我才把它叫做叶笛。⑧每次听见年轻的人们吹起树叶子,我便知道不是课毕就是假日了,那声响给我带来了松闲和愉快。我探首窗外,望见树叶和树叶间隙的蓝天,睁着无数无数的蓝色的眼。我好象已经把心身安顿在一个歌谣的世界里,原始的呼号,在招徕着原始的爱抚。
⑨为爱情被杀的,谁敢断定他的心灵已经死亡?爱,不是已经渗透了每一片树叶子,使它们绿油油的发着生,生,生的微光吗?它不说话,却紧贴着无数男子的嘴唇,悠悠地吟诵了他的欲求和失望的历程。
⑩有一次在一个热闹的集会里,“吹叶子”也占了一个精彩的节目。当演讲,唱歌,舞蹈…… ……之后,那两个我平时看着极沉默的`学生,起来表演吹叶子了。不像吹,不像唱,也不像歌和诉…… ……那颤颤的音调,正好像微波轻轻击着寄寄无人的花香草长的岸缘似的,也好象为我 打开了一重门,我又望见门外的青春了。
⑾在这里我本是“先生”,可是我不曾即兴地对他们说教着一堂人生的课程。
⑿青春时代的一切,不管是欢愉还是苦闷,那都是生命中的一种绝响,不再重复也不能重复了。男性的爱可以使每一片树叶子发着响声,女人们——花么?一阵风间,一 眨眼时,已经飘零满地了。
【注】本文写于抗战年代,云南石屏地处抗战大后方。
15.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理解“我想属于所谓‘天籁’范畴之内的,应该包括着芦笙和吹芦笙这一类的故事”一句中“天籁”的内涵。(3分)
(2)理解“也好象为我打开了一重门,我又望见门外的青春了”在文中的含义。(4分)
16.作者引用《云南通志》的记载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章多次写到听吹叶笛,请概括其中的情况并作简要分析。(4分)
18.“可是我不曾即兴地对他们说教着一堂人生的课程”,作者所说的“人生的课程”指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现实解读?(6分)
参考答案:
15. (1)“天籁”是指天籁之音,(1分)是抛开了一切附加的因素,(1分)真实地表达着人们 最朴素的感情的古朴的音乐。(1分)(2)表明作者的向往始终放在野外,放在那充满泥土气息,(2分)足以使柔弱萎靡的人振作起来的原始的充沛的精神活力上。(2分)…点此查看高中散文阅读训练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6页)…18观点①:叶笛奏出的是青春的绝响,青春一去不复返。观点②:爱情在人类绵延进步中,是任何恶势力也不能扼杀的。观点③:珍惜青年的生命。(3分,任选2点即可)联系生活展开。(3分)
踏上苗族人居住的土地,那里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你仿佛走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苗族人的生活里,到处都是色彩,充满了美的生机,今天我——牛通社的小记者,就要来采访苗族姑娘。“你好!苗族姐姐,请问你们苗族有多少种服装?”我疑惑不解地问。“你好,我们苗族服装不下200种,是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呢!” 苗族姐姐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我不禁发出慨叹:“啊,真是服饰最多的民族啊!件件都是清新素雅、做工精致、古朴端庄。那你们的服装是怎么做的呢?”“苗族服装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主要体现在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我们民族艺术特色。”“说到‘服’,让我不得不想到‘饰’。那你们苗族的银饰有什么特点呢?”“这让我好好给你讲讲:苗族妇女的银饰民族风情浓郁,分为粗细两类:精件为实心的项圈、项链、手镯等,用银料多,加工简单;细件为银花、银冠、银锁、银角等,用银料少,制作精细,工艺讲究。银衣则是把几百个饰有龙、鸟、花卉等浮雕的银片、银泡,钉在衣服的袖套、后摆、披肩上;银角有大小两种,小银角高1尺左右,大银角高3尺有余,其正面饰有“二龙抢宝”、“双凤朝阳”等吉祥图案。青年妇女平时均戴银质手镯、戒指、耳环和插花;儿童喜戴银帽;姑娘的盛装从头到颈,到胸前及后背,都戴满了各种银佩饰,银光闪闪,银佩叮当,情趣十足。”“哇,多美的银饰,让我忍不住也想戴一戴!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你们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谢谢夸奖!”苗族姐姐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这就是苗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采访后,你熟悉它了吗?多姿多彩的苗族服装是我们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勤劳的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灿烂的服饰文化。
你好!有啊。收费要吗?如有疑问,请追问。
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 女子穿大领对襟短衣、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为大襟短衣、宽脚裤、围腰,采用多姿多采的头饰;节日盛装,常采用刺绣、蜡染等,以及多种传统银饰,如项圈、手钏、银衣(银饰钉于衣上)。 男子为短衣长裤,或穿对襟麻布长衫、披羊毛毡(上有几何图案)。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 造型上,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 女子穿大领对襟短衣、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为大襟短衣、宽脚裤、围腰,采用多姿多采的头饰;节日盛装,常采用刺绣、蜡染等,以及多种传统银饰,如项圈、手钏、银衣(银饰钉于衣上)。 男子为短衣长裤,或穿对襟麻布长衫、披羊毛毡(上有几何图案)。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 造型上,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 说到“服”,不得不想到“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蝴蝶探花、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游鱼戏水苗族银饰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 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住: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办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官民族合村共寨的极少。吃: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一种特殊的食品叫逗辣椒骨地,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穿: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逗色彩斑澜地;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