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四川教育科学研究院论文一等奖

四川教育科学研究院论文一等奖

发布时间:

四川教育科学研究院论文一等奖

1981年至1998年,在会东县中学任教,曾任会东县中学初八二级、初八三级、初八五级、初八八级、初八九级和高九一级、高九二级、高九四级、高九五级、高九八级的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是会东中学的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科教学富有特色,教学效果显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专长和丰富经验,受到同行和所教学生的广泛赞誉。能全面掌握所教数学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胜任初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有独特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恰当,应变能力强,语言表达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学生易于接受,课堂教学艺术较强,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对学生考试策略和应试心理的指导,深受学生欢迎。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从1983年开始在凉山州率先开始成功地进行了二轮“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提高自学效果的学习心理研究),受到校、县、州、省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肯定和好评。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有效地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并多次获奖。积极开展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多次组织初、高中数学竞赛讲座,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组织并指导学生自办数学手抄小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能力,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并获奖。多次承担初、高中的公开课和研究课。1998年以来,在全州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和新课程改革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主研参研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参与负责全州60多个省、州级课题的管理、指导和研究,为推进全州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是省、州级教育科研课题效果检测专家组和鉴定专家组成员,被多个课题组聘请为顾问和专家指导组成员,作为副主编、编委或顾问参与了八本课题专辑的编审工作。多年来具体负责全州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负责组织全州统考命题及试题评析、教师培训、优秀论文评选、数学竞赛、编辑教育教学刊物等工作。坚持深入学校听课、调研,多次应邀在全州、各县市、学校举办数学教学、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改革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大家的好评。负责参与编辑《凉山教育论坛》文集一本,主编《凉山教育研究》杂志七期,作为编委参与了四川省数学会《数学教育研究新探》和《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编审工作。2000年负责主持的课题《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被确定为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目前正在全州52所中小学开展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经有十六所学校完成了子课题的研究任务结题,子课题中有一项获省第三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德昌中学),有一项获省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三等奖(盐源中学),有九项获凉山州第二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大力推进了凉山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民族地区学校科研组织发展与素质教育推进综合开发研究》、省级课题《揭示“数学过程”与优化数学教学研究》、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多元文化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四川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问题及对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并已取得明显成效。在各种教研和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了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在对我州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和业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凉山州数学教育界和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2001年以来,还结合工作开办了以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四川?凉山?教育?心理?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近二年多来网站已经被访问180多万次,日均访问量3千多次。个人教育网站“业锋教育在线”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2006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主题网站展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积极撰写论文,已在中文核心期刊《人民教育》、《上海教育》和《中国民族教育》、《心理与健康》等教育和心理学术刊物发表《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校本教研的三种有效途径》等论文共8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报刊发表45篇。多篇论文在各级学术研讨会上交流,190多篇论文被部分教育网站收录发布。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奖6次,其中一等奖2次,省级优秀论文奖10次,其中一等奖7次,州级优秀论文奖8次。制作的20多个课件在教育网站上发布,其中课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获K12教育网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联合举行的第二次优秀课件评选三等奖。1987年作为编委参与执笔编写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正式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1989年获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2002年合编著的30余万字的《学校科研指南——教师如何参与教育科研》一书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2年论文《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人民教育》2002年第八期,并被收入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实施校长怎么办》(实践与操作部分)。2003年作为编委参与凉山州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凉山州人民检察院《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读本》的编辑工作,负责《素质测评》部分的编写。2004年7月论文《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上海教育》2004年第14期,2006年2月论文《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发表于《中国民族教育》2006年第二期,2006年8月论文《校本教研的三种有效途径》发表于《中国民族教育》2006年第7-8期。撰写的论文及编辑出版的书籍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教育教学及教科研成果丰硕,在州内外有广泛影响。1986年参与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提高自学效果的学习心理研究)荣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91年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评为“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优秀实验教师,1991年被评为凉山州青年优秀骨干教师,1993年被评为会东县优秀教师,1995年被四川省教委评为四川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1年被中共凉山州直工委、凉山州文明办授予州级机关文明职工光荣称号,2002年和2004年二次被中共凉山州教育局机关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被凉山州人民政府授予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并参加了凉山州人事局组织的人才与创新研修班培训,2002年被确定为四川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并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培训。2005年被凉山州教育局确认为凉山州骨干教师,2005年被凉山州教育局聘请为凉山州高中骨干教师培训指导教师。2005年被凉山州教育局聘请为凉山州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参加了州中级职称评审。2005年被西昌学院教育系聘请为教育心理学副教授、西昌学院数理系聘请为数学专业客座副教授,2005年被西昌学院聘为2005年度教学科研奖评审委员会成员,2006年被西昌市教育局聘请为西昌市基础教育研究员。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参加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协作纪念奖。1986年进行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取得了成绩,获凉山州教育局的奖励。1987年《自学辅导教学法浅析》等四篇论文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经验交流会上获论文奖。1989年论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会东中学初八五级三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总结》被四川省数学会高等数学委员会评为四川省数学会高等数学委员会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研讨会三等优秀论文奖。1990年在凉山州第二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论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被评为凉山州一等优秀论文。1991年在全国第四次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经验交流会上,论文《浅谈教师在数学自学辅导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评为全国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优秀论文。1994年在安徽教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安徽省数学会主办的《中学数学教学》杂志举办的全国数学教改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论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总结》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1994年在全国第三次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研讨会上,论文《自学辅导教学法浅析》获全国优秀论文三等奖,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颁发的荣誉证书。1996年论文《精心设计考试策略》获凉山州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8年论文《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浅析》获凉山州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999年论文《谈数学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获四川省中学数学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2000年论文《应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获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2000年论文《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浅析》获凉山州普教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1年论文《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获四川省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论文《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获四川省中学数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年论文《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析》获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及教学方案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02年10月编辑的《凉山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专辑)》获凉山州人民政府授予的凉山州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2003年8月,论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投入和情感体验》获四川省中学数学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 2003年5月制作的课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获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课件评比三等奖。 2003年12月,论文《谈数学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获凉山州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受到凉山州委、凉山州政府的奖励。2004年2月论文《课堂教学评价探析》在四川省新课程改革中学教育教学评价优秀方案(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2004年7月专著《学校科研指南》获得四川省第十一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4年8月在凉山州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中,专著《学校科研指南》获得凉山州人民政府授予的凉山州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论文《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获得凉山州人民政府授予的凉山州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4年论文《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获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及案例评选一等奖。2005年9月成果《揭示“数学过程”与优化数学教学研究》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第三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5年9月论文《新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析》获四川省教育厅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5年9月论文《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情况及对策》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5年11月论文《儿童自闭症的心理分析和教育对策》获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年12月,论文《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获四川省中学数学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2005年12月,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获四川省小学数学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2005年10月,参与合作的《不可忽视的数学化过程》中国教育学会第18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6年5月,论文《用好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中的主题图》在全国小学数学经验交流会上获课程教材研究所优秀论文二等奖。2006年7月,论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策略》获四川省教育厅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数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数学会、四川省心理学会和四川省思维科学学会会员,凉山州数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中学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凉山州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凉山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凉山州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成果和业绩被收入《中国数学教育人名辞典》、《中国科技人才大辞典》、《中华当代名人辞典》、《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览》、《中国中学骨干教师辞典》、《中国青少年年鉴》(96年卷)、《中国当代名家名师传略》等多部辞书。《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教育》、《教育导报》、《凉山日报》等报刊报道过业绩和成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第九期以《新课程需要他,大小凉山需要他——记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谌业锋》为题对他作了人物专访。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论文评比不是是百分百获奖。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负责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及成果推广,承担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管理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其论文需要相互评比,最终得出获奖者,并不是百分百获奖。

(1) 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 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3) 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

四年级科学小论文一等奖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模 拟 下 雨我知道,下雨是由天气干旱,蒸气往上飘而形成的。今天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个小实验《造雨》,并详细地讲解了如何造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做实验了。我先从冰箱里拿出几块冰,把冰放进一个玻璃杯里,在玻璃杯口上放一个玻璃罩,把玻璃杯放到阳台上。可我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雨滴,真有点恼火,我拿起话筒,打给我的同学黄秋阳,问他实验有没有成功?他回答没成功。我又打给了其他几位同学,实验成功了没有?同样,他们也没有成功。我不信,又埋起头来,看起科学书。一看书,我才知道,实验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傍晚的太阳光太弱啦!水蒸气没法增加。怎么办呢?我思来想去,很快就找到了增加水蒸气的办法,请妈妈帮助在煤气灶上加热。这样,玻璃杯里就起雾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雾很快就变成了小水点儿,聚集在玻璃罩下面,不一会儿,雨就“滴答滴答”地下起来了。我高兴地直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妈妈看了,也很高兴,直夸我肯动脑筋。经过这件事,我受到了很大启发:要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多学习,多想办法,敢于实践,就能获得成功。不 倒 翁 与 重 心亲爱的同学,你听说过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吗?哥伦布将鸡蛋打碎才能竖起来,其实,不用打碎也能竖起来,但是大约要花五分钟的时间,真是太麻烦了。因为重心在三角形的正上方时,鸡蛋才能竖起来。重心不在三角形上方时,鸡蛋就倒下了。所谓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个物体,它不但能够站起来,而且怎么推也推不倒。不用我说,聪明的你肯定会想到,那就是不倒翁。有趣的不倒翁,无论你怎么使劲推它都不会倒,甚至你把它横过来放,倔强的它又会站在你的面前。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哦!一方面,是因为它上轻下重,底部有一个较重的铁块,所以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下半部,都是做成滑滑的球状,当它受力向一边倾斜时,它的重心被提高了,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向稳定平衡状态的位置运动。由天惯性,它要来回几次摆动后,最终又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啊!原来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一定要多做科学实验,多学科学知识,好好学习,才能造福人类。大 气 压 力读了《一堂实验课》这篇作文后,我怀疑球外大气压真的能将两个半球压在一块儿。今天我把大气压力重做了一遍。想知道结果吗?慢慢看吧。放学后,我约了几个同学做大气压力的实验,我先拿出两个铁的半球,这两个半球大小一样,空心的,半球顶部拴了根粗绳。开始了,我从气孔中慢慢抽出空气,又赶紧用橡皮塞塞住气孔。最后,用铁球顶部的绳子拴在桌子腿上,准备好了,我朋友个个争先恐后地抢着做,我看他们那么乱,就把他们一个一个排好,按次序来。我一声令下,第一个就使劲地往旁边拉,铁球就像铸在一起,纺丝不动。我们都为他加油,可最后还是没有拉开。第二个人上场了,他用力拉了好几分钟,都没拉下来。这时,我火冒三丈,一会儿用牙咬,一会儿用文具盒打,还用石头打,都没变成两半。就这样,一个个的都失败了。还有最后几个人了,鸦雀无声,一个都不敢拉,他们暗想,就这么个铁球,竟然没有拉下来。我想,书上的办法说不定真的有用,我胆怯地碰了碰绳子,朋友们给了我勇气,我拔开橡皮塞,这时只用很小的劲就拉开了铁球。事后,大家问我:“为什么能拔开?”我却说:“天机不可泄漏。”黄豆为什么不发芽上星期,我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孵豆芽。外婆给了我一些黄豆种,我嫌少,还要从妈妈扎紧的塑料袋里去拿,妈妈说袋里的豆是不能孵出豆芽的,我不信,偏偏要做实验。于是,我将两种黄豆分开了,孵起来。根据书上的介绍和老师的指导,我把浸胀了的两种黄豆分开放进两层湿稻草中间,每天早、中、晚各淋一次水。我想,一样的孵法,怎么可能不长出一样的豆芽来呢?第二天,我轻轻地翻开豆芽上面的稻草,外婆的黄豆种已膨胀到它原来的两倍大了,许多豆粒的腰部长出了短短的、粗壮的芽。可是妈妈的黄豆,只发胖,不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第四天,外婆的豆芽又长高了许多,可妈妈的那些黄豆,却变颜色了,由淡黄色变成深黄色了,还有几粒变成淡黑色了。看来,真要被妈妈“不幸言中”了。第五天,第六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用外婆的黄豆孵的豆芽,越长越高,越长越嫩,玉柱金顶,漂亮极了!而妈妈的那些黄豆却腐烂了。我这才相信,妈妈讲的是真的了,可这是为什么呢?我只好去向妈妈请教了,妈妈笑眯眯地说:“豆种尽管已经干了,可还是要呼吸的,你外婆的豆种挂在屋檐下,空气新鲜,呼吸当然不成问题。而那塑料袋里的黄豆,因为袋口紧扎着,不通气,它们没法呼吸,早就憋死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若有所思地说。真没想到,晒干了的黄豆也会憋死。生活中真是处处有科学啊!```````捏 鸡 蛋同学们看了我这篇作文的题目一定会说:“鸡蛋怎么能捏呢?”谁都知道鸡蛋薄薄的壳,一碰就破。“其实呀,这里面还有个科学道理呢!不信的话你就往下面看吧!那是爸爸带我到成才书店里买的《世界奇妙》。我一回家就忙着看,突然我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把砖块打碎。可有个人叫他把鸡蛋捏破,可大力士怎么也捏不破。我看了半信半疑,决定找个机会试验一下。机会终于来了,一天爸爸买回一袋鸡蛋,我便向妈妈请求要一个鸡蛋做一次小实验。经过我的苦苦哀求,妈妈终于同意了。我先拿来一个碗,为的是防止捏时被捏碎了,那些蛋黄撒一地。接着我把鸡蛋放在手里抓住,这时,我的心“砰砰”直跳,手里全是汗。鸡蛋破碎的一幕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为了弄清楚鸡蛋能不能捏碎,我双眼一闭,手用力一捏,然后等待鸡蛋破裂的声音响起。但令我吃惊的是,我睁开眼睛时,鸡蛋竟没破,可我还是有些怀疑,准备再做一次实验。我又把鸡蛋放在手上(这回我用的是两只手),然后咬起牙,睁大眼睛,使出全身的力量去捏鸡蛋。可我尽管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可那只鸡蛋还是安然无恙。这真让我又烦恼又惊奇,我只得去问爸爸。爸爸听了我的话后,笑着说:“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原理。鸡蛋虽然很薄,但它是一个椭圆形的,当你去捏它4,它就把你使出的力量全部均匀地分布在鸡蛋各个地方,所以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一些薄壳形建筑物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建成的呀!”听了爸爸的话,我真的相信了书上的故事了。啊,世界真奇妙。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封面

主要论文1.《后现代主义的荒谬性特征在《玻璃山》中的体现》 (独)《作家杂志》.《略论符号学的翻译对等观》(独)《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基于对比分析基础上的“英语意思培养”在写作教材中的凸现》(独)《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文化意识”培养应成为翻译课程的首要任务》(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从CET的新题型看大学英语的学习》 (独)《大学英语》.《对联翻译:“忠实的美人”---兼试评〈红楼梦〉中一幅对联的英译》 (独)《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以“质”为主,“质”、“量”并重---浅谈CET4考试中的词汇问题》 (独)《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正焦虑与冒险精神:培养英语输出能力的重要因素》(独)《中国科技信息》.《浅议如何应对CET4的听力理解部分》(独)《中国校外教育》.《科技翻译: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首步》 (独)《科技创新导报》.《作文三要素:内容、结构、表达》 (独)《中国教育与发展》.《我校外语专业资料室文献资源特色化配置及分类》 (第二作者)《重庆工学院学报》.《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第I/II /III/IV级)(教材)(第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08 科研项目1. 重庆邮电大学 “专业图书资料在本专业教学中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第三) 20042. 重庆市教委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科学精神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整合与优化的研究与实践”(第五)2006-20083. 重庆邮电大学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精英教育之关系的研究与实践”(第三)( 2009)

周志明,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高级会员,四川省教育厅中等专业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长期从事温度计量、电气测量等课程教学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参编中国计量出版社发行教材《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及《常用电测仪器仪表》和《质量技术监督行业技术工人考核培训大纲》。万虹,男,毕业于四川省教育学院,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质量技术监督学校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连续五年被聘为四川省中专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学科组长。先后担任中专和大专《技术物理》、《质量计量》、《电工电子技术》和《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二十多次分别获省、市、局、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连续多年教学质量A等。多篇学术著作分别在中国计量出版社、《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和出版。参编乐山市中专物理学会中专能力测试教材和校内中专函授专业课教材等。熊伟,男,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质量检验部主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2003年曾下派凉山州冕宁县担任县长助理。担任食品和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多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致力于将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变为学生的内在行为,成效显著。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参编有《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专)、《化工产品质量检验》(高校)、《分析化学》(高校)等教材。范跃,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担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学产品质量检验》等多门专业课及基础课的教学工作30余年,主持食化质检教研室工作多年,同时担任全国首批职业资格技能考评员。专业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和“优秀教师”。主编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化学》和《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两本教材,参编学校多门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大纲。邓鹏飚,男,毕业于燕山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机电检测部主任。先后担任《仪器零件》、《公差与配合》、《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数字测量仪表》、《电力与拖动技术》、《机械设备维护与维修》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三德先进个人”。参编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数字显示测量仪表》,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一篇,在校内学术征文比赛中两次获得二等奖。2008年获得产品安全性能检验工考评员资格。杨平,男,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实验实训部主任,省重点专业带头人,检测技术类职业工种考评员,参与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考评若干次。担任《力学测量技术》、《自动控制》、《建筑质检》、《质量管理》、《机电技术》、《水泥生产技术》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先后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校内发表论文数篇。参编高职教材《力学计量》,主持和参与校级教改课题4项。徐学军,男,数学高级讲师,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党委委员、教育科学研究处处长。从教以来长期承担学校高职、中职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在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获得多次优秀,数次获得学校教师技能竞赛奖励,参加编写的高职院校教材《高等数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质量统计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在全国发行,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陶泽蓉,女,物理高级讲师,198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2001年在中国计量学院全日制继续培训学习,现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学生处副处长,负责全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从教以来长期承担学校高职、中职物理、电工、电子、数字电路、压力计量、流量计量、计量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十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工作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在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获得多次A等;连续担任十三年班主任工作,在全校任何形式或活动中都表现十分突出,多次评选为优秀班级,学生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之后从事了三年实验室管理,人员、物品管理有序,实践性教学活动效率大大提高。撰写论文“习题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在西南大学《物理教学探讨》2004年发表,论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乐山师院学报发表,并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座右铭: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廖艳,女,1970年生,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热电方向的计量测试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认真负责。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荣誉。04年评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08年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及教改活动,获奖情况:两届教学优质课竞赛的二等奖; 第七届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探讨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2006年度德育工作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教学之余,笔耕不缀,,在校刊和省级刊物《当代职校生》和国家级刊物《现代教育报》发表多篇文章。座右铭:天道酬勤。个人爱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罗时淼,男,1983年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现西华大学)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学士,高级讲师。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在工厂期间,有十四年机械设计、制造、标准化和设备管理的经验,任技术科长。1997年我参与研制的MC-60陶瓷压砖机获峨眉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主要从事《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机械制造工艺学》、《传感器》课程教学。我牢记大学老师魏福基对我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一丝不苟”,争做学生的榜样。参编高等学校教材《机械产品质量检验》、《传感器》;论文《班主任工作探索》2001年川南中专学生工作会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担任班主任9年,理化981班2001年获“乐山市先进班集体”称号。在工厂里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学校,三次评为优秀教师,三次优秀班主任。唐雁翎,毕业于四川大学,本科,高级讲师。先后担任大专、中专班主任工作十多年。先后承担《应用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拖动》、《电工装配》等大、中专课程。主持机电产品质检教研室工作多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后通过国家高级电工技能考试和国家高级电磁计量检定工考试,并获得相应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先后三篇学术文章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在学校《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发表。独立编著《电工电子》中专函授教材。骆权如,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担任《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压力计量》、《容量与密度计量》、《物理》、《压力容器技术与安全》、《数学》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20多年,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和“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在《计量与测试技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两篇,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多篇。2008年获得压力与真空考评员资格。程军,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公共综合部主任,四川省教育厅中等专业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参加工作以来一致从事中专,高职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多次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两篇,在校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参与教改课题一项。谢登平,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从1981年起从事教师工作至今,教授的课程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高等数学》、《抽样检验技术》。多年从事高考辅导和质量工程师考前培训的教学工作,多次为学校取得荣誉,在学生中赢得良好口碑。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多篇学术论文在《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参编中国计量出版社发行教材《抽样检验技术》。近几年的突出教学成绩有:2004年所教学的班级为学校取得了2004年西华大学下属八所二级学院的专升本考试录取排名第一名。2005年获四川省质量技术都督学校第三届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06年所培训考生质量工程师考试合格率达,比全省平均合格率高出30多个百分点。徐安国,男,毕业于西南大学,大学本科,理学学士,高级讲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长期担任教研组长,多次被学校评为 “先进教师” 和“优秀班主任” ,获学校《电子课件》比赛二等奖(无一等奖)。长期担任《高中物理》、《大学物理》、《技术物理》、《电工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编的书《数理化重点知识与考试》、《高中物理疑难解析》,分别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和四川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在《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编写有多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徐军,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西南大学在职研究生。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数理教研室主任,参加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中专和高职教育《高等数学》、《应用数学基础》、《数学》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乐山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青年十佳”光荣称号。曾多年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优秀)。参编了由西南交大出版社发行的《高等数学》教材。瞿艾媛,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参加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过高中,中专和高职的英语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教学能力强,效果好。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了《高职外语教学中教师激励策略的应用》,《如何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任务性教学模式转换》等文章,在校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游桂先,女,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先进教师” 、“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 , 获“优秀教案”奖。长期担任《高中数学》、《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经济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编的书《高中数学疑难解析》由四川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在《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编写了《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游敏,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高级讲师。担任《语文》、《应用文写作》、《市场营销》、《青春期心理健康》等多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师生好评。先后获“学校首届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师”、“青年岗位能手”、“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比赛一等奖”等光荣称号。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四篇,在校内教育教学改革征文中多次一、二等获奖。张燕,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本科,高级讲师。担任中职《英语》、《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等教学工作多年,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好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致力于以学生为本,爱和严相结合,成效显著。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先后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2篇,校内发表论文数篇。参编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西华大学各联办校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李松涛,男,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学院发酵工程产品质量检验专业,高级讲师,四川省质量协会会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现任教于质量检验系,“食化专业(中专)课程改革”课题组重要成员,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等。自从教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直潜心于食化专业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与研究,所教课程有:“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检验”、“分析化学”、“基础化学”等,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数次被评为优秀级(A等),并被评为2001年度学校优秀教师,同时还被学校评为“骨干教师”。2005年曾参加由中国计量出版社主办的全国高校面向21世纪教材编审会议,并于2006年作为学校省级重点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在四川省教育学院举办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主编有全国发行的教材《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国计量出版社),参编教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国计量出版社)等。倪福莲,女,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高级讲师,现任质量检验系教学负责人,“食化专业(中专)课程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自从教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直潜心于食化专业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研究,所教课程有“食品质量检验”、“仪器分析”、“分析化学”、“基础化学”等,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级(A等),数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同时还被学校评为“青年岗位能手”、“骨干教师”。2007年作为学校省级重点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在湖北工业大学举办的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主编全国发行教材《食品质量检验实验》(中国计量出版社),参编教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分析化学》(中国计量出版社)等。万茂君,男,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地质学会会员。所教过课程主要有:“质量管理”、“珠宝玉器首饰检验和加工”、“贵金属首饰检验和加工”、“普通地质学”、“商品学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理化计量”等,期间担任8年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称号;教学质量多次获得A等,特别是在“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国家“质量工程师资格证”考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初级质量工程师。在从事地质探矿科研、工程施工等工作期间,参加了原地矿部和四川省地矿局组织的十余项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担任主研人员和课题负责人,这些项目多数获得原地矿部重大科技成果奖,工作中多次获得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并在国家的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和译文10余篇。张剑平,男,毕业于中北大学化学工程系,本科,高级讲师,理化检验工种职业资格考评员。担任《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化工测量及仪表》、《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多门专业及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前曾在工业企业长期从事科研及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新产品开发部主任及理化室主任、计量科长之职,1994年获得国家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校内发表论文多篇,参编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仪器分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分析化学》等三门高等学校教材。

陈国英,女,1957年生,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84年底从北京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调到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任教。四川省人民政府督学、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学会教学与实验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教育与心理统计、教育与心理测量、心理实验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专著);参编和合著有《心理教育》、《中学心理学》、《中小学教育评价》、《中学教学心理学》、《行为塑造与矫正》等专著和教材。承担省部级课题17项,发表论文12篇,作为西南地区负责人组织修订心理测验量表3套。获省政府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教育厅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1.高中生升学就业倾向的综合评价系统研究,2004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课题负责人,已结项,成果已获奖。2.四川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体系构建,2007年立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主研,在研。3.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2006年立项,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项目,主研,已结题,成果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库。4.建设教学科研型高校,2005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高教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06年列为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主研,结题。5.四川教育学院好又多商学院产学合作办学效益个案研究,2006年立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主研,在研。6.全面推行学分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2007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重点项目,主研,在研。7.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女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7年委托项目,主研,在研。8.三项棋类活动进课堂与大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2006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2005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课题,主研,在研。9.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化考试的探索性研究,2006年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考试科学专项重点课题,主研,在研。10. 陈国英,一位非常热心,善良的阿姨,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非常将心比心的老师,是一位很会做菜曾获过第四届人才厨师的奖赏,冠军。 1.高中生升学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独立完成),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心理自我调适,《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独立完成)。3.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第一作者)。4.城市化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应然性转变,《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二作者)。 1.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菜单’式、导师制、双向选择”新型校长培训模式建构及实践)。5人获奖,第三获奖人。2.2006年,获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高中学生升学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独立获奖。3.2004年获四川省自考委、四川省教育厅联合授予“四川省自学考试20周年先进工作者”称号。4.2006-2007年度四川省自学考试命题工作优秀管理者。

教学论文一等奖

28、《美术高考热:问题、反思及对策》获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奖三等奖(《中国美术教育》杂志, 2010年)27、《绘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发表于《美术大观》2009年第7期26、《古民居写生对画风的影响》发表于《美术界》2008年第4期25、《美术高考热:问题、反思及对策》获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8年)24、《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误区微探》获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中央美院,2007年)23、《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误区微探》编入《第三届当代艺术与批评优秀论文选》(中央美院《世界美术》编辑部,2007年)22、《艺考热 冷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07.11.24.)21、《水彩画创作教学之我见》发表于《艺术教育》2006年第9期20、《水彩画个性艺术语言与教学》发表于《美术大观》2006年第8期19、《水在水彩艺术语言中的审美价值》发表于《美术大观》2005年第12期18、《对美术展览评选的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05.11.19.)17、《范画与讲评》发表于《艺教导报》(2005.9.6.)16、《水彩画常见弊病与纠正》发表于《美术报》(2004.12.18.)15、《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因素与感知》获宝鸡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宝鸡市委、市人民政府,2005年)14、《刍谈水彩画个性语言的表现与教学》获第六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教师报》社,2004年)13、《示范性 主体性 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发表于《红烛的追求——“陕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奖论文选》[下册](三秦出版社,2004年)12、《示范性 主体性 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获《陕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陕西教育》杂志社,2004年)11、《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因素与感知》发表于《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卷总第62期)10、《关于绘画技能课教法的思考》发表于《教师教育》2004年第2期9、《美术专业绘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析》发表于《中国教育教学》2004年第16卷总第71期8、《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与感知》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7、《生活 融合 内涵——漫谈水彩画创作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获第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教师报》社,2003年)6、《对推进中国水彩艺术发展的思考》发表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23卷总第95期5、《浅谈水彩风景写生教学中的难点》获全国美术教师论文评选一等奖(《美术报》社,2003年)4、《示范性 主体性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发表于《教师教育》2002年第4期3、《刍谈水彩画个性语言的表现与教学》发表于《教师教育》2002年第3期2、《中师美术班毕业创作教学初探》获宝鸡市“九﹒五”期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宝鸡市教育局,2002年)1、《中师美术班毕业创作教学初探》发表于《美术报》(1999.5.17.)

评职称时可以用

高。省电教论文一等奖含金量高。教育教学论文,顾名思义,“论文”是指专深有系统的学问,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

教育叙事论文一等奖

高考成绩 2008年高考,贵阳二中理科实验班取得了600分以上11人,全班高考人均分571分的成绩,高出当年一本上线分50分。2009年,贵阳二中理科实验班一本上线率100%,全班人均分543分,超过当年一本分数线66分,2010年、2011年,贵阳二中的实验班平均分再次超过一本录取线,2011年实验班一本上线率70%,二本上线率100%。 在2014年高考中,罗天浩、唐亚星、廖思璐三位同学高考成绩突破600分;2014届一本上线77人,完成率;二本上线384人,完成率,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实验班平均分远超一本录取线。实验班一本完成率100%,重点班二本上线率100%;体艺特长生专业成绩突出,已通过专业测试的同学高考文化分一二本上线率100%。王卉夙夙已通过华东师范大学民族舞蹈特长生测试,高考成绩568。周冠宇已通过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导演专业测试且成绩位列全国第三名,高考528分。孙宇已通过武汉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测试,高考482分,远超录取线90分。 其他成绩 2012年-2015年6月,该校学生获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全国科技实践活动二等奖1项,青年科学调查活动全国二等奖1项,机器人市级比赛一等奖2奖、二等奖5项、团体三等奖1项,校园文化语言文字组织的作文大赛一等奖30余人、全省射击锦标赛第一名、第二名,贵阳市演讲比赛一等奖等。 23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名单时间 学生 获奖级别 覃婉玲、杨文晟 三等奖(铜牌) 赵继尧 三等奖(铜牌) 罗俊杰 三等奖(铜牌) 熊鹏 三等奖(铜牌) 第27届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竞赛获奖教师及学生名单时间 学生 获奖级别 . 范筑雄、李智伟、王智宇 一等奖 . 万语坤 三等奖 . 叶经纬 三等奖 2010年,学校参加贵阳市第五届优质课评选中,学校教科处主任卢焱尧老师荣获贵阳市数学科一等奖,罗静老师荣获贵阳市物理科二等奖,石松老师荣获贵阳市政治科二等奖,张雪梅老师辅导学生参加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荣获三等奖。2010-2015年6月,学校共有6人次在省、市级以上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共有20余篇论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0篇。该校《生命课堂在学科教学中的构建》研究报告获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成果一等奖,同时获2010年贵州省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2013年教师获奖情况时间 姓名 获奖内容 获奖级别 备注 刘欢 《有效学习儒家文化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市级课题“读书笔记” 一等奖 谢基祥 《有效学习儒家文化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市级课题“教育叙事” 一等奖 石松 《有效学习儒家文化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市级课题“教育叙事” 二等奖 王维秀 贵阳市教育系统“四心师德”教育论文《将时间用对》 二等奖 蒲茜 贵阳市教育系统“四心师德”教育论文《活在当下,爱是投入》 二等奖 冷枫、黄小辉、朱玉叶 第28届科技文化艺术节《“走进大自然,野外地质生态考察”科技实践活动》 省级二等 杨云松 第28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便携式显微镜自带可调光源》 指导奖 刘均 贵州省青少年模型锦标赛建模团体组省级五等奖 指导奖 吉庆萍 贵州省第四届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高中生物组 省级二等奖 杨帆 贵州省射击比赛 省级辅导一等奖 杨帆 贵州省射击比赛 省级辅导二等奖 陈先睿 好心≠正确 市级二等奖 2012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课改故事征文” 杨晓霞 行路难—记我的课改困惑 市级三等奖 张霞 课改之路且思且行 市级三等奖 曾明明 我的课改故事—后进生的转化 市级三等奖 李青 我的课改没有“故事” 市级三等奖 王钰 《装在套子里的人》 市级二等奖 贵阳市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学科教学设计”比赛 王蔚 《劝学》 市级二等奖 韩钰 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市级二等奖 罗静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市级二等奖 卢焱尧 《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市级二等奖 钱悦青 《超重与失重》 市级二等奖 冷枫 《种群数量的变化》 市级三等奖 张霞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市级三等奖 吴小凤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市级三等奖 韩林霞 《小团圆媳妇之死》 市级三等奖 王维秀 《重要的钠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市级三等奖 黎应吉 Book Unit2 Working the Land-Reading 市级三等奖 徐涛 第24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高一中年级三等奖 国家级优秀辅导 陈石 “一场令人回味的情感盛宴” 全国一等奖 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论文 陈先睿 谈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些思考和措施 全国一等奖 冷枫 “让学生观察麻雀生活习性体验综合实践活动” 全国二等奖 李喻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情况浅谈” 全国三等奖 朱玉叶 “相信自己,我也能做” 全国三等奖 翟存钢 “研究性学习展板的设计制作指导” 全国二等奖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中优质课 吉庆萍 省级二等奖 贵州省第四届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生物学科高中组 冷枫、朱玉叶、黄小辉 “走进大自然,野外地质生态考察”暑假科技实践活动 省级二等奖 2013年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 杨云松、冷枫 “便携式显微镜自带可调光源” 省级二等奖(辅导奖) 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校训 立志、成德、勤学、创造立志是指该校学生要立下志愿,树定志向;成德是指成就品德;勤学是指该校学生要努力学习;创造是指该校师生要发明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 校歌腾飞吧,二中歌词:东方苍苍,文昌泱泱。吾校悠远,矢志宏光。景贤思齐,弦歌铿锵。自强不息慨当以慷。自强不息慨当以慷。前进吧二中!腾飞吧二中!今天你是我们的骄傲,明天我们是你的荣光。前进吧二中!腾飞吧二中!今天你是我们的骄傲,明天我们是你的荣光。前进吧二中!腾飞吧二中!今天你是我们的骄傲,明天我们是你的荣光。前进吧二中!腾飞吧二中!今天你是我们的骄傲,明天我们是你的荣光。 学校以“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艺术展演”、“双十佳”评选、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形式为学生搭建多种展示才华的平台,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校园系列讲堂”,邀请社会知名的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开设校本课程指导学生进行高中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鼓励学生发展专业特长、开辟多种升学渠道,为学生明天的厚德博学奠基。

1.杨金鑫 , 1977年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荣获德州市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2002年、2006年、2010年执教市级公开课。2003年荣获德州市教学能手,同年获得山东省省级骨干教师称号,2001、2006、2009、2010、2011年获县级优秀教师,2005年荣获庆云县优秀班主任,2008年获得德州市首届骨干班主任称号,2006年被评为德州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07年荣获庆云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2008年获得德州市首届家庭教育专家称号,2010年荣获德州市优秀科技教师称号,2011年荣获庆云县十佳班主任称号, 2011年荣获庆云县首届百佳教师称号。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荣获省市一等奖,指导的学生作文多次荣获市级一等奖 。2.张其民,35岁,毕业于德州电大英语专业。中学一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潜心研究英语教学,取得优异成绩,曾获得国家级优秀辅导奖,德州市优秀教师,德州市师德标兵,德州市骨干教师,庆云县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所撰写论文多次获奖。3.孟德俊,生于1976年11月,1995年参加工作,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专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2004年获德州市数学优质课二等奖;2005年获县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获县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获庆云县优秀班主任称号;2006年获庆云县优秀班主任称号;2007年荣获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8年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1年获德州市市初中教师专业知识数学大赛二等奖;2011年获德州市第三届数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撰写的《不合题意就舍去》发表于少年智力开发报;撰写的《计算器应用例谈》发表于中学数学杂志;撰写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发表于中学数学杂志。4.张洪英,女,1968年出生,本科学历,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多年来,热爱本职工作,勤奋敬业,获得许多荣誉,1989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德州市教学能手;2004年获市级优质课二等奖;2005年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2006年又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2007年获市级论文一等奖;2012年被评为庆云县十佳师德标兵。5.王德红,出生于:1981年7月,2001年8月毕业于山东省教育学院,中学一级教师。主要荣誉:2002、2003、2004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2005年在山东省初中数学竞赛暨20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预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05年获县数学优质课三等奖;2009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09年获县数学优质课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县级第六届小学数学教学能手;2011年获县数学基本功二等奖。论文及教研成果:2005年所撰写的《浅谈情景教学在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获县一等奖。6.张连合,1971年出生,毕业于聊城师范大学,本科学历,获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担任渤海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山东省骨干教师。自工作以来一直勤恳、踏实地耕耘在三尺讲台,辛勤忘我的工作,努力实践着“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工作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形成了自己幽默、高效的教学风格,曾荣获德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庆云县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在省市级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教育感言:工作者,幸福着,快乐着 。7.范震,男,生于1976年7月,毕业于德州学院数学系,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1999年参加工作,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1年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2002年获得县优质课一等奖;同年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同年论文《编制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市一等奖;2004年论文《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获得市二等奖;2005年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获县一等奖;2006年获得县优质课一等奖;同年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 庆云县中学新课改“十佳” 教师荣誉称号、庆云县优秀班主任称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2007年获得县优秀教师荣誉;同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奖;2008年获得全县初中数学说课优胜奖;同年获得全省初中数学优质课二等奖; 2009年获得县优秀教师荣誉;同年论文《浅谈思维场的认识与建立》获得省二等奖; 2010年获得庆云县第六届教学能手称号;2011年获德州市教学能手称号;同年被评为庆云县首届“百佳教师”,同年获全市初中教师专业知识数学大赛一等奖。8.王晓敏,出生于1973年9月,1995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2003年获县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获县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获得县优质课二等奖并执教全县中学英语新课程观摩课,;2005年获县“师德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获县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获县中学新课改“十佳”教师荣誉称号和庆云县第五届教学能手称号,同年撰写的《浅谈新课程下的英语入门教学工作》获山东省二等奖;2007年获县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获县优质课一等奖;2008年在全县说课比赛中获优胜奖;2010年执教庆云县中学英语公开课;2011年获县优秀教师、教学创新人物称号,同年获县优质课一等奖,庆云县“十佳巾帼学习先锋”及“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同年获德州市电化教学课件二等奖;2012年获德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同年执教全国第二届和谐杯“我的课堂我的课”公开课。9.闫玲,1982年出生,2004年8月毕业于德州学院,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主要荣誉:2005年,2008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09年获县优质课二等奖;2011年荣获“课改先锋”;2011年获县优质课一等奖;2012年获山东省“百佳”论文二等奖;2012年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 2012年执教全国第二届“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公开课。10.宗燕,毕业于德州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1995年参加工作,2004年被评为德州市优秀教师,,2004年荣获德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所撰写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11.苗国枝,德州市优秀教师、庆云县新课改十佳教师。12.孙喜芳,出生于1974年9月,1999年8月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工作期间曾兼任乡镇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等工作。主要荣誉:1999年获庆云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1年撰写的论文获德州市一等奖;2005年撰写的论文获山东省一等奖;2006年撰写的论文获德州市二等奖;2010年获庆云县优质课一等奖及德州市优质课优胜奖;2010年获庆云县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庆云县第六届教学能手。13.胡盛英,出生于1982年9月 ,2000年参加工作,毕业于德州学院 ,小学一级教师。在历届庆云县教育“艺术节”中荣获“优秀指导奖”;2001年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百人大合唱活动获一等奖;2006年县中学音乐教师说课比赛第三名;2008年获县级优质课三等奖;2010年获县级优质课一等奖;德州市音乐优质课二等奖;2012年获县音乐优质课一等奖。14.高素芹,1983年8月出生, 2007年9月毕业于河北唐山师范学院,2007年9月任教于渤海中学,中学二级级教师。2010年3月荣获庆云县英语优质课评选一等奖,2012年4月荣获庆云县优质课评选二等奖。15.杨素珍,出生于1977年10月,1998年8月毕业于临邑师范,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荣誉: 2003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05年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09年获县数学基本功二等奖;2011年获德州市电化教学优质课二等奖,2006年获山东省“百佳”论文二等奖,2011年获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创意大赛二等奖。16.杨迎春,出生于1985年6月, 2005年参加工作 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渤海中学小学部任教美术,小学一级教师。2005年庆云县小学美术说课一等奖,2006年德州市美术教师绘画作品《松鹤延年(国画)》获二等奖,2007年庆云县书画赛教师组一等奖、德州市美术优质课三等奖、德州市中小学美术基本功三等奖,2009年庆云县小学美术优质课二等奖,德州市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论文三等奖 ,2011年德州市美术优质课二等奖 。17.王荟军,出生于1978年4月,2000年8月毕业于聊城大学,中学一级教师。主要荣誉:2006年3月获全县英语公开课三等奖;2008年8月市级英语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2008年4月获县英语优质课一等奖,2008年7月市级英语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庆云县第六届教学能手 ”。2011年9月获全县“百佳教师”称号,2011年11月获县英语基本功一等奖,2011年5月在市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的公开课获得证书。2011年12月获市英语基本功二等奖。同年获省远程研修县优秀学员称号。论文及教研成果:2006年撰写的论文《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刊登在了初中2006年12月《学生双语报》的教师版上。2008年8月撰写的论文《英语教学中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获德州市英语优秀论文一等奖。18.韦静,出生于1975年6月,1994年毕业于济南师范学校,2000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大学。小学高级教师,主要荣誉:2004年获县数学优质课二等奖; 2005年获县数学优质课一等奖;2006年获市数学优质课二等奖;2006年获县教学能手;2007年获县优秀教师;2008年获县优秀教师;2011年获县数学优质课二等奖;2012年获县科学优质课一等奖;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论文及教研成果:2006年撰写的论文《浅谈语文教学实践中学习方式的改革》获市一等奖;19.艾建辉,1980年10月 出生 ,毕业于临邑师范,1998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毕业于聊成大学。荣誉:2003年被评为县师德标兵、县优秀教师,2004年县优秀教师、优质课县一等奖,2006年县教学能手,市优秀辅导员,2008年获县教育贡献奖,2009年市优秀教师,2011年县数学基本功二等奖 。2004年论文获市一等奖,2008年省教育叙事大赛一等奖,2009年《山东教育引我走上读书路》在《山东教育》发表。20.张辉,出生于1981年6月,毕业于德州电大,1998年8月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主要荣誉: 荣获德州市优秀教师, 荣获庆云县语文优质课二等奖, 荣获德州市电化教学优质课二等奖; 被评为庆云县首届百佳教师。所撰写论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荣获市级二等奖,《如何在器乐教学中展现学生良好的自主个性---浅谈器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荣获省级一等奖。21.刘娜,出生于1980年7月,毕业于德州电大,1999年8月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分别于2004、2005、2006、2008、2010年被评为“庆云县优秀教师”;2010年被为德州市教学能手;2008年被评为“庆云县十佳班主任”;2002、2004、2006、2007、2008、2009、2010年获庆云县语文优质课一等奖;2002、2006、2010连续三届被评为庆云县教学能手;2009年获德州市语文优质课二等奖;2011年荣获德州市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三名;2011年被评为庆云县首届百佳教师;2006、2008、2009、2011被评为德州市优秀指导教师。2008年所撰写的《再读新课标体会》获山东省二等奖;2011年撰写的《让差生沐浴阳光》获德州市一等奖。

教育 叙事形成的 报告 是一种“教育 记叙文 ”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教育叙事 故事 ,仅供参考。

新担任第二实验小学 二年级数学 ,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动力 。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做中学,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载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

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一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 姜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得分是95分,错了两道小问题,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100分就好了,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是3月21日,星期三。上午,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陈老师先问:你们是愿意上课还是愿意考试呀?有很多同学都说愿意考试,陈老师一听,就说:数学书放进书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耶!数学考试喽!一会儿,陈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题了,我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一看,哈哈!我全会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不及格的付淑悦同学也考了84分,她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她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她考得更好。

低年段的教学从一开始我就比较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要善于用农民工子女能接受的方式和语速来讲课,一步步很扎实。所以,永远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的话和语速来授课,才是明智之举。

象了解自己的右手一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安排你的教学。一个班几十人,程度差别很大,但会有个平均植和共弱点,前者告诉你学生学习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教学水平高低;后者则是你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例如:期中考试后,我发现班里学生拼音巩固都不是很好,同时形近字、同音字也难以准确区分,相反,写话部分却表现出了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因此,考后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加强拼音和生字教学,而训练学生写说的教学相应的就减少了。

让学生在读文中学会抓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乃至运用。虽然大纲中的低年级教学重点在生字词,老教师们也认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万别把这作为放弃让学生解词的理由,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学生和自己。借助字典中的解释来解词是比较傻的一种办法,除非碰上诸如“地质”一类很抽象很专业的词语,否则千万别指望字典中的饿解释能帮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更别提记住和运用了。解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可以 造句 、找 同义词 等。

朗读教学要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与主人公或者作者的情感共鸣,切忌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说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这一段,只要把重点词语理解到位,学生读懂了,再加上你的一点巧妙点拨和激情感染,自然会水到渠成。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以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不要问一些一眼就弱智问题。教学中,课本上能看到答案的问题不问,与课文毫无关联的问题不问,有重复嫌疑的问题不问;相反,能作为引起下文的问题要问,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问,能激发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要问。这样班里的农民工子女成绩很优秀。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没有轰轰烈烈的 事迹 ,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联系紧密,它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学好语文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是 百科 之母。

为了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绞尽脑汁,想千方设百计。我个人认为,要想学好语文多读书,多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语文学好了就会带动其他学科,多年的工作教学积累了点点滴滴。我认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不仅要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而且还要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条件。

一、我想先谈谈校内阅读。

我觉得首先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在校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像我们学校就开设了专门的阅读课,进行集中阅读课外读物,时间大约在20——30分钟。我们学校的学生还可以随时利用课间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因为图书架内的图书众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阅读。

第二我还经常带领孩子们去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阅读,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学校还为每一位学生办理了借书证,允许学生随时外借图书。这样,学生除了在校进行统一的阅读外,还可以随时随地把图书室的书籍带回家里进行阅读。 第三就是在班级建立图书角(柜),每1—2周更换一次图书。像我们班级的读书角命名为“快乐读书屋”,每一名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送到读书角,大家利用这个平台互相交换,看过后再归还到图书角。这样一来,班级59个人,大家的资源就可以共享,再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时,孩子们的热情也非常高,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第四是我校还定期开展“师生阅读”活动,老师把自己喜欢的书与学生们一起分享,把自己的 读书笔记 给学生看,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读书热情就会高涨,课下时间还可以和老师在一起交流 读书心得 ,这样的活动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再来谈谈课外阅读。

其实“语文就是社会”。语文课本里有着包罗万象、广阔丰富的有关社会、历史、地理、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但基于小学生的知识 经验 与水平,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有些背景性知识根本不了解,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缺乏感性经验,所以有必要利用丰富便捷的网络资源进行拓展性阅读。学生从网络上可以查找到更多的知识,对课文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我认为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和孩子采取“亲子阅读”的形式,家长可以和孩子读一本书,低年级的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分角色朗读,高年级的家长可以选择与孩子一起阅读,家长看成人的书籍,孩子看自己的书籍,让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建设书香家庭,我相信,有了这样的家庭氛围,学生的阅读量一定会更加丰富。再有,我还经常通过“校讯通”推荐孩子和家长在双休日时,多去逛书店,让学生养成在书店看书的好习惯,书店内的书籍丰富,学生选择的面又较广,读书的氛围也非常安静。

我相信,这些多种的读书形式定会丰富孩子们的课余 文化 生活,让书籍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学叙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北二小庞尊燕 记得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完生字,我让学生拿出笔来,看看课文中写了哪几种景物把它们找出来,在下面画上小圆圈。我在教室里巡视,发现有的学生不知画什么,有的画出一整句话。我叫大家暂停,对他们说:“课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呢?有梨树。”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梨树”然后在下面画上小圆圈。这下,同学们懂了,快速地画出了“苹果”、“稻海”、“高粱”。“把这些景物在图上找出来,标上小红旗好不好啊?”我提出了第二个要求。这个任务同学们都爱完成,很快就画完了,看着图,让他们感觉秋天真得像幅画。第三个要求提出来了:“同学们读书,看到‘挂起’这个词了没有?梨树后面是挂着,苹果、稻海、高粱后面都是什么词呢?能不能用曲线画出来呢?”“能——”学生们兴高采烈。画完了,我紧跟着追问:“梨树上挂起了什么?”“灯笼——”“在灯笼下面也画上曲线,后面的同学们自己就能找出来,我看谁找得快,别忘了画上小曲线啊!”看着一只只小手在书上认真地画着,我说不出地高兴。“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轻松轻松,做个小游戏。老师说一个词,你们接一个词好吗?游戏开始了。挂起——”“灯笼——”“露出——”“脸颊——”??“真好,现在这样,男同学说前边的,女同学说后边的。”一声声稚嫩、欣喜的童音欢快地飞出教室。紧接着第四个要求出台了:“我有两个 句子 ,大家比一比,看那个好,记着要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啊。听好了:梨树上挂起金黄的灯笼。梨树上挂起灯笼。两句哪句好?”又是张竞文举起了手,他慢条斯理地说:“是第一句好,金黄的是颜色,有了颜色就告诉了我们梨是黄的,我们就像看见了黄色的梨挂在树上。”“真好,掌声鼓励!”“那你们把‘金黄的’这样的词找出来画上括号好吗?”“又做游戏了!词语搭配开始——,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颊!”??我高兴地和同学们一起“玩”着,意犹未尽地说:“多美的句子啊,越读越爱读,我们深情地读一读吧!”又一串带着赞美情感的读书声飞出窗外??

这篇课文的处理我是根据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基点去做的。美的文字,美的情景,就要用美的心情去对待,当学生的心情与美的文字形成共鸣的时候,学生的朗读还用指导吗?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不是老师范读引出来的,也不是老师强调读出感情逼出来的。而是文本、孩子、情感融为一体时的情不自禁地宣泄。这种朗读的意境是我这些年来一直追求探索的。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我收获到了成功。这样的阅读兴趣盎然孩子们能不喜欢吗?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爱上阅读。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只有杨哲例外。刚带这个班时,是二年级下学期。在一堂 作文 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杨哲把身子往后面桌子上一靠,竟笑嘻嘻地说“我,我没有妈妈!”旁边的一个男孩也附和着:“老师,他妈妈不要他了,跑了。”哦!这可怜的孩子。可他居然这样没事人似的笑着说给我。这孩子刚才的笑脸是那么的不纯净,隐隐地,我感受到了一丝悲凉。我决心走近这个男孩子。

后来,我了解到,杨哲的爸爸是个“孔已己”似的人,妈妈心气高,不能忍受和这样一个比较迂腐、懦弱的人生活,便离婚远走他乡了。缺失了母爱的杨哲在心智年龄上总比同龄的孩子小很多,遇到事情时常常茫然不知所措。 那天语文课下课了,我夹着教本往办公室走,杨哲一声不吭地擦着墙根尾随着我。我回头,他蹭了过来,眼睛里含着润润的泪怯声说道:“老师,从明天开始,我爸爸要上晚班,我的 日记 就写不好了。”哦!原来是因为怕日记写不好挨训才提前给老师打“预防针”来了。

“哦,我倒觉得这是杨哲自立的好机会。写日记时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一定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说着我弯下腰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抹了一下眼睛心事重重的样子又转身走回了教室。接连几天交上的日记明显不如爸爸辅导时写得充实了,但却另有一种进步在其中,多了些自己的想法,少了些爸爸的理解。

三年级上学期,《彼得·潘》进入了读书课。读完了以后,同学们纷纷讨论班里谁是那个长不大的“彼得·潘”,好几个同学同时在作文中把这个生活自理能力差,总是赖着、赖着的杨哲和彼得·潘联系在了一起,而杨哲也在作文中歪歪扭扭地写道:“我要是彼得·潘多好啊!不用天天上学,在永无岛上也找一个像温迪一样会讲故事的妈妈,和过家家一样,多么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像极了这个小说中永远哀伤的孩子,他在拒绝长大,但这怎么行呢?人总归要长大,要融入社会和谐共生。我在评语中写到:“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就永远只能是一株小树苗,缺少繁茂的枝叶,你就永远撑不出荫凉。长大有长大的好,生成一棵参天大树,鸟儿也会更愿意亲近你!”就这样我经常在他的日记本上堆砌一些类似的语句,只为唤醒他那颗幼稚的想要“逃家”的心灵。

不久的一天,杨哲又擦着墙根追上了我,小手里捂着一个“亲亲”的果冻,趁我转身,他把这个还带着他体温的果冻塞到了我的手里,就腼腆地跑开了。我想起了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的话:“我们要懂得 儿童 。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白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心中的那份感动啊,我无法言说。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更加默契,我们时不时互相塞点东西攥在彼此的手心里,一张小纸条、一块棒棒糖、一本童书……杨哲在变化---他能把课文读得“落花流水”了、他的钢笔字能得到红笔描画的“油条鸭蛋”了、他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心得了……我静默地享受这一切,这离长大还会远吗?

一学期来,我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我这两年教过的后进生 学习态度 都比较认真,并不是调皮不干,他们也努力了,在家也完成作业,但是完成的质量较差,因此我们在校给他面批面改。虽然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 教学 方法 有一定关系。我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 家庭教育 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小学二年级教育叙事故事5篇相关 文章 :

★ 小学二年级教育叙事故事3篇

★ 二年级教育叙事

★ 小学教育叙事故事6篇

★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精彩例文

★ 小学教育叙事小故事3篇

★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精彩例文(2)

★ 小学英语教育叙事故事精彩范文(2)

★ 小学英语教育叙事故事

★ 小学二年级教育叙事故事3篇

★ 班主任教育叙事故事

★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 教育叙事优秀篇

  • 索引序列
  • 四川教育科学研究院论文一等奖
  • 四年级科学小论文一等奖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封面
  • 教学论文一等奖
  • 教育叙事论文一等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