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各大城市日益严重的乞讨现象却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不和谐的音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迅速增多,在大中城市的部分繁华地段甚至到了“三步一岗 、五步一哨”的地步。流浪乞讨人员死缠烂打、强讨强要、骚扰市民现象日趋严重。乞讨职业化也日趋明显。“成都市的一项调查表明,确需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生存危机的特困人员,只占流浪乞讨人员总量的20%,其他80%主要是强讨强要、职业乞丐及以流浪乞讨为掩护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①这些乞讨者给市民生活、城市交通和社会治安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高发人群。对此,国家和政府曾出台过关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政策,但时至今日,城市乞讨现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而且呈现出复杂化、职业化的趋势。可见,对城市乞讨现象的探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乞讨概况及其分类 1�城市乞讨的含义、方式及现状 乞讨俗称“要饭”。传统意义上的“要饭”是指那些由于天灾、人祸、疾病等难以维持生计的人,为了生存向他人讨要吃的东西,乞讨的场所多是农村。现代意义上的乞讨与传统意义上的“要饭”早已相去甚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乞讨大军早已涌进城市,讨要的东西也不再是口粮,而是钱。 乞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系讲师汤秀娟曾组织了一次专题调查,对135位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乞讨的方式主要有五种:卖艺式;示残、示疾式;示弱式;特殊缘由式;耍赖式。在观察的135名乞讨人员中卖艺乞讨人员占了,其中仅19位是健康人。通过展示自己的伤残或疾病来博得行人怜悯与施舍,占了被调查总人数的。通过展示自身的老、弱、妇、幼等人类脆弱的一面来乞讨财物,这类人往往缠着外国人进行乞讨,是较常见的乞讨方式,占被观察者的。通过种种借口,多以“告地状”或哭诉困难等形式来吸引市民注意、乞讨钱财,占被观察者的。通过无赖的手段,如拦截车辆、开车门、擦车、抱脚、卖花等进行乞讨,占,在外国人出入频繁的地段较为常见。”② 以前,在城市的大街上偶尔能看到个乞讨者,而今在火车站、广场上、天桥上、地下通道里……随处可见。原先,人们在大街上看到可怜巴巴的乞讨者,大都会上前了表爱心,而现在数量众多的乞讨者早就超出了人们的施舍限度。很多人看到一个个乞讨者只能无奈地摇头,以示自己心有余而钱不足。面对司空见惯的乞讨者,人们的爱心和同情心早已变的麻木疲软,似乎对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有人对其躲之唯恐不及。 面对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乞讨大军”,不禁让人心生疑问:难道我国现在真的有那么多要靠乞讨才能生存下去的人吗?曾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戴着墨镜,衣衫破烂却身强力壮的“盲人”,手里拿着一根导盲棍坐在一所小学的大门口乞讨。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都以为他真的是盲人,看到他那么“可怜”,大家纷纷把自己的零花钱都给了他。傍晚,一位小学生到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就餐,却发现白天在学校门口乞讨的那个“盲人”坐在餐馆的一角,嘴里大口大口地啃着鸡腿,桌子上点了很多菜,还有两瓶酒。难怪人们不敢轻易施舍自己的爱心,很大程度上也是怕自己的爱心。 2�对城市乞讨人群的分类 目前,我国城市乞讨现象相当普遍,人员数量庞大,情况复杂,所以,有必要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分类,以便区别对待,妥善处理。从乞讨的真实性来看,乞讨者总体上可以分为真乞讨者和假乞讨者两大类。顾名思义,真乞讨者就是那些真正需要乞讨才能过活的人,而假乞讨者是指那些打着乞讨的幌子,背后却以发家致富、不劳而获为目的人。 真乞讨者又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那些失去劳动能力又无人赡养、无依无靠的贫苦老人(有些并非无子女,而是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这些人大都来自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他们多数饱经风霜、面黄肌瘦,有的还患病在身,为了生存他们走上了乞讨之路。第二类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患有严重疾病的人。这些人有的高位截肢,有的双目失明,还有的身患绝症而无钱医治。为了不拖累家人,他们只得沿街乞讨维持生命。第三类是孤儿。这类乞讨者为数不多,他们大都是父母双亡,无人抚养,最终沦为小乞丐。也有的是患有各种先天性疾病,而被狠心的父母弃之街头。智力正常、四肢健全的孤儿多数会被人收养。第四类是因地震、洪水、饥荒、瘟疫、贫困等背井离乡的乞讨者。由于近年来党和国家的各项福利救助措施得力,这类乞讨者也不在多数。第五类是卖艺乞讨者。这类乞讨者有愤世嫉俗的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和残疾人。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大街上以卖艺为生。在城市的广场上经常会看到这类乞讨者,有的能拉动人心弦的二胡,有的会写一手好字,然而他们却只能以如此高雅的艺术作为乞讨的工具。 假乞讨者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一些为了发家致富、不劳而获,故意打扮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通过编造惨况,捏造事实取路人同情的乞讨者。什么“家夫患绝症、突发火灾、家破人亡、无家可归、飞来车祸……”第二类是假装残疾、病危的乞讨者。如上文提到的装盲者,更有甚者假装身患绝症,跪地求乞。还有的父(母)子或夫妇两人合作行:一个躺在地上,身上盖个布片,另一个则跪在旁边向路人哭诉其亲人患什么绝症,急需重金做手术,由于无钱医治乞求路人帮忙……第三类是控制一定数量的残疾人,尤其是残疾儿童的不法分子,他们强迫这些残疾人天天向路人乞讨,然后从中渔利。这些残疾人完全沦为那些不法分子挣钱的工具,个别不法分子为了增加挣钱的工具,竟然故意把正常的儿童暴摧至残,然后弃之街头,使之为自己乞讨挣钱。第四类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一类假乞讨方式。乞讨者大多是十几岁的初 、高中学生。他们一般出现在火车站和汽车站附近,身上背个包,蹲在人行道边,面前用粉笔在地上写着一行字:求助12(8—20元不等)元钱坐车回家。若有人问起为何无钱回家,他们会说自己的钱包被偷或者说被坏人走了所有的钱。如果偶然碰到这一现象也能让人理解,但人们经常在火车站附近发现以同样的方式乞讨的学生。这就难免让人怀疑了。 二、城市乞讨现象激增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乞讨业”发展这么火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真乞讨人群数量的增加其根本原因在于贫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确实富了起来,然而他们并没有立刻行动起来带动其他人共同富裕,相比之下,另一部分人还相当贫困,特别是在落后的山区农村。由于贫困,很多人生病无钱医治;孤寡老人没人赡养;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政府也无力全部帮助。迫于生计,这些人最终走上了乞讨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家里种一年地的收成还不如在大城市乞讨半年的收入,这客观上给那些想通过不劳而获来发家致富的人提供了“捷径”,从而使城市乞讨队伍不断壮大。“粗略计算,乞讨者在人流较大的地区乞讨,每5分钟约有200至300人经过,有1人施舍1元,1小时就可获得约12元左右,一天乞讨8小时,每日约有20至100元,这样一个月固定乞讨者的收入600-3000元不等。”③ 2.对城市乞讨的管理不力。尽管在2003年我国废除了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正式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然而,这并没有让乞讨人员减少。由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存在“救助内容单一、救助水平低、救助费用难以落实等问题”④,因此,这个新的管理办法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缺少一整套妥善处置城市乞讨人员的机制是管理不到位的根本原因。如果对各类乞讨现象能够有法可循、有制度可依,应该得到救助的能够切实得到救助,应该受到惩罚能够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整个“乞讨市场”就会井然有序。所以,完善一套处理城市乞讨问题的管理机制是规范乞讨市场的当务之急。 3.对通过欺诈行为乞讨的和违法犯罪性乞讨的打击力度不够。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和打击的不力,从而使一些想通过乞讨发家致富和从事违法犯罪的人有了可乘之机,这不仅欺人们的感情,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也损害了那些真正乞讨者的利益和信誉,而且还会影响社会治安稳定。 4.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不够。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好胜心强,不免固执和偏激。因此,如果在对其教育中不注重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造成空有一身本事却愤世嫉俗而沿街乞讨的青年人也不足为怪。另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诚信的缺失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很深。如不及时全面对其引导教育,一些青少年也会因此走上欺诈行乞的道路。 5.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道德的弱化。由于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道德的弱化,出现了很多“富而不养”老的现象。老年人在社会上是明显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农村,他们劳动能力弱,文化知识水平低。当出现子女不养老时,很多人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有的即使知道也不愿轻易把子女告上法庭,他们怕这样反而被子女记恨。于是,当他们丧失劳动能力,无以维持生计的时候,就很可能走上乞讨之路。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却是存在的。 6.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城镇失业人员,同时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还不能覆盖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特别是落后的贫困山区农村。 三、城市乞讨所引发的不良社会问题 正是由于诸多不同的因素才促使“乞讨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空前,畸形发展的乞讨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问题: 1.影响市容市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之后,国际贸易及国际往来明显增加,旅游业日益繁荣,国际友好人士来中国的机会激增,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意国内环境的优化和美化,保持良好形象。而当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流浪乞讨人员在主要的交通要道,或跪或躺,或暴露残肢匍匐在地,强拦强要,甚至恐吓、骚扰行人,损害了城市形象。这不仅影响“市容”,而且还事关“国容”,影响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显示。另外,我们还必须警惕国外敌对势力可能利用乞讨现象丑化中国。 2.致使“同情疲软”,真正的弱势群体难以得到救助。由于目前乞讨的目的真假难辩,遍及全国各地的乞讨现象使社会大众熟视无睹,漠然视之。因对乞讨者的好心施舍经常被欺,就会造成人们“同情疲软”,导致很多人拒绝捐助乞讨者。久而久之,这样会使人们的同情心削弱,恻隐之心淡化,造成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得不到救助,长而远之更使我们的社会丧失起码的同情心。这种被削弱的同情心会影响到青少年,尤其是儿童,使得少年儿童的同情心逐渐丧失,最终将对社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3� 影响社会稳定。一方面,乞丐被公认为“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他们无以谋生,居无定所,无所依归,往往铤而走险,越轨犯罪,导致社会的动乱不安。另一方面,乞丐属于没有正当职业的、游离于社会管理、不在社会正常秩序之列的游民。一个社会游民越多,社会也就越不稳定。这是由流动人口与社会动荡的天然联系决定的。当大量游民涌入城市时,城市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为了生存和发展,乞讨者要求分配权力和财富的欲望十分强烈,这就难免产生思想、道德、行为乃至秩序的混乱。例如一些乞讨者在交通道路强行擦车乞讨,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威胁到公众安全。 4.助长惰性风气、破坏民族精神。丐帮中流行着“三年讨饭,不愿做官”的口头禅,可见,乞丐们的物质贫困往往伴随着精神上的堕落。职业乞丐长期“叩门乞良推恩少,仰面求人忍辱多”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人格萎缩,散漫不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铮铮铁骨,乞讨是与我们民族精神背道而驰的现象。“精神贫困”随着丐业的发达,蔓延开来,必将腐蚀我们的民族精神,养成懒惰的国民性。当前我国乞丐为了获取钱财,不顾廉耻,采用阻挡、漫骂、下跪等方法纠缠行人,完全丧失了人格尊严,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违背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5.影响流浪儿童的身心发展乃至国民素质提高。流浪乞讨人员中,有不少是儿童,更多的是残疾儿童。教育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岁以后开始逐渐认识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最先体会到的是父母给予的爱,在这种爱中,他们才会有安全感,才能学会善待别人。”而小乞丐们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是畸形教育,长期缺乏爱抚和关怀。这样一来,就会对社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和敌视心理。长大成人后必然会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云大杀人案”中的马加爵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就是对全社会的警示。 6.为疾病传播提供了途径。由于乞讨人员大都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个人卫生得不到保障;另外他们风餐露宿,饮食不卫生和个人对于疾病的防治不力,这些都给各种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⑤ 四、全面加强城市乞讨现象的管理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把乞讨当成发家致富的“金钥匙”,这就是对那些辛苦劳动的人们的一种亵渎。那些组织残疾人为自己乞讨的不法分子若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他们会更加放肆地危害社会。那些假乞讨者若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真正需要同情和关心的乞讨者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因此,要妥善处治城市各类乞讨现象。 1.根除乞讨的治本之策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的确,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到所有的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衣食无忧,人人安居乐业,就不会有人乞讨。毕竟,乞讨一般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之路,也不是什么光彩的行当。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是减少乞讨现象的重要途径。因为大多数乞讨者都是来自这些贫穷落后的地方,所以发展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国家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政策扶持,并提供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高素质人才向这些地区流动。其次,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资金投入,重点建设一批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的基础设施。再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发展特色经济,合理利用资源。例如在有条件的山区发展旅游业;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办厂矿企业,以便增加劳动就业;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水电站或者发展水产养殖等。在发展经济和开发资源上国家和政府给予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帮助和扶持。另外,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的教育,提高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是导致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先进的发展观念是帮助落后地区人们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最后,科技扶贫与经济扶贫相结合。在落后地区大力推广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高科技成果,让高科技的成果尽快惠及贫困地区的人民。这是帮助落后地区走上富裕的快捷途径。 2.制定一整套对乞讨人员的救助安置政策法规。根据乞讨的具体情况,分类对待:对于真乞讨者,愿意接受救助的,老人送到养老院,儿童送到孤儿院。对于不愿意接受救助的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电子档案,以便相关部门的管理。对于假乞讨者,情节较轻的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适当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另外,在报纸和媒体给以曝光,以儆效尤。 3.缩小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公平的个人收入氛围。杜绝乞讨比农民种地收入高的反常现象。如果乞讨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就不会有那么多假乞讨者借此作为生财之道。另外国家和政府也可以对乞讨的内容进行规定,比如,对乞讨者禁止讨要钱财只能讨要食物和生活必需品。 4.建立健全城市乞讨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应建立专门安置社会流浪乞讨人员的养老院和孤儿院,以保证真正需要社会关心和帮助的乞讨人员基本生活。 5.严格规范管理“乞讨市场”。对国家实在无力安置或不愿接受国家救助的乞讨人员进行登记注册,对乞讨的方式、地点、范围进行合理规定。乞讨要做到文明乞讨,不扰乱市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治安。 6.在全社会营造勤劳致富、艰苦创业光荣,不劳而获、欺诈行可耻的良好氛围。通过大众传媒及其他有效方式对利用乞讨进行的行为批露、曝光,帮助人们辨别真伪、打击丑恶。使那些有不良乞讨动机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美德。古语云:“百善孝为先”,使老人能老有所养、安度晚年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年轻人应尽的义务。
《民生改善的问题及规制路径初探》,载《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0期,《民生基准的概念、体系及完善路径》载《理论导刊》2011年12期,《给付行政视域下的失地农民保障研究》,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土地监管的课题类型分析及法制化路径论纲》,《农业经济》2011年8月;《试论政治解决途径在我国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中的选择性适用》,《比较行政法——方法、规制与程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构建我国土地裁决机构的制度设想》,载《学术交流》,2010年第4期;《社会保障民营主体协同治理及其公法规制》,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政治解决途径在我国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中的选择性适用》,载《农业经济》,2009年第6期;《土地征用中农民给付行政基本理论问题探析》,载《学术交流》,2007年第8期;《对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制的几点思考》,载《行政与法》,2010年第6期;《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系统的构建》,,发表于《学术交流》 2004年第11期。《行政权运行机制试析》,发表于《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国家科研项目监理与系统工程》,发表于管理类核心期刊《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第1期。《国外土地资源管理的有益启示——从行政法学视角》,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完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行政法学思考》,廊坊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分析,高鉴国主编《社会福利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出版社,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多元嵌套结构下的情理行动,《学海》我国城市社会福利服务的弱可获得性及其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略论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载田玉荣主编:《非政府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血缘利益群的形成:东村家族,载柿崎京一、陆学艺:《东亚村落的基础结构》,(日本)株式会社御茶水书房,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结构性张力与适应性发展,载杨团、王思斌主编:《当代社会政策研究-3》,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略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结构,《北京大学学报》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河北学刊》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学习与实践》转型中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文史哲》底层贫弱群体接受帮助行为的理论分析,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学海》和谐社会建设与农村老年社会政策的发展,《人口研究》,社会政策实施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江苏社会科学》,体制变迁中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村干部权力竞争解释模型之比较,《北京大学学报》,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的“任务中心模式”-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实证研究,李永新、王思斌,载《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过程分析,(湖南)《文史博览》雷洁琼的社会工作思想与实践,《社会工作》,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断裂与弥合,《江苏社会科学》,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从管制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北京大学学报》,我国社会工作在转型社会中的社会责任,载王思斌主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混合福利制度与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农村发展的困局,载《世纪大讲堂》第1辑,辽宁人民出版社,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改善与社会政策的调整,《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共事依赖:乡-村干部关系的一种模式,载王汉生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社会学研究》,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论民本主义的社区发展观,《社会科学》(上海),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北京大学学报》社会转型中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社会工作教育专刊)目前中国农村问题的社会学分析,载《思想的声音-在北大听讲座》,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使命,《中国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利他主义的社会互动,《中国社会工作》当前我国社会变迁中的社会政策,《中国社会保险》我国诸社会工作之内涵及其比较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社会学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理论与现实,载乔健:《社会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出版,1998中国农村城市化滞后现象分析,载胡耀苏、陆学艺:《中国经济开放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略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制度分析,《社会学研究》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转型期我国社会福利服务的参与,《社会科学研究》(四川)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前景分析,《中国社会工作》年以来中国企业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卢晖临、鄢盛明、刘德寰合作),载李楯:《现代企业制度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管理区干部和村干部的互动过程与行为(合作,第一作者:王荣武),《社会学研究》中国人际关系初级化及社会变迀,《管理世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与谢立中、马凤芝、程为敏合作),《中国社会工作》1996年2-3期乡村干部之间的交往结构分析(合作,第一作者:王荣武),《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家族意识在农村工业化中的作用,载《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迀,与孙立平等合作,《中国社会科学》社区照顾对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社会工作研究》区街经济与社区发展(与王汉生、程为敏、卢晖临合作),《社会学研究》社会工作教育的国际通则与我们的选择,《90年代的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管理初论,《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农村发展的组织依托,《北京大学学报》略论我国农村亲属社会的变迁,《社会学与社会调查论文集》英国的社区照顾及其启示,《社会学与社会调查》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社会学研究》我国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探析,《社会工作研究》苏联社会结构的变动与现状,载何建章《当代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分层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婚姻观念变化对农村社会亲属化的影响,《农村经济与社会》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应具有的时代特征,《社会学与社会调查》信息过滤及其对社会管理的影响,载《社会科学研究》(四川)略论当前社会失调的原因及其治理,闻武,《社会学与社会调查》东莞的外来劳务大军,载《东莞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相对剥夺”与改革环境的建造,上海《社会科学》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改革中的农村家庭关系,《婚姻与家庭》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交往概念的社会学涵义,《社会学与现代化》 and Sibin Wang,2008,Revit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in China: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agency in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Angelina and Sibin Wang,2008,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中国社会工作期刊》)Volume 1 Number 1 April,Routledge Tayloy and Francis Group,USA .Interest Compensation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and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The Age of Social Policy and Governmental Capacity-building in Social Policy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Winter 200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eking Help and Offering Help in the Chinese Society: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in Social Work in China. A Snapshot of Critical Issues and Emerging Ideas. Edited by TAK TSANG,2004On the Politics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ies in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ummer 2002
劳动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劳动社会学论文题目有哪些可以选择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劳动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1.我国城市职业乞丐研究
2.国际分工碎片化与劳动阶层就业. 收入分化--一个分析方法
3.贸易全球化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4.加快建立以劳动力调查为主的失业率统计改革步伐
5.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分布效应研究
6.浅议基层劳动工资统计中的问题与建议
7.社会排斥型差等正义批判及其矫正--以劳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为例
8.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
9.关于大学生打工问题的法理探究
10.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文献述评
11.人力资本. 融城能力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
12.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3.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与反歧视政策研究
14.流动的消费本土性:劳动力迁移中的文化随迁--以本土性饮食文化的跨境流动为例
15.家庭劳动是否降低工资收入--基于CHNS的证据
16.“技术-劳动”的性别分工--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阐释
17.中国外资企业女性劳动力收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8.浅议如何提高劳动统计分析质量
19.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近代白族妇女劳动就业状况
21.浅谈老年人力资源开掘--基于老年社工理论视角
22.追求幸福莫过于尊重劳动
23.川东革命老区妇女当下生活状况研究
24.城郊被动城市化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研究--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
25.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6.中国城镇中年男性和女性的家庭照料提供与劳动供给
27.居住条件. 工作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
28.谁偷了你的好工作
29.现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30.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31.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群体婚姻家庭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32.中国古代西部地区妇女的女织劳动研究
33.社区工作者的情绪劳动研究--潜层剖面分析的视角
34.性别视角下已婚女性赴日打工家庭策略研究
35.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情感劳动的再探讨
36.劳动时间与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基于湖南省农民工三融入调查数据的分析
37.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38.打工家庭与城镇化--一项内蒙古赤峰市的实地研究
39.家庭收入变化. 夫妻间时间利用与性别平等
40.农村“留守妻子”的生存现状及其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41.性别. 风险偏好与竞争意愿:基于真实劳动的实验研究
42.陕西榆林937个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43.川东革命老区妇女当下生活状况研究
44.承前启后:袁方的劳动社会学思想
45.作为职业. 身份. 地位和文化的农民角色--基于功能分析的视角
46.女性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47.工作投入概念应用
48.黑龙江省农村与垦区农村空心化对比研究
49.国外残疾人就业政策转型:从保障到融合
50.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诱因及改善举措
51.试论休闲活动的本质特征
52.河南省农民工务工地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53.发挥老年群体潜在价值助力实现中国梦
54.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与对策--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55.浅析“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村社会工作
56.国外产后女性就业政策研究
57.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经验分析
58.新生代农民工回乡与留守的意愿探析
59.农村分工深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60.社会结构的散流化及其治理
61.建立劳动力市场监测与统计体系的思考
62.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国失业率的影响:理论与验证
63.低生育率背景下女性劳动参与水平. 特点及变动趋势
64.家政女工体面劳动赤字的社会排斥分析--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65.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
66.情绪劳动的内涵
67.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68.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与社会稳定问题探析
69.国家. 市场. 家庭在妇女福利中的角色与作用
70.生育对职业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7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72.统计口径缩小对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影响的实证
73.简析职业女性人际交往能力及培养对策
74.女性农民工就业歧视现状及成因分析
75.试析女性流动人口职业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76.浅析青年农民工幸福感
77.社会工作对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介入研究
78.传统农区女性农业技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79.农村劳动力迁移时间对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
80.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女性失业问题简析
81.超老龄社会中的日本女性再就业问题
82.农民工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
83.工作-家庭平衡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84.职业机会. 收入增长与就业质量主观评价
85.美国养老事业的财政支持研究
86.关于工业革命时期城镇下层儿童生存状况的思考
87.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统计分析的应用
88.城乡女性劳动参与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89.经济的服务业化和女性劳动
90.从“找份工作”到“体面劳动”:都市青年的就业新期待--基于我国青年就业质量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91.“新农合”制度对农村妇女劳动供给的影响
92.居民家务劳动时间经济价值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93.代际收入流动的社会经济学分析
94.女性劳动参与. 生育行为选择与人口红利研究综述
95.探索城市职场女性的困境和成因
国家促进老龄劳动者就业的精细化策略
97.职业对劳动力时间配置选择的影响:以家务时间为例
98.角色定位. 价值冲突和模式选择--略论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
99.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收入差异:一个社会资本的解释
100.供求关系视角下马克思就业思想进路及启示
101.农民工的心理诉求应予关注
102.办公室政治. 情绪劳动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实证研究
103.智力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支持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沙市个案调查
104.当代中国女性道德状况调查
105.充分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谈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106.作为自我治理的劳动--约翰·洛克劳动观简析
107.关于我国性别劳动分工的影响因素研究
108.职业指导要以贫困线为基础
109.双层劳动力市场下的居住隔离--以上海市居住分异实证研究为例
110.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女性婚姻观
111.非农工作经历与农民社会关系网络
112.性别观念. 现代化与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
113.家庭结构如何影响流动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格局?--来自CHIP2007年的证据
114.三大劳动群体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115.雇主品牌构建与和谐劳动关系
116.从劳动理解社会--阿兰·图海纳的贡献
117.山西省青年劳动者就业质量的思考
118.浅谈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思考
119.统计分析在劳动保障有关工作中的应用
120.农民工就业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代际差异分析
121.外出打工,你准备好了吗?
122.老龄化背景下的日本高龄者雇用政策
123.中外被退休案例中的平等诉求
124.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基于昆山市的调查
125.社会工作分阶段地介入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改善
126.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X村农村富余女性的调研
127.不可小觑的“女性职业化”
128.农村劳动力迁移. 老人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介入方式分析
129.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30.劳动关系治理与工业社会秩序的建构--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的企业社会工作
131.劳动收入份额及其变化趋势
132.中国外流劳动力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调研的经验分析
133.福利企业残障员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34.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135.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成因及对策
136.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安全感状况及提升策略
137.对底层劳动妇女形象刻画的比较--以鲁迅. 郁达夫. 许地山的小说为例
138.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内地城市融入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139.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问题探析
140.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的困境与出路
141.基于若干统计问题讨论的国际接轨因素分析
142.女性社会工作者与情感劳动:一个新议题
143.广东省劳动就业环境现状与对策
144.典型低收入群体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45.优化下岗职工社会支持系统的社会工作研究
146.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生课堂上的应用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147.西北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职业获得与教育. 社区关系研究
148.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城市融入分析
149.家庭结构. 重大疾病和农村劳动力迁移
150.天津:社区工作者劳动报酬每人每月1500元
151.浅析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152.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内在机制
153.银川市养老服务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对策
154.梦想在劳动中飞扬
155.区域身份认同与团队劳动供给--基于印度旁遮普人与孟加拉人的实验研究
156.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经济学解析
157.职业性别隔离视域下会计职业女性化问题的思考
158.失地农民就业的社区支持体系研究
159.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社会工作实务探讨
160.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劳动力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
161.养老保险金与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实证检验
162.控制流浪乞讨人员数量的经济学分析
163.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 规律及对策研究
164.传统中国乡村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结构的嬗变--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探讨
165.论向警予的女权主义思想
166.关于异地务工人员融入珠海社会的思考
167.家庭策略对双流动家庭性别分工的影响
168.国外女性就业促进的社会支持模式
首先你要去了解 社会转型是怎么转。 然后 社会救助工作是什么。有无先进的好的model可以借鉴。这样的选题,是因为社会现状和当今社会问题(具体的还需你自己查)而提出来的(当然也需要文献参考来提供依据)。
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新制度实施七年来,各省市通过创新观念,拓宽工作思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遇到了救助制度不健全、部门协调不畅通、职业流浪乞讨人员不接受救助、特殊对象核实难、护送当地不配合等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救助管理工作的发展,需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1、出现管理盲区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有因灾害或生活困难而流浪乞讨者,他们确属社会救助的对象;有以乞讨为生财手段的好逸恶劳者,属于特殊教育的对象;有以流浪乞讨又无理上访或偷摸拐从事违法活动者,属于社会治安管理对象;有少数犯罪逃逸或流窜者,属于刑事惩治的对象。对于拒绝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公安机关、城管等部门在管理中,均存在缺乏执法依据和执法手段的问题,那些特殊教育的对象、治安管理对象、刑事惩治的对象,已经成为管理盲区。2、自愿求助者少在实地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别的救助站转来的需要本救助站进行安置的流浪乞讨人员,仅有一小部分人是自己寻求救助的。而在这一小部分自愿寻求救助的人当中,大部分属于暂时还没有流浪乞讨的投亲不着、务工不着、无钱看病、从家里走失、被偷盗等有临时困难的人,真正有长期生活困难的人,反而选择在外长期流浪乞讨,拒绝进站接受救助,救助管理站也因此曾经一度出现无人可救的局面。3、管理救助方式简单对待进站受助人员,救助管理站的工作程序几乎无一例外的为接收进站——采集信息——联系流出地政府或流浪人员家属——送其回家或由流出地政府接其回去。工作人员几乎不跟受助人员进行与采集信息无关的交流,也从来不去了解不同受助人员的特殊需求,缺乏对不同类型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特征等分析和交流,特别是在救助中依然把求助者置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给予施舍性的物质救助,使求助者难以接受。4、缺乏专业工作人员目前的救助管理站尚未完全脱离原先收容遣送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都是原来收容遣送站的工作人员,虽然机构性质发生了改变,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他们在长期工作当中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养成的工作态度已经很难改变,有的工作人员习惯了对受助人员冷言冷语,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和现行的新办法发生冲突,但事实上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相距甚远。5、救助制度不健全虽然国务院颁布了《救助管理办法》,民政部也下发了《实施细则》与“两个规范”,但从六年的实践看,这些政府法规和规章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欠缺和问题,因而对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长效机制,对一些违法现象的查处也失之于宽。(1)救助对象标准操作性不强,限定范围与实际有偏差。救助管理制度规定的救助对象是生活无着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民政部制定的《实施细则》第2条规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需要同时满足4个条件: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而访谈中了解到,这4个条件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对求助人员“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可以投靠”的判断,只能靠简单的观察和听求助人自述。就算他们身上装着钱包、带着现金甚至存折,工作人员因为没有权力检查也只好把他们视作无力解决吃住。有无亲友可以投靠,也是依靠求助人本人叙述的,如果他本人不肯说,即使他们有可以去寻求帮助的亲戚朋友在杭州打工或者做生意,救助站也就无从知晓。“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这一条也无法实施。有些痴呆傻等特殊人群,无法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也就无法了解是否可享有以上待遇,但救助站也不能因为无法判断而将他们拒之门外。“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标准也不易操作。在现实中,很多人会因为各种情况暂时陷入困境,例如出门打工找不到工作而囊中羞涩,到其他城市旅游钱包被偷、投奔亲戚途中遇后身无分文等等。这些人突然遇到困难需要得到帮助,但不一定会丢下脸面上街乞讨。如果这类人员前来求助时,救助站遵循规章制度不给予救助,则过了几天这些人很可能就真的陷入沿街乞讨的窘境。综上所述,《救助管理办法》中确定的4个救助条件要求同时满足,限定过于严格,若按此执行必定会排除一些确实需要救助的人员。按照规定,对求助者要询问其姓名、年龄、户口所在地、身份证、近亲属等一系列详细资料,并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大量信息均来自于求助者本人口述,很多情况难以核实,给救助工作带来困难。一些迫切需要救助的人也许因为年龄、疾病,无法提供准确而完整情况;部分属于故意编造虚假姓名、有意隐匿真实情况则更是无从查考。另外,求助对象多从偏远落后地区流出,通讯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核对工作量非常巨大,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而受助人员情况的复杂性却要求必须尽快安置,防止他们的大量聚集对救助站正常秩序造成影响。(2)救治、安置特殊人群的可持续性不高。按照《实施细则》第9条规定:有关受助人员在站内突发急病的,救助站应当及时送医院治疗。但实际工作中一些救助站救助工作难以开展,原因在于治疗“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产生高额医疗费用,救助工作资金压力巨大难以为继。个别受助人员来站前就患有慢性病、传染病、甚至是绝症,冲着治病目的而前来求助,入站时隐瞒病情,又拒不提供个人真实情况,入站后病情出现恶化,作为救助站只有先送他们到医院治疗。这些病都需要住院治疗,即使是维持病情稳定也需要一笔很大的经费支出。按照规定,病卧街头或流落街头的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都不符合自愿救助范围,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另外,精神病人的救助管理一直是救助工作中的难题,一些救助站内突发精神病造成其他受助人和工作人员伤害的例子很多,对精神病人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强制性措施、采用什么样的强制措施在新制度中都没有明确,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虽然《救助管理办法》第13、14、15条比较详细的规定了受助人员的安置措施,但在实际运行中遇到了受助人员返家难问题,例如一些痴呆傻、精神病不能提供信息,无法联络,救助期满后根本无法送出,特殊类别受助人员“站内滞留”严重。此外,“流出地救助管理机关派人接回的规定不明确”,流出地接人的积极性也不高,实践中并不主动配合接回特殊人员。尽管按照有关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救助期限的可以延长救助,但所谓“特殊情况”对那些特殊人群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普遍情况”,给救助站带来很大压力。对无法查明亲属的特殊人员,救助站按规定要报上级民政部门申请进行安置,这无疑加大了流入地政府的安置压力,而能安置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流入地政府经济发达,各项工作协调好,职能部门完善,还能考虑妥善安置。若部分流入地政府安置不下去,造成这些痴呆傻人员长期滞留在救助站,就会牵扯救助站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会影响正常救助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根据《实施细则》第17条规定,救助期满受助人员应当离开救助站,但实际工作中,发生过受助人死活都不愿离站的情况。如何终止救助?又不可能强行推出或丢出救助站。还有个别求助人员会重复到救助站求助,而《救助管理办法》中对于提供救助的次数并无明确可执行的依据,导致救助站开展工作难度很大。所以说这两点上救助制度也不具备可操作性。(3)与相关制度的衔接配套不够。新制度作为一项临时救助制度,对于帮助解决受助人员暂时的生活困难可以发挥作用,但要帮助受助人真正摆脱困境,则需要依托其他制度的支撑,从实践中来看,尚存在与相关制度衔接配套不够的问题。《救助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对于一些真正长期流浪乞讨、生活无着的人来说,救助站的临时救助不能持续地解决问题,送回原住所或原单位更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在当地无法谋生而流动出来的。正因为无法解决根本生计,这部分人宁愿风餐露宿也不愿意前往救助站求助。对一些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流浪儿童而言,他们需要长期的住养式福利照顾,而救助站对这些需求根本无法做到。当前来看,由于得不到相关制度的帮助,受助人生活困难的根本问题难以解决,许多人为求生计重新走上外出流浪乞讨的道路。归根结底,新型救助管理制度救急救难但不救穷,与某些制度之间很难配套衔接,削弱了救助制度的实施效果。6、职业乞讨问题难以解决自2003年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后,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不能再通过强制手段规制流浪乞讨人员,全国各大城市街头出现了不少职业乞丐,他们以乞讨为职业,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博取同情,借机乞讨钱财。因乞讨“收入还不低”,他们情愿露宿街头,多不愿意接受救助,更不愿意返回原籍。据一篇新闻报道,职业乞丐回报比较丰厚,有的残疾乞讨人员,现在都有了手机;个别职业乞丐每个月能寄回家2000元;有个乞丐乞讨了4个月,吃过用过以后,身边存折账面还剩9000余元。难怪一些地方流传着“城里磕头,回家盖楼”等顺口溜。职业乞丐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影响了城市秩序,滋扰了市民正常生活。有些乞丐死缠烂打,强讨硬要现象突出;有些丐头拐或引诱少年儿童,甚至胁迫摧残儿童作为他们挣钱的工具,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些乞丐的乞讨手段日趋专业化、团体化。按照人性化的立法精神,新办法贯彻的是自愿原则,如果职业乞丐不愿接受救助,救助站也无计可施,尽管采取了街头劝导救助等手段,效果甚微,往往工作人员一离开他们就会继续乞讨。而只要职业乞丐没有违反法律,有关部门就不能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这使得破坏市容、强讨强要的职业乞丐处于管理的真空地带。社会上一些不知详情的人却认为流浪乞讨人员(包括非职业乞丐和职业乞丐)增多,就是政府设置的救助管理站不作为,毫无疑问将其置于“不作为”的问责之下,因此,面对职业乞讨,救助管理部门陷入无法管、又不能不管的尴尬局面。7、部门间协调不够畅通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不应该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它需要民政、公安、城管、交通、卫生等职能部门联动互补、相互配合。如果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好,工作中互相推诿踢皮球,急需救治的流浪乞讨病人极可能延误治疗,长沙市救助站门前死亡的流浪汉便是前车之鉴。但是,救治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病人一直是政府救助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在对精神病、上访等流浪乞讨特殊对象的救助方面,公安、卫生部门还不能够很好的履行各类法规政策规定的部门职责,与救助管理站一起做好特殊对象的救助工作。在救治精神病等各类病人方面,卫生部门仍存在推诿拒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了对精神病人生命权益的保障。公安部门救助过程中存在职责履行不到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护送特殊病人到站门口,未办理交接手续径自离去;丢弃护送对象现象仍时有发生;甚至违反自愿救助原则,对不愿救助的上访人员,常以命令的方式要求救助站接收。深究这些情况存在的原因,在于个别职能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在主观意识上重视自身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有不可推卸的职责,认为救助工作中民政部门、救助站是主角,自己只是配角,政治上缺乏敏感性,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因此,实际配合中有时表现不够积极,有推诿工作的情况发生。孰不知,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合唱”,能否唱好让观众满意,主角、配角都要认真演唱好,谁唱得不好,都会影响救助工作的整体效果。8、未成年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难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很复杂,有些未成年人的流浪乞讨儿并不是真正愿意乞讨,他们受人拐卖、利诱、控制、胁迫,甚至为博取同情受到人为致残,成为不法分子挣钱的工具。流浪儿童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救助工作由“强制”改为“自愿”后必须面对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没有行之有效的解救办法。新办法废止了以往的强制收容,对那些受人控制、没有主动去救助站的流浪乞讨儿该如何进行保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流浪未成年人的返乡工作很难开展。由于甄别身份存在困难,并且这些流浪少年从小缺乏关爱,在接受救助后不愿重返家庭,编造虚假姓名或隐匿真实情况,只能将其滞留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长期供养。三是简单化的救助方式难以满足流浪未成年人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提供服务以生活救助、物质救助为主,容易忽略思想文化等针对性的精神教育。四在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过于笼统,救助管理办法针对的主要是成年人,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而言,可操作性不强,甚至有不少不适用的地方。该法规定,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承担临时监护责任。但现行法律没有界定究竟是属于委托监护还是法定监护,以及临时监护的具体内容。法律的空白使救助保护中心在开展工作时小心翼翼,顾虑重重,担心某些工作好心办坏事。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城市流浪乞讨现象也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如乞讨人数剧增,多数乞讨者只以要钱为唯一目的;职业化、团体化乞讨比重增加;经营乞讨人员的现象增多;乞讨群体的年龄结构向低龄化发展,等等。 建议:流浪乞讨现象是一种世界性的痼疾。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政治经济原因,又有文化心理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人性本身的原因,因此要解决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目前较为理想和可行的措施包括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加强救助工作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对违法乞讨行为进行有效打击,特别要抓好未成年人流浪乞讨行为的救助与管理,同时,尽可能的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到救助中来,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实施细则》运行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救助范围过于狭窄,许多临时碰到困难的求助人员因不符合条件无法获得救助,而在现实中救助站出于各种考虑通常会给这些人提供救助。故不妨放宽救助对象的范围,由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扩大到生活无着的“流动人口”。只要是确实遇到了应急性困难,自身无力解决,在查证属实后救助站可以予以救助。当然,范围放宽后提供的救助服务也应做适当调整,以确保救助站资源最优化配置。比如,对外出旅游、出差被偷被抢者,可以学习大连“一元钱存折”做法,即救助站在各大银行和邮政储蓄,花1元钱给受助人员办理个人储蓄账户,让联系到的受助人员家庭或单位在第一时间把钱汇到该账户,以解燃眉之急。2、限定重复救助次数现实中许多受助对象在救助站免费吃住好几天,买好车票送走没过多久又回来求助,来来回回很多次。他们还会抓住政策的漏洞说,国家又没规定,到过救助站的不准再来。由于《救助管理办法》没有规定救助的次数,才造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救助站会重复救助着同一个人。因此,当务之急应该修改有关细则,设定在一定时间内的救助次数,不得连续接受救助,让救助站能腾出更多人力物力去救助其他更需要救助的弱势人群。3、明确精神病人救治程序《实施细则》第5条规定,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因此,目前很多地方发现街头流浪的精神病人后,通常按照规定将其送往救助站,再由救助站联系送精神病医院进行救治,这样的程序就过于繁杂,转送过程中时间长,易造成某些不确定性伤害,还浪费了救助站大量精力。可以考虑在《实施细则》中特别明确精神病人这类特殊人员的救助程序,公安、城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或在公共场所发现流浪的精神病患者,可负责直接送到精神病医院先就治,其间救助站再到医院进行甄别、鉴定、核实,可以提高就治效率,减少中间转手环节。4、要加大救助力度乞丐虽然没有减少,但是救助站却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但是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出于同情和爱心,往往施舍钱物简单而直接的帮助“乞丐”。解决这个问题前提是救助措施要先到位,一定要加大救助力度。首先,要在车站、码头以及繁华闹市区设立醒目标志,标明救助站地址、救助热线、救助范围等内容,让市民和求助人员一目了然。其次要购置几辆面包车,车身大大写上“社会救助”字样和热线电话,经常停放在市区繁华地段,同时发放一些宣传资料,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方便群众告知、引导乞丐前往救助站自愿受助。第三要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经常上街劝导“职业乞丐”,使其无“生意”可做,心明眼亮的市民也能洞察一切。如此一来,失去“市场”的乞丐,自然会悄无声息的消遁。5、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一个部门是不可能做实、做好的。针对救助管理中存在的责任履行不到位、部门配合效果不是太好的情况,政府在加大救助资金与软硬件设施投入与支持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规范民政、公安、城管、卫生等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建立或利用协调机构对各部门进行更好协调,既防止某些部门推诿扯皮,又可整合资源,有效开展救助。民政部门作为救助制度的执法主体,综合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救助管理站发挥主力军作用,具体负责流浪乞讨者的救助工作,且要主动与其他部门联合,增加对街头流乞人员的巡查频次。对老弱病残等流浪者,公安、城管部门有引导和护送职责,将其劝说或引导至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危重病人或精神病人等,先护送至指定救治病院,由卫生部门积极治疗。财政部门要将救助经费列入每年预算,建立稳定增长的救助资金筹措机制。应遵循“自愿求助”的原则,公安部门不能一遇到求助人员,不履行告知、引导义务,就直接用警车送往救助站,要因人因事区别对待;也不能盲目宣传救助站免费提供食宿及返乡车票等来误导求助人员。对钱物被盗被劫人员,公安部门应立案侦查,为民解忧,也不能一送了之。如果流浪乞讨人员不听劝阻,影响了社会秩序,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进行治安处罚。对强讨恶要、有违法犯罪嫌疑的流乞人员及幕后操纵教唆人员,由公安部门依法查处。对那些耍无赖、语言威胁,甚至自残的“职业跑站”者,救助站可建议公安部门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必要时强行带离,从而维护社会治安与救助站管理秩序。当前救助站在核实求助人身份上颇费周折,而身份识别本就是公安部门的强项,若能得到他们的配合,则有利于救助的推进。交通、铁路等有关部门也应配合好救助站的工作,实行照片和凭证配套制度,严格检查,避免“跑站”者票成功。另外,民政部门内部的机构组织之间同样需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增强履职能力。在民政机关内部,明确各地民政、救助机关职责,设立受助人员转送统一协调机关,确保受助人员接回渠道顺畅。特别要明确受助人员流出地民政部门的责任,对不配合流入地民政部门、救助站工作的,流入地救助机关送回受助人员往返交通费、差旅费应由流出地民政部门负担。配套措施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首先,尽管国家在2003年相继出台了两个法律文件,但过于原则化的条款内容,使得救助管理工作操作性不强,落实难度大。其次,对于出现的管理盲区,也应当从立法的角度予以增补和完善,如将职业乞讨人员纳入救助体系,使得对职业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最后,新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必须注意和《残疾人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的相互衔接与配套。2、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救助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第一层面是对其基本生活进行救助,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以保证其能够维持生存;第二层面是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救助,以帮助他们自食其力、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目前,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停留在第一层面,忽视了心理层面的救助工作。而心理救助需要将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方法,主要侧重于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等精神层面上的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工作应当高度关注并提供帮助的对象。3、救助站与高校联动,建立互惠合作关系缺乏高素质、专业的工作人员是救助站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可以在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利用高校资源,通过救助站与高校的联动,建立一种互惠合作的良好关系。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有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也就意味着这些学校在这几个领域拥有比较充足的师资力量以及一定规模的在校学生,这对于救助站来说,也是一项可加以有效利用的宝贵资源。4、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除了依靠国家财政外,还应当呼吁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加入到救助工作中来,争取捐款捐物,缓解资金压力;向社会招募义工,缩减开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方式筹得的资金,其使用都必须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布,让社会各界的爱心落到实处。5、多管齐下严厉打击非法行乞(1)教育和引导市民不要盲目施舍钱财给乞讨者。政府管理部门要用多种方式宣传救助管理办法和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向公众声明政府有能力且正在努力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报道职业乞讨赚钱现象的内幕,通过揭露乞丐各类常用谎言和行术,教育市民识别敛财职业乞丐。提醒市民如发现职业乞丐,应积极及时地向公安机关举报。同时,呼吁市民理智表达同情和爱心,不要盲目施舍钱物给乞讨者,防止被一些好逸恶劳的“职业乞丐”取钱财。市民想要行善时不妨去专门的慈善机构进行捐助,盲目的施舍行为少了,职业乞讨现象自然就会随之萎缩。(2)通过立法规范乞讨行为。《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充分考虑对流浪者的人权保障和人性化救助,却在规范流浪者行为,尤其是治理职业乞讨现象时束手无策,需要通过相关立法予以规范。例如,可通过《刑法》修正案形式设立“操纵、胁迫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罪”,对组织、教唆、胁迫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达到非法牟利目的的“丐头”、“黑帮”用法律手段进行严厉打击。对于街头强讨恶要、死缠烂打妨碍他人自由、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公安执法人员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关条款采取“制止、劝离、强制带离等”强制措施来加以约束和管理,着力解决救助工作中“无法管”的问题。同时,要立法明确公安、城管、民政、财政、卫生等各部门对职业乞讨管理所承担的职责,真正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3)坚决打击并取缔非法行乞活动。非法行乞活动主要有未成年人行乞、欺诈性行乞、有组织的团伙行乞、胁迫或诱他人行乞、以行乞为掩护从事犯罪行为等。政府应当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行乞,对未成年的流浪乞讨儿,可以参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款,对其进行强制性救助,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对欺诈性行乞,应根据有关法规将所得视为欺诈,予以依法追缴,并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制裁。对有组织的非法行乞和以乞讨为名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恶势力团伙,以及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者,要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防止黑恶势力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混杂在流浪乞讨者中间的刑事犯罪分子,公安机关应给予坚决打击,以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6、强化流浪儿童保护性救助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流浪儿童,政府需要实施有别于成年流浪者的保护性救助,用强制手段进行保护。2009年8月,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为维护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采取保护性救助政策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通知首次提出“社会代养”、“家庭寄养”等新救助模式。具体来说,全国各地首先应设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然后通过在救助中心建立“家庭式开放型”的管理模式和在社区实施“类家庭”救助保护模式予以救助。即:在社区建立住所,联系一些“临时妈妈”,让流浪儿童得到寄养、看护和教育。进入“类家庭”的儿童,可以帮助安排就近入学,接受职业技术培训,从而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食其力、自谋生路的能力,为融入社会做好准备。此外,各地还可开展多种多样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措施,如,全天候救助点救助,街头流动救助等,依靠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市民及社会工作者,为他们提供简单的街头生活照顾,这也是在城市中共同关怀流浪儿童的良好策略。
“厍书记,你去看看,小区里一个废旧沙发上躺着个流浪汉,这么冷的天,不会出事吧?”2月26日上午,圭塘街道大塘社区工作人员在对辖区内重要路段、小区巡查时,天赐良园小区一位居民向社区书记厍见玲反映小区内发现了流浪人员,希望社区能帮助他。当社区书记厍见玲和民政专干任建中赶到时,看到流浪汉穿着单薄的衣服,蜷缩在沙发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厍书记立即上前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并对其进行劝说,让其离开此处避寒或送他到救助站,但该人坚决不同意离开。为了保证这名流浪汉的人身安全,民政专干任建中随即拨打了110请求警方帮助。开始男子一言不发,经过赶赴现场的圭塘派出所民警反复询问,得知该男子名叫于毅,他声称自己的叔叔居住在该小区,却不能提供有效证件并拒绝透露其叔叔居住的具体楼栋和房号。附近居民看到后,也纷纷上前来关心这位流浪汉。有位居民大姐告诉社区工作人员,这名流浪汉是这个月流落到此的,开始的时候经常在小区捡垃圾,这几天干脆就整天睡在沙发上,由于连日下雨,大家都担心出事。经过在场人员的共同劝说和开导,流浪汉终于同意离开,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一起将他送到雨花区救助站。
题目是一篇论文的“眼睛”,是读者关注的首个要点,特别是对于社会学专业论文来说,题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导师的评审结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社会学方向 毕业 论文题目与选题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体育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社会再生产机制:对民俗体育历史作用的人类学阐释--来自一个村落舞龙活动的民族志 报告
2.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
3. 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体育的非物质 文化 遗产保护--以弥勒县可邑村彝族阿细跳月为例
4. 社会分层视角下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5.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新途径: 体育运动
6. 体育类大学生违法犯罪情况探析
7. 湖南省体育产业统计机制的发展与保障
8. 体育运动对干预青少年网瘾作用的研究
9. 体育人文社会学和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比较分析--兼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范式的革新
10. 社会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图瓦人. 克里雅人. 罗布人民间体育文化研究
11. 浅析个人主体性不同时代的体育目的
12. 中国古代女性观的嬗变与女子民间体育的历史回顾
13. 休闲体育对离退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研究
14. 用体育运动戒除学生网瘾的可行性分析
15. 社区体育对社会资本的构造性功能
16. 后现代女权主义与美国妇女体育评述
17. 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影响初探
18.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进展
19. 体育生活化视域下的和谐家庭构建路径研究
20. “社区. 学校. 家庭”体育一体化的研究--以景泰社区为例
21. 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以散杂居区为例
22. 边缘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体育干预模式探究
23. 从危机公关的视角试析体育明星的“傻爸爸”现象
24. 娃娃们需要更多的体育课
25. 体育消费的互惠激励机理研究
26. 政府. 民间和学界在村落体育保护传承中的角色定位
27. 广西融水芒哥坡会的体育人类学分析
28. 青少年“网瘾”体育参与干预模式建构
29.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为例
30. 体育干预: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以云南为例
3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大众体育特征的统计学分析
32. 网络成瘾青少年体育干预个案研究
33. 运用“社会助长”效应促进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发展
34. 当代女大学生身体审美观扭曲与体育之救赎
35. 不同社会阶层家庭对体校竞技训练的影响--以南京体育学院附属学校为例
36. 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的变迁
37. 社会体育调查中缺失数据处理 方法 的比较研究
38. 基于PLS路径模型的农村妇女体育行为影响因素--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
39. 从体育运动看古希腊人对女性的性别建构
40.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消费特征的调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41. 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竞技体育平等参与权探析
42. 发展社区体育构建和谐社会
43. 体育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分析
44. 从文化学视角论休闲和休闲体育
45. 想象的共同体:电视. 体育与民族身份认同
46. 日本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的国民社会心态和政治诉求
47.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情绪与职业认同关系研究
48. 高教版《体育统计》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实际意义解析
49. 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50. 重庆市对留守 儿童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研究
51.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再审视
52. 体育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基于中美部分主流报纸的跨文化解读
53. 体育类商品 广告 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54. 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统计学“短学时”课程探析
55. 礼仪课程是体育大学生人文 教育 基础
56. 中国城市文化. 体育休闲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
57. 影响辽宁省城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因素
58. 学校体育中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59. 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宁辛同志来我院做“我的成功之路”报告
60. 中日两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闲暇时间与体育生活的社会学研究
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参考
1、MOOC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2、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3、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
4、社区教育社会评价问题探析
5、赋权增能: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 反思
6、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7、近十年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8、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
9、我国当代社区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10、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评价问题
11、“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
12、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向
13、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14、现代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规律探析
15、美国社区创客教育的载体
16、社区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7、国外社区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8、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19、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
20、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动机激发因素的实证分析
21、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2、赋权女性:晚清民国女子教科书的启蒙诉求
23、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
24、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5、虚拟学习社区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以“华师在线”为例
26、妇女教育对农户收入与收入差距的影响:山西的 经验 证据
27、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综述
28、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
29、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学校策略
30、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概述
31、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32、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33、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
34、近三十年我国社区教育研究进展之文献计量分析
35、公民教育的进展研究:发达国家的探索
36、国内社区教育研究述评
37、民主公民的教育:1995—2005年公民教育的研究、政策与实践述评
38、我国社区教育的嬗变、发展态势及其实践策略
39、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
40、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认识、视野、使命
41、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考察
42、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问题
43、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44、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45、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46、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
47、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
48、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9、南宁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50、试论青少年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51、对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简要探析
52、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53、刍议老年教育如何选择定位
54、美国教育智库对我国社区教育智库建设的启示
55、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管理特色探析
56、栖霞街道“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探索
57、雄州街道志愿者队伍自主建设探究
58、“社会妈妈关爱团”扶持特殊青少年成长的研究
59、引导社会民间组织打造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60、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社工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城市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研究
2、(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学探究
3、"富二代"现象或问题研究
4、"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
5、城市边缘群体(如乞丐妓女农民工等)研究(可从生存状况政策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等任一角度切入)
6、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7、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8、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
9、城市某类场所的研究(如公园酒巴饭店娱乐场所等)
10、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11、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12、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13、 传统文化 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启示
14、从广告中探究性别问题
15、从社会化角度谈谈你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看法
16、挫折与逆境总能出人才吗?
17、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18、大学生挫折感的成因及消解途径分析
19、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观念调查
20、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
21、大学生婚恋观的社会性别分析
22、大学生兼职的利与弊
23、大学生寝室交往的人际动力研究
24、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社会资本研究
25、大学生人情消费问题的思考
26、大学生社团的生存现状与发展--一某高校为例
27、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干预策略研究
28、大学生自杀个体的人格分析
29、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心理分析
30、大中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
31、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32、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
33、当前大学生活择业倾向研究
34、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35、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失业等)风险控制问题
36、对白领焦虑症的调查与分析
37、对当代大学生逃课现状成因以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38、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39、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分析
40、对网络乞讨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1、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问题研究--以__大学为例
42、高学历高收入女性与婚姻问题研究
43、共青团组织与社会工作
44、关于"爱心超市"的调查与思考--以__大学为例
45、关于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与思考
46、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47、互联网与当前社会问题研究
48、互联网与社区生活
49、环境问题研究(民众的环境意识研究;民众的环境行为研究)
50、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51、家庭的功能演变研究
52、家庭的居住方式研究
53、家庭社会工作在我国的需求调查
54、简析城乡统筹推进城市化的理念研究
55、简析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56、教育不平等问题研究
57、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居委会选举中的失范问题
58、旧城区改造与"文化保护"
59、救助管理工作中政府社会家庭责任解析
60、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 文章 :
★ 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
★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热门题目有哪些
★ 社会学论文开题报告
★ 发展社会学论文题目
★ 社会学论文开题报告(2)
★ 社会学毕业论文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2)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乞讨老人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都知道乞讨者吧,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乞讨。在学校这样人流密集的地方,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啦。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乞讨者的事。
我学校门口经常有一个乞讨的老爷爷。他的左眼特别红,红的吓人。他每天都端着一个铁碗,拄着一根拐杖,厚着脸皮向人们乞讨。虽然没有多少人给他,但他好像并不气馁,继续讨要。刚开始还拿着一个口琴在吹,见没人给就干脆不吹了,直接讨要了。直到有一天,我满心怜爱地给了他一块钱,他含糊不清地说了些感谢的话就走了。虽然这一块钱很少,但对我来说这一块钱可以帮助他。回到家,我把这事儿告诉了我爸。爸爸说:“现在很多,你可能上当了。”之后我就开始在背后偷偷议论他可能是之类的话。但后来,我发现他好像很需要钱,就不在胡说了。
我后来想了想,我爸说的可能也对。因为我也不知道他要钱干嘛。如果真是,那我可亏了。不过,关于他为什么要钱,要钱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愿意知道的一个“迷”。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后,送来慰问的同时,也送来了一批批资金、设备、药物和技术人员;国内的捐款处和献血站排成一条条长龙。一个靠乞讨卫生的老人,把平时攒下来的200元都捐了,他说的第一句话是“灾区的处境比我们更惨、更,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即使捐的钱是微不足道的,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擦皮鞋的叔叔
在的那一条街,有一排擦鞋匠们,他们总是在边不懈的等候着,在烈日炎炎的一天,爸爸带我来到那一排埋头工作、汗水淋淋的鞋匠面前,请他们擦那双灰不溜秋的鞋,临走前,爸爸递给他们一张一元的纸币,我问:“你们喜欢这份工作吗?”他们点点头,说:“我们靠这些钱养活着家人的同时,也为你们服务,我们感到快乐……”
爱“”的妈妈
小时候每当下雨走在街上,妈妈总会用那把小雨伞盖在我头上,右手领着我。而她左肩总是湿的。每当这时,我总会问:“妈妈,你的左肩怎么湿了?”“那是风斜刮的雨!”她慈祥地笑着回答。随着我的年龄的逐渐增长,也知道了左肩总是湿的秘密。
一次又一次的,让我学会珍惜。因为珍惜,我记录了这所有的。
乞讨,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些在城里生活的小孩,当然不会感受到这种流浪的凄苦。我遇到过这样的一位让我终生难忘,或许会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的一次转折。
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每每遇到这些流浪的人,我都会起一种怜悯,在我的记忆中,我看到了我见过唯一的最特别的一位7旬乞讨老人,她,一身深蓝色的补丁衣,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她,在我的第一感觉,像是一位十分低调的人,这时,我的一种怜悯之心一下子从脑子里涌出。我的感觉很敏感,我不知是我上前去给她,还是等着她来向我……”可是,她没有,我以为她没有看到我,于是我立即掏出1块钱跑上前我去,直放在她的手里,她没有碗,但我并不那么好奇,仿佛她不需要拿一个碗,否则会将这一身的衣服上加了一个瑕疵。我正在幻想中,这时,那位乞讨的`老人并没有继续走,我在这时也在看她。一步一步的,她向我走来,我十分害怕,这时,那位乞讨老人张开她那个干裂的嘴唇,说:“谢谢,我是需要,但是我不要,小姑娘,我送你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一起加油。”
后来,我在原地看这那老人离我越来越远的身影。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起,就感受到了时间的存在,时间是不等人的,它是最刚正不阿的人,它永不停息,也永不疲倦,它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死存亡。
对于时间,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它,古代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描写过它,有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到萧绎的“尺璧非宝,寸阴可惜”。可见,古人们已经明白了惜时的道理。
我们对时间无法提要求,也无法让它走慢点,只有珍惜它,才能做更多的事,鲁迅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们要学会惜时、用时,才不会掩埋在时间的长河中。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写了91部小说,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他为何能写这么多呢?原因就在于他惜时,不干无意义之事,他把时间大多用在了写作上,才能这么厉害。雨果写《巴黎圣母院》时,只用了十个月时间,一部长篇小说就问世了。他与巴尔扎克一样,也极惜时,他将衣服锁在柜子里,就是为了不出门而节省时间。
有些人常抱怨说:“时间不够”。那只不过是一种借口罢了,如果他们专心去做,不浪费一分一秒,再短的时间也会变长的。
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不虚度年华,不悔恨昨天。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时间是公正的,不会多给一分一秒,与其如此,为何还要向它乞讨呢?所以让我们一起去惜时、去用时,去创造价值吧!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刺骨的寒风嗖嗖地刮着,天空被笼上了一层灰色的薄纱。
他,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两鬓早已斑白,脸上早有了皱纹。老人身穿一件满是补丁的过时旧布衣;背着一个早已褪了色的,同样缝满补丁的挎包,裤子是参差不齐,一缕缕线迎风飘动,下面还露出了大半截光着的腿,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脚上的“鞋子“只不过是包了一层布罢了,而且满是泥土和风尘。
老人拦下正在回家的我,我定盯看了一眼这位老人:饱经沧桑的面容让他在寒风中显得更加憔悴,被岁月打磨了的老人在此时显得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啊,啊——“他向我伸出他那双满是老茧的双手,乞求的声音从他那掉光了牙的口腔中断断续续地传出,我瞥见了他手中的钱,猜到了老人想要什么,但一想到妈妈说过他可能是一个钱的,我正要掏钱的手又缩了回来,冲他轻轻摇了摇手。“啊,啊……”老人似乎并不甘心,继续向我乞讨,颤颤巍巍的声音拨动着我心底的每一根弦。
算了!我狠了狠心,一咬牙,转身离他而去。我又回头,老人那张苍白的面容上尽透出他的沮丧、失望和冬天的落寞、寂寞。可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好像重拾信心,向路人一次又一次地乞讨。“啊,啊……“含糊不清的口音从远处传来。有些路人同我一样,扭头而走,老人只是一次又一次失望,有些好心路人递给老人一些钱,他便如获珍宝,一次又一次向那位路人鞠躬道谢。
寒风中,老人蹒跚地走向板凳,轻轻坐下,摊开了紧攥着钱的手。他一遍又一遍抚摸着那些钱,嘴角划过一丝微笑,半响,老人站起身向街那边慢慢踱去,那早已驼了的背扣住了我的心弦。“等一等!”我向老人奔去,从怀中抽出10元钱。老人愣在原地,脸上满是惊讶、不可思议。我把钱塞给了老人,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我递给他的钱。当我触摸到他那双冰凉的手,看着他埋得更深的腰,听着欣喜若狂的一声声啊,啊声时……
远处的灯火亮了,我热泪盈眶,因为这一刻,我给予了老人温暖;这一刻,触动了我的心灵……
爱的善良月光洒在大地,留下一片片虚影,点点繁星缀在黑幕上静静的固执守候着一点点的信念。一阵阵的和风拂过脸颊窜过发丝,却带走啦那点回忆。 ---题记 ‘爱’是一个虚词,没办法用语言描述。而‘爱’有时无处不在令人幸福,且那每个人心中丝丝缕缕的爱意,则组成了一个家。 我是平凡人中的一个普通女孩,喜欢看过往的人,看着他们的去留让人觉得自己也曾经向他们一样在行走中忽略了时间,忽略了身边的事。就好像以前 曾经见过一个老人在乞讨,行人匆匆没有人理睬这个老人专于自己的世界中。忽然一个大约5岁的小孩趁着红绿灯的时间,快步穿过繁忙的马路,喘着粗气的停在老人面前,甜甜的喊了一声‘爷爷’,然后把拿着10元钱的小手放在老人的手心里,说‘爷爷去买点吃的吧,您从早上我去上学的时候就在这里啦,应该饿吧,这是我得第一名妈妈给我的。老师说过我们要尊老,所以爷爷您去买点吃的吧。’孩子在妈妈不耐烦的呼唤声中朝老人甜甜一笑说‘爷爷,再见。’孩子天真和老人挥挥手,却没看见老人眼中噙满了浑浊的泪水,和呢喃般的话语,他一直重复着孩子喊他‘爷爷’那落莫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视野中,只留下孩子那声声清脆的亲切的 ‘爷爷’。 曾经遇到过一对刚外地来的夫妇,邋遢的外貌让人不想理睬。可是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当我见到那个男人为了让老婆填饱肚子,向我乞讨时,心里震撼啦。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为了自己的老婆不惜抛弃自尊像一个小孩乞讨,可想而知他已经没有办法啦,只能够这样啦。而且他可能能求得,能做的都已经做过了吧。 一个孩子尚知敬老是他们的责任,一个男人愿抛下最贵的自尊,只为了为妻子换来一顿温饱。他们可能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做着一样为责任的事,然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却无动于衷,有些人甚至从没有注意到过。 责任是什么,是由爱组成的网。而爱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付出的,有时候只要每个人付出一点点,最后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而那份爱尤为深刻。
不能,要坚持自己的善良。
。。。。。鉴定回个话
人才流失不外乎钱和前途。
你写的论文是什么?如果是你写的论文,就请依据你所提供的论文内容来回答上述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依据你写的论文方向与内容,解答别人就你论述内容的提问,你要不脱离论文实际下回答!提供两个备用的回复:1、人才流失是指可用的人才的流走和缺失;简而言之就是人才留不住;具体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失却,即有用的人才离开或缺少;一是人才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能完成有效的人才增长和储备要求,出现人才不足或真空;2、中小企业人才流失更严重的原因有以下:一是可供人才发展的空间限制;一是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一是缺乏企业成长策划中的人力增长和储备计划;另外一个是中小企业缺乏能力对人才保护和发展;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1、所谓人才流失,是指在一单位内,对其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性作用的人才非单位意愿的流走,或失去其积极作用的现象。人才流失存在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之分,前者是指单位的人才因某种原因离开该单位另谋他就,给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困难,从而影响其经营发展。隐性人才流失则是指单位内的人才因激励不够或其他原因影响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其才能没有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单位的经营发展。2、为什么中小企业相对而言人才流失更为严重? 企业规模小 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而且,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大企业的风险。有些中小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参与竞争,在招聘时不得不实施高薪承诺,一旦市场形势风云突变,各种承诺又难以兑现,使引进的人才有一种的感觉,结合其它一些原因,往往很难留住人才。 发展思路不清晰,带来人才规划上的左右摇摆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长期以来是在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走的是一条拾遗补缺的滚动发展道路,产品和产量不能形成系列和规模,由此而造成企业的发展思路不清晰,在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带来了人才规划上无所适从,难以在日常工作中确保人才的合理引进和使用。同时,中小企业缺乏创新,创新能力差也是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因为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的发展,这势必造成人才流失。 落后的人才观念,随意选拔与配置人才 (1)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或招聘者心理上往往有一种“施舍者”或“权威者”的优越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公司现状远未具备与同行进行人才竞争的能力,使人才得不到被尊重的感觉。(2)是不管招聘什么岗位,一概要求本科学历和几年以上工作经验,似乎优秀人才就是学历加一段工作经历,要知道人的才能不一定与时间和所读的学历成正比,实际上有的时候也是把一大批优秀人才让给了竞争对手。(3)中小企业大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机制,对人才的配置与选拔上存在随意性,没有达到人才的优化组合,尤其是家族式企业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模糊地人员配置,随意地选拔,在员工中造成了不公平的工作环境,导致人才流失。 忽视员工培训和人才自身事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大多处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事业发展,对人才要求得多,给予得少。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为节省开支,培训预算是最容易被削减的。因为对于管理者来讲,培训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而当受训者离开本企业时,培训投资会付诸东流。实际上,员工希望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最大可能的成果,在努力寻找着提高其职业水平的最佳途径。若员工能在企业里完成其不断发展的目标,那么他会留下来继续发展,反之则会选择离开。另外,有些中小企业把人才看作成企业的成本或赚钱的机器,有时还对人才提出不合理要求,如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等,而不知员工是一种有人性的再生资源,这种忽视必然造成人才的流失。
人才流失 成因分析 个人原因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员工,其大多是将企业当作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跳板,在企业工作对他们而言就是为了获得工作经验或是学习相关技术,一旦目的达到,他们就会选择待遇更高、发展空间更大的企业服务。这种情况常见于企业招聘的新人或是大学生。人才流失组织原因从组织方面讲,导致企业优秀员工离职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问题。其中管理者素质不高、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缺乏合理的薪酬结构、未能建立针对核心员工的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文化氛围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企业核心员工尤其是高管人员频频跳槽。外界原因一般来讲,各公司流失的优秀人才并没有转做他行,其中绝大部分直接加盟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因为这些公司与各自竞争对手之间人员和技术具有非常高的替代性,其中职位结构与要求也极其相似。正因为如此,公司培养的优秀员工,如技术骨干或是部门经理等极易得到竞争对手的青睐,后者为吸引这些优秀人才加盟,往往开出优厚的条件加以猎取,这也是公司优秀员工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老板指手画脚的干扰和约束太多,事事要听老板使唤,样样要看老板脸色,导致这些受聘的职业经营管理者根本没有在职权范围内的决策权和处置权,没有对自己员工的雇用、加薪、降职、解聘的控制权。用一位在一家兄弟俩控股的生物医药制品公司仅做了半年执行总裁的经营管理者的话说,就是“在毫无安全感和成就感的情况下只好走人,如果不离去,自己就会变为失去职业经理本质的人。”影响 听语音企业的代价对企业而言,一个优秀员工离职所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正视优秀员工离职所造成的损失是开展企业人才危机管理的前提。泛泛地讲,一个优秀员工离职以后,企业要被迫支付以下成本:首先,良好的团队因某些核心员工的离职而遭到破坏,执行中的任务因此被迫中断,企业经营效率大大降低;其次,优秀员工离职所留下的职位空缺迫使企业重新花费一大笔成本培养或是寻找接替者,其间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还给了竞争对手有利的追赶机会;人才流失另外,某些核心员工的离职不仅可能带走商业技术秘密和客户等资源,同时还影响在职员工的情绪,极大挫伤团队的整体士气。更为严重的是,企业高管或其他核心员工离职直接改变了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实力对比,若是集体式的跳槽,对企业来说则很有可能是致命性的打击,如著名的小霸王。人才流失对企业而言之所以成其为危机,原因也就在这里。对中小企业而言,频繁的人才跳槽行为,给一些生产带来不小的打击。无论是宝贵人力资源的流失,还是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及机密的外泄,都有可能造成中小企业发展停滞,甚至陷入困境;其次,某些员工的离职会造成群体心里动荡,减弱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这种损失是难以估计的!人才流失社会的不安正常的人力资源流动是一种社会的正常现象,是劳动力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然而中国中小企业员工跳槽,常常集中在某几个热点行业,而且流动的速度过于频繁。这样一来,人才流失问题就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和对社会信用机制的呼唤。个人的损失跳槽对于跳槽者个人来说,如果出现频繁跳槽,企业就不得不对其忠诚度、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有所怀疑了。同时,过于频繁的跳槽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的实施也是不利的。危害 听语音人才流失带给企业的危害,是和其离职前在企业肩负的责任相对应的。管理人员的离职,带给企业的是经营理念的中断、团队不稳甚至是管理层的瘫痪。销售人员的离职,带给企业的是商业机密的外泄和市场份额的流失。技术人员的流失其实就是企业核心技术的流失和在研发项目的中断或夭折。同时,人才流失到同行或竞争对手方面,对企业的危害更是致命性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尽失,市场被对手所侵占,企业因此在和对手的竞争中失去优势。对公司员工的心理和企业整体工作氛围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人才离职的“示范”作用,会使企业员工心态不稳、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这个时候,如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缺陷,员工平时情绪积累较严重,就有可能发生员工集体离职潮,祸及企业全面。企业经济上的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离职人员的招聘成本、培训费用、薪酬维持费用等,以及人才重置成本,是企业必须承受的。国外的研究表明,在人才流失后,重新招聘和培训人员替代,其费用是维持原人才所需薪酬额的倍以上。主要特征 听语音与地域有关总是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这是因为发达地区能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待遇,并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与行业有关竞争激烈的行业、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往往是人员频繁流失的行业。因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熟练工人经常在中小企业之间流动,特别因为工资差异,使得熟练工人流失更为严重。与学历有关学历高的流动性较大。很多较高学历的人在中小企业中由于与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待遇、环境相
劳务派遣员工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分析管理论文
摘要: 本研究基于苏州某人力资源公司提供的劳务派遣员工花名册,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揭示出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人力资源流动呈现出高流出与高流入的态势;
二是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三是人力资源流动呈现不平衡的趋势;四是性别和代际因素,对离职率和新进率都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源流动、劳务派遣、离职率、新进率
一、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源流动是指人力资源在不同国家、地区、城乡或行业、企业之间进行的流入或流出,可以划分为宏观人力资源流动和微观人力资源流动两类。其中,宏观人力资源流动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在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地区之间、国家内部城乡之间的流动;微观人力资源流动则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所发生的流动。企业保持适度的人力资源流动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适度的流动,会给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并有助于保持活力。但是,如果人力资源流动不平衡或人力资源流动水平过高,就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有两个:
一是,人力资源流动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企业用工短缺。
反映人力资源流动最常用的指标一般有两个,一个是离职率,一个是新进率。当离职率等于或小于新进率时,组织的人员规模可维持平衡或不断扩大;反之,当离职率大于新进率时,企业就会出现人员规模的萎缩,并会出现“用工短缺”的问题。一般的情况下,企业出现少量员工的离职,完全可以通过招聘及时补充。但是,如果短时间内员工离职过多、离职率过高,企业补缺工作的难度就会增大,乃至招聘任务无法完成、“岗位空缺”持续存在。
二是,人力资源流动的水平过高会给企业带来“高企不下”的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流动,特别是员工的离职会带来额外的成本。离职带来的成本,一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员工离职带来的显性成本,如直接的经济损失,会侵蚀企业营业利润,造成企业营业利润下滑。隐性的成本往往都是一些间接的损失。这些间接损失造成管理上的风险有时会更高于其直接经济损失。总体而言,人力资源流动的水平越高,空缺的岗位和拟招聘的人数就越多,而相应的成本也就越高。
由此可见,企业要维持可持续性发展,内部的人力资源流动必须要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并能维持动态的平衡,否则企业就会遭遇“用工短缺”及“人力成本高企不下”的问题。企业若是长期新进率小于离职率,人员规模必然会不断萎缩,最终就会“无人可用”而倒闭破产。也正因如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有关人力资源流动的指标监测体系。这套体系,监测的内容应包括人力资源流动的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流动的平衡性,监测的对象可以是全体员工,也可以是一些重要岗位或重点群体。
而鉴于成本的考虑,这套监测体系的建构,最好能基于既有的数据,而不需要投入额外的资源进行采集。如果能基于既有的数据,经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技术来建构这样的指标监测体系,这项工作将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考虑到在企业各种类型的员工中,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更高。为此,本研究拟从该群体着手,分析该群体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及平衡状态,并积极探索相关指标背后的内涵及潜在的影响机制,如性别、代际等人口等变量对人力资源流动性的影响,以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源流动性的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二、研究方法
1、分析材料及数据挖掘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以苏州地区某7、力资源公司为例。经该公司许可,本研究选取了该公司在苏州地区制造型企业八个劳务派遣项目,这八个劳务派遣项目自20XX年7月以来便存在,并延续至今。本研究选取了这八个项目自20XX年7月至20XX年3月期间合计21个月的员工花名册,并以此为分析材料。该公司提供的每个月份的员工花名册都包括了如下几个共同的字段信息:
①身份证号(以下简称ID);
②性别;
③入职时间;
④离职时间(未离职记录为“空”)。
根据这四个字段,并按如下步骤分析,可挖掘出如下一些数据信息:
第一,利用ID的唯一性,可合并21个月的数据,生成每个ID一行数据的文件。每行数据均包括:
①ID(身份证号);
②性别;
③入职时间;
④离职时间。
此外,根据ID,还可提取出“出生日期”这一变量,基于“出生日期”这一变量,确定出员工的“代际”信息(1=90后,2=90前)。
第二,利用“入职时间”和“离职时间”这两个字段的信息,可判断每个员工自人职以来,在每个月份中的工作状态。在每个月份中,都可用如下四个变量来表征员工的工作状态:
①新进员工(1=是,0=否),是“入职时间”为当月的员工;
②离职员工(1=是,0=否),是“离职时间”在当月的员工;
③月初在岗员工(1=是,0=否),是入职时间在本月第1天之前、而离职时间在当月第一天之后或值为空(20XX年3月31日仍在岗)的员工;
④月末在岗员工(1=是,0=否),是入职时间在本月最后1天之前、而离职时间在当月最后一天之后或值为空(20XX年3月31日仍在岗)的员工。鉴于统计期为21个月,按前述操作规则,重复21次,共获得21组(每月1组)员工的工作状态。
第三,分别以“全体员工”、“男性员工”、“女性员工”、“90后员工”(1990—1999年出生的员工)、“90前员工”(1990年前出生的员工)为分析对象,根据员工在每个月里的工作状态(是否为“新进员工”、“离职员工”、“月初在岗员工”和“月末在岗人员”),可分别统计出“全体员工”、“男性员工”、“女性员工”、“90后员工”、“90前员工”在21个月份中的新进人数、离职人数、月末在岗人数、月初在岗人数,并根据“离职率一离职人数/[(月末在岗人数+月末在岗人数)/2]”和“新进率一离职人数/[(月末在岗人数+月末在岗人数)/2]这两个公式,计算出“全体员工”、“男性员工”、“女性员工”、“90后员工”、“90前员工”在每+71份里的新进率和离职率。
2、样本特征
统计期初(20XX年7月1日)的在岗劳务派遣员工有2663人,经过21个月的人力资源流入与流出,到统计期末(20XX年3月31日)还剩在岗劳务派遣员521262人,员工净流失1401人,规模减少了。在21个月的统计期内,先后离职的劳务派遣员工有17562人,平均每月离职836人,加上期末在岗的劳务派遣员工1262人,本研究涉及到的劳务派遣员工(包括离职和在岗人员)合计18824人。
三、结果
1、人力资源流动水平的分析
离职率和新进率是反映人力资源流动水平的最主要指标。为了描述全体劳务派遣员工离职率与新进率的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内在联系,本研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如表1所述):
①全体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平均值为;
②全体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平均值为‰
③全体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p=);
④全体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离职率与平均每月新进率相差个百分点(MD=),但这一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t=0、707,df=20,p=)。
2、差异性比较
(1)人力资源流动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比较
为了分析不同性别的劳务派遣员工在离职率、新进率上的水平差异及内在关系,本研究对男性、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新进率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如表2所示):
第一,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33、0%,最大值为109、3%,平均值为47、1%;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22、2%,最大值为55、3%平均值为34、4%;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与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57,p<0、001);男性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的离职率与女性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的离职率相差12、7个百分点(MD=12、7%),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t=5、225,df=20,p<0、001)。
第二,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最小值为9、2%,最大值为116、0%,平均值为43、7%;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最小值为6、2%,最大值为83、1%,平均值为37、0%;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与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42,p (2)人力资源流动水平在代际上的差异性比较 为了分析不同代际的劳务派遣员工在离职率、新进率上的'水平及内在联系,本研究对90后、90前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新进率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如表3所示): 第一,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29、9%,最大值为89、1%,平均值为44、0‰90前劳务派遣员工最小值为21、3%,最大值为85、5%,平均值为37、0%;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与90前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91,p<0、001);90后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离职率与90前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离职率相差7、0个百分点(MD=7、O%),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t=3、438,df=20,P=0、003)。 第二,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最小值为8、9%,最大值为103、7%,平均值为39、7%;90前劳务派遣员工新进率最小值为28、9%,最大值为103、7%,平均值为35、5%;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与90前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53,p<0、001);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与90前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相差4、2个百分点(MD=4、2%),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t=2、113,df=20,P=0、047)。 四、主要结论与讨论 根据上述的结果,可以概括出如下一些主要结论: 1、目前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高,基本呈现出“高流出”与“高流入”的态势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到,在21个月中,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29、2%,最大值为88、2%,平均值为42、1%,而新进率的最小值为9、3%,最大值为103、6%,平均值为38、5%。换言之,在低峰期时,每个月也有将近29、2%的人流失、9、3%的人流人,而在高峰期时,每个月可达到88、2%的人流失、103、6%的人流入。就以最低值为29、2%的离职率来看,企业往往也会觉得难以承受。如果没有人员的流入,29、2%的离职率意味着企业的员工,仅需3、425个月就会全部流失完;而以42、1%的平均离职率来计算,2、375个月就可能流失完所有的员工。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目前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较高,换句话说,这一群体面临着严重的就业不稳定性问题。 2、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这意味着二者存在相伴相生的关系,企业旺盛的招工需求(高新进率),其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离职率。近些年来,一到特定的时间点上(如每年的9、10月份,以及春节前后),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就会出现“用工短缺”的现象。很多媒体会将之归结为人口红利的殆尽——即人力资源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供给。事实上,导致“用工短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减少并不是最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企业的“用工需求”突然增大。“用工需求”的突然增大,无非两类原因。 一是企业订单增加或规模扩大 而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因员工的“高离职率”而产生了大量的岗位空缺。企业要维持动态的、平衡的发展,就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招聘大量的人。如果人力资源市场在短时间内不能提供充足的供给,“用工短缺”问题就会持续存在;如果人力资源市场在短时间内能够提供充足的供给,“用工短缺”问题就会得到缓解,但缓解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较高的“新进率”。正如本研究上述结果显示,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新进率为38、5%明显小于平均每月42、1%的离职率。这意味着,该劳务派遣机构目前在员工的招聘上,几乎全部都是为了补充人员的流失。 3、目前的人力资源流动呈现不平衡的趋势,人力资源流出略高于人力资源流入 尽管21个月中,平均每月离职率与平均每月新进率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但是平均每个月3、6个百分点的差异,也不能忽视。若长此以往,该机构的劳务派遣员工规模必将逐步萎缩掉。事实上,这一趋势正在发生。该机构在21个月期间,7个项目上的劳务派遣员工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2663人萎缩到1262人,净流失了1401人,人员规模减少了52、6%。这对于以劳务派遣为主营业务的人力资源机构而言,这一趋势若持续下去,最终结局只能是项目终结、企业关门。而对于一个用工企业而言,如果新进率持续小于离职率,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企业持续“用工短缺”,并最终“无人可用”。反言之,如果企业不存在员工“高离职率”的问题,那么,“新进率”也不会那么高,而“用工短缺”问题自然就不会存在。当然,新进率略小于离职率,也可能是企业业务调整或转型升级的结果。比如,用工企业缩减了劳务派遣员工的用工规模,或者是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了自动化生产水平或员工生产效率而减少了用工的需求。因此,当平均每月新进率小于平均每月离职率的时候,也要分析—下原因。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因素,而是企业招聘需求旺盛,但自身或合作机构的招聘能力跟不上或吸引不到足够多员工的时候,企业就要格外警惕,及时提出因应策略。 4、性别因素和代际因素,对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的离职率和新进率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男性员工相对女性员工、90后员工相对90前员工,有着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流动。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新进率都显著高于女性;而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新进率则高于90前。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人力资源实务工作者长久以来的印象——男性员工、90后员工更不稳定、更倾向于离职。导致男性员工相比女性员工更倾向于离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两性在自我概念、职业性格、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上的差异。而对于90后员工而言,则可能是因为初入职场,本身就处于一个职业尝试期。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往往更倾向于不断更换工作以谋求更多的尝试、体验或经历。而“男性员工的新进率要高于女性”、“90后员工的新进率要高于90前”这两个结论则可能说明:目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中,男性员工与90后员工相对比例较多。 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看似供需两旺,有企业大量招人,也有大量的人要找工作,但是这未必意味着区域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市场就健康、可持续,或是经济回暖、欣欣向上的反应。这很可能意味着,目前区域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市场更多处于一种内部流转、自我循环的状态。员工只是从本区域范围内的一家企业流出,然后又流入本区域范围内的另外一家企业,而企业新进的员工,也只是从另外一家企业流出的员工。于是,流出的男性员工越多,新进企业的男性员工也就越多;流出的90后员工越多,而新进企业的90后员工也就越多。这种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高速流转,转看似造就了旺盛的人力资源市场,但实则企业生存环境和员工就业环境恶化的一种征兆。 五、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利用每个月的员工花名册,经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可以有效监测企业员工或重要员工群体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及平衡状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内在联系,以及性别、代际因素对人力资源流动水平的影响。就本研究分析的劳务派遣员工这一群体而言,他们的人力资源流动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人力资源流动呈现出高流出与高流入的态势; 二是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三是人力资源流动呈现不平衡的趋势;四是性别和代际因素,对离职率和新进率都有着显著影响。 公司员工流失机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公司员工流失机制开题报告,我们来看看。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逐渐显现出民营企业在资源配置优化、经济效益提高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据《中国经营报》 调查显示: 全国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小于500人的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率高达50% 左右,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约有20%的人寻找跳槽[1]。曾经有一项调查表明, 对曾经有过工作经历的48位被访者, 调查人员问了他们曾经在多少家单位工作过, 30%以上被访者曾经在2-3个单位工作过, 而更换工作比较频繁的在4个以上单位工作过的人占13%, 很多民营企业每年都有近百名员工流失, 进入竞争对手的阵营——外资企业。从这些数字足够说明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较大,流动速度较快, 并且会有不断增长的趋势[2]。 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09年,占全省经济比重高达94%。在中国五百强民营企业中,浙江名企占据半壁江山,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名。但当前的实际状况是,中小企业员工流失相当严重。人员频繁流动的结果往往影响员工稳定工作的情绪,造成不少员工短期行为心理。人才流失问题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没有竞争优势的中小民营企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XX公司位于绍兴杨汛桥南畈工业园区,是中国轻纺城——绍兴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典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控制并降低XX公司的高员工流失率已经成为该公司管理层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所面对的和所学专业知识,选择XX公司员工流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对改善XX共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员工流失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勒温(Lewin)提出,个人的工作绩效直接受个人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影响,员工绩效与其能力、条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个人往往对环境束手无策,在无法变得更好地情况下,只有换环境,就是员工流失。 美国学者库克(Kuck)根据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发挥情况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的角度提出了一条曲线。库克还发现除非改变工作环境或内容,否则创造力将始终保持在低水平。因此,应及时变换工作环境和内容,即进行员工流动。 Porter指出,员工离职研究应关注与退缩过程的心理层面,即工作满意度、 组织认同等因素,离职倾向是员工在经历不满足之后的一个退缩行为[3]。Mobley认为,离职倾向是员工在,某一组织工作一段时间后,经过考虑准备要离开组织的意图,这一意图肯呢该是由于工作不满意导致的,一旦员工产生了离职倾向,则其极有可能实施实际的离职行为[4]。 Price(1977)按主观意愿将离职分成两种:不自愿性离职和自愿性离职。不自愿离职即解雇,是有组织发起的员工离职行为或者由于员工触犯法律法规不得不离开组织的行为,具有被迫性;自愿离职是指由个体自发引起的行为,不具有强迫性。而离职倾向是个体对于其希望离开目前所从事的工作职位的一种行为倾向或态度[5]。 Steers1977 年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组织承诺前因后果模型,该模型指出,个人特性、工作特性、工作经验与组织承诺呈显著相关。进入80年代,Steers 和Mowday又进一步建立了一个模型,根据该模型,他们认为工作期望和工作价值影响员工对工作的主观态度、主观态度影响员工离职或留职倾向,进而直接导致员工流失。Steers 和Mowday模型比以前的研究者更强调非工作变量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指出了对工作不满时,员工可能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改变所处的状况,不足之处在于该模型没有明确指出如何识别选择这些不同方式的员工[6]。 莫布雷模型在工作满意度与流出关系中加入了一些中介变量。他认为员工流失是逐步的,员工满意度降低后会产生离职的想法,但不会立即离职,而是会假设他离职带来的后果。然后考量其他的解决途径,确定流失的意图后才会离职。但该模型还是有一定问题,如它没有讨论员工根据什么评估现有职务和新职务,只能借鉴参考他归纳的个体因素、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因此后来莫布雷在考虑多种情况后将几种模型结合起来创造了1979年版扩展的莫布雷模型,该模型指出,员工流失主要由工作满意度、企业内收益增加的可能性、企业外收益的可能性及除工作外的价值观和偶然因素决定[7]。 Williams 和 Hazer 运用组织承诺来预测离职,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i额工作满意度只是反映了工作这一单一因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然而组织承诺却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全部态度,所以相比之下,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更具有预测力[8]。 Gerhard 对失业率分别为5%和15%的两组被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证实失业率与离职率呈负相关[9]。 Sheridan 和Abelson 的“尖峰突变”模型指出,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努力保持当前的雇佣状态,而一但员工对工作满意度下降到某一特定的阈值时,就会从保持状态突变到离职状态。该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把员工向离职点发展的退出过程不再视为预测变量的线性函数。引入了突变因子的考虑。同时,该模型 存在一个问题,它的假设前提是员工会努力保持当前的雇佣状态,而实际上并非所有员工都遵循这一假设[10]。 Lee 和Mitchell 的多路径展开模型脱离了以往模型中员工理性流失的假设式,提出了更感性的主动流失的发展过程。他们假设员工尽管对工作相对满意但还是选择流失,不是因为之前找了新工作,而是基于一些震撼(Shock)的突然事件。并且从留职的角度引入了“工作嵌入”,反映了个人在社会网中被束缚的程度[11]。 Roderick 从个人变量、工作相关变量、环境变量、员工倾向四个方面统计分析了可能导致员工流失行为的因素。其中员工的倾向与最终流失行为的关系最为明显,而且与前面三类变量的相互作用程度最大。 综上所述,国外在员工流失的问题上,他们主要站在宏观的角度考察员工工资、一般培训、劳动力市场结构、失业率等宏观因素研究员工流失的影响。对员工流失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员工的流失的原因研究很深入,但对企业方面的因素研究不多,这和所处的市场发展状况有关,他们的市场发展成熟,要把这些理论照搬过来,对我们的国情和市场发展情形是不相符的。 (三)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国外员工流失理论的成熟,我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历史原因对此研究起步较晚,几乎是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近几年来主要的研究成果有: 张勉、李树茁(2001)对企业员工流失意愿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的流失意愿有明显影响,它可能是人口变量、职业变量和流失意愿之间的中介变量[12]。 王忠民、陈继祥、续洁丽(2001)从企业组织的'角度,通过对组织所处的行业类型、组织的规模、组织的薪酬福利制度和奖励制度、组织对内部分工、来自组织的约束性、组织提供的个人发展机遇、组织内部的工作群体、组织的管理风格及组织内部的非正式组织等因素的分析,对员工流失的原因进行了研究[13]。 王季芹、叶仁荪(2001)的研究对高科技员工流失建立内因和外因模型。并且他们还发现员工流失意向受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影响很大,远大于员工个人特点和非工作因素的影响。 符益群、凌文辁、方俐洛(2002)的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还深入指出了心理需求对员工的影响。 而赵西萍、刘玲、张长征(2003)的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SPSS 因子分析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组织承诺及报酬等四个因素对流失倾向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14]。 张建琦,汪凡(2003)的研究发现了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经理人流失的因素:企业的发展前景、工资福利水平、收入分配和晋升的公平性、职业发展的机会、雇主对经理人的信任与信用[15]。 曾明(2004)从外部、内部、个体等方面对知识员工流失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外部因素包括:员工追求就业能力、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人才需求的增加。内部因素包括:对工作满意程度、对工作期望、交流、企业文化、行业性质、公平性、组织约束、组织领导风格。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和任期[16]。 另外赵映振、刘兵和彭莱(2005)的研究构建了我国特殊背景下的员工主动流失模型。他以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发现薪酬福利、工作投入、人际支持、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流失倾向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他的研究涉及全国不同行业的员工,具有一定代表性[17]。 刘永安、王芳(2006)的研究指出影响员工流失的因素可分为员工个人自身、与组织和工作相关、环境等三大类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工作年限。组织工作因素包括:组织的管理、个体与组织的匹配性、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压力。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用工 制度、工作机会、企业性质、交通、医疗教育设施、生活成本及生活质量[18]。 国内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某一方面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知 识性员工研究的比较多,而关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研究很少。 (四)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小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体现在,创造就业机会,实现适度的规模效率,满足多样化需求,与大企业配套,提高市场的竞争性,孵化 新兴企业和产业等。而员工流失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使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够对较高离职率的原因做出准确的判断,针对人才流失的原因实现优化管理,达到标本兼治的关键。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论文基本框架: 一、绪 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 员工流失的概念 (二) 员工流失率的概念 (三) 与员工流失率相关的理论早期的激励理论当代的激励理论温勒理论 库勒曲线 员工流失的几个模型 三、XX公司的员工流失现状 (一) XX公司的概况 (二) XX公司面临的行业现状 (三) XX公司的员工流失现状 公司的组织结构 公司员工情况 员工流失情况 员工流失造成的损失 四、XX公司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二)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三) 员工个人影响因素分析 五、XX公司员工流失的对策 (一) 核心员工的管理 (二) 员工流入的管理 (三) 员工流失的应对策略 六、总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首先回顾员工流失的相关理论,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XX公司 学生姓名: 王培杰 学 号:0802070240 专 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 级: 人力0802 指导教师: 段淑芳 填写说明 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开题报告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 (1)论题、背景和意义。学生应对论题、选题的出发点、相关背景情况、理论和现实需求、研究成果可能具有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做出简要分析、说明。 (2)研究基础。学生应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准备情况、参与学术研究情况、已发表论文或已完成相关研究情况等做出说明。 (3)研究内容。学生应对所研究问题的研究范围、学术渊源、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研究要点、可能涉及的相关领域和问题、拟采用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对本论题的适用情况、论文主体框架等做出明确说明,对于课题直接相关的已有成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已有成果存在的不足和研究空间,做出分析和判断,对可能达到的学术目标做出预测。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5)研究计划。学生应根据自己所确定的论题制订比较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日程。 4.该报告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保存。 5. 若有关内容所留空间不够,可另加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