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节水规划论文研究方法

节水规划论文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

节水规划论文研究方法

政府节水方案北京2005年的节水目标是4000万立方米,市水务局局长焦志忠公布了七大节水方案:一是新建、扩建的项目必须同时安装中水利用设施,全面推行计量管理;二是行业要制定用水限额,年用水量百万吨以上的大户要签订供水协议;三是社会单位的用水指标要再压缩10%;四是完成35项工业节水技术改造,亦庄要建成节水示范区;五是普及居民家庭节水器具,年内50%的家庭要改用节水器具;六是年内新装100公里中水管线,扩大中水用户范围;七是继续评选节水模范,每个市民都可以争取当节水模范。企业单位节水方案我们为企业设计了一套节水方案,实施这套方案(或采取此方案的其中措施)后,我们保证您收到很好的节水效果,为您节约能源、减少经费支出、减少劳动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步:进行水量平衡测试,这是摸清企业(单位)用水情况的最科学的方法。经过水量平衡测试后,单位的上、下水管网,用水器具数量、使用情况,日、月、年用水量,各用水点(如锅炉、洗浴、冲车、游泳等)的用水概况都能通过测试查清楚,并通过用水数据分析,找出用水不合理的原因,从而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水量平衡测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请浏览本网站"水量平衡测试"栏目。第二步:向科学管理要水。制定科学的用水制度,采取指标分解,责任到人,节奖超罚等措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是节水工作的基础。具体经验欢迎到"北方交通节能节能服务中心"参观学习。第三步:向科学技术要水,采用节水器具,使浪费水的现象成为不可能。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 采用陶瓷芯片、变距、自闭等不漏、具备高科技含量的水龙头,这类水嘴不但不漏,使用寿命长,而且变距、自闭式等还具有开闭时间短、防止丢水、无水压自闭等特点,而且都有三年以上的保质保修期。2. 小便池(斗)采用红外线节水控制器,做到人来水流、人走水停,不但能达到冲洗干净、无异味的效果,而且可节水70%以上。3. 大便蹲坑采用脚踏阀门,不但卫生,而且使用方便。高箱可采用"五方"牌高箱配件,大、小便采用不同的冲水量,节水可达50%。4. 浇草坪采用"微喷系统"。微喷比漫灌节水80%,比普通大喷节水50%,而且造价低,使用寿命长。5. 浴室淋浴采用"隔膜式脚踏淋浴器",这种淋浴器从根本上杜绝的滴水、漏水现象,使用效果非常好。6. 游泳池采用循环水处理设备,基本上不用补水。7. 建设"中水处理工程"。将洗浴污水、洗衣水、洗菜水、冲便水等脏水收集,通过中水处理站进行过滤、沉淀、生化、消毒等一系列步骤,使之变成可二次利用的水源。这些处理后的水可以用水浇绿地、冲汽车、喷操场、冲厕所等。一般的单位建中水处理站花钱不多,收效却很大,尤其是在水费日益上涨的今天,确实很合算。家庭节水方案我们为家庭设计了一套节水方案,实施这套方案(或采取此方案的其中措施)后,我们保证您收到很好的节水效果,为您节约能源、减少经费支出,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如漏水吵人、水淹家具等)。对于家庭来说,一般不存在随便浪费水的问题,毕竟是要掏自己的腰包吗。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节水意识不强,二是用水器具落后,三是不知用什么节水器,到哪里去买。下面介绍一些家庭用节水器具的事项。一、马桶节水:据统计,马桶用水占家庭用水量的50%以上,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合理,用水浪费。马桶按容量分有15升、9升、6升三种,15升的国家已经明令淘汰,现在大力推广6升马桶,但由于6升马桶是一种系统工程(涉及坐桶结构、材料光滑度、倾角等),新建楼房可以用,而旧楼的马桶改造却不行,因为用水量少,很难冲干净,反而为用户带来麻烦。按结构分可分为直落式、翻板式、虹吸式、液压式、压差式等。直落式的已被国家明令淘汰,现在多数用户使用的是翻板式。新式的马桶有虹吸与压差相结合的,还有大、小便分档的,大便用大水档,小便用小水档,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那么马桶节水该怎么做呢?1. 全套换新的。建议选用两档虹吸加压差式节水便器,这种洁具不但节水,而且使用起来很方便,大便用大档,小便用小档,老人、小孩都能用。这种方式费用较高,400元左右我们就可做到,而且上门安装。2. 水箱、坐桶都不换,只换水箱配件。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利五方牌的48元,中华鼎牌的88元,同样是专利产品,大、小便分档,节水50%,三年质保,也值得一换。3. 什么都不换,只是采取一点小措施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⑴在翻板上加一个镀塑的小弹簧,这不但可以便翻板更加密闭,而且用水量随自己控制,想用半箱就半箱,想用一箱就一箱,据测算,使用节水弹簧后可节水20-40%。可别小看这个小弹簧了,它也是专利产品,3元钱就解决问题了,安装只需半分钟;⑵把水杯、可乐瓶装满水后放在水箱中,这其中的道理不用我说你也会明白吧,当然,砖头也可以。二、水龙头节水。老式旋转式龙头肯定不能用了,即浪费水又费劲,而且阀杆上容易渗水,弄得脏兮兮的,就别提多难受了。采用陶瓷芯片、变距、自闭等不漏、具备高科技含量的水龙头,这类水嘴不但不漏,使用寿命长,而且变距、自闭式等还具有开闭时间短、防止丢水、无水压自闭等特点,而且都有三年以上的保质保修期。停水后忘了关水龙头怎么办,家具冲了,电器泡了,邻居也找来了,烦啊。安装了安全自闭式水嘴你就不用担心了,这在停用时就自动处在关闭状态了,水来了也不会有一滴流出。用了它你绝对不用担心会有水漫金山的时候,而且它是360度开启,什么角度转都可以,非常方便卫生。还有变距水龙头,用了这种水龙头,以前所说的滴流、线流都不可能了,但对那些通过这种手段偷水的朋友来说就对不起了,而且它关闭的速度快,只有秒(其它的需要1-3秒),可别小看了这点时间,日久天长节约下来的水可是可观啊。三、空调节水。 空调也能节水,不要搞错了?没错,但应该是“造”水。听:夏日炎炎似火烧,家家空调都在跑,可怜邻居遭了殃,滴滴哒哒睡不着。空调滴水问题也是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了,如果我们把排水管引到屋内,接一个水桶,问题解决了,而且水量还很可观呢,2小时接了一升水。这些水可用来浇花、洗手、冲厕所。邻居也高兴了。是不是好主意。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每一滴水。”这句话说得没错,如果没有了水,地球就会干裂;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就可能渴死;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要爱惜每一滴水,爱惜地球母亲每一滴眼泪。 据资料显示, 地球上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 ,仅占地球的白分之零点三. 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地区都严重缺水, 许多树木 .村庄和田地别沙漠吞食, 沙漠面积在逐渐扩大. 淡水资源的减少, 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经济建设, 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重视 。构建一个水源丰富 .山青水秀的美丽家园是我们大家的。 然而, 在我们的生活中, 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 。.从我们调查的资料表明,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在我们的周围 ,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十分惊人。 .先说一说我们学校 , 我们曾经留意过, 教学楼的自来水龙头 有时水龙头坏了, 水哗哗地流个不停 。有的水龙头常常是一滴一滴的水往外滴, 这些不知浪费了多少水的情形, 很多家庭表面上看是很节约用水 ,实际上是在浪费水资源 。有的家庭厨房和卫生间的水龙头的水一天到晚都在一滴一滴往水缸和储水桶里面滴, 然而水缸和储水桶的水却在不停地往外流入下水道 。有的家庭将一些完全还可以利用的水, 像淘菜和洗脸的水 一盆一盆的直接 入下水道, 看看这些被浪费的水 ,如果一年到头一滴一滴的往外滴水的话 ,就会滴下大约 吨的水。 可想而知, 每年别滴掉的水, 在我们生活中被浪费的水真是无法计算 ,如果要认真地计算 其结果一定会让惊讶得目瞪口 ! 在我们浪费水的同时,也在污染着我们的水源 一些城镇将生活污染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有的将垃圾和死了的牲畜直接抛入河流中,让河水不能给人类提供方便了 。 人人节约用水个个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还我们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水清清 . 鱼儿欢畅的美好生活环境吧!

研究时间:2011 年 8 月 1 日——8 月 5 日 主要相关知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需要水,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系 统运转都离不开水这一基本的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 温与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水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 源,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是 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命脉。回溯人类文明的起源,毋庸置疑,是水孕育和造 就了四大文明古国。水的文明史与世界文明史密切相关。 学校:绍兴县钱清镇中学 班级:初三(13)班 指导老师:张婵娟 组长:童舒铠 第一执笔人:童舒铠 小组成员:童舒铠 石诗薇 虞亚婕【内容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拧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可能丝毫感觉不到水的危机。 但事实上,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正日益短缺。目前,全世界还有超过 10 亿的人口用不上清洁的水,人 类每年有 310 万人因饮用不洁水患病而死亡。 面临全球性的水资源匮乏, 47 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 3 第 月 22 日为世界水日。2007 年 3 月 22 日,第 15 个世界水日,主题是“应对水短缺” ,希望大家都来关注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关键词】 节约用水 措施 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 缺水 利用率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 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 , 陆地淡水仅占 ,面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 水储量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科 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 家,目前已有 70%,即 17 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 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 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 ,全国已有 300 多个城市缺水, 已有 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 7000 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 的经济损失达 100 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 400 多亿元。 可怕的数据表明:水资源短缺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危机。因此,保护和更有效合 理利用水资源,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和更有效地合 理利用水资源呢?从环境角度来说,最完善的措施是拦水和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对于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注重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 工业方面提倡节水产业,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废水处理;在农业方面应采用先进的灌 溉方式(喷灌、滴灌)等。水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影响到人 类的生存能力。所以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才是当务之急。 水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 1-6 立方米的水;一个漏 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 3-25 立方米水,全市如果有 60 万个水龙头、20 万个马桶漏水, 一年要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 源,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保护水资源首当其冲。 我们小组走访了十几户人家,分别对每家的季用水量以及是否节水和节水措施进行了 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绍兴这个被誉为水乡的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还是明确的,每家 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节水妙招,从一点一滴做起: 1、 2、 3、 4、 用淘米水来浇花 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纸擦除,再洗涤 用洗米水、煮面汤、过夜茶清洗碗筷,去油且节省用水量和洗洁精的污染 先对有皮的蔬菜进行去皮、去泥,然后再进行清洗;先清洗叶类、果类蔬菜,然后2清洗根茎类蔬菜 5、 6、 7、 8、 9、 10、 收集为预热所放出的清水,用于清洗衣物 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手洗 夏季用清碗的水洒在地面,这样会凉快点,也不用浪费清水 冬季对室外的水管进行防冻裂处理 用洗涤水、洗衣水水桶盛水洗车 将洗脸台下的水管抽出放进水桶中,一般洗手洗脸的水储存起来用于拖地冲马桶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 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 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 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80 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每年 3000 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 1~3%。但是 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我们要加 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眼泪!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界里,而水是万物之需。所以让我们从现在 开始,维护整个地球,维护整个世界。节约水资源,保护全世界!

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是近期解决我国城市用水紧张的有效办法,在今后相当的时期内,它们也是一项必须推行的重大政策。我为大家整理的节约用水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节约用水科技论文篇一 浅谈节约用水管理 摘要:近几年来,各地发生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前一段时期我国云南贵州的一个地区出现干旱,旱灾同时也不断地在我国部分地区肆虐横行,各省也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区发生干旱,损失惨重。我国是农业大国,水资源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因此如何解决“水”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节约用水;超计划用水;累计加价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进入21世纪,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年代,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更令人堪忧:一是我国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1998年我国人均水量为225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二是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很不平衡。水资源绝对数量西少东多,而人均占有量东缺西丰,成两个反向递度分布。三是我国的水环境也在日趋恶化,导致水资源可利用率降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何解决水资源供给不足而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行节约用水 措施 ,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除了进行制度创新,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之外,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节水科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1.以节约用水的理念确定方案 推广工业节水技术。工业生产也是用水大户。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5~10倍,压缩工业用水量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降低工业用水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改革生产用水工艺,争取少用水。如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若用氧气转炉代替老式平炉,不但可提高钢的产量,而且可降低用水量86~90%。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国外先进工业企业的水重复利用率高达90%以上,而我国企业的用水绝大部分都在一次利用后作为废水排放。虽然我国一些缺水大城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高,但地区差别很大,进一步挖潜可节约大量用水。 探讨利用海水、微咸水的技术。由于淡水资源的缺乏,沿海城市可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水和生活冲厕水,华北和西北地区可开发微咸水资源。推广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技术。城市生活用水是水资源消耗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水污染的又一重要来源。据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的资料表明,我国城市生活用水的1/3由于水资供给和使用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而白白损失了。由于许多城市自来水管道老化和质量低劣,每年我国由于管道漏损的水量就占自来水管网供水的20%以上,达到60亿立方米。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城市应通过节水技术改造供水管网,开发推广节水器具,宣传并鼓励节水,创建节水型城市。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农业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80%,但农业用水中的浪费现象也最严重,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量的70%,灌溉过程中半数以上在中途渗漏,采用漫灌又要浪费30~35%。今后应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对灌溉农业区,节水灌溉技术应以改进地面灌溉为主,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面灌溉节水技术(如平地、沟灌、间歇灌等)。在北方渠灌区推行并渠结合的灌溉方式,有条件的地区可发展喷灌和滴灌。应使水利工程和农业技术相配合,进行节水的轮作制度,推广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抗旱高产优质品种。对旱地农业区,应按照水旱互补的方针,充分利用 雨水 集蓄节灌等现代旱地农业技术,进行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并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建设土壤水库,增加贮水。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征和当地水资源条件,调整作物布局,优化 种植 结构,选育优良品种。 2.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并根据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制定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的节约用水发展规划和节约用水年度计划。 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在节约用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国家鼓励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生活用水按户计量收费。新建住宅应当安装分户计量水表;现有住户未装分户计量水表的,应当限期安装。 各用水单位应当在用水设备上安装计量水表,进行用水单耗考核,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应当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措施,在保证用水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城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应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 城市用水计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资源统筹规划和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下达执行。 超计划用水必须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应当从税后留利或者预算包干经费中支出,不得纳入成本或者从当年预算中支出。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的具体征收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3、全面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征收 为加强计划用水管理,根据国务院批准建设部发布的《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和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城镇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下列规定。 凡在本市市城区、近郊区和无效区的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取用地下水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用水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市、区、县节约用水办公室下达的用水计划。对超过计划用水指标的,其超过部分,均按本办法征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标准,按用水类别、用水季节和超计划用水幅度,分别定为现行水价或地下水水资源费的1倍至100倍。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由市、区、县节约用水办公室征收。 使用公共供水月计划用水量满3000立方米及3000立方米以上或使用自建供水设施取用地下水的,城区、近郊区范围内的用水单位由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征收;远郊区的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的用水单位,由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委托区、县节约用水办公室代征。 使用公共供水月计划用水量不足3000立方米的,市经济委员会、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系统用水单位和部队用水单位,由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委托其上级主管机关代征;其他用水单位由区、县节约用水办公室征收。 超计划用水单位必须在接到缴费 通知书 之日起7日内足额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对逾期不缴纳的,市、区、县节约用水办公室限期缴纳,并按日加收超计划用水加价价水费5%的滞纳金。对拒绝缴纳或逾期3个月不缴纳的,市、区、县节约用水办公室除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外,扣减其计划用水指标或限制其用水;情节严重的,通知供水部门停止供水或予以封井。 企业缴纳的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一律在企业自有资金中列支,不得列入生产成本或流通费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缴纳的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一律在单位的预算包干结余经费中或预算外资金中列支,财政部门不予追加经费。 4、结束语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生活的命脉,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它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增强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法制意识是摆在每个公民面前的一个切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奋斗,充分认识到水资源浪费的一些问题,做好节水,使得在国民经济中有一个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体系。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参考文献 : [1]楚亚民.试述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2]李晓辉,程永毅.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节约用水科技论文篇二 论合理与节约用水 摘要: 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是近期解决我国城市用水紧张的有效办法,在今后相当的时期内,它们也是一项必须推行的重大政策。本文将简要叙述合理与节约用水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字:合理用水 田间渗漏 渠系损失提高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 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是近期解决我国城市用水紧张的有效办法,在今后相当的时期内,它们也是一项必须推行的重大政策。本文将简要叙述合理与节约用水的途径和措施。 一、抑制陆面蒸发 抑制陆面蒸发是节水保水的有效措施之一。陆面蒸发包括土壤、水体的蒸发和植物蒸腾。据试验研究,地膜覆盖的保墒蓄水作用很显著。河北省对冬小麦进行蓄灌加地膜覆盖试验,它与常规灌溉相比,平均能节约水量52%,最多达73%,能减少耗水量,每斤小麦仅耗水立方米。陕西对棉花的地膜覆盖和灌溉技术调查后也证实了这一措施的明显节水作用。抑制水面蒸发也是途径之一,据河北省对黄壁庄等14个大型水库资料估算,平均每个水库年蒸发损失水量亿立方米,最大者为岗南和黄壁庄水库,平均年蒸发水量达亿立方米,如果全省19座大型水库、32座中型水库和1230座小型水库累计,平均年蒸发损失水量达4亿多立方米,以灌溉定额420立方米/亩计,可灌溉95万亩耕地。一些发达国家对抑制水面蒸发作过多次试验研究,美国、波兰、西非等国家用十六烷醇、十八烷醇或它们的混剂、石腊、漂浮材料、泡沫丁烯橡胶布等覆盖水面,抑制水面蒸发效率达80~90%,如以此数据估算,河北省减少的蒸发损失水量可灌溉70万亩耕地。我国武汉、大连、北京生产的水面抑制蒸发增温剂用于水面和稻田的试验,其结果是可抑制蒸发70~80%。 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也是有效途径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1)选育蒸腾量小的作物品种,即选育生育期短、高产耐旱的作物; (2)在作物区把高大植物成行交错栽植,构成风障,或构植防风林带,减少作物上空的空气水平流动,以减少作物蒸腾; (3)采用落叶剂除去非生产性的叶片,或用人工的 方法 适时摘去非生产性叶片; (4)松土保墒或镇压提墒保墒。东北地区用钉齿耙耙地,一般可抑制蒸发20~40%; (5)秸秆还田,在旱地上形成疏松的保护层;或用砂石覆盖; (6)合理划分作物地段,避免“水包旱”或“旱包水”现象; (7)应用化学制剂如武汉生产的土面增温抑制蒸发剂,可抑制蒸发70~80%。 二、减少田间渗漏 减少水田渗漏的措施有改良土壤;优选生育期短的高产良种;改进耕作技术,如采用旱直播法,即在干田状态下直播,到一定苗期后才进行水灌,节水效果一般可达30~50%;对土壤进行化学制剂处理,因一般情况下渗漏常是土壤含钙造成,钙能引起粘粒结团,成形裂缝和多孔结构,增大渗漏,国外用钠盐如碳酸钠处理土壤,散碎团粒,并使粘粒膨胀,填实土壤孔隙。 减少旱地渗漏量的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缩小地块、采用先进的细流沟灌、喷灌、渗灌等方法。据试验,平整的土地灌水定额也能减少30%左右;在小麦畦灌中将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也能节水。 三、减少田间排水和渠系损失 减少田间排水的措施主要有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庄稼生长条件,充分利用有效降雨,减少田间积水;编制正确的灌水方案,如自上而下地轮灌,昼将上块田排水用于下块田的灌水;适时中耕,增加田块的贮水能力。 减少渠系损失的措施有完善渠系配套,防止 渠道 渗漏如对渠道进行护砌,改明渠为管道输水;改明渠为地下渠,如无锡县明渠的水利用系数为,改地下渠后提高到;等等; 四、充分利用灌溉回归水和退水、城市污水、咸水 灌溉回归退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水源。辽宁一些实测资料表明,在浅灌的情况下,每四亩稻田的回归水可灌一亩稻田。有些地区灌溉退水量较大,如山东荷泽地区对引黄灌区统计,渠道退水竟达50~60%之多。 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也作为重要的灌溉水源之一。 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水都属于咸水。一些地区的咸水数量很大,如河北平原有含盐量2~5克/升的微咸水22亿立方米。不少地区已经有咸水浇地的 经验 ,国外如以色列等也已取得成功。 五、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我国目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较低,只有少数几个城市达40%以上。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水的重复利用率在50%以下的城市在今后几年内每年提高5~10%,重复利用率达50%以上的城市则每年提高2~3%。 提高重复利用率需要增加投资,但从综合效应考虑,它是合理的措施,因为它具有以下的优点: 1、提高了供水保证率; 2、节约了水; 3、治理污染,改善了环境; 4、重复利用中能回收废物废料,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如钢铁厂的高炉煤气洗涤水,水处理过程中能回收铁粉等。 六、节约生活用水 节约生活用水的措施大致分为非技术性的和技术性的两大类。 (一)非技术性节水措施 1、做好节水宣传 教育 工作 近年,我国北方一些缺水城市大力宣传节水,取得明显效果。在国外同样如此,如美国的洛杉矶市曾发动100人作了188次节水的 报告 ,让7万名学生观看了节水电影;日本举办节水周和节水日,等等。 2、取消“包费制”,实际分户装表,计量收费 国内外实践表明,居民分户装表一般可节约用水20~40%,如北京市调查,分户装表可以节约用水50%左右。 3、临时性节水措施 在城市供水相当紧张时,被迫采用限时、限量供水及超额累进收费等办法,也可暂时渡过用水困难的时期。 (二)技术性节水措施 1、提倡生活用水的一水多用,如洗脸、洗衣水冲洗厕所。 2、改进用水设备。 各地实践表明,对卫生设备和盥洗设备加以改进,可收到明显省水效果。如某食堂用餐人数有3000人,每人每次洗刷碗筷按20秒钟计算,一天三餐用水90吨;如将水龙头的水咀用铅皮堵成八分之一,每分钟的出水量减少到3公斤,一天可节约用水40吨。 对厕所用水的改进研究成果很多,如厕所冲水箱容积改小;采用节水型厕所冲洗阀,阀门的手柄操作一次,不论时间长短,出水量均为13升;厕所内设有两种大小的冲洗阀;光电控制冲洗设备,当人在厕所内时阀门打开,人离去后自动关闭;尿成分传感器控制冲洗设备,当有人使用厕所时,尿浓度超过一定值,装在下水道弯管处的尿成分检测装置通过传感器自动打开冲洗电动阀,冲洗后存水弯管内尿浓度下降,阀门关闭。 在水龙头出水前混入空气,使出水呈泡沫状,可使用水量比一般的水龙头节约31%至50%左右,但使用的效果几乎相同。还有如设计节水浴盆(盆壁较陡,减少无用水量),节水洗衣机(脱水的水可再利用)和不用水的洗衣机等。 总之,通过种种措施节约用水,是目前各国普遍重视的课题之一。尤其要强调的是人们的观念要有新的转变,一定要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必须持之以恒的战略措施来看待。看了“节约用水科技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水的科技论文1000字 2. 节水新技术论文 3. 关于水的科技论文 4. 关于水的科学论文集 5. 关于水的科技论文集

旅游规划研究方法论文

分析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有机结合论文

进行旅游规划最主要的的目的,是希望在旅游开发的时候,将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率的能够最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最大化,进而促使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引言

旅游规划是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是根据对市场的判断和定位,对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取舍、开发的总体方针。相对于旅游规划来说,旅游策划则是近期的、具体的,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具体实施的项目方案,而且这个方案是可商业化、可盈利的,是对全局资源进行整合的策划,是指导规划的策划,是开拓市场的策划。

二、现阶段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的重要原则

(一)创新原则

今些年,旅游在我国大受喜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是一项寻找差异的活动,所以千篇一律的旅游策划方案必不受欢迎,因此,旅游策划一定要有创造性的思路和理念。旅游策划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也应该跟随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发生改变。需要有创造性,忌讳因循守旧。一个旅游项目的策划,要想深入人心,必须不断创新。唯有瑞,策划方案才能鹤立鸡群,别具一格,吸引人,并且打动人,从而取得好的成效。

比如杭州西湖,其魅力永恒而强大。扬州的瘦西湖正是模仿杭州西湖而来,虽然其历史不长,而且是有意模仿杭州西湖,但是,在模仿中又加入例如创新的思维,而且主要突出创新的中心思想,没有东施效颦之嫌,却有另辟蹊径之妙。

(二)文化与内涵丰富原则

在一项旅游策划中,要想其有个性、有特色,对旅游者具有足够吸引力,并且生命力持久,就必须着重于对资源特色的文化的挖掘。整个策划方案必须以某种文化为中心,并且用文化将整个方案串联起来,让整个策划方案有一个明确的文化主题,浓厚的文化色彩,让旅游者陶冶在文化氛围之中,享受文化气息,接受文化教育。旅游项目策划应以文化氛围的强调为重点,同时要淡化旅游者对于景区商业化的感觉,要为过来旅游的消费者树立榜样,主打文化形象,挖掘潜在文化,甚至创造一种现代文化。

扬州瘦西湖在文化上有二十四桥之用,勾起人们怀古依旧之情,借杜牧之绝唱造扬州之绝景,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三、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有机结合

(一)规划与策划的关系

策划是在规划完成的前提下进行的,它比规划更加学科,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入的进行研究。旅游策划是对规划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强化,是对核心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以此来体现设计师的规划思路和规划意图。(见图1)

(二)规划前的策划

在旅游规划之前导入总体策划,能够有效的解决眼下规划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在策划之前对市场进行深度研究,给市场一个准确定位,包括主题、形象、核心吸引力的确立。2、拟合资源与市场,大胆创意,形成表现吸引力的产品形态。3、运用韬略,建构战略,并落实为战术和行动计划。 4、旅游项目前瞻性评估:旅游项目是否根植于旅游资源;旅游项目体现时代特征;旅游项目体现旅游消费者心理需求特征,并具有弹性,能够根据旅游消费者心理需求特征的变化而变化。

(三)规划中的策划

一项旅游规划,其期限最少也在15年左右,其长期性的特点要求其不可能对整规划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即便是对近期(一般是3年~5年)的`安排做出了比较具体的说明,这种说明也不能作为项目实施的指导性依据。被委托的一方无法依照旅游规划的说明,对照规划中的"近期重点项目"章节进行细致准确的实施,即便是旅游规划中对"近期重点项目"进行了详细规则的编制,其规则也是根据总体规划而制定的,只不过是加入的一些更为具体的细节设计,并没有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因为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定,很有可能旅游规划的生命力比旅游产品本身还要长。旅游策划则不一样,它要比旅游规划实用很多。旅游策划是专门针对近期旅游项目,以旅游规划为大的方向设计出的符合游客口味的产品,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将这种产品推销给游客,使游客高兴的旅游、爽快的花钱等等,所以说,策划能立刻带动经济效益的增长。

(四)规划后的策划

一项好的旅游规划,必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在于,以旅游规划为中心思想,长期的发展目标,这其中也涉及到衍生产业,用地控制与平衡等方向性的大问题,存在操作性上的空缺。真是这一特征的缺陷性,旅游项目才需要进一步进行策划,将规划的大理念进行分析、分解,进一步转变成为产品、项目、行动计划,最后,在根据策划方案,编制详细规划,进行旅游项目的建设。对于旅游策划操作性评估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指标:1、旅游项目能否与市场同步,可不可以抓住消费者的旅游心态。

2、在旅游项目区,社区人员的参与程度,因为社区人员受旅游活动影响,所以社区对旅游项目反映对旅游项目是否可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区因素不容忽视。

3、旅游项目多生态环境的影响,旅游项目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所以,旅游区环境评价直接决定了旅游项目是否可行。

4、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四、结语

根据本文的陈述,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相辅相成,但是二者之间任然是边界清晰,不能将其划等号。旅游策划使旅游规划摆脱了看得见,摸不着的尴尬局面,配合规划成为指导旅游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工作。

列式计算,与的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规划设计论文研究方法

1、调查法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法(模型方法)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系统科学方法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城乡规划理论

摘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理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make our country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djus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evel 1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is to solve the plight of subject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s a whol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一些区域协调可以依赖法律实施,但大部分的情况是自愿的合作。在这样的组织中,规划或公众参与完全是志愿的,决策者和规划师遵从这样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公众的支持。这种自愿的合作组织在协调区域不同城市的利益过程中会发挥一定作用,帮助城市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公众参与。但某些情况下会有来自地方的反对和阻力,确实需要强制实施。可持续城市是指城市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相协调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持续变化和扩大,能够进行自我升级、改善并实现结构的持续性转变。建设可持续城市是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为基础,在资源最小耗用的前提下,通过均衡的分布农业工业、居住区、交通等城市活动,做出科学的城市总体设计,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变化。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和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怀疑。在发达国家,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不断挖掘和利用。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的西欧,城市决策者本着利用艺术、传统和其它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发掘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如在德国鲁尔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特色的发掘、保持和创新为这一老工业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等各个层次的规划都需要关注可持续性,以保证发展战略落实到各个空间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首先应从本质上理解城市自然过程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做到根据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构筑城市设计框架的目标将重点强调自然资源和建成环境的保持。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建成区改造成更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原则将对现状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的接受和再利用以及可循环建材的再利用放在了首位。其次,可持续发展鼓励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以及景观的保护。任何新的建材应当从可持续的资源中获取,像木材就应当从管理良好的可持续森林中获得。 第三,在新建成地区,建设的模式要将分散的活动区之间消耗能量的出行减少到最少,同时还要减少建筑内部运行消耗的能量。 未来的发展必须满足国民对食品、矿物、住宅以及其他建筑的需要 不过,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应当遵从环境的目标,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所确立的准则。任何新的建筑应当通过灵活的规划设计以适应其使用年限中不同的使用要求。交通系统服务与新的城市结构,将不得不“在服务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维护未来生活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对城市环境进行重新整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设计专业是一个独特的挑战。同样,经济增长也面临相同的前景,它必须在提高生活水准的同时使城市更富可持续性。

三. 城乡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交通需求是一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的派生需求,不同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功能联系方式,通过影响居民个体的出行行为选择过程,进而作用于城市交通系统,并最终产生不同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后果。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对于低碳城市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导致我国目前有些城市规划实践与低碳城市的目标甚至存在很大的矛盾。因此,本研究由理论整理入手,继而通过实证研究支持,提出一套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下的城市空间与交通的规划策略。研究分别从区域层面、总体规划层面及详细规划下的居住区和街区设计三个层面来研究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从区域层面而言,我国城市与区域的交通建立在“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的评价标准上,加之区域土地使用模式多为粗放式,两者合力产生了高能耗的基于小汽车的区域空间布局。对比现状缺乏交通考虑的无序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合理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应是结合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引导的走廓模式,通过空间整合与控制小汽车的数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另一方面,传统规划理论中强调的一个就业居住平衡的城市和功能上的“自我平衡”被验证并不能降低对机动车的依赖,而应是在提高居民就地就业率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公交系统将各城镇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区域平衡。从总体规划层面,研究从城市密度、开发强度、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其对城市交通低碳化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提出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规划原则:①应当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②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③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④坚决地限制小汽车的使用的策略。从详细规划层面,研究从居住区规范入手,分析其积极性及不足,并与美国《绿色低碳社区发展评估系统》的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居住区的设计仍然偏重于物质环境层面,对人的行为少有涉及,也没有明确的低碳指标。研究从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开发强度等角度分析了“大盘”、“巨型居住社区”、低密度住区产生的原因及对低碳节能居住的影响。

最后,研究对轨道交通站点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新区由于客流有限、发车间隔较长,单纯的普通公交接驳不能满足城市边缘地区轨道交通接驳需求。规划必须确保城市新区市民出行的选择多样性,除了提高普通公交覆盖率和整体服务水平,还要通过多模式交通换乘的方式来提高城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的服务半径,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规划阶段需要对步行、自行车的接驳方式,自行车停车设施作出更多的重视。研究最后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城市规划必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终极方案,并且需要针对目标建立评价的准则;②城镇体系的规划应结合区域性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降低交通能耗;③鼓励适度的用地混合,考虑建立在绿色交通体系上的居住与就业的动态平衡关系,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倡小尺度街区、土地混合使用的开发模式;④未来中国可持续低碳城市的结构一定是建立在骨干公交联络的自行车友好的城市框架下的,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努力促进“绿色交通”;⑤城市形态结构形态的构建采用网络嵌套的理论来对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局限进行修正,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要与公共交通枢纽相结合;⑥开发强度取决于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这也是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个基本依据。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

(1)文献研究法根据所要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充足的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所研究课题的背景、历史、现状以及前景。(2)研究项目分析法在进行理论的搜集与分析之后,根据现有的研究项目整体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使理论有理有据,设计更合理。

国土空间规划方法研究论文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看法是,明确自己的国土,国土,包括地上空间,由此来捍卫自己国家的权利。所以不能允许外侵害为自己的主权。

请你谈谈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看法,可以通过他们之间的系数进行配比,然后队列看法也看。

编者按 前不久,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随着国土空间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更加凸显,加强国土规划工作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扎实做好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才能提高国土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新时期国土规划工作的推进,是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确定新时期国土规划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需要研究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实际问题。本期约请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张彦英副主任、樊笑英博士,为我们分析讲解新时期国土规划的功能及其实践应用思路。

问:什么是国土规划?

答:关于国土规划的定义,国内外有多种大同小异的解释。我国目前在法规性文件中对国土规划有明确定义的,始见于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土规划编制办法》第二条: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条件,按规定程序制定的全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国土开发整治方案。此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国土规划定义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国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而进行全面的规划。

问:国土规划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地位?

答:国土规划对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具有宏观调控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综合调整人与资源环境的自然关系、人与人基于资源环境的社会关系,将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硬约束条件,严格国土开发利用的空间管制。二是为下位相关规划提供基本依据,整合规划体系的系统功能,在战略上对各有关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指导和控制。三是综合协调国土开发利用中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维护公共利益和各主体合法权益的平衡。

国土规划决定一个国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国土开发空间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框架结构,是编制各类相关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国土规划具备管制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和分配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工具。

问:与其他规划相比,国土规划在内容上有什么特征?

答:国土规划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部分:资源的综合开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全国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的目标与方针,国家对重大区域发展问题的应对方针,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重大国土整治项目的规划以及若干重点地区与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方向等。国土规划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空间性、基础性、整体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问:新时期国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面临哪些问题?

答: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投入大量人力开展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可惜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最近几年,又启动了新一轮国土规划的试点,虽然取得了不少有益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基本性的问题尚待解决。如社会各界对国土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尚未取得共识,国土规划性质和地位不够明确,国土规划内容过于宽泛,国土规划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和保障措施等。归纳起来,当前国土规划编制与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规划体系层级不清、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二是法制保障不健全,三是基础理论研究不够。

一、科学规划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人类在自然中诞生,也在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中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地关系经历了“环境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之后,逐步形成了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目标,而经济可持续发展则是保障。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人类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环境破坏和贫困加剧之间的恶性循环,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但是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与保护构成了人地关系中一对永恒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人类长期的目标与任务。

1.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国土资源保护开发规划,国土规划要有助于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背景条件下,每年要实现8%~1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国土资源总量的有限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持续增长构成了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国土资源管理如何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新时期国土规划面对的首要问题。

经济增长依靠生产要素起作用,其中一是资源,二是资本,三是劳动,四是技术进步。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靠资源投入、资本投入,经济发展实现了外延式、粗放型增长。1982年国家提出把经济发展转到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定了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超额实现,但“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没有实现。“九五”期间国家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1世纪,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从农民那里拿来的土地大量投资,重新进入重工业化时代。加之地方官员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增长方式就往回走了。这样的状况不改变,20多年前提出的“转变”何时才能实现?

把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消费、投资与出口”,来源于凯恩斯关于“总需求=总供给”的公式。但凯恩斯关于经济增长依赖“三驾马车”的分析是着眼于短期而非长期。若维持长期的经济增长,就要转变发展方式,主要依靠技术、人才的进步和良好的制度环境。

转变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依靠廉价劳动以及出口(变相的资源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发展方式,就要发挥人才和技术的作用,即发挥知识和技能的作用。物质资本是可损耗的,而知识和技能不会损耗。国土规划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国土资源保护开发规划,要有助于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对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规模等的控制进行宏观引导,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循环利用,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国土规划具备立足资源环境,统筹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功能

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经济是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反作用起决定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完全证实了这一基本理论。

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同。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其后的一定时期,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初期,仍以发展经济为主也是必然选择。这时候,不发展经济一切问题都解决不了。当经济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出现了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搞好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今发展的全部要义。这时候,不解决全面协调发展问题,经济问题就会演化为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寻求一种立足资源环境,统筹经济、社会、民生建设的具有法制保障的途径。国土规划具备这种功能。

以往在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导向下,国土规划功能的缺失,或由于单项规划的实施,以经济发展规划为主体的各种规划更多地侧重于产业发展,以实现经济增长为目标,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增长越快,社会问题越多,社会矛盾越突出,生态问题越严重。新时期国土规划编制应充分发挥其宏观导向作用,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力布局等更多地引向关注民生与生态,使在国土规划框架下进行的各种专项规划以及各类经济发展规划也能遵循这样的价值取向,避免过度追求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从而将经济、社会、民生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起来。

二、引导城乡与区域均衡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因资源环境禀赋、发展基础以及人力、资金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经济增长速度、发展规模或者产业部门等都很难实现均衡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是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处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新时期国土规划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缩小这种差距,逐步实现相对平衡的问题。

(一)统筹城乡平衡发展,促进区域相对平衡发展

发展不平衡首先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科技、产业等在大中型城市集聚,导致资源向城市过度集中,广大农村地区相对落后,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有两条主要举措:其一是要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首先要推动农村产业现代化,来带动农村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农村产业现代化与城市不同,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农村的产业布局要结合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的产业类型。国土规划可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向资源优势产业方向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使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进城。

发展不平衡还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这既与区位有关,也与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有关,还受其历史发展的影响。各区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生物以及土壤、水、矿产等不同,其资源环境组合也不同。不同的资源环境组合特征往往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如西南地区以岩溶地貌为主的地形,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与水资源短缺,都决定了这些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解决我国中、西部发展问题,应更多地考虑产业类型、产业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实现资源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GDP水平是否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中、西部追求与东部地区GDP平衡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应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中、西部特定资源环境条件下的科学发展。

国土规划的主要对象和重要功能无疑使之成为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相对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规划中需要就缩小城乡与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提出明确的导向和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解决区域资源“短板”制约问题

一个区域的发展规模和强度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不仅取决于该区域的优势资源环境条件,还更多地取决于其限制性因素的制约。当前各地普遍重视发挥区域资源环境优势而忽视区域资源“短板”制约。比如,内蒙古自治区草场资源丰富,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铜铁、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等矿藏,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能源供应基地、矿产开采和冶炼基地。而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降水量少,水资源不足是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恢复的制约性因素。伴随优势资源开发,同时出现的则是草原生态脆弱地区植被、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以及草场退化、河流断流等生态问题。近年来,通过实施以工辅农、以工辅牧、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牧业生产方式和加强矿山环境治理等保护生态、促进发展的各种措施,已初见成效,草原生态有所改观。但是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生态的恢复非常缓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在发挥区域优势的同时若忽略了资源环境“短板”因素的制约,会使“短板”更短。而资源优势的发挥也要适度,如果竭泽而渔,优势也会变为“短板”。

新时期国土规划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通过对区域资源环境优势与“短板”因素的分析,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分别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同时对解决“短板”制约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当然其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国土规划如何引导各地区在“短板”因素的制约下发挥资源优势,是实现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目标的关键问题。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进行国土规划,是以区域的资源环境禀赋为前提,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础上的,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工作是对国土资源环境进行调查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土资源调查积累了有关资源环境的大量数据,建立了全国资源环境数据库,部分地区还实现了数据的动态更新。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全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根据承载力评价结果划分不同区域,确定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与劣势,即确定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与限制性因素,进行功能定位,确立不同地区适合发展以及不适合发展的产业类型,对可发展产业的生产规模以及布局进行总量上和空间上的控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补偿方案,既保障适度发展,改善民生,也能有效控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三、推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

资源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源寓于环境之中,环境本身也是一种资源。虽然资源、环境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两者的发展变化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在时空上的变化会影响环境的变化;二是环境的变化也会使资源发生适应性的改变。

1.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解决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维持着系统的平衡发展。我们不能脱离其他系统而孤立地研究其中某个子系统,因而国土规划过程中也必须把资源、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统筹考虑。环境和资源一样,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经济属性,在进入生产领域、交换领域时,环境就具有了资源、资产、资本的功能。

环境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本身也是一种资源。目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在认识层面,由于对环境的资源属性认识不足,环境价值不能全面体现,导致环境资源缺乏明确、清晰的产权。由于市场一般不会对没有产权的物品进行交易,所以市场价格机制无法将环境资源的成本反映出来。在实际操作层面,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认识到使用者应该支付环境成本,但是往往只考虑到正常的环境资源使用成本,而忽略了使用资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的补偿成本,即只支付了一小部分环境成本而非全部。使用者在消费环境资源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没有相应的补偿,其补偿往往由社会承担,导致环境成本外部化。环境资源成本外部化或低成本使用势必会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及过度使用。因此,必须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将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形成“谁使用谁付费、谁破坏谁治理”的补偿机制,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确保生态可恢复与可持续,并满足人类需要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能够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国土规划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体现资源与环境一体化特征并计量资源与环境使用的总成本,通过推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环境的配置,遏制资源环境的破坏和过度使用,促进资源环境的保护治理和合理利用。

2.推动市场机制运行,更好地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机制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对于国土资源这种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来说,宏观调控至关重要。市场机制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很难顾及资源的短期收益与可持续利用、全国与区域协调、公平与效益等诸多问题,同时市场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近两年世界铁矿石价格的波动就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我国尚处在体制转轨时期,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建立,作为宏观调控的间接手段,法制、法规和政策等尚不完善,更多采用行政手段。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比较低,法规不健全,市场无序,行政干扰,市场发挥不了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就需要在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同时,加快市场化进程。

国土规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土规划是对全部国土资源及其空间利用进行宏观配置的战略性方案。国土是一个三维的地域空间系统,国土资源具有三维地域空间特征,即不仅指实体资源,也占有一定地域空间。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对实体资源及空间的开发利用。当将国土资源置于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规划时,则构成了具有时间演化特征的四维系统。

国土规划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时间上要兼顾眼前需求与长远的可持续利用,空间上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地域差异。将一定发展阶段市场对资源的需求置于国土资源三维地域空间内,与国土资源在空间上构成交集,国土规划需要对这些交集进行评估、权衡和统筹,重点关注需求聚集区域内人口、城市和产业的资源匹配度,对其适当进行调整。在国土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达到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目的,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全国视角 区域协调

资源环境禀赋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有其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具有自然的地域性特征。近几十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需求与资源环境供给时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往往表现出无序状态。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与行政分区的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国土规划统筹考虑。

1.从全国层面确定区域国土资源开发格局,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来引导和协调各区域生产力布局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行政区为单元,不同行政区的划分往往导致资源环境自然分区的条块分割,而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分权与财政体制的分灶导致各行政区各自为政,人为的行政分割必然加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其一是各行政区之间的资源分配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其二是行政区界限产生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均衡,其三是产业布局的区域间协调问题。比如,环渤海地区由于共同的区位以及资源环境特点,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域单元,但同时环渤海地区又分属五省二市,在经济布局上,各行政区从地方发展角度出发,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造成资源环境的浪费甚至破坏。

行政区与资源环境自然分区的不协调,加剧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土规划编制应采取“全国视角、区域协调”策略,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为规划编制单元,从全国层面上确定区域国土资源开发格局,在此格局下进行各行政区的国土规划,各行政区与国土资源自然分区交叉或者重叠的,须依全国国土规划格局进行区域间协调,避免地方利益驱动或者地方保护的不合理开发行为。划分资源环境自然分区,并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来引导和协调各区域生产力布局,应成为国土规划编制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和持续性的工作。以资源环境禀赋和承载力大小来进行国土规划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的规划方式,是实现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国土规划编制应努力践行的重要原则之一。

2.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多重关系

国土规划作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发展战略框架,要发挥其应有的调控和指导作用,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首先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国土规划的科学性是指规划要符合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规划的实用性与时效性的基础,就是能够反映我国当前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状况。国土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是对国土资源的综合调查与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这需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全覆盖的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掌握最为精准的国土资源与环境状况,确保规划指标等的确立是建立在最新的资源环境状况基础之上。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结合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与趋势,对未来20年(一个规划期)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区域内可能的资源环境需求进行模拟和预测,对规划的指标保留相应的弹性空间(这是由承载力阈值的四维特征决定的),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也保留相应的余地,既要满足现实发展,也要确保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兼顾国家总体战略与地方战略、各行政区发展与经济区带发展、城市与城市群发展等之间的关系,避免各自为政,盲目发展。受区位、自然、人文因素等的影响,我国几十年来逐渐形成了沿海、沿江以及沿铁路交通干线的几大经济区带,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几大城市群,以这些区域的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区域与全国、区域内部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各地区、各城市受到地方利益、短期效益和政绩等诸多因素影响,盲目上马一些大项目或者违规项目,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需要通过国土规划从宏观上加以约束和调控。

与此同时,从规划的角度讲,要健全完善规划体系,处理好国土规划与专项规划、国土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的规划有很多种类型,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纲要、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矿产资源规划、能源规划等等。而各种各样的规划常常发生重叠与交叉,相互之间缺少一个相互协调的纽带,缺少可以进行平衡调整的依据。国土规划是以全部国土资源及其空间为客体,从宏观上、空间上总体布局人类活动主体的经济活动,从主、客体关系来看,国土规划显然是联系国土资源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最直接纽带,是对资源开发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最高层次的布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各类单项规划或者产业规划均应在国土规划的框架下进行,服从国土规划的布局。

(原载《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10月1日,《走进大课堂》栏目,主讲人张彦英、樊笑英)

我认为国土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事非常重要的,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旅游发展规划论文的研究方法

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旅游论文提纲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经济论文-旅游论文提纲范文-浅谈应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论文提纲范文,马克思经济学论文,国际政治与经济论文,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关于经济管理的论文,农村发展经济学论文,浅谈应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对策

法律论文提纲范文-关于法律的毕业论文-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外国证

关键词:法律论文提纲范文,行政法学毕业论文,法学专业学年论文,法律类实习论文,法学论文下载, 传闻证据是英美证据法上的法律论文提纲范文传统概念之一。

编写提纲的步骤:

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 与本科毕业论文提纲编写步骤范文相关的文章 浅谈发展国内旅游

1 绪论 12-20

研究背景 12-15

藏文化主题酒店获得快速发展 12-13

消费体验成为顾客选择酒店的关键因素 13-14

顾客行为倾向的探究日益得到酒店业界的关注 14-15

研究意义 15-16

理论意义 15

实践意义 15-16

研究方法 16-17

文献研究法 16

访谈分析法 16

问卷调查法 16

统计分析法 16-17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20

2 文献综述 20-62

主题酒店相关研究 20-31

主题酒店概念区分 20-22

主题酒店概念界定 22-24

藏文化主题酒店的概念界定 24

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概述 24-28

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特征 28-31

顾客体验 31-40

顾客体验的概念界定 31-34

顾客体验的维度划分 34-39

主题酒店顾客体验的相关研究 39-40

顾客感知价值 40-57

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界定 40-43

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 43-48

顾客感知价值模型 48-53

顾客感知价值的维度划分 53-57

顾客行为倾向 57-59

顾客行为倾向概念界定 57

顾客行为倾向维度划分 57-58

顾客行为倾向的相关研究 58-59

文献小结与述评 59-62

3 研究设计 62-76

访谈研究 62-65

访谈对象 62

访谈内容与方式 62-63

访谈结果与讨论 63-65

究模型与假设 65-70

究模型 65-67

研究假设 67-70

变量定义 70-71

顾客体验 70

顾客感知价值 70-71

顾客行为倾向 71

问卷设计 71-73

问卷结构 71

变量测量 71-73

问卷前测 73-76

顾客体验的分析结果 73-74

顾客感知价值的分析结果 74-75

顾客行为倾向的分析结果 75-76

4 数据分析 76-119

样本来源 76

描述性统计分析 76-79

信度分析 79-80

因子分析 80-92

顾客体验的因子分析 81-87

顾客感知价值的因子分析 87-91

顾客行为倾向的因子分析 91-92

基于因子分析的模型修正 92-93

方差分析 93-108

性别对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 93-95

年龄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95-98

收入水平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98-100

职业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100-108

相关分析 108-110

顾客体验与顾客感知价值的相关分析 109

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109-110

顾客体验与顾客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110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10-119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111-113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13-115

研究模型初次修正 115-116

研究模型二次修正 116-119

5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119-133

假设检验 119-121

研究结论及讨论 121-122

管理建议 122-133

提炼主题内涵,打造战略优势 122-125

重视主题营销,强化实时互动 125-128

聚焦顾客体验,创造顾客价值 128-131

关注需求趋势,超越顾客期望 131-133

6 总结与展望 133-137

研究创新 133

研究局限 133-134

研究展望 134-137

参考文献 137-147

第一章 现代旅游业概述 14-30

第—节 含义及分类 14-15

一、含义 14

二、旅游业细分行业 14-15

第二节 旅游业整体市场情况 15-27

一、全国旅游业整体情况 15-18

二、区域旅游业市场情况 18-19

三、厦门市旅游业市场情况分析 19-26

四、竞争情况分析 26-27

第三节 现代旅游金融现状简述 27-30

一、旅游金融理论研究 27

二、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27-30

第二章 景区业金融服务方案 30-50

第一节 行业分析 30-35

一、行业范畴 30-31

二、行业整体情况 31-35

第二节 商业模式和金融需求 35-43

一、产品服务模式 35

二、定价收费模式 35-36

三、营运组织模式 36-37

四、上下游经营模式 37-38

五、资金运作模式 38-41

六、金融需求 41-43

第三节 金融服务方案 43-50

一、银行的目标市场 43-44

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44-47

三、特色产品和金融服务 47-50

第三章 酒店业金融服务方案 50-78

第—节 行业分析 50-55

一、行业范畴 50

二、行业整体情况 50-55

第二节 商业模式和金融需求 55-62

一、产品服务模式 55

二、定价收费模式 55-56

三、营运组织模式 56-57

四、资金运作模式 57-60

五、金融需求 60-62

第三节 金融服务方案 62-70

一、银行的目标市场 62-63

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63-66

三、特色产品和金融服务 66-70

第四章 厦门市旅游业与银行合作实例 70-78

一、当地旅游企业与银行合作现状 70-71

二、当地旅游企业与主流银行合作产品简介 71-72

三、厦门市银行业与旅游企业合作切入点分析 72-74

四、旅游业风险分析 74-75

五、景区融资案例之厦门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 75-78

结语 78-80

题目: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第 1 章 绪 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海南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

当前研究不足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第 2 章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概念及理论

何谓“旅游特区”

旅游发展战略及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战略分析工具

PEST 分析

VRIO 框架

SWOT 分析法

第 3 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产业要素水平

海南旅游业态与产品现状

海南省旅游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科技环境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内部竞争优势分析

价值(Value)问题

稀有性(Rareness)问题

不可模仿性(Inimitability)问题

组织(Organization)问题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 SWOT 分析

优势分析(Strength)

劣势分析(Weakness)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挑战分析(Threat)

SWOT 分析结论

第 4 章 国际海岛旅游案例对海南的启示

美国佛罗里达

发展基础与海南的对比

旅游业发展历程

成功经验借鉴

美国夏威夷

旅游产业现状

成功经验借鉴

国际案例对海南省旅游规划的.启示

规划留白、融合生态,保留核心吸引,促进可持续开发

主推一到两个核心城市或岛屿目的地,突出龙头

在国际融合中保留本土文化

主抓 2+N 国际客源地,促进市场国际化

做强停留时间、重游率、消费点

开发多元产品、精简接待设施,缩减淡旺季差异

统计数据全面开源,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第 5 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体系

制定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战略

甄选战略路径

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管理模式创新

提升旅游业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八大旅游业态

深化旅游业国际合作

第 6 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积极申报旅游自由贸易区,推进旅游特区落实

完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资本要素流动政策

人员流动政策

商品流动政策

财税政策

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水平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旅游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题目: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评价体系研究

第 1 章 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

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创新点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游客体验相关理论

游客体验的内涵

游客体验的阶段模型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相关理论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内涵

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模型

因子分析相关理论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相关理论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内涵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注意事项

第 3 章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与原则

评价指标的初步选择

评价体系的最终确定

小结

第 4 章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网站的选定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运用

模糊综合评价的评分

结果分析

小结

第 5 章 对策建议

改进企业内部建设

加强企业外部交流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1.论文选题意义及创新点2.相关文献掌握程度和研究方法的可靠性3.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导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加强对外的交流,促使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随着我国和国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得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对于我国而言,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下面我整理了旅游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欢迎参考借鉴!

题目: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海南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

当前研究不足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第2章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概念及理论

何谓“旅游特区”

旅游发展战略及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战略分析工具

PEST分析

VRIO框架

SWOT分析法

第3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产业要素水平

海南旅游业态与产品现状

海南省旅游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科技环境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内部竞争优势分析

价值(Value)问题

稀有性(Rareness)问题

不可模仿性(Inimitability)问题

组织(Organization)问题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优势分析(Strength)

劣势分析(Weakness)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挑战分析(Threat)

SWOT分析结论

第4章 国际海岛旅游案例对海南的启示

美国佛罗里达

发展基础与海南的对比

旅游业发展历程

成功经验借鉴

美国夏威夷

旅游产业现状

成功经验借鉴

国际案例对海南省旅游规划的启示

规划留白、融合生态,保留核心吸引,促进可持续开发

主推一到两个核心城市或岛屿目的地,突出龙头

在国际融合中保留本土文化

主抓2+N国际客源地,促进市场国际化

做强停留时间、重游率、消费点

开发多元产品、精简接待设施,缩减淡旺季差异

统计数据全面开源,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第5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体系

制定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战略

甄选战略路径

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管理模式创新

提升旅游业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八大旅游业态

深化旅游业国际合作

第6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积极申报旅游自由贸易区,推进旅游特区落实

完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资本要素流动政策

人员流动政策

商品流动政策

财税政策

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水平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 索引序列
  • 节水规划论文研究方法
  • 旅游规划研究方法论文
  • 规划设计论文研究方法
  • 国土空间规划方法研究论文
  • 旅游发展规划论文的研究方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