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词义的演变论文题目

词义的演变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词义的演变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2.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3.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4.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5.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6.给病句一个理由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5.“同志”的尴尬6.文学语言研究7.汉语语气词研究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7.说“秀”(英show)18.汉语象声词研究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0.汉语感叹词研究21.东北方言动词“造”的研究22.东北方言语气助词“呗”的研究23.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研究2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2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语法2.汉语应答句研究3.标题语法研究4.标题语用研究5.标题语义研究6.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7.东北官话语音研究8.东北官话词汇研究9.东北官话语法研究10.东北官话语用研究11.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12.现代汉语修辞研究1.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2. 报刊语言研究3.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6. 法律语言研究7.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8.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9.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10.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1.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2.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3.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14.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5.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6. 谈“俗话”17.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8.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19.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情况分类考察20.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21.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3.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4.歧义格式的实验语音学研究5.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6.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7.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8.“都”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研究9.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10.实验语音学11.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12.语音史研究13.语音的规范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1.《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定音比较研究2.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6.对外汉语汉字教学1.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2.汉语中介语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4.对外汉语教材分析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1.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2.语言课的文化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4.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5.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6.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7.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8.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9.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1.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4.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5.对外汉语虚词教学6.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7.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8.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9.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其实就是把它细分啊一级标题最大其次

一级标题也叫大标题,一般指论文的题目。二级标题也叫章标题,是论文内文中最大的标题,比如:第一章………………三级标题也叫节标题,是一篇论文的一章中细分的标题,比如:第一节………………示例:语言学论文题目:论汉语的演变(一级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 一、汉语词义的演变(二级标题小四号居中黑体加粗)(一)词义的转移(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词义演变研究概况论文

关于导致英语词义变化的因素的论文

摘要:所有的语言都不是静止的,是变化而且经常变化的,英语也不例外。本文仅从词的角度来谈英语词义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词语的意义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历经千百年后,则会发生一定的甚至是重大的变化。详细分析词义演变的原因及类型,将有助于读者加深理解词语的本质。体会词义演变这一必然趋势。

关键词:英语词义改变原因

正如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一样,词义的变化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活的语言(alivinglanguage)中,词义的变化是十分常见而又非常必要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需要对新的概念、新的现象、表达新的事物、新的观点有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表达形式,而词义变化正是满足人们这种需要的简便方式。因此,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每一个词语的意义,与一个世纪以前相比,都略有不同,在更长时间以前,可能有一个更为不同的意义。一个词的旧有意义的改变或消失,以及新意义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有密切关系的,这是词义变化的外因;与此同时,语言自身的变化,人们的心理活动对词义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探讨引起词义发生变化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现状

近期笔者在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1987年至2009年)所查阅的相关论文中,抽选了10篇针对导致英语词义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有4篇文章阐述了导致英语词义变化的因素。

词义的演变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发生的,而是受社会、历史影响和制约。词义演变与社会发展、社会环境、社会阶级、民族情绪、种族情绪、性别差异、社会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任丽波,章东红(2008)对英语词义变化的诸多因素和成因做以下简要的探讨:

1、社会的发展是词义变化的历史因素。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促进各个事物由简到繁,由初级到高级。伴随事务的发展,表示事物、现象、行为名词的词也必然有所变化,这就是词义变化的历史原因。

2、文明进步是词义变化的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政治体制、阶级关系、文化、科学的那个诸方面的变革对词义的影响。

3、思维扩展是词义变化的内在因素。心理状态必然通过语言材料的运用表现出来,这是影响词语变化的心理原因。禁忌词,委婉语和夸张词语的存在和发展正是人们种种心理状态的语言产物。

4、文化发展是词义变化的直接因素。语言结构的变化不仅改变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而且时常影响和促进词义的变化,属于语言内部原。

5、交流扩大是词义变化外来语因素。到2009年,付左羽认为词义的演变不仅有其社会、历史等原因,而且还跟语言本身的发展有关。语言间的借词现象、词语的简化以及语言中的类比现象也经常使词义发生演变。这些历史文化因素及语言本身的`原因是词义演变的外因,只能说明语言变化的必要性;其根本动因来源于认知主体认知思维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认知主体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式原型范畴理论和图形一背景理论揭示了词义演变的内在机制。王伟华(2010)从社会和语言方面研究,认为社会原因中,包括社会发展和词义变化,社会环境与词义变化,社会阶级与词义变化,民族种族情绪与词义变化,性别差异与词义变化。在语言方面,词义的变化跟语言本身的发展有关。词语的简化,也往往造成词义的演变,语言逐渐趋向简化是英语的一条发展规律。例如:English原义只是“英国的”,而“英语”原来是theEnglishlanguage,“英国人”原来是theEnglishpeople,渐渐都简化为English,于是English这个词的词义就扩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还发生词性的变化,English这个词除可以用作形容词以外,还可以用作名词。

二、研究方向

近几年,人们逐渐发现引起词义发生变化的因素不仅仅是外因引起。付左羽(2009)词义演变之因固然可以从社会、历史、语言本身的因素进行解释,但这些只能说明变化的必要性,要揭示词义演变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必须从人的认知的角度进行研究。隐喻与转喻认知模式、原型范畴理论和图形一背景理论是揭示词义演变动因的认知途径。王华伟(2010)在英语词汇长期发展过程中,词义演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归类。每场战争都会出现一些风云人物,不少人会因为他们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进入词汇。词义的演变往往跟历史因素和社会发展有关。词义不仅在形成过程中与客观世界、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而且与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因素、价值观念、民族之间的感情都有关系。

综上所述,英语词义的变化是指词的基本形式不变,而引起词义发生了变化。引起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复杂,难以一一列举,不过总的说来,现实和现象的变化、人们对现实和现象认识的发展、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都可以引起词义的发展变化。因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词汇中的词义变化最快、最显著,这不仅表现在新词的产生和原有词汇的消亡、借用外来词和原有词汇增添新义。就词义变化而言,在现代英语中,词义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中的词义变化就顺其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了,这是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

三、价值和意义

英语词义通常比较丰富,概念意义只是其中一种。很多人往往只重视词汇的概念意义,忽略其他含义。如果一个词只分配给它一个词义,而且这个词义需要涵盖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不同意思,那么,这个词所赋予的意义一定得是笼统和抽象的。这样,就会出现某单词的的某一个语境意义与概念意义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比如“green”一词,本意为绿色的,但在短语“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其含义大不相同。因此,了解英语词义变化的因素,对我们探索生词的研究有深远的意义。并且,对词汇的掌握有所帮助。

词义演变的动因有多种,其中思维、联想等心理因素对词义演变的重要意义逐渐为学界所认识、重视,而心理动词作为心理活动或状态的载体,其词义的演变则直接体现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情绪变化过程,因此,对心理动词词义演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词义演变中的心理因素的认识;同时,心理动词本身作为动词的一个特殊小类,意义内涵丰富,词义演变又经历漫长历史,其来源、演变过程及演变动因等都有待于做深入地探讨。 本论文采用类聚的方法对古汉语心理动词的词义作批量地考察,在具体的行文中根据本义的不同,将心理动词分为“本义为非心理词”和“本义为心理动词”两大类。“本义为非心理词”的又根据本义词性的不同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三类,分别考察每一类非心理词引申出心理动词的演变过程及其演变规律,再从整体上总结非心理词演变为心理动词的规律;“本义为心理动词”的则根据其引申方向的不同,分为“引申出心理动词”、“引申出名词”、“引申出形容词”、“引申出普通动词”、“引申出副词”四个小类,分别探讨各小类的引申过程及其引申规律,再总结整类心理动词引申出非心理词的规律。最后对比两大类的演变规律特征,即“非心理词演变为心理动词”和“心理动词演变为非心理词”,揭示这两个逆向引申过程的不同特点。 心理动词概念场的研究也是对类聚方法的运用,即本文将表达同一概念的心理动词类聚成概念场,通过对整类词语的来源演变的分析,揭示不同形式的词语如何演变出相同的概念及其演变理据。 在对大量心理动词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词义系统中核心义的状况、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及“同律引申”这一词义引申类型。

词义发生演变是时代不同的结果。语音是人们认知交流的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丰富,词义就逐渐的发生演变以实现人们交流和认知的目的。个人见解

研究英语词汇演变的论文目的

研究目的(Research Aim)是你论文的长期目标,也就是最终目标,整篇论文只存在一个,通常一两句话概括就行。Research objectives是论文的短期目标,就是你每一步要达成什么目标才能达成你的终极Aim。这也就是你如何回答你的Research questions。Research objectives一般用to do的形式来表达。可以从理论理解,实证发现,现实影响等方面入手。

研究意义(Significance),为什么这个主题对你很重要?是出于个人兴趣,亦或是前人研究不足,填充学术空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为什么其他人对此感兴趣? 考虑一下是什么促使你进行该领域的研究? 你可能还会考虑该领域的学者如何讨论其重要性。 你对它的意义的理解有哪些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

网络英语阅读教学并行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在飞速发展,对于学生 ,上网不仅是一个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了解各国文化并跟上时代步伐的绝好机会,更重要的是,上网学英语成为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门学校安排的必修课。因此,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过程,改变英语学科教学模式,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网络化。 一、利用网络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优越性 阅读作为高考的重头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中学英语教材已经在话题、语篇、词汇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与改革,一些教材(如人教版的 SEFC)的编撰已具相当高的科学性。然而它们的选材往往更新缓慢、阅读量词汇量相对不足、拓展面也较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在高中阶段学生词汇量已有一定积累的前提下,利用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以结合教材主题、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辅助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极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网上资源包罗万象,从内容上来看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杂志、原版读物、图片图表、分析推理等等。可以肯定它涵盖了高中教材所涉及或是学生所关心的话题;网络上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教师可从美国相关网站上找到“ ”事件的报道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这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总之,网络空间中有大量英语资料,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 二、利用网络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尝试和初探 1.网络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计算机进行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以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进行积极主动和协作式的学习。由教师来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解答学生的疑问,宏观控制教学进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自己动手、自主学习,其乐无穷。 2.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成为: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学习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介绍者和组织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真正地成为了学生的课堂。如在上Olympics这一课时,让学生先预习课文,教师提前提出与此内容相关,而课文里并未详尽描述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上网搜索资料,并作好笔记,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网络是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也是网络时代的要求。 3.当今世界,电脑和英语是现代人必备的两项工具。一般而言,学生对电脑普遍具有浓厚的兴趣,对英语,则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如何将这二者协调统一起来,让电脑更好地为英语服务呢?网络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媒介。在英语泛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和英特网的优势,浏览英文网站,直接阅读原版材料。教师确定阅读主题,提供相应的网站或文章,学生上网自主浏览,然后整理出阅读笔记,以供课堂交流或网上发布。网络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教师根据每单元的具体话题,为学生精心挑选各类阅读材料,下载到自己的网站,学生可随时按教师提供的网址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阅读有关文章。教师通过布置研究课题的方式鼓励学生到网上阅读、查找资料,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使他们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一旦学生养成了网上阅读的习惯,英语还有何难?此时已不是纯粹为学英语而学英语,而是学以致用,边学边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所浏览的文章感兴趣,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他们肯定会想办法解决。长期以往,英语词汇量自然会激增,阅读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而且,通过上网,学生还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宽思路。学习英语的同时,电脑技术也得到了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了学生网上阅读,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里也可以继续学习。这样,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从教师指导变成了自主学习,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4.众所周知,互联网的资源相当丰富,如果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网址,让学生网上浏览,似乎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但我认为,高中生的英语词汇量还是有限的,识辨能力有限。如果把他们扔到浩瀚的网络海洋中让他们自己汲取知识,特别是要在单位时间内达到阅读的目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似乎是勉为其难了。尤其是有的学生进入了阅读网页中,由于词汇量的限制,或者不知道该阅读哪些文章,而面对屏幕不知所措,这样反而更浪费学习时间。因此,我觉得利用网络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教师不妨在备课时将互联网缩小化,根据实际的学生情况,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把从网上下载的素材,进行初步的筛选处理,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时效性等原则选出数篇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进行再加工(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自己建成相关的网站,让学生有目的地在“小网络世界”里遨游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网络对英语教师的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发展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以致英语教师的工作受到严重的冲击,稍不注意就落在学生的后面,何谈为人师表。为此,英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抓住机遇,进行二次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要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率先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具备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以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网络教学也不是万能的,比如说,网络教学缺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学的那种气氛,缺乏师生情感上的交流,也就是常说的 "教学场"不强。因此,我们应该注意网络课与常规课的结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保证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补充:您可以先加我,我再帮你找找。随时欢迎。

论文题目看英语某一个词演变

文学的比较好写,就是到处随便扯一扯就行了。但我还是觉得翻译方面的东西最实用,最有实际意义。

嗯。。。。写翻译吧,貌似比较容易。 我考sat的时候见过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 翻译应该是 literal translation,也就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准确的来翻译,还是以作者的想法和想要表达的事情来翻译。比如西班牙语中, hace frio, 意思是冷。 如果用 literal translation来翻译的话, hace的意思是make, frio是cold, 就成了 makes cold, 而为了准确的翻译成英文, 翻译者一定会翻译成 it is cold ,而不是 it makes cold。因为各种语言的不同,翻译一定有它的局限性。 是应该把每个字的意思,完全的还原,还是按照翻译者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事情那?

选题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步,在写语言与文化专题的论文时,应首先结合自己的兴趣参考一下自己院校提供的毕业论文选题,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同时应主动征求导师的意见,导师一般有较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高的。此外也可咨询以前的毕业生以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第二步,要结合实际。学生应依据自身的专业水平、 研究能力、写作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当然也应考虑到时间限制、资料是否全面等因素。[5]切忌选取过于专业的内容。有的学生选取美国的外交政策、黑人的音乐文化、经济的全球化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因为内容过于专业,自己对于这些领域的认识不够深刻,往往写出来的文章多是一些简单的介绍,很少有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应按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一些“社会文化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如英美国家概况、中西方文化等范围内选题。英语专业语言与文化方向论文参考题目: 1. 美国南方文化管窥——《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个案分析 2. 从《麦田的守望者》看反正统文化的源起 3. 试析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传统文化——以《最蓝的眼睛》为例 4. 边缘人群话语权——《喜福会》中的少数族裔文化元素 5. 边缘人群话语权——《喜福会》中的女性视角 6. 《老人与海》: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 7.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掀起的美国梦 8. 外语课堂教学的中西方语境差异 9. 从构词法看中西方思维模式异同 10. 美国黑人英语的社会文化体现 11. 英语习语背后的西方文化支撑 12. 外来语对中国青年的行为方式影响研究 13. 从“门”的发展看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性 14. 黑色幽默效果中的文化因素 15.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看某个英语词或短语的语义演变 16. 浅析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17. 《看不见的人》中看得见的种族歧视 18.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一览 19. 影响言语交际的中西价值观对比 20. 《红字》中人物名称及其渊源探析 21. 论海明威的反战思想 22.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 23. 析含蓄行为模式在言语交际中的误导作用 24. 中西文化差异如何决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5. 南北战争对美国文学创作的趋向性指导 26. 评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非言语交际要素 27. 外化与内化——从文化角度考虑唐诗翻译 28. 小议香港英语中的殖民时期痕迹 29. 中英电影名称体现的不同文化背景 30. 网络时代的造词运动31.美国人的海洋情节 从大白鲸中看

一、商务英语用词特点二、商务英语词汇认知策略1.利用认知图式联想识记单词2.根据构词法认知新词汇3.在语境中理解记忆商务词汇

三国演义的论文题目

我感觉可以渗透一下他个人家里的情况,比如他岳父(摆石头镇的老者),妻子(阿丑),他弟弟的情况和对诸葛亮的影响帮助等,烘托一下个人的品德情怀。

诸葛亮与营销可以借用《三国演义》描述的徐庶走马荐诸葛,通过司马徽等当时这些名仕介绍,以及茅庐附近的民众对他的印象,造成强有力的社会形象,最终成功推销了自己。虽然是推销给一个当时的小军阀,但是大的也不要他呀,没有工作经验,没有背景,不是正好证明诸葛亮能审时度势,正确给自己定位吗?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正应该学习他这点。

如果有人问你,“三国”中你最崇拜的是谁?你会怎样回答?是叱咤风云的张飞?他虽武艺高强,但却性情暴烈;是文武兼备的周瑜?他虽智勇双全,但却心胸狭隘……。而驻足于我心中的三国英雄是那个长得像神仙一样,气度非凡,手上摇着鹅毛扇,身上披着长灰袍,一身散发着儒雅睿智气息的-------诸葛亮。提起“诸葛亮”这三个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是《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从“三顾茅庐”的故事和 “隆中对”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仿佛天地间,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天下大势一切都在他的运筹之中!所以才有了刘备的“吾得亮如鱼得水耳”的如获至宝的感慨!每当我再次读起这些故事时,我总会感慨万千,平时,我取得一点好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和诸葛亮比起来,真是多么令人惭愧啊!《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的故事,无不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足智多谋。“孔明灯”、“木牛流马”、“八阵图”的横空出世,我们能够体会出诸葛先生的那种创新精神,也正是这些新奇古怪的发明,解决了那个时代传递信息、山地运输粮草的等等难题。他之所以拥有这些渊博的军事、政治和科学知识,这与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努力做到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善于开动脑筋,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言辞恳切,感人泪下,充分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对工作的细心,对人事的热心和对兴复汉室的决心。难怪陆游曾高度评价:“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也是诸葛先生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诸葛先生!您虽手无缚鸡之力,弱不禁风,但您的聪明才智、您的创新精神、您的高尚品德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敬佩您,您是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历史地位:千古第一相 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行军打仗: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本人感觉: 千载谁堪伯仲间

  • 索引序列
  • 词义的演变论文题目
  • 词义演变研究概况论文
  • 研究英语词汇演变的论文目的
  • 论文题目看英语某一个词演变
  • 三国演义的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