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党史文苑期刊

党史文苑期刊

发布时间:

党史文苑期刊

属于省级期刊

省级的,江西省的 《党史文苑》杂志是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全国第一家党史半月刊

党史文苑是什么期刊

主 办: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协 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出 版:党史文苑杂志社地 址:南昌市豫章路70号(中共江西省委大院)邮 编: 330006刊 号:ISSN1007-6646 CN36-1173/D发 行:江西省报刊发行局订 阅:全国各地邮局(所)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邮发代号: 44—89(纪实)44—47(学术)印 刷: 中共南昌市委机关印刷厂出版时间: 当月10日、20日定 价:元

★中央报刊★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解放军报 ★省级党报★ 北京日报 天津日报 解放日报 重庆日报 河北日报 山西日报内蒙古日报 辽宁日报 吉林日报 黑龙江日报 新华日报 浙江日报 安徽日报 福建日报 江西日报 大众日报 河南日报 湖北日报 湖南日报 南方日报 广西日报 海南日报 四川日报 云南日报 贵州日报 西藏日报 陕西日报 宁夏日报 甘肃日报 青海日报 新疆日报 ★市级党报★石家庄日报 太原日报 沈阳日报 大连日报 哈尔滨日报 南京日报 杭州日报 宁波日报 合肥晚报 福州日报 厦门日报 南昌日报 济南日报 青岛日报 郑州日报 长江日报 长沙晚报 广州日报 深圳特区报 南宁日报 海口晚报 成都日报 昆明日报 贵阳日报 西安日报 银川晚报 兰州日报 乌鲁木齐晚报 ★党建期刊★中央 党 建(中央) 党建研究(中央) 地方 前 线(北京) 党建文汇(辽宁) 党的生活(黑龙江) 今日浙江(浙江) 福建支部生活(福建) 当代江西 (江西) 支部生活 (山东) 党员博览(山东) 党的生活(河南) 党员生活(湖北) 学习导报(湖南) 南方月刊(广东) 岭南学刊(广东) 党的建设(四川) 当代党员(重庆) 当代贵州(贵州) 当代陕西(陕西) 共产党人(宁夏) ★理论期刊★ 中央求是(中央) 人民论坛(中央)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央) 中国行政管理(中央) 中国发展观察(中央)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央) 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央) 理论视野(中央) 理论前沿(中央) 地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北京) 新长征(吉林) 唯实(江苏)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 领导之友(河北) 理论探索(山西) 政策(湖北) 新湘评论(湖南) 特区实践与理论(深圳) 桂海论丛(广西) 毛泽东思想研究(四川)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云南) 理论与当代 (贵州) 理论导刊(陕西) 甘肃理论学刊(甘肃) ★党史期刊★中央党的文献(中央) 中共党史研究(中央) 百年潮(中央) 地方 北京党史(北京) 党史博采(河北) 党史文汇(山西) 内蒙古党史(内蒙古) 党史纵横(辽宁) 上海党史与党建(上海) 世纪风采(江苏) 党史纵览(安徽) 福建党史月刊(福建) 党史文苑(江西) 党史博览(河南) 党史天地(湖北) 湘潮(湖南) 传承(广西) 四川党史(四川) 红岩春秋(重庆) 陕西党史(陕西)

中国党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解放军报》、《半月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 》、《学习时报》。中国党刊分为中央级党刊和地方党刊(1)中央级党刊:《求是》、《党建》、《党建研究》、《人民论坛》、《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发展观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当代中国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理论视野》、《理论前沿》、《党的文献》、《中共党史研究》、《百年潮》。(2)地方党刊:北京市的《前线》、天津市的《天津支部生活》、河北省的《共产党员》、山西省的《前进》、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辽宁省的《共产党员》、吉林省的《新长征》、黑龙江省的《奋斗》、上海市的《上海支部生活》、江苏省的《群众》、浙江省的《今日浙江》、安徽省的《江淮》、福建省的《海峡通讯》、江西省的《当代江西》、山东省的《山东支部生活》、河南省的《党的生活》、湖北省的《政策》、湖南省的《新湘评论》、 广东省的《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今日广西》、海南省的《今日海南》、重庆市的《当代党员》、四川省的《四川党的建设》、贵州省的《当代贵州》、云南省的《云南支部生活》、西藏自治区的《新西藏》、陕西省的《当代陕西》、甘肃省的《党的建设》、青海省的《党的生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共产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今日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建设》。

浙江党史文苑杂志电话

是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起义1927年7月,在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民党实行反共屠杀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新的领导集体经过研究,决定举行暴动,建立自己领导的政权和军队。8月1日,周恩来等人在南昌领导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各地发动暴动反对国民党。会后毛泽东回湘,于9月间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了秋收起义。12月中旬,中国共产党又在广州发动起义,首次打出了“苏维埃”和“红军”的旗帜。虽然这三大起义都相继受到挫折,却开始了共产党人领导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央委派周恩来指挥暴动,将党领导的部队开往南昌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分共”,由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张太雷、李立三组成的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因事先得到情报,已转入地下状态。在此紧要关头,中央常委们决定了三件事:将中国共产党所掌握或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在秋收季节,组织湘鄂粤赣四省农民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决定新时期的新政策。此时共产党在武汉政府内能完全掌握的军队有7个团,主力是叶挺独立团发展成的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的5个团,还有叶挺独立团分出一部分骨干建立的国府警卫团和武昌中央军校革命学生组成的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叶挺部队的5个团已前往九江,名义上归广东军阀张发奎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管辖。另外两个团尚在武汉,因周围都有大批国民党反共军队而处境危险,中共中央也秘密安排他们尽快离汉向九江开进。此时的国民党新军阀正处于分裂和内部对立状态之中,武汉政府因长江下游的蒋介石卡住其经济命脉,于7月中旬“分共”的同时也宣布要“东征讨蒋”。汪精卫、唐生智提出“东征讨蒋”时,张发奎却想南下广东向李济深争权。中共中央面对这种新军阀混战,决定利用这一机会集中自己的军队到九江一带实行暴动。由于从建立黄埔军校起周恩来就是党内最早的军事工作领导人,中央领导集体一致公推他担任负责组织起义的前委书记。为筹划暴动事宜,临时中央常委李立三奉命到九江先去了解情况。7月20日,李立三在九江召集叶挺、聂荣臻等人开会,知道了叶挺部队已准备好暴动。同时,他还听到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即当时还没有加入共产党的贺龙也愿意带领他的第二十军1万余人参加起义。此前,在武汉政府“分共”时被迫辞职的共产党员谭平山赶到贺龙的军部受到热烈欢迎,谭平山出于对贺龙的信任,于7月23日将中共中央的暴动计划告诉了这位国民革命军的军长。贺龙马上表示:“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值此革命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前委突然得知可参加暴动的兵力增加了一倍,自然喜出望外。贺龙的表态并非偶然,这是他在大革命期间接受革命熏陶并经共产党员周逸群引导而做出的真诚选择。周恩来为首的前委对贺龙也表现出高度信任,南昌起义时任命他为军事上的总指挥。起义军南下到达江西瑞金时,在周恩来主持下,由周逸群、谭平山作入党介绍人,贺龙在党旗下庄严地举手宣誓,在后来几十年间他一直为党的事业忠诚奋斗。李立三到九江经过考察后,认为在当地暴动地形条件不利,周围又有准备“东征讨蒋”的十几万武汉政府的军队,提议把暴动地点改在南昌。他赶回武汉后,7月24日晚上临时中央政治局在瞿秋白主持下开会,决定派周恩来前往南昌,全权组织这次暴动。周恩来在会上提出,要带刚在四川组织过起义的秘密共产党员刘伯承作为助手。7月25日夜间,周恩来秘密从武汉启程,到达南昌后住进了秘密共产党员、时任南昌市公安局长的朱德家中。叶挺、贺龙的部队也脱离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乘火车离开九江开进了南昌。不顾共产国际的犹豫和张国焘的干扰,南昌起义终于打响周恩来离开武汉赴南昌的第二天,7月26日国际代表罗明纳兹突然拿来一份共产国际的指示电,强调“如果暴动无胜利希望,则不要进行”,并要撤走苏联顾问,同时表示不能提供经费。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反映了斯大林、布哈林等共产国际领导人因对暴动缺乏信心而出现犹豫,并担心本国顾问参与暴动会恶化同国民政府的关系。当晚中共中央的多数领导人虽都认为暴动不能改变,却又委托常委张国焘马上赶去南昌传达莫斯科的电报。7月30日张国焘赶到南昌,此时暴动已预定于次日发动,因中央代表要传达新指示而推迟。在前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上,张国焘因自己缺乏信心,带有倾向性地强调共产国际指示中有成功的把握才可以举行的意思,并认为必须争取张发奎同意。当时谁也不能担保“有成功把握”,张发奎已同意“分共”更不可能同意起义,这种传达就等于阻止暴动。听到这一传达,到会者一致表示反对。周恩来愤然道:“你今天说的,与国际代表和中央给我的任务完全相反。我来此地的目的是为了主持这个暴动,现在共产国际和中央给你的命令又如此,我实在是不能负责了。”使众人惊讶的是,一向对人温和的周恩来还拍了桌子。二十多年后周恩来回忆此事时也说过:“拍桌子这个动作,是我平生中仅有的一次。”到会的不少人也气愤地表示,如果张国焘再阻止暴动,就要打倒他。7月31日上午,经周恩来说服,张国焘也看到暴动的准备行动已在进行而无法停止,也承认不能不举行。前委正式决定,暴动将在次日凌晨4时进行。因第二十军的一个副营长接到准备暴动的命令后跑去向滇军告密,朱德立即将秘密走漏的情况向起义指挥部报告,于是预定起义的时间改到了次日凌晨2时。8月1日凌晨2时,已进驻南昌的叶挺的第二十四师,贺龙的第二十军共10个团万人发起暴动,因采取突然袭击,天亮时战斗就基本结束,在城内的国民党滇军5个团全部被缴械。此时起义军用的还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全体官兵都已扎上了红领带,全军在组织上完全由共产党独立领导,8月1日便在后来被定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南昌起义当天,叶挺独立团的老底子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第七十五团尚在九江马回岭。午后,聂荣臻率领第二十五师就地宣布起义,并把部队拉到南昌。驻城郊的蔡廷锴指挥的第十师受部队内外共产党人的影响,也勉强附合了起义。当时全部参加起义的部队达到2万多人,因暴动前中共中央仍要求使用国民党左派旗帜,起义军没有改变国民革命军番号,仍称第二方面军。南昌暴动部队根据中央规定的任务是夺取广州,取得接受外援的出海口再进行北伐,于是在8月3日至5日先后离开南昌南下。周恩来后来深有感慨地总结起义的教训说:“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动员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此时众多官兵还不明确起义目的,党组织也未能有效掌握一些部队,刚离开南昌时蔡廷锴便率第十师叛逃。其他部队官兵逃亡也很多,再加上酷暑行军患病者不少,行军仅两周部队实力便损失三分之一。事后看来,当时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朝气蓬勃,但搞武装斗争学习的是苏俄城市中心的模式,又缺乏建军经验,因此还需要经过艰难的探索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八七会议决定各地暴动,毛泽东回湘组织秋收起义1927年7月末,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的六位常委中的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已去南昌领导暴动,留在武汉的瞿秋白、李维汉、张太雷三人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召开一次中央会议,在国共全面破裂后部署全党工作。由于外省代表们来不及赶到汉口,会议一再推迟。直至8月7日20多名代表才秘密聚集于汉口旧俄租界一幢西式的银灰色的小楼——汉口市三教街四十一号,召开了为时一天的中央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在这次短暂的会议上,重新选举了中共中央领导成员,按共产国际的要求着重增加了工人成分。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在大革命失败的紧要关头,这次会议统一了全党思想,指明了进行暴动的方向,引导中国共产党人走上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会上毛泽东总结了过去的教训,特别提出了农民问题。他还总结马日事变的教训说:“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开完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考虑到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毛泽东在湖南曾是抛头露面的人物,被当局重金通缉,希望毛泽东到上海中央机关协助他工作。毛泽东回答: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8月中旬,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返回湖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改组了省委。湖南省委确定的暴动计划,是首先占领湘东各重镇,然后向长沙进攻。安排好省内暴动计划后,毛泽东于8月末离开长沙,秘密前往安源煤矿和铜鼓,联系那里的矿工和农军武装,途中曾被捕幸而脱险,随后亲临农军部队指挥暴动。9月9日,秋收暴动开始,起义军打出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旗帜。参加起义的3个团共有5000余人,只有第一团即原来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是叶挺部队抽出一部分骨干组建的正规军。该部有战斗经验,军事素质和武器比较好,因赴南昌参加起义未能如期到达而转赴湘赣边。安源矿工和农民自卫军组成的那两个团武器很差,许多人还手持梭镖、鸟铳,而且缺乏军事训练。起义军作战时还沿北伐战争时的办法,出师时到处贴标语、喊口号,再对敌人从正面猛打猛冲。此时由于白色恐怖严重,农民大多也不敢支援起义军,湖南省内其他地方未能有效发起暴动。事后任弼时根据中央指示前往湖南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次我军所到之地农民并未起来,远不及北伐军到时农民的踊跃,大多数农民恐慌不敢行动,恐怕军队失败大祸来临的心理充满了农民的脑筋。”国民党军很快集中了3个师兵力,前来镇压湘赣边界的起义军。秋收起义发动后仅8天,安源矿工组成的一个团已被打散,农军组成的一个团也损失大半,只有警卫团遇敌袭击损失一部后仍保持了建制完整。毛泽东见形势不利,马上命令剩余的部队1700余人撤到浏阳县的文家市集中。9月19日夜至次日凌晨,毛泽东主持前委在文家市镇内的里仁学校召开紧急会议,取消了进攻长沙的计划,并决定向南转移。当时起义军的师长余洒度、团长苏先骏仍反对向农村退却,毛泽东为首的前委向部队说明南下是追赶叶挺、贺龙的部队,其实这时已经酝酿着在山区落脚的思想。9月21日,秋收起义部队离开文家市,向南面的罗霄山脉进军。途中起义总指挥卢德铭遇伏牺牲,此后余洒度、苏先骏等人因对革命前途失望开小差当了叛徒,剩下的700余人跟随毛泽东走向了井冈山。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受挫,广州暴动又遭挫败1927年9月下旬,南昌起义部队进入广东潮汕地区,经长途跋涉减员和途中的会昌之战损失,只剩万人。起义军未经战斗进驻了潮州、汕头,仍留下第二十五师(即叶挺独立团的老底子)由朱德率领留守三河坝。此时国民党粤桂军阀集中6个师3万多人前来进攻,起义军在兵力、弹药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按照过去那种摆开“堂堂之阵”的办法打硬仗,尽管在勇气方面占有优势但也无法取胜。9月28日,叶挺、贺龙率主力部队向汤坑进攻,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此时起义军队的指挥员所学的还都是正规战的战法,部队虽以正面猛攻的方式一度打退了两倍多于自己之敌,子弹却接近消耗殆尽,被迫于9月30日上午向揭阳后撤。此次汤坑进攻失利,马上造成局势急转直下。当天潮州失守,起义领导机关被迫撤出汕头。正发烧躺在担架上的周恩来下达命令,要求剩余部队进入彭湃开辟的海陆丰根据地,随后起义领导人大都乘小船从海路转移。留守三河坝的朱德得知主力失败的消息,率所部2500人向赣南转移,最终保存下七八百人,经湘南暴动后上了井冈山。1927年秋冬之际,国民党内的广东、广西军阀以及南京政府和武汉当局相互发生了混战。由武昌中央军校学生组成的教导团赶往南昌参加起义途中被张发奎部缴械,经叶剑英疏通得以保存建制,长途行军到达广州,又利用粤桂混战重新拿到了武器。此时广州城内又有一批隐蔽的工人赤卫队可以发动。于是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决定在这个华南最大城市发起暴动,夺取城市后再建立全国性苏维埃政府。1927年11月9日,已经迁到上海的中共中央在瞿秋白主持、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指导下召开了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时革命已转入低潮,全党的党员由半年前的近6万减少到1万多人,这次会议却提出了“左”倾盲动主义的政策,要求在全国范围举行暴动。会议还给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昌起义前委全体成员以“警告”处分,并开除毛泽东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会议后,广州暴动计划又被中共中央作为重点提出。中共中央提出暴动计划后,广东省委内出现了争论,军委负责人聂荣臻表示起义时机不成熟,并具体说明真正靠得住的就是一个教导团。张太雷作为中央委派的起义领导人对此解释说:只要我们起义成功,可以从广州影响周围各县,使农民暴动响应,教导团的士兵起义也可以影响其他白军的士兵起义,就能控制全广东。他还义无反顾地强调说,中央已经做出了决定,就要坚决执行!为有效组织暴动,南昌起义后率部南下广东的叶挺被任命为军事总指挥,广东军委负责人聂荣臻负责协助。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暴动正式开始,人数只有1300人的教导团担负了同时向13个目标进攻的任务,几千名缺少武器的赤卫队员进行策应。尽管广州市内的国民党军仍有四五千人,因教导团攻击的突然性,再加上革命官兵的精神优势,大多数战斗都进行得比较顺利,城内除少数据点外被全部攻克,基本实现了“两小时赤化广州”。起义军占领广州当天,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工农红军,不过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兵力不足和群众未发动起来。市内的工人赤卫队在仓促之间不能形成有效战斗力,城外农民暴动也未发动起来,几万国民党军又向广州调动准备反扑。12月11日晚间,起义领导者在苏维埃政府的楼内举行会议研究下一步行动,红军总司令叶挺主张立即集合部队出城撤退到海陆丰,被中共中央领导人戏称为“暴动毛子”的共产国际代表、德共党员纽曼却要求留在城内继续进攻,张太雷因事先有中央的指令左右为难,最后仍决定继续在城内作战。12月12日,国民党军已有两个师赶到城郊,起义部队在总指挥叶挺、副总指挥叶剑英指挥下英勇奋战,但寡不敌众。当天下午,张太雷在市内遭反动武装袭击牺牲,起义失去统一指挥。天黑后敌军分路进城,起义指挥部仓促下令疏散撤退。13日凌晨,教导团集合起来向城北的花县转移,在敌军缝隙中突出了包围,奔向海陆丰根据地。工人赤卫队夜间分散在城里各地联络不上,至天亮后仍在各街道继续战斗。激战至13日上午,城内各处起义武装都被打散,国民党军进城后大肆搜捕屠杀,据事后统计被杀者在5000人以上。广州起义,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三大起义中的最后一次。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民党的屠杀,在力量弱小的情况下仍然发动一次次起义,创立了工农革命军和红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广州起义和国内同期进行的几十次暴动相继失利,也以血的教训证明,城市暴动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共产党人只能到反动力量薄弱的农村逐步积蓄和发展力量,才能最终夺取城市并赢得整个革命战争的胜利。来源:党史文苑

蝶恋花向板仓诗词意思如下:

你的牺牲使我感到多么凄凉悲楚,这比万箭穿心还要痛苦。

我愿意去死100次换回你的生命可惜不现实,只有等我赴九泉后再当面感谢你对我的恩爱和帮助。

凛冽的寒风侵蚀肌骨我竟知觉毫无,因为此生受到的折磨和煎熬只有默默地藏在心底却无法向战友和同志们倾吐。

我恸哭悲歌的哀音将化成急促的鼓点,战鼓催我再次拿起刀枪向敌人讨还血债为你复仇。

这是一首婉约词,但与其他婉约词略有区别,即婉约中不失豪放,这在毛泽东词作中少见。此词尾句就是例证。

毛泽东一生中最鲜明的个性特征之一就是斗争性,在他83年的有限生命中,他始终作为一名战士在斗争。

敌人搜捕、拷打、杀害杨开慧,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企图摧毁毛泽东的意志。但敌人错了,因为他们只晓得毛泽东是一介布衣书生,而忘记了毛泽东更是一名不屈的战士。

杨开慧的牺牲,只能激发毛泽东的斗志,为爱妻复仇,向敌人讨还血债。“恸声悲歌催战鼓,更起刀枪向敌仇。”这是此词的精华,也是临战之前的誓言,更是毛泽东鲜明个性的艺术再现。

作品简介:

《蝶恋花·向板仓》为毛泽东生前为纪念其妻杨开慧(1901-1930)而填写的词作名,其手迹为毛笔行草书,写在10行(竖行)信笺纸上,尺寸约为285mm×198mm;《党史文苑》2014年第三期首次公开披露了这篇词作;整首词凄婉悲愤,读之极易使人潸然泪下,同时又易使人同仇敌忾;但亦有学者指出这篇词作“格律不齐,水平生疏,真伪存疑”。

这首词是毛泽东为悼念其夫人杨开慧烈士所作,创作完成时间应为1930年12月下旬,地点应为第一次反“围剿”主战场。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30多人出席大会,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在报告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代表们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这些文件指出: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努力_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文件还规定了保持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为候补委员,组成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为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党的三大充分发扬民主,在分析中国社会矛盾和明确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的重大分歧,统一了认识,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是党的三大的重大历史功绩。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来源:党史文苑 (2011年05期)

党史核心期刊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4.学术月刊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 学习与探索31. 江汉论坛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 中州学刊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 甘肃社会科学44. 思想战线45. 山东社会科学4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7. 社会科学辑刊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0. 学术界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53. 国外社会科学5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 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 东南学术59. 学海60. 学术论坛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64. 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湖北社会科学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80.湖南社会科学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0.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2.青年与社会杂志B(除B9) 哲学 l.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3. 心理科学4.哲学动态 5.世界哲学 6. 心理科学进展7. 中国哲学史 8.道德与文明9. 心理发展与教育10.现代哲学 11. 孔子研究 12.周易研究13.伦理学研究B9 宗教 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敦煌学辑刊4、中国宗教5.西藏研究 6. 法音 7. 世界宗教文化8. 中国道教9.佛学研究10.中国穆斯林C8 统计学 l. 统计研究2. 数理统计与管理3. 中国统计4. 统计与决策C9l 社会学 1.社会学研究 2.社会 3.妇女研究论丛 4、青年研究C92 人口学 l.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人口与经济 4.人口学刊 5、市场与人口分析(改名为:人口与发展)C93 管理学 管理科学学报 2.中国管理科学 3.管理工程学报4.领导科学.C96 人才学 1.中国人才C95 民族学 1.民族研究 2. 世界民族3、广西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黑龙江民族从刊 7. 西北民族研究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贵州民族研究10.回族研究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14.中国民族D1,3,5,7,8国际政治 1.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欧洲研究 4. 国际问题研究 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6. 美国研究 7. 国际论坛8. 当代亚太9. 国际观察 10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1. 国外理论动态12.国际政治研究13.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 16. 当代世界17. 日本学刊18. 西亚非洲 19.太平洋学报20.俄罗斯研究D0,2,4,6 ,A中国政治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3. 求是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 教学与研究.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7. 马克思主义研究8. 社会主义研究9.半月谈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11.理论前沿1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3.瞭望14. 科学社会主义15.中共党史研究 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毛泽东思想研究 1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1. 新视野 2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5. 理论探讨26. 党的文献27. 理论与改革 2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9. 长白学刊30. 求实31. 理论探索32.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33.理论月刊 34.前线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36. 思想教育研究37.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8. 党建研究39. 行政论坛 40.理论学刊4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42.人民论坛4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4.中国青年研究45. 理论导刊4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47.红旗文稿D9 法律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法学4. 法商研究5. 政法论坛6.现代法学7. 中外法学8. 法学评论9. 法律科学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法学家12. 比较法研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当代法学15. 法学论坛16. 政治与法律17.河北法学18.法学杂志19. 法律适用20.行政法学研究21. 中国刑事法杂志22. 人民司法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4.人民检察25.知识产权26.中国法医学杂志27.中国司法鉴定第二编经 济F 综合性经济科学 1.经济研究 2. 经济学动态3. 经济学家4. 经济科学 5. 经济评论6. 南开经济研究 7. 当代经济科学8. 当代经济研究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0. 经济纵横1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2.经济问题 13.现代财经 14.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5. 经济经纬16.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8.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改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F11(除F12) 世界经济 1.世界经济 2.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 外国经济与管理4. 世界经济研究5. 国际经济评论 6. 世界经济文汇 7.东北亚论坛 8. 亚太经济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0,12,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1. 管理世界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地域研究与开发4. 改革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 开发研究 7. 上海经济研究 8. 宏观经济研究 9.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经济研究参考 11.生产力研究12.城市问题 13.城市发展研究 14.中国经济史研究 15.资源科学 16.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7.经济体制改革 18.经济问题探索19.资源、产业(改名为:资源与产业)20.中国经济问题21. 南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消费经济24.生态经济25.经济数学26.中国流通经济27.开放导报28. 特区经济29.现代经济探讨30.宏观经济管理31.运筹与管理32.改革与战略 33.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34.中国经贸导刊F23 会计 1.会计研究 2.审计研究 3.审计与经济研究4.财务与会计 5.财会通讯.综合 6.会计之友 7. 财会月刊 .会计8.中国审计9.商业会计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11.财会研究12.中国注册会计师13.事业财会F3 农业经济 1.中国农村经济 2.农业经济问题 3.中国农村观察 4. 中国土地科学5. 农业现代化研究6. 农业技术经济 7. 调研世界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9.农村经济 10.农业经济 11.世界农业12. 林业经济问题13.中国土地14.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5.绿色中国.B版,理论版(改名为:林业经济)16.中国渔业经济F4/6工业经济(含F27,除F59) 1.中国工业经济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管理 4.管理科学 5.工业工程与管理 6.管理评论7.企业经济8.预测9.软件学 10.工业工程11.企业管理 12.管理现代化 13.经济与管理研究F59旅游经济 1.旅游学刊F7 贸易经济 1.国际贸易问题 2. 国际贸易3. 财贸经济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 商业研究7. 销售与市场8.广东商学院学报9.商业时代 10. 中国商贸11. 价格理论与实践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国际经济合作14.对外经贸实务15.江苏商论 16. 国际商务研究17.中国物流与采购F81 财政. 1.税务研究 2.财政研究 3. 涉外税务4. 税务与经济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6.财经论丛7. 当代财经8. 财经研究9. 财经问题研究10. 中国财政11. 财经科学 12.中国税务 13.财政监督F82/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1.金融研究 2.国际金融研究 3. 金融论坛4. 金融理论与实践 5. 保险研究 6. 证券市场导报7. 中国金融8.武汉金融 9.上海金融 10.金融与经济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12.财经 13. 投资研究14.新金融 15.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6. 浙江金融 17.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8.经济导刊 19. 南方金融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G0 / 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3. 现代传播4. 新闻记者5. 新闻大学6. 当代传播7. 中国记者8.新闻界 9. 新闻战线10.传媒11. 传媒观察12.中国报业 13. 新闻与写作14.新闻爱好者15.新闻知识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编辑之友4. 出版发行研究5. 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7. 编辑学刊8. 出版广角9. 中国编辑10. 中国图书评论11. 读书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 情报学报4. 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 图书馆8. 情报科学 9. 图书馆建设10.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1. 图书情报知识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情报杂志1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7.图书馆学研究18.图书与情报19.国家图书馆学刊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3. 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 山西档案7. 北京档案8. 档案管理 9.档案 10. 兰台世界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 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 科技导报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 教育理论与实践 6. 教师教育研究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12.教育科学 13. 当代教育科学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学报16.电化教育科研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 教育评论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课程、教材、教法 2. 人民教育3.教学与管理4.上海教育科研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教学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教育 9. 中小学管理初等/中等教育(语文) 1.中学语文教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等/中等教育(外语)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中小学外语教学初等/中等教育(历史地理) 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初等/中等教育(数学) 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初等/中等教育(政治)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思想政治课教学初等/中等教育(物理) 1.物理教学2.中学物理初等/中等教育(化学)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化学教育初等/中等教育(生物) 1.生物学教学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 7. 现代大学教育 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5.教育学文摘16.中国素质教育研究G7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中国素质教育研究9.继续教育研究10. 教育科学博览11. 继续教育12. 教育学文摘13. 中国特殊教育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 当代语言学3. 中国翻译4. 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7. 语言文字应用8. 汉语学习9. 方言 10. 语文研究 11. 古汉语研究12. 民族语文13. 语言科学14.修辞学习 15.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 17.中国科技翻译18.语文建设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5. 外语界6. 外语学刊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3中国俄语教学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4. 国外文学5. 当代外国文学 6. 世界文学7. 俄罗斯文艺8.译林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3. 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 文艺争鸣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 文艺理论研究8. 鲁迅研究月刊9.南方文坛10. 红楼梦学刊11. 小说评论12. 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民族文学研究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17. 明清小说研究18.新文学史料19. 文艺评论20. 名作欣赏I21/29(除I210)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 当代3. 收获4. 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 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 花城10. 长城11. 大家12. 山花 13. 天涯14. 解放军文艺15.清明16. 芙蓉17. 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 青年文学 20. 莽原21.飞天 22. 剧本23.小说界 24. 时代文学25. 民族文学J0/1艺术综合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2. 装饰3. 美术研究4. 美术观察5. 美术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9.书法10.中国书法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 音乐研究4. 中国音乐 5.人民音乐 6. 音乐艺术7. 黄钟8.音乐创作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8 戏剧艺术 1. 戏剧2. 戏剧艺术3. 中国戏剧4.艺术百家 5.戏曲艺术 6.戏剧文学 7. 上海戏剧 8. 当代戏剧9. 中国京剧10. 四川戏剧J9 电影,电视艺术 1.电影艺术 2.当代电影 3.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5. 电影新作6. 中国电视7.中国电影市场 8. 电影文学9.当代电视K(除K35/87/9) 历史(除文物考古) 1.历史研究 2. 近代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4. 史学月刊 5. 史学理论研究6. 世界历史7. 史学集刊8.中国文化研究 9. 清史研究10. 史林11. 安徽史学12.抗日战争研究 13.史学史研究 14. 民国档案15.中华文化论坛 16.文献1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8. 当代中国史研究 19. 历史档案20. 中国农史2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中国史研究动态23. 中国典籍与文化24.西域研究25.中国藏学K85 /87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9. 中国历史文物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12. 农业考古13. 故宫博物院院刊14. 北方文物第四编 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1.科学通报 2.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7.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1. 中国科学.E辑 1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5.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自然科学进展17.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8.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高技术通讯21.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党史博采两个版本都不是2011版核心,之前也未入选过。期刊党史博采(理论)主办: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周期: 月刊ISSN: 1006-8031CN: 13-1117/D邮发代号: 18-70创刊时间:2005 党史博采(纪实) 主办: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周期: 月刊ISSN: 1006-8031CN: 13-1117/D邮发代号: 18-70曾用刊名:党史博采创刊时间:1988

核心期刊就是最权威的期刊,要求也是比较多的

您好 这些都是 1、教学与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马克思主义研究 、公共管理学报 、半月谈 、社会主义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党史研究 、理论与改革3、新视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探讨 、开放时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探索 、党的文献 、行政论坛4、求实 、瞭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毛泽东思想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5、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经济学动态 、经济科学 、经济学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6、当代经济科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当代经济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经济纵横 、现代财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7、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东商学院学报 、经济学 、经济经纬 、经济问题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8、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财贸经济 、商业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商务 、商业研究 9、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国际经济合作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际商务研究 、财贸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10、对外经贸实务 、价格月刊 、商业时代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11、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知识 、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科学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杂志 、情报资料工作12、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13、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当代教育科学 、电化教育研究

发表党史的期刊

党报:人民日报党刊:《求是》

这个杂志不错,是河北石家庄的 是个省级刊物,杂志挺薄的,现在学术杂志很少有这么薄的了,评中高级职称都可以用的,去 中联论文网 咨询这个杂志的发表情况吧

★中央报刊★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解放军报 ★省级党报★ 北京日报 天津日报 解放日报 重庆日报 河北日报 山西日报内蒙古日报 辽宁日报 吉林日报 黑龙江日报 新华日报 浙江日报 安徽日报 福建日报 江西日报 大众日报 河南日报 湖北日报 湖南日报 南方日报 广西日报 海南日报 四川日报 云南日报 贵州日报 西藏日报 陕西日报 宁夏日报 甘肃日报 青海日报 新疆日报 ★市级党报★石家庄日报 太原日报 沈阳日报 大连日报 哈尔滨日报 南京日报 杭州日报 宁波日报 合肥晚报 福州日报 厦门日报 南昌日报 济南日报 青岛日报 郑州日报 长江日报 长沙晚报 广州日报 深圳特区报 南宁日报 海口晚报 成都日报 昆明日报 贵阳日报 西安日报 银川晚报 兰州日报 乌鲁木齐晚报 ★党建期刊★中央 党 建(中央) 党建研究(中央) 地方 前 线(北京) 党建文汇(辽宁) 党的生活(黑龙江) 今日浙江(浙江) 福建支部生活(福建) 当代江西 (江西) 支部生活 (山东) 党员博览(山东) 党的生活(河南) 党员生活(湖北) 学习导报(湖南) 南方月刊(广东) 岭南学刊(广东) 党的建设(四川) 当代党员(重庆) 当代贵州(贵州) 当代陕西(陕西) 共产党人(宁夏) ★理论期刊★ 中央求是(中央) 人民论坛(中央)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央) 中国行政管理(中央) 中国发展观察(中央)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央) 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央) 理论视野(中央) 理论前沿(中央) 地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北京) 新长征(吉林) 唯实(江苏)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 领导之友(河北) 理论探索(山西) 政策(湖北) 新湘评论(湖南) 特区实践与理论(深圳) 桂海论丛(广西) 毛泽东思想研究(四川)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云南) 理论与当代 (贵州) 理论导刊(陕西) 甘肃理论学刊(甘肃) ★党史期刊★中央党的文献(中央) 中共党史研究(中央) 百年潮(中央) 地方 北京党史(北京) 党史博采(河北) 党史文汇(山西) 内蒙古党史(内蒙古) 党史纵横(辽宁) 上海党史与党建(上海) 世纪风采(江苏) 党史纵览(安徽) 福建党史月刊(福建) 党史文苑(江西) 党史博览(河南) 党史天地(湖北) 湘潮(湖南) 传承(广西) 四川党史(四川) 红岩春秋(重庆) 陕西党史(陕西)

《党史读本》是一本党史刊物,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该刊物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以三字格式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该刊物以党史知识为主,以及党史文献、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 索引序列
  • 党史文苑期刊
  • 党史文苑是什么期刊
  • 浙江党史文苑杂志电话
  • 党史核心期刊
  • 发表党史的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