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油气回收检测问题论文摘要

油气回收检测问题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油气回收检测问题论文摘要

石油设备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摘要: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系中,石油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其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中石油设备管理工作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石油企业设备的管理质量,有效地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频率,最大限度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石油企业;设备管理;服务质量

1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石油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日益强烈,我国的石油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重大挑战,使得石油企业的工业生产压力不断加大。为了保障石油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石油企业既要保证石油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性能质量,同时也对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新设备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石油设备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石油企业的建设发展。

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油行业本身属于垄断行业,具有好利润、高补贴和低效率的显著特点。在石油企业中,设备管理工作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在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中,企业管理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缺陷,没有制定严格的`石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对设备的相关资料整理入档。这就使得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很难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现实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使得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使得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低下,设备的使用率也不高。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设备的人员经常受到调动,更加不利于企业设备管理。企业的管理班子的管理意识还存在一定的进步空进,工作人员素质整体性不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石油设备没有设立专门部门进行专人看管,相关人员没有受到责任制约,遇到问题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石油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

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脱节。在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中,长期的使用设备后,并没有对石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另外,企业没有建立责任制,设备保养没有落实到个人。容易造成故障发生时,不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设备的保养没有与设备使用相结合,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需要注重对设备进行防护性的保养,最大限度的保障设备的质量,要求在保养石油设备的过程中,注重卫生和润滑,需要重视清洗校正工作,目前的保养工作不能有效保持设备的使用性能。

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较弱。在石油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检测出的故障进行分析解决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较多,对设备故障检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石油行业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比较弱,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除此之外,在我国石油企业中,检测故障的设备相对较少,往往在石油企业中当一些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引起重视,才开始进行故障的检测,日常的检测维修等工作开展较少。

2提高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机制

在石油企业中,需要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设立专门部门施行责任到人的设备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中的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落实石油企业的责任问责制,对石油企业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每个员工对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视程度。企业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企业还要建立档案资料制度,确保各种设备的记录资料准确详细,方便管理人员的资料获取,加快设备故障问题的分析解决。

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

在石油企业中,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开展的好坏,能够直接的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当石油企业中的使用设备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保养,避免石油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本来石油企业设备在长期使用之后就容易产生故障、出现问题,所以石油企业要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制定严格的执行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提高石油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石油企业设备产生故障,有效的保证石油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对设备进行诊断的技术应该采纳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定期的对设备故障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和机修部门进行合理的合作,对设备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保障设备的总体质量,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措施来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营。

加强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石油企业中,不断涌现出新的设备和新兴技术,这就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石油行业的发展阶段,我国石油企业中的设备管理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不能单纯的只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定期的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修养,将他们培养成为技术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骨干人员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企业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切实解决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同石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相结合,从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入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从而切实有效地解决新时期的石油设备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雯.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问题[J].新疆化工,2010(02).

[2]龙瑞文.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02).

毕业论文是需要查重摘要的。

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撰写毕业论文成为了学生们不可避免的任务之一。而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查重问题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有些学生和研究者却提出一个问题:论文摘要是否需要查重呢?

首先,论文摘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一般不会超过500字。它主要介绍论文的主题、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论文摘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篇论文的质量和内容,因此需要进行查重。否则,一旦论文摘要存在抄袭行为,不仅会影响论文的评价,还会给作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与研究生论文摘要不同。研究生论文摘要包含更加详细的信息,因此要求更高。而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主要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因此,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查重程度相对来说会较低一些,但同样需要注意避免抄袭问题。

最后,我们应该明确一个问题:论文摘要并不是论文的全部,因此查重并不是恰当的衡量整篇论文是否存在抄袭现象的方法。虽然论文摘要需要查重,但我们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整篇论文的查重上,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独立性。

综上所述,虽然论文摘要比较简短,但也需要进行查重,以防止因摘要抄袭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整篇论文的查重上,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独立性。

论文查重要查论文摘要、正文和结尾等文字部分。

期刊论文摘要怎么写

期刊论文摘要怎么写?大家想要了解一下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期刊论文摘要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科技期刊文章的摘要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中文摘要字数控制在200~300字之间,英文摘要须比中文摘要详细,以占1个版面为宜。中、英文摘要只有写得正确、写得好,才能起到帮助读者了解原文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对原文进行主题分析,找出主题概念,正确地组织好这些主题内容,简明、准确、完整地写出摘要来。

1摘要要有具体内容

例如:“摘要:对天铁高炉喷煤系统技术改造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喷煤技术发展方向的有关见解”.

可修改为:“摘要:天铁原有高炉喷煤系统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喷吹罐底部各锥体下料不均匀,造成高炉各风口喷吹不均匀;喷吹罐底部喷吹口布置不合理;”负压式“混合器限制了喷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只能依靠罐压调节喷煤量,煤量波动大,不能准确调节;固气比低;不能进一步提高喷煤量。天铁于1996-1998年对3座高炉的喷煤系统进行了改造,技术改造的重点问题包括:改善喷吹系统压缩空气的质量,对喷吹罐进行局部改造,采用软连接,局部计量技术;对煤粉的分配精度进行改进;对喷煤支管实施喷吹情况检测”.

2在不遗漏主题概念的前提下,摘要应尽量简洁

缩短摘要的方法

a.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Itisreported…”,“Extensiveinvestigationsshowthat…”,“Theauthordiscusses…”,“Thispaperconcernedwith…”;摘要开头的“Inthispaper”和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词,如“indetail”,“briefly”,“here”,“new”,“mainly”也尽量不要。

b.对物理单位及一些通用词可以适当进行简化。

c.取消或减少背景信息(BackgroundInformation)。根据经验,一篇摘要的背景信息如果过长或占摘要篇幅的比例过大,则往往伴随着对作者所做的`工作描述过于笼统和简单。如:“摘要:根据传统光学干涉原理研制出的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其突出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但却只能进行相对测量,因此本文介绍了能实现绝对测量的全光纤白光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该技术基于白光干涉的绝对测量原理”.该摘要用一半的篇幅介绍了背景信息(斜体字部分),对自己的工作却只做了泛泛的介绍。

d.限制摘要只表示新情况,新内容,过去的研究细节可以取消。

e.不说无用的话,如“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的改进”,“本工作首次实现了…”,“经检索尚未发现与本文类似的文献”等词句切不可进入摘要。

f.作者在原文中谈及的未来计划不纳入摘要。

g.尽量简化一些措辞和重复的单元。如:不用atatemperatureof250℃to300℃,而用at250~300℃;不用atahighpressureof2000kPa,而用at2000kPa;不用atahightemperatureof1500℃,而用at1500 ℃;不用discussed and studied in detail,而用discussed.

h. 摘要第一句应避免与题目(Title)重复。

文体风格

a. 摘要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

b. 尽量用短句子并避免句形单调。

c.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例如:“The structure of dislocation cores in GaP was investigated by weak-beam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dislocations are dissociated into two Shokley partials with separations of 80±10 and 40±10 A in the pure edge and screw cas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d. 能用名词做定语不要用动名词做定语,能用形容词做定语就不要用名词做定语。

例如:用measurement accuracy 不用measuring accuracy

用experimental results 不用experiment results

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的情况下,要少用of句型。

例如:用measurement accuracy 不用accuracy of measurement

用camera curtain shutter 不用curtain shutter of camera

用equipment structure 不用structure of equipment

e. 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例如:用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s was measured,不用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f. 注意冠词用法,不要误用,滥用或随便省略冠词。

g. 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可以将这些词分成几个前置短语,用连字符连接名词组,作为单位形容词(一个形容词)。例如:用 The chlorine-containing propylene-based polymer of high meld index代替The chlorine containing high melt index propylene based polymer.

h. 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i. 尽量用简短、词义清楚并为人熟知的词。

j. 慎用行话和俗语。

k. 语言要简练,但不得使用电报型语言。例如:Adsorption nitrobenzene on copper chromite investigation应为Adsorption of nitrobenzene on copper chromite was investigated.

l .文词要纯朴无华, 不用多姿多态的文学性描述手法。

m. 组织好句子,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例如:不用The decolorization in solutions of the pigment in dioxane,which were exposed to 10 hr of UV irradiation,was no longer irreversible.而用When the pigment wasdissolved in dioxane,decolorization was irreversible after 10h of UV irradiation.

n. 删繁从简。例如:用increased,代替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用the results show,代替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o. 摘要中涉及其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时,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及文献出处。

p. 摘要词语拼写,用英美拼法都可以,但在每篇文章中须保持一致。

q. 摘要中不能出现“图××”、“方程××”和“参考文献××”等句子。

r. 其他几点注意事项。如:①不要用home made表示“国产”这个概念,home made实际上表示的是“家庭制造”这一概念;②如果不会引起误解,可数名词尽量用复数;③注意中英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不要简单地逐字直译。例如,不要将because放在句首表达“因为”这一概念,because表示原因语气用在摘要中过强。不要用“XX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discussed)”.来直译“分析研究(讨论)”这一中文概念。用“XX are analyzed”就可以了。尽量不要使用not only…but also直译中文“不但”…“而且”这一概念,用and就行了。

3 摘要中的特殊字符

特殊字符主要指各种数学符号、上下角标及希腊字母,因它们无法直接输入计算机,因此都需转成键盘上有的字母和符号。希望在摘要中尽量少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由于它们的输入极为麻烦,且极易出错,影响摘要本身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应尽量不用,而改用文字表达或文字叙述。更复杂的表达式几乎难以输入,应设法取消。

4 缩写字及首字母缩写词(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对那些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缩写词,如radar,laser,CAD等,可以直接使用。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题目、摘要或关键词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

油气回收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温明明1肖波徐行张汉泉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第一作者简介:温明明,男,1976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长春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现任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方法所工程物探室副主任,物探工程师,从事海洋工程物探技术方法研究工作。

摘要 随着近海油气不断开发,其后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深水含油气盆地的开发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深水油气田的井场调查是深水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其勘探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深水井场调查的技术要求分析,结合多次组织和参加井场调查的工作经验,指出深水油气田井场调查的技术难点在于探索海底表面障碍物分布情况、勘测海底地形地貌特征、了解中浅地层结构等这类勘探技术上。由于这些勘探技术受声呐技术特点的限制,国外已经采用了DEEPTOW、ROV或者AUV技术,将一些关键调查设备与海底保持一定的高度来实现勘探技术目标,并已经取得成功的尝试,因此,研究、发展和不断地完善这类“贴底”调查技术十分重要。

关键词 井场调查 勘探技术 近海底多参量勘查 声呐技术

1 前言

最近几年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增加,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对世界经济、对出口国和进口国均影响很大。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等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石油的进口量将逐年增加。能源问题已经作为国家安全问题对待。我国海域油气资源产量超过4000万吨油当量,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油气资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近海油气不断开发,其后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深水含油气盆地已经作为开发考虑的对象,这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世界油气总储量的44%将来自深水海域,国外一些大型深水油田已成功地进行开发,深水勘探(钻探)水深和开发作业深度均超过了2000m。2004年7月8日巴西石油公司成功在墨西哥湾2301m水深进行了油气开发,创造了海洋油气开发新的水深世界纪录[1]。我国管辖海域总面积近300万km2,其中深水海域面积超过150万km2,发育沉积厚度大于2000m的沉积盆地有20多个,面积近50万km2。南海北部陆坡区、南沙海域等深水盆地均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尤其南海南部的南沙海域油气资源极为丰富,预测总资源量达320亿~430亿吨,被誉为继墨西哥湾、北海、中东之后的第四个产油区,成为周边国家甚至美、日等国迫切染指的地区。然而,我国深水海域油气资源仍处在勘探开发的初期,深水勘探(钻探)能力仅达600m,开发作业能力503m,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

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成本极高,深水油气主要分布的陆坡范围具有海底地形地貌起伏多变、浊流沉积发育、沉积结构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海底滑坡、沙土液化等地质灾害频发的特征,开发过程海底地震的波动、海底断层活动、海底变形滑坡、深水浊流活动及海啸等对采油平台、浮式生产系统(FPSO)、海底输油管线、海底电缆等都可能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危及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开发前需要全面地了解井场的地质灾害情况。深水油气田的井场调查是油气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掌握先进的井场勘探技术至关重要,因此其勘探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由于我国在此领域的工作刚刚开始,深水油气勘探和处理等技术方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急需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海洋油气田井场调查的勘探技术是基于水声物理学而发展起来的,测深、浅、中和深部的海底地层勘探以及侧扫声呐勘查设备都是利用声呐技术。这些技术受勘探水深和分辨率相互矛盾的制约。例如当测深仪的工作频率高时,其分辨率和测量的精度也高,但因声信号在水层中的衰减也快,不能适用于水深较大的海域工作;反之,工作频率低,其分辨率和测量的精度相对较差,而声信号在水体中的传播也要远一些,适合于深水海域作业。然而,单纯靠提高发射功率是不能实现长距离声信号传播的目的。由此可见,在深水海域进行勘探时,要保证一定的勘探精度和分辨率,这就要求使用类似侧扫声呐工作频率的设备进行调查,其工作过程与海底需要保持一定距离,使之具有类似浅水海域调查的精度和分辨率,这是深水油气田井场勘查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

本文参照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07年4月完成的国内首个深水井场调查的技术要求(水深约600m),并对在深圳蛇口召开的深水油气井场调查技术研讨会的资料分析,以及近年来多次参加、组织油气田井场调查的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对相应勘探技术的了解,结合我国调查船只及设备的实际情况,对目前深水井场的勘探技术做一些初期研究。

2 井场调查的技术要求

海上油气田井场调查的技术要求主要是:确定井场邻近的水深、了解海底地形、地貌以及浅层气和浅地层断裂发育情况、中浅地层结构、海底以下1000~1500m深度上的地层构造变化情况、地质灾害因素、海底表面障碍物分布情况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为钻井平台的安全作业和准确确定钻探位置提供可靠的地质评价资料。

近年来,我们的海上油气田井场调查的工作从水深不足百米朝水深二三百米以下的海底加深;目前国际上对深水井场水深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通常将水深超过500m的油气井场称为深水井场,需要勘探的工作深度将达到3000m。随着调查海域不断地朝深海方向推进,海上勘探工作的技术难度也不断提高。因而,我们正面临着海洋调查中的新要求、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挑战。

3 调查技术

浅水海域井场调查技术

在浅水海域的油气田井场调查中,通常使用的调查技术有:测深、侧扫声呐、浅层剖面、单道地震、多道地震、地质取样以及导航定位等(图1)。

图1 浅水海域井场调查工作示意图

Shallow-water well site survey sketch map

单波束测深:主要用于确定井场及其附近海域的海底地形特征,常用的有单波束双频测深技术。

侧扫声呐:用于了解海底表面障碍物分布情况以及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常用的是相干侧扫声呐或多波束侧扫声呐技术。

浅层剖面:用于查明海底几十米以内的浅地层结构、浅层气和浅地层断裂发育情况。通常的勘探要求为地层分辨率达到十厘米甚至几厘米。浅层剖面技术已由早期的单频率低频探测发展为线性调频或差分调频探测技术。

单道地震:用于探测海底以下近百米的高分辨率中浅地层结构和浅地层断裂发育情况,通常的勘探要求为地层分辨率1m甚至更高。一般使用多极电火花、长排列的单道信号接收电缆以及信号采集处理器等设备组合,可获取中浅地层结构、浅地层断裂发育的海底信息。

多道地震:用于获取海底以下1000~1500m深度的构造变化情况。通常的勘探要求为地层分辨率数米。多道地震勘探技术相对而言,其系统复杂、结构庞大,而且辅助设备也较多。

地质取样:为了解海底底质情况,通常需要用重力柱状取样或抓斗表层取样,并且还需要一定数量的样品。

深水井场调查技术

深水井场多位于陆坡区,区内海底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又因为在水深500m以上,一些常规的技术方法已无法满足深水井场调查的要求,这使得深水井场的调查难度远远大于常规浅水井场,相应的调查技术方法也需要全面升级。同时,深水浅层水流(Shllow water flow)的存在已经被人们视为新的地质灾害,并认为会严重威胁到钻井平台的安全,调查技术手段要求比常规调查多,除原来的地质取样、单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浅层剖面、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调查技术之外,还增加了多波束测深、浅层水流的检测项目,部分项目还要求开展海洋磁力测量来探索海底目标物。

导航定位技术

常规的井场调查通常使用差分GPS导航定位技术来实现。因水深不大而拖曳长度也不大,一些拖曳设备的定位问题可使用归算法来解决。而在深水油气井场调查中,要了解底质取样和拖曳位置,使用归算法来解决长距离的水下设备的定位问题势必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调查成果的精度,因而必须采用水下定位技术。

由于水下声学定位系统是一种在水下利用声波应答脉冲测量发声器与接收器间的距离从而对设备进行相对定位的系统。根据工作时基线长短可分为:长基线定位系统(LBL)、短基线定位系统(SBL)和超短基线定位系统(USBL)。USBL的基线长度小于声波波长,其换能器阵固定在船上并投放入水中,根据装在待定位设备上的信标发出的回波到达基线阵各元的信号的时间和相位差测量方位和距离,再计算出信标的位置,相对定位精度一般为斜距的~。长基线定位系统(LBL)利用在海底布设3个以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换能器组成基线阵,采用标准时钟同步,发射声脉冲,根据距离测量交会的球面定位原理,计算出载有接收器(信标)的运动物体位置,相对定位精度一般在5cm至2m;短基线定位原理与长基线相同,只是基线长度较短,一般安装在调查船或平台上,相对定位精度一般为斜距的左右。在井场调查中,深拖调查(DeeptoW)和水下遥控机器人调查(ROV)系统工作时需要配备USBL技术,水下自治机器人调查(AUV)系统在水下作业时必须配备LBL系统。

测深技术

低频率的单波束测深设备将取代高频率的浅水调查设备来采集水深数据。由于水深较大,在各水层中声速差异较大,需要再增加声速剖面的测量设备,用声速测量剖面资料参与测量水深数据的校正,以达到提高测深的精度。又因为大多数深水井场位于陆坡区,其周边的海底地形地貌特征与大陆架上的油气田井场相比要复杂得多,使用全覆盖、高精度的海底地形测量的多波束条幅测深技术更有利于确定调查区域的海水深度以及完整地探明海底地形地貌特征。

浅地层探测技术

随着调查区域水深加深,少量换能器组合而成的阵列已经无法达到探测的目的,因此要处理好发射能量和分辨率这些技术问题,通常用12或者16个换能器组成的阵列来探测深水海域的海底浅地层结构。多换能器组阵探测系统不仅可加大声波的发射功率,而且还可减小换能器组阵波束角,提高探测的分辨率。在信号发射、接收和处理上可使用FM CHIRP技术来提高地层探测的水平分辨能力和垂直地层的穿透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窄波束、深穿透和高分辨的非线性差频声呐技术,以获取更高的水平和垂直分辨率。

侧扫声呐调查技术

与其他调查技术不同,侧扫声呐在深水井场和浅水海域井场调查中的技术应用有所差异。全覆盖的多波束测深系统中的侧扫声呐功能由于其声学图像分辨能力不够高,无法满足或者取代对深水海域的海底精密地貌测量和海底障碍物探索等技术要求,该项技术需要作技术调整。根据调查规范和调查需要,侧扫声呐调查中使用的量程范围通常是100m或者200m,拖鱼距海底的工作高度要保持在量程的10%~15%。为了达到较好的探索海底表面障碍物分布情况以及勘测海底地形地貌特征的效果,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必须使拖体能贴近海底工作。这种贴底勘查需要在DeeptoW、ROV和AUV技术的支持下实施。

单道地震调查技术

单道地震调查一般使用组合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由大容量的电容箱、控制电路和释放能量的多极电火花构成的震源;二是长排列的单道信号接收电缆;三为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深水井场调查需要更大能量的震源,若到达水深超过1500m时,起码需要用大于5000焦耳能量的震源,而且还需要改变电极的形式以适应这种大功率能量发射的要求。由于井场调查技术要求中,对水平和垂直分辨率要求较高,因此很难用小型的水枪或者GI枪来取代电火花作为震源。使用深拖电火花作为震源也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可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剖面探测图像。在勘探信号接收水听器的电缆中,应选用多水听器(8,16或者24个)构成的单道地震电缆,可获得较好的频响效果以及较高的信噪比。

多道地震调查技术

多道地震调查系统也是由震源、数据处理、监视和记录系统以及较长排列长度的地震电缆三个部分组成,但其系统复杂、结构庞大。为保证水平分辨率,其中的电缆道间距必须小于或者等于。同时选用和配备一些高分辨勘探技术的震源设备,如大容量的水枪、GI枪或者特殊枪阵。通常而言,常规井场调查使用的多道地震系统也适用于深水井场调查,不需要做大的技术改进,可实现1000~1500m深度的地层勘探,了解地层的结构和变化特征。

底质沉积物取样

无论是用抓斗来采表层沉积物样品还是用重力柱状取样器来取柱状沉积物样品,由于没有说明,均不需要做专门的技术改造。但深水井场的工作水深较大,为保证甲板有缆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取样设备的安全,需要在取样器以上的一定高度上安装PINGER(声脉冲发生器)来监控取样器和海底之间的相对位置。若需要高精度的定位,可使用USBL技术来提高取样器的着底水下定位精度。

测流技术

深水井场调查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海流对平台的影响。由于在深水海域,复杂多变的海流很容易引起海底变形滑坡、深水浊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平台的安全。使用走航式ADCP测量设备进行流速流向的测量或者采用布设海底观测锚系的方式对不同水层的海流进行定期观测,以获取深水井场以及附近海域的海流资料。

4 近海底多参量勘查技术

类似侧扫声呐、海底摄像系统和海洋磁力仪这类调查设备在工作时,必须要贴近海底才能获得较好技术效果和达到技术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借助于DeeptoW,ROV和AUV技术来实现技术目标。

DeeptoW 技术

深拖(DeeptoW)系统与浅水海域工作的普通侧扫声呐探测系统相比,其设备安装、操作和维护比较复杂,拖体内可集成包括侧扫声呐在内的其他探测设备。整个拖曳需要在母船牵引下作业;为了在一定水深的海底保持平稳地工作,要配备压沉器(depressor)、零浮力缆、正浮力拖体、稳定翼等装置;由于需要实时传输大量的调查数据,为了确保长距离的信号通信的质量,降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通常配备几千米铠装光缆作为拖缆;收放设备需要配备大型绞车、A型架等辅助设备,甲板上需要配备强大的监控系统。为了提高调查效率,通常的深拖系统是一个载体,可集成其他调查技术,例如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光学摄像系统、磁力仪、深拖电火花震源和定位系统等,进行多手段多方法同步调查。此外,深拖的拖体距母船远达几千米,需要USBL技术的水下导航定位系统支持下作业。

ROV技术

与DeeptoW比较,遥控机器人(ROV)是一个多用途的、需要有缆作业的、遥控运载系统。其水下载体可在甲板操作系统的指挥下,在一定距离内灵活运动。它可集成侧扫声呐、多波束声呐、海洋磁力仪、浅地层剖面仪以及光学观测设备,进行海底综合探测[3],这也是目前被国外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ROV技术的主要特点是:①采用数量较多的推力器,通常为4~7个推进器,多的可达10个。由于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其水下载体推力器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使得ROV平衡性好、灵活性高;②配备高精度的水下定位技术(主要是USBL技术)进行水下作业;③使用了光纤通讯技术,使得信号传输能力十分强大,从而也提高了计算机信号处理能力;④吊放系统大部分都有带止荡装置的A型吊和脐带绞车。脐带则采用铠装、动力(高压)、光纤合一的重力缆;⑤配备强大的专用绞车和甲板辅助装置进行工作;⑥有较大的负荷能力,以携带各种勘探、取样的设备和存储样品;⑦目前的ROV的体积和功率都比早期的ROV有了较大的增加,机动能力大大提高,负荷能力也变得较大;⑧结构模块化,可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灵活地对各种调查设备进行技术集成,安装所需的调查设备。此外还可以安装机械手进行水下取样,了解海底底质分布和查明海底障碍物[4]。

AUV技术

水下自治机器人(AUV)是一种无缆的、可自携动力和能按设计程序进行操作的自治式潜水器。它是一个调查设备的集成载体,可集成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光学摄像系统、侧扫声呐等多种调查设备,可用于深水井场调查的勘探设备。它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声通讯系统从水面接收改变航向、深度、收集数据等工作指令而进行调查观测,来实现海底目标物搜索、地形地貌勘察、地层结构勘探以及其他观测、取样、打捞等一系列作业的“水下机器人”(图2)。

AUV主要由载体系统、控制系统、水声系统及收放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它一般艏部装有垂直推进器和侧移推进器,艉部装有水平推进器,因而机动性强,自动定向定深快、准、精,为声光探测系统在深水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机器人装有长基线声学定位系统和声学发射应答器,因此系统本体在深水中的运动轨迹清晰,并可通过长基线定位系统对本体实施8道控制命令。系统本体所载传感器和探测系统齐全,可实时记录下温度、盐度、深度等参数。机器人具有多CPU、多级递阶控制结构,能方便地修改及编入程序,可预编程序航行,还可自动记录各种运动和功能及图像参数(黑匣子)。机器人还有独特的回收和释放本体的收放系统。

图2 AUV结构图

AUV structrue map

AUV需要水下定位技术中的长基线水下定位系统(LBL)的导航来工作。LBL工作需要在海底布设3个以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发声器组成基线阵。LBL的命令指挥系统安装在调查船上。LBL是AUV工作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其工作的主要技术特点:①耐高水压的动态密封结构和技术;②精度更高、误码率更低、作用距离更大的水声通信能力;③最大工作水深达到6000m以上;④水下航速超过6节;⑤水下续航能力超过60小时;⑥采用数量较多的推力器,包括垂直、水平、侧推等多种类型,由于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其水下载体推进器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使得现代的AUV平衡性更好、灵活性更高;⑦配备高精度的水下定位技术(主要是LBL技术)进行水下作业;⑧结构模块化,可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灵活地对各种调查设备进行技术集成,安装所需的调查设备。例如可装备的深水油气井场调查需要的定位、浅地层剖面仪、侧扫声呐和多波束测深设备等;⑨独特的回收和释放本体的收放系统,发生局部故障或丧失自航能力时,它能自动抛载上浮至水面,且自动抛起应急无线电发射天线和亮起急救闪光灯[5]。

对比深拖系统、ROV和AUV三种设备中,前两者具有可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实时控制、没有动力限制等优点,但是需配备大型绞车、工作速度较慢、技术要求高和操作的灵活性不够。后者作业因没有拖缆的约束而范围较大,工作更加灵活、方便。但其弱点也很明显:首先是不能实时数据传输,只能在特殊情况下可通过声学modem将重要数据发送到甲板控制中心,AUV行动的重要命令是通过甲板控制命令单元发送信号来运行的;其次,水下机器人的回收至今仍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深海使用的AUV设备的回收更加艰难;再次,AUV的能耗很大,它既不能采用太阳能电池,也没有脐带缆不断地供电,只能靠自带的蓄电池,从而限制了它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最后是AUV以及相应水下定位系统价格昂贵,技术的引进还受出口许可的限制。因此,尽管目前AUV技术还存在许多缺点,但它对调查船舶依赖性较小,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因而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AUV技术必将在深水井场调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认识和结论

从深水井场调查项目技术要求、调查技术以及相关的辅助调查技术分析,根据目前国内海洋调查单位的勘探技术装备情况,我们认识到开展深水油气井场调查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测深、浅层剖面、单道地震、多道地震、地质取样等勘探技术比较成熟,只要作一些技术升级可以实现技术目标;而当务之急需要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深水井场的海底精密地貌测量、海底障碍物探索、浅地层结构探测的综合调查技术能力,主要是包括近海底多参量勘查和配套的水下定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深水油气井场调查所需要的手段和浅水海域的一些油气田井场相比,增加的调查项目不多,除需要进行海流测量之外,还需增加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测量;而这些技术国内装备较多,工作方法也比较成熟。

2)多道地震、地质取样等调查项目的技术要求没有变化,但用于中、浅地层剖面勘探的浅地层剖面仪和单道地震勘探设备需要做一些技术升级;

3)用于探测海底障碍物和海底地貌特征的侧扫声呐和海洋磁力测量项目需要在近海底多参量勘查技术支持下作业,但这些技术目前国内开展得很少,尤其是深海海域几乎是空白。因此,需要加强该方面技术和方法上的研究,尤其是对ROV和AUV技术、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和集成技术的研究工作;

4)近海底多参量勘查技术离不开USBL和LBL等水下定位技术,它们将成为深水油气井场勘探的关键技术,需要加快超短基线定位系统、长基线定位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海洋深水油气开发的要求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要跟踪国际上海洋调查技术的最新发展,积极开展技术调研,技术方法以及应用研究,同时也关注和加强对一些目前还没有受人重视的调查技术以及方法研究,例如,深水海底的原位CPT探测技术等领域。在研究深水油气井场调查技术的基础上,也积极开展对深水海底管线路由调查技术方法的研究,为参与我国即将开展的深水油气开发做好技术储备。

参考文献

[1]吕福亮,贺训云,武金云,孙国忠,王根海.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简论.海洋油气地质,2006,4期

[2]孙清,连琏.中国深水海域油气及相关资源勘探开发进展及关键技术.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期,923~927

[3]燕奎臣,俞建成,张奇峰.深水油气开发中的水下机器人.自动化博览,2005,5期

[4]彭学伦.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4,4期

[5]李晔,常文田,孙玉山,苏玉民.自治水下机器人的研发现状与展望.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7,1期

The Study on The InveStigation Technique of Oil and GaS Field Well Site in Deep Sea

Wen Mingming Xiao Bo Xu Xing Zhang Hanquan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ly exploit of offshore oil and gas,the sustainab1e developing capability appears to be more and more it becomes the tendency for recovering the oil and gas in the deep sea a key Procedure for exploiting oil and gas in the deep sea,the investigation of Well site is being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analyzing the technique elements and some Practical investigations for Well site in deep sea,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problem for deep sea Well site investigation lies in the discovering the barrier,surveying the topography and Physiognomy of the sea floor and finding out the moderate to shallow structure of the overseas,some key equipments,such as DEEPTOW,ROV and AUV have been introduced for overcom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ools are generally kept certain distance to the sea floor when working and good success has bee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improve this kind of near sea floor technique for deep sea Well site investigation.

Key Words:Well site survey Exploration technique Near sea floor survey of multiple Parameters Sonar technique

轮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篇二 燃气轮机在热电联产工程中的应用状况分析 摘要: 燃气轮机是21世纪乃至更长时间内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系统的核心动力装备.介绍了燃气轮机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热电联产工程中的应用,简述了联合循环和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电厂的基本组合方式,并列举了目前应用在热电联产工程中的几种主要的燃气轮机.阐述了燃气轮机相对于常规火电机组的优点,分析了影响燃气轮机在热电联产工程中推广的因素,并对我国燃气轮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联合循环电厂; 热电联产 中图分类号: TK 479文献标志码: A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gas turbines in heat and power cogeneration projects SUN Peifeng, JIANG Zhiqiang (1.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Hangzhou 310022, China; 2. China Huadian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31, China) Abstract: The gas turbine is the core equipment of highefficiency clean energy systems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even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as turbine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eat and power cogeneration projects were showed in this paper. Two types of application of gas turbines in heat and power cogeneration project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namely, the simple cycle gas turbine power plant and the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and gas turbines widely used at present in heat and power cogeneration plants were enumerat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gas turbine plan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oalfired power units were described and factors which could influen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as turbine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s turbines in China were evaluated. Key words: gas turbine;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heat and power cogeneration 燃气轮机由压气机、燃烧室、透平、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组成.燃气轮机的设计是基于布莱顿循环.压气机(即压缩机)连续地从大气中吸入空气并将其压缩;压缩后的空气送入燃烧室,与喷入的天然气混合,并点火燃烧;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随即流入燃气透平中膨胀做功,推动透平带动压气机叶轮一起旋转.加热后的高温燃气的做功能力显著提高,因此,透平在带动压气机的同时,还有余功作为燃气轮机的输出功输出. 由于燃气轮机的工质是高温烟气而不是水蒸气,故可省去锅炉、冷凝器、给水处理等大型设备.因此,燃气轮机电厂附属设备较少,系统简单,占地面积较少. 燃气轮机可分为重型燃气轮机、工业型燃气轮机和航改型燃气轮机三类.重型燃气轮机的零件较为厚重,大修周期长,寿命可在10万h以上,主要用于满足城市公用电网需求,例如日立的H25和H80系列燃气轮机、通用电气的F级燃气轮机、西门子的SGT-8000系列燃气轮机、三菱的M701系列燃气轮机和阿尔斯通的GT系列重型燃气轮机等.工业型燃气轮机的结构紧凑,所用材料一般较好,燃气轮机的效率较高,例如索拉的T130燃气轮机和西门子SGT-800燃气轮机,常用于热电联产工程.航改型燃气轮机是由航空发动机改装而成的燃气轮机,在航空领域运用较多,但也有应用于发电及相关工业领域,例如通用电气的 LM 系列航改型燃气轮机等.航改型燃气轮机的结构最紧凑,最轻巧,效率最高,但寿命较短[1-2]. 燃气轮机自上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当今国际上最新型的G型燃气轮机和H型燃气轮机,单机功率已达到292~334 MW,发电热效率已达到.其中,由G型燃气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单机功率可达489 MW,发电热效率可达;由H型燃气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机组的发电热效率可达60%[3-5].H型燃气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机组是目前已掌握的热-功循环效率最高的大规模商业化发电方式.不仅如此,燃气轮机与以煤为燃料的蒸汽轮机相比,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污染少、启停灵活等优点.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能在无外界电源的情况下迅速启动,机动性好.在电网中用它带动尖峰负荷和作为紧急备用电源,还能携带中间负荷,能较好地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所以得到广泛应用[6]. 国内外科技界与产业界已经认识到燃气轮机将是21世纪乃至更长时期内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系统的核心动力装备. 1燃气轮机在热电联产工程中的应用方式 燃气轮机在热电联产工程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另一种是燃气轮机简单循环热电厂.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由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背压式、抽背式或者抽凝式)和发电机共同组成.燃气轮机排出的做功后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烟气中的热量而得到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注入蒸汽轮机发电.蒸汽轮机的排汽或者部分在蒸汽轮机中做功后的抽汽用于供热,形式有: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同轴推动一台发电机的单轴联合循环;燃气轮机、蒸汽轮机推动各自的发电机的多轴联合循环.单轴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规模较大,例如通用电气的9F系列机组.而多轴的联合循环机组常见于中小型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因此,对于电厂规模相对较小的热电联产工程来说,常选择多轴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 燃气轮机简单循环热电厂由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组成.该类型燃气轮机热电厂不配置蒸汽轮机,通过余热锅炉直接对外供热.因此该类型燃气轮机热电厂发电热效率相对联合循环燃气轮机热电厂较低,约为30%~35%之间;热电比和供热成本的指标方面,简单循环燃气轮机热电厂也低于联合循环燃气轮机热电厂[7]. 由此可见,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可大大提高发电厂整体发电热效率.即使只有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组成的不配置蒸汽轮机的简单循环燃气轮机发电厂,其发电效率也高于常规的小型燃煤热电厂. 2热电联产工程中燃气轮机机型选择 热电联产工程遵循“以热定电”原则,首先满足外界对蒸汽负荷的需求,一般对发电量的需求相对较少.因此,对于热电联产工程来说,大功率的重型燃气轮机使用相对较少,常配置一些中小型的燃气轮机. 世界主要的中小型燃气轮机有:索拉的T130燃气轮机;日立的H25和H80燃气轮机;通用电气的6F和LM系列的航改型燃气轮机;西门子的SGT-800燃气轮机.各机型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见下页)所示(表中数据来自各个燃气轮机厂家产品宣传手册,且会因计算的天然气热值等参数变化而发生微小的变化). 表1各中小型燃气轮机相关性能参数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some gas turbines 表1中,H25,H80 和6F为重型燃气轮机;SGT-800和T130为工业型燃气轮机;LM6000为航改型燃气轮机.从表1可知,工业型和航改型燃气轮机单机发电热效率相对重型燃气轮机的单机发电效率明显更高,但燃气轮机的排烟温度相对较低.由于排到余热锅炉的高温烟气所包含的热量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整个联合循环热电厂,工业型和航改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的整体发电热效率反而低些[8-9].简单循环的燃气轮机热电厂若选择工业型燃气轮机及航改型燃气轮机,其热电厂发电热效率会较高. 对于配置蒸汽轮机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重型燃气轮机因其排烟温度较工业型燃气轮机和航改型燃气轮机高,排到余热锅炉的高温烟气所包含的热量相对较多,余热锅炉产出的供蒸汽轮机发电用的高温高压的蒸汽也更多.因此,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整体发电热效率比工业型燃气轮机和航改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发电热效率高.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中大多选择重型燃气轮机. 从能量的充分利用和逐级利用角度讲,相比于燃气轮机简单循环热电厂,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更具有优势.目前我国燃气轮机热电联产工程中,大多选择重型燃气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燃气轮机热电厂,如浙江省的某热电厂,采用6F级燃气轮机匹配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组成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对外供热供电,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整体发电热效率约60%. 但是对于某些对占地面积有严格要求的场合,如海上油气平台井等,一般可选择结构紧凑、效率高的工业型燃气轮机或者航改型燃气轮机机. 具体燃气轮机机型的选择可根据各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如热电厂的对外供热参数和供热量、装机容量、机组数量、占地面积、整体热效率等. 3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工程相对于常规火力发电热电联产的优势[10] 相对于常规燃煤的小型火力发电的热电联产电厂,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的优势主要有: (1) 高效: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发电热效率已经达到甚至突破60%,这是一般常规火电机组无法比拟的,甚至高于目前最先进的超超临界机组而稳居各类火电机组之首. (2) 单位造价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单位容量造价约400美元·kW-1,而常规火电机组造价为600~1 000美元·kW-1;若我国国产燃气轮机的制造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单位容量造价还有非常大的下降空间. (3) 低排放:燃气轮机联合循环不排放SO2以及飞灰和灰渣;NOx的排放量也非常低,一般都可以达到 mg·m-3以下,甚至可以根据需要达到小于 mg·m-3的水平,CO2的排放量可以做到 mg·m-3;环保性能居于现有各种火电机组之上. (4) 节水: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以燃气轮机发电为主,燃气轮机发电机功率占总容量的70%,联合循环机组所需用水量约为常规燃煤机组的1/3.这在某些缺水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若选择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配置的简单循环,整个电厂对机组冷却水量的需求相对于常规火电厂的冷却水量更是大幅度减少. (5) 省地: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因附属设备较少,无需储煤场、输煤设施,占地面积仅为加脱硫装置的常规火电厂的1/3.这在城市边缘及城区的供热电厂显得尤为重要. (6) 建设工期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最适合模块化设计,燃气轮机各部件模块可工厂化生产,运至现场吊装,因而大大缩短了燃气轮机电厂的建设工期. (7) 调峰性能好:通过余热锅炉的旁路烟囱,不运行蒸汽轮机及发电机组的情况下,一般在20 min 内就能达到燃气轮机及发电机组的100%负荷,而燃气轮机及其发电机组负荷占整个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额定负荷的70%左右,这保证了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良好调控性能,实现机组的日启夜停和调峰功能. (8) 操作运行和维护人员少:因为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电厂对员工数量的需求大幅下降.一般情况下占同容量常规燃煤电厂人员的20%~25%就足够了. 4影响燃气轮机在热电联产工程中推广的主要因素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近几年已占据美国电力市场的重要地位,欧洲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能否获得大力推广和发展,主要受制于如下三个因素: (1) 我国能提供多少天然气资源供燃气轮机发电工业使用;当前国内已有部分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因受制于燃料供应,每年运行的时间远远少于常规燃煤机组. 2012年,随着“西气东输”二线最后几条干线的建成投产,整个输气管道实现每年输气300亿m3.未来中国甚至有可能规划修建“四线”或者“五线”,进一步便于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开发利用. 另外,海上(东海、南海)天然气的开发、沿海港口城市液化天然气(LNG)的进口,也为联合循环发电扩充了气源供应条件.国内已经探明了华北、东北、西北三大煤层气资源储量,并将逐步开采. 随着天然气来源渠道的扩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的应用范围将大大突破西气东输管网和海上天然气所能影响的地区. (2) 如何合理确定天然气价格,使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成本能够与严重污染的以煤为燃料的常规火电相竞争. 必须指出,天然气的价格对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的运行成本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燃气轮机三项发电成本的组成中(设备折旧成本、机组运行维护成本、燃料成本),燃料成本的比例高达60%~65%,即使在天然气的产地,运输过程费用大为降低,天然气价格相对东南沿海地区更加便宜,其成本占燃气轮机发电成本的比例仍然是非常高的[4].在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燃料成本高已经成为制约燃气轮机发电大力推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当前,作为工业企业及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许多中小型燃煤热电厂,通常地处城市之中或者城市郊区,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中小型燃煤热电厂改造为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对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也最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接受和支持. 热电厂的燃料从煤炭改造为天然气,虽然合理调整了能源结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煤炭运输环节的损失和浪费,但是对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来说,燃料成本必然要增加,能源代价必然会提高,因此争取群众和企业的理解和参与,合理分担部分天然气成本因素,是解决天然气市场和成本关系的一条合理途径. 政府在制定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上网电价和外供蒸汽价格时,应考虑到燃气轮机的环境效益,适当提高上网电价和外供蒸汽价格,这也是对天然气成本过高的一种消化. (3) 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燃气轮机整体行业水平的提高是决定我国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电厂能否大力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燃气轮机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当前我国的燃气轮机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还很大,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依赖于进口,燃气轮机的每次大修花费很大.若某些燃气轮机的大修只能运回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则其费用更大. 近年来,为了推动燃气轮机工业的发展,按照“市场换技术”的原则,我国对规划批量建设的燃气轮机发电站工程项目采取“打捆”式招标采购模式,由国外先进燃气轮机制造企业与国内制造企业相互结合组成联合体,进行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工程项目的竞争投标,以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同时引进了世界三大动力集团(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的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实现燃气轮机设备制造本土化和国产燃气轮机技术开发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燃气轮机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设备研发和制造的国产化、本地化和知识产权自主化[11-12]. 2008年,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10 MW级R0110燃气轮机进行了点火及实验验证,其性能已经接近于目前国际上先进的F级燃气轮机,对我国的燃气轮机设计、制造和加工的整体水平是一个巨大的提升[13-14]. 目前,我国燃气轮机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我国的燃气轮机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12年9月12日,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高温合金叶片制造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在燃气轮机核心部件国产化、自主化生产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制约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发展的三个因素及我国目前的相应情况可知,我国大力发展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条件已经具备,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的快速发展在近期将成为可能. 5总结 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随着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液化天然气资源的引进,我国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将不断增加.燃气轮机联合循环以其高效、清洁和灵活的特点,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大力发展的电厂类型. 目前可用于热电联产的中小型燃气轮机容量和整个热电厂供热能力与我国广泛使用的蒸汽轮机热电机组的规格十分接近,因而可在不改变外部系统,不增加发电容量和不间断供热、发电的前提下,以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投资和较合理的电、热成本实现对热电厂以气代煤的改造.这也是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可获得大力推广的现实条件. 总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的作用将逐渐增强,发展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热电厂任重而道远,但是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孝堂.燃气轮机的发展及中国的困局[J],航空发动机,2011,37(3):1-7. [2]马悦,纪锦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机组配置及选型分析[J].能源工程,2011(6):52-57. [3]蒋洪德.重型燃气轮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热力透平,2012,41(2):83-88. [4]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动力机械与工程研究所,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燃气轮机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刘红,蔡宁生.重型燃气轮机技术进展分析[J].燃气轮机技术,2012,25(3):1-5. [6]张荣刚,李文强.浅析燃气轮机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10):122-123. [7]徐迎超,阎波,樊泳,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CPP)发电在首钢迁钢公司中的应用[J].冶金动力,2012(1):27-29. [8]刘祖仁,李达,张阳.海上燃气轮机余热资源计算[J].中外能源,2012,17(5):99-103. [9]李达,张阳,孙毅.海上冷、热、电、惰气四联供护技术探讨[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2(5):11-14. [10]黄勇.我国发展联合循环机组的背景和条件[J].中国科技博览,2011(29):372. [11]刘华强,汪晨晖.燃气轮机在我国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6):149. [12]杨连海,沈邱农.大型燃气轮机的自主化制造[J].燃气轮机技术,2006,19(1):11-14. [13]崔荣繁,陈克杰,郭宝亭.R0110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制[J].航空发动机,2011,37(3):8-11. [14]包大陆.R0110重型燃气轮机气缸结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109. 看了“轮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轮机工程技术个人简历免费模板 2. 船舶轮机管理论文 3. 船舶最新技术论文 4. 农业机械技术论文 5. 电厂工程技术管理论文

王荧光

(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盘锦 124010)

摘 要: 由于煤层气田“低产、低压、低渗”和地区地形复杂,相对高差较大的特点,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工程设计与建设的难度,开采与输送成本相当较高。如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和石油天然气工程相关标准,将无法大幅度降低工程投资、减少操作成本、节省土地,无法实现煤层气田的效益开发。根据煤层气田集输工艺特点,坚持地面与地下充分结合的原则,研究出了一套先进合理、经济适用并符合中国煤层气特点的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 “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并从集输半径、压缩机的选型、管材的选择、节能和水力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流体流动环境,简化了流程。

关键词: 煤层气 地面集输 低压 低产 低渗 节能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39 ( 20092 ×05039) 资助。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 “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 王荧光,男,工程师,2005 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及研究工作。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石油大街 93 号。电话: ( ,; E mail: wangyingguang7@ 126. com.

Ground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of Coal bed Methane ( CBM)

WANG Yingguang

( PetroChina Liaohe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anjin 124010,Liaoning ,China)

Abstract: Exploi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BM field has just started up stage in china. Neither specification nor successful experience can be learnt for design of CBM field yet. It is inevitable that copying indiscriminately the Petrleum Industial Standards leads to increase project investment,which Lowers the whol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CBM field. Technologie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re formed in Panhe CBM field in the South Qinshui basi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yield,low pressure,low permeability,relative complicated topography and large height difference,etc. The main contribu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diamond well spacing,run- ning in tandem between two wells,simple measurement at valve block,gas collection under low pressure,cent ral- ized turbocharged,which is called“multi branch manifold”disposal station to own its special ground const ruc- tion style. The new technology is character by low investment,quick results,convenient for managing and maintai- ning,fewer operators & equipments and less energy consumed,active organiz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ess land occupation,etc.

Keywords: coal bed methane,ground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low pressure,low production,low per- meability,energy saving

引言

我国油气资源短缺,2010年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达到(210~250)×108m3,而成分、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似,且资源丰富的煤层气自然是目前最现实的天然气接替资源。目前,煤层气地面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的国家仅为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是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最为成功、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国家。我国由于煤层气田“低产、低压、低渗”和地区地形复杂,相对高差较大的地势特点,如继续沿用传统的集输技术,将无法实现煤层气田的效益开发,减慢了我国煤层气产业进入实质性商业化生产的进程。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要达到煤层气田高效低成本的规模性开发,实现我国煤层气工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就必须研究出一套先进的全新工艺技术来指导目前及今后的煤层气田的地面工程建设。因此根据国内煤层气资源和开发情况,以实现大幅度降低煤层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投资、减少操作成本、节省土地和煤层气田的效益开发为目标。通过对煤层气田集输工艺特点的详尽分析,坚持地面与地下充分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煤层气集输工艺技术开展大量的创新、研究、比选等工程技术攻关工作,研究出了一套先进合理、经济适用并符合我国煤层气特点的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新技术突破了从我国解放到现在的60多年间标准规范中一直规定的采气管道长度不宜大于5km的限制,极大地降低了投资、能耗和操作复杂程度,多项指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1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艺新技术

“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的原理[1]

图1“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原理图

“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的原理[1]

“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图1)是对传统的布站技术的挑战,它将集气计量站改为阀组,而阀组在天然气集气干管与大量采气支线之间形成了结点,通过这个节点将若干条采气管道中的天然气集中到集气干管中。集气站的外输管道就像是树干,阀组到集气站的集气支线就像是树枝,每一个阀组又像树枝上的结点,而所有与结点连接的采气管道就像是小的树枝。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技术是用一个站(有值班间、仪表、电气、设备、门卫、维修、围墙及大门等有人值守的站),把10~20口采气管道汇集在一起;新技术是用一个阀组(通常位于采气井口周边,相当于一个普通管件)把大量的采气管道汇集在一起,理论上讲,新技术的应用取消了传统技术中需要建设的无数个有人值守的站,最重要的是极大地简化了流程和投资。

“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的理论验证

按允许压降计算出的采气半径

采用国内公认的《油气集输设计规范》中规定使用的威莫斯(Weymouth)公式,根据实际压降计算得:“枝上枝”阀组布站中采气井口至阀组部分长度,阀组至集气站,采气管道总长;传统布站中采气管道总长(图2)。

图2 不同布站方式采气半径计算示意图

“枝上枝”阀组布站采气半径较传统布站方式增加的原因分析

(1)阀组布站与传统分散增压布站非共有管段的采气管道长度之比Y/Z的理论推导。管道共有段根据《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的威莫斯(Weymouth)公式: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将其两侧平方并变形得到如下公式: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在本计算中两种布站方法管道共有段的(P12-P22)/△ZT可看成常数,因此根据实际计算数据得“枝上枝”阀组布站(d8/3)1/传统布站(d8/3)2为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枝上枝”阀组布站(1/qv)1/传统布站(1/qv)2得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最后得[(d8/3/qv)1/(d8/3/qv)2]2=()2=,即Y/Z=。

(2)“枝上枝”阀组布站阀组至集气增压站采气管道长度与共有段采气管道长度之比Y/X的理论推导。

管道共有段根据《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的威莫斯(Weymouth)公式: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将其两侧平方并变形得到如下公式: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在本计算中取决于(d8/3/qv)2与(P12-P22)/T。将实际数据带入得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得Y/X=

解方程组:

图3“枝上枝”阀组布站与传统分散增压布站采气半径计算示意图

Y/X=,Y/Z=得(X+Y)/(X+Z)=

即“枝上枝”阀组布站采气管道长度是传统分散增压采气管道长度的倍。

(3)“枝上枝”阀组布站与传统的集中增压布站之间的比较。

图4“枝上枝”阀组布站与传统集中增压布站采气半径计算示意图

管道共有段根据《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的威莫斯(Weymouth)公式: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将其两侧平方并变形得到如下公式: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在本计算中取决于(d8/3/qv)2与(P12-P22)/T。将实际数据带入得

中国煤层气技术进展: 2011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得Y/X=。

则得(Y+X)/X=,即“枝上枝”阀组布站采气管道长度是传统集中增压采气管道长度的倍。

“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的创新点

(1)新技术极大地简化了流程。与传统的三级布站或二级布站相比,一步简化成一级布站;

(2)由节点技术取代了集气计量站,使得工艺得到实质性的简化,取消了所有建筑、容器设备、值班人员,阀组占地小于井口占地,投资得到大幅度降低,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投资降低了55%;

(3)采气半径由规范规定的小于5km,延长到3倍以上,不仅进一步简化了采集气系统,投资得到进一步降低,而且产能规模成倍扩大;

(4)新技术使气田能耗仅为,远低于国内6949MJ/104m3能耗先进指标;

(5)新技术使气田占地面积由亩减少到亩,减幅达;

(6)操作人员由63人减少到21人,减幅达。

井口集输工艺

煤层气井采用排水降压采气工艺(图5),通过抽油机把地下煤层里的水从油管里抽出,直接排放到井场附近的晾水坑,进行晾晒,自然蒸发;煤层气随地下水的采出地层压力降低而不断的析出,当套管压力被节流到(G)时,通过采气管道,进入煤层气采集系统。

图5 井口采气原理示意图

集气阀组工艺

由于目前煤层气中含水量很少,故阀组不设分离器,既节约了占地又节省了投资。

井口来的煤层气到达集气阀组后压力为(G),进入集气阀组的生产汇管,经总计量后进入集气管道;在集气阀组设置单井轮换计量,可以根据需要轮换计量每口井的产气量。每口井的采气管道在集气阀组都有放空流程,当采气管道检修时,打开放空阀,进入放空汇管,经放空管排入大气;阀组的总流量以及温度、压力参数通过RTU利用无线传输系统传输至增压站。生产阀组汇管上设有安全阀,当采、集气管道压力达到(G)安全阀起跳,将超压部分气体排放至放空管(图6)。

图6 阀组工艺原理示意图

集中增压站工艺

在进站汇管上设有紧急关断和紧急放空阀,当出现事故时立即关闭紧急关断阀,同时打开紧急放空阀,进入火炬系统。在进、出站煤层气管道上设有温度、压力等参数以及压缩机的运行等参数进入仪表间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检测、显示。在集气站的外输管道上设有流量计量装置,煤层气的外输气量进入仪表间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检测、显示。在压缩机的进、出口分离器设有液位计及液体自动排污装置,进入仪表间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检测、显示(图7)。

图7 集气增压站工艺流程示意图

2 煤层气田地面集输其他配套技术

互换式烟气节能转换技术研究[2]

对燃气发电机的废热利用是通过烟气采集、废热锅炉换热,再配以驱动泵,让水在换热系统中循环来吸收烟气热能这一途径来达到废热利用的目的。完成换热后的热水或者水蒸汽用来采暖或者做功,其实质就是提高燃气的利用率,以达到节约燃气的目的。

互换式烟气节能转换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采热装置:热交换器。第二,动力设备:循环水驱动泵(如果集气站比较大,可增设能量转换装置,如蒸汽发电机及乏汽回收装置冷凝塔)。将上述设备利用管路连接,循环水在其间循环流动,构成废热利用系统。完成热交换后的烟气还可以送入吸收式空调(溴化锂空调),完成供暖或制冷。

发动机烟气和循环水同时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达到温度要求后的循环水在动力泵的作用下进入循环,提供采暖和生活用水,在水源缺乏的地区,废水回收处理后可进入系统进行循环利用。换热器内设有换热管,水在换热管内循环,发动机排放的烟气通过换热管间隙,在对流过程中完成换热,对烟气的热能进行利用。

煤层气增压设备的优选[2]

压缩机的种类有很多、分类的方法各异,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容积式压缩机和速度式压缩机。在容积式压缩机中,气体压力的提高是由于压缩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密度增加所造成的;而速度型压缩机是先使气体在动力作用下达到很高的速度(动能),然后在扩散器中急剧降速,使气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势能),提高被压缩气体的动力。在煤层气矿场集输中,一般经常采用的是容积型的往复式压缩机或速度型的离心式压缩机。

压缩机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往复式压缩机与离心式压缩机相比,其特点为:

(1)压力适用范围广:从低压到超高压都可适用,目前工业上使用到350MPa,实验室中使用的压力更高。

(2)效率高:由于活塞两侧高、低压流体间的密封性好,往复式压缩机的效率比离心式压缩机高得多。

(3)适应性强:往复式压缩机的排气量可在大范围内变动,气体的密度变化对压缩机工作的影响不如速度型的显著,对负荷变动和气质变化的适应能力都强。

目前煤层气矿场增压的处理量小,压比波动幅度大,因此多采用往复式压缩机。为了适应矿场的实际工作环境的条件,以天然气为燃料,由燃气发动机提供的一体化活塞式压缩机组在矿场增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表1 压缩机优缺点对比表

压缩机原动机的比较

在煤层气田上使用的往复式压缩机,以燃气发动机和电动机为驱动力为宜。

最终采取何种驱动方式应作技术经济对比后才能确定。方案对比应包括设备自身投资、供电线路投资、管理方便等方面。如果外供电条件好,应优先选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具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优点。燃气驱动更适用于无外供电条件或外供电条件差的情况(表2)。

表2 压缩机机驱动方式综合对比表

管道材质的选用[3]

由于煤层气井产出的煤层气节流后的压力为(最大)、温度≤20℃,因此,合理的选用采气管道的材料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速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根据目前生产实际情况,采用PE管道和钢制管道在技术上均是可行的。我们在经济上对两种管道材料进行了对比,由PE管、钢管管道投资对比表及管径与管道总投资关联曲线看出,当采、集气管道的公称直径DN≤250,采用PE管道材料等级为PE100更为经济,当公称直径DN>300采用钢制管道更为经济。

水力学计算的优化选择

(1)根据大量研究数据发现,由于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05)中所用Weymouth公式的管内壁粗糙度较大(),且忽略了管线起伏变化过程中压降的加速成分,因此,计算结果较保守。同时,由于管道使用一段时间后,其粗糙度较新管道越来越大,计算结果也会较符合实际情况。

(2)对于计算软件,PIPELINESTUDIO是专业计算调峰和水击计算的,其优势是动态分析,尽管内部具有压降计算方法,但方法有限,且有使用限制。而PIPEPHASE是专业进算管道压降,段塞流和水合物的软件,内置公式较多,通用性较强,且具有经过大量工程验证的校正系数,故本研究最终确定选用PIPEPHASE作为煤层气田水力学计算软件。

(3)对于水力学计算方法,根据上述对比表明Mukherjee-Brill,Dukler-Eaton,Beggs,Brill & Moody,Beggs & Brill计算结果一样,均可作为煤层气田的水力学计算方法。但使用过程建议首选Beggs,Brill & Moody公式,因为其具有经大量工程验证和被行业普遍采用的管道起伏校正因子,可使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其次在不知道选择何种计算方法时可以选择Mukherjee-Brill,因为该方法适合使用到山区地形变化起伏的管道上,该水力学计算方法是唯一适合所有流体构造的计算流体状态的模型。

3 煤层地面集输工艺技术的应用效果

应用情况

“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已应用推广到我国两大煤层气产业基地建设中,如:沁南煤层气开发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直井开发示范工程、山西柿庄南项目2011年集输系统、柿庄南区块总体开发规划、鄂东气田韩城区块5亿产能建设工程、韩城市煤层气集输工程(二期)。推广速度较快,推广范围较大。其中“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示范工程项目———沁南煤层气开发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于2009年9月28日全部建成,一次投产成功,年创收入亿元,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实际生产运行,各项参数均表明:该工程所采用的“多点接入,柔性集输”地面集输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为国内今后煤层气田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同时也对大型天然气气田的开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效益

沁南煤层气开发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及韩城市煤层气集输工程(二期)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建成投产。沁南煤层气开发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年创收入亿元,应用新技术后,节省工程投资亿元,使建设工期提前了6个月,提前投产带来的销售收入达亿元。韩城市煤层气集输工程(二期)应用新技术后节省工程投资亿元,使建设工期提前了3个月,提前投产带来的销售收入达亿元。

4 结论

煤层气“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地面技术工艺技术就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取得如此成效,其技术优势特别明显[4],为煤层气田实现规模化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此外,煤层气田及页岩气田在我国属于刚刚起步阶段。煤层气田资源总量约为×1012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页岩气田在我国分布广泛,总资源量可达100×1012m3,相当于天然气储量的3倍。“枝上枝'阀组布站'”工艺技术完全可以在上述各类气田开发建设中发挥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裴红,刘文伟.2010.“枝上枝”集输工艺在大型低渗、低产天然气田及煤层气田建设中的应用,石油规划设计,21(2),12~15

[2]王荧光,裴红,刘文伟等.2010.煤层气田地面集输技术研究.辽宁: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报告)

[3]裴红,刘文伟.2008.煤层气集输工程设计思想及在潘河项目中的实践.北京: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王荧光.2009.苏里格气田苏10井区地面建设优化方案,天然气工业,29(4),89~92

地震油气检测论文

刘 炯1,2 魏修成1,2 陈天胜1,2

(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中国石化多波地震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摘 要 传统AVO分析技术建立在弹性波Zoeppritz方程的理论基础上,它没有考虑到实际介质的频散特性。最近试验表明:在含油气的地层岩石中,地震波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流体含量越高的地方,地震波频散的程度越高;含油、气储层的地震频散要高于含水储层的频散。因此地震速度频散可能作为流体识别的标志。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了一种新的频变AVO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至丰谷三维地震数据中进行油气预测。频变AVO反演和测井对比结果表明,纵波频散梯度大的地方和地下优质的油气储层区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本文提出的频变AVO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实际的地下油气储层。

关键词 频散 AVO 频变 油气检测

Predicting Oil and Gas Reservoir Underground by

Frequency-dependent AVO Inversion

LIU Jiong1,2,WEI Xiucheng1,2,CHEN Tiansheng1,2

(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 00083,China; Laboratory of Multi Components Seismic

Technology,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VO analysis is based on Zoeppritz equation of elastic wave theory,and it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seismic dispersion in actu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seismic wave velocity is related to the frequency in rocks including oil and higher the local fluid content,the more seismic wave in strata with oil,gas are great than those with ,seismic dispersion may be as a marker of fluid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a new frequency-dependent AVO inversion is deduced in this paper,and the inversion is applied to Fenggu 3D seismic data to predict oil and gas comparing result between inversion and log indicated that the places with great P-wave’s dispersion gradient correspond to oil and gas the frequency-dependent AVO inversion can be used to detect oil and gas reservoir underground.

Key words dispersion;AVO;frequency-dependent;detection of oil and gas

当前的AVO分析技术建立在弹性波的Zoeppritz方程的理论基础上。在弹性波理论中,地震波速度是不随频率变换的,然而最近的地震岩石物理理论和实际勘探已经证明,实际地下岩石是黏弹性的,尤其是当地层中含有流体时,会导致地震波发生频散和不同程度的衰减。当前的弹性AVO技术并没有考虑到实际介质的频散特性。

地震频散往往会使得地震、声波测井、实验室岩石物理测量数据之间的比较变得复杂,但频散同时也揭示了岩石所包含孔隙空间和孔隙流体的细节。因此最近有学者开始尝试利用地震的频散属性来检测地下的油气储层。Chapman等[1]研究了频散对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影响,验证了应用频散特性进行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潜力。Wilson等[2]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频变AVO反演方法,并用反演得到的纵波频散梯度来预测地下的油气储层。Wu等[3]利用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的信号谱分解技术,改进了Wilson频变AVO反演精度。王海洋和孙赞东[4]从Aki -Richard的弹性AVO反演公式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频变AVO反演公式。这种基于黏弹性介质假设的频变AVO反演技术充分考虑了实际地层黏弹性所造成的速度频散,可以直接对地下油气藏进行检测,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前人频变AVO反演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频变AVO反演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至实际地震资料中,预测实际地下油气储层。

1 频变AVO反演理论

AVO反演基础

当纵波传播到弹性分界面时要发生波型转换和能量的重新分配。Zeoppritz [5]利用反射界面两侧位移和应力连续的边界条件,得到了界面处弹性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与入射角和介质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然而Zoeppritz方程中的反射系数表达形式复杂,且物理意义不直观。Aki和Richard [6]假定相邻地层弹性参数变化较小,忽略了Zoeppritz方程中的高阶项,推导出了反射系数的近似公式,其表达形式如下: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式中:R表示纵波的反射系数;VP、VS、ρ、θ分别表示界面上下层的平均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以及入射角;△VP、△VS、△ρ是上下层介质的纵波速度差、横波速度差以及密度差。

Smith和Gidlow [7]将Gardner密度与纵波速度关系的经验公式代入Aki-Richard方程中,得到了一种近似表达公式,即Smith-Gidlow方程。在Smith-Gidlow方程中,纵波反射系数的表达式如下: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利用上式(2),通过不同角度的纵波反射系数可以反演弹性界面处纵波的变化量 以及

Wilson-Wu频变AVO反演理论

在含油气的地层岩石中,地震波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一般而言流体含量越高的地方,地震波频散的程度也越高;含油、气储层的地震频散要高于含水储层的频散。因此地震速度频散可能作为流体识别的标志。基于此种考虑,Wilson提出了具体频变AVO反演的方法,首先对Smith-Gidlow公式进行重排,然后将公式推广至频率域,最后通过泰勒展开,忽略高阶项,得到反射系数的频率域表达公式: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其中,系数A(θ)、B(θ)表达如下: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方程(3)中Ia、Ib分别表示纵、横波速度变化率随频率的导数(以后称为纵波频散梯度和横波频散梯度),其表达形式如下: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Ia、Ib反映了地震波在参考频率处的频散程度大小。又因为含流体多、流体渗透率大的地方,地震波频散也剧烈,所以Ia、Ib可以作为属性来预测地下流体的情况。Wu等利用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的信号谱分解技术,改进了原Wilson频变AVO反演的精度。

在Wilson-Wu频变AVO反演公式的推导工作中,横、纵波速度比被假设为不随频率变化的常数。然而实际岩石介质由于纵、横波是随频率变化的,所以横、纵波速度比一般情况下也应该是随频率变化的,Wilson和Wu的这种横、纵波速度比不随频率变化的假设处理忽略了速度比随储层和频率变化的特性,本研究认为这点是Wilson-Wu频变AVO反演误差的一个重要来源。

用Wilson-Wu方法对某实际资料的一条二维地震测线进行了频变AVO反演,得到的Ia、Ib剖面如图1所示。

图1 某实际二维地震测线Wilson-Wu频变AVO反演结果

从图1可以看到横波频散梯度很大,甚至超过了纵波频散梯度。而目前实验观测以及理论都表明横波的频散是很小的。因此用Wilson-Wu频变AVO反演得到的横波频散梯度Ib结果不可信。通过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反演公式(3)中 不随频率变化的假设造成的。

王海洋&孙赞东频变AVO反演公式

王海洋和孙赞东从Aki-Richard公式出发,认为纵波反射系数、地震速度是频率的函数,并引入Gardner公式中速度与密度的关系,得到: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其中,系数A1(θ)、B1(θ)、C1(θ)的表达式如下: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再对方程(8)采用泰勒级数在参考频率f0附近处展开,忽略二次及其以上的频率高阶项,得到如下该井型的频变AVO反演的公式: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其中纵波频散梯度Ia1、剩余纵波频散梯度Ib1以及剩余横波频散梯度Ic1是反演待求量,它们的表达式如下: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在王海洋&孙赞东频变AVO反演公式(12)中,不仅纵、横波速度是频率的函数,而且横纵波速度比V 也是频率的函数,因此改进型的反演公式中没有Wilson-Wu频变AVO反演公式中 频率无关假设所带来的误差。但是在式(12)中系数B1(θ)、C1(θ)是线性相关的,因此用式(12)进行频变AVO反演得到的结果是不唯一的,按此公式只能得到一定意义下的最优反演结果,如距离最小。

本研究提出的新频变AVO反演公式

通过对Wilson-Wu频变AVO反演公式的误差分析,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频变AVO反演公式。首先将Smith-Gidlow公式(2)中的反射系数、纵横波速度以及横纵波速度比 都看成是频变的函数,然后在参考频率f0附近进行泰勒展开,最后通过整理可得如下改进的频变AVO反演公式: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其中,系数A2、B2的表达形式如下: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仿照王海洋&孙赞东频变AVO反演公式中命名方式,本文将式(16)中待求量Ia2和Ib2分别叫做纵波频散梯度和混合剩余频散梯度,它们的表达式如下: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由于在新的频变AVO反演公式(16)的推导过程中并没有引入 不随频率变化的假设,所以理论上说新公式要比Wilson-Wu的频变AVO反演公式(3)更准确。又由于新公式中系数A2、B2是线性不相关的,所以它不会出现王海洋&孙赞东公式反演结果不唯一的情况。此外混合剩余频散梯度是纵波、横波速度的函数,其意义不是很明确,因此本文后面主要以纵波频散梯度值来预测地下油气储层。

2 频变AVO方法在实际资料中的应用

图2 实际资料的频变AVO反演流程

对于实际的地震资料,频变AVO反演的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从经过精细处理的叠前地震记录(偏移距道集)出发,利用地震速度提取频变AVO反演所需要的叠前角道集数据;随后利用SPWVD(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技术对叠前角道集进行频谱分解,得到不同频率下的分频角道集地震记录;然后用本文提出的新频变AVO反演公式对分频角道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纵波频散梯度结果;最后利用含油气储层中纵波频散大的原理,根据纵波频散梯度的结果来预测有利的油气储层区域。

本文利用新推导出来的频变AVO公式,并结合SPWVD频谱分解技术对丰谷地区须家河组须四段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频变AVO反演。

图3是利用地震速度对偏移距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叠前角度道集数据。

图3 丰谷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叠前角度道集

用SPWVD方法对角度道集进行分频处理,最后用推导出来的公式对分频记录进行频变AVO反演,得到如图4所示的纵波频散梯度结果。

cf175、cf563是研究区域内资料完整的两口井,下面将这两口井的解释结果和上面频变AVO反演结果进行对比。

图5表示的是过井cf175剖面的频变AVO反演结果与测井结果的比较。左侧的Seismic表示地震资料反演结果的色棒;井柱上的颜色块表示测井孔隙流体解释结果,颜色块的厚薄表示气藏的厚度。

图5表明cf175井上两块大的裂缝型气藏区域(椭圆所示)与频变AVO反演纵波频散梯度大的位置相吻合。

图6中cf563井上所示的优质孔隙型气藏(上部椭圆)和裂缝型气藏(下部椭圆)位置与频变AVO反演的纵波频散梯度大的区域相吻合。

目前在计算区域内有5口油气测试完整的井,现在将须四段第一套砂层的频变AVO反演结果同该套砂层的测井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区域内反演得到的纵波频散梯度结果如图7所示。

图4 三维资料频变AVO反演结果

图5 过cf175井剖面的频变AVO反演结果

图6 过cf563井剖面的频变AVO反演结果

图7 须四段第一套砂层组的纵波频变AVO反演结果

表1 须四段第一套砂层组井测试结果

表1是须四段第一套砂层组的测井结果。

对频变AVO反演结果和测井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到:cf563的位置纵波频散梯度值大,测井表明该处为高产气层;fg22的位置纵波频散梯度值小,测井表明该处为泥岩;cf125、fg21的位置纵波频散梯度较大,测井表明为差气层。cf563、cf125、fg22、fg21位置处的油气检测结果和实际油气测井的结果一致。只有在cf175位置处,反演纵波频散梯度值大,但测试表明该处是差气层,预测和实际结果出现偏差。从整体上看,须四段第一套砂层频变AVO反演的油气检测成功率较高,达到了80%。

三维地震资料的频变AVO反演结果和测井结果对比表明,井上优质的气层位置和频变AVO反演纵波频散梯度值大的地方相对应,这也证明了频变AVO反演方法可以用来直接预测地下油气位置。

3 小结

本文主要基于岩石孔隙介质中的流体流动是油气储层中地震频散主要原因的原理,推导了一种新的频变AVO反演方法,并将新方法应用至丰谷地区对地下的油气储层进行了检测。从频变AVO反演结果和已有测井结果的对比来看,纵波频散梯度大的地方和地下优质的油气储层区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本文提出的频变AVO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实际的地下油气储层。

参考文献

[1]Chapman M,Liu E,Li X influence of abnormally high reservoir attenuation on the AVO Leading Edge,2005,24:1120~1125.

[2]Wilson A,Chapman M,Li X -dependent AVO annual SEG meeting Expanded Abstracts,2009,28,341 ~345.

[3]Wu X,Chapman M,Wilson A,Li X seismic dispersion from pre-stack data using frequency-dependent AVO annual SEG meeting Expanded Abstracts,2010,29:425 ~429.

[4]王海洋,孙赞东.频变AVO反演算法及其频率域储层流体识别.见:中国石油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中心第4届技术年会论文集(内部报告),2011,33 ~45.

[5]Zeoppritz K,Erdbebenwellen the reflection and penetration of seismic waves through unstable Nachr.,1919,1:66~84.

[6]Aki K,Richards P seismology(second edition).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Sausalito, California,2002.

[7]Smith G C,Gidlow P stacking for rock property estimation and detection of gas. Geophysical Prospecting,1987,35:993~1014.

聂 鑫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作者简介:聂鑫(1986—),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地质解释方向的研究。邮箱:miracle8618@

摘要 地震属性从各个侧重角度充分提取地震信息,在用于划分地震相、改进地震资料品质、进行断裂检测效果明显,识别上超、顶超、削截等地层终止方式有着较大的优越性。通过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中国东部某油田地震资料上的实际应用,表明图形均衡属性明显提高了地震的分辨率;余弦相位属性在识别层序界面、不连续信息的获取上优越于原始地震数据;利用多属性组合进行断裂分析,在地震剖面上难以发现的小断层和微断裂都可以被突显出来。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地震剖面 地质解释

1 地震属性概念及历史

地震属性是指叠前或叠后的地震数据,经过数学推导变换出的关于地震波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以及统计学特征的特殊值。它们是地下地质构造、岩性、物性、含油气性以及其他相关性质的表征。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就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数据中提取隐藏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成与岩性、物性或油藏参数相关、可以为地震地质解释提供直接信息的一项技术。它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信息极大地引导了解释人员对地质现象的正确认识,从而增加了地震方法的应用价值[1-6]。

回顾地震属性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人们在不断地认识地震属性、挖掘地震属性、利用地震属性。地震发展初期,人们只是利用时间信息进行目标层位的确定与构造图件的绘制,随着地震技术的日益快速发展,人们发展了地震属性并且越来越多地利用属性进行辅助性地震解释。从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尝试利用楔状模型的振幅响应进行薄层调协厚度解释。到了70年代,出现了 “亮点” 技术,开始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油气的检测。80年代初,Ostrander发现含水砂岩反射振幅随偏移距增加而减少,而含气砂岩反射振幅会随偏移距增加而增加。这一现象使人们开始关注和利用叠前地震属性,这也同时将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应用于含气砂岩的识别。随着地震地层学的发展和应用,人们使用最多的是三瞬属性。进入90年代,随着三维地震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地震属性的应用进入了普及和快速发展阶段。另外,出现了具有明确地质含义的三维地震属性,如入倾角、方位角等,打消了地震属性使用者的顾虑,推动了地震属性的广泛应用。此外,相干体技术在断层解释与地质异常体检测中的成功应用,使三维属性体技术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总之,随着具有明显地质意义的属性的不断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方法的不断提出,地震属性分析逐渐由线性向非线性发展,由定性向半定量、定量发展。各种属性分析方法如通过聚类、神经网络或协方差进行多元属性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储层特征分析和地质建模[7-23]。

2 地震属性及其地质含义

据统计,现已有的地震属性达数百种,但实际地震解释上常用的只有几种。目前研究人员尚无法找到全部地震属性与岩石地质特征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大量油气勘探实践和经验的统计结果表明:油气储层性质与地震属性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统计相关性(表1)[24-27]。

表1 地震属性可能反映的储层性质[1]

3 地震属性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实例

各类地震解释软件都已开发了属性选择的软件包,解释人员可在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上,来选择所需要的属性。本文使用Petrel软件进行地震属性的提取,Petrel软件中的属性包继承了地震解释软件Geoframe属性包的大部分内容,在它的基础上还有所扩充,加入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

运用地震属性提高地震数据质量

地震信号处理类属性通过对地震信号的基本处理,进行信号改造,包括对地震信号振幅增益、图形均衡、相移、地震数据求导等,突出需要的成分,提高分辨率,使之有利于层位解释与构造信息的分析。

通过属性的计算,得到了通过信号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体。现以图形均衡属性(Graph-ic equalizer)为例,比较分析信号类属性在提高分辨率、刻画构造信息、提高信号质量的作用。图形均衡属性是通过应用或高或低或带通滤波,采用10个阶位作为频率控制点,提高或压制某些频率的信号,是改进和减小选择频率成分的有效的工具。

现以中国东部某油田地震数据为例进行说明。所选测线位置如图1中AA’位置所示,本文所用的剖面分别是测线AA’中选取的典型特征段。

图1 选区范围及测线位置

该油田地震工区主频为20 Hz,通过图形均衡属性,将30~50 Hz部分频率提高,地震信息中将高频的成分突出,分辨率得到提高,图2为提高前和提高后同相轴的变化,及断裂信息的凸显。图2(左)为原始地震数据,图2(右)为通过图形均衡后将频率为30~50 Hz的信息突出后的数据。

图2 原始地震剖面(左)与图形均衡后剖面(右)对比

从图2可以看出,通过信号滤波,提高了30~50 Hz的频率信息后,同相轴分辨率明显提高,同相轴连续性增强,高频信息的增加同时也突出了断裂信息,使原来不明显的断层突显出来,有利于小断层的展布特征分析和构造特征的研究,图形均衡是地震属性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信号分析类属性还包括初始振幅、振幅增益、相移、地震数据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时间增益、自动增益等。这些都可对地震数据做某些方面的改善,对地震数据优化,为解释人员提供更理想的地震数据。

图3 地震反射终止类型及层序界面处反射特征示意图(据VanWagoner等,1990)

运用地震属性进行地层特征分析

在地震剖面上,层序界面常常表现为不协调的反射终止类型(图3),界面之上常见上超、下超反射,之下常见削截、顶超反射。其中,削截和顶超是层序界面识别的首要标志。顶超代表无沉积作用面,表现为以很小的角度逐步向层序顶面收敛;削截意味着地层沉积期后、经受了强烈的构造隆升或海平面下降而出露地表、遭受长期侵蚀作用。两者都反映上、下两套层序之间存在沉积间断。此外,由于沉积时背景的差异,有时强振幅反射同相轴所显示的上、下地层表现出截然的差异(图4)。

利用地震属性来突出层序界面的终止反射类型,可以帮助解释人员更方便开展工作。现以余弦相位属性(Cosine of phase)为例,说明地震道属性对分析对象的应用。余弦相位属性是在对地震道做希尔伯特变换后提取瞬时相位后,取相位的余弦得到的。仅包含相位信息,不包含振幅信息,使得较弱振幅的相位信息和较强振幅的相位信息同等体现出来,凸显出弱反射的信息,所以,也称均一化的振幅。余弦相位属性能用于层序地层划分,层序边界确定,砂体进积特征刻画、地震相内部反射结构、反射终止类型的研究等。

地震数据中提取了余弦相位属性,从余弦相位属性剖面来看(图4),突出相位不连续性,顶超现象明显,反射终止特征突出,同相轴连续性较原始剖面好,立体感强,消除了振幅的影响,突出了弱小的相位变化,增强了横向连续性,可以通过相位信息来确定地震内部反射结构,有助于层序界面的划分。在地震层位解释过程中,有利于进行层位的自动追踪。

图4 原始地震剖面(左)和余弦相位属性剖面(右)

运用地震属性进行构造特征分析

利用地震属性可以突出地震数据里的断裂信息,进行剖面的构造分析。计算原始地震数据的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提取数据体的二阶导数属性。导数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一阶导数求的是信号的斜率,表征信号的变化,二阶导数表征信号斜率变化的速度,对数据求二阶导数突出了地震信号中的变化特征,如断裂引起的同相轴突变。由于地震信号是由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正弦(余弦)信号叠加而成的,对其求二阶导数后,仍然是由正弦(余弦)信号叠加而成的波形信号。

对地震数据进行二阶导数的同时,相位偏移了180°,所以要对二阶导数属性进行级性翻转,相移180°归位。这样,既突出了构造变化特征,又符合地震信号的真实相位。构造平滑属性体的提取是在相移180°属性体上提取的,增加地震反射纵向和横向上的连续性,也改进了存在的边缘检测。

图5 分别是原始地震剖面和经过“二阶导数-相移180°-构造平滑” 后的时间剖面,可以看出,经过多属性“二阶导数-相移180°-构造平滑” 后得到的剖面断裂信息更加突出。

在做断裂分析的流程中,每一步都是以上一步作为母体所生成新的属性体,新的属性体按照流程设计再形成新的属性体,称为多属性研究,这就要求先要对单个属性逐一分析,分析能反映地质特征的有用属性。

在进行断裂分析方面,三维地震相干数据分析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28~30],该方法通过地震道的互相关来检测地震数据体的相似性,突出地震同相轴的不连续性,并在解释小断层、识别断裂系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Bahorich M和Farmert在墨西哥湾、北海等地区进行了断层的解释,Kenlicth等人也在特立尼达地区利用相干技术对砂岩储集层进行了预测,但并未涉及储层和沉积相研究,国内也利用相干地震属性来识别和描述断层[29~31]。

图5 原始地震剖面(左)与经“二阶导数-相移180°-构造平滑” 后属性剖面(右)

4 总 结

地震属性的应用已经在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具有明显地质意义的属性的不断应用,以及地震属性分析方法的不断提出,如何便于解释人员根据解释的目的在众多的地震属性中选择合适且有效的属性,并且能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属性来指导解释,是解释人员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地震解释工作的关键所在。解释人员需要利用经验或数学方法,优选出对所预测目标最敏感的、个数最少的地震属性或多个地震属性组合,可以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从而开辟了地震油气勘探研究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政璋,赵贤正,王英民,等.储层地震预测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陆基孟主编.地震勘探原理[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312~339.

[3]Taner M T著,隗寿东摘译.地震属性[J].油气地球物理,2006,4(1):55~59.

[4]Taner M T,Koehler F,Sheriff R seismic trace ,1979,49:344~352.

[5]Taner M T,Sheriff R of amplitude,frequency,and other attributes to stratigraphic and hydrocarbon :(ed.,).Seismic Stratigraphy-Applications to Hydrocarbo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y,1977:301~327.

[6]毛凤鸣,戴靖主编.复杂小断块石油勘探开发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1~100.

[7]于建国,姜秀清.地震属性优化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3):291~294.

[8]陈遵德.储层地震属性优化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9]刘文岭,等.多信息储层预测地震属性提取与有效性分析方法[J].石油物探,2002,41(1):100~106.

[10]Brown L F,et of seismic 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M].IHRDC,1979.

[11]Lyons W J,Herrmann F J,Grotzinger analysis:A tool for extracting lithologic and stratigraphic content fromseismic data[A].71st Mtg., Abstracts,2001.

[12] attribute technology for reservoir forecasting and monitoring[J].The Leading Edge,1997,16(5):445~456.

[13]Rube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by multlparameter constrained inversion[ J].Reserch Workshop on .

[14]Mallat S,HwangW detection and processing with wavelet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Theory,1992.

[15]Russell B,Hampson D,et seismic analysis[J].The Leading Edge,1997,16(10):1439~1443.

[16]Brown A attributes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J].The leading edge,1996.

[17]Michelena R analysis:A new tool to summarize attribute information[J].The Leading Edge,1998.

[18]Barnes A attributes past,present and future [A].Expanded Abstracts of 69th Annual Internat SEGMtg,1999.

[19]Lazaratos S K,Rector,J W,Harris,J M,et imaging with cross-well reflection data[A].61th SEGmeeting expanded abstracts,1991.

[20]Schaack M V,et cross-well imaging of a West Texas carbonate reservoir:Wave field analysis andtomography[A].62th Annual Meeting of SEG,.

[21]Marfurt seismic attributes using a semblance-based Coherency algorithm[J].Geophysics,1998.

[22]Latimer R B,Van Riel seism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A Gulf of Mexico 3D case history[C].Paper Submitted for GCSSEPM 1996 Research Conference,1996.

[23]Carcione J M,Tinivella simulating reflectors seismic velocities and AVO effects[J].Geophysics,2000,65(1):54~67.

[24]倪逸,等.储层抽气预测中地震属性优选问题探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34(6):614~625.

[25]陈军,陈岩.地震属性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1,40(3):94~99.

[26]牛彦良,等.地震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3,12(3):1~4.

[27]王宝珍,杨文采,等.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地震波阻抗反演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2):258~264.

[28]Bahorich M,Farmert seismic discontinuity for faults and stratigraphic features~the coherence LeadingEdge,1995,14(10):1053~1058.

[29]李玲,冯许魁.用地震相干数据体进行断层自动解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增刊1)

[30]佘德平,曹辉,等.应用三维相干技术进行精细地震解释.石油物探,2000,39(2):83~88.

[31]Kenlicth,Davies D K,et unit modeling in complex AAPG Annual Meeting,Volume Di-ego,CA,USA,May 1996:336.

Study on Seismic Attribute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Nie Xin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Seismic attributes underline seismic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aspects,which havegreat advantages in dividing seismic facies,improving quality of seismic data,detecting fault aswell as identifying stratigraphic formation ending mode,including onlap,toplap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some study area,it can easily tell that graphic equalizer at-tribute can improve the seismic resolution very well,and the cosine phase attribute is much betterin define the sequence interface and discontinuity information than the original seismic multi -attribute combinations to analyze the fracture can tell apart the micro-fracture whichis hard to observe from the seismic profile.

Key words:Seismic attribute Seismic profil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一、中国东部地区遥感应用特点

中国东部系指东经112°以东,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其中分布着著名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及部分长江中下游平原,总面积约250万km2;发育了众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是中国东部油气勘探的主要场所。

由于这些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几乎全被较厚的(130~160m)第四系覆盖,因此长期以来,石油勘探一直依赖于昂贵的地震勘探方法。但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引进以及从其在南阳盆地、周口盆地、苏北盆地、黄骅坳陷和辽河盆地的石油地质应用实践来看,遥感技术在大面积第四系覆盖区的石油勘探中,具有良好的地质解译效果和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通过适当的图像处理,并结合地质、物探资料对深部地质结构及构造的解译,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第四系覆盖区的隐伏构造,是通过遥感图像显示的微地貌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及土壤的湿度、植被群落类型等相关因素的解释而获得的间接信息。然后结合已有的各种物、化探资料判断其地质含义及属性,为油气勘探提供一方面的地质资料。

另一方面作为特殊地质体的油气藏,其烃类物质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可通过各种方式穿过致密的盖层而渗透到地表,或被土壤吸附并发生各种物理化学作用,造成土壤的蚀变和植物生长的变异;或烃类物质逸散至空中,当达到一定的浓度及在适当的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下,形成游离于油气田上方的雾状体。由于这种雾状体对太阳电磁辐射在可见光波段有较强的反射,因而构成遥感图像上的“渲晕状”亮区。则这些土壤蚀变带、植被变异区和“渲晕状”亮区有可能指示地下油气藏的存在。

二、揭示地下地质信息的遥感手段

石油遥感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利用机载或星载传感器获取的遥感资料(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取反映各种地物综合信息的图像,并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建立各种地质解译标志,对含油气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盆地构造(包括二级构造带和大型局部构造)、及油气微渗漏可能产生的地面效应进行解译,并在野外验证的基础上,综合物化探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含油气远景和有利勘探靶区的预测或评价。

就目前所采用的卫星遥感资料(MSS或TM)而言,对于中国东部第四系广泛覆盖区,并且在人文景观干扰严重的情况下,一般的增强处理图像很难取得满意的地质解译效果。而经过多年探索、研究,总结的多功能,即线性拉伸+直方图调整+局部统计增强+彩色级上色等四个主要功能组合,处理所获得的新图像,是揭示地下地质结构、构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这是利用MSS资料在I2S101系统上实现的。这种新图像已在中国东部不少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图1南阳—泌阳凹陷重力、航磁异常与遥感解译环形影像叠加图

1—线性影像;2—带状色调异常;3—重力等值线;4—航磁等值线;5—经特殊处理图像上显示的环形影像;6—经一般拉伸处理后图像上显示的环形影像;7—已知油区

图2泌阳凹陷组合处理图像地质解译图

图3东濮凹陷卫星影像地质解译图

1—环形影像;2—主要断裂;3—次要断裂;4—远景区;L—与基底隆起有关的环形影像;A—与凹陷有关的环形影像;R—与玄武岩体有关的环形影像;N—与现代沉积有关环形影像;O—与已知油田有关的环形影像;Y—预测含油的环形影像

(一)例一:泌阳凹陷

泌阳凹陷是中生代晚期(K—R)形成的陆相沉积凹陷,总面积4700km2,沉积物厚度达9000m,其中白垩系厚2000m,第三系厚7000m,地表被100余米的第四系覆盖。泌阳凹陷在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上表现为一个巨大的浅色环状异常,色调平淡,地质信息不明显。经多功能组合图像处理之后,信息量和色彩的丰富程度均有明显改善(见图版Ⅳ-1),经解译,发现一批环状构造,与物探方法确定的局部构造绝大部分相吻合(图1)。尤其是R1-1—3、R1-1-9、R1-1—8、R1—4和R1—1—5等几个环形构造分别与双河、安棚、下二门、井楼以及赵凹油田位置基本一致(图2)。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勘探中,在东西向的R1-12预测区发现了付弯等两个油田。

图4辽河断陷卫片组合处理图像地质解译图

1—前白垩系连续露头分布区;2—前震旦系为主的潜伏隆起区;3—古生界和部分中生界基底分布区;4—中生界为主的斜坡或基底;5—局部隆起;6—局部凹陷;7—明显线性构造;8—较明显线性构造;9—推测与油田有关的环状构造及编号;10—湖泊、水系

(二)例二:东濮凹陷

东濮凹陷是中新生代的构造盆地,面积约3500km2,地势平坦,水系发育。在MSS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上,影像反差小,色彩单调。以浅色为背景的絮块状影纹结构,只是地表坡度为1:2000~1:6000的微倾斜平原的反映。经多功能组合图像处理之后,改变了地表的单一因素,图像上显示了在浅色背景中的丰富细微环状影纹结构(见图版Ⅰ-1)。经与地质资料对比分析,它们绝大多数与基底的凸凹及不同深度的玄武岩或局部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明亮的环状异常,往往与已知油田有关。笔者曾于1985年,在遥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油田预测,结果于1987~1989年间在预测区发现了两个第三系油田(图3),其储量达2000万吨以上。

(三)例三:辽河盆地

辽河盆地老第三系埋深约3000~4000m,新第三系—第四系覆盖厚达800~1500m。地表平坦,水系十分发育,加之分布大片的农田和草甸,地表条件极为复杂。但经多功能组合处理后的图像,仍能以不同的色调和多姿的纹理结构反映辽河盆地隆凹结构的基本形态及变化特征(见图版Ⅵ-2)。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深埋在西部凹陷中的一些潜山带,在图像上也有明显反映,如齐曙(R-17)与兴隆台(R-19)潜山带等(图4)。遥感解译的多数线性构造也被钻井资料证实为隐伏断层,一些已知油田在子区处理图像上,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考虑了地质构造背景的前提下,经影像特征对比分析,预测了一批新的含油气区,其中的海外河预测区(图4,0~18)在后来勘探中发现了油田,并已投入开发。此外在辽河盆地外围的开鲁盆地,江苏的苏北盆地等也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当然在强调利用多功能组合图像处理所得信息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其他处理方法的试验和多时相、多片种图像的对比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使石油地质遥感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三、油气信息的地面检测

油气信息的地面检测,是试图探测隐蔽油气藏产生的各种地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的异常特征。有关内容已有多篇文章和资料介绍,本文就不赘述了,现仅就泌阳盆地作一实例简介。

1985年为验证遥感地质解译成果,在泌出凹陷进行了土壤吸附烃和面积性的水化学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吸附烃在生油凹陷中的含量明显增高,且Hg、I等元素异常和芳烃类有机组份的荧光、紫外等异常也都与油田分布有密切关系(图5、图6),并且与遥感影像异常也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因此针对不同的地质、地理背景,建立有效解译标志,能为遥感技术的油气信息检测作出有益的贡献。

四、基本结论

遥感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中的应用时间还很短,但十余年的应用研究表明,遥感图像能为含油气盆地的区域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结合多种资料不但可以研究盆地成因,而且可进一步研究盆地内的结构特点和局部构造的空间规律;选择相应的图像处理方法可获得丰富的隐伏地质信息,若有物探和钻井资料验证,则可成为可靠的和实用的地质资料;遥感影像特征的类比分析在油气预测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遥感技术快速廉价的特点用于石油勘探可大大节省投资,缩短勘探周期,提高勘探效率。是值得积极开发的一项新技术。

图5泌阳凹陷地区土壤吸附烃含量等值线图

烃的主要成份为C6—C9,最大含量为3957μg/g,最小含量为23μg/g;38采样点及编号

图6泌阳凹陷水化学异常分布图

1—有机组成典型趋势剩余异常等值线(三次);2—δ13C CH采样点及含量(‰PDB);3—综合异常区(带)及编号;4—盐份异常

参考文献

叶和飞,曹秀娟.遥感图像在东濮凹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见:油气勘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报告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王福印.我国东部某地油气渗漏的遥感研究.国土资源遥感,1990,(4).

杨柏林.岩矿光谱信息与航空细分红外光谱遥感找矿.国土资源遥感,1990,(3).

论文检测需要检测摘要吗

目前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前都要求写一篇论文,还有专业的研究人员也需要写学术论文,并且要将论文发表到期刊杂志上。那么对于初次接触写论文的人而言,一般相关单位都会给出论文写作规范的通知,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到论文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的,并且在写论文的每个部分格式,完成论文后还需要进行论文查重。那么论文的哪些内容需要查重?

其实在进行论文查重的时候,系统不会对整篇论文进行检测,也就是说在进行查重时不会检测论文所有部分。在论文严格按照正确规范格式撰写的前提下,论文查重通常是只检测论文中的摘要、关键词、正文、致谢以及参考文献部分,而对于论文中的目录、公式、表格、图片、脚注和尾注一般是不会进行查重的。

我们在进行论文查重时,系统会根据开发的查重算法将论文中的内容进行编排,按照论文格式自动识别论文每个部分的内容,并将其进行划分,然后对识别出的各部分进行过滤筛选,该查重的部分就会比对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源,计算其重复率。

虽然论文查重的主要部分就是以上说的内容,但在具体查重时,还是要看学校或者期刊杂志社的要求,大家提交论文的单位机构是如何规定检测论文内容部分,所以还是要以投稿论文单位的要求为准。

现在很多大学决定大学生毕业时写毕业论文,学校也把毕业论文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重要指标,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评价主要采用论文查重和答辩两种方式,其顺序一般是先查重后答辩。在一般情况下,查重不能检测整个论文的内容,那么论文的目录可以查重吗?做完论文后要按顺序排列,论文目录在前半部分,且位置很靠前,即编辑在封面后面。一般论文的封面有论文题目、校名、个人资料等,这些都要注意格式编排,学校经常给出规范的格式标准。如果格式规范正确,则论文查重系统一般可以识别出部分目录,然后不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复性检测,也就是说,论文目录不会被查重。论文目录可通过Word操作系统自动控制生成,学校相关规定的论文数据格式通常以Word文档为参考,如果可以自动生成的目录格式与学校教育规定的格式稍有不同,则作修正调整。每一个人在编辑一篇论文排版时,一定要注意论文的格式,格式规范才能准确地检测论文的查重率。反过来说,如果论文的编目格式不规范,没有规则的次序,文字胡乱堆积,那么提交到查重系统后,系统可能无法识别这部分内容为目录部分,因而会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论文正文内容,然后再与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比对,可能会增加论文的整体重复率。

无论在外面查重网站查重,还是在学校查重,查重软件都会识别排版格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不会参与查重,但是如果格式不规范,导致查重软件不识别这种格式,不必要的内容会参与查重,这样影响查重率的客观性,pdf版本的论文,提交到查重系统会解析识别不是很准确,导致不该参与查重的内容参与查重了。

不参与查重内容包括:封面,授权声明,原创声明,目录,脚注,参考文献;

参与查重的内容包括:绪论,综述,引言,前言,中英文摘要,正文,致谢,附录。

这些参与查重或不参与查重的内容,前提是排版格式正确,如果排版格式不正确,会导致查重系统自动识别不准确,不改参与查重的会参与查重,这样导致查重结果不客观。

你这种情况从两方面检查一下,提交文章版本是不是PDF文本,再检查一下排版格式是否规范。

会查的,都算查重范围的。

检测农药残留回收率论文

看我在线的时候hi我 就可以

食品检测与食品安全姓名: 姓名:卢周舟 学号: 学号:43208419 得分: 得分: 摘要: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食品相关行业生产力水平远远达不到发达 摘要: 国家水平,而且食品企业诚信意识不强(尤其是民营、私营企业) 、食品消费价值水平低下、 安全意识观较差,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十分严峻。食品安全控制已成为当 务之急。主要针对食品中的添加剂、毒素、有害微生物等对人身体有害或可能要害的成分进 行食品检测。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检测在未来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测,添加剂,毒素,农药残留,微生物,基因芯片,免疫学 技术,仪器分析 引论 民以食为天,毋须置疑,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 不断进步。如若不能把好食品安全关,势必造成重大人身安全事故,造成社会秩序的紊乱, 最终影响执政党的地位和形象, 阻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运用高科技实施高质量的食品检 测工作势在必行! 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概述 当前形势下,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用以规 范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并在省市地区各级政府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条例。2010 年以来,我 国食品安全状况相对以前来说,有着明显的提升。在 2010 年上半年的食品抽样检测中,其 合格率超过了 90%,并且保持着进出口食品高合格率。然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我国食品相关行业生产力水平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 而且食品企业诚信意识不强 (尤 其是民营、私营企业) 、食品消费价值水平低下、安全意识观较差,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 食品安全问题仍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1)微生物污染食源现象严重。毋庸置疑的是,致 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相关疾病是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首要问题, 就我国而言, 大部分的食物中 毒都是由于致病性的微生物而引发。 致病性微生物在我国常见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沙门氏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微生物污染食源的现象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 2)施肥以及农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毫无疑问,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大米、小麦以及蔬菜 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生长调节剂,往往使食品在源头就被污染,大面积、 大剂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食物中硝酸盐积累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食物致癌物 质中,亚硝酸盐是最为主要的,其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当前农药残存也是构成食品安全 问题的重要因素,有机蔬菜是当前最为火热的话题。3)由于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薄, 更有良知缺乏的问题,致使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4)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投入各种添加剂,来迎合不同人体口感要求,然而,不法加工 组织肆意添加防腐剂、色素以及各种化学保鲜物质,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大大升高,如媒体报 [1] 道中涉及的三氯氰胺奶粉案以及地沟油案。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检测责任与机遇并存 食品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都相当关注安全及质量问题, 包括如何加强企业本身的食品 安全意识以及道德观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食品安全在食品 行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 焦点话题。 食品安全与品质检测水平是构建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和技术支撑。 食品安全正日益上升为全民重视的高度。无论是国内生产的食品,还是国外的泊来品,都应 该有一整套可操作的检测、监控程序。特别是当某个食品出现问题时,职能部门更应该在第 一时间介入调查,以科学公正的态度,拿出令人信服的检测结果和评估报告,如此一来,既 维护了商家的利益,又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国内食品检测的暴露漏洞 食品检测是进、出市场的最后一关,可是在一些地方或有或无,形同虚设,暴露了食品 检测存在“短腿”。我国许多企业的关键检测仪器和设备检测能力差,检测灵敏度低,检测 技术落后,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有毒 有害物质超标,检出有害生物等传统检验项目中。 防堵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刻不容缓。目前中国虽然建立了由质检、工商、食药监、医疗卫 生等部门组成的食品监督体系, 但上述部门的工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程式化, 检查之前 事先通知,或者让商家主动送检,这种做法难以检出问题。 据悉,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实行的是分段监管,涉及到农业、林业、渔业、质监、 工商、 卫生、 食品药品、 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食品检验机构分散、 低水平重复建设、 重复检测、检测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随之衍生。因此,整合“检测计划、检测经费、检测信 息、 检测能力”四项就成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是关于如何整合却没有现成的经验 可供借鉴。 食品安全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地球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着 前所未有的破坏,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受到威胁,进而威胁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此外,化 学添加剂、转基因等技术的应用,也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因此,食品安全控 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食品安全涉及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和实验室检测能力, 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卫生控 制方面呈现两个明显趋势:一是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逐步降低;二是检测技术日益趋向于高 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和便携化。因此,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已将提高企业的自检自 控能力列为发展目标之一,对食品生产企业严格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企业保证 “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条件抓起,采取生产许可,出厂强制检验等监督措施?在促 进食品出口方面推行从养殖场, 种植基地等原产地到出口离境的全过程监管, 帮助和监督出 口生产企业按照进口国的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确保出口产品质量,对进口的食品,利用食 品安全控制技术与方法,加大检测力度,确保进口食品符合国家的安全卫生要求,使我国的 [2] 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全面提升我国食品产业的质量水平。 2 食品检测的主要内容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 香、 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 中的化学物质或天然物质。目前,全世界发现的各类食品添加剂有 14000 多种。截止 1999 年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 l587 种。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对食品的生 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卫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违禁、滥用以及超范围、超标准使用添加剂,都会给食品质量、安全卫生以及消费 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损害。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就越来 越大。 随着研究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原来认为无害的添加剂, 近年来发现还可能存在慢毒性、 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及致突变作用等各种潜在的危害,因而更加不能忽视。 食品加工企业必须严格遵照执行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加强卫生管理,规范、合理、 安全地使用添加剂,保证食品质量,保证人民身体健康。食品添加剂的分析与检测,则对食 品的安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保证和促进作用。 譬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肉制品生产中最常使用的发色剂。 在微生物作用下, 硝酸盐还 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肌肉中乳酸的作用下生成亚硝酸,而亚硝酸极不稳定,可分解为 亚硝基,并与肌肉组织中的肌红蛋白结合,生成鲜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呈现良 好的色泽。 但由于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常以抗坏血酸 钠或异构抗坏血酸钠、烟酰胺等辅助发色,以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使用量。我国《食品 添加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亚硝酸盐用于腌制肉类、肉类罐头、肉制品时的 最大使用量为 /kg, 硝酸钠最大使用量为 /kg, 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 不得超过 /kg,肉制品不得超过 /kg。亚硝酸盐可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当 量,硝酸盐可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将样品提取液通过镉柱,使其中的硝酸根离子还 原成亚硝酸根离子。 2.2 食品中常见毒素和几种典型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由不同公司,不同地方生产的食品。但在近几年, 国内经常出现食品质量问题。五年前,肯德基的鸡翅被发现加入了工业染料苏丹红。随后, 问题咸蛋又发现含有工业染料苏丹红。不法商人用 “瘦肉精”喂养猪只,令食用的猪肉里 含有对人体心脏有害的“瘦肉精” 。市场用孔雀石绿养鱼,令鱼类中含有有害物质孔雀石绿。 去年,又发现三鹿奶粉中非法添加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食品安全不但发生在国内,而且在我们身边也经常发生。 2007 年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就 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 不少师生感到身体不适。 学生因为进食不干净食物发生肠 胃炎的事件时有发生。质量不安全食品也在市场上泛滥。 因此,食品质量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关注。 食品中常见毒素有霉菌毒素, 动物性天然毒素和植物性天然毒素。 其中食品中常见的霉 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杂色曲霉素,棒 曲霉素,岛青霉毒素和其他霉菌毒素。常见的动物性天然毒素有动物肝脏中的毒素,河豚毒 素,岩蛤毒素,螺累毒素和组胺。常见的植物性天然毒素有氰苷,红细胞凝集素,皂苷,龙 [3] 葵碱,秋水仙碱,棉酚和毒蘑菇。 譬如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和寄生曲霉()等的代 谢产物,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 谷物、 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 曲霉毒素。 它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 致毒基团相同的化合物, 目前已分离鉴定出 18 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 B1、B2、G1、G2 以及由 B1 和 B2 在体内经过 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 M1、M2 等,B1 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B1 是二氢呋喃氧杂 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 ,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 [4] 后者与致癌有关。 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 食物,途径有二,其一是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为 B1) 污染的植物性食物摄入,其二是经饲料 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 奶粉等) 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 M1) 。 黄曲霉毒素 B1 的半数 致死量为 0. 36 mg/ kg 体重,属特剧毒的毒物范围(动物半数致死量 10 mg/ kg ,它的毒性 比氰化钾大 10 倍,比砒霜大 68 倍) ,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发生肝炎、肝硬化、 [5] 肝坏死等。因此,黄曲霉素的检测方法在食品检测中极为重要。 国内外有关黄曲霉素 B1 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测定法、高效液相 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试验采用了免疫亲和柱对饲料中黄曲霉素 B1 进行净化,对高效液相 [6] 色谱荧光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为监控饲料中黄曲霉素 B1 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食品中有害微生物 现代食品行业, 有很多有害的微生物严重危害食品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 甚至会引起一 些严重的疾病。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类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有害微生物引起 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也逐渐增多。然而,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即非选择性和选择性增菌、生 长法及血清学鉴定虽然比较准确,但费力、耗时,一般需 4—7 d 才能完成。此外,低水平 的病原菌污染,食品加工后导致菌体的“致伤”及食品其它成分的干扰等因素,使得传统的 检测方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需及时发现致病菌,控制污染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分子生物学技术 的发展使得许多食品工作者得以寻求更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来检测病原菌, 以期增加敏感性和 显著地减少检测时间。其中,PCR 技术是比较有效,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之 [7] 一。 3 食品安全检测发展方向分析 随着用硫磺熏制毒辣椒、毒粉丝案,用病死猪肉加工肉馅案,用罂粟壳加工卤肉案,劣 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案,三氯氰胺以及苏丹红等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被媒体揭露,一个个重 要的问题摆在眼前: 如何有效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趋势如何?为了保障我 国食品安全,政府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制订了一系列与 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发布了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初步建立 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其技术支撑就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仪器。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趋势 早前 Anthony 等人建立了一个在短时间内通过测定致病性微生物含量的方法来快速检 测食品安全性能,其通过 158 例经血培养鉴定为阳性的样品进行检测,其有效合格率达到 80%。Carl 等针对四种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空肠弯曲菌)的单一研究, 而推出了基因检测法,此法大力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而且节省检测时间,可操作性强。其主 要方法是:从水以及食品中,分离出相关的致病性微生物或者是其他微生物,通过沙门菌、 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标准菌株作对照,比较观察相关细菌的特征,从而得出相关微生物的 致病因子。基因芯片检测技术与常规检测方法、PCR 检测方法相比较而言,其检测细菌的种 类广泛,检测的合格率高达 99%,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基因芯片技术一般而言,其检测时间 为四个小时,传统的 PCR 技术需要八个小时。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发展,大力变革了食品安 全检测相关理念,尤其是对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因为当前形势来看,对于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问题,争议很大,而且现今仍没有通行的检测方法,但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以对转 基因食品进行精确地检测。 利用分析当前通用的基因报告以及各种基因特意片段, 将其制成 [8] 芯片样品,然后与被检测的食品进行简单杂交,即可准确判定转基因食品的特征性能。 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直接的反应, 加之免疫相关技术来检测细菌。 免疫学技术 的优点是可直接选择细菌,而不需要对细菌进行分离,直接通过免疫法进行细菌的筛选。因 为抗原与抗体间的反应种类很多,所以,免疫学方法也不统一,当前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常 常用到的是免疫磁珠分离法、免疫力检测试剂条、免疫乳胶试剂、免疫酶技术、免疫深沉法 或免疫色谱法等。免疫法具备非常高的精确度,被检测食品可通过增菌后,在短时间中便能 检测到,而且更为突出的一点便是,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时间相当短。在免疫磁珠分离大 方法中,能迅速采集以及浓缩大量的食品中的微量细菌,并分析其危害性,可以有效预防 TDH 阳性副溶血性弧菌所带来的食物中毒。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能准确地检测出沙门氏菌, 通过抗体的置入能有效形成免疫层析条, 组织此类细菌的相关危害, 为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提 [9] 供了良好的前景。 农药残存检测技术趋势 目前绝大多数色谱农药残留的检测都是通过选择性的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ECD) 、 氮磷检测器(NP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荧光检测器、质谱(MSD)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 的免疫分析检测方法。ECD 主要用于检测有机氯、菊酝类等含卤素的农药,灵敏度非常高; NPD 主要用于检测含氮、磷的有机磷、氨基甲酸脂类等农药;FPD 主要检测有机磷类农药; 荧光检测器主要用于液相色谱仪的氨基甲酸酝类农药的衍生化检测。 近年来, 随着农药事业 的发展,农药残留检测的验证技术需要重新认识。MSD 是验证分析最常用的技术,也可以用 于定量分析,但价格昂贵、技术要求高。自从出现毛细管色谱柱后,二维色谱发展很快。使 用不同的两个仪器或使用一个具有双柱(不同极性) 、双通道、双检测器的仪器,一次取样 可同时获得两组信息。美国 FDA、欧共体等都是先采用此法作定性检测的。此法比较适合中 国实际,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长武等人研究出二维色谱快速检测数十种农药的检测方法。 美国已经报道利用快速扫描技术在大约 1h 定性定量检测几百种不同类型的农药。色谱等仪 器分析技术对于检测技术人员和仪器要求较高, 但可以对于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可 以检测几种甚至几百种已知和未知的农药,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提供科学准确、公正的检测 数据,作为仲裁依据。作为一种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可以与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结合,发挥 [10] 各自优势,增加监督管理的力度。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 对于转基因食品, 尚无统一的定义。 可以理解为含有转基因生物成分或者利用转基因生 物生产加工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 也可以是多种不同的转基因生物及非转基因生物的混合物。 目前转基因食品主要来源于转基因植物。 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一直是世界各国及联合国 等国际组织关心的焦点问题,2000 年联合国通过了“生物安全议定书” ,得到了全世界绝大 多数国家的认可,并已生效。该议定书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对转基因产品要进行检验, 以明确其种类, 确定是否是已批准的或已获得许可的转基因产品, 以防止一些具有风险的转 基因产品任意扩散,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总的来说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主要有 3 种: (1) 核酸检测方法, 它包括了聚合酶链式 Fxj~PCR、 连接酶链式反应(LCR、 指纹图谱法 RFLP, AFLP 及 RAPL 等)、 探针杂交法等; (2)蛋白质检测方法, 包括蛋白质单向电泳、 蛋白质双向电泳、 [11] Westem 杂交分析及 ELISAl(3)酶活性检测方法等。 基因芯片技术可以解决大数量基因检测问题,是一种更有效、快速,特别是高通量的检 测方法。基因芯片又称 DNA 微阵列,是指将许多特定的寡核甘酸片段或基因片段作为探针, 有规律地排列固定于支持物上形成的 DNA 的分了阵列。 芯片与待测的荧光标记样品的基因按 碱基配对原理进行杂交后, 再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等对其表面进行扫描即可获取样 品信息。我国开发的转基因产品检测芯片基本上能实现:确定是否是转基因产品、是哪种转 基因产品、 是否是我国已批准的转基因产品。 目前研制的芯片能检测国内外已批准商品化转 基因作物物种:大豆、玉米、油菜、棉花、马铃薯、烟草、西红柿、木瓜、西葫芦、甜椒等; 含有启动子、终止子、筛选基因与报告基因等通用基因位点用作筛选是否是转基因产品,含 有并包括抗虫、耐除草剂、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基因等各物种特定的目的基因,及品种特 异的边界序列用于确定是哪种转基因品种。 仪器分析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在食品安全卫生控制方面,正在逐步降低安全卫生 指标限量值,这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日益趋向 于高技术化、系列化和智能化,使检测仪器朝着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复杂仪器体系发展, 分析方法的联用成为仪器分析的一个热点;另一方面,现场检测仪器在小型便携化的同时,向 专业化、速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信息化纵深发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新型动态分析 检测和无损检测方法及多元参数的检测技术成为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 物芯片技术和电子鼻等仿生感觉技术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所以目前的食品现场快速检 测主要呈现 5 大趋势:(1)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检测能力不断提高,检测灵敏度越来越高, 残留物的超痕量分析水平已达到 10-7g;(2) 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 食品检测所需时 间越短越好。检测速度不断加快,智能化芯片和高速电子器件与检测器的使用,使食品安全 检测周期大大缩短;(3)选择性不断提高,高效分离分段、各种化学和生物选择性传感器的 使用,使在复杂混合体中直接进行污染物选择性测定成为可能;(4)由于微电子技术、生物 传感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检测仪器向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使实时、现场、动态、 快速检测正在成为现实。 )目前市场上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产品大多是进口产品或 (5 国外技术生产的产品, 检测成本很高。检测产品国产化,研究生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产品是大势所趋。 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 目前我国基层单位很多速测技术的应用还只处于定性或半定量水 平, 易用型的小型化仪器的应用是目前和今后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另外食品样品复杂 多样,前处理烦琐费时,建立快速检测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研制适合 的小型前处理装置,对于缩短现场快速测定时间及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经华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食品安全检测 能力建设 与应用 【2】 2010-8-6 中国设备网 2 【3】暴铱,郭磊,陈佳,林缨,谢剑炜. 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化 3 学,2009,37(5);764-771 【4】李书国,陈辉,李雪梅,任媛媛. 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综述. 粮油食品科 4 技,2009,17(2);62-65 【5】丁平,侯亚莉,程晓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素 B1。饲料研究,2006, 5 9:61-63 【6】黎健豪 食品中常见毒素和几种典型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方法 6 【7】叶云,容元平 PCR 技术检测食品有害微生物的应用 7 【8】蒋士强 1 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检测技术的现状[ J ] 1 分析仪器, 2008, (3) : 8 1 - 61 【9】解立斌, 黄建, 霍军生. [ J ]. 国外医学: 卫生学分册, 2007, 34 (7) : 192 - 196. 9 【10 10】张彦峰. [D ]. 天津: 南开大学 10 【11 11】CC Rosa, HJ Cruz,MV, et al1Op tical biosensor based on nitrite reduc2tase 11 immobilised in controlled pore glass[ J ]1Biosensors and Bioelec2tronics, 2002, 17 (1 - 2) : 45 - 521

你好,希望我们可以帮你。相关资料在知网,万维网能查到资料。论文不会写,最关键的是要把心态放正,一步步来,多看点范文,看看别人怎么写的,食品安全与检测方面论文是我们特长,我们的服务特色: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

水环境监测中现代化萃取技术的应用摘要:现代化萃取技术——快速溶剂萃取是固体物质中污染物监测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它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选择合适的溶剂,高效、快速地萃取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的待测物。本文阐述了ase的技术性能和特点,讨论了该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展望了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水环境监测快速溶剂萃取有机污染物样品前处理一、前言随着工业的发展,水环境中有机污染日益严重,因此有机污染物监测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斯德哥尔摩会议规定禁止或限制使用12种有机物,“加强环境调查,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是该次会议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受到农药和有毒物质污染的食品,禁止出口,许多国家提出了更高的卫生要求,出口食品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规定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高效、快速地监测有机污染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生物积累性和“三致”作用,甚至有些痕量有机物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因此不断寻求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是当今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监测工作高效率的迫切需要,研究高效、快速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沉积物是水体污染物沉积的归属地,污染物在水和底泥的两相间存在着迁移转化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又会污染水体。因此有效地分析监测河流和水库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对于治理水体污染有重要意义。此外,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水体中的生物间还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因而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课题。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源地特定监测项目中规定了68种有机污染物的标准限值,因此,迫切需要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先进技术普及与推广,非凡是在水利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研究不够,急需先进的监测技术支持并指导水质监督工作的发展。有机污染物监测主要包括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两部分。而样品前处理技术在有机污染物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就是一项先进的用于固相、半固相物质中痕量有机物前处理的方法。二、有机污染物前处理现状固体样品有机物的前处理主要是采用液固萃取方法,即利用有机物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将待测有机物提取出来,传统的方法主要有索氏提取,以及后来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自动索氏提取、超声萃取、微波萃取、超临界萃取等,但有机溶剂的用量仍然偏多,萃取时间较长,萃取效率不够高。水环境监测具有采样点多、样品数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非凡是需要一些应急监测措施,上述前处理方法不能满足水环境监测高效、经济的现代化需要。近几年来发展的全新的前处理方法——快速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在提高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用于萃取固体物质中有机物的自动化方法,与前几种方法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有机溶剂用量少、快速、回收率高,该法已被美国epa选定为推荐的标准方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是解决水环境中底泥、土壤等固相物质中挥发性、半挥发性和持久性有机物分析、监测的有效方法。三、快速溶剂萃取技术快速溶剂萃取技术是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利用快速溶剂萃取仪,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溶剂,实现高效、快速萃取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在高温条件下,待测物从基体上的解吸和溶解动力学过程加快,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由于加热的溶剂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因此可减少溶剂的用量;在萃取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可提高溶剂的沸点,提高萃取效率,保证萃取过程的安全性。1技术原理升高温度。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克服基体效应,加快解析动力学,降低溶剂粘度,加速溶剂分子向基体中的扩散,提高萃取效率。该仪器的答应温度范围:50℃-200℃。常规使用的温度范围75℃~125℃,对于环境中一般污染物常用温度100℃。在高压下加热,高温的时间一般少于10min,实验证实热降解不甚明显,可用于样品中易挥发组分的萃取。增加压力。液体的沸点一般随压力的升高而提高,增加压力使溶剂在高温下仍保持液态,并快速布满萃取池,液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远大于气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提高了萃取效率,并保证易挥发性物质不挥发,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该仪器的答应压力范围:,常规使用压力一般保持在1500psi。多次循环。根据分析化学中少量多次的萃取原则,在萃取过程中利用新鲜溶剂的多次静态循环,最大限度的接近动态循环,提高萃取效率。常规采用2~3个循环,即可达到良好的萃取效果。2工作过程样品的预备。含水样品会降低萃取效率,萃取前需通过自然风干或加入干燥剂进行干燥,但不要使用硫酸钠,在高温下会凝聚。样品颗粒的表面积越大,萃取的效率越高,萃取前需研磨颗粒粒径小于,聚合体样品最好在低温,例如液态氮保持低温状态下,通过加入添加剂后进行研磨。在萃取时要加入分散剂,例如颗粒较细的海砂或硅藻土,提高萃取效率。萃取剂的选择。合理选择萃取剂对于有效地萃取目标化合物有着重要的作用。除强酸外,有机试剂、水和缓冲溶剂均可用于ase,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萃取剂的极性应接近目标化合物。不同极性溶剂的混合物可适用于多类型化合物的萃取。常规使用的溶剂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石油醚、丙酮等。技术特点。溶剂被泵入填充有样品的萃取池,加温、加压,数分钟后,萃取物从加热的萃取池中输送到收集瓶中,经净化、脱水、浓缩处理,供色谱分析用。加速溶剂萃取仪的构成和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ase有机溶剂用量少,10g样品只需15ml溶剂;快速萃取,完成一次萃取全过程的时间一般需15min;基体影响小,对不同基体可用相同的萃取条件;萃取效率高,选择性好,已进入美国epa标准方法,标准方法编号3545;便于方法的开发和发展,已成熟的溶剂萃取方法都可用于加速溶剂萃取法的开发利用;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可达到12个样品连续自动萃取,全程自动化。3适用范围ase可用于底泥等固体物质中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的萃取,尤其对水环境中的有机氯和有机膦农药、氯代除草剂、多氯联苯类物质、二恶英、多氯二苯呋喃,总石油烃、柴油和废油等的萃取十分有效。四、ase与其它前处理技术比较1与各种传统萃取技术比较ase方法可以完全取代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的液固萃取方法,如索氏提取、自动索氏提取、超声萃取等。表1是几种传统的萃取方法与ase方法的对比情况。从上表的对比数据可见,ase萃取同样的样品量所用的溶剂最少,溶剂样品比仅为5∶1;其它方法的萃取时间用小时计算,ase仅需12-20分钟。ase是一个节省时间、节省溶剂、高效率的全自动萃取技术。2与超临界萃取技术比较ase技术比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更多的优势,二者比较情况见表2。由上表可见,ase技术操作更简便,适用范围更广泛。由于ase萃取池最大为100ml,故一次可处理大量样品,更适合于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萃取。ase已列入美国epa标准方法,符合标准化要求。3与索氏提取技术比较索氏提取是传统的萃取方法,也是目前大多数实验室普遍使用的方法。ase可以完全取代索氏提取,并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二者比较见表3。采用ase技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萃取效率;萃取溶剂的用量明显减少,从而使得单个样品的提取费用也显著降低;由于采用密闭系统,大大降低了有机组分的损失,提高了回收率。五、问题与展望ase是近年来发展的现代化萃取技术,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已受到环境污染监测工的极大关注。ase技术在处理底泥等固相物质中具有强大的优势,但仍具有其局限性,它不适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因此在水环境监测中应进一步提高水中有机物监测技术水平。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也应改变传统的顶空气相色谱法,发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对于水中半挥发和难挥发、难降解有机物的监测,应发展固相萃取技术,促进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ase技术的高效萃取性能及其仪器高度自动化的完美结合大大改善了环境污染物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实现环境监测的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水环境监测中,应系统地发展吹扫捕集、固相萃取、快速溶剂萃取技术,这三种前处理技术的结合可对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进行较完整的处理,再与色谱技术的联合使用,即可较全面地监测水环境有机污染状况,为进行污染趋势分析及研究控制对策提供可靠、全面的科学依据,从而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张景明.水样中痕量有机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中国环境监测,2001,17:31~33牟世芬.加速溶剂萃取的原理及应用.环境化学,2001,20:299~300刘晓茹.我国水环境有机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水利技术监督,2002,5:58~60齐文启.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刘虎威.河流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研究进展.中国环境监测,2001,17:12~16

  • 索引序列
  • 油气回收检测问题论文摘要
  • 油气回收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 地震油气检测论文
  • 论文检测需要检测摘要吗
  • 检测农药残留回收率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