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植物病理学报难投吗

植物病理学报难投吗

发布时间:

植物病理学报难投吗

SCI: plant disease, phytopathology, MPMI, Plant journal, plant cell国内期刊: 各农业大学学报,植物病理学报之类

常投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 植物学报 、 植物研究、 菌物学报、 植物科学学报 、植物病理学报 、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 、 西北植物学报 、 广西植物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SCI期刊: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植物病理学报官网投稿

Chinese periodicals on Plant pathology

刘宗善

中国出版植物病理学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50年代先后创办了《植物病理学译报》、《植物病理学报》和《植病知识》等,至60年代还出版有《植物病理学文摘》等二次性文献期刊。其中,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编辑出版的《植物病理学报》是被誉为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下面对以交流传播植物病理知识为主,并曾在一定时期连续出版的期刊分别予以介绍。

《昆虫与植病》(1933~1937年)

1933年创刊,浙江省昆虫局编辑出版。中国著名昆虫学家张巨伯创办,并担任主编。内容包括植物病理学在内的研究论文、综合报道、病虫防治情报、通讯和书刊介绍等。后因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于1937年发行至4卷6期后被迫停刊。

《植物病理学译报》(1954~1958年)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于1954年创办的刊载世界各国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中译稿件的专业期刊。初为半年刊,后改为季刊。其编辑委员会由戴芳澜(主任)、裘维蕃(副主任)等10人组成,聘朱凤美、邓叔群、俞大绂三人为顾问。出版至第5卷,1958年停刊。

《植物病理学报》

1955年创刊,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期刊(见《植物病理学报》)。

《植病知识》(1957~1966年)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编辑出版的中级专业期刊,1957年在北京创刊,科学出版社出版,开始为季刊,1959年改为月刊。编辑委员会由王焕如等18人组成,陆师义任主编。1966年出至第4卷后停刊。

《植物病理学文摘》(1960~1987年)

植物病理学方面的二次文献期刊,1960年创刊。开始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害研究室共同编辑,为双月刊。创刊初期以中译国外有关文摘为主,后逐渐增加国内作者的文摘与题录的比重。自1962年第5期起纳入中国国外科技文献编译委员会的文摘系统,刊名改为《农业文摘》第4分册(《植物病理学》),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出版。自1966年第9期后中断出刊,直至1974年恢复《植物病理学文摘》原名出刊(季刊,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编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1979年起改为双月刊,直至1987年出至第21卷(总共140期)停刊。

此外,在有关学科的专业性期刊中植物病理学方面的内容也占有一定的篇幅。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于1962年成立后,先后创办了《植物保护学报》(1962年创刊,季刊)和《植物保护》(中级专业性刊物,1963年创刊,双月刊)。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和全国植保总站等事业单位和有关学会先后创办了《植物检疫》(1979年初创时为内部交流刊物,1994年开始公开发行)和《病虫测报》(1980年初创时为内部参考资料,1990年开始公开发行,1993年改名为《植保技术与推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学会以及地方有关事业单位大多也编辑出版了一些包括植物病理学内容在内的专业性刊物。浙江省昆虫与植病学会于1983年沿用30年代时浙江昆虫局编辑出版的《昆虫与植病》为刊名出版专业性期刊。台湾省的植物保护学会自1959年起出版了《植物保护学会会刊》(季刊)。

是这个吧

美国植物病理学会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APS

美国植物病理研究学术团体。成立于1909年,是最早成立的国家级植物病理学会之一。其成立时间仅次于荷兰植物病理学会。该会在学术活动上的成就使它后来逐渐演变成准国际性学术组织。首届主席.琼斯,在1929年访问中国时,曾对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的创建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会自1911年起编辑出版《植物病理学报》,还不定期地出版一些专题专著。

1. 中文核心期刊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发布的期刊,每4年更新公布一次。2.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科技部公布的, 就是指《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有时我们可以见到一本杂志同时标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中文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事实上前两条是没有区别的。3. CSCD核心期刊: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英文缩写,CSCD在高校申请基金和审查评奖包括院士的评审都要检索CSCD;CSCD分为核心库(C)和扩展库(E),其中核心库的杂志等级略高些(相对而言)。这3类杂志有交叉,比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既是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是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CSCD遴选和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好投。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微生物学报真菌学报病毒学报线虫学报植物生理学报最主要就这几个了,分类也分得很好,特别是国内的可以到网站上去查询,还可以下载的,不错,其他国外的没必要搞得那么细,做的主要是植物病害都有交叉,可以查看sci的微生物和植物学里面的东西,都是适合的。

分子植物病理学报

列的很全了。

Chinese periodicals on Plant pathology

刘宗善

中国出版植物病理学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50年代先后创办了《植物病理学译报》、《植物病理学报》和《植病知识》等,至60年代还出版有《植物病理学文摘》等二次性文献期刊。其中,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编辑出版的《植物病理学报》是被誉为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下面对以交流传播植物病理知识为主,并曾在一定时期连续出版的期刊分别予以介绍。

《昆虫与植病》(1933~1937年)

1933年创刊,浙江省昆虫局编辑出版。中国著名昆虫学家张巨伯创办,并担任主编。内容包括植物病理学在内的研究论文、综合报道、病虫防治情报、通讯和书刊介绍等。后因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于1937年发行至4卷6期后被迫停刊。

《植物病理学译报》(1954~1958年)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于1954年创办的刊载世界各国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中译稿件的专业期刊。初为半年刊,后改为季刊。其编辑委员会由戴芳澜(主任)、裘维蕃(副主任)等10人组成,聘朱凤美、邓叔群、俞大绂三人为顾问。出版至第5卷,1958年停刊。

《植物病理学报》

1955年创刊,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期刊(见《植物病理学报》)。

《植病知识》(1957~1966年)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编辑出版的中级专业期刊,1957年在北京创刊,科学出版社出版,开始为季刊,1959年改为月刊。编辑委员会由王焕如等18人组成,陆师义任主编。1966年出至第4卷后停刊。

《植物病理学文摘》(1960~1987年)

植物病理学方面的二次文献期刊,1960年创刊。开始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害研究室共同编辑,为双月刊。创刊初期以中译国外有关文摘为主,后逐渐增加国内作者的文摘与题录的比重。自1962年第5期起纳入中国国外科技文献编译委员会的文摘系统,刊名改为《农业文摘》第4分册(《植物病理学》),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出版。自1966年第9期后中断出刊,直至1974年恢复《植物病理学文摘》原名出刊(季刊,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编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1979年起改为双月刊,直至1987年出至第21卷(总共140期)停刊。

此外,在有关学科的专业性期刊中植物病理学方面的内容也占有一定的篇幅。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于1962年成立后,先后创办了《植物保护学报》(1962年创刊,季刊)和《植物保护》(中级专业性刊物,1963年创刊,双月刊)。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和全国植保总站等事业单位和有关学会先后创办了《植物检疫》(1979年初创时为内部交流刊物,1994年开始公开发行)和《病虫测报》(1980年初创时为内部参考资料,1990年开始公开发行,1993年改名为《植保技术与推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学会以及地方有关事业单位大多也编辑出版了一些包括植物病理学内容在内的专业性刊物。浙江省昆虫与植病学会于1983年沿用30年代时浙江昆虫局编辑出版的《昆虫与植病》为刊名出版专业性期刊。台湾省的植物保护学会自1959年起出版了《植物保护学会会刊》(季刊)。

植物病理学报好投。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微生物学报真菌学报病毒学报线虫学报植物生理学报最主要就这几个了,分类也分得很好,特别是国内的可以到网站上去查询,还可以下载的,不错,其他国外的没必要搞得那么细,做的主要是植物病害都有交叉,可以查看sci的微生物和植物学里面的东西,都是适合的。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1 土壤学报A +2 作物学报A +3 中国农业科学A +4 中国水稻科学A +5 水土保持学报A +6 农业工程学报A +7 土壤A +8 园艺学报A +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A +10 植物病理学报A +11 果树学报A +12 玉米科学A +13 茶叶科学A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A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A1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A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A1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19 麦类作物学报A20 中国生物防治A21 植物保护学报A2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A2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A24 华北农学报A25 土壤通报A26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2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28 农业现代化研究A2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30 大豆科学A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32 棉花学报A3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A3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A3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A3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37 新疆农业科学A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A39 核农学报A40 江苏农业学报A41 分子植物育种A42 农业机械学报A4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4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A45 农药学学报A4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47 农药A4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A49 植物保护A50 杂交水稻A5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A52 江苏农业科学A53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A54 西南农业学报A55 中国土壤与肥料A属于B+类的有:(81 种) :水土保持通报、浙江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新疆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业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气象、花生学报、灌溉排水学报、中国蔬菜、昆虫天敌、节水灌溉、浙江农业科学、中国烟草科学、中国烟草学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亚热带农业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烟草科技、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内蒙古农业科技、热带作物学报、西北农业学报、中国稻米、世界农业、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湖北农业科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种子、杂草科学、现代农药、作物杂志、福建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管理、中国南方果树、中国农史、中国果树、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作物研究、广东农业科学、高等农业教育、中国棉花、农业科学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中国马铃薯、农药科学与管理、河南农业科学、黑龙江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亚热带植物科学、山西农业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湖南农业科学、食用菌、耕作与栽培、贵州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中国水土保持、植物检疫、天津农学院学报、农业质量标准、宁夏农林科技、陕西农业科学、粮食储藏、北方园艺、茶叶、大豆通报、河北农业科学、吉林农业科学、福建茶叶、天津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教育。属于B类的有:(81 种) :辽宁农业科学、中国糖料、农业网络信息、长江蔬菜、古今农业、中国茶叶、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世界农药、杂粮作物、延边大学农学学报、大麦与谷类科学、农机化研究、广西农业科学、台湾农业探索、中国种业、农业环境与发展、中国农机化、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中国植保导刊、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学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排灌机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西南园艺、青海农林科技、热带农业科技、福建果树、中国果菜、云南农业科技、辣椒杂志、农业考古、落叶果树、中国茶叶加工、现代化农业、茶叶科学技术、福建热作科技、北方果树、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中国瓜菜、甘肃农业科技、农业与技术、热带农业工程、甘肃农业、天津农林科技、河北农业科技、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农技推广、农业装备技术、广西农学报、新疆农业科技、广西蔗糖、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种子科技、茶业通报、福建稻麦科技、广西热带农业、江西植保、山西果树、广西植保、江西棉花、农业科技通讯、四川农业科技、新疆农机化、中国农村小康科技、河北果树、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广西园艺、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茶叶通讯、现代农业、西北园艺、福建农机、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氮肥、安徽农学通报、上海蔬菜、北方水稻、上海农业科技。属于C类的有:(52 种) :肥料(当代生态农业) 、湖北植保、现代农业科技、新疆农垦科技、烟台果树、云南农业、中国果业信息、北京农业(学术版)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植物医生、蚕桑茶叶通讯、福建农业、吉林蔬菜、粮油仓储科技通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山东农机化、世界热带农业信息、新农业、农村牧区机械化、吉林农业、农机质量与监督、浙江柑橘、当代生态农业、四川农机、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中国棉花加工、广东茶业、青海农技推广、亚热带水土保持、湖南农机、山西农业、农业机械、现代园艺、现代农业装备、中国农业综合开发、中国热带农业、贵州农机化、湖北农机化、国外农学. 油料作物、甘肃农村科技、茶叶信息、科学种养、南方园林花卉、闽北农业科技、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安徽农机、土壤学进展、山东农业、热带作物科技、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热带作物机械化、农业开发与装备。

植物病理学报怎么不能投稿

植物病理学报好投。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微生物学报真菌学报病毒学报线虫学报植物生理学报最主要就这几个了,分类也分得很好,特别是国内的可以到网站上去查询,还可以下载的,不错,其他国外的没必要搞得那么细,做的主要是植物病害都有交叉,可以查看sci的微生物和植物学里面的东西,都是适合的。

同意楼上所说

Chinese periodicals on Plant pathology

刘宗善

中国出版植物病理学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50年代先后创办了《植物病理学译报》、《植物病理学报》和《植病知识》等,至60年代还出版有《植物病理学文摘》等二次性文献期刊。其中,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编辑出版的《植物病理学报》是被誉为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下面对以交流传播植物病理知识为主,并曾在一定时期连续出版的期刊分别予以介绍。

《昆虫与植病》(1933~1937年)

1933年创刊,浙江省昆虫局编辑出版。中国著名昆虫学家张巨伯创办,并担任主编。内容包括植物病理学在内的研究论文、综合报道、病虫防治情报、通讯和书刊介绍等。后因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于1937年发行至4卷6期后被迫停刊。

《植物病理学译报》(1954~1958年)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于1954年创办的刊载世界各国有关植物病理学方面中译稿件的专业期刊。初为半年刊,后改为季刊。其编辑委员会由戴芳澜(主任)、裘维蕃(副主任)等10人组成,聘朱凤美、邓叔群、俞大绂三人为顾问。出版至第5卷,1958年停刊。

《植物病理学报》

1955年创刊,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期刊(见《植物病理学报》)。

《植病知识》(1957~1966年)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编辑出版的中级专业期刊,1957年在北京创刊,科学出版社出版,开始为季刊,1959年改为月刊。编辑委员会由王焕如等18人组成,陆师义任主编。1966年出至第4卷后停刊。

《植物病理学文摘》(1960~1987年)

植物病理学方面的二次文献期刊,1960年创刊。开始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害研究室共同编辑,为双月刊。创刊初期以中译国外有关文摘为主,后逐渐增加国内作者的文摘与题录的比重。自1962年第5期起纳入中国国外科技文献编译委员会的文摘系统,刊名改为《农业文摘》第4分册(《植物病理学》),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出版。自1966年第9期后中断出刊,直至1974年恢复《植物病理学文摘》原名出刊(季刊,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编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1979年起改为双月刊,直至1987年出至第21卷(总共140期)停刊。

此外,在有关学科的专业性期刊中植物病理学方面的内容也占有一定的篇幅。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于1962年成立后,先后创办了《植物保护学报》(1962年创刊,季刊)和《植物保护》(中级专业性刊物,1963年创刊,双月刊)。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和全国植保总站等事业单位和有关学会先后创办了《植物检疫》(1979年初创时为内部交流刊物,1994年开始公开发行)和《病虫测报》(1980年初创时为内部参考资料,1990年开始公开发行,1993年改名为《植保技术与推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学会以及地方有关事业单位大多也编辑出版了一些包括植物病理学内容在内的专业性刊物。浙江省昆虫与植病学会于1983年沿用30年代时浙江昆虫局编辑出版的《昆虫与植病》为刊名出版专业性期刊。台湾省的植物保护学会自1959年起出版了《植物保护学会会刊》(季刊)。

研究植物不正常状态和病态的症状、致病机制、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原理和措施等的科学。农业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目的在于保护植物免受或减少病害,求得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和稳产。研究范围涉及寄主植物与寄生物和引起病害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它以植物学、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等为基础,同时又和作物栽培学、育种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昆虫学、农业药物学、生物统计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史植物病理学是人类在与植物病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法国人杜蒂叶最早注意到小麦黑穗病是因小麦种子沾染了某种黑粉所致;同时,法国的普雷沃证实了这种黑粉是微生物,从而提出用硫酸铜对麦种进行消毒防治的建议。但正式确立植物病原学说的是德国人.德巴里。他研究了黑粉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活史后,发现先有真菌的孢子侵入植物,然后才发病,从而确证真菌有寄生性和致病性,推翻了当时流行的所谓植物腐烂或朽败是因为“郁汁”所致等“生物自然发生论”的谬误概念。当时,德国的J.屈恩研究了许多植物病害的真菌病原,写出了第一本农作物病害著作。早期的植物病理学研究者多为真菌学者,如法国第一个植物病理学实验室负责人普利略和A.米亚尔代。后者在1865年发表了第一篇植物病理学论文,并发明了杀菌剂波尔多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意大利、日本也相继开始了植物病理学的研究。证实细菌为植物病原之一的研究工作,始于1878年美国J.伯里尔对苹果火疫病的研究。其后荷兰的.瓦克发表了郁金香黄化病的病原是细菌的研究报告,从而进一步证实了J.伯里尔细菌病原说的正确性。病毒可使植物患病的认识因19世纪俄国人伊万诺夫斯基确认烟草花叶病毒的传染性而被证实。但对病毒病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初。在美国的.斯坦利于30年代发现病毒为核蛋白结构,特别是40年代电子显微镜发明后,这方面的进展更为迅速。中国植物病理学方面的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初。当时,北京农科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和金陵大学、岭南大学等,先后开设了植物病理学课程,邹秉文为此撰写了国内第一本专著《植物病理学概要》。此后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和岭南大学曾先后设立了植物病理学系。30年代以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病原真菌学,以后逐渐向其他研究领域发展。1950年后,中国在各农学院中建立了植物保护或植物病理专业,并培养专业研究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重点进行了植物病害的防治研究,如对小麦黑穗病、黑粉病及小麦线虫病的大面积防治等。通过对小麦 3种锈病流行规律及抗病育种等的全面协作研究,明确了小麦锈病在中国的传播状况和病原体不同生理小种的特性,并选育了多种抗病良种。此外,对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甘薯黑斑病、苹果树烂皮病、马铃薯病毒退化病、白菜软腐病和白菜孤丁病等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等也作了研究。正在开展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将对控制植物病害开辟新的途径国际上较早的植物病理学会组织是成立于1909年的美国植物病理学会(ASPP),学会的《植物病理学报》创刊于1911年。欧洲国家以植物病理学会命名的组织成立较迟,但专门学报的出版则较美国为早,如德国创刊于1880年的《植物病理学杂志》。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成立于1929年,1955年开始出版《植物病理学报》。国际植物病理学会(ISPP)于1963年在英国成立,中国植病学会为该学会理事国。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症状学。研究植物发病机制和患病后不正常状态的类型的学科。症状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前者大多为器官和组织的变色或枯死,植株生长的畸形、增生或抑制,种子或果实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变劣等。后者主要是借助显微技术观察到的染病植物组织生长发育的改变和破坏,属病组织学或病细胞学的研究范畴。(2)病原学。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原因的学科。植物病害按病因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前者大多为致病寄生物(又称病原物)引起,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菌原体、类菌原体、类立克次体和线虫,以及寄生性原生动物和种子植物(见植物病害病原物),病害的发生是病原物和寄生植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见植物病害)。后者由非生物因素引起,如高温和低温的伤害,空气和水的污染,有毒物质或农药中毒,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过多或缺少等。(3)病理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是从个体水平和微观水平上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受病植物体内生理上所发生的变化。(4)病原生态学。研究植物生态系统的学科。它从种群水平和宏观水平上研究各种病原物与寄主植物,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地理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探讨生态平衡同病害发生和传播之间的关系(见植物病害流行)。(5)流行病学。在群体水平上研究寄主-病原-环境条件三者相互关系的学科。以病原生态学为基础,定量调查与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和传播密切相关的因素,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依据若干最关键的因素数据建立预测病害流行的数学模型,供实际预测预报之用。(6)抗病性。研究内容包括植物抗病性和病原物致病性的变异机制和遗传规律,人工诱导植物以增强其抗病性,或采用杂交方式将抗病基因组合于某一农作物品种等。80年代以来运用遗传工程解决植物抗病性的工作发展迅速(见植物抗病性)。(7)病害综合治理。鉴于采用单一措施预防或治疗一种病害往往效果不大,防治措施的研究正日益着重于综合治理,以恢复或保持生态平衡,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的目的(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和前景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如病原学的研究是采用生物学显微制片技术,通过微生物学和医学中常用的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等程序,完成科克氏法则验证。抗病育种的研究要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和数学统计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电子计算机在植病流行学上的应用,为进行病害流行因素之间关系的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使病害流行的预测预报更加迅速准确,综合治理措施更为合理,对病害生态体系的研究更为深入;另一方面是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已可使许多植物病理现象和植物的抗病或感病机制从分子水平加以分析研究,并运用遗传工程进行抗病育种。现在,植物病理学还在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形成新的学科领域,如种子病理学、植物收获后的病害研究等。在防治手段方面,生物防治将有广阔的发展余地,而化学防治将趋向于研究和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治疗剂和抗性激发剂等

植物学报好投吗

核心期刊。自己投的话半年到一年。代理投的话三个月到半年

1 内容范围:《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 2 投稿:初稿需一式二份(图版、照片必须原件)或网上投稿均可。作者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专家1—2名,也可以推荐3—5名非作者单位的审稿人。投稿时作者务必填写《西北植物学报》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与代理授权书(本刊网站下载)寄编辑部,同时作者须支付审稿费100元(英文150元)。 3 来稿信息要求: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并在篇首页页脚注明论文的基金项目:包括基金来源名称及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学历、学位(或在读研究生)、职称 (博士生导师、院士)及所从事的专业方向。通讯作者姓名、学位、职称、研究方向。 4 打印要求:来稿请用5号字隔行或倍行距打印,标点符号力求正确。外文字母大、小写必须分清,数字或符号的斜体、上下标必须标明。凡文中首次出现的植物属、种名须附拉丁文学名(斜体)并核对无误。 5 说明:为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全文 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和中国台湾 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付给。稿件一经刊出,将赠送样刊2本和抽印本若干。 来稿请寄: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西北植物学报》编辑部(712100)写 作 要 求1、题目与标题:论文题目务求简明、确切、新颖,与文章内容一致,不用副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且中、英文题目表述要一致。题目请勿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中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 , ; 2, , ……, 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3级。2、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应完整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包含研究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控制在200—300字),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中、英文摘要下方应分别列出相对应的关键词3—8个。3、引言:简要评价国内外有关本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进展和未解决的问题,说明本研究的目的。4、材料与方法:植物名称在文中首次出现要注拉丁文学名,实验方法若与前人所用相同,只需注明文献;有改进之处须交代清楚;若为新方法要详细说明。5、结果与分析:图和表要求清晰,具有自明性,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示,对图表的分析说明和归纳要叙述准确、层次清晰,符合逻辑关系,但文字部分应避免罗列与图、表重复的数据叙述。图用电脑绘制,大小要适中(半栏图宽≤ cm,通栏图宽≤ cm),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例差异明显,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整幅图版要求照片排列整齐,按宽15 cm、高≤20cm,图版说明要具体、准确。表采用三线表设计,表题明确。图、表内容应与正文相一致,图题、表题以及图表的横竖项目、注释均采用中英文对照。量和单位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要规范。6、讨论:重点突出,观点鲜明,密切结合本文结果和前人研究结果,明确说明本研究的创新点并进行论述。避免简单重复实验结果或缺乏依据的过远、过多的推论及泛论。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发表的资料,按文献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标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请查阅本刊最新版本。

园艺类中文核心期刊表 (一级)1 园艺学报 2 果树学报 3 中国蔬菜 4 中国南方果树 5 经济林研究 6 北方园艺 7 中国果树 8 热带作物学报 9 食用菌学报

  • 索引序列
  • 植物病理学报难投吗
  • 植物病理学报官网投稿
  • 分子植物病理学报
  • 植物病理学报怎么不能投稿
  • 植物学报好投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