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东南亚文学类期刊

东南亚文学类期刊

发布时间:

东南亚文学类期刊

网上没有南国文学期刊的官网,它应该不是正规刊物

《儿童文学》,历史悠久了,而且经久不衰《萌芽》《花火》什么的期刊应该也算吧,但是文字方面不如儿童文学那么深刻《最小说》也是的,比较新潮,而且不局限于文字,也有比较深刻的,但是总体上内容很杂不过,不知道你说的文学期刊是指什么类型的,你能再说详细点吗?文学期刊还是很多的,不知道你要种

如果你说的核心期刊,是期刊界通常说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中的话,那么这个期刊不属于核心期刊*%253f%25e4%25b8%259c%25e5%258d%2597%25e4%25ba%259a%25e7%25ba%25b5%25e6%25a8%25aa*%253f%25e4%25b8%259c%25e5%258d%2597%25e4%25ba%259a%25e7%25ba%25b5%25e6%25a8%25aa%7c%e4%b8%9c%e5%8d%97%e4%ba%9a%e7%ba%b5%e6%a8%aa

不是核心期刊,而且杂志也不杂的,我看过~~

东南法学期刊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 法学家 10. 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 河北法学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问题一:全国法学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哪些可以免费投稿?谢谢! 法学核心期刊可以提供,免费投稿的很少。 法律类核心期刊表 1、法学研究 2、中国法学 3、法学 4、法商研究 5、政法论坛 6、现代法学 7、中外法学 8、法学评论 9、法律科学 10、法制与社会发展 11、法学家 12、比较法研究 13、环球法律评论 14、当代法学 15、法学论坛 16、政治与法律 17、河北法学 18、法学杂志 19、法律适用 20、行政法学研究 21、中国刑事法杂志 22、人民司法 23、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改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4、人民检察 25、知识产权 26、中国法医学杂志 27、中国司法鉴定 问题二:想了解一下,法律和法学的核心期刊有那些啊? 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 法学家 10. 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 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此外,在综合类核心期刊上也经常刊登高水平的法学论文。以下是综合类核心期刊: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1.晋阳学刊 92.四川师范大学学......>> 问题三:法学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核心期刊网上有各种版本,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差不多是那些。 问题四:法学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②公开发行的法学期刊指有公开刊号、公开发行的以刊登法学论文为主的刊物,包括区内的《检察理论与实践》、《广西法治日报》、《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和区外的类似刊物处《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公安报》等。③知名期刊包括:《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当代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法学》、《现代法学》、《法律科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黑龙江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法制与社会发展》、《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行政法学研究》、《法学杂志》、《中国司法》、《人民司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地方版除外)、《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河北法学》、《内蒙古社会科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学论坛》、《河南社会科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疆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政治与法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湖南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④权威报刊是指《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理论版)》。 这些都是核心的法学期刊,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如果帮助到你了 请采纳 谢谢 问题五:法学核心期刊有哪些 核心期刊“‘’”包括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中外法学》清华法学》 问题六:本科生可以发表的法学核心期刊有哪些? 只要文章写的好,不怕没杂志发。介绍三个期刊: 政治与法律,河北法学,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第一个是双核心难发点,后面两个稍容易些。 可以进我的空间咨询我 问题七:有哪些著名的法学期刊 《河北法学》,《法学评论》,《前沿》也有法学的文章 问题八:谁给介绍一下我国比较权威的法学期刊有哪些? 三大权威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 其他的核心期刊有《法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中外法学》《现代法学》《政法论坛》《人民检察》《环球法律评论》《当代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学杂志》《法律适用》《法学论坛》《法律科学》《政法论坛》《法学家》《政治与法律》《法制与社会发展》《河北法学》《华东政法学院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知识产权》等 问题九:求国家级法学期刊列表! 国家级法学核心期刊前十名一般是: 1.法学研究(社科院法学所)2.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 3.中外法学(北大) 4.政法论坛(中国政法) 5.现代法学(西南政法) 6.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 7.法学(华东政法) 7.法律科学(西北政法) 8.法制与社会发展(吉大) 9.法学评论(武大) 10.环球法律评论(社科院法学所)

1. 论科技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河南法学,1992年第2期2. 对“孤立的个人”的理解,法学学刊,1992年第4期3. 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罪的行为本质,检察学文选,1993年第10期4. 关于自诉案件几个问题的探讨,法学学刊,1993年第4期5. 论公司犯罪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3期6. 商业受贿罪的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1期7. 公司犯罪定罪与量刑,中国检察报,1995年4月4日8. 论刑法条文结构改革,法制日报,1995年5月25日9. 论刑法分则立法形式的选择与协调技术,现代法学,1995年第6期10. 论刑法改革的必要性,湖南法学,1995年第3期11. 论刑法分则各种立法渊源的协调技术,贵州法学,1995年第5期12. 谈发票犯罪,检察日报,1996年12月2日13. 刑法分则条文语言表述的规范化是,江西法学,1996年第1期14. 论发票犯罪,法学学刊,1996年第3期15. 论刑法分则条文立法技术的完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16. 发票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法律函授,1996年第3期17. 论市场经济发展与刑法变革的必要性,载《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研究》文集,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18. 新刑法对三个口袋罪的分解,云南法学,1997年第3期19. 评新刑法的立法技术,法律函授,1997年第5期20. 无罪推定与我国刑事诉讼,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7年10月版21. 简论贪污贿赂罪立法的特点,中央政法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22. 论罪名解释权的归属,载《新刑法典的理论与实践》文集,重庆出版社1998年12月版23. 关于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的几点异议,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24. 论死刑执行程序的适应与完善,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25. 对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几点思考,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26.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27. 评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论,法学评论,2000年增刊28.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29. 对代销商在售机过程中犯罪行为的处理,经济与法,2000年第6期30. 论简易程序中被告人的选择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31. 人权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载《证据学论坛》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的年12月版32. 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立场看中国的死刑问题,载《刑法学研究精品文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33. 略论扰乱电信市场的犯罪,天津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34. 评我国1999年刑法修正案,载《新世纪刑法新观念研究》文集,人民法院出版2001年第4期35. 简易程序的正当性研究,《刑事法评论》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8期36. 设立中国式辩诉交易的设想,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37. 论黑社会犯罪的刑法完善,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38. 补强证据,载《证据学论坛》第3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0月版39. 论刑事简易程序的审判方式,政法论丛,2002年第2期40. 刑事简易程序价值论,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41. 论刑事简易程序中的被告人异议权,云南法学,2003年第6期42. 公诉与自诉关系研究,刑事诉讼前沿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12月版43.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44. 比较法视野下的警察出庭作证,犯罪研究,2004年第2期45. 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基础,西南法学,2004年5月号,吉林出版社2004年5月版46. 简易程序审判方式比较研究,司法审判动态与研究第6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版47.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48. 各国民众参与检察的实践,检察日报,2004年11月5日49.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50. 司法潜规则导致司法腐败,法治内参(机密,供厅局级以上领导阅),2005年第7期51. 再审程序之老调重弹,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52. 口供不含辩解,北京日报,(理论版),2005年7月4日53. 美国乞讨者的权利及其限制,人民法院报(域外法制,)2005年7月8日54. 不人道是废除死刑的充足理由吗?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55. 教育改革与人性解放,学术探索,2005年第4期56. 反思司法潜规则,政法学刊,2005年第4期57. 人道对死刑的诘难,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58.我在美国法庭上看到的陪审团,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7期59.从政坛流星高勇的学术辉煌说起,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60.检察改革中应当处理的五大关系,《检察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61.论民众参与检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62.质疑“法盲可以当法院院长”的立法,法治与社会,2005年第6期63.评我国辩诉交易的实践,《刑事法判解》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版64.让佘祥林成为中国的米兰达卡片,《律师文摘》,2005年第4辑65.论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明理学刊》,2005年第4期66.中美陪审制度比较,《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5期67.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诉讼法学研究》,2005年总第10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0月版。68.陪审制度与基本政治伦理,《安徽大学法学评论》,2005年总第5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69. 侦查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重庆社会科学,2005第5期70. 向胡耀邦同志学习如何对待冤假错案,学习月刊,2005第10期71. 死刑复核,应从秘密走向公开,检察日报,2005年11月7日72. 中美律师资格制度比较研究,法治论丛,2006年第1期73. 论诉讼及时原则,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74. 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2月下75. 美国被指控者律师帮助权的百年历程,律师与法制,2006年第3期76. 霸道的校规与遥远的宪法,人文论坛,2006年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77. 美国科罗拉多州法官优选制度及其启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78. 美国的律师资格与律师考试,学习月刊,2005第12期79. 和谐社会:和而不同的社会,载《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月版80. 西方防止媒体审判的五种方式,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2期81. 媒体监督司法的底线权利,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3期82. 世界死刑立法和司法的最新动向,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4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83. 美国陪审团审判观察,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5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84. 借鉴美国经验防止法官腐败,学习月刊2006年第12期。85. 行贿人揭发对合的受贿犯罪应认定为“自首并立功”,检察日报理论版,2007年4月9日。86. 兰成长案引发的思考,青年记者,2007年第3期87. 隐姓瞒名: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载《证据学论坛》第12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88. 论盘查的法治化,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89. 目前应否对贪污贿赂罪废除死刑,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月上90. 国际社会对待性交易合法化的态度,检察风云,2008年第1期。91. 澄清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几点误解,法制与新闻传播,2008年第2辑92. 论记者拒证权,证据科学2008年10月第16卷,第5期。93. 法院该如何对待“负面舆论炒作”,青年记者2009年第16期。94.“群众的感觉”与死刑司法中的人道关怀,《中国诉讼法判解》第7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95. 国际准则视野下的媒体与司法关系基本范畴,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96. 律师媒体宣传与司法公正,《全球传媒学刊》2010 年第2 期,第1---5页。97. 论残疾人就业优先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98. 评《刑事诉讼法(草案)》证据部分,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61-68页。99. 论看守所立法,时代法学,2012年第2期。100.司法公开的国际发展趋势,刑法前沿问题研究,2012年卷。101.英国庭审录音录像改革的新动向,法治研究,2013年第1期。102. 围观杀人:美国死刑执行的示众与电视直播,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03.犯罪记录查询模式比较研究,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104.李尔本案与沉默权的确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05. 庭前会议制度的实施难题与解决方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06. 美国联邦证据法的制订与修改,孙长永主编:《刑事司法论坛》2013年第1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12月版。107. 美国地方法院关于本拉登的尸体解剖照片是否应当公开的裁判,司法评论,2014年第2卷108.罗斯法院信息公开法的立法与实施,人民法院报,2014年7月25日第8版。109. 媒体采访监所的法治化,新闻春秋,2014年第3期。110.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6期。111. 未决在押人员羁押表现评鉴制度的实证考察,中国监狱学刊,2014年第5期112. 论侦查耳目的法治化,东南法学,2014年第2期113. 论司法公开的及时原则及其实现机制,时代法学,2014年第5期114. 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公开宣告制度,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15. 保障人权视野下的看守所立法,中国法律评论,2014年第4期116. 检务公开的救济:依据、主体与方式,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第5期。117. 中国看守所的医疗社会化改革,云南法学,2014年第6期118. 检务公开评估指数设计探索,长江论坛,2014年第4期119. 最大限度公开原则下的检察机关“工作秘密”,阴山学刊,2015年第1期120. 场所公开视野下的检务公开窗口建设,天津法学,2015年第1期121 .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建议性陪审团,财经法学,2015年第1期122. 检务公开中的最大限度公开原则,岭南学刊,2014年第6期123.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5年第1期。

东南大学法学院的确是后起之秀,但是发展非常快,2011年全国法律核心期刊论文数目 全国第13超越很多老牌法学名校,尤其是宪法、行政法、刑法核心期刊发文数全国前5。。。。院长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点比很多老牌法学院校都强,如果你想就业好,东南法学不错,如果你真心是喜欢学术,那么东南还差点,但是东南法学院这几年发展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今年学科评估一定会有大的排名进步

东南亚主题论文

东南亚地区形势中国东盟资讯网 [关键词]东南亚 东盟 经济与政治 国际关系一、 经济1、走出金融危机,步入新的经济增长期。经过10年的努力,东南亚国家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重新步入新的增长时期。从一些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各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已经恢复或者超过1997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在1996年,即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年,东南亚10国的GDP总量为7254亿美元(按当前价格计算,下同),1998年大幅度下降到4725亿美元,2005年已经达到8843亿美元,已经略为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印尼和泰国在金融危机前的1996年,GDP总量分别为2273亿美元和1821亿美元,金融危机后第一年(1998年)分别下降到978亿美元和1127亿美元,到2005年,印尼已经略为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达到2802亿美元,泰国则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为1762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和外资是东南亚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两个方面均已经恢复或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1996年,印尼和泰国的出口总额分别为538亿美元和558亿美元,1998年则下降到488亿美元和494亿美元,到2005年则分别上升到856亿美元和1096亿美元。再看外资的情况。在1996年进入东南亚10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为258亿美元,2000年时下降到低谷,只有86亿美元,此后逐年恢复,到2005年达到380亿美元,远远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东南亚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国国内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有利的国际和地区经济环境,尤其是东南亚的两翼,印度和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带动东南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指标(2005年)国 别 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前价格计算) 商 品 贸 易 (亿美元)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量总额(亿美元) 人均(美元) 出口 进口 进出口总额 (百万美元)文莱 25751 柬埔寨 404 印尼 1278 老挝 479 马来西亚 5008 缅甸 199 菲律宾 1154 新加坡 26880 泰国 2720 越南 635 东盟10国 1582 12248..9 资料来源:根据东盟秘书处提供的统计资料整理。2、近期和中期经济前景乐观。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从2002--2006共五年的时间里,东南亚整个地区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估计可以达到。在上一年,越南和柬埔寨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老挝的经济增长情况也超过了预期,与这三个国家相比,4个老东盟成员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则要逊色一些,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高油价、坚挺的利率等。印尼经济去年虽然面对高通胀率和高利率等不利影响,但仍然取得了的增长率,政府当局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抑制通胀率和降低利率,有助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好转,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可以达到7%以上。泰国在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估计为,主要得益于公共投资的温和增长与出口的快速增长,泰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在2007年可以提升至。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在去年为,今年预计为,私人投资和出口的增长,以及第九个马来西亚发展计划启动而带动的公共消费的增长,是推进马来西亚增长的主要动力。菲律宾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2006年为5%,主要是受农业歉收的影响,如果年成好,农业能够增产和增加投资,在2007年估计可以达到。受强劲的电子产品出口和国内需求持续恢复的刺激,新加坡经济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大大超过亚洲开发银行原来预期的。在去年和今年,越南可以达到8%以上的增长率,柬埔寨为,老挝在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今年预计为。据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的研究,从中期看(2006--2010年),只要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印尼的经济增长速度估计可以保持在6%左右,泰国则在5-6%之间,马来西亚约为,菲律宾约为5%,越南则仍然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今后几年的平均增长率估计可以达到,老挝估计为6-7%,柬埔寨为6%,新加坡则会维持在之间。与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的估计基本相同,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组织的专家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前景的估计也是比较乐观的,他们认为,今后几年地区和和经济形势向好,全球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之间,经合国家为2-3%之间,中国则高达9-10%左右,油价则稳定在50-60美元之间,从而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详见下表)。东盟国家经济形势预测2005(a) 2006(b) 2007(c) 2008(c)文莱:经济增长率(%) - - -通胀率(%) - - -柬埔寨:经济增长率(%) -通胀率(%) -印尼: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通胀率(%) 老挝:经济增长率(%) 通胀率(%)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通胀率(%) 缅甸:经济增长率(%) 通胀率(%) 菲律宾:经济增长率(%) - 通胀率(%) - 新加坡: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通胀率(%) 泰国: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通胀率 越南:经济增长率(%) - 通胀率(%) - 、实际数据;b、估计;c、预测。资料来源: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组织编辑出版的东南亚各国国家报告整理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出现两个亮点,那就是越南和印尼。在2006年,经过11年的谈判与努力,越南终于成为WTO的第150个成员。在过去5年,越南的经济总量几乎翻了一番,过去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2006年为,10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是亚洲国家中除了中国之外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许多经济分析家预测,越南加入WTO之后,将进一步促进越南外贸的增长和加速外资的进入,其经济增长率甚至有可能超过中国。即使是在加入WTO之前,进入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大大超过其东南亚邻国,包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一些经济分析家还指出,由于越南加入WTO之后,与各成员国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使外资在越南感到更加安全,而在另外一些东南亚国家,却出现了不利于外资的一些迹象,这就会使得一些原本在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外资也会进入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其他东南亚邻国相比,越南还有一个更加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说是更具竞争力的地方,那就是越南拥有大量的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据日本国际贸易组织在2006年的统计,越南劳工的最低月工资仅为50美元,比其他亚洲邻国要低得多,印度为74美元,印尼为92美元,菲律宾为135美元,泰国为110美元,中国南方为92美元。 在2006年5月15日至6月29日,越南第一届国会第九次会议在河内举行,会议批准了《2006--2010年越南社会发展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为越南基本建成现代化工业国家奠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2000年的倍,5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力争达到8%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050-1100美元(按照现行价格计算)。印尼近年来虽然遭遇许多天灾人祸,但经济形势却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强劲的出口和私人消费的刺激下,加上低利率的支撑,印尼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出口快速增长是支撑印尼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据印尼统计局的统计,在2006年上半年总出口量达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其中以未加工的原料占的比率较高。在上半年,棕榈油、煤炭、树胶及其产品的出口增长最快的,占整个上半年出口总量的。在2006年8月,煤炭出口量比上个月增加46%,出口价格增加;棕榈油出口量增加30%,价格增加,树胶出口量增加;价格增37%。外资是促进印尼经济复苏的另一大发动机。近年来,进入印尼的外国投资出现恢复的势头,据印尼投资管理委员会的统计,在2005年,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18%,达到139亿美元,而邻国马来西亚只有22亿美元。同年,国内投资增加300%,达157万亿印尼盾(约173亿美元)。《亚洲在线》的记者这样写道:"强劲的出口和经济增长刺激印尼股市指数增长了55%,成为全球第三大最活跃的股票市场。尽管这个国家被人们称为恐怖主义的避难所,政府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总的而言,这个国家的政治已经趋向稳定,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得到改善,印尼有可能为2007年的整个地区经济与政治稳定带来积极利好的因素。" 笔者认为,今后几年印尼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这些条件包括:苏西洛政府基本上消除了危害政治稳定的各种隐患,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了政权;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尤其是实现地方自治,将极大地调动各个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一些资源丰富的外岛地区将有可能首先起飞;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印尼许多潜在的优势将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的动力,如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等等。二、 政治近年来上台的新领导人,包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印尼总统苏西洛、马来西亚总理巴达威,已经逐步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他们的统治艺术逐渐变得娴熟,驾驭国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逐渐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担任第二届国家领导人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和柬埔寨政府首相洪森在政坛上可谓驾轻就熟,如鱼得水。越南共产党加快了干部年轻化的步伐,党政领导人又出现了新面孔。泰国发生了没有流血的军人政变并且迅速成立了过渡时期的政府,军人政府答应会尽快举行新的选举,把政权交还给文官。缅甸军人政府在迁都之后,与外界的交往更加具有了神秘的色彩,最近又传闻在高层领导人之间出现不和。2007年的东南亚政治有两大热点值得关注,即印尼和泰国。观察东南亚政治,首先还是要看印尼,作为东盟的最重要的成员国,如果印尼实现了政治稳定,整个东盟和东南亚地区也就基本稳定了。苏西洛总统执政已经两年,在他执政期间,经济逐渐走向复苏,随着亚齐问题的和平解决,地方分裂势力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苏西洛在内政与外交各方面均逐渐走向成熟,人民已经接受了他。印尼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在2006年10月举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苏西洛政府的满意度达到67%,同一家机构在上一次(2006年4月)的一次民间调查结果中,民众对苏西洛政府的满意度只有55%。 民众满意度的提升对苏西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苏西洛所在的政党民主党(DPR)在国会中是少数党,民众满意度的提升表明他的执政基础得到了巩固,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外国分析家认为,苏西洛政府的民众满意度提升主要源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困扰印尼中央政府的亚齐问题得到了和平解决;二是他在反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得到了人民赞赏。但是,人民对他的支持并不是永远的,也并非无条件的。2007年是其执政的第三个年头,这是一个关键的一年,人民继续支持他的条件,是他能否继续促进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改进社会福利。今后几年,对苏西洛政府的考验可能来自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消除贫困。印尼经济近年来虽然能够保持平衡增长,但是,政府在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减少贫困方面却乏善可陈,受到广泛的批评。反对派批评道,苏西洛政府曾经许诺要在任期内使贫困率有显著的下降,但是,现在他的任期已经过半,这方面却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印尼22000万人口中,目前仍然有42%的人每天收入只有1-2美元。 因此,如果在近年内,苏西洛政府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摆脱贫困,人民在下一届大选时,就会以选票来发泄自己对现政府的不满,苏西洛连任的可能性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如果苏西洛政府能够在最近两年内在经济上取得突出的成绩,实际上就是为竞选连任下一届总统作了最好的准备。二是如何赢得2009年大选。按照印尼的宪法,印尼将在2009年选举新一届的总统和进行国会改选。苏西洛政府的现任副总统卡拉可能是苏西洛竞选连任的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卡拉是现在的国会中最大政党专业集团的主席,苏西洛请卡拉出任副总统,与国会中最大的政党结成执政联盟,从而壮大了执政力量。但是,在另一方面,卡拉也对苏西洛形成了很大的掣肘,因为苏西洛所在的政党民主党是一个小党,而专业集团是一个制度化程度很高的老党,如果卡拉不配合,苏西洛便很难有所作为。卡拉和他领导的专业集团是否合作,不仅对现任政府如何运作有重大影响,而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009年大选。印度尼西亚大学政治研究中心资深学者Eep Saefulloh Fatah 认为,"卡拉是一把双刃剑"。"掌握了专业集团,是苏西洛--卡拉政府重要的政治资源,卡拉领导的专业集团,离开了与斗争民主党结成的民族联盟,投向支持政府的人民联盟,民族联盟因此散伙。专业集团在国会是支持政府各种措施的最大力量,包括不受民众欢迎并带有高风险的政策, 比如说抬高燃油价。专业集团联合其它支持政府的政党,使斗争民主党和民族使命党变成边缘化和没有力量的反对派。卡拉证明了他拥有重要的政治资源, 而且他还是领导者。这一资源扩大和增强了政府在国会的政治地位。但是,这并不是免费的反而是昂贵的。……从政治上,苏西洛更需要卡拉,而不是相反。对苏西洛来说,卡拉是双刃剑,一刃对着政府的政治对手,另一刃却对着苏西洛自已。卡拉对苏西洛是重要和有用的政治资源,但也是必须警惕和危险的政治威胁。从特殊的政治地位来看,卡拉是苏西洛最好的搭档,也是2009年大选有潜力的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谈的不是卡拉个人,而是他背后的政治资源。卡拉个人在2009年大选,可能并不太有希望,他也不是苏西洛的竞争对手,但是,作为专业集团的'驾驶员',卡拉是苏西洛的最大威胁和民主党的绊脚石。"三是如何应对在地方自治的过程中出现的权力再分配,在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根据新的有关法律规定,印尼各级地方政府首长均通过选举产生,实行地方自治。到2008年年底止,将在33个省、354个区和91个市举行地方选举。从2005年1-6月,已经举行了213场地方选举,包括7个省级选举和216个区与市级选举。从2005年6月开始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2007年将在另外7个省和78个区、市举行地方选举。在地方选举中,传统的民族主义政党占有较多的优势,伊斯兰政党则稍逊一筹。竞选各方并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个人的形象和魅力在竞选中仍然发挥主要作用。迄今为止,在已经举行的地方选举中,专业集团是主要的赢家,它赢得了约三分之一地方首长席位,但专业集团主要是在印尼东部地区取得了胜利,而在爪哇的政治心脏地带却没有明显的收获;斗争民主党在几个重要的地区有较大的收获,包括西苏门答腊、北苏威拉西、中加里曼丹、东爪哇的重要城市泗水、马鲁古的安邦;在伊斯兰政党中,只有正义党(PKS)表现比较突出,在首都雅加达特区管辖下的一个郊区城市-德波市(Depok)取得胜利。各个政党在地方选举中的权力分配也大致反映了这些政党在全国的力量对比关系。泰国军人政府是东南亚政治的另一个热点。2006年9月19日,泰国军方发动了泰国近代历史上74年来的第18次政变。已经长达15年没有干预政治的泰国军方又重新走向政治舞台,掌握政权。泰国军人有干预政治的传统,但是,这个传统在1992年民主运动之后中断了,从此,一直是由文官执政,在这10多年时间里,军人没有再跑到前台来干预政治。许多研究泰国问题的学者据此断言,泰国已经结束军人执政的历史,军人告别政坛,回到军营中去,泰国政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民主的时代。上述判断的最大失误,就是低估了泰国军人干预政治的能力与传统,过高估计了泰国民主政治的力量与稳定性。在泰国政治发展史上,泰国军人一直有干预政治的传统,而民主的基础却非常脆弱。不管是民主政体还是君主立宪政体,抑或是军人政体,都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的一种方式,当统治阶级没有办法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维持自己的统治时,就一定会改变治理的方式。在泰国,当民主派与他信政府的对立发展到势不两立时,军人出来收拾局面,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军人执政虽然名声不好,但总比国家与社会失去控制和处于无序的状态要好得多。在成功地夺取政权之后,由军方领导人组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表示,给他们一年的过渡时期,以恢复国家的团结和制定新的宪法。军方迅速组成了以前退休将军素拉育为总理的过渡政府,从该政府在最近几个月的表现看,内政方面差强人意,外交方面则很难有所突破。军方表示,将在2007年底重新举行大选,以选举产生新的文官政府,恢复民主政治。西方分析家认为,"泰国政治前景仍然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泰国军人政权面临如下三大挑战:1、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军事政变及素拉育政府最近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开始对外资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外商抱怨军人政府的经济政策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邻国越南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上升,估计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外资会对泰国持观望态度,原本打算去泰国投资的资本有可能会流向越南。外资一旦减少,必然会对支撑泰国经济的另一个支柱――出口产生严重影响,这样一来,泰国经济能否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就值得怀疑。2、他信前总理的社会基础-农民是否接受军人政权。前总理他信之所以能够连选连任泰国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支持,所以,有一些学者把他信与反对他的民主派之间的斗争形象地比喻为农民与城市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军人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并没有解决上述利益冲突,而只是掩盖了这种冲突,一旦进入正常状态,这种利益冲突还会爆发。因此,军人政权面临的一大考验,是如何安抚严重不满的农民。3、民主派是否继续保持沉默。从本质上看,军事政变和军人政权与民主政治是水火不相容的。泰国的民主力量当前没有与军人发生直接的冲突,是因为他们在反对他信的过程中事实上与军人结成了同盟,他们在长达一年的抗议示威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的,军人在一夜之间就实现了。军事政变这种手段是民主派不能接受的,但是,军事政变所达到的目的与民主派所追求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把他信赶下台,因此,民主派容忍和接受了这一现实。然而,民主派不会长期容忍这种现状,如果军人当局不能兑现原来许下的诺言,即尽快还政于民,那么,民主派一定会重新走向街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民主派与军人对立的一幕又将重现。 正如一位西方分析家所说的:"泰国政治目前趋于平静,但国家仍然处于分裂的状态,素拉育将军不得不在两个方面同时作战。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他们是他信的坚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是城市中产阶级,他们走向街头举行各种抗议活动,直接导致他信的下台。……然而,有迹象显示,公众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民主运动人士呼吁军人当局全面取消军事管制法(目前为部分撤消),但是,军人当局声称,只有当威胁和平与稳定的因素全部消除之后,才能全面取消军事管制法。国家安全委员会(CNS)还面临着失去他信的反对者的强烈支持的危险,因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没有采取有效行动以调查他信及其联盟的腐败行为。"三、 国际关系在地区内部关系方面,东盟正在加快内部整合的步伐,《东盟宪章》估计在今年年底在东盟首脑会议上将正式出炉,这部宪章如能顺利通过,将对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东盟将放弃过去实行了40年的"东盟方式",转而实行欧盟模式。在地区外部关系方面,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已经连续举行两届的东亚峰会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哪些效果;二是日本与中国在东南亚争相扩大自己的存在和影响力。1、 东亚峰会。由东盟发起并且主导的东亚峰会已经连续举行了两届,第一届东亚峰会在2005年12月1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通过并发表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和《关于预防、控制和应对禽流感的宣言》。参与这次会议的有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6个国家。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合作,增进友谊,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舆论认为,这是亚洲一体化进程中"分水岭式的事件"。2007年1月15日,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开幕。上述16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人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迄今为止,以东盟为主导的地区合作形式包括: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地区论坛、三个10+1(即东盟分别与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合作)、10+3(即每年在东盟非正式首脑会议之后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首脑会议)、欧亚会议、东亚合作高峰会议(简称东亚峰会)。这些会议形式上看起来非常热闹,各国领导人忙于出席各种会议,热衷于首脑会晤,频繁地发表连篇累牍的合作宣言和文件,但是,冷静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合作形式真正收到实效的却很少。东盟为什么对举行这些会议那么热心而且乐此不疲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东盟内部缺乏凝聚力。长期以来,东盟内部的合作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非常热闹,但真正收到实效的则不多,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从1992年提出到今,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但东盟内部贸易的比重却一直无法提升,总是在25-30%左右徘徊。东盟内部的安全合作也很难真正开展,因为东盟内部缺乏信任,互相猜疑。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就曾经说过,新加坡与东盟外部的国家的合作比与东盟内部国家的合作要容易得多。这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东盟内部缺乏合作的动力与诚意。第二,东盟担心被边缘化。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浪潮中,东盟担心被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所取代,东盟对美国和日本也保持戒心,因此,东盟希望牢牢地掌握地区合作的主导权,用这些机构和会议来束缚其他大国的手脚,让各个大国愿意而且乐于接受东盟的各种安排。由于东亚地区的大国缺少互相信任,彼此相互猜疑,因此,东盟这种角色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接受,并且被一直被奉为领导者。然而,随着地区合作进程的深入,加入地区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东盟这位司机会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难于驾驭地区合作这列正在飞速前进的列车。早在第一届东亚峰会举行前夕,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就表示了这种担心,"东盟这个代表本区域经济体的声音,以后还会有人重视吗?""诚然,随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经济引擎的开动,东亚经济将是接下来一股强大力量。然而,东盟在同东亚其他国家洽谈时,作为一个共同经济体的力量,将远远超越10国各自进行谈判的能力。作为彼此的左邻右舍,东盟日后的整体发展也就取决于成员国是否能相互依存、扶持和信任,以同其他强大经济体竞争。东盟标志上紧束在一起的稻穰一旦松梆分散,必然会被刮起的大风吹得无踪影。" 现在看来,东盟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更多请进下面的网站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众所周知,南海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中国的心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在南海几番动容,演绎了西沙的交响、南沙赤瓜礁的长号。此后,我国“一心一意谋发展”,“搁置”了主权之争。而在上半年,周边国家的挑衅使这个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我国渔政船多次遭外国军舰的威胁,多起中国渔民被非法扣留,2月中旬菲律宾国会将我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海礁划为其领土,三月五日马来西亚总理登陆我国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和光星仔礁以宣示马对这些岛礁的“拥有主权”,越南更是明占我南海岛屿……面对如此多的周边国家对我国南海片区的肆虐,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对此问题应理性对待,以大局为重,不可轻言出兵。看过凤凰台有关南海问题的一期论讨节目,节目中分两派:主战派和主守派。主战派个个义愤填膺,其中更有气得说话都扯到“天朝大国的耻辱”了。而主守派多是年轻大学生,都是主张“理性分析”,却都被在场许多人“炮轰”。似乎只有出兵南海,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果真如此吗?我倒认为“主守派”的观点符合中国当下的国情。对于南海,我想每个中国人都是想夺回我们的主权,不再让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强占。但为什么大多数人要如此情绪化?只要一谈到类似的“越南滚出去!”&ldquo,状物作文;中国的军事力量无可比拟”便掌声雷动,但一旦谈到“我们应以长计议”、“中国的远洋作战能力还不成熟”、“南海问题牵涉到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利益”时,便几乎骂声一片。“我们还会怕小越南?”、“中国的军事肯定还有隐藏的!”似乎一旦不打仗就等同“懦弱”、“重走清政府路线”、“就不算是个中国人”云云。但你要想通过武力解决南海问题的话,你考虑了世界大国的虎视眈眈吗?你考虑了国际舆论吗?你考虑了战争导致的后果吗?就算真的要打,那么理性冷静地听完“不该打”的分析后再表达意见而非别人一张嘴你就搬出“不敢打是懦夫”的口号来吧?我去了凤凰论坛、军事论坛、铁血社区等了解更多关于南海问题的情况,发现网友基本观点都更偏向主战派。一有说要“统筹帷幄”的就会被一群“愤青”围攻,甚至被骂脏话。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想起梁文道先生在《快周刊》和《明报·笔阵》上发表的文章中的谈到过的“雪耻型民族主义”。中国人永远忘不了我们的百年国耻,同时也怨恨着瞧不起中国的人,于是想方设法寻找认同感(有点像孟实先生说的“人的对象化”)于是战争成了他们心目中“宣扬天朝国威”的不二选择,而政治手段和理性冷静、统筹帷幄在他们眼中仅仅是“没骨气”、“纸上谈兵”、“等死”的表现……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因为慈禧曾假借“中国以和为贵”来包装过她的私心后,“和”便成了一个虚伪的代名词?总是讲“中国打仗,缺的就是”的所谓“爷们”你们内心的民族主义和精神必须以这种途径实现吗?也许从中国与周边国家就南海问题引发的各种国际关系变动,可以看出许多军事玄机。我想,如果一个民族长期处在非理性的仇恨中、“雪耻心理”中的话,我想这会是这个民族的悲哀!对南海问题同样需要理性。在南海争端中,美国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外角色.中国欲解决南海问题,首先必须排除或者尽量减少美国在此区域的干预和对我国在南海行动的阻挠.在地缘经济、政治战略的影响下,出于对海上贸易通道、南海油气资源等的考虑,美国积极干预南海问题.美国通过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合作,加强在此区域的军事存在,争取在此地的安全主导权,以南海问题为契机打压中国的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合作展开的军事演习更显频繁,中国南海的周边环境急剧恶化.中国的崛起必将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排挤美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因而美国与东南亚的军事合作,其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是十分明显的.而南海相关国家也正好借美国之力打压中国,双方于是一拍即合.但是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上政治大国地位的确立是无法遏制的,美国急需中国在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对其予以支持.因此,中国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当由如下构成:1.尽可能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排挤美国在此区域的势力;2.在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反恐等重大外交事件上对美国予以合理的支持,以要求其在南海问题上对我国的支持.同时,对于日本,则应在外交上承诺保证其南海贸易航线的安全,以此力争其对南海问题上持中立态度.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从这一点说,我们发展海洋军事力量,建造大型水上作战舰艇、建造航母的确已是燃眉之急.军事上的支持对于此类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外交谈判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我国在南海问题相关谈判中的最主要目标是确立中国对南海岛屿的主权.我们必须加大外交斡旋,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以支持其对南海资源的开发为诱饵,逐一展开对南海相关各国的外交攻势,力求通过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迫使其对南海主权归我的外交要求达成妥协.增强中国军力 ,保证航线的安全 .首先,应加快建设航母、新型核潜艇和大型海上作战舰艇,加强远洋作战能力.综观二战以来海战经验,以制空权夺取制海权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以中国目前的海空军实力,尚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完全无法与美国抗衡.一旦美国介入南海事端,则中国将处于极端劣势的地位.其次,中国若对东南亚相关国家中的某一国发动战争,考虑到唇亡齿寒,相关国家极有可能相互联合,共同抗击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而美国、印度等国出于对华遏制政策的考虑,日本出于对海上生命线安全的考虑,极有可能出兵干预,届时中国将处于极端恶劣的军事环境,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海军发展将是一场灾难.战争只因当是政治的延续,单纯以军事手段解决南海问题可以说是下策.第三,与南海各相关国家展开广泛的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促进军事互信,通过军事合作,打击该海区的海盗,展示中国海军实力,对南海各相关国家产生威慑作用.重视南海经济开发 ,充分利用南海的丰富资源.由于南海距离中国大陆较远,加上综合国力有限,中国在南海的开发力度还很小 .南海诸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和最早经营的 ,我们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这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承认.但是,我们实际占领的南海诸岛数量有限 ,并且在南海的经济力量也很弱.所以,我们在提高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同时也要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来解决南。南海问题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不是现在才有的.从2010年开始,美全球战略出现大问题,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起美刺激贷款经过一年多美的腾挪,还不见胡底的情况下,尤其是美一手妄图借资源大棒,一手拿军事大棒,欲将美的危机转嫁到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而中国通过适当的军备曝光,相对强硬的对抗策略后,南海问题才激化的.这个大体方向,如果你能摸清脉络,那么,南海问题的突然激化,从而浮出水面,就很容易理解了.想想这期间发生的事,东亚的政治生态急剧恶化,导致日本的首相轮换如玩政治游戏,而棒子宇宙大国的几十个士兵的生命如草芥,钓鱼岛争端突然加剧,都是在这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南海问题的激化,是中美斗争的主轴看,中国从配角,变成主角,就是这一时间段下发生的.而同一时期,中亚突然出现问题,尤其是有关中亚国家被政变成功,南亚孟买爆炸神突然震惊世界,而巴基斯坦爆炸声此起彼伏,中国XJ,XZ突然出现相当严重的恶性恐怖事件,也是这一时间段发生的.而印度洋的海盗突然猖獗,迪拜金融突然出现问题,能源特别是石油价格扶摇直上,世界经济如疟疾般突上突下,资源价格突然暴涨.中国因应这种情况,果断出兵亚丁湾,反导,歼20出现,全面介入中东问题.也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这些都与南海问题是相关联的.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南海问题这么简单,其实,是美作为牵制中国的手段,在背后鼓动,支持南海的有关国家,采取“故意”高调,刺激中国的策略.在2008年前,这些国家都事实中占有,并利用大量的南海资源,目前还是这种局面,以前是闷头发财的方法,突然高调的背后,我猜测,是美国人在背后,用刺刀威逼,逼迫他们走向前,目的是挑逗中国的神经,通过南海有关国家的明示,一方面是激怒中国政府,激怒中国国民;另一方面,就是牵制中国的战略资源,分散中国的注意力.这就是南海问题的实质.在APEC会议上,有关媒体透露出,美总统奥巴马,警告中国在贸易问题上,“遵守”规则,在汇率问题上,要遵守规则的背后,还是通过采取高压的手法,逼迫中国RMB升值,从根源上打击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为什么汇率问题,美这么津津乐道.可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就是通过RMB升值,可将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债券“相对贬值”,从而相对降低美的债券总量,让中国财富缩水.第二个方面,就是RMB升值后,中国企业成本加剧上升,特别是中小企业因RMB升值,导致市场萎缩,成本上升,资源周围出现断链.目前,以温州为代表的中国民企,已经出现这个问题.所谓温州问题,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因民企借贷高利率的“民间资本”导致成本上升,出现的问题,资本链条出现问题后,使企业无法在正常成本下运转.第三个方面,RMB升值后,国内的CPI指数直线上升,结果是RMB上升后,导致国际市场萎缩,成本加剧,而国内因升值,导致物价走高,对外贬,对内则相对升.同时,为应对升值局面,国家在货币政策,金融政策,货币供应上,利率水平上都要调整.朋友们看到,这两年,中国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利率上调,物价上升,大体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催生的.这就是美对中国攻击的目标,美目前妄图通过强大的压力,在中国周边制造混乱的目的所在.南海问题,走向前台,是在美在东亚地区制造混乱,在日本采取种种手段,躲避成功后,而天安舰事件,又因日不敢配合,棒子在看到日的表现后,看到中国的决心后,向后退缩,导致制造天安舰事件的效果失灵.在美在背后鼓动,特别是希拉里高调宣布,美准备重返亚洲,南海问题逐步恶化,逐步抬高中国南海的成本.而近期,美一直在作某些大的调整.前几天,我鼓吹要注意美在南美采取手段,有将南美有关国家,拖入经济泥潭的意味,现在我还是这样强调.从军事部署上看,有美从伊拉克撤军,从阿富汗撤军,刚才看到有朋友说美准备从冲绳撤军的报道,尤其是,美准备在澳大利亚驻军的报道,更证实了我原先的猜测.美在澳大利亚驻军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在某些时机,通过澳大利亚这个跳板,从南海到马六甲,然后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大洋洲,也就是澳大利亚,新西兰一线,通过这个线路,必要是掐断中国与南美有关国家的水上通道.另一方面,非洲方向,可通过美强大的海军实力,在必要时掐断中国与非洲的外部联系,这两条通道,非洲通道涉及面广,而南美消水路,主导涉及到亚洲国家.象日本,中国,这样的贸易大国,如果这个路线被美控制,那么,中国会极其被动,而日本只能因水路被人控制,只能更加听从.我是如此猜测的,至于是否如此,我的看法是这样.南海问题,逐步升温的背后,是美在军事准备上,逐步加码,升级.而澳大利亚,作为英美集团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历史渊缘上看,澳大利亚虽本土没有过战争,但澳大利亚一直跟从英美集团在后面冲锋陷阵.而中国应对的,解决问题的钥匙,我认为,不是在南海的经上,因为目前南海不是经营的最佳时机,这把钥匙恰恰就在澳大利亚那里.如果澳大利亚,真的一直走到黑,那么,从目前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后,近几年澳大利亚的经济在整个西方经济中,只所以一枝独秀的真实原因,不在于它体制多优越,而在于其位置,亚太的位置,在于利用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才“一枝独秀”.只要中国采取相应的手段,让澳大利亚当局,感觉,开罪中国,其手里的选票,会流失,那么,美这一策略的效果就会降低到最小.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要在态度上,可做及时的调整了,不要让南海有关宵小感觉,中国现在不会如何,而一定要让有关宵小感觉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美近期的所谓亚洲军事策略的调整,成功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到难以实施.美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南海有关国家的牵制,掩护美大洋洲线路的战略转移.因此,回到开头说,南海问题,实质不是南海的问题,而是中美间世界策略的碰撞问题.昨天,我只所以要提醒有关方面,要警惕小日本近期的动作,原因也在于,小日本为配合主子的策略,可能对中国进行一定力度的牵制.最后,用一句口号结束,中国,不畏惧任何挑衅,只要有决心.

东南亚历史沿革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面积约448万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万。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两大部分。 世界各国习惯把越、老、柬、泰、缅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陆地国家”或“半岛国家”;而将马、新、印尼、文、菲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海洋国家”或“海岛国家”。群岛区和半岛的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半岛北部山地属亚热带森林气候。矿物以锡、石油、天然气、煤、镍、铝土矿、钨、铬、金等为重要。东南亚是柠檬、黄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槟榔、木菠萝、马尼拉麻等热带栽培植物的原产地,盛产稻米、橡胶、香料、柚木 、木棉、金鸡纳霜及热带水果。 1967年8月,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这就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发展至今已有10个成员国。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 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东南亚地区又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全区约有华侨、华人2000多万,另有200多万印度人,100多万其它国家的外来移民。 今天的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东南亚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 东南亚是中国的南邻,文化相通,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近一二十年来,双方合作也是不断发展,已有很好的基础。广西处于中国走向东南亚的“门户地带”,具有承担起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海陆空最便捷通道的基础和潜力;在经济上看,广西与东盟国家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不小的互补性,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广西与东南亚各国在经贸、投资以及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发展态势良好。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广西与东盟各国贸易总额超过4.2亿美元,占广西对外贸易2成以上;截至2001年底,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7个东盟国家到广西投资的项目累计达到293个,实际利用外资近6亿美元。

东南亚研究论文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一)A类刊物(中文权威核心期刊)1、《郭嵩焘出使英国时的矛盾心态》,《近代史研究》1990-3;2、《试论岭南大学经费筹措及影响因素》,《高等教育研究》2004-6, 第一作者;3、《“知识经济”与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8-3,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8-7全文转载;4、《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高等教育研究》2002-3,第一作者;5、《试论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的兴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11,第一作者;6、《文化自觉理念下港澳台侨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09-2,第一作者;7、《设立“横琴高教特区”的若干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9-9,第一作者。(二)、B类刊物(中文统计源期刊CSSCI)1、《清代闭关政策论争》,《新华文摘》2003-4;2、《中国近代对外开放思想研究的拓荒之作》,《开放时代》1991-6;3、《何炳松“拆墙主义”的教育理论述评》,《教育评论》1991-4;4、《新版〈辞海〉的两处错漏》,《中国图书评论》1992-2;5、《“以他的史著而存在” 》,《广东社会科学》1993-4;6、《新版<辞海>错漏举要》,《暨南学报》1994-2 ;7、《端方与暨南学堂》,《暨南学报》1995-2 ;8、《国际大都市与广州高等教育》,《开放时代》1995-5 ;9、《试论暨南大学在民国高教史上之地位》,《暨南学报》1996-2 ;10、《在综合大学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之我见》,《高等理科教育》1997-4 ;11、《试论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国际法意识》,《江西社会科学》1998-10,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9-1全文转载,时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教授在《1999年中国近代史学术动态概述》(刊《近代史研究》2001-1)对该论文予以肯定;12、《何炳松与南洋问题研究》,《东南亚研究》1998-3 ;13、《利用历史知识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高等理科教育》1998-2 ;14、《何炳松的华侨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教育评论》1999-1 ;15、《浅谈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实践与体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6;16、《试论端方的教育思想》,《暨南学报》1998-1 ;17、《试论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高等理科教育》1999-3 ;18、《开眼看世界与郭嵩焘的教育思想》,《暨南学报》1999-2 ;19、《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爱国主义意识》,《江西社会科学》1999-7 ;20、《何炳松与<暨南学报>的创办》,《暨南学报》2001-1 ;21、《郑振铎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暨南学报》2001-5 ;22、《试论西方高等教育明清时期在中国的传播》,《江苏高教》2004-4 ;23、《“史学沙龙”与研究生教学方式的创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 ;24、《试论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暨南学报》2000-3 ;25、《清代闭关政策研究述评》,《清史研究》2002-4 ;26、《开眼看世界与晚清驻外公使之派遣》,《光明日报》《史学周刊》 ;27、《嘉道年间英华书院创校南洋研究》,《东南亚研究》2003-5,第一作者;28、《陈序经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2004-2 ;29、《读<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9 ;30、《龙思泰与早期澳门研究》,《东南亚研究》2000-2 ;31、《19世纪粤港澳教育的演变与交流》,《暨南学报》2002-6 ;32、《马礼逊学校考实》,《澳门研究》(16),澳门基金会2003年版 ;33、《晚清澳门教会教育研究》,《澳门研究》(17),澳门基金会2003年版;34、《清嘉道年间新教教育研究》,《澳门研究》(21),澳门基金会2004年4月版 ;35、《陈子褒与清末民初澳门教育》,《澳门研究》(22),澳门基金会2004年6月版,第一作者 ;36、《试论明清基督教教育与粤港澳社会》,澳门《文化杂志》2004年夏卷 ;37、《明清之际天主教教育创校澳门研究》,《澳门研究》(23),澳门基金会2004年8月版 ;38、《清代中国传教士培训基地:澳门圣若瑟修院》,澳门《文化杂志》2005年春卷 ,2009年获第二届澳门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9、《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澳门研究》(26),澳门基金会2005年2月版 ;40、《基督教教会教育在中西演变述略》,《澳门研究》(27),澳门基金会2005年4月版,第一作者 ;41、《教会教育家那夏理与真光书院》,《暨南学报》2006-3,第一作者 ;42、《略论“忠信笃敬”的暨南校训精神》,《东南亚研究》2005-6 ;43、《明清基督教教会教育研究范式辨析》,《澳门研究》(33),澳门基金会2006年4月版 ;44、《防范宗教渗透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6-5 ;45、《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东南联合大学大的筹建》,《民国档案》2006-3;46、《试论陶铸与暨南大学的重建》,《东南亚研究》2006-5;47、《穗港澳大学生国家民族观念比较研究》,《澳门研究》(37),澳门基金会2006年12月版,第一作者;48、《冒籍视野下的“国际高考移民”现象研究》,《澳门研究》(40),澳门基金会2007年6月版,第一作者;49、《试论清季江南储材学堂》,《教育评论》2008-1,第一作者;50、《探寻谭其骧先生早年的学术足迹》,《东南亚研究》2008-3,第一作者;51、《追寻曹聚仁先生早年的活动足迹》,《东南亚研究》2009-5,第一作者;52、《试论民族主义与“非基督教运动” 》,《澳门研究》(53),澳门基金会2009年8月版,第一作者;53、《教会大学学生民族意识的觉醒:以五四运动中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运动为个案的考察》,《民国档案》2009-3,第一作者;54、《晚清驻外使馆的设立》,《江西社会科学》1992-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全文转载;55、《“五四”运动中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的爱国运动》,《澳门研究》(50),澳门基金会2009年2月版,第一作者。(三)、其他论文在《中国社科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港澳研究》、《贵州文史丛刊》、《中西文化研究》、《汉学研究》、《广东史志》、《湛江师院学报》、《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特区与港澳经济》、《经济前沿》、《宗教比较与对话》、《中西文化研究》、《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思想教育研究》、《温州大学学报》、《中国研究生》、《博览群书》、《神州学人》、《历史大观园》、《暨南教育》、《暨南高教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其他论文50余篇。

1994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995年参与撰写的两部丛书均获中国图书奖、一篇论文获云南省“五个一”论文提名奖;省级奖有云南省1979~198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云南省1990~1992年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云南省1993~1995年优秀社会科学著作奖、2001年第一届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奖以及云南省1997年广播电视优秀节目二等奖。1995年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199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7年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材,1998年入选中国百千万人材工程。《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香港《大公报》、《光明日报》、《云南日报》、《昆明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新加坡、泰国、缅甸的有关报刊都曾对其研究成果作过评论和报道。曾赴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老挝作学术访问和考察。一、著作1、专著:(1)《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国际合作研究》,个人专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2)《启示与抉择—周边国家民族问题与云南对外开放研究》,个人专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3)《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发展》,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一作者。(4)《当代越南经济》,第一作者,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5)《当代越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本人为副主编。(6)《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纵览两岸今昔》,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个人独立完成。(7)《云南与湄公河次区域五国经济技术合作系列丛书》中的《走进柬埔寨》,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2月版,个人独立完成。(8)《歌海中的女性》,该书系《云南女性文化丛书》之一,个人独立完成,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9)《宗教与民俗》,第一作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10)《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与申旭合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1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副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12)《发展开放的空间——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理论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参与编著:(1)《云南与湄公河次区域五国经济技术合作系列丛书》中的《走进越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2月版,副主编。(2)《云南跨境民族研究》,赵廷光主编,本人为主要作者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3)《云南境外毒源研究》,马树洪主编,多人合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4)《中国周边国家民族状况与政策》,李红杰主编,多人合著,民族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5)《跨境民族与禁毒替代发展研究》,孙渭主编,多人合著,本人承担论文和研究报告3篇,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6)《邓小平理论与云南发展》,何耀华、苗启明主编,多人合著,本人承担《邓小平理论与云南对外开放》中的第二、第三章。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7)《滇桂合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二、论文1、本学科国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1)《越南泰族历史与文化述略》,中国社科院《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2)《中国-东盟禁毒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2005年第3期。(3)《泛亚铁路建设的由来与发展》,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2002年第11期。(4)《金三角毒品形势的变化与国际禁毒合作》,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2001年第9期。(5)《越南毒品问题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2001年第1期。(6)《缅甸民族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中国社科院《世界民族》1997年第2期。(7)《东南亚国家的山地民族问题》,中国社科院《世界民族》1996年第4期。(8)《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200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地理》转载。(9)《世界地区文化史研究的新突破》,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1996年第5期。(10)《儒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整合》,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199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历史》转载。(11)《香港回归对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1997年第6期。(12)《新加坡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中国社科院《世界民族》2000年第4期。(13)《90年代的中越经贸关系》,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1998年第9期。(14)《越南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199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经济》转载。(15)《制约大东盟形成的因素》,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1996年第6期。(16)《90年代东盟国家防备战略的调整变化》,中国社科院《当代亚太》1995年第2期。(17)《论跨境民族与云南的对外开放》,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1992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少数民族》转载。2、省级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1)《跨界民族的类型、属性及其发展趋势》,《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2)《傣泰民族多元复合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民族形成》,《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3)《滇越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4)《昆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定位与功能》,《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5)《云南国际大通道与中国国家安全》,《学术探索》2003年第9期。(6)《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经济结构调整》,《学术探索》2004年第12期。(7)《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云南民族文化区位优势》,《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族研究》转载。(8)《走向跨世纪跨国界的共同繁荣—中国云南与缅老越泰毗邻地区合作开发研究》,《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9)《越南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历程》,《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10)《滇越边境贸易的现状与前景》,《云南学术探索》1994年第5期。(11)《大东盟的形成与云南对东南亚开放》,《云南学术探索》1996年第4期。(12)《论云南跨境民族研究》,第一作者,《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一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少数民族》转载。(13)《中南半岛国家的山地民族问题及政府对策》,《东南亚纵横》1998年第一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族研究》1998年6月转载。(14)《云南与周边国家民族与民族问题的相互关系》,《民族工作》1997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族研究》1998年2月转载。(15)《缅甸的边境民族地区开发计划》,《民族工作》1997年第6期。(16)《云南周边国家的山地民族问题及政府对策论略》,《民族工作》1996年12期。(17)《东南亚文化圈与云南民族文化》,《民族工作》1999年第5期。3、在国外发表的论文:(1)《80年代至90年代越南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英文),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1994年访问学者论文集。(2)《中越两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英文),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TRENDS》1994年11月号。(3)《中越边境贸易的回顾与展望》(英文),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TRENDS》1995年2月号。(4)《中越边境贸易日趋活跃》(英文),新加坡《COMMENT/ANALYSIS》1995年2月。(5)《东南亚泰佬族系民族源流初探》,泰国《星暹日报》文化学术栏《泰土文物》1993年2--4月连载。(6)《泰国考古材料所见百越文化考》,泰国《星暹日报》文化学术栏《泰土文物》1993年4月。4、在省级以上重要内参、要报上刊登的研究报告:(1)《我国应积极参与越南、缅甸、泰国油气资源开发》,《人民日报》总编室《内部参阅》2003年第25期。(2)《以中泰实施早期收获为契机,促进滇泰经贸合作》,中共云南省委政研室《领导参阅》,2003年第49期。(3)《参与周边国家油气开发,推进能源来源多元化》,《云南社科要报》2003年第3期。(4)《新形势下加快河口口岸建设的建议与思考》,中共云南省委政研室《领导参阅》,2002年第63期。(5)《跨境替代罂粟种植的成效和问题》,《人民日报》总编室《内部参阅》2000年第21期。(6)《中越边境毒情新动向》,《人民日报》总编室《内部参阅》2000年第2期。(7)《云南省跨境替代种植、替代产业急需国家支持》,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当代中国边疆问题调研》2000年第23期。(8)《缅老北部民族武装组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边疆调研》2000年第15期。(9)《缅老北部民族武装对我国边境地区稳定形势的影响》,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边疆调研》2000年第16期。(10)《缅甸老挝北部民族武装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建议》,中共云南省委政研室《领导参阅》2001年第12期。(11)《关于根除境外毒源的对策建议》,云南社科要报》2000年第18期。(12)《云南省开展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发展前景》,云南省禁毒委《禁毒简报》2001年第68期。(13)《关于发展境外替代产业的政策与措施》,云南省禁毒委《禁毒简报》2001年第69期。(14)《建立替代种植、替代产业国际合作机制》,云南省禁毒委《禁毒简报》2001年第76期。(15)《90年代缅北毒情发展的背景和趋势》,云南省禁毒委《禁毒简报》1999年第77期。(16)《越南经济近况和中越边境贸易》,国务院特区办《国际经济调研》第171期,1992年。(17)《越南加速利用外资》,国务院特区办《国际经济调研》第149期,1991年。5、其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云南省发展境外替代种植的前景》,《东南亚》2001年第1期。(2)《经济全球化与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1999年第1期。(3)《越南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研究》1998年第4期。(4)《缅甸的民族情况与民族政策》,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研究》1999年第1期,第2期连载。(5)《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云南外经贸的影响与对策思考》,《东南亚》1998年第3期。(6)《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开发的国际背景与国际关系》,《东南亚》199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地理》转载。(7)《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台海局势的影响及台海形势走向》,《亚洲探索》2001年复刊。(8)《越南毒品问题及发展趋势》,《亚洲探索》1998年合刊。(9)《关于进一步扩大云南沿边开放的思考与建议》,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研究》2000年第4期。(10)《论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民族地区的经济合作》,《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20周年献礼论文集》,1999年。(11)《发展替代产业,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南亚研究》1999年第4期。(12)《越南市场化进程中的宏观调控与法制建设》,《国际问题》1997年1-2期。(13)《滇沪合作促进次区域毒源地替代发展》,《滇沪联合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李义敢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14)《东南亚十国共同体的形成及其影响》,《亚洲探索》1995年第4期。(15)《云南沿边开放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国际问题》1995年第2期。(16)《越南发展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际问题》1995年第4期。(17)《泰国的山民问题与山民政策》,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研究》1997年第2期。(18)《云南周边国家的民族问题》,国家民委《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1995年第4期。(19)《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中国跨境民族问题研究》(论文集),1999年7月。(20)《转折期的印支三国》,《亚洲探索》1994年第1期。(21)《试论越南封建村社制度》,《东南亚研究》1990年第4期。(22)《试论改革以来的越南经济》,《东南亚》1990年第4期。(23)《苏联东欧局势对印度支那的影响》,《国际问题资料》1991年第12期。(24)《东南亚地区局势的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国际友联《学术交流》1992年第29期。(25)《越南引进外资的几个问题》,《东南亚》1991年第4期。(26)《试论东南亚地区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亚洲探索》1992年第3期。(27)《越南对外开放情况概述》,《亚洲探索》1990年1-2期。(28)《老挝的民族及民族问题》,《国际问题》1993年第4期。(29)《东南亚共同体的形成与中国西南沿边开放的机遇与挑战》,《东南亚》1995年第4期。(30)《越南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若干问题》,《东南亚》1993年第1期。(31)《越南民族问题及民族政策论略》,《亚洲探索》1994年第2期。(32)《越南与东盟关系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亚洲探索》1993年第3期。(33)《缅甸民族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亚洲探索》1993年第4期。(34)《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前景与思路》,《东南亚》2004年第1期。(35)《妖冶的罂粟花——“金三角”毒品扩散现状》,《世界知识》2004年第22期。(36)《我眼中的“金三角”》,《世界知识》2004年第22期。(37)《半岛屋脊的太阳—老挝纪行》,《今日民族》2004年第2期。(38)《沿滇越铁路漫游越南》《今日民族》2004年第7期。(39)《云南省东南亚研究述评》,《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40)《云南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载《东南亚》2003年第3期。(41)《追寻泰族——泰国古都考察记》,《今日民族》2005年第3-4期。6、参与主创大型电视系列片一部:16集系列片《红河》系省社科院与云南影视新闻中心合作项目,本人为越南部分(共6集)的撰稿。该剧1997年在云南电视台播出,1998年在越南国家电视台播出,引起较大反响,并获1997年云南省广播电视社教优秀节目二等奖。三、主持和参与课题:1、主持完成课题:(1)1991年国家青年社科基金项目“云南周边国家民族问题与政策研究”。(2)1994年福特基金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越南市场经济模式研究》。(3)1997年云南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与东南亚跨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个人独立完成,2002年结项。(4)《金三角毒品形势走向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禁毒国际合作研究》,2002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2000年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云南省发展境外替代产业经济技术合作研究》。(6)《中国(云南)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油气开发合作研究》,2003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2001年云南省社科院院级项目《云南与东南亚禁毒合作研究》。(8)2003年中石化集团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委托项目《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五国能源开发情况研究》。2、参与完成课题:(1)《云南境外地区铲除毒品实施替代发展国际合作研究》,2002年云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21世纪初云南与东南亚和南亚经济技术合作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3)云南省“九·五”社科重点项目(滚动课题)《云南跨境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对比研究》。(4)《滇越铁路云南境内段改造方案研究》,云南省2002年软科学研究项目。(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研究》,2001年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6)《云南与湄公河次区域五国经济技术合作研究》,2002年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四、获奖情况1、获国家级奖情况:(1)论文《论跨境民族与云南的对外开放》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994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2)参与撰写的《当代东南亚系列》(本人为其中《当代越南》一书副主编)1996年12月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颁奖部门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3)参与撰写的《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全套26本,本人为其中《歌海中的女性》一书作者)1996年12月获中国图书奖,颁奖部门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省部级奖情况:(1)《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与中国国家安全》,论文,获云南省200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专著,获云南省200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多人合著,本人为副主编。(3)《云南省发展境外替代产业经济技术合作研究》获2002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人合作,本人为项目主持人。(4)《云南境外地区铲除毒品实施替代发展国际合作研究》获200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人合作。(5)《滇越铁路云南境内段改造方案研究》获200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多人合作。(6)个人专著《启示与抉择—周边国家民族问题与云南对外开放研究》1997年8月获云南省1993-1995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颁奖部门为云南省人民政府。(7)专著《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两人合著,总字数37万字,本人承担19万字)1991年2月获云南省1979-1989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颁奖部门为云南省人民政府。(8)论文《论跨境民族与云南的对外开放》1994年获1990-1992年度云南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颁奖部门为云南省委宣传部 。(9)论文《走向跨世纪跨国界的共同繁荣--中国云南与缅老越泰毗邻地区合作开发研究》1995年获云南省“五个一”工程提名奖,提名部门为云南省委宣传部。(10)参与主创的大型电视系列片《红河》1998年6月社授予1997云南广播电视奖二等奖,授奖部门为云南省广播电视厅、云南省广播电视学会。(11)参与撰写的《邓小平理论与云南发展》2001年1月获第一届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授奖部门为云南省委宣传部。。3、其它奖情况:(1)文章《建立出口加工区,促进云南对外经贸的发展》1992年获《云南日报》“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理论研讨”三等奖,颁奖部门云南日报理论部、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2)论文《越南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历程》1994年4月获云南省社科院1989-1993年科研成果三等奖,颁奖部门省社科院。(3)著作《启示与抉择—周边国家民族问题与云南对外开放研究》,1996年获云南省社科院1994-1995年科研成果二等奖,颁奖部门省社科院。(4)《我国应积极参与越南、缅甸、泰国油气资源合作开发》(载2003年《人民日报内参》第20期)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003年度“云电”一等奖。

东南大学期刊级别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南大核心,cssci

问题一:建筑期刊《工程技术》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国家级期刊,但是是电子期刊,维普收录 问题二:工程技术 是电子期刊还是全纸质期刊 别上当 了!!!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工程技术》 这才是这个期刊的全名称!!是13个字!! 根本不是什么“工程技术”这4个字!!! 有这样一大类期刊,都是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 是个电子期刊…… 问题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工程技术期刊怎么样 这个要看地区,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不能发表在电子类期刊的话,肯定是没问题的 问题四: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杂志可以评定职称吗 杂志哪有评定职称的资格,现在都是在当地的职称改革办公室就是人才市场评。杂志就是在职称评定时可以发表文章。只不过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是乱的。只要交钱就搞定。 问题五:《电力技术》期刊怎么样? 不是拿到刊物,能评职称就对吗? 问题六: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这个期刊怎么样 主管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ISSN:1008-5599 CN:11-4017/TN 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影响因子: 被引次数:3541 影响力: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问题七:有人投过《电力技术》期刊吗?这个期刊怎么样 这个期刊都停刊了吧 换个吧 问题八:《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能不能发表职称论文,有效吗? 5分 首先你要到新闻总署去看一下这本期刊的真伪,然后中级职称一般要省级以上的期刊,发表还有其他一些列的问题,这些都搞清楚了再发不迟,我是一名注册电气工程师在众行发过,他们告诉我的反正挺多问题的,没发过谁也不知道啊,建议去了解下,又不要钱呵呵呵去看看吧祝你晋升顺利 问题九:《价值工程》杂志怎么样, 这本杂志挺好的,我之前评职称发过 《价值工程》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价值工程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国际刊号:ISSN 1006-4311 国内刊号:CN 13-1085/N 邮发代号:18-2 刊期:旬刊 栏目:价值与创新、供应链价值链、财经金融、企业管理、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建筑与施工、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等。 问题十:土木工程什么核心期刊最好发 土木工程期刊目录 全专业包括: 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 2、岩土工程学科 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 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 期刊名称―――――种类―――――专业 东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清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湖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天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同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土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A――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B――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C――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D――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中国科学.E――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科学通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自然科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全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核心期刊――全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东北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CSCD――全专业 浙江大学学报.理科版――CSCD――全专业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 中国科学基金――CSCD――全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 建筑科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 混凝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 爆炸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工程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振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振动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地震学报――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噪声与振动控制――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 应用数学和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建筑结构――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建筑结构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力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计算结构力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力学与实践――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应用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固体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实验力学――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应用数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 工程勘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岩土 工业建筑――核心期刊――结构、防灾、现代结构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CSCD――防灾 自然灾害学报――CSCD――防灾 灾害学――CSCD――防灾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 中......>>

不是。他是本科学报。

  • 索引序列
  • 东南亚文学类期刊
  • 东南法学期刊
  • 东南亚主题论文
  • 东南亚研究论文
  • 东南大学期刊级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