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江淮论坛杂志主编

江淮论坛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江淮论坛杂志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法国科学哲学。发表文章:1. 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后现代科学观与科学大战”学术研讨会综述,《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02);2. 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评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06);3. 从边缘到中心——后殖民主义的历史与现状,《江淮论坛》,2005(09);4. 浅析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立场的策略与局限,《前沿》,2006(04);5. 论SSK的理论困境,收录于论文集《“科学大战”与后现代主义科学观》,郭贵春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 当代“Science Studies”视阈下的客观性概念,《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二作者), 2006(06);7. 从“认识论的鸡”之争看社会建构主义研究进路的分野,《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04);8. 客观性概念的历程,《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06);9. 从规则悖论之争看建构主义研究进路的转向,《科学文化评论》,2007(05);10. 科学哲学:从“社会学转向”到“实践转向”,《哲学动态》,2008(02)(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科学哲学”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11. SSK的描述与规范悖论——并基于此兼论后SSK与SSK的决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0);12. 与科学、技术和医学一起行动——4S学会2008年年会综述,《哲学动态》,2008(12);13. 从“空间之网”到“时间之网”——拉图尔本体论思想的内在转变,《自然辩证法研究》(第二作者),2009(07);14. 科学哲学:从“表征”走向“实践”,《云南社会科学》,2009(06);15. 拉图尔对实践科学观的本体论辩护,《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05);16. 三万英尺高空的相对主义者——相对主义与科学的有效性可以共存吗?,《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05)(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科学哲学”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译著:1. 杰拉尔德·霍尔顿,《爱因斯坦、历史与其他激情——20世纪末对科学的反叛》,刘鹏、杜严勇译,柯文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刘鹏、Agnès Chalier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本书入选“2010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2月29日,03 版)。教授课程:本科生:科学与文化:两种文化的冲突及其反思(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与蔡仲教授合上)科学思想史(哲学系)研究生:西方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

江淮论坛(双月刊)(1958年创刊) 主办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江淮论坛杂志社主编:计永超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号江淮论坛杂志社邮编:230051电话:社会与文化:刊号:ISSN 1001-862XCN 34一1003/GO国内邮发代号:26-14国外邮发代号:BM602 江淮论坛栏目设置 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等。江淮论坛是cssci来源期刊 我们有这方面的合作 可以给你指导推荐发表

1999年11月获湖北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2001年12月获浙江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2002年11月论文《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考辨》获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会的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12月,获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2003年六月,获浙江大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博士论文《文化版图的重组与文学命运的再造——宋南渡文坛的历史文化考察》被浙江大学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并参评2004年度全国百佳优秀博士论文。论文《南渡前后岭居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化》获厦门市第六次社科奖三等奖。 自1999年起,发表论文有:1、《系统开拓重构——评刘学锴<李商隐诗歌研究>》《江淮论坛》1999年2期。2、《尊词与辨体——宋词独特风貌形成中的一对矛盾因子》《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3期(此文为2000第四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摘录)。3、《宋词分期研究述评》,收入《词学研究年鉴》(1995——1996),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版。4、《一部有特色的断代词学思想史——评<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3期。5、《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理论提升与人文关怀——评余恕诚<唐诗风貌及其文化底蕴>》《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2期《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1期(与尚永亮先生合写)。6、《花间词情民间风味——刘过情词初探》《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2期。7、《评刘尊明<唐五代词史论稿>》《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6期。8、《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考辨》《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3期。9、《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考辨》《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9期全文复印。10、评《金元词通论》《宋代文学研究年鉴》武汉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11、《<唐诗风貌>简介》,蒋寅、张伯伟等主编《中国诗学》(第七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12、《东坡词误收<青玉案>一阕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13、《南渡士人的佛教因缘与文学创作》《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与美国印地安纳东亚系助教尹罗兰(LARA I INGEMAN)合作撰写)此文为《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八期全文转载,又同时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3期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14、《宋诗人庄绰、林季仲、郭印、曹勋生卒考辨》《文献》2004年第1期。15、《齐梁名士 宫廷文人––––南朝梁江陵庾氏世家》,收入《中华文化世家丛书》(荆楚卷),曹月堂、舒怀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2004年3月版。16、《宋室南渡前期的政局变化与词坛风气》《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3期。17、《宋室南渡与词坛唱和之风的兴盛》,《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8、《南渡前后贬居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化》,浙大学报2004年第5期。19、《宋室南渡与文化版图的重组——以宋代文人及其文学活动为切入点》20、2004《文学遗产》国际论坛会议论文。《江淮论坛》2005年第6期。21、《秦桧与绍兴文坛的谀颂之风》(与郑玲合作),《集美大学学报》2006年6期22、《和战之争与南渡士人的分野》(与李本红合作),《安徽史学》2006年5期。23、《书即师也》,光明日报2006年1月。24、《南渡词人的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的新态势》 文学遗产2006年11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5、《科举与江湖诗派的漫游》,2007年1月。26、《略论晚清目录学家丁丙的词学思想》(与陈瑶合作),《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2期。27、钱建状 《苏轼元祐三年科场舞弊辨伪——兼论李廌落第原因》,《浙江大学学报》2008第3期。28、《科举与宋代文学的期集》,《教育与考试》2008年第5期。29、《围绕赵明诚诸子与李清照生平创作的几个问题》,《庆贺吴熊和教授从教50周年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30、《南宋进士分科考试的形成契机——兼论宋代科举史上的经义与诗赋之争》,《厦门大学学报》2008年10月。《北京大学学报》、《教育史研究》转载。31、《考官的雅集——同文馆唱和诗发覆》(与杨唐衍合作),《教育与考试》,2009年8月。32、《山谷词与唐诗》(与孙宗英合作),《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6期。33、《以<全宋文>补<全宋诗>二十则》(与苏碧铨合作),《中国韵文学刊》2009第第4期。34、《贬谪文化在北宋的演进及其文学影响》(与尚永亮教授合作),《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35、《宋代书画家生平事迹考辨四则》,《新美术》2011年第6期。36、《宋徽宗朝停废科举真相辨证》,《科举学论丛》2011年6月.。37、《宋诗人萧贯生卒年考》,《江海学刊》2012年第3期。38、《糊名誊录制度下的宋代进士行卷》,《文学遗产》2012年5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9、《落花无言 人淡似菊》,收入《追求知音的教学境界》一书,2012年9月。40、《宋诗人刘潜卒年考》,《江海学刊》2012年11月。41、《宋代的科名崇拜、科名歧视与文学传播》,《厦门大学学报》2012年11月。42、《北宋书画家郭忠恕、李建中、黄伯思生平仕履订补》,《新美术》2013年3月。43、《如是我闻——忆吴熊和师》,文学遗产(网络版),2013年3月。44、《定量分析在词学研究中的成功尝试》,《词学》 ,2013年6月。45、《宋史文苑传的史料来源与史料价值》,《厦门大学学报》2014年7月。 (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组与文学新变》,厦门大学2006年10月版。本书所选取的,是宋代文化、文学研究中尚属薄弱而又亟待开的一个重要方面,力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为一个时代提供文化面貌、文人精神、文学风貌的解剖图。努力在文化、文学与士人的社会生活之间寻找中介点,是本书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也是本书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南宋初期而言,大量北方士人的南渡,给宋代文化、文学带来最深刻的影响是文化版图的重组与文学命运的改变。因此,举凡南渡士人阶层与类型、南迁路线、士人地理分布等关涉文化版图重组的重要因素,是本书力图说明的研究的对象。本书的第二章,即以此为中心而展开。而政局变化、时势内涵、地理环境、士人生活、南宋政府安置士人政策措施与文学进程、文坛风气之深层联系,亦是本书全力关注的重点。本书的第三章、第四章,其说明之着重点即在此。具了解之同情,力图展示两宋之际南渡士人生活的原生万言书,是本文切入研究的一个主要视角。因此,虽然本书选取的只是士人中的一种类型——“词人”来作为说明对象,但意图却是借此来突出一代士人的生活状态,进而对当时的文化生态的重组、士人的文化创作的新动向进行剖析,故在说明文化、文学的总体特征与风貌时,重点并不放在现象的描述上,而是深入史料,力图对人所处时代之背景与生活之环境进行深入的探讨。文史互证,是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力图实践的原则。表现在文中,一方面,对于宋诗、宋词、宋文的解读,本书与既往的艺术批评和鉴赏的文学研究方法有有所不同,更为关心的是这些文化成果中可供利用的史料价值及因此而表现出的士人的全新的心态与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对于士人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动态,往往由外向内、由表及里,重在剖析其成因,而不仅仅是风貌描述与价值判断。主要社会评价:安徽师范大学叶帮义教授著文指出:“从历史文化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钱著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文献的搜罗与考辨;二是从材料出发,发现问题,寻找视角,提炼观点。……在南渡词的研究成果已有相当积累的情况下,钱著在材料、观点、方法上都有自己的心得与创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宋代文学年鉴》2006-2007,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370-372页)。(二)、《宋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考察》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内容简介:本专著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编,主要从科举、贬谪、地理文化三个层面来考察宋代文学,旨在揭示宋代文学所涵盖的广泛的社会内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下编为考证编,将制度史、社会史、风俗史的知识运用与传统考据学方法结合起来,对宋代重要作家的生平事迹、流传本事和作品进行了考证、辨析和辑佚。本专著的学术贡献主要有三点:一、从研究视角来看,本专著努力将制度史、风俗史、政治史、文化史的知识运用于宋代文学研究当中,充分吸收当代宋史界已有的学术成果,并以此为切入点,找到了历史与文学的若干个中介点(如科举中的行卷风尚、期集风尚、士人漫游等)。二、从研究成果来看,本专著所提出的宋代士人的行卷风尚长期存在,宋代江湖派诗人群体的形成与士人觅南举有着密切的关联,宋室南渡以后南方文学的崛起、文学重心的南移以及文学版图的重组等观点,皆为前人未曾触及或未予充分关注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空白。本专著所运用的考据方法据有一定的启示性。例如运用宋代的科举史知识(宋代的锁院制度、考试阅卷流程)来考证苏轼科场舞弊案的真伪,从宋代婢妾买卖制度考证李清照的生平创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吸收相邻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文学研究是相当重要。本专著以例证加深、细化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社会评价:本专著的大部分章节曾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中国韵文学刊》、《江海学刊》等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过。其中《糊名誊录制度下的宋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南渡词人的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的新态势》、《<东坡词>误收<青玉案>作者作》三篇发表在《文学遗产》上,前两篇还为人大复印资料2007第4期、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另外,《“福唐独木桥体”考辨》一文为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南宋进士分科考试制度的形成契机》一文为《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论点摘编。梁建国《2008年宋史研究动态》一文亦加以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三)《宋史文苑传笺证》,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内容简介:本书耗时七年,依托《宋史文苑传》,广收博采,对宋代近百位作家的生卒年、籍贯、家世、仕宦经历、著述等作了详细的考订。主要观点为:(一)、《宋史文苑传》,其最直接的史源是宋代《国史》。比对《续资治通鉴长编》、《事文类聚》、《范仲淹集》、《郡斋读书志》、《容斋随笔》、《嘉定赤城志》、《京口耆旧传》等诸书所引宋代《国史》片段,知和㠓、陈充、谢炎、曾致尧、苏舜钦、杨蟠、米芾、张耒、吕南公等皆《国史》有传,其所记诸人事迹并能与《宋史文苑传》互参。而《新安文献志》所载《国史洪湛传》、除个别文句稍异《宋史洪湛传》,其余全同,民国《适园丛书》本《山谷先生年谱》所引诸多《国史黄庭坚传》原文,则与《宋史文苑传》全同。(二)、宋代诸朝《国史》,本之《实录》、而又参之宋人碑志、行状、家传、文集、笔记。因此,宋人碑志、文集等实为《宋史文苑传》的原始史料来源,但非直接史源。(三)、《宋代文苑传》固然有不少舛误之处,但其作为信史的地位不容置疑。以吕南公为例,本传谓熙宁中,士方推崇马融、王肃、许慎之业,南公度不能逐时好,遂不复以进取为意。四库馆臣斥其为不经之说,谓“《宋史》荒陋,此亦一端”,然考诸本集,此实吕南公自述如此。《宋史》实不误。类似此例,不烦再举。(四)、《宋史》致误,或沿《国史》(如米芾之籍贯),或因传写(如误书“张唐卿”为“孙唐卿”),或因转述史料不慎(如误唐庚事为其兄唐瞻事,《贺铸传》误程俱诗序为词序)。或因误读原文(如记晁补之世系)。而更多的“错误”,实为《宋史》数事并举,或后事而前叙,删汰改换之际,未之熟思深考,遂致叙事失次、不确。也就是,《宋史》之书法,导致诸多疑似之误,非真误也。因此,后世学者取资《宋史》,当深味其意,未可遽断其是非。学术贡献与理论创新为:(一)弥补了《宋史》在文献整理方面的不足。(二)本课题既考《宋史文苑传》之失,又举其正,从而以实证研究纠正了长期以来对《宋史》的若干偏见与深度误解,还其信史之本来面目。(三)辑录了近百位宋代作家的生平事迹的大量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宋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基础。笺证》。社会评价:一、本书中的部分成果,曾以《苏轼元祐三年科场舞弊辨伪——兼论李廌落第原因》、《宋代书画家生平事迹考辨四则》、《宋诗人萧贯生卒年考》、《宋诗人刘潜卒年考》、《宋代书画家郭忠恕、李建中、黄伯思生平事迹订补》为题,公开发表在《浙江大学学报》2008第3期、《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江海学刊》2012第3期、2012年第6期、《新美术》2013年第3期上。二、本书出版后,陆续收到了武汉大学王兆鹏、尚永亮、北京大学钱志熙、台湾成功大学王伟勇等学者的来信,对其学术价值予以肯定。三、本书作为《历代文苑传笺证》这一重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之后,《古籍新书报》、,《中华古籍网》、《文学遗产》网络版、《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等国内报纸、网站皆曾予以报道,并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二、本书作为《历代文苑传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江淮论坛杂志社主编

1999年11月获湖北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2001年12月获浙江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2002年11月论文《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考辨》获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会的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12月,获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2003年六月,获浙江大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博士论文《文化版图的重组与文学命运的再造——宋南渡文坛的历史文化考察》被浙江大学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并参评2004年度全国百佳优秀博士论文。论文《南渡前后岭居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化》获厦门市第六次社科奖三等奖。 自1999年起,发表论文有:1、《系统开拓重构——评刘学锴<李商隐诗歌研究>》《江淮论坛》1999年2期。2、《尊词与辨体——宋词独特风貌形成中的一对矛盾因子》《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3期(此文为2000第四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摘录)。3、《宋词分期研究述评》,收入《词学研究年鉴》(1995——1996),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版。4、《一部有特色的断代词学思想史——评<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3期。5、《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理论提升与人文关怀——评余恕诚<唐诗风貌及其文化底蕴>》《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2期《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1期(与尚永亮先生合写)。6、《花间词情民间风味——刘过情词初探》《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2期。7、《评刘尊明<唐五代词史论稿>》《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6期。8、《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考辨》《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3期。9、《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考辨》《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9期全文复印。10、评《金元词通论》《宋代文学研究年鉴》武汉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11、《<唐诗风貌>简介》,蒋寅、张伯伟等主编《中国诗学》(第七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12、《东坡词误收<青玉案>一阕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13、《南渡士人的佛教因缘与文学创作》《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与美国印地安纳东亚系助教尹罗兰(LARA I INGEMAN)合作撰写)此文为《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八期全文转载,又同时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3期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14、《宋诗人庄绰、林季仲、郭印、曹勋生卒考辨》《文献》2004年第1期。15、《齐梁名士 宫廷文人––––南朝梁江陵庾氏世家》,收入《中华文化世家丛书》(荆楚卷),曹月堂、舒怀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2004年3月版。16、《宋室南渡前期的政局变化与词坛风气》《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3期。17、《宋室南渡与词坛唱和之风的兴盛》,《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8、《南渡前后贬居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化》,浙大学报2004年第5期。19、《宋室南渡与文化版图的重组——以宋代文人及其文学活动为切入点》20、2004《文学遗产》国际论坛会议论文。《江淮论坛》2005年第6期。21、《秦桧与绍兴文坛的谀颂之风》(与郑玲合作),《集美大学学报》2006年6期22、《和战之争与南渡士人的分野》(与李本红合作),《安徽史学》2006年5期。23、《书即师也》,光明日报2006年1月。24、《南渡词人的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的新态势》 文学遗产2006年11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5、《科举与江湖诗派的漫游》,2007年1月。26、《略论晚清目录学家丁丙的词学思想》(与陈瑶合作),《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2期。27、钱建状 《苏轼元祐三年科场舞弊辨伪——兼论李廌落第原因》,《浙江大学学报》2008第3期。28、《科举与宋代文学的期集》,《教育与考试》2008年第5期。29、《围绕赵明诚诸子与李清照生平创作的几个问题》,《庆贺吴熊和教授从教50周年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30、《南宋进士分科考试的形成契机——兼论宋代科举史上的经义与诗赋之争》,《厦门大学学报》2008年10月。《北京大学学报》、《教育史研究》转载。31、《考官的雅集——同文馆唱和诗发覆》(与杨唐衍合作),《教育与考试》,2009年8月。32、《山谷词与唐诗》(与孙宗英合作),《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6期。33、《以<全宋文>补<全宋诗>二十则》(与苏碧铨合作),《中国韵文学刊》2009第第4期。34、《贬谪文化在北宋的演进及其文学影响》(与尚永亮教授合作),《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35、《宋代书画家生平事迹考辨四则》,《新美术》2011年第6期。36、《宋徽宗朝停废科举真相辨证》,《科举学论丛》2011年6月.。37、《宋诗人萧贯生卒年考》,《江海学刊》2012年第3期。38、《糊名誊录制度下的宋代进士行卷》,《文学遗产》2012年5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9、《落花无言 人淡似菊》,收入《追求知音的教学境界》一书,2012年9月。40、《宋诗人刘潜卒年考》,《江海学刊》2012年11月。41、《宋代的科名崇拜、科名歧视与文学传播》,《厦门大学学报》2012年11月。42、《北宋书画家郭忠恕、李建中、黄伯思生平仕履订补》,《新美术》2013年3月。43、《如是我闻——忆吴熊和师》,文学遗产(网络版),2013年3月。44、《定量分析在词学研究中的成功尝试》,《词学》 ,2013年6月。45、《宋史文苑传的史料来源与史料价值》,《厦门大学学报》2014年7月。 (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组与文学新变》,厦门大学2006年10月版。本书所选取的,是宋代文化、文学研究中尚属薄弱而又亟待开的一个重要方面,力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为一个时代提供文化面貌、文人精神、文学风貌的解剖图。努力在文化、文学与士人的社会生活之间寻找中介点,是本书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也是本书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南宋初期而言,大量北方士人的南渡,给宋代文化、文学带来最深刻的影响是文化版图的重组与文学命运的改变。因此,举凡南渡士人阶层与类型、南迁路线、士人地理分布等关涉文化版图重组的重要因素,是本书力图说明的研究的对象。本书的第二章,即以此为中心而展开。而政局变化、时势内涵、地理环境、士人生活、南宋政府安置士人政策措施与文学进程、文坛风气之深层联系,亦是本书全力关注的重点。本书的第三章、第四章,其说明之着重点即在此。具了解之同情,力图展示两宋之际南渡士人生活的原生万言书,是本文切入研究的一个主要视角。因此,虽然本书选取的只是士人中的一种类型——“词人”来作为说明对象,但意图却是借此来突出一代士人的生活状态,进而对当时的文化生态的重组、士人的文化创作的新动向进行剖析,故在说明文化、文学的总体特征与风貌时,重点并不放在现象的描述上,而是深入史料,力图对人所处时代之背景与生活之环境进行深入的探讨。文史互证,是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力图实践的原则。表现在文中,一方面,对于宋诗、宋词、宋文的解读,本书与既往的艺术批评和鉴赏的文学研究方法有有所不同,更为关心的是这些文化成果中可供利用的史料价值及因此而表现出的士人的全新的心态与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对于士人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动态,往往由外向内、由表及里,重在剖析其成因,而不仅仅是风貌描述与价值判断。主要社会评价:安徽师范大学叶帮义教授著文指出:“从历史文化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钱著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文献的搜罗与考辨;二是从材料出发,发现问题,寻找视角,提炼观点。……在南渡词的研究成果已有相当积累的情况下,钱著在材料、观点、方法上都有自己的心得与创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宋代文学年鉴》2006-2007,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370-372页)。(二)、《宋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考察》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内容简介:本专著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编,主要从科举、贬谪、地理文化三个层面来考察宋代文学,旨在揭示宋代文学所涵盖的广泛的社会内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下编为考证编,将制度史、社会史、风俗史的知识运用与传统考据学方法结合起来,对宋代重要作家的生平事迹、流传本事和作品进行了考证、辨析和辑佚。本专著的学术贡献主要有三点:一、从研究视角来看,本专著努力将制度史、风俗史、政治史、文化史的知识运用于宋代文学研究当中,充分吸收当代宋史界已有的学术成果,并以此为切入点,找到了历史与文学的若干个中介点(如科举中的行卷风尚、期集风尚、士人漫游等)。二、从研究成果来看,本专著所提出的宋代士人的行卷风尚长期存在,宋代江湖派诗人群体的形成与士人觅南举有着密切的关联,宋室南渡以后南方文学的崛起、文学重心的南移以及文学版图的重组等观点,皆为前人未曾触及或未予充分关注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空白。本专著所运用的考据方法据有一定的启示性。例如运用宋代的科举史知识(宋代的锁院制度、考试阅卷流程)来考证苏轼科场舞弊案的真伪,从宋代婢妾买卖制度考证李清照的生平创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吸收相邻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文学研究是相当重要。本专著以例证加深、细化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社会评价:本专著的大部分章节曾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中国韵文学刊》、《江海学刊》等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过。其中《糊名誊录制度下的宋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南渡词人的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的新态势》、《<东坡词>误收<青玉案>作者作》三篇发表在《文学遗产》上,前两篇还为人大复印资料2007第4期、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另外,《“福唐独木桥体”考辨》一文为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南宋进士分科考试制度的形成契机》一文为《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论点摘编。梁建国《2008年宋史研究动态》一文亦加以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三)《宋史文苑传笺证》,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内容简介:本书耗时七年,依托《宋史文苑传》,广收博采,对宋代近百位作家的生卒年、籍贯、家世、仕宦经历、著述等作了详细的考订。主要观点为:(一)、《宋史文苑传》,其最直接的史源是宋代《国史》。比对《续资治通鉴长编》、《事文类聚》、《范仲淹集》、《郡斋读书志》、《容斋随笔》、《嘉定赤城志》、《京口耆旧传》等诸书所引宋代《国史》片段,知和㠓、陈充、谢炎、曾致尧、苏舜钦、杨蟠、米芾、张耒、吕南公等皆《国史》有传,其所记诸人事迹并能与《宋史文苑传》互参。而《新安文献志》所载《国史洪湛传》、除个别文句稍异《宋史洪湛传》,其余全同,民国《适园丛书》本《山谷先生年谱》所引诸多《国史黄庭坚传》原文,则与《宋史文苑传》全同。(二)、宋代诸朝《国史》,本之《实录》、而又参之宋人碑志、行状、家传、文集、笔记。因此,宋人碑志、文集等实为《宋史文苑传》的原始史料来源,但非直接史源。(三)、《宋代文苑传》固然有不少舛误之处,但其作为信史的地位不容置疑。以吕南公为例,本传谓熙宁中,士方推崇马融、王肃、许慎之业,南公度不能逐时好,遂不复以进取为意。四库馆臣斥其为不经之说,谓“《宋史》荒陋,此亦一端”,然考诸本集,此实吕南公自述如此。《宋史》实不误。类似此例,不烦再举。(四)、《宋史》致误,或沿《国史》(如米芾之籍贯),或因传写(如误书“张唐卿”为“孙唐卿”),或因转述史料不慎(如误唐庚事为其兄唐瞻事,《贺铸传》误程俱诗序为词序)。或因误读原文(如记晁补之世系)。而更多的“错误”,实为《宋史》数事并举,或后事而前叙,删汰改换之际,未之熟思深考,遂致叙事失次、不确。也就是,《宋史》之书法,导致诸多疑似之误,非真误也。因此,后世学者取资《宋史》,当深味其意,未可遽断其是非。学术贡献与理论创新为:(一)弥补了《宋史》在文献整理方面的不足。(二)本课题既考《宋史文苑传》之失,又举其正,从而以实证研究纠正了长期以来对《宋史》的若干偏见与深度误解,还其信史之本来面目。(三)辑录了近百位宋代作家的生平事迹的大量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宋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基础。笺证》。社会评价:一、本书中的部分成果,曾以《苏轼元祐三年科场舞弊辨伪——兼论李廌落第原因》、《宋代书画家生平事迹考辨四则》、《宋诗人萧贯生卒年考》、《宋诗人刘潜卒年考》、《宋代书画家郭忠恕、李建中、黄伯思生平事迹订补》为题,公开发表在《浙江大学学报》2008第3期、《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江海学刊》2012第3期、2012年第6期、《新美术》2013年第3期上。二、本书出版后,陆续收到了武汉大学王兆鹏、尚永亮、北京大学钱志熙、台湾成功大学王伟勇等学者的来信,对其学术价值予以肯定。三、本书作为《历代文苑传笺证》这一重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之后,《古籍新书报》、,《中华古籍网》、《文学遗产》网络版、《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等国内报纸、网站皆曾予以报道,并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二、本书作为《历代文苑传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程必定, 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系,同年留校任教。1975年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政策研究室从事技术经济与政策研究工作,1977年至1979年在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和办公厅工作,1980年后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任《江淮论坛》杂志编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联合研究室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安徽省经济学会会长,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常务副主席等。2002年后,任安徽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安徽省政协第九、十届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受聘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主要从事安徽省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地方经济史的研究。他主持完成的主要研究成果“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曾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并参与了安徽省从“六五”到“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重要专项规划思路的研究。还应邀对我省近40个县、市、大中型企业进行战略咨询研究,并被一些市、县聘为战略顾问。他先后主持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中外合作社科研究课题。他系统地研究了安徽近代经济史、安徽经济地理和安徽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理论总结。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区域经济学专著,为我国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改革理论的探讨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如较早地提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生产资料公有制问题,自主联合劳动论问题等。

江淮杂志主编

江淮论坛(双月刊)(1958年创刊) 主办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江淮论坛杂志社主编:计永超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号江淮论坛杂志社邮编:230051电话:社会与文化:刊号:ISSN 1001-862XCN 34一1003/GO国内邮发代号:26-14国外邮发代号:BM602 江淮论坛栏目设置 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等。江淮论坛是cssci来源期刊 我们有这方面的合作 可以给你指导推荐发表

江淮杂志社总编辑是司级正职、厅级正职职别。

《江淮论坛》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前身是创刊于1958年的《虚与实》,后改名为《江淮学刊》、《江淮评论》,“文革”中停刊, 1979年复刊时易现名。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 《江淮论坛》杂志社内设两个编辑室和办公室,现有具有高级职称的社会科学各学科编辑人员七人。现任主编倪学鑫,副主编王刚。

江淮杂志总编级别

6-10k。省委江淮杂志社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省委党刊《江淮》杂志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平均工资在6-10k左右,员工享有五险一金福利待遇,每年还有奖金发放。

安徽省级报纸有:

1.安徽日报:级别:省级,国内统一刊号: CN34-0001,邮发代号: 25-1,创刊时间:1952年6月1日

2.安徽商报:级别:省级,国内统一刊号: CN34-0044,邮发代号: 25-47,创刊时间:1999年

3.江淮晨报:级别:省级,国内统一刊号: CN34-0032,邮发代号: 25-115,创刊时间:1999年1月1日

4.市场星报:级别:省级,国内统一刊号: CN34-0062,邮发代号: 25-50,创刊时间:1992年7月

5.新安晚报:级别:省级,国内统一刊号: CN34-0024 邮发代号:25-58,创刊时间:1993年1月1日

6.在支付宝首页搜:速登报,里面省级市级报纸都有价格很详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报纸。在不相同的城市和不同级别的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百度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党校赋》

【作者】王玉川,系省委《江淮》杂志社原总编。

【原文】

华夏神龙,腾飞天际;各级党校,蓄秀星驰。干部庠序,执政辅弼;党员阵地,英才云集;文化摇篮,文隽道长;学术圣地,道贯中西;知识渊薮,良骥奋蹄;精神暘谷,轩翥旗帜。丰碑立,党性锤炼之镕炉;史志载,理论传习之殿堂;社会传,亿众敬仰之风范;世界赞,中共育干之经典。大功有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魂无灭。与党同龄,与国共运,与民休戚,与时俱进。冀我党校,跃马扬鞭,继往开来,高歌猛进,锦绣前程!

悠悠九十余载,几经变迁;倏忽近一世纪,历尽沧桑。武昌筹划定,瑞金马列传,瓦窑薪火旺,延河赤旗扬。万寿山下起宏楼,中央党校大纛高张,思谋远航;昆明湖畔扬清波,干部学院大展宏图,欲写辉煌。沐雨栉风创业,数十载辛勤耕耘,春华秋实;翻天覆地奋斗,几代人披荆斩棘,伟烈业绩。

党校姓党,不失方向;党校姓党,治校有方。名址几复易替,校训始终不谕。实事求是,与时代一同前进;为人民服务,同人民血肉联系。校训诏诏,继承先贤好传统,历久而弥新;学风荦荦,运用马列理论,求善而求真。发展战略,高瞻远瞩,建设一流红色学府;人本人文,大师大气,造就优秀人民公仆。校训在心,人与之行;校歌入脑,一唱众应;校风和谐,家园之情。跨世纪,齐奋进,求真闳放马蹄疾;党校人,焕青春,踔厉风发一路歌。理论武装,文化教育,锻造栋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根本。干部素质,重在科学发展;执政能力,树立大局意识;理论基础,掌握最新成果;世界眼光,把握天下大势;战略思维,驾驭复杂局面;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条例》指引,党校应时方新;戮力同心,党校未来可期。高标育人,培训轮训主阵地;科研咨政,创新创意思想库。教学相长,案例研斫鞭辟入里,辩锋强健,思想碰撞真理彰明。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军营、进学校,开门办学有路子,理论教育勤耕耘;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讨论式,教学改革有活力,培训干部常创新。现代化、信息化,党校建设得风藏水,春意盎然,朗朗天光人影;针对性、实效性,干部培训玉琢精金,洁质彩章,皎皎人杰地灵。嗟乎!各级党校,精英荟萃;恂恂学子,求师绛帐。邃密群科,遐览古今,入耳风声雨声读书声;格物致知,缜思明察,关心家事 国事天下事。焚膏继晷,孜孜不倦,诵读马列审问慎思求其真;追星赶月,殚精竭虑,积累知识明体达用臻其善。蚓耕坚泥,著文立说,有厚积薄发;鹤舞白沙,创学建派,无虚骄浮夸。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溯党校近世纪之行迹兮,兴盛有自;析培训党员之使命兮,日月不磨;究滋润灵魂之功能兮,价值不灭;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勃兴兮,潮流涌动;察干部学习教育之需求兮,日益旺盛;喜党校教育之发展兮,化雨东风。感事者释然欣然,作赋者期然信然,曰:党校精神光芒绽放,党校事业永葆青春,党校明天更加辉煌!

合肥报纸分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安徽商报、新安晚报、安徽法制报、安徽日报农村办

合肥日报报业集团: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合肥日报

上述报纸都是合肥人心目中耳熟能详的报纸名称,也是合肥的主流报纸媒体!

杂志江淮

1、《安徽日报》

《安徽日报》是安徽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52年6月1日,2018年0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纸”。2019年3月21日,获得“全国党媒优秀扶贫报道”奖项。

2、《新安晚报》

《新安晚报》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省级晚报,1993年1月1日创刊,200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晚报”、2009年荣获“中国报业创新奖”等。

2、《决策》

《决策》(原《安徽决策咨询》)是由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月刊,全国公开发行。

4、《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95年7月,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

5、《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杂志是由安徽省卫生厅主管、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于1973年创刊,系月刊,于当月28号出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日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安晚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决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学

江淮论坛(双月刊)(1958年创刊) 主办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江淮论坛杂志社主编:计永超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号江淮论坛杂志社邮编:230051电话:社会与文化:刊号:ISSN 1001-862XCN 34一1003/GO国内邮发代号:26-14国外邮发代号:BM602 江淮论坛栏目设置 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等。江淮论坛是cssci来源期刊 我们有这方面的合作 可以给你指导推荐发表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登报,以下为个人经验所得结论。1、挂失登报的要求是刊登市级以上报纸,省+国级都行。2、跑报社、找黄牛,自助刊登,最后选择了小程序自助刊登,因为香呀。3、在支付宝或微信搜【跑政通】,里面点极速登报办理;4、方便的是一次性市级以上报纸价格都出来,选个最实惠的,报纸快递到家。

江淮杂志社总编辑是司级正职、厅级正职职别。

  • 索引序列
  • 江淮论坛杂志主编
  • 江淮论坛杂志社主编
  • 江淮杂志主编
  • 江淮杂志总编级别
  • 杂志江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