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献综述的格式及各部分要求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论文文献综述的格式及各部分要求,欢迎大家分享。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般由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1、前言部分
主要提出问题,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发展动态或争论焦点,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2、主体部分
主要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采取纵横结合式的写法,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研究的现状,包括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分析,对有创造性的理论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进行比较,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
3、总结部分
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述评,提出结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还要说明本综述的局限性,前任研究的优缺点有什么,自己的创新之处有什么等。
4、参考文献
这是写作综述的基础,最重要的是使读者在探讨某些问题时,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可按参考文献查阅原文。因此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论文参考文献的基本格式
1、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
2、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c.”;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3、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 连续出版物:[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b.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c. 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d. 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e. 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f. 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g.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h.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i.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拓展内容】
论文引用文献标注小技巧介绍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很多人对论文引用怎么标注不太清楚。因为不同的杂志社要求的文献格式不同,文中的插入方法和文章后面的文献排列格式都不一样,很多同学在论文写完后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调整引用文献的格式。国内大部分期刊杂志都要求按照文献插入顺序进行排列,如果后期文章有改动,参考文献的增减和排列都会发生改变,工作十分繁琐,杂志社审核编辑如果对格式要求严格,那么你的论文就有可能被打回去,参考论文引用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软件Reference manager是专门用来管理参考文献的,它功能很强大,能对文献进行二次检索、管理,与Word结合还可完成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插入,相信很多高手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都用它解决了参考文献的插入问题。Mendeley 、Endnote的文献管理方式也很好,以批量导入文件或文件夹,也可以直接拖动PDF到Mendeley,所有文献自动云同步。有的人不习惯用这些软件,如果写的是期刊类文章,可以采用Word插入“脚注/尾注”的方式标注参考文献,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引用”—“脚注/尾注”。 当插入下一条参考文献的时候,选择“下一条脚注”这样标注论文引用文献也是非常方便的。
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写论文引用大量的文献,掌握几个文献检索工具、文本编辑技巧、软件使用小窍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首先是封面,它要求要有一定的格式字体大小的要求,各个学院要求可能不一定相同,需要大家按照学校要求来。 2、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设计(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文献综述”字样。 3、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著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4、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5、总结。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6、参考文献。要求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且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并按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作者名、文献名、文献出处、时间等信息全面标示出来。
文献综述要求介绍和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是很多种多样的,但是总体来说,一般都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四个部分来进行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写作工作。
前言的部分是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相关的概念和定义,及综述的范围,仅要的说明和这有关的现状或者争论焦点,使读者可以对全文诉述问答的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的部分就是综述的主体,写法很多样,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可是按照年代的顺序来描述,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能按照不同的观点进行综述,不管是哪种格式的综述,都是要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给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阐明相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所发展的方向,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的部分要特别的注意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的部分和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点类似,都是把全文主体进行一个总结,对于综述的主体和有研究的作者,学客行论文智能降重建议大家最好都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是放在文章的末尾,但是要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参考文献不仅是代表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和引用文献的依据,还可以为读者深入的探讨有关的问题,提供了文献的查找线索,所以学客行论文智能降重建议要认真的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要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要准确无误。
要求学生们写文献综述有对学生们有很多好处,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进一步的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累积,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学校文献综述的撰写是为了后面的科学研究打基础的过程,通过写综述的过程,可以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选题可以大可以小,可简单可容易,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题。
文献综述要求介绍和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是很多种多样的,但是总体来说,一般都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四个部分来进行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写作工作。
前言的部分是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相关的概念和定义,及综述的范围,仅要的说明和这有关的现状或者争论焦点,使读者可以对全文诉述问答的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的部分就是综述的主体,写法很多样,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可是按照年代的顺序来描述,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能按照不同的观点进行综述,不管是哪种格式的综述,都是要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给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阐明相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所发展的方向,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的部分要特别的注意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的部分和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点类似,都是把全文主体进行一个总结,对于综述的主体和有研究的作者,学客行论文智能降重建议大家最好都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是放在文章的末尾,但是要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参考文献不仅是代表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和引用文献的依据,还可以为读者深入的探讨有关的问题,提供了文献的查找线索,所以学客行论文智能降重建议要认真的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要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要准确无误。
要求学生们写文献综述有对学生们有很多好处,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进一步的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累积,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学校文献综述的撰写是为了后面的科学研究打基础的过程,通过写综述的过程,可以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选题可以大可以小,可简单可容易,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题。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写作规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所有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必须完成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一、定义和要求
(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指在学生在毕业论文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二)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三)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一般不少于3000字。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二、基本格式
(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题目:一般应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如《中国与亚洲各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题目与论文题目应基本一致,但允许论文题目在实际写作过程进行微调。
前言:主要说明毕业论文论题的由来,重点说明当前相关领域与论题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错误观点或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作者要解决或要论述的问题及其所具有的学术意义做出简要的说明。
正文:应围绕索要解决或要论述的问题对当前的学术研究基本情况做出比较全面的说明,对作者所阅读主要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说明作者研究的起点和可能得到的结论。
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二)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论文的要求的参考文献数量完全一致,原则上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除非第一手资料散佚,否则,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三)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基本一致,在毕业论文中未加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文献综述原则上不采用注释,如确需注释者,应随文说明,不再另加脚注或尾注。
(四)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保持一致。
三、注意事项
(一)文献综述应与开题报告同时完成,但可在毕业论文完成之后稍加调整,与毕业论文其他材料一并存档。
(二)文献综述应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撰写,由论文评阅教师根据学校的有关标准评分;文献综述不及格的毕业论文,不得进入毕业论文答辩或其他评阅环节。
(三)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永久性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和电子文档。
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综述论文是多篇研究成果的综合,所涵盖的内容信息量大,使读者费时不多却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综述的格式与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11.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12.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 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 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 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 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 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 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 "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实反映;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四要语言简练,详略得当。
13. 总结: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14. 参考文献:写综述应有足够的参考文献,这是撰写综述的基础。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者的劳动及表明文章引用资料的根据外,更重要的是使读者在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时,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综述性论文是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说明问题的,读者如有兴趣深入研究,可按参考文献查阅原文。因此,必须严肃对待。
写作步骤
15. 选定题目选定题目对综述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选题首先要求内容新颖,只有新颖的内容才能提炼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题目。
§ 选题还应选择近年来确有进展,适合我国国情,又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如对国外某一新技术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在我国的实用性;又如综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供普及和推广。选题通常有几种:一种是与作者所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选题,对此作者有实际工作经验,有比较充分的发言权;一种是选题与作者专业关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乐于探索的课题;还有一种是医学科学情报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 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加阅读、整理过程的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难以深入,往往流于空泛及一般化。实践证明,题目较小的综述穿透力强,易深入,特别对初学写综述者来说更以写较小题目为宜,从小范围写起,积累经验后再逐渐写较大范围的专题。此外,题目还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
16. 查阅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
§ 对初学者来说,查找文献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望;学术论文集能反映一定时期的进展和成就,帮助作者把握住当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期刊文献浩如烟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进展性资料,吸收过来,可使综述更有先进性,更具有指导意义。
§ 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远)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这样"滚雪球"式的查找文献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查阅文献法,许多初学综述写作者都是这样开始的。另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此外,在平时工作学习中,随时积累,做好读书文摘或笔记,以备用时查找,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
§ 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然后再分类阅读。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资料应通读、细读、精读,这是撰写综述的重要步骤,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过程。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用卡片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以便为写作做好准备。
17. 加工处理:对阅读过的资料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写综述的必要准备过程。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把写下的文摘卡片或笔记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而又有确切依据,阐述层次清晰而合乎逻辑。按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轮廓,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这样客观资料中就融进了主观资料。
18. 撰写成文:撰写成文前应先拟提纲,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重点阐明,哪些地方融进自己的观点,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几笔带过。重点阐述处应适当分几个小标题。拟写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多一遍思考,就会多一分收获。
19. 提纲拟好后,就可动笔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写作中要注意说理透彻,既有论点又有论据,下笔一定要掌握重点,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但对相反观点也应简要列出。对于某些推理或假说,要考虑到医学界专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然后阐述存在问题和展望。初稿形成后,按常规修稿方法,反复修改加工。
撰写综述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论必有据,忠于原著,让事实说话,同时要具有自己的见解。文献资料是综述的基础,查阅文献是撰写综述的关键一步,搜集文献应注意时间性,必须是近一二年的新内容,四五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综述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成为浏览式的综述。综述的内容越集中、越明确、越具体越好。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阅读过的原文,不能根据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间接引用(指阅读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对文献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观点、方法上的失误。
普通大学一般6000-8000字, 重点8000--10000字。多了导师也没有时间看!关键是质量内容!如果发表一般4---5000字就足够了!
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
1)纸张:A4纸,单面打印。
2)标题:三号黑体字加粗。
3)正文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内容则用小四号宋体字。
4)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参考文献内容用五号宋体字,其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综述格式
硕士生的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硕士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
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毕业论文综述是一篇对所选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在撰写毕业论文综述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收集文献首先,需要对自己所选的研究领域进行文献搜索,收集相关的研究文献。在选择文献时,需要注意文献的来源和质量,尽可能选择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文献。
2.阅读文献在收集到文献后,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文献的内容,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以及研究方法和结果。3.总结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需要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明确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信息。
4.分析文献在总结文献后,需要对文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了解当前研究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启示和思考。5.评价文献最后,需要对文献进行评价,明确文献的价值和不足之处,指出当前研究领域需要深入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在撰写毕业论文综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综述应包含当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最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2.综述应避免简单陈述文献的内容,而应对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3.综述应具有清晰的结构和条理,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4.综述应符合学术规范,避免引用错误或抄袭他人成果。在撰写毕业论文综述时,需要注重思考和分析文献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观点,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不是的。文献综述应该是通过寻找各种文献的内在关联来实现学术增值,而不是对已有文献的简单罗列。有些作者在写文献综述时,会不自觉的将文献罗列在一起,将各种没有关联的文献罗列在一起确实会比较容易,但这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描述型文献综述,很难获得审稿人的认可。从这种文献综述当中看不出作者所依据文献演进的内在逻辑,作者也没有依据文献综述清晰地推导出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变成作者的读书心得清单和资料汇编,只是相关学术研究的简单堆砌。表面上看洋洋洒洒,而实际上作用有限,读者既看不到“问题的来龙去脉”,也看不到“证明的来龙去脉”。 文献综述缺乏权威性有些文献综述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主题,而是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特别是会遗漏一些权威性和经典性的文献,缺乏权威性和学术性。这样就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没有认真研读过真正有价值的文献,不熟悉所研究领域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进展,对文献的掌握和理解不到位。文献综述只述不评文献综述不只是对自己读过的文献的简单重复和一般性介绍,真正有价值的是自己对于文献的观点与见解。若在文献综述中仅仅是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自己的评论只是一笔带过,那么就落入了纯粹为了综述而综述的尴尬境地。缺乏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缺乏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难以体现自己的研究贡献。特别是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论文避重就轻,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而实际上,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正是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前言写在最前面.综述写在后边前言就是心得 综述就是分类阐述你论文中的几项或几点及解决方案.(只写大概内容)
你什么时候要写一篇文献综述?
如果你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你将不得不进行一次文献回顾,将你的研究置于现有的知识范围内。这部分文献综述通常包括在引言中。你也可能被指派写一篇文献综述作为一篇独立的论文。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内容虽然看起来略有不同,但进行文献综述的过程将遵循相同的步骤。
步骤一:收集、评估和选择文献
在你开始文献检索之前,你需要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如果你正在撰写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你检索的论文需要与你课题研究问题相关。如果你是撰写一篇独立的文献综述,你选择的研究主题和发现的问题需要对你接下来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1、使用关键词和引文检索文献
首先,创建一个与你的研究主题和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列表。用于检索期刊和文章的一些有用的数据库包括:学校图书馆目录、谷歌学术、JSTOR、EBSCO、Project Muse (人文社会科学)、Medline (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EconLit (经济学)和Inspec(物理、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
当你找到一篇有用的文章时,可以查看其参考文献列表,以找到更多相关的资源。尤其注意被多次重复引用的文章,它们可能没有出现在你的关键词搜索中。如果同样的作者、书籍或文章继续出现在你的视线中,一定要找到它们。在谷歌学术上你可以找到一篇文章被引用了多少次。高引文数意味着这篇文章在该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评估和选择来源
你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阅读这个主题上的文章的所有内容,这时候就可以通过阅读摘要以确定文章是否有用。你必须评估哪些来源最有价值,与你的问题相关。
对于每一篇文献,问问自己:作者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是关键的概念,它们是如何定义的?关键的理论、模型和方法是什么?研究是否使用既定的框架或采取创新的方法?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是什么?该文献与该领域的其他文献有何联系?它是否确认、增加或挑战了已建立的知识体系?这篇文献是如何帮助你理解这个主题的?它的主要见解和论点是什么?研究的优点和弱点是什么?
以此来确保你使用的来源是可信的,并确保你阅读的任何里程碑式的研究和主要理论在你的研究领域里。复阅的范围将取决于你的主题和学科:在自然科学中,你通常只复阅最近的文献,但在人文学科中,你可能会从一个长期的历史角度(例如,跟踪一个概念的意义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来考量。
3、做笔记并引用你的资料
当你阅读文献时,你也应该开始写作过程。边看文献边做笔记,这些文字以后可以纳入到你的文献综述文本中。同时注意使用引文以避免剽窃。
做一个附加注释的参考书目是很有帮助的,在这里你可以编译完整的引文信息,并为每个来源写一段摘要和分析。这可以帮助你记忆已阅读的内容,并在稍后的写作过程中节省回顾时间。
步骤二:查找联系和主题
要开始组织你的文献综述的论点和结构,你需要确定所阅读的文献之间的关系。根据你的阅读和笔记,你可以找到:
趋势和模式(理论、方法或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方法会延续使用或被淘汰吗?
主题:哪些问题或概念在不同文献中反复出现?
辩论、冲突和矛盾:这些矛盾的点在哪?
关键文献:是否有任何有影响力的理论或研究改变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空白:文献中缺少什么?是否有需要解决的缺陷?
这一步将帮助你确定文献回顾的结构,并显示你自己的研究将如何对现有的知识做出贡献。
步骤三:规划你的文献综述的结构
有多种方法来组织一篇文献综述的正文。在开始写作之前,你应该对自己的策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你文献综述的长度,可以结合这些策略中的几个。例如,你的总体结构可能是主题性的,但每个主题都会按时间顺序进行讨论。
1、年表
最简单的方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跟踪主题的发展。但是,如果你选择此策略,请注意避免简单地列出和堆砌材料。试着分析形成该领域方向的模式、转折点和关键讨论。这些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需要给出你的解释。
2、专题
如果你已经发现了一些反复出现的中心主题,你可以将文献综述组织成涉及主题不同方面的子部分。
例如,如果你正在查阅有关移民不平等的医保政策的文献,关键主题可能包括保健政策、语言障碍、文化态度、法律地位和经济机会等。
3、方法论
如果你侧重点在使用的多种研究方法上,你可能需要比较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例如:看看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果;讨论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是如何探讨这一主题的;把文献分为社会学、历史和文化三个来源。
4、理论
文献综述通常是理论框架。你可以使用它来讨论各种关键概念的理论、模型和定义。你可能会争论特定理论方法的相关性,或者将各种理论概念结合起来,为你的研究创建一个框架。
步骤四:撰写文献综述
和其他学术论文一样,你的文献综述应该有一个引言,一个主体,和一个结论。你在每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内容取决于你的文献综述的目的。
1、引言
引言应明确确定文献综述的重点和目的。
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如果你把文献综述作为学术论文的一部分,重申你的核心问题或研究问题,并对学术背景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你可以强调这个话题的时效性(“最近的许多研究集中在x的问题上”),也可以强调文献中的一个空白(“虽然对x的研究很多,但很少有研究人员考虑到了x的问题”)。
独立文献综述:如果你正在写一篇独立的论文,给出一些关于这个主题及其重要性的背景,讨论你将要综述的文献的范围(例如,你的资料来源的时间),并说明你的目标。你会从文献中得到什么新的理解和研究方向?
2、主体
根据你文献综述的长度,你可以把主体分成几个小节。你可以对每个主题、时间段或方法使用子标题。在撰写文章时,可以遵循以下建议:
1)总结和综合:概述每个来源的要点,并将它们合并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2)分析和解释:不要仅仅释义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在可能的情况下添加你自己的解释,讨论与整个文献相关的调查结果的意义。
3)批判性评价:讨论你的资源的优点和弱点。
4)用结构良好的段落书写。
3、结论
在结论中,你应该总结你从文献中获得的关键发现,并强调它们的意义。
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如果文献综述是你的学术论文的一部分,需说明你的研究是如何填补空白和贡献新知识的,或者讨论你如何利用现有的理论和方法为你的研究建立一个框架。
独立文献综述:如果你正在写一篇独立的论文,你可以讨论文献的整体意义,或者根据你发现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来源
一般情况下是先写综述的,在绪论中,然后再写论文相关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