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周艳.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王桂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研究综述[J].南昌高专学报,2009(4) [4]郎新发.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2) [5]谭来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路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6]闫科培.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7]罗海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8]谭来兴.困境与出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10(1) [9]于书娟.浅析高校教师专业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10]佘双好.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9(3) [11]孟中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7(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所谓的教育在“东方”文化中,“教育”由“教”和“育”结合而成,即教书育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教育”它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即被理解为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1]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是伴随人类生产而生产,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因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关键词】教育 社会 概念 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47-02

1、前言

教育是一种大到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当中的地位;小到可以增长个人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现代文化技术。它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

教育的概念

要弄清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各个学者和大师由于他们身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了。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又如中国古典《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此等等,这些各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去看待教育的概念,那么综合各家“教育”概念之认识,对“教育”概念之界定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合社会个性化的活动。[2]

教育的本质

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则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特殊的范畴等等。关于对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讨论虽然加深了对教育本的认识,但是却把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探讨教育的功能上。[3]不具有对教育实质的讨论。没有明确的定义。

3.社会

社会的概念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结构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该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社会功能在调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4.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上:

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培养出各种人才,而且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口的质量体现在,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有很多途径,但教育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就变得切实可行。要提高国民素质,首要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儿童,对提高人口素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国要抓好对基础教育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以此来保证我国国民的素质基础,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4]

教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的人口数逐步增多,这个增长趋势对教育也产生了供不应求的影响;人口年龄也趋于老龄化,中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比重已达占全世界老年人的五分之一。如此可见人口老龄化也制约着教育发展。其次,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根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275万儿童未入学,其中女童占,女童流失率占70%~80%。[5]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提高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

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如何进行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而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人。因此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要从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着手,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越来越大。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的社会的功能上,教育的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主要通过育人功能而实现社会功能,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流动功能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方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结束语

教育从各个方面都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教育作用与社会,社会也可以反作用与教育。教育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兴旺体现在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上,应当结合经济文化水平,努力发展国家教育,是实现国家民族富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朱德全,《教育概论》

[3]李吉芳,陈新宇《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

[4]叶澜,《教育概论》

[5]《基本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四十年历史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本,第58页

参考文献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如下: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0、黄济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4、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5、吴式颖等主编:《外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6、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34、[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8、[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9、[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美]小威廉姆? 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从立新著:《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6、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8、陆有铨著:《骚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9、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河南出版社,2001年版

60、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2、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3、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4、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5、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6、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7、傅道春著:《教师技术行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8、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0、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2、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3、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4、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6、曹长德著:《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77、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78、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年版

79、张玉田等编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80、王汉澜主编:《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1、[美]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83、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4、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6、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7、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论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

适应性职业教育的这种适应性表现在:职业教育一是职业教育制度的适应。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它包括办学方向、办学层次、教学内容、职业培训机构及对职业教育管理等都要始终处于主动适应的位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二是职业教育对象的适应。受教育者不应只是具有过于狭隘的职业性质或局限于一种技能的掌握,因为瞬息万变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所以,未来职教的主要目的必须使青年有很强的适应性。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适应。为适应市场需要,职业教育要由传统意义上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封闭的办学模式转向以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及学校等多元化的混合模式。针对上述说法,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适应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这种适应性仍然是职业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的准备教育(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范畴的适应性。中介性职业教育中介性就是指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教育和职业之间的特殊位置。就是说,职业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是"普通性"或者是"特殊对象性"的,而是直接对应于社会需要和个人生存的,是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素质的提高,是使人的个性更适应社会直接需要的发展、提高和更新的中介加工,是其间最基本的桥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担负着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中介职责,但社会人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职业化。个体性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只能是现实中的"个体存在",从事职业教育的主体、接受职业教育的主体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能力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形式、水平等。也只有立足于现实生活的人,才能客观地分析职业教育的外在现象和内在规律。无论是理想的职业教育还是现实的职业教育,如果离开它的基本的逻辑起点,即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不科学的。历史性职业教育是历史性与超越性的矛盾统一体。历史性是职业教育的内在环节,职业教育总要受到一定历史前提的牵引与制约,职业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存在和发展。职业教育从来就是受到限制的职业教育,承认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有限性"与"非至上性",但这决非说职业教育因此失去了超越性,恰恰相反,正是职业教育历史性及其导致的有限性和非至上性,为人们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真正的自由和可能,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历史性为它的无限开放性提供了真实的可能,职业教育就是不断在有限性中超越有限性并不断敞开自我超越的空间的过程中发展的。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非至上性与至上性、历史性与超越性的否定性统一,正好构成了职业教育的辩证法。它表明:首先,职业教育的历史性意味着职业教育不是绝对自由意志的产物,不能脱离于现实社会。如果否认职业教育的历史性,就等于把职业教育提升到"上帝"、"救世主"的地位,结果只能是职业教育的遮蔽和抽象。其次,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历史性,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程度。再次,职业教育的历史性、有限性并不意味人的宿命与无为,相反,承认职业教育的这一现实规定性正是人不断超越、创造新职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超越性"同样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定之一,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就是"要决定我们将会成为什么,就是着眼于明天"。最后,正是职业教育的这种历史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否定性统一,才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现实性指向现在,理想性则指向将来。现实性与理想性互为依存,互为目的,互为环节,互为递进。现实以理想为动力和发展目标,若无理想,职业教育将是一潭死水;而理想须以现实为基础和前提,理想的职业教育需要通过人立足现实的创造性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现实性"品格。实用性职业教育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理性又可分为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两种。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注重教育方法、技术和经验,注重职业教育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关注学生个体的现实存在,立足和回归现实生活。职业教育的诗意理性则强调以"以人为本"、"终极关怀"等。具体来讲,就是注重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张扬,人的主体人格是否得到自由发展等,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理念。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不是仅仅为了生存、牟利而不择手段,人类的实用理性是千百年来人类生存博弈的结果,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是职业教育发展博弈的历史选择;职业教育的诗意理性也不是纯粹的"海市蜃楼",它是一种超功利的理想价值追求,而且对实用理性有着引领和制约作用。总之,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与诗意理性相异互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职业教育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摘要: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重要补充,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课堂教学工作经验,本文提出分层次教学方法、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现场实训的教学方法、采取模拟教学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重要补充,虽然我国在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诸多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探索提高空间。根据多年的管理教学实践来看,中职生学习层次参差不齐,针对学生实际,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还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这就更加说明了自信心与成功的紧密联系。所以在学习上,如果缺少了自信心,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是失去前进的动力。有多少人因为缺少自信而走向人生的低谷,又有多少人缺少自信而失去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中职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用统一的要求方式。

有些学生感觉学习很困难,感觉自己永远都做不到,最终选择了放弃学习,从而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采取分层次教学法。例如,成绩差的,要求起点低一点,掌握最基础的要点即可;成绩好一点的,要求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成绩很不错的,除了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以外,引导鼓励他们掌握更深的理论,为以后的升学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不同的要求标准,使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也能感觉到我能学会、也能学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二、采取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动机的主动学习,其效果极好,因为主动学习学到的东西不会忘,印象深刻,引发更多的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而无动机的被动学习,那样往往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学习效果极不好,尤其是对于自控能力不太好的中职生,学习效果更差。

所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对于中职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境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作用,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学习中发挥独创性,才能培养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使学生达到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就要采取一种适合现在中职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不免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启发式互动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从而也达到了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使他们主动地在兴趣的海洋中遨游,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采取现场实训(项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质是就业教育,是饭碗教育,而就业教育的实质是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的实质是学生在课内外实验、实训、实习中,理论服务与实践、理论与实践学习循环交叉进行,动手能力的锻炼。而现在传统的以知识学科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也就是说,目前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人们的期望值三者之间并不是统一关系,而是相互脱节,已无法培养出专业型高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笔者以为应该采取现场实训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代之以任务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中的“教学做合一”。任务(项目)式教学指教师根据项目的实施过程,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采取这种教学方法是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不断联系认识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认识现场实训,为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采取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老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分成小组工作的方式,即每个小组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许多情况下,参加项目教学工作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甚至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目的是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

五、采取模拟教学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分为模拟设备教学与模拟情境教学两大类:

1、模拟设备教学,主要是靠模拟设备作为教学的支撑,其特点是不怕学生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一旦失误可以重新来,而且还可以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通过自身反馈感悟正确的要领并及时改正。

2、模拟情境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发展,我们要在原来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职业教学方法的探讨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从多方面着手,因为教学方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但实际上还是在于我们自己的“接纳、学习、研究”。我们要通过教学改革的现场观摩学习,网络学习的机会,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增加紧迫感、责任感,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设计具有个人特点的新课改下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显著的效果。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其更加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史义城,刘其伟,曲锋,刘晓云.创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3]包蕾,鲍吉龙,余辉晴.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思考[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试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

摘要今年,在高检院的统一部署下,集中一年时间在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这一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检察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监督能力,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检察队伍 职业道德 公正廉洁

检察队伍的道德状况,将对检察官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法律权威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检察队伍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今天,我们依然还要将“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作为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主题,就是因为在现实中,检察队伍还是存在司法道德意识淡漠,司法腐败严重的现象,对检察队伍、检察机关的声誉和尊严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在今年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是当前加强检察队伍司法道德观念、司法道德行为和司法道德品质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对检察职业道德的科学认识是加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

只有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够对事物的特点、变化规律和功效等一系列问题准确把握。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判断是非曲直的准则。法律职业道德对于法律职业而言是不可忽视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于法律职业者而言是维持法律职业生涯,保持良好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而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就离不开对检察官职业特性的把握,检察职业道德不同于普通的道德规范,检察机关的性质和检察官的职业特殊性使检察职业道德和其他司法职业职业道德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一是检察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的责任性,法律赋予了检察官法律监督的职能,其根本使命是“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官的行为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人身财产权利的维护。如果检察官在履行职责时不能用更强的责任感约束自己,会产生强大的负面效应。

二是检察职业道德具有更高的示范性,检察机关是执行法律的机关,有事监督法律实施的机关,这就决定了检察官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司法工作能否廉洁高效的运行。换句话说,作为监督者,人民自然而然的对其的要求更高,如果人们无法从“监督者”那里得到足够让人信服的信息,对于司法工作而言将是巨大的打击。因此检察官的职业道德较之其他司法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的示范性,内容设置上应该更科学和规范,要求上应该更合理实际。

三是检察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的约束力。道德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但作为检察官其道德规范应该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将道德规范与法律和党纪纪律相挂钩,使其产生更强的规范性。

由此可见,检察职业道德作为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公众对检察官在从事检察工作中的职业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自身形象的综合评价,也是检察官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是检察官在从事检察职业活动中各种法律、社会关系,是在履行检察职能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今年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对检察职业道德规范做出了新的规定:一是强化“公正”理念,公平正义进一步体现;二是铸造“忠诚”品格,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三是树立“清廉”意识,廉洁从检进一步自觉;四是倡导“文明”观念,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这一要求既说明了检察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对检察队伍的基本要求,也对新时期检察队伍的职业道德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对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深刻内涵的探索是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限于对检察职业道德的讲授,而是要将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寓于检察工作实际中去,与其他职业道德教育相比,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其独特而深刻地内涵,只有把握住其内涵,才能使道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长期性。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检察官岗位上的教育,是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因此它必然具有长期性,不能够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或者是基础理论和法律知识的讲授,而是更高层次的检察官职业素养的培养。

其次,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复杂性。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求教育方式要有针对性,教育内容要有实用性,教育目的要有准确性,但另一方面又因为检察官职业的特殊性而难以保证系统的学习时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干扰,而这些都有悖于国家对于检察官职业道德的高要求。因此,就决定了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而应该做到入脑入心。

第三,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更高性。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检察干警,这一岗位具有十分特殊的要求。教育对象所从事的职业是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因此对于它的要求和约束大大高于社会上的一般职业,这也决定了它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职业道德和普通伦理教育,而是要具备更高的约束力和更强的影响力。

三、对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不断创新是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正是基于检察职业道德在新时期面临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唯有不断创新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开展好“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改变传统,倡导新观念教育

现阶段的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不少县市的问题,一是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往往使人有“假大空“的感觉;二是教育方法落后,尤其是在很多基层检察院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做过场,是教育缺乏针对性;三是教育缺乏系统性,没有一套完整、长期性的计划,往往是上面开展什么活动,下面就照搬做法,是职业道德教育显得零散,带来的结果必然就是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四是教育手段的单一性,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的职业道德教育手段只有学习文件、举办报告会等单一方式,这些方式都注重说教而缺乏打动人心的能力,而且容易收到相反的效果。由此可见,要创新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只有首先在观念上突破了,重新思考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使检察职业道德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道路。

(二)引入心理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性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如果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协调发展,即保持健康的心理过程,则能使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产生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当前,检察职业道德的教育正是缺乏了对检察官心理的了解而是教育效果难以发挥。

当前,检察机关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奖惩并行,忽略了职业情感的培养,是检察官的职业认同感不高,难以使职业道德的认知内化为内心的固有特质。加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在教育、监督、激励、惩处的同时,更加着眼于检察官强化自律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人性化的管理观念,通过及时干预有风险预兆的检察官的心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通过营造出良好的职业环境,来提升全体检察人员爱岗敬业、自励自律的职业情感,是检察官们能够自发的遵守检察职业道德。

(三)建立岗位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前瞻性

所谓风险防范机制就是通过主客观方面查找研究如何消除和避免科技成果和社会成果所带给人类的副作用和危害。这也是近年来西方新兴起的一门跨学科边缘科学。对风险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规避风险。法律风险在于,在执法过程中如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就有可能因为超过道德底线而出现触犯法律的行为。因此,通过查找检察职业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前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认知水平,端正对法律风险的态度,通过开展利用典型事例进行反腐败教育等方式,激发其对检察官职务犯罪多侧面的思考,达到风险教育的目的。

(四)建立检察职业道德评估机制,提高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参与性

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更强的双向性和互动性,需要受教育对象的参与才能使教育更具效果。通过评估机制的建立,使检察官通过评价的方式来指导和纠正自己的行为言论,协调自身的人际关系。通过评价、激励、说明、榜样或示范等形式,以唤起检察官内心的责任感和义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建立起一套包括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在内的科学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指标,运用评价式教育方式进行道德的培养。

把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主题实践活动,显示了作为法律职业人的检察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知已经提到了新的高度。正如台湾学者史尚宽说过:“虽有完美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有彻底的法学之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诱,物欲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则反而以其法学知识为其作奸犯科之工具,有如为虎添翼,助纣为虐,是以法学修养虽为切要,而品德修养尤为重要”。 希望通过此次高检院组织的主题实践活动,能够使检察人的道德操守上升到系的高度,使广大检察干警能够更好的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浅谈职业教育产业的生存与发展论文

[摘要] 职业教育目前形势令人喜忧参半,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就业指导 生存与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试图通过学习别国技术和经验,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此需要我们通过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培养出大量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以使国家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知识经济的崛起既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使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面对当今知识经济的发展,掌握知识经济理论,把握知识经济的发展规律,研究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长期以来社会上甚至教育界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思想与意识,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低于普通教育的不利地位。

通观我国职教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就业问题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因而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努力构建就业指导的良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是近年来在就业市场化的前提下校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开发职教人力资源,实现互利、发展的一种具有双赢的战略性措施。同时也是职业学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途径,提升实用性人才培养规格,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多元办学之路所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职业教育如何提升就业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生存并且发展,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如下。

一、面向市场,实现就业观念更新

全新的就业观念,其核心不仅为了就业,而是促使学校和企业对职业学校这一层面上人力资源更好地关注和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不能仅仅被看作是学校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应该成为联系学校和企业这两个社会子系统的纽带和桥梁。以人为本的互利成为校企合作最大的互利。在就业指导机制中,“实习——就业”模式就是最为有效的产学结合形式之一。职校的学生通过在企业的上岗实习,进而同步实现就业,避免了教育与生产中间环节的资源浪费。所以对职业人力资源的关注和开发,必须成为校企共同关注的对象,也是学校就业指导的根本立足点。

其次,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培育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学生“实习——就业”这一就业指导一体化模式实践过程,虽然是校企双方互利的体现和共同愿望,但双方行为是由市场机制调节的,校企双方能否成为良好、稳定的合作伙伴,不单单取决于愿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相互的实力和条件。一方面学校只有提高教育的质量,提高办学水准,用过硬的毕业生素质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才能赢得企业的青睐;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较好的工作环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科学的用人机制,才能取信于学校,才有可能接受大批学生实习和工作。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就业指导不仅是少数人的工作,而是全体师生员工应该人人参与,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与毕业生有关,它应该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因为,尽管就业指导的成功在于校企的有效合作,但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面向市场苦练内功,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在就业指导机制构建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做到规范、诚信

就业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不能简单地做一个职业介绍工作,应在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上下工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指导中,应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我。要教育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形成新型的以人为本的就为观念。

严格规范毕业生“优生优荐,差生缓推荐”的原则,在毕业生推荐过程中,学校班主任和政教处结毕业生认真综合考评,以考核优秀的毕业生和学生干部优先推荐,尽可能优先安排到适合他们特点的`工作单位。

同时,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自主择业,因为鼓励学生自主择业与创业,宽容他们所经历的挫折,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就业工作量大,它是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涉及到社会各部门,联系着千家万户,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都有责任参与和支持。而学校应充当组织者,发动学生家庭与相应社会关系,动员企业等方面的力量,促使多方的共同努力,形成有利于职教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只有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努力,学校才能充分发挥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三、在就业指导目标上,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就业环境

就业指导的目标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多少个就业岗位,而应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对所在地的经济格局、人才需要的预测,了解一定时期内用人单位对人才层次、专业、规格的要求,征求他们对毕业生的需求意向;另一方面要广泛向社会宣传职校培养人才的专业、规格技能优势,办学条件,以及教育业绩,逐步建立起市场有监测、走势有分析、单位有联系、状态有跟踪的网络体系,从而使毕业生能够积极参与外部就业环境,通过公平竞争和“双向选择”走上就业岗位。加强对毕业生定向实习的跟踪管理,同样是实现学校就业指导主体的关键。该项工作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综合定向实习,强化对毕业生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念教育。

(2)通过实习,帮助学生了解工厂生产、分工、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现代化企业岗位群对工人的要求;

(3)在实习管理中,即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要发展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逐步进行“宽专业实习”,为实习生毕业后创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4)协助用人单位从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反馈与评估,以便量才录用;

(5)通过校外实习,反馈学校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改进、完善学校工作,进而提高毕业生的毕业水准,增强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要求及人才结构都将有新的变化,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及时研究市场需求的新形势,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职业教育在新的机遇中赢得新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所谓的教育在“东方”文化中,“教育”由“教”和“育”结合而成,即教书育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教育”它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即被理解为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1]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是伴随人类生产而生产,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因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关键词】教育 社会 概念 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47-02

1、前言

教育是一种大到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当中的地位;小到可以增长个人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现代文化技术。它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

教育的概念

要弄清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各个学者和大师由于他们身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了。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又如中国古典《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此等等,这些各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去看待教育的概念,那么综合各家“教育”概念之认识,对“教育”概念之界定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合社会个性化的活动。[2]

教育的本质

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则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特殊的范畴等等。关于对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讨论虽然加深了对教育本的认识,但是却把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探讨教育的功能上。[3]不具有对教育实质的讨论。没有明确的定义。

3.社会

社会的概念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结构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该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社会功能在调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4.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上:

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培养出各种人才,而且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口的质量体现在,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有很多途径,但教育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就变得切实可行。要提高国民素质,首要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儿童,对提高人口素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国要抓好对基础教育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以此来保证我国国民的素质基础,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4]

教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的人口数逐步增多,这个增长趋势对教育也产生了供不应求的影响;人口年龄也趋于老龄化,中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比重已达占全世界老年人的五分之一。如此可见人口老龄化也制约着教育发展。其次,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根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275万儿童未入学,其中女童占,女童流失率占70%~80%。[5]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提高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

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如何进行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而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人。因此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要从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着手,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越来越大。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的社会的功能上,教育的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主要通过育人功能而实现社会功能,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流动功能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方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结束语

教育从各个方面都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教育作用与社会,社会也可以反作用与教育。教育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兴旺体现在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上,应当结合经济文化水平,努力发展国家教育,是实现国家民族富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朱德全,《教育概论》

[3]李吉芳,陈新宇《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

[4]叶澜,《教育概论》

[5]《基本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四十年历史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本,第58页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下: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最终的决定性作用。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体系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这就要求教育内容要及时反映这种增长,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刻画在未来的劳动者身上。

浅谈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许书川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才的缺口显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具有中等文化素质和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更是缺少。最近,连续看了北京、深圳、上海等媒体几则报道,联系近两年来省内外用人单位纷纷来我校选聘毕业生的急切心情,深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能没有职业教育。近几年来,北京、深圳、上海不少企事业单位纷纷改变用人观念,北京媒体报道《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报道近年来一些“专科以下学历不做考虑”的用人单位又开始接收中职毕业生。报道称:1999 年北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安置率平均为89 %;2000年上升为91%,多数学校表示,只要不挑三拣四,所有学生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深圳各大媒体刊登文章《深圳钳工身份超硕士》,报道深圳市今年第三次向社会公布当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其中硕士研究生月薪分别为5900元、3500元、2400元。而高级钳工分别为6600元、4300元、3200元。前不久,上海报端也刊发消息《上海硕士生“抢”不过高级工》。报道上海某职业技术信息中心不久前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上海市场高级工的平均月薪为4000元,而刚毕业的硕士生的平均月薪只有3000元左右。这种迹象表明,用人单位已经开始调整用人观念,认为在现代化和经济建设中职业中专毕业生也是不可缺少的人才。可见,办好职业教育势在必行,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学校毕业生现在重新成为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这一现象的出现,我认为,绝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一)职业教育早已被中央确定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李岚清副总理去年在致信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全体师生的信中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难设想,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不可能都只有管理人才,研究人员,而没有具体办事人员和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操作型工人。从企事业人员的结构比例来说,前者毕竟还是居小数,而后者却是居多数。从实际上来看,前者属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后者是劳动者、贯彻者和执行者。领导者的决策再英明,研究者的发明再先进,没有广大劳动者和技术工人付诸实施,那将成为一句空话,一纸空文。可见,企事业用人单位如果不从社会经济生活中面对现实,再一味追求“高文凭,高学历”的用人观念,多选些具有中等文化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应用型和操作型的劳动者显然是不行的。事实证明,企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没有职业教育,企事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又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抢手货”,也就无足为怪了。(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尽管当前职业教育还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上下一致,达成共识,协调好发展普遍高中教育与发展各种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首先,职业教育是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长期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但与此同时高素质、高技术的劳动者却又相当短缺。这就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其次,我国加入世贸后,会有成批的外国独资和跨国公司带着资金、项目、管理经验甚至管理人员涌入我国,他们最需要的除了优惠政策外,将是大批量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的操作工人。这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三,近年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批的工人因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单一,素质和技能不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而形成结构性失业,要实现再就业,就更有必要接受技能培训,切实掌握一项或几项过硬的技能,取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使自己早日实现再就业。这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这些现实,职业学校只要抓住这一天赐良机,认真加强学校的自身建设,深化内部改革,找准自己的位置,切实考虑社会劳动就业和发展的需要,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突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应当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就必定会走出低谷,看到灿烂辉煌的明天。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 教育 与人的发展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的研究、人的发展内涵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各类教育研究四个方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试谈教育与人的发展》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个体素质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必须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无疑给当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要发展,要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最终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变化来实现的。人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就其根本性而言,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必须首先关注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及其发展问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怎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涉及对人的发展的正确认识。 一、教育学中人的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个体的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向积极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一)身体发展。身体发展,即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人自身机体各种器官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机体是一切生命个体的统称,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大约有100万亿个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个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他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人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的发展总趋势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 二、人的发展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是如何实现的这一问题,形成不同的人的发展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外铄论、内发论。 (一)外铄论。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决定。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都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西方,英国哲学家洛克从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 经验 论哲学观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即“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理性与知识都是从行动的经验而来”。 (二)内发论。内发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古代思想家孟子和法国思想家卢梭。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是人类进行自身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而困惑人类研究自身的关键问题是人的发展不平衡。因为大多数人在同一个环境里接受教育之后,有的人发展得很好,其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都很高;而有的人却发展的很差。于是,人们便从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上查找原因,并构建了多种促进人发展的理论与 方法 。以下介绍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生物特征,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例如:一个先天性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 2.遗传素质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阶段。人的生理成熟是指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例如:许多超常 儿童 表现出一般儿童所不具有的早熟或少年早慧,而另一些儿童又可能有许多行为表现得与其年龄不十分相称。 (二)环境。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社会物质环境的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和发展的,人的发展程度与范围直接被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不同的心理内容和思想面貌。人所处的物质条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 2.社会精神环境制约着人的心灵世界层次和精神生活面貌。社会精神环境主要是指人类在 社会实践 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它包括语言文字、生产知识、道德规范以及宗教、艺术、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受到不同精神环境影响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意识,道德风尚,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教育。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它以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系统性、严谨的组织性,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位居主导地位。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取决于学校教育。难怪人们说:“知识改变命运。”而对于年轻一代,他们获取知识和 文化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 但是,尽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主导地位的发挥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教育并非是万能的,要注意与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保持一致。 四、结语 教育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促进人的发展,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发展论文:《浅谈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指的是在海外把汉语作为汉语的教学。它的目的是对外国人进行训练,培养他们正确地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有助于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加深彼此间友谊。 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放到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联合国法定的一种工作语言,汉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国人来说,这正是一个让汉语以及中华 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中国热”,得益于良好的时代背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便有“胡人”来到天朝学习汉语。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 留学 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现在来中国的外国学生已不再只为交流而学习语言,更多地学生是为了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即实行改革开放前30年的形成时期和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时期,前者又经历了创立、巩固、恢复、发展四个阶段。在整个发展力历程中,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一种强势的劲头不断向上发展。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面临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日益加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全球的汉语教学培训市场也备受瞩目。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世界学习汉语以及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的需求还将快速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开放,国外各类学校纷纷携手中国,寻找新的商机,以各种方式吸引我国的学生就读。在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与中国的强势发展相呼应。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 虽然全球“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冷静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汉语推广之路存在重重障碍。国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有些教育理念还相对滞后,有些学校重视汉语推广,至今还只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学校专业特色、办学思路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材编写不足学科师资队伍不强,这样根本无法保证汉语教学的质量。 四、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畅想以及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到今日,已经发展到一种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纵观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对该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如下畅想: 第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体系将会逐渐变化。由语言预科教育发展到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并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二,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 发生变化。针对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授课外,因材施教的需求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法、听说法等多样化方式。 第三,教师队伍逐步专业化。国家与学校逐渐重视师资问题,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水平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多样化复合型教师人才将会不断涌现。 总之,汉语的世界推广是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战略,让汉语成为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它建立在朴素辩证的客观规律之上,发展有规律可循,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化的大背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还面对许多挑战与问题,但是在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汉语教育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面临的困难也将在各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好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科本身的学术积淀都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认真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从各方面加大推广汉语的工作力度,让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未来也将面临一片光明。 教育发展论文:《试论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及趋势》 一、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现状以及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迅速的膨胀,这促使会计一度成为了高等院校中最大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也不断暴露,主要问题有:首先,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忽视了会计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传统会计教育中,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培养会计人才的核算水平,忽视了对其管理水平的培养;最后,在传统会计高等教育中,过度的注重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了对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而且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会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的脱离了实践,实务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虽然我国从事会计行业人员的规模可观,但是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十分的巨大,这种情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尤为明显。此种情况下,如何对会计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界人士关注的 热点 之一。 二、新常态经济的会计人才需求解析 一直以来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经济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培养的会计人员水平和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此,要做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教育的协调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教育的模式和观念。 会计是受新常态经济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新常态背景下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拥有战略性的眼光以及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着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单一人才向符合性人才转变,从低素质人才向高素质人才转变,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以及从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此外,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操作技术,能够应对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方向 未来会计高等教育应要首先符合新常态经济的特征,由于新常态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因此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首先方向是加大对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会计专业 毕业 生的就业率,弥补会计人员供求之间的缺口,会计高等教育需解放思想,摈弃单纯扩大会计从业人员规模的短视行为,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和创新水平。 四、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途径 会计高等教育变革首先要遵守“三个目标”和“三维能力”,所谓“三个目标”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方式,所谓“三维能力”是指储备知识的能力、储备技能的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其他的 措施 有: (一)改革学科教育,创新教育教学 在学科教育上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强化会计实践在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此外,由于建立和谐和生态经济时新常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未来的会计高等教育体系还应该注重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从教育教学上来说,需仔细的对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由于当今经济环境中互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教学上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 (二)结合国际化教育,协同与其他学科或专业 无论是从会计发展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会计学都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会计专业的未来设置不应采用传统的分离教学的方式,应该把会计学科放进一个综合而完整的学科平台中,吸收其他学科的养分,不断的丰富自身专业水平。另外,我国目前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和其国际化教育接轨的缺点,这是不符合我国新常态经济现实的,因此,在会计高等教学体系中需加入国际化课程或学科。 (三)注重会计教学的合理进阶 在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合理进阶的培养,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要针对各个水平的会计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具体来说:首先,要注重在会计专业学位进阶方面的创新,其次,会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从从业资格认证上给予恰当的衔接,并进行相应的认证制度,这样可以增强业界与学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促进,提高协同能力。 五、结论 会计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十分重要的改革阶段,建立科学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战略、培养全面综合性会计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总的来说,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实现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必须整合会计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国际教育以及坚持开放包容的思想。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在会计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中,要不断的坚持自省和 反思 ,积极的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不让会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猜你喜欢: 1. 论新时期人与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2.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 3.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 4.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 5.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

教育与社会发展主题的论文

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教育发展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发展的论文篇1 浅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 教育的社会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重智育、轻德育、 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问题的严重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尚未将“全面 发展”真正到位,教育教学模式依旧在较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方式。尽管有一些教改实验,但对整体的教学方式的冲击和震荡仍然微乎其微,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陈旧的传统教育的种种表现: 1.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有相当多的学校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看成了唯一的形式。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转,围着课本转、围着教室转、围着作业转。 2.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本应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只管自己的教,不问学生的学。教师几乎把所有的的教学时间都用来考虑如何备课、写教案、讲课、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 考试和阅卷等。至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等,则很少顾及。 3.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培养。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有的老师把传授知识当作唯一的任务,由此而产生僵硬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学生当作口袋,硬灌硬塞。诸如“题海战术”、频繁的考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都属于此。 4.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由于人的秉赋、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等等的不同,有些人往往只在某一方面有才华,而其他方面则一般,甚至有缺陷,对这些人,有些教师只用一个腔调,一个尺码去要求学生,如有悖老师观点、要求的则斥之为“庸才”、“歪才”,甚至被打入“冷宫”,视为“废才”,这样使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埋没了“才干”。 凡此种种,都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相违背,对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转变和落实. 一、首先将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化,并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观念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不同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人们对教学认识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为了适应 现代教育的要求,使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新时期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首先要求教育观念的优化。因为教育行为受制于相应的教育思想,当教育观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时,任何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很难真正产生效果。 二、转变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无须废除,只须转变改进。如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辟第二课堂,但不能忽视课堂教学。 因为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对待每节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无论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上,教师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优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但不是说就不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了,而是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和了解,要分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状况,注重分层教育,因材施教,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更要坚持这一原则。如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批改作业时,对部分同学可放手让其互批,对部分同学还可以面批,这样,可以鼓励每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三、由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转变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有些知识的 发展快更新也快,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自学能力,他的一生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只管如何教,不管学生如何学,教和学不能协调统一,课堂效率始终不高。现在的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读书,更主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自觉地学、科学地学、高效率地学,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四、从强调记忆的学习向注重思维的学习转变 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 现代生产已进入自动化时代。面对这种生产力水平,劳动者必须具有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性劳动和研究,这就要求 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这种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创造性能力,因此现代教育不应以传授传统文化为唯一功能,而应将学生引向科学文化的发展前沿,引向未来,使学生具有吸取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和把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融为一体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多向选择的条件。学生学习知识,不只是学习已有的结论,还要学习结论的形成过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必须扬弃,要代之以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要着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掘学生智慧的潜力。 五、改进质量评估细则 教育质量评估在素质教育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不搞好教育评估细则,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难以突破,而且可能会导致以高分论英雄的危险。因此,我认为要从“多元化、全方位”的角度,制定素质教育的评估细则,对教师的工作,应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要求,根据巩固率、合格率、达标率、优生率、学困生转化率等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包含音、体、美、劳、心理健康等科目)。不能仅看看教师的教案写得怎样,学生的作业做得怎样,而要着眼于这个教师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总之,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它与教育方针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只有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创设素质教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方法,才能使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得到全面落实。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向希望的轨道。 教育发展的论文篇2 浅析教师教育的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向开放化体系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各自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相应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办教师教育,在正确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同时,社会应通过继续提高教师地位、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等相关策略保证和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地位教师资格制度 一、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 教师教育模式应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相适应,尤其与经济、教育的地位和教师待遇等特定国情相适应。我国的师范教育始于甲午战争以后,当时“朝野人士,深感国事陵夷,民智落后,群议变法兴学,以雪耻图强”①,于是,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了《变法通议·论师范》。文章对新、旧学堂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时“府州县学、书院和蒙馆等传统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些不通六艺、不读四史的人,更不了解西学的最基本常识”,而新式学堂中聘请的外国教习,又存在诸多弊端。因此,他认为,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不能依靠上述两类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②主张自办师范学堂,“以师范学堂之生徒,为小学之教习;以小学生徒之成就,验师范学堂之成绩。”③1897年盛宣怀在创办南洋公学时,设师范院,开始了我国的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在创建之初,主要参照日本的做法,在学校设置、课程安排、经费来源、招生对象及毕业生分配等方面都由国家统一规定。当时的学校是独立设置的,这种独立设置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重视对教师的专门培养,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对教师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在师资数量的需求上有所缓和,对教师质量的要求日益突出,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这种社会发展状况对教师教育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教师的地位。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要求成为教师的人至少要获得七种被承认的资格证书中的一种。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自此,综合大学开始尝试办师范教育,师范院校也纷纷开设高职专业,向综合大学靠拢。这样,中国的教师教育由独立体系走向了开放、综合化体系。 二、综合院校与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与问题(一)综合院校教师培养的优势与问题 1.综合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优势。 一是学科门类多,教育资源丰富,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学术水平较高,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师资力量相对雄厚,有利于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四是具有较强的内部调节功能,举办教师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五是大学的社会声誉有利于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④综合院校在学科基础和知识背景及学术氛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利于复合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及某些特殊专业教师的培养。 2.综合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综合院校不具备教师培养的经验。教师的职业特色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制约着教师培养。教师的劳动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教育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大写的“T”型,即在专业知识上要精、深,在其他文化知识上要广、博。教育的艺术性要求教师的天赋、灵感和创造性。教育是解放的艺术、发现的艺术、激励的艺术,教师需要解放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目前,综合院校还欠缺实践经验和教育技能娴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教师。 二是综合院校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合并发展起来的综合大学,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因而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⑤。由师专合校升格而建的地方综合院校,有些因定位不准或急功近利,盲目发展高职专业,不仅在专业设置上,高职专业的数量超过了师范专业,而且师范专业的课程安排不仅没有保留或更加突出原有的师范特色,反而对教师教育必备的课程进行了压缩,这样一来,这些院校不但没有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会因为失去原有的办学优势使教师教育专业在多元竞争格局中丧失竞争力。三是综合大学在招生和毕业生去向上处于两难境地。 一般而言,综合大学的生源都比较好,能达到综合大学录取分数的考生一般不会报师范专业,师范专业在综合大学的地位不会像其他专业那样高,这样,一方面综合大学的师范生会因地位不高抬不起头,另一方面仍以综合大学生自居,不甘愿当老师。⑥因此,虽然综合院校开始办师范专业,仍“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⑦。 (二)师范院校在当今多元竞争中格局中教师教育优势与问题 1.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一是多年承办师范教育积淀的深厚底蕴,是师范院校在多元竞争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与基础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师范院校的立校之本;三是具有专业的教师教育师资,这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有力保障。 2.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虽然大部分师范院校是在继续保持或发展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按社会需求开办相应的高职专业,但也有部分师范院校在改革大潮中迷失方向,以牺牲原有的优势为代价盲目发展高职专业,结果导致目标定位混乱、特色丧失、优势不再、师范生的竞争力下降、高职生的竞争力更弱等现状。这集中表现在能够体现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薄弱,除了各类相关知识体系陈旧、课程压缩外,各级领导还将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高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上,忽视了教师素质专业课,造成自上而下的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懈怠。“检验师范大学综合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应该是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的地位是否更加巩固,教育研究水平和政策服务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培养出来的教师和学科人才是否得到社会认可,学术实力和办学声誉是否得到提升,对国家和地方教师教育和高师院校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否得到发挥。”⑧因此,师范院校在向综合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自己原有的优势为代价,而应在巩固原有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学科整合和理念创新使自己的特色更加突出,从而提高自己在多元格局中的竞争力。 二是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滞后于中小学教育改革。 师范院校教育理念的创新远远跟不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师范院校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南针和风向标。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及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真正进入中小学后“在教育理念方面并无明显优势”⑨。这主要是因为师范院校“关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课程,关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课程,关于教育评价、教育管理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等多方面的课程”⑩设置不足,以至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在面对中小学教育实际以及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优势。三是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教育实习是教师的必经之路,是从学生过渡为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力保障。但就目前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根本不能真正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站讲台的机会,更不可能通过实习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也更谈不上通过实习使教育技能得到提高。 三、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策略(一)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 列宁认为,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是建设教师大军、提高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他曾经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因此,他强调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造就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存和生活条件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使民族兴旺发达,使国家繁荣富强。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最近几年,我国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在经费保障内容中明确提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及教师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教师教育会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而得到相应提高,当教师的待遇真正高于公务员时,教师专业会吸引大批高素质的学生,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 (二)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国自1993年之后相继颁发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保证教师质量奠定了基础。一般而言,教师资格考试分两步走:一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等教师必备知识的考试,上述三科考试合格后再参加认定如说课、试讲、体检等。教师资格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条件要求,是教师质量的最低标准。教师的工作关乎国家的兴衰、全民的整体素质,甚至是人类未来的发展,保证教师质量,就是保证人类的未来。因此,应严格执行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以确保教师质量。 (三)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应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师教育专业 1.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专业设置,强化能力培养。 在教师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各类教师培养机构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与整合课程设置,丰富与更新知识结构,完善与提高能力培养。知识与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古时候,只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才能胜任教师,现代社会发展更加迅速,知识激增,信息爆炸,创新不断,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认为教学是把自己储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 现在,这一说法已经不恰当了,教师的教学不是灌输,而是启发,知识不是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把打开知识宝藏的钥匙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源源流动的活水,这就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得真正“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各类教师教育的学校和机构需要更新理念,在丰富与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说知识是胜任教师的前提,能力则是胜任教师的保障。教师需要多种能力,尤其是当今社会,专业化的教师需要拥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各种能力,因此,教师教育学校或机构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2.落实与加强教育实习环节。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与道德修养,解放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坚定学生的教育信念,激励学生的教育热情,端正学生的态度,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足准备,为未来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释] ①③汤才伯.廖世承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53,453.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7. ④⑤严燕.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首届年会述要[J].教师教育研究,2005(4):76,76. ⑥石欧.契机还是危机:当前高师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10. ⑦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 ⑧钟秉林.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探索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⑨⑩耿文侠,冯春明.综合院校与师范院校毕业生从教状况比较[J].教育评论,2004(21):21,2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77,678. 猜你喜欢: 1. 浅谈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2.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3. 关于教育创新的论文 4.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 教育 与人的发展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的研究、人的发展内涵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各类教育研究四个方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试谈教育与人的发展》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个体素质的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必须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无疑给当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要发展,要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最终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变化来实现的。人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就其根本性而言,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必须首先关注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及其发展问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怎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涉及对人的发展的正确认识。 一、教育学中人的发展的含义 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个体的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向积极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一)身体发展。身体发展,即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人自身机体各种器官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机体是一切生命个体的统称,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大约有100万亿个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个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他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人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的发展总趋势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 二、人的发展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是如何实现的这一问题,形成不同的人的发展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外铄论、内发论。 (一)外铄论。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决定。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都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西方,英国哲学家洛克从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 经验 论哲学观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即“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理性与知识都是从行动的经验而来”。 (二)内发论。内发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古代思想家孟子和法国思想家卢梭。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是人类进行自身研究的永恒的主题。而困惑人类研究自身的关键问题是人的发展不平衡。因为大多数人在同一个环境里接受教育之后,有的人发展得很好,其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都很高;而有的人却发展的很差。于是,人们便从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上查找原因,并构建了多种促进人发展的理论与 方法 。以下介绍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生物特征,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例如:一个先天性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 2.遗传素质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阶段。人的生理成熟是指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例如:许多超常 儿童 表现出一般儿童所不具有的早熟或少年早慧,而另一些儿童又可能有许多行为表现得与其年龄不十分相称。 (二)环境。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社会物质环境的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和发展的,人的发展程度与范围直接被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不同的心理内容和思想面貌。人所处的物质条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 2.社会精神环境制约着人的心灵世界层次和精神生活面貌。社会精神环境主要是指人类在 社会实践 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它包括语言文字、生产知识、道德规范以及宗教、艺术、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受到不同精神环境影响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意识,道德风尚,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教育。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它以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系统性、严谨的组织性,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位居主导地位。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取决于学校教育。难怪人们说:“知识改变命运。”而对于年轻一代,他们获取知识和 文化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 但是,尽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主导地位的发挥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教育并非是万能的,要注意与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保持一致。 四、结语 教育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促进人的发展,了解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发展论文:《浅谈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指的是在海外把汉语作为汉语的教学。它的目的是对外国人进行训练,培养他们正确地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有助于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加深彼此间友谊。 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放到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联合国法定的一种工作语言,汉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对于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成为了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国人来说,这正是一个让汉语以及中华 传统文化 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中国热”,得益于良好的时代背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便有“胡人”来到天朝学习汉语。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 留学 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现在来中国的外国学生已不再只为交流而学习语言,更多地学生是为了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即实行改革开放前30年的形成时期和改革开放后20年的发展时期,前者又经历了创立、巩固、恢复、发展四个阶段。在整个发展力历程中,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以一种强势的劲头不断向上发展。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面临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日益加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加上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全球的汉语教学培训市场也备受瞩目。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世界学习汉语以及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的需求还将快速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开放,国外各类学校纷纷携手中国,寻找新的商机,以各种方式吸引我国的学生就读。在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与中国的强势发展相呼应。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 虽然全球“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冷静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汉语推广之路存在重重障碍。国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有些教育理念还相对滞后,有些学校重视汉语推广,至今还只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学校专业特色、办学思路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材编写不足学科师资队伍不强,这样根本无法保证汉语教学的质量。 四、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畅想以及建议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到今日,已经发展到一种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纵观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对该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如下畅想: 第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体系将会逐渐变化。由语言预科教育发展到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和非学历教育体系,并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第二,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 发生变化。针对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授课外,因材施教的需求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法、听说法等多样化方式。 第三,教师队伍逐步专业化。国家与学校逐渐重视师资问题,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水平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多样化复合型教师人才将会不断涌现。 总之,汉语的世界推广是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战略,让汉语成为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敲门砖。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它建立在朴素辩证的客观规律之上,发展有规律可循,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国际化的大背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还面对许多挑战与问题,但是在随着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迅猛发展,汉语教育与国际接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面临的困难也将在各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好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科本身的学术积淀都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认真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从各方面加大推广汉语的工作力度,让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成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未来也将面临一片光明。 教育发展论文:《试论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及趋势》 一、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现状以及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迅速的膨胀,这促使会计一度成为了高等院校中最大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也不断暴露,主要问题有:首先,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忽视了会计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传统会计教育中,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培养会计人才的核算水平,忽视了对其管理水平的培养;最后,在传统会计高等教育中,过度的注重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了对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而且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会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的脱离了实践,实务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虽然我国从事会计行业人员的规模可观,但是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十分的巨大,这种情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尤为明显。此种情况下,如何对会计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界人士关注的 热点 之一。 二、新常态经济的会计人才需求解析 一直以来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经济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培养的会计人员水平和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此,要做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教育的协调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教育的模式和观念。 会计是受新常态经济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新常态背景下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拥有战略性的眼光以及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着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单一人才向符合性人才转变,从低素质人才向高素质人才转变,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以及从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此外,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操作技术,能够应对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方向 未来会计高等教育应要首先符合新常态经济的特征,由于新常态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因此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首先方向是加大对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会计专业 毕业 生的就业率,弥补会计人员供求之间的缺口,会计高等教育需解放思想,摈弃单纯扩大会计从业人员规模的短视行为,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和创新水平。 四、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途径 会计高等教育变革首先要遵守“三个目标”和“三维能力”,所谓“三个目标”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方式,所谓“三维能力”是指储备知识的能力、储备技能的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其他的 措施 有: (一)改革学科教育,创新教育教学 在学科教育上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强化会计实践在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此外,由于建立和谐和生态经济时新常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未来的会计高等教育体系还应该注重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从教育教学上来说,需仔细的对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由于当今经济环境中互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教学上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 (二)结合国际化教育,协同与其他学科或专业 无论是从会计发展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会计学都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会计专业的未来设置不应采用传统的分离教学的方式,应该把会计学科放进一个综合而完整的学科平台中,吸收其他学科的养分,不断的丰富自身专业水平。另外,我国目前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和其国际化教育接轨的缺点,这是不符合我国新常态经济现实的,因此,在会计高等教学体系中需加入国际化课程或学科。 (三)注重会计教学的合理进阶 在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合理进阶的培养,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要针对各个水平的会计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具体来说:首先,要注重在会计专业学位进阶方面的创新,其次,会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从从业资格认证上给予恰当的衔接,并进行相应的认证制度,这样可以增强业界与学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促进,提高协同能力。 五、结论 会计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十分重要的改革阶段,建立科学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战略、培养全面综合性会计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总的来说,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实现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必须整合会计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国际教育以及坚持开放包容的思想。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在会计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中,要不断的坚持自省和 反思 ,积极的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不让会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猜你喜欢: 1. 论新时期人与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2. 教育哲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 3.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 4.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 5. 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主题论文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整理的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几乎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给孩子们上过《拔萝卜》这一课。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让儿童想一想,如果让他一个人拔萝卜,没有别人帮忙,该怎么办呢?

这个异议提得好,好就好在它触及到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上的认识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教育中的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问题。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行为的独特的综合。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必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让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性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人要掌握与该社会相适应的行为体系。一个社会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对它的社会成员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提出社会化的目标。一个人是社会的人,他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发展。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与其他人接触、交往,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各种环境刺激影响,另一方面又依照社会各种行为方式产生许多反应,经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就是实行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但是,以往我们的教育实践并未按照正确的教育理论思想运行。

一、中国传统教育偏向发展人的社会性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对人提共同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有个性,也不允许有个性。这种情形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教育发展史考察,在某种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想意识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礼”或“礼治。”“礼”的内容是等级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最集中的表现是维护忠孝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要求个人“克已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系统,培养封建治世人材为目的,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并同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教育还是偏重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个性。比如:现行的高考制度用一个标准,一种尺度取人,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西方国家的教育偏向于发展人的个性

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教学内容针对生产实践,重实用学科。教学方法,主张顺应自然,适应学生的心理过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鼓励人们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去认识征服自然;尼采发出“上帝已经死了”的呼声,鼓励人们认识和肯定自我。

卢梭则大力提倡自然教育,重视人们的自然发展,反对人为地对儿童发展加以限制。被称为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弘扬历代人本主义者追求人性解放的精神,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潜能的发挥,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提出“自我实现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们高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鼓励竞争,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以“个人主义”为主体的文化传统,确实促进了个人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许多社会和道德问题: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人们的精神衰落。由于空虚、孤独、焦虑、恐惧,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疾病,青少年道德沦落、暴力行为、男女性关系混乱、吸毒和酗酒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的精神危机,西方社会已开始探索教育的新路子,开始大力强化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例如:在美国,众多教改报告都竭力论证并呼吁强化个人价值目标与学校价值目标上的社会共性取向,认为:“美国教育的个性传统压倒了共性传统,当前必须充分肯定共性,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强化公民和社会责任意识。”①

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走的路子

当前,我国教育界已注意到只偏重发展人的社会性,忽视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已不能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观,失误在于错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当成了教育本体,压倒了教育中个人的价值,束缚了个人天赋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反过来也扭曲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西方那种“个体本位”的教育观,失误在于错把教育的培养目标当成了教育本位,结果导致了人类普遍的文化范式的遗失和丢弃。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将走发展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道路。为了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向外国学习。西方教育,重视人的个性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在美国,高校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以多样化来满足每个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利益、兴趣,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须面向世界。一个国家的教育要发展,必然要同其它国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西方教育采取“拿来主义”精神,吸取其精华,抛弃其槽粕,在前进的过程中,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崇洋媚外。

2、向历史学习。我国传统教育中有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部分。例如:重视对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坚持个人的利益服务集体利益,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传统,是我国教育的优势。这一点,西方已经认识到“西方人为了消除个人主义产生的精神危机,开始把目光转向以‘群体主义’文化传统为主体的东方,一些有识之士纷至沓来到东方寻求答案”⑧。

3、切实搞好教育改革。通过改革促使教育实现发展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传统的学科考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的知识,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必须明确考试不是为了排名次,而是为了给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提供一个依据,发现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和弱点,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潜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学习是为了进步,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兴趣,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而且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然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并没有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实际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得到真正的体现。例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多出人才,但集体教育,统一要求,不利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适当变革,通过适当分组活动,讲授、谈话、实验、演示、参观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学得愉快。

还要重视开展课外、校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对社会对集体的负责精神,培养自主自律、自尊自爱、团结互助,合作共事的品德。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为了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鼓励个人发挥才能,而不助长个人主义;要密切关注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教育要培养既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注释:

①《比较教育》1996年第3期王义高《当代四年大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

②《比较教育》1996第4期,王冬桦《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一、婴儿期

婴儿的气质: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情绪型,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恐惧;活动型,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冲动型,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社交型,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得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托马斯和切斯,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性

婴儿兴趣的发展: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相似性物体再认知阶段(半岁前后)——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自发性微笑——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自发性的哭——应答性的哭——主动操作性的哭

婴儿哭泣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分离焦虑,婴儿在离开母亲后,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分离焦虑的阶段:悲伤、求助——希望破灭,情感冷漠——企图适应新环境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是一种情绪,是一种需要的满足,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情感联结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础)——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把母亲作为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离开自己的原因)

婴儿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情绪性、社会性刺激

哈特,婴儿主体我的自我意识出现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两周岁前后,出现客体我的自我意识,能运用人称代词,用“我”表示自己。

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二、幼儿期

幼儿期个性初步形成:

1、显现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2、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3、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4、最初性格特点的表现。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严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2、同伴关系:建立同伴友谊关系和被集体接纳是自尊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

认同,即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

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

儿童第一叛逆期,3-4岁左右,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

第一叛逆期的发展性特点:

1、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2、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三、幼儿期

大约8岁,儿童开始脱自我中心化,属于转折时段。

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包括多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有密切关系。

延迟满足,(罗滕伯格)是抑制欲望的即使满足,学会等待。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又显著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内化)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为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攻击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分为三类: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

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4、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易于合作。

2、不受欢迎儿童—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

3、受忽视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儿童对友谊的认识: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3、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

四、青春期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婴儿期是第一个飞跃期)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有很强的自尊心

情绪变化的特点:

1、烦恼增多

(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期自我中心的特点:(皮亚杰)独特自我、假想观众

少年期属于第二叛逆期,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反抗主要对象是父母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但也有迁移性

3、观念上的碰撞

逆反年龄时段,2-4岁,多在3岁左右为第一逆反期,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11-15、16岁,是第二逆反期,突出表现在青春发育期。

共同点:都聚焦在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都具有成长发展的超前意识,前者有“长大感”,后者有“成人感”。

不同点:前者要的独立自主在于要求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护;后者要求是人格独立、社会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和有关方的控制。

五、青年期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特点: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2、自我概念更具有组织性和整合性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自我接纳,是对自己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

自我排斥,是对自己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马西亚归纳出青年自我同一感危机的四种方式:

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扩散(混乱)。

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症候群的特点归纳为:

同一性意识过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与他人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

勤奋感的扩散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延缓偿付期,青年期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成的内在需要,即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社会的延缓,是一种心理的延缓,也称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人们对于人生的看法和认知,归根结底凝聚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上。

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1、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思维发展、自我意识、社会需要和社会化达到趋于成熟的水平)

2、受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制约;

3、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制约;

4、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

5、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性事件的影响。

道德认知发展:柯尔伯格——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功利取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好孩子”取向、“好公民”取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1、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2、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

3、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其发展的顺序。

六、中年期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第一“组织者”,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年人自我发展水平:

1、遵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

2、公平水平,能将社会、外规则内化为个体的规则。

3、自主水平,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矛盾和冲突,容忍。

4、整合水平,不仅能正视矛盾和冲突,还能积极解决。

影响自我水平发展的因素:年龄因素、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因素

中年期人格特征:稳定性、成熟性(内省日趋明显;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初级控制,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

刺激控制,通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

七、老年期

老年期人格基本稳定,但有些许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造成老年人格变化的因素:生物学衰退、心理上的老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1、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3、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4、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5、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6、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法

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教育发展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发展的论文篇1 浅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 教育的社会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重智育、轻德育、 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问题的严重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尚未将“全面 发展”真正到位,教育教学模式依旧在较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方式。尽管有一些教改实验,但对整体的教学方式的冲击和震荡仍然微乎其微,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陈旧的传统教育的种种表现: 1.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有相当多的学校把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看成了唯一的形式。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转,围着课本转、围着教室转、围着作业转。 2.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本应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只管自己的教,不问学生的学。教师几乎把所有的的教学时间都用来考虑如何备课、写教案、讲课、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 考试和阅卷等。至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等,则很少顾及。 3.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培养。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有的老师把传授知识当作唯一的任务,由此而产生僵硬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学生当作口袋,硬灌硬塞。诸如“题海战术”、频繁的考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都属于此。 4.重统一要求,轻因材施教。由于人的秉赋、爱好、性格以及环境条件等等的不同,有些人往往只在某一方面有才华,而其他方面则一般,甚至有缺陷,对这些人,有些教师只用一个腔调,一个尺码去要求学生,如有悖老师观点、要求的则斥之为“庸才”、“歪才”,甚至被打入“冷宫”,视为“废才”,这样使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埋没了“才干”。 凡此种种,都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相违背,对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转变和落实. 一、首先将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化,并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观念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不同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人们对教学认识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为了适应 现代教育的要求,使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新时期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首先要求教育观念的优化。因为教育行为受制于相应的教育思想,当教育观念没有实现真正转变时,任何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很难真正产生效果。 二、转变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无须废除,只须转变改进。如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辟第二课堂,但不能忽视课堂教学。 因为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对待每节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无论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上,教师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优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但不是说就不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了,而是要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和了解,要分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状况,注重分层教育,因材施教,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更要坚持这一原则。如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批改作业时,对部分同学可放手让其互批,对部分同学还可以面批,这样,可以鼓励每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三、由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转变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有些知识的 发展快更新也快,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自学能力,他的一生才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只管如何教,不管学生如何学,教和学不能协调统一,课堂效率始终不高。现在的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读书,更主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自觉地学、科学地学、高效率地学,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四、从强调记忆的学习向注重思维的学习转变 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 现代生产已进入自动化时代。面对这种生产力水平,劳动者必须具有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创造性劳动和研究,这就要求 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这种高素质的人,必须具有创造性能力,因此现代教育不应以传授传统文化为唯一功能,而应将学生引向科学文化的发展前沿,引向未来,使学生具有吸取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和把不同特质的文化精华融为一体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多向选择的条件。学生学习知识,不只是学习已有的结论,还要学习结论的形成过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必须扬弃,要代之以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要着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掘学生智慧的潜力。 五、改进质量评估细则 教育质量评估在素质教育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不搞好教育评估细则,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难以突破,而且可能会导致以高分论英雄的危险。因此,我认为要从“多元化、全方位”的角度,制定素质教育的评估细则,对教师的工作,应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要求,根据巩固率、合格率、达标率、优生率、学困生转化率等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包含音、体、美、劳、心理健康等科目)。不能仅看看教师的教案写得怎样,学生的作业做得怎样,而要着眼于这个教师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总之,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它与教育方针中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只有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创设素质教育环境,完善素质教育方法,才能使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得到全面落实。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向希望的轨道。 教育发展的论文篇2 浅析教师教育的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向开放化体系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各自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相应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办教师教育,在正确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同时,社会应通过继续提高教师地位、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等相关策略保证和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地位教师资格制度 一、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 教师教育模式应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相适应,尤其与经济、教育的地位和教师待遇等特定国情相适应。我国的师范教育始于甲午战争以后,当时“朝野人士,深感国事陵夷,民智落后,群议变法兴学,以雪耻图强”①,于是,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了《变法通议·论师范》。文章对新、旧学堂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时“府州县学、书院和蒙馆等传统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些不通六艺、不读四史的人,更不了解西学的最基本常识”,而新式学堂中聘请的外国教习,又存在诸多弊端。因此,他认为,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不能依靠上述两类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②主张自办师范学堂,“以师范学堂之生徒,为小学之教习;以小学生徒之成就,验师范学堂之成绩。”③1897年盛宣怀在创办南洋公学时,设师范院,开始了我国的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在创建之初,主要参照日本的做法,在学校设置、课程安排、经费来源、招生对象及毕业生分配等方面都由国家统一规定。当时的学校是独立设置的,这种独立设置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重视对教师的专门培养,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对教师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在师资数量的需求上有所缓和,对教师质量的要求日益突出,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这种社会发展状况对教师教育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教师的地位。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要求成为教师的人至少要获得七种被承认的资格证书中的一种。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自此,综合大学开始尝试办师范教育,师范院校也纷纷开设高职专业,向综合大学靠拢。这样,中国的教师教育由独立体系走向了开放、综合化体系。 二、综合院校与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与问题(一)综合院校教师培养的优势与问题 1.综合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优势。 一是学科门类多,教育资源丰富,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学术水平较高,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师资力量相对雄厚,有利于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四是具有较强的内部调节功能,举办教师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五是大学的社会声誉有利于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④综合院校在学科基础和知识背景及学术氛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利于复合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及某些特殊专业教师的培养。 2.综合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综合院校不具备教师培养的经验。教师的职业特色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制约着教师培养。教师的劳动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教育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大写的“T”型,即在专业知识上要精、深,在其他文化知识上要广、博。教育的艺术性要求教师的天赋、灵感和创造性。教育是解放的艺术、发现的艺术、激励的艺术,教师需要解放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目前,综合院校还欠缺实践经验和教育技能娴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教师。 二是综合院校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合并发展起来的综合大学,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因而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⑤。由师专合校升格而建的地方综合院校,有些因定位不准或急功近利,盲目发展高职专业,不仅在专业设置上,高职专业的数量超过了师范专业,而且师范专业的课程安排不仅没有保留或更加突出原有的师范特色,反而对教师教育必备的课程进行了压缩,这样一来,这些院校不但没有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会因为失去原有的办学优势使教师教育专业在多元竞争格局中丧失竞争力。三是综合大学在招生和毕业生去向上处于两难境地。 一般而言,综合大学的生源都比较好,能达到综合大学录取分数的考生一般不会报师范专业,师范专业在综合大学的地位不会像其他专业那样高,这样,一方面综合大学的师范生会因地位不高抬不起头,另一方面仍以综合大学生自居,不甘愿当老师。⑥因此,虽然综合院校开始办师范专业,仍“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⑦。 (二)师范院校在当今多元竞争中格局中教师教育优势与问题 1.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一是多年承办师范教育积淀的深厚底蕴,是师范院校在多元竞争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与基础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师范院校的立校之本;三是具有专业的教师教育师资,这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有力保障。 2.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虽然大部分师范院校是在继续保持或发展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按社会需求开办相应的高职专业,但也有部分师范院校在改革大潮中迷失方向,以牺牲原有的优势为代价盲目发展高职专业,结果导致目标定位混乱、特色丧失、优势不再、师范生的竞争力下降、高职生的竞争力更弱等现状。这集中表现在能够体现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薄弱,除了各类相关知识体系陈旧、课程压缩外,各级领导还将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高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上,忽视了教师素质专业课,造成自上而下的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懈怠。“检验师范大学综合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应该是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的地位是否更加巩固,教育研究水平和政策服务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培养出来的教师和学科人才是否得到社会认可,学术实力和办学声誉是否得到提升,对国家和地方教师教育和高师院校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否得到发挥。”⑧因此,师范院校在向综合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自己原有的优势为代价,而应在巩固原有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学科整合和理念创新使自己的特色更加突出,从而提高自己在多元格局中的竞争力。 二是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滞后于中小学教育改革。 师范院校教育理念的创新远远跟不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师范院校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南针和风向标。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及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真正进入中小学后“在教育理念方面并无明显优势”⑨。这主要是因为师范院校“关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课程,关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课程,关于教育评价、教育管理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等多方面的课程”⑩设置不足,以至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在面对中小学教育实际以及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优势。三是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教育实习是教师的必经之路,是从学生过渡为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力保障。但就目前来看,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根本不能真正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站讲台的机会,更不可能通过实习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也更谈不上通过实习使教育技能得到提高。 三、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策略(一)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 列宁认为,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是建设教师大军、提高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他曾经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因此,他强调指出“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造就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存和生活条件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使民族兴旺发达,使国家繁荣富强。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最近几年,我国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在经费保障内容中明确提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及教师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教师教育会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而得到相应提高,当教师的待遇真正高于公务员时,教师专业会吸引大批高素质的学生,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二流’中学毕业生报师范、‘二流’师范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现状”。 (二)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国自1993年之后相继颁发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保证教师质量奠定了基础。一般而言,教师资格考试分两步走:一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等教师必备知识的考试,上述三科考试合格后再参加认定如说课、试讲、体检等。教师资格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条件要求,是教师质量的最低标准。教师的工作关乎国家的兴衰、全民的整体素质,甚至是人类未来的发展,保证教师质量,就是保证人类的未来。因此,应严格执行并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以确保教师质量。 (三)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应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师教育专业 1.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专业设置,强化能力培养。 在教师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各类教师培养机构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与整合课程设置,丰富与更新知识结构,完善与提高能力培养。知识与能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古时候,只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才能胜任教师,现代社会发展更加迅速,知识激增,信息爆炸,创新不断,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认为教学是把自己储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 现在,这一说法已经不恰当了,教师的教学不是灌输,而是启发,知识不是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把打开知识宝藏的钥匙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源源流动的活水,这就对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得真正“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各类教师教育的学校和机构需要更新理念,在丰富与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说知识是胜任教师的前提,能力则是胜任教师的保障。教师需要多种能力,尤其是当今社会,专业化的教师需要拥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各种能力,因此,教师教育学校或机构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2.落实与加强教育实习环节。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与道德修养,解放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坚定学生的教育信念,激励学生的教育热情,端正学生的态度,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足准备,为未来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释] ①③汤才伯.廖世承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53,453.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7. ④⑤严燕.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首届年会述要[J].教师教育研究,2005(4):76,76. ⑥石欧.契机还是危机:当前高师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10. ⑦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 ⑧钟秉林.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探索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⑨⑩耿文侠,冯春明.综合院校与师范院校毕业生从教状况比较[J].教育评论,2004(21):21,2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77,678. 猜你喜欢: 1. 浅谈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2.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3. 关于教育创新的论文 4.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所谓的教育在“东方”文化中,“教育”由“教”和“育”结合而成,即教书育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教育”它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即被理解为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1]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是伴随人类生产而生产,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因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关键词】教育 社会 概念 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47-02

1、前言

教育是一种大到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当中的地位;小到可以增长个人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现代文化技术。它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

教育的概念

要弄清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各个学者和大师由于他们身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了。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又如中国古典《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此等等,这些各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去看待教育的概念,那么综合各家“教育”概念之认识,对“教育”概念之界定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合社会个性化的活动。[2]

教育的本质

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则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特殊的范畴等等。关于对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讨论虽然加深了对教育本的认识,但是却把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探讨教育的功能上。[3]不具有对教育实质的讨论。没有明确的定义。

3.社会

社会的概念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结构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该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社会功能在调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4.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上:

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培养出各种人才,而且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口的质量体现在,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有很多途径,但教育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就变得切实可行。要提高国民素质,首要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儿童,对提高人口素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国要抓好对基础教育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以此来保证我国国民的素质基础,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4]

教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的人口数逐步增多,这个增长趋势对教育也产生了供不应求的影响;人口年龄也趋于老龄化,中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比重已达占全世界老年人的五分之一。如此可见人口老龄化也制约着教育发展。其次,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根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275万儿童未入学,其中女童占,女童流失率占70%~80%。[5]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提高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

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如何进行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而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人。因此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要从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着手,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越来越大。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的社会的功能上,教育的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主要通过育人功能而实现社会功能,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流动功能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方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结束语

教育从各个方面都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教育作用与社会,社会也可以反作用与教育。教育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兴旺体现在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上,应当结合经济文化水平,努力发展国家教育,是实现国家民族富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朱德全,《教育概论》

[3]李吉芳,陈新宇《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

[4]叶澜,《教育概论》

[5]《基本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四十年历史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本,第58页

  • 索引序列
  • 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论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
  •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
  • 教育与社会发展主题的论文
  •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主题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