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建筑产业化研究论文

建筑产业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建筑产业化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住宅产业经过了一个惊人的历程,现在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何摆脱现有的土地本位和规模型的单一开发模式,使住宅产业更加理性和有序发展,更加注重效率、品质和质量,实现资源最大化和节能效益化,这是关系到中国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所谓住宅产业化,就是让住宅建设融入社会化大生产的模式来进行发展,将开发、设计等各个缓解组合起来、集成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然而,由于历史及其它一些原因,我国住宅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模式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严重制约了住宅产业的发展。要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进程,提高住宅产业生产力水平,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和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于住宅工业化技术的发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住宅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从全国整体上看,传统的粗放式的建设方式未从根本上改变,与中央提出的节能减排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为:1、住宅产业化水平低,建设方式粗放。2、供热计量收费改革进展缓慢,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大。3、农村住宅建设问题突出。4、住宅(建筑)使用寿命短。我国住宅产业化起步较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住宅产业化的实践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住宅工业化发展实践,通过科技创新和推广适用新技术,加速对传统住宅业的改造,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丰富与提高,高质量的家居生活水平己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与重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住房分配制度的改变,更使商品住宅日益成为消费的热点。住宅产业也自然成为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世界各国的建设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住宅工业化是强盛住宅建设、优化房地产开发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的住宅建设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追求外表的美观发展到讲究内在的居住性能与质量。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提倡中小套型开发建设模式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更需要精明发展、精细化建设,要提高住宅的居住品质和开发效率,尽量降低成本,要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做出理性的决策。住宅工业化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建筑产业革命,不仅极大提高住宅生产工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强度,缩短生产周期;而且能提高住宅质量,改善居住水准;通过减少能耗和资源损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工业化不仅可以应用在住宅项目上,待技术和市场成熟后,也适用于宾馆酒店、学校医院、办公等公用建筑上。这将引起建筑生产翻天覆地地变革,使建筑工人从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科技享受。

龙玉峰,华阳国际设计集团董事、副总裁,高级装配式建筑工程师、深圳市十佳青年建筑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兼任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副会长、技术专家库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建筑学会住宅指导委员会建筑工业化专家委员,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副会长。 重要成果 龙玉峰主持设计了全国首个建筑工业化研发基地——万科东莞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万科第五园第五寓,是国内首个装配式住宅项目;龙悦居三期保障房项目,是全国首个大规模实施工业化技术保障房项目。主持完成省部级研究课题2项,出版专著3本,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多次荣获深圳市、广东省、全国设计评优、设计竞赛一等奖,个人荣获过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等荣誉。 自2001年起,龙玉峰致力于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推广,代表深圳经验参加行业及省市级装配式建筑技术论坛,分享学术报告百余次,促进了全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在龙玉峰和团队的努力下,华阳国际成为全国首个被授予“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设计企业,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连续多年荣获“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优秀企业”以及“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15周年功勋企业”“深圳市推动住宅产业化进步杰出贡献奖”等行业荣誉。​龙玉峰寄语​“十四五”是我国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会形成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高度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新局面。华阳国际将坚持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集成创新的模式,以设计研发为龙头,为行业发展探索经验,实现设计价值,促进行业进步。原文见《建筑》2022年第4期第27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住房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我国的建筑业加大了房屋建筑设计的规模和力度。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建筑设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设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篇1 浅谈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做为我国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在能源消耗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当下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节能建筑做为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被提上日程。本文阐述了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概念、现状和优势,并提出了节能建筑设计中的几点策略,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能建筑;设计;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被破坏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能源的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亦不例外。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1节能建筑概念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目前节能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几乎占到了7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2 节能建筑设计的现状和优势 节能建筑研究及应用现状 节能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在中国,节能建筑思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写进国家的发展规划中。目前对于节能建筑研究较多的是建筑外窗、玻璃幕墙的应用,而对外墙、屋顶以及楼地板的研究较为欠缺。另外,夏热冬冷地区的研究较寒冷地区、严寒地区的研究多,主要是因为夏热冬冷地区采暖和空调能耗均较高,节能设计需同时考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而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要想达到既保温又隔热的目的,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低碳节能建筑的优势分析 采用地毯式的建筑能使能耗显著降低。据统计,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可消耗50%的能源,并产生34%的环境污染物。节能建筑则大大减少了能耗,和既有建筑相比,它的耗能可降低70%~80%。所以低碳式建筑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节能建筑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一般的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建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造成了大江南北建筑风貌大同小异、千城一面,而节能建筑强调的是突出本地的文化、本地的原材料,尊重本地的自然、本地的气候条件,这样在风格上完全是本地化的,并由此产生了新的建筑美学。节能建筑向大自然的索取最小,这样的建筑,让人在体验新建筑美感的同时,能更好地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 节能建筑环保理念贯穿始终。传统建筑多是在建造过程或使用过程中,考虑到环境问题,而节能建筑强调的是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使用,直至建筑物的废弃、拆除的全过程,节能、环保理念贯彻始终,强调建筑要对全人类、对地球负责。 3 推进节能建筑的措施 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 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正确选择朝向 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均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分(屋顶、外墙、门和窗、遮阳等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与用户所处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 3%~6%,而节能却可达 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屋顶节能 屋顶是住宅第五立面,对建筑造型起着重要作用。住宅做斜坡顶屋面,可借助屋面坡度与日照斜率相接近的特点,可再降低住宅顶层的层高。在维持平屋面住宅日照间距的条件下,既取得了改变建筑轮廓、有效地解决了屋面防水和扩大屋顶部位使用空间的效果;也减少了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节约了建设用地。平屋顶可采用北向的退台,既获得露天活动空间,也可缩小日照间距。 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功能主要是承重、防水、防潮、隔热、保温。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一般情况下,单一墙体材料往往难以同时满足保温、隔热要求,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其一般做法是,用砖或钢筋混凝土作承重墙,并与绝热材料复合。 建筑材料节能设计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 利用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太阳能的应用、自然通风的应用、地下水的应用、地热(冷)的应用等。 太阳能的应用地球拦截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500倍,而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太阳能,只占理论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太阳能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主要有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制冷两个方面。 ①太阳能采暖 太阳能采暖用电作为辅助能源,驱动用太阳能加热的水在管道中循环流动向房间供热。 ②太阳能制冷 太阳能制冷主要包括太阳能压缩式制冷、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和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压缩式制冷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太阳能有效地转换成电能,再用电能去驱动压缩式制冷系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是将系统中的加热器和冷却器去掉,将太阳能集热器与吸附床合二为一,冷却功能则利用夜间室外空气的自然冷却来完成。 自然风的应用 自然风的供冷是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室外空气的焓值和温度低于室内时,在供冷期内就可以利用室外风所带有的自然冷量来全部或部分满足室内冷负荷的需要。通常,这种情况出现在供冷期的过渡季和夜间,可采用的方法为新风直接供冷和夜间通风蓄冷。由于利用了自然风提供建筑所需要的冷量,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在运行中不用电或少用电,既节约能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 地下水的应用 地下水由于地层的隔热作用,其温度受气温影响很小。在暖通空调中,有些地下水可以直接作为冷源,更是热泵良好的低位热源。所以水源热泵有着良好的节能前景。 4 结束语 保护环境、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削减能源负荷是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建筑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是对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最好回应,节能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设计的主打方向,建筑节能工程作为建设领域的新方向已成为我们既定的基本国策,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设计出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相适应的设计,努力使建筑能耗最低化,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加平,武六元. 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能源工程,2001 [2]周炜.小议建筑节能设计[J]陕西建筑,2008 建筑设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篇2 浅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 摘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集人类文明与传统于一身的聚集体,其结构庞大复杂,内容包罗万象,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浅析其二者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 城市是人们的家,如何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美好,人们希望创造一种住着舒适、用着方便、看着美观的充满生机的独特的城市空间。对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美好的渴望给人们提供了思考研究与创造的机会。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纷纷研究各种理论与设计方法,以期能为城市添彩,创造更为舒适、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一、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谈起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首先引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含义归纳:“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城市规划以一个城市的宏观发展为目标,它更多的考虑城市的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要飞速发展,要为经济服务,提高城市运作的效率,所以要求有更高,更快,更先进,更现代化,更信息化的“硬”环境;而“城市设计”理念的出现,则是“人本主义”对高速工业化的反叛,它更应该注重人文的,文化的,美学的,自然的“软”环境。 但是两者也有共通性,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立体性、可操作性和示意性,其主体就是空间环境设计。无论是建筑群的组合还是城市的空间设计,都有一种内在的秩序或结构作为联系的纽带。城市设计由注重城市的肌理、构图注重人的存在与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对主体城市的认识。从城市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人的主观活动往往起决定作用,在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设计结果与规划结果并不一定完全吻合,所以它们之间需要相互反馈、相互调整。 二、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精制而富有特色的建筑最能展示城市的艺术性。建筑的设计手法现在基本有3 种:模仿、再生、创新。功能成为建筑设计的主题,形式只是外皮的建筑创作过程正在被建筑师们推敲。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许多建筑师正在研究建筑的基本组成元素,然后在某种法则的指导下,进行建筑的重组,从而展现崭新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外皮也成为单独研究的一个课题,其保温、承重、生态、维护等诸多功能被分层研究,再进行组合,形成有独特内涵的外皮或立面形式。这种解构主义的创作手法更立意于建筑的本原,创造出理性而非感性的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先思而后建,比施工图设计的建筑形式更利于城市整体的艺术环境。 城市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设计的内容也能够细微到桌椅、灯具甚至标志物,但与建筑设计仍有质的区别。城市设计对城市是从整体形象把握,即使具体到任何细小局部时,设计师依然将每个细部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进行设计,而建筑设计只是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却很少关心它的邻居,缺乏对城市空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在城市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这就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而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则在于整体环境的和谐、优美,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单体设计。沙里宁在《论城市》中提出城市体形环境设计的三条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相互协调的原则”。西特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中世纪欧洲城市建设艺术中强调的“互协调要素”,并加以发展,指出自然界虽然千变万化,但又是相互协调的,因此,人类建设新城也应该遵守这条原则。在沙里宁的实践中,把建筑设计、户外空间以及园林绿化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而我们的城市,最缺的就是关系,建筑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没有关系。单独看,有些还不错,放在一起就是乱七八糟。我认为这不是单纯建筑的问题,而是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的问题。 三、 结语 中国的许多城市有上千年的历史,积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现今的体制使许多建筑师成为克隆的高手,现代的城市建设已经让人们辨别不出南北方的差异,内陆与沿海的不同,千年的文化被百年的新城整合成一个模板。河北省许多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楼都是按同一份图纸盖出来的,只不过城市不同而已。KPF 的高科技与细腻,拉尔夫的楼梯间遍布大江南北,漂亮是漂亮,但缺少了味道。建筑本来是一种展现个性魅力的艺术创作,但现在成了表现城市共性的主要元素。 城市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缩影。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的大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实力。纵观当今世界,竞争不仅是经济力量的竞争,更是文化精神的竞争。一个新兴的经济型城市,如无文化底蕴,至多是一架经济机器,发展动力显然不足。国际上的大都市,巴黎、伦敦、纽约等,之所以能百多年经久不衰,就在于它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又不断地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引领时代新潮流。因此,我们应该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找回我们遗失在快速城市化浪潮里的文明。 猜你喜欢: 1. 大学建筑毕业设计论文 2.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3. 毕业论文建筑工程设计 4.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5.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地产建筑设计标准化研究论文

建筑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是我整理的建筑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0].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1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体)(11G101-2)[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1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1G101-3)[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住房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我国的建筑业加大了房屋建筑设计的规模和力度。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建筑设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设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篇1 浅谈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做为我国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在能源消耗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当下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节能建筑做为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被提上日程。本文阐述了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概念、现状和优势,并提出了节能建筑设计中的几点策略,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能建筑;设计;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被破坏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能源的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亦不例外。目前,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1节能建筑概念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目前节能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几乎占到了7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2 节能建筑设计的现状和优势 节能建筑研究及应用现状 节能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在中国,节能建筑思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写进国家的发展规划中。目前对于节能建筑研究较多的是建筑外窗、玻璃幕墙的应用,而对外墙、屋顶以及楼地板的研究较为欠缺。另外,夏热冬冷地区的研究较寒冷地区、严寒地区的研究多,主要是因为夏热冬冷地区采暖和空调能耗均较高,节能设计需同时考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而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要想达到既保温又隔热的目的,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低碳节能建筑的优势分析 采用地毯式的建筑能使能耗显著降低。据统计,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可消耗50%的能源,并产生34%的环境污染物。节能建筑则大大减少了能耗,和既有建筑相比,它的耗能可降低70%~80%。所以低碳式建筑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节能建筑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一般的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建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造成了大江南北建筑风貌大同小异、千城一面,而节能建筑强调的是突出本地的文化、本地的原材料,尊重本地的自然、本地的气候条件,这样在风格上完全是本地化的,并由此产生了新的建筑美学。节能建筑向大自然的索取最小,这样的建筑,让人在体验新建筑美感的同时,能更好地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 节能建筑环保理念贯穿始终。传统建筑多是在建造过程或使用过程中,考虑到环境问题,而节能建筑强调的是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使用,直至建筑物的废弃、拆除的全过程,节能、环保理念贯彻始终,强调建筑要对全人类、对地球负责。 3 推进节能建筑的措施 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 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正确选择朝向 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均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分(屋顶、外墙、门和窗、遮阳等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与用户所处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 3%~6%,而节能却可达 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屋顶节能 屋顶是住宅第五立面,对建筑造型起着重要作用。住宅做斜坡顶屋面,可借助屋面坡度与日照斜率相接近的特点,可再降低住宅顶层的层高。在维持平屋面住宅日照间距的条件下,既取得了改变建筑轮廓、有效地解决了屋面防水和扩大屋顶部位使用空间的效果;也减少了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节约了建设用地。平屋顶可采用北向的退台,既获得露天活动空间,也可缩小日照间距。 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功能主要是承重、防水、防潮、隔热、保温。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一般情况下,单一墙体材料往往难以同时满足保温、隔热要求,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其一般做法是,用砖或钢筋混凝土作承重墙,并与绝热材料复合。 建筑材料节能设计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 利用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太阳能的应用、自然通风的应用、地下水的应用、地热(冷)的应用等。 太阳能的应用地球拦截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500倍,而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太阳能,只占理论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太阳能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主要有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制冷两个方面。 ①太阳能采暖 太阳能采暖用电作为辅助能源,驱动用太阳能加热的水在管道中循环流动向房间供热。 ②太阳能制冷 太阳能制冷主要包括太阳能压缩式制冷、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和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压缩式制冷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太阳能有效地转换成电能,再用电能去驱动压缩式制冷系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是将系统中的加热器和冷却器去掉,将太阳能集热器与吸附床合二为一,冷却功能则利用夜间室外空气的自然冷却来完成。 自然风的应用 自然风的供冷是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室外空气的焓值和温度低于室内时,在供冷期内就可以利用室外风所带有的自然冷量来全部或部分满足室内冷负荷的需要。通常,这种情况出现在供冷期的过渡季和夜间,可采用的方法为新风直接供冷和夜间通风蓄冷。由于利用了自然风提供建筑所需要的冷量,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在运行中不用电或少用电,既节约能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 地下水的应用 地下水由于地层的隔热作用,其温度受气温影响很小。在暖通空调中,有些地下水可以直接作为冷源,更是热泵良好的低位热源。所以水源热泵有着良好的节能前景。 4 结束语 保护环境、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削减能源负荷是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建筑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是对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最好回应,节能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设计的主打方向,建筑节能工程作为建设领域的新方向已成为我们既定的基本国策,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设计出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相适应的设计,努力使建筑能耗最低化,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加平,武六元. 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能源工程,2001 [2]周炜.小议建筑节能设计[J]陕西建筑,2008 建筑设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篇2 浅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 摘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集人类文明与传统于一身的聚集体,其结构庞大复杂,内容包罗万象,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浅析其二者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 城市是人们的家,如何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美好,人们希望创造一种住着舒适、用着方便、看着美观的充满生机的独特的城市空间。对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美好的渴望给人们提供了思考研究与创造的机会。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纷纷研究各种理论与设计方法,以期能为城市添彩,创造更为舒适、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一、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谈起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首先引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含义归纳:“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城市规划以一个城市的宏观发展为目标,它更多的考虑城市的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要飞速发展,要为经济服务,提高城市运作的效率,所以要求有更高,更快,更先进,更现代化,更信息化的“硬”环境;而“城市设计”理念的出现,则是“人本主义”对高速工业化的反叛,它更应该注重人文的,文化的,美学的,自然的“软”环境。 但是两者也有共通性,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立体性、可操作性和示意性,其主体就是空间环境设计。无论是建筑群的组合还是城市的空间设计,都有一种内在的秩序或结构作为联系的纽带。城市设计由注重城市的肌理、构图注重人的存在与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对主体城市的认识。从城市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人的主观活动往往起决定作用,在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设计结果与规划结果并不一定完全吻合,所以它们之间需要相互反馈、相互调整。 二、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精制而富有特色的建筑最能展示城市的艺术性。建筑的设计手法现在基本有3 种:模仿、再生、创新。功能成为建筑设计的主题,形式只是外皮的建筑创作过程正在被建筑师们推敲。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许多建筑师正在研究建筑的基本组成元素,然后在某种法则的指导下,进行建筑的重组,从而展现崭新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外皮也成为单独研究的一个课题,其保温、承重、生态、维护等诸多功能被分层研究,再进行组合,形成有独特内涵的外皮或立面形式。这种解构主义的创作手法更立意于建筑的本原,创造出理性而非感性的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先思而后建,比施工图设计的建筑形式更利于城市整体的艺术环境。 城市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设计的内容也能够细微到桌椅、灯具甚至标志物,但与建筑设计仍有质的区别。城市设计对城市是从整体形象把握,即使具体到任何细小局部时,设计师依然将每个细部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进行设计,而建筑设计只是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却很少关心它的邻居,缺乏对城市空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在城市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这就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而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则在于整体环境的和谐、优美,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单体设计。沙里宁在《论城市》中提出城市体形环境设计的三条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相互协调的原则”。西特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中世纪欧洲城市建设艺术中强调的“互协调要素”,并加以发展,指出自然界虽然千变万化,但又是相互协调的,因此,人类建设新城也应该遵守这条原则。在沙里宁的实践中,把建筑设计、户外空间以及园林绿化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而我们的城市,最缺的就是关系,建筑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没有关系。单独看,有些还不错,放在一起就是乱七八糟。我认为这不是单纯建筑的问题,而是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的问题。 三、 结语 中国的许多城市有上千年的历史,积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现今的体制使许多建筑师成为克隆的高手,现代的城市建设已经让人们辨别不出南北方的差异,内陆与沿海的不同,千年的文化被百年的新城整合成一个模板。河北省许多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楼都是按同一份图纸盖出来的,只不过城市不同而已。KPF 的高科技与细腻,拉尔夫的楼梯间遍布大江南北,漂亮是漂亮,但缺少了味道。建筑本来是一种展现个性魅力的艺术创作,但现在成了表现城市共性的主要元素。 城市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缩影。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的大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实力。纵观当今世界,竞争不仅是经济力量的竞争,更是文化精神的竞争。一个新兴的经济型城市,如无文化底蕴,至多是一架经济机器,发展动力显然不足。国际上的大都市,巴黎、伦敦、纽约等,之所以能百多年经久不衰,就在于它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又不断地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引领时代新潮流。因此,我们应该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找回我们遗失在快速城市化浪潮里的文明。 猜你喜欢: 1. 大学建筑毕业设计论文 2.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3. 毕业论文建筑工程设计 4.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5.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建筑设计论文提纲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提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建筑设计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凹凸之间—建筑空间设计的增与减

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传统”空间设计向概念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室内外空间设计师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创造。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凹凸设计就产生了,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增减更好的体现出人类对生活的个性与完美的追求,是当今空间设计个性化标志之一。凹凸设计空间中增与减的利用不仅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还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凹凸设计在空间的形成、分割和组合上产生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不仅适应了新的、复杂的功能要求,而且必然会反过来促使空间设计朝着更新、更个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凹凸设计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空间和体形、整体和细部的关系,符合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等设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建筑中凹入空间设计的私密与优雅、外凸空间的开放与庄严也说明凹凸设计在追求个性与新颖的同时,也尊重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注重人心里和生理的协调设计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和谐发展。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0

第一章 凹凸设计的源流10-19

第一节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概念10-12

第二节 凹凸设计的历史与演变12-19

第二章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功能与艺术表现19-29

第一节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私密性与开放性19-22

一、凹入设计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私密性表达19-20

二、外凸设计在建筑室外空间中开放性表达20-22

第二节 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相互组织的功能22-25

一、凹凸设计组合的规定性22-23

二、凹凸设计组合的处理表现23-25

第三节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形式美规律25-29

一、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韵律美25-27

二、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虚实美27-29

第三章 凹凸变化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29-40

第一节 应用原则29-35

一、凹凸设计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4

(一) 室外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2

(二) 室内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32-34

二、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人性化原则34-35

(一)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安全性34-35

(二)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舒适性35

第二节 应用举隅35-40

一、室外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5-38

二、室内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8-40

第四章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发展趋势40-43

第一节 多元化40-41

第二节 标准化41

第三节 景观化41-43

结论43-44

参考文献44-46

致谢46

篇二: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研究

本文首先将“园林意境”做为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强烈精神感受与视觉元素,结合现代空间设计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生理和情感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室内空间所体现出的个性、生态性、人文性等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阐述了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园林应的关系,从而提炼出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创造的手法。进一步论证了“园林意境”对于传统美学的传承和表现具有的现实意义。深度分析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和层次结构,结合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融于自然的室内空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摘要3-4

ABSTRACT4-7

绪论7-9

一、研究的背景7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7-8

三、研究的方法8-9

第一章 园林意境概述9-20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类型9-14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9-10

二、园林的类型及艺术特点10-11

三、中国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11-14

第二节 园林意境14-20

一、意境的概念——意境与园林意境14-16

二、建筑空间与园林关系16

三、园林意境的结构、文化内涵及特征16-20

第二章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构成要素与设计原则20-26

第一节 园林意境空间的构成要素20-24

一、室内空间环境20-21

二、材质21-22

三、空间色彩22

四、空间光影22-23

五、空间陈设与景观23-24

第二节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的设计原则24-26

一、功能性25

二、整体性25

三、文化性25

四、感悟性25-26

第三章 园林意境在室内空间创造的方法和手段26-37

第一节 引喻手法在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运用26-28

一、象征26-27

二、比兴27

三、提示27-28

第二节 综合运用构成要素来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28-37

一、空间形态的意境手法28-29

二、运用材质营造园林意境氛围29-30

三、运用色彩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30-31

四、室内空间园林意境光环境的设计手法31-32

五、运用陈设与景观丰富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32-34

六、设计分析——苏州博物馆园林意境的创造34-37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37-38

参考文献38-40

致谢40-41

建筑产业现代化论文2000字

写作思路:可以写时代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给人带来了太多的思考。磁悬浮列车就如离弦的箭向前驶进,奏响了它欢悦的“歌曲”等等。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科技是利是弊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它可以造福于人类,让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光明,但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有人为它所救,也有人因此深受伤害,如何运用科技成果显然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时代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给人带来了太多的思考。

古时候,人们如果不在一起,那就很难联系上,如果远隔千里,交流就变得十分麻烦了;然而如今互联网高度发展,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子,你可以随时随地跟千里之外的亲人保持联系。不仅如此,现在交流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发信息、打电话、语音聊天、视频通话,在以前却只有写信一途。

古时候,人类照明十分麻烦,而且总是存在很多隐患,因为蜡烛是明火,如果把它安置在易燃物附近,倒下就会后患无穷;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光亮就无处不在,而且各式各样的灯十分美观。灯火通明、永不熄灭成为一道独特的现代城市夜景。

以前,身处底层社会的百姓,不仅吃不饱,穿不暖,更可怕的是疾病的困扰。那时的人身体羸弱,身高不如现在,体重更不必说,就连出生时母子的死亡率也非常高。贫苦百姓生活在有病难治的恐惧之中。而现在医学十分发达,只有几种病解决不了,而且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人们肯定会攻破剩下的医学难关。

当然,科技带给我们的危害也不小。现在的武器十分发达,如果大战真正爆发,后果不堪设想,人类很可能就此走向灭亡。

就算没有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也十足堪忧。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借助外卖、快递的便利都不愿活动,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身体素质差的同时,还有外在的环境被破坏,客观上让人们的身体健康再度受到威胁。我们也知道,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等因素归根到底是由科技的发展所引起的。

而科技带来的危害还远远不止这些,如果人类再这样乱用化学物品,走向群体性灭亡将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结局。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么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我认为人类应该用好科技的力量,提高现代社会的安全性与幸福度;假如不当运用科技的力量,地球会遭受灭顶之灾。

神舟飞船在向我们款款走来,它的笑容洋溢着我们中国人的自信与喜悦。“神五”的飞天在告诉世人:我们,中国人,一样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奋斗去太空遨翔与探索,同样可以实现“嫦娥奔月”的美丽梦想。

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难道我们不该自信吗?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还不能够像美国一样可以载着人们在天旅游。但我相信凭借着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在天“自由飞翔”的梦。

磁悬浮列车就如离弦的箭向前驶进,奏响了它欢悦的“歌曲”。现在高速公路、飞机与磁悬浮列车可供我们选择,有谁还会感慨涉足远程的辛劳呢?且不说磁悬浮列车,就拿我们较熟悉的飞机来说,大家都会由衷地感谢它给我们带来的莫大方便。

记得512汶川地震中伤亡惨重,情况危急,倘若不是靠飞机来传输紧急药品与生活必需品的话,谁知道又会有多少亡灵向天际飘去呢?是的,在危难时刻飞机给了我们生存的希望。再者,你刚才还在计划着要去某地,坐上那列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到达了目的地,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是在做梦吧?但,这就是现实,是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梦一般的现实。

再看,打开联网的电脑,我们可以自由地畅游于这个信息社会。只要你轻轻地一点,各种各样的服务信息将呈现在面前,你看到是一个个清晰的关联图,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一些疑难问题而潜游于书的海洋,望着那一本本厚厚的资料书而不知从何下手。

如今只要打开电脑视频,我们可以和远在“天边”的朋友、亲人谈天会面,就如在身边一样。把偌大的地球紧缩于网络之中,真有“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感觉。不由得轻声说:“呵,这就是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而这所有的'一切,难道还不足以说明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长足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世界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更精彩。

浅谈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关系每一个历史文化城市都有自己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风格与历史建筑是这个城市的代表符号,是城市古老文明的载体,是此城市区别于彼城市的标志而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休,留下了这个城市一代一代人生活的印记。它融化在这个城市人们的血液里,就像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前辈的血液一样。人们的桑梓之情、人们对家乡的追忆,是与家乡的传统建筑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谁也不愿意来到家乡,满眼陌牛,没有一个熟悉的人,没有一座熟悉的房子。城市的历史固然在书本之中,更在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形成的历史文脉里。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又直接关系着城市形象,对于这个城市以外的人们,这个城市留给人们的印象,主要是通过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形成的;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固然在书本之中,更在传统建筑及其牛态环境给人的整体印象里。每个城市的传统建筑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都是一种生态形式。保护好城市传统建筑的精华及其相应的生态环境,这个城市才是从古到今完整的生命体系,这个城市才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富有个性,富有人情味,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这个城市的人们,才有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当城市面目千篇一律如克隆出来一般,城市的文化生态已被彻底破坏,城市的传统文脉再也无法再现,这个城市营造的,只是一片文化沙漠。它使市民失去精神家园,无法安心扎根在这个城市;它使这个城市以外的人们,对这个城市毫无兴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建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建筑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类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水平,以及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和向往。可以说,建筑已成为人类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心理的痛中国古代建筑独具特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它运用色彩大胆,浓重、绚丽多彩、金碧辉煌,就像中国京剧脸谱。它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色彩运用和纹饰有严格的制度,形成了不同时代的阶段性特点,而且等级性鲜明。中国古建筑到了宋代就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就更与西方不同,敢于大量运用金色,并通过金色的用量多少来恒量建筑的等级。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似乎一下变得更加色彩缤纷。各种建筑理念、建筑流派、建筑样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目不暇接。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伴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势头,不论大中小城市,到处涌现出充满着“西方气质”的一幢幢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以及一片片住宅小区。这其中虽然不乏成功优秀之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在某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地段,修建大型商业步行街,由于甲方片面追求现代化而无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割断了城市文脉,像一块不协调的“补丁”缝在了一件完好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品上;据报道,某工程施工现场,在巨大的推上机下,汉代古墓被毁;不论东西南北,现代建筑样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让人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貌,到处欧风四起,西班牙式、法国古典式到处充斥着一片片的高级住宅小区……,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呢?《北京四合院》里有句话,“一旦失去了大片的四合院,北京也就失去了城市的肌理血脉,和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浑厚气息,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二流城市。”据说,老北京的胡同,如今已消失了80%。德国《明星》画刊在一报道中称:“被誉为世界最美丽城市之一的北京,现在与亚洲其它大城市如曼谷和雅加达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八车道的环形路,玻璃外墙的办公大楼和饭店使整个城市改变了模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几千个村庄、小镇和大城市的老房子被夷为平地,随之消失的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性建筑和古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许多证物。”文中称,“这个国家正在使自己失去过去”“现在中国每一个城市看上去都是一个样”。这话,听着刺耳、看着心痛,但却一针见血地刺中了我们的痛处,引人深思,催人警醒。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著名古建筑专家马炳坚认为,导致我国现代建筑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丧失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潮的后遗症,二是教育的失误。 发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一个重要罪过就是否定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传统艺术、绘画、建筑、雕刻及其文化内涵给予了全面否定,许多文物古建筑惨遭破坏,采用传统形式进行建筑创作也被视为封建主义复辟。建国初期确立起来的“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这个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建筑创作方针横遭否定,致使“文革”及其以后的建筑创作失去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当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汹涌而来之时,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就显得苍白无力,反映在城市发展和建筑创作上就呈现出西方文化跃居主导地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被挤到次要地位甚至消失,造成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严重的西化倾向。马所长继续一针见血地指出,“悲剧”产生的另一症结:教育失误。建国五十多年了,我国建筑院校讲授的教材,还都是国外建筑,很少有中国建筑,只有极少数院校讲一点中国建筑史。这种教育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建筑遗产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优秀建筑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几乎被割断,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方面的人才远远跟不上实践的需要,而且从设计到施工都存在人才断层现象,急需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房地产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怎样营造自己栖息的居住空间和环境,对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日趋加快,不同国家地区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和发展经验,也必将使人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业科技化的步伐。那么未来的建筑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以后的居住环境又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之中,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建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虽然我们现阶段的建筑特点有所区别,但我想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都是相同的————智能、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智能化建筑建筑智能化,从技术的角度看,发展到当前已广泛应用的楼宇自动化控制,是一种保证现代化的建筑内全部设备整体正常运转的技术。智能化建筑首先解决的是安全问题和设备管理问题。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保安和防火。通过电脑控制中心的可视电话和指纹识别系统,对来访者的身分加以辨别和确认,杜绝恶意来访者进入建筑或社区。适时的火灾预警系统不仅对发生的火情发生警报,而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消防部门,同时启动自动控制设备进行相应的处理。设备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住户对设备的要求;二是物业管理者对设备的要求。居住建筑智能化对建材饰材的要求是巧妙、实用、合理,富有艺术性、装饰性。厨房设施要求系列化、立体化,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物品储藏量,更巧妙地减少油烟、噪声;传统“躺着”的洗浴设备要求“站立”起来,厨房笨重的水池要精巧化,占地过多的浴缸将被保温、节水、占地面积小的浴房代替;衣柜、书架和桌椅进究立体化、储量大,充分利用空间。居住建筑智能化对安全的要求,从居住建筑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入手去构造安全环境,要将安全防范的技术及管理问题纳入设计标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居家安全度。国内不少地区已开始采用现代高科技,如多媒体安全防范及综合减灾物业管理系统,与社区及建筑物安全设计相结合,确保建筑物安全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绿色环保建筑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课题而提出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消耗太大,人类不得不面对资源更加匮乏的境地。怎样节约资源,为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建筑师们有两点考虑:一是建筑材料;二是造出来的房子自身消耗的能源要少。从绿色环保建筑的趋势看,一般认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建材和饰材将是市场消费的热点,其中室内装饰材料要求更高,绿色观念更强。具体要求是:绿色墙材,如草墙纸,丝绸墙布等;绿色地材,如环保地毯、保健地板等;绿色板材,如环保型石膏板,在冷热水中浸泡48h不变形、不污染;绿色照明,通过科学设计,形成新型照明环境;绿色家俱,要求自然简单,保持原有木质花纹色彩,避免油漆污染。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兴起一股绿色环保建筑的热潮。我国也已非常重视生态、环保建筑的开发与建设。如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加紧建设我国首幢生态办公楼,它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收集雨水再利用,全方位采取节能降耗技术,综合能耗为普通建筑的四分之一,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室内环境优质,再生建材资源利用率60%。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我们建筑环境的不断优化下,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三.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矛盾统一关系按一般的解释,传统文化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现代既指现在这个时代,也指这个时代应具有的一切因素。两者反映在建筑上,应指过去与现在相应的技术及影响技术的思想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在建筑中,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应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关键问题在于,在今天人们要求现代物质享受的同时,如何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民族的地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样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时,如何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越生活条件,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得以完美的体现,这确是当今中国建筑界要认真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无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在人们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传统文化与现代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交织传统文化与现代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交织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关联以及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特别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传统文化建筑如何存留在现代环境中,即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规定,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设有保护缓冲区,以期减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碰撞。缓冲区一旦被确定,区内现有的建筑也应该被严格保护,并保持传统文化风貌。如果在缓冲区内兴建现代建筑,其高度、体量、色调、风格也会受到严格控制。对于等级稍低的保护建筑,其缓冲带可用绿化带来代替,这样同样可以减少碰撞,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古城镇整体的保护,同样需要与周围现代化城市之间设置缓冲带,可利用现存的大片农田或水系,使现代化城市与古城镇之间有一个过渡,并充当城市之间的绿色肺叶。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在一个非常有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某一传统文化地段上兴建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但也是非常引人人胜、让建筑师为之兴奋的题目,它完全不同于北京香山饭店那样具有理想化的环境。这时我们不应排斥现代化,但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同时,更应注意地域、传统文化、文化、民俗对建筑的影响与渗透。这如同《易经》中的太极图,它包含着向心、互含、互否的特性。在现代化建筑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精位,在传统文化的精神享受中如何使人体验现代化带来的舒适,将是建筑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实现。如通过建筑形式上的神似与形似;建筑色彩、体量及材料上的协调;提取建筑符号;有时甚至也可采取完全对比的手法,来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使现代建筑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四.传统建筑的保护和现代建筑的设计一般地,对于传统建筑,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可分别确定为: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③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些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国家各级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法规,使我们的保护工作有据可循。但实际上,广大建筑师真正面对的是现存大量的、还没有被赋予各级政府保护单位的、却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例如:我国目前在进行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然会触及到如何解决与传统民居的相互交融、以及传统民居自身保护与再生问题,这些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对于这些大量存在的保护建筑,我们更应考虑它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即如何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有的保护建筑可通过功能上的转换;有的可进行内部设备更新,改善使用者的生活环境等手段,在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历史、人文等方面价值的同时,更能体现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赋予传统文化建筑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对于目前存在的大量传统民居,一方面要保护其特有的历史、地域及人文上的风貌,保护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设施更新,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传统建筑的生命力。现代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是应该考虑对传统文化有个交待。首先应看现代建筑所处位置,如果其处于新型城市或不那么具备历史文脉的地段,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表达就不一定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浦东是上海近几年开发的城市新区,这里的建筑争奇斗艳,尽显现代建筑风采。但如果能表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气质,则会使其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如位于东方明珠旁的金茂大厦被许多人所称道,不仅仅因为它具有优美、现代及超俗的气质,还可以让人隐约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神韵。应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很真实的,它的建筑表皮和结构形式是完全统一的,就连我们所称道的建筑装饰部件其实也具有某种实用价值,这就非常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涵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体会,并把其神韵通过某种手段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追求,应是一种自然流露,让人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我们强调不能一概地否认传统文化,但也不能死抱传统文化停步不前,我们应保护好传统文化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思考怎样创造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不能盲目追求西方的东西,而应该为我所用,中国的东西就是中国的,为什么要千篇一律?但是用什么手段来表达民族的精神,却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五.给我们的启示城市建筑及其生态环境承担着塑造城市形象、传递历史文脉、提升市民精神、拉动经济腾飞的重任,城市形象又以其文化个性为依托。而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不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城市越有个性,就越有存在的价值。保护传统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拉动城市经济腾飞。在为市民造就良好城市环境的同时,良好城市环境也造就出高素质的市民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历史文脉完整体现了,城市个性形象确立了,游客自然纷至沓来,旅游业自然兴旺,财源自然滚滚而至。经济效益由良好的城市形象派生而出。为此,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中国古代建筑反映了历代文化的内涵及其深厚的哲学思想,而当代建筑,通常体现的是一种时代飞速发展的标志。如今,历史的车轮已步入21世纪,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综合实力的增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崛起、交通网络的逐步扩大完善,各类大中小型城镇亦在规划建设之中。在这一发展新时期,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一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首先,应对建筑风格比较典型、完整的古建筑群,设立特殊保护区域,对其进行修复、加固和保护。其次,在规划建设现代建筑体系时,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古建筑特点等情况,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获得创作的灵感和题材,建造出既是传统的、民族的,又是现代的建筑物,从而实现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正1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设计行业重大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出台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吹响了建筑业发展改革的新号角,明确了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很简单的

建筑欣赏五彩缤纷的现代建筑 令人耳目一新的亮派这是新崛起的一个建筑流派,其特色是采用光泽,如合金、不锈钢、镜面玻璃、塑料、闪光涂料等,用作建筑物的墙壁或装饰物,使建筑物闪闪发光,绚丽异常。亮派建筑以美国居多。由于商业竞争激烈,为了突出广告的效力,才大量使用光泽材料造房。上世纪50年代,专营肥皂和洗衣粉的纽约丽华公司,投巨资建造了一幢玻璃大厦,颇引人注目,招来不少生意。日本东京草月会馆是亮派建筑的代表作。外墙全用蓝色镜面玻璃砌成,阳光云彩辉映其中,与周围融为一体,大大美化了市容,使那些遮天蔽日的摩天大楼相形见绌!不仅在建筑外墙上采用光泽材料,美国建筑师还尽可能在室内采用光泽材料来装饰。美国为新加坡滨华酒店制作的金属饰品,安放在22层高的酒店大厅内,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品。它高36米,宽21米,重约1700公斤,从上垂挂而下,由数百个镀金金属体组合而成。通过上方柔美的灯光照射,汇成从上流泻下数条光带,是亮派建筑室内饰物的杰作。我国也有亮派建筑。座落在上海外滩边上的联谊宾馆可视为国内亮派建筑的代表。联谊宾馆四周外墙全部采用玻璃幕墙,整幢高层建筑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与黄浦江的一条银光闪烁的水带互为相映,组合成光亮的世界,为上海市容增添了光彩。庄重典雅的新古典建筑1985年是世界上传统主义盛行的一年,在建筑方面古典风格得到了发展。这种建筑古典化实际是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产物,它除了追求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之外,建筑师们还于设计中揉进了不规则线条与自己的想象力,而决不是单纯的模仿古典建筑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学校教学楼是20世纪后叶新的都市古典主义流派的代表作。它座落在罗马哥特式的校园内,周围是错落不齐的建筑物。它通过镀锌钢架、胶合板的拉毛水泥来显示校舍坚韧不拔和高贵的气质,在古典气氛中透出新意。美国的政府大楼、建筑,甚至动物园都在采用这种风格。在风景点里安家住宅是一种活动住宅,也称“野外别墅”。当代旅游业十分发达。对于出门的人来说,最大的事莫过于和住宿这两件事了。国外一些专家,针对这一现状,在一般小汽车或大卡车的基础上,研制出旅游住宅,它较之旅游帐蓬和塑制拆装房屋要先进得多。这种能跑的住宅不仅设有卧具,让旅途劳累的人能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而且还备有箱、橱、柜、台等,便于存放衣物和办公。有的甚至还配置有小型厨房设施,如气灶、冰箱、备餐台等,可供多人用餐。这种旅游住宅不仅对旅游者来说是理想的临时家庭居所,而且倍受野外勘测人员的青睐,大有发展前途。不久前,某国的一个旅游团来我国观光,带来了几辆这样的旅游住宅,国内的参观者都极为欣赏,认为我国生产这样的旅游住宅并不困难,国内可以自行制造。不拘一格的造型建筑现代一些西方建筑师常把建筑设计成某一特定的造型,以增强建筑的真实、自然感,给人亲切的感染力。美国有一幢建筑物,远看酷似一架大型的三角钢琴,不仅形象犹如钢琴,而且色彩也与钢琴一般,其造型别具一格,引人注目。美国政府还曾花费十五万美元制作了一根完全按照球棒设计的钢铁雕塑,它高达三十多米,矗立在高楼大厦间,远看是一根巨大的球棒,近看是一根柱子,气魄很是雄伟。其他如人体型、动物型、轮船型等等的建筑物也不断出现,已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流派,这一流派往往还揉入了雕塑艺术,使造型建筑更具有艺术性和生活情趣,很受城市居民的欢迎。耐用结实的陶瓷住宅传统的住宅都是土木结构和砖混结构,而日本新近利用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研制一种陶瓷住宅,它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理想住宅。这种材料极轻,可浮于水上,但抗压力大极难破碎。它的特点有:抗火,耐久,不易腐蚀,隔音,吸音,能控制湿度。这种陶瓷住宅在空气潮湿时可以吸进水汽,空气过分干燥时又可散发水汽。制造的方法是,把矽土和石灰石混合,加水后在1800℃的高温下加热成型,生产快捷,低廉。我国在用陶瓷作建筑材料上也作了尝试,现已能制造出几十种建筑用材料,并已开始远销国外。应急住纸宅美国世界造纸公司研制成一种纸造房屋。这种纸造房屋不仅费用低廉,而且具有容易搬迁和建筑迅速等特点,适合牧区、林区和农场使用,还可以解决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需大量提供过渡性用房之急。这种新型房子的墙壁是由一种专门设计的带皱纹的牛皮纸制成的,经过化学处理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它的厚度为12~41厘米,纸板外面涂上树脂和玻璃纤维,其每平方厘米的抗压强度为211公斤,内壁墙面和天花板上的涂料能经受高达1000℃的高温,并可防虫害。房子除了为房顶斜度所需要的几块特别纸板外,其他所有的板块都完全相同,可以任意装配,只要稍加改动,便可装配成教室、图书室或会议室等。方兴未艾的塑料建筑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建筑三大材料:混凝土(水泥)、钢材、木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塑料打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建筑塑料的应用,已占塑料总量的25%以上。塑料是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它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美观、易加工等特点,能满足建筑材料的及其他性能要求,甚至比传统的建筑材料有更多的优点。在国内外都已有了全塑料建筑。在我国,建筑非结构材料和建筑结构材料却已广泛应用塑料,从住宅的防水保温,室内外装饰到建筑结构用复合材料、轻质材料,大型构件等均已能用塑料制作。目前塑料建筑不论是充气式、拆装式、楼房式都具有实用性,可作为展览厅、体育馆、游泳池、雷达站、战地医院、飞机库、工作棚、农作物暖房等。大力开发塑料建筑,能大大缩短施工时间,减轻结构重量,提高装配化程度,便于使用现代化施工方法,改善建筑质量和耐久性,并可加强美观效果。如前所述,当今世界新颖别致的现代建筑层出不穷。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一些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新型建筑会更多的涌现,它将为美化市容、丰富生活放射出更为绚丽夺目的光辉。

建筑工业化体系研究论文

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为大家整理的大专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大专建筑工程技术论文篇一 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摘要: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 发展。为加强项目 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应组建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项目经理部,建立和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级质量责任制,开展质量 教育 和贯彻“三位一体”系列标准,落实各项管理规定, 应用科技进步成果,落实工序质量控制,发挥专职质检人员的职能,建立健全奖罚制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部 安全生产 标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 工作,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建设质量合格的工程项目,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按质按量完成项目施工 合同中所规定的施工任务,为企业创造 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市场 信誉。 一、组建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项目经理部 承接工程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组建工程项目管理部,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技术质量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1)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的代理人,接受企业法人的委托,对工程项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是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效益方面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应具备思维敏捷、 实践 经验 丰富、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及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条件 (2)为工程所组建的工程项目管理部的领导班子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团结协作,工作过程中要目标一致,团队成员的整体意识要强烈。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和地 方法 规,认真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家财产,正确对待和处理国家、企业(集体)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 实践证明,凡是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强,项目班子全体人员工作齐心协力,目标一致,那么项目工程预定的质量目标就能够完成得非常好,就会创造出一批优质样板工程。同时也会培养、锻炼出一批优秀的、年轻的项目经理,形成一大批优秀的项目施工管理人员。 二、建立和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级质量责任制 (1)制度健全、责任明确、落实认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项目经理部组建以后,建筑企业的质量部门须视工程规模和工程承包的合同内容,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核算、物资等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建立起与之配套的一系列 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对负责质量的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各管理科室、工长、专职质量检查员等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质量职能和责任要求。项目经理和各管理科室要定期检查考核各类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的或责任分工不够明确的要予以纠正和明确。对于质量责任制落实过程中严重违规的部门和主要责任人员要给予严肃的处理。 (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应 组织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讨论,全面贯彻落实,要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方式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体系宗旨,做到“处处有人抓、时时有人管、事事有制约”良好态势,形成人人重视工程质量的氛围。 (3)项目领导班子应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定适合本项目特点的质量 计划,将工程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层层下达,层层落实,落实到每个作业班组,落实到岗位和个人,使每个人都了解完成本职工作的质量要求和具体的质量标准,明确各自的努力方向。 三、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 标准化机制包括制控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机制。三种机制互相独立又互相融合,他们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受到有效控制,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持续改进。按此程序推进:控制机制包含教育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囊括安全抵押制、安全奖励制、安全考核制、安全曝光制。约束机制包含安全 网络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包含决策层机制、企业调控机制、执行层机制。 四、建立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防范 措施 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成熟,走向国际的重要标志之一。 1、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中心,强化安全标准实施,形成严格执行强制性安全标准、自觉自愿执行安全标准的新局面。其举措是:大力推行建筑行业强制性安全标准的贯彻实施,坚决执行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抓好安全标准的宣传工作。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安全生产标准水平,增强安全标准适应市场的能力。其举措是: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进《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使安全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以安全目标管理为主线,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其举措是:重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原则,总之,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机制,控制为实现安全目标全过程的活动。 五、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第二要建立约束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项目管理将会失去控制而难以为续。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第三要建立监督机制,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对劳动和、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建立三大市场 ;同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四大成本的控制。 六、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把公司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总控制。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层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二级单位作业层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消耗,自负盈亏。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技术措施,鼓励能工巧匠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总经济师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总 会计师对项目成本运行及实际消耗状况,对项目施工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计算和反映项目盈亏,检查成本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并 总结 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 杨钊. 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0, (03)[2] 罗凌. 如何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 山西交通科技, 2001, (S1) [3] 徐斌. 强化建设项目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02) [4] 唐成涛. 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管理浅论[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1998, (03) 大专建筑工程技术论文篇二 探讨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强化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推进与之相关的检测标准、规范的建立和完善,相关单位和部门也需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过程的工作水平和检测水平,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一、 建筑钢结构材料检测概况 1. 1 钢结构材料的性能 钢结构材料本身具有基本的高强度、 可塑性、冷脆破坏性和可焊性等性能,这是从钢材结构的性能来说。但是从材料性质的单项指标来看,并不能代表和包括其全部特点。建筑材料的性能评判还应当采集一定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如钢结构材料的生产时间年限、钢结构材料所供有的技术条件和产品 说明书 、技术指标、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受拉的延伸率、反复弯曲等等。钢结构建筑庞大的市场和钢结构本身所具有的性能优势,使得其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上必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钢结构体系,由于其施工工期短,工业化程度高,无污染,无建筑垃圾,是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而言,随着钢结构的深度发展,钢结构体系必然会在多层民用建筑中推广使用。 2 水泥材料的性能 水泥产品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组件性作用,水泥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基础的载体质量,同时也就间接地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水泥的施工性能,水泥的调和水通常都会比水泥水化所需水量多 1 倍 ~2 倍,这部分多出来的水分会在水泥的输送和硬化过程中积聚在集料、钢筋的下表面或者是渗透到混凝土的表面,这就是水泥的泌水性,水泥的泌水性越大,则构件的抗冻、抗渗以及耐蚀性就越差。水泥的保水性指的是当水泥浆体在静止时不会析出的水分,但当水泥浆体处于振荡、真空以及吸水板等条件下时便会放出水分。而抗渗性指的是构件抵抗水渗透的作用,水灰比越大,则抗渗性能就越差。 1. 3 砂的性能 砂的细度模数反映了其所有颗粒的精细程度,砂的细度模数并不完全反映级配情况,在配制混凝土时要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以及级配情况;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应该选用中砂,细度模数大概为 2. 9 ~2. 6。砂的坚固性,对于有抗冲击、耐磨以及抗疲劳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者是经常处于水位变化以及有腐蚀介质作用的地下结构所使用的混凝土砂,其循环以后的损失率不应该超过8% 。砂中杂质的最大含量,对于具有抗渗、抗冻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总的含泥量不可以超过 3%,泥块的含量不可以超过 1%,云母的含量不可以大于 1%。如果砂中含有硫化物或者硫酸盐,那就应该进行混凝土的耐久性测试,满足要求以后方能使用。 1. 4 碎石的性能 在土 木工 程当中,碎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孔隙率大、强度高以及渗透性强等特点,在建设工程当中多用于支撑上部构造以及提高地基强度,同时还可以排出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对建筑构造的危害。碎石的密实度,其数值的大小不能仅用孔隙比来衡量,颗粒形状、大小以及不均匀系数不同的两组碎石,尽管其孔隙比完全相等,但其密实度却相差很大,所以应该按相对密度指标来表示其密实状态。在进行碎石的渗透以及相对密度试验时应该要考虑这些问题,从而研究夯实对碎石的渗透性能和体积的变化影响,为碎石盲沟、碎石渗井、碎石渗沟以及其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建筑钢结构材料检测标准与方法 建筑钢结构材料检测方法 针对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性的钢结构材料检测标准,钢材料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钢结构材料在性能上的检测。首先,钢结构材料在其强度性能上的检测:调整试验机测力度盘的指针,然后对准 0 点,并拨动副指针,致使其与主指针重合;将试件固定在试验机夹头内,启动试验机进行拉伸;拉伸过程中,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时的恒定荷载,或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荷载,即为所测的屈服点荷载;向试件不断加力直到拉断为止,读出测力度盘最大荷载,即为抗拉极限荷载。强度高的构件较安全,而且高强度的钢筋对建筑物的承载力也非常强大。其次,在钢筋的延展性能上。钢筋的变形程度是其延展性能的主要体现,与强度性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往年的建筑工程事故调查数据表明:因为钢筋材料的延展性不够,导致建筑物的断裂从而造成了建筑事故。其主要检测方法是:将已拉断试件的两端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若由于拉断处各种原因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部分长度内;若拉断处与最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 1/3 时,就用卡尺直接量出被拉长的标距长度(毫米);若试件在标距端点上或标距处断裂,则试验结果无效,应重新试验。最后,钢材料在弯曲性能上的检测。钢材料力学性能的稳定性也主要体现在钢筋的弯曲性能上。所以弯曲试验是检测钢材料弯曲性的主要试验检测法。冷弯试验是将钢筋试样在规定直径的弯心上弯到 90°或 180°,进而检查试样有没出现裂缝、鳞落、断裂等现象。这不仅可以检测钢筋原材料质量,还能检测钢筋焊接接头质量。 水泥材料的检测方法 在对样品进行筛析之前,应该首先将负压筛放于圆柱体筛座之上,并且还要盖上筛盖,再接上物理电源,同时还要认真地检查电子控制系统,把负压调节在 4 000 Pa ~6 000 Pa 的额定范围内。然后准确地取出样品,把它放入负压筛中,再把盖子盖上,然后置于筛座之上,开动筛析仪,使之运转 2 min,在此期间,如果需要中途添加试样,那就应该把已经准备好的试样附着于筛盖之上,并且轻轻地敲击几下,让试样完全落于负压筛之中。等到筛选完以后,再利用天平称量剩下的试样。 砂的检测方法 称取烘干的试样 500 g(特细的砂可以称 250 g),然后将其放于按照筛孔大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面一只筛上,再把套筛装于摇筛机内固定,筛 10 min,然后把套筛取出,再按照筛孔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洁净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所筛出来的量低于试样总量的为止,然后通过颗粒并入到下一只筛中,并与下一只筛里的试样一并手筛,按照顺序进行,直到全部筛完为止。 碎石的检测方法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并且把试样缩分为略大于表 1 所规定的数量,风干或者烘干以后备用。 称取表1 所规定的试样一份,注意要精确到1 g。把试样倒入到按照孔径大小由上往下组合的套筛中,再进行筛分。把套筛装于摇筛机,摇 10 min,把套筛取下,按照筛孔的大小顺序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通过的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为止,把通过的试样放入下一号筛之中,并跟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进行过筛,直至各筛完全筛完为止。 三、结语 努力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水平,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建筑材料质地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所以说建筑材料的性能、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是一脉相承的。加强建筑材料检测体系的管理力度,是我们建筑工程在提高工程质量上的重要保证。 看了大专建筑工程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2. 建筑工程技术研究论文范文 3.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毕业论文3篇 4.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工程技术建设论文

建筑类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材料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建筑类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_建筑类 毕业 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建筑工程论文题目

1、招标控制价模式下建设工程投标报价规律研究

2、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围标现象探讨

3、地方政府对公共建设工程监督过程现状及问题研究

4、基于并行工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实务研究

6、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研究

7、实验室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8、建设工程项目设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对策研究

9、场地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10、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研究

11、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

12、建设工程施工进度BIM预测 方法 研究

13、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

14、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商索赔研究

15、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研究

16、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的理论与实现方法研究

17、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研究

18、建设工程合同效率研究

19、建设工程契约信用制度与体系构建

2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21、论路基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变更处理

22、论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3、论工程造价的审核

24、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5、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6、实施多项目的协同管理探讨

27、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28、浅谈工程招投标报价的标底编制问题

29、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探讨

30、论建设工程价格的合理确定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 文化 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英谈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相关问题研究

36、延长油田中心化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感影响机理的研究

38、青岛市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研究

39、晋鲁地区民居烟囱的建构技术与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坪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石油南区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崖里坪住房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51、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2、智能型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

53、青岛里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模式研究

54、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住宅发展研究

55、青岛市大型公建能耗现状评估与预测研究

56、符合被动式围护结构热工标准的“抬梁式”农村住宅构造方法研究

57、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58、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59、基于BIM的规则建立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研究

60、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消防系统优化

2、基于BIM的大型建设项目优化技术研究

3、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4、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项目管理改进研究

5、西北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

6、寒冷地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研究

7、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

8、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工程建筑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研究

9、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

10、基于BIM与Eworks技术的建筑工程事故预防系统研究

11、国际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12、基于BIM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13、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

14、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优化设计控制的技术方法

15、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基于BIM平台的建筑工程外部质量可视化系统研究

17、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8、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9、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研究

20、公共体育建筑策划研究

21、建筑能源系统物联网架构与实现技术研究

22、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

23、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4、砌体结构抗震试验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25、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

26、北京市某超高层建筑基础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7、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28、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29、建筑工程标准化系统多主体协同优化研究

30、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中BIM技术应用研究

31、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业化中的研究与应用

3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运营管理应用探索

33、BIM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探究

34、BIM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5、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的动态识别和实时预警研究

36、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37、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38、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信息查询系统设计与应用

39、某建筑裙房桁架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40、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工程质量控制

41、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4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4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44、建筑工业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

45、装配整体式建筑绿色度评价体系研究

46、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7、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分析与控制

48、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管理研究

49、建筑工程投标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

50、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建设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1、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 措施

2、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3、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4、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5、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6、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

7、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8、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9、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重要性探讨

10、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

11、试析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与创新途径

12、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

1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探究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15、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16、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17、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18、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9、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0、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分析

21、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2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分析

23、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24、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探究

25、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

26、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

27、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8、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探讨

29、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与管理

30、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

31、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措施浅析

3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场施工管理要点之研究

3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34、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探讨

35、PDCA循环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6、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

37、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38、建筑工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探究

39、小议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及工程管理

40、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4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研究

42、建筑工程管理当前困境及控制举措

43、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44、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45、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46、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分析

47、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与智能化技术分析

48、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49、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50、技术创新视角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管控研究

建筑类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 建筑工程类的毕业论文

★ 建筑工程类论文参考范文

★ 建筑类毕业论文

★ 建筑类毕业论文范文

★ 建筑方面论文参考

★ 建筑工程类毕业论文

★ 关于建筑专业论文

★ 建筑类论文范文

★ 建筑工程类论文范文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期刊

《建筑与文化》杂志,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建筑与文化》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被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认可度应该算高的。

《中国水运》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运行业综合性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而《中国建筑》杂志是中建总公司主办的双月刊,但月上旬出版。不会像《中国水运》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你要发水利方面的,发咱们内部的期刊权威性和影响力比起《中国水运》要稍弱一些。建议两个都发。稳妥又保险。在内部《中国建筑》上发表了,也是一项荣誉。祝成功,求给分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群落。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随着 经济的不断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区域文化的不断交融,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将被打破,中国的民居建筑群落将呈多元化发展。

国家级《价值工程》 核心遴选期刊,这个刊物学术水平比较高

  • 索引序列
  • 建筑产业化研究论文
  • 地产建筑设计标准化研究论文
  • 建筑产业现代化论文2000字
  • 建筑工业化体系研究论文
  •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