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学报是EI级别,主要刊登机械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学术论文。
CSCD,EI,SCI的级别解说如下: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
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摘录质量较高,文摘直接按字顺排列,索引简便实用。
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SCI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
扩展资料: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的学术地位:
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唯一的官方刊物,已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界的顶尖期刊之一,力争成为世界一流。CJME代表CMES为80多个国际协会/机构提供国际交流,如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机械工程师学会(IMechE)和国际机械与机械科学促进联合会(IFToMM)。
涉猎范围如下:
1、机械和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创新机制设计、机械传动、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控制、机器人应用(例如,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三坐标机器人。
2、智能制造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创新工业设计、智能加工工艺、人工智能、微型和纳米制造、材料增加制造、智能监控技术、机器故障诊断与预测。
3、先进的运输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无人驾驶车辆、先进的铁路运输、智能运输系统。
4、海洋工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深海勘探设备、自主水下航行器。
5、智能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材料成形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机械工程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程索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引文索引
汽车之友最好~~~我从初中就开始看~~现在都快毕业了~~我觉得这本书的资料很全很快~~是中文汽车杂志里最好的
没有被踢出,机器人期刊依然被EI检索。
题主说的应该是micro machines杂志吧,好像是EI。如朋友有投稿的需求,可以到“杂志云”上面申请。杂志云可以对接全国8000多家杂志社。投稿,订杂志,上杂志云!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 当前位置:数字出版物超市 >>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 通过来源检索文献(点击来源名称) 期刊收录源: EI工程索引(美) 左侧的领域,选择信息科技下面的“计算机硬件技术 ”和“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然后开始搜索: 然后得到了三个期刊: 1 软件学报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科双百期刊; 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 3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浙江大学出版社 呵呵,但是感觉这个不全。所以我扩大了领域,选择整个“信息科技”:得到了一大堆,给你以下答案,你自己看看刊物名称,细心的话可以去各家期刊的网站上看看他们接受稿件的内容范围:1 软件学报 2 计算机学报 3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 自动化学报 5 光电子.激光 6 电子学报 7 通信学报 8 控制与决策 9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0 机器人 11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2 电机与控制学报 13 控制理论与应用 1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6 电子与信息学报 17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8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9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 电波科学学报 21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2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3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4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25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6 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半导体学报 27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8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29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30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这个肯定是最佳答案了吧。不用谢。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Robot)这个词。
ICCSE \ ICSREI,你是要CA还是JA检索的?
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目前,国际上的机器人学者,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也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这和我国的分类是一致的。 古代机器人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机器马车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后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的道顿堀演出。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学上的分析。 写字机器人 在当时的自动玩偶中,最杰出的要数瑞士的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和他的儿子利·路易·道罗斯。1773年,他们连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偶、自动演奏玩偶等,他们创造的自动玩偶是利用齿轮和发条原理而制成的。它们有的拿着画笔和颜色绘画,有的拿着鹅毛蘸墨水写字,结构巧妙,服装华丽,在欧洲风靡一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其实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而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四、现代机器人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 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铆接机器人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特征迥异,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一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机器狗 1967年日本成立了人工手研究会(现改名为仿生机构研究会),同年召开了日本首届机器人学术会。 197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学术会议。1970年以后,机器人的研究得到迅速广泛的普及。 1973年,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的理查德·豪恩制造了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公斤。 到了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故称该年为“机器人元年”。 随后,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了巨大发展,日本也因此而赢得了“机器人王国的美称”。 自治潜水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视觉和触觉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80年代,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又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将机器人的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机器人化机器。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的名称,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编辑本段自主意识的机器人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人工智能专家亚伦·斯洛曼(Aaron Sloman)日前发表声明,宣称自己想发明一个数学家机器人。他说他已经找到了“人是怎样发展数学才能”的关键点。假如他的思路是对的,那么就应该有可能使机器人如同人一样有很好的数学才能,甚至可能会更好。 带有自主意识的女性机器人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斯洛曼(Sloman)说:“人类的大脑不是通过魔法而运转的,因此,大脑所能做到的事同样也适合于机器人。”斯洛曼发明的机器人并不意味着就是个能够引领数学界的数学天才。斯洛曼希望“所有的路都通往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数学领域”。他认为,人类的数学能力关键期在童年,所以“我们将为机器人制造一个孩童般的大脑,让它自己逐渐发展自己的数学命运”。为了认识世界,婴孩们必须获得很多技能。例如,他们要获得这样的知识——“玩具火车驶入隧道,将会在隧道的另一端驶出”;或者是智力拼图玩具,只有找到凹凸合适衔接口才能拼好。编辑本段人类与机器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明细,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大产业中,有的人每天就只管拧一批产品的同一个部位上的一个螺母,有的人整天就是接一个线头,就像电影《摩登时代》中演示的那样,人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异化,各种职业病逐渐产生,于是人们强烈希望用某种机器代替自己工作,因此人们研制出了机器人,用以代替人们去完成那些单调、枯燥或是危险的工作。由于机器人的问世,使一部分工人失去了原来的工作,于是有人对机器人产生了敌意。“机器人上岗,人将下岗。”不仅在我国,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人持这种观念。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也就必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已被人类生产发展史所证明。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利有弊,只不过利大于弊,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比如汽车的出现,它不仅夺了一部分人力车夫、挑夫的生意,还常常出车祸,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威胁。虽然人们都看到了汽车的这些弊端,但它还是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英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针对关于工业机器人的这一问题说过这样一段话:“日本机器人的数量居世界首位,而失业人口最少,英国机器人数量在发达国家中最少,而失业人口居高不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机器人是不会抢人饭碗的。 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机器人的拥有量远远少于日本,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有些工人不欢迎机器人,从而抑制了机器人的发展。日本之所以能迅速成为机器人大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时日本劳动力短缺,政府和企业都希望发展机器人,国民也都欢迎使用机器人。由于使用了机器人,日本也尝到了甜头,它的汽车、电子工业迅速崛起,很快占领了世界市场。从现在世界工业发展的潮流看,发展机器人是一条必由之路。没有机器人,人将变为机器;有了机器人,人仍然是主人。编辑本段乐高RCX NXT机器人RCX是是一块可编程积木,即课堂机器人(机器人指令系统)的大脑。它是整个用乐高积木、马达、 用乐高机器人套件制作的人形机器人传感器等组建搭建的机器人系统的中枢,就像大脑一样控制、指挥机器人的行为。使用ROBOLAB软件,人们可以创造、搭建、编程真正的机器人,让它运动、做运动、甚至自己去“想”。 RCX升级!NXT机器人! 这位全新组装型机器人全身布满了感应器,让它可以根据感应到的声音和动作做出适当反应,也让它对于光线和触觉的反应更加灵敏。NXT 机器人的心脏系统是一个 32位的微型处理器,可以经由 PC 或 Mac 操作程序。 光学传感器 根据传感器的助攻,帮助您的机器人,以“见” 。 它可以让您的机器人,以区分轻,皮肤黝黑,以及确定光照强度在一个房间内,或光照强度不同的颜色。 声音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可让机器人听到! 声音传感器能够测量的噪音水平都分贝(分贝)及DBA (频率约为3-6千赫哪里人耳是最敏感的) ,以及认识到健全的模式和确定基调的分歧。 触碰传感器 触摸传感器的反应接触和释放,机器人创造“感觉”一样,以前从未! 它可以侦测到单个或多个按钮,压力机,和报告回给nxt 。 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看到”物体的地方!超声波传感器是能够侦测到一个目标和措施,在其邻近英寸或厘米。编辑本段北京奥运会曾经使用过的机器人一、福娃机器人福娃机器人能够感应到一米范围内的游客,与人对话、摄影留念、唱歌舞蹈,还能回答与奥运会相关 奥运会中使用的福娃机器人的问题。二、翻译机器人能够实现在任何时间、场所,对任何人和任何设备的多语言服务。三、安保机器人其杰出代表为排爆机器人。编辑本段上海世博会使用过的机器人一、海宝机器人迎宾服务 (1)自动进入迎宾状态,采用中英语言做初始问侯。 (2)请来宾在触摸屏上选择服务语种,包括中英双语,再次进行热情问候和自我介绍。 (3)流畅的肢体运动实现动感十足的拟人交流。 欢迎期间,海宝适时通过语言和主动伸手动作向游客表达握手意愿,在感受到游客的握合回应后,自然轻巧地上下摇晃,完成生动的握手动作。 语音服务 (1)在海宝的引导下,游客可以与海宝进行语言交互及问答。 (2)配合肢体动作、声光电效应营造出动人的时尚感。 信息服务 (1)提供世博会信息平台服务,为来宾介绍上海世博会情况、世博会各场馆介绍。 (2)为来宾介绍机场、车站附近可换乘的公交路线及著名景点,以及播报近期天气信息等。 照相服务 (1)在欢迎来宾后/监测到游客长期驻立身侧/在某些景点,海宝会主动询问游客是否需要照相服务,包括:与游客合影、为游客拍照。 在准备合影过程中,机器人会随机摆出可爱的姿势与表情,并询问参与者是否满意。 若游客提议“换一个”,机器人会更换另一姿势;游客表示“好的”等满意评价后,机器人还会询问参与者是否已经准备好,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和参与者一起倒数准备拍照。 游客通过触摸屏选择也可触发海宝的照相服务。 海宝将语音引导参与者站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拍照。拍照时,可基于人体检测和人脸检测实现自动对焦。参与者可在机器人触摸屏上看到所拍摄的照片,若对照片不满意,参与者可选择进行重拍。 提供大头贴照相效果服务,利用人物提取、背景融合等技术为相片添加世博主题相关的趣味特效,游客可选择采用何种特效,特效处理结果可实时显示可在服务中心打印照片,或者将照片传到网上,供游客下载。 (3)通过友善可爱的语言提醒并控制单次服务时间。 导航服务 (1)无论室内室外,海宝可随时知道自己的准确位置。 (2)海宝通过语音交互或触摸屏选择获知游客目的地。 (3)为游客规划一条最便捷的到达路径。 才艺表演 (1)可表演多种舞蹈:中国特色舞蹈、中国各民族舞蹈、各国风情舞蹈 (2)讲笑话/说故事 (3)歌曲 协作引领参观 室内外、展区间,机器人在完成了本区间的引领任务后,会将游客带领至下一区间的服务机器人处。下一区间的服务机器人将继续引领,直至游客达到目的地。 机器人换岗仪式 机器人电量低、检修、故障时,可自动召唤备用机器人前来换岗;可设计具有较强观赏性的机器人定时换岗仪式。 团体舞蹈表演 海宝家族的兄弟姐妹们可以一同协作,完成群体舞蹈或队列表演。二、女子机器人女子机器人乐队可以轻挪舞步,合力弹奏一曲“茉莉花”或其他乐曲。三、机器人除了以上这些,还有的机器人能表演太极拳,身怀中国功夫的机器人也将出现在世博会上。编辑本段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obotics)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所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我国机器人学领域最早建立的部门重点实验室,我国机器人学领域著名科学家蒋新松院士1989-1997年曾任实验室主任。近二十年来,实验室在机器人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并在机器人技术前沿探索和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充分显示出实验室具有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在沈阳浑南技术开发区的“新松机器人”公司即是我国的该科研领域的基地。该实验室机器人学研究总体水平在国内相关领域处于核心和带头地位,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机器人学研究基地。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重大科学工程提供所需要的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研究机器人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发展可行技术和平台样机系统,培养和汇聚从事机器人学研究的高水平人才,推动我国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面向发展具有感知、思维和动作能力的先进机器人系统,研究机器人学基础理论方法、关键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和机器人应用技术。 实验室坚持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交流与合作研究。通过设立基金课题,实验室与国内有关从事机器人学研究的近30所大学、研究所和企业建立了联系,几乎涵盖国内从事机器人学研究的所有单位。近几年来,实验室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与国内外知名科研团队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对于本实验室加强学科建设、了解国家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演示验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下机器人: Rofish 为仿生机器鱼系列产品,该产品以先进的电子、机械技术,模拟鱼类的游动方式,通过新材料对其外形进行精确仿真,使之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Rofish 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法,高稳定性的电机保证其产品的稳定性。控制方式有两种选择:串口/USB控制和遥控器控制。产品内核采用Bootloader无线编程的编程方式,可随时更改游动程序以适应实际的环境。 性能参数: Ø 体长:20cm--80cm,需要特殊尺寸可定做。 Ø 外形:锦鲤、金鱼、海豚、鲨鱼等,可定制。 Ø 游速:1BL/S。BL为身体长度,即游速与体长有关,游速为1倍体长每秒。 Ø 连续工作时间:3--4小时,锂动力电池供电。 Ø 通讯方式:RF通讯或声纳(Sonar)通讯,可选其一。 Ø 控制方式:串口/USB控制或遥控器控制,二者可选其一。 串口/USB控制方式可同时控制多条机器鱼,通过简单的编程控制可实现多鱼之间的相互追逐、嬉戏等。编辑本段机器人相关1.有一个身体 2.有记忆或程序功能 3.有大脑 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android),它由4部分组成: 1,生命系统(平衡、步行、发声、身体摆动、感觉、表情、调节运动等); 2,造型解质(关节能自由运动的金属覆盖体,一种盔甲); 3,人造肌肉(在上述盔甲上有肉体、静脉、性别等身体的各种形态); 4,人造皮肤(含有肤色、机理、轮廓、头发、视觉、牙齿、手爪等)。 1984年电影《终结者》,有了真皮包裹的机器人的创意; 1991年电影《终结者2》,有了液态金属机器人概念; 2003年电影《终结者3》,固液混合态机器人出现。 影视作品中逐渐诞生了多种自主智能生化机器人,则固液混合自主智能生化机器人也会诞生。编辑本段日本最新机器人名古屋市商业设计 美国战斗机器狗BIGDOG研究所推出了新款机器人“网络兔子”。它的两只耳朵可以变换许多姿态,会根据人的声音作出反应。“网络兔子” 通过无线通信与家里的电脑相连,如果有电子邮件它会朗读给人听,也可以播放网络电台的节目。最有趣的是不同的“网络兔子”还能够“结婚”、“分手”,通过网络连接让其中一个“网络兔子”的双耳做出一个动作,它远方的“伴侣”也会接着做出同样的动作。 三菱重工业公司的保姆机器人“若丸”连续几年都是各种机器人展上的明星,在本次展会上它依然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若丸”能在早晨来到主人床边,报告当天的天气或新闻头条。它还能记住主人的生日,或是提醒主人的结婚纪念日。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制造的用于陪伴老人和小孩的机器人“Paro”、本田公司的“阿西莫”双足步行机器人也继续受到关注。 阿西莫:本田公司开发的双脚步行机器人,于2000年11月首次在横滨国际和平会议中心举行的机器人展示会上亮相。2006年12月,本田公司曾改进过“阿西莫”的性能,增加了它的关节和马达,使其可以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小跑,而且将其身高也由最初的1.2米提高到1.3米。 美国战斗机械狗研制成功 网上引发轰动近日美国官方公布了一段关于军用机械狗的录像,视频中机械狗展示了它惊人的活动能力和适应性,一举在互联网上造成轰动。研发公司称经过测试,这个机械狗能在战场上为士兵运送弹药、食物和其他物品。 日本首个歌姬机器人HRP-4C未梦,能歌善舞 据法新社2010年10月17日报道,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近日开发出一款可以学习和模仿人类唱歌的美女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名叫“HRP-4”,身高米,体形和真人大小相当,她不仅能够像真人那样唱出优美动听的歌,还可以模仿人类歌手丰富的面部表情。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采用了一种名为Choreonoid的技术,意思是能够让机器人模仿人类的舞蹈动作。日前,这款机器人已经在东京举行的数码产品博览会上亮相。[3]编辑本段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他根据对朗宁博士生前在3D投影机内留下的信息分析和对自杀现场的勘查,怀疑对象锁定了朗宁博士自己研制的NS-5型机器人桑尼,而公司总裁劳伦斯·罗伯逊似乎也与此事有关。 斯普纳结识了专门研究机器人心理的女科学家苏珊·凯文(碧姬·奈娜汉 饰),随着二人调查的深入,真相一步一步被揭露出来:机器人竟然具备了自我进化的能力,他们对“三大法则”有了自己的理解,他们随时会转化成整个人类的“机械公敌”。 在大多科幻作品里,机器人具有人的外形,甚至穿着各种时尚的机甲,他们相当聪明。像《我,机器人》及迪士尼出品的《机器人总动员》就是这类机器人的代表。还有一类是机甲类,他们保护人类,受人类所控制,像近年热片《阿凡达》中就有很多这种机器人。另一类就是可爱型的,他们没有威风的装备,也没有炫酷的外表,更没有各式各样的招术,只是给人带来快乐,他们不是战争机器人,而是和平中的“伪人”,像中日合作影片《阿童木》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例子。编辑本段机器人的模样一定要像人吗?有些人认为,最高级的机器人要做的和人一模一样,其实非也。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他是在电子、机械及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然而,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独立完成一些人类的技能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成员。编辑本段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实用的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它的模样像一个坦克的炮塔,基座上有一个机械臂,他可以绕着轴在基座上旋转,臂上有一个小一些的机械臂,可以“张开”和“握拳”。无人机发展的动力——现代战争 日本研制美女机器人 能像真人一样唱歌跳舞 机器,科技,发明,人工智能,机器人 2.搜索引擎术语 编辑本义项机器人Robot英文直译是机器人,在搜索引擎优化SEO中,我们经常翻译为:探测器。 有时,你会碰到crawlew(爬行器),spider(蜘蛛),都是探测器之一,只是叫法不同。 3.科学学术期刊 编辑本义项机器人《机器人》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双月刊,A4开本,96页,刊号:ISSN1002-0446;CN21-1137/TP,邮发代号8-59,单月15日出版发行,定价15元。 本刊创刊于1979年,原名《国外自动化》,1979年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1986年更名为《机器人》。 《机器人》设有论文与报告、综论与介绍、研究通讯、短文等栏目,主要报道中国在机器人学及相关领域中的学术进展及研究成果,机器人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应用实例,发表机器人控制、机构学、传感器技术、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机器视觉等方面的论文。 收录情况: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INSPEC数据库 EI PageOne数据库词条图册更多图册“机器人”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robot 我来完善 “机器人”相关词条: FLL工厂自动化自动化数控机床自动控制飞机仪器计算机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仪器仪表FLL 工厂自动化 自动化 数控机床 自动控制 飞机 仪器 计算机 工业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 仪器仪表 机械识图 人工智能 注塑机专用机械手 心智科学 生化机器人 迷你哆啦 蓝脑计划 苏中江都机场。
因为仿生翅膀的制作难度非常大,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攻克,所以还没能造出仿生翅膀。
已经造出仿生翅膀了,科学机器人杂志分别发表斯坦福大学两篇论文两个研究,研究者揭示鸟调整翅膀形状控制飞行,他们工作的一个名为PigeonBot的飞行机器人装载前款任何缺乏半生物半机械变形翅膀,斯坦福研究人员研发的人工翅膀,还有之前飞机机翼等翅膀,不同斯坦福研究者开发的翅膀其实都是真的羽毛做的。
插入这双翅膀的鸽子机器人不仅可以在天空滑,而且在空气萎缩,张开翅膀精车,爬山等活动,几千年来,人类从未像鸟类一样停止追求自由飞行。有了一对灵活的羽毛翅膀,鸟儿可以在天空中飞翔,飞越大海和大陆。而且一百多年前,人类受到鸟类的启发,发明了飞机,依靠坚硬的机翼和螺旋桨向既定的方向飞行。
但是传统机翼的缺陷也很明显, 它不仅会给你想要的升力,还会产生你不需要的阻力,在飞机诞生后,人类仍在追求更精确的鸟类飞行模拟,真正的鸟翅膀他其实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改变形状,而且大多数鸟类可以向后折叠翅膀以减少表面接触面积。这样,可以根据飞行状态灵活切换。长翼用于高空飞行和转弯,短翼用于调节速度。
而且在近年来,人类一直在尝试人造羽毛,但尚未生产出接近真正鸟类翅膀的羽毛,大概在三年前,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一个实验室测试了一架带有羽毛折叠翼的无人机,他有羽毛,而且他会在飞行中改变机翼的倾斜角度和折叠模式,人类是一种高生命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我们的人类始终有限。
关于现代的科技这么发达为何还是没能造出仿生翅膀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作者/文龙
如果你想构建一个功能齐全的纳米级机器人,只需要将电子电路、传感器、天线等一系列元件进行整合;但如果您想让它动起来,就需要能够弯曲的材料。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创造出微米大小的形状记忆驱动器,只需提供快速震荡电压,就可使原子大小厚度的平面材料能够自行折叠成立体的3D 构造。并且,一旦材料弯曲,即使是去除电压也能持续保持形状。
研究成果于3月17日以「用于低功率微型机器人的微米级电可编程形状记忆驱动器」( Micrometer-Sized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Shape Memory Actuators for Low-Power Microrobotics )为题发表在《科学·机器人》( Science Robotics )杂志上,并登上了杂志封面。论文的主要作者是博士后研究员刘清坤和博士生王伟。
形状记忆效应是指某些材料在暴露于诸如温度、电磁场或光等外部刺激时保持临时的特定形状并恢复其原始形状的能力。
理想的可以集成到微型智能系统中的形状记忆驱动器具有多个挑战:材料应能够长时间保持形状,能够被电驱动以及可弯曲至微米级的曲率半径。另外,应该使用与现代半导体制造相一致的技术来制造它,以实现与现有电子设备的集成。
该团队研发出的纳米器件由一层纳米厚的铂薄膜组成,该薄膜在一侧被钝化层覆盖,通过对铂表面施加正向电压进行电化学氧化,使得氧化层中产生导致弯曲的应变。由于嵌入的氧原子会聚在一起形成势垒,阻止其扩散出去,该器件甚至可以在停止施加电压后仍能保持形状。
通过向设备施加负电压,研究人员可以去除氧原子,并迅速将铂还原为原始状态。通过改变面板的图案,以及铂是暴露在顶部还是底部,可以创建一系列折纸结构。
这种形状记忆驱动器不仅可以在100 ms内快速折叠,还可以重复折叠数千次。不需供电即可长时间的保持形状,使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功耗,这对微型机器人来说十分有利。
该驱动器还具有很强的柔韧性,驱动器弯曲的曲率半径可达到小于1微米。柔韧性对微观机器人的制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机器人的尺寸取决于各种附件的折叠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折痕越小,每台机器的占地面积就越小。
为了对研究成果进行演示,康奈尔大学研究团队还制造出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自折叠折纸鸟。在此之前,他们发明的最小的行走机器人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在,他们希望用这只仅有60微米宽的自折叠折纸鸟创造新的记录。
刘清坤说:「在如此小的规模上,它不再像传统的机械工程,而是化学、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的混合应用。」
主导整个项目的物理学教授伊泰·科恩(Itai Cohen)和保罗·麦克尤恩(Paul McEuen)称赞刘清坤的化学背景给该项目带来了额外的惊喜,提供了能够使材料折叠并保持形状背后蕴含的电化学反应原理。
「最困难的部分是制造能够响应CMOS电路的材料,」Cohen说,「这就是清坤为这种形状记忆驱动器所做的工作,你可以用电压驱动它并使它保持弯曲的形状。」
该团队目前正在努力将其形状记忆驱动器与电路集成在一起,制造出具有可折叠四肢的行走机器人以及通过波动向前移动的片状机器人。这些创新可能有一天会促使纳米Roomba 型机器人能够清除人体组织中的细菌感染,甚至研发出比当前手术设备小十倍的纳米机器人。
「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具有大脑的微观机器人,这意味着需要具有由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晶体管驱动的部件。」
想象一下,一百万个装配式微型机器人从晶圆上释放后折叠成特定形状,自行完成它的任务,或是组装成更复杂的结构。这是团队的最终愿景。
McEuen认为:「我们作为人类的主要特征是,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人类规模乃至更大规模上构建复杂的机器和系统,但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在微小规模上建造机器。学习如何构造像细胞一样小的机器,是人类可以做到的根本性发展的一步。」
目前为止,McEuen和Cohen的持续合作已产生了许多纳米级的机器和组件,并且每一代都比上一代更快、更智能、更优雅。
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设计、制造和操作此规模的机器人,需要改变哪些原则?
「这些薄层只有大约30个原子厚度,而纸张的厚度就有100,000个原子。因此,弄清楚如何制作具有这种结构的东西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挑战。」
美国陆军作战司令部陆军研究办公室项目经理迪恩·卡尔弗(Dean Culver)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认可:「Cohen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突破我们可以在微米甚至纳米尺度上控制运动的速度和精确度的界限。除了为纳米机器人铺平道路之外,这项工作的科学进步还可以实现与智能材料设计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互动。」
论文链接:
参考内容:
有可能未来会有,叫人工智能,像终结者哪样的,但目前还没有这技术,其实人工智能是用来方便,代替人类工作的机器,可能会越变越智能超出了人类发明时的想象从而形成你说的“自我意识”,不过机器始终是机器,再智能也是人发明的,始终人才是主人!
想让我解释吗?
UNC-Chapel Hill的研究人员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介绍了这种名为CLIP的新工艺,将其描述为“连续液态界面生产”。3D打印有两个非常令人恼火的不足之处:一是要等待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制作,二是打印出来的东西表面很粗糙,而这个新方法可以大大改进这两个方面。 CLIP可以在相对很短的时间里打印出顺滑的复杂物品,而且可以使用更多的材料来打印物品。现有的3D打印工艺使用液态树脂,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逐层打制作出物品:先打印一层,固化它,补充树脂材料,然后再打印一层,周而复始,直到打印完成。而在CLIP工艺中,一个投影机从下方用紫外线显示连续的、极薄的物品横截面。紫外线在一缸液态树脂中以横截面方式硬化液体。与此同时,一台升降机不断将成形的物体捞出树脂缸。CLIP打印机的关键之处位于树脂缸的底部:那里有一个窗口让氧气和紫外线通过。因为氧气可以阻碍固化过程,缸底的树脂连续形成一个“死区”,不会固化。而这个“死区”非常之薄,只有几个红细胞那么厚。因此紫外线可以通过,并固化其上方没有接触氧气的树脂。不会有树脂粘在缸底,而打印速度变得非常快,因为它不是在空气中,而是在树脂里打印的(在空气中打印,由于氧气存在,固化速度就会减缓)。当打印机捞起成形的物品时,吸嘴会往缸底添加低氧树脂。CLIP不仅大大加快了固化过程,同时也能打印出更顺滑的3D物品。这种工艺不是等待3D物品一层层地固化,而是采取了连续打印的方式,制作出来的物品可以和注塑零件媲美。 CLIP的发明者还表示,他们可以生产更精细的物品——小于20微米(和丙烯酸纤维一样厚)——而且可以使用弹性材料,以及某些 生物 材料。目前的大部分3D打印机都无法使用这些材料。此外,CLIP的打印过程看起来真的很炫酷——发明者甚至说,他们从电影《终结者2》中著名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那里受到了启发。但最重要的是,这种新工艺大大提升了打印速度。 CLIP的发明者说,它打印物品的速度是老式3D打印方法的25到100倍。CLIP正在申请专利,研究人员也正在一家名为Carbon3D的初创公司中研制采用这项工艺的设备。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生产出CLIP打印机的商用版。目前我们尚不知道它的价格和技术规格,但我们预计,第一批Carbon3D设备的客户会是那些亟需高品质快速原型制作设备的创业公司和研究机构。总而言之,Carbon3D的钱景非常看好。
适合,绝影非常适合跳高。李宁绝影这款跑鞋挺适合中长距离跑的,首先这款跑鞋非常的轻质,并且透气性好。此外这款跑鞋的后跟非常的牢固,能有效使得脚踵稳定,不易倾斜。另外这款跑鞋中底缓震性能非常不错,可以有效吸收冲击的效果,1500米跑步训练不在话下。
牛年春晚让四足机器人一下火爆出圈,萌萌的外形,能走会跳,让人们对机器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但大多数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是,国内四足机器人的跳远、跳高双料冠军,都是一只叫“绝影”的机器人,他是浙大系团队—云深处科技(DeepRobotics)打造的,还顺道创下了全球电机驱动四足机器人续航里程最高纪录!它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在陌生的环境下,自动选择最优路线行走,还能帮助灭火,还能跟宠物狗一样,跟着主人四处溜达。03:34它充一次电能跑两个半小时,走公里2020年 1月8日,云深处开发的“绝影Pro”进行续航实测。它步态灵活稳健,绕行标准田径场圈,续航时间150分钟,行走速度5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公里,一举创下全球电机驱动四足机器人续航里程最高纪录!“‘绝影’可以跳米远,米高,是国内跳远、跳高的双料冠军。它还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做到全天无人运行的智能四足机器人系统。”云深处科技的创始人朱秋国告诉记者,绝影可以通过多专家系统模仿动物的运动技能,实现在陌生环境中的摸爬滚打。去年11月20日,腾讯的四足移动机器人 Jamoca首次对外亮相。Jamoca 的本体是基于绝影硬件系统技术开发与承载,由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打造了智慧大脑,有了感知、运动规划到控制能力,它能走、会跑还会跳跃,成为国内首个能完成走梅花桩复杂挑战的四足机器人。Jamoca 完成的挑战由高60厘米、呈20°斜面角度的台阶和相邻最大高度差16厘米、间距不等的梅花桩两部分组成。不同于预先设计好规则之后做重复的运动的工业机器人,Robotics X 实验室更关注机器人有意识、有判断的自主特性研究,目的就是要在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里,能够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判断、自主决策,并自主完成任务。“国内做得最像波士顿动力机器狗的应该就是‘绝影’。”一位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告诉记者,跟波士顿动力一样,绝影之前已经表演了跑步、爬楼梯、钻火圈、救火等多种技能。在去年华为全联接2020 Day3上,绝影也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它举爪投足间,将乖巧听话的机器狗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它的真正本领是在危险的化工厂巡检并处理危机任务。当化工厂模拟出现意外火情时,通过AI赋能的机器狗此刻走到了火焰面前,面对现场出现与以往巡检不一样的状况,它停下了脚步,调出目标检测算法,检测并用黄框标识出火焰来。火焰是发现了,但如何让机器狗理解火焰在化工厂场景中所产生的危害呢?通过部署的危化品处置知识计算解决方案,访问知识计算的智能问答应用,便得到了起火成因及“关闭输气管道开关,切断可燃物即可熄灭火焰”的解决方案。最终,机器狗自动绕开火焰和障碍物,按下了输气管道的总控按钮,完成了这次对火情危机处理的任务。不做中国的波士顿动力,要做世界的绝影常被问起,你们的“狗”和波士顿动力的有什么不同?朱秋国在一次创业沙龙上说,“不做中国的波士顿动力,做世界的绝影。”绝影,是云深处科技公司出品的四足机器人系列的名字。云深处科技成立于2017年的深秋,创始人朱秋国在浙江大学控制学院从事机器人与机器智能研究。当时,智能四足机器人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很多人不看好,在给公司命名时,朱秋国想起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云深处,既表示了公司创立的时间,也暗示了云深处创业初期面临的处境。智能四足机器人的创业理想很明确,就是要“让机器人走向真实的应用场景。”朱秋国说,相比于轮式机器人等在应用场景中有相对成熟的应用,智能四足机器人一方面表现出独一无二的优势,对于环境有更宽广的适应能力,一方面它的应用场景还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围绕“走向真实的应用场景”,他们一直努力让四足机器人做到运动与智能的极致融合。创业初期,公司主要专注于夯实基本的核心运动控制技术。“不平整地面、不连续地形和翻越障碍是四足机器人的三大痛点”云深处技术总监李超说,最初的创业探索让绝影系列机器狗可以很好地达到兼顾运动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对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的状态,云深处掌握着核心的关键技术。2018年新春,众多媒体聚焦报道了绝影机器人走出室外的进展。“那时候四足机器人对公众来说还说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大家的热情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李超说,尽管后来陆续实现了小跑、上下台阶、跑跳跃障、后空翻等技术突破,但对公司来说,更需要做的事情是深度探索四足机器人的应用,特别是在智能时代,如何做好运动与智能的机制融合。 “在我们深知运动能力与智能感知必须有极致的融合,才能做出极致的产品。”近年来,无论是机器人系统、核心部件、控制模块、感知模块、软件平台等,公司都加快了研发步伐,实现了机器人的智能感知,可构建复杂环境的3D-Map自主定位、导航、人体识别和跟随。在这方面,云深处与全球顶尖的机器人研究机构都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2020年,基于机器人AI技术的最新研究,绝影登上了Science Robotics的杂志封面。四足机器人运用的场景其实非常广泛,比如建筑测绘、公共救援、太空探索、安防巡检、港口码头、教育科研等等。近年来,许多行业领军机构都与云深处开展了应用探索。比如,云深处和华为合作,基于EI-backbone技术,华为Model Art和 Atlas 2000DK赋予机器人AI能力,致力于工厂园区的智能巡检;和建筑行业企业广联达建立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研究和拓展四足机器人在建筑生命全周期中的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助力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建筑行业自动化进程;和国家科技馆合作进科普展示项目,展示当前最先进的机器人项目,启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展览项目,项目在2021年会正式亮相。“无论是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我们都在与一流的机构合作,合作的过程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朱秋国说,“智能四足机器人的前景充满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我们将迎来一个“人机共存”的时代,机器人将自然而然地与人类生活在一起,成为家庭成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以后照顾我们起居的,或许就是四足机器人,而云深处科技这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在商业化落地上的加速探索,这一天或许可以更快到来。
1、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科沃斯集团旗下,江苏省著名商标,世界上较大的清洁电器制造商,行业著名品牌。
2、湖南科云达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于1990年,全球家用机器人知名企业,首创全球第一款家用清洁机器人,较大的家用机器人提供商,美国iRobot公司。
3、浦桑尼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6年台湾,专注于智能清洁领域的研发生产,智能扫地机器人十大品牌,深圳办事处:深圳市憬源丰科技有限公司。
4、福玛特(北京)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较早推出智能保洁机器人的企业,家用智能清洁行业领先品牌,高新技术企业。
5、海尔集团公司,始于1984年,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企业500强,以生产冰箱起步的家用电器企业集团。
6、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始于1891年荷兰,享誉全球的跨国电子品牌,专注医疗保健/优质生活和照明领域的大型电子公司,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
2017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排行榜(TOP5)。
1、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Siasun Robot & Automation Co Ltd)新松机器人隶属中国科学院,是国内首家上市机器人公司,主要是做产线,在从沈阳往上海转移,源自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专注开发工业机器人,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2002年上海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进行重组,调整到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主营业务为研究与开发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自动生产线的装配和测试。其应用领域涵盖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电子和电气装配等。许多国际知名企业自动化设备供应商都向上海新松提供过设备,如WEBSTO、德尔福、采埃孚、CONTINENTAL、SDS等。
2、广数:主做机床,现涉足机器人领域。
3、埃斯顿 海龟创业,发展相当快,公司发展:埃斯顿的交流伺服全国排第二,做数控起家。成立于2002年的埃斯顿,前身为南京埃斯顿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埃斯顿一直专注于高端智能机械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金属成形机床的数控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广泛适用于各种机械装备的交流伺服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等。
4、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 万人民币,成立日期为2011年03月14日,和大疆一个老板,都是港科大的李泽湘教授,现在也开始做SCARA机器人。
5、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是新时达股份全资子公司。2003年新时达收购了德国Anton SigrinerElektronik GmbH公司,分别在德国巴伐利亚与中国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把全球领先的德国机器人技术引入中国。2013年在中国上海建立了年产能2000台的生产基地,产品系列已覆盖6kg-275kg。
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国际权威杂志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Machine Learning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IEEE-KDEIEEE-PAMIPattern Recogni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Neural ComputationIEEE-NN在线阅读
Journal of Robotics :机器人杂志。属于open access(开放获取杂志)。目前还未被SCI收录,因此,在毕业、评职称等方面还不能被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