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的复审是外审。复审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质量进行审查,第二步是根据该学报的审稿机构的要求,进行外部审查。外审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文章的专业性、学术性、可读性以及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审查,并给出详细的评审意见和建议,以帮助该学报改进文章质量,提升影响力。在外审过程中,审稿机构会请求外部专家对文章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文章的学术质量,促进文章的发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格式要求(2009年4月修订)如下:
1、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简明易懂.。每篇论文(含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不超过6 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3 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
作者姓名(请在篇首页下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职称,学位,院士,E-mail等)、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人称写作: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当中、英文摘要不一致时,请附一份与英文摘要完全相同的中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译名、摘要正文。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务请间行打字。
3、稿件要符合编辑出版标准化要求,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符合国家标准。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和表只附最必要的。避免文、表、图互相重复。图中文字、符号与正文一致, 表格力求简明,采用三线表。用中、英文写明图题、表题。图次与表次一律写成图1、图2等,或表1、表2等,表格随文排。
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1”,“”,“”,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
5、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英文摘要要求为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叫报道型摘要),指示型文摘(indicative abstract)是不合本刊要求的。篇幅以150~180词为宜。摘要不分段,一般仅为一段文字。
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一般来说,文摘应包含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结果和结论 (Aim, Method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4部分。写英文摘要时,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文摘要尽量简短,尽可能删掉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复审是外审,即复审过程中由外部专家评审人员完成评审。复审在学术论文中是一项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论文的学术质量,促进学术研究发展,以及为读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复审的流程包括:1)审稿人筛选:根据稿件的内容,确定审稿人;2)审稿:审稿人对稿件进行评审,并提出相关建议;3)复审:编辑部门审阅审稿结果,根据审稿结果做出相应决定。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复审采用的是外审方式,外审是一种更为严格的、学术水准较高的复审流程,在复审过程中,审稿人可能是该学科的专家,也可能是其他学科的专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审视和评估稿件的学术价值,从而更好地保证学术质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格式要求(2009年4月修订)如下:
1、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简明易懂.。每篇论文(含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不超过6 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3 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
作者姓名(请在篇首页下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职称,学位,院士,E-mail等)、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人称写作: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当中、英文摘要不一致时,请附一份与英文摘要完全相同的中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译名、摘要正文。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务请间行打字。
3、稿件要符合编辑出版标准化要求,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符合国家标准。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和表只附最必要的。避免文、表、图互相重复。图中文字、符号与正文一致, 表格力求简明,采用三线表。用中、英文写明图题、表题。图次与表次一律写成图1、图2等,或表1、表2等,表格随文排。
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1”,“”,“”,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
5、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英文摘要要求为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叫报道型摘要),指示型文摘(indicative abstract)是不合本刊要求的。篇幅以150~180词为宜。摘要不分段,一般仅为一段文字。
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一般来说,文摘应包含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结果和结论 (Aim, Method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4部分。写英文摘要时,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文摘要尽量简短,尽可能删掉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字数不限。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格式要求(2009年4月修订)如下:
1、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简明易懂.。每篇论文(含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不超过6 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3 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
作者姓名(请在篇首页下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职称,学位,院士,E-mail等)、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人称写作: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当中、英文摘要不一致时,请附一份与英文摘要完全相同的中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译名、摘要正文。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务请间行打字。
3、稿件要符合编辑出版标准化要求,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符合国家标准。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和表只附最必要的。避免文、表、图互相重复。图中文字、符号与正文一致, 表格力求简明,采用三线表。用中、英文写明图题、表题。图次与表次一律写成图1、图2等,或表1、表2等,表格随文排。
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1”,“”,“”,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
5、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英文摘要要求为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叫报道型摘要),指示型文摘(indicative abstract)是不合本刊要求的。篇幅以150~180词为宜。摘要不分段,一般仅为一段文字。
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一般来说,文摘应包含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结果和结论 (Aim, Method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4部分。写英文摘要时,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文摘要尽量简短,尽可能删掉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
刊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创刊时间:2002 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主管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主办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主编:温思美,地址:广州市五山路483号,邮政编码:510642,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0202,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59/C,定价:10元,刊期:季刊,创刊日期:2002年5月创刊,开数:16开,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语种: 中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问题经济与管理城乡社会传统与现代文史研究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字数不限。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字数不限。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格式要求(2009年4月修订)如下:
1、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简明易懂.。每篇论文(含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不超过6 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3 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
作者姓名(请在篇首页下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职称,学位,院士,E-mail等)、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人称写作: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当中、英文摘要不一致时,请附一份与英文摘要完全相同的中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译名、摘要正文。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务请间行打字。
3、稿件要符合编辑出版标准化要求,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符合国家标准。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和表只附最必要的。避免文、表、图互相重复。图中文字、符号与正文一致, 表格力求简明,采用三线表。用中、英文写明图题、表题。图次与表次一律写成图1、图2等,或表1、表2等,表格随文排。
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1”,“”,“”,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
5、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英文摘要要求为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叫报道型摘要),指示型文摘(indicative abstract)是不合本刊要求的。篇幅以150~180词为宜。摘要不分段,一般仅为一段文字。
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一般来说,文摘应包含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结果和结论 (Aim, Method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4部分。写英文摘要时,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文摘要尽量简短,尽可能删掉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
如果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不录用你的稿的话,是不会有回复的,也不会退回原稿。你应该可以看到华农学报的征稿启示上写着,如果学报3个月之内不回复,就可以将该稿另投至另一期刊的字句。
如果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不录用你的稿的话,是不会有回复的,也不会退回原稿。你应该可以看到华农学报的征稿启示上写着,如果学报3个月之内不回复,就可以将该稿另投至另一期刊的字句。
我只知道一本农业科学,审稿是半个月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格式要求(2009年4月修订)如下:
1、稿件要求: 稿件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简明易懂.。每篇论文(含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不超过6 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3 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
作者姓名(请在篇首页下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职称,学位,院士,E-mail等)、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人称写作: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当中、英文摘要不一致时,请附一份与英文摘要完全相同的中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译名、摘要正文。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务请间行打字。
3、稿件要符合编辑出版标准化要求,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符合国家标准。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和表只附最必要的。避免文、表、图互相重复。图中文字、符号与正文一致, 表格力求简明,采用三线表。用中、英文写明图题、表题。图次与表次一律写成图1、图2等,或表1、表2等,表格随文排。
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1”,“”,“”,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
5、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英文摘要要求为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叫报道型摘要),指示型文摘(indicative abstract)是不合本刊要求的。篇幅以150~180词为宜。摘要不分段,一般仅为一段文字。
文摘应包含正文的要点,一般来说,文摘应包含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结果和结论 (Aim, Method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4部分。写英文摘要时,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文摘要尽量简短,尽可能删掉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