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教师幸福感研究论文

教师幸福感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教师幸福感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幸福是人的终极生活目的,是每个人的必然诉求。但众多研究表明,教师常常感受不到幸福,幸福为何远离教师?原因很多,本文从教师自身角度探讨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幸福,为重构幸福作准备。 〔论文关键词〕幸福;教师;原因;建议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股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幸福感作为其主要研究领域也受到世人的关注,不仅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专家、学者在研究什么是幸福、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收获幸福,就连一些国家的政府职能部门也把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当作自己的执政目标。的确,幸福是人的终极生活目的,是每个人的必然诉求。然而,在众多研究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充满职业倦怠感,缺乏幸福感。在当下这种充满人性关怀的浓郁氛围中,教师却为何与幸福无缘呢?如何帮助教师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呢? 一、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探析 导致教师缺失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划分与探讨:(1)教师自身的因素,如教师的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人格因素、自身的反思与感悟、幸福观等。(2)教师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与类型、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拥有财富的多少、社会关系等。心理学家们希望能像自然科学家研究物质世界一样,对教师幸福感也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把上述诸因素与幸福的关系逐一进行研究、探讨。不可否认,这种方法论下得到的相应结论与研究结果,对我们认识幸福及收获幸福有一定的帮助。但上述诸因素对教师幸福的影响作用到底是分散的、孤立的、静止的,还是动态、发展的、难以分离的,这些因素之间是否还存在着交互作用等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与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与个人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由个人在其生活经历中形成的应对策略及心理机能决定。因此,立足教师本身,才能找到教师幸福感缺失的根本原因,才能寻求到帮助教师重构幸福感的最佳策略。 原因之一:教师缺乏对幸福的认识与感悟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话题。所以,幸福感的获得取决于各人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它与个体的认知取向息息相关,通过个体的反思与感悟得以提炼与升华。而个体的认知取向受个体的生活实践制约,如果一个人懵懵懂懂地过日子,不对自己的生活实践加以反思,进行感悟,那他的幸福观可能就是直观的、感性的。南京师范大学赵凯博士在《组织行为学》的课堂上曾举过一个例子,他曾经问大约十个南京人“什么是工作?”“苦钱呗。”十之八九这样回答。由此可见一斑。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淑兰教授在党课上也曾经问过学员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当时,大家一下子都懵了,刚刚从黑色七月里走出来的学员们哪里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人调侃:“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有人脸红(可能是怕别人说假)地说:“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有人一脸严肃:“是为了个人的自我实现”,有人小声嘀咕:“是为了吃喝玩乐”……虽然,我早已忘记了王教授所给的答案,但她的这个提问却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不错,这就是反思,这就是提炼,这就是在感悟。当然,我们不知道拿这两个问题问我们的教师会得到何种结果。我们不想以己度人地去猜测。但如果继续追问教师们,什么是幸福呢?同样,答案可能不得而知。回答什么是“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活实践,更需要教师有一颗敏锐的洞察之心,时刻对人生加以反思、提炼,获得感悟。幸福是对生活的感悟,它高于感知,是理性的思考与认识。幸福是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从对工作、生活、家庭、学生、学校这些生活的组成元素的同一认识中产生的完美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幸福更是一个过程,个体自身、他人,社会与自然是这个过程发生发展需要的土壤,幸福观念正是个体在与自身、他人、社会及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由模糊到清晰,到逐渐形成。有着良好的生活方式,有着强烈的教学欲望,才可能有积极的成功体验,消极的体验才会随之消失。 原因之二: 教师缺乏积极的体验 既然幸福是个体对生活深刻的、稳定的体验与感受,那么自然与个体日常生活的体验紧密相连,因此,幸福感的获得需要个体日常生活积极体验的积累,如果个体的日常生活为消极情绪体验充斥,那就很难有所谓的幸福感了。积极的体验需要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需要教师有正确的看待问题的观念。 正确认识自我是获得积极体验的前提。“我”不仅是收获积极体验的主体,也是个体加以考量的客体,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才有可能获得积极的体验,否则就会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有的教师常常认为老子天下第一,高人一等,殊不知却是夜郎自大,眼高手低,说的比做的多;也有的教师整天如同梦游一般,靠着经验教育教学,对教育教学也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永远以别人的价值判断为准,认为自己参透世间一切,殊不知却是妄自菲薄,缺乏主见。 体验消极与积极常常不是由事物或事件决定的,而常常取决于我们看待事件的态度与信念,就像认知情绪ABC理论所说,环境对个体来说,只是一个中性刺激,决定情绪的是你的认知与信念。 积极的情绪体验来源于教师成功的经历与感受。但在许多教师看来,教师这种职业缺少的恰恰就是成功,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有什么成功可言呢?笔者认为,成功感来源于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把教师职业仅仅当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是很难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感、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只有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是自己一生的事业并为之奋斗,幸福感才会油然而生。 原因之三:教师缺乏收获幸福的途径 布莱希特在他《三个芬尼》的歌剧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只是在追逐幸福,殊不知,大家追逐幸福,而幸福却在追逐着你。的确,每个人都在终日忙忙碌碌地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幸福在哪儿?笔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可以来自以下途径:(1)教育教学的过程。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有的教师仅仅把教育教学当作是工作与任务,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有的教师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享受着和学生知识共享、情感交融的过程,他们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他们与课堂、与学生融为一体,一起进入人课合一的幸福境界。(2)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来源于学生的成功,同时也应该来源于自己的充实与发展。教育与教师专业化目前是一个热门话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个学生从进入师范大学那一天起,就开始在自己兴趣的指引下,在相关教育部门的帮助下,亦步亦趋地完成既定目标,顺利走上教师岗位,然后在实践中完成“新手教师—胜任教师—优秀教师—名教师”的转化与蜕变。然而,在我们国家,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与学校认为教师专业成长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发展应该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所以,不主动,也不关心;而一些教师自身又缺乏自我发展意识,缺乏发展的规划、方法与途径,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常常只有在上述机构的督促下才会机械地、被动地谋求自身的发展,很少有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所谓的职业规划。试想,这种有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思想的和尚怎么能是一个幸福的和尚呢?(3)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幸福,是因为爱和被爱。教师要想幸福,就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在爱中付出,在付出中收获,这样,付出就成了爱,就成了享受。因此,爱是动力,也是获得幸福体验的途径,爱与幸福融为一体。 原因之四:教师缺乏发现、创造、收获幸福的能力 幸福不是天上的馅饼,它不会按照随机的原则掉到一个人的头上。获得幸福,需要准备,更需要能力。幸福能力是教师发现、创造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貌似枯燥乏味的工作中,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够精神焕发,保持青春与活力,而有的教师则牢骚满腹,脸上愁云密布呢?道理很简单,幸福的教师通常有一颗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善于宽容、善于发现与善于感恩的心。他们具备了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与快乐、收获幸福的能力。而有的教师则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他们还没有作好获得幸福的准备,常常跟着感觉走,容易受外在事件的影响,不会转变视角看待问题,他们体验到的是工作的枯燥、乏味、单调、缺乏竞争与激励,学生调皮捣蛋,工资低得可怜等教师职业所具有的“消极”特点,他们完全忽略了教师职业中固有的“积极”色彩。幸福能力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价值取向及胜任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前者要求教师提高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神圣性;后者则要求教师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当然,教师还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二、帮助教师重建幸福的几点建议 &nb1.善于自我反思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活得有意义”。怎样才能有意义,只有通过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找到幸福与意义的标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去评判当下的生活是否幸福。当然,幸福还是一个过程,回想过去的时候,它叫满足;面对现在的时候,它叫幸福;指向未来的时候,它叫乐观。只有反思,我们才能调整状态,形成幸福感,获得幸福能力,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2.提高积极心向 不可否认,人的幸福生活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的空想中,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物质是否是人幸福的全部,人的幸福感是否会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强?一些渴望拥有丰富物质资料的人常说,如果他拥有了多少财富时,他就幸福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人们缺少的往往不是产生幸福的外在条件,而是缺乏看待问题的积极心向。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即使面对同样的物质条件,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主观感受是以个体的认识能力为基础,是受个体的认识观决定的。诚如有人所说:“人不是被动地体验事件和环境,相反,所有的生活实践都是‘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分析与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心向是个体主动积极地把外部的信息与追求幸福的观念、信念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的确,在教师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工资不高,压力太大,工作重复性太强,学生个性十足,等等。但是当教师具备了这种积极心向的时候,他就会想方设法赋予这些普通的或者消极的事件以积极意义:工资不高,但也不低,够自己的日常开销,还可以略有盈余;压力虽然太大,正好可以克服自己的惰性,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虽然重复,但当面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孩子的可爱而充满诗意的灵动;学生个性十足是因为我们张扬了他们的个性,他们没有因为我们而丧失自我,等等。 真正幸福的人应该是一个生活的智者,他拥有积极地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他会积极地应对环境,在貌似没有出路的困境中寻找出路;他会把生活、人生、幸福、工作很好地融为一体,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享受幸福生活,在幸福生活中感受幸福时光。 3.学会“自我超越” 我们常说“超越”。可以超越现实,超越时空,超越历史,超越别人,其实,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当人摆脱自己固有的局限性的时候,幸福就在来到了他的身边。“自我超越”的人,会敏锐地察觉自己的无知、不足和成长极限,但这却绝不会动摇他们的自信;“自我超越”的人,能不断扩展与挖掘自身的潜力,以达到自己生命中真正心之所向;“自我超越”的人是善于创造的人,他面对的是自己的生活与生命,而不是所谓的俗务。自我超越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搞清楚什么对我们最重要,是挣钱,是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还是学生的积极变化?这就构成了一个美好“愿景”。二是要通过不断学习,以便能更清楚地看清目前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即“现况景象”。研究表明,当在超越目标的过程中,脑海中同时存在“现况景象”及美好“愿景”的时候,心中便会产生一种“创造性张力”,要把二者合而为一。我们说,当教师心中有了一个美好“愿景”的时候,当教师学会了自我超越的时候,不仅可以激发工作的动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体验到幸福感。 4.寻找幸福归属 马斯洛把归属与爱当作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认为这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这种观点不是偶然,因为无论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需要一个归属。中国有落叶归根之说,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主演了一部电影叫《落叶归根》,其表达的思想与我们所要论证的问题不谋而合。因此,归属是人情感的寄托,是人工作与生活的坚强后盾,教师需要找到自己的归属,包括工作的归属、情感的归属、生活的归属。只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才能发现学生之美、工作之美、生活之美,才能让我们在美中幸福地生活。 当然,教师的归属可以是多元的,如,既可以是自己专业成长的喜悦,也可以是学生发生的积极的身心变化;既可以是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也可以是同事之间的关心;既可以是对教学自主权的向往,也可以是对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的攻克。当然,教师的归属也可以是变化的、综合的。无论怎样,有归属的教师是有目标的教师,有目标才能有反思,有反思才能有感悟,再加上积极的心向与自我超越的能力,幸福将属于教师,而不再远离。

写作思路:可以将教师这个职业详细地剖析一下,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等等。

正文:

教师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哦。在外行人看起来,教师是挺清闲的,每天也就只有一两节课,每一年还要享受暑假寒假。但是,我是知道的,要当好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不容易的。

每天总是脚步匆匆,感觉没有空闲,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当中总有出不完的问题要去处理。工作的繁忙和身体上的劳累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苦的体验最少的是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乐趣。

每天你得用电脑做好课件,再用手抄一遍。除了教学,如果你是班主任,每项工作你还得写很多应付考核评估的资料,否则你做再多的工作,都是白做,这叫“认假不认真”。每一天你就被这些琐事填满着,没有自己的的私人生活空间,甚至就连安静的坐下来看一本自己中意的书也不太可能。

特别重要的是在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推崇的今天,原来单纯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协调和谐。你几乎每天得像一个单相思的人一样,付出了全部感情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只能每天寂寞孤独的忍受着相思的煎熬,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苦让你慢慢的失去所有生活的自信和热情。

但是,幸福的生活永远都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怨天尤人固然不可取,一味逃避也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况且,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不能说是哪种职业不幸福。每一种职业都有人幸福,也有人痛苦,关键在我们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态。

晨光中的一缕霞光,烈日下的一蓬绿荫,夕阳下携手的一双身影,深夜灯下的一本好书,对于我们,是一种幸福;干渴之下的一杯清水,蒙蒙雨丝中的一柄雨伞,皑皑白雪中的一行脚印,夜晚归家时等候的一点灯火,也是幸福。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依偎,父母的健康安乐,都是幸福。

即使同为教师,因为心态的差异,对于幸福的感触也各不相同。十数年如一日,奋斗在农村教学一线,整天面对着简陋的办公室,相对贫乏的办公设施和教学资源,有人幸福;相处于装修豪华空调的办公条件下,拥有一台台昂贵的办公电脑,同样有人痛苦。

我想:作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走了又来,来了又走,看着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走向祖国的各个岗位,老师心中体会到的喜悦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人难以感受得到的。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丰富。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教师的教育生命便是满足和宽容、感恩与和谐。相对安静、安宁、安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发现教育的幸福。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希望每一位教师,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都能勇担责任,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去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才是教师完美的人生!作为一名从教了十多年的教师,虽然曾经经历过痛苦,但回想过去,我仍然感到幸福、快乐!

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

吃饭时,与同为教师的丈夫闲聊着今年学生考师范的情况。我用羡慕的口气告诉他,以前有个同事的一个平时成绩看起来不怎么样的儿子居然考上了师范,挺意外的。丈夫用很诧异的眼神审视着我,慢条斯理的说:如果让你的儿子去考师范,你愿意吗?他这一冷不丁的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到让我思维一下子断了路。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儿子今后该走如何的路的问题。良久我告诉他,那得看儿子自己的选择。丈夫沉默了一下,就立刻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也由他自己去选择啊?我肯定不会准许他去考师范,那会注定让他苦一辈子的!我哑然了好久。是哦,教师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哦。在外行人看起来,教师是挺清闲的,每天也就只有一两节课,每一年还要享受暑假寒假。但是,我是知道的,要当好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不容易的。每天总是脚步匆匆,感觉没有空闲,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当中总有出不完的问题要去处理。工作的繁忙和身体上的劳累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苦的体验最少的是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乐趣。每天你得用电脑做好课件,再用手抄一遍。除了教学,如果你是班主任,每项工作你还得写很多应付考核评估的资料,否则你做再多的工作,都是白做,这叫“认假不认真”。每一天你就被这些琐事填满着,没有自己的的私人生活空间,甚至就连安静的坐下来看一本自己中意的书也不太可能。特别重要的是在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推崇的今天,原来单纯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协调和谐。你几乎每天得像一个单相思的人一样,付出了全部感情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只能每天寂寞孤独的忍受着相思的煎熬,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苦让你慢慢的失去所有生活的自信和热情。

教师的幸福幸福是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幸福是获得,是满足,是苦尽甘甜的完美。做为一名教师,虽然我也很烦恼,也免不了报怨,但是我还是庆幸我是一名教师。我的幸福首先我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其次享受不尽学生对我的爱,你说,我能不幸福吗?我是一名有十五年教龄的小学教师,可以说我的青春都献给了学生,但我无怨无悔,我觉得很幸福。我的工作不是呆板的物件,是一个个活生生,充满新鲜血液的生命,他们有自尊,有自己的人格、思想,他们会让你高兴,会让你生气,会让你笑,也会让你哭…但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也很有意义。我们的幸福便是在快乐的奉献中把职业当作事业,把平凡当做伟大,把短暂当做永恒。有一首歌唱得好: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学生。教师的幸福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教育是教师的生命,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教育教学过程成了师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共识、共鸣、共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宣讲自己的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袒露自己的心灵,诉说自己的体会。此时,教师的教成了学生的需要、向往;而学生的学,则成了教师的期待、目的,教与学相融合。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教育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教师能否获得职业幸福感需要一种能力,需要一种

高职教师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摘 要:在职业教育质量分析中,往往会忽视教师群的心理健康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反映出来的疲劳和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指导教师提高职业幸福感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健康;职校教师;幸福感 一、职业幸福感的时代变迁 在职业教育质量若干影响因素分析中,教师的心理健康因素往往会被忽视。为改善职校教师的压力和心理亚健康状态,需要多渠道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满足、实现职业理想和自身和谐发展的一种持续快乐体验。 曾阅读过一篇《口述:60年教师幸福感的变化》的文章,记录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幸福感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整个教育大背景的改变,悄然无息发生的变化: 50年代的教师幸福感是5分(满分),一年省下来的薪水,只够回老家一趟,师生关系纯粹深厚。平时的压力来自于升学率。爱心是教师的标准,有了爱心才不会伤害各种心灵,千方百计想要教育好孩子们。 60年代的教师幸福感是5分,虽然仍有很多教师在**中被批斗,但是国家开始提高教师的待遇。教师普遍认为教室是个神圣的地方,无论个人情绪如何糟糕,走上讲台教师就必须为人师表。压力来自于教学手段赶不上科技的进步,高考政策仍是紧箍咒,“重教”未必“尊师”,功利化社会风气使然。作为一个教师,热爱每一个孩子,有思想、有学问、有正义感,就是对自我生命的承担。 70年代的教师幸福感是4分,知青上山下乡,最吃香的工作就是到工厂当工人,阴差阳错才做教师,多为代课教师然后转正。学生对教师特别有感情,即使挨批评对教师还是很敬畏,教师经常家访或者让家长写家务记录。教师每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并无太多精力投入教学研究。 80年代的教师幸福感是4分,精神感觉还算幸福,物质上稍嫌不足。学生和家长被高考指挥棒操纵想法设法择校学习,家庭教育欠缺社会责任感,教师对学生们何形式的批评或者惩罚都被家长指责有体罚之嫌,师生之间丧失应有的平等与尊重。 90年代的教师幸福感是4分,这是一个对教学方法挑战的年代,百家讲坛、课程改革,教师的标准调整为:幽默、民主、爱生。压力来自于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提高。工资待遇有所提高,但社会地位却在下降,人们只看到教师的收益却看不到他们的辛苦,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缺乏与小孩的沟通,也拎不清社会、家庭、学校的角色责任,学生的任何问题都让教师买单。 21世纪以后的教师幸福指数3分,教师职业被定义成服务业,教师地位更低,难以与家长和学生进行真诚平等对话。薪水虽涨却赶不上物价飞涨,各种验收、论文发表、轮岗支教……让教师们渴望“下岗”,到高校或者企业“回炉”学习。学生们欠缺宽容、分享与感恩,教师们任何精心设计的备课都无法吸引埋头“苦读”手机电子书的学生。 二、提升职业幸福感的要素 目前,职校学生因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等诸多因素更加降低了职校教师的幸福指数。经过研究,笔者认为下列要素可以提升教师们的职业幸福感: 1.关系融洽的工作集体 教师的人际关系应具有平等性、持久性和目标一致性。保持工作集体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让教师们在交流中调节压力和情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 教师职业是具有奉献精神的职业,教师对劳动报酬的期待不完全是薪水,更多来自于学生对教师的真挚感情。学生的进步成长体现教师的价值和教育生命的延续,教师通过给予学生知识使之提高技能而体验职业幸福感。 3.社会、家庭和领导的支持与肯定 支持与肯定反映学校和社会公众对教师工作的认可程度,领导认可教师才能有机会进步;得到家长的信任与尊重,说明自己的辛苦劳动确实促进了学生的进步,真切感到存在价值。 4.工作和工资的稳定 职校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同水平薪酬,社会重视技术人才,职业教师受青睐,形成良性循环。 三、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1.职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首先,教师要能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充分张扬个性,肯定自己才能,在工作中体验幸福。其次,教师要自我超越,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2.学校要多措施改善集体氛围 教育管理者要采取措施,让职校教师通过各种平台发挥特长,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得到平等提升与锻炼的机会;积极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氛围,将学校前景与教师沟通,让所有教师成为实现统一目标的自愿追求者;组织活动创造教师与领导间的平等、透明对话,增强教师归属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校组织凝聚力。 3.社会要提升对职校教师的信任与合理期望 职业教育更期望家长对子女的关注以及青春期的沟通,无论是升学还是技能提高,都应该对教师的教育形式抱有积极肯定的态度和支持;当然对教师的期待也应该合理,教师会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关怀和帮助每一位学生,把校园意外和学习退步等问题都推脱到教师身上也是不可取的。 教师是份良心职业,教育是项心灵工程。常云:阳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朝气蓬勃的学生。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摘 要 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不仅仅关系到教师个体的人生质量,更关系到大学生群体积极情感的培养,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缺失的情况较为突出。因此,本文深入分析和研究了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和维护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工作幸福感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Factors and Enhancing Paths of College Teachers" Work Happiness LU Lingxia, FENG Li"na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 Abstract University teachers" happines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ir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 happines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individual teacher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tudent popul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positive emotions, thereby affecting the future of human society as a whole the overall quality. Many scholars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lack of university teachers" case of well-being is more prominent. Therefore, this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work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tors affecting the well-being, and on this based on the work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o enhance and maintain the happiness of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s; work happiness; enhancing paths 1 提升工作幸福感的意义 教师的工作幸福感是教师的心理需要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满足时,精神上一直保持愉悦的一种心理状态。 高校教育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的激情投入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教师能否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学生的幸福感受。高校教师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职业水平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是培养优质人才的地方,高效教师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导向,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不但显著相关,而且前者对后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幸福感会直接影响到其教学的效果。教学效果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拥有更多幸福体验的教师会将快乐、积极、感恩、自信等积极情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而积极情感的培养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极为重要。积极的情感可以拓展人们的智力、生理和社交资源,这些资源的丰富储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威胁和抓住机遇。也就是说,提升教师的工作幸福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拥有更多积极情感的大学生,能够更勇敢地面对挫折,更积极地抓住机遇,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 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工作价值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为人师表的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行为方式,将会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到导航定向的作用。教师要想体验到工作幸福感,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价值,才能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仅仅将“教师”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的话,是无法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幸福的。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它不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会促进社会的进步。高效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取决于物质上的报酬,更来自于对自己职业价值的认可,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与享受。 薪酬福利 高校教师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其薪酬福利应与其创造的价值相符。从人的需要层次来看,薪资水平首先满足的是人的生存需要,这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同时,薪资水平又是高校教师价值和社会地位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如果一个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不能与其贡献相匹配,幸福就无从谈起。 发展前景 职业发展前景的好坏是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之一。较好的发展前景,带给高校教师的是希望和动力,可以使其在工作中更积极主动。如果没有好的发展空间,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景,就很难激发起教师的工作热情,更无法让他们安心从事教学工作。只有对学校发展有信心,对学校前景很认同,才能使高校教师幸福地工作。 环境驾驭 对外部环境压力的适应和驾驭能力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很多调查表明,目前高效教师普遍面临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问题,而这些压力已经直接导致教师工作幸福感的降低。高校教师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他们既要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又要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高校教师在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只有提升自己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才能产生较强的幸福感。 3 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的提升途径 现阶段,提升和维护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管理者应当把教师幸福感的培养、提升和维护放到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成就感,提高其工作效率,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潜能和创造力。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工作热情和聪明才干,提高高校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确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不仅是学生发展之地,更是教师发展之地。只有教师素质和工作热情提高了,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学校管理者应该以充分调动、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聪明才智,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关心和爱护教师,只有高校教师们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才能主动积极地完成教师的使命,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充分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高层次的需要是在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首先必须注重其基本需要的满足。作为高校管理者,要提高教师的工作幸福感,首先应该充分了解高校教师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教师搭建平台,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其次,要保障教师合理的福利待遇,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应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第四,应完善各种 规章制度 ,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最后,学校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体验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 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 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归属感都会影响到高校教师的幸福感受。高校管理层要从工作的角度去关注教师的幸福感受,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应该包括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如果能将教师个人职业目标和组织的目标达成一致,就会出现“双赢”的局面,一方面教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另一方面学校也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产生很强的幸福感受。学校管理者应该为教师搭建各种实现职业目标的可靠平台,公平地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才能更快地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在教学和科研两个领域获得双丰收。 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应首先确立教师与学校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应符合教师群体对学校未来的愿景,体现全校教师的共同追求,才能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教师们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这将有利于形成充满活力的、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其次,学校应重视为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创造有效的沟通机制。实践证明,课外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人们在活动中能够敞开心扉,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理解。 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厅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成就教师的河北省高校科学发展模式研究》(JYGH2010034)的阶段性成果

写作思路:可以将教师这个职业详细地剖析一下,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等等。

正文:

教师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哦。在外行人看起来,教师是挺清闲的,每天也就只有一两节课,每一年还要享受暑假寒假。但是,我是知道的,要当好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不容易的。

每天总是脚步匆匆,感觉没有空闲,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当中总有出不完的问题要去处理。工作的繁忙和身体上的劳累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苦的体验最少的是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乐趣。

每天你得用电脑做好课件,再用手抄一遍。除了教学,如果你是班主任,每项工作你还得写很多应付考核评估的资料,否则你做再多的工作,都是白做,这叫“认假不认真”。每一天你就被这些琐事填满着,没有自己的的私人生活空间,甚至就连安静的坐下来看一本自己中意的书也不太可能。

特别重要的是在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推崇的今天,原来单纯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协调和谐。你几乎每天得像一个单相思的人一样,付出了全部感情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只能每天寂寞孤独的忍受着相思的煎熬,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苦让你慢慢的失去所有生活的自信和热情。

但是,幸福的生活永远都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怨天尤人固然不可取,一味逃避也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况且,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不能说是哪种职业不幸福。每一种职业都有人幸福,也有人痛苦,关键在我们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态。

晨光中的一缕霞光,烈日下的一蓬绿荫,夕阳下携手的一双身影,深夜灯下的一本好书,对于我们,是一种幸福;干渴之下的一杯清水,蒙蒙雨丝中的一柄雨伞,皑皑白雪中的一行脚印,夜晚归家时等候的一点灯火,也是幸福。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依偎,父母的健康安乐,都是幸福。

即使同为教师,因为心态的差异,对于幸福的感触也各不相同。十数年如一日,奋斗在农村教学一线,整天面对着简陋的办公室,相对贫乏的办公设施和教学资源,有人幸福;相处于装修豪华空调的办公条件下,拥有一台台昂贵的办公电脑,同样有人痛苦。

我想:作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走了又来,来了又走,看着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走向祖国的各个岗位,老师心中体会到的喜悦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人难以感受得到的。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丰富。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教师的教育生命便是满足和宽容、感恩与和谐。相对安静、安宁、安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发现教育的幸福。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希望每一位教师,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都能勇担责任,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去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才是教师完美的人生!作为一名从教了十多年的教师,虽然曾经经历过痛苦,但回想过去,我仍然感到幸福、快乐!

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

吃饭时,与同为教师的丈夫闲聊着今年学生考师范的情况。我用羡慕的口气告诉他,以前有个同事的一个平时成绩看起来不怎么样的儿子居然考上了师范,挺意外的。丈夫用很诧异的眼神审视着我,慢条斯理的说:如果让你的儿子去考师范,你愿意吗?他这一冷不丁的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到让我思维一下子断了路。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儿子今后该走如何的路的问题。良久我告诉他,那得看儿子自己的选择。丈夫沉默了一下,就立刻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也由他自己去选择啊?我肯定不会准许他去考师范,那会注定让他苦一辈子的!我哑然了好久。是哦,教师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哦。在外行人看起来,教师是挺清闲的,每天也就只有一两节课,每一年还要享受暑假寒假。但是,我是知道的,要当好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不容易的。每天总是脚步匆匆,感觉没有空闲,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当中总有出不完的问题要去处理。工作的繁忙和身体上的劳累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苦的体验最少的是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乐趣。每天你得用电脑做好课件,再用手抄一遍。除了教学,如果你是班主任,每项工作你还得写很多应付考核评估的资料,否则你做再多的工作,都是白做,这叫“认假不认真”。每一天你就被这些琐事填满着,没有自己的的私人生活空间,甚至就连安静的坐下来看一本自己中意的书也不太可能。特别重要的是在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推崇的今天,原来单纯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协调和谐。你几乎每天得像一个单相思的人一样,付出了全部感情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只能每天寂寞孤独的忍受着相思的煎熬,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苦让你慢慢的失去所有生活的自信和热情。

幼儿园教师的幸福感论文

幼儿教师要如何提升幸福感?幼儿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努力避免走进职业的倦怠状态,做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幼儿教师。一、调整心态,感悟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受。自己认为幸福,你就幸福。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要想拥有幸福,需要自己去努力。教师要学会因为点点滴滴的小成绩而欣喜不已,比如家长一句肯定的话语,领导一个赞扬的微笑,幼儿一个会意的眼神……会适时调整目标,会进行换位思考,会不断奖励自己;这样才能拥有淡定从容的心态,拥有较高的效能感和成就感,要学会自己感动自己。二、专业引领,品味幸福幼儿园的班级是由三位老师组合在一起的,这就要求老师团结互助,和谐相处。日常工作分工管理,家长工作协调分担,相互配合,目标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遵守园内的各项制度,处处为班级利益着想,从大局出发。每年的9月份都要面临换班,这就要求三位老师齐心合力,早早动手,规划设计适合幼儿的班级环境、区域游戏,反复斟酌适宜的游戏材料。创设一个安全、温馨、趣味性强的、软、暖,有家的感觉的环境。让孩子们喜欢,并且把区域游戏真正做到常态化,让幼儿每天在其中玩得不亦乐乎。老师在每天的观察、思考、讨论中,不断改进完善丰富游戏内容、游戏规则、游戏材料。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老师间的团结协作、相处愉快,遇到问题,共同商量,开心、幸福的笑容也会影响着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三、欣赏幼儿,感受幸福老师要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幼儿身上的优点,把幼儿看成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个体,完全地接纳他,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他。幼儿的天真无邪也会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当幼儿教师用心灵真真切切地爱着幼儿,在身体上、生活上、感情上去细心关心、体贴每一个孩子。而孩子们也用他们最童真最纯洁的爱回报老师:“老师,提这么多饭,你累吗?”“老师,拖这么久的地,你腰疼吗?”“老师,我要自己叠被子,好让你多休息呀!”“老师,你老是叫我们多喝水,你也要喝水呀!”“老师,站这么高擦玻璃,你要小心呀!”“老师,天冷了,出去你也要穿上外套呀!”“有你们,我们好幸福呀!”老师间能每天互相交流、传递着孩子们的进步、他们的惊人话语、他们的可爱动作……这样,班级气氛就会非常和谐,每天上班都会很开心的。四、尊重家长,体验幸福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幼儿教师辛勤劳动的认可和回报。这种被承认、认可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有幸福感的老师都是这样的心态:“工作这么辛苦,有幸福感,因为家长对我们特别的尊重。尤其是我们搞半日开放活动,家长看到我们的工作后,提出了赞扬和各种建议。老师做出什么事,家长都记在心里,家长见到老师很客气。家长愿意跟老师交流,把我们看做是可以信赖的人,一位真正的老师。”五、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幸福感的保证在班里,如果孩子们知道什么时候是游戏时间,什么时候是午饭时间,什么时候是午睡时间。他们对一些是非标准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哪些事情做了会得到老师与同伴的赞许等等。而良好的班级管理,也是幸福感的强大屏障。六、良好的班风能使班级幸福感形成良性循环有了班长良好的带头作用,一定能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而良好的班风又能使班级幸福感形成良性循环,在一个大家都很讲道理,又能遵守各类游戏规则的班级里,孩子们好学向上的氛围浓,精神面貌好,家长的满意度就高,班级在幼儿园的知名度也相应的高。而伴随着知名度的,便是老师的幸福感,教师的幸福也意味着幼儿的幸福。

职业感受是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增强教师积极的职业体验,是幼儿园园长和各级幼教管理人员应该放在心上的一件大事。职业感受是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它反映著从业者职业生活的状况。就教师而言,他们的职业感受对他们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工作态度和职业行为都有直接的影响,因而对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的管理者来说,了解教师的职业感受及其形成的原因,努力增强其积极正向的感受,降低其消极体验,显得至关重要。一、幼儿教师的职业感受现状教师的职业感受可以从职业幸福感和职业倦怠感两个角度来考查。前者是指教师在所从事的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伴随著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後者是指教师因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出的对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它们分别从正、负两个角度反映人的职业感受。(一)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国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感最容易发生在助人行业的从业者身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自然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危害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会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最终的牺牲者」。因此,近年来,国际范围内,人们在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在我国,「职业倦怠」一词近两年才开始出现在研究者的笔端,但在职场中这一现象已非罕见。不时出现的教师失范行为,职业倦怠往往是主要原因之一。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生理心理方面。这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88.5%的被调查者感觉自己经常处於疲惫不堪的状态;86.7%的人总在担心出事故;65%的人反映自己常感烦躁,常希望能一个人安安静静呆一会儿。2.个人生活方面。63.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占据了自己很多原本应该享有的闲暇时间;47.3%的人感到自己在家里的脾气开始变坏;55.9%的人常常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和家人发火。3.工作方面。65.6%的被调查者反映自己上班时常常盼望著下班,以便找地方放松一下,以缓解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71.0%的人表示下班後根本不愿再提工作上的事;48.4%的受试表示不时有离职的念头;26.9%的受试後悔当初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部分人甚至表示,只要能找到一份待遇还可以的工作就想改行。总之,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幼儿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从业体验值得我们高度关注。职业倦怠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而疲惫感和对事故的担忧,更是成为困扰绝大多数幼儿教师(85%以上,包括「基本无倦怠」的教师)的突出问题。可能有人对这类研究不认同,怀疑问卷题目起到了诱导教师发泄不良情绪的作用。那麼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通过收集教师在网上自由发表的意见,从中了解其工作感受的研究。由於网上发帖使人有一种心理安全感,能够说出平时不敢说或不便说的困惑和烦恼,故可以认为它能够反映教师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上海学前教育网06论坛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11月1日上所发的有效帖子616份,发现其中有426份涉及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占69.2%;直接倾诉自己身心疲惫的有304份,占49.4%。(二)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一般显示:50.0%的教师工作中只能偶尔体验到幸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的三个研究都表明,幼儿教师的从业体验已不容乐观。二、影响幼儿教师职业感受的因素束从敏的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体验主要来自:领导的支持与肯定(67.8%)、幼儿的天真无暇(53.3%)、家长的支持和肯定(45.6%)、工作中常能获得成功」2.2%)。而职业幸福感失落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家长的不理解(65.6%)、工作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47.8%)、工作机械繁琐(41.1%)。梁慧娟的研究表明:在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类因素中,组织管理因素最为重要,其次是社会因素,职业因素、个人因素再次。组织管理因素是指个体所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特徵,包括职业角色定位、工作量、知情权与决策参与权、待遇与专业发展机会、组织为工作人员提供的社会性支持等。从职业倦怠研究兴起之初,个体所在组织的特徵和管理特徵就一直倍受关注。因为研究者发现,导致从业人员职业倦怠之首要因素一一压力,往往直接来源於组织和管理。梁慧娟的研究也显示: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相比,组织管理因素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最大。1.知情权与决策参与权。众多研究都发现,知情权与决策参与权会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感受。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与学校有关的各项因素中,是否给予教师参与决策的机会与其职业倦怠有著极为密切的关系。梁慧娟的研究也发现,教师拥有「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可以明显防止或减轻职业倦怠,因为它给教师一种「主人翁」的感受。2.专业发展机会。专业发展机会与教师的职业态度有密切的关系。Farbe(1991)指出,教师在学校获得的专业发展少,是导致其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梁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在组织因素中,专业发展机会对职业倦怠的直接影响最大。教师享有的专业发展机会越多,其职业倦怠感相应就越低。道理很简单:一方面,它使教师感到自己在所在专业领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使教师感到组织和管理者的期望和重视,而这一点,恰恰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第一位因素。3.工作量。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工作任务繁重,完成任务的时间太紧,班额过大,文案工作过多,任务超出教师的能力和范围等,都会给教师造成过大的工作压力,形成「角色超载」现象。角色超载可能引发两种反应:①质量下降或根本不完成工作。这常常导致教师的焦虑和低自尊。②尽力去满足「角色」的要求。但可能会造成教师缺乏休息时间,身心疲惫,出现家庭问题(无暇关注家人所致)。无论哪种反映,都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梁慧娟的研究也发现同样情况。而在张玉敏对网帖的分析中,这一点看得更为清晰。4.角色定位。很多研究指出,职业角色混乱及角色冲突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所谓职业角色混乱,是指从业者不清楚自己的责任、权利、目标、地位和应尽的义务。这种现象往往是因其所在组织未能对其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或者未能按规定操作而造成的。而角色冲突常常发生在从业者感到组织所提出的要求前後不一、相互矛盾或不恰当的时候。萨顿(Sutton,1984)指出,以下情况最容易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①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但却不允许教师使用最好的教育方法和课程资源;②要求教师负责班级的工作,但却不给他们相应的权力;③经常要求教师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不少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产生了极大的疑虑:「我们现在到底在忙碌些什麼呢,可能更多的是笔头工作,得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得完成上级部门的许多的任务。可是这些形式上的、繁重的工作到底对孩子有多少帮助呢?」甚至不少教师发出「幼儿园到底是为了什麼?」「幼儿教师到底是干什麼的?」这样的疑问。这起码反映了目前幼儿教师角色的定位存在著某种程度的混乱,而这种混乱又与一定的社会因素一一社会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与高期望相关。可以说,所有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都看到了社会变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者一致认为,近几十年来,社会变迁及其所导致的教育改革不断对教职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使教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这固然为他们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但同时,这些要求和期望也给教师造成愈来愈大的压力(MarkA.Smylie,1999)。而「职业倦怠」恰恰就是从业者因不能有效缓解过大的工作压力而导致的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5.社会性支持。许多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的缺乏与其职业倦怠之间存在著显著的高相关。Eier(1985)指出,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教师很少有时间与家人、朋友进行轻松的交谈;即便在同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助和合作行为也少得可怜(Goodlad,1984)。以至於有人说,教师职业实际上往往是一项「孤独的职业」。教师职业的孤独还表现在往往缺乏公众的认可与尊重。国外不少研究发现,公众对於教师职业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Farber(1991)指出,那些从未当过教师的人根本无法理解教师职业,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看法通常是:当个教师很容易;教师有暑假;教师付出很少却得到很多……「学生、家长、管理者和社会都没有把教师当作专业人员来给予他们必要的尊重」;「教师失败时常常遭到责骂,取得成功时却得不到任何的奖励」。社会性支持的缺乏,也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三位研究生的调查都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6.待遇。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待遇较低有著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者(Farber,1991)指出,尽管教师的待遇在近年来不断得到提高,但与其他职业相比仍然偏低;而教师也普遍认为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家长期望和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不相称,这使教师感到不平衡。从梁的研究结果来看,待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这里的待遇,固然指「工资与福利」,也包括社会声誉等精神方面的「报酬」。三、对管理者的建议幼儿园教师是幼教事业的耕耘者,是各项工作的主力。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帮助他们,不仅是管理者的职责,是管理者一贯所倡导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具体体现,而且,最终也是帮助管理者自己。三份研究报告都表明,组织管理是影响教师职业体验和形成教师职业态度的重要因素。同时,报告也揭示了当前幼儿园组织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专制、外行、形式化管理以及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不切实际、不讲实效。正是管理中的这些问题,导致和加剧了教师的消极职业体验。正如张玉敏在论文中谈到的:教师们有关身体疲劳的话题,基本是与工作量结合在一起谈的;而工作量又往往和工作没有价值,看不到成效结合在一起的——为应付各种「检查」、「验收」和「科研」,加大了工作量,引发身体疲劳;劳而无效、劳而无功的感觉又引发了心理疲劳。身心影响相互浸染,相互加剧,又无力解脱,更反向加强了教师的消极感受,使之成为倦怠的一群。笔者认为,上述研究发现特别值得我们幼儿教育的各级管理者深思。走出形式主义、少搞「政绩工程」,对於中国的管理者,包括幼儿教育的管理者来说,可能是件很难的事,因为它们都是中国的「面子文化」的产物。一说到文化,我们都有一种无奈感,因为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改造它自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但有些事显然又是现在就可以做而且可以做到的——当然,前提是愿意做。1.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建立园内的民主生活机制。幼儿园应建立起民主生活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教师对园内重要事情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被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工作的内动力和积极性。这样,幼儿园的整体凝聚力将会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士气也会始终保持在高昂的状态,工作效率也必将得到很大的提高。2.合理安排幼儿教师的工作量,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任务明确不仅有利於避免教师职业角色的混乱,避免其职业倦怠,还有助於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因此,幼儿园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讲求实效,在充分考虑教师的职责范畴、能力和符合劳动法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量,为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一保育教育好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作为一位管理者一定要清楚幼儿园最基本、最根本的任务是什麼,不要让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事搅乱了自己的阵脚。对於一些临时或紧急的任务,也应与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做好与其他任务的协调工作。如果一个幼儿园经常需要教师加班加点,园长就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管理是否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如果一个地区的幼儿园经常需要突击、需要园长和教师没日没夜地工作,这个地区的幼教管理人员也需要检讨一下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太过形式主义。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人员要做「换位思考」,如果有可能,实际换位体验一下可能更为有效。当前,教师们普遍感到不满的,不单纯是工作量的增加,更是「劳而无效」,比如,一些不必要的文案工作,如抄写教案。如果一位教师经过认真的思考,决定选择某一设计好的活动方案作为自己的「教案」。此时,与其让他逐字逐句地把这个方案抄写下来,不如复印下来,省下时间去写选择这个方案的考虑、对自己班实施该方案可能出现的情况的估计、需要调整的地方等,或者记录下方案实施情况并对其进行反思。这样的改变或许并没有减少工作的量,但如果教师感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益,也就不会感到厌倦了。3.努力实现幼儿园班级「师幼比例」的合理化。大量研究证明,「师生比例」与教育质量存在著极其密切的相关,比例不当使教师无法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个孩子,由此给幼儿安全带来了相当大的隐患,也给教师造成了心理压力。因此,幼教行政部门应狠抓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务必要从制度和管理上首先保证师幼比例的合理化。不少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与幼儿的比例从整体来看是符合国家规定的,但园内人员安排不科学,「脱产人员」(不在班级第一线的人,如「中层干部」、「教辅人员」、「教研人员」等)过多,却直接导致负责保育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与儿童的比例过高。不少国家的有关法规,明确使用「儿童活动时,教师与儿童的比例不得超过1比若干」(常见的是1比13左右)这样的表述方式。这样的表述,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办园思想,从制度上杜绝了幼儿园人浮於事的情况,保障了儿童、也保障了教师的基本权利。今後,我国有关文件中关於「师幼比例」的阐述,也应该采用这样的表述方式。4.给幼儿教师合理的「回报」,争取社会支持。「回报不足」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所谓「合理回报」,不仅包括合理的酬金,也涉及尊重、权利和支持等内在回报方式。三位硕士的研究都发现,对於幼儿教师来说,「回报」的重要方面在於对其能力和自身发展的肯定,在於给他们以专业发展的机会,在於使其获得胜任感和成功感。因此,在保证工资待遇水平与教师付出相当的情况下,注意以各种内在的方式(如肯定、赞许、提供进修机会等)对幼儿教师进行回报,能更有效帮助教师避免职业倦怠。同时,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联系,一方面争取社会对幼教、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帮助教师走出孤独,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开阔视野,获得更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5.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校园意外伤害。梁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幼儿教师(也包括园长)对幼儿安全问题已经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校园伤害及其随後的消极影响已经让老师们战战兢兢,工作时不敢放手(甚至正常的体育活动也不敢开展),下班後心弦也无法放松。保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当然是直接和孩子们接触的教师们的第一职责,但幼儿园管理者首先要有安全意识,防患於未然,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教师的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如房屋、器械要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人员的配备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不能因为省钱、照顾关系等原因聘用不合适的人。有些幼儿园考虑安全问题不是从儿童出发,而是从财物出发,为了防止财物被盗,无论几层楼一律用铁网网住。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一旦有火灾、地震、歹徒闯入等突发事件,救援人员根本无法工作!最近,各种幼儿园意外伤害的事常有发生:有精神病的幼儿园门卫砍死砍伤多名幼儿和教师!歹徒闯进幼儿园以孩子作人质向社会讨价!房屋、围墙倒塌砸死砸伤儿童!食物中毒、交通事故……一件件触目惊心!这些意外事件难道完全都是意外吗?都是不可防范的吗?如果不聘有精神病的人在园工作、如果门卫认真负责地守好大门、如果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改造危房围墙、如果采购不拿回扣、厨师责任心强、如果接送孩子的车不超载而且老师把孩子交到家长手中、如果审批部门各司其职严格把好新开办幼儿园的准人关、如果幼儿园师生比合理……这一切或许就不会发生,起码不会像今天这样频频发生!当然,即使上面的如果都做到了,也难保一件意外伤害都不发生。因此,幼儿园管理人员要有忧患意识,一方面要积极防范,把各种伤害事件堵在门外;另一方面要为万一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善後准备,为每个人园的孩子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聘请法律顾问等都是幼儿园保护自己、减轻意外伤害可能造成的损害的有力措施。职业感受是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增强教师积极的职业体验,是幼儿园园长和各级幼教管理人员应该放在心上的一件大事。

关于教师的幸福感论文范文

写作思路:可以将教师这个职业详细地剖析一下,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等等。

正文:

教师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哦。在外行人看起来,教师是挺清闲的,每天也就只有一两节课,每一年还要享受暑假寒假。但是,我是知道的,要当好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不容易的。

每天总是脚步匆匆,感觉没有空闲,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当中总有出不完的问题要去处理。工作的繁忙和身体上的劳累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苦的体验最少的是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乐趣。

每天你得用电脑做好课件,再用手抄一遍。除了教学,如果你是班主任,每项工作你还得写很多应付考核评估的资料,否则你做再多的工作,都是白做,这叫“认假不认真”。每一天你就被这些琐事填满着,没有自己的的私人生活空间,甚至就连安静的坐下来看一本自己中意的书也不太可能。

特别重要的是在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推崇的今天,原来单纯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协调和谐。你几乎每天得像一个单相思的人一样,付出了全部感情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只能每天寂寞孤独的忍受着相思的煎熬,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苦让你慢慢的失去所有生活的自信和热情。

但是,幸福的生活永远都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怨天尤人固然不可取,一味逃避也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况且,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不能说是哪种职业不幸福。每一种职业都有人幸福,也有人痛苦,关键在我们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态。

晨光中的一缕霞光,烈日下的一蓬绿荫,夕阳下携手的一双身影,深夜灯下的一本好书,对于我们,是一种幸福;干渴之下的一杯清水,蒙蒙雨丝中的一柄雨伞,皑皑白雪中的一行脚印,夜晚归家时等候的一点灯火,也是幸福。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依偎,父母的健康安乐,都是幸福。

即使同为教师,因为心态的差异,对于幸福的感触也各不相同。十数年如一日,奋斗在农村教学一线,整天面对着简陋的办公室,相对贫乏的办公设施和教学资源,有人幸福;相处于装修豪华空调的办公条件下,拥有一台台昂贵的办公电脑,同样有人痛苦。

我想:作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走了又来,来了又走,看着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全国,走向祖国的各个岗位,老师心中体会到的喜悦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人难以感受得到的。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丰富。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教师的教育生命便是满足和宽容、感恩与和谐。相对安静、安宁、安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发现教育的幸福。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希望每一位教师,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都能勇担责任,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去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才是教师完美的人生!作为一名从教了十多年的教师,虽然曾经经历过痛苦,但回想过去,我仍然感到幸福、快乐!

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在工作中,痛,并快乐着!

人类的幸福其实不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存在于教育的过程当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教育与幸福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教育与幸福的论文篇一

《试论教育与幸福》

【摘 要】教育的幸福包括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在教育中唯有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到幸福才能算是完整的幸福。

【关键词】教师;学生;幸福

目前,关于幸福教育的含义,大多从目的论和过程论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目的论强调教育的目的或结果应该是为了人的幸福,是为了幸福的教育;过程论强调教育的过程是人们体验幸福的过程,是幸福的教育。虽然现阶段对学生幸福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教师的,但是教师在教育中对幸福感的获得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幸福,教育的幸福包括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两个维度。

一、学生的幸福

有学者认为,幸福是学生的基本权利,要确保权利不受侵犯,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幸福的基础和应有之义。要实现学生的幸福,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养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2、教师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正迁移,注意引导学生调整和组织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从而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3、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联系生活,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创造力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力量。新时期,创造力意味着高级生产力,意味着在国力竞争的绝对优势。新时期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关注学生和优点,发现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

2、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教学设计中将知识重点与练习搭配,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3、教学中,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

;4、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

二、教师的幸福

教师幸福感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的精神满足,是从追求理想到实现理想的情感体验。邝红军认为,教师需要的合理满足是教师幸福的基础和起点,教师快乐是教师幸福的应有之义,教师创造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冯建军认为,教师的幸福应包括中等财富、身心健康、人际和谐、高尚德性和发展完满。教师唯有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合二为一,才能真正获得职业幸福感。

(一)教师的幸福源

1、源于社会。教师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与我国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教师作为社会人,其社会地位对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有很大影响。一个职业的社会地位是其职业声望、物质待遇与职业权利的综合体现。因此提高教师的声望、待遇以及权利都可以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工作,提升自身的职业幸福感。2、源于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因此学生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学生的全面发展、成绩的提高都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体现,学生的尊重、家长的爱戴和社会的认可是对教师价值极大的肯定。教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会随之与日俱增。3、源于自身。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是一种幸福。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学习进修以及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学问题,教师在自身的提升和发展中不断成熟,并从这些劳动成果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这个过程便是教师获得幸福体验的过程。

(二)实现教师的幸福

教师幸福的实现主要从两方面实现,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但还要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保证教师幸福的实现。1、提高教师待遇。这里的待遇,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我国,教师职业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然而教师职业的高威望与低选择率是教师职业的一大特点,其原因在于教师的物质待遇偏低。我们还要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除了满足教师的物质生活需要外,还应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条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教师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情感、世界观甚至灵魂去塑造人。教师要注意在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注意知识的更新以及再创造。3、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随着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关注日渐升温。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最主要的就是要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教师的幸福需要自己争取,也需要社会给予保障。

三、“双赢”的幸福

“双赢”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师的幸福感会影响学生在教育中的幸福体验;二是指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共同获得幸福感的作用。

(一)幸福感的迁移。教育是师生双向激发生命的活动。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同时也引起教师的美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精神都得到了升华。一个身心憔悴、愤世嫉俗的教师怎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如沐春风之感。因此,在学校中,应给教师一个宽松而自由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并将自己的热情充分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在自己获得幸福体验的同时,也用这种情感来感染学生,实现“双赢”。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亦师亦友,而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爱——关爱与敬爱。然而爱更是一种智慧,教师不仅要爱每一个学生,还要把握爱的策略——严爱优秀学生,热爱中等学生,偏爱落后学生。

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幸福的关注会越来越凸显。仅仅有老师的幸福,算不上教育幸福,仅仅有学生的幸福,也构不成教育幸福。教育的幸福是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生活中共同得到幸福的体验,二者缺一不可,唯有师生双方“共赢”,才可谓真正的教育幸福。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管向群.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论教育与幸福的论文篇二

《论教育与幸福》

作者简介:潘会鹏(1988-),男,吉林省延边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吕蔚(1988-),女,辽宁省大连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摘 要:从教育学原理的立场来看,幸福之所以成为教育的目标,是因为幸福始终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人类的人的一切活动和一切发展所追求的永恒的价值和目标。因此,要实现幸福,我们必须搞清楚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并且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关键词:教育;幸福;关系

人类的幸福其实不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存在于教育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为了幸福而教育,因为教育而幸福。而人们接受的教育,首先就是逐渐学会一些生存的技能,从而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也在无形当中提高了个人的素质,让人们学会了各种为人处事的准则,而我认为教育最大的价值无疑体现在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而作为将来中学的语文教师,我对教育幸福的理解也是应了那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所谓教育,其实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着想。本文我将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对教育与幸福、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努力实现教育过程幸福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与幸福

(一)教育的含义

这个概念可以从两方面来谈,首先,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是“通过教育者有意识地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社会方面的活动”,而从狭义上讲,教育又是“由专门的教育组织承担,并由专业的教授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并且能深刻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教育活动”。

(二)幸福的含义

对于幸福这个词,每一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从古至今很多大家都对幸福进行了有深度的解释,他们从多种角度出发给幸福都做一个相对完整准确的概念,费尔巴哈说:“生命本身就是幸福。”[1]庄子也提到:“至乐活身”。[2]杜威说:“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3]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每个人对幸福都能说出自己的认识,比如,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而一个备战高考的高考生会认为考上重点大学就是幸福等等。因此,当一名人民教师把教育作为此生最高的理想,并坚信自己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毕业生的时候,那么,此生他将会是一个幸福的教育者,因为正是他的工作,周围的学生也感到了幸福。

二、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

教育对幸福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把人从“自然存在的实体”走向“精神存在的状态”,能“不断地将新一代带进完整的精神结构,使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之中生活、工作和交往”。[4]教育若是要实现幸福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教育公平。也只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各获得真正的幸福。其次,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勇于创造物质幸福、敢于追求精神幸福的能力。最后,幸福并不是单方面的个人幸福,我们在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社会的总体幸福。

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幸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育能促进人的幸福。学生幸福能力的形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的。也只有在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下,经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增进人的幸福能力。其次,教育最主要的作用是培养人的生活和人的发展能力。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提高人的全面综合发展,这主要包括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要使人的这两方面都感到幸福,教育是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因为,教育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人不受教育就很难实现人生幸福。

作为学科教学(语文)的研究生,我们更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将来成语文教师的时候,更好的引导学生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让他们生活在幸福的氛围中。由于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主要从人文学科中获取,而作为学习其它课程的工具,语文这一科起着举无轻重的作用,学生的思想性、人文性几乎都是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形成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供他们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引导他们去感知幸福、追逐幸福。

三、努力实现教育过程幸福

努力实现教育过程幸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我们只有在一个合理的目标下才能很好地去教育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兼顾所有学生,让他们都能通过教育而获得幸福,决不能仅仅为了好学生的成长而不顾后进生的感受,这有悖教师的原则。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拿语文这一科来说,在教育中要加入实践、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语文教学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对于传统中优秀的教学方法我们要继承,而对于当代的教育时局,我们也要尽可能去创新,总之,要让学生爱语文、学语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个人在干巴巴的讲,一定要和学生产生互动,可以有激烈的辩论、有分组的讨论、有独立的思考、有质疑课本的能力等等。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是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我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关系到一堂好课是否能够形成,还是那语文做例子,学生若是不喜欢语文老师,他肯定就不会认真去学习语文,这一个班级的语文成绩肯定不会好,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也不会很好的配合老师,老师若得不到学生的反应,这一堂课会越上越没劲,自然也就会失去讲课的激情,特别是语文这一科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性、文学性,授课的过程必须要师生互相配合能完成。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和谐、关爱的师生关系,师和生分别是创造者和体验者,在一个很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教育幸福。

总之,人的任何活动都要以实现人生幸福为宗旨,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回到人本身的价值情感方面,我们要真正做到使教育造福于全人类,以便培养出能够实现幸福、享有幸福的优秀人才,让他们能影响整个教育界,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不再将学习当作负担。正如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教育者应该引领学生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贯穿整个生命的对幸福的追求。”[5]

参考文献

[1]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545.

[2] 庄子・至乎.[M]

[3]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78:94.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整理的《做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一个人只有感到生活在幸福之中,那么他的人生才是充实的、快乐的。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在人们追求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想有所成就———每天都在追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真正理解所谓的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教师本身便是一种幸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教会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善待周围的一切,学会用自己的执着去追求人生的绚丽,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这种塑造学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作为老师,一天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很辛苦但很快乐、很幸福,因为他们在奉献着,成就着,收获着。

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我们一生无悔的追求,也是我们一生真实的写照。有了这种蜡烛、春蚕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我们就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真心面对自己的学生,就会用心灵呵护心灵,就会固守这份无私奉献的职业,便会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从教七年多了,很辛苦,但是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懂事了,有进取心了,课堂上展示的精彩了,我便很快乐,一种幸福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一分坦荡的平静便荡然心胸。

工作的过程更是一种幸福。作为教师不仅要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还要为学生的方方面面着想。除此之外还要挤时间不断地学习、充实自我,使自己的能力与学历与时俱进。老师的工作强度大,肩负的责任重,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也很难感觉幸福。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事实上很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验着幸福,收获着幸福,他们脸上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了今天的桃李满天。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完善,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诠释快乐呢?我认为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时时事事都可以体验到幸福的感觉。我总认为幸福并不是我们在结果中得到多少,而是追求结果的过程便是一种幸福。在这种追求结果的过程中我体验着,成长着,幸福着。

每一天我都在课堂中享受着快乐,这也是一种幸福。课堂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杜口朗中学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这里师生一起交流讨论,知识得以拓展,思维得以提升。同学们在这里争问抢答、笑逐颜开,快乐的学习、幸福的成长。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诠释,可说、可读、可唱、可跳、可演,各种形式同时进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老师和学生的感情随文章的起伏一起痛苦、一起欢乐,生活中的烦恼都抛至于脑后。置身这种艺术的课堂中,难道你就感觉不到一种幸福吗?

因为我的付出,学生进步了,这也是一种幸福。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在我七年多的教学历程中,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有的放矢,总是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记录,记住他们当中哪些是不用扬鞭自奋蹄的“骏马”,如商翠云、崔延忠、赵传名;哪些是需要“鞭策”方可前进的“老黄牛”,如尹延卓、陈有晓;哪些是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小毛驴”,如刘英新、田金磊。然后结合同学们的表现及时的给以赏识、鼓励,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幸福箴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与物质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别人无关。把浮躁和虚荣逐出内心,把阳光和雨露迎进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职责,幸福就在你身边。

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权利,但幸福并不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牛顿苹果树上的苹果,不偏不倚地恰恰落在你的头上。幸福要去追寻、去争取、去感悟、去经营,才能得到。

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每一个简单的细节中,只要你有一颗灵动、敏锐而又细腻、柔软的心去感受它、捕捉它。曾几何时,职称、论文、薪水、地位、房子、车子……这些枷锁将我们缠绕,我们在为自己漫无目的的忙碌而迷茫,为照顾孩子、工作分身乏术而抱怨,“幸福”在生活、工作等琐碎小事中磨得再不似从前。

读了华阳老师的《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这本书针对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众多案例和深入的剖析,从修身、修心、修业三方面解析了教师的幸福人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戒骄戒躁,不再攀比,放松心情,努力工作,乐在其中,幸福就在你身边。

这本书告诉我:阳光心态成就教师的幸福;有爱才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淡泊名利执著于理想之园……它让我知道:孩子的世界,他做主,孩子的心灵,我们呵护,孩子的未来,随他去;“改造世界”,从三尺讲台做起……它还让我去寻觅:“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优等生”的内心世界以及默默无闻的“中等生”的心声。

“再高的职称抵不住学生的笑颜”这一章节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一个老师不能因自己的职称和学术研究而忽视学生,而是要用心教导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和热情是无价的。培养学生是教育中的根本,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没有学生的传承,他的学术生命和精神追求很难继续。所以,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越的教育环境,是老师们至高无上的职责,也是教育事业的根本。

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可能仅仅是平凡没有一点波澜的生活;幸福可能仅仅是工作中小小的改进与变化;更可能仅是至亲好友一句鼓励的话。全书按修心、修身、修业顺序讲述小故事,大道理。作者用心良苦。其实作为一名幸福的教师,首先修好心,修好身,才能修好业。三者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幸福”是一种感受,再多不幸只要你善于发现都可以变成幸福。更多时候交流让人变得快乐。当我们感觉不公平时,只要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是幸福的。当你用细心、耐心对待工作中的人和事,你就是一名快乐的、幸福的教师。

一直想做个幸福的教师,假期让女儿从网上邮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教师》。拿到书的这一刻,立刻被封面上陶老师的笑容打动了: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平和、淡定、超然、幸福。读完此书,我发现有此笑容的陶老师是真正幸福的教师,也只有真正幸福的教师才会写出这样好的书。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读书成为生命成长的必需。两年来《学校管理参考》每本第一篇文章都是陶继新老师访名校的访谈录,每次读时都钦佩陶老师的文采。看了《做一个幸福教师》的第一章,我豁然释怀。他说:“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而且他主张“取法乎上”的读书,“上”就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是那些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对于古今中外的经典不仅要读,还要背诵。陶老师49岁的时候,就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背诵之后,对以前很多不理解的内容方才有所感悟。更重要的事,背诵几乎改变了陶老师的人生,不单单改变了他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了他的思想境界,使他进入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

受父亲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在那个年代所能找到的连环画、小人书、评书、小说等等,无论是武打、言情、破案等等,我都能读得茶饭不思,夜不思寐。和陶老师的“取法乎上”来比,我顿觉憾颜。虽所读之书不在少数,但感觉自己精进甚微,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一直对学术类的书籍不感兴趣,更不喜欢看四诗五经,总觉得太累,太费功夫。今年我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论语》,我只是看了其中的故事,有些难的句子连读都没有读,对一些熟知的句子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理解水水平上,更别提背诵。而陶老师将《论语》视为珍宝,不但自己背诵,还让自己的大女儿,二女儿背诵,背会了还有几千元的重奖。煞费苦心。“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陶老师的身上处处显现着这道绚丽的风景。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能培养自身良好的心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别人眼中我一直是个心态非常好的人,但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压力,思想上一直背着很重的包袱,总感觉心很累。陶老师豁达乐观、宠辱不惊、宽容大度、有舍方有得,让我深有感悟。“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事事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选择不了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把这首诗送给了自己,以此改变自己,争取“从心所欲,不逾矩”。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认识到:读书更能培养人的自信。当班主任时我面对学生,我很有自信,我可以侃侃面谈;当教导主任面对教师时我不敢讲话,总担心自己出错。去年后备干部培训演讲时,在这些教育界精英面前,我更是从未有过的紧张。不自信源于我自身学问的不足,多读书才能充实自己,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资本的教师,才能充满自信,那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与孔子的对话也一次次在耳畔响起:“孔子的生命是流动的,更是不断飞跃的”。这给我一个重要启示—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不能停留于既有的生命状态,而要在不断努力中,实现生命的不断飞跃。

有位专家说过:“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金庸先生说:“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飞跃,永无终点;幸福,没有终止。让我们在多学习,多读书,读经典中实现飞跃,去追求幸福。

假期利用闲暇时间通读了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意地翻阅着里面的内容,随即便被其中质朴无华却又十分真挚的语言所打动。

陶老师说“人们谈论更多、关注更多的往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固然重要;但是教师从身到心到灵的生命飞跃,则是超越专业成长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向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为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有着一种内在的维系。是的,读书能够指导实践。正如陶老师所说的: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而幸福是一种感觉。付出则是这种感觉的源头之水。爱在于付出。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虽小,但他们也有心。你对学生付出了一份爱,收获的却是学生的很多份爱。爱在于奉献。我奉献,我收获,我幸福。

我们可以不是荣誉最多的老师,我们可以不是业务最棒的老师,我们也可以不是职称最高的老师,但我们不可以不是幸福的老师。物质上我们可以不富有,但精神上的财富我们无人能比。我们拥有比常人更多的幸福和成就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

读了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的心为之一震,教师也可以幸福吗?一个个疑问在心头盘旋。教育,应该属于幸福,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的观点让我颇有同感:

一、唤醒心灵润泽生命

“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袭卷了几乎“半壁江山”。老师们对上,既要应对国家由上而下的新课程改革;对下,又要面对当前学生“独生子女症”的各种新问题;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逼仄,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上下求索却又不知“幸福”在何方。

在陶老师的报告中,他没有给老师们提供这个“技巧”那个“方法”。他告诉老师们:“教师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为自己找寻一座辉煌的殿堂。”一语惊醒梦中人!物质再丰富,人的所需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所有住着洋楼开着小车天天出入高级酒楼的人未必是最幸福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华堂,心灵在那儿诗意地栖息,一定是个幸福者!人们迟钝的触须开始苏醒起来,慢慢地伸向身体的各个角落,逐渐地进入思考:“我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他的报告处处流淌着人文关怀,充满对教师日常生命状态的关注,直接接通教师通往幸福的大道坦途。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于是,随着心灵的苏醒,人们慢慢地走出狭小的空间,走出逼仄的环境,目光变得高远,眼界变得开阔!

其实,“幸福”一直就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只是在许许多多外物的包裹下,它变得坚硬而迟钝,而陶老师用他的“大文化观”引导人们的思考指向人生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而不是计较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

二、涉猎广泛,以例说理。

陶老师在报告中常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作为教育记者的陶老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用自己的所见之事所闻之人告诉听众:教师的生命成长靠读书,教师的终生幸福靠读书。他在报告里讲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的故事,取例之广,让每一个听众都能产生共鸣:无论你是大学教授还是小学老师,无论你身处繁华闹市还是偏僻乡村,无论你是语文老师还是数理化老师,你都能从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榜样,让每一个听众产生“心向往之”的怦然心动:“如果我也能象他们一样读书写作,是否也能体验到‘教学如有神’的快乐?”是的,陶老师说,任何一个老师,只要你愿意摒弃浮躁之气,静心读书,你就能触摸到“幸福”,与“幸福”亲密接触。

三、坦诚交流,平等讨论。

陶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坦言自己非“生而知之者”,自己之所以达到一定的高度,全在于阅读经典,积极写作。在《打点人生幸福》的报告中,他讲“孝心”一节内容时,他谈起两个女儿,话里话外承载的是浓浓的父爱,眼神里漾着的深情厚意打动每一个听众,大家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家的幸福的味道。他谈为人要“宽容大度”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于是,我明白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优化情绪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风雪袭来也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

四、气质儒雅,以文“化”人

陶老师在报告中一再谈经典诵读的作用:“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只见其人,不闻其声,陶老师身边就形成了一个“场”。陶老师一出现在会场就有一种吸引力,而他儒雅的气质就有足够的魅力。不管去哪儿讲课,陶老师传达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

吃饭时,与同为教师的丈夫闲聊着今年学生考师范的情况。我用羡慕的口气告诉他,以前有个同事的一个平时成绩看起来不怎么样的儿子居然考上了师范,挺意外的。丈夫用很诧异的眼神审视着我,慢条斯理的说:如果让你的儿子去考师范,你愿意吗?他这一冷不丁的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到让我思维一下子断了路。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儿子今后该走如何的路的问题。良久我告诉他,那得看儿子自己的选择。丈夫沉默了一下,就立刻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也由他自己去选择啊?我肯定不会准许他去考师范,那会注定让他苦一辈子的!我哑然了好久。是哦,教师是一个清苦的职业哦。在外行人看起来,教师是挺清闲的,每天也就只有一两节课,每一年还要享受暑假寒假。但是,我是知道的,要当好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不容易的。每天总是脚步匆匆,感觉没有空闲,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当中总有出不完的问题要去处理。工作的繁忙和身体上的劳累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苦的体验最少的是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乐趣。每天你得用电脑做好课件,再用手抄一遍。除了教学,如果你是班主任,每项工作你还得写很多应付考核评估的资料,否则你做再多的工作,都是白做,这叫“认假不认真”。每一天你就被这些琐事填满着,没有自己的的私人生活空间,甚至就连安静的坐下来看一本自己中意的书也不太可能。特别重要的是在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青少年推崇的今天,原来单纯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协调和谐。你几乎每天得像一个单相思的人一样,付出了全部感情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只能每天寂寞孤独的忍受着相思的煎熬,这种精神层面上的苦让你慢慢的失去所有生活的自信和热情。

做幸福教师践行研究论文

做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11、爱岗敬业的更深体会。很多团队工作的地方都能看到“爱岗敬业“的口号,而真正体会其含义还是在这次学习中,当我们不是迫于其他外来因素,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教育这份工作时,我们便真正的是爱岗了,而此时我们所要做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内心,自然便会用心去爱学生,爱工作,爱所有与之有关的一切,再也不会觉得这些是负担,孩子天真的笑容、一节成功的课堂,家长一句由衷的感谢都是我们幸福的来源,这时我们已经很好地做到了敬业。而这句号召就会具体起来,那些具体的工作也变成一种了与学生交流的工具,于是所有的教学工作都由原来的被要求做变成了我要去做。2、对“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的折服。同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爱学生”,张红老师提出的“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让我耳目一新并为之深深折服。当今教育都让我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为什么不像当初的我们那样听话?张红老师便解开了这个问题的关键:传统教育是一种权利教育,而现代教育则是一种能力教育,这就要求做为现代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教授知识水平的能力,还要学会用爱去教育学生以及去教育爱。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提取码: bwpm

人类的幸福其实不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存在于教育的过程当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教育与幸福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教育与幸福的论文篇一

《试论教育与幸福》

【摘 要】教育的幸福包括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在教育中唯有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到幸福才能算是完整的幸福。

【关键词】教师;学生;幸福

目前,关于幸福教育的含义,大多从目的论和过程论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目的论强调教育的目的或结果应该是为了人的幸福,是为了幸福的教育;过程论强调教育的过程是人们体验幸福的过程,是幸福的教育。虽然现阶段对学生幸福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教师的,但是教师在教育中对幸福感的获得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幸福,教育的幸福包括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两个维度。

一、学生的幸福

有学者认为,幸福是学生的基本权利,要确保权利不受侵犯,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幸福的基础和应有之义。要实现学生的幸福,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养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2、教师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正迁移,注意引导学生调整和组织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从而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3、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联系生活,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创造力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力量。新时期,创造力意味着高级生产力,意味着在国力竞争的绝对优势。新时期需要创新型人才,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关注学生和优点,发现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

2、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教学设计中将知识重点与练习搭配,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3、教学中,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

;4、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规。

二、教师的幸福

教师幸福感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的精神满足,是从追求理想到实现理想的情感体验。邝红军认为,教师需要的合理满足是教师幸福的基础和起点,教师快乐是教师幸福的应有之义,教师创造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冯建军认为,教师的幸福应包括中等财富、身心健康、人际和谐、高尚德性和发展完满。教师唯有将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合二为一,才能真正获得职业幸福感。

(一)教师的幸福源

1、源于社会。教师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与我国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教师作为社会人,其社会地位对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有很大影响。一个职业的社会地位是其职业声望、物质待遇与职业权利的综合体现。因此提高教师的声望、待遇以及权利都可以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工作,提升自身的职业幸福感。2、源于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因此学生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学生的全面发展、成绩的提高都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体现,学生的尊重、家长的爱戴和社会的认可是对教师价值极大的肯定。教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会随之与日俱增。3、源于自身。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是一种幸福。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学习进修以及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学问题,教师在自身的提升和发展中不断成熟,并从这些劳动成果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这个过程便是教师获得幸福体验的过程。

(二)实现教师的幸福

教师幸福的实现主要从两方面实现,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但还要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保证教师幸福的实现。1、提高教师待遇。这里的待遇,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在我国,教师职业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然而教师职业的高威望与低选择率是教师职业的一大特点,其原因在于教师的物质待遇偏低。我们还要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除了满足教师的物质生活需要外,还应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条件,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教师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情感、世界观甚至灵魂去塑造人。教师要注意在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注意知识的更新以及再创造。3、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随着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关注日渐升温。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最主要的就是要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教师的幸福需要自己争取,也需要社会给予保障。

三、“双赢”的幸福

“双赢”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师的幸福感会影响学生在教育中的幸福体验;二是指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共同获得幸福感的作用。

(一)幸福感的迁移。教育是师生双向激发生命的活动。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同时也引起教师的美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精神都得到了升华。一个身心憔悴、愤世嫉俗的教师怎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如沐春风之感。因此,在学校中,应给教师一个宽松而自由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并将自己的热情充分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在自己获得幸福体验的同时,也用这种情感来感染学生,实现“双赢”。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亦师亦友,而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爱——关爱与敬爱。然而爱更是一种智慧,教师不仅要爱每一个学生,还要把握爱的策略——严爱优秀学生,热爱中等学生,偏爱落后学生。

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幸福的关注会越来越凸显。仅仅有老师的幸福,算不上教育幸福,仅仅有学生的幸福,也构不成教育幸福。教育的幸福是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生活中共同得到幸福的体验,二者缺一不可,唯有师生双方“共赢”,才可谓真正的教育幸福。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管向群.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论教育与幸福的论文篇二

《论教育与幸福》

作者简介:潘会鹏(1988-),男,吉林省延边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吕蔚(1988-),女,辽宁省大连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摘 要:从教育学原理的立场来看,幸福之所以成为教育的目标,是因为幸福始终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人类的人的一切活动和一切发展所追求的永恒的价值和目标。因此,要实现幸福,我们必须搞清楚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并且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关键词:教育;幸福;关系

人类的幸福其实不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存在于教育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为了幸福而教育,因为教育而幸福。而人们接受的教育,首先就是逐渐学会一些生存的技能,从而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也在无形当中提高了个人的素质,让人们学会了各种为人处事的准则,而我认为教育最大的价值无疑体现在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而作为将来中学的语文教师,我对教育幸福的理解也是应了那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所谓教育,其实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着想。本文我将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对教育与幸福、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努力实现教育过程幸福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与幸福

(一)教育的含义

这个概念可以从两方面来谈,首先,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是“通过教育者有意识地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社会方面的活动”,而从狭义上讲,教育又是“由专门的教育组织承担,并由专业的教授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并且能深刻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教育活动”。

(二)幸福的含义

对于幸福这个词,每一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从古至今很多大家都对幸福进行了有深度的解释,他们从多种角度出发给幸福都做一个相对完整准确的概念,费尔巴哈说:“生命本身就是幸福。”[1]庄子也提到:“至乐活身”。[2]杜威说:“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3]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每个人对幸福都能说出自己的认识,比如,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而一个备战高考的高考生会认为考上重点大学就是幸福等等。因此,当一名人民教师把教育作为此生最高的理想,并坚信自己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毕业生的时候,那么,此生他将会是一个幸福的教育者,因为正是他的工作,周围的学生也感到了幸福。

二、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

教育对幸福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把人从“自然存在的实体”走向“精神存在的状态”,能“不断地将新一代带进完整的精神结构,使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之中生活、工作和交往”。[4]教育若是要实现幸福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教育公平。也只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各获得真正的幸福。其次,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勇于创造物质幸福、敢于追求精神幸福的能力。最后,幸福并不是单方面的个人幸福,我们在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社会的总体幸福。

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幸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育能促进人的幸福。学生幸福能力的形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的。也只有在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下,经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增进人的幸福能力。其次,教育最主要的作用是培养人的生活和人的发展能力。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提高人的全面综合发展,这主要包括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要使人的这两方面都感到幸福,教育是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因为,教育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人不受教育就很难实现人生幸福。

作为学科教学(语文)的研究生,我们更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将来成语文教师的时候,更好的引导学生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让他们生活在幸福的氛围中。由于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主要从人文学科中获取,而作为学习其它课程的工具,语文这一科起着举无轻重的作用,学生的思想性、人文性几乎都是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形成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供他们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引导他们去感知幸福、追逐幸福。

三、努力实现教育过程幸福

努力实现教育过程幸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我们只有在一个合理的目标下才能很好地去教育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兼顾所有学生,让他们都能通过教育而获得幸福,决不能仅仅为了好学生的成长而不顾后进生的感受,这有悖教师的原则。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拿语文这一科来说,在教育中要加入实践、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语文教学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对于传统中优秀的教学方法我们要继承,而对于当代的教育时局,我们也要尽可能去创新,总之,要让学生爱语文、学语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个人在干巴巴的讲,一定要和学生产生互动,可以有激烈的辩论、有分组的讨论、有独立的思考、有质疑课本的能力等等。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是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我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关系到一堂好课是否能够形成,还是那语文做例子,学生若是不喜欢语文老师,他肯定就不会认真去学习语文,这一个班级的语文成绩肯定不会好,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也不会很好的配合老师,老师若得不到学生的反应,这一堂课会越上越没劲,自然也就会失去讲课的激情,特别是语文这一科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性、文学性,授课的过程必须要师生互相配合能完成。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和谐、关爱的师生关系,师和生分别是创造者和体验者,在一个很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教育幸福。

总之,人的任何活动都要以实现人生幸福为宗旨,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回到人本身的价值情感方面,我们要真正做到使教育造福于全人类,以便培养出能够实现幸福、享有幸福的优秀人才,让他们能影响整个教育界,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不再将学习当作负担。正如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教育者应该引领学生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贯穿整个生命的对幸福的追求。”[5]

参考文献

[1]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545.

[2] 庄子・至乎.[M]

[3]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78:9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做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做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11、爱岗敬业的更深体会。很多团队工作的地方都能看到“爱岗敬业“的口号,而真正体会其含义还是在这次学习中,当我们不是迫于其他外来因素,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教育这份工作时,我们便真正的是爱岗了,而此时我们所要做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内心,自然便会用心去爱学生,爱工作,爱所有与之有关的一切,再也不会觉得这些是负担,孩子天真的笑容、一节成功的课堂,家长一句由衷的感谢都是我们幸福的来源,这时我们已经很好地做到了敬业。而这句号召就会具体起来,那些具体的工作也变成一种了与学生交流的工具,于是所有的教学工作都由原来的被要求做变成了我要去做。2、对“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的折服。同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爱学生”,张红老师提出的“教育爱是一种行为能力”让我耳目一新并为之深深折服。当今教育都让我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为什么不像当初的我们那样听话?张红老师便解开了这个问题的关键:传统教育是一种权利教育,而现代教育则是一种能力教育,这就要求做为现代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教授知识水平的能力,还要学会用爱去教育学生以及去教育爱。教育爱的伟大之处是爱的永远是别人的孩子,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孩子,学生到学校需求的是关心,需要的是约束,正因为他们在一天天的成长,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赞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也会因他们所犯的错误而着急,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教师因为深爱,所以厚望,因为厚望,而不允许学生犯错。而恰恰此时,做为老师的我一定要学会冷静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一切,并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让我们都越来越理性。从而去逐步达到教育的高标,实现幸福的人生目标。3、终身学习,坚定一生的追求。活到老,学到老,教师的职业更是如此,社会不断变化便要求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的不断成长便提出了更高的智慧要求,因此终身学习便是一门必修课,而这种学习则具有个性化和自由化,多样性和灵活性。我们对中国论文联盟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和道德情感要求我们要更多地了解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而更多的则是情感的沟通,将这种学习转化为自身的主观意愿,我们则会获得积极的体验。我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终身学习。以上是我的几点深刻体会,在以的工作,我要将这种体会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做好每一个细节,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从教育中获得快乐,从而充实生活的快乐。做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2人生就是为幸福而来。一个人来到世间,没有哪个人不想让生活过得幸福、快乐、美满。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得职业生活的幸福,是人生的价值和归宿。我们做教育、当老师,每位教师中都有一个幸福指数,幸福感越来越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态度、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属。由于学校是教书育人场所,其责任大、纪律严、任务重、工作忙,常常量超负荷、节假日加班加点、很难照顾家庭、时常面临社会、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对教育不理解的问题,因而许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明显。教师的幸福是一种心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感悟。学校教育,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也是创新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地方,分享学校文化创新的幸福、分享人的生命成长的快乐、分享人类发展规律的成果,这本身就是一种别人难以体会的幸福。当我们走进学校、教室,来到学生中,与学生在一起,分享着人的生命成长的快乐、享人类文化创新的成果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成果,这个得天独厚的职业生活就是教师职业独有的幸福之源。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我以为就是用心做教育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教师这份职业。只有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为拥有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用心做教育,做好自己教育教学的事,才能自我提高幸福感。心理研究表明,常做五件事可提升自我幸福感。一是经常联系周围的人。你的家庭、朋友、同事、邻居。特别是您的学生,把这些人当作你生活的基础,并且用心呵护。二是经营好自己的个人生活空间。把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还给学生和自己。一个人的职业生活图景,往往决定于你个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样式、生活情趣。经营好你自己的个人生活空间,既是个人生活幸福的需要,更是职业生活幸福的重要源泉。三是留心周围。留心那些不经意的美丽,留心季节的更替,留心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四是爱心奉献、与人为善。感恩的心态对待你生活中的人和事。与感恩相伴相生,学会宽容。感恩于学生、感恩于生活中、工作中,给予自己笑脸的每一个人,给予自己各种各样的服务的每一个人,给予自己各种各样的帮助的每一个人。同时无论对教育、对教学、对世事、对同事、对学生,都要宽容。有了宽容,就有了对话的空间;有了宽容,就有了调适的空间;有了宽容,就有了唤醒对方的空间;有了宽容,就有了等待对方转变的空间……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做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3幸福是人生的主题,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总是快乐与阳光的。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感觉自己幸福吗?据有关调查表明,近60%的中小学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快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教师中较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教师的幸福指数普遍较低。没有幸福感的教师,不可能教出有幸福感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自我调适,淡看各种荣誉。“荣誉”是好东西,我们都想得到它。对“荣誉”,我们可以去争取,但如果没有争取到,就不妨想开点。调整目标,保持恰当的期望值。教师既要高期望地要求自己,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冷静地分析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自身的情况,实事求是地确立工作目标,把目标建立在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程度上。大目标确定之后,还要进行目标分解,设立每个阶段各方面的具体目标,经过努力,逐步完成各具体目标,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样自信心就会增强。还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兴趣广泛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较容易转移注意力,短暂的不快容易被其他高兴的事所代替。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教师要在这个舞台上努力演好自己,认真上好每堂课,用智慧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求知之灯。热爱学生。教师日常交往、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学会欣赏学生、包容学生、享受学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变换角度看待学生,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能教好的。同时,也要明白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有时犯些错误是难免的。教师应宽容学生的错误,努力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升自己。善于学习的人内心比较充实,教师要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用各种有益的知识信息和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通过不断学习,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教师才能更好地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做个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1.《做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2.《做个幸福的教师》教师读后感3.关于《做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4.做个幸福的教师个人学习心得5.有关幸福的散文《做个幸福的人》6.做个幸福的班主任7.《做个幸福的教师》教师读后感范文8.做个幸福的读书人作文

教师的幸福幸福是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幸福是获得,是满足,是苦尽甘甜的完美。做为一名教师,虽然我也很烦恼,也免不了报怨,但是我还是庆幸我是一名教师。我的幸福首先我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其次享受不尽学生对我的爱,你说,我能不幸福吗?我是一名有十五年教龄的小学教师,可以说我的青春都献给了学生,但我无怨无悔,我觉得很幸福。我的工作不是呆板的物件,是一个个活生生,充满新鲜血液的生命,他们有自尊,有自己的人格、思想,他们会让你高兴,会让你生气,会让你笑,也会让你哭…但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也很有意义。我们的幸福便是在快乐的奉献中把职业当作事业,把平凡当做伟大,把短暂当做永恒。有一首歌唱得好: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学生。教师的幸福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教育是教师的生命,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教育教学过程成了师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共识、共鸣、共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宣讲自己的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袒露自己的心灵,诉说自己的体会。此时,教师的教成了学生的需要、向往;而学生的学,则成了教师的期待、目的,教与学相融合。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教育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教师能否获得职业幸福感需要一种能力,需要一种

  • 索引序列
  • 教师幸福感研究论文
  • 高职教师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 幼儿园教师的幸福感论文
  • 关于教师的幸福感论文范文
  • 做幸福教师践行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