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研究生培养质量运行机制论文

研究生培养质量运行机制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生培养质量运行机制论文

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对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课程设置 管理 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也进入急速发展的阶段。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经过2O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多数高校也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体系。但是一部分起步较晚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着重针对国内部分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的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国内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计划不完善

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就有一个明确表述,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目前部分学校培养目标模糊,只重视学术理论知识讲授,实务应用课程设置较少。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课程容量小,内容重复。教学计划不完善,课程设置没有前瞻性,课时安排不合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本科阶段课程存在重复和脱节的现象。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研究和发展都很少能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无法让学生获得本学科最新知识。

2、导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缺乏关注,教学师资队伍不健全

目前硕士生招生人数猛增.使师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导师之间所带学生比例悬殊,这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导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有的导师同时带上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硕士生,加上本身教学科研工作量繁重,对学生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导师行政事务缠身,非业务活动繁多,对学生无暇顾及,学生有问题时也不方便向其导师请教,或者是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有的导师年纪较大,学科前沿知识缺乏,指导学生也是勉强为之;而部分导师工作年限短,提拔快,缺乏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经验。综上所述,导师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较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

3、研究生论文质量不高,创新点较少

选修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设置不足,导致研究生思维狭隘,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也缺少对学生学术论文的实践培养,特别是在当前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中,多数还是采取笔试的方法,虽然某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小论文写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撰写课程小论文时,由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比较多,学生在选题、查资料、资料分析、设计论证、归纳总结等过程中缺乏教师指导,一般敷衍了事 ,缺乏创新。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多数学生存在态度不端正问题,对学位论文写作不重视,这就出现了“敷衍开题、将就过关、应付答辩”的现状。多数论文七拼八凑现象严重,创新点是微乎其微。

二、改进现状的几点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

在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整合教学内容,兼顾理论与实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反映当前的创新成果,又要满足研究生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同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不断地将学科前沿的内容和最新的技术、先进的实验方法引入教学中,把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因此,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课程评价、保障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培养方案的制定,而且还直接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相关。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还应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一门课程应有多名教师具备授课能力,授课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做到一专多能。还要做好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关工作与教学态度调查工作。实施教学评价制度,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听课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时数的监督,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

3、加强研究生的论文评审和答辩的管理

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要新颖,专业性要强。开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论文开题的组织管理工作,选题时要组织专家小组对论文的可行性以及现实中的意义进行充分论证。同时也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督查、评审工作,由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审,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科研工作不扎实、科研方法不规范、弄虚作假的情况严肃处理,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和完善,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相应任务的,应推迟答辩,以此督促研究生养成严谨的科研作风。种种措施相结合促进研究生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研究上下功夫,以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总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培养单位、研究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因素。相信经过各界专家学者的努力,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我国科研和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玲芳,金明,徐日光.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武毅英-陈梦.困惑与出路: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印.现代大学教育,2008,(2):99-105.

[3]俞家庆,李延成.肩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 -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要点摘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

[4]代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6,(2).

[5]张庚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探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6]李保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开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构建方式论文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肩负着创新知识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保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思政〔2010〕11号)中指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然而,随着研究生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及办学规模等的重大转换,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及途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亟须转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过程管理的思路,无疑是有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概念及实质

目前,国内研究成果中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报道鲜为少见。华向理等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概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保证能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能够有序进行,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过程。曾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系列的教育规划、实施计划、具体内容等各阶段、各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并进行全面实施、科学管理。

笔者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实质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和环境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式,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配置和有效使用,积极营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预定目标的实践过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有别于传统的目标管理,不仅注重目标结果,更注重其中过程,不仅注重过程的具体实施,更注重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质量,真正控制每一步的教育质量。

二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构建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就是按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检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的匹配性、适应性,及时纠正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偏差,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运行的管理职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的初步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内容和途径及评估等子体系。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开始于1963年,但一直以来,我国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没有统一、具体、明确而又切实研究生群体需求的教育目标,致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比较混乱,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往往混为一谈。国内各高校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发展创新时也没有明确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引。但目标是一切行动的指引,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只有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使整个教育过程有动力,有更好的实效性。因此,确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首要之事,而且迫在眉睫。另外,目标的确定也要有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过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仅要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还要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同时,更要考虑研究生群体的真实需求和目标的可实现性。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定

教育内容应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而定。有什么样的目标,就选择与之相应的教育内容。总的来说,通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教育。但是,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具有思想多元性、行为独立性、素质差异性、心理脆弱性和个性鲜明性等群体特点;另外,研究生群体内部个体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原则和科学原则,要以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基本,考虑研究生思想发展特点和研究生自身发展需求,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学术科研和自我教育充分结合,突破传统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从而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选择

何淑萍等人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指教育者为了实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传播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采用的具体手段、措施、方法、渠道、形式等。

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导师示范、校园文化、网络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整体来说,教育途径和形式较为丰富,内容也具有多样性。然而,各类教育途径也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研究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着内容陈旧、形式老套等问题;导师示范过程中也存在着导师重视不够、参与力度严重不足的情况;另外,网络服务又具有双面作用,虽然方便、信息广泛,却难以管理等。因此,除了要对原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完善和改进,还应努力拓展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4.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与督查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与督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评估才能有教育效果;通过对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馈,才能够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以优化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我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存在着理论界定不清晰,指标和标准抽象化,评价方法和手段单一等问题。因此,要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综合性、动态性、对比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从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研究生群体的需求出发,综合利用各种测评方法尽快构建起研究生思想教育评估体系,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效管理和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 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构建的关键

现阶段,国内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主要采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时,应始终把握住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的内容。

1.国家及学校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从1982年的'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万人。研究生教育随着我国国情的改变而出现了诸多的新问题,包括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和广大导师等研究生教育主体的意识却止步不前或缓慢前行。普遍认为,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读研究生只要好好做学术研究就可以了,其他的教育内容都可以忽略。然而,当前研究生群体不论从数量和质量上,还是从真实需求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包含从目标、内容到实施和监督各个环节,工作体系的构建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也需要高校的资金支持和制度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构建和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的重要保障。

2.注重工作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是一个完整涵盖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的体系。各个子体系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是过程管理工作体系的核心内容,对整个工作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途径是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转化为现实的方法和形式,教育评估是对前三项工作的效果检查和修正。这四个方面是一脉相承、缺一不可的,不管是在工作体系的构建阶段,还是工作体系内容、形式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都需要注重工作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因此,对工作体系中任何一项进行调整时,应同时对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微调,使工作体系始终处于融会贯通的良好运行状态。

3.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性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是整个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只有确立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才能依据目标要求进一步确定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制定相应的评估办法和机制。没有教育目标,整个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失去方向,教育者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将难以明确,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将不能清晰,相关体系之间更将无法达成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共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把握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是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的重中之重。

总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能够促进研究生全面、和谐、均衡地发展,让研究生更好地立足现实、融入社会,树立奉献精神。只有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研究,构建并不断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才能真正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益春、张海良、谭志君.一个理念 两个基地 三个平台 六项制度——湘潭大学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8)

[3]王玥、齐芳、王青.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探讨[J].高校辅导员,2012(2)

[4]华向理、康杰.基于PDCA循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

[5]曾东.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理论思考[J].前沿,2012(2)

[6]田建军.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9(4)

[7]曹银贵、吴克宁、黄勤.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从研究生的特征与困惑出发[J].当代经济,2008(2)

[8]何淑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

[9]李升平.科学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的构建要求[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

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体系论文

现代化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运动不足,营养过剩,各种各样的富贵病、文明病应运而生。目前人们对运动保健康复形式的社会化需求更加迫切,导致社会对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向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迫切需要掌握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去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大量的新的医学与运动产生的问题。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正是应对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国外大众体育的启发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点(科学学位)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项下的二级学科授予点,目前招生规模和国内传统招收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如成都体育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相当,同时作为新增单位,不断推进运动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本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导师队伍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管理机制等角度,对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体系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中医药院校的良好发展,为运动医学髙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证支持。

1.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形成了颇具中医特色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

和西医院校、体育院校相比,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如复旦大学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是“掌握运动创伤和运动康复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了解运动医学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独立处理运动医学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达到高年资医师水平”的临床人才,其研究方向主要为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康复。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培养目标在强调“掌握运动创伤、运动性病症的基本诊疗知识和技能、了解运动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了“熟悉中医药手段,尤其是中医骨伤手段防治运动损伤,以及传统体疗手段对慢性病的防治作用”,其研究方向包括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病症的中医药防治与康复,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医疗体育尤其是八段锦、易筋经的研究。

确立了“推免+统考”的严格筛选机制

从2012年开始招生以来,我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招收数量从3名稳步提高到6名(同类比较,2016年成都体育学院和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分别招生5名和3名),逐步形成了优秀本科生推免加统考的筛选机制,推免生一般接受2名?3名,而统考生的`录取比例一般高达3:1。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接受推免生和统考生复试时,其考核内容为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和英语水平,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对运动医学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和技术掌握情况(复试的笔试科目为运动医学),综合素质则涵盖了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思维特点、个性心理和对运动项目的认识等多个方面。考核评价形式主要为专家提问、集体讨论、专家评分,通过考核平均分加原始成绩得到最终排名,按照排名先后顺序录取。

构建了“课程学习—临床实践—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个性化”培养机制

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周期为3年,目前已经形成了“课程学习一临床实践一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其中半年时间为理论课程学习阶段,一年半为临床实践阶段,一年为科研训练阶段。在课程学习阶段,除了公共必修课和制定选修课(方法学课程模块)之外,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据个人兴趣进行专业课的选择;在临床实践阶段,研究生主要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运动创伤科、针灸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实习,实习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损伤的防治康复;科研训练阶段,研究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相关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主要涉及运动性病症防治和慢性病的医疗体育两大方面,主要依托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三个阶段的培养科学衔接,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均是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科学研究以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为依托。培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

2.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平台构建

形成了课程开发机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最基础环节,建立和完善高校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保障体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1]。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二级学院巳经逐步形成了运动医学硕士点的课程开发机制,制定了中长期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按照《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63?5号)中关于“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的精神,大学和学院在同类培养单位和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大学传统优势学科(如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推拿学等)的开课资源,逐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合适、中医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2]。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公共必修课,以及卫生统计学、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和临床医技等方法学限定选修课之外,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设置,稳步增设了既代表运动医学研究领域前沿,又突显中医特色的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包括运动医学研究进展、中医骨伤学、运动创伤学、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运动营养学和运动康复学等核心课程。相关机制的确立和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有利于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

加强导师队伍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素质的高低[3]。按照大学研究生院的相关要求,运动医学硕士点围绕导师遴选、导师考核、新增导师培训和导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导师队伍建设规划,近年来尤其在导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不遗余力,2013年?2015年,分别培养了1名国外(美国)访问学者和5名国内访问学者,新增正高1名、副高4名。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共有7名,后备人才近10名,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而联合培养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医院、科研院所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基地建设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分为临床轮训和科研训练两部分,其临床轮训主要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科研训练主要依托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结合目前大力发展体质健康与运动促进的国情,运动医学硕士点正积极与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洽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事宜,致力于运动与治病的联合研究及培养平台的建设。

创新管理机制,重点突出

经过多年实践与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研究生院)_体育健康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三级管理和“主管院长—教学秘书—导师”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从培养计划制定到选课、临床轮训、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管理,均体现了三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其中,学位论文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论文质量,学位论文很大程度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进行开题,由教研室和教学秘书进行统筹部署,开题报告会由主管院长全面负责,专家组由校外专家(主席,不含附属医院)和校内专家(含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导师)共同组成,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其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学位论文的撰写由导师负责,学位论文按照大学要求进行文献查重,查重合格的论文提交教研室,由教研室负责送审,送审评阅合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会由主管院长全面负责,专家组由校外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答辩通过后,提交学校学位委员会通过。

3.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长期以来,学校注重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学术研究一直处在领先水平。而中医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是当今运动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中药抗运动性疲劳、中医疗法结合运动处方治疗慢性疾病等。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内的其他多所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在致力于整合中医药资源,加快包括运动医学(二级学科)在内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如何巩固中医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地位将是下一步改革实践的重点。我们将继续深化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尤其是加大力度创建特色项目建设平台,拓宽培养方式和途径,凝练“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完善西医与中医药、中医药与体育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运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向全国体育和医疗队伍输送中西医结合的运动医学人才。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论文

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对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课程设置 管理 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也进入急速发展的阶段。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经过2O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多数高校也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体系。但是一部分起步较晚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着重针对国内部分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的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国内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计划不完善

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就有一个明确表述,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目前部分学校培养目标模糊,只重视学术理论知识讲授,实务应用课程设置较少。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课程容量小,内容重复。教学计划不完善,课程设置没有前瞻性,课时安排不合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本科阶段课程存在重复和脱节的现象。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研究和发展都很少能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无法让学生获得本学科最新知识。

2、导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缺乏关注,教学师资队伍不健全

目前硕士生招生人数猛增.使师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导师之间所带学生比例悬殊,这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导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有的导师同时带上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硕士生,加上本身教学科研工作量繁重,对学生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导师行政事务缠身,非业务活动繁多,对学生无暇顾及,学生有问题时也不方便向其导师请教,或者是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有的导师年纪较大,学科前沿知识缺乏,指导学生也是勉强为之;而部分导师工作年限短,提拔快,缺乏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经验。综上所述,导师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较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

3、研究生论文质量不高,创新点较少

选修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设置不足,导致研究生思维狭隘,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也缺少对学生学术论文的实践培养,特别是在当前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中,多数还是采取笔试的方法,虽然某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小论文写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撰写课程小论文时,由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比较多,学生在选题、查资料、资料分析、设计论证、归纳总结等过程中缺乏教师指导,一般敷衍了事 ,缺乏创新。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多数学生存在态度不端正问题,对学位论文写作不重视,这就出现了“敷衍开题、将就过关、应付答辩”的现状。多数论文七拼八凑现象严重,创新点是微乎其微。

二、改进现状的几点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

在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整合教学内容,兼顾理论与实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反映当前的创新成果,又要满足研究生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同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不断地将学科前沿的内容和最新的技术、先进的实验方法引入教学中,把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因此,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课程评价、保障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培养方案的制定,而且还直接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相关。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还应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一门课程应有多名教师具备授课能力,授课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做到一专多能。还要做好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关工作与教学态度调查工作。实施教学评价制度,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听课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时数的监督,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

3、加强研究生的论文评审和答辩的管理

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要新颖,专业性要强。开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论文开题的组织管理工作,选题时要组织专家小组对论文的可行性以及现实中的意义进行充分论证。同时也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督查、评审工作,由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审,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科研工作不扎实、科研方法不规范、弄虚作假的情况严肃处理,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和完善,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相应任务的,应推迟答辩,以此督促研究生养成严谨的科研作风。种种措施相结合促进研究生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研究上下功夫,以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总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培养单位、研究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因素。相信经过各界专家学者的努力,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我国科研和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玲芳,金明,徐日光.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武毅英-陈梦.困惑与出路: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印.现代大学教育,2008,(2):99-105.

[3]俞家庆,李延成.肩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 -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要点摘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

[4]代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6,(2).

[5]张庚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探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6]李保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开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硕士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

大学生活在不经意间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硕士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是对高校毕业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状况及其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教学质量及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检验。应用型硕士院校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全面性、专业性和应用性的原则,按此确定各具体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应力求能客观、准确反映毕业论文的质量。

关 键 词: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5)05-0078-04

撰写毕业论文是硕士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承载着综合检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客观准确地评价毕业论文质量,对检验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应用型硕士院校经管类专业为对象,设计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 全面性原则。 即评价指标选取应能全面反映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的质量主要通过选题、内容和答辩三个方面反映出来。选题规定着论文研究什么问题,选题不当,或研究的问题没有意义,或作者无能力驾驭,就不可能写出好的论文。内容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主要依据,需要从它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答辩可以进一步了解作者对所研究问题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并可验证有无抄袭之嫌。同时,为了降低主观性对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影响, 论文评价指标体系通常都包括指导教师评价、 同行教师评价和答辩组教师评价。 [1]

2. 专业性原则。 一是研究的问题必须是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 如此才能反映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达到了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是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应符合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的范式。 如社会科学的论文需注重采用实践调查法,应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3. 应用性原则。 应用型硕士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毕业论文应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既要注重论文的学术价值,更要注重论文的应用价值,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指标与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上述构建原则, 应用型硕士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三个层次。 一级指标包括选题质量、写作质量和答辩质量3个指标,一级指标下设8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21个三级指标。见表1。

(一)指标释义

1. 论文选题指标

论文的选题是论文写作的起点,是判断论文写作意义和价值的重要依据,选题质量的高低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程度,决定了论文的写作难度等重要内容。在选题质量一级指标下设置“选题内容”和“选题范围”两个二级指标。

“选题范围”指标用于评判选题范围的合理性,即在选题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角度方面硕士学生是否能够驾驭。

“选题内容”指标包含选题的“实践性”和“与本专业的相关度”两个三级指标,其中“实践性”指标用于评判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与本专业的相关度” 指标用于评判选题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性的问题, 即选题是否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能够达到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目的。

2. 写作质量指标

写作质量是反映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效的核心内容,包含了论文的`架构、逻辑、写作内容、选用方法及格式等内容,因此,在写作质量一级指标下设置了“论文结构”、“论文内容”、“技术方法”和“论文格式”4个二级指标。

“论文结构”二级指标内又包含了论文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两个三级指标。论文的“逻辑性”主要用于评判论文结构的严谨性问题,即从论文的整体架构上来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前后逻辑顺序是否适当;“合理性”主要用于评判论文各部分内容分析详略是否适当的问题,即对于论文核心内容部分是否给予适当的篇幅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论文内容”二级指标下设置了“实用价值”、“知识运用”、“论文表述”和“创新性”4个三级指标。“实用价值”指标用于评判论文是否能够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知识运用”指标用于评判论文是否能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研究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论文表述”指标用于评判论文的语言通顺性,立论的正确性,论据的充分性,论证的严密性及结论的正确性等问题;“创新性”用于评判论文的研究方法、手段是否有一定的特色或新意,结论是否有新见解等。

“技术方法”二级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以及在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语言与计算机等工具的运用能力,因此下设的三级指标具体包括“研究方法”、“文献检索”、“计算机操作”、“英文运用”和“统计工具运用”5个三级指标。“研究方法”指标用于评判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本专业各课程中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开展论文的设计和实施工作;“文献检索”指标用于评判学生是否具有独立检索中外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整理,并能对所研究问题的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存在的问题或进一步发展方向的能力;“计算机操作”指标用于评判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应用Word、Excel等软件进行论文写作;“英文运用”指标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参阅英文文献,对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英文翻译是否准确到位;“统计工具运用”指标用于评判学生是否能够借助统计软件、统计图表等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

“论文格式”二级指标主要用于评判学生是否遵守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规范,下设“排版规范性”和“表述规范性”两个三级指标。“排版规范性”指标评判学生论文是否符合硕士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表述规范性”指标用于评判论文内容表述是否清晰、全面,是否能够将论文重点内容表述清楚,突出论文的核心观点。

3. 答辩质量指标

答辩质量一方面能够反映出学生对自身论文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另一方面能够用于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根据答辩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在其下设置了“内容自述”和“问题回答”两个二级指标。

“内容自述”二级指标下设置了“语言表达”和“内容表述”两个三级指标。“语言表达”指标用于评判学生在答辩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内容表述” 指标评判学生在答辩过程中是否能将论文内容进行清晰、 全面的表述, 是否能够将论文重点内容表述清楚,突出论文的核心观点。

(二)权重设定

权重对于指标体系评判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本指标体系的权重是经20位具有丰富论文指导经验的教师充分研讨获得。 首先将100分在三大一级指标间进行分配,其中,选题质量指标为30分,写作质量指标为50分,答辩质量指标为20分;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分数分配见表1。

(三)评判标准

对于每一项指标的评分,能够“完全符合”指标释义的情况下获得满分,“比较符合”的得分为该指标满分的80%~90%,“基本符合”的得分为该指标满分的60%~70%,“一般” 的得分为该指标满分的50%,“不太符合”的得分为该指标满分的50%以下,“完全不符合”的得分为0。分数保留到整数位。

对于选题质量和写作质量两部分指标, 要求由论文指导老师和同行评阅老师分别评分, 每部分指标的总分由两项分数的加权求和得到, 其中论文指导老师评分权重为70%,同行评阅老师评分权重为30%;对于答辩质量指标,以答辩组老师的平均分为统计标准。

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由三大一级指标分数的加总求得,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分数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为优秀,在80~90分(含80分)之间的为良好,在70~80分(含70分)之间的为中等,在60~70分(含60分)之间的为及格,60分以下的为不及格。

三、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建议

1. 指标体系要向学生公开。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因此,在学生进入毕业论文撰写之前,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并公开毕业论文的评判标准,解释各项指标的涵义,让每一个学生理解各项指标的评判依据,从而达到引导学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 [2]

2. 评价过程要公平透明。 由于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工作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为保证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对各指标理解和评分尺度把握尽量一致,参与论文评价的教师应在评判前对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深入讨论,对各项指标的具体内涵和标准达成共识,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公开透明。

3. 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 在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后,要及时进行结果反馈,力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和指导毕业论文工作中及时改进。

研究生学科建设质量培养论文

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转变传统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的建议,旨在通过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畜牧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农业推广硕士(曾用名),直至2014年11月,决定将农业推广硕士正式定名为农业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正式定名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到2016年10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调整确定为8个,包括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及农村发展。2000-2015年共授予学位7万余人,农业专业学位已经成为培养规模较大的专业学位类型之一,各学位授予单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畜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领域,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旨在培养集管理、应用、综合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应对社会对研究生类型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如何培养出符合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并能够促进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高级畜牧人才,达到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成为培养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现状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农业推广(暂用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农业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一直不断摸索尝试,培养适应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高层次专门化人才。但由于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社会认可度低、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符、培养条件滞后等。面对畜牧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发达,社会对精专畜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我们要培养出既符合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又促进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高级畜牧人才,需从培养的各环节各角度入手,并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二、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

(一)转变传统理念,提高社会认知度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刻,专业学位研究生还未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专业硕士的学制为2/年,学术硕士为3年,专业硕士在校学习时间短,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培养质量不高,在招聘时倾向于学术硕士,或者是给予不同的薪资待遇。毕业报考畜牧业相关事业单位时,社会不认可该专业,导致学生报不上名。另一方面学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了解程度不高,经常出现部分学生第一志愿报考学术硕士,没有考上再选择调剂专业硕士的现象。面对种种情况,正确引导人们认识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本质势在必行。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宣传,转变大众对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的传统认识,摒弃对专业硕士的偏见,同时根据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制定特色的培养方案,在招生调剂时,考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具有对等调剂资格,不给学生造成专业硕士劣于学术硕士的错觉,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侧重于应用,为现代畜牧业生产管理、现代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等提供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在课程设置时,应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的需求,培养学生应对社会和市场难题的能力,而现行很多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性不强,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与学术硕士课程设置趋同。科研上也和学术硕士一样,参与导师的学术课题,从事实验室工作,而不是培养社会、市场、企业所需的实践技能,并不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针对上述问题,应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始终坚持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同时,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践行双导师制度,依靠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重智慧,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社会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培养方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达到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有配套的培养环节做支撑,只有各培养环节的质量得以保证,培养才能达到既定目标。首先,作为畜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选题应与实践紧密联系,有针对性的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学生应参加不少于六个月到十二个月的生产实践实习,作为畜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时的硬性要求。其次,身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注重加强实践基地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平台,同时,抓好专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完善评价机制,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我国农业类硕士的培养方案,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不同于学术硕士,需构建一套独立的培养制度和评价体系,包括管理机制、专项财政机制、导师选拔机制等,最终构建以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主导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在配套的制度体系中,为了充分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比如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条件的助学金体系,以及推动学习热情的奖学金体系,在体系制定时,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单独设置评选标准,确保享有同等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曹亚.高校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体系论文

现代化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运动不足,营养过剩,各种各样的富贵病、文明病应运而生。目前人们对运动保健康复形式的社会化需求更加迫切,导致社会对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向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迫切需要掌握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去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大量的新的医学与运动产生的问题。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正是应对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国外大众体育的启发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点(科学学位)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项下的二级学科授予点,目前招生规模和国内传统招收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如成都体育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相当,同时作为新增单位,不断推进运动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本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导师队伍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管理机制等角度,对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体系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中医药院校的良好发展,为运动医学髙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证支持。

1.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形成了颇具中医特色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

和西医院校、体育院校相比,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如复旦大学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是“掌握运动创伤和运动康复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了解运动医学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独立处理运动医学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达到高年资医师水平”的临床人才,其研究方向主要为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康复。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培养目标在强调“掌握运动创伤、运动性病症的基本诊疗知识和技能、了解运动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了“熟悉中医药手段,尤其是中医骨伤手段防治运动损伤,以及传统体疗手段对慢性病的防治作用”,其研究方向包括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病症的中医药防治与康复,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医疗体育尤其是八段锦、易筋经的研究。

确立了“推免+统考”的严格筛选机制

从2012年开始招生以来,我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招收数量从3名稳步提高到6名(同类比较,2016年成都体育学院和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分别招生5名和3名),逐步形成了优秀本科生推免加统考的筛选机制,推免生一般接受2名?3名,而统考生的`录取比例一般高达3:1。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接受推免生和统考生复试时,其考核内容为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和英语水平,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对运动医学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和技术掌握情况(复试的笔试科目为运动医学),综合素质则涵盖了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思维特点、个性心理和对运动项目的认识等多个方面。考核评价形式主要为专家提问、集体讨论、专家评分,通过考核平均分加原始成绩得到最终排名,按照排名先后顺序录取。

构建了“课程学习—临床实践—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个性化”培养机制

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周期为3年,目前已经形成了“课程学习一临床实践一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其中半年时间为理论课程学习阶段,一年半为临床实践阶段,一年为科研训练阶段。在课程学习阶段,除了公共必修课和制定选修课(方法学课程模块)之外,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据个人兴趣进行专业课的选择;在临床实践阶段,研究生主要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运动创伤科、针灸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实习,实习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损伤的防治康复;科研训练阶段,研究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相关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主要涉及运动性病症防治和慢性病的医疗体育两大方面,主要依托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三个阶段的培养科学衔接,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均是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科学研究以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为依托。培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

2.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平台构建

形成了课程开发机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最基础环节,建立和完善高校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保障体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1]。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二级学院巳经逐步形成了运动医学硕士点的课程开发机制,制定了中长期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按照《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63?5号)中关于“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的精神,大学和学院在同类培养单位和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大学传统优势学科(如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推拿学等)的开课资源,逐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合适、中医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2]。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公共必修课,以及卫生统计学、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和临床医技等方法学限定选修课之外,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设置,稳步增设了既代表运动医学研究领域前沿,又突显中医特色的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包括运动医学研究进展、中医骨伤学、运动创伤学、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运动营养学和运动康复学等核心课程。相关机制的确立和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有利于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

加强导师队伍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素质的高低[3]。按照大学研究生院的相关要求,运动医学硕士点围绕导师遴选、导师考核、新增导师培训和导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导师队伍建设规划,近年来尤其在导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不遗余力,2013年?2015年,分别培养了1名国外(美国)访问学者和5名国内访问学者,新增正高1名、副高4名。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共有7名,后备人才近10名,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而联合培养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医院、科研院所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基地建设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分为临床轮训和科研训练两部分,其临床轮训主要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科研训练主要依托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结合目前大力发展体质健康与运动促进的国情,运动医学硕士点正积极与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洽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事宜,致力于运动与治病的联合研究及培养平台的建设。

创新管理机制,重点突出

经过多年实践与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研究生院)_体育健康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三级管理和“主管院长—教学秘书—导师”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从培养计划制定到选课、临床轮训、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管理,均体现了三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其中,学位论文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论文质量,学位论文很大程度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进行开题,由教研室和教学秘书进行统筹部署,开题报告会由主管院长全面负责,专家组由校外专家(主席,不含附属医院)和校内专家(含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导师)共同组成,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其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学位论文的撰写由导师负责,学位论文按照大学要求进行文献查重,查重合格的论文提交教研室,由教研室负责送审,送审评阅合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会由主管院长全面负责,专家组由校外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答辩通过后,提交学校学位委员会通过。

3.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长期以来,学校注重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学术研究一直处在领先水平。而中医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是当今运动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中药抗运动性疲劳、中医疗法结合运动处方治疗慢性疾病等。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内的其他多所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在致力于整合中医药资源,加快包括运动医学(二级学科)在内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如何巩固中医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地位将是下一步改革实践的重点。我们将继续深化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尤其是加大力度创建特色项目建设平台,拓宽培养方式和途径,凝练“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完善西医与中医药、中医药与体育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运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向全国体育和医疗队伍输送中西医结合的运动医学人才。

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 实践能力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要求,针对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包含三方面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扩大导师的选择面,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这三个环节紧密关联,相辅相成,以期通过这三个环节的作用促进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实践能力

2009年,教育部提出要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年,各高校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要求学生更加具备实践能力,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人才的核心就在于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在实际的培养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在分析相关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情况分析

《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标准》中将该领域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在四方面:知识、技能、能力、素质。[1](1)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应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及针对具体应用层面的相关知识;(2)技能方面强调了学生应该具备使用相关研发工具、熟练使用外语、获取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等方面的技能;(3)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使用本领域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4)素质方面要求学生要注重该领域工程研究、开发、应用的问题,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也即是说在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就必须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工程实践的锻炼,要充分面向行业领域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实践,以提升专业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控制工程专业虽然已经招收了专业硕士研究生,但在真正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差强人意,这里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2-5](1)受长期以来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沿用其课程体系,对于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够;(2)有些高校对“实践”的概念认识并不到位,这就使得虽然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实践”课程,但内容的设置相对匮乏,形式化,从而造成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3)一些高校建立了实践中心,但是缺乏具有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从而导致实践环节的设置与社会应用的真正需求相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进一步提高;(4)虽然有些高校同企业建立了协同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到一些实践工作,但很多从事的都是一些低等的或者辅助性的工作,真正能够培养起动手实践能力的并不多。

2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培养体系的构建应包含: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扩大导师的选择面,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首先,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就必须定位明确。学校要能实时、准确地分析就业市场需求,从行业对对控制工程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要紧密结合学校的特色和行业背景,除了最基础的专业理论课程之外,还需要开设与学校特色和行业背景相关的一些理论课程。对于控制工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讲,毕业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控制理论,熟练的编程语言,还要对其行业内的一些自动化、电力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

然后,要结合行业应用背景,对实践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要能够切实考虑实践的难易程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在不同的阶段开展不同的实践课程,比如在课程学习的初期开设基础的实验课程,让学生能迅速的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点;到相关课程知识点都学过之后,可以再开设一些专业性的实验课程,让学生能将不同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企合作的实践课程,进一步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在培养方案中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实践课程的要求、内容纳入到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教学计划中,将实践课程设定为必修课,严格规定课程的学时、学分,确保实践课程能得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课程的开设要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扩大导师的选择面

很多导师是搞学术研究出身的,大多缺乏行业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这就导致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可能会力不从心,并不能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是一个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要有动手能力强的导师来指导研究生进行实践。所以在导师选择的问题上,除了校内的专业导师之外,还必须增加具有行业背景的企业导师。

对于校内导师来说,需要加强对导师的培训,要创造机会让导师特别是青年导师到企业去锻炼,能让他们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加强他们的行业背景和实践能力,从而在校内实验、实践课程中指导研究生的时候能够更贴近生产实际,能以一些真实案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

同时,高校要聘请行业内部的一些高级工程人才来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企业导师主要在学生进入到企业实践时给予研究生指导,在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也应提供有用实践培养建议,并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企业实践的机会,以期让研究生达到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从而真正学以致用,并提高动手能力。

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实践平台的建设可以说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通常来说,实践教学平台又可以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两类。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是指位于学校的,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能够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一定帮助的场所,是联系课内知识和企业实践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即是指研究生实验资源的建设,它会影响校内实验创新活动开展的效果;软件部分即是指基于硬件部分开展的研究生创新课题及各类研究生创新活动,它会影响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发展壮大。对于控制工程专业来说,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可以包含计算机网络、控制工程、自动化等多个方向,从而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是指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建设在校外的实践场所,也可能就是在企业之中或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要能够创造机会让研究生真正参与到某些项目的研发、生产过程中,那研究生就可以深入到工程一线,自己动手去完成一些实际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校内实践经验运用到真实环境中,再通过富有实践经验的行业导师给予指导,还能与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交流,学习,能较快地培养起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茂国,朱正伟.面向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9):1-5.

[2] 李娟,穆晓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管理机制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112-116.

[3] 曾令全,李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5):68-70.

[4] 张瑞成,陈波,陈至坤.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75-177.

[5] 兰海,肖模昕,于立君.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16(4):43-44.

如何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论文

建设现代化国防,打赢信息化战争,关键要有现代化人才。军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主阵地,如何使人才培养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是直接影响到能否落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大问题,也是军校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开展军校研究生教育,首先必须坚持以提高培养质量为宗旨。近年来,军队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1 生源方面军队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目的是选拔优秀的生源,最终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输入高层次高质量的军事人才,选拔优秀生源不仅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更是促进院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有力保障。因此,选拔优秀生源是整个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得以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要拓展研究生招生范围目前,各军队院校研究生招生中,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本单位应届毕业学员占得比重较大,部队在职干部、其他军队院校研究生比重较小,受参军入伍名额限制,招收地方大学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的数量更是凤毛麟角,导致各军队院校“近亲繁殖”现象突出,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提高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一要,在研究生的招生名额中加大全军各单位在职人员的招生比例,由于在职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较明确自己知识的缺陷之处,一旦重新进入院校学习会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倍努力弥补自己的知识空白点,毕业后也就更能加快适应工作需要;二是,适当招收地方大学生进入部队院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地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进入部队院校就读后,在结合自己专业的基础上,加强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术的学习,将有利于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范围的拓展,更有利于军队院校培养多专业的军事复合型人才;三是,继续加强针对本职工作的在职干部的研究生学位培训教育,以培养针对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要严格考试关在入学选拔阶段,应把考生的学术研究态度、专业发展潜能作为选拔研究生的第一标准。加强复试环节中的业务素质考核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业务素质考核重点考核考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考生对本专业的研究兴趣和认识程度,以及考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了解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不再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而将本人申请、导师推荐、大学成绩、任职经历、面试等相结合,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素质和专业研究潜力。 要严格跨学科专业考生录取适当招收跨学科跨专业、立志现身军队的优秀干部入学,对于改善学科专业研究生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均有积极作用,但必须严格标准。这类研究生可能因所报考学科专业知识面不足、深度不够而影响后期学习研究,最终制约其在该学科专业上提高思维层次、拓展理论空间以及出创新成果。总之,应始终把握“宁缺毋滥”的原则。2 教学和管理方面 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一是,基础理论的教学要全面化。宽广、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培养研究生广博知识体系的根基,是研究生在校和今后开展各项工作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础,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使研究生加大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军校教育者也可以指定若干必读理论书籍、定期进行交流总结和汇报等方法来加大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摄取量,从而为专业学习打牢基础。二是,专业理论的教学要综合化。不仅在所选的专业技术领域重点攻关,还要兼顾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使学员具有复合型的专业素质。三是,选修课程的设置要多样化。增加研究生选修课的课程数目、扩大备选范围,努力营造适应新军事变革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体系,定期进行“研究生所需课程意向调查”;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展校际课程互选、相互承认学分的制度,以扩大学生的选课范围;实行学生“试听、选课、选导师、开课”制度,一方面可以及时反映学生对于课程设置的需求,供学校调整课程设置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授课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促使其努力钻研,取得学术进展和突破。 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在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依据多领域、多专业、大信息量的特殊要求,采取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员创建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环境。要注重发挥军网接轨的优势,搞好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疏通研究生网络化教育与自主创新研究的渠道,走多法并举的研讨之路。二是,注重把握实践环节,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进行形象生动的学习实践,以确保自学实践的学习效果落到实处。三是,鼓励研究生学员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如鼓励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参与研制开发教学软件,加大教学软件的开发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突出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良性互动,偏废任何一方,都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是,要做到教学计划上的开放,既要重视必修课程学习,也要重视选修课程学习,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空间和选择权利,做到灵活可调,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学员的需求。二是,做到教学形式上的开放。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独立思考、怀疑和批判的探索精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组织、引导、启发、控制、解答的作用,从而克服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三是,做到教学内容的开放。研究生教学和管理单位应依据教学进程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研究生学员针对某个热点或难点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讨论和交流,加深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出学员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首先,管理者至少应具有同等程度的学习经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管理者的基本素养是充分了解被管理对象,而亲身经历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将使管理者终身受益。纵观国内外、军内外优秀的研究生管理机构,其管理者无一不具有这一特点,正是充分了解被管理对象的这一优势,促成了科学的管理,进而培育了优秀的研究生。其次,管理应当规范,但规范不等于死板。研究生管理环节既要起到对教育的保障作用,又要确保其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因此管理工作必须科学、有效。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好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热情,培养他们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没有好的学风就没有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也难以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是,导师要增强科研意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导师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不能只满足应付一般性的教学工作,要树立科研意识,时刻思考科研问题。二是,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院校应采取有效的促进措施,如制定一些鼓励科研的政策,对重大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和表彰等。三是,要改善科研条件。军事高科技需要有相应的仿真实验、模拟训练为支撑。因此,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改善软硬件环境,建立实验室、模拟室、专修室等等,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专门场所。3 导师方面 严格导师遴选研究生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支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能够站在学术前沿的导师队伍。研究生导师遴选,要从科研学术、教学实践、职称学历、学术道德等多个方面综合考查。科研学术方面,要有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撑,根据学科专业不同,设置不同的遴选条件,并且要有代表性的科研学术成果;教学实践方面,要有研究生课程授课经历,且授课满意度均在良好以上,无教学事故发生。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者,要有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两年以上经历。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者,要有完整指导一届硕士研究生经历,且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质量较高;职称学历结构方面,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者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历,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者应具有教授职称、博士学位。 建设高水平导师队伍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作为研究生成人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研究生导师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核心作用,强化导师的培养职责,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指导行为。研究生导师必须要跟踪学术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学术视野,保持学术创造的旺盛热情,不断取得新成果。同时,研究生导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坚持良好的学术风尚。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学问,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导师的育人过程,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开展,但更多地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通过直接的示范作用,对所带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领广大研究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要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 加大导师培养力度“要给学生一碗水,导师得有一桶水”。一是,要选派导师到相关科研院所、院校访问进修,使导师及时掌握前沿动态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二是,利用暑假组织导师到部队进行调研,加强导师与部队的联系,增强为部队服务的意识。 打造研究生指导团队要建立导师组,积极吸纳创新能力强、科研学术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员参加。导师组中,“大导师”负责整个团队建设的整体规划、提供科研项目经费统筹、组织重大问题攻关、把握研究生培养方向等总体工作,“小导师”负责履行指导研究生课程学习、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专项、具体职责,这不仅有利于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且可以锻炼后备师资,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导师组的构成应当专业、全面,可在总部机关、一线部队、科研院所等单位聘请一些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作为兼职导师,逐步推行“双导师”制。研究生在校期间,由军队院校导师负责指导资料收集、问题梳理等,到部队学习调研期间,由兼职导师负责指导部队实践、调查研究等。4 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方面学生的产品是学位论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也体现在学位论文的质量上。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加强研究生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研究生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论文选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实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共同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强化导师在论文选题中的责任,充分发挥导师组和教研室的积极作用。二是,论文中期检查。论文中期检查是为了查找论文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补救措施。论文中期检查由机关和导师对研究生论文进行中期跟踪检查,规定研究生要完成学位论文中期研究报告,并向中期检查学者组汇报前一阶段论文所作的工作及阶段性成果。抓好中期检查工作,可以提高研究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也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三是,论文评阅。建立、健全学位论文预评审制度。在论文正式送交双盲评审前,导师必须保证至少将论文全面审查一遍,然后进行院内学者互审,论文要想提交参加盲审,必须首先通过预评审。这对于保证论文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评阅是对研究生科研成果的鉴定。要建立一个背靠背的研究生论文评审学者队伍,形成规范的评审学者数据库,由研究生主管部门据此确定评审学者名单,不采取由导师指定研究生论文盲审人的办法;编制包含明确量化指标的学者评审意见表,便于量化评审结果。由评审结果决定研究生是否具有答辩资格。四是,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总结和陈述。在提交答辩申请前,导师要保证将双盲评审意见落到实处。答辩委员会应实事求是地做出答辩决议,答辩学者组在做出通过答辩的评语时,往往都要求对某某问题进行修改才能认为满足学位论文的要求。导师也要督促学生把答辩评语中的修改意见落到实处,未完成相应修改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不能建议授予学位。最后,还要建立和完善持久的论文评审制度和奖励制度。设立“优秀研究生论文奖”和“优秀研究生论文指导奖”,奖励获得全军优秀论文的研究生和导师,并在次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从获奖论文中遴选产生全国优秀研究生论文的参选学位论文。对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较多的研究生要给予重奖,例如对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的作者要给予单项奖励。

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对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课程设置 管理 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也进入急速发展的阶段。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经过2O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多数高校也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体系。但是一部分起步较晚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着重针对国内部分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的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和措施。

一、国内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计划不完善

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就有一个明确表述,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目前部分学校培养目标模糊,只重视学术理论知识讲授,实务应用课程设置较少。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课程容量小,内容重复。教学计划不完善,课程设置没有前瞻性,课时安排不合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本科阶段课程存在重复和脱节的现象。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研究和发展都很少能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无法让学生获得本学科最新知识。

2、导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缺乏关注,教学师资队伍不健全

目前硕士生招生人数猛增.使师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导师之间所带学生比例悬殊,这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导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有的导师同时带上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硕士生,加上本身教学科研工作量繁重,对学生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导师行政事务缠身,非业务活动繁多,对学生无暇顾及,学生有问题时也不方便向其导师请教,或者是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有的导师年纪较大,学科前沿知识缺乏,指导学生也是勉强为之;而部分导师工作年限短,提拔快,缺乏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经验。综上所述,导师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较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

3、研究生论文质量不高,创新点较少

选修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设置不足,导致研究生思维狭隘,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也缺少对学生学术论文的实践培养,特别是在当前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中,多数还是采取笔试的方法,虽然某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小论文写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撰写课程小论文时,由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比较多,学生在选题、查资料、资料分析、设计论证、归纳总结等过程中缺乏教师指导,一般敷衍了事 ,缺乏创新。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多数学生存在态度不端正问题,对学位论文写作不重视,这就出现了“敷衍开题、将就过关、应付答辩”的现状。多数论文七拼八凑现象严重,创新点是微乎其微。

二、改进现状的几点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

在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计划,重点加强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整合教学内容,兼顾理论与实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反映当前的创新成果,又要满足研究生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同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不断地将学科前沿的内容和最新的技术、先进的实验方法引入教学中,把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因此,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课程评价、保障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培养方案的制定,而且还直接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相关。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还应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一门课程应有多名教师具备授课能力,授课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做到一专多能。还要做好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关工作与教学态度调查工作。实施教学评价制度,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听课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时数的监督,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

3、加强研究生的论文评审和答辩的管理

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要新颖,专业性要强。开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论文开题的组织管理工作,选题时要组织专家小组对论文的可行性以及现实中的意义进行充分论证。同时也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督查、评审工作,由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审,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科研工作不扎实、科研方法不规范、弄虚作假的情况严肃处理,对中期考核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和完善,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相应任务的,应推迟答辩,以此督促研究生养成严谨的科研作风。种种措施相结合促进研究生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研究上下功夫,以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总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培养单位、研究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因素。相信经过各界专家学者的努力,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我国科研和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玲芳,金明,徐日光.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武毅英-陈梦.困惑与出路: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印.现代大学教育,2008,(2):99-105.

[3]俞家庆,李延成.肩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 -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要点摘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

[4]代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6,(2).

[5]张庚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探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6]李保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开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局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

近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指出,“十二五”期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事实上,无论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都重视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评价。而除了独立、客观的外部评价外,高校自评更是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核心点、关键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几篇论文的质量或数量、考试成绩等作为研究生质量的核心。”2014年12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为研究生教育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与课程设置、教育评价和管理模式等问题密切相关。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在于完善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培养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美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庞大、体系复杂,但其质量却维持得较好,这与其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密切相关。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推动研究生教育上分工明确,分别通过宏观和微观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州政府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州政府通常设置专门的鉴定组织,制定评价的标准、方式,在数据收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对鉴定的过程进行监督,政府将根据鉴定组织的评价结果作为对高校学位审批、经费拨付的依据。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研究论文

如何管理和培养大学生村干部,按现在的体制,属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的职责之一。 目前,全国各地的省、市、县委组织部门都相继出台了相关规定,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和完整配套的工作规划,基层党委和党组织也都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执行和贯彻落实。省市级党委组织部还普遍组织过专题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在这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熟。具体和详细内容省市级组织部门网站上均可查阅。

对“大学生当村官”的思考一、事件回放大学生村官计划自1999年在海南省局部试点实施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在我国不少地区广泛试行。北京、陕西、河南、浙江、四川等地纷纷出台政策,以一定的优惠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希望以此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并能提升“村官”的素质,提高农村治理水平。2005年北京市宣布计划于2006年招聘大学生“村官”,立即受到了北京高校学子的热烈追捧,选拔出的2000名大学生“村官”奔赴北京京郊农村建设一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然而,计划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了很多问题。吴天是北京首届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两个月期间,他就一直觉得缺少认同感,在彻底感到失望后,最终递交了辞职报告。海南省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进行到第7个年头,选拔计划工作也渐趋停滞,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及锻炼期满后的使用,成为当前有关部门面临的最大问题。二、政府措施当前,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启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国家将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招募工作,并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费用由地方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和中央财政予以支持。《通知》强调,各地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创造就业条件,鼓励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扎根基层。对于服务期满的学生,各地政府在贷款、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评定中高级职称等方面应给予优先照顾。地方上如北京市已出台了七项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当“村官”。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第一年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以后逐年递增,并按照有关政策由政府为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被聘“大学生村官”在三年期满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续聘。非北京生源北京高校毕业生,聘用两年连续考核合格的,档案和户口可转至工作区县人才服务机构集体户。另外,被聘学生在校期间已经通过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的合格证书,有效期可延长至其三年合同期满后的六个月。三、相关评论评论之一:“大学生村官”应为理性下的选择。在当前严酷就业环境下,大学生村官似乎已成为学生的现实选择。这种选择也许是出于充满激情的冲动,但更多的只是权宜之计,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的选择。相对优厚的待遇和一系列优惠政策使有限的职位成为“香饽饽”,各种专业的毕业生争相参与到竞争中去。然而,在真正投身农村之后,很多大学生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他们普遍认为农村工作中人际关系太复杂,在工作中提出的建议不能被接受,觉得自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当地文化水平的匮乏使他们颇感精神上的孤独。他们中很多人,在释放完激情后,带着所期望的优待政策重新踏上城市的旅途,寻找真正想要的生活。孙柏英教授认为,这些“大学生村官”们的迷茫,最主要的是价值判断上的问题。他们当中众多人的选择,并不是出自内心价值的驱动、不是出自对农村的热爱和责任,而是受到服务期满后能够享受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和诱惑。如果在最初选择时能理性一些,更多地注重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注重价值需求,而不是随波逐流、追名图利,或许能够避免不适和迷茫,对社会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评论之二:大学生村官遭遇身份之惑。作为一项新政策,“大学生村官”在法律层面与现实层面都遇到了困难。首先,在法律层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到农村当村官的大学生不是本村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不能担任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基于法律规定的这一限制,一般来说,这些大学生村官只在农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支部副书记尚可接受,但村委会“主任助理”一职则引起许多人质疑,因为村委会组织法没有这一职位的规定。根据依法自治原则,“主任助理”则名不正言不顺。其次,在现实层面,村民往往缺乏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在多数村民看来,大学生村官是“飞鸽牌”干部,“上任”时间较短,而且大多两三年就有可能离开,给予他们实权并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大学生服务农村多是以“助理”相待却并没有实权,每天的工作也就集中在为领导打打字、写写报告,教领导学会使用电脑,帮办公室整理整理文件、档案这样一些琐碎之事上。评论之三:“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决策之困。首先,缺乏对政策适用性的正确认识。“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的导向性政策,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慎重对待,并灵活制定相应的政策。能像北京郊区这样的优惠条件吸纳大学生当“村官”的地方很少,但一些地方政府却把它当作一种政绩工程,不顾自身条件是否适用,盲目实施,把大学生村官当摆设,不仅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而且由于承诺不能落实受到质疑。其次,决策方案不健全。大学生村官计划本来是让大学生做村官,但是在一些地方,大学生挂职还没有结束,领导却将其调到别的岗位。另外,一些政策制定者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期满后怎么安置的问题,制定出的方案没有可操作性和切实可行性。比如,一些地方规定选择“村官”的大学生可以转入公务员体制,但是该规定与最新的公务员法所规定和要求的公务员“凡进必考”原则相冲突。在公务员考试中,无法保证做过“村官”的大学生就一定能够通过。一旦大学生村官考不过,政府的“可以转入公务员”的承诺将得不到实现,这样一来,会严重的损害政府的威信和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严肃性。四、政策献言第一,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权利保障制度。要保证大学生村官职位的稳定,确保他们在挂职期间职位不会出现变更。通过继续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规范转移支付的程序,同时也需要完善各级政府按比例承担大学生村官工资福利的有关政策,提高大学生的物质待遇,政府也要制定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和任用机制。完善的选拔体制,要有合理化和科学化的选拔标准,不能带有歧视性要求,并要保障选拔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选拔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严肃、严格的选拔程序,选出真才实学的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以保证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加强选拔过程的透明度,向公民公开选拔流程、经过和结果,加强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另外,各级政府应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能只让大学生们停留在配角和附属地位,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第三,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后续政策。对大学生挂职期满后要有通盘考虑,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挫伤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北京市的经验值得借鉴。北京市规定3年合同期满后,如果工作需要,本人也愿意,可以续签合同,继续留在村里工作;如果本人希望到其他地方发展,也可以自愿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第四,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任用的监督评价。一是分期评估,循序渐进。大学生融入到基层实践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在其工作的适应前期、成熟中期及其发展后期进行相应的效绩评估监督。二是注重过程和成果的综合考评。一套完备的评估体系不仅只是重视其计划实施的结果,也包括在其具体工作过程中根据计划实施中存在的缺点或错误,适时改进,不断充实和完善。因此,“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各地实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根据各自实施的情况,对原有的政策措施作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三是政策透明,群众监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应从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积极倾听和采纳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坚持以群众的监督评估为客观标准,实现政策的透明化、公开化和科学化。第五,在推行大学生村官工作时,要给予学校、乡村一定自主权。农村有其特有的社情民意,做任何工作都要尊重农村实际,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前,首先应当考虑当地的生产现状、生产条件和财政状况,根据需求再作规划。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对统一的选人标准后,应将选择权力下放到学校、院系和乡镇、行政村,只有实现对接,才能盲目性,选择最合适的人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人才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能加速农村的各项改革。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就是一种有益的实践。一、大学生村官形成的社会背景“大学生村官”是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新兴一族,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 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3年,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在此政策的指导下,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有组织地输送大学毕业生投身广大农村。2007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2008年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1]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二、大学生村官形成的原因分析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2~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40多万猛增到多万,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70% ~80%。“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不复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毕业生重新审视自己。2.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城市生活成本主要表现在住房、能源、交际应酬和日常生活品等消费,核心是住房消费。近年来,我国城市房价逐年增长,尽管2008年以来城市房价有所回落,但许多城市的房价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煤气、天然气和汽油等能源消费水平也居高不下。城市物价普遍高于农村,所以在城市的交际应酬费用远高于农村,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又是中低收入者,致使许多大学毕业生无力承受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3.大学毕业生具有强烈的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从人的需要层次看,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个体追求成长与发展、发挥自我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并造福于人类社会的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希望证明自我,渴望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愿意为有价值的事业做出贡献。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比较强烈,他们普遍胸怀大志,志存高远,渴望建功立业。一旦机会来临,他们就会展现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4.国家惠农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以来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重大举措,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近年来农村形势持续好转、农民增收幅度有所回升,农业和农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为农村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也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5.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又需要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全国的文盲半文盲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0%,接受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只有村务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较低,现代意识、法制意识较为淡薄。[3]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中的“精英”、“能人”又大多外出务工,致使新农村建设遭遇高素质主体的缺失。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不但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而且也是把传统农民培育成新型农民的一条有效的现实途径。6.国家给予大学生村官优惠待遇和相关政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应聘到村任职,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和保障措施,如大学生村官享有的补贴、津贴并按月发放,参与养老社会保险、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在选调生招考、考研、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等。这些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应聘村官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吸引力。三、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需要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和推广,需要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因此,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农村传统观念的更新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落后的传统观念突出。诸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故土难离”的乡土观;“无商不奸”的商业观等。[4]这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如果长期滞留在人们的头脑里,必然形成一股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扭曲人的心理、扼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精神惰性。它不仅使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得以延续而且还直接造成落后贫穷的积累。二是对现代观念的无知和抵制。现代观念在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市场观念、竞争性、创新性、开放性等;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表现为开放、民主和科学。显然这些现代观念与愚昧落后的小农意识是水火不相容的。当人们长期难以突破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时,其结果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将陷入落后———更落后的怪圈。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快,掌握的新知识、新观念多他们到农村任职将会对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带来转变,将给农村输入现代化、科学化的思想,有利于农村传统观念的更新。2.有利于在农村传播和推广新技术、新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需要高素质、懂科学的带头人。[5]例如,高效、立体农业的实施,农产品深加工的推广,农村工业、商业的发展等。粮食的稳定增产、农民的稳定增收,根本改变农村贫穷面貌,都必须依靠有知识的引路人,而大学生村官恰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6]新型高素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脊梁和主体。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最重要的就是要造就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的培养,更离不开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与教育。3.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提高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在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村官整体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7]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充满活力,能在担任村官的实践中充分展示个人才能。大学生村官虽有在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经验和方法,但同时他们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想活跃、点子多。这与当前农村干部队伍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效应。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就任,有利于提高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四、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不足1.对农村政策法规不太熟悉农村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中央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体制、农村金融与财政体制、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等等。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农村政策法规课程,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关注农村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同时,他们参与农村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少。因此,他们对农村政策法规可能缺乏了解,不太熟悉,有的甚至一无所知。2.缺乏实践经验,容易意气用事多数大学生,特别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大学生,他们接触农村不多,农村较为复杂和艰苦的环境对大学生来讲是个严峻的考验。[9]农村工作的难度也是很多大学生想象不到的。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处理农村实际事务、解决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时往往显得能力和经验不足或方法不当。另外,大学生年轻气盛,还不够成熟稳重,遇事往往会意气用事。考虑问题时可能脱离乡情、村情。所以,他们在任职之初,容易出现彷徨、迷惑或无助的状态,进入角色慢,难以迅速开展有效的工作,这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其很难在村民和两委会面前迅速树立良好的村官形象。3.工作方式和方法难于被接受有些村民可能对大学生村官不太理解,心理上拒绝接受他们,认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导致在行为上排斥他们。另外,村委会成员一般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都较为丰富面对思维活跃、整体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可能妒贤嫉能,认为大学生村官是来和他们抢位夺权的,于是就不愿理解、信任和欣赏大学生村官,不愿授权,不愿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可能不会全力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甚至有可能排挤大学生村官。4.缺乏团队合力,作用可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都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或“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而不懈努力。但是,片面追求村村有大学生,缺乏对服务农村的大学生力量的整合,缺乏农村外部较高层次人才的导入机制使得大学生村官势单力薄,遇到成功时无人与他们分享;遭受挫折和困难时又无处倾诉、无人理解和无人援助。缺乏相应的较高层次的配备和整合,必然会挫伤大学生村官的激情和意志,并进一步阻碍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充分发挥。五、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实现途径1.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大学生村官制度在我国还是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政策和制度上的缺陷,农村整体环境还比较差因此,要落实好国家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吸引优秀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基层环境,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才能收到实效。一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合法利益。尽管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我国已经历了一个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但到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少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困惑将长期存在,各种保障和激励措施也难以到位,因此应加快相应立法进程。二是落实好各种优惠待遇和政策,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国家为激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已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待遇。各级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一定要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要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11]让他们能在农村安心工作和创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三是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为吸引优秀人才创造条件。农村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基层环境条件差,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村官长期服务于农村?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方面尊重大学生村官的意愿,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在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放手让他们充当骨干,为他们早日成才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多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2.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适应基层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基层服务意识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人才。农业是实践性强的产业,因此,需要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开拓创新,运用理论指导农业生产,在生产中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在农村管理中不断改善、打破传统农业的陋习找到新农村建设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而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二是培养大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因此,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应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适用性等特点,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三是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奉献精神。当前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面貌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不能适应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没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农村无论从工作条件,还是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对大学生都是一个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学会与农民打交道,学会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更要有用自己的智慧献身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四是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长期服务基层的意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服务基层。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村官到基层服务的氛围;另一方面大力宣传大学生在农村自主创业成功者的事迹和经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贡献社会。3.大学生村官要以积极的心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是大学生村官要做好服务农村的思想准备。一方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农村没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多数地方还没有畅通的网络和交通等,所以大学村官要能够吃苦,能够忍受农村有限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有服务农村,献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把农村工作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事业,只有这样才会有充足的热情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再一方面要有耐心和恒心。农村基层问题多而琐碎,如果没有耐心和恒心,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只有非常理性地做出当村官的选择,才能够当好村官。二是大学生村官要摆正心态,找准定位。摆正心态,找准定位是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后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一步。实践中,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时很多人都会感到迷茫,工作无从下手,无所事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与村干部和村民的接触之后,慢慢地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放平了心态,找准了定位,也就会唤起他们对农村工作的热爱,从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干出一番事业。三是大学生村官要积极了解并参与农村的各项事务。大学生村官需要充分了解农村的各项政策,充分了解农村的现状以及各种矛盾和问题,只有这样,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从容不迫。在政治方面,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在经济方面,干事创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寻找致富项目,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文化方面,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既尊重村民的习俗,又积极灌输健康、科学、先进的精神文化理念,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精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及思考自年我省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启动以来,已有近万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被选聘到我省各行政村、社区任职,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该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锻炼高校毕业生自身能力,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同时对完善基层组织形式,储备年轻干部,带领农民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就大学生担任村官这一现象,社会上的评论优劣不等。要分析“大学生村官”这一现象,首先我们就需要了解这一现象的相关背景及其现状。 一、“大学生村官”的现实需求和政策支持当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为什么大学生甘于放弃大城市而深入到农村基层呢?是理想抱负还是生存需要?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农村精英流失形成的“剪刀差”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大学生村官”出现的现实需求。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高校的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市场,这就必然导致职业岗位的供不应求,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底,教育部在连续多年作出“就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后,再次发出了“2009年更严峻”的重要提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9年《经济蓝皮书》中称,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而在4年前,这一数据只有338万。而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面对大批的失业高校大学生,势必是一种浪费,到农村中去担任村官,既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才能发挥的途径。另一方面,与就业压力相对的是农村精英匮乏的现状。就农村本身现状来看,长期的人才外流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匮乏,素质有待提高,在很多方面诸如教育、医疗卫生及农业技术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另外,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村干部的作用极为重要。而当前,我国农村中普遍存在着村干部学历浅、年龄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的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胆识的人才进入农村,填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人才洼地。大学生具有的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热情活力、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特点,对于完善基层组织形式,无疑是合适的人选。有调查表明,超过57%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就业压力下的选择,17%的人把农村当作磨练自己的舞台,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扎根农村的有24%。这也说明了大学生选择当村官既是就业选择也被当成了实现个人理想的有效途径。(二)现实照映下的国家政策支持为大学生深入农村当村官提供了积极政策导向。从国家层面讲,面对大学生相对过剩,就业形势严峻和农村人才短缺制约“三农”发展这一矛盾的碰撞,必然促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大政方针,用行政、财政的手段,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引导大学生轮流下乡到基层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难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存在的人才不足问题。“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则作为政府“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政策框架内继“西部志愿者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后的又一重要就业内容应运而生并随着国家、省市相关促进计划和优惠政策出台不断完善。二、“大学生村官”现状(一)基本情况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已达13万人以上,分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80%的县与县级市。北京市实现了村村两名大学生村官,成都地区正在实施一村两名大学生计划。以我区为例,我区共有行政村(社区)301个,自2007年以来东坡区共选聘112名村官,截止2009年7月份,除辞聘人员外,现有89人在职,离“一村一大”的目标还有差距。目前我区在职的“大学生村官”中党员34名,大学生所学专业主要涉及的学科有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文学等分别占总数的11%、21%、15%、11%、11%、12%,涉及经济、医学、农学专业只占总数的19%。大学本科学历48名,专科学历40名,研究生学历1名。这些“大学生村官”们主要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支部副书记,其职责主要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有关安排部署;参与组织实施当地新农村建设有关任务;协助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等工作;负责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参与讨论村组织重大事务;参与村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二)“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以东坡区为例,全区现有村(社区)干部1118名,中专、高中以下994人,大专以上学历124人,仅占总数的11%;40岁以下村干部仅有240余人,约占总数的22%。所以全区村(社区)干部中存在着年龄结构老化、科学文化水平和法律政策水平偏低、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不足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转移向城市,留在农村的青壮年越来越少,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有计划地将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农村基层组织,克服大学生在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经验和方法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他们文化水平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更深刻的优势,对改善农村干部整体活力, 提高村干部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使村级领导班子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所起作用显而易见,2、有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向往城市成为农村的一种普遍社会心理。我区农村中大多数的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而农村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又不愿回去。由此出现了人才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几乎成为人才“洼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成为必要之举。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 能给农村带来先进的农业科技;通过引进新的农业产品, 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寻找到最新最快的农业行情, 指导农民的种植;另外大学生们身处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 长期受到市场氛围的熏陶, 加上在学校中学到的经营知识, 能指导农民对农产品的营销,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3、有利于锻炼大学生才干,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的情况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如上级要征用农民的土地, 农民又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自然会有矛盾;还有农村计划生育问题、宅基地问题、邻里纠纷等等,可谓千头万绪。要处理好这些矛盾, 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因此, 从长远来说,“大学生村官”的经历,对学生自身既是一种锤炼, 也能为其以后的发展积累经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三)“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大学生村官”现已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自身也面临诸多的困境。1、“大学生村官”面临身份与法律冲突的困境。大学生担任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一般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还有一些地方把招聘的“大学生村官”确定为村民委员会干部候选人或直接任命为村干部,这与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规定相悖,使得“大学生村官”在法律上处于“非官、非农”的尴尬处境,既不属于乡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大多又不是村委会成员。这模糊的角色困境,非常不利于“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这也是当前制约“大学生村官”计划推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2、“大学生村官”面临专业和自身能力与农村真正需要的人才不相适应的困境。以我区为例,89名在职村官中,农学专业的仅有6人,经济学专业仅4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拥有大学生的光环,但较为缺乏农村工作的专业知识、实践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所以不能很快与农民沟通和建立感情。农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有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村民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发展经济,五分之二的人认为要搞好学校教育,三分之一的人的认为要提高科技水平。然而,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二大学生村干部认为组织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气氛、协助村组完成乡镇交办任务是重要的工作,有些甚至就是被安排在乡镇政府完全在村上工作,这与农民群众的要求并不一致。3、“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出路困境。从目前各地所出台的倾斜政策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无疑扮演着一个应急或缓冲的政策角色。《四川省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规定从2010起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公开招考工作人员应向服务期满村官倾斜;符合选调条件的村官可按程序纳入选调生选拔范围。但就当前实际,这无疑加剧了进行中的行政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对于优惠政策的另一重要砝码“研究生考试加分”,即使如愿考上研究生,也无非是再次回到了面临两三年后毕业就业困境的怪圈中去,情况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4、“大学生村官”面临工作难有作为困境。农村需要的是真正愿意扎根的干部,农民渴望的是真心带领他们致富的领头人,对于“见多识广”的农村干部和村民们来说,早已对驻村、驻队、挂职等概念司空见惯。而“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的模糊身份,使得这些涉世不深,经验不足的 “大学生村官”们,因法律或当地的规定,始终难以进入村里的决策层,只能干些辅助工作,没有决策权,大事干不成。另有一部分人更是将 “大学生村官”作为目前严峻就业形势下等待考录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一个主要的职业跳板,很难安下心来,扎根基层服务三农。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经常被乡镇政府以各种各样的名义从村里“借调”出去,有人甚至一年到头都在乡镇政府的办公室,更谈不上为村里发展有什么作为了。三、“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大学生村官制度”有其优越性,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的同时,对大学生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事物的两面性也决定了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举措。如日前,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十二部委就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意见》规定对“大学生村官”聘期内的工作和生活补贴、社会保险、正常流动等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明确,将更有利于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发挥更大作用。为保证“大学生村官”这一制度的设计初衷的得以落实,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建议和思考:1、加强制度建设。一是探索将“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职业进行定位,实行政府“雇员制”,这样做既可以让“大学生村官”成为一种职业选择,又可以为我国政府机关大范围推行“雇员制”提供经验。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城乡差别还会长期存在,城乡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村官”有了更好的出路而离开农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在对“大学生村官”实行“雇员制”的基础上,有必要要采用动态管理办法,以使农村成为“铁打的营盘”,而使下乡的大学生成为“流水的兵”。二是完善“大学生村官”培训、考核等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责权关系。一方面政府必须着手参与、制定、落实具体的政策和优惠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扎根基层。同时,对于到任的“大学生村官”,应当组织进行岗前培训、适应性培训、专业业务培训等,以达到在弥补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基础上提高其服务的能力,同时严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各项优惠政策的兑现紧密结合执行,建立健全淘汰机制。三是加强培养,加快选拔使用,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干部培养链上的重要源头,给“大学生村官”们以稳定的未来预期。比如说: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立志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进行重点培养,按程序选任为村两委负责人;对于特别优秀人员,优先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选,探索在几年内争取每个乡镇至少配备一名具有“村官”经历的大学生;规定今后市、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补充人员时,除特殊岗位外,主要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考录,其比例不低于50%并可逐年提高。2、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自主创业。政府应推出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及其他有关方面,建立科技、法律、投资等方面的数据库、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在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并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进行必要的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拓展渠道。3、“大学生村官”应转变观念,锻炼自身,提升才干。就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担任好村官这一职务,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农村的能力,这不只是专业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在到农村工作后,树立一种村民意识,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作为农村的一员,融入农村生活;其次,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安心工作,不断提高自己,服务“三农”,不让农村失望;再次,还需摆正一种心态,转变择业观念,敢于挑战世俗的眼光,认识到工作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关键是要适合自己。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深知民间现状,更应当响应“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号召,回到农村,运用自己的所学,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去。

  • 索引序列
  • 研究生培养质量运行机制论文
  •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论文
  • 研究生学科建设质量培养论文
  • 如何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论文
  •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