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论文么,我能帮你写一份的,绝对能过的
1、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研究2、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3、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4、JIT在我国企业的运用5、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6、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7、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8、关于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9、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10、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现状与对策11、企业经营中的信用建设研究;1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研究;13、中国企业实施营销战略的现实意义研究;14、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15、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研究;16、企业电子化与商务整合策略研究;17、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化企业中的应用研究;18、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研究;19、我国社区零售商业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策略研究;20、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都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2. 财务决策支援系统研究
3. 财务预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4. 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研究
5. 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6.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7. 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控制问题研究
8.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
9.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研究
10. 经营者薪酬研究
11. 论财务风险
12. 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13. 论财务制度的改革
14. 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
15. 论理财环境
16. 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
17. 论企业财务机制
18.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
19.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2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财观念
21. 论债务重整
22. 论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23. 企业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研究
2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研究
25.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
26. 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27. 企业集团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28.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
29. 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研究
30. 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31. 企业清算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32.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
33.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
34. 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研究
35. 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36.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
37. 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探讨
38. 网路财务研究
39. 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40. 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问题研究
41.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研究
42. 资源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由现有企业筹集资金并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无论项目建成之前或之后,都不出现新的独立法人。贷款和其他债务资金实际上是用于项目投资,但是债务方是公司而不是项目,整个公司的现金流量和资产都可用于偿还债务、提供担保;也就是说债权人对债务有完全的追索权,即使项目失败也必须由公司还贷,因而贷款的风险程度相对较低。现学术堂归纳整理好了15个关于中小企业融资论文题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 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2、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基于台湾经验和启示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4、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5、 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新思路——从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角度6、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研究7、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及对策8、 《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创新实践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影响研究9、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分析10、 绿色金融、公司治理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11、 新常态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融资方式研究1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13、 剖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题14、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及创新运营模式分析15、 基于金融错配框架下山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研究
看过许多同学的论文以后,发现有以下几点硕士论文常见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一下:1. 摘要是研究背景的缩减有些同学撰写论文的时候,常常会把研究背景进行总结概括当做摘要。这里应当注意的是,研究背景的作用是通过相关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介绍引出本次研究的核心问题,而摘要则是一篇论文内容的浓缩展现,导师通常阅读摘要后会对全文内容深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判断。2. 研究意义空泛无内容研究意义的论述需要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理论意义,需要阐述专业学科和具体理论角度的拓展意义;二是实践意义,就要从当前项目的改进方向,以及项目在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展开说明。3. 文献综述混乱无逻辑常见的文献综述问题在于,仅仅罗列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缺乏相应的分类说明或者分析评价。文献综述要为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做一定指导,所以论述时需要依照历史发展顺序撰写,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展示,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新方向启示,从而建立与本文研究内容的关联度。4. 发现问题-产生原因-对策建议不对应许多管理类硕士论文中通常会有问题探究、原因分析、对策建议的章节,但具体写作过程中这些章节往往存在前后不对应、思路混淆等问题。撰写具体内容时,首先要做到全面性,即产生的原因要针对存在问题一一解析,对策建议需要涵盖前文的所有问题。其次要做到系统性,对策建议部分通常内容更为丰富,需要重新进行组织安排,使其具有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最后是提高可行性,好的对策建议需要站在实际操作的角度上思考,如何保障项目顺利落地,逐一击破可能的阻碍。5. 内容缺乏数据、图表支撑这里根据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具体来看,如果论文采用了量化分析的方法,则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有时候,设计一套合理的问卷调查,并针对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图表化分析,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6. 结论与摘要内容类似结论作为一篇论文的结尾,需要重点写出本次研究重点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相应的原理和规律是什么,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对策分别是什么,对比以往研究成果的改进方面是什么,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价值呈现,以及对接下来可深入研究方向的展望。7. 参考文献过于随意参考文献是一篇论文内容的“地基”,有时候大概浏览参考文献目录就能知道论文的时效性。因此,这一章节的内容需要紧密结合论文观点,尽可能多从核心期刊、行业内专业网站、社科院网站、国外专业学术网站等搜索文献,同时还要注意文献需要保证近5年时段内,以免过时。最后需要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问题,[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此处采用英文输入法的标点符号。
学位论文设计包括选题、研究、撰写等阶段。一篇结构完整的学位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各部分的行文规范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梳理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失范问题并提出建议,有助于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行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常见失范问题 近年来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从选题到撰写的所有环节均存在失范问题,严重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一)选题常见失范问题 选题范围过大,缺乏针对性。确定论文选题、拟定标题是撰写论文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研究生往往容易陷入选题研究范围过大、涉及面广、难以驾驭的误区。在研究生的论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研究主题包含多个研究问题的现象,导致对多个问题的研究广而不精、空洞无物、有叙无论。 对开展研究的可行性考虑不充分,致使行文困难。确定研究问题是问题意识形成的起点,这对于论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常常遇到行文不畅的问题,是因为之前没有充分考虑选题的可行性,没能准确评估自身的研究能力。资料搜集困难、人力物力不足或其他物质条件欠缺,会导致研究工作无法展开,难以行文。 选题陈旧,未找出独特视角。论文选题的切入点是从新颖独特的视角观察某种现象,并能从现象中提炼出科学命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创新,或者提出新观点,或者更正前说之误,或者完善前说不足等,从而体现学术研究的价值。研究生容易忽视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现象的特质,难以把握学术研究的关注点,导致选题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性。 (二)标题常见失范问题 论文标题空泛、笼统,深层信息表述模糊。标题空而大直接表现为题目所表述的研究问题过于宽泛、研究对象不明确,未表达出论文的核心观点或概念等深层信息。研究生缺乏问题意识,难以深入把握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再加上文献阅读工作不到位,都会导致确定研究方向和拟定论文题目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空想性。 题文不符,行文内容与题目的对应性不强。题文不符是常见的失范问题,行文内容偏离题目所涵盖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核心关键词不能精准概括文章的主要论点和论题。无论是论文主要内容偏离拟定题目还是题目未能准确概述论文核心内容,都属于精准度偏差。 语言文字运用不当。标题是论文的文眼,非常重要。题目要在初次拟定之后多次精修,尤其是语言文字的表述应恰当、规范。研究生论文标题中经常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形,所用词汇过于笼统、泛指性较强,存在语病,容易引起歧义。 (三)关键词常见失范问题 揭示信息不全,遗漏重要词汇。关键词一般来源于题目的拆分和原文中其他具有关键信息的词汇。研究生学位论文通常存在关键词的选取随意性大、关键信息词汇不足、遗漏重要观点词汇等问题。由于论文题目有字数限制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原文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及主要方法等并不能全部体现在标题中,仅仅通过拆分题目提取的关键词难免存在随意大、遗漏关键信息点等问题。 选用过多无意义词汇。常见误区之一是将外延意义范围较大的泛意词作为关键词,此类词汇并不能揭示与文献有关的价值信息,在说明文献主旨内容上无任何作用且不具备检索意义。选取过多的无意义词汇,会减弱关键词的检索作用,降低文献检索的准确率。 对词性的把握不准确。学术论文中的关键词一般为3~8个,词性是名词,主要是合成词或专业术语。研究生常常将补充解释类的动词和形容词误选为关键词,选取的词数量过多或过少,导致关键词所涵盖的原文信息不全面、关键性的信息词汇缺失、文献检索的难度增加等问题。 (四)引言常见失范问题 引言与摘要、文献综述混淆。引言对全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由于对引言、摘要、文献综述的具体内涵认识不足,研究生在引言写作中常将三者混淆、内容重复。应从引言与摘要、文献综述论述内容的区别上把握引言的写作技巧。引言是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研究过程、方法、成果的全面介绍,其内容论述比摘要更详细,但在文献总结梳理方面不及文献综述详尽。 论述内容衔接不畅,缺乏逻辑性。由于尚未厘清研究主题与文献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加上写作能力薄弱、写作技巧欠缺,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常表现出语言逻辑不通、内容衔接不畅等问题,尤其是在引言部分,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拟研究的主题论述等内容衔接不当,缺少内在联系。 (五)文献综述常见失范问题 资料搜集范围狭窄,遗漏代表性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建立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文献资料的数量及质量直接决定了文献综述的质量。搜索范围狭窄、文献类型不全、数量不足、优质文献少等,会导致对研究观点的阐述不够全面等问题。研究生未真正把握文献检索方法,在文献检索时只将主题作为关键词直接检索,不注重转换关键词或关键词近位词,不能熟练运用逻辑符等。 “有述无评”,简单列举材料 文献综述是“述”“评”“创”的结合,是在对文献梳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评述的研究活动。机械地罗列材料,片面堆砌文献的主要观点,没有对文献主要内容进行综合性评述是文献综述存在的最普遍的失范问题。研究者常常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文献阅读工作流于表面形式,仅进行文字的简单铺陈,缺乏必要的思考和归纳总结,导致文献综述有形式而无意义。这种形式的观点汇总缺少对文章全面理解、融会贯通的评述部分,“有述无评”的文献综述只能称为形式上的文献综述,并没有算清“学术账”。 缺少必要逻辑,文献回顾缺乏系统性 研究生未对数量庞大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性分类、整理,难以准确把握不同阶段文献研究的内在关联,没有深度探究文献内容和结构框架背后的逻辑层次,将不同研究阶段、类型及层次的研究成果混杂起来,导致文献综述内容缺乏条理性和内在联系。此类文献综述缺少串联不同阶段研究成果的逻辑主线,层次不清,研究观点易出现断层。同时,文献回顾缺乏系统性,可能导致现有研究的历史演进过程展现不完整、遗漏重要研究成果、前后的观点脱节等。 语言文字运用宽泛,言之无物 只有详尽阐述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才能真正展示文献综述在梳理研究成果、理清研究进程、探究研究起源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生的文献综述用词宽泛、空洞,常常运用涉及范围大、内容空泛的词汇。例如,在阐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及不足时经常使用“里程碑式意义”“不全面”等空泛的词汇,并未表达出实质性内容,也未触及现有研究深层次的学术价值和不足之处。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一)选题的写作规范 多阅读,善观察,勤思考,培养问题意识 选题来源于文献阅读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确定选题首先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够基于现实中的问题,提炼出合适的研究主题开展学术研究。研究者要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思考的过程是将客观现象上升为研究问题、提炼研究方向的过程,也是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的过程。研究生要有意识地探索培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等阅读技巧,同时提高将所观察到的现象有效地与自身知识结构相结合的能力,逐步形成问题意识。 根据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全面衡量,综合考虑 确定选题要全面考虑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主观层面要考虑自身能力的大小、知识储备水平、兴趣爱好、技能特长等方面,客观层面要全面衡量研究地点是否具备可行性、人力物力是否具备支撑条件、数据资料的搜集是否具有完备性。论文写作并非一日之事,需要充足的时间广泛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全面了解选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在自身实际能力的基础上衡量实施研究的可行性,综合考虑研究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小题大做”“以小见大” 论文选题要“小题大做”,寻求新颖独特的切入视角,对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研究。论文选题讲求“以小见大”,以某个切入点为突破口,深入剖析问题原委,深度挖掘问题本质,以一个小问题展示社会大现象。涉及范围小的选题,便于集中研究一个或几个问题,深入透彻地把握问题。 (二)标题的写作规范 标题应鲜明,具有高度概括性和表意的准确性,规范表达出论文的核心。标题的内涵要素主要包括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主要观点和研究主题。拟定标题要用简洁、凝练的文字,内涵要素要在标题中展现出来。规范的论文题目宜以研究对象或核心议题做主语,标题长度一般不超过二十个字,要求清晰表达研究学科、方法和视角,语言表述要求简洁凝练。将提炼出的核心关键词用于论文标题,可以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 论文标题的拟定需要“内外兼施”:对内要结合文章主题框架和关键词,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激励自己进行头脑风暴,在日常学习中积累资料,深入思考,反复推敲;对外要积极交流,听取他人的意见,向优秀学者学习,获得灵感。 (三)关键词的写作规范 关键词是以词汇揭示论文的核心内容,是读者获取文章信息的途径之一,也是读者查阅文献的选择依据,还是其他研究者选择是否阅读文献的判断标准。因此,应选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作为关键词,具体办法如下:提炼标题中的核心词汇;从摘要中选取适当词汇;从原文论述中选取关键词。要注意总结和提炼题目、摘要及正文中的关键性专业词汇,从中选取关键词,可以增强关键词的检索功能和参考作用。 要控制数量,注意层次性。关键词的作用之一是反映论文主题,它是对原文内容的高度精炼,一般选取3~5个具备检索意义的合成词或专业词汇即可。在选取关键词时要注意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按一定顺序排列,体现关键词之间的层次性和内在关联性,有条理地、清晰地展现全文主旨。 (四)引言的写作规范 引言为阐述论文主题、展现论文中心内容而服务,引言表述要具有层次性。引言部分包含研究背景或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结论、地位、作用、意义以及研究出发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等方面的内容。各部分内容要相互契合,表述要突出重点,按照某条逻辑主线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中发现研究的切入点,锁定研究主题,详细阐述研究思路及方法,并阐明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价值。 厘清引言定位,客观界定研究价值。引言与摘要、文献综述不同,它位于文章正文的开头,其作用在于从总体上对研究的来龙去脉加以阐释,通过对论文的总述引出接下来的分述,具有总揽全文的作用。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应该全面,并侧重于对研究成果、研究思路及方法的整理,合理界定自己的研究选题的价值。 (五)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 文献资料类型全面,注意数量和质量 研究者在检索文献时要尽量涉及期刊、经典著作、政策文件等类型,并适当选取英文文献资料,以免遗漏重要文献资料。尤其是社科类研究论文的综述,要善于运用国家及各地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资料,为论文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阅读数量一般在100~150篇,以相关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上的文章为主,还要检索与研究主题有关的经典文献和该领域的知名学者的著作。 基于一定逻辑主线系统梳理文献 文献综述是对既有研究成果的回顾,目的是了解研究进程,梳理不同研究文献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要避免以论文主题为主线撰写“主题编织式”的文献综述,而应以研究问题为主线串联不同文献,揭示不同文献间的逻辑关联性,从不同角度阐释某一研究问题,这就是“问题先导式”文献综述。可以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主体为逻辑线索,全面阐述该研究主题的文献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研究程度如何、哪些方面有待考察等。 “综”“评述”相结合,避免“流水账”式综述 文献综述是“综”和“评述”的结合,研究者以一定逻辑主线系统阐述相关文献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文献综述中,要区分作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全面归纳作者的观点,并对作者观点加以评析。文献中的研究观点是研究生论述的对象和对自己某些观点进行论证的依据,因此,在综合阐述文章观点的基础上对文献观点进行评析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文献研究都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科学的结论,可以在文献综述中对研究进行批判,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可作为创新研究的切入点。研究生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原文,既包括对文章观点的归纳,也包含自己对文中观点的评述和对研究不足之处的批判。 语言表达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论文写作讲求有理有据,严谨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之一。文献综述的语言表达更要精确、严谨,避免用空洞、宽泛的词语。比如,阐述某一学术研究选题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时,应论证研究具体在哪些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是否具有特定的意义。在文献综述中也可以运用客观数据展示研究成果或研究的具体进度。在数据的支撑下再对现有研究的程度做出评判和结论,可以弥补文献综述中语言文字空泛、缺少依据的不足。 三、结语 总体来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常见的失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选题范围过大、可行性不足、选题过时、对自身的研究能力评估不足;题目空大、题文不符及用词不当;摘要中的语言啰嗦、堆砌文章标题或论点、内容论述结构不完整且缺乏关联性等;关键词漏选、选用无意义的词、对数量和词性把握不准;引言中的内容混淆、夸大自身研究的价值、内容衔接不畅;文献综述所需的资料收集范围狭窄、简单罗列材料内容、论述缺乏逻辑性、语言文字空泛。研究生在思想上必须重视起来,根据自身情况,除了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广泛的阅读,还必须加强论文写作知识的学习,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最终撰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研究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大凡文章:浅入浅出者庸,浅入深出者无,深入深出者难,深入浅出者更难。行文的生动性不是简单的写作问题,其本质上还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把握问题的准确性、剖析问题的深刻性和积累知识的广博性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底蕴。在这个基础上 ,再加上作者的天赋灵性 、 文字功夫和灵感的捕捉与巧妙的 发挥 .说到底 ,还是作者的整个人格,素质与修养 .
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
1、综述多,分析少:长篇累渎的综述前人的思想观点,而缺乏逻辑和实证的分析研究,论文缺少自己的分析研究;
2、观点多,观察少:缺乏必要的观察实验,而凭空提出很多所谓的新思想新观点,其实大多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3、发明多发现少,想象多经验少:发明了许多新的概念,而缺乏事实的支持,观察现象、收集事实才是真正的发现,许多理论是缺乏经验的想象,处于空想阶段;4、外来多本土少,复制多独创少:以为国外的东西一定是先进的,多数文字是原文的.翻译或复制,缺乏对本土问题的真正了解和认识;5、结果多,过程少:没有必要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关键环节的介绍而得到结果;
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引言过于笼统:手头缺少有分量的文献,没有对同行工作的介绍,对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缺乏实质性的介绍和描述,起不到引言的作用;
2、方法过于笼统:缺乏对研究思路、方法和重要环节的清晰描述介绍,让人弄不清你的结果及结论是如何获得的;
3、缺少一手材料:许多论文缺乏第一手数据和结果,往往是别人工作的模仿,或得到与他人完全相同的结果;
4、混淆了结果、讨论和结论:不会结合讨论来解释研究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以结论代替讨论,忽视了解释实验结果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中国人自己论文引用率低
学术浮 躁 、功利性强:为晋升职称和学位答辩而撰写论文,论文本身就缺乏独创性和新的思想观点;
掩耳盗铃、抬高自己:有人认为引用他人的论文及思想观点,就影响到自己研究的独创性;
崇洋谜外、文人相轻:有人明明是引用国内甚至是本单位人的论文,却在参考文献中全是外文;自以为事和高人一等:不屑引用国内论文和他人的思想观点,其实是自己无知的表现;
境界低下、声誉不响:做科学技术研究境界较低,发现不了特别重要的问题;科学技术长期滞后,国际影响很小。
学术论文引用率低,就像粮食烂在仓库里没有发挥作用,就像树上长的叶子落叶后化为泥土,就像文物深埋于地下而不被人发现,是不能产生学术影响的。要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必须从提高学术论文的引用率入手。国际上有一个惯例,如果学术论文被他人引用1次,相当于有100名同等水平的人读过你的论文;国际论文在SCI期刊引用100次以上,即为可以获得国际大奖的学术论文;国内论文引用130篇次以上,即为获得国家大奖或院士的论文。提高论文的引用率,就是发表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成果,也是提高自己学术地位的重要举措。
会遇到理论方面的问题,或者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也会出现数据方面的问题,没有思路,会出现重复的情况,了解相关的教育背景,会遇到很多方面的问题。
酒店成本管理问题探析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酒店成本管理问题探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只有把科学的成本管理措施运用于实践,对现有的成本管理体系实施改革,才能促进我国酒店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酒店企业在成本管理观念及管理系统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今酒店业竞争日趋全球化的情况下,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对现有较落后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改进。本文在对我国酒店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酒店成本管理的具体建议。
第一部分:酒店成本管理概述。这一部分是论文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酒店成本主要是指酒店的运营成本,即酒店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成本,不包括前期的酒店建造成本和后期的酒店终结成本等成本。它不仅包括在酒店实体内部发生的成本,还包括上游成本和下游成本。
第二部分:我国酒店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酒店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为软化的“三化”现象,致使成本失控日益严重,成本水平高居不下,严重制约着企业效益的提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第一是管理责任不明确,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确立失误;第二是对成本管理对象与内容认识不清;第三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模式没有确立;第四是成本核算工作有待提高。
第三部分:我国酒店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分析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第一是企业管理者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第二是企业技术水平影响了成本降低;第三是缺乏成本约束和激励机制;第四是财务人员地位低,直接影响成本管理的成效。
第四部分:改进我国酒店成本管理的建议。这一部分是论文的重点,要提高我国酒店的管理水平,强化成本管理,就必须从抓酒店外部运营环境与强化内部管理等多方面一起着手。通过多管齐下,不断理顺酒店运行环境,提升管理水平。第一是采用先进技术,降低酒店企业经营成本;第二是人工成本管理与调动员工积极性并重;第三是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酒店采购成本;第四是全面引入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酒店;成本管理;方法;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独资旅游企业正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跨国经营和国际标准管理将全面参与中国酒店业的市场竞争,我国酒店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这将对中国酒店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促进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向国际标准靠拢。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酒店业只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降低成本,迅速实现低成本扩张,才是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酒店成本管理概述
(一)酒店成本
酒店成本主要是指酒店的运营成本,即酒店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成本,不包括前期的酒店建造成本和后期的酒店终结成本等成本。它不仅包括在酒店实体内部发生的成本,还包括上游成本和下游成本。酒店是个特殊的企业,其成本构成较为复杂。企业内部发生的成本就是酒店在直接为客人提供服务,包括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从酒店价值链角度来看,即价值活动中的基本活动所产生的成本。上、下游成本包括采购成本、技术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信息化成本等等。
(二)酒店成本管理
酒店成本管理,就是对酒店成本进行的管理。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成本管理不等同于单纯的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是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不停的降低、降低再降低。成本管理关注是企业整体的效益和长远的发展。
成本管理在本质上并不是关注成本本身,而是要注意识别那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成本管理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
其一、全局性。成本管理不仅关注部门成本,更关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长远效益,它实际上是一种价值管理,涉及到企业价值活动的任何方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产品成本进行管理。将成本管理定义为对产品成本的管理,缩小了成本管理的范围,限制了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也是对成本管理对象的片面理解。
其二、综合性。成本管理不仅关注财务信息,更需要利用非财务指标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其三、管理性。成本管理不仅是一项控制工作,更是一项管理工作,需要站在企业战略管理的层面进行操作。
(三)成本管理的一般原则
企业在构建成本管理体系和方法的时,为了发挥好成本管理的作用,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应遵守这样一些基本原则:及时性原则、节约性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互相协调原则。
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成本管理系统能及时反映成本管理过程中实际发生与管理标准之间的偏差,使之能及时消除偏差,恢复正常。当成本管理系统中出现偏差而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时,间隔越长,企业遭受的经济损失就越大。因此,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及时纠正偏差,以减少失控期间的损失。
节约性原则。实施成本管理一般会产生一些费用,如人员工资费、办公费等,这些费用一般称为管理成本。实施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在花费一定支出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大收益,如果管理成本超出管理收益,则该项管理活动是不可行的。实施成本管理一定要符合节约性原则。
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为调动企业内部各单位积极性,许多企业都在推行责任会计制度。在实施成本管理时,就要同企业所实行的.责任会计制度相结合,对于成本管理的结果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落实奖惩措施,才能促进成本管理和责任会计制度的加强,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
互相协调的原则。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会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每个职工。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仅靠成本管理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在实施成本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确保成本管理工作能实现目标。
二、我国酒店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酒店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为软化的“三化”现象,致使成本失控日益严重,成本水平高居不下,严重制约着企业效益的提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我国酒店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责任不明确,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确立失误
我有成品论文,但是没有这个题目的,至于怎么写,你看完一篇论文后就知道了
给你找个篇文献,你参考下吧我国经济型酒店问题与对策研究郑亚民(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 重庆 400060)摘 要: 经济型酒店已成为国内酒店业的热点, 酒店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在经济型酒店受到社会肯定的同时,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许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对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关键词:经济型 酒店 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中国酒店业正在进行着结构调整。经济型酒店大量涌现, 其发展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并对酒店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型酒店是以中低消费者为对象,以经济的价格、安全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和管理满足客人衣食住行的非豪华酒店。目前, 我国经济型酒店主要提供住宿服务,此外,也提供简单的餐饮、会议、娱乐等配套服务。1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 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迅猛、总量急剧壮大目前我国的经济型酒店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来看, 截止到2006 年,全国星级酒店饭店总数达13378 家[1],其中四五星级酒店近1700 家,占%。三星级以下酒店11600多家,占酒店总数的%。目前,我国社会旅馆约10万家。三星级以下酒店平均每家酒店按60 间客房、社会旅馆平均每家按40 间客房计算,全国经济型酒店客房数量约有近500万个。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数量是相当喜人,其完善了地方的接待设施,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并且,进一步对地方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国经济型酒店以单体形式经营为主,抗风险能力差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数量损然很大,但是连锁经营或集团化经营的经济型酒店数量却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以单体经营为主。在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经营比较成功的就只有“锦江之星”、“如家客栈”等。其所管理的经济型酒店数量占总数的不到1%。所以,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是以单体经营为主。并由此带来经营不规范、品牌意识差、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 外资经济型酒店大举进入由于我国经济以每年9 %左右的速度发展,中低档散客和旅游度假的增多,在国内经济型酒店迅猛发展之际,国外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开始大举在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强势布局。目前,在沿海和内地的各个大城市,国外品牌经济型酒店通过独资、联营、特许经营加盟等方式迅猛拓展市场,积极投入到经济型酒店市场。速8,计划15 年内在中国经营管理2000 家经济型酒店:宜必思(Ibis)计划2008年在中国开店50 家:洲际、万豪、美兴等也开始拓展经济型酒店市场。国外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依靠其在国际上成功的运作经验大举进入,势必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的重新洗牌。 内资经济型酒店是主体国外经济型酒店进入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虽然来势凶猛,但是我国经济型酒店还是以内资经济型酒店为绝对主体,占99%。由于我国经济型酒店数量庞大,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资经济型酒店占主体这种格局变化不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这并不表明内资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是成功的。所以,内资经济型酒店提升企业竞争力是目前应对竞争的必须选择。2 我国经济型酒店存在的问题 市场运作意识不强我国经济型酒店在发展过程中在发展过程中,相当部分是满足企事业单位自己接待任务,未走上市场企业经营之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传统高档酒店,经营手段也有很大的区别,套用高星级酒店管理和服务模式也是行不通,两者市场运作有很大的区别。所以, 经济型酒店没有市场运作机制,或者市场运作机制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市场竞争信息滞后、手法落后、市场拓展乏力, 应对竞争能力不强。 服务管理水平不高经济型酒店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其与高档酒店有很大的差异,很少有人关注研究,不具备现代企业经营思路等原因,固化型、先进型、适合型的经济型酒店服务和管理规范很不健全。直接表现为没有统一的操作流程、服务规范、管理标准。因此, 导致经营水平不高, 效益较差, 品牌知名度不高。 市场定位雷同经济型酒店没有根据自身的地段、产品特点、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研读自己的市场,所以导致很多经济型酒店都定位于中低档商务客人和旅游客人市场。定位雷同, 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千篇一律、服务和管理没有特色化。另外, 由于很多管理不规范的个体旅馆也纷纷打上经济型酒店的招牌,其脏、乱、差的形象也使人们对此市场有一定的误解。 品牌建设落后我国经济型酒店由于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产品特色化不够,所以品牌建设的速度滞后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速度。当然,我国的高星级酒店也存在这个问题。目前我国知名的经济型酒店例如如家客栈、锦江之星等也仅仅局限于区域影响力、相对于国际知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特别是品牌的市场美誉度建设更应该加强。3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策 强化市场运作意识,走企业化经营道路目前, 市场缺乏价位适中、服务规范、符合国际标准的经济性九点。经济型酒店在定位的时候,注重中低档消费层次的市场群体,尤其关注中低档商务客人、旅游团队、家庭出游、自费旅游者、学生群体等。根据自身条件,突出自己的特色产品,选定并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特色化市场定位, 拓展新型的经济型经营之路。例如, 汽车旅馆、商务旅馆、家庭旅馆、青年旅社等。另外、经济型酒店应该加强推进并建立经济型酒店现代企业制度, 在市场经济和管理、服务规范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 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水平经济型酒店要满足客人低价、卫生、舒适的要求,必须以热情、卫生、安全、快捷为服务特色、利用专业化的管理和规范,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首先,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保持运作的流畅、经济和客人的满意;其次, 建立规范的夜审制度。每天对酒店的当天营业状况进行夜审,实施专业专业夜审制度,保证随时校正酒店的经营管理活动;再次,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推行CDP(Career Develpement Path)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员工凝聚力。 打造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中国经济型酒店人员的素质比较低,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其已严重影响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发展经济连锁酒店, 必须有专业化、职业化的团队,经济型酒店,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 聚集、招募、培养、考核、使用、激励人才。培育人才、发现人才、鼓励保护人才应成为经济型酒店利润提升的重要途径。第一、加强系统培训, 改变观念、强化技能, 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推行一专多能制度, 真正做到一人多用、一人多岗,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人本管理,树立员工第一的思想。 加强管理,打造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应该走品牌发展道路,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内涵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第一、做品牌必须全方位的投入,靠长期的积累,不能靠几个策划就能够出品牌。第二、要脚踏实际,从质量抓起,不断创新, 才能锻造出市场竞争的利器——品牌。第三、保持和发扬酒店的独特魅力、创新服务理念,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提供家庭式的服务,帮助照看小孩和老人等。第四、整合各方资源,走集团化或连锁化发展道路,打造规模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把经济性酒店做快、做大、做强。发展经济型酒店,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中国酒店结构优化和提供品质的需求。必须抓住机遇,强化内部管理、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提升经济性酒店品质,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使经济型酒店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饭店集团化之感悟模式化发展第一,正是有了工业化的基础,才形成了饭店集团的模式化发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之所以15年以前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认识不到,就是因为那时候中国缺乏真正的工业化基础。现在不同了,我们已经总体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沿海发达地区基本到了工业化发展的后期。这次会议发的饭店集团名单,90%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为什么?不光是因为东部地区饭店多,更重要的是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了工业化的基础,这种工业化的基础就可以使饭店以工业化的方式进行模式复制;另一方面,后工业化的文化又形成了多样化的要求。下一步的发展过程很可能在这一点上会发生冲突,这种大规模的复制和扩张,或者一定规模的复制和扩张需要工业化的方式,可是文化的要求又是后工业化的文化,所以多样化的要求和模式化的发展本身有一致的一面,同时会形成相冲突的一面。这就是现在饭店最基本的标准化、规划化和个性化的冲突。这种冲突同样需要制度来解决。所以模式化发展是一个基本前提,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模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即要吸引外国管理公司的好的经验,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加以选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可以说这个竞争过程,也是一个并行不悖的发展过程。第二,下一步实体网络和电子网络的结合需要饭店集团加以高度的关注,需要倾斜。下一步的竞争集中点会集中在这些方面。为什么我先说饭店的传统定义和新型定义呢?这是集团化下一步的最重要的方面,也正是饭店集团目前的一个软肋。国外的大集团都有非常发达的客联网络,有非常先进的中央预订系统,正是这样一个系统构造了一个全球运行的产品体系和客联体系。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个,这需要培育,但更重要的是在发展实体网络的同时,把电子信息网络进一步的培育出来。第三,要研究这个过程中的分工体系问题。就目前来看,国内酒店分工体系大体已经形成。这个分工体系一方面是地域的分工,东部、中部、西部,高端饭店和高端客源集中在东部,中部次之,西部更次之。但也有特例,比如乌鲁木齐已经有8家五星饭店,广州培育了这么多年,才7家五星饭店。这样一个地域性的分工已经形成,从档次来说也是这样,基本上外资外管饭店占据高端市场,国内这一批集团大体上占据了中高端市场,其它的酒店是低端市场。这个分工体系也已经基本形成。现在需要研究的是,中国的酒店在国际上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分工体系,这是我们下一步必须瞄准的方向。客观的来看,尤其是从我们的基础和发展潜力来看,中国的酒店行业已经进入国际行列,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纳入国际分工体系,进一步要争取在国际分工体系里达到一个水平分工的局面。目前国内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从国际上来看,我们基本还在垂直分工体系的中间,进一步的发展,应该谋求高端位置,这也是我们饭店的优势所在。在酒店行业,我们应该有能力也有条件超越传统分工体系的局面,争取纳入国际的水平分工体系。中国目前的酒店价格和国际上相比,原来处在第三个层次,这两年稍好,尤其是去年,以上海为代表,已经进入国际组织价格的第二层,但是始终没有到第一层。第二层的概念就是在水平分工里还没有你,还是在接受垂直分工。如果我们的酒店价格能够与世界上的价格接轨,就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国际上的水平分工体系,这也使我们酒店行业有可能超越其它行业而进一步发展。5、模式创新我们要有百年心态,要沉稳,可是还要想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如果总是亦步亦趋,总是跟着人家走,那就意味着,我们永远处于第二流的位置。这里需要提出这个命题,我们酒店行业的一些赶超战略。赶超从规模上很容易做到,我们也已经达到了。从硬件上来说,我们现在大体上也已经达到了。这里赶超的核心就是创造自己新的模式,包括技术模式、管理模式和扩张模式。这是创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同样需要按照中国的国情来研究。有些东西已经有了萌芽,这些萌芽外国人看了可能会笑,他们觉得我们在开玩笑,但是中国把这事办出来了,只不过在办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模式创新应该百花齐放,你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完善,先办成,再办好。如果做事情总想着要做就做到最好,恐怕永远做不成。从现实操作的层面来看,先办成,再办好是一条更现实的路径。这是创新的要求,也会产生一系列其它的泛化。按照国际上的模式,我们现在做不到,有些东西可以直接引进,但是多数没有能力引进,也付不出这样高的成本。再这个过程之中,必须发展,需要在发展中扩充。所以,下一步会形成这样几个联盟方式,也可能是创新方式。第一类是系统的纵向联盟。比如铁道部、交通部,历史上就有这样的基础,而且现在大家都有了合作的愿望。原来在中央地方吃饭的时候,中央地方的冲突比较厉害,现在不同了,而且地方的割据也逐步减缓,这就为系统的纵向联盟,乃至资产性机构的直接构造创造了条件。第一步可能是联动结合。在中国,联盟是现在最可行的方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要弄出一些新的花样。但是这种以资产为纽带的方式需要大规模的资产背景,现在做不到,管理模式的扩充很多地方又看不上。国外的很多扩张模式在我们这儿都会形成,但是联盟很可能成为下一步的主流方式。第二类是市场营销联盟。这在国际上已经是很成熟的经验,都是市场营销的联盟。类似这样的联盟在国内已经产生,只不过需要进一步的培育。比如中国一流酒店组织,中国名酒店组织,有了十几年的历史,虽然没有看到特别突出的成效,但是至少在稳定的发展。类似的方式,这样的市场营销联盟还会进一步的培育,只要大家能找到共同的关注点,就能搞起来。第三类是产品体系的联盟。产品体系的联盟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会进一步扩充,尤其是所谓的经济型酒店,严格的说,这就是一个产品体系的联盟,而且不是联盟的方式,基本上是自我复制、自我扩张的方式,但最大的特点是产品体系。第四类是服务品牌联盟。近三年来,中国金钥匙组织搞了一个金钥匙酒店联盟,从零起步,短短的三年时间,现在已经有87家酒店加入,其中有7家是海外的酒店。它以服务品牌作为主题,形成一个联盟。我相信,下一步类似的模式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借助国际经验,借助国际模式,然后把它放大,再把它进一步提升,这样的事情在世界金钥匙组织也是一个创新。第五类是文化主题联盟。去年召开了主题酒店的研讨会,在这个会上我就感觉,大家有一种共同要求。现在的饭店最困难的是三不,不大不小、不三不四、不伦不类,这样的酒店在国内大约有四五千家,在市场上找不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如果通过文化主题构造一个主题酒店联盟,也可能成为中间难点的一个突破点或者切入点。当然,这只是举几个方面,如果再研究,可能还会形成其它的概念。总体来说,下一步饭店集团化的发展,模式创新是必然的。中国人别的不行,这方面的本事大,只要大家认同了,创新花样百出。花样百出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些乱,乱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对乱要重新认识,这是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我们的市场整治就是脏乱差,我多次谈到一个观点,脏和差必须治,一定程度的乱要容忍,没有一定程度的乱就没有人气,就没有发展、没有市场。脏乱差不能等同视之,说句老实话,乱才有机会。之所以多说几句,是因为下一步很可能在市场上,包括在舆论上会产生一个导向,大家都在研究模式的创新,然后大家就说,乱糟糟的不行,又得治理整顿。如果一个产业的发展老处在治理整顿的环境之中,这个产业绝不可能变强,在发育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所以,我们需要倡导这种模式的创新。6、海外扩张出境需求的膨胀,不仅是出境旅游,是总体的出境需求的膨胀,而且会继续膨胀。去年出境游2885万人,已经超过日本,这可以说是相当大的规模。现在海外接待体系已经形成,这个体系的主体就是海外的华人。比如,欧洲华人旅行界联合会,2500个企业,其中1500个旅行社,1000个小旅馆和招待所,接待的都是中国的团组。客观的说,这个接待体系已经形成,但只是在个体户的基础上做,严格的说,现在也是个体户的层次,所以欧洲能有2500个企业。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一定意义上就要走出去,就是国际模式的国际化。我们把国际模式引进来,消化了,现在用这个模式走出去,所以就需要发展跨国饭店集团。这条路日本已经走过了,我们完全可以走下来。日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1985年是高速成长时期,1985年以后,日本观光局提出海外旅行倍增计划,当时全世界旅游局为之轰动。他的目标是,从1985年的500万出境人数发展到1990年到1000万。现在看来是小菜一碟,我们已经翻了三倍,可是围绕着出境旅游倍增计划,企业出去了。比如,澳大利亚黄金海岸60%的房产日本人买走了,夏威夷70%的房产日本人买走了,他就形成一个独有的模式,日本人出国,坐日航飞机,住日本宾馆,坐日本的汽车,然后吃日本的饭菜,在当地就是看些景点、买点东西。这样一个体系自然形成了,而且企业家跟进速度极快,反应也极快。我们现在2885万人,应该说3000万人的规模还处在个体户的层次上,这怎么能行?所以,现在恰恰是国内一批大的饭店集团走出去的时候,能满足我们自己这点需求就够了。再进一步,因为是在国外的环境之中,我们会培育出一批国际化的人才。这样一个模式的形成才是中国饭店集团化的长远之路,而且现在条件已经成熟。不是说这个事等到十年之后再干,十年之后再干没有机会了,那时候机会是海外华人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从旅行社行业来说,海外一些大的华人旅行社已经基本垄断了这个市场,在酒店接待的体系上,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现在想进,进不来。这是一个机会,而且机会就在眼前,这样就势必使我们寻求从民族品牌到国际品牌的飞跃。大家唱民族品牌,我很赞成,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事需要淡化,跨国公司没有民族概念,只有总部概念。如果我们培育了自己的跨国饭店集团,将来这个饭店集团总部可能跑到欧洲去了,因为欧洲是我们出境游的大本营,或者那个总部跑到东南亚去了,这完全可能,但是资金、起源地、总部的运作核心在我们这儿。那时候这个酒店集团是谁的,只能从资本构成上来看,严格的说已经没有主权概念,跨国公司就是这样。哪一天我们不再唱民族了,我们的集团就真正成熟了。 © 本站律师申明:本文为 奄兮喱靳 与 最爱四川旅游网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 如该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管理员 UID219 帖子741 精华0 积分1141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204 小时 注册时间2007-7-3 最后登录2009-1-5 查看详细资料TOP 四川酒店宾馆住宿查询奄兮喱靳 版主帖子741 精华0 积分1141 点 金钱1470 RMB 威望0 点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9-11 11:00 只看该作者 7、行业格局的变化这样几个变化应该是看得到的,而且正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创造了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机遇。首先是住宿业大市场的格局形成,一万多家星级酒店,这个市场不足,5万个住宿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没有纳入,比如公寓、写字楼、度假村,各地的各种办事处。现在有多少驻京办事处,谁都说不清楚,但是每一个驻京办事处都是一个饭店,至少都是一个住宿单位。我们一定要从住宿业统一大市场这个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在这个大市场的格局之中,星级酒店始终处在大市场的领头位置,但是整个市场的变化,包括下一步集团化的发展,能不能在其它方面更多的形成一些机会。比如,金钥匙酒店联盟搞了三年,几个房地产老板就提出,能不能做一个金钥匙物业联盟,就是想借助这个概念来扩张。类似这些都是酒店品牌的衍生,衍生之后可能对饭店集团化产生更大的作用。现在有一个趋势,房地产老板正在进入酒店行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住宿业大市场格局形成的前提之下培育、研究我们的发展。这是一个总的格局,之下还有几个状况。一是星级饭店仍然保持主流地位,虽然大家也在讨论,各种花样百出,好像星级饭店越来越淡了。我不这么看,我觉得主流地位仍然会保持,因为它的主体概念包括社会化的影响已经形成。二是下一步发展,会形成所谓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限制两头,这两头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还会影响市场的总体格局,一个是功能型饭店的崛起,就是大家所说的经济型酒店。严格的说,我不赞成经济型酒店这个词,这个词太笼统,而且说来说去有点说乱,实际上是有限服务、主体功能,换一个词可能好些。这里确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定位的问题,因为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新的业态、新的经营形式会不断产生,首先需要把定位弄清楚。三是集团化的发展,这是大势,是主导,而且通过一步一步的发展,这个大势会真正成为潮流。如果做个预测,五年之内饭店集团和饭店管理公司所管的饭店能够占到全行业30%左右,达到这一步,就达到了一个相当好的状态,甚至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8、落实方向它不是落实方式。模式做特,文化做深,市场做透,产品做精,服务做细,品牌做响,企业做强,网络做大。如果能按照这八个方向做下来,我们的饭店集团一定会有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
1、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新颖性
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3、客观性
客观性主要是指要客观地把握自己写作毕业论文的能力。确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经验相适应,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性的估计。只要充分估计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可以很好的完成。
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靠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来个突飞猛进。所以选题时要量力而行,客观地分析和估计自己的能力。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论文题目存在的问题有很多种类,比方说题目太大,比方说题目不具备研究性,比方说题没有针对性之类的都是论文题目存在的问题。但各种问题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题目太大,比方说有些人拟题的时候动不动就以某个行业为题,这样的题目,十有八九是无法通过的,因为一旦要写某个行业,那么必须有海量的数据来支撑。
1、任务太重(轻)。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有一年的时间,如果连查找文献的半年算上应该说是一年半,不同于本科的毕业设计。既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又不能牵扯太多,做得太广。
2、选题太旧,不能代表本学科的现状或者与过往课题相似、重复太多。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虽然不一定有很大的创新,但不能总是纠缠于“传统”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要对本学科的现状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同时学生在参阅资料时,必须找准自己课题的位置,不能总是围着师兄师姐的内容转。
3、选题内容太简单,不能给研究生已足够的研究空间。有些课题的工作量很大,但是没有什么“研究”内容,这主要出现在“工程”性较强的学科和课题中。拧螺丝、打钻孔之类的很多,可是没有太多的学术内容,研究生不能在研究过程中发挥能力,找到切入点。
4、选题内容太难、太大。考虑到研究生的时间和水平(毕竟没有很多的研究和工程经验),有时一个课题贪大贪全。一个研究课题可以分解成几块可以单独进行的相对独立的子课题,可是有时项目分开就没有完整性,而且不大不全就没办法出实验结果,这会给后续工作带来麻烦。
5、研究方法不具体,什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等。或者把自己听说的十多种方法都写上。
6、有的人在开题报告里人云亦云地列了十几条研究意义和重要性,可问起来只说得上两三条;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就是没有认真调研、认真分析问题。创造性的工作源于创造性的问题,创造性的问题源于创造性的思考。最起码,要能在“主流”说的一条条的重要性里,找出自己觉得最重要的部分;
以上就是环球青藤小编关于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本平台哦!
企业诚信是指在市场活动中,企业秉承伦理道德、守法律义务、循市场规则,将诚实守信融入生产经营并在实践中并持续改善的过程。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诚信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民营企业诚信问题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期,民营企业诚信缺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诚信的概述,及目前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的现状及成因,从多方面制定民营企业诚信缺失的 措施 。这对目前民营业的诚信缺失问题的治理具有可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 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民营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甚嚣尘上,从奶粉到家具、从房产到家电,甚至是药品和食品……触目惊心的各种“质量门”事件的频频发生让我们对于产品质量的信任大打折扣,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衣食住行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环境的疑虑与忧虑,剥离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度。中国民营企业在创造骄人业绩的同时,有些民营企业也留下令人扼腕叹息的伤痛――诚信缺失。这不仅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民营企业中的严重失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1)民营企业与政府关系中的诚信缺失。
从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法规信用关系看,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借贷有着及其严格的制约,导致民营企业受到了非国民待遇,这是政府不信任民营企业,对其抱有戒心的表现。而同时,一些民营企业大肆进行偷税、漏税、走私、汇、取出口退税等违法行为,以及作假帐、提供虚假财务 报告 ,应付政府部门检查,进一步加深了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整体不信任感。
(2)民营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缺失。
许多民营企业对待消费者缺乏必要的诚信观念,不根据诚信准则行事,在经营活动中,坑蒙拐,尔虞我诈,甚至还违背诚信经营准则。他们只考虑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不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出现了种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
(3)民营企业相互间关系中的诚信缺失。
民营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首先是互相之间信用缺失的一种表现。包括假冒他人的 注册商标 ;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搞低价倾销等,不但伤害互相间关系,更导致广大消费者对民营企业整体的不信任。
(4)民营企业对员工的诚信缺失。
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民营企业用人往往受传统宗法影响深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总是按照亲疏远近而差别对待,“子承父业、任人唯亲”是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民营企业中,家族成员有着一种明显的优越感,而非家族成员即使非常努力也很难融入家族圈子、进入企业领导核心,不少优秀人才正是由于不能发挥才干拂袖而去。同时,民营企业普遍没有工会组织,劳资纠纷比其他企业增长快,使企业无法留住优秀的员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素质和数量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的明显缺陷是不言自明的。须知,不相信自己的员工,光靠狭隘的内部人才网,民营企业是永远不能成长壮大的。
笔者针对民营企业诚信缺失现象,提出了构建民营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 面相 结合的诚信机制,以此为策。
(1)加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完善政府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政府一方面要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者,保障诚信行为,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等信用制度,采取政府和行业管理的方式加强对征信行业的管理;同时政府还要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维护者,监督市场经济主体依法披露信息和使用信息。政府应与社会信用资讯中介机构合作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和企业信用信息网络,培育和推进中介机构的发展,并监督其披露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减少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中介组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暗箱”操作,鼓励和支持企业与消费者坚决不与上了非诚信网络档案的企业和经营者发生经济关系,让失信企业无处遁形,真正地实现政府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2)加强信用法制建设,建立民营企业权利保障和失信惩戒机制。
我国的信用法制建设是民营企业诚信机制建立的最重要的保障,也是市场经济有序前行的必备武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同时其也是法制经济,只有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才能对经济活动中的各个主体起到有效的他律作用,弥补道德约束有时不能及的缺陷。我国奉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司法原则,将之运用到信用法制建设中,就要求立法要完备,执法要严格。
(3)完善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建立民营企业诚信建设的基础。
民营企业中不少是合伙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家族企业。这种合伙制企业在法律上是无限责任制,每个合伙人的产权并不明确。每个合伙人都是所有者之一,也都是经营者之一,都要承担企业的全部风险。所以,当这种企业做大时,产权不明晰就必然引发两个问题,即利益冲突和决策冲突。许多民营家庭企业都是由于这种内部冲突而衰落的。因而,这种企业制度是不利于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面对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经营管理制度己经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要求,急切需要民营企业从传统企业模式走向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份制企业,明晰产权,以股份界定每个股东的权、责、利。
(4)增强信息对称性和透明度,建设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民营企业诚信机制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除了相应的法律措施和政府作为以外,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壮大也是非常重要的。信用中介机构是进行企业信用调查、征集、评价、担保、咨询等行为的公司。在我国只有把信用中介机构作为主体,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信用组织,才能建设对全社会成员有利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增强信息的对称性和透明度,约束民营企业的失信行为。
(5)以诚信作为 企业 文化 的核心,建设民营企业诚信文化。
对于民营企业来讲,企业文化的诚信内容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大多数民营企业中缺乏现代管理制度,人治大于法制。确定将健康、诚信深植于企业文化的根基中,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降低民营企业所有者经不住利益引诱做出失信行为的机率,为企业诚信经营、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浅议企业诚信经营
【摘要】 目前,企业信用严重缺失已成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障碍,究其原因是我国法制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失信成本的过低,征信成本偏高,加之某些地方保护土义的存在。如何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的努力,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不断改善社会诚信环境,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诚信经营; 信用体系; 失信惩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人们不愿看到的问题,毒大米、地沟油、毒胶囊等事件不断发生、逃避债务、做假账欺政府与投资者屡见不鲜,虚假 广告 、虚假信息满天飞。企业信用缺失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加大了社会运营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败坏了社会道德风尚,破坏了中国企业和国家的形象,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造成我国企业在当前经济生活中种种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欠佳、失信成本太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以盈利性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所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与信用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虽然在相关法律中有关于诚信守法及违法的相关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而且明显不能驾驭现在企业在信用问题上多变的情况。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可依的空白,给失信造假者留下了法律空子,也给执法造成困难,其次在执法的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或者判决结果执行力不强,都会失去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对失信者不能给于及时、严厉的打击,就是对守信者的惩罚,相关法律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太轻,失信成本过低,使企业受罚后仍有利可图,这就滋长了企业违法企图和愿望,使整个社会诚信体系扭曲。
(二)征信、信用监管制度及信用服务市场不健全
我国尚无一套完善的征信、信用监管体系及信用服务市场,具体是法律缺失、监管主体及职权混乱、监管内容和监管对象定位不清、主体权益保护不力、监管方式不完善,要想了解一个企业的信用状况,不是相当困难,就是成本过高。信息的不对等和不畅通,助长一些企业违规、违法的增长。
(三)政府行为导向及职能部门管理监管不力
政府行为导向。
在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现阶段,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手段与诚信状况,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企业诚信经营,以及整个社会诚信有直接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通过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能解决的问题都应交给市场或社会中介机构去解决,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当好裁判,监督、惩罚企业的违约、违法行为,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规范市场秩序,并创造良好的鼓励、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
政府职能部门无序管理、政出多门、政策打架,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扯皮、监管不力或监管有失公允;职能部门利益膨胀、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罚代管。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自己的政绩,有意偏袒本地企业,对制假造假,恶意欺消费者现象视而不见,甚至直接充当其保护伞。对失信行为的纵容,最深的危害是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使企业失信之风蔓延并危害全社会,这都会导致社会公众对社会发展的信心、信念缺失,瓦解人们对诚信的坚守。
二、政府、企业及社会应对措施
讲究信用是处理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严守信用是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政府、社会、企业如何构建一个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是当前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对策: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紧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整合与共享现有信用信息资源,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促进我国征信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政府及其部门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升公信力。建立健全系统的信用管理专业法律制度,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加大立法的力度,努力弥补市场经济秩序上的漏洞,依靠法律的力量把规范市场经济上升为法律行为,严厉打击一切失信行为,公正且快速的裁决案件,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正当的权益。
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彻底割断政府的行政权力与市场之问的联系特别是减少政府部门的交易行为。坚持透明度原则,行政权力的形式应当有明确和详细的规定,避免任意性利用这些权力来干涉企业。
政府除了履行提供规则、维护诚信秩序的职能之外,还承担着在政策推动、市场准入、运营监管、基础设施建设、价值引导等方面提供广泛的公共服务的角色。在自己对企业诚信建设严密监督的情况下,督促中介机构、大众媒体等组织加强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不给企业可乘之机。
(二)企业对策
以资信、产品质量、服务为主体的企业信用体系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在市场经济运作中,资源配置并非完全取决于价格因素,有时更多的取决于企业的信誉。完善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正所谓“人无信而不立”企业没有信用何来生存,何来发展壮大。
一是要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诚信责任监督管理系统,把企业诚信全方位地责任分解,层层落实诚信责任,做到环环紧扣、环环相套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确保形成诚信责任链,保证内部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应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独立于财务和销售等部门。企业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用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在协助企业实现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风险和成本降至最低。
三是建立诚信奖惩制度。根据管理者和职工的诚信业绩、诚信行为和诚信信仰提拔和奖励管理者和职工,当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违反诚信准则并给企业形象和企业利益带来损害时,必须给予必要的处罚决不能姑息迁就。
四是树立全员诚信意识,构建企业诚信文化。诚信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观念,观念的确立是行为的基础,因为企业的行为最直接的支配因素是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因此,要建立企业诚信首要的工作就是确立诚信的道德理念。通过在企业内部加强诚信的宣传 教育 ,丰富职工的诚信知识提高他们经营的诚信水平,形成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氛围。另外,诚信教育的内容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而设计,最好能够通过案例的形式告诉职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企业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三)社会对策一是加强舆论监督,营造健康的诚信经营环境。
加大社会信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治”。培养信用意识是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信用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市场主体的自律和对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前,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向社会宣传信用作为一种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使企业珍惜已有信用,努力创造新的信用,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得尊,悖信遭耻”的舆论环境;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等行业自律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协会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逐渐成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企业信用交易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通过准确界定行业协会的职能、增强其独立性,以及给予行业协会必要的支持和规范,是行业协会健康发展,为行业内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现实告诉我们,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诚信经营,我们不能让信用成为中国稀缺的资源。建立良好的企业诚信水准,构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全民工程,需要全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邢贵红。关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14)
2、张树俊。论诚信经营与企业立德[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潘孝礼。企业诚信经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10)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企业会计诚信问题探讨论文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人们对财务信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强。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沪深股市相继建立以来,财务舞弊现象随着股市的发展越来越多。这些公司财务信息的失真失实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阻碍了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构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会计的公信力、培育会计诚信并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深入分析会计诚信缺失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企业会计诚信问题的措施,希望可以对解决该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会计诚信 财务舞弊 诚信危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造假、会计舞弊现象变得十分突出,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诚信缺失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普遍存在,从国内的琼民源、银广厦、蓝田股份,到美国的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都是由于财务欺诈现象被曝光而陷入了经营困境。会计诚信缺失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一、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现状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但是,目前我国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从两个证券所成立至今,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一直不曾断过。财务舞弊案件都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为个人或者小集团谋取私利,不仅使银行遭受不良*款损失,也使广大投资者遭受投资损失,严重威胁经济的稳定发展。其具体表现概括为:
1.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基础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不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无视国家财经法规,没有按财务制度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反映、监督,盲目听从单位领导指挥。
2.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
主要表现为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编造虚假财务报表,使用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任意弄虚作假
主要表现为有些会计人员不求上进,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中主观随意性较强,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盲目听从上级命令,没有起到会计所要求的反映和监督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作用,也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规定。
二、出现会计诚信问题的原因
1.会计人员身份不独立
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我国会计人员实际上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又要代表国家、投资者来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置身于企业之中,他们自己能否在一个企业长期工作下去,除了自身因素外,主要取决于这个企业的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各项工资、奖金、福利等都要由公司经理等负责人决定,会计人员的任用、调动、撤职或免职等重大人事问题也都掌握在这些人手中。在这种现实下,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只能是对企业负责、对经理负责,按企业的旨意进行会计核算。
2.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行为缺乏透明度
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只是流于形式却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而且随着经济业务量的增加,会计舞弊形式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会计舞弊手段也更加隐蔽,若不能建立有效完善的内控制度,防范舞弊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很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利益的诱惑而作出一系列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例如上市公司会计人员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故意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将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或迫于公司管理层压力而故意虚增成本,减少利润以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
4.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大,导致会计失信行为频繁发生
现有法律法规虽然对部分不诚信行为提供了处罚依据,但还不能涵盖全部不诚信行为,这就使信用活动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上市公司若发生舞弊行为,往往被处以行政处分或罚款,极少数人被处以刑事处罚。而被处以的罚款金额与真正的'大股东所谋取的非法利益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无法起到打击和警示的作用。
三、改善企业会计诚信的措施
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理诚信缺失行为也要多种手段并用,才能达到目的。
1.加强单位内部审计,防范会计舞弊行为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补充机制,对于防范会计舞弊具有重要意义。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经济的监督机构,应从独立、客观的角度论证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运营结果,揭示和评价职能部门的运作效率和工作实绩,发现、反映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盲点和盲区,进而及时、客观地识别企业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是否运行正常,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和检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通过向单位高层反馈,帮助决策层发现内部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弱点,向企业管理人员提出建议,以此来协助遏制舞弊。
2.提高会计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必然会造成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对财务信息了解不对称。而处于信息占有不利地位的外部使用者,就极有可能被误导,尤其是投资者甚至会产生对资本市场的不信任,影响投资的积极性。所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就成了所有问题的关键,而会计准则作为防范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发生和防止市场经济衰落的一种法规制度安排,对满足投资人获得投资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应对会计准则加以完善。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教育
市场经济要求以诚信为宗旨构建职业道德秩序,使职业道德能够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能有利于理性、自律的利益主体的求利活动而不是简单地限制。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时期,应该而且必须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塑诚信理念,建立一个保证企业能够良性运行的道德约束,使会计人员的行为符合社会公认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加强自身诚信观念的培育、树立良好的诚信道德观,认识到诚信和职业道德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并使其转化为工作实践上的自觉行为。
4.通过立法,加大惩治力度
我国的执法工作不仅经常受到旧思想的影响,还受到地方势力和行政权力的干扰,检查不够、处罚不够致使许多虚假会计信息未能充分暴露。在中国股市,只要缴了罚款,舞弊行为就可以一笔勾销。相对于较小的处罚力度,企业的巨额利润就显得更具有吸引力。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若是发现会计造假,额度较大的,可以强制让其破产清算。这样,那些妄想铤而走险的企业多少也会收敛其行为。
5.培育行业诚信文化,建立社会教育体系
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以全社会的诚信作保障。因此,大力培育会计的诚信文化,积极营造有利于行业诚信建设的社会氛围,是当前会计行业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一工作中,会计学会可以开展一些有利于培育会计行业诚信的活动,表彰先进分子,组织进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的考核检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评分,并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和年检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职业道德的好风气,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此外,应在社会上大力宣扬诚信,将诚信作为一门学科列入教材,广泛教育,让社会每个成员都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识,真正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
参考文献:
[1]周波.对消除会计职业诚信危机的思考?科技资讯, 2010(21)
[2]赵文静.论会计诚信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经济师,2010(11)
[3]曾广炜.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现代会计, 2009(04)
一、私营企业诚信的重要性(一)企业诚信及其重要性1.企业诚信的定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企业作为经济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其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信誉度,也影响到社会整体的诚信建设。企业诚信蕴藏着多元化的内涵。诚信是一种道德观念。作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把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操守,遵循“游戏规则”,以诚为本,打造企业品牌。诚信是一种价值标准。东方人身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讲究“言必行,行必果”,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必须形成诚信的价值观,诚信为荣,失信为耻。诚信是一种行为准则。它使企业在行动中时刻受到约束,要求企业为自己的承诺付出努力,在诚信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诚信是一种社会责任。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说:“企业经理人应该用一种全局观念来看待企业的责任。因为在这种观点之下,企业被看成是讲信用、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是赚钱的机器。”呵见诚信是一种信守承诺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是一种经营理念。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要把诚信渗透到企业的每一环节,在对待客户、维系交易等方面以诚信把关,树立“诚信经营、用户至上”的指导思想。诚信是一种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企业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必须将诚信作为一项基本义务严格履行。2.企业诚信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对企业来说,诚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通行证。企业的诚实守信日积月累就能形成良好信誉,在生意往来中处于有利地位,成为扩大交往、促进合作、走向成功的通行证。(2)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证。在高度商业化的现代社会中,对于企业而言,诚信是一块金字招牌,是企业的基础和生命线。只有实现诚信基础上的客户认同感,企业才能长期受益。(3)诚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利武器。商场如战场,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信誉战。谁赢得了优良的市场信誉,谁就能更好地争取客户,进而最大程度地占领市场。(4)诚信是企业自我创造、建立、形成的强大的无形资产。诚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它体现在企业的市场开发、品牌塑造、客户资源运用、融资、理财等多个领域,比有形资产更加可贵。在西方有“信誉就是金钱”的理念,中国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信条,可见讲诚信是企业潜在价值最大的无形资产。(二)私营企业诚信的特殊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成长较为迅速,其发展过程表现出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但其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也严重限制了私营企业更快的发展。特别是诚信缺失问题已成为影响私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性问题。1.受传统观念影响,私营企业的社会认同感比较低。谈及私营企业,公众往往有“私营企业信誉差”的认识。为了塑造在人们心中的好印象,私营企业必须加强诚信建设。2.私营企业的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有一席之地,一些私营企业往往选择丢掉信誉保利益。实际上,越是规模低、实力弱的企业越要注重诚信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找准市场定位,以信誉求得生存发展的机遇和条件。3.私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大多数私营企业是家族制。有时,为了获取利益,违反诚信、有悖道德也在所不惜。这无疑是杀鸡取卵的愚蠢行为,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必须加强诚信建设。4.私营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确实较多。失信已经给私营企业贷款、招工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困难,成了私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很显然,在私营企业的发展中,其生存环境、竞争条件都相对较弱,在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管理等各方面难以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抗衡。在这种形势下,惟有特色和信誉最重要。但特色的形成也要依赖于上述各种客观条件,只有信誉是首先从主观上可以认识并努力创造的。而诚信正是信誉创造的基石。所以说,私营企业的诚信建设迫在眉睫。二、我国私营企业诚信状况分析(一)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及其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支持下,经过广大私营企业的艰苦努力,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拾遗补缺”到“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起来。时至今日,私营企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私营企业不仅成长迅速,而且在稳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提高财政收入、消除短缺经济、扩大出口以及稳定社会促发展等各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诚信状况也较之创立初期有所改变和提升。主要影响因素有:1.私营企业发展速度快,整体规模有所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2.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少数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其市场形象和社会信誉度有所提升,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私营企业的不良印象。3.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私营经济的比重不断扩大,社会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认识在态度上有了转变。4.私营企业自身更加注重诚信建设,部分企业已经把诚信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常抓不懈。(二)私营企业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私营企业有很多发展亮点,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见利忘义、制假造假、偷税漏税、不正当竞争和劳资关系不协调等现象还时有发生,私营企业在诚信方面还存在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产品质量偏低,假冒伪劣层出不穷,以次充好较为普遍。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败坏了私营企业的形象。2.私营企业普遍没有工会组织,其劳资纠纷比其他企业增长快,使企业无法吸引优秀的员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3.财务不透明,私营企业往往做三本账,一本给税务局,用虚减利润的方式偷税漏税;一本给银行,以虚增利润的办法取得贷款;再留一本自己用,在计件工资制条件下可以少付员工报酬,形成了税务信用、贷款信用、财务信用缺失的不良状况。4.公司治理薄弱,私营企业以家族制居多,企业领导人搞一言堂,订好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管理不规范。5.赖债、躲债、恶性逃避债务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私营企业之间存在大量且长期不能缓解的相互拖欠款,严重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后劲。6.毁合同、打官司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履约率仅有60%左右②,导致私营企业在交往过程中提心吊胆,交易成本大大增加。7.私营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也是其信用缺失的一种表现。包括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搞低价倾销等,导致广大消费者对私营企业整体的不信任。造成私营企业失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自身的责任,也有外部原因。1.政策法规的缺位。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对债务人履行义务的约束不完善且不具有强制性,使许多债务企业能够钻法律的空子,乘机逃避债务。同时,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政策、法律、规范和约束不同,使私营企业在市场进入上有很多限制。2.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它使企业觉得有机可乘,为私营企业制假、贩假提供了温床。信誉好的企业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信用差的企业却能凭着价廉畅通无阻。久而久之,许多私营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就向着“低信誉、高收益”的方向发展。3.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舆论过多披露失信的私营企业,忽略了正面宣传,挫伤了私营企业树立诚信价值观的积极性。另外,私营企业之间也相互影响。一旦一家私营企业在经济交往中,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它又会用同样的伎俩去别的企业,使坑蒙拐形成恶性循环。4.私营企业自身的原因,是其诚信缺失内在最根本的原因。从企业自身分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发展基础薄弱。私营企业多是白手起家,没有很殷实的家底,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为了维持生存、谋求发展,往往选择投机取巧。(2)受利益的驱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买方市场尚未形成,商品买卖过程中的主动权仍旧掌握在卖方手中,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销货渠道,利益驱动下的制假贩假就不会停止。(3)管理水平低。私营企业缺乏管理人才,很难获取及时准确的市场情报,果断的分析与决策更是难上加难,惟有靠不正当竞争等失信手段牟取利益。(4)竞争实力弱。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各个方面,私营企业都无法与其他类型的大企业抗争,在这种状况下,靠假冒伪劣、投机取巧赚钱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它们的首选。(5)私营企业的自律性较差。私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制,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企业领导人的权利不受监督,惟利是图是其本性,为了牟利可以不择手段。综上,私营企业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失信问题,已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妨碍了私营企业的层次提升,降低了私营企业的社会信誉,进而损害了私营企业的自身利益。广大私营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加强诚信建设是当务之急。三、构建符合现代企业文化的私营企业诚信体系诚信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身之本,发展之基。要在私营企业中建立诚信体系,就必须认识到:诚信不仅表现为个别私营企业的行为,还应成为私营企业乃至企业整体的行为规范;诚信不仅表现为私营企业对内或对外的行为,还应成为内外统一的社会行为准则;诚信不仅表现为私营企业的行为现象,还应表现为企业稳定持久的行为理念,并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良好境界;诚信不仅表现为私营企业某一层面的特征,还应表现为涵盖企业各种行为的要素体系。所以说,私营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从长远考虑,私营企业若想建立诚信体系,必须将诚信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连。只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企业的诚信理念,才能真正地树立诚信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诚信在企业中广泛建立,持久发展。(一)构建私营企业诚信体系的目标通过诚信体系的构建,使诚实守信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为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企业内部,领导关爱职工,人人敬业奉献;企业之间,坦诚相待,共谋发展。在整个私营企业界树立诚实守信的理念,并将诚信建设推向全社会,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二)私营企业诚信体系的构成要素“诚信指的是眷恋和忠诚,它由三部分组成:目标和企业价值的识别;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代表企业付出努力的意愿”,这是管理学家莫德雷归纳的构成诚信的要素。私营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也有其具体的内容和要素,其中有对企业宗旨和性质的概括,有对企业领导者的要求,有对员工的约束,更有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真正建立私营企业的诚信体系,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的努力。(三)私营企业诚信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模式构建诚信体系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包括在私营企业内部对员工负责,员工对企业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上级对下级负责,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相互负责以及在企业外部对客户、合作伙伴的承诺,进一步还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有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把诚信贯彻到企业当中的上下左右每一个环节。1.企业内部建立诚信私营企业要想将诚信落到实处,首先要在组织内部培养诚信的企业文化。用诚信的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培养忠诚,发挥文化的自我创新能力。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集中的结构和清晰的管理私营企业要想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建立权责明确的管理结构。另外,私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向扁平化发展,减少中间层,消除地位级差,实现所有成员的平等。(2)领导者以身作则在私营企业中,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取信职工的最好方法。领导者以厂为家就能为员工树立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榜样,使企业的诚信理念不走样地传递给职工。所以,以身作则是打造诚信的捷径。(3)重视集体行为企业是一个整体,要想把蛋糕做大,需要集体的努力。首先,厂长要有民主意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为企业创造财富。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也应该目标一致,相互协调,加强沟通,消除部门间的敌意,鼓励正当的竞争,加快决策进程,改善合作成果。(4)实现对员工的承诺在现代企业中,已经把人在企业中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企业运营需要人,产品研发需要人,企业管理也需要人。领导层要做到忠于员工,认真履行对员工的承诺。只有企业领导与广大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共赢。(5)培养员工的忠诚要培养私营企业的诚信,需要全体员工的认同和参与。培养员工的忠诚,要从源头抓起。招募新员工时,加大道德方面的测试力度,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新员工培训时,加强诚信教育;业绩评估时,考核员工绩效的同时,也要参照他们的道德表现,全方位评判。有了这样的用人——培训——考核的标准,才能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有责任感的团队,把企业带到更高的发展层次。2.建立客户诚信在私营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客户诚信建设是重中之重,私营企业的成长壮大无不依赖于客户的支持与信任。在与客户交往过程中,私营企业始终要树立诚信观念,把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最优的服务,最合适的价格,最满意的表现视为企业的第一要务。产品诚信是首要的。客户最看中的就是产品质量,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质量高的企业自然能在竞争的优胜劣汰中脱颖而出。在实际工作中,私营企业应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工艺,不满足已有成绩,不断追求卓越,永远使质量处于不断提高的动态之中。其次是服务诚信。所谓服务诚信就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诚信理念。通过开展服务满意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再次是销售诚信。销售活动中也处处体现着诚信的重要性,只有销售业绩上去了,企业的利润才有望增大。如何提升销售业绩?靠的是过硬的产品、真实的信息以及有效的促销手段。竞争诚信也至关重要。无论是同行业企业之间还是买卖方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私营企业要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树立竞争诚信的观念,靠公平竞争招揽客户,在同行业中处于不败之地。总之,私营企业应从建立产品诚信、服务诚信、销售诚信和竞争诚信等几个方面一齐努力,把诚信对待客户作为一项不变的企业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认同感,指引企业不断前进。3.以诚信结盟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立私营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以诚信实现联盟。无论强强联合,还是强弱联合,甚至弱弱联合,都在于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有效动员和有效利用,以求达到规模效益,发挥1加1大于2的效果,使私营企业在商战中大显身手。联盟可采用不同的形式,目前国内私营企业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直接合作。私营企业受资金、规模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单靠一个企业的实力往往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所以要寻求另一家企业结成联盟进行合作。但企业都不愿放弃自主权,权衡之下,往往采取直接合作的方式结盟。当然,合作并不意味着风平浪静,不能要求双方在所有问题上都迅速达成一致。但是,在诚信的关系中,遇到矛盾时两个企业会主动寻求共识,达成建设性的解决方案。4.政府为私营企业提供政策性扶持私营企业自身的努力是内因,为建立诚信体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了使私营企业的诚信体系尽快建立起来,并长久保持下去,政府也应该从宏观上为其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1)投融资方面。政府要鼓励四大商业银行对不同企业提供无差别的金融服务;应尽快发展与私营经济相配套的民间金融体制;健全担保体系,更好地为私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服务。(2)行业准入方面。要打破对国内私营企业设置市场准人限制的规定,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私营企业同国有企业参与竞争的门槛应标准化、统一化。(3)对外贸易方面。应切实降低私营企业外贸领域的准入门槛,建立宽松透明、公平竞争的对外贸易政策及法规,特别要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使出口退税真正达到促进私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目的。注释:①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②任兴周.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17).参考文献:[1]银通投资咨询公司.中国企业信用评级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3]庄恩岳.人生每日提醒[M].北京:华文出版社,.[4][英]迈克尔.阿姆斯特朗.战略化人力资源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5]王鑫.责任与忠诚[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6]中华征信所.征信手册[z].北京:中信出版社,.[7][美]乔丹.D.李维斯.诚信伙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