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实体店转型盈利模式研究论文

实体店转型盈利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实体店转型盈利模式研究论文

浅谈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的矛盾与互利共赢论文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还带动了网店的批量涌现和成功运营,这让实体店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的矛盾与互利共赢”的电子商务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新经济背景下网店与实体店的发展现状和矛盾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发展逐渐走向了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还带动了网店的批量涌现和成功运营,这让实体店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文章简述了网店和实体店面的发展史,并列举了两者产生的典型矛盾,通过分析矛盾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运用各种功能补偿以及整合营销的方式来缓解和消除两者冲突,使两者做到互利共赢。

关键词: 电子商务;网店;实体店;矛盾;互利共赢

自2014年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关店退租”现象。继关闭济南门店后,百货业巨头百盛了关闭了位于江苏常州的新北门店,这已是近2年内百盛关闭的第6家门店。李宁实体店已经关掉1800多家,未来三至五年全国有近80%的书店将关门,服装店、鞋店有近30%将关闭。半年报显示,多家A股上市百货公司业绩亮红灯,其中南宁百货净利润同比下降达,杭州解百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达44%,广州友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3%.电子商务大潮冲击下,百货商场越来越有沦为“试衣间”的尴尬。

1新经济的特征及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不断发展,我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态就一直处于一种急剧的变化中。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我们需要面对的矛盾现象日益增加。例如,科技的飞速进步,改变着我们对市场经济微观主体边界的认识;在线虚拟空间的网络性,改变着人类沟通的方式;企业间的关系不再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竞争关系,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依存度的提高,一种以合作为本,竞争为辅的新型伙伴企业关系渐渐显露头角。

为了能够确切地描绘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新经济”应运而生。新经济的四点特征,即信息化(信息技术逐步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知识化(知识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凸显)、人本化(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以客户的需求为重)、全球化(资源配置遍及全球)。

而且新经济的这四种时代特征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循环属性,人本化的形成被信息化和知识化推动着,而其又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化的`不断加速直接导致了知识价值不断实现和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从而实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推动。

2网店及实体店的发展

网店及实体店的含义

所谓网店,顾名思义就是网络商店(虚拟店铺),它其实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它能够让人在网上浏览图片的同时,对图片所展现的物品进行实际的购买,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的网站。但在实际生活中,网店大都使用各种大型网络贸易平台来完成交易如天猫、拍拍、易趣等。这主要是因为,个人制作电子商务站点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和技术含量。

实体店是网络购物兴起后出现的名字,它与网络店铺相反,网络店铺是虚拟的,而它则是真实存在的。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实体店是传统产品的销售终端。实体店是借助一定的硬件设施建立起来的,它的地点相对固定并以盈利为目的。它的商品既能是实物,也能是虚拟商品(如翻译,充值卡等服务)。

网店与实体店的发展现状

网店的发展

网店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但网店产生的初衷其实并不是为了进行网上贸易,只是为了展示产品,从而让浏览者对所浏览的物品有更全面的认知。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网店也有了显着地改善,它从一开始的单一的网上产品展示,逐步演变成一种不仅仅可以用来展示商品,还可以让浏览者进行实际购买行为。

网店来源于电子商务,因此它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从1999年发展至今实属不易,总的来说,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起步期(1999年)、冰冻调整期(2000-2002年)、恢复回暖期(2003-2005年)、高速发展期(2006-2008年)、转型升级期(2009年至今)。

以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为例:马云在1999年和18名同事用50万元成本创立阿里巴巴,一路艰难发展到2002年开始盈利,在2003年谋求改变成立淘宝网,2004年发布支付宝。在2005年,淘宝宣布个人开店免费,这大力地推动了网店的发展,并为淘宝打下了夯实的群众基础,不得不说,马云走的每一步,日后看来都堪称绝妙。2011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将淘宝网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淘宝网、淘宝商城和一淘,以更精准和有效地服务客户。2012年淘宝商城正式改名天猫,以实现在之前利益切割之上更为独立的品牌切割。将现有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的业务升级为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淘宝网、天猫、聚划算、一淘和阿里云七个事业群。要重视的是这一年爆发了线上与线下的价格战,电商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和替代逐步显现。

2013年淘宝余额宝业务开创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先河,也给移动电子商务开辟了一个新的入口---移动金融。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11月11日“购物狂欢节”,阿里巴巴支付宝成交额超过350亿元,2014年达到600亿元。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扩大了就业和内需,带动了物流金融宽带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零售批发、加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实体店近年来的发展

相比网店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相反,实体店的发展态势则较为惨淡,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众多小商家都选择结束实体店的经营。因为在高额的库存金额和租金负担以及金融危机的重创下,经营实体店想要盈利对商家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实体店也有发展较为优秀的,他们拥有愈发成熟的信息技术与物流的支持,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传统门店的得以蜕变。它们发展主要通过“开源”和“节流”.“开源”就是让门店变成物流基地。这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必胜客最早兴起的HS服务,现在肯德基也开始了这项服务,具体来说比如加班订餐:人们可以在午饭下班后到门店去看到实物并且咨询,而上班时间以网络和电话为平台发生购物行为的。这不仅仅扩大了辐射区,同时由于其传统的能够让顾客看到真实商品,购物氛围以及实体店使得顾客产生的信任感等一个都没有被弱化,更加促进了销售。

“节流”就是让门店变成展示中心。以大型电器店苏宁、国美为代表,门店主要是用于商品展示,并且从中分离出了仓储的业务。门店面积缩小后,租金成本直接降低,相应的装修与维护成本也降低,继而发生连锁反应,需要的运营人员数量也会相应的减少,因此整体成本低了。

虽然通过“开源”和“节流”,实体店可以产生比传统情况下不可想象的投资回报,扩大发展空间。但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下,实体店面对沉重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多的客户被分流到电子商务公司的情形,压力倍增。

3在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间涌现的矛盾

“超低价格战”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几乎所有商品都要比实体店的价格低,幅度少则八九折,多则过半。网店打出低价来吸引客户,同种商品销售网店为抢客流量会给予相同、甚至更低的折扣。在低价环境下实体店被动不堪,与网店的矛盾不断升级。

“网店试衣间”

越来越多的买家在实体店感受实物,记下货号,然后在网店上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经常见在商场试衣服却在淘宝下单;到国美选电器却在京东下单……实体店提供售前服务,却没有任何收益,成为了网店的免费体验店。

“资源竞争”

生产商、批发商相对于实体零售商具有更多的资源,为了在短期内提高销售额,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价格优势,发出网络团购订单,短期内成团销售,其数量之大,挤占实体店的客户资源和利润空间。

“品牌信誉消磨”

网上销售地域广,经销商良莠不齐,网络监管不到位,商品质量、售后服务难以有保证。用户网络购物后,在无法采用传统外包装加印标识、代码区分供货商等手段鉴别的情况下,必然将责任归咎于品牌本身,影响到品牌实体店声誉和市场份额。面对电子商务咄咄逼人的挑战,如何协调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之间的冲突,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

4在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间的矛盾剖析和互利共赢

矛盾剖析

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冲突由于商业平台改变而产生,本质上是网络销售与传统销售之间的市场占有矛盾,同种或同类商品销售商不能协同而发生敌对性行为。究其原因,分为主观客观两点。

第一,主观上一些厂商和经销商没有多平台下的行销政策,也没有应急渠道管理手段,在传统营销方式和价格控制无法奏效的情况下,会导致失控。一是厂商管控政策和手段欠缺。通常情况下,厂商为了保持商品销售的活跃度,会主动在经销商内制造竞争,以竞争刺激渠道成员拓展机会,使市场趋于理性。而网络销售绕过传统经销商,这决定同一商品在网店销售与实体销售具有悬殊的竞争力,导致分销中的过度竞争,厂商的传统层级管理与价格控制手段,会因对经销商自发网上销售行为无法奏效而引起市场混乱,影响实体店的销售。二是经销商对渠道变动预期不足。面对网路销售带来的乱价和窜货,经销商没有处理经验可循。网络销售的低价打乱了经销商价格控制,经销商对渠道关系变动没有足够的预期,没有可行的预案的情况下,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实体渠道的抗风险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将不断下降。

第二,客观上市场资源有限、成本支出不同。一是资源的重叠与争夺。顾客资源上,网络对传统顾客没有天然区隔,在更强大的价格吸引下,传统顾客渐渐转移为网络用户。商品资源上,网络对于售出的产品没有严格的限制,而市场产品的有限性,导致了商品资源的重叠。二是经营成本的差异。网店能低价经营,而实体店不能低价,否则就无法解决租金、人员成本和经销商的利润。网店的低成本低价格冲击传统价格体系,这种固有的成本矛盾是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自身难以调和的。

共赢前提

面对网店与实体店的诸多矛盾,问题不可能在一时之间都得到解决,但两者之间却可以在完善自身不足的情况下,两者共谋发展。

第一,对于网店来说,完善网站商品信息,保证顾客购物安全性,提高店铺信誉,留住老顾客,提供优秀的售后服务,更有利于网店的发展。纵观淘宝、天猫客流量高的店铺,都能为顾客提供充分信息,贴心的服务,满意的购物。

第二,对于实体店来说,资金充足的店家不拘泥于一店一铺,可以大力发展使店铺连锁化,提高品牌效应,通过“开源”和“节流”降低门店运营成本;资金较少的门店则可以开展各种活动,用适宜的价格,优秀的服务,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提高业绩。

第三,当网店和实体店都得到完善后,两者可以进行整合营销,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两者合作,线上线下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目的。

共赢方案

无论是网店还是实体店,各有利弊,电子商务具有信息、物流高效的优势;实体店的售后服务和维权更有保障,谁也不会取代谁,都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在两者发展都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想要更好的发展,就要做到合作,在规范体系的引导下达到双赢的效果。

矛盾一解决方案:网店销售、实体店体验,各取所长,合作营销

以用户为导向,在订单和价格处理上持双赢的思路。订单上,运用网络良好的互动性进行产品、品牌宣传、传递信息、获取订单;价格上,严格统一定价或者区别价格,统一定价把网店与实体店的价格差异缩小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通过网络订购和实体店配送相结合,统一价格、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方式;区别价格的情况下,按网络订单销售额按区域,计入经销商的累积销售额中,重新分配利益,或者划分经销商区域配送、售后服务等工作,按订单额的比例返利,解决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利益分配问题,创造让大家都满意的价格。

矛盾二解决方案:专属定制,错位经营,市场多元化

经销的批量性,使得市场的产品样式单一重复,随处可见。开发专门用于网络销售商品,错位促销。专属商品只在网上销售,电子商务和实体销售采用各自的竞争策略,由企业做总体战略控制;面向消费市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化的专属服务,采取买赠、捆绑立减、现金返利、限时单品特卖、赠送饰品等服务,迎合网络用户购物追求低价格的心理期望,解决价格冲突,又保证与网上同类商品相比具有竞争力。同时开拓多元化增值领域,有个性就怕客户不来“试”.

矛盾三解决方案:将电子商务定位为实体销售的补充,整合利用

电子商务虽然方便、价格实惠,但是与实体销售相比,传统实体店提供的消费体验非常重要。实体店可以开展促销活动,如发放优惠券,吸引用户凭优惠券在当地实体店购买可获得相应实惠,扩大销售覆盖面,拉抬实体店的人气;店铺会员制,给成为会员的顾客以更多的优惠,更为全面的服务。利用薄利多销原则,既能保住客户资源,又能收获利润。即便网上开展团购,也不用害怕客户的流失。

矛盾四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差异化,强化品牌地位

通过差异化设置,平衡因货品重复而产生的矛盾,可以共同维护品牌形象和地位以各自平台商品和服务创造更多顾客,而非争夺顾客。将网络作为处理实体店库存商品的销售渠道。实体店作为高端店,高质高价,网店作为低端店,用于处理实体店的库存或过季商品,把实体店滞销的库存商品拿到线上来扫贷,减轻品牌库存压力。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划分定位销售平台。产品投入期时,选择在网络上试销或限量版产品展示,此时购买者多是前卫的品牌忠诚者;当产品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转入到实体店作为正价新品销售,此时的购买人群是理性的消费者,他们更注重亲身体验;衰退期时,再转入网上低价出货。不同的销售方式对应不同的购买人群,既保证了品牌信誉又强化了市场份额。

5结论

综上所述,新经济下的市场,是网店与实体店相结合的市场,网店以实体店为支撑,实体店以网店为扩展,两者合作,着眼于用户“购物是否便利”,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渠道结构,安排不同层级、不同平台经销商的利益格局,对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进行战略布局,引导两个平台间利益平衡,优势互补,整合可用资源,使其互相促进,“和谐”发展。二者联合才能实现互利双赢,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爱珍。中国电子商务下的“新经济”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8)。

[2]薛凤。网店与实体店联合发展探析[J].市场论坛,2013(5)。

[3]牛全保,邹英杰。网店与实体店的渠道冲突探索[J].管理学刊,2012(2)。

[4]罗娟。淘宝双十一2013年350亿2014年600亿:四大武器发力[EB/OL].(2013-11-12)。

[5]吴馆长,盛婷。一个从业者眼中的未来的零售业态:电商、便利店、体验店[EB/OL].(2014-11-28)。

[6]乔艳荣。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19)。

[7]王强。电子商务时代市场营销的新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5(14)。

一、企业盈利模式概述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盈利则主要来自于企业所选择的盈利模式。所谓的盈利模式就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自身特有的赖以生存及盈利的市场经营运作体系。这一体系的构成有五大要素,即利润源、利润点、利润杠杆、利润屏障和利润家。利润源是指企业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和使用者群体,也就是客户或目标市场;利润点是指企业可以获取利润的产品或服务,也就是企业自身所拥有的产品或特色服务;利润杠杆是指企业生产产品以及为了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营销手段、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业务活动,也就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的业务或经营活动;利润屏障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其利润而采取的防范措施,也就是企业所采取的能够让自身保持领先或较大市场份额的竞争手段;利润家是指企业内对企业如何赢利,具有极强的敏感和预见性的人,也就是企业内具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上述五大要素基本上可以分为企业的内力和外力两类,几乎所有企业的盈利模式都是以某一两个要素为核心的各要素不同形式的组合。某些企业拥有良好的利润点如拳头产品,Know-How或专有技术;某些则拥有高瞻远瞩的利润家如海尔的张瑞敏;某些可能是掌握着重要的利润源如奢侈品消费群体;或者是几个要素的组合。如何使企业获取理想可观的利润,提升盈利能力,不断完善并调整盈利模式,则取决于企业对其客户、资源、市场、资金以及经营者的占有和掌控。盈利模式,实质上体现了三个核心竞争,即以产品为核心的竞争,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和以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二、中小型贸易企业常用的传统型盈利模式贸易企业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盈利模式,也就是靠从购销差价即低买高卖上获取利润的办法来实现盈利。可用的几种类型分别是零买零售、零买整售、整买整售等以直接差价销售、存货差价销售或集中采购/集中销售从供货商获取优惠政策等方式,博取市场差价而盈利。三、中小型贸易企业传统型盈利模式常见弊端和缺陷(一)客户群体及市场开拓有限,除特殊行业有自己特定的较为稳定的目标市场和最终用户外,其他基本上很难形成,即利润源建立有限。(二)所掌握的产品或者资源有限,除挂靠实体经济,实现关联交易外,贸易企业基本上都不具备自己成熟的定型产品或特色服务,即利润点建设不够。(三)以开展资源推动型或资金推动型的业务活动为主,自身很难建立成熟的销售渠道或者大物流的运行条件,经营模式等单一,即利润杠杆的作用不甚明显。(四)欠缺有效的竞争手段,也就是欠缺针对不同竞争对手或者不同市场及经济环境变化所应采取的有效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即利润屏障构建不扎实。(五)经营团队的打造常常欠缺,缺乏长远的企业战略的支撑,经营者多注重短期经营效果,少注重长远发展,即利润家欠缺。四、中小型贸易企业可采取的几种新的盈利模式(一)电子交易。在各种日益成熟的电子交易系统上采购和销售,一是可以摆脱现货交易的传统模式束缚;二是实现了物流与商流的分离。交易行为规范,具有防范风险功能。同时,还可以巧用期货市场的远期套保等功能,应对价格“倒挂”。(二)专业做好物流加工配送。完善采购、运输(含仓储、装卸)、销售和服务等各环节。选择并联合行业内大型生产或加工企业,使贸易业务链延伸至物流与配送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综合性特色服务。(三)整合新生资源。利用地方或地域优势,既要整合传统观念上的资源,更要整合新观念上的新型资源及其衍生品和新生市场。通过资源的导入,占领先机。(四)大品牌专业代理。做行业大品牌的专业代理或特许经营。精心做好供应商的选择,不但要注重其本身及产品的稳定性、还要注重其品牌和质量的稳定性,更要注重其供货的稳定性。(五)规模经营或资本运作。采用重组、并购、联合经营等手段,通过关联交易实现低成本战略。使经营要素与低成本扩张相匹配,实现低价格、高赢利。五、转变盈利模式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变革和调整。需要重点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步组织实施:(一)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及符合企业实际运行的各种管控制度和机制。在体系、制度和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上,保证企业所确定的盈利模式中关键要素的组织实施和落实,主要是机构完善、管理职能到位、系统的协调与统一,并保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支持盈利模式的转变。(二)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任何一种盈利模式的实践和运行,应从基础数据的积累抓起,通过一定周期的实践,采用现代化管理工具和手段,对其进行科学地考核和评价,为企业盈利模式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提供决策依据。(三)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主要是要把企业盈利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与企业战略的实施和管理相结合;把企业的整体经营与各业务产品的盈利模式相关联来考虑;把企业的短期与长期盈利模式相结合来考虑。(四)加强过程的管控。重点在于理顺采购、运输、存储、销售各环节,使其费用降到最低,资金占用最少,获取更多的利润。同时,还要做好库存商品的管理和及时销售,避免库存商品跌价损失的风险。(五)组织做好全员宣贯。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基点,逐步改善管理者及员工的思维定式,建立高效迅捷的信息共享平台,达到上下协调一致。结语:盈利模式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据市场及环境变化,不断组织完善并加以改进,不仅是企业盈利的根本,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在规范的理论阐述基础上,具体说明了盈利模式五大要素的作用以及中小型贸易企业传统型盈利模式及其弊端和缺陷,提出了该类企业拟采用的几种可参考的盈利模式的改进思路,并指出了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分享:

电商博弈实体经济论文

一、博弈模型的量化分析

模型假设:为简化分析,我们将此博弈中涉及的主体简化为电商销售商、实体销售商、产品生产企业三个主体(以下简称为电商、实体和生产者)。考虑到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商有着产生、发展、壮大、繁荣、衰退的变化过程。在模型中,我们通过区分电商与实体的数量比例的七种情形来进行简化模拟。在我们的讨论中,暂时只讨论电商数量与实体数量变化的情形,而不考虑生产者数量变化。

(一)市场中实体与电商数量比为n:1的情形

此种情况下,电商初兴方起,市场上只有唯一一家电商,一部分市场被电商分割,众多的实体既相互竞争,也与唯一的一家电商竞争,电商在整个博弈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但由于销售方式显著不同,电商在网络销售中具备完全垄断性,因此其一方面会提升自身优势,稳住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开发新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在博弈过程中,实体会有两种应对措施:一是实体担心电商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实体联合,压低价格,将电商挤出市场,此时电商可能会因实力弱小无力反抗。二是实体看出电商发展前景,会拿出部分资金研究电商发展潜力,有可能试水电商。生产商与实体仍继续合作,针对一家电商的存在,生产商可能有两种应对措施,一方面,为了自身销售渠道的拓宽,增加销售量,并看好电商的发展前景,与电商进行亲密合作;另一方面,认为电商没有发展前景,不会为自身的销售带来更多利润,也为了防止电商销售自己的商品,由于假货的存在,对自身品牌造成影响,所以不与那家电商合作。这种情况下的博弈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种,实体占有所有市场,继续实体间的竞争。第二种,实体与电商并存,电商逐渐壮大。

(二)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a:b)为a>b>1的情形

实体与电商博弈的第二阶段中,电商数量具有了很大的增长,所占市场份额更大,二者竞争程度加大。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在结合自身优劣势的情况下,会有三种行为选择:一是实体店会保持自身优势,仍做实体;二是一部分实体发现了电商的发展潜力,主动寻求与电商的合作;三是还有一部分实体店完全放弃实体经营,开始转型电商。相对应的,电商实力不断壮大,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与实体争夺市场份额,并在竞争的同时选择性的与实体店进行合作。此时实体自愿抬高从生产商的购货价格,想通过与生产商合作切断电商货源,打压电商。假如生产商选择与实体合作,那么实体店也许会与生产商合作完后,为了获得更大的私利,会用更高的价格将一部分货源供给电商,从而获得中间利润。然而生产商有可能不会简单的与实体店合作,它会纵观各种因素,包括是实体与电商经营情况,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市场占领情况等等,为了自身利润最大化,有选择的分配自己的供货量。在这种情况下,实体与电商并存,电商因成本优势所占市场份额更多,实体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小,电商的博弈优势不断增大,二者在博弈中继续发展。

(三)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a=b的情形

电商发展态势迅猛,迅速挤占市场,与实体抗衡,实体在逐渐恶劣的竞争环境中,经过优胜劣汰,只留下一部分能保存自身优势,留住市场份额的实体店,二者竞争处于胶着状态。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有三种应对措施:一部分基础性较弱的实体店经受不住电商的冲击,被淘汰出局;一部分基础良好的企业仍在坚持,并寻求与电商的结合;还有一部分转型为具有成本优势的电商。而电商发展态势迅猛,迅速占领半数市场,但它的一些问题如质量问题、信誉问题、售后服务问题等也逐渐暴露,需要放慢脚步,提升自身品质,在拥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也在积极寻求与实体的结合。此时针对生产商,若电商与实体联合可共同压低供货商价格,共同获利;也可能电商不与实体合作,因为和实体相比电商的成本更低,因而可拿出更多的钱给生产者,与生产者联合,削弱实体实力。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电商与实体已经结合,并取得可观的收益,仍在坚持做实体的会受到冲击但不会受到本质性的损害,而电商在占领市场上仍具有优势,并继续发展。

(四)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1

电商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发展势头迅猛,实体的生存环境渐变恶劣,为寻求利润进而继续与电商竞争。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有三种应对措施:一般企业为减少损失,保本撤出,全部转型为电商;一些品牌企业撤回部分资金,用于与电商的结合;还有一部分实体寻找电商不具备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品牌,注重用户体验式服务,进而反击电商。电商仍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不断打压实体,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审视,提高服务质量,注重用户满意度。同时电商为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心理,仍在寻求与实体的结合。在电商发展势头很好的情况下需要充足货源,而生产商也意识到实体店的销量在不断下降,所以寻求与电商合作将供货向电商倾斜,电商也会趁此压低供货价格,电商获利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激烈,电商放慢发展速度,实体进一步被削弱。

(五)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1:n的情形一

电商虽占有绝对优势,但实体仍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二者继续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为求生存采取一系列措施,发挥自身优势,例如:会员制度、与特定的几家电商结合,谋求自身更大利益。电商积极寻求与这一家实体合作;同时由于电商众多,电商之间竞争加剧,一部分电商在行业内求生存,会采取各种措施,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例如:拼价格、质量,寻求产品差异化等等。这个时候生产商会选择与经营较好的电商合作,为其提供更多的货源。一家实体为能获得更多货源,为壮大自身,也许会主动抬高进货价格,与电商争夺货源,生产商会在实体和电商之间做出选择,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去分配自己的货源。在这种博弈情况下,一家实体店利用自身优势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又逐渐壮大起来。

(六)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1:n的情形二

电商内部竞争程度加大,获利变少,而一家实体店市场广,效益好,电商迫于压力的同时,也意识到实体店盈利的空间和发展前景,一部分经营情况比较差的电商想转作实体,这家实体为了自身利益会抵制电商进入。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会采取抵制和接纳这两种措施。在抵制的情况下,实体店会优化服务,使产品差异化,扩大实体店品牌知名度,采取更优惠的价格,抢占市场,吸引顾客,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实体会提前与生产商协商,制定合约,只能为这一家实体供货,不能为新开实体店供货,从而抵制电商转做实体。在接纳的情况下,实体店会接纳一部分电商转做实体,进行实体联合。生产商意识到实体店在逐步壮大,并且此时的实体也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供货商会降低供货价格,提高对实体的供货量,实体在对抗电商上也变的更有优势。在内部竞争中有优势的电商,由于自身效益好,会保持优势,继续做电商,同时为扩大市场份额拓展销售渠道,不断创新销售模式,寻找新的突破点。在内部竞争中占劣势的电商,想减少电商内部的竞争对自身造成的损失,想转做实体,对于这一部分电商来说,在实体抵制时,进入实体的壁垒会加大,不仅面临成本增加的阻力,而且很大一部分会面临生产商带来的压力,很有可能面临转型不成功的风险。在实体接纳时,它们有可能获得新的盈利空间,从而更好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实体数量增多,电商数量相对减少,双方在实力均有提升的情况下,利润都得到提升。

(七)重返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1

实体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电商为了抵制实体进一步的扩张,同时双方都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二者之间进行博弈。电商与实体合作较为顺利,一部分电商欲转型做实体,当然也有实体转型做电商,实体之间进行联合抵制电商,电商也会联合抵制实体,同时抬高了双方的转型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电商进军实体有壁垒,实体转型电商有较高成本,不仅仅如此,二者之间也都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处于较稳定且市场饱和的状态,加剧了两者转化的难度。电商与实体继续稳固自己的市场,并实现电商与实体之间的合作。市场进入均衡状态,二者在共存中齐步前进。在二者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并实现均衡的同时,生产商会逐渐趋于以一个统一的价格向双方提供货物,稳定获利,只起到货源的作用。

二、结论

在生产商对二者供货数量与供货价格不断协调下,电商不会完全取代实体,实体也不能完全压制住电商,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的行为也将得到遏制。电商与实体为在博弈反复后实现合作和均衡。在未来的发展中,实体店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但在体验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上优势不断加大。电子商务在不断完善自身服务,的同时,不断注重与实体店的结合,寻找消费者的完美体验,达到信息的全面共享。

海澜之家盈利模式转型研究论文

在未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重资产的资金使用成本、重资产产生的投资效率会越来越成为你的麻烦。

所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轻资产运营模式。海澜之家利用这一模式,完美地将服装企业最头疼的两大问题——存货和资金分解给了上下游。

同时依靠这种模式,短短三年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将门店从600多家做到近2000家。年度营业收入也从2009年的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赢利能力远高于同行业水平。

作为服装企业,海澜之家本该是一家制造型公司,但实际上它却是一家类似中间商的服务型企业。

在价值链主要环节,海澜之家只控制面料研发、服装研发以及品牌。上游供应商承担存货成本,上游供应商按照海澜之家提供的设计来生产服装,并且如果服装上货两个季度后滞销,供应商愿意接受100%的退换货。我们来思考一个逻辑,海澜之家所有的衣服,他的鞋子,他的皮带,是谁设计的?他自己。他设计出来以后,他自己做不做生产?——不做。他让给别人去做。但是有一个问题,在所有与他合作的工厂,和他合作的过程当中是现款现结。但是,一旦货品上架两个季度以后卖不出去,那么工厂要接受100%的退货。这个条件合理还是不合理?明显不合理。那为什么这些上游工厂会接受?这个跟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系,服装的工厂好不好活命?不好活命。因为大家的工厂、设备什么都一样,做出来的东西也什么都一样。所以,在不具有差异性的情况下,是没有竞争力的。

也就是说,谁愿意用更低的价格,谁愿意把自己的成本降到最低,谁愿意做更好的服务,谁愿意接受不平等条约,谁就能够接到单。

所有的商业都是客大压店,店大压客,所有的商业都不可能最终达到双赢。因为在一条产业链形成的过程当中,总体形成的利润是恒定的。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渠道到销售到最后消费者手里,当最终消费者产生购买的那一瞬间,单价是恒定的,原材料和生产成本是恒定的。

所以,中间流通的所有利润,都是恒定的。就是看谁有更好的模式,谁能抓住更好的客户群体,谁就拥有定价权。有了定价权以后,你就可以压榨上游,你就可以压榨下游。所谓的现代服务业,其实都是中间商环节,而这个中间商环节区别于传统的代理商。传统的代理商是没有定价权,没有话语权的。而这种新型的中间商,他既有定价权又有话语权,他的盈利方式就是压榨没有差异化的上游,同时压榨没有技术的下游。因此,未来你在做你的商业模式的过程当中,你做的方向,寻求的不是双赢,你寻求的是如何能够突破式的找到你的定价权逻辑,然后以中间商的角色去压榨上下游,你的利润就一定是高的。

所以,利润一定不是大家一起做出来的,利润是在原有恒定利润率的产业链的中间,你抢来的。

以上就是海澜之家的主要经营模式,同时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想要发展,那么你就需要有勇气去踏出最重要的一步。

华泰证券 罗艺鑫 海澜之家为国内男装龙头企业,旗下海澜之家品牌已连续七年取得男装市场占有率第一(2020年:),门店数量、营收规模以及ROE水平(2016-2020平均:26%)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规模化优势明显。通过深度绑定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加盟商,公司打造多方共赢的产业链联盟,有助于品牌的可持续增长。2017年以来,海澜之家品牌积极推进年轻化转型并布局线上渠道,有望迎来新一轮收入及盈利增长,巩固龙头地位。公司旗下其他品牌抢位女装、童装、家居等高景气赛道,增长势头迅猛,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巩固规模优势 提升单店店效 中国男装市场份额目前较为分散,未来集中度有望持续上升,我们认为海澜之家品牌将在行业整合过程中凸显自身的规模化优势,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此外,我们预期随着海澜之家品牌从营销、产品、供应链等环节推进品牌的年轻化转型,单店店效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电商和新零售渠道,有望助推品牌整体收入增速。我们预计2021/2022/2023年海澜之家品牌收入同比上升,占公司服装收入比重维持在80%。 全面布局 稳健扩张 公司积极培育OVV女装、男生女生童装、英氏童装及海澜优选家居等其他品牌,多品牌矩阵已基本完善。短期内其他品牌对公司整体盈利贡献有限,但我们看好国内中高端女装、童装及品质家居消费需求的中长期增长,以及其他品牌借鉴海澜之家的成功经营模式扩大业务规模。我们预测其他品牌合 计门店数量将在2021/2022/2023年净增400/330/260家并达到2,828家(2020年:1,838家),收入同比增长,占公司服装收入比重从2020年提升至。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1/2022/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达人民币221/247/270亿元;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人民币30/34/39亿元,对应基本EPS为元。我们的目标价人民币元是基于我们预测的12个月动态元以及动态倍(与其 历史 动态PE均值一致),对应29%的潜在上行空间。 风险提示:1)其他品牌培育效果不及预期;2)线上渠道增速不达预期;3)海澜之家品牌同店增长慢于预期;4)海澜之家转型升级效果不及预期。

农村包围城市。海澜之家先从三四线城市布局,再慢慢进军大城市。

一句“男人一年要逛两次海澜之家”的广告语,让儿时的我对这个当时火遍大江南北的男装品牌一直有所憧憬。如今,真的走进去,我发现海澜之家,人好少。 除了依旧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土味男装,门店冷清的生意,显示出这家国民品牌早已人气不再。 但是,没有公司会放弃挣扎。 最近,海澜之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申请了“海澜元宇宙”和“海澜之家元宇宙”两个商标,国际分类为“25类-服装鞋帽”,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 其实,这并不是海澜之家第一次“蹭”虚拟经济的热点。早在2018年,它就曾与腾讯旗下的手游《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开展了以 " 穿海澜之家,刺激吃鸡 " 为主题的跨界合作。 这样刻意求新的背后,是海澜之家库存堆积、大小债务缠身、线下发展艰难的艰难处境。尽管海澜之家的品牌布局早已不局限于只做男人的衣柜,但在整体年轻化的服装市场,中年海澜之家实在沉寂已久。“一年去两次海澜之家”的梗,似乎也真的只是沦为了调侃。 通过线下探店、分析品牌痛点,本文将带你了解以下三个问题: 1、号称“男人的衣柜”的海澜之家,现如今还有人去吗? 2、海澜之家为啥忙着蹭元宇宙热点? 3、消费浪潮过后,像海澜之家一样的老品牌如何破圈?“男人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凭借两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海澜之家一度真的成为了众多男性衣柜里的首选。 当然,以如今的视角来看,海澜之家显然“说谎”了。随着多个品牌的相继布局落地,海澜之家的野心早已不再局限于男性消费群体,早在2011年海澜就建立“爱居兔”的女装品牌,打破了对于男装品牌的专一。 另外,像2014年成立的高档西服衬衫定制品牌圣凯诺、2017年成立的高端女装品牌OVV、生活方式家居品牌海澜优选、针对年轻人和儿童的潮流品牌黑鲸、男生女生,这些品牌都是海澜之家扩张其业务版图的尝试。 奇偶派制表 海澜之家究竟为什么极速扩充品牌类?曾经引以为傲的男装品牌,已经不能撑起海澜之家主心骨了吗? 据高德地图显示,目前海澜之家在武汉门店数为52家,多半集中于武昌、汉口等非一线商圈。既有在光谷等武汉大学生盘踞的流量爆棚之地、也有像在黄鹤楼下司门口这样的老武汉集市地盘。 在工作日周四的晚上六点来到位于光谷步行街的海澜之家,尽管人气不比周末,傍晚的步行街上还是聚集了不少周边学校的学生和其他消费者。 这家海澜之家位于步行街中段,从地理位置角度来看并不是流量最佳之选,这主要由光谷步行街流量由外至内逐渐递减的特征所决定。 海澜之家店内情景 奇偶派拍摄 尽管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步入店内冷清的人气还是颇有些让我意外。 150平米左右的店内大概只有两到三对客人在进行选购。在说明了想购买羽绒服的意图后,店员为我推荐了品牌销量最高的一款,售价约700元。 据观察整个店铺商品摆放位置较为传统,基本呈现并列式结构。羽绒服的价格在300至1600元不等,休闲裤价格在168至598元不等,而销量最高的针织衫平均售价为300元左右。 根据店员透露针织衫一个星期能卖出30件左右,大衣和羽绒服的销量较差,像皮鞋、皮带衬衫的销量就更差。 另一方面,针对网上关心的海澜之家库存问题,在这家店内并没有看到门店的仓库所在处,呈现在顾客视野中的产品大约400件左右,相较于其他服装品牌,店内活动空间略显拥挤。 通过半小时的进店体验,整体来看,海澜之家仍旧实现了当初“男人的衣柜”的品牌宣传语。 从下至上,海澜之家的男装品类十分齐全,满足了广大男性一站式购物的需求。但是,与优衣库以及海澜之家刚诞生之初相比,如今的海澜之家,店员跟随与推荐的频率更高,对于像我一样偏向自由式选购的顾客,可能带来较差的购物体验。 随后,再一次通过高德地图搜索发现,海澜之家新晋成立的高端女装品牌OVV,在武汉仅开业3家,其中一家位于光谷步行街不远处的K11高端商圈内,通过观察店铺布局也能够发现,与海澜之家男装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门店服装布局松散,活动空间更大。 在通过导购员引导加入OVV购物推荐群后发现,我发现OVV的整体品牌销售价格在1000元左右,羽绒服平均价格为2000元左右,面料均采用白鹅绒。品牌整体调性偏高端,这也与门店选取K11这种武汉高端商圈的定位相符。 当然从整体布局来看,海澜之家的品类同时涉及中端和高端,将OVV与其直接对比略显偏颇。但线下体验依然能够反映出海澜之家在业务上的不少端倪和问题,其中就包括诟病最多的库存积累。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三季度海澜之家营收为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截至2021年9月末,海澜之家全国范围内有7537家门店,相比期初净增156家。 除了海澜之家主品牌外,贡献营收最多的为圣凯诺,前三季度圣凯诺为海澜之家贡献约亿元的营收,而其他品牌合计贡献约亿元。 可见相比于品牌底蕴更深厚的主品牌,其他新扩充品牌创收能力仍旧较弱,加上近期海澜之家进军元宇宙的传闻,不由让人更加好奇这家庞大的男装帝国品牌下一步的战略规划。海澜之家为何如此着急抢跑服装元宇宙市场?这其中的一切还要从19年前这家品牌诞生后的故事开始说起。 时光回到2002年9月,第一家海澜之家在在南京中山北路正式开业。大众化、量贩式、自选的销售模式,让周建平一手打造的品牌像优衣库在日本大受欢迎一样,在当时的中国火的一塌糊涂。 经过十数年的连锁商业模式 探索 和扩张,一波又一波代言人的更换,海澜之家建立了偏向“土味”的品牌调性。 论扩张速度,海澜之家比不上当年的美特斯邦威;论品牌国民度,海澜之家也不及雅戈尔深厚。真正帮助海澜之家打出名号的是公司制定的“轻资产模式”。这种如今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外包”和“加盟”模式,当年被周建平运用得十分巧妙。 在供应链的上游端,大部分生产环节都被海澜之家以外包的形式出售给供应商,同时利用自身产品畅销在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帮助海澜之家与供货商之间形成了可退货与不可退货的两种进货模式,大大降低了存货跌价和库存管理风险。 而供应链的下游端,海澜之家对旗下绝大多数门店有着实际经营权,加盟商更多承担出资的角色,与公司共同分享销售收入。在分散了财务风险的同时,也保证了全国各地的海澜之家有着几乎一致的门店运营风格。 “海澜模式”图解 奇偶派制图 2014年4月11日,海澜之家正式登陆A股市场;2015年12月29日,据标准普尔发布的统计数据,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值已超过600亿元。这既是轻资产模式的成功,也是公司选择印小天代言留下“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深刻品牌印象的成功。 好景不长,海澜之家依仗供应链信用共享的轻资产模式很快开始走下坡路。 2015年至2020年的五年间,海澜之家的营收分别为亿元、170亿元、182亿元、亿元、亿元、亿元,营收总体上还能保持上升势头,但增速十分缓慢。 这其中有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影响,但是日积月累的存货,导致轻运营模式下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弱化,或许才是海澜之家增长受限的元凶。 据海澜之家年报,2015至2018年海澜之家期末存货余额分别为亿、亿、亿、亿,占营收比例分别为、、、。整个2018年,海澜之家存货高达亿元,资产减值损失达到了亿,同比增长超过200%。 奇偶派制图 在日渐趋于线上化的服装市场,高库存基本封死了海澜之家保持高营收增速和持续盈利的道路。2018年,在海澜集团的官网数据中显示,作为其核心产业的服装业海澜之家营收仅占集团1200亿元总营收的16%。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海澜之家当年高达286天的存货周转天数,远远高于美特斯邦威、森马等直接竞争对手。 轻资产模式下的代工标签,加之研发设计投入方面的轻视,让海澜之家只能更多寄希望于品牌的营销能力。 2017年海澜之家开始在年报中加入研发费用的披露,当年的数据为万元,仅占总营收的%,同样远不及美特斯邦威和森马等对手。 尽管到了2020年,海澜之家在研发上的投入已经增长至万元,相较于2017年增长233%,但仍旧遭到了不少人有关“服装产品设计太土”的吐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小天、杜淳、林更新、周杰伦以及脱口秀女星杨笠和《了不起的挑战》、《奔跑吧兄弟》、《蒙面唱将》,越来越长的明星代言和综艺节目赞助名单让海澜之家的营销支出突飞猛进。 2020年,海澜之家的销售费用高达24亿,远大于同年亿元的研发费用。也难怪有不少人调侃“海澜营收的增长有9成都是靠营销宣传所堆砌的”。 面对业绩上的压力和来自不限于小股东们的质疑,周建平终于爆发了。于是就有了2019年海澜之家年度股东大会上那段“如果你水平足够,就是你来当董事长了”的发言。 2020年11月底,海澜之家创始人周建平正式辞去了公司一切职务,年仅32岁的周立宸从他父亲的手中完成了接棒。 如今大旗交到了更为年轻的儿子手中,不知周立宸是否已经想好该如何兑现父亲和外界的期待,带领仍处于“中年危机”的海澜之家走出泥潭。进军元宇宙,成为周立宸上任以来最引人注意的动作。 初入海澜集团时,周立宸曾在广告部待过一段时间,因此他也把改变品牌形象看作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改变,签约周杰伦成为新任代言人,抢跑元宇宙等一系列动作,都是在沿着这一方向前进。 今年10月底,为了推广海澜之家全新极光系列鹅绒服,公司携手了国内首个超写实数字人AYAYI,进行了一波跨界合作。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在最新的双十二预售中,太空创想系列卫衣月销量仅为100+,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在11月26日传出海澜之家申请元宇宙商标的新闻时,公司股价也没有像其他企业一样有明显涨势。当日海澜之家收于元/股,下跌。 尽管如此,海澜之家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企业与元宇宙间将会有更多可能。而元宇宙,自提出至今已经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同,这其中就包括众多服饰品牌。 奢侈品品牌古驰的百年纪念展览《古驰原典》,在罗布乐思(Roblox)在线 游戏 创作平台举办的线上虚拟展览大受欢迎,一款限量版Gucci虚拟包有玩家甚至出到了4115美元购买。 两大服装巨头也不甘寂寞,耐克也于今年提交了7项虚拟商品的商标申请,用于技术团队针对一系列虚拟产品的开发,同时11月宣布将与元宇宙平台Roblox合作,共同研发虚拟世界Nikeland,届时可为用户的虚拟形象提供数字化后的耐克产品。阿迪达斯与多个 游戏 平台达成合作,意图在元宇宙中建立“adiVerse”品牌。 服装品牌为何也忠爱元宇宙概念?区块链技术的崛起让人工智能化进入了极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成为了不再拘泥于定义为传统工业的服装市场转型的必经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数字 时尚 虚拟服饰市场规模将于2022年达到958亿元。 站在海澜之家的视角,服装行业与元宇宙概念的贴合,让防御性商标注册变得相对合理。今年包括“网易云元宇宙”、“华为元宇宙”等多款知名品牌相关商标都遭到了其他公司的抢注。 种种迹象让投资者和品牌自身都觉得拥抱元宇宙无限美好,然而现实远比理想要残酷。线上业务从来都不是海澜之家的强项。 早在2011年海澜之家就开始部署线上业务,最初仅仅定位为线下业务的拓展与补充。这也导致8年过去,海澜之家的电商业务收入占比总营收也仅仅达到了6%,远低于彼时其他竞争对手的线上营收占比。 直到后来库存问题的出现,才让周氏父子意识到私域流量对于销售模式优化的重要性。 满减、折扣等活动的出现也让线上业务逐渐成长为海澜之家的重要业务构成。2020年海澜之家前三季度的线上业务收入,环比增长分别为、和,周立宸甚至亲自出现在直播间带货。 2020年全年海澜之家销售费用投入达到24亿元,不难猜测明星代言费以及电商推广支出占据了其中大部分比例。但在付出了“投入换增长”的代价后,2020年海澜之家的线上业务占比也仅为%。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坐拥千万粉丝的海澜之家销售量最高的产品竟然是男士内裤,也让人哭笑不得。 投入巨大,却仍然没能玩明白新消费时代下的“人货场”模式,现阶段的海澜之家似乎正面临着与拉夏贝尔、美特斯邦威一样的转型问题,稍有不慎就会损失惨重。 当然与日俱增的男性消费力,也给曾经一蹶不振的男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味唱衰海澜之家并不合乎市场发展逻辑。 2011年后红利消失的男装市场增速萎靡,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个位数的缓慢增长,与女装和童装的高增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兴业证券研报统计,2020 年受疫情冲击,男装市场规模大幅萎缩至5108亿元,同比下降 12%。 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男装市场突然显示出强劲的复苏态势,这其中有疫情的负面影响力减弱的缘故,也有“他经济”崛起的功劳。 以往男性消费力偏弱一直是市场的共识,也一度有人戏称“女人 孩子 老人 宠物 男人”为最真实的消费力排行榜。 2021年一季度电商平台男装类目规模达到202亿元,同比增长%。据兴业证券研报统计,2020年市占率前三的品牌分别为海澜之家、Adidas 和优衣库,分别为 、和 。 自2013年以来行业CR5 提升了6%,CR10 提升了7%,头部品牌提升更为明显,其中海澜之家提升率为 %。 这足以说明从成长速度上看,海澜之家仍旧能与行业水平保持一致,尽管其自身营收增速近年来不断下降。 另一方面,据dataway统计,2021一季度中350元至400元价格段男装产品在电商平台增速最快,达到%,这恰好与海澜之家目前的主流产品价格形成了对应。 截至目前,海澜之家的门店总数已达到7255家,相较于2009年的655家增幅达到了10倍之多。对比之下2015年至2020年五年间,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营收从万亿缩减至万亿,缩水38%。 老国产男装品牌竞争力不再,优衣库、ZARA、H&M逐渐开始占领了线上市场为主的销售份额,抢占回归的男性消费者。 在优衣库公开宣称要进军下沉市场之后,海澜之家布局最多的二三线城市版图不再平稳。不知曾经宣称要打造中国第一“国民品牌”的周建平,还能否继续信任在他儿子指挥下的海澜之家。见微知著。 从线下门店状况和自身财务分析来看,存货问题一直是海澜之家多年来的心头之痛,这家信赖轻资产模式的头部男装品牌,在这几年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案加以应对。 踏出进军元宇宙的一步,也像是海澜之家变相解决存货问题的一招险棋。利用新消费时代下,线上经济的热度和虚拟经济的超高潜力,完成品牌年轻化转型,来提高销量,确实是周立宸接棒他父亲后能画出的最好蓝图。 此消彼长的是,抢跑元宇宙与解决当下最难以处理的库存问题看似互斥,实则互相成为了彼此的答案。 而眼下脚踏实地要比仰望星空更加重要。毕竟,单纯的元宇宙“画饼”显然无法挽留住失望的消费者。 至于未来,男人的事情交给男人解决,衣服的事情交给女人解决,元宇宙交给元芳解决吧。 参考资料:

药店运营盈利模式研究论文

如今,许多线下连锁药店面对同质化竞争加重、用户需求多元化,只得将业务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实现经营破局的关键。依托于当下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资源、医药供应链体系等,许多医药企业通过开发APP、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再邀旗下各连锁门店入驻,以此助力传统药店进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药店的综合服务能力。而市面上的医药平台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包括远程问诊、购药、配送到家等一站式服务,用户甚至可以享受拼团买药、会员积分、申请做其分销商等功能,这是智能终端带来的灵活便捷操作。但在线上医药业务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平台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平台如何实现师傅分账功能?需要解决用户的支付问题,让线上交易更高效,以及平台方统一代收代付涉及到的代理商、连锁药店等数量众多,需要改善账务处理复杂、人效很低的局面。而支付分账系统自然具备支付分账功能,针对平台企业交易结算的核心问题,提供资金记账、分账、对账、清算等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以及多业务场景下的多渠道支付应用方案,借助其可顺利解决以上业务痛点。在支付方面,系统支持多有主流支付渠道,能够为医药平台提供优质的支付体验,省去复杂的接入流程,仅需一个接口即可轻松接入,让C端用户直接在线上操作,就能享受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通过提高支付体验从而增加用户粘性;在分账方面,通过后台配置分账规则,系统可实现自动化分账,有效提高用户资金管理的效率和各门店、分销商等的结算效率;在合规方面,系统基于银行账户的封闭式管理,能够快速规避了平台“二清”的风险,保证业务的合规性。在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下,在线问诊、网售药品不断放开,而传统的线下连锁药店仅能提供单一的药品服务,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将在产业创新上持续发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药店赋能,在实际场景中帮助更多药店实现数字化升级,而支付分账系统也会助力医药平台实现支付分账功能,共同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是为了实现 企业战略 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 方法 ,对企业盈利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潜力做出的一种判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出发,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四个方面分析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现状,同时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盈利能力分析,这样可以使我国钢铁类上市企业对其盈利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为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钢铁工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钢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钢铁生产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了极大提高。然而,当前我国钢铁生产从总量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但从钢铁产品结构上来看,矛盾十分突出,传统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因此,钢铁产品的竞争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出发,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四个方面分析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现状,使我国钢铁类上市企业对其盈利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为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至2010年的公司财务报表。

(二)指标选取

鉴于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的现状,本文选择了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根据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计算出上述四个指标,具体数值见表1。

表1:安阳钢铁盈利能力指标数据

(一)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营业净利率的平均值为,其中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7年的营业净利率比较高; 其它 年份都比较低,尤其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远远低于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安阳钢铁的营业净利率还是比较低,分布比较分散,最高者与最低者相差甚远,自有资金积累能力不足。总之安阳钢铁以后应该着重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营盈利能力,加速自有资金的积累。

(二)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总资产净利率的平均值为,其中大部分年份比较高,2002年、2003年、2004年的总资产净利率比较高;少数年份比较低,尤其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远远低于。总之安阳钢铁的大部分年份总资产净利率还是比较高的,以后应该注意不要一味的追求资产规模而忽视资产的盈利能力。

(三)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为,其中大部分年份比较高,2002年、200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较高;少数年份比较低,尤其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远远低于。总之安阳钢铁的净资产收益率还是不错的,以后多注意资本结构的调整,权衡好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提高股东价值。

(四)收益质量分析

一般来说,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大于或者等于1时,说明企业的利润具有现金流量保障。从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平均值为,其中大部分年份大于1,2009年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高;少数年份比较低,尤其是2010年为负值。总之安阳钢铁整体的盈利结构是合理的,但是不太稳定,最高和最低相差甚远。公司应该在提高盈利能力和实现现金均衡收付的同时,注意盈利结构的适当调整,保证企业盈利的稳定性。

四、盈利能力综合分析

我们借助于SPSS16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阳钢铁的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导入到SPSS16软件中,就可以得到Total Variance Explained(总方差解释)、Component Matrix(主成分矩阵)和主成分得分排名表。

我们提取的1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解释程度为,也就是说,此次分析具有的可信度。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主成分是这4个指标的综合反映,并且可以得出主成分的表达式,即y=。最后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主成分表达式,就得到了主成分得分排名表。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安阳钢铁盈利能力最好的年份是2003年,其次是2002年和2004年,其它年份比较差。实际上,安阳钢铁被中联资产评估公司、中联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国资委等部门组成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估课题组评选为2002年度上市公司业绩百强第9名、2003年度上市公司业绩百强第1名。自从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供需矛盾和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的影响,钢铁行业的利润不断下跌。因此,我们分析的结果与事实基本上相符。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安阳钢铁盈利能力分析,可以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展望;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成本高;钢铁产品质量偏低。上述种种因素造成了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呈下滑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我国钢铁行业应该不断开拓市场空间,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行业规范等一系列 措施 和手段,促进钢铁行业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学义,李文美.财务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郭显光.如何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

内容摘要:平衡计分卡(BSC)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绩效分析思路,提供了绩效分析的新方法,但BSC方法在理论和现实上还有不完善和值得商榷之处。本文在分析BSC方法隐含问题的同时介绍马歇尔•W•迈耶先生提出的一种基于活动的盈利能力分析方法。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活动 ABC ABPA

平衡计分卡的局陷性

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于1992年提出了平衡计分卡(BSC)理论。该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企业愿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BSC以企业战略为基础,包含财务指标、顾客角度、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使组织能够一方面追踪财务结果,一方面密切关注能使企业提高能力并获得未来增长潜力的无形资产,这样企业既具有反映“硬件”的财务指标,又具备能在竞争中取胜的“软件”指标。

现代企业努力构建一套平衡指标体系:它所包含的非财务指标内涵能够补充财务指标所不能反应的企业绩效内容。然而企业竞争环境是如此多变,能时刻找到真正“向前看”的非财务指标吗?确定BSC指标体系的过程(尤其是非财务指标)必然具有先天的主观性, 企业管理 层必须能控制和驾驭这种先天的主观性所引发的不确定性。主观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必然是员工对自己在BSC体系下所得到的绩效信息,薪酬奖励和晋升发展的合理性、公正性产生怀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组合:一方面企业希望BSC体系中的非财务指标能尽可能补充财务指标的缺憾;另一方面BSC指标确定中的主观性又容易引起企业内部考核、奖罚合理性的争议。

从ABC成本核算法到基于活动的盈利能力分析

ABPA的产生

ABPA源于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ABC),ABC是成本核算的最小单位形式:它可以确定交付产品、服务于客户以及维持经营所需的劳动力、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ABPA扩展了ABC,ABPA的焦点是客户,客户被当作是成本和营业收入的交汇点。ABPA的核心问题在于:企业应该怎么去为那些产生超过成本的营业收入的客户提供服务。如银行,有的客户在银行中有基金代理、 保险 委托、支票业务等多项业务。而另一些客户,只是把工资存在银行,并不能带来多大收益。

ABPA的组成要素

ABPA四个核心要素:企业活动、活动关联成本、客户、营业收入。

企业活动是以客户为导向的,这些活动引起活动成本,而客户则提供企业的收益。在客户层面上,而不是在经营单位或企业整体的层面上,活动、成本以及营业收入之间的联系可以得到最充分的理解。客户是企业最大的利润中心。

ABPA指出企业若想获利,要么使用成本领先战略,要么找出那些无利可图的客户,然后或给他们重新定价,或鼓励他们去别处交易。ABPA鼓励企业寻找可以给企业带来长远收益的客户,把他们的利益放置在企业关切的核心位置上。企业要推广和细化对有利可图的客户关系有贡献的交易和产品,摒弃那些对核心业务无助的鸡肋业务。建构一种以面向客户,基于客户活动成本和客户盈利能力的综合系统可以提供给企业以对手难以超越的组织优势。

因此找出对有利可图的客户关系有贡献的交易和产品至关重要。其简化的流程体系为:

第一步是把当前的客户盈利能力——客户净营业收入减去当前的交易和产品的成本——为先前的交易和产品利用的函数。第二步是重新配置交易和产品,以使客户关系的盈利能力最大化。这可以通过特定交易和产品的利用、抑制或重新定价其它的交易和产品来实现。ABPA的精要就在于:使用ABC来估计逐个客户的盈利能力,然后把那些对客户有吸引力,能够给企业带来大量回报的产品和服务与那些引起成本激增的相区别。

如何通过ABPA找到企业营业收入的驱动要素

ABPA模式能够找到可盈利的产品和服务,它要求系统有能力追踪客户与业主的所有交易以及其所产生的成本。简化流程来看:首先把客户交易分解为客户发起的交易(前台交易)和支持交易(后台交易)。然后,找出这些交易的直接活动(操作活动)和间接活动(监督、配置活动)接着按照实际动产和不动产的成本投入来逐一确定成本额。最后将成本分为:对客户交易敏感的短期可变成本(前台员工);对交易有些敏感的长期可变成本(监督);当交易放大时引起固定资产增加所引发的生产能力成本。据此企业要依照成本基数,鼓励和引导那些有利可图的客户进一步的为企业带来收益;分流那些无利可图但占据成本份额较大的客户部分,对他们的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节约资源。

ABPA的优势和缺陷

ABPA与平衡计分卡的优劣比较

从测量标准和单位来看:BSC针对的是企业和经营单位的财务结果和非财务标准;ABPA则分析客户盈利能力和针对细分客户的客户交易盈利能力。绩效驱动因素:财务标准是可测量的,BSC的财务结果驱动因素一般是已知的;ABPA则必须重新分析找出那些企业营业收入的驱动因素。薪酬管理时:BSC基于财务和非财务一揽子综合评价要素;ABPA则基于员工个人和对团队、组织整体创造客户盈利能力和客户交易盈利能力贡献的奖励。学习和成长维度上:BSC通过财务和非财务标准的综合利用,将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落地,企业方向变得明确;ABPA则对客户盈利能力的驱动随着 经验 的积累而愈加深刻。技术实施方面:BSC中的财务标准显然比非财务标准更有确定性,更易测量。ABPA则必须贴近客户,追踪客户营业收入和交易,这样成本有时也是高昂的。

ABPA所能带来的战略优势

ABPA通过向集中化的客户销售和服务单位提供细化的成本和营业收入数据,使它们可以依靠这些数据进行战略选择,ABPA为分散化的决策开辟了道路。其次ABPA使得前端单位和后端单位有可能追求不同但互补的战略。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想仅依靠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吸引客户注意越来越难,现在更多的企业选择走差异化和低成本结合的中间道路。

ABPA的局限性

ABPA本身并不排斥非财务测量标准,但只有当非财务的测量标准对于单个客户可用时,ABPA才是有效的。ABPA需要能够时时关注客户交易的系统,其所带来的成本是一般小企业难以承受的。企业如果没有职业分析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且ABPA本身有其不适应的情景:当通过绩效测量标准来显示承诺和价值观,而不是要度量未来现金流量的先导指标时,ABPA和类似于ABPA的框架也是难以适用的。

ABPA本身并不完美,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马歇尔•W•迈耶先生也承认该体系尚不到足以充分运用的地步,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研究和深入到企业更深层次上。但这种思想的引述,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看待绩效测量的角度。

参考文献:

1.马歇尔•W•迈耶(美).绩效测量 反思 ,超越平衡计分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彭剑锋主编. 人力资源管理 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摘 要: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财务分析既是财务预测的前提,也是过去经营活动和企业盈利能力的 总结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深度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投资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从而在项目财务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因此, 文章 主要从战略和财务角度分析了康芝药业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竞争战略;整体战略;盈利能力

一、背景

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儿童药为主业的上市企业,主要从事儿童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制造与经营业务。康芝药业现拥有海南、北京、河北、沈阳四个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和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康芝”为主品牌推动的儿童药产品集群,2013年,康芝药业完成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上升,成功入选亚洲品牌五百强企业。现有医药产品100多种,目前,康芝药业在儿童用药领域的研发能力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分析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在科学的预测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哈佛分析框架是由哈佛三位学者提出的财务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等,分析框架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合,能够有效把握财务分析方向。

二、战略分析

1.竞争战略分析

一般性的竞争战略主要有两种:一是成本领先战略,二是差异化战略。康芝药业采用的主要是差异化战略,专业从事儿童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康芝药业之所以采取差异化战略原因及优势如下:首先,药品能够充分实现差异化。其次,差异化产品,即儿童药品的需求巨大。再次,康芝药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最后,康芝药业有较强的 市场营销 和销售能力。。

总之,康芝药业通过增加儿童用药种类、改善儿童药品的内外包装以及不断向研究开发、品牌形象及商誉等进行投资,以取得并保持其竞争优势。

(1)产品差别竞争

药业的竞争方式与药品的分类有很大关系。专利名药具有市场独占性, 可以通过高价格和扩大市场销售来保证收回投入,获取一定甚至高额利润;康芝药业市场构成是以儿童药为主的市场和 渠道 ,公司主要从事儿童用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当前儿童用药中销量最大的解热镇痛类、感冒类、抗生素类、呼吸系统类、消食定惊类和营养类等六大类的西药和中成药,此外还拥有17个成人药品种。

(2)相对垄断竞争

专利新药是药业竞争的制高点,世界药业市场表现为新药的局部性、暂时性垄断。由于疾病的

复杂性,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治疗,即使针对同一疾病的各个药物的作用范围也有差异,这使药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一个企业可以垄断某个专利新药市场,但不可能垄断整个药品市场,也不可能垄断某一类药品市场。同时,由于专利新药具有时效性,专利期满后将面临仿制品的竞争。康芝药业目前生产经营5种剂型11个儿童药品种,涵盖了我国当前儿童用药中销量最大的解热镇痛类、感冒类、抗生素类、呼吸系统类、消食定惊类和营养类等六大类的西药和中成药。目前很多药物在全国同类产品与儿童解热镇痛类产品中销量第一。可以看出,康芝药业制药的一定领域实现了垄断。

(3)规模优势竞争

药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融合了各个学科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新药研究开发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高,并且成功率很低,所以企业需要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才有能力从事新药开发,才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而普药特别是原料药,需要靠规模经营才能获得成本优势。由此可见,药业资本表现为一种集中化趋势。康芝药业主要从事儿童药为主的产品生产,从医药市场的大格局来讲,儿童药份额仅占整体药品市场的25%左右,因此,拓展剩下的75%市场份额,拥有完整的药品市场的产品结构是很有必要的。2011年6月,公司以超募资金约8000万元并连续追加投资天合制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这是合理市场结构调整的必要,同时逐渐实现规模竞争。

2.企业整体战略分析

由公司财务年报可见,康芝药业虽然专业从事儿童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其有约四成的收入比例及五分之一的利润比例来自于成人药,此外还涉及食品行业。在药业中属于多元化经营。

康芝药业采用多元化经营原因及优势,一方面,康芝药业有一些资源,例如品牌、专有技术、稀有分销渠道等,其在组织内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康芝药业的专有资源与其经营的业务组合能够较好地匹配。例如,2011年7月,康芝药业使用超募资金亿元收购并后续增资延风制药(100%),延风制药拥有多个儿童用药,同时延风制药还拥有小儿硫酸亚铁糖浆等儿童药品制剂,在儿童补铁及儿童咳嗽的治疗领域对康芝药业现有的儿童系列品种进行补充,弥补其在该剂型上的空白。

三、财务分析

1.衡量整体盈利能力

根据康芝药业发布的2012年报显示,康芝药业2012年比上一年的盈利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公司 报告 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上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0万元,同比增加。

2.盈利能力分解:替代方法

分解净资产收益率时,对经营要素和融资要素的分解如下(数据采取比率形式):2012年度中,经营净利润率为,净经营资产周转率为,同时,经营资产收益率=经营净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得出经营资产收益率为;息差为,净财务杠杆为,财务杠杆利得=息差×净财务杠杆,得财务杠杆利得为;而净资产收益率=经营资产收益率+财务杠杆利得,得出净资产收益率为。同时得出2011年度数据,经营净利润率为,净经营资产周转率为,经营资产收益率为,息差为,净财务杠杆为,财务杠杆利得为,净资产收益率为。

从数据分析来看,康芝药业2012年与2011年相比经营资产收益率出现了大幅上升,从而整体上净资产收益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经营资产收益率上升主要由于销售收入上升。2011年初,儿童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导致儿童死亡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波澜,不少药店和医院撤架停用。直接导致了其在201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成以上。2011年收购包括河北康芝在内的三家药企被认为是康芝药业弥补“尼美舒利事件”造成影响,挽救主导产品“失势”的重要举措。因此,在2012年度经营资产收益率较2011年度有了大幅上升。

从2011年报可以看出,康芝药业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同比减少,而利润总额仅有万元,同比减少。对于这种营业收入没有大幅下降,利润却直线下降的现象,康芝药业在年报里的解释是“主导销售产品大幅度减少、新产品 广告 费的投入大幅增加、员工薪酬福利增加、研发费用增长等原因”。 康芝药业2012年第一季度延续了这种高营收、低利润的模式。第一季度康芝药业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同比下降。7月6日公告的2012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也显示,康芝药业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75%。

参考文献:

[1]黄妍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2]李艳艳.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企业竞争战略探析[D].山西 财经 大学,2012.

[3]杨兆平.基于哈佛框架下中石油财务报表分析[D].吉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1. 创业心得体会报告

2. 十大最新盈利商业点子

3. 马云成功学演讲 马云谈创业

4. 上海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

5. 90后网络创业奋斗经历

6.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浅谈关于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及策略分析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浅谈关于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及策略分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前言

我国的医药销售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行业,只要是人类生存的地方就存在医药需求的市场。根据前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我国医药销售市场产值将突破万亿,成为世界上药品销售产值第一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医药产业的供需关系出现不平衡现象,对医药的需求量逐年增多,这样的局面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迅速壮大。但是,我国医药行业在将来的发展中必然会面对两个现实的问题:第一,国家医药监管单位对医药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随着医药行业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和限制法规的出台,不仅规范了医药企业,而且限制了我国医药企业的不断发展。第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外的医药企业不断涌入,导致我国医药企业营销市场竞争激烈。现今,我国医药企业应当着重考虑的是不断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完善营销方式。

二、我国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医药企业均可以经由医药批发商等中间方销售药物至正规医院,经过医院这一渠道将药品卖至患者。此外,还可以将医药产品投放到当地的各个医院,通过压低价格和提高利润的形式争夺医院的药物销售市场。因此,整个医药产业的营销渠道变得十分复杂。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医药公司生产的药物产品需要经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中间单位等渠道销售至各大医院和药店。此外,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形势的加剧,少数利润率很高的医药产品逐渐成为医药企业的宠儿,同种药物供大于求,药物种类繁多,加剧了医药市场的销售难度。而随着同种医药品的过量生产,加剧了医药产品的不正规营销和药品滥用情况的发生,威胁了低收入患者的疾病救治。

三、我国医药企业的营销管理

现今,我国的医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存活,就得适应我国医药市场新的市场销售规律,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营销方式,不断完善医药行业的营销体系。

首先,医药企业需要组建自己的营销队伍,吸引专业的医药营销人员加入自己的队伍,企业可以通过单位内部选拔和社会招聘两种方式进行人才选拔。另外,建议医药企业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得新员工充分认识企业文化,认可企业的管理理念,熟知企业产品和市场竞争产品的特色和自家企业产品的长处,充分地掌握市场销售情况,培养销售团队新成员的销售自信心和对企业产品的信任,从而不断扩大企业产品的营销市场。[1]

其次,医药企业需要打通产品销售渠道,即维护现有的销售途径并拓展新的营销途径。不同的医药产品其营销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医药企业独有的产品,建议与销货量较大的知名单位合作,依据销售单位对医药营销市场的影响能力划分为一级渠道、二级渠道等。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医药产品在该地域的销售口碑,而且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周转使用率。性价比好的常见药物,建议与当地销售渠道多、销售能力强的连锁经销商合作,增加医药产品的销售覆盖面积。无论是新型药品还是旧式药品,医药企业均需对不同的合作销售企业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实现互惠互利和共同壮大的目标。随着医药企业的不断深入改革,医药连锁加盟单位呈现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市面上很多大规模的医药企业旗下还有很多医药连锁加盟店,这种营销方式降低了医药销售的中间环节,保障了医药产品的经济利益,提高了销售人员工作的积极性。[2]

最后,医药企业需要不断增强营销成本的管控,降低药品价格的限制。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单位对药品监管的力度逐渐加强,药品招、投标和基础药物的价格控制等措施减少了药品价格过高的现象。此外,医药企业面临着制药成本的不断上涨,人工费的不断提升和医药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等问题,导致医药企业的经营成本也是水涨船高。因此,为保证医药产品的质优价廉和维持医药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控制药品生产环节的成本,还需要科学合理地管理营销团队,只有医药企业合理控制产品的营销成本,才可以摆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单位的约束,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四、传统医药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受到经济条件及营销技术方面的影响,传统的市场营销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企业不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势必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药品营销组织构建不合理

营销组织职能式,部门间的关系缺乏沟通、协调难,协调方式是靠规章制度和权力等级结构,形式特征是金字塔式,组织活动特征是稳定、重复、单一,主要结构单元是职能部门,分工是高度分工和专业化,权利的集中程度是高度集中,注重权威,管理层次多,中间管理层比较庞大臃肿,管理范围比较小,信息流向以纵向为主。

(二)营销策略的盲目性

医药企业的宣传、广告和营销策略是针对目标顾客的,其成本高,而且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商业流通循环是由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三部分组成的,生产者不能直接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也不能直接向生产者表达对产品的需求,因此造成了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盲目性。

(三)营销方式滞后

传统的营销方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方式,造成医药企业营销的局域性、信息不对称、边界明确、经济活动简单、垄断现象严重、反应缓慢。尤其是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由于认识不足,或企业自身条件的局限,企业在管理客户资源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

(四)医药企业面临的环境压力

环境的变化包含竞争对手实力加强、相似产品的威胁、顾客对产品的选择性等。而传统的药品营销组织过于正规化、集权化、机械化,使得企业营销及方法在新的环境下不能作及时的调整,影响了产品的销售额。另外,传统的营销技术已经落伍,各种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技术,使得人们认识到现代化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五、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全员营销理念

全员营销理念指的是围绕销售市场,科学合理地管理企业现有资源和销售形式的营销方法。医药企业通过组合不同的营销方法(如医药产品、销售途径、医药价格、医药供需和医药销售服务态度等)实现企业盈利的销售方式,最终不断完善医药营销过程。医药企业的全体成员应当以营销市场为核心,以消费人群的服务为导向,其要求所有员工的目标一致,齐心协力。

(二)触发医药企业的整体潜能

在全员销售理念的背景下,我国的医药企业需要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激发医药企业的潜能。医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充实单位的顶层设计,提出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的长期规划。

六、结语

我国医药企业要想获得丰厚的市场利益,不仅需要质量上乘的医药产品,还得不断完善市场营销手段,加强营销管理,完善营销策略,使企业内部实现有机统一。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营销量。

参考文献

[1]曹娟娟,谭雄斯.现代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商业,2016(7):116-117.

[2]宋艳.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及策略研讨[J].时代金融,2015(26):208+212.

一、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自身的健康,因此与健康有密切关联的医药也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居民的支付能力在不断地增强,医保体系在逐步地健全,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是促使医药行业快速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医药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也同样也意味着医药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种病上百种药的现象十分常见,如何才能使自家医药企业在同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已成了各大医药企业的首要难题。医药企业的盈利与否通常取决于该企业的营销能力,但是营销管理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营销部门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但是,我国的医药企业很少制定营销策略,大部门企业仅仅是空设了营销这个部门。

二、中国医药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医药企业分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两种。经过了一轮较长时间的持续高速成长后,中国医药企业进入了一个危机与转折并存的发展关键时期。医药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市场的秩序,行业内各企业的生存现状变得岌岌可危。不仅仅如此,中国的医药市场一直是以国外品牌和国内成分仿制药为主导。国外一直认为中国的很多行业都是以中国制造为主、以中国创造为辅,中国的医药行业似乎也在印证这种说法。由于新药的研发成本较高,药品的临床试验时间较长,中国的医药市场就一直被国外药物占领着。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医药产业陷入了低成本竞争常态化的低谷。其实这是医药产业必经的产业重组过程,回顾西方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与目前中国医药产业相似的身影。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北美产业以及美国医药产业的重组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点,即均是在陷入低成本竞争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史为鉴,中国的医药也将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市场的集中度将会大幅度提高,医药企业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较为专业化、特色化的高科技医药企业有可能在竞争中获得生存权。因此,医药企业应该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进行理性的思考,积极地应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和洗牌重组。

三、医药营销的意义

随着医药市场的繁荣,医药企业之间竞争程度的激烈就不言而喻了。医药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不太一样,它的产品以及服务同质性很强,那就是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因此,在医药企业之间很难形成差异化的优势,这时品牌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医药营销就是通过一些营销手段,如广告、媒体传播等,结合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对品牌产生推动效应,建立、维护和宣传医该药品牌,为品牌树立个性,加强大众对该品牌的认可度。大众对于医药品牌没有绝对的自由选择,更多的是依赖医生、专家等的专业建议和正面口碑。医药市场营销对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它才是决定企业盈利的根本。

四、中国医药市场营销现状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药品消费的不均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的差距也暗示了国家人均用药水平的差距。这种差距为日后药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中国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下寻求契机发展起来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药品消费市场之一。现如今,中国的医药市场在流通渠道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药品的厂商可以直接与医院、批发商以及零售商等进行直接交易,省去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与医院对接的流程。虽然说这样提高了医药流通的效率,但这存在一些弊端。这种做法是造成医院市场和目前医院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这种紧张关系直接表现为医院在医药的贷款方面拖欠不还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医药企业没有做好长期发展战略的规划,逐渐堙没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为了在医药企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各个医药企业不断地在降低药品的价格,医药企业的利润也越来越少。这种“杀敌一千自毁八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想取得长期发展,还是要做好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在新环境下,医药企业最明智的营销手段不是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中,而是应该把客户作为中心,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以及影响因素做出对应的营销策略,完善医药市场营销体系。

五、做好营销管理工作并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做好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维护价格体系。首先解决内部管理问题,不要压货,现将内部存货问题解决掉。此外,调整好销售渠道,不要无止境地向市场销售,严格控制各级销售的出货价格;设计不同的包装,以包装提高药品的客单价。打价格战的最终结果损害自身的利益,因此医药企业可以从品牌包装入手,为企业品牌设计不同以往的包装,并且不给传统的流通渠道提供货物。市场上没有流通,只要销售价格合理企业利润就有保障;做好战略合作规划。改变以往的营销策略,举办大型的培训活动、树立品牌形象、与连锁终端进行战略合作。针对消费者的心理以及影响因素,制定一些营销策略:信誉定价。消费者普遍认为价格越高质量越好,信誉较好的、已经树立好良好形象的企业可以适当将一些药品的价格定高一些;惯性定价。对于消费者较为熟悉其功能、质量的药品,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制定一个惯性价;更换产品组合策略。将产品组合中获利过大或者过小的产品去掉,更换成易获利的产品;差异定价策略。根据时间、地点和顾客购买力的差异,为消费者推荐合适的药品。比如相同的药品,不同的日期定不一样的价格。

六、结束语

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它需要讲求一定的策略。本文主要从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和策略研讨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实体转型直播经营模式研究论文

所谓电商新零售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而已!给线下实体经济根本带来不了什么,只是各大网络平台打出来的伪命题拉数据用的!最后的结局就是上市圈钱!

早当年已经有形容词,“十亿人民九亿商”,咱国搞生意的人员真是奇葩的多!至于实体店如何转型?因为有了电商网络购物,所谓实体店尤其是小打小闹的个体户夫妻店,已经严重不适合 社会 需要。所以不久的将来,淘汰掉70%店铺,让这部分人员转型进入生产产品行业,是必然大势所趋。特别是将来电商网购很有可再提高一个档次,以电商店铺相结合的方式经营,电商习团可以在全国各地建立自己的店铺商行,尽可能做到大商品少用的商品省城里可以有,人人生活的必需品小商品县城里可以有。这样消费者网络购物就快捷多了!网购大商品由本省省城发货,第二天客户就可以收到货,小品由本县县城发货,当天客户就可以收到货。所以说,店铺生意的生存空间只能是越来越小,这部分经商人员,只有转型生产产品行业才是唯一出路。

当电商发达后,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电商平台的性价比,并且商品种类也会得到扩展,出现了更多的商品种类任由消费者挑选,不仅商品便宜,而且选择性变得更广。

当电商崛起之后,对于超市这种实体店来说,受到了来自电商平台的影响。 实体店超市的商品,跟电商平台相比,缺乏了性价比,因此人们纷纷在电商平台完成下单,减少了到超市购物的频率和次数。 虽然在电商平台上,这些食品同样有着超高的性价比,但是碍于物流配送慢的问题,人们只能选择在本地超市购买,这也给超市留下了足够的生存空间。 那么,对于实体店超市来说, 应该如何避免被社区团购所代替呢 ?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转型线上, 借助社区团购开展线上销售渠道,进行数字化运营,打通线上跟线下的联系。

比如华润万家、步步高、卜蜂莲花、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也相继加入社区团购,大家都意识到“数字化转型,要唯快不破”的严峻态势,只有将线下和线上业务相融合,才能完成全渠道运营。

电商,说破天,也就是流通环节。而且是尾大不掉的流通环节。把自己的作用夸大到了荒唐的程度,逼迫厂家压价。厂家甚至得配合电商做出极大牺牲。这样的逻辑会持久吗?留给厂家的选择就剩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了。那么,电商的客户慢慢地只会剩下只关注商品使用属性的人,追求的就是低价能凑合着用就行。

这类客户,其实对于实体店来说,也并不算是好客户。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厂家会生产专供电商销售的某某专款产品,给实体店生产正常的产品。然后,电商和实体店分别卖给不同的客户。实体店好好做本来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客情维护,产品结构优化,库存管理,高效服务,照样可以有较好的生存空间。

新零售就是线上线下的整合体,所以实体店已经开始慢慢转型,结合线上渠道和工具帮助实体店引流和销售,所以现在有很多短视频直播带货都是依托于实体店来进行的,这就说名已经在转型道路上了。

其实我们也慢慢地发现现在电商已经处在一个流量的瓶颈期,那么势必要走到线下实体店,但是如果还是单纯的开实体店那么显然还是在走单纯的店铺老路没有什么新奇的,那么电商渠道的成熟,利用电商渠道和电商的工具结合实体店发展是现在实体店的一个机会,扩充流量扩充销售。

常见的方式有,线上线下开店铺进行双端渠道增加销售额,线下走线下客户,线上抓取线上客户,扩大整体的客户群建立粉丝会员体系,为后期提升复购率做基础。

第二,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以实体店为依托,建立网络销售渠道,当地为实体店推广引流,同时在带货的公共平台建立网络的销售渠道,增加产品动销。

第三,入驻社区团购,主打社区服务,以社区服务为基点,维护老客户,带动实体店的品牌和销量的经营。

综上所述,其实在实体店的转型中,有很多的伪命题存在的,其目标我们都知道,就是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增加销售量。从这点来看,总的来说就是把线上的竞争搬到了线下了,但是可以说线下是个大市场,而且还有区域限制,所以现在的问题很多,那么反应出来的市场发展也是很大的。

实体店要提高服务质量,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另外,平台这块提成太高,国家要利用反垄断法对其进行限制。

线上线下结合

不知道[思考]

微商 电商 实体店 电商新零售

浅谈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的矛盾与互利共赢论文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还带动了网店的批量涌现和成功运营,这让实体店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的矛盾与互利共赢”的电子商务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新经济背景下网店与实体店的发展现状和矛盾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发展逐渐走向了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还带动了网店的批量涌现和成功运营,这让实体店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文章简述了网店和实体店面的发展史,并列举了两者产生的典型矛盾,通过分析矛盾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运用各种功能补偿以及整合营销的方式来缓解和消除两者冲突,使两者做到互利共赢。

关键词: 电子商务;网店;实体店;矛盾;互利共赢

自2014年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关店退租”现象。继关闭济南门店后,百货业巨头百盛了关闭了位于江苏常州的新北门店,这已是近2年内百盛关闭的第6家门店。李宁实体店已经关掉1800多家,未来三至五年全国有近80%的书店将关门,服装店、鞋店有近30%将关闭。半年报显示,多家A股上市百货公司业绩亮红灯,其中南宁百货净利润同比下降达,杭州解百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达44%,广州友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3%.电子商务大潮冲击下,百货商场越来越有沦为“试衣间”的尴尬。

1新经济的特征及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不断发展,我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态就一直处于一种急剧的变化中。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我们需要面对的矛盾现象日益增加。例如,科技的飞速进步,改变着我们对市场经济微观主体边界的认识;在线虚拟空间的网络性,改变着人类沟通的方式;企业间的关系不再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竞争关系,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依存度的提高,一种以合作为本,竞争为辅的新型伙伴企业关系渐渐显露头角。

为了能够确切地描绘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新经济”应运而生。新经济的四点特征,即信息化(信息技术逐步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知识化(知识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凸显)、人本化(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以客户的需求为重)、全球化(资源配置遍及全球)。

而且新经济的这四种时代特征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循环属性,人本化的形成被信息化和知识化推动着,而其又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化的`不断加速直接导致了知识价值不断实现和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从而实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推动。

2网店及实体店的发展

网店及实体店的含义

所谓网店,顾名思义就是网络商店(虚拟店铺),它其实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它能够让人在网上浏览图片的同时,对图片所展现的物品进行实际的购买,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的网站。但在实际生活中,网店大都使用各种大型网络贸易平台来完成交易如天猫、拍拍、易趣等。这主要是因为,个人制作电子商务站点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和技术含量。

实体店是网络购物兴起后出现的名字,它与网络店铺相反,网络店铺是虚拟的,而它则是真实存在的。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实体店是传统产品的销售终端。实体店是借助一定的硬件设施建立起来的,它的地点相对固定并以盈利为目的。它的商品既能是实物,也能是虚拟商品(如翻译,充值卡等服务)。

网店与实体店的发展现状

网店的发展

网店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但网店产生的初衷其实并不是为了进行网上贸易,只是为了展示产品,从而让浏览者对所浏览的物品有更全面的认知。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网店也有了显着地改善,它从一开始的单一的网上产品展示,逐步演变成一种不仅仅可以用来展示商品,还可以让浏览者进行实际购买行为。

网店来源于电子商务,因此它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从1999年发展至今实属不易,总的来说,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起步期(1999年)、冰冻调整期(2000-2002年)、恢复回暖期(2003-2005年)、高速发展期(2006-2008年)、转型升级期(2009年至今)。

以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为例:马云在1999年和18名同事用50万元成本创立阿里巴巴,一路艰难发展到2002年开始盈利,在2003年谋求改变成立淘宝网,2004年发布支付宝。在2005年,淘宝宣布个人开店免费,这大力地推动了网店的发展,并为淘宝打下了夯实的群众基础,不得不说,马云走的每一步,日后看来都堪称绝妙。2011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将淘宝网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淘宝网、淘宝商城和一淘,以更精准和有效地服务客户。2012年淘宝商城正式改名天猫,以实现在之前利益切割之上更为独立的品牌切割。将现有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的业务升级为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淘宝网、天猫、聚划算、一淘和阿里云七个事业群。要重视的是这一年爆发了线上与线下的价格战,电商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和替代逐步显现。

2013年淘宝余额宝业务开创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先河,也给移动电子商务开辟了一个新的入口---移动金融。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11月11日“购物狂欢节”,阿里巴巴支付宝成交额超过350亿元,2014年达到600亿元。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扩大了就业和内需,带动了物流金融宽带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零售批发、加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实体店近年来的发展

相比网店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相反,实体店的发展态势则较为惨淡,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众多小商家都选择结束实体店的经营。因为在高额的库存金额和租金负担以及金融危机的重创下,经营实体店想要盈利对商家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实体店也有发展较为优秀的,他们拥有愈发成熟的信息技术与物流的支持,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传统门店的得以蜕变。它们发展主要通过“开源”和“节流”.“开源”就是让门店变成物流基地。这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必胜客最早兴起的HS服务,现在肯德基也开始了这项服务,具体来说比如加班订餐:人们可以在午饭下班后到门店去看到实物并且咨询,而上班时间以网络和电话为平台发生购物行为的。这不仅仅扩大了辐射区,同时由于其传统的能够让顾客看到真实商品,购物氛围以及实体店使得顾客产生的信任感等一个都没有被弱化,更加促进了销售。

“节流”就是让门店变成展示中心。以大型电器店苏宁、国美为代表,门店主要是用于商品展示,并且从中分离出了仓储的业务。门店面积缩小后,租金成本直接降低,相应的装修与维护成本也降低,继而发生连锁反应,需要的运营人员数量也会相应的减少,因此整体成本低了。

虽然通过“开源”和“节流”,实体店可以产生比传统情况下不可想象的投资回报,扩大发展空间。但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下,实体店面对沉重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多的客户被分流到电子商务公司的情形,压力倍增。

3在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间涌现的矛盾

“超低价格战”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几乎所有商品都要比实体店的价格低,幅度少则八九折,多则过半。网店打出低价来吸引客户,同种商品销售网店为抢客流量会给予相同、甚至更低的折扣。在低价环境下实体店被动不堪,与网店的矛盾不断升级。

“网店试衣间”

越来越多的买家在实体店感受实物,记下货号,然后在网店上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经常见在商场试衣服却在淘宝下单;到国美选电器却在京东下单……实体店提供售前服务,却没有任何收益,成为了网店的免费体验店。

“资源竞争”

生产商、批发商相对于实体零售商具有更多的资源,为了在短期内提高销售额,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价格优势,发出网络团购订单,短期内成团销售,其数量之大,挤占实体店的客户资源和利润空间。

“品牌信誉消磨”

网上销售地域广,经销商良莠不齐,网络监管不到位,商品质量、售后服务难以有保证。用户网络购物后,在无法采用传统外包装加印标识、代码区分供货商等手段鉴别的情况下,必然将责任归咎于品牌本身,影响到品牌实体店声誉和市场份额。面对电子商务咄咄逼人的挑战,如何协调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之间的冲突,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

4在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间的矛盾剖析和互利共赢

矛盾剖析

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冲突由于商业平台改变而产生,本质上是网络销售与传统销售之间的市场占有矛盾,同种或同类商品销售商不能协同而发生敌对性行为。究其原因,分为主观客观两点。

第一,主观上一些厂商和经销商没有多平台下的行销政策,也没有应急渠道管理手段,在传统营销方式和价格控制无法奏效的情况下,会导致失控。一是厂商管控政策和手段欠缺。通常情况下,厂商为了保持商品销售的活跃度,会主动在经销商内制造竞争,以竞争刺激渠道成员拓展机会,使市场趋于理性。而网络销售绕过传统经销商,这决定同一商品在网店销售与实体销售具有悬殊的竞争力,导致分销中的过度竞争,厂商的传统层级管理与价格控制手段,会因对经销商自发网上销售行为无法奏效而引起市场混乱,影响实体店的销售。二是经销商对渠道变动预期不足。面对网路销售带来的乱价和窜货,经销商没有处理经验可循。网络销售的低价打乱了经销商价格控制,经销商对渠道关系变动没有足够的预期,没有可行的预案的情况下,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实体渠道的抗风险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将不断下降。

第二,客观上市场资源有限、成本支出不同。一是资源的重叠与争夺。顾客资源上,网络对传统顾客没有天然区隔,在更强大的价格吸引下,传统顾客渐渐转移为网络用户。商品资源上,网络对于售出的产品没有严格的限制,而市场产品的有限性,导致了商品资源的重叠。二是经营成本的差异。网店能低价经营,而实体店不能低价,否则就无法解决租金、人员成本和经销商的利润。网店的低成本低价格冲击传统价格体系,这种固有的成本矛盾是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自身难以调和的。

共赢前提

面对网店与实体店的诸多矛盾,问题不可能在一时之间都得到解决,但两者之间却可以在完善自身不足的情况下,两者共谋发展。

第一,对于网店来说,完善网站商品信息,保证顾客购物安全性,提高店铺信誉,留住老顾客,提供优秀的售后服务,更有利于网店的发展。纵观淘宝、天猫客流量高的店铺,都能为顾客提供充分信息,贴心的服务,满意的购物。

第二,对于实体店来说,资金充足的店家不拘泥于一店一铺,可以大力发展使店铺连锁化,提高品牌效应,通过“开源”和“节流”降低门店运营成本;资金较少的门店则可以开展各种活动,用适宜的价格,优秀的服务,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提高业绩。

第三,当网店和实体店都得到完善后,两者可以进行整合营销,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两者合作,线上线下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目的。

共赢方案

无论是网店还是实体店,各有利弊,电子商务具有信息、物流高效的优势;实体店的售后服务和维权更有保障,谁也不会取代谁,都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在两者发展都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想要更好的发展,就要做到合作,在规范体系的引导下达到双赢的效果。

矛盾一解决方案:网店销售、实体店体验,各取所长,合作营销

以用户为导向,在订单和价格处理上持双赢的思路。订单上,运用网络良好的互动性进行产品、品牌宣传、传递信息、获取订单;价格上,严格统一定价或者区别价格,统一定价把网店与实体店的价格差异缩小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通过网络订购和实体店配送相结合,统一价格、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方式;区别价格的情况下,按网络订单销售额按区域,计入经销商的累积销售额中,重新分配利益,或者划分经销商区域配送、售后服务等工作,按订单额的比例返利,解决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利益分配问题,创造让大家都满意的价格。

矛盾二解决方案:专属定制,错位经营,市场多元化

经销的批量性,使得市场的产品样式单一重复,随处可见。开发专门用于网络销售商品,错位促销。专属商品只在网上销售,电子商务和实体销售采用各自的竞争策略,由企业做总体战略控制;面向消费市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化的专属服务,采取买赠、捆绑立减、现金返利、限时单品特卖、赠送饰品等服务,迎合网络用户购物追求低价格的心理期望,解决价格冲突,又保证与网上同类商品相比具有竞争力。同时开拓多元化增值领域,有个性就怕客户不来“试”.

矛盾三解决方案:将电子商务定位为实体销售的补充,整合利用

电子商务虽然方便、价格实惠,但是与实体销售相比,传统实体店提供的消费体验非常重要。实体店可以开展促销活动,如发放优惠券,吸引用户凭优惠券在当地实体店购买可获得相应实惠,扩大销售覆盖面,拉抬实体店的人气;店铺会员制,给成为会员的顾客以更多的优惠,更为全面的服务。利用薄利多销原则,既能保住客户资源,又能收获利润。即便网上开展团购,也不用害怕客户的流失。

矛盾四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差异化,强化品牌地位

通过差异化设置,平衡因货品重复而产生的矛盾,可以共同维护品牌形象和地位以各自平台商品和服务创造更多顾客,而非争夺顾客。将网络作为处理实体店库存商品的销售渠道。实体店作为高端店,高质高价,网店作为低端店,用于处理实体店的库存或过季商品,把实体店滞销的库存商品拿到线上来扫贷,减轻品牌库存压力。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划分定位销售平台。产品投入期时,选择在网络上试销或限量版产品展示,此时购买者多是前卫的品牌忠诚者;当产品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转入到实体店作为正价新品销售,此时的购买人群是理性的消费者,他们更注重亲身体验;衰退期时,再转入网上低价出货。不同的销售方式对应不同的购买人群,既保证了品牌信誉又强化了市场份额。

5结论

综上所述,新经济下的市场,是网店与实体店相结合的市场,网店以实体店为支撑,实体店以网店为扩展,两者合作,着眼于用户“购物是否便利”,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渠道结构,安排不同层级、不同平台经销商的利益格局,对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进行战略布局,引导两个平台间利益平衡,优势互补,整合可用资源,使其互相促进,“和谐”发展。二者联合才能实现互利双赢,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爱珍。中国电子商务下的“新经济”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8)。

[2]薛凤。网店与实体店联合发展探析[J].市场论坛,2013(5)。

[3]牛全保,邹英杰。网店与实体店的渠道冲突探索[J].管理学刊,2012(2)。

[4]罗娟。淘宝双十一2013年350亿2014年600亿:四大武器发力[EB/OL].(2013-11-12)。

[5]吴馆长,盛婷。一个从业者眼中的未来的零售业态:电商、便利店、体验店[EB/OL].(2014-11-28)。

[6]乔艳荣。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19)。

[7]王强。电子商务时代市场营销的新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5(14)。

1、网红直播兼具线下零售和内容电商的优势任何销售行为都分为传递信息、唤起心理(感性欲望)、打破防御(理性认知)、维护承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层层递进。从传统的线下零售到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电商、网红直播,销售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销售环节朝着不同的方向纵深。线下零售依靠实物介绍商品信息,综合使用视、听、嗅、味、触五感唤起顾客的消费心理,再通过销售人员的察言观色和见缝插针式的说服,打破顾客的理性防御。但是影响范围局限在地理位置上。内容电商虽然缺少实物展示,也没有销售人员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图文内容种草,植入大量的、密集的明星和KOL软广,引发口碑裂变,影响范围遍及全网。2、网红的信用契约来自专业影响力在维护承诺阶段,网红直播有别于从前的直播形式。从前走街串巷卖大力丸或狗皮膏药的商贩,先在集市上展示才艺,杂耍、戏法或相声,待人群聚集后,再推销产品。这时的销售依靠的是隐性的社会契约,即我以卖货为生,既然你看了表演,理应买点产品,不然岂不成了“白嫖”。尽管产品不一定好,也没有可靠的售后服务。类似现在的一些专职自媒体人,会打出“以写稿为生”的旗号向用户请求打赏。发展到现代商超,直播变成了产品秀场。3、依赖外部动机,缺乏品牌力根据《2018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报告》,网红直播用户60%以上是90后, 50%以上来自三四线城市。这些用户大多属于高消费欲、低购买力的阶层,对消费的新鲜感和低价特别敏感。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网红带货除了要有专业信用外,还要提供各种新鲜刺激和够低的价格。但是这些消费动机都属于外部动机,网红的信用可以随时转向其他品牌,用户会对新鲜刺激产生适应,低价更是一种缺乏壁垒的诱导手段。4、拉高消费预期,透支产品力网红产品被诟病最多的就是产品质量问题。但这些质量问题并不都是产品本身导致的,而是感知质量决定的。感知质量是产品的实际体验高于预期的那部分品牌价值。以带货著称的网红不是品牌拥有者,不对品牌的长治久安负责。他们是金牌销售,只对眼下的销量负责。他们善于唤起用户的感性心理,在用户意识薄弱的瞬间抛出一句“Oh my god”“我的妈呀”“好洋气啊”,打破用户的防御底线。

投资型保险盈利模式研究论文

200分就想写一篇论文,是不是太便宜了。

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是为了实现 企业战略 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 方法 ,对企业盈利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潜力做出的一种判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出发,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四个方面分析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现状,同时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盈利能力分析,这样可以使我国钢铁类上市企业对其盈利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为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钢铁工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钢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钢铁生产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了极大提高。然而,当前我国钢铁生产从总量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但从钢铁产品结构上来看,矛盾十分突出,传统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因此,钢铁产品的竞争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出发,从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四个方面分析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现状,使我国钢铁类上市企业对其盈利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为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至2010年的公司财务报表。

(二)指标选取

鉴于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的现状,本文选择了经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根据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计算出上述四个指标,具体数值见表1。

表1:安阳钢铁盈利能力指标数据

(一)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营业净利率的平均值为,其中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7年的营业净利率比较高; 其它 年份都比较低,尤其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远远低于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安阳钢铁的营业净利率还是比较低,分布比较分散,最高者与最低者相差甚远,自有资金积累能力不足。总之安阳钢铁以后应该着重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营盈利能力,加速自有资金的积累。

(二)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总资产净利率的平均值为,其中大部分年份比较高,2002年、2003年、2004年的总资产净利率比较高;少数年份比较低,尤其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远远低于。总之安阳钢铁的大部分年份总资产净利率还是比较高的,以后应该注意不要一味的追求资产规模而忽视资产的盈利能力。

(三)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为,其中大部分年份比较高,2002年、200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较高;少数年份比较低,尤其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远远低于。总之安阳钢铁的净资产收益率还是不错的,以后多注意资本结构的调整,权衡好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提高股东价值。

(四)收益质量分析

一般来说,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大于或者等于1时,说明企业的利润具有现金流量保障。从上表可以看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九年中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平均值为,其中大部分年份大于1,2009年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高;少数年份比较低,尤其是2010年为负值。总之安阳钢铁整体的盈利结构是合理的,但是不太稳定,最高和最低相差甚远。公司应该在提高盈利能力和实现现金均衡收付的同时,注意盈利结构的适当调整,保证企业盈利的稳定性。

四、盈利能力综合分析

我们借助于SPSS16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阳钢铁的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导入到SPSS16软件中,就可以得到Total Variance Explained(总方差解释)、Component Matrix(主成分矩阵)和主成分得分排名表。

我们提取的1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解释程度为,也就是说,此次分析具有的可信度。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主成分是这4个指标的综合反映,并且可以得出主成分的表达式,即y=。最后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主成分表达式,就得到了主成分得分排名表。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安阳钢铁盈利能力最好的年份是2003年,其次是2002年和2004年,其它年份比较差。实际上,安阳钢铁被中联资产评估公司、中联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国资委等部门组成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估课题组评选为2002年度上市公司业绩百强第9名、2003年度上市公司业绩百强第1名。自从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供需矛盾和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的影响,钢铁行业的利润不断下跌。因此,我们分析的结果与事实基本上相符。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安阳钢铁盈利能力分析,可以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展望;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成本高;钢铁产品质量偏低。上述种种因素造成了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呈下滑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我国钢铁行业应该不断开拓市场空间,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行业规范等一系列 措施 和手段,促进钢铁行业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学义,李文美.财务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郭显光.如何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

内容摘要:平衡计分卡(BSC)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绩效分析思路,提供了绩效分析的新方法,但BSC方法在理论和现实上还有不完善和值得商榷之处。本文在分析BSC方法隐含问题的同时介绍马歇尔•W•迈耶先生提出的一种基于活动的盈利能力分析方法。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活动 ABC ABPA

平衡计分卡的局陷性

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于1992年提出了平衡计分卡(BSC)理论。该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企业愿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BSC以企业战略为基础,包含财务指标、顾客角度、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使组织能够一方面追踪财务结果,一方面密切关注能使企业提高能力并获得未来增长潜力的无形资产,这样企业既具有反映“硬件”的财务指标,又具备能在竞争中取胜的“软件”指标。

现代企业努力构建一套平衡指标体系:它所包含的非财务指标内涵能够补充财务指标所不能反应的企业绩效内容。然而企业竞争环境是如此多变,能时刻找到真正“向前看”的非财务指标吗?确定BSC指标体系的过程(尤其是非财务指标)必然具有先天的主观性, 企业管理 层必须能控制和驾驭这种先天的主观性所引发的不确定性。主观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必然是员工对自己在BSC体系下所得到的绩效信息,薪酬奖励和晋升发展的合理性、公正性产生怀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组合:一方面企业希望BSC体系中的非财务指标能尽可能补充财务指标的缺憾;另一方面BSC指标确定中的主观性又容易引起企业内部考核、奖罚合理性的争议。

从ABC成本核算法到基于活动的盈利能力分析

ABPA的产生

ABPA源于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ABC),ABC是成本核算的最小单位形式:它可以确定交付产品、服务于客户以及维持经营所需的劳动力、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ABPA扩展了ABC,ABPA的焦点是客户,客户被当作是成本和营业收入的交汇点。ABPA的核心问题在于:企业应该怎么去为那些产生超过成本的营业收入的客户提供服务。如银行,有的客户在银行中有基金代理、 保险 委托、支票业务等多项业务。而另一些客户,只是把工资存在银行,并不能带来多大收益。

ABPA的组成要素

ABPA四个核心要素:企业活动、活动关联成本、客户、营业收入。

企业活动是以客户为导向的,这些活动引起活动成本,而客户则提供企业的收益。在客户层面上,而不是在经营单位或企业整体的层面上,活动、成本以及营业收入之间的联系可以得到最充分的理解。客户是企业最大的利润中心。

ABPA指出企业若想获利,要么使用成本领先战略,要么找出那些无利可图的客户,然后或给他们重新定价,或鼓励他们去别处交易。ABPA鼓励企业寻找可以给企业带来长远收益的客户,把他们的利益放置在企业关切的核心位置上。企业要推广和细化对有利可图的客户关系有贡献的交易和产品,摒弃那些对核心业务无助的鸡肋业务。建构一种以面向客户,基于客户活动成本和客户盈利能力的综合系统可以提供给企业以对手难以超越的组织优势。

因此找出对有利可图的客户关系有贡献的交易和产品至关重要。其简化的流程体系为:

第一步是把当前的客户盈利能力——客户净营业收入减去当前的交易和产品的成本——为先前的交易和产品利用的函数。第二步是重新配置交易和产品,以使客户关系的盈利能力最大化。这可以通过特定交易和产品的利用、抑制或重新定价其它的交易和产品来实现。ABPA的精要就在于:使用ABC来估计逐个客户的盈利能力,然后把那些对客户有吸引力,能够给企业带来大量回报的产品和服务与那些引起成本激增的相区别。

如何通过ABPA找到企业营业收入的驱动要素

ABPA模式能够找到可盈利的产品和服务,它要求系统有能力追踪客户与业主的所有交易以及其所产生的成本。简化流程来看:首先把客户交易分解为客户发起的交易(前台交易)和支持交易(后台交易)。然后,找出这些交易的直接活动(操作活动)和间接活动(监督、配置活动)接着按照实际动产和不动产的成本投入来逐一确定成本额。最后将成本分为:对客户交易敏感的短期可变成本(前台员工);对交易有些敏感的长期可变成本(监督);当交易放大时引起固定资产增加所引发的生产能力成本。据此企业要依照成本基数,鼓励和引导那些有利可图的客户进一步的为企业带来收益;分流那些无利可图但占据成本份额较大的客户部分,对他们的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节约资源。

ABPA的优势和缺陷

ABPA与平衡计分卡的优劣比较

从测量标准和单位来看:BSC针对的是企业和经营单位的财务结果和非财务标准;ABPA则分析客户盈利能力和针对细分客户的客户交易盈利能力。绩效驱动因素:财务标准是可测量的,BSC的财务结果驱动因素一般是已知的;ABPA则必须重新分析找出那些企业营业收入的驱动因素。薪酬管理时:BSC基于财务和非财务一揽子综合评价要素;ABPA则基于员工个人和对团队、组织整体创造客户盈利能力和客户交易盈利能力贡献的奖励。学习和成长维度上:BSC通过财务和非财务标准的综合利用,将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落地,企业方向变得明确;ABPA则对客户盈利能力的驱动随着 经验 的积累而愈加深刻。技术实施方面:BSC中的财务标准显然比非财务标准更有确定性,更易测量。ABPA则必须贴近客户,追踪客户营业收入和交易,这样成本有时也是高昂的。

ABPA所能带来的战略优势

ABPA通过向集中化的客户销售和服务单位提供细化的成本和营业收入数据,使它们可以依靠这些数据进行战略选择,ABPA为分散化的决策开辟了道路。其次ABPA使得前端单位和后端单位有可能追求不同但互补的战略。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想仅依靠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吸引客户注意越来越难,现在更多的企业选择走差异化和低成本结合的中间道路。

ABPA的局限性

ABPA本身并不排斥非财务测量标准,但只有当非财务的测量标准对于单个客户可用时,ABPA才是有效的。ABPA需要能够时时关注客户交易的系统,其所带来的成本是一般小企业难以承受的。企业如果没有职业分析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且ABPA本身有其不适应的情景:当通过绩效测量标准来显示承诺和价值观,而不是要度量未来现金流量的先导指标时,ABPA和类似于ABPA的框架也是难以适用的。

ABPA本身并不完美,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马歇尔•W•迈耶先生也承认该体系尚不到足以充分运用的地步,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研究和深入到企业更深层次上。但这种思想的引述,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看待绩效测量的角度。

参考文献:

1.马歇尔•W•迈耶(美).绩效测量 反思 ,超越平衡计分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彭剑锋主编. 人力资源管理 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摘 要: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财务分析既是财务预测的前提,也是过去经营活动和企业盈利能力的 总结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深度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投资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从而在项目财务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因此, 文章 主要从战略和财务角度分析了康芝药业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竞争战略;整体战略;盈利能力

一、背景

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儿童药为主业的上市企业,主要从事儿童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制造与经营业务。康芝药业现拥有海南、北京、河北、沈阳四个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和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康芝”为主品牌推动的儿童药产品集群,2013年,康芝药业完成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上升,成功入选亚洲品牌五百强企业。现有医药产品100多种,目前,康芝药业在儿童用药领域的研发能力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分析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在科学的预测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哈佛分析框架是由哈佛三位学者提出的财务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等,分析框架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合,能够有效把握财务分析方向。

二、战略分析

1.竞争战略分析

一般性的竞争战略主要有两种:一是成本领先战略,二是差异化战略。康芝药业采用的主要是差异化战略,专业从事儿童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康芝药业之所以采取差异化战略原因及优势如下:首先,药品能够充分实现差异化。其次,差异化产品,即儿童药品的需求巨大。再次,康芝药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最后,康芝药业有较强的 市场营销 和销售能力。。

总之,康芝药业通过增加儿童用药种类、改善儿童药品的内外包装以及不断向研究开发、品牌形象及商誉等进行投资,以取得并保持其竞争优势。

(1)产品差别竞争

药业的竞争方式与药品的分类有很大关系。专利名药具有市场独占性, 可以通过高价格和扩大市场销售来保证收回投入,获取一定甚至高额利润;康芝药业市场构成是以儿童药为主的市场和 渠道 ,公司主要从事儿童用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当前儿童用药中销量最大的解热镇痛类、感冒类、抗生素类、呼吸系统类、消食定惊类和营养类等六大类的西药和中成药,此外还拥有17个成人药品种。

(2)相对垄断竞争

专利新药是药业竞争的制高点,世界药业市场表现为新药的局部性、暂时性垄断。由于疾病的

复杂性,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治疗,即使针对同一疾病的各个药物的作用范围也有差异,这使药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一个企业可以垄断某个专利新药市场,但不可能垄断整个药品市场,也不可能垄断某一类药品市场。同时,由于专利新药具有时效性,专利期满后将面临仿制品的竞争。康芝药业目前生产经营5种剂型11个儿童药品种,涵盖了我国当前儿童用药中销量最大的解热镇痛类、感冒类、抗生素类、呼吸系统类、消食定惊类和营养类等六大类的西药和中成药。目前很多药物在全国同类产品与儿童解热镇痛类产品中销量第一。可以看出,康芝药业制药的一定领域实现了垄断。

(3)规模优势竞争

药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融合了各个学科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新药研究开发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高,并且成功率很低,所以企业需要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才有能力从事新药开发,才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而普药特别是原料药,需要靠规模经营才能获得成本优势。由此可见,药业资本表现为一种集中化趋势。康芝药业主要从事儿童药为主的产品生产,从医药市场的大格局来讲,儿童药份额仅占整体药品市场的25%左右,因此,拓展剩下的75%市场份额,拥有完整的药品市场的产品结构是很有必要的。2011年6月,公司以超募资金约8000万元并连续追加投资天合制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这是合理市场结构调整的必要,同时逐渐实现规模竞争。

2.企业整体战略分析

由公司财务年报可见,康芝药业虽然专业从事儿童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其有约四成的收入比例及五分之一的利润比例来自于成人药,此外还涉及食品行业。在药业中属于多元化经营。

康芝药业采用多元化经营原因及优势,一方面,康芝药业有一些资源,例如品牌、专有技术、稀有分销渠道等,其在组织内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康芝药业的专有资源与其经营的业务组合能够较好地匹配。例如,2011年7月,康芝药业使用超募资金亿元收购并后续增资延风制药(100%),延风制药拥有多个儿童用药,同时延风制药还拥有小儿硫酸亚铁糖浆等儿童药品制剂,在儿童补铁及儿童咳嗽的治疗领域对康芝药业现有的儿童系列品种进行补充,弥补其在该剂型上的空白。

三、财务分析

1.衡量整体盈利能力

根据康芝药业发布的2012年报显示,康芝药业2012年比上一年的盈利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公司 报告 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上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0万元,同比增加。

2.盈利能力分解:替代方法

分解净资产收益率时,对经营要素和融资要素的分解如下(数据采取比率形式):2012年度中,经营净利润率为,净经营资产周转率为,同时,经营资产收益率=经营净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得出经营资产收益率为;息差为,净财务杠杆为,财务杠杆利得=息差×净财务杠杆,得财务杠杆利得为;而净资产收益率=经营资产收益率+财务杠杆利得,得出净资产收益率为。同时得出2011年度数据,经营净利润率为,净经营资产周转率为,经营资产收益率为,息差为,净财务杠杆为,财务杠杆利得为,净资产收益率为。

从数据分析来看,康芝药业2012年与2011年相比经营资产收益率出现了大幅上升,从而整体上净资产收益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经营资产收益率上升主要由于销售收入上升。2011年初,儿童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导致儿童死亡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波澜,不少药店和医院撤架停用。直接导致了其在201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成以上。2011年收购包括河北康芝在内的三家药企被认为是康芝药业弥补“尼美舒利事件”造成影响,挽救主导产品“失势”的重要举措。因此,在2012年度经营资产收益率较2011年度有了大幅上升。

从2011年报可以看出,康芝药业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同比减少,而利润总额仅有万元,同比减少。对于这种营业收入没有大幅下降,利润却直线下降的现象,康芝药业在年报里的解释是“主导销售产品大幅度减少、新产品 广告 费的投入大幅增加、员工薪酬福利增加、研发费用增长等原因”。 康芝药业2012年第一季度延续了这种高营收、低利润的模式。第一季度康芝药业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同比下降。7月6日公告的2012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也显示,康芝药业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75%。

参考文献:

[1]黄妍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2]李艳艳.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企业竞争战略探析[D].山西 财经 大学,2012.

[3]杨兆平.基于哈佛框架下中石油财务报表分析[D].吉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1. 创业心得体会报告

2. 十大最新盈利商业点子

3. 马云成功学演讲 马云谈创业

4. 上海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

5. 90后网络创业奋斗经历

6.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引言 保险公司的正常运作是靠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两个轮子驱动的。保险公司除了是提供保险业务的社会型风险保障机构,还是最为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从事投资经营活动。这就使它获得了承保利润以外的投资利润,使其偿付能力大大增强。保险资金运用对行业发展的重要程度丝毫不逊于保险业务的拓展。在我国保险行业恢复业务的20年间,保险业务保持了年均30%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9%的年均增长速度,但是我国保险行业的资金运用情况却难以令人满意。长期以来,我国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进行了限制。资金的运用被局限于银行存款、国债,投资渠道十分狭窄,投资效率十分低下。据统计,为保证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保险资产的40%-60%被沉淀在银行,但利率的数次下调和20%利息税的起征,使银行存款收益微不足道。与此同时,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收益也大幅下降,保险公司面临着严重的“利损差”问题。我国万亿保险资金大部分是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对保户的负债,面对保费收入年均30%的增长速度,保险公司面临着更大的偿付风险。2005年7月底,太平洋人寿就接到了保监会“红色”预警,“偿付能力缺口90亿元”的指责使太平洋人寿成了众矢之的。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家郝演苏针对这一现象指出:“偿付能力不足并不是太平洋人寿一家独有的问题,而是整个保险行业的普遍现象,只是各家公司问题的轻重不同罢了。”[1]保险资金投资技术作为唯一能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途径,必须得到重视。 2,投资工具分析 1998年10月20日,保险公司被获准进入全国同业拆借市场从事债券买卖;1999年10月26日,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2004年2月批准保险公司直接入市。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运用渠道的逐步拓宽,保险资金被投资于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市场。下面就我国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工具进行简单分析: 货币市场投资工具 1)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既能使保险资金得到保值增值,又能确保其安全性。然而保险资金存款带来的收益则是微薄的。目前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主要形式还是银行存款,其中又以大额协议存款为主。协议存款大部分是5年期,到期日集中度过高,存在再投资风险。[1] 2)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具有风险小和期限短的特点,可以为短期性的保险资金保值增值提供稳定的渠道。目前因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还不尽规范,市场交易中间环节尚存在较多问题,缺乏债券市场应有的流动性,现券交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所以保险资金进入的规模并不大。 证券投资工具 1)债券 债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措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并且承诺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券债务凭证。债券的利率水平一般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因而其投资收益也通常高于银行存款投资收益。被成为“金边债券”的国债基本上不存在违约风险[2]。我国保险业的可运用资金中除银行存款外,其余大部分用于购买国债。保险资产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后,保险资金运用中债券的投资比例已经超过银行存款,保险机构也已经成为债券市场上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 2)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方式。证券投资基金由投资专家进行操作,按照投资组合理论进行分散投资,因而能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同时把收益提到最高程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赎买方式抽回基金,为投资者进退提供便利[3]。所以虽然其投资风险小于股票而大于债券,但收益一般也大于债券投资。 证券基金按收益凭证是否可赎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开放型基金又称追加型投资基金,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发行新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基金。其投资者可以随时直接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通过经销商购买。封闭型基金由称公开发行共同基金,基金资本总额和发行份数固定,不能进行追加、认购或赎买。在刚发起设立时,投资者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或经销机构按面值或规定价格购买;当发行完毕或基金已经上市交易后,投资者只能通过经纪商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按市价购买。在低于市价购买时,可以获取平均收益;若折价(低于净资产价值)扩大则可能减少收益。 3)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股票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赢利水平。一般情况下,投资股票获得的收益要高于银行储蓄的利息收入,也高于债券的利息收入。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持有者利用股票可以获得价差收入和实现货币保值。与收益性相对应,投资者同时也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不过,股票具有很好的流通性,可随时在股票市场兑现。 股票分普通股和特别股两种。普通股是股票中风险最大的,其股息和红利收益并不确定,而是随公司经营状况和赢利水平波动,而且必须是在偿付了公司债务利息及优先股股东的利息之后才分得。优先股作为特别股的一种,在发行时约定了固定的股息率且股息率不受公司经营状况和赢利水平的影响,再加上普通股无可比拟的优先权,其风险要小于普通股。然而由于优先股股息固定,所以其股东不能分享公司利润增长的利益。 3, 国际化比较 保险投资工具的不断丰富使得保险业投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分散,保险资金运用工作不断加强。截至今年7月末,我国保险业合计总资产达万亿元,比年初增长;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万亿元,比年初增长。保险资金运用工作不断加强,我国保险业期待的依靠证券市场实现保险、投资双轮驱动的健康发展模式,和证券市场盼望的保险业多渠道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这一和谐共赢的格局已初步显现。但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的保险资金的运用表现出以下差距: 投资结构不合理 根据上面对投资工具的分析,按照以下不同原则进行优先排名: 安全性: 国债=银行存款>其他债券>同业拆借>证券投资基金>股票 收益性: 普通股>优先股>开放型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债券>同业拆借>国债=银行存款 风险性: 普通股>优先股>开放型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债券>同业拆借>国债=银行存款 流动性: 股票>开放型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型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同业拆借>银行存款 保险资金投资虽然以安全性为第一的,但为了保险公司的收益应该在考虑风险的基础上投资较高收益领域。但从我国历年的保险资金投资情况看(如表一所示),保险资产的35%以上是银行存款,15-25%是国债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不足10%,至于股票投资规模远小于5%的限额。也就是说我国保险资金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兼顾和匹配,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和债券等低收益的利率产品上。统计显示,2000-2003年的4年里,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率分别和,平均收益率仅为,远低于国际同行10%左右的水平。而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保险投资在债券、基金和股票的就超过80%,英国超过70%,其高收益正是来源于高效和多样化的资金运用。 表一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比例表 占资产总额比 2005 银行存款 35.56% 35.60% 42.50% 46.60% 49.9% 41.9% 35.8% 国债 26.05% 28.33% 17.33% 17.06% 15.42% 22.37% 23.76% 证券投资基金 0.57% 3.96% 4.55% 4.74% 5.09% 5.68% 7.48% 股票投资起步晚,规模小 我国的保险资金是在2004年被获准直接进入股市的,并且投资比例被限定在5%以内。但是我国保险资金的真正入市却是在2005年的2月,理论上按5%的入市比率也会有600亿左右的资金直接投资于股票,但迄今为止入市资金仅超过45亿。统计资料显示,欧洲国家股票投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英国在1960年代以前股票投资比例为20%左右,而到了90年代,就上升到50%左右,并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来的股票投资比例基本在20%--30%之间波动。此外,我国现阶段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处于试探性阶段,投资力度也主要在一级市场。 投资领域有限 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拓宽,但是较之与西方的保险业投资领域还很有限,我国应该积极寻求适合我国保险业的新型投资产品。我国保险资金可以拓展的投资领域还有房地产、对外投资、实业投资和贷款等。虽然目前这些领域专业性较强,与保险业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不仅变现力较差,而且市场上上存在着大量重复建设、无秩序以及信用短缺等问题,并不适合我国现在较大规模地介入,但是保险业进军上述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可能,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趋势。 投资管理技术有差距 由于目前中国的保险资产投资管理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同行相比,在五个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投资理念上,尚未完全确立起以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稳健投资和长期投资为核心的思想;在投资技术上,运用资产的匹配管理、战略配置和组合管理的方法还不够娴熟;在投资策略上,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和把握深度与准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投资风险的控制上,仍然缺乏识别、计量、预警和对冲的技术手段;在投资绩效评估上,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和方法[4]。就保险资金入市来说,2004年它们就在证券市场上栽了个大跟头。在2005年4月18日、19日和22日,三家海外上市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财险)相继发布了业绩公告,其投资业绩均不尽如人意——中国人寿已实现投资亏损净额和未实现投资亏损净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中国平安保险已实现及未实现损失共为亿元,中国财险的交易类及非交易类证券浮亏达亿元[5]。 4, 对策 放宽投资限制,加大入市比例 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比例限制是最可行的监管方式,但比例可以适当再提高一些,比如对入市比例的最高限制在20%。对大保险公司而言,由于能做到充分的分散投资,能够规避非系统风险。 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美国在1970年--2000年间股市的平均回报率为,债券市场为5%,货币市场为,而德国这些数据分别为、和。将1981年--2003年美国股市的涨跌幅与美国寿险公司股票投资增长率作了对比,发现两者的走势惊人的相似,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得知,他们的相关系数在90%以上。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股市的程度与股市的收益率成正比。 认清保险资金性质,采取不同投资策略 保险公司应按照偿还金额、时间以及利率敏感程度,对保险产品进行大体上细化,总体上形成比较鲜明的特征,然后根据每类保险产品的总体特征,确定适当的投资策略和目标,制定适当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方案,实现资产负债大体的配比[6]。就产险公司而言,其负债期短,给付具有很大随机性,所以对其流动性要求非常高,比较适合于同业拆借、股票投资等流动性强收益也高的投资品种。而寿险公司的负债期长,对资金的安全性要求也较高,所以在投资时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很重要,比较适合于银行存款、国债和房地产等。对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定位是在满足偿付能力要求之后,一般说来寿险通用帐户资产中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也应该不大。 完善投资管理结构 稍具规模的保险公司都设有投资部,专门从事投资业务的经营和管理。但是投资部门的工作性质、专业方向都与保险业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大相径庭,因此借鉴国外的资产管理结构建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投资结构,有利于从组织上避免不同性质的业务工作间摩擦,提升保险投资业务的专业化程度。专业化的投资部门更能有效监督和管理每一险种的资产和负债活动,确定最佳的资产和负债匹配方式。 目前我国几个大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主要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各保险公司要么用基金投资团队兼做股票投资,要么通过招聘等手段重新组建股票投资部门,总体上相关业务人员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磨合及适应新的投资业务。同时,各公司股票投资的相关规章制度、风险控制、托管清算等其他准备工作完成时间也都不长,还须在今后的投资工作不断检验和完善。 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投资渠道增加的同时,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也增加了。特别是中国股市缺乏做空机制、弥漫着投机空气,保险机构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公司的资产净值就不可避免地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而起伏。如何确保保险公司的资产不会因为市场风险而过度受损,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是保险公司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最大课题。 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投资过程,确保投资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确保所承受的风险是预期的和相应于预期回报的,这一点对靠负债经营的保险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能够用风险管理的量化工具有效地报告投资组合的风险状况;能够追踪各项资产的误差风险的边际贡献(MCAR),从而找出风险边际贡献最大的资产;审查投资风格,以确定是否同投资目标相违背;以过去的股票资料测试投资策略,评估该策略未来成功的可能性; 建立与基准投资风格不同的投资组合;建立防火墙,确保投资前台与后台分开管理,控制内部风险 [7] 。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是控制风险的重要一步,但是更重要的是控制交易人员的道德风险。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的交易人员具有极高的职业操守和相应的从事资质。 此外,还应该注重开发具有稳定回报率的中长期投资项目,整顿短期投资市场。

个人理财定义个人理财是在既定的理财目标下,充分分析个人财务现状和风险承担能力,通过平衡安排各种收入与支出,选择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不同期限结构的投资组合,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其目标是价值最大化。这个定义包含理财的几个特性。首先,理财是一场持久战,理财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财务规划过程,要着眼于大的方向,从每个人的人生规划入手,因此合理的人生规划是理财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其次,基于长远考虑的理财,更多关注的是平衡,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而并非价格的最大化。一些诸如个人理财就是 “钱生钱”、理财要成功就得投资高收益产品的观念,从理财的角度来说都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近年来,中国理财产品市场逐步成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市场来,人们越来越希望从这个有点虚拟化的市场分得一杯羹,尤其是一些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工人农民。随着这股热潮的愈演愈烈,内容丰富、风险各异的理财产品迅速诞生。面对众多的理财产品,一时间让投资者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是好,结果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打不到点子上。再加上许多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远远不够,跟风现象严重,以至得不偿失,不仅达不到保值增值的初始目标,还给刚刚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带来严重冲击。造成如此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误地理解了理财的真正含义。由于普通市民并不具备投资金融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错把“投资”当作“理财”,其本质就是通过投资金融产品进行博弈,结果当然是“十赌九输”。拿现在炒得最热的股票和房地产来说,把钱押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虽然一部分在这轮牛市中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但更多的是在牛市后期盲目跟风进入这个市场的,结果是输得体无完肤;而投资房地产的,这几年可谓是赚得钵满盆满,但是这笔巨额收益,并不是理财所得,而是“赌”回来的。一旦将来房价下跌,持房者没有落袋为安的,不但有可能重回起点,更有可能从盈利反过来被“套牢”。可见,虽然理财是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优选择,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以及居民对理财本质及其蕴涵的风险认识的不足,使得居民在投资理财时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无法尽情地享受成功理财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引导居民正确认识理财以及正确理财,就成为研究我国个人理财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的就是这一要点,通过研究探讨,旨在使投资者对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上各种理财产品具备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正确而理性的投资,真正达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标;同时通过投资者的成熟来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进而保证我国的资本市场能够沿着快速健康而又稳定持久的轨道发展。 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首先从我国个人理财现状出发,根据存在的问题来分析理财的本质和存在的风险,纠正目前投资者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理财的对策和技巧,使投资者对理财的认识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最后展望我国未来几年至几十年理财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使个人理财也能紧跟时代步伐。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取的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些经典理论以及具体事例和统计数字,使研究结果更加有说服力,也让投资者对理财市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充足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财。2 个人投资理财现状分析 概述现阶段我国个人投资理财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迅速增加。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在社会各类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由20世纪90年代的40%上升到本世纪初的60%,个人资产逐渐成为影响金融市场供给的决定性力量。个人手头的资产增加了,就需要对之进行整理保管以达到增值保值的目的,个人理财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备的经济生活内容。随着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尤其是在2006年新一轮大牛市开始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发展的阶段,国内居民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步伐,对于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财务规划,合理配置储蓄、保险、证券、房产等投资品种上的资金,还缺乏一种比较全面和理性的认识。相当一部分人是仅仅依靠个人常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投资,或者干脆是采取盲目跟风的做法,这样,想要真正规避投资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难度相当大。另一方面,逐渐扩大的消费群体、潜力巨大的市场,惹来了各路金融机构的垂涎。由各大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组成的大军已纷纷打出投资理财的旗号,向目标客户展示和推销其理财产品;许多国际性金融机构或者通过与境内机构合作的形式,或者利用推介会等形式向目标客户灌输其投资理念,不断对这个市场进行渗透。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先发于人,以图通过服务模式、经营理念、品牌文化等质量要素吸引和发展自己的消费群体,抢占市场份额。综合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正在兴起一个崭新的金融市场——个人理财市场,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再发展和居民理财意识的逐日加强,这个市场将拥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但是,毕竟投资者的理财意识还不成熟,也还欠缺专业的理财能力,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还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市场供需还存在一定的断裂,因此,决定了目前这个市场只能处于缓慢发展的状况。 个人投资理财普遍存在的误区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多,让老百姓逐渐摆脱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窘境,并开始有了理财的愿望和需求。可是如何打理好个人资产,目前可供选择的管道不算多,人们的认识和行为误区却不少。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会造成行为上的错误,最终影响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因此笔者特别总结出以下几个比较典型的误区,分析其中的“误处”,并予于纠正。误区一:对理财缺乏正确认识,将理财定义简单化。理财的概念这几年才逐渐兴起,很多人将理财简单定义为储蓄,将钱存在银行,而不懂得如何规划这笔财富使其增值。更多的人将理财看做投资,简单地理解为“钱生钱”,这种观念直接造成理财行为上的急功近利,风险也大大增加。许多人倾其毕生的储蓄,投资于股票市场,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下岗工人和退休老人,结果由于股票市场的不成熟及投资者的盲目跟风进出,不少人深深被“套牢”,非但财富没有实现保值增值,严重的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其实,理财的核心目标就是合理配置财富,最终达到保值增值。在理财时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个人理财首先要保证满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然后才是对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安排。另外,以为把钱存在银行稳赚利息就是最安全的想法也是不对的。储蓄存款虽然流动性强,风险小,但是综合考虑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税对收益的影响,这种理财方式不仅有可能带来零收益,还会使财富“缩水”。有人测算过:1987年的1万元储蓄存款到2007年实际只能买到价值2000元左右的商品。储蓄存款其实是风险厌恶型的人因不愿意承担风险而采取的极其保守的理财规划,但是这样又被动地担负了较大的贬值风险。要想获得超额收益,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关系,关键看风险管理的措施是否得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同样也没有无风险的投资。一味地追求无风险的储蓄存款,就像把头埋进沙堆的鸵鸟,是危险和愚蠢的。正确的理财理念应该是兼顾风险与收益:在收益一定时,尽可能锁定和规避风险;在风险一定时,尽可能地争取最大收益.误区二:买房就一定能升值赚钱。房地产最近几年一直稳中有升,加上银行利率又低,许多房地产投资者便应运而生,且好多人在房地产市场投资的比重极大。大家头脑中开始产生了一个错误理念:房产只能升值不会贬值。在造就了不少富翁之后,有些投资者甚至开始举债投资,购买多套房子以期望增值,于是出现了许多“负翁”。到后来更是出现了“以房养房”、“以租抵贷”等炒楼方式。房屋固然在升值,可是具体能够升值多少却是谁也无法确定,相反房屋的折旧却是每年都在发生的。然而这种做法在房产泡沫日趋严重,政府调控渐趋加重的今天也变得越来越不现实,目前的房价已处极端高位,再介入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先前的这批人先是随着央行加息,开始背负比以往沉重得多的还款负担,而房屋租金却一直都比较平稳,这就使得一些经济实力普通的购房者开始决定出售自己的其中一套房产,但随即开征的卖房营业税又使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房屋真能保值增值吗?诚然,在特定条件下,特定区域的房屋是能够保值增值的,可是如果将此泛化,称所有的房屋都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观点是极不正确的。尽管在目前我国还算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房地产投资仍然可以说是比较好而且重要的投资管道,但是我们也要切记,风险永远伴随在房地产投资的高收益背后。随着房价的逐年上涨,风险也在逐渐加大,“以房养房”、“以房抵贷”将有可能面临房屋不能买掉的流动性风险、租金下降或租不出去导致成本难以回收的风险以及通货膨胀率高于房产收益的风险。而对利用贷款来买房的人风险则更大,因为在贷款的同时也就将投资的风险放大了许多倍,放眼国际,贷款投资房产失败是导致个人破产的重要原因;而日本、香港房地产泡沫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超负荷的过度投资,往往是财务危机的罪魁祸首。长期来看,随着房产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供应的加大,房产市场必将回归理性,房价也将会随供求关系的转变而有涨有跌,像前几年那样房产投机可以获取暴利是极不可能的。一位被誉为“诚信可靠的房地产投资专家”的美国女投资者维娜·琼斯·考克斯这么说道:“房地产投资绝对不是一项适合所有人投资的项目,因此在决定投下大量资金之前,明智的人应当打下坚实的基础。”她总结了每个成功的房地产投资者必须遵循的五大步骤:加入一个房地产投资俱乐部或者协会之类的组织;真正确定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决定何种投资方案最有效;获得相关知识和技巧,使自己的策略奏效;多出价。这些建议,值得目前近乎疯狂的投资者好好参考和借鉴。误区三: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忽视自身的实际需要。这类人进行的是“人云亦云”式的理财,他们不明白要为自己理财的道理,看到别人买了哪些产品赚了钱,就跟着去购买相同的产品,甚至在可能的高收益刺激下,完全不理自身的资金现状去购买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在投资学上,这被称为“羊群效应”,这在股票市场里最常见,看见别人纷纷投资股市,也积极跟进;听说某只股票最近很多人买,自己也跟着买进,结果往往是亏本或者被“套牢”。虽然说理财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最终达到财务自由,可是一个大前提却是自己动手理自己的财,而不是单纯盲目地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要想充分体会成功理财的乐趣,就要从自己动手做起,多了解理财的相关产品,依靠自己的头脑判断购买品种,不要人云亦云。每个人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都不一样,也就应该有不同的理财方案。每个人的财务状况和想要的生活状态都取决于自己,因此应当为自己的理财目标负责,按自身实际情况理财。误区四:只做一次理财规划,一成不变地理财。有些人在确定初期理财规划的时候,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合理地规避了以上三种误区,在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后,接下来所做的就是把它丢在一边,等着获得预期收益。还有一些人在更换对比了几种理财产品组合之后,选择收益最高的一种,以为自己已经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没必要再做更改。诚然这两种做法确实能给投资者带来短期内看得见的收益,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不变的组合能否继续维持这种收益?答案是否定的。理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现阶段的理财其实就对未来的教育、医疗、失业、退休提前作出合理安排,而国家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及自身收入水平的变化都会对这些既定的安排有所影响。再则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收益要求与风险承受能力。比如年轻时期的积累阶段,人们就愿意承受较高的风险去换取较高的收益,达到财富的积累;到了中年的巩固阶段,人们就换成了中庸的投资观念,保本加收益是最重要的目标;等到了退休期间,没有了收入来源,人们就不愿承受任何风险,而把稳定收入年金看作最重要的目标。因此,理财方案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随着社会、人生的发展而变化,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理财风险面面观收益与风险同在,这是投资的一般规律。我们无论投资那种理财产品,除了关注回报率之外,还要清醒地认识与之相伴的种种风险。说到风险,尤其是在投资理财中,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损失,实际上损失仅仅反映了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一种实际结果,而风险却是一个事前概念,它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损失的可能性;它是未来结果(实际收益率)对期望(预期收益率)的偏离,即波动性。这样理解的话,人们的一切行为活动就无不和“风险”密切相关了。投资之所以有风险,就是因为人们无法预知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很多事情的发生可能会给自己的财富带来损失,比如说利率、汇率、政策的变化等等。因此,当你决定把钱拿来投资的时候,就要时刻警惕风险暗算了你的钱。在现阶段进入理财市场的人日趋增多以及理财产品日渐丰富的时候,伴随而来的是理财风险也越来越大,笔者将理财中较常遇到的风险统计如下,以供投资者参考。 (1)周期性波动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市场行情周期性变动而引起的风险。这种行情变化不是指证券价格的日常波动和中级波动,而是指证券行情长期趋势的改变,它可分为看涨市场(牛市)和看跌市场(熊市)两大类。在看涨市场,随着经济回升,股票价格从低谷逐渐回升并持续上升;在看跌市场,伴随着经济衰退,股票价格也从高点开始一直呈下跌趋势。许多投资者在进入证券市场并不考虑这一点,拿之前一段时间股市行情来说,相当一部分的人太过疯狂,对牛市持续时间估计过于乐观,没有意识到市场也有回落的时候,以至身陷股市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倾家荡产。(2)市场风险,即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与下降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证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不同,其价格波动频繁,很难预料,尤其是股票价格时起时伏,变幻莫测,使证券市场的市场风险大于其它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真实资本投资市场的风险。证券的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人们对证券收益的预期和市场供求关系,而这些都是不确定的,随时都会因风吹草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证券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增加了证券投资的风险。(3)利率风险,即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利率上升,会打击股票、债券等的价值。其中,利率风险是债券的主要风险。当市场利率提高时,以往发行又尚未到期的债券利率相对偏低,此时投资者若继续持有债券,在利息上要受损失;若将债券出售,又必须在价格上作出让步,此时投资者无法回避利率变动对债券价格和收益的影响。就股票而言,利率的变化会改变人们对股票收益的预期和影响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由此观之,利率的变化也给股票投资带来很大风险。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而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经常因种种原因而变动,因此市场利率也因之时高时低,进而波及到证券价格的涨跌,加大了证券投资的风险。(4)购买力风险,也叫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货币会失去原有的购买力。如果投资的回报率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实际就等于赔钱。假设现时的通胀率是7%,银行存款利率是5%,那么一年前100元的东西现在要花107元才能购买,而如果当时把钱放在银行,现在只有105元,已经买不起一年前卖100元的东西了,这就是通胀带来的风险。购买力风险对不同证券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固定收益证券(债券、优先股),因为其利率一般是预先规定不变的,不能因物价上涨而提高,故其风险较大。而普通股股票的购买力风险相对较小,当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公司产品价格上涨,公司的名义收益会增加,公司净盈利增加,此时股息也会增加,股票价格随之提高,普通股股东可得到较高收益,可减轻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另外,长期证券投资的购买力风险较短期证券投资的大。(5)政策风险,指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法规、举措出台,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会造成证券收益的损失,这在新兴股市表现得尤为突出。经济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公司利润、债券收益的变化;证券交易政策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证券的价格。2007年5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结果整个中国股市一度蒙上一层灰幕,也给还沉浸在数钱喜悦中的股民敲了一记重重的警钟。此外,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投资者还会面临诸如流动性风险、企业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等等。流动性风险指投资无法在需要时适时变换为现金,如房产和私人收藏品就不易变现,流动性风险较高。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的好坏而产生的盈利能力的变化,使投资者的收益或者本金减少甚至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企业经营效率低下,无力保持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盈利的稳定性,就说明企业的潜在风险很大,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就很大。法律风险主要是指有些募集者采取欺诈、诱等违法手段发行证券,使投资者遭遇上当的风险;或是有些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因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宣告无效。汇率风险是从事外汇投资者所特有的风险,是指因汇率的变化而导致外汇收付者或外汇储备者资产价值变化的不确定性。那么,对投资者而言,究竟要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呢?笔者认为,投资者应充分认识到“只要投资就会有风险”这个事实,在投资之前对投资产品的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不要盲目预期过高。其次,投资者要了解自己,对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一个普遍的原则是“用闲钱去投资”,也就是说这部分资金即便出现了风险,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此外,投资者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把理财当成一夜暴富的工具,要知道即便是长期投资,也不一定就会取得正的收益,还要看个人选择理财产品的时机和能力。3 详析个人理财对策首先,要培养理财意识。投资理财最重要的是有理财意识,有正确的理财观念才会赢得更多的财富。根据一个神奇的投资理财方式,如果你有261万元,只需要2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如果你有36万元,也只需要3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即使你每年只能存下万元,40年后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这个神奇的理财方式是这样的:如果你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将每年应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40年后,能积累多少财富?依据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出:万元×(1+20%) 40=亿元。40年后,你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由此可见,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是多么重要!其次,要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为确定理财规划做好准备。第一步就是要对个人的收入和资产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目前的富余的现金和闲置资产;还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第二步是确定理财目标,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目标都不可能取得成效,有了理财目标就可以减少情绪化的决定,理性面对市场变化。理财的目标要合理,不能简单地设定为资产增值最大化,还应全面评估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债务偿付能力。第三步是明确投资期限,理财目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理财目标会决定不同的投资期限,而投资期限的不同,又会决定不同的风险水平。

  • 索引序列
  • 实体店转型盈利模式研究论文
  • 海澜之家盈利模式转型研究论文
  • 药店运营盈利模式研究论文
  • 实体转型直播经营模式研究论文
  • 投资型保险盈利模式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