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中小企业强化财务管理应对经济危机 刘宇 中国乡镇企业 2010/09 2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成因探析 王敏 中国证券期货 2010/08 3 国有商贸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分析 丁慧杰 中国总会计师 2010/09 4 小议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战略的调整 康志梅 中国总会计师 2010/08 5 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周爱霞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8 6 金融危机后的钢铁企业财务战略 董邦国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16 7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强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倪晓燕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09 8 浅谈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启示 曲宪忠 商场现代化 2010/26 9 金融危机下国有化与企业短期财务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严若森 人文杂志 2010/05 10 中小企业后金融危机中财务管理问题解析及对策探讨 沈加玉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10/05 11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应用的比较研究 颉茂华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0/04 12 “后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探讨 张军思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7 13 基于Kalman滤波的企业财务危机动态预警模型 孙晓琳 系统管理学报 2010/04 14 论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 牛彩云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04 15 金融危机视角下企业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新思路 陶建宏 未来与发展 2010/08 16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探析 徐晓燕 企业研究 2010/14 17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起因与对策 王建华 品牌(理论月刊) 2010/08 18 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初探 杨爱君 煤矿现代化 2010/04 19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应对财务困境探究 黄永清 财会研究 2010/16 20 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的挑战 张少英 经济视角 2010/08
企业国际化战略对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创新2006年12月01日 星期五 下午 03:51——专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谢荣 新理财(以下简称“新”):从TCL2002年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海尔美国公司和康佳美康公司在美国的设立,到不少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地成功上市,中国部分企业已经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您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目标是什么? 谢荣(以下简称“谢”)国际化战略主要指商品市场和各类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各国各类资源优势的不同和企业管理能力的不同,通过各类资源要素和管理能力要素跨国界的配置,使企业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财富。在过去20 多年改革实践中,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主要体现在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促进市场体系的发展等方面。随着我国企业生产能力、管理能力的快速发展和增强,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已成为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目标是: (1)通过扩大产品市场,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低成本优势和特定的技术优势,通过有规模的产品出口来扩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常常是企业“走出去”战略最直接的目标。而实施这种战略的企业要求必须保持产品的生产优势。 (2)利用资源的国际配置,提高企业的资本投资回报或生产投资回报。 通过积极走向国际市场和国际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来提高资本投资回报或生产投资回报,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通常是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根本目标。而实施这一战略的企业常常需要较高的管理能力、规范的企业运作和较熟悉国际市场。 新:想到部分行业近期在国内大打价格战,以及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信用的相对缺失,您认为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是否与此有关? 谢: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战略定位和运营的有效性。部分行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家电行业,由于大部分企业都没有独特的战略定位,仅仅想靠运作的效率来战胜对手,最后会导致两败俱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希望依赖国际化来降低价格竞争的程度,实质上很难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因此,我认为价格战是促进国际化的一个因素,但国际化战略必须与企业本身的战略定位结合起来。国内商业信用与成熟市场相比相对缺失,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质上,商业信用的缺失与公司缺乏远景、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定位也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具有远景战略的公司一定会重视价值观和商业道德。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会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我国商业信用的相对缺失本身不会成为推动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原因,相反,国际化战略的发展则会促进我国商业信用的改进。 新:“走出去”成为国际化公司,对不少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踏遍荆棘依然好梦难圆的痛苦历程。作为财会专家,您认为在企业国际化战略中财务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人员已经从传统的繁重的核算任务中解脱出来了。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财务人员应该更多地在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上为企业做出贡献。现代战略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也告诉我们,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整个公司员工的参与,特别是高层财务主管的积极参与。就国际化战略而言,由于其独特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财务人员首先应积极参与对国际市场宏观环境包括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环境等的分析和行业环境分析,以确保战略决策的制定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并有效地控制战略风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其次,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相关业务的发展与国际化融资、投资和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如果收购作为达成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则需要财务人员参与收购目标的选择,对被收购对象的尽职调查,在尽职调查基础上的估值,与被收购对象的谈判,以及筹措财务资源完成收购交易等。 在整个国际化战略进程中,财务人员需要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监督。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已经表明监督并不仅仅是对财务资源的监督,它需要财务人员结合企业战略目标,识别出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成功要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从而设计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s),并对关键业绩指标实施监控,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新:进入国际市场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可利用中间商,也可以直接向国外出口;可以打出自己的品牌,也可先做OEM;可通过出口方式占领目标市场,也可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在当地生产。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跨国直接投资,这几种国外市场进入方式各有利弊。您认为企业应当如何选取适合自己的进入方式?对财务管理有何影响? 谢:企业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正如我刚才强调的,企业国际化必须与其本身的远景战略相联系,同时还要与其竞争战略相联系。就业务层面的竞争战略来说,企业需要就具体业务考虑是成本领先、差异化,还是采用集中战略;就公司层面的战略来说,企业需要考虑是采用国际本土化、全球化,还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在以上考虑的基础上,企业需要选择具体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最初,产品出口是较好的选择,因为不需要在国外进行制造专业能力的投入,只需要在分销上投资。出口、许可协议和战略联盟是较好的早期市场的发展方法。 如果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为有利的地位,就需要收购和建立全新的子公司,这一般出现在国际化战略的后期阶段。在有些情况下,各种不同的方式可能被依次使用,从出口到全新子公司;在另一些情况下,在不同的市场使用不同的几种(但不是全部)进入方式。最终选择的方式将是行业竞争条件、国家环境、政府法规和本公司独特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结合的结果。 至于进入方式对财务管理的影响,适合早期阶段的进入方式,本质上并没有对企业运营产生实质上的影响,增加的主要是销售信用和外汇风险管理。适合后期阶段的进入方式对财务的影响是全面的,要求企业以集团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来应对各种风险。 新:不少中国企业已经成功在海外上市,有的实现了国际兼并和收购,这些企业将被“逼”着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运营和发展,您能否结合公司治理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谢:公司治理的基本特点主要有:(1)强调公司股东,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应积极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对公司施加影响;(2)强调董事会作为股东的代表应负责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并监督管理层对战略的落实;(3)强调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应包含较多的独立董事;(4)强调董事会(特别是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对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督。 随着中国部分企业成功地在海外上市,有的实现了国际兼并和收购,这些企业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运营和发展。这就要求这些企业必须重视投资者关系的管理;建立负责、高效的董事会;使董事会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发挥更强的作用;向董事会提供全面、必要的信息,以利于董事会的有效监督;成立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监督虚假财务报告。 中国国际化的企业在形式上达到以上这些要求并不难,但关键是在实质上满足这些要求。最近就发生过我国有些企业聘任的海外独立董事辞职的事件。这一事件表明:国际投资者要求我国国际化的企业在实质上达到公司治理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我们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国际化会带来一系列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各国的文化、记账币种、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等也都不同,这些都对企业财务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您认为财务应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谢:国际化确实带来了一系列会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不同货币汇率差异和波动带来的财务风险。同时,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不同,也会带来财务报告编制的难度和风险。 对于汇率风险,要求财务人员加强汇率风险防范知识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知识的学习,准确把握汇率风险管理的目标,提高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能力,并对整个汇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及时的信息沟通和监督。 对于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不同,要求财务人员必须理解所在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有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而且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也认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因此,国际化不但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所在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而且还要掌握国际会计准则,能够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告。 新:几年前,中国人着手国际并购几乎闻所未闻。过去一年间,这一切开始改变 “猎物”成了“猎手”。从2004年12月开始,联想、海尔、中海油和中石油的一系列交易和竞标,标志着中国加入了全球并购浪潮。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战略面临一些重大的风险,这些企业又缺少海外运营经验,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请您就此谈谈您的看法。 谢:中国企业近几年积极加入全球并购浪潮是与中国这几年经济的持续发展分不开的,但在海外并购战略方面,中国企业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管理风险。 政治风险指一个国家政局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国家发展的基本政策是否正确。由于国际化战略涉及的投资金额大、影响周期长,为确保投资的安全和有效,必须首先考虑政治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是指汇率、利率、税率和资源等方面的风险,汇率、利率等的波动会对投资收益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必须随时跟踪其变化趋势、评估其影响程度和制定应对措施。 管理风险是指国际化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根据美国科尔尼公司的统计,大约只有20%的并购案实现了预期目标,其余80% 的并购多以失败而告终( 经济观察报)。管理上的风险要求企业加强战略和流程的管理,塑造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将核心竞争力转移到其他市场。 新:由于世界各地文化、税务和贸易制度差异较大,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很难对其海外子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估,很显然企业需要考虑转移价格的因素和子公司在各地的不同情况,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谢:各地制度和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海外子公司的发展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而企业对不同地点子公司发展策略的整体考虑和安排又会导致各地子公司的发展不平衡和业绩不一致,因而对海外子公司的评估不能用简单统一的指标予以衡量。有效的评估方法是将子公司的考核评估与企业对其的整体战略安排结合起来,当设立某一子公司的目的主要是为进入某一市场时,就应以市场份额的大小作为评估主要的指标;当收购兼并某地区一家公司的目的主要是为获取其有效技术和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时,就不能简单地以利润作为评估指标。由于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战略是全球一体化的,因而对各地子公司的考核评估必须要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相协调。 新:在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需要相应的高素质人才来支持,您认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应从哪些方面提高素质以适应国际化战略的需要? 谢:综上分析,中国企业实施 “走出去”战略需要的是战略型、经营型的财务人员,他们必须理解企业的整体战略,并且积极为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他们能对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积极的支持,为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他们能对公司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以客观考核各地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对公司战略目标提出调整建议。同时,他们还要明了国际化战略与公司远景战略之间的联系,能够进行有效的行业分析、对目标收购公司进行估值,需要熟悉现代风险管理技术,需要理解和运用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所在地的会计准则等等。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财务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素质以满足国际化的战略的需要:(1)要过语言关。国际化战略需要掌握多种综合技能的财务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将难以了解国际前沿的理论与实务,国际化也就无从谈起了。(2)掌握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现代财务人员单纯理解财务会计已经远远不够了,需要尽快吸收近几年的蓬勃发展的战略管理理念和管理实务。(3)掌握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企业传统的着重于流程的内部控制正在被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与实务所取代,财务人员只有在理解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与实务的基础上,才能够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设计和实施关键成功要素与关键业绩指标,并识别、分析和应对本企业所面临的关键风险。(4)掌握现代财务分析方法,特别是对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5)掌握国内、国际和经营所在国的会计准则,能够编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财务报告。 总之,国际化战略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财务人员必须从各方面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才能够胜任新的角色
[1] 姚琴;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 西安科技大学 2004 [2] 许燕;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1 [3] 王影; 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03 [4] 郭敏;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D]. 四川大学 2002 [5] 杨帆; 石化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6] 丁玉书; 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 2004 [7] 冯静; 锦重财务风险防范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8] 赵郁;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与管理[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薄弱、资金不充足等原因,在市场运作中应变能力差,因而迫切需要加强经营管理理念。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自身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增强风险意识,建立财务核心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避财务风险,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以充分实现企业目标。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和特定的期间内,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资金流)的效益性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薄弱、资金不充足等原因,在市场运作中应变能力差,因而迫切需要加强经营管理理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形成一个可以遵循的财务风险防范系统,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能力。 一、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一)外部环境。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法律环境、社会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产生的巨大风险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产生的冲击,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财务瘫痪处境,威胁著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由于受经营理念、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其财务管理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定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甚至财务危机。 (二)内部因素。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导致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把生产搞好,有经营利润,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营决策失误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财务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主观臆测严重,重大事项不经集体决策审批而个人单独决策。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导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由于长期以来在思想上受财务制度的束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尚未树立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科学概念,反映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就是未能确立起最优化思想。 企业内部控制、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的约束机制不到位,审计监督乏力,甚至缺少必要的内部监控体系及制度,在资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分析、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理财活动。 (一)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可预知财务风险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发出警告,以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控制财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应随时加强对财务风险指标的分析,适时调整企业营销策略,合理处置不良资产,有效控制存贷结构,适度控制资金投放量,减少资金占用,还应注意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使其尽快转化为货币资产,减少甚至杜绝坏账损失,加速企业变现能力,提高资金使用率。 (二)建立财务风险意识。中小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巨集观政策的变化,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的变化,管理层应对企业投资专案、经营专案、筹藉资金、经营成本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提早预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管理层要关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防止企业成本费用和资金需求增加使财务成本上升和资金链的中断而出现经营亏损或资不抵债的财务危机。企业经营者要根据政策因素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避免企业步入财务危机。在销售方面注重产销衔接,以销定产,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积极开拓新渠道,培育新使用者,加速货款回笼,加强业务整合,提高企业整体抵抗风险的水平。 (三)建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控制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在企业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应独立于其他经营管理部门,确保审计部门发现的重要问题能送达治理层和管理层。对于不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可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 (四)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要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控制制度,如对企业的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对外投资控制等。实施内部牵制制度,对不相容的岗位实行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建立回避制度;会计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出纳人员;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严禁收入不入账;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全过程;销售收入要及时入账。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及时了解企业财务运营的真实情况,优化财务结构,从而规避风险,改善不良经营状况,实现企业目标,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
2 周爱丽. 企业财务风险浅析[J]财会研究, 2004,(03) . 3 王芳云;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研究 [D];山东大学; 2005年 4 郑汉男; 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的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 [D];吉林大学; 2006年 5 冉晓枫;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D];四川大学; 2006年 6 王淑琴; 浅议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J]; 北方经贸; 2006年06期 7 陈文俊;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理 [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年03期 8 赵振钦,崔子栋; 风险管理的研究与教育 [J]; 北方经济; 2007年S1期 9 全晓红,康卫平;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 [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3期 10 刘平,贺武; 财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J];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10期 11 范世森; 财务风险及其防范初探 [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02期 13 夏国栋;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对策 [J]; 商场现代化; 2006年34期 14 欧阳能; 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02期; 67-70 15 吴景杰 ,施绍梅; 财务风险的控制 [J];理财杂志; 2005年06期; 33-34 16 王淑琴; 浅议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J];北方经贸; 2006年06期; 70-71 17 委胡华;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J];会计之友; 2004年01期; 54-55
你好。已上传附件内。
望采纳回答。
这个似乎有点难.我知道一个网站不错. 51mis 主要是学习财务的
1 the meaning of financial risk Ye at " *** all and medium-sized financial risk asses *** ent and control of research" that the financial risk is the possibility of corporate insolvency and shareholders, the proceeds of uncertainty, it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enterprise funds, to adopt a different mode of financing brought about by risk. Starting from the *** ysis of financial risk on its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tent; at this based on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risk to conduct in-depth *** ysis and detailed research, *** ysis concludes that the financial risks arising from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aspects; in turn, establish a risk awareness,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risk prevention mechani *** ; set up and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to mee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set up the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 *** ,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crisis managemen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to prevent due to poor decisions arising from the financial risk; through internal systems to prev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binding mechani *** s to control and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 in five areas of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as well as self-insurance, diversification of risk control, risk transfer, risk averse, risk reducing the five techniques. Only controlled enterprises to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enterprises in the fierce petition in the market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risks (A) external causes 1, the national policy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financing risk. Generally speaking, *** all and medium-size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cause of instability. A country's economy or moary policy changes, there may be *** all and medium-size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arket conditions and financing forms have a certain impact. Beginning in 2007, our country has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e central bank to raise the fourth time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in particular, are ready to implement the difference beeen a direct deposit system to make *** all and medium-sized service-oriented *** all and medium-sized mercial banks to tighten credit, SMEs First of all, the capital supply disruption, the risk of inviting a lot of financing, SMEs also in urgent need of funds can not be forced to s production or the scale of downsizing. 2, bank financing channels for non-financial risks caused by fluid. Corporate sources of funds are nothing more than its own funds and external financing in o ways. In various modes of financing, the bank cred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unds, but banks in the country's financial policies as well as their own sound system is no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ch circumstances, the general enthusia *** for SME lending is not high, their loans more difficult to increase the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risk. (B) internal factors one, blind expansion of investment scale.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onditions are not ripe for the SMEs in the circumstances, only the experience of one-sided pursuit of panies to determine the expansion of the extension, ignore the pany's content and core petitiveness, resulting in a major capital investment wasted. 2,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errors. For business, the correct selection of industries ar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However, som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the often overlooked "industry is a dynamic selection process" concept, should not a keen grasp of industry trends and direction of evolution. 3, improper selection of investment partners. Enterprises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we must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qualified partners, reputation, and should have to bear the corresponding risks. 4, less than honest. Lack of SME credit is a mon situation. Therefore, *** 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to provide loans or investments to *** all and medium-sized people had to step up investment on human resour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 ysis. This respect has increased the investment bank or person lending and investment costs. On the other hand also give *** 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fficult. Ability to finance capital, to finance the number of funds, the financing of SMEs exist great uncertainties. 不知道可不可以帮到你
知网上有呀 1]李胜.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5. [2]李春媛. 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 价值工程,2010,(32). [3]冯艳.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7. [4]李红梅. 中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研究[D].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2010. [5]谢宁.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现代银行财务模式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10. [6]甘鹏. 甘肃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研究[D].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08. [7]丁玉书. 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4. [8]李延德. 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2010. [9]敬永红. 达州翠屏山综合开发一期工程专案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2009. [10]闫峰. 卓越·蔚蓝群岛开发专案风险管理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2008. [11]杜晓玲.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8. [12]王小练. 航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2005. [13]杨秋利. 论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核心方法RAROC[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4]许娟.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问题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15]张星文.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2007. [16]王育宪. 企业管理的一个新分支——风险管理[J]. 管理世界,1985,(3). [17]李莉. 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5. [18]曹升元.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2008. [19]龚永兵. TA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2006. [20]张子超.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2008. [21]党雪. 论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策略[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3. [22]王仲宇. 新华证券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分析与证券公司内部风险评估[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23]李红侠.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探讨[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2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 风险管理[A]. 李亚新 主编.[C].: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70-71. [25]郭景阳. 建立保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 [26]高军.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分析及对策研究[D]. 西南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2003. [27]范运. 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9. [28]曹乐喜.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2007. [29]谢飞. 财务公司网上银行在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风险管理研究[D].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2005. [30]交通银行武汉分行 财务和风险管理[A]. .[C].: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0. [31]阚德梅. 江苏省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2004. [32]李黎,齐中英. 风险理财在卫星运营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 [33]沈隽. 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2010. [34]杨博. 压力测试方法及其在债券基金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2007. [35]陈茂. 论财产保险公司承保前的风险管理[D].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2003. [36]李霞. 汽车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37]高毅.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D].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2010. [38]简婷. 金融衍生工具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2006. [39]甄珍. 山西票号风险管理研究与借鉴[D].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2007. [40]沈忠雷. 建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及应用[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41]常忠蛟. 我国高速公路专案投资风险管理[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05. [42]周航,赵晓萌. 风险管理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2). [43]刘浩. 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10. [44]唐海涛. 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45]孙晓丽. 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风险管理[A]. 王敏 主编.[C].: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94. [46]王霞. 中小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2004. [47]张超. 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10. [48]邵秋琪. 基于风险管理的衍生品运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2011. [49]吴子华.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取向与风险管理[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 [50]陈力. 财务工程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摘 要]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提出指导与扶持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试着从中小企业资金结构方面入手,利用财务杠杆原理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风险管理过程控制措施,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恰当的财务风险决策,提高中小企业的存续能力。 :51kj../news/20071103/ 多参考参考网上的报道及资料吧,除非有专人给你写,要不都是自己写的...
撰写毕业论文时,要先拟好提纲,没有好的提纲,很难写出质量优秀的论文。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提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提纲篇1
摘要 4-5
Abstract 5
1 绪论 10-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10-11
研究背景 10-11
研究意义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13
研究思路 11-12
结构安排 12-13
2 财务共享服务相关理论 13-23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 13-18
财务管理理论 18-19
委托代理理论 18
内部控制理论 18-19
ERP理论 19-21
流程再造理论 21-23
3 Y银行财务管理概况 23-34
Y银行基本情况 23-26
Y银行业务结构 23-24
Y银行经营状况 24-25
行业发展趋势与经营管理战略分析 25-26
财务管理体制 26-30
财务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 26-28
财务管理整体情况 28-30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30-31
Y银行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31-34
4 Y银行实施财务共享研究 34-62
实施财务共享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34-38
实施财务共享的背景 34
实施财务共享的目标 34-35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战略意义 35-38
实施共享服务的总体思路 38-40
财务共享服务方案设计 40-54
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 40-41
财务管理系统整体架构和业务处理流程 41-46
财务核算管理模式 46-48
业务流程再造及效果分析 48-54
Y银行实施财务共享的效果评估 54-59
变革财务组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54-55
提高政策执行力,强化财务管控 55-56
优化核算流程,实现业务处理标准化、流程化,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56
提升财务的决策支持能力 56-57
促进财务转型,财务管理工作重点从财务核算转向决策支持 57-59
Y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59-62
共享服务的范围仅局限于境内银行机构 59
运营管理体制机制还未健全,管理手段较单 59-60
变革初期系统用户和财务人员体验下降,系统支持平台还需完善 60-62
5 Y银行进一步完善财务共享服务的思路 62-67
适时扩展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和服务的机构范围 62
改革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62-65
加强培训、沟通和人员管理,持续应用先进技术优化信息系统平台 65-67
6 结论 67-69
参考文献 69-70
致谢 70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提纲篇2
摘要 4-8
Abstract 8-11
1. 导言 14-19
研究背景和意义 14-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
主要贡献和创新 16-17
研究内容和框架 17-19
2. 文献综述 19-30
概念界定 19-24
独立董事概念 19-20
财务风险的界定及衡量 20-24
独立董事监督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24-25
独立董事监督行为选择及影响 25-29
独立董事监督行为的选择 25-27
独立董事监督行为的影响 27-29
文献评述 29-30
3. 制度背景、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0-38
制度背景 30-32
理论基础 32-35
研究假设 35-38
4.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38-50
研究设计 38-44
模型设定 38-39
变量选取与定义 39-44
样本选择 44-50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0-68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 50-61
回归检验 61-64
稳健性测试 64-68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8-71
研究结论 68-69
政策建议 69-70
研究局限与展望 70-71
参考文献 71-76
后记 76-77
致谢 77-79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9
就IMA协会旗下的CMA认证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IMA协会所设立的学生会员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会员是IMA协会为帮助高校学生了解管理会计、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而对高校在读学生开放的一种会员类型。学生会员有很多获益并且享受会员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学生会员开放对象为在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确保每个学期至少修满6个学分即可。学生会员最长年限为6年。是的,在大学在读期间就开始你的CMA学习之旅,无疑将会为你的职业生涯打下结识的基础! 接着,我们来看看,大学生学习CMA的好处具体有哪些: 1、竞争优势 众多企业招聘会标明“持有CMA优先”,所以CMA可以助你快速脱颖而出。 在中国,会计从业者每年以30万—40万的速度在激增,而这些增量大多都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途径培养出来的。据教育部教育计划司的资料,现在每10名在校大学生中,就有1名是会计相关专业。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了社会对会计职位需求的大幅萎缩。在各地人才市场,往往一个会计招聘名额就会有几十名毕业生来应聘和竞争。 由于CMA升职就业快、认可度高、实用性强、适用性广、中英文双语等特点,得到广大企业和财务人士的青睐。在2014年春季招聘大会上和智联招聘及猎头公司,外企、央企、国企、大中型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士时都明确标明“持有CMA者优先”,如果大学生在求职时就考出CMA,无疑更具有竞争优势。 2、知识的互补性 学财务的在校大学生有着良好的财务基础,同CMA有相当大的耦合性。 在大学期间,无论你是会计学专业还是财务管理专业,所涉及的知识体系都是财务会计知识体系,CMA作为管理会计领域的权威认证,代表着管理会计领域最先进的知识体系,考试涉及会计、管理、 经济、金融等多方面内容,目的在于扩大财务管理会计人员的知识广度,培养其预测商业需求及制定策略决策的能力,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学生学习CMA可以完善财务知识体系,让管理会计知识对财务会计知识形成有效的补充。 3、提高财务实践能力 ① CMA和其他财务会计类的证书关注点不一样:CMA关注财务人员预算预测、成本管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等方面的技能,要求管理会计师能够推动企业绩效增长,为企业创造价值。 ② CMA的考试不是公司职员的专利,在校生也可以参加,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更公平,这样学校里学的东西可以现学现用,考完试,再工作两年就可以拿到证书。 ③ CMA考试充满实践性和实战性,它与其他财务认证关注理论不同,CMA注重考察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学习CMA可以有效弥补大学生在财务实践上的欠缺。 4、考试成本优势(从大学生会员与普通学员比较) 一直以来,IMA协会都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参加CMA考试。所以对于大学生朋友,可以通过注册成为IMA学生会员,享受力度非常大的考试费用优惠。对于仅有两个科目的国际证书来说,单科120美金的考试费用是非常具有考试成本优势的。此外,IMA还为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战略财务杂志,案例、管理研究行业报告等。包括为学生提供多种项目活动,案例大赛、CMA认证、学术会议以及在线交流的机会。这些增值服务都可以看出大学生考CMA的优势! 5、职业发展 CMA 证书持有者主要是世界各大公司及金融机构的财务主管、财务经理、CFO 、CEO 、成本核算师、理财师、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你的就业方向是企业,那么CMA将是你最好的选择!
大学生在报考cma时,会享受一下优惠的政策,cMA不定期的针对大学生群体推出巨额优惠活动,吸引大学生加入cMA,取得CMA认证。此外,cMA还为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战略财务杂志,案例、管理研究行业报告等。包括为学生提供多种项目活动,案例大赛、CMA认证、学术会议以及在线交流机会。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有着丰富的知识基础,而通过cma的培训,能够对预算预测、成本管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等生产实际中接触的问题,加以训练CMA考试充满实践性和实战性,这对于缺少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是一笔极为可贵的经验,cma的含金量在于注重考察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学习cma可以有效弥补大学生在财务实践上的欠缺。
公司财务战略分析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一个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管理战略。具体说来,它是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用一种战略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将其系统化的整合,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预见性、全方位的规划。接下来我为你带来公司财务战略分析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1企业发展所 处的战略环境
优势-S
(1)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和有效的组织管理结构;(2)技术先进,并且不断进行创新;(3)资金实力雄厚,资金流广;(4)良好的公众形象,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5)稳定的长期计划目标;(6)建立和使用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7)营销渠道多元化;(8)生产能力强,原材料供应合理、可靠;(9)研发能力强,推出多元化产品;(10)生产过程透明化。
劣势-W
(1)未提供网上预定业务;(2)没对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持;(3)产品用户限制;(4)成本过高。
机会-O
(1)顾客需求的变化;(2)产业发展趋势;(3)促使人们消费逐渐增多。
2战略环境分析
从总体战略看
根据对甲公司的SWOT分析,综合考虑甲公司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甲公司拥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组织管理结构,资金来源广,丰富的资金流,在全球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生活节奏的加快等,面对这些优势和机会,在今后的战略规划中,如果要成为全球一流的快餐集团,甲公司应采取稳定的市场开发战略和横向一体化的总体战略,在全球增设其新店,增加自营店或特许经营店等,向全球扩张,收购、兼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或公司。
业务单位战略方面还应采取集中差异化
甲在A产品市场运用小卫星和A产品剧场较好的实现了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甲不同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更注重客户现场销售的顾客体验。小卫星战略虽然很好的扩展了工厂店的服务范围和成本,但随着交通路网的完善和交通工具的升级,公司可以适当扩大工厂店的服务范围完成由小卫星到大卫星的升级。
甲公司职能战略
(1)年度目标和政策的制定。应根据甲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加快全球扩张的步伐,拓展全球市场,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连锁集团,成为行业的领先者。针对甲公司的发展战略,甲公司对公司的内部政策进行更新和调整。(2)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结构合理化。合理配置企业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等,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用,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战略实施需要,制定人员需要计划,培训管理者及员工,提供人员素质和能力,与战略相匹配,适当的对公司奖励和激励办法做出调整(建立和管理员工持股计划(ESOP)),进一步提高其积极性。甲公司是纵向一体化和产品多元化的公司,公司要合理划分业务范围,完善业务结构,开发更加多样化、健康、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3)完善的组织结构。从甲公司即将向全球扩张的战略来看,公司采用组织结构的形式为最好,项目目标明确、沟通渠道众多,员工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取消某个不适合的等项目相对容易,所以只需在某些方面加以改正。要适当处理纵向和横向的双方关系与沟通问题,要克服矩阵组织形式带来的缺点,甲公司要设置高度参与式的计划制定机制,良好的业务培训,雇员间对各自任务与责任的明确的相互理解及充分的内部沟通和相互信任。(4)培育支持企业战略的文化。企业应当重视和保存现有的企业文化中支持新的经营战略的部分,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已有的企业文化部分也会影响并阻碍战略的实施,一般改变文化使其适应新的战略比使战略适应文化更为有效,因此,甲公司应该引导企业文化的改变,如:三角考察法等。培育出市场适应型的文化,在市场上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在任何事、物、人、活动时刻都应向社会公众传递企业的“我是谁”这一信息,与用户共谋发展,与员工共谋富裕,为社会创造繁荣的企业价值观和“求实、奋进”的企业精神。
3财务战略制定分析
甲公司宣布了一个激进的战略,公司计划扩张到全球,甲公司在门店数量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1)如果采用自营方式扩张可能会导致过大的.资金压力;(2)如果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张,可能会增加公司内部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同时也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3)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一旦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4)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应当考虑本土需求,不能盲目扩张。
扩张过程中承担了过高的收购成本
公司在2015年1月斥资股权收购了拥,说明甲公司在收购之前没有认真地分析目标企业的潜在成本和效益,过于草率的进行了收购,给企业带来了额外损失,甲公司在公司治理的相关方面出现了问题。
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
由于甲公司的产品含热量高,顾客就会转而选择购买含热量低的产品,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甲公司应当改进“产品含热量高”这一缺陷,并且企业已经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不改进肯定会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甚至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利润来源方面
甲的利润过多地依赖于销售给每个新开门店的特许商们高价格的设备,而且每个特许商都必须预先缴纳这笔钱,所以甲的利润就和特许经营的店面数量的增长密不可分。也就是特许经营的店面数量越多,甲公司的利润也就越高,很显然这种利润增长方式不具有长期性。
参考文献:
[1]范安妮.基于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3).
[2]陶冶.基于财务业绩综合评价的实证检验[J].财会月刊,2016(11).
财务战略决策研究论文要选择财务战略作为论文研究方向。企业财务战略决策研究论文,一篇成长型企业的财务战略决策研究摘要目前企业的,同时以企业发展趋势及财务活动作为前提条件,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判断。
目的:为了了解目前我过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现状意义:找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不足并尽可能提出理论解决方案
财务管理参考文献(通用7篇)
财务管理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下面是我分享的财务管理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郭云波.哈佛分析框架下医院财务分析的新思维[J].会计师.2015,12(02):26-28
[2]曹丽敏.基于财务战略思维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24(13):133-134
[3]王征.财务战略思维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34(14):212-213
[4]王振宇,蔡战英,金玲.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2):59-61
[5]赵敏.浅析公立医院新财会制度下财务管理分析与解读[J].现代商业,2012,4(2):177
[6]田红.浅谈医院新财会制度实施及对医院的影响[J].经济师,2012,12(6):162-163
[7]李鑫辉.新的`财会制度出台对医院成本管理的意义[J].中国经贸,2O11,31(24):257-258
[8]范军,李俊霞.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
[9]闫虹.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11]周荣荣.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策略和有效监督[J].财会学习,2016
[12]徐陈英.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
[13]林玉明.探究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26).
[14]郭丽蓉.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7).
[15]李甜.浅谈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
[16]宋岩.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埃里克·赫尔弗特.财务分析技术一价值创造指南(第1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宋常.财务分析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45.
[3]张先治.财务分析(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0-50.
[4]鲁爱民.财务分析(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40.
[5]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0-50.
[6]黄小玉.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5-40.
[7]何韧.财务报表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23-45.
[8]苏布拉马尼亚姆.财务报表分析.(第十版)(英文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34-56.
[9]彭曼.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价值评估(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5-55.
[10]朱传华.财务分析精要.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14-35.
[11]史蒂斯,史蒂斯,戴蒙德.财务会计:报告与分析(第六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0-45.
[12]刘玉梅.财务分析(第三版).大连出版社.2010:24-40.
[13]张涛.财务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3-36.
[14]邓德军,谢振莲.财务分析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22-40.
[15]苗润生,陈洁.财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23-50.
[16] Hall, Matthew.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managerial work. 2010
[1]李现宗:《高级财务会计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秦永和:《财务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成栋,姚贤涛:《中小企业管理事物与实例》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4]陆立军,盛世豪:《科技型中小企业:环境与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5]陆立军:《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区域产业竞争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吴志军:《试论企业财务目标》载《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7]郑艳:《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及其实现》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8]吴大红:《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第4期
[9]孙桂华,孙鹏:《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变化及创新》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10期
[10]张立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多元化财务目标的有机结合》载《职大学报2003年第2期
[11]舒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载《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3期
[12]吴作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路》载《中国中小企业》1998年第10期
[13]卢佳友,郑海元:《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载《广西会计》2000年第12期
[14]董永昕:《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载《上海会计》2000年第7期
[15]马少妮,王治:《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载《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第11期
1.《财务管理》,陈玉清、宋良荣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公司理财》,胡玉明编著,东北财大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3.《财务管理学》,漆江娜、黄元生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最新版
4.《中级财务管理》,汪平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5.《财务成本管理》,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经济科学出版社,最新版.
6.《财务管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最新版.
7.《财务管理》,谷祺、刘淑莲主编,东北财经出版社,最新版.
8.《财务管理基础》,【美】尤金.f.布瑞翰,乔尔.f.休斯顿著,胡玉明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9.《顶级财务总监》,张云亭著,中信出版社,2003年9月修订版.
10.《财务管理基础(第十一版)》[美]james horne john jr.
(詹姆斯·c·范霍恩、小约翰·m·瓦霍维奇/著 郭浩 徐琳/ 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11.《公司财务管理》,道格拉·r·爱默瑞,约翰·d·芬尼特,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12.《财务理论与公司政策(第三版)》【美】托马斯·e·科普兰、j·弗莱德·威斯顿/著 宋献中/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3.《上市公司典型理财案例》徐凤菊等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4.张蕊,《公司财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5.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16. (美) 詹姆斯·c.范霍恩(james c. van horne), (美) 小约翰·m.瓦霍维奇(john m. wachowicz, jr.)著, 刘曙光等译,《财务管理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 alan c. shapiro, foundations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four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2
18 alan c. shapiro, foundations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third edition, , 1998
buckley, multinational finance four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0
l. jacqu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k. eiteman, arthur i. stonehill, michael h. moffett, 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ninth edi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1
c. butler, multinational finance, second editi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000
s. eun &bruce g. resnick:,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1998
s. kaplan, anthony a. atkinson,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by prentice hall.,1998
madura,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fifth editi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1998
investment rreport 2003,2002
27.矛宁著,《国际企业理财理论与方法投资,融资,税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8.程惠芳 潘信路著,《入世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29.白雪 阎宏伟主编,《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年
30.翁君奕编著,《跨国公司理财》,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31.杨忠 赵曙明编著,《国际企业:风险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2.宋常著,《跨国理财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3.罗平译,《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
34.冯文伟编著,《国际金融管理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戴国强编著,《货币银行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6.秦艳梅编著,《货币银行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37.易纲张磊编著,《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8.张宏伟编著,《国际贸易融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9.王冬,“跨国经营中的转移定价”,《经贸实务》,2001年第2期
40.《跨国经营企业会计与财务》,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
41.王华成编著,《国际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42.《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43.《国际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44贸部国际经贸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2001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45.罗伯特·c 希金斯(robert c higgins)著,沈艺峰等译,《财务管理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6.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版
47.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版
48.凯恩斯,通论,商务版
49.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版
50.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自由,三联版
5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人大版
52.曼昆,经济学原理,北大版
53.斯蒂芬马汀,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大版
54.埃斯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版
5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大版
56.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大版
57.王小卫,经济学方法--十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复旦版
参考文献:
[1]彭娟.战略财务管理.2008.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陈亚民.战略财务管理.2008.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2007.北京:中信出版社
[4」〔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2005.北京:华夏出版社
[5]刘力.财务管理学(第二版).200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2008.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7]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北京
[8]国资委.企业风险管理的新起点一《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学习解读.2008.北京
[9」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0]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著,刘俊勇,孙薇译.战略地图一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2005.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
[11]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著,上海博意门咨询有限公司译.战略中心型组织一平衡计分卡的致胜方略.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秦杨勇.平衡计分卡与战略管理.2007.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3]邹昭烯.企业战略分析.2005.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4][美]戴维.贝赞可,戴维.德雷诺夫,马克.尚利著,武亚军总译校.公司战略经济学.199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5]〔韩」W.钱.金,〔美]勒妮.莫博涅著,吉毖译.蓝海战略.2005.北京:商务印书馆
[16]黄泰元.蓝海战略本土化实践.200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7]王满.基于竞争力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2007.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8]项保华.战略管理一艺术与实务.200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张继德.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2008.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秦杨勇.战略绩效管理:中国企业战略执行最佳实践标准.2009.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郝剑,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探讨[J],交通财会,2014-04-05.
[2]李顶、谢道键,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中的收益权定价研究[J],时代金融,2014-04-20.
[3]张大威、陈恩、陈文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J],武汉金融,2014-06-10.
[4]李晓洁,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4-01-01.
[5]王英杰,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浅析[J],时代金融,2014-02-28.
[6]石培荣,交通投融资企业的市场化融资模式及发展策略[J],金融市场研究,2014-02-25.
[7]刘俊丽,基于供求博弈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宏观管理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4-01-18.
[8]张艳,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道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02-01.
[9]王春花,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的各模式优缺点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23.
[10]于然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结构与投资风险控制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2-23.
[11]曾庆勇,浅议高速公路投融资机制创新[J],现代商业,2014-01-18.
[12]徐义明,增强高速公路投融资能力有效防范财务风险[J],交通财会,2014-02-05.
[13]张海霞、傅晓冬,中美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对比及启示[J],中国物价,2014-04-15.
[14]侯光明、江燕、孔德成、张旭,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7-26.
[15]张伟,论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管理的实践问题及优化改进[J],现代经济信息,2014-08-23.
[16]陈嘉仁,浅析高速公路建设筹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08.
[17]王玉满,浅议资产证券化在高速公路融资上的应用[J],中国证券期货,2013-07-25.
[18]田朋,我国高速公路企业融资结构研究[J],交通财会,2013-10-05.
[19]唐波,高速公路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路径探讨[J],商业会计,2012-03-10.
[20]孙振华,杭绍台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探讨[J],交通科技,2012-10-10.
[21]程晓慧,资产证券化应用于贵州高速公路融资的研究[J],交通科技,2010-08-28.
[22]彭欢宇,湘环公司高速公路收费权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设计[D].湖南: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3]刘浩,常梅高速公路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4]何海杰,资产证券化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5]Alfredo Pereira, Jorge the effects of expresswayinvestment on the regional concentr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USA[J]. 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2012,11(03):165-170.
[26]John S. Miller, Lester A. Hoe, David B. expresswayinvestment policies influence regional growth? [J]. Socio-EconomicPlanning Sciences, 2009, 43(03):165-176.
[27]Vlcek William. Byways and expressways of direct investment:Chinaand the offshore word[J].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 ChinaAktuell,2010,39(04):111-142.
[28]Ilham Riachi, Armin of corporateassets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3, , .
[29]Guixia Guo, Ho-Mou Wu. A study on risk retention regulation in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proces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Finance, 2014.
[30]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EB],2014-11-19
[31]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EB],2014-11-19
[32]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职调查工作指引[EB],2014-11-19
[33]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引[EB],2014-11-26
[34]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引(2014年修订)[EB],2014-12-1
[35]中国资产证券化网,2013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年度报告[EB],2014-1-29
公司财务战略分析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一个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管理战略。具体说来,它是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用一种战略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将其系统化的整合,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预见性、全方位的规划。接下来我为你带来公司财务战略分析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1企业发展所 处的战略环境
优势-S
(1)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和有效的组织管理结构;(2)技术先进,并且不断进行创新;(3)资金实力雄厚,资金流广;(4)良好的公众形象,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5)稳定的长期计划目标;(6)建立和使用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7)营销渠道多元化;(8)生产能力强,原材料供应合理、可靠;(9)研发能力强,推出多元化产品;(10)生产过程透明化。
劣势-W
(1)未提供网上预定业务;(2)没对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持;(3)产品用户限制;(4)成本过高。
机会-O
(1)顾客需求的变化;(2)产业发展趋势;(3)促使人们消费逐渐增多。
2战略环境分析
从总体战略看
根据对甲公司的SWOT分析,综合考虑甲公司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甲公司拥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组织管理结构,资金来源广,丰富的资金流,在全球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生活节奏的加快等,面对这些优势和机会,在今后的战略规划中,如果要成为全球一流的快餐集团,甲公司应采取稳定的市场开发战略和横向一体化的总体战略,在全球增设其新店,增加自营店或特许经营店等,向全球扩张,收购、兼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或公司。
业务单位战略方面还应采取集中差异化
甲在A产品市场运用小卫星和A产品剧场较好的实现了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甲不同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更注重客户现场销售的顾客体验。小卫星战略虽然很好的扩展了工厂店的服务范围和成本,但随着交通路网的完善和交通工具的升级,公司可以适当扩大工厂店的服务范围完成由小卫星到大卫星的升级。
甲公司职能战略
(1)年度目标和政策的制定。应根据甲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加快全球扩张的步伐,拓展全球市场,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连锁集团,成为行业的领先者。针对甲公司的发展战略,甲公司对公司的内部政策进行更新和调整。(2)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结构合理化。合理配置企业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等,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用,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战略实施需要,制定人员需要计划,培训管理者及员工,提供人员素质和能力,与战略相匹配,适当的对公司奖励和激励办法做出调整(建立和管理员工持股计划(ESOP)),进一步提高其积极性。甲公司是纵向一体化和产品多元化的公司,公司要合理划分业务范围,完善业务结构,开发更加多样化、健康、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3)完善的组织结构。从甲公司即将向全球扩张的战略来看,公司采用组织结构的形式为最好,项目目标明确、沟通渠道众多,员工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取消某个不适合的等项目相对容易,所以只需在某些方面加以改正。要适当处理纵向和横向的双方关系与沟通问题,要克服矩阵组织形式带来的缺点,甲公司要设置高度参与式的计划制定机制,良好的业务培训,雇员间对各自任务与责任的明确的相互理解及充分的内部沟通和相互信任。(4)培育支持企业战略的文化。企业应当重视和保存现有的企业文化中支持新的经营战略的部分,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已有的企业文化部分也会影响并阻碍战略的实施,一般改变文化使其适应新的战略比使战略适应文化更为有效,因此,甲公司应该引导企业文化的改变,如:三角考察法等。培育出市场适应型的文化,在市场上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在任何事、物、人、活动时刻都应向社会公众传递企业的“我是谁”这一信息,与用户共谋发展,与员工共谋富裕,为社会创造繁荣的企业价值观和“求实、奋进”的企业精神。
3财务战略制定分析
甲公司宣布了一个激进的战略,公司计划扩张到全球,甲公司在门店数量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1)如果采用自营方式扩张可能会导致过大的.资金压力;(2)如果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张,可能会增加公司内部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同时也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3)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一旦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4)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应当考虑本土需求,不能盲目扩张。
扩张过程中承担了过高的收购成本
公司在2015年1月斥资股权收购了拥,说明甲公司在收购之前没有认真地分析目标企业的潜在成本和效益,过于草率的进行了收购,给企业带来了额外损失,甲公司在公司治理的相关方面出现了问题。
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
由于甲公司的产品含热量高,顾客就会转而选择购买含热量低的产品,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甲公司应当改进“产品含热量高”这一缺陷,并且企业已经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不改进肯定会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甚至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利润来源方面
甲的利润过多地依赖于销售给每个新开门店的特许商们高价格的设备,而且每个特许商都必须预先缴纳这笔钱,所以甲的利润就和特许经营的店面数量的增长密不可分。也就是特许经营的店面数量越多,甲公司的利润也就越高,很显然这种利润增长方式不具有长期性。
参考文献:
[1]范安妮.基于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3).
[2]陶冶.基于财务业绩综合评价的实证检验[J].财会月刊,2016(11).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探究
企业领导者必须认真思考财务战略管理的问题,那么,企业财务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呢?
论文关键词:企业财务 战略管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的环境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财务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急需根据自身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战略认识不足。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相对落后,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落后的低级阶段,导致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一直处于比较空白的状态、财务战略管理意识没有得到普及、战略管理机构还没有强大起来、没有充分发挥部门应有的作用等问题。经营者和员工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很容易使企业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由兴盛变为衰败,所以落后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进步有着很大的阻力,这种阻力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存亡。经营者的竞争意识匮乏会使企业过于低估竞争企业,从而在产品的生产及营销中处于不利地位,远远落后于其他同性质企业最后被社会所淘汰。另外,因为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的作用不够重视,一些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财务部门在经济决策中的辅助作用,使管理层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从而导致这些企业没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方向,使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忽视内外部战略环境分析。财务环境分析是财务管理战略实行的前提,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财务管理战略的有效进行。企业的财务环境分为内外两种环境。内部环境是指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外部环境则是变化着的市场环境。世界上不会有一成不变的战略,也不会有完全合适永久有效的战略,所以这就要求各个企业的经营者时刻把握经济形势紧跟时代潮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企业所处的大小环境的变化来改变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由于缺乏环境的分析,就使得一些企业制定的财务战略虽然看起来有很大的盈利价值,但是并不适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因此制定出的具体措施是不可行的,让财务战略的实施落不到实处,从而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只有企业制定适合其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战略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的协调性差。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工作的进行和发展离不开其他部门的配合,因此金融部门与其他生产和管理部门职能的交流和对接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职能不能很好的对接,就会导致一些部门不能紧密配合,不仅使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难以真正落实。公司战略注重从整体出发更好的计划、安排、操作以完成企业的任务;职能战略则是由开发、制造、销售、财政等工作部门按照公司战略的要求来决定该部门的方针和计划,财务管理论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战略。部分公司的财务战略与总体战略、其他职能战略不能很好的配合使得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和生产。
(四)财务战略缺乏财务激励机制。如今我国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激励效果差。在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依然在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使用,所以致使企业对某些部分不够重视,不利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更好的实施。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需要财务激励机制,它对企业管理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也在企业步入成功的路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我国部分企业虽然开始重视财务战略管理,但是财务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使得职工的工作效率低、没有干劲儿、懒散懈怠、缺乏追求,对公司的进步带来阻碍。一些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机制的时候,经常忽略财务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解决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企业管理层的财务战略管理观念。企业应当充分认识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部门应具备财务战略管理意识,管理人员需要在顾全企业大局的前提下制定具体的管理策略,并且确保这种管理体系在统一全局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尽到自己的责任。
其次还必须提高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谋求企业的利益,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选拔财务工作者的时候要提高选拔要求,招纳一些有工作经验、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从而促进企业财务工作战略管理的良性循环。只有加强意识建设,才能够使之前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稳固地位继续进步,使那些落后的企业加快步伐慢慢追赶上来,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二)注重财务战略环境分析。财务战略的制定离不开对环境的分析,因此公司若要有良好的发展应注重对财务战略环境进行剖析,总结出企业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从实际出发挑选正确的财务战略,增强财务预算管理,分析在财务战略实施中会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恰当的战略措施,以保障财务战略的实施。环境的分析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只有在准确的剖析环境之后才会制定出正确的企业管理标准,近而合理地安排资金的用途,使企业的钱投入到该投入的地方使企业提高获利的机会。只有企业在严格遵从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企业自身一系列会计准则的建立,才能使会计工作有一定的规范和工作效益的进步。
(三)企业财务战略制定与其他职能战略相协调。首先,各个部门可以推选部分职工来成立一个协会,从而使这些部门更好的讨论交流,使各个部门都能够主动参与进来;其次,企业领导或相关主管负责人应认真分析评价各个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安排各部门行使相应的方案;最后,为了保证战略能够平衡各职能部门,该部门的主管应制定自己部门的战略并且协调必须整合的职能战略,从而降低各部门的矛盾。除此之外,各部门只能策划本部门的活动,不得参与本部门之外部门的活动以确保部门各司其职,并且各职能战略最好只涉及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不要增加过多毫无意义微不足道的问题,从而使员工之间更好的沟通合作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以解决企业最棘手的问题。
(四)建立完善的财务评价激励机制。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财务战略业绩评价可以提高企业的判断水平,也可以总结经验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把企业评价体系与战略管理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另外,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的关系是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根本途径,也是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企业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也是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应当实施股票期权制,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原先薪酬分配方式的不足使经营者更关心企业的发展。同时,要细分工资的发放类别,从而使员工能够提高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因此,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陈旧的财务管理显然已经很难顺应当前的社会,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是不可或缺的。企业领导者必须认真思考财务战略管理的问题并且迅速制定科学的策略,使企业一步一步迈向成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实施要点.经营管理者,.
[2]王英琴.企业财务战略与实施问题探讨.中国商贸,.
[3]付丽红.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探析.工业审计与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