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肯定。新课程也倡导要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志存高远,因此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那么,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呢?

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因此,学校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制作名言警句牌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持善敦行,鹤立鸿翔等一些名言警句,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以此来激励学生。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做文明人”活动,班级组织“文明用语”活动评比,让学生动手收集或书写有关文明用语的名言警句,然后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及“最佳文明用语奖”、“言简情浓奖”等奖项,获奖作品在班级展出。这样既营造出良好班级文明氛围,又鼓励学生,同时学生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建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尊重学生意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马卡连柯认为“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但使学生多了一些预警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我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而且制度自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要解决的让学生接受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中?每个人都有弱点,需不需要克服每个人的弱点?要实现以上两点,需不需要制定班规?然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强加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班级公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的班级公约是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级集体表决形成定案。然后把集体表决的定案制定文本,挂在班级墙上,依决定来处理班级事务。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据可依了,也积极执行,自主管理。

2、建立和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建立标兵栏,每周选一次文明标兵、学习标兵、卫生标兵,把这些选出的学生名单和照片放在标兵栏内,以此来激励学生。

3、完善学生品格,鼓励自我发展。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大。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精力过剩,产生各种欲望和需要,诸如理解、自尊、自信、冒险、崇拜、虚荣、反抗等等心理。

如果想法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总是被压抑,就会慢慢形成挫折感,使行为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指向自己或他人的攻击行为。于是班级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将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展小组竞争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并通过小组间成员的互相影响、互相督促、相互教育,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极为重要,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班级管理制度不只是约束学生,对老师同样具有约束力。比如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学生讲诚信,教师在平时就应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了教育学生遵守课间时间观念,我们老师总是课前两分钟到达班级门口,等待上课,即教育学生,同时也有了入课过程的时间。而学生看到老师能够早早在班级门前等候上课,他们也就会快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

三、开展有益集体活动,努力打造班级精神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1、开展多种主题班会活动。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发展他喜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班、队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因而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既能确保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又能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主题班会课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确定内容,如“火眼金睛寻找亮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环保你同行”、“平安知识进校园”等。

2、开展多种课外文体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发明班级文化,才干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个精神家园。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如在元旦前夕举办文娱晚会,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诗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3、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强学习动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现如今,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可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要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班级文化宣传内容。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将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到很大作用。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处理好师生关系,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摘要: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良好的、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学习空间,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职业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且初步取得了显着成果。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各个专业、各个班级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如何找到适合本班级的文化建设路径,成为职业学校班主任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学校;班级文化;重要性;建设路径

引言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创建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概述了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随后以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为例,就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展开分析。

1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

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既需要班主任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同时又需要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

从本质上来说,班级文化是对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兴趣、信念、理想的集合和升华。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只有将创设班级文化作为一种任务,才能在这一目标的激励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为实现班级文化的建设做出努力。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班级文化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向上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约束作用

不可否认,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甚至存在吸烟、打架等恶习。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班级内每个学生的理想、利益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起到了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要考虑个人的言行举止给整个班级带来的影响,从而自觉地杜绝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师生沟通和凝聚师生情感的效果。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形成一种团结、发展的精神风貌。

班级文化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师生的思想感情,融合师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师生的群体意识。师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从而使班级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2职业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和实验室。其中,教室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场所,针对教室内学习环境的营造,可以张贴一些名人名言或学习标语等,以此来激励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由于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验室内的学习环境也同样重要。

除了要保证工作台、机器设备的清洁外,还要将职业道德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从而培养出既有能力又有素质的复合型汽修人才。

作为班级管理人员,也应当认识到学习环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而结合专业特点、学习需求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

规章制度是班级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既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活动及处理班级事务的规范,也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模式,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些制度还为班级学生提供了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言行标准。

制度文化一般包括班级中各种条例和有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等,也包括班级中那些无形的习惯、约定俗成的规范,以及班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传统和风气等等。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于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应当有意识地凸显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例如,在未实行班级文化建设时,班级内有学生存在随意丢弃垃圾或是与其他班级因琐事大打出手的问题。

而自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加强,处处以维护班级荣誉为先,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创建班级职业文化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职业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为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丰富操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以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为例,班级职业文化应当至少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情感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组织创建班级职业文化时,也需要借助于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通过举行技能比拼大赛,以物质或精神奖励来激励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学习;还可以举行职业规划演讲,让汽修专业学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进行一个预测等。通过上述形式,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3结语

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从教师角度来说,要通过加强班级学风管理和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等措施,为班级文化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支持;从学生角度来说,也要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对于个人学习、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从而主动地为班级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淼。浅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以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会计专业特色班建设为例[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2)。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开学初,我首先提出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为班集体的座右铭,并打印在彩纸上,贴在教室后黑板上,让学生每天进班级抬头就能看见,来教育学生不要认为一个小动作,偶尔一次的作业不做,或照抄一道题,扔一张垃圾等这样的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我们就可以犯;不要认为捡一张垃圾,挪一下不整齐的课桌,擦一次值日生未及时擦好的黑板,这样的小事就没有意义了!随后我让学生每人给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警示格言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打印后贴在桌子的右上角,以此来告戒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小学毕业生。其次在我的指导下几位班干部精心布置了整个教室,对各个阵地进行了激励性语句的张贴,在学习园地上用艺术字打印了“我炫,故我在!”这句话,让学生知道因为我的出色,我的作品留在了学习园地上,我以此为荣,更激励学生争取自己的下一个作品也出现在学习园地上!在雏鹰争章处以“come on ,go !”一句英文“加油”来提醒每一位学生争好每一个章!这些激励性语句的张贴,不紧使我们教室面貌一新,提升我们班级的文化素养,更主要的是提醒着,激励着每一位学生奋发向上。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是公认的事实,在约束力不强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个制度,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文明、健康、团结、向上的方向前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开学时针对班级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上了一节主题班会课,意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认识到不良行为会带给大家的不良后果,从而民主讨论研究制定适合我班实际需要的班规。在制定过程中我注重了民主、实际、制度的可行性。让学生先每人制定,再由老师和班干部汇总,删选,最终在班会课上民主表决通过。虽然有班规的制约但还有部分学生屡次触犯,单靠制度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于是我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自觉遵守班规的承诺书。(主要是自己违反班规后做一些善事以作惩罚。)然后在班上选举产生监督和评价小组,每天对违反的学生进行记录统计,由老师找其谈心教育,由监督小组监督其做一件善事来弥补,每月评出文明之星。通过近两个月的实施,班里的许多不良行为不再出现了。班里不在有零食的垃圾,很少有脏话破口而出,不再有不做作业或抄袭的事发生,许多让我意想不到的好事出现了。班级制度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能筑就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一个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探索!

三、班级阵地文化建设

班级阵地主要有黑板报,学习园地,雏鹰争章。对于每一个班主任来说都要做这些工作,但如何做好,做到什么程度,每一位班主任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我时常提醒自己的是:既然做就要实实在在,切合实际的做好!开学至今,指导学生更新过三期黑板报,主要围绕学校要求宣传的节日和活动;学习园地分两块布置共更新过四次,每次的内容都由我事先布置学生创作,由老师和宣传委员挑选,然后展示,从园地上让我欣赏到许多还没有被我好好欣赏的学生,从园地上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雏鹰争章方面我始终做到每次争章前把章名、要求和任务,一一跟学生讲明,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考核,在这里我注重了发章的普及化,我意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拿到章,所以我分三个档次进行考核,用三种标志张贴。这样更广的普及了各个章,让那些以前对争章可望而不可及的学生也有机会拿到,这样更能让这些学生为了章,努力完成好各项任务,达到各种要求,感受争章的整个过程!在定章方面我主要结合一些教育活动制定,本学期争过目标章、讲普通话章、作业规范章、打字高手章、读书之星,始终做到章无虚定,章无虚发,实实在在让学生争好每一个章。在做好这三个阵地的同时我开辟了一个光荣榜,一是表扬考试前十名的学生,二是公布班级取得的荣誉,三是比比谁的作业优秀次数多。进行荣誉感的教育,激发学生一种向上的精神。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种饱满的精神,向上的精神,激进的精神会让一个班集体更加优秀,我主要从图书阅览、课外活动,班队活动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班级中我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精神文化阵地,那里放着一些我认为值得学生一看的书和一些棋。课余我鼓励学生文明、安静、和谐地进行一些身心健康的活动。翻翻喜欢的书籍,切磋一下同学间的棋艺……那一幕幕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学生中一种书香、文雅之气在慢慢形成了,不再让课余的时间荒废在跳橡皮筋,追逐嬉戏的无聊事情上。为了更好的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我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多次班队活动,为了纪念长征精神我们开展了演讲比赛,在祖国生日前夕我们年级合搞了一个比较大型的文艺活动,活动中学生踊跃报名,我班学生的参与面极广,活动样式多样有小品,相声,课本剧,独唱,歌曲串烧。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了配合正确认识网络,远离网吧的主题教育,我安排学生进行一周的打字训练,并进行了打字比赛。每一次的活动都让我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孩子们需要活动,孩子需要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而不是一味的学习和作业。

以上是我这个学期开学初至今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有些方面的尝试是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期待大家能一起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得失。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革命和职责。和谐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教育产生,和谐教育由和谐的校园支持,和谐的校园由和谐的班级组成。

为了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和谐班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班干部是完成和谐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和谐班级建设中的“领跑者”,是和谐班级建设的“翅膀”,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使班干部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和谐班级的建设当中去,当和谐班级的主人翁。

作为班委顾问的班主任,在班委组建之日我就要求他们带领全体同学开展创建优秀和谐的班级文化活动。班委成员也积极响应,当天就通过了“没有优秀的班集体就没有合格的班干部”的班委格言,同时还结合班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团结,活跃,进取,探讨”的和谐班级建设指导思想(简称“班风”)。

团结,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各项活动,让同学们融入到班集体生活中去,让同学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为此,班委专门成立了以组织委员为组长的活动策划小组。在班委的领导下,活动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成功地组办了班级开心篮球赛,重阳校外活动等到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团体精神,同学们也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和谐班级建设中去了。

活跃,即构建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休息。班委通过组织同学们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让同学们时时保持轻松的状态。为此,班委活动动策划小组除成功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外,还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利用录音机(还没有摄影机和照相机的条件)录制了课余生活小片段,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二是坚持在课间谈论轻松幽默的话题;三是组队组员参加了校篮球赛,校元旦晚会和校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其中,在组队参加校篮球赛时,班委还专门选派一班干担任主管后勤啦啦队的副队长。

进取,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下,还需保持进取精神。班委要让同学们明白:学生的首要目的是学习,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因此,班委身先士卒,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永远保持进取的精神,使同学们永远处于更高的起点。

探讨,既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社会事件。为此,班委也专门成立了以学习委员为组长,各科代表为成员的学习指导小组。学习指导小组除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类学习问题外,还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典型题和学习经验整理成《学习日志》,让同学们阅读。这样,也使老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同时,同学们还坚持在课间对社会大小事件进行讨论。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增强了同学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正是班委时时用“班委格言”提醒自己,严格按照“班风”精神,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活动计划,带领同学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短短的一年里,班集体获得校篮球赛女子精神文明奖,校广播体操比赛集体二等奖。并在两项硬性指标(电子考证和高考)中,取得了优导成绩。其中电子考证在全市中数一数二;高考上线率100%,并获市集体第一名,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摘 要】 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二是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三是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四是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凸显学生文化。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班级文化 建设

时代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又处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新世纪,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小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素质要求,对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因而,“班级文化重建”是小学教育改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之一。

目前,苏北农村多数小学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各班主任仅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许最基本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现把我的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或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克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品位。班级品位是指班级教育体系的品质与层次。班级品位反映的是班级中人的品位,人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内在的性质、功能及其运作方式,其核心是班级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基本标准包括:

(1)班级中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态度的合理性。

(2)班级组织的性质表现与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学习组织的有机统整,人的地位、人格、权利、能力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发展。

(3)具有优化的教育活动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一整套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方式,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班级制度,一整套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班级文化。班级品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营的,班级文化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系统变革。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班级文化”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往往使人更多地把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班级物质环境的文化建设,忘却了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从而使班级文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一直以来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班级文化是师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着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是内隐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班级内部制度以及班级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班级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用来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从其他方面来看,班级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班级文化不就是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只有当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环境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过程之中时,才真正具有支化意义。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不仅仅包括外显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内隐的层面,它内隐于班级人的生活之中,因此,班级文化具有导向意义,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班级文化的构成可用下图表示:

三、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妻,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

四、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突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突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小学班级文化的根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有待发展的“完人”。因而,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学生是文化中的人。特定的文化遗产、种族文化及其文化性格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意识。因此,班级文化不能脱离特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背景,相反,要让学生去吸收,理解文化遗产的精髓,去批判、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应具有文化品位、文化气息。无论哪个班级都应从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环境设计、班级内部管理,将班级建成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染力的学生发展空间,突显学生文化,以学生为本,使班级成为具有童趣的学生发展的精神居所。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品位。我们小学应该紧紧围绕班级文化的基本点,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合作创新的班级文化,具体精神感染的班级文化。

班级美化建设的研究论文

班级文化建设设计方案班级文化简而言之即:班级成员认可且充分体现于其思想、行动、言论的价值取向、思想导向、行为准则和公共舆论的总和。班级文化是隐形的课程资源,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将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二、总体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一个努力方向。三、班级文化建设基本条件 1、班级整体面貌好。重点看广播操的集队、进场、做操、退场的精神面貌。2、班级日常管理较好。卫生整洁,无人乱丢垃圾;桌椅、讲台、墙壁无乱画迹象;服装规范,发型规范,无人戴首饰,无人带手机课堂。3、班级有书柜和一定量的书刊,学生读书气氛浓;4、班级文化主题鲜明有特色,受大多数学生喜欢,可持续发展。四、基本原则室内布置应本着清新、简洁、明快、教育性强的原则进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体现出集体个性,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应付了事。五、教师职责各班级的文化建设应以学生为主,班主任老师要加强指导,认真听取学生汇报,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搞好本班文化建设。任何班级不经班主任同意不得擅自组织活动,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六、工作措施: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不同的“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一)准备与设想1、选择班级文化特色新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我们的班级一般以城市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2、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们的学生构成以城市学生为主,“多动、任性、自私”的特征明显,于是, “提升和完善学生的风度气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3、充分酝酿,精心设计团体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地推动了班级品质的形成。(二)实施细则1、静态文化建设。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主要措施:①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②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④在课桌指定位置贴上“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理想大学,喜欢的名言,班主任寄语。⑤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⑥后墙设计黑板。板报作为班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实践能力。板报的内容要富有新意,定期更换,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感,并注意与学科、时事政治及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通过富有新意的板报创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⑦教室后黑板的两边可以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⑧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⑨在班级后面设立“读书角”,放置一些小学生读物和报纸、杂志等。来源可以自订、班订、教师提供、学生捐献等方式。⑩学生设计班级口号,评选班歌,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2、动态文化建设与静态文化相对应,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措施主要有:①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②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完成学校的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如:“我的人生设计”、“文明与素质”、“勤学与巧学”、“我赞赏,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等。③上好“阅读课”,养成读书习惯,多写读书笔记,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④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⑤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搞好两个活动,可以这样设计:单周是“炫出自我”才艺展示活动;双周是“读书会”活动。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⑦编辑班级学生优秀作品集,争取一学期一本。(三)操作说明①让学生自己动手。各班学生自己参与设计与布置,如黑板报的主题诞生于班级学生集体的智慧;板报的题材来自于学生关心的话题。参与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与班级小岗位结合进行包岗到位的,将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几组进行轮换。②让学生自己讲解。让每一个设计都会说话,让学生懂得所说之话的含义,引导学生自主介绍。随后,我们将进一步明确讲解的要求,如明确栏目内容所包含的内容、作用;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介绍;知道作品来历与作者意图;通过介绍,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增进对集体的热爱与同学的友爱。③让学生自己评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班级在布置过程中组织本班学生进行评比,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我们还将组织各班参观交流,研讨借鉴各班的经验。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七、预期达到的效果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加强“立体化”班级文化建设,把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相信在新课程时代的班级管理中,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集体本身一定可以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最终走上“教是为了不教”的良性循环。 答案补充 做班级小主人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我们已经在学校在自己的班级相处了将近一年甚至五年了。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携手并进,把我们各自的班级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家。这里面包含了每一个同学的努力。因为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是集体的小主人。 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们都应该积极参加,心里怀着热爱集体,处处为集体着想的思想,力争为班级争光。 在与同学相处时,我们应该讲文明、懂礼貌,这样我们的集体会更和睦,生活在这样的班级里也会更快乐。 在做值日时,我们应该坚守岗位,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对待。我们的集体会更美好。 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不给班级抹黑,把班级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责任,因为种子的发芽离不开沃土,而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班集体。 假如班级是栋摩天大楼,我们就是坚硬的砖块,把自己的硬度献给它;假如班级是条小溪,我们就是一朵浪花,把自己的美丽献给它。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班级里最优秀的小主人。 望采纳,o(∩_∩)o...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肯定。新课程也倡导要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志存高远,因此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那么,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呢?

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因此,学校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制作名言警句牌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持善敦行,鹤立鸿翔等一些名言警句,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以此来激励学生。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做文明人”活动,班级组织“文明用语”活动评比,让学生动手收集或书写有关文明用语的名言警句,然后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及“最佳文明用语奖”、“言简情浓奖”等奖项,获奖作品在班级展出。这样既营造出良好班级文明氛围,又鼓励学生,同时学生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建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尊重学生意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马卡连柯认为“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但使学生多了一些预警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我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而且制度自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要解决的让学生接受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中?每个人都有弱点,需不需要克服每个人的弱点?要实现以上两点,需不需要制定班规?然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强加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班级公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的班级公约是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级集体表决形成定案。然后把集体表决的定案制定文本,挂在班级墙上,依决定来处理班级事务。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据可依了,也积极执行,自主管理。

2、建立和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建立标兵栏,每周选一次文明标兵、学习标兵、卫生标兵,把这些选出的学生名单和照片放在标兵栏内,以此来激励学生。

3、完善学生品格,鼓励自我发展。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大。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精力过剩,产生各种欲望和需要,诸如理解、自尊、自信、冒险、崇拜、虚荣、反抗等等心理。

如果想法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总是被压抑,就会慢慢形成挫折感,使行为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指向自己或他人的攻击行为。于是班级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将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展小组竞争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并通过小组间成员的互相影响、互相督促、相互教育,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极为重要,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班级管理制度不只是约束学生,对老师同样具有约束力。比如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学生讲诚信,教师在平时就应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了教育学生遵守课间时间观念,我们老师总是课前两分钟到达班级门口,等待上课,即教育学生,同时也有了入课过程的时间。而学生看到老师能够早早在班级门前等候上课,他们也就会快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

三、开展有益集体活动,努力打造班级精神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1、开展多种主题班会活动。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发展他喜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班、队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因而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既能确保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又能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主题班会课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确定内容,如“火眼金睛寻找亮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环保你同行”、“平安知识进校园”等。

2、开展多种课外文体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发明班级文化,才干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个精神家园。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如在元旦前夕举办文娱晚会,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诗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3、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强学习动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导语: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 要: 班级的文化建设,将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爱好、 审美情趣、 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班级文化;教育功能; 建设

"班级"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发现、评价"自我"的重要时期, 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非辨别能力差、效仿能力强, 尤其需要教师的悉心关爱和持久耐心的教育。

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意识是多元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文化也就是多元的,自然班级文化也是多元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是班内所有同学共同思想、 作风、 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 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初中班级文化的特点

(一)时代性

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而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沃土中民族文化同样突出。校园文化又决定了班级文化基本特征。我们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开放性

学生往往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或在学生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这是一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选择、传递、积淀文化传统的。离开了群体之间的活动就失去了文化自上而下发展的土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班级制度建设上,在班委会的组建中,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全员参与。在灵感与灵感的碰撞中,有激发火花,也有相互熄灭的可能。而此时此刻,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矛盾产生后的解决,都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是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性

从中小学硬件建设来说,班级的物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都应讲究艺术性。班级环境整齐有致的规划、别具匠心的造型、舒心怡人的绿化等都可以发挥环境课程的功效,产生不同凡响的"以美育人"的效果。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环境的精心的策划和包装,使教室本身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从中小学的精神文化活动来说,康乐型的班级活动,能够使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熏陶和舒展艺术的才能,而且可以调剂精神,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

二、初中班级文化的功能和建构

我们提出建设班级文化就是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则可定义为班级成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这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 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集体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旨在培养学生个人与集体同甘共苦的荣誉感。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相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舆论等法则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引导、平衡、充实、提高的作用。通过班级内的布置、美化教室的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美德鉴赏力。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2)激励功能。班级成员在参与班级活动, 感受班级文化的同时使个体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得以实现和升华, 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个体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班级文化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其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让每个班级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在此得以实现。班级文化在建设中使学生的个人才华得以展示发扬,成绩得以肯定,为集体建设做贡献,使学生在建设中找到集体归属感,这就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3)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集体利益、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成员的荣辱与班级荣辱捆绑在一起,班级因学生而荣,学生也因班级而荣,就是所谓"荣辱与共"。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文化基础。

(二)班级文化的建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各个方面, 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要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布置和设计充分表现出来, 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2)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好坏, 是否科学、合理, 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定制度时, 应注意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当规章制度出现不适应本班实际时, 应及时进行修改。二是抓好制度的实施。在抓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宣传实施班级制度的意义, 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 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班级精神文化, 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精神风貌的体现。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 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对策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班级内部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 培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培养健康的班集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 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对班级舆论应予以启发和引导, 以确保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养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 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良班风对形成和发展班级文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有关论文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导语: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摘 要: 班级的文化建设,将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爱好、 审美情趣、 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班级文化;教育功能; 建设

"班级"作为组成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是学生学习成长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发现、评价"自我"的重要时期, 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非辨别能力差、效仿能力强, 尤其需要教师的悉心关爱和持久耐心的教育。

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意识是多元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文化也就是多元的,自然班级文化也是多元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是班内所有同学共同思想、 作风、 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 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初中班级文化的特点

(一)时代性

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而丰富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沃土中民族文化同样突出。校园文化又决定了班级文化基本特征。我们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开放性

学生往往是在学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或在学生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思维方式的。这是一种以群体活动的方式来选择、传递、积淀文化传统的。离开了群体之间的活动就失去了文化自上而下发展的土壤,因此,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班级制度建设上,在班委会的组建中,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全员参与。在灵感与灵感的碰撞中,有激发火花,也有相互熄灭的可能。而此时此刻,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矛盾产生后的解决,都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是构建特色班级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性

从中小学硬件建设来说,班级的物理环境和物质环境都应讲究艺术性。班级环境整齐有致的规划、别具匠心的造型、舒心怡人的绿化等都可以发挥环境课程的功效,产生不同凡响的"以美育人"的效果。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环境的精心的策划和包装,使教室本身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从中小学的精神文化活动来说,康乐型的班级活动,能够使学生不仅得到艺术熏陶和舒展艺术的才能,而且可以调剂精神,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发挥"以乐育人"的作用。

二、初中班级文化的功能和建构

我们提出建设班级文化就是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则可定义为班级成员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这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 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集体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旨在培养学生个人与集体同甘共苦的荣誉感。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相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舆论等法则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引导、平衡、充实、提高的作用。通过班级内的布置、美化教室的宿舍环境,可使学生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美德鉴赏力。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2)激励功能。班级成员在参与班级活动, 感受班级文化的同时使个体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得以实现和升华, 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个体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班级文化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其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让每个班级成员的兴趣、理想和信念在此得以实现。班级文化在建设中使学生的个人才华得以展示发扬,成绩得以肯定,为集体建设做贡献,使学生在建设中找到集体归属感,这就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3)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集体利益、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成员的荣辱与班级荣辱捆绑在一起,班级因学生而荣,学生也因班级而荣,就是所谓"荣辱与共"。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文化基础。

(二)班级文化的建构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各个方面, 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要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布置和设计充分表现出来, 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2)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塑造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好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好坏, 是否科学、合理, 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定制度时, 应注意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当规章制度出现不适应本班实际时, 应及时进行修改。二是抓好制度的实施。在抓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宣传实施班级制度的意义, 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 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 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提高精神文化水平。班级精神文化, 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班级精神风貌的体现。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 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对策

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班级内部的密切交流与合作, 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 培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培养健康的班集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 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对班级舆论应予以启发和引导, 以确保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

(三)养成优良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 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良班风对形成和发展班级文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肯定。新课程也倡导要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志存高远,因此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那么,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呢?

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因此,学校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制作名言警句牌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持善敦行,鹤立鸿翔等一些名言警句,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以此来激励学生。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做文明人”活动,班级组织“文明用语”活动评比,让学生动手收集或书写有关文明用语的名言警句,然后由学生集体评出“最佳寄语”及“最佳文明用语奖”、“言简情浓奖”等奖项,获奖作品在班级展出。这样既营造出良好班级文明氛围,又鼓励学生,同时学生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建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尊重学生意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马卡连柯认为“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但使学生多了一些预警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我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而且制度自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要解决的让学生接受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中?每个人都有弱点,需不需要克服每个人的弱点?要实现以上两点,需不需要制定班规?然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强加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班级公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的班级公约是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级集体表决形成定案。然后把集体表决的定案制定文本,挂在班级墙上,依决定来处理班级事务。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据可依了,也积极执行,自主管理。

2、建立和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建立标兵栏,每周选一次文明标兵、学习标兵、卫生标兵,把这些选出的学生名单和照片放在标兵栏内,以此来激励学生。

3、完善学生品格,鼓励自我发展。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大。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精力过剩,产生各种欲望和需要,诸如理解、自尊、自信、冒险、崇拜、虚荣、反抗等等心理。

如果想法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总是被压抑,就会慢慢形成挫折感,使行为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指向自己或他人的攻击行为。于是班级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将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展小组竞争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并通过小组间成员的互相影响、互相督促、相互教育,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极为重要,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班级管理制度不只是约束学生,对老师同样具有约束力。比如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学生讲诚信,教师在平时就应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了教育学生遵守课间时间观念,我们老师总是课前两分钟到达班级门口,等待上课,即教育学生,同时也有了入课过程的时间。而学生看到老师能够早早在班级门前等候上课,他们也就会快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

三、开展有益集体活动,努力打造班级精神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1、开展多种主题班会活动。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发展他喜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班、队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因而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既能确保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又能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主题班会课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确定内容,如“火眼金睛寻找亮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环保你同行”、“平安知识进校园”等。

2、开展多种课外文体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发明班级文化,才干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个精神家园。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如在元旦前夕举办文娱晚会,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诗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3、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强学习动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摘 要】 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二是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三是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四是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凸显学生文化。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班级文化 建设

时代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又处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新世纪,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小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素质要求,对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因而,“班级文化重建”是小学教育改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之一。

目前,苏北农村多数小学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各班主任仅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许最基本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现把我的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或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克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品位。班级品位是指班级教育体系的品质与层次。班级品位反映的是班级中人的品位,人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内在的性质、功能及其运作方式,其核心是班级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基本标准包括:

(1)班级中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态度的合理性。

(2)班级组织的性质表现与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学习组织的有机统整,人的地位、人格、权利、能力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发展。

(3)具有优化的教育活动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一整套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方式,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班级制度,一整套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班级文化。班级品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营的,班级文化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系统变革。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班级文化”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往往使人更多地把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班级物质环境的文化建设,忘却了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从而使班级文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一直以来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班级文化是师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着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是内隐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班级内部制度以及班级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班级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用来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从其他方面来看,班级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班级文化不就是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只有当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环境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过程之中时,才真正具有支化意义。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不仅仅包括外显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内隐的层面,它内隐于班级人的生活之中,因此,班级文化具有导向意义,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班级文化的构成可用下图表示:

三、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妻,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

四、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突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突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小学班级文化的根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有待发展的“完人”。因而,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学生是文化中的人。特定的文化遗产、种族文化及其文化性格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意识。因此,班级文化不能脱离特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背景,相反,要让学生去吸收,理解文化遗产的精髓,去批判、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应具有文化品位、文化气息。无论哪个班级都应从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环境设计、班级内部管理,将班级建成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染力的学生发展空间,突显学生文化,以学生为本,使班级成为具有童趣的学生发展的精神居所。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品位。我们小学应该紧紧围绕班级文化的基本点,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合作创新的班级文化,具体精神感染的班级文化。

农村初中主题班会论文

初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活动背景:

现如今,面对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有一个鲜明的意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这个意识,我们付出再付出。但是,如今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着护着,从不知父母生活的艰辛劳累,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是他们从来不会从父母的角度去为父母想想,体谅生活的忙碌与劳累。诚然,我们不奢求回报,但是,我们应该让孩子能够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学会感谢这个世界、感谢这个社会、感谢身边的人学会感恩。因为,只有感恩的人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才能学会珍惜拥有、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同时,学会感恩才能学会爱,这是德育的根本。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感恩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开始,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三、活动准备:

1、准备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音乐、小品和其他材料。

2、准备相关课件。

3、设计一份相关的调查问卷。

4、选定两名主持人。

5、邀请学生家长参加班会。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课间播放《爱进我家》(flash)。

2、主持人出场(轻声播放背景音乐《母亲》)。

甲:草长莺飞的四月,我们迎来了感恩教育活动日,在此,对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家长,对给予我们支持与帮助的领导、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宣布六(1)班感恩的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乙:首先,请欣赏著名歌星彭xx的《白发亲娘》。(播放歌曲)

甲:无论你身在何处,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乙:下面,请大家听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地震中的母亲》

(讲故事,课件播放汶川大地震中一些震撼人心的图片)

甲:这是一份惊天地、泣鬼神的母爱,这是人世间最崇高、最圣洁、最勇敢的母爱,面对这样伟大而又无私的爱,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为之感动呢?而我们生命中所拥有的父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很多和地震中的母亲一样的父母。俗话说:虎毒不食儿,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女。但是,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父母又有多少了解和爱呢?

(三)亲子互动,体会亲恩

乙:现在我们就请在座的家长和同学做一份调查问卷,希望你们都能够如实填写。(班长分发调查问卷)

1、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样给父母(孩子)过生日的?

2、你知道父母(孩子)最喜欢吃什么食物吗?

3、你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儿童节是哪一天?

4、周末你会为父母(孩子)做哪些事情呢?

5、当父母(孩子)身体不适时,你会真切地询问吗?

6、当父母(孩子)的容貌不漂亮时,你有嫌弃过吗?

(班长回收调查问卷,并当场统计结果)

甲:看来,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总是多过孩子对父母的了解,父母给孩子的爱总是多过孩子给父母的爱。同学们,看来你们对父母的关心真的是太少了,请记住这两个日子吧母亲节(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

(四)学会感恩,及时回报

乙:同学们,母亲节马上就要到了,你准备送给母亲什么礼物?下面请欣赏小品《母亲节的礼物》,看看他们送给母亲的什么礼物?(课件播放小品)

甲:同学们,看完小品能告诉大家以后你会怎么做吗?(学生发言)

乙:同学们真的懂事了,那么我想此时此刻,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也有话想对我们的孩子们说。(请家长代表3名)

甲:同学们,父母亲说出了最真挚的话语,我们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从座位上走出来吧,走到父母亲跟前,给他们一个深深的拥抱吧!道上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你们辛苦了!

乙:同学们,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唠叨,正是这唠叨让我们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我们更应该感谢父母的责打,正是这责打,让更淘气的孩子懂得是非黑白,改正错误,而且,往往在责打之后,哭泣的不是你,而是伤心的爸爸妈妈,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甲:当代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趁我们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

乙:聆听着你们的诉说,感受着你们的感动,我想送给你们一句话:没有走不完的路,没有跨不过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人生的道路上,祝你们成功启航!面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希望你能够为你的父母赢得一份笑容 。

(五)情感升华,感恩一切

甲:同学们,在生活中除了父母还有许许多多关心我们的人,老师、同学、朋友等等,他们都在我们身边支持我们鼓励我们!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已,从此就生活在了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让我们感谢一切使你们成长的人吧!同学们,让我们用手语表演一起表达出内心的感谢吧!(放歌曲《感恩的心》表演手语)

(老师出场,作结束语)

师:刚才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心中最想说的话。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其实,父母并不需要你们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人,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我宣布六(1)班感恩的心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孝心,学会感恩,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

1、 搜集相关的文章,歌曲,经典词句

2、 问卷调查资料

活动地点 :xxx班教室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

二、班主任故事导入

班主任讲述寒假时收到来自于以前学生的贺卡与感谢信,其中重点讲述学生对老师过往教导与照顾的回忆与感谢,引发学生对师生深厚情感的共鸣,从而引出我们的第一个主题:感恩教育之感恩老师。

三、感恩老师

请张栋、陶婷、周艳秋三位同学上台回忆最感恩的老师以及这位老师的事迹,分享他们对老师的感恩。

四、感恩父母

故事:汶川地震中,有一个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问卷调查:

(1)你知道你们父母的生日吗?

(2)你知道他们的年龄吗?

(3)你知道他们喜欢吃的菜吗?

(4)你知道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吗?

(5)说说你了解的父母养育你的辛苦过程。

(6)说说你最想为父母做的事是什么?

五、感谢社会

(1)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 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2)14日12时20分,15名空降兵写下遗书从4999米的高空一跃而下,最终成功伞降茂县,并在第一时间首次传回了茂县灾情。而这些空降兵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这15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抗震勇士,在危难时刻向我们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终极意义。

除了何翠清和这些军人、以及大家熟知的小英雄林浩,还有无数在汶川地震中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们,他们用自身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一家人,什么叫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去年,我们的同学也做得非常好,从给xxx同学的捐款以及我校教师李小满老师的捐款活动中可以看出,我们0832班同学的爱心。

六、总结结束

在这次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和谐的集体,一个和谐的社会,既要多些感激之心,也要付出你的爱心。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社会,报答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由文员委员带头,全班合唱《感恩的心》,结束主题班会。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规则,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性,明白为了自己和大家的安全,人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2、形成人人学习、讲文明安全行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3、学习一些交通安全标语和交通标志,在实际生活中以便引导我们怎样去做。

活动流程:

一、 导入:

有一根弦它常响在我们身边,有一根弦它连着我们的生命线,它的名字叫“安全”,安全维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维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美满。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这根弦断的声音,看到一些惨不忍睹的场面。请看下面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播放视频)

二、 说一说:

1.看了上面这些发人生省的画面,同学们一定受到了不小的震动吧。下面请谈谈你的感受。(自由谈感受)

2. 同学们说说身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超速、超载、闯红灯、乘坐无牌、无证、套牌车辆、酒后驾驶等等)。

三. 议一议(分组讨论)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等。)

2、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要走人行横道线;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3、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4、乘坐机动车应该注意什么?(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5、乘坐火车时怎样保证安全?(在站台上候车,要站在站台一侧白色安全线以内,以免被列车卷下站台,发生危险; 不带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汽油、鞭炮等)

6、乘船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不乘坐超载的船只,这样的船安全没有保证;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以防落水。不拥挤在船的一侧,以防船体倾斜,发生事故.)

四.交通安全知识抢答。

1、交通标志。

2、单项选择。

1.遇到交通事故,你要打的报警电话是( )

2.我国的道路通行原则是( )

3.经过一个有信号灯的铁道路口时,应该( )

4.少年儿童( )周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

5.乘车时,应该注意( )

6.每年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 )

3、多项选择。

1.步行或骑自行车不得进入以下道路( )

2.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应该及时( )

五、想一想:假若你遇到或看到交通事故,你该怎么办?

六、我能行:

1. 你能说出一些交通安全标语吗?

2. 你能设计一些交通安全标语吗?

七、结束语: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交通方面的有关知识,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如:食品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灾害、网络安全等等。让我们共同撑起安全的保护伞,享受美好的生活。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永远《祝你平安》。

活动目的:

结合学校安全文明教育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教育,学习安全知识,学习文明行为,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感恩每一位关爱自己的人。

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活动准备: 安全知识,关于安全方面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各位同学:七( 13 )班《校园安全》爱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关于校园安全(例举一些文明和不文明的现象)。

1.同学们,你们看,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你们听,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欢快地歌唱。每当清晨,当朝霞映红了我的双颊,当树上的小鸟叫醒了我的梦想。当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学校。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

2.校园就像一个家,安全文明靠大家。平时走路不奔跑,课间休息不骂人,不打闹。

3.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拥挤等一下。这是我们少先队员要牢记的,因为平平安安最重要。

4.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校关于安全文明的感受。

5.还有很多同学想说,那请你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因为一些不文明行为而受伤的过程或看到别人受伤的情景,好吗?

6. 猜猜这些警示牌是什么意思。

7. 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警示牌还有很多很多,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注意安全,同学们可要留心观察呀!

8. 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警示牌来提醒我们,在没有警示牌的地方,我们更应该细心观察,加倍小心,尽量避免受伤。

9. 像这种情况,我们班发生过吗?

a. 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 在教室里互相追赶。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意安全?

10.现在轻松十分钟,我们来个安全知识问答。答对就得一颗星。

(1)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2)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3)乘车时较为安全的行为是( )

a、在道路中间拦车。

b、上车时争先恐后。

c、车辆行驶时,头、手不伸出窗外。

d、不乘坐无牌、无证车。

(4)遇到别人打架时( )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

b、不管他

c、去劝阻

d、告诉老师

(5)遇到火灾时,拨打( )

a、110

b、119

c、120d、121

(6)在道路上行走时( )

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

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

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

判断:

1、使用刀具时,互相比划、打闹。

2、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3、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4、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5、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6、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7、站在凳子上往阳台下看。

三.感恩教育。

1.我们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是他们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还感谢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的慈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心灵的每一角落。我们该不该孝顺他们?我们该不该保护他们?

2.那好,如果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生病了该怎么办?

3.如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手被割伤了你会包扎吗?

4.同桌练习包扎。

四.结尾。

1.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安全是如此重要,只有在安全和文明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会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中。希望我们将安全牢记心中,将文明常伴左右。

2.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3.同学们,听了这么多事例,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4.是呀,一时的不文明,不小心有可能带给我们的只是摔一个包,擦破一点皮,但很多时候因为不文明的行为却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刚满7岁,她活泼可爱,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可是,这天放学过马路时,她因为踩在一个行人不小心仍下的香蕉皮上摔倒,一时来不及爬起来,被突然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了,等爸爸妈妈赶到医院的时候,她已经停止了呼吸。从此,她再也见不到亲爱的妈妈了!同学们,生命是多么宝贵,也是那么脆弱,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而造成别人的伤害,因为有些伤害是永远无法挽回和弥补的。

学习安全知识。因为不文明会使我们受到伤害,所以大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在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张贴了各种警示牌,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受伤。但许多警示牌上只有图片而没有文字,所以我们还得学认警示牌。

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绪是造成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解决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初中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搜集与“青春”有关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培养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的能力。

2. 培养当众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教师指导学生前期的准备工作,实行分组负责制,每组确定自己的表演方式,作好准备。

2. 班会过程中,教师发挥监督、协调的功能,由学生主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班会体会各种不同的“青春”的脉搏,享受青春,抒发青春的感受。

2.交流各自对“青春”的理解,共同成长。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感受青春的可贵可爱之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活动前布置任务,合理分组。

2.准备与“青春”话题相关的文学作品等。

3.指导学生组织活动

学生准备

搜集资料,如与“青春”有关的文学作品、名人名言、名人成材故事等。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蔬菜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每天都会吃到蔬菜,如果在人的膳食中缺少蔬菜行吗?为什么?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的含量最大。因此人体所需要的这些营养成分主要来源于蔬菜。

2、了解学生吃蔬菜情况。

3、根据挂图讲解蔬菜中的营养:

(1)维生素C:

缺少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经常牙龈出血,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有辣椒、油菜、菠菜等绿叶蔬菜及西红柿、黄瓜、白萝卜等。

维生素C能溶于水、易氧化破坏,因此洗菜时不要泡的太久,要先洗后切,急火快炒,以免破坏维生素C。我们日常吃的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仅为蔬菜的十分之一。

(2)维生素A:

在红、黄、深绿色的蔬菜中含有能转化成维生素A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可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维护视觉和皮肤。

人体缺乏维生素A就会影响发育,还会得夜盲症。

(3)叶酸:

绿叶蔬菜中的叶酸,能和维生素B12共同合成脱氧核糖核酸,促进大脑发育,孕期多补。

(4)鲜豆类蔬菜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无机盐和B族维生素。

(5)纤维素: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刺激肠蠕动,保持肠道清洁,预防疾病。

天天吃一定量的蔬菜,使得营养全面,同时还预防了疾病。

由于各种蔬菜的营养成分不一样,因此吃菜要多样化。

4. 总结: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板书设计 蔬菜的营养

一、蔬菜中的营养

维生素C 维生素A 叶酸 维生素B 纤维素

二、合理膳食 营养均衡

一、活动主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活动时间:20XX年10月27日

三、活动地点:初一(4)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初一(4)班主任王老师、初一(4)全体同学

五、活动背景: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六、活动目的:端正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 不良的心理状态。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现状及原因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生理发育十分迅,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级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其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1、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如,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对初中生的认识滞后的情况。在一些问题上,初中生渐渐不再把父母和老师当作权威,而开始能够客观的评价他们了。由于成人对初中生和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上的差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初中生出现强烈的反抗。这也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也叫做第二反抗期。初中生的反抗心理的特点是:1、态度强硬,举止粗鲁;2、漠不关心,冷漠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即指,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成人团体中某一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予以排斥。

2、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3、勇敢和怯懦并存;

4、高傲和自卑并存;

5、否定而又眷恋童年。

七年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策划七年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策划

6,对未来开始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发觉自己小学时的想法理想很天真,自己现在的情况无法达成而全盘否定,导致理想轰然倒塌,失去了对学习生活的目标而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四)、学生举例发言

在学习上很是苦恼,总为学习上的事烦心,以前成绩很好,可现在很差。我感觉我现在是一无是处,学习不行,运动不行,也没什么爱好。我现在很是苦闷,我已经很用心了,为什么我的成绩比别人差,为什么我要学的 这么累,为什么每次考试感到都倍受打击。功课开始落下,因此而逐渐讨厌学习,产生抵抗情绪。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首先这是你心理正逐渐成熟的一个表征,也就是说你会为你小学时的行为感到#from 七年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策划来自学优网 end#天真说明你长大了。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开始慢慢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是好的,在这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得看你怎么去对待。首先摆正心态,不为过去的事情后悔(过去的无法改变,你大可以理解成过去的一切都是为现在的你做铺垫!)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与自己实际确定目标,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给自己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避免过度紧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提示自己不是一无是处,每天进步一点,循序渐进。

(五)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几个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1、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

2、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现出退缩、提心吊胆、拘谨老实、不敢说话等。

3、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小事就放心不下等。

4、感到自己孤单,没有朋友,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

(六)、中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 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7、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8、再给自己一点爱

9、分散你的注意力

10、改变你的行为

11、了解自己的极限

12、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13、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14、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5、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6、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7、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8、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9、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七)、心理小测试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测评方法:

√得2分,△得1分,×得0分。

评价参考:

1)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2)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

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4)31-40分。是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八)、活动总结

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主动,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于如何健全自己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要正确的对待,融入集体,增强勇气和信心,学会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并且了解到应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与他人交往,关注心理健康,从现在做起。

定期班会是指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中较固定已形成惯例的班会。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主题班会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主题班会方案1

一、班会背景:

初三是中学生成长最为关键的一年,是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对以后的人生走向有重要的作用。设计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确立目标,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二、班会目的:

1、通过讲有关理想的名人 故事 ,讴歌理想的诗朗诵、《把握青春的精彩》演讲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理想,并能够为之付出刻苦的努力。

2、通过学生自己组织主题班会,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自我 教育 能力和参与意识,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

3、通过活动,让学生清醒地对自己有定位,确立目标,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少年,扬起理想风帆,到达成功彼岸。

三、班会准备:

1、选择组织能力较强的班长高晓宇、学习委员王晓芸同学担任主持人,编写主持人发言稿,并合作排练。

2、由姜森、王碧君准备配乐诗朗诵《讴歌理想》

2、选择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的几名同学讲名人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并准备好故事内容,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负责指导。

3、演讲选手就直接采用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的班长高晓宇,演讲内容《把握青春的精彩》。

4、组织全班学生收集有关理想的 名言 警句。

5、每名同学制作自己的理想卡片,可制成书签,也可做成座右铭形式,在卡片上写上自己切实可行的理想,准备在活动中分享、交流;

四、班会实录:

(一)班会流程

1、主持人开场引入主题

2、几名同学讲述名人的理想故事(结合故事内容,用多媒体展示主人公相关生活照片)

3、配乐诗朗诵《讴歌理想》;

4、班长演讲《把握青春的精彩》。

5、畅谈搜集的名言警句。

6、分享自己的理想卡片,宣读自己的座右铭。

7、“我的未来不是梦”签名活动,活动高潮,班主任寄语,主持人 总结 ,宣布班会结束(背景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

(二)班会实录:

高晓宇、王晓芸:“扬起理想风帆——努力学习,把握今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高晓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王晓芸: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高晓宇:理想,是人生的目标,是人生的希望!

王晓芸:理想,是灯塔,是航标,照亮着我们的人生前程,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方向!

高晓宇:是啊,如果没有了理想,我们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世界上,不少的名人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下面,我们请姜森同学为我们讲述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

姜森同学讲故事: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

王晓芸:感谢姜森同学的精彩讲述。下面有请宋亚平同学讲述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宋亚平同学讲述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高晓宇:非常感谢宋亚平同学精彩的故事。,下面有请侯兰兰同学讲述《少年包拯学断案》的故事。

侯兰兰同学讲述《少年包拯学断案》的故事。

王晓芸:听了同学们的精彩的故事,我觉得理想就像是人生的指路标、航海灯,引导我们驶向属于自己的海域。有多少伟人,就因为从小就点燃了这盏明灯,从而照亮了他们走向成功的征途,所以我们应该纵情的讴歌我们的理想!

高晓宇:下面有请姜森、王碧君的配乐诗朗诵《讴歌理想》。

王晓芸:晓宇,你是否感觉到,一个有理想的人,就有了人生方向,努力向着理想的方向奔跑,便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晓宇:是啊,有人说过,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只在海上航行却迷失方向的船,随时都可能触礁。可见树立理想多么重要!我们作为未来的主人,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好好奋斗。

王晓芸:听完了精彩的故事,下面让班长高晓宇同学为我们做演讲“把握青春的精彩”主题演讲。

高晓宇同学演讲。

王晓芸:感谢高晓宇同学慷慨激昂的演讲,听了他的演讲,我深深地感受到理想的力量,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高晓宇:是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有明确理想的人,会有合理的学业、人生目标,敢于面对挑战,并战胜困难而走向成功;缺乏理想的人,没有人生目标,则比较消极、被动,人生显得没有意义。

王晓芸:说得真好!对了,大家都是初中生了,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也学过了不少,下面就请同学踊跃畅谈,把你知道的有关警句说出来!

同学A:“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说过,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同学B:“孔子说:‘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同学C:“范晔说:‘有志者事竟成。’”

……

高晓宇:听了同学们所讲的 名人名言 ,真是深受鼓舞啊!再有11个周,我们就要迈进中考的考场了,我们将面对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最终他成为了诸多领导人中最闪亮的一颗星;鲁迅为了国格精神的复兴,斩钉截铁地弃医从文,树立了更远大的理想,从而成为了一代文坛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那么,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请拿出理想卡片。就让我们确立自己的理想,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吧。下面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自己的理想吧,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分享、交流理想卡片:

同学D:“我现在也有了自己的理想,就是将来当一名政治家。以前我没有好好学习,以后我要好好学习,把成绩提上来,还要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为实现我的理想而奋斗……”

同学E:“我将来要做一名律师。所以我要充实自己的知识,还要多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我已经订好了自己近期的 学习计划 ,我要按着计划,好好学习,一步步实现我的目标……”

……

王晓芸:大家都谈得非常好。下面有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发言。

刘丽华:同学们,为了今天的主题班会,我写了简短的几句话送给大家: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有了播种才会有收获。

如果你播种了懒惰,你就会颗粒无收;

如果你播种了汗水,你就会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如果你播种了理想和希望,你将会收获美满一生。

谢谢大家!

高晓宇:班主任老师的话语给了我们更深刻的感悟,有了理想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多的汗水,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远大的理想都会实现的!

高晓宇、王晓芸:让我们扬起理想风帆,努力学习,把握今天!让历史共同见证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好,我们的班会到此结束!(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未来不是梦”签名活动。

主题班会方案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 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 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 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 如何预防艾滋病。

【 教学 方法 】

观看VCD 谈 观后感 查资料 观看图片 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 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残。

2、 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 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 报告 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 作文 。

主题班会方案3

设计背景:

十四岁,是一个敏感的年龄,是蜕去稚嫩走向成熟的起点;青春,是一个耀眼的字眼,是如锦年华中的一段。怎样面对由成长所带来的困惑和迷惘,蝉蜕前的那一夜是痛苦间杂着喜悦的。在做好远航的准备之前,必须为青春贴上一个醒目的标签,让青春无悔,让青春飞扬。能让青春闪光,而且在岁月的磨蚀面前,只能越来越明亮的,唯有追求和奋斗,那个带着青春的汗水和欢笑的奋斗,最能镌刻于记忆深处,不管何时想起,都铭记着一段无悔的人生经历。

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初二学生,在成熟与稚嫩之间徘徊,在理想与价值的树立及认定上,非常需要师长的指导。有所追求的青春注定不会空虚,哪怕那种追求不能最终都成为现实。能在今后回味的,或许不是哪一次成功的结局,而是一段奋斗的过程。

教育目的:

站在青春的起点,或许头脑里仍旧一片懵懂与无知,不知青春为何,或许还只是身体发育而心智停留在十分稚嫩的 儿童 阶段。通过一次以青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青春,理解成长,树立理想,勇于追求。年华似水流,让青春的奋斗为今后的人生打下最鲜亮的底色,让未来在青春里放飞。处于学习新知的大好时光,谁若是辜负了青春,谁就将被成长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思想的疏导十分重要。引导走向十四岁的学生们在心灵里认定成长的美好,在经历里投入最火热的,在价值观上认同通过奋斗来实现自我,这就是本次主题班会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

活动准备:

1、全班预告,班级总动员;

2、班干部会议,定主题、讨论实施方式,人员安排,进行会议记录;

3、班主任审核定夺,撰写活动方案,最后与相关参加人员定活动细则;

4、串联词的编写,节目的选定,制定幻灯片,准备乐器等。

实施过程:

拟通过两部分进行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共忆童年, 说说 从小到大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可以很感动,可以是糗事,可以是引以为傲的事;共同展望,说说自己心目中的青春是什么样子,写一封给青春的信,收件人是自己。

共忆童年: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童年所打下的底色远远大于青春期,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如果可能,展示一下童年的自己,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一起在回忆的欢笑或是沉思里告别懵懂,走向青春。

学生活动:讲自己的小故事;唱童年的歌曲;可以展示自己成长里的珍贵 收藏 。

老师活动:展示自己童年的照片;讲一个最糗的旧事。(展示我最珍贵的收藏一二)

共同展望:

投影一些与青春有关的名言,讲几个青春中的奋斗与追求的故事,激励同学们早立志与立常志。

青春的特点是充满与昂扬的斗志,学生活动中有展示青春风采的歌舞集锦,诗歌朗诵,小品活动。老师活动:和青春有关的回忆里,最闪光的还是我奋斗和拼搏的经历。我的青春是如何经历的,以及最让我无悔的青春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大家一起写几句话给青春的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青春。

让青春在追求里闪光,闪光的青春能告诉你一个灿烂的未来。谁若辜负青春,青春必定也远远地抛弃他。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就是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用汗水实现心中的理想,让青春在追求中闪光。

在青春的舞曲里结束本次主题班会。

简要评析:通过这次以青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青春,理解成长,树立理想,勇于追求。年华似水流,让青春的奋斗为今后的人生打下最鲜亮的底色,让未来在青春里放飞。处于学习新知的大好时光,谁若是辜负了青春,谁就将被成长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导走向十四岁的学生们在心灵里认定成长的美好,在经历里投入最火热的,在价值观上认同通过奋斗来实现自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进一步深化了本节班会的主题“让青春在追求中闪光”。

主题班会方案4

一、活动目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最初的梦想,一个远大的梦想。但是在现实的中学生活中,很多同学却迷茫了,迷失了自己。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了前进的目标,失去了学习乃至个人成长方面的动力。在听了今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后,开展此次班会,旨在帮助大家托起梦想,为自己的未来绘制一幅理想蓝图,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同时增进班级同学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活动意义

通过此次班会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梦想对于自己人生的重要性,进而寻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活动前准备

1、班级同学讨论,结合同学们的实际问题,初步拟定班会主题。

2、班级干部讨论商定,确定班会主题,即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3、围绕已定的主题,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进来,搜集资料。回家上网查找相关视频资料和信息。

四、活动过程(歌曲《梦想缤纷》上课前在教室播放,渲染气氛)

1、请陈心同学讲述《“宝盒”的故事》

通过讲述大家知道:不应该只沉迷于昨天的欢声笑语,那是过去,你可以把它作为你美好的回忆,但更精彩的欢声笑语在未来,在未来的梦想里。”

2、请黎冰心同学讲述《三个泥水匠的故事》

通过黎冰心同学带来的《三个泥水匠的故事》,让同学们意识到梦想的重要性。

3、展开讨论:《马云的梦想奋斗史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李朝铭同学:马云说,这十年之内,他们至少有一千次失败,他们永远是倒下再起来,倒下了再起来,假如你的成功没有眼泪,没有汗水,你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个梦想也不可能走得很久。

薛斌同学:马云说自己和大家一样,小时候有过无数的梦想。想当过司机,想当过售票员,想当过警察,想当过解放军叔叔,没有一个梦想能够实现,然后不断地变化自己的梦想。最多的时候,马云一年内换了七八个梦想。但这些并不重要,梦想是快乐的,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一定要有梦想,一个人要想幸福一定要有梦想。一个人可以乱想,但是不可以不想。

卿悦同学:不同时期的马云有着不同的梦想,小学时想考好的中学失败了,中考也失败了,考大学考了三年, 毕业 后想考哈佛大学还是失败了。但是他还是愿意再试一次,只有一次次地尝试才有机会。“小时候其实变换梦想没有关系,你需要去不断地想,不断地去想快乐的事情,其实梦想不需要很大,你去想,你就会做得到。”虽然没有进重点班,但是不应该放弃,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潘俊池同学:梦想不要太空太大,要现实些。马云叔叔做阿里巴巴时,因为没钱,去找投资商。一个投资商曾说,“阿里巴巴要做成功,相当于把万吨轮抬上喜马拉雅山”,后来他做淘宝,别人听到网上购物的 商业模式 ,也觉得不可思议,有人甚至说“如果你能做成,我把名字倒过来写”。从马云叔叔的故事我知道:一个成功背后有1000个别人看不到的错误,要不怕失败不断付出。

4、手语舞《怒放的生命》,表演者:赵丹妮、吴泓霖等同学

歌词进取向上,给人以力量,手语舞让人分享到每一份成功背后都需要努力付出,由衷地感受到了一种向上的希望,和对生命的热爱。

5、背景音乐——《最初的梦想》响起。(收集梦想,制作于卡片上)

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梦想,并制作成卡片贴在桌子旁边。

歌声是美好的,时间是有限的。班会无限好,只是近铃声。

6、结束语:《梦想是什么?》

7、全体同学演唱班歌《明天会更好》

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主题班会方案5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知识竞答、讲身边事例、演小品、学习交通规则条例等方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形成学习、宣讲 安全知识 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案例或图片。

2.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3.选好主题班会课的主持人。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男):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吗?

(生齐答:生命)

主持人(男):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

主持人(女):为了使我们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长,

主持人(男):为了使同学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

合:我们精心筹备了今天的“生命在你手中“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和配合,让我们一起预祝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一:交通知识竞赛

主持人(女):生命在你、我、他,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如何才能牢牢地把握祝我们的生命呢? 交通安全知识 知多少竞赛现在开始。

1.简答题

(1)交通讯号有哪些颜色?都有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才可以走?

(5)行人、行车应靠哪边走?

(6)我国把每年的哪一天定为“全国中小学 安全教育 日”?我国第一个安全教育日是何时?

主持人(男):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标志吗?(出示几个交通标志:直行、向左转弯、禁止行车、禁止通行、向右急转弯、两侧变窄、左侧变窄、安全出口等)。

活动二:身边交通事故案例大家谈

主持人(女)1.畅谈身边或自己知道的交通事故案例。

2.你听了这些案例之后,有何想法?

(自由发言)

主持人小结: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摘要,深化主题)。

活动三:演小品,试体验

主持人(男):接下来我们请李浩、张雨生、李文庆、卢周伟、张浩杰、魏晨阳、崔佳乐这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个小品)。

1. 演小品:一农用三轮车载多人回家,在乡村小路拐弯时不慎翻车,学生A不行右臂折断,造成终身残疾。

2. 试体验: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会给我们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交通事故得学生A带来的不便规则:先请同学们站起来右手不动,一分钟之内将自己的上衣脱了再穿上。

3.思考:由于伤残,有的人不能正常生活,有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4.学生自由发言。

四、班主任小结:

主持人:请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

师:同学们,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交通规则,要求大家不仅仅是说在嘴上,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付诸在行动上因此,我再次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1)行走时,要走人行道,要是没有行人道的时候靠右走。

(2)乘坐交通工具时,一定要等车停稳之后再上下车,不要拥挤车辆行驶中不得将头、手等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3)骑自行车时要注意双手握把,靠右慢速行使过马路时要下车推过去。

通过这次班会,我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做一名安全使者,将安全的种子传播给每一个人,让全社会永远铭记:生命在你手中!

五、作业:

请你写出这次主题班会的 心得体会 。

适合初中开展的主题班会精选5篇相关 文章 :

★ 初中主题班会方案精选5篇参考

★ 初中班级主题班会案例参考5篇

★ 中学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

★ 七年级主题班会方案实施方案汇集5篇

★ 七年级主题班会方案精选实用方案汇总

★ 主题班会总结5篇精选

★ 初三主题班会方案精选集锦

★ 有关班会的优秀作文精选5篇

★ 主题班会总结5篇精选

★ 初中班级计划集锦精选5篇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市作为全省重工业城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是当前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建设新农村,重在实践,贵在创新,关键在人,应从市情出发,因地制宜,扎实稳妥地搞好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要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进。规划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等,体现特色,注重实效。要避免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避免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避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要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具体讲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将全市农村分成好、中、差三类,分步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要走过去村镇建设一哄而起,采取行政命令,统一规划,难以实施,劳命丧财的老路。更不要将全市新农村建设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千篇一律,象火柴盒的堆积物,失去本地特色。建设新农村因地制宜地搞一些窑洞式建筑也未偿不可。二、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己说话,从而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在的自信、决心和创造性、主动性。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繁荣”的前提是“放活”。“放活”就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破除束缚农民自主创业的各种思想的、体制的障碍,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氛围,从而激活农民的创业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发展获得不竭动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改造、村居环境的改善等,都应当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不能按照城市小区的模式去套。新农村建设干什么,不干什么应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村民自治中“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制度来决定,让农民成为各项农村建设事业的主体。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并不是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在推进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指导作用,加大政策的支持、扶持力度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力度,从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三、要统筹城乡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进步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谋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的本质是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享受现代化成果;统筹的重点是统筹各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包括财力分配、信贷投放、资源利用、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市场开发等;统筹的关键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此,应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重大调整,较大幅度地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更多地滋润农业,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农村,让公共财政的支出更多地惠及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各种公共服务不能仅考虑城市户籍人口的需要,应该有效服务于全社会。应把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进城农民视同常住人口对待,应把外来人口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四、要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应建立五大机制。一是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投资渠道包括政府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和各种渠道的金融资金;二是要建立党政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要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长效激励机制;四是要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参与机制;五是要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长效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投入和农民投入相结合。新农村建设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政府财政投入的增长,是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的重要内容。由于目前我们还处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初始阶段,政府财政的投入还不大,而且从功能上看,主要用于公共产品的提供,私人产品主要靠农民自己投入。即使在公共产品领域,在现有条件下,也得把财政投入为主同社会资金的筹措、农民自愿的投工投劳结合起来。因此,只有以政府为主导,几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大业。五、要典型示范稳步推进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总体上看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发展不够。因为发展不够,所以缺钱。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发展的工程,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靠正确思想来指导,要靠科学规划来引导,要靠生产发展来主导,要靠科学文化来教导,要靠坚强班子来领导,还要靠严格监管来督导。其任务十分重大,工作十分艰巨,既要高度重视,积极工作,又要脚踏实地,典型示范,稳步推进。要抓好典型示范,用典型带动和促进全市的新农村建设。要集中财力、整合资源、抓点带面,重点选择公路沿线、城镇四周、基础条件好的村先行示范,分期分批逐步推进,把工作重点放在各类典型的培养推广上,通过点上的示范建设和面上的广泛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六、要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进入21世纪,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要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主线,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十一五”时期,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同时要着力培养和建立新农村的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农民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和能工巧匠队伍“五支”队伍,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在此基础上,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中阔步前进。七、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干部和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一要把班子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选优配强党组织一把手,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坚持以发展论英雄,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和用人导向,大胆把那些带头致富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和公道正派的党员、群众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引导和激励广大农村干部在各自岗位上积极进取,努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要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锻炼,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要在农村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抓推进;要科学合理制定可操作的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督查,重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内容的考核,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从而不断加快建设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文化 ,一般是指人类精神文明。在汉语中,是指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规范,包括艺术、风俗、时尚、礼仪、法律、宗教等民族传统以及深层的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文化的毛概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文化的毛概论文3000字篇一 《浅论农村文化建设》 摘要:农村文化的发展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在必行,文化队伍、文化形式、文化品位都逐步提高,农村与城市的文化差距逐渐缩小,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好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渠道 政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 编号:1672-1578(2013)07-0257-01 1 农村文化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但随着农业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的钱包是越来越鼓了,生活是越来越富有了,但那些值得回忆和研究的农村文化却消失殆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我们通常情况理解的农村文化,包括稳定文化队伍,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文化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关系着我国发展的快速稳定,是保障实现小康社会,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累起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事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态度,等深层心里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化程度,当前农村文化现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问题。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建设好的农村文化,是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与保障。只有拥有好的农村文化,才能丰富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从文化上来说,农村文化在我国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作为一个有5000多年历史的农业国,广大农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农村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健全农村文化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社会稳定方面来说,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还较大,特别在新疆,团结与稳定是发展的大前提。只有通过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各族群众的精神生活,缩小经济差距,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2 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一,毫无疑问,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体;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力的高低。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受 教育 机会,让农民不但接受基础教育,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发达国家农业发达,关键就是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这些国家的农民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较普遍地接受了农业职业教育。建设新农村,我们不仅要在加强农民基础教育的投入和重视上布局,也应在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教育、强化农民科学致富本领上着力。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会不断地有农民从土地脱离出来,要使丧失土地的农民不失去最后的生活屏障,就必须使他们有稳定的职业、稳定的生活来源,实现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此,就必须进行就业教育,进行转岗培训。农民也需要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应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就业创业的重要基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还必须注重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开放观、市场观和竞争意识,让农民尊重科学、懂得科学,用科学的手段发展经济,同时培养农民的法制观念、平等观念及契约观念,使得农民渴望致富且懂得如何致富。因此,必须注重农村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的自觉创新,努力找准契合点,不断打造新亮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把农民致富奔小康作为实现文化自觉创新的原动力。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要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文化需求,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在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知识,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要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让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真正尝到文化的甜头,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农村文化自觉创新的最佳切入点。农村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这些民间文化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或民族文化资源,在保持特色文化喜闻乐见的风格的同时,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三是要以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文化的自觉创新。要切实落实好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人员在编在岗,尽可能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专职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大力加强农民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农民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只有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来,才能更好地摸清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村文化自觉创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农民业余文化队伍的建设,也有利于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关注并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 第二,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乡镇文化站建设。文化站的阵挥得充极乡村的文化工作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和载体。镇党委、政府应为文化站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在反复宣传、强调文化站的作用时,首先做出榜样,建设规划中,把公共文化设施优先考虑进。去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活跃群众为基本点,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一是镇文化站、各村文化书屋全部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各种 规章制度 ,即确保了群众正常借阅、正常开机使用,又要求他们爱惜所用的各种设备、书籍,做到不破坏、不损坏。二是结合农村和集镇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免费开放时间,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达到满足群众的要求。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经常组织镇机关、驻镇及镇属各单位进行 篮球 、 乒乓球 、象棋等比赛活动。四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 第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渠道应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引进多种投入。综合文化服务属公益性事业,担负着服务社会、指导基层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作用,发挥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群众、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作用。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文化的毛概论文3000字

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搞了快两年,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但我们仍然看到一些基层政府不能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真谛,把新农村建设当作搞形象工程,或多或少地违背中央政府的初衷,有的还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为此,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贯彻好“以人为本”原则,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然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即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建国后我国为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而长期实行工农、城乡二元政策和以农业哺育工业政策,而形成所谓的“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三农”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它与城市、工业、城市市民相比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农村是弱势地域,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具体表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市面貌反差较大; 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经济上收入水平低,政治上缺少相应的话语权,城乡居民在经济上收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差距在拉大......“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与持续发展,制约着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近些年来,我党十分重视化解“三农”问题,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化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规划:“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二十个字,却关注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建设,渗透着“以人为本”,把实现农民群众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出路所在。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贯彻“以人为本”1.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第一要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化解“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又集中体现在农民的生活质量偏低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民生存环境恶劣、负担过重、收入水平低且门路窄、缺乏相应的政治地位、进城务工受到不公正对待等。因而,着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与根本目的,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首要要求。正如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指出:“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得到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那么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第一,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公共财政向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让公共财政涉及农民关注农业、交通、教育、卫生等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涉农乱收费,“一事一议”不规范,村务财务混乱以及乡村债务问题,建立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体制。同时,推进以农村税费政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精简机构与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理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公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政策。第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探索“工业反哺育农业,城市反哺育农村”的长效机制。坚持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全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兴办符合产业政策和地方特色产品的乡镇企业,大力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第三,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加强对农村道路、通信、电网、供水、校舍、卫生所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同时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改变以前农民住宅与禽舍混杂的脏乱现象。做好农村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问题。第四,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逐步提升农民在各级人大中的代表地位,以提高农民的政治话语权利。目前,重点在于治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及拖欠问题,探索务工农民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问题,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2.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不能简单地把农民当作被同情、关怀、救济的对象。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农民和农村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部分,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单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新农村建设只有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邓小平同志曾充分肯定我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他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在他看来,要解决农村农业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要把农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下转第30页)(上接第17页)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败的根本标谁。做到凡事都要和农民商量,广泛征求农民的意愿,随时接受农民的监督,而绝不能搞强迫命令、搞政治运动。同时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要破除一切影响农民创业的陈规旧矩,革除一切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农民创业的宽松环境,充分下放农民权力,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总之,要使建设新农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3.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我国尚有八亿左右的农民,而且我国农民由于长期处于儒家文化熏陶之下,在历史的最底层,导致他们屈从现实、保守懦弱、听天由命,缺乏个性和开创精神,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缺乏主动性,被动地听从政权的调整,不懂得自己的权利,缺乏公民意识。这些缺乏至今仍在部分农民身上体现,它们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障碍。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固然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但跟农民整体素质偏低、观点落后不无关系。这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因而,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提高农民素质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要大力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强化普及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确保每个农村小孩都接受基本的国民教育。同时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让每位农民掌握至少一门生产技能与技巧,提高农民的发展致富能力,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第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革除千万年来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家族观念、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等落后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逐步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邻里相安、创业光荣等新文明新风尚。第三,加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提高村民民主自治的素质,实现由“村民”向“公民”转变,由“法制”向“法治”的转变。第四,培育各种农民组织,增强乡村自我治理的能力。如成立由全体农民加盟由能人负责的现代农会,负责乡村的生产与经营;成立老年人协会,为新农村出谋献策,同时监督和制止农村发生的各种不良现象:成立妇女协会,负责农村孩童,特别是留守孩童的教育,以及家庭感情联络等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更多新农村论文)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 索引序列
  •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 班级美化建设的研究论文
  •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有关论文
  • 农村初中主题班会论文
  •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