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社教栏目论文的参考文献

社教栏目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社教栏目论文的参考文献

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周艳.教育社会学与教师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王桂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研究综述[J].南昌高专学报,2009(4) [4]郎新发.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2) [5]谭来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路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6]闫科培.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7]罗海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8]谭来兴.困境与出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10(1) [9]于书娟.浅析高校教师专业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10]佘双好.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9(3) [11]孟中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7(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当中引用的学术内容是作者对文献作者研究成果的肯定和认可,它的写作也是对前人劳动成果道德尊重,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的重要部分,它表明了文献和论文之间的继承性。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1]凯特林?泽鲁姆.金融网络的时间、空间及技术[J].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C].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布鲁斯?G?卡拉瑟斯.货币与信贷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手册(第二版)[C].斯梅尔瑟,斯威德伯格,罗教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3]许文彬,张亦春.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刘世定.危机传导的社会机制[J].社会学研究,2009,(2).

[5]史晋川,孙福国,严谷军.浙江民营金融业的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1998,(5).

[6]张翔.合会的信息汇聚机制——来自温州和台州等地区的初步证据[J].社会学研究,2006,(4).

[7]王水雄.金融工具、信用能力分化与社会不平等[J].社会,2007,(1).

[8]赵琼.制度嵌入与关系嵌入:银行信贷交易的经济社会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1][2][美]威廉·维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59,361.

[3]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胡涤非,陈海勇,孙亚莉.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

社会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1]周桂林.“实践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对实践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43~144

[2]张红主编.社会学专业综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冯波、季蕾、陈文玲等.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效果[EB/OL].

[4]〔法〕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沈原.“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J].社会学研究,2006(5)

[6]刘勤.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与创新:围绕社会调查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19):238~239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百度百科是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收集起来的,可以在搜索该参考文献的具体出处,按格式写上即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_百度百科

论文分栏后参考文献在一栏

因格式的要求,参考文献不是正文,不可以直接放在正文后面。论文的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著作,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参考文献要放在论文正文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在正文写作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居中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中括号表示,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英文句号.”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

word的自动生成目录功能为我们省了很多时间,但是操作不好的话就会适得其反--浪费时间。说实话,过去我不喜欢word的那些自动编号等功能,所以我的word一概关掉那些自动功能。但是自动目录我还是偶尔用一下。但是如果利用word的“样式”中的“标题1”、“标题2”...等就会很麻烦而且在标题的前面有个黑点(我看着非常难受!!!),因此,我摸索一个简单的办法,供大家交流。(以下假设你已经完成了文档的全部输入工作!)一、到文档开头,选中你要设置一级标题的文字内容,设置好字体、字号等格式,然后选择菜单中的“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大纲级别”设为1级!(关键步骤!)-“确定”。(注意:此过程中,要设为一级标题的文字始终处于被选中状态!呵呵,说的多余了^0^,不过有时候会被忽略的。)这样第一个一级标题就设置好了。用同样的办法可以设置二级、三级....标题,区别就是在“大纲级别”里相应选择2级、3级...等。二、然后就简单了,用刚设置好的一级标题去刷其它一级标题(怎么,格式刷不会吗?问别人去吧!),其它级别标题依此类推。三、光标放到想插入目录的位置(一般放到文档前比较好),点“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格式”(默认的是“来自模板”,但是这时候没有前导符,可以先选择“古典”,然后把“显示页码”和“页码右对齐”都选上,且选择一种“前导符”),右边的“显示级别”选择你前面设置过的最大目录级别(可少但不能多!),最后按“确定”!!OK啦。四、但是,别高兴的太早,你可能发现自动生成的目录与你想象的格式不太一样,例如行距太大啦,字号太小啦等等。这时候可重新设置目录。光标移到目录前面任何位置,重复刚才的“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这时候你会发现“格式”变成了“来自模板”,然后点击右边的“修改”,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修改“目录1”、“目录2”...等的格式,它们实际上是分别对应你目录里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的,修改完了,按“确定”,弹出“是否替换所选目录”,选“是”!OK!!!五、至于目录的行距太大或太小,则只能选中全部目录,然后在“格式”-“段落”里设置“行间距”了,与编辑正文的方式一样,不罗嗦了。在生成目录的时候,就对格式进行修改,把所有的缩进都设置为一样的,就不会出现你说的问题了。关于目录的格式修改,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修改,进入后,再选修改,格式--段落,先看一级目录的样式(看段落就行了),选择二级目录,修改格式--段落,跟一级标题一样的缩进,其余不动,三级的同样方法,确定后,再重新生成的目录就是学校规定的格式了。

1、点击打开需要设置分栏的Word文档,进入该Word文档后点击页面上方工具栏中的页面布局选项。2、在打开页面布局选项后,点击页面上的分栏选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合适的分栏数目。3、在完成页面分栏设置后,双击页面上的页脚打开页脚设置页面。4、在打开页脚设置菜单后点击页面上的页码设置选项并点击弹出菜单中的居中选项后并点击确定即可完成操作

关于跨栏论文的参考文献

关于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格式的写法:

文内所列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为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章。私人通信和未发表 (含待发表) 的著作及论文,一般不宜作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还应注重权威性和时效性。 文内标注参考文献时应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

文中已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右上角。例如:Vairaktaris等研究明,MMP-9-1562C/T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关系密切。正文未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引用内容的句末。例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保护神经的作用,减少缺氧、缺血对动物脑神经元的损害。

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时则将之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不用角码标注。例如:肱动脉超声检查的方法见文献。文中多次引用同一参考文献,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编排序号 (在参考文献表中也只出现一次) , 其他处使用同一序号;如果多次引用的是同一参考文献的不同页的内容,则应参考文献表中按引用顺序一一列出页码。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性很强、动作较复杂、强调全身协调配合的项目。其不仅对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且还要求练习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关键词:跨栏跑;恐惧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分解动作掌握较好,如跨栏摆动腿攻拦,起跨腿的提拉,以及徒手起跨腾空后的剪绞动作等,都能达到技术要求,但一经进入完整技术练习,动作就变形,与分解教学阶段判若两人。但我认为更多的是由心理障碍所致,如紧张、恐惧、胆怯等等。如果不加以克服就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冷漠态度,其表现特征为思维紊乱,注意力分散,情绪抑郁,这种负面的心态发展下去,还会由个体效应转为群体效应,使教学无法进行。本文对跨栏跑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进行初步探讨。恐惧心理与其产生的机制。恐惧心理是指学生在实际训练中遇到危险或回想经历过的危险是产生的消极情绪。产生恐惧心理时,机体内部表现为血液循环和心跳频率加快,呼吸急促,外部表现为面色苍白,多汗,肌肉感觉失调,动作技术突然遗忘,动作变形,反应速度减慢等。在跨栏跑运动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因素。1 由栏架的因素产生。跨栏跑是带障碍的短跑运动,男子110米栏的栏架高度为,女子100米栏的栏架高度为84cm,男女400米栏的栏架高分别是和,学生技术水平不高,一看到栏架就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对能否完全过栏产生心理压力,恐惧心理随之产生。2 跨栏跑的运动技术较复杂。在技术上要求速度快、有力量、髋关节灵活,中枢神经系统要求高度兴奋与敏捷,是一项难度很高的运动,对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由于学生掌握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比较容易产生恐惧心理。3 意志品质差。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所谓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激励下,为达到预定的目的,克服困难,自觉实现其目的的心理活动。学生对学习跨栏跑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跨栏跑缺乏学习激情,在行为上就不可能去克服困难,这种困难包括掌握跨栏跑技术,克服恐惧心理等。4 教学安排影响。对学生在初期教学前后对栏的恐惧心理变化调查表明,经过第一阶段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克服了对栏的恐惧感。但是,跨栏跑第一轮次的教学在消除学生恐惧心理方面并不十分理想,仍有部分学生对跨栏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另外,在跨栏跑初期教学阶段中,伴随着教学进程,在每次课中出现对栏架有恐惧感的人数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整个初期的教学阶段,出现对栏有恐惧感的人数大致为中间多,两头少,也就是说,在第3-6次课中出现对栏有恐惧感的人数最多。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教学进度的安排所造成的,在第3次课以前主要是进行一些徒手分解练习和低栏架的跨栏专门练习,这些练习学生承受的心理负荷相对较小,所以出现恐惧感的人数不多。第3次课以后,特别是3至6次课,转入了完整过栏技术及栏间跑技术的学习,这时栏间距离和栏架的高度增长较明显,对栏间速度也有一定要求,因而使得客观障碍较大,随之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荷,对其主观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出现了大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恐惧感的现象,第6次课以后,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对栏架高度的逐渐适应,以及一些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这样就使得大部分学生逐渐消除恐惧感。五、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跨栏跑成绩优良者和成绩差者与对栏的恐惧心态有关联。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技术、技能的掌握。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然而如果具有不良的心理状态,则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技术、技能的掌握,使学习成绩下降,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学习上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克服恐惧感,从而达到良性的循环。在跨栏运动中,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是很正常的,该项目的器材特点,技术难度等都是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有效地预防和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切勿粗心大意,漠然置之,以防积重难返,覆水难收。

教育学报栏目

辟有“文·史·哲”、“宋都·宋史·宋文化”、“政法·经济·社会”、“艺术视野”、“教育·心理”、“学科教学教法”“图书·档案·编辑学”等栏目

理论探索、师资建设、教学管理、调查与研究、课程改革、学科研究、学生管理、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本刊特稿、专题笔谈、素质教育、教师教育、哲学·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论文内容应在学科研究教育教学范畴之内,要求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特别欢迎有关新课改背景下各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术性论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论文参考文献排版分栏

分栏使两栏等高:例如上面效果的设置方法:1、选中需要分栏的文本;2、单击页面布局----分析-----更多分栏;3、弹出分栏对话框,选择两栏,在应用于处选择所选文字即可,如图所示。

标准论文格式规范详解

标准论文格式规范如下文

1 引言

为了使您的论文能够顺利地被本刊所录用,本文给出了论文的格式要求,请各位作者参照排版。

2 论文格式

本文以MSWord2003(中文版)平台为例,具体给出了论文格式说明。

页面与分栏设置

纸型:A4(宽21cm高)。

页边距:上2cm,下2cm,左,右。

分栏:双栏。

行距设置

全文行距设定为单倍行距,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字体设置

论文题目:2号宋体(中文);作者姓名:5号黑体(中文);工作单位:5号楷体;“摘要”、“关键词”:小5号黑体(中文);摘要、关键词内容:小 5号宋体(中文);英文题目:5号黑体;作者姓名拼音:5号宋体;英文“摘要”、“关键词”:小5号黑体;英文摘要、关键词内容:小5号宋体;一级标题:3号楷体;二级标题:5号黑体;二级以下标题:5号宋体;正文:5号宋体;表题:5号黑体;表文:6号宋体;图名、图文:6号宋体;“参考文献”:小 5号黑体;文献内容:小5号宋体;注释、脚注:6号宋体。

数学公式和符号

以Mathtype为例说明如下:

数学公式中运算符号、缩写符号、有定义的已知函数、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特殊函数符号和集合符号用正体,其体它均为斜体。矢量和张量用黑斜体。

公式字体为5号宋体,脚标用6号宋体,

当公式在文中叙述中提到时应予以编号,否则不必标号。公式应居中编排。

题头区

页眉下空2行打印题目;题目后空1行打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和摘要之间空1行;关键词和英文题目之间空1行;英文题目和作者姓名拼音之间空1行。

节与节之间空1行。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书写参看后面的实例。注意:如参考文献中的作者超过3人,只需将前3个作者列出后面加‘等’即可。参考文献应为正规的出版物

“参考文献”需居中。

3 注意事项

排版中需用正体的符号

计量单位、SI词头和量纲符号以及具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母和角标用正体;代表元器件的符号用正体;程序和程序框图中的计算机语言用正体。

排版中需用斜体的符号

用字母代表的变数、矩阵、函数、点、线段、弧、参数及统计学符号等;量符号和量符号中代表变动数字的角标,如:m(质量),,(i=1,2,3)等;表示坐标和坐标系的字母;拉丁文中的缩写词etal和vs。

排版中需用大写体的符号

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的首字母,如V(伏特),H(亨);缩写;表示体积单位的升;人的姓名的首字母;书名、期刊名的首字母;文献名中实词的首字母;http:地名、机构名以及一切专有名词的首字母。

排版中需用小写体的符号

除源于人名以外的计量单位符号,如:s(秒);附在中译名之后的普通名词原文(德文除外);不在句首的虚词。

其它注意事项

1)页码不要编号;

2)中文关键词不要用英文缩写;

3)页面与分栏请严格按照本文的要求设置;

4)如遇到本文没有涉及的论文格式问题,作者可采用其它学术论文的惯例。

参考文献(中文参考文献应对应给出其英文)

1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作者.析出文献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作者.析出文献题名[C]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目.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作者.学位论文名称[D]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目.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插入分页符,在正文结束的那页,插入分页符,这样就可以把正文部分进行分栏,而不会影响参考文献的那页。

因格式的要求,参考文献不是正文,不可以直接放在正文后面。论文的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著作,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参考文献要放在论文正文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在正文写作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居中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中括号表示,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英文句号.”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

  • 索引序列
  • 社教栏目论文的参考文献
  • 论文分栏后参考文献在一栏
  • 关于跨栏论文的参考文献
  • 教育学报栏目
  • 论文参考文献排版分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