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和重

发布时间:2015-10-15 09:36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而要推动建设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最终都离不开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与新型农民工。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劳务经济
  经济是社会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文化则是特定经济与政治的观念形态。******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1]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一要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要通过品种更新、土地整理、田间排灌和“沃土工程”等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粮食单产,加快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带,逐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益。二要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要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靠强联大,投入农产品加工销售行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提高龙头企业的效益。四要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搞好农村市场经济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向农民提供市场预测、价格信息、营销物流、产品加工等多种服务,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网络。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增强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五要着力改善生产条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增大在农村水利、乡村道路、生态建设、清洁能源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优化的良性循环经济。
  二、积极发展劳务经济
  建设新农村的核心,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实践证明,组织农民外出打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便捷途径。
  首先,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增收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在全世界26个人口超过5 000万的国家中,中国耕地总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并列第二;但人均仅为1.41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资源的一半,不到俄罗斯的1/8,美国的1/6,印度的2/3。中国农村现在是一家一户承包土地经营,全国18.37亿亩耕地,人均1.41亩,2.49亿农户户均7.3亩,耕地块数5.8块。数以亿计农户的土地微小规模经营,汪洋大海的传统小农经济,要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非常困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单纯依靠农业内部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难度逐年加大,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才能繁荣农村。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转移一个农村劳动力,不仅可以脱贫一户,而且可以让出一份土地资源,推进土地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民持续增收。比如,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农村人口7 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 800多万。2005年,河南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1 557万,其中在本省务工的580.4万,在外省及国外务工的940.38万;2007年,全省劳务输出人数达1 900万,2008年则有望超过2 100万。2005年,河南劳务收入730亿,占到全省农民纯收入的40%;2006年,占全省总人口33%的农民工外出劳务收入达955亿元,约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40%。2007年河南通过劳务输出赚回1 000亿元,外出打工已成为河南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这笔巨大的回流资金对农村社区建设、农业投入和扩大河南农村消费、活跃城乡市场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其次,发展劳务经济是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发展劳务经济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民外出务工,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同时,外出务工者在城乡之间的大流动、大转移中,或者返回农村后,也将城市文明带到了农村,推动了农村的开放和进步。许多外出务工者返回家乡以后,利用自己带回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等办厂创业,促进了农村工业化,为农村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有一些人通过外出打工增长了本领,回乡后当了村组干部,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添了活力。农村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增强,又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再次,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并逐步融入城市的过程。一些农民通过打工完成原始积累,彻底离土离乡到城镇定居就业,实现了永久、安全转移。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回的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又直接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农村内需,释放了劳务经济的乘数效应,放大农村劳务输出的经济社会效应。如河南信阳固始从2004年就将回乡创业当做招商引资的重点,目前该市回乡创业人数已有近2万,回乡创业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就有近500家。
  三、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中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学技能不足、道德法制观念淡薄,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与新型农民工。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的各方面素质是当务之急。一要抓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这一关键,用先进文化塑造农民,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着力培养文化型农民。要大力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抓好农村适龄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扎实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让职业教育和培训延伸到乡村群众。二要抓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这一关键,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通过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示范传授等多种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着力培养技能型农民。榜样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既要突出产业示范,选择一批具有特色、效益好、辐射面广的龙头项目和支柱产业,加快这些产业的示范基地建设,用事实说话,靠效果促动,使农民种养技能和科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又要突出示范户示范,从优惠政策、技术帮助、市场信息、专家咨询、信贷支持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扶持和激励,优化示范户发展环境,培养、扶持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当样板、作示范,传授技能,以收到一户带多户的效益,还要突出经验示范,组织乡村组干部、党员、农业生产大户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掌握外地先进经验,带动广大农户进行种养技术革新,加快农民科技致富步伐。三要抓住提高农民道德法律水平这一关键,不断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现代文明新风,用文明风尚熏陶农民,着力培养文明型农民。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一方面,要重点抓好《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基础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抓好土地管理、经济建设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抓好禁毒禁赌、反邪教组织及信访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宣传教育,使法制宣传教育贴进农村实际,让农民受听、受用;另一方面,要完善宣传教育方式,坚持下派干部进村讲解与送法下乡相结合,坚持集中学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坚持法制服务与调处纠纷相结合,坚持抓点与抓面相结合,使农民受得潜移默化的教育,促进农民法制素质的提升,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各方面建设的根本前提与重要基础。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了,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02-1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29(1).
   刘维佳.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N].学习时报,2006-01-18(319).
   河南劳务输出人数1900万 今年已赚回1000亿元[N].郑州日报,2007-10-24.
   全面推进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构建平安、活力、和谐农村[N].中山日报,2007-05-23.

上一篇: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下一篇:试论广西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