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3、文明是什么?文明只是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的座,文明只是把垃圾桶旁边的垃圾捡起,文明只是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5、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7、那么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见到师长时问好,文明是不说脏话,粗话,文明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8、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9、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10、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东营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市!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2、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礼仪必须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成为大家的行为习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学习礼仪、传承礼仪,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民族和团体的一员。个人文明礼仪一旦养成,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礼仪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礼仪是个人心理安宁、心灵净化、身心愉悦、个人增强修养的保障。礼仪的核心是倡导大家要修睦向善。当每个人都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文明市民的准则约束自己时,那么,所有的人都会体验到心底坦荡、身心愉悦的心情。2、礼仪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礼仪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3、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社会是不同群体的集合,群体是由众多个体汇合而成的,而个体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例如:性别、年龄、贫富、尊卑等。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会使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4、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职业是大家在社会上谋生、立足的一种手段。讲究礼仪可以帮助大家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可以增强大家的交往和竞争实力,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5、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要继承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shǐ)”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先来谈谈个人礼仪吧。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拜访的基本礼仪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首先是拜访做客的基本礼仪。 做客有不同情况:初次登门拜访,老朋友串串门,应邀赴约聚会,有事求助于人等等,因而礼节也稍有不同,不过无论何种情况,作为客人的身份一样,都要为主人着想,客随主便,少给主人带来不便,也就有些需遵循的大致相同的礼节。(1)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访问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这些时间主人往往另有安排。预先约定时间,最符合礼貌。尽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请自到。预约好的拜访,宾主都要守时、守约、守信。客人应准时或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无声无息地取消预约是极不礼貌的。(2)注意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对主人的不敬。去庆贺喜事,就须讲究些。(3)进门时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则很失礼,进室后最好等要拜访的人来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候,可先落座与接待者交谈或看些报纸书刊杂志之类的读物,要拜访的人来后应起立寒暄。对于约好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拜访的时间很紧,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不要谈正题,入室落座后再谈,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门口就换好,见到其家人应问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礼的。(4)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时,应起身或欠身双手接过,并说声“谢谢”,若敬烟,作为学生应婉言谢绝。(5)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的礼仪和技巧,谈话要简要,少说消极、沉闷的话。善于倾听,作出积极反应,不要随意中断别人的谈话。客人在主人家不宜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走进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动邀请。(6)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来时,交谈中主人若有疲劳感或有家人来提示有什么急事要办等情况时,适时告辞较为得体。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综上所述,作为客人应遵守的基本礼节概括为: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举止端庄,谈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关于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自己看看这里也许能用上作为一名大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交往、交际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不会说话 ……,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求职、工作、业务沟通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行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否因此改变? 如何使自己的气质更高雅、形象更出众;如何使自己充满自信地出现在同学老师、上级下属和客户面前;如何使自己得体而又自如的参加会议、出席社交活动?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对仪表、仪容、仪态、服饰、语言、相识、交往、校园、求职应聘等专业礼仪的介绍,帮助了我们提升整体形象,做到举止优雅大方,更好地展现个人独特的气质与魅力。让我们更多自信、更好形象、相信在未来能让我们赢得更多求职、升迁、交友、合作的机会! 因为我们深深地懂得,大学生掌握了公关礼仪与形象塑造,就等于手中握有一吧人生成功的钥匙 现在,我想对这一个学期来得到的收获和感想,细细地和老师谈谈. 首先,我觉的谈话在公关方面很重要。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说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说妇女长的胖、身体壮、保养的好等语。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究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讥笑、讽刺他人。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反感侧目。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与之开玩笑,争论问题要有节制。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好吗?等等。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等,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在西方,一般见面时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一切都顺利吗?”“好久不见了,你好吗?”“夫人(丈夫)好吗?”“孩子们都好吗?”“最近休假去了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到我国来多久了?”“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常说:“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在社交场合,还可谈论涉及天气、新闻、工作、业务等事情。 在社交场合中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伤人,出言不逊,即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不讥讽辱骂,最后还要握手而别。 其次,我感觉公关礼仪对白领一族更为重要。 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小姐,学会在各种场合扮好自己的形象,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美丽,也是为了维护公司的整体形象。有关白领小姐仪态有一些不成文的规范,还是注意为好。
迎送礼仪是公关交际中的必要一环,是常见的社交礼节。迎送是接待服务中最常见的礼仪活动。接待中通常根据其身份地位、来访性质及其与当地的关系等因素,安排相应的迎送活动。 (一)迎送前的准备 迎送规格的确定:迎送规格,一般应遵循对等或对应原则,即主要的迎送人员应与来宾的身份相当或相应。若由于种种原因,主方主要人员不能参加迎送活动,应及时向对方作出解释,以免误解。 掌握迎送的时间与地点:迎接客人必须在来宾乘坐的飞机(火车、轮船)抵达之前到机场(车站、码头)等候,送行则应在客人登机前到达。因此,必须准确掌握客人抵达或离开的时间与地点,及早通知迎送人员。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 注意迎送的细节:应安排好迎送的车辆,准备献给客人的鲜花,了解对方的背景以及途中交谈的话题。 (二)正式迎送仪式的程序 在迎接重要客人时,要安排正式的迎送仪式;但迎送一般客人,可以省去正式仪式,主要是做好各项安排。 正式迎送仪式的程序如下: 迎送人员应提前到达;重大迎送仪式,可安排乐队,在客人抵达或离开时,乐队奏乐。 安排献花。 相互介绍。双方见面握手之后,可由礼宾交际人员介绍,也可由欢迎人员中的身份最高的人介绍。 陪车。客人抵达后,有时需要安排主人陪同乘车。陪车时应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侧。如果客人先上车坐了主人的位置,则不必请客人挪动。 (三)电梯礼仪 懂得电梯礼仪,能够在迎送客人的时候,增强美好的印象。 陪同人员先进后出,以便控制电梯。先进去可以把按钮按住,让客人进去方便,不会有被夹的危险。在电梯内,先上电梯的人应靠里面站。在电梯内须谨慎谈论公事。
关于礼仪的论文-------公关与礼仪2009年05月13日 星期三 下午 10:03摘要:我们讲公关礼仪,一定要明白礼仪是什么?简而言之,礼仪就是塑造个人形象的艺术。公关塑造的是企业组织形象,而礼仪塑造的则是个人形象。二者区别就在这里。正因为如此,二者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组织之中,除了物的因素之外,还有人的因素。除了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之外,谁来卖销售产品,谁来提供服务,不都是人吗?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世间的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贵的。所以,对于物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是谁在那儿管理?当然是人在那儿管理。所以人的形象在组织形象中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后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键词:公关 礼仪 形象正文:在一些高档酒店里,服务小姐多数都是穿旗袍,我觉得就非常不伦不类。旗袍严格地讲是我们传统的民族服装,比较适合做礼服穿的。它是国服,适合在宴会上、酒会上、舞会上,还有一些社交场合上穿,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妇女的温文尔雅、端庄大方。但是如果你把它作为工作服来穿,那就比较麻烦了。我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外国人到中国来,很多人喜欢买旗袍。她们买回去,也未必能穿得了,但是她们还是会买的。可是到了90年代以后,买旗袍的外国人就越来越少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买了,他们告诉我,旗袍都是负责礼仪接待的人员穿的,是工作人员的服装。自己如果穿得跟他她们一样,觉得有失身份。实际上这就属于定位不准的问题。又如,企业硬件中的一些细节同样十分重要。比如,你到一个企业里去,那里是不是能够做到肃静呢?既然是一个企业,那么就不能像大杂院似的大声喧哗。它的一些配套的设施是不是完善呢?大到你的写字间、休息室是否干净整洁,小到你招待客人的酒水杯、茶杯是否干净整洁,乃至卫生间的干净整洁程度,其实都是形象的重要方面,都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有些公司,高楼大厦、高堂华铺,但是卫生间臭不可闻,不用找,跟着鼻子去就可以找到,实在是太影响形象。公关,从大的方面来讲,就应该被理解为是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那么礼仪是什么呢?我们讲公关礼仪,一定要明白礼仪是什么?简而言之,礼仪就是塑造个人形象的艺术。公关塑造的是企业组织形象,而礼仪塑造的则是个人形象。二者区别就在这里。正因为如此,二者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组织之中,除了物的因素之外,还有人的因素。除了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之外,谁来卖销售产品,谁来提供服务,不都是人吗?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世间的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贵的。所以,对于物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是谁在那儿管理?当然是人在那儿管理。所以人的形象在组织形象中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后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说,礼仪是公关的一个分支。如果说公共关系所塑造的是组织的形象,那么礼仪则是塑造员工个人的形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礼仪就是公共关系的分支。在企业公关工作中,个人的形象的问题,有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公关礼仪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哪些呢?它实际上是一个组织的对外交往与对内沟通中的个人的形象规范,尤其是侧重于对外交往,衣、食、住、行、访、谈、送。这七个环节,实际上是我们一般公关交往中所经常遇到的。如果你在企业、在组织中从事过公共关系方面的工作,那么你就会知道,衣、食、住、行、访、谈、送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它后面还有一些幕后的问题,比如策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总而言之,公共关系确实就是一个组织塑造自己形象的艺术,而礼仪的确就是个人用来塑造员工个人形象的艺术。二者的结合点,就在于都关注形象。公共关系最重要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一下,就是组织,沟通和公众。那么公关礼仪的关键词有哪些呢?在公关礼仪的关键词中,形象是第一位的。公关是塑造形象的艺术,而礼仪也是塑造形象的艺术。公关礼仪侧重于塑造员工的个人形象,它的重点就在这里。公关中礼仪的3A原则,是公关礼仪的立足资本,是美国学者布吉尼教授提出来的。3A原则实际上是强调在公关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3A原则告诉我们在公关中不能只见到物而忘掉人。强调人的重要性,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不然就会影响公关交往的效果。3A原则是讲对交往对象尊重的三大途径。第一接受对方,宽一待人,不要难为对方,让对方难看,客人永远是对的。比如在交谈时有"三不准",1、不要打断别人,2、不要轻易的补充对方,3、不要随意更正对方,因为事物的答案有时不止一个。不是原则的话,接受对方。第二重视对方。欣赏对方。要看到对方的优点,不要专找对方的缺点。更不能当众指正。重视对方的技巧:一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使用尊称,称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凡尊称。二是记住对方,比如接过名片要看,记不住时不要张冠李戴。第三赞美对方。对交往对象应该给予的一种赞美和肯定,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实际上是在欣赏自己,赞美对方也有技巧:一是实事求是,不能太夸张,二是适应对方,要夸到点子上。公关中礼仪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第一个作用就是提高我们公关人员的个人素质。市场竞争最终是人员素质的竞争,对公关人员来说,公关人员的素质就是公关人员个人的修养和个人的表现。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所谓个人素质就是在公关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表现,比如吸烟,一般有教养的人在外人面前是不吸烟的;有教养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不高声讲话的;在公关交往中着装中的首饰佩戴,佩戴首饰要讲以下四个原则:戴首饰总的要求要符合身份,以少为佳。1、数量原则,下限为零,上限不多于三种,不多于两件。第二个原则叫搭配原则,服饰的和谐美是重要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一个白领小姐,去参加晚宴,穿旗袍带着高筒薄沙手套,戒指是戴在手套的里面,还是外面;一个少女,穿高筒袜,脚链是戴在里面还是外面。第三个原则是质色原则,就是质地和色彩要和谐,和谐产生美。第四个原则习俗原则,中国传统习俗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待戒指,一般拇指不戴,食指戴戒指是想找对象,求爱;中指戴戒指已经有对象了;无名指表示已经结婚了;小拇指戴戒指表示是单身主义者。第二个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有时会把事情搞砸。(比如接电话)。拜访要预约,预约要准时。第三个作用维护形象。个人、企业和国家形象。公关礼仪就是要维护企业形象。减灾效应,经济学概念。少出问题,少影响人际关系。有时不知怎么做时,有一个保底的做法--紧跟或者模仿,吃西餐一般要看女主人的动作,女主人坐下,你才能坐下,女主人拿起刀叉,你再动刀叉,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意思是宴会结束。所以不知道不要紧,跟着别人学,别认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要错大家一起错,大家全错不算错。了解这一点的话,你就会应对自如,落落大方。公关人员的着装要求和规范。个人着装是个人修养的标志,是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企业规范的一种形象的体现。规范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商业人士要穿西装,热也要穿;二、要扬长避短,重在避短,六指就不能戴戒指,圆脸的女孩就不能戴圆的耳环。戴项链,项链的长度和粗细应该和脖子的粗细成反比。三、遵守惯例。不能讲各有所好,比如,公关人员一般穿西装不带领带夹,如果用,要有讲究,黄金分割点,0。618,上2/3下1/3,衬衫4~5粒扣子之间。四、区分场合。不同的场合着装要有所区别,现在我们有些人正相反,该穿西装时不穿,不该穿时穿,比如逛街时就不应该穿西装。公关交往中我们会遇到哪些场合,这些场合又应如何着装?在公关交往中,遇到着装的场合主要有三种。1、公务场合,上班的时候,公共场合公关人员着装四个字:庄重保守。三类服装:第一类制服,它具有企业识别功能,企业形象可是别系统有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个企业理念识别;第二个企业行为识别,就是它做了那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们的事,就是做了那些好事、大事。第三个系统是企业视觉可识别系统,广告、商标、员工着装等。第二类是套装,男士首选西装套装,女士首选西装套裙,天气很热怎么办?很热的话允许有第三个选择,男士可以选长裤配长袖衬衫,女士可以穿长裙配其他服装。公关交往中最不能穿的就是时装和便装。不允许的。2、社交场合。狭义的社交,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对公关人员来说社交场合,主要是以下几种场合。第一,宴会,公关人员,参加宴会,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以酒会友;第二,舞会,舞会的第一支曲子要请你带来的朋友,但是第二支曲子,就要换舞伴,舞会上不能总与一个人跳,不然的话,别人会以为关系不正常,是一见钟情,坠入情网。第三、音乐会。商界人士比较讲档次,一般经常去听音乐会。第四、聚会。第五、拜会。串门。五会是公关人员上档次的社交场合。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在公关方面,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
商务礼仪培训心得在这培训上,确确实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对于礼仪的这个概念很模糊,感觉无非就是懂礼貌,经过金老师绘声绘色、手舞足蹈的讲解,颇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曾想过原来礼仪会有那么多的讲究。不过想来也是,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礼仪大国,发展至今,礼仪已经蕴涵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可算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了。要想真正学精用精,还是得靠实践啊。不经老师的讲解,还真不知道商务礼仪在工作中那么重要,而且不止工作时实用平时在生活中也同样重要。轻松灵活的掌握商务礼仪能在工作中做到如鱼得水,不会因为自己的失礼影响到正常的工作,还可以作为人际沟通的一个工具。说是礼仪,其实也可以说是教我们如何与人相处,从一个人的举止习惯怎样看出是怎么一个人,这绝对是一门学问,有些人还真是能够一针见血的看出,我想金老师应该就是这种,不说绝对,也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看来我真是应该好好多多练习,对于说话方面的技巧,也归为礼仪,我完全赞同,不只是在工作上,在生活中,这也是值得学习的,平时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和别人说话时要感同身受,老师所说遇到事情应先从对方角度出发告诉对方这样一来对方会有什么好处,只是总是不注意得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说话艺术上学会怎样去赞美别人,就象礼仪本质是我心存善意在合适的时候把他用合适的方式转达给对方,多数的时候对方都会转送回来,这样一来我们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虽然只学了些皮毛,但我相信只要是出于真诚的赞美,有诚意,一定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在课中金老师从我们的发型、衣着、装容、配饰到商务仪态礼仪站姿、坐姿、眼神礼仪、微笑礼仪、手势礼仪致意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介绍礼仪,相互介绍。尊者居后原则,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公司同事介绍给客户,将自己公司的同事介绍给别家公司同行;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将资历浅的介绍给资历深的;将男士介绍给女士。介绍时动作:手心向上,介绍时一般应站立,特殊情况下年长者和女士可除外,在宴会或会谈桌上可以不起立,微笑点头示意即可。此外还有交谈礼仪、座次礼仪、电梯礼仪、行进中礼仪。上完这门课,就觉得自己突然有了信心一样,因为我觉得我找到了能够提升自己的方法,我要学会主动积极的做事情,我有选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权利,我觉得这些都要从老师所讲的建立一种习惯开始做,把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习惯慢慢发展下去,真正融入我的生活中,变成像吃饭睡觉似的一样,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吉商物理很有收获,懂得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礼仪
拿到《商务礼仪》教程后,我如获至宝,一有空就认真仔细地学习、理解和消化,希望尽快将理论的知识吃透,并融入到自己日常言行中。通过学习,让我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一种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友好的行为规范,是人的一种内在涵养的充分体现;从个人角度看,优秀的礼仪素质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还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且有利于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使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前,我对于礼仪的概念及重要性理解不透,总认为礼仪好坏是个人问题,人与人不同,甚至认为像气质一样是天生的,认真学习后,我才进一步明白,礼仪不仅是个人形象的社会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所在单位的荣辱得失,尤其像我们所在的服务性行业,个人的礼仪素质,直接关系到顾客的满意度,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关系到单位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商务礼仪教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信赖于个人能力与机遇,85要靠纵横错杂的人际关系,当这85的人际资源被你掌握后,也就离成功不远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持续的锻炼,从内心深处感受礼仪之美,从言行上表现礼仪之美,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增强专业与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将体现对人对事对工作的服务素养。
“ 商务礼仪 ”是我们从学生转 入职 场必须需要掌握的一门技能。掌握适宜的礼仪规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在 职场 上发挥。今日这门重要的课程由气质优雅、 经验 丰富的王教师为我们讲解,一起来看看商务礼仪个人心得 总结 范文 5篇,欢迎查阅!
商务礼仪个人心得总结1
今日是参加“凝聚中信人”入职培训的第七天,本日的课程资料是商务礼仪。经过一天的礼仪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优雅的气质是要练习和培养的。看似简单的就餐、握手、电话沟通,甚至站立、行走等,都有基本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所有的公务场合必须着正装,执行规范的商务礼仪,这其中最令我感到痛苦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穿五公分的高跟鞋,另一件则是一向坚持微笑。前者是身体上的不适,因为我平时基本都是穿平底鞋,很难一下子适应职场需要长时间穿着高跟鞋的情景,今日一整天礼仪训练下来,腿脚酸痛,连站直身体都有些吃力。后者是表情上的不适,平时大家表情都比较严肃,即便是微笑也只是嘴角微微上扬45度角,要一向坚持露八颗牙齿的标准微笑姿势实在是很困难,一开始能够做到,过一段时间表情就容易松懈了。这两件事情此刻对我来说的确是个需要克服的困难,我必须要长时间坚持练习才能培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此刻做起,每一天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争取未来能够做到拥有优雅的仪容、仪态和仪表。
商务礼仪个人心得总结2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必须之规。礼仪,是一种在人与人交往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互相尊重的需要。平时在与人的交往中,异常是在与熟人的交往中,总以为不要讲究这一套,粗鲁一点没关系。可是经过学习礼仪,我发现这长期以来扎根在心中的观念是不正确的。而随着时代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我们作为中信人,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礼貌行为养成 教育 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礼貌、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并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
商务礼仪个人心得总结3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今日整整一天的商务礼仪培训,真真正正地让我感觉到了生活中礼仪无处不在。虽然习惯随意的我们,在按照礼仪规范做事的时候会感觉到强烈的不适应和别扭,可是当自我和身边的人,都开始按照这样的礼仪规范自我的仪容、仪表、仪态,会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安心和舒适感,仿佛整个礼貌都进了一个台阶。除此之外,今日的培训还讲到了我一向都很想了解的餐桌礼仪、坐车礼仪、电梯礼仪、会议礼仪等以后工作和平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规范,这些规范就属于我们认知结构中的盲区,倘若别人懂但自我不懂,在遇到这些情景的时候就容易闹出笑话甚至误会,因而教师能给我们系统地讲述这些知识,我感到由衷的感激。
商务礼仪个人心得总结4
今日被礼仪教师优雅的言谈举止所深深吸引。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你的仪表、仪容和仪态代表了人的整个状态。在银行产品同质化的今日,银行供给的优质服务是具有竞争优势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自我的形象,关注细节,我们的妆容和仪态不仅仅代表我们自我,更代表了我们银行的整体形象。在晚上的考试中,我们团队按照教师的要求反复练习,把我们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表现出端庄大方的仪态。更重要的是,应对客户时我们要坚持微笑,让客户感到亲近,尤其是在客户对服务抱怨时,我们要耐心的对待,一个微笑也许就让他的心境恢复平静。我要认真向教师学习,从平时做起,期望有一天我也能够有教师那优雅的姿态,非凡的气质,为客户供给最好的服务。
商务礼仪个人心得总结5
“商务礼仪”是我们从学生转入职场必须需要掌握的一门技能。掌握适宜的礼仪规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在职场上发挥。今日这门重要的课程由气质优雅、经验丰富的王教师为我们讲解,教师把职场中会用到的礼仪动作都一一交给我们,并让我们跟着她现场学习并亲身体会。课上对于男士和女士的妆容、服装、仪态分别进行了展示和教学,让我们清楚的明白在正规场合应当怎样来规范自我。由于商务礼仪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术,所以晚上为我们安排了商务礼仪的团体展示、个人展示以及运用到实际银行场景中的考核。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场考核,更重要是让我们经过练习和姿势风采展示来更好的运用和吸收这些礼仪规范。今日学习的资料,对今后我们步入职场意义重大,感激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给予我们这次学习机会。
相关 文章 :
1. 商务礼仪心得体会范文
2. 商务礼仪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3. 关于学习职场礼仪的心得体会5篇
4. 关于职场礼仪学习心得5篇
5. 2019员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
公关礼仪基本的原则及内容探讨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公关礼仪基本的原则及内容探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公关礼仪是公共关系处理中的重要部分,它对提升企业、组织的公共形象,保证公关进程顺利有着重要作用。从市面书籍可以看出,目前公关人员对公关礼仪的理解并不深刻,只有从定义、作用、原则、内容等方面了解公关礼仪,才能强化公关人员对公关礼仪的认知与掌握,做到为我所用。
关键词:
公关礼仪;组织形象;公关原则;
整体性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完全独立的组织难以在社会中持续发展,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公共关系的处理是公共组织必须面对的难题。公共礼仪是公共关系处理进程中的基本要求,可以有效提升组织的公共形象与公关问题的处理效率,是公共组织发展的必备条件。
一、公关礼仪的定义
公关礼仪作为企业、组织对外的重要内容,一直为相关方面的研究重点。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论述公关礼仪的书籍。但遍览书中内容,多为论述礼仪的注意事项,这种对公关礼仪浮于表面的理解忽略了礼仪的核心。公关礼仪是处理公共关系时使用的礼仪。要理解公关礼仪,便要从公共关系与礼仪两个角度进行探讨。“礼”指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共同认识,“仪”指个人在与外界接触时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公关常被误解为与公共媒体的关系处理,其实在广义概念上,非对内的一切的关系处理都属于公关的概念范围。公关礼仪指人在进行公关活动时被集体意识所期望采取的行为,包括妆容行为、语言行为、举止行为、电话行为、宴会行为等[1]。
二、公关礼仪的作用
(一)提升组织形象
公关人员常被当作组织形象的直接代表,良好的公关礼仪可以为他人带来良好的沟通体验,有效提升组织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地位。在现阶段信息流通性较强的背景下,个体印象极易成为组织公共形象,而公共形象会反作用于组织的个体印象。良好的公关礼仪会为组织形象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使组织公共形象不断趋于规范化、正面化。
(二)提升沟通效率
公关行为的直接目的是在二者间建立有效沟通渠道。良好的公关礼仪会让双方更加注重关键信息的交换,使沟通进程更加顺畅、高效。同时,良好的公关礼仪为组织积累的公共形象会加强对方的信赖感,从而减少双方在相互试探中所花费的时间,提升沟通效率。
三、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
“礼者,敬人也”,礼仪的本质作用是在交往中展现对对方的尊重,尊重是公关礼仪的核心规则。这就要求公关人员在公关进程中对对方怀有足够的重视。公关人员内心的尊重或者不尊重会从行为细节中体现出来,所以,在公关礼仪中心怀尊重是前提[2]。礼仪是一种被公共意识默认的行为规范,公关人员仅在内心怀有尊重而行为不符合礼仪,常会被认为缺乏素质。因此,在公关礼仪中行为准备是必要条件。
(二)平等
平等是公关礼仪的重要原则。它要求相关人员在公关进程中既不盛气凌人又不低声谄媚。平等是公关行为流畅进行的`基础,只有沟通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公关进程中双方的需求才能被同时满足,从而使公关行为成立。
(三)宽容
对于公关主体而言,宽容是具有针对性的要求。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是一直为我国人民提倡的礼仪品质。在公关进程中,对对方不经意间的失误与瑕疵要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一次交易后终止合作,防止对组织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四)细节
礼仪细节可以有效提升对方对组织的观感,使公关进程更加顺畅。公关人员要注重礼仪细节,为对方创造更加舒适的沟通环境。现阶段,各组织内部主要人群逐步更换为更加追求自由的年轻群体,日常的细节要求将成为公关进程中的优势条件,对公关成果影响巨大。
四、公关礼仪的基本内容
(一)仪表礼仪
仪表礼仪是公关礼仪最为基础的内容。“人身之有面,犹室之有门,人未入室,先见大门。”妆容是对方对公关人员的第一印象,直接决定了对方的沟通意愿度。装扮得体是公关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1、服饰
服饰选择要依据公关对象合理变通。一般情况下,公关人员的服装应以暗色调为主,全身配色不应超过三种,避免给对方留下轻浮的印象;同时,要避免全身使用一种颜色,使整体观感较为枯燥[3]。
在公关进程中,男性着装方式较统一,多为西装搭配皮鞋。西装穿搭看似简单,其实颇为讲究。首先,衬衫与西装要有明显色差,如常见的白色衬衫搭配黑色西装;衬衫袖子的长度要略长于西装,一般为在伸直手臂的状态下长出袖口2~3厘米;衬衫没有搭配领带时,领口纽扣要解开。其次,西装款式较丰富,不同款式有不同穿法。双排扣西装要将纽扣全部扣好。单排扣西装若只有一粒纽扣,系上与否皆可,都属于规范的选择;若有两粒纽扣,要避免单独系下方的一粒。再次,避免在西装口袋里放过多物品,否则将影响西装的修身效果。如果必需物品较多,可选择搭配同色系手包。对于女性着装来说,西装套裙或套裤是不错的选择。与男性相比,女性还要注意配饰的选择。在搭配时,选择端庄得体的配饰,避免过长或结构复杂的配饰。同时,在穿搭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色彩的使用,避免局部位置过于突出。头发过长者应该适当盘起,以强化整体端庄的形象。
2、妆容
妆容同样是仪表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关进程中,妆容应以淡妆为主。女性要避免浓妆以及使用香味浓郁的香水。在必要情况下,男性也要合理使用遮瑕等手段修饰仪容,以提升整体形象。
(二)语言礼仪
交流是公关的主要方式,良好的语言礼仪可以提升对方沟通的意愿度与沟通心情,提升公关的效果。首先,公关人员要控制自身语气、语调。使用标准普通话沟通是公关顺畅进行的必要条件。沟通进程中,公关人员要注意控制音量,避免出现因音量问题使对方难以获取有效信息或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的情况。沟通时语气温和,吐字清晰,语速适中,为公关工作取得成效提供保障。其次,沟通语言要简洁。语言简洁是高效沟通的必要条件。在公关开始前,公关人员要规划好交流的主要内容,确保沟通进程中话题始终围绕公关主旨并能充分体现自身需求,避免无意义交谈。再次,注意语言使用方式。沟通进程中,公关人员应合理组织语言。过于随意的语言和过于严肃的语言都会破坏和谐的沟通氛围,使公关工作无法取得良好成果。
(三)行为礼仪
行为礼仪是公关礼仪中较为复杂的组成部分,涵盖范围较广且要求多变,需要公关人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第一,基础仪态要求。在中国背景下,“坐如钟,站如松,形如风”一直是备受推崇的仪态标准。在工作进程中,公关人员要注意全身挺拔笔直。落座时动作轻盈,肩部放松,上半身挺直,双膝距离小于肩宽,双手自然放在扶手上,同时避免交谈进程中动作过多给对方造成不好的观感。沟通进程中保持微笑,双眼直视对方,聆听对方讲话的细节,对方结束讲话后再发言,避免直接打断对方。离座时动作要轻,并将椅子摆放在原位。站立时,身体保持直立,肩部放松,双手自然下垂,挺胸,抬头。走路时,脚步轻盈,步履平稳,避免手臂出现不自然的摆动。
第二,基础行为要求。公关人员要守时,避免让对方过长时间的等待。在对方出身于习惯晚到的西方国家时,要多方面了解对方的习惯,避免双方由于尊重彼此习惯而导致的礼仪不一。敲门进程中要控制敲门力度,如果长时间对方未应答,再逐渐加重力度。初次见面打招呼时要尊重对方习俗。会面时,部分国家习惯于鞠躬或双手合十,而不是握手,此时公关人员就要“入乡随俗”。握手力度也有讲究,过轻会使对方感觉态度繁衍,过重会使对方感觉分寸感较差。当对方为异性时,需轻握手指后立即收回,以示尊重。此外,在会面前,公关人员要将手机调至静音,避免突然信息干扰交谈的正常进行,男士不能吸烟。
(四)宴会礼仪
宴会在公关进程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中国背景下,宴会的流程常难以避免[4]。公关人员邀请对方参与宴会要提前了解对方国家或民族的禁忌,避免点菜时触碰对方的忌讳。食用中餐时,要避免筷子在菜盘内随意翻动,尽量食用距离自身较近的菜品。用餐进程中要时刻保持双手在桌子上,但不要手肘支撑在桌子上。食用西餐时,刀叉使用后不要放回原位,刀要放在盘子上但不可以处于正中心,叉子要与自身平行搭在盘子内,手柄一端放在桌子上。离席时,不要整齐折叠餐巾,以提醒服务人员该餐巾已被使用。
结语
公关礼仪是公关人员学识、修养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组织的形象与对外态度。因此,公关人员在工作进程中要加强自我建设,一方面完善礼仪细节,另一方面提升自我素质,内外兼修,努力营造出一个端庄且舒适的公关环境,从而促进公关工作取得更好成效,使组织外在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红卫.应用型高职院校公关礼仪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9(6):98-99.
[2]李欣.公关礼仪教学中开展训练的特点与思考[J].智库时代,2019(15):285-287.
[3]李欣.浅谈公关与礼仪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北极光,2019(3):132-133.
[4]薛丽.实践出真知服务见才华:记三门峡市拔尖人才、公关礼仪专家杜明国[J].公关世界,2018(21):90-93.
自己看看这里也许能用上作为一名大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交往、交际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不会说话 ……,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求职、工作、业务沟通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行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否因此改变? 如何使自己的气质更高雅、形象更出众;如何使自己充满自信地出现在同学老师、上级下属和客户面前;如何使自己得体而又自如的参加会议、出席社交活动?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对仪表、仪容、仪态、服饰、语言、相识、交往、校园、求职应聘等专业礼仪的介绍,帮助了我们提升整体形象,做到举止优雅大方,更好地展现个人独特的气质与魅力。让我们更多自信、更好形象、相信在未来能让我们赢得更多求职、升迁、交友、合作的机会! 因为我们深深地懂得,大学生掌握了公关礼仪与形象塑造,就等于手中握有一吧人生成功的钥匙 现在,我想对这一个学期来得到的收获和感想,细细地和老师谈谈. 首先,我觉的谈话在公关方面很重要。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说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说妇女长的胖、身体壮、保养的好等语。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究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讥笑、讽刺他人。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反感侧目。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与之开玩笑,争论问题要有节制。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好吗?等等。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等,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在西方,一般见面时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一切都顺利吗?”“好久不见了,你好吗?”“夫人(丈夫)好吗?”“孩子们都好吗?”“最近休假去了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到我国来多久了?”“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常说:“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在社交场合,还可谈论涉及天气、新闻、工作、业务等事情。 在社交场合中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伤人,出言不逊,即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不讥讽辱骂,最后还要握手而别。 其次,我感觉公关礼仪对白领一族更为重要。 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小姐,学会在各种场合扮好自己的形象,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美丽,也是为了维护公司的整体形象。有关白领小姐仪态有一些不成文的规范,还是注意为好。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shǐ)”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关于礼仪的论文-------公关与礼仪2009年05月13日 星期三 下午 10:03摘要:我们讲公关礼仪,一定要明白礼仪是什么?简而言之,礼仪就是塑造个人形象的艺术。公关塑造的是企业组织形象,而礼仪塑造的则是个人形象。二者区别就在这里。正因为如此,二者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组织之中,除了物的因素之外,还有人的因素。除了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之外,谁来卖销售产品,谁来提供服务,不都是人吗?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世间的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贵的。所以,对于物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是谁在那儿管理?当然是人在那儿管理。所以人的形象在组织形象中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后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键词:公关 礼仪 形象正文:在一些高档酒店里,服务小姐多数都是穿旗袍,我觉得就非常不伦不类。旗袍严格地讲是我们传统的民族服装,比较适合做礼服穿的。它是国服,适合在宴会上、酒会上、舞会上,还有一些社交场合上穿,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妇女的温文尔雅、端庄大方。但是如果你把它作为工作服来穿,那就比较麻烦了。我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外国人到中国来,很多人喜欢买旗袍。她们买回去,也未必能穿得了,但是她们还是会买的。可是到了90年代以后,买旗袍的外国人就越来越少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买了,他们告诉我,旗袍都是负责礼仪接待的人员穿的,是工作人员的服装。自己如果穿得跟他她们一样,觉得有失身份。实际上这就属于定位不准的问题。又如,企业硬件中的一些细节同样十分重要。比如,你到一个企业里去,那里是不是能够做到肃静呢?既然是一个企业,那么就不能像大杂院似的大声喧哗。它的一些配套的设施是不是完善呢?大到你的写字间、休息室是否干净整洁,小到你招待客人的酒水杯、茶杯是否干净整洁,乃至卫生间的干净整洁程度,其实都是形象的重要方面,都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有些公司,高楼大厦、高堂华铺,但是卫生间臭不可闻,不用找,跟着鼻子去就可以找到,实在是太影响形象。公关,从大的方面来讲,就应该被理解为是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那么礼仪是什么呢?我们讲公关礼仪,一定要明白礼仪是什么?简而言之,礼仪就是塑造个人形象的艺术。公关塑造的是企业组织形象,而礼仪塑造的则是个人形象。二者区别就在这里。正因为如此,二者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组织之中,除了物的因素之外,还有人的因素。除了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之外,谁来卖销售产品,谁来提供服务,不都是人吗?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世间的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贵的。所以,对于物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是谁在那儿管理?当然是人在那儿管理。所以人的形象在组织形象中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后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说,礼仪是公关的一个分支。如果说公共关系所塑造的是组织的形象,那么礼仪则是塑造员工个人的形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礼仪就是公共关系的分支。在企业公关工作中,个人的形象的问题,有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公关礼仪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哪些呢?它实际上是一个组织的对外交往与对内沟通中的个人的形象规范,尤其是侧重于对外交往,衣、食、住、行、访、谈、送。这七个环节,实际上是我们一般公关交往中所经常遇到的。如果你在企业、在组织中从事过公共关系方面的工作,那么你就会知道,衣、食、住、行、访、谈、送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它后面还有一些幕后的问题,比如策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总而言之,公共关系确实就是一个组织塑造自己形象的艺术,而礼仪的确就是个人用来塑造员工个人形象的艺术。二者的结合点,就在于都关注形象。公共关系最重要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一下,就是组织,沟通和公众。那么公关礼仪的关键词有哪些呢?在公关礼仪的关键词中,形象是第一位的。公关是塑造形象的艺术,而礼仪也是塑造形象的艺术。公关礼仪侧重于塑造员工的个人形象,它的重点就在这里。公关中礼仪的3A原则,是公关礼仪的立足资本,是美国学者布吉尼教授提出来的。3A原则实际上是强调在公关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3A原则告诉我们在公关中不能只见到物而忘掉人。强调人的重要性,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不然就会影响公关交往的效果。3A原则是讲对交往对象尊重的三大途径。第一接受对方,宽一待人,不要难为对方,让对方难看,客人永远是对的。比如在交谈时有"三不准",1、不要打断别人,2、不要轻易的补充对方,3、不要随意更正对方,因为事物的答案有时不止一个。不是原则的话,接受对方。第二重视对方。欣赏对方。要看到对方的优点,不要专找对方的缺点。更不能当众指正。重视对方的技巧:一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使用尊称,称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凡尊称。二是记住对方,比如接过名片要看,记不住时不要张冠李戴。第三赞美对方。对交往对象应该给予的一种赞美和肯定,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实际上是在欣赏自己,赞美对方也有技巧:一是实事求是,不能太夸张,二是适应对方,要夸到点子上。公关中礼仪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第一个作用就是提高我们公关人员的个人素质。市场竞争最终是人员素质的竞争,对公关人员来说,公关人员的素质就是公关人员个人的修养和个人的表现。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所谓个人素质就是在公关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表现,比如吸烟,一般有教养的人在外人面前是不吸烟的;有教养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不高声讲话的;在公关交往中着装中的首饰佩戴,佩戴首饰要讲以下四个原则:戴首饰总的要求要符合身份,以少为佳。1、数量原则,下限为零,上限不多于三种,不多于两件。第二个原则叫搭配原则,服饰的和谐美是重要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一个白领小姐,去参加晚宴,穿旗袍带着高筒薄沙手套,戒指是戴在手套的里面,还是外面;一个少女,穿高筒袜,脚链是戴在里面还是外面。第三个原则是质色原则,就是质地和色彩要和谐,和谐产生美。第四个原则习俗原则,中国传统习俗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待戒指,一般拇指不戴,食指戴戒指是想找对象,求爱;中指戴戒指已经有对象了;无名指表示已经结婚了;小拇指戴戒指表示是单身主义者。第二个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有时会把事情搞砸。(比如接电话)。拜访要预约,预约要准时。第三个作用维护形象。个人、企业和国家形象。公关礼仪就是要维护企业形象。减灾效应,经济学概念。少出问题,少影响人际关系。有时不知怎么做时,有一个保底的做法--紧跟或者模仿,吃西餐一般要看女主人的动作,女主人坐下,你才能坐下,女主人拿起刀叉,你再动刀叉,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意思是宴会结束。所以不知道不要紧,跟着别人学,别认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要错大家一起错,大家全错不算错。了解这一点的话,你就会应对自如,落落大方。公关人员的着装要求和规范。个人着装是个人修养的标志,是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企业规范的一种形象的体现。规范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商业人士要穿西装,热也要穿;二、要扬长避短,重在避短,六指就不能戴戒指,圆脸的女孩就不能戴圆的耳环。戴项链,项链的长度和粗细应该和脖子的粗细成反比。三、遵守惯例。不能讲各有所好,比如,公关人员一般穿西装不带领带夹,如果用,要有讲究,黄金分割点,0。618,上2/3下1/3,衬衫4~5粒扣子之间。四、区分场合。不同的场合着装要有所区别,现在我们有些人正相反,该穿西装时不穿,不该穿时穿,比如逛街时就不应该穿西装。公关交往中我们会遇到哪些场合,这些场合又应如何着装?在公关交往中,遇到着装的场合主要有三种。1、公务场合,上班的时候,公共场合公关人员着装四个字:庄重保守。三类服装:第一类制服,它具有企业识别功能,企业形象可是别系统有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个企业理念识别;第二个企业行为识别,就是它做了那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们的事,就是做了那些好事、大事。第三个系统是企业视觉可识别系统,广告、商标、员工着装等。第二类是套装,男士首选西装套装,女士首选西装套裙,天气很热怎么办?很热的话允许有第三个选择,男士可以选长裤配长袖衬衫,女士可以穿长裙配其他服装。公关交往中最不能穿的就是时装和便装。不允许的。2、社交场合。狭义的社交,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对公关人员来说社交场合,主要是以下几种场合。第一,宴会,公关人员,参加宴会,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以酒会友;第二,舞会,舞会的第一支曲子要请你带来的朋友,但是第二支曲子,就要换舞伴,舞会上不能总与一个人跳,不然的话,别人会以为关系不正常,是一见钟情,坠入情网。第三、音乐会。商界人士比较讲档次,一般经常去听音乐会。第四、聚会。第五、拜会。串门。五会是公关人员上档次的社交场合。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在公关方面,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
社交礼仪的论文
社交礼仪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配合上层建筑与其他意识形态共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的发展。下面是我整理的社交礼仪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
社交礼仪课程是对人在社交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及规范的学习并应用的过程。社交礼仪课程知识点相对容易,实用性强,对课程教学操作却提出较高要求。情境教学法是基于情境构设,结合礼仪课程知识点来搭建相应的演示与答疑环境,引导学生从中来获得具体的礼仪能力。
关键词: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情境模拟;应用研究礼仪是社会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应遵守的共同行为规范。从表现形式来看,礼仪主要有礼节、仪式、仪表、礼制等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社会交往的发展,对社交礼仪的学习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礼仪课程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是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岗位就业的必修课。由于社交礼仪课程自身实践性较强,同时与理论与应用结合较为紧密,传统的礼仪课程教学多从知识上进行灌输,缺乏实操性,导致学生对礼仪课程学习热情不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从社交礼仪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问题中来融入情境教学法,关注大学生从模拟真实的应用环境中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学习环境是构成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课程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衔接、师生互动中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情境教学法是利用具体的课程情境,将学生、会话、环境、协作作为激发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有效动力,最终实现学生从知识、意义的建构中提升学习效果。情境教学法在构建中需要架设生动、具体的知识情境,并从问题的导入、分析、解决中,依托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生从中来学以致用。可见,情境教学法将“教”与“学”、“学”与“练”、“练”与“用”进行了统合,克服了传统课堂学习的被动性,推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二、情境教学法课程设计
根据情境教学法的要求,在课程组织上需要把握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第二步是课前准备;第三步是课堂演示与答疑;第四步是总结归纳。
(一)创设情境
情境的构设是基于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知识点,在课堂组织上要注重三点要求。一是要贴近知识点,特别是礼仪知识要与学生需求相结合,适应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要贴近学生就业实际,特别是增强学生的临场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二是要注重简洁,对于情境的设置要便于操作,要能够在课堂时间完成,并能够通过课程演示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适当引入一些疑难性强的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营造多层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元化情境;三是要注重知识的不完整性,对于情境本身并非是课堂的主体,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来增进知识与能力。
(二)课前准备
情境的构建需要进行前期准备,该项工作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侧重于明确情境教学的知识重点、目标,分析学生实际和课程组织现状问题,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如角色分工、情境实施、设备操作等。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预演或实际演练来模拟各环节的实施情况,并对不足和问题进行优化处理。学生主要工作是模拟分组,各组在组长的领导下进行角色扮演,推进师生协同;另外,对情境教学重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如明确小剧本内容。
(三)课堂演示与答疑
从情境教学现场来看,课堂演示是主体,各小组在预先安排下参与到情境中,并在教师的组织中实现对具体礼仪知识的学习与演练,梳理其中的问题。演示结束后针对问题展开答疑,各小组、各成员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及想法,由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师主要从三个方面给予引导:一是鼓励各成员积极发言,尽量避免干扰演示过程,防范对学生思路的破坏;二是在演示过程中不评论,避免对其他小组带来影响;三是在答疑环节要控制场面,既要发挥学生的热情,还要避免跑题,影响教学实效。
(四)总结归纳
对于情境教学演示完成后,要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特别是对各组的演练效果进行点评,梳理各组的演练问题,指出优缺点,便于各组学生进行相互学习;教师要对模拟情境进行分析,对各小组的演练方案及演示过程进行评判,那些是值得肯定的,那些是不足的,对于闪光点、创新点要给予表扬,也要对问题的出现进行查找根源,启迪学生。
三、情境教学法在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实施
本节以求职礼仪教学为例,将求职过程进行分解,招聘现场设计、应聘现场设计,以及各参与角色的扮演与分工,组建由师生共同参与的评委组进行各组演练成绩考核。在具体实施上,第一步,对进行前期准备,设计4家企业,明确各自的单位、地址、电话、经营产品、规模、社会影响力及企业文化、宗旨等内容;明确各自公司的招聘信息,包括岗位需求、应聘条件、岗位待遇、面试主要问题等。第二步,明确招聘、应聘环节中的社交礼仪知识点,以及相关注意问题,并从分组扮演中,根据角色不同来进行情境参与。如由学生搭建招聘模拟环境,并承担招聘职责;由师生共同组建礼仪知识评审团,负责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进行全程跟踪、认真记录,并为演练结束后的课程评价做准备。第三步,招聘应聘环节实施,根据学生对各自角色的扮演,从中来梳理问题,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对于模拟演练中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对于不足进行指出并告诫学生如何克服和改进。第四步,总结,通过对招聘应聘活动的模拟演练,以具体情境为基础,从礼仪知识的渗透中,让学生能够从自我服饰、言行、眼神、坐、立、行等环节进行体验,并得到有效的规范,增强了课堂教学氛围,也让学生能够从直观的礼仪实践中获得预期效果。
四、结语
针对情境教学法在礼仪课程中的实施,还需要注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对“领导”岗位的人员设置,由于模拟演练中人数限额,很多学生无法从中获得亲身体验,可以通过课程角色分配,以分项替换等方式来进行轮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情境演练中。二是对情境教学的现场指导,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发挥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衔接,特别是对于学生的仪表仪态、语言表达,以及随机应变等能力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能。
参考文献
[1]阎芳.高职院校“社交礼仪”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实效性探讨[J].职教通讯,2012(15).
[2]赵莉.高职“社交礼仪”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1):2400.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具体体现,也是个人的终身财富。高校要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很多又是独生子女,再加上受到现行教育制度弊端的影响,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升学上,家长和老师代办了学习以外的事,造成了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缺失。进入大学后,学习的压力得到了释放,脱离了父母和管教和包办,当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事务需要独立面对时,很多大学生无法适从,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经常打架斗殴;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厌学逃学;沉迷于网络,上网成瘾;不爱护环境,随处乱扔垃圾;不懂节简,生活铺张浪费;缺乏诚信意识等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与育人效果,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刻不容缓。礼仪教育是从人类基本的行为入手,教导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它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社交礼仪课程的开设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践。
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以说,人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日常习惯的外在表现,习惯通过日积月累的养成,它便融会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习惯往往渗透于一个人的思维、语言、行为等各种活动之中,主宰着个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大学阶段是塑造自身形象和铺垫人生发展轨迹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习惯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然而,在高校,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习惯”,很让人担忧,一些学生文明意识淡薄,礼仪知识缺乏,知书但不达礼;一些学生不注重个人形象,经常衣冠不整,行为不端,张口便是粗话,上课随意迟到甚至旷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自修室里手机铃声大作,无视他人的存在,吃饭、上车不排队等等。这些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但更让人担忧的是他们不以为耻,反认为理所当然,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总结高校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现象和原因,思考加强高校礼仪养成教育的必要性。不要让辛苦完成大学学业的学子们满怀期待地走向社会时发现自身礼仪素质有多么的欠缺,不要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一人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人,应该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加强礼仪养成教育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礼仪素养不足的现象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损人利己,友善意识缺乏
一些学生蔑视社会道德,无视校纪校规,漠视他人的感受,一切从个人的愿望出发,对别人缺乏理解和宽恕。对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事务,不是从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意愿出发,冷静分析,积极沟通,而是头脑发热,夸大事情,稍不如意就妄加评论或牢骚满腹,而对自己的草率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满不在乎。
2、重利轻义,拜金主义盛行
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孟的“重义轻利”观,旨在要求人们不可过度妄求物质利益,对“利”的追求应以“义”为前提。然而今天,很多人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完全不顾道德理想和法律法规。正是由于在义利观问题上陷入了误区,一部分学生不再追求远大的理想和人格的塑造,而是“一切向钱看”。在校期间,有些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和其他评优奖项,不惜诋毁同学;毕业时,有些学生主要着眼于寻找挣钱多的工作,急功近利,讲求实惠,从而丧失了积极向上的热情和朝气。在这样的道德价值取向的指引下,学生的人格必然会扭曲,自身的发展也会受限。
3、唯我独尊,尊重意识淡薄
一些学生唯我独尊,自我感觉良好,不尊重长辈,不敬重师长,不尊重同学,待人总缺少些友善平和,较难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难以融入集体。大学礼仪素养教育的缺失,不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且也影响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
二、社交礼仪课程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社交礼仪是现代人通向成功之路的通行证。礼仪教育是高校学生健康成才不可缺少的要素,其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的集中表现。根据所处的时代,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社会对它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核心,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也是一个人重要的社交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力量,而且它也是人们进行社交的一个基本准则,它是获得对方的尊重和信赖的'基础,也是使社交得以持续开展并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个人参加社交活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基石,它对任何人都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能给人以信任和安全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多方面的元素,比如诚信、宽容、善良、谦虚。通过社交礼仪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们逐渐养成举止文明,谈吐风趣,待人友善,尊重他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人文素质培养是指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通过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历史、哲学、艺术、文学等学科的学习,可以获取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多方面的文化艺术素养,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反之,通过社交礼仪课程的学习,能促进和加深对人文学科的理解,因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参与社交活动要求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会涉及各式各样的问题。社交就是一种信息交流,如果知识欠缺或知识结构不合理,在社交中就会张口结舌、捉襟见肘、举步维艰,自己既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也很难融入与别人的交流中,自然成为“局外人”,在复杂的竞争与合作中,就很难拥有一席之地。因此,学习文化艺术知识,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实在大有必要。
3、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
青春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渴望与人交流,渴望真诚、友谊、爱情。面对大学校园这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群,加上紧张的学习生活,有些学生的心理矛盾就会加剧。他们虽不缺少交流的环境和对象,但内心常被孤独寂寞的情绪所折磨,因为他们普遍缺乏社交技巧,既不善于表达自己,也不理解别人。有些学生性格孤僻,自以为是,心胸狭隘,容易产生焦虑、易怒、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些压力往往又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及时缓解。长此以往,这不仅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阻碍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导致有的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社交礼仪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诚信待人、言行适度,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独生子女将成为社会主体的当下,对大学生进行礼仪修养教育尤为重要,在高校开设社交礼仪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已经势在必行。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人,能应付交际活动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始终保持冷静和稳定的心态,遇事不慌,善于沟通,能够采取最适当的行为,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在交际活动中,往往会结结巴巴,惊慌失措。这样的学生毕业后,不敢出去找工作,不敢面试,甚至不敢见人,整天窝在家里,成为“啃老族”,这样的人就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4、增强学生自信心
整洁优美的仪容仪表可以体现出个人的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交礼仪课程中关于仪容仪表的教育就会给予学生细致的指导,让学生得到系统训练,比如在社交场合,它指导人们要注意自己的服饰礼仪,遵守TPO①原则,即你的穿着打扮应当与相应的时间、场合、身份、职业等相一致。比如言谈举止方面,在工作和社交场合,当和别人谈话时,要讲文明,讲礼貌,有修养,还要讲究语言艺术,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和好感,给人以绅士、淑女的良好形象。久而久之,这就会让学生们不断获得精神的鼓励,更加注重整洁的仪容仪表和优雅的谈吐举止,自觉地使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从而让自卑和害羞的心态逐渐消失,自信心逐渐增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都仪表整洁、仪态端庄、举止文雅、言语文明,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气候”,使交往双方互相吸引,建立和发展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愉快,充满激情,增强信心。
三、小结
高校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礼仪修养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标尺,它不仅是形成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教育。高校开设社交礼仪课程并规定为必修,这既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信心,使他们成为知书达礼的高素质人才,让高校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培养目标。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先来谈谈个人礼仪吧。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拜访的基本礼仪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首先是拜访做客的基本礼仪。 做客有不同情况:初次登门拜访,老朋友串串门,应邀赴约聚会,有事求助于人等等,因而礼节也稍有不同,不过无论何种情况,作为客人的身份一样,都要为主人着想,客随主便,少给主人带来不便,也就有些需遵循的大致相同的礼节。(1)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访问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这些时间主人往往另有安排。预先约定时间,最符合礼貌。尽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请自到。预约好的拜访,宾主都要守时、守约、守信。客人应准时或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无声无息地取消预约是极不礼貌的。(2)注意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对主人的不敬。去庆贺喜事,就须讲究些。(3)进门时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则很失礼,进室后最好等要拜访的人来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候,可先落座与接待者交谈或看些报纸书刊杂志之类的读物,要拜访的人来后应起立寒暄。对于约好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拜访的时间很紧,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不要谈正题,入室落座后再谈,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门口就换好,见到其家人应问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礼的。(4)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时,应起身或欠身双手接过,并说声“谢谢”,若敬烟,作为学生应婉言谢绝。(5)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的礼仪和技巧,谈话要简要,少说消极、沉闷的话。善于倾听,作出积极反应,不要随意中断别人的谈话。客人在主人家不宜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走进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动邀请。(6)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来时,交谈中主人若有疲劳感或有家人来提示有什么急事要办等情况时,适时告辞较为得体。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综上所述,作为客人应遵守的基本礼节概括为: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举止端庄,谈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关于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shǐ)”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