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毕业至少需要准备一篇sci论文,一篇可以说是最低要求了,大多高校的要求是1-3篇,所以一篇是必须有的,也有一些高校要求略高,有要求4-6篇的,这样的话发表难度是直线上升的,对于期刊的要求,有的高校对期刊影响因子有要求,有的则没有要求,有要求的,比较常见的要求是发表二区及以上期刊才行,或者要求刊物影响因子必须达到一定数值。
学院依托广西特有的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拓展艺术实践多元空间,通过采风、田野调查等方式对本土艺术文化进行挖掘、升华和传承,在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成果方面成绩显著,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院获得科研立项6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研立项2项,参与国家级社科基金4项;省地厅级项目20多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立项18项,其中区级3项,有4项教改项目获全区教学成果二等奖;《广西民族民间舞》课程荣获广西精品课程。出版专著、教材10多部,发表论文250多篇。学院教师参加全国比赛获钢琴伴奏一等奖、男中音独唱银奖、原创音乐银奖、“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银奖、美声唱法铜奖和金钟奖提名奖等。 在第八届和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中均荣获三等奖;我院选送的舞蹈、声乐节目连续三届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二等奖;在第五届“珠江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获本科组团体三等奖、个人五项全能三等奖,实现广西本科高校在该项赛事上获奖零的突破;在第七届“珠江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比赛团体三等奖、个人五项全能二等奖、钢琴演奏单项奖;在第二届“鹦鹉杯”北京手风琴艺术节全国展演大赛中荣获金奖;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广西师范学院属于二本
广西师范学院属于二本。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普通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
广西师范学院属于二本。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
广西师范大学(原广西师范学院),简称“广西师大”,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由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是一所以师范和文学为特长,涵盖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截至2016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有专任教师1595人,具有高级职称857人,占53.73%,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1403人,占87.96%。
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次。其中,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引进海外人才“千人计划”人选1人。
扩展资料:
广西师范大学科研成果:
2011-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论文被SCI等三大索引收录1158篇、期刊论文3919篇。化学与药学学院曾明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2篇入选2005-2015年ESI高引频论文。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欧立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世界物理学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化学与药学学院梁宏教授、杨峰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药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培文教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徐毅教授的学术论文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经济管理学院张海丰老师撰写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00多种学术系列期刊在2011年度转载的学术论文数据统计,在全国高等院校学术论文转载量排名中,该校以20篇的转载量列第99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
学院依托广西特有的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拓展艺术实践多元空间,通过采风、田野调查等方式对本土艺术文化进行挖掘、升华和传承,在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成果方面成绩显著,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院获得科研立项6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研立项2项,参与国家级社科基金4项;省地厅级项目20多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立项18项,其中区级3项,有4项教改项目获全区教学成果二等奖;《广西民族民间舞》课程荣获广西精品课程。出版专著、教材10多部,发表论文250多篇。学院教师参加全国比赛获钢琴伴奏一等奖、男中音独唱银奖、原创音乐银奖、“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银奖、美声唱法铜奖和金钟奖提名奖等。 在第八届和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中均荣获三等奖;我院选送的舞蹈、声乐节目连续三届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二等奖;在第五届“珠江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获本科组团体三等奖、个人五项全能三等奖,实现广西本科高校在该项赛事上获奖零的突破;在第七届“珠江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比赛团体三等奖、个人五项全能二等奖、钢琴演奏单项奖;在第二届“鹦鹉杯”北京手风琴艺术节全国展演大赛中荣获金奖;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广西师范学院属于二本。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其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普通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
学学院的学科专业及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化学专业为广西首批精品专业和优质专业,在2004年广西高校普通本科专业首次排行评比中获优秀等级,在广西高校同类专业中排行第一。无机化学和应用化学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课程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为首批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无机与配位化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生命过程与环境分析三个实验室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为广西首批科技创新金源单位。生物无机与配位化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两个实验室为广西首批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学院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学院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累计承担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基金、广西教育厅项目共65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003.27万元。科研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在 Angew. Chem. Int. Ed., Advanced Materials, Inorg. Chem.等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多篇。教学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自2004年以来,该院教师先后承担教育部教改项目1项,广西新世纪教改项目6项,校第五届、第六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8项;发表教改论文近100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3部;教学研究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学院教师参加全区高校教学软件设计大赛获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广西高校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1项。
学学院的学科专业及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化学专业为广西首批精品专业和优质专业,在2004年广西高校普通本科专业首次排行评比中获优秀等级,在广西高校同类专业中排行第一。无机化学和应用化学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课程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化学教学论为首批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无机与配位化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生命过程与环境分析三个实验室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为广西首批科技创新金源单位。生物无机与配位化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两个实验室为广西首批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学院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学院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累计承担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基金、广西教育厅项目共65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003.27万元。科研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在 Angew. Chem. Int. Ed., Advanced Materials, Inorg. Chem.等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多篇。教学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自2004年以来,该院教师先后承担教育部教改项目1项,广西新世纪教改项目6项,校第五届、第六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8项;发表教改论文近100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3部;教学研究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学院教师参加全区高校教学软件设计大赛获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广西高校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1项。
广西师范学院概况 广西师范学院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学校现有明秀、长岗、五合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75.8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9316万元,全校纸质图书137万册、电子图书247万册;设有16个教学院、4个公共教学机构,43个科学研究机构、1个独立学院和1所附属实验学校。 现有各类学生26404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609人,专科生730人,硕士研究生925人,研究生班学生1500人,留学生322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生12318人。 学校学科门类日趋完善。开设有51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拥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56人,具有高级职称351人,具有博士学位108人、硕士学位39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八桂学者” 2人,八桂名师2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广西优秀专家3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7人,广西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6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3人。广西院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5个、自治区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2个。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工作成绩突出。现有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十一五”期间,学校共获纵横向及培训服务项目1025项,总经费8607万元。全校教职工共公开发表论文3911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41部,获得发明专利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0项,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1项。学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优秀期刊,进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介的6170种学术期刊中的l324种核心区(RCCSE核心期刊),并获广西高校优秀期刊一等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学报特色栏目。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成果突出。现有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2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1门,其中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4门。“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5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90项,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97项。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先后成功实施了“2+2”、“ 1.5+2.5”、“3+2”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材资源建设上,学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编写出版了数十种地方特色鲜明的教材,15部教材获得广西高校优秀教材奖,8部教材获得广西高等学校重点(优秀)教材立项建设,编写了19种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和《班主任工作常规》等系列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学校先后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和“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等,成为广西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竞赛活动,共获奖项2170多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4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154项、三等奖314项;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自治区先进班集体15个;学生田径队、篮球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近5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位于全区高校前列,连续七年获得全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把塑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十次获得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颁发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师德论坛”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红水河网站的“精神家园”栏目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精品栏目”称号。“十一五”期间,学校举办了13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服务学生数万人次。创办校级学生社团34个,5个社团被评为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社团。2010年,学校“网络文化节”获得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红水河”网站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在广西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中3个节目分获一、二、三等奖;2个原创节目分获 “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展演二、三等奖。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先后接待了30多个国外大学的代表团,与美、英等10个国家近40所院校签订了国际教育合作协议,成立了泰国语言文化中心、韩国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卡布兰语言培训中心、印尼汉语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扩大了学校在国际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影响。 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华经典诵读2006年度全国优秀组织机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广西爱心大学”等荣誉。
广西师范学院属于二本
广西师范学院属于二本。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
广西师范大学(原广西师范学院),简称“广西师大”,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由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是一所以师范和文学为特长,涵盖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截至2016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有专任教师1595人,具有高级职称857人,占53.73%,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1403人,占87.96%。
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次。其中,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引进海外人才“千人计划”人选1人。
扩展资料:
广西师范大学科研成果:
2011-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论文被SCI等三大索引收录1158篇、期刊论文3919篇。化学与药学学院曾明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2篇入选2005-2015年ESI高引频论文。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欧立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世界物理学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化学与药学学院梁宏教授、杨峰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药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培文教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徐毅教授的学术论文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经济管理学院张海丰老师撰写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00多种学术系列期刊在2011年度转载的学术论文数据统计,在全国高等院校学术论文转载量排名中,该校以20篇的转载量列第99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
现在的排名特别靠前,排在第2名的位置,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学实力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所以论文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论文的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
2020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46.38万篇,比2019年增加19.8%,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21.60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24.78万篇。卓越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生物学。
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4个领域排在世界第1位,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计算机科学领域。
说到期刊,很多同学还不知道如何发表期刊论文,期刊按等级分:普通、核心、C刊。目前,收费期刊未必就比免费期刊更好发表。有一些免费期刊会比收费期刊更好发表。投稿方式主要是电子邮箱或者是在线投稿。
不仅如此,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升至世界第2位。2020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期刊有15种,共发表论文2.55万篇,其中,中国发表1833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9年上升2位。
2020年,我国的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比2019年上升两位。我国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继续增长,进入世界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增加,国际显示度进一步增强,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论文集中链接和精准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文发表的论文、作者和中文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
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485篇,涉及主题有:粒子与场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国际访问用户主要来自国际大学和科研单位,例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英国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国家实验室等。
目前我们是排在第2位的,我们的一些论文是非常不错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研究的东西是比较好的。
已经排到了世界第2名。这样的成果也是相当的厉害了,而且现在我们国家和上年度相比,增加了很多的领域,相关的期刊也有了这个提升。
对口升学考上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录取了是三本。毕业证上的章是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学历是全日制的。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简称“山大商院”,成立于2001年3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截至2019年3月,学院占地面积1000亩,面向山西省及国内部分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7万余人,教职工1216名,其中专职教师911名。
科研成果:学院在2001年至2005年建校初期完成院级科研项目84项,省级科研项目2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共撰写省级论文305篇,国家级45篇。同时编著专著及教材58本。完成国家级专利1个,省级获奖项目1个,鉴定成果共5个。
2011年,获得第二届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2012年,学院获得“百部(篇)工程”优秀成果奖5项。2014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发表中国国内论文1079篇。
学院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从严治教。学院承担了国家、省级和有关横向研究课题103项,教师出版专著、教材27部,发表论文494篇。学院积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承担了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学院拥有教育管理(本、专科)、小学教育(专科)和教育学(独立本科段)三个专业的主考权,先后承担了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山西省成人高校、中专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培训等工作任务,举办了学前教育专业成人专业证书班,共培训教师近万人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