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科技更多的是倾向于军事方面,因为首先他们作为一个军事强国,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军事的统治能力是极强的,而他们要愿意花重金在这一方面去深究。
这个还真没有统计过,所以不知道
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21世纪是创新经济的时代,新技术、新发明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周期大大缩短,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大增加,计算机、通信和存储信息技术的集成与广泛运用,有力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基础,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这些技术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新的财富形态和发展动力,突破了依赖稀缺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实现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而且对科技发展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类历史上知识资源首次成为创造财富的核心。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加大科技发展力度,积极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抢占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制高点。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认真研究。一、美国的科技政策与科技体系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35位科学家获得了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占总数的61%。在世界公认的四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中,美国发表的论文数占到了总数的近40%。美国还是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国家。此外,美国的科研设备和科研手段、科研水平与潜力、高科技产业发展也均居世界领先地位。1.美国的科技政策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20世纪40年代以前,政府很少介入科学研究,而把这项工作主要交给市场来调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开始广泛地介入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1940年,罗斯福总统批准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一年后改为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由科学家V·布什出任局长。V·布什在1945年发表的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已成为美国国家科技政策的经典之作。在这个报告里,V·布什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革命性意义及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指出“政府应该承担起促进新科学知识传播以及从青年人中培养人才的新责任”。他主政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一项重要成就就是组织并实施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并通过实施该计划,创建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机构,确立了政府把研究工作安排给私人部门,通过政府、企业和民间研究部门互动,实施国家科技计划的美国机制。冷战时期,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国家的技术开发工作,并把重点倾斜到国防、原子能和航天航空领域。到了20世纪90年代,面对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克林顿政府强调国家安全的重心已经转移,今后国家安全取决于经济和技术的整体实力,要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必须把保持美国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优势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合著的《科学与国家利益》中,更是形象地把技术进步比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科学研究则是发动机永不枯竭的燃料,明确提出了“保持在所有科学知识前沿的领先地位;增进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鼓励政府、产业部门和学院的合作关系以推动对基础科学和工程学的投资,以及有效地利用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造就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和技术素养”五项科技政策的主要目标。围绕上述目标,克林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全美科技投入力度,制定了R&D(研究与开发)经费达到GDP的3%左右的指导性计划,鼓励产业界、学术界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科技发展。政府在全面指导协调的同时,一方面大力推行“先进技术计划”,鼓励基础研究成果向商业化产业化转化,另一方面注重发展基础研究和市场机制调节不到而又至关重要的科技项目,从而增强了美国科研潜力,进一步强化了科技作为经济发动机的作用,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增长。2.美国的科技体系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美国的科学技术是由宪法和法规来规范的。国会中参议院的商务、科学和交通委员会,众议院的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在国家科技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政府中没有专门的科学管理部门,总统通过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和总统科技顾问协调全国科技工作。1993年,联邦政府为了强化政府的领导职能,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总统兼任主席,由政府各主要部门领导共同组成。同时,还成立了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吸收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人士参与科技决策。在政府各部设有负责科技事务的司局,并由一名副部级领导分工负责。政府还成立了一些管理科技工作的独立部门,如环境保护署、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此外,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医学研究院以及史密森氏学会等半官方、非官方机构在科学技术的研究、普及和发展方面也有很大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根据1988年《贸易和竞争法》设立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院通过设立区域制造技术转移中心,组织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同实施先进技术,促进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目前,全美各州都设有此类中心。在运行机制上,政府的科技计划和预算,须报经国会两院审议并通过,经总统签署后,方能生效。而政府根据法律,并通过科技计划、经费预算、订立合同以及组织评估,对全国科技活动实施组织和领导。与科技活动直接相关的立法,最重要的是1976年国会通过的《国家科技政策、组织和优先法》,到目前这部科技基本法已进行了多次修改。美国在法律上把所有的机构分为三大类:政府机构、非营利机构和营利机构。联邦和州的法律对这三类机构的规定,如《政府机构与雇员法》、《模式非营利机构法》等,对科技部门都是有效的。此外,税法、专项法中有关科技的部分,也适用于科技部门。其中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专利系统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法规在鼓励发明者对其专利进行开发、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的科技机构可以划分为四大系统:联邦政府系统、企业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和其他非营利系统。在美国联邦政府系统内,国家实验室是主要的科技骨干力量。其中著名的有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等。目前全美大约有800个国家实验室,年度经费约占政府R&D总经费的1/3。美国政府十分重视联邦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问题,通过各种法案鼓励技术成果向产业界转移。企业的科技工作在全美占有重要地位。大约3/4的R&D工作是企业部门完成的,3/4的科研人员分布在企业科研单位,这里还吸纳了全国60%以上的R&D总经费。在企业研发工作中,大型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贝尔实验室等享有盛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作用也显著增加,特别是在科技工业园发展中,中小企业及其技术创新活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大学是美国从事基础研究的主要基地。在全美3000多所高等院校中,拥有研究生院的综合大学有300多所,其中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等研究型大学更是科学研究的佼佼者。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经费来源分散,各大学为争取教员、学生和研究基金而充满了竞争,同时也形成大学与工业紧密联系的传统。二、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缩影——硅谷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与航天以及海洋技术等高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美国的工业企业、大学和政府部门为了更便利地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开始在大学周围建立从事高技术研发的实验室,进而派生出了创业公司,形成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带,成为高技术工业园。其中著名的有西部后来被称为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研究园”,东部波士顿城郊、依托麻省理工学院的128号公路地区等,这一趋势至今方兴未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园区中途夭折,或一蹶不振,只有硅谷始终引领着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潮流。硅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北起圣马特奥县,西至圣克拉拉县,是一块1500平方英里的狭长地带,中心在帕拉阿托,人口250万。经过40年的发展,硅谷目前已成为美国重要的信息科技产业和生物科技产业聚集地。到20世纪90年代,硅谷的研发人员已占劳动力总数的11%,是全美国平均水平的2.5倍。1999年,硅谷雇员人均创造价值11.5万美元,而同年美国的平均数字是7.8万美元。1999年,硅谷首次公开上市的企业达到72家,有13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涌向这一地区,占美国风险投资总额的1/3。此外,硅谷还不断创造着财富聚集速度的世界记录,与传统企业的长时间苦心经营相对照,达到10亿美元的市值,雅虎仅用了两年时间,而Netzero更是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通过这些急剧升值的企业,硅谷培养出了一大批知识型的亿万富豪。持续不断创新是硅谷取得成功的最大诀窍。技术创新,创业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业企业,制度环境以及支持系统的有机组合,使硅谷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领导着世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1.技术创新硅谷成功地抓住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四次技术浪潮的机遇,稳居IT业潮头。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惠普等公司借美国国防工业对电子产品的大量需求的东风,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扩展,建立了硅谷的技术基础设施和支持行业。第二次是1959年集成电路的发明,导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半导体工业的急剧增长。快捷、英特尔、AMD和国家半导体公司等著名企业就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个人计算机的产业化发展,硅谷又走在前面,涌现出苹果电脑等20家计算机公司以及更为复杂的以太阳微系统等公司为主导的工作站产业。第四次是互联网。1993年互联网的商业发展和万维网的创立,为硅谷开辟了新的发展前景,网景公司、思科公司和3com公司已成为互联网革命的领导者。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突破,生物科技产业已成为新的高科技产业热点,硅谷又以其特有的敏感性和优势吸纳了生物科技企业在此落户。到1998年,硅谷的生物技术市场资本总额已居全美第一位。2.创业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业企业硅谷的实力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但是这里没有囊括全部的高科技成果,就连IT业中的国际互联网技术也是在别的地区率先突破的。因此,硅谷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仅仅在于高新技术。这里汇聚的创业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业企业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硅谷成功的企业家中除了才华和能力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昂扬的创业精神和在第一时间将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引入产业化生产、引入市场的勇气。惠普、苹果、雅虎等企业均是由两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创建的,这些例子并不是巧合。创业企业家们不仅具有高科技的背景,而且有通过创建企业向全世界推广新技术的强烈愿望,对他们来说,创建企业的过程以及与整个世界共享新技术成就的远景才是创业的真正理想所在。此外,创业企业结构灵活、前景远大、回报率高、主体意识强等特点也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们不拘一格的创新意识。创业企业家聪明才智与创业精神的有机结合,是造就硅谷辉煌的决定因素。3.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美国有一套全国性的法律以及证券、税收、会计、公司治理、破产、移民和研发等规范。它们是分权和分散的,但是又有紧密的联系和很强的互补性。这个体制以市场为导向,鼓励竞争,特别是鼓励创新企业。比如,在欧洲建立一家公司平均所耗时间是在美国所需时间的12倍,而且成本高3倍。同时,与绝大多数国家相反,美国根据反垄断法,一直约束着市场上的大公司,比如在计算机行业对IBM和微软的约束。此外,政府还通过制定公司运营规则、购买公司产品、资助研发经费等形式推动了以硅谷为代表的计算机产业发展。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尽管美国一直标榜贸易自由,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仍是通过向日本施压以保持美国半导体在日本市场的份额。4.专业化的创新支持系统在硅谷,为新的高技术企业提供的支持服务应有尽有,包括风险投资家、银行家、律师、猎头公司、会计师、咨询顾问以及大量其他专业人员。其中风险投资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技术企业不同于拥有许多真实资产的传统企业,它的主要资产是创意、人力资源、技术与市场知识,更具有风险性。同时,由于高技术的飞速发展,时间对于创业企业抢占产业制高点尤为重要。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一个了解技术并知道如何进行结构化交易和投资组合、为创业企业提供快速融资的风险资本行业。思科公司、基因技术公司、英特尔、太阳微系统公司以及雅虎等成功企业都是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快速成长起来的。风险资本也从成功的高技术企业中赢得了巨额回报。1998年,硅谷的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两个主要产业中共有1824家企业吸纳了12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此外,自由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以及产、学、研之间的互动等也都在硅谷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落后的国家1994年12月30日,世界银行在30日出版的《1994年世界银行图表集》中说,全世界10个最穷国家中有8个位于非洲,其它两个位于亚洲。《图表集》显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是莫桑比克,其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60美元,比1991年下降了25%。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是第二位最穷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10美元。其后是塞拉利昂、乌干达和尼泊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70美元。此外还有不丹、几内亚比绍、马拉维和布隆迪。《图表集》显示,瑞士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6230美元,其次是卢森堡和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35260美元和28220美元。此外的富国还有瑞典、丹麦、挪威、爱尔兰、美国、德国和芬兰。该《图表集》是根据世界银行和其它国际组织的数据资料编辑的。它包括了207个国家和地区,是过去25年来国际上标准的统计资料的汇编。
众所周知,美国有着世界上超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有报告称,美国科技实力仍领先全球,甚至是中国的28倍。科技实力对比分析研究中,教育及高级培训、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数量和质量、科技成果(科学产出、合作及论文被引用情况、专利)、高科技制造业以及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出口、服务和贸易状况等是衡量一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 (一)高等教育学位持有人口的比例 分析指标:学位比率——每100名大学适龄人口中持有学士学位的人数。 美国的学位比率在数十年中始终保持世界第一,其比率已达33.9。1990年,中国的学位比率还停留在1.2的水平,但截止到2003年,该数字已经跃升至5.0。 (二)科研经费投入 1996 年,美国全国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为 1846.65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55 %。1996 年中国研究开发经费为 39.33 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 17 位 , 仅相当于美国的2 %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4 至 1996 年连续三年停留在0.5 %上。 2002年,美国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约占所有经合组织国家的43%,超过所有其他七国集团国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的总和。 2004年,美国全国研究开发总投入为3125.3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68 %;其中,联邦政府投入934亿美元(占29.9%),产业界投入1990亿美元(占63.8%)。2004年,中国的研发总投入为939.9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至1.23%。 (三)科技人员情况 美国科技人才济济,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也吸引了大量全球的顶尖人才。2003年,美国约有493万学士以上学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分别被政府、大学、工业和科研单位雇佣,其中25%在外国出生,在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雇员中,40%出生于国外。 1990年,美国共有95万专门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居世界首位。该年美国每万人口中有科研人员39人,每万劳动力人口中有科研人员76人。 2001年中国从事研发活动的总人数为74.3万,美国为130万。2006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四)科技成果 1.论文及引用 按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计,1995 年美国的论文数占到 35.44 % 。按工程索引计,1995 年美国的论文数占到总收录量的 46.49 %。 2003年,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论文产出量,中国为29186篇,美国为211233篇。2003年美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科学与工程论文达20多万篇,占全球的30.3%。被全球引用的科学与工程论文达184万篇,占全球被引用论文总数的42.4%。 十年来,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也明显减少,到2003年美国人撰写的研究论文仅占总数的29%。 相比之下,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国际论文总数的世界排名目前为第4位,在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指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 2.专利 1982 —1996 年,美国共授予发明专利 127.6 万件,其中美国 54 %、日本 20 %、德国 8.1 %、英国 2.9 %、中国 (未含港台地区) 0.04 %。 2003年目标国家或地区所持有的美国授权专利(按第一发明人所在国家或地区计算):中国573(占总数的0.3%),美国87901(占总数的52%)。 200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中,美国占33.6%达到45 111件。20O4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美国境内产生的发明专利84 271项。 2002年,中国平均每百万人口当中居民申请专利数31.4件,为美国的1/22,日本的1/93;2001年,中国每百万人口论文数为16.4,为美国的1/42,日本的1/28。 3.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衡量科学成就与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过去 50 多年中,美国在这一指标上占绝对领先地位。2004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年评选出的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奖和化学奖)中,有8名科学家获得了这一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大奖,其中6名为美国人。 2006年度的诺贝尔三大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被美国人尽收囊中,再次震撼全世界。 (五)高科技企业 美国企业研发实力非常强,高科技公司众多,如微软,IBM,惠普,GOOGLE,英特尔,苹果的企业,都有着超群的实力。 从高科技制造业创造的附加值来看,2003年美国为5113.16亿美元,占国际份额的42.5%;中国为1134.97亿美元,占国际份额的9.4%。 【指标解释:高科技制造业——包括5个行业领域:航空、医药、计算机与办公系统、通信设备以及科研仪器(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及光学设施)。高科技附加值:即本国国内产品增加值(也即生产总值减去国外产品增加值)。总附加值等于总产出值减去供给及投入的中间消费总额。】 (六)高技术产品出口 美国是全世界技术产品的最大出口国。1995 年已接近世界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 32 % 。信息产业约占世界信息产业总产值的一半。美国从航空航天、计算机集成制造、生命科学和计算机软件这几项贸易中获得了可观的贸易顺差。在高技术产品贸易中,美国和其它国家相比,其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武器和生命科学中领先,而在光电子和制造技术中相对较弱。 1995 年中国在世界高技术生产中几占世界高技术产业产值的 6 %。从高技术产品贸易收支平衡状况分析,武器技术、光电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是我国高技术产品的顺差领域,而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方面的贸易逆差较大,在我国高技术出口总体逆差中处于主导影响地位。 2003年高科技产业出口额:美国3035.41亿美元,占世界16.0%,中国为2243.92亿美元,占11.8%。到2008年,在高科技出口方面,上述三个全球引领经济体——欧盟、美国和日本正在丧失其市场份额,并且从多方面评估结果来看,美国的高科技贸易平衡已被打破。 (七)高科技服务业 在高科技服务业中,5个大的服务业均具有高的研发强度,它们分别依次是:通信业、金融与保险业、商业、教育产业以及卫生服务业。2003年,美国高科技服务业收入为 50871.37亿美元,占世界36%,中国为3422.68亿美元,占2.4%。 (八)交流与获取信息能力 2003年,中国的电话普及率仍然只有高收入国家的1/3。2003年,中国电脑普及率为2.76%,为美国的1/24,为日本的1/14,为韩国的1/21。2003年中国的网络普及率为美国的1/9,为日本的1/8,为韩国的1/10。一次还有很多差距
这个还真没有统计过,所以不知道
政策好的话就快了
中科院每年都有统计,会出两本书,可以自己去买
这个还真查不出来,毕竟那些统计一般是搜集的正规世界级期刊上的论文数量统计,但不同国家还有自己的国家级期刊,这就无法统计了。不过有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科研人员共发表了约2万篇科研论文,到2008年,这一数字剧增至11.2万篇;而同期美国科研人员的论文数量由26.5万篇增至34万篇。由此应该可以大致地推断世界上的数据。
这个还真没有统计过,所以不知道
这些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017年共发表论文10803篇,其中中国论文699篇,占总数的6.5%,排在世界第4位。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72156篇,仍居第1位
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35位科学家获得了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占总数的61%。在世界公认的四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中,美国发表的论文数占到了总数的近40%。美国还是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国家。此外,美国的科研设备和科研手段、科研水平与潜力、高科技产业发展也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现在是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以下,各国科技实力都很有限,各有所长,无法比较。但是近十几年,欧盟国家在这方面合作比较积极,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科技研发体系。可以称世界第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和美国平分秋色。除此之外如中国,日本,俄国等这些大国,由于不像欧美那样热衷于投入巨资进行基础研究,所以科研体系并不全面,只能说能够掌握某些重要技术
现在的排名特别靠前,排在第2名的位置,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学实力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所以论文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论文的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
建国以来没有一个影响世界的科技发明创造
2020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46.38万篇,比2019年增加19.8%,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21.60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24.78万篇。卓越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生物学。
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4个领域排在世界第1位,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计算机科学领域。
说到期刊,很多同学还不知道如何发表期刊论文,期刊按等级分:普通、核心、C刊。目前,收费期刊未必就比免费期刊更好发表。有一些免费期刊会比收费期刊更好发表。投稿方式主要是电子邮箱或者是在线投稿。
不仅如此,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升至世界第2位。2020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期刊有15种,共发表论文2.55万篇,其中,中国发表1833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9年上升2位。
2020年,我国的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比2019年上升两位。我国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继续增长,进入世界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增加,国际显示度进一步增强,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论文集中链接和精准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文发表的论文、作者和中文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
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485篇,涉及主题有:粒子与场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国际访问用户主要来自国际大学和科研单位,例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英国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国家实验室等。
中国接下来的目标只有一个:翻过人类科技的最高峰美国。只要我国的GDP继续保持6.5%以上的增长,我国的研发投入保持10%的增长,大约在2023-2025年左右GDP和R&D经费就能双双超过美国。科技增量随之在其后3-5年左右就能实现超越,这将是历史性的事件。只要大量经费和人力投入这两个发动机加力足够,超越的那一天就指日可待。 现在的中国正在科技大爆发,并且规模越来越大,科技成果输出在以远远快于经济成长的速度成长。中国现在每年产出科技成果居世界第二,且正在高速接近人类科技顶峰的美国。 而今天的科技大爆发,我们要感谢一个国家和一个人。 首先看为什么说今天中国科技处于大爆发阶段。大家现在都感受到,新闻媒体报道的科技成果主观感受上就比往年多,且很多是世界领先和原创,例如量子卫星、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暗物质卫星、长征七号、FAST天文望远镜、长征五号、天宫二号等等。 我们主要从数据方面来观察,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其实已经列举过部分,我们更新下2016年9月以来新发布的数据。
这些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017年共发表论文10803篇,其中中国论文699篇,占总数的6.5%,排在世界第4位。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72156篇,仍居第1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Nature、 Science、cell三大期刊共发表2362篇文章,2018年我国在三大期刊发表论文332篇,占这三种期刊当年全部论文总数(2157篇)的15.49%。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