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有哪些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有哪些

在论文投稿和发表过程中,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有以下几种:

1、抄袭:抄袭是指未经授权或引用他人成果的情况下,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结果、方法、数据等进行呈现。抄袭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学术声誉,同时也违反了学术道德。

2、数据造假:数据造假是指人为篡改或伪造实验数据、结果、图片等,以获得所需的研究结论或论文发表资格。

3、不当引用:不当引用包括对文献的误读或故意曲解,或使用来源不可靠或无法核实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潜规则:潜规则是指不公开的、隐性的规定或原则,通常存在于某些专业领域、机构或群体中,并可以影响学术的评价、发表、奖励等方面。

为避免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注重学术诚信:要坚守学术诚信,树立自己的学术道德意识,避免各种不端行为。

2、加强引用管理:严格按照引用规范和标准进行引用,确保所引用的来源真实、可靠、有据可查。

3、提高自我素质:提高自己的学术素质和水平,增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使自己更具有学术竞争力。

4、熟悉相关规定:了解并遵守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发表规定,避免违反相关规定而被退稿或影响自身的学术声誉。

5、加强交流讨论: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问题,互相监督和提醒,有效地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总之,要保持学术诚信,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过程中,要注重严格遵守引用规范和标准,提高自己的学术素质和水平,了解相关规定,加强交流讨论,从而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职称论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定职业范围内,用于评定一定职业职称的论文形式,是训练我们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发表高级职称论文字数的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重视教师礼仪塑造教师形象

【摘 要】礼仪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教师礼仪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养、风度、魅力和品位,还体现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和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教师礼仪已经成为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教师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而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对学识的影响不仅仅贯穿于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最近,电视和网络媒体有关教师形象的负面报道增多,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出现这样的情况值得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和自我检讨。探究教师负面形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师礼仪素质偏低所致。目前教师礼仪修养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在,教师礼仪是一门课程、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是全社会需要共同研究的新型课题。

【关键词】教师礼仪;道德标准;教师形象

一、教师礼仪的定位

礼仪的“礼”是规范,“仪”是程式。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誉称,表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礼仪,讲究文明礼貌的规范和程式。例如: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不按“礼”办事,社会就会瓦解,陷入混乱,人将无法生活;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习礼仪,就无法再社会中立身;《礼记·曲礼》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些都是论述礼仪的重要性。现阶段的教师礼仪应该如何定位呢?教师礼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教师礼仪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教师的礼仪规范和价值取向就有所不同,现阶段教师礼仪体现是现行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程式。今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准则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教学方式有以前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一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放弃学生书呆子是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教师角色也由过去的“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从隐形课程理论上看,教师本事就是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隐形课程。这些可以称之为师资(教师资本),也即是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到要有一技之长、对教学业精于勤还要有人格魅力、亲和力、个人魅力。教师不仅担负着国家的职业教育、同时还附有国家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所以教师职业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就比较高,因为教师的思想、语言、举止、服饰、形象和情绪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着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现在社会要求不单单教师、以扩散到全社会都应清醒认识到教师礼仪部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的教育,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一种道德境界的教育。

二、当前教师在礼仪方面问题

教师礼仪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尊重他人、讲究礼仪的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应用的人际交往技能,礼仪不仅是公众交往的“明片”、“通行证”,更是教师修养素质的外显标志。前不久网上报道“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要求:调皮和学习不好学生戴绿领巾,不带的话,老师会批评”,其中还有部分学校模仿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做法,我认为这就是对学生严重的歧视,没有做到对人最起码的尊敬就,让教育进入一个可悲可笑的一面,它将会在孩子的心灵里面留下多大的创伤。当前教师在礼仪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教师当务之急就是要重视教师礼仪,明白教师礼仪内涵,提高教师形象。现阶段教师在遵循礼仪方面就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热情

主要表现在内心冷漠、表情严肃、讲课根本不看学生、不顾学生的感受。教师对“差生”少了很多应有的微笑和热情,表明教师已经缺少一定的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缺少对这些学生的爱心。教师都知道心里学,了解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就是被欣赏,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就是尽力发觉学生他们身上之得称赞的东西,给予真诚的鼓励和赞美。

2.对学生关心不够

很多教师只为分数而忙绿,没有时间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没有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关爱、爱护,很少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不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所以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学生有了一定的隔膜。我们倡导教师要做一个多面手,成为一个千手观音,将无私的爱先给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学生。

3.对学生缺乏尊重

教师不能和学生站在同一位置进行对话和交流,往往表现为傲慢无礼,看不起学生,说话带有轻视的口吻,讽刺、挖苦、嘲笑、对学生指责等。说教多尊重少,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对后进生不闻不问。批评学生部注意场合分寸,语言粗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随意拖堂和占用学生的体育活课和晚自习时间,不像学生道歉。

4.形象举止过于随意

老师上课不注意自己形象,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衣服暴露、紧身衣服、上课吸烟、乱打手机、双手插入口袋,给学生留下和随意的恶劣形象,坐着课,有事甚至坐在学生的课桌上训斥学生。

三、教师礼仪具体内容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应当讲究的行为规范。教师讲究礼仪,首先是教师本人师德修养、文化素质、风度气质的外在表现。教师仪容端庄、言谈得体、举止文雅,会为自己在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个人形象。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通过教师身体力行,既可为教师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可为学校赢得崇高的社会声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一批又一批家长,甚至辐射全社会,使学校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教师成为精神文明的播种者。对此,我对教师在教师礼仪方面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素质:

1.教师语言

教师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在表达内容上要做到准确、无误;在语言组织方面要做到到精炼、严谨、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哲理性,现对教师语言要求概括下面两个方面: (1)教师语言的艺术:1)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语言要平实、自然、不哗众取宠;3)语言幽默、诙谐;4)善于使用情感性言语;5)语音、语调、语速适宜;6)善于使用身体语言。

(2)教师语言的忌语:1)忌一言堂;2)忌狭隘偏激;3)忌自我炫耀;4)忌挖苦漫骂;5)孤傲清高。

2.教师服饰

莎士比亚说过“衣服常常可以显示人品”,可见教师服饰对教师也十分重要;所以教师着装应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职业特点、学识水平;结合以上特点可以得出教师着装要大方得体,给人以稳重高雅的感觉。在校园里、在课堂上,师者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模仿的对象;我们教师对自己的着装就要严格要求,我们的服饰必须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3.教师举止

教师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亲切自然、稳重端庄、文雅大方;具体可以冲神态、身姿、手势、人际距离等几个方面的礼节规范,我们可以从两个重点方面进行把握:

①神态距离礼节: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这说明眼睛的语言表现力极强,我们教师尽量使自己的表情和蔼、亲切、庄重、自然。在校园生活中,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信息交流,要以目光的交流为起点,师生在交流时,应始终保持目光的接触,眼神交流的正确表达应是自始至终的注视,不是逼人紧盯,而是目光笼罩学生的面部,同时要保持微笑,可以为深入沟通与交流创造温馨和谐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辅助以真挚、热诚的面部表情语言,这样可以表明教师心境良好、充满自信、真诚友善、乐业敬业,给学生慈祥、和蔼、可亲的感觉。

②身姿手势礼节:一个注重利礼仪的教师,与人交往时会自然地以自己优雅的身姿展现良好的教养与风度,一般包括:站姿、坐姿、行姿、鞠躬和手势动作,教师们尽量做到这些动作准确、到位、舒展;给人以礼貌高雅之感,避免失敬与人。

4.教师形象

形象是物质存在的空间形式,是精神状态的一种表述,教师形象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是教师风采的展现。教师形象应具有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的原则。我们常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这就是教师内在美中思想品格的体现,表明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像于漪所说:“学识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却永远不可以原谅老师的无知”,表达了教师对学识才能这一内在美的严格要求;关心学生所关心的,忧虑学生所忧虑的,希望学生所希望的,快乐学生所快乐的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关心学生的一种道德精神体现。还有教师对自己的形体仪表、行为语言和气质风度等外在内的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内在美和外在美很好的统一,才能很好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

5.教师情绪

新教材在课程安排上十分强调情感教学,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能否和学生一道和谐而有效地实现情感的交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首先取决于教师情感的第一特征——情绪。我们教师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直接以下三点:(1)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情绪表现有:情绪平稳、语气温和、语言流畅、乐观自信、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目光亲切;(2)教师在课堂上的消极情绪表现有:激动易怒、压抑苦闷、过度紧张、内心冷漠、表情严肃。情绪管理方法:明确自我认知标准、进行自我情绪管理、采用合理的方式舒缓情绪、能主宰情绪的人可以灵活运用其为自己服务,只有快乐的心理才能改变自己的世界。

四、教师礼仪使命

教师礼仪是和谐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和热门话题,加强教师礼仪素养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党的十七大强调:全体公民要明礼诚信。提倡教师礼仪是时代的要求,职业的期待。要让全体公民提高礼仪素质。需要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教师拥有文明优雅的教师礼仪,就会构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整体旋律,弹拨出教书育人的最美乐章,这也是一名教师驾驭事业走向成熟的表现。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教师礼仪,我们以“木匠和房子的故事”,让人明白我们正在给自己修房子。我想用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勉励教师。所以我们要加强教师礼仪教育建设,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营造良好教师礼仪环境,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吕艳芝.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1.

[2]李兴国,田亚丽.教师礼仪[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3]金正昆,教师礼仪规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4]刘素梅,教师礼仪素养[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5]刘维俭,王传金.现代教师礼仪教程[M].南京师范大学,2006,12.

看了“发表高级职称论文字数”的人还看:

1.副高职称论文有字数要求吗

2.高级职称论文的字数

3.高级教师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4.副高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5.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1.注意时间,不要耽误里递交材料的时间。一般学术期刊从投稿到出刊再到邮递杂志到手,之间需要1-2个月的时间。杂志一般为定期出刊,但不定期截稿,部分投稿较多的杂志,截稿会比出刊时间提前2-4个月。2.鉴别杂志,非法的期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无效。正规期刊当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系统里可以查询到,凡查询不到的,均为非法期刊。作者选择杂志的时候,应当先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查询系统里查询后再决定,以防发表论文到非法期刊上而使论文发表无效。3.控制字符数(计空格),杂志都有版面字符要求。第一次发表论文的作者,常不了解杂志的版面要求而使文章没有通过或多花很多冤枉钱。一般杂志一个版面字符数在2200-2800字符间,如果作者文章字符太多很容易遇到高昂的版面费。比如某杂志一个版面要求2500字符,而作者文章3000字符,多了500字符,但版面费用却要多加了一倍,需要付1.5或2个版面的费用,实在有点冤。而又有作者把文章写成10000多字或,不足2000字,这样的文章都不符合发表要求,常会被杂志社审核不通过。所以,发表论文,投稿前了解杂志的字符数要求是必要的。4.论文写作应规范。论文要有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没有可无)等。论文内容要有论点,一些解题类,课堂备案类的文章是最不容易通过审核的。尤其文章含有过多专业公式或符号的,杂志往往考虑排版的问题而给予否定。5.注明联系方式,让编辑能随时与你沟通。一般情况下,作者投稿需要说明自己的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这涉及到了杂志邮递,文章沟通等问题。这类联系方式内容是不会被刊登出来的,但必须要添加,一般都添加在文章的最后。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是哪些

据学术堂了解,发表论文需要注意下面几点:1、发表时限一般单位每年都会对职称论文发表的时间进行要求,会规定在每年的几月进行材料的提交,那么这里需要你尽早的将论文准备好,如果发表普刊最好是至少提早3个月左右进行投稿,因为很多学术期刊的实际出刊时间和文章发表的刊期时间不是同一个时间,为了避免出现发表了论文但是出刊时间还没有到无法进行材料提交这种情况,需要提早几个月就将文章投稿这件事落实.2、从期刊上区分,看看是属于核心期刊还是非核心期刊.从刊物级别上看,有国家级的期刊和省级的期刊,这里说的国家级,指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举办的刊物或报纸;省级,指省级机关、团体、组织、学术机构等举办的刊物或报纸.核心期刊在刊物上一般都会注明,但有一些刊物不属于核心期刊,也在自己杂志封面注明核心期刊字样,这样的核心期刊也不属于核心期刊.如果实在无法确认是不是核心期刊,可以上中国知网查找或者搜索最新一版的核心目录进行确认.3、投递论文之前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评估,看看是否符合选定期刊栏目的要求,其期刊发表的内容与自己的论文是否符合,最终选定了期刊之后再投递,等候审核结果.4、现在很多假刊、套刊横行,很多人真假难辨.花了钱没评上职称,且错过评审时间.在此,给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在期刊选择的时候,做些参考.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的,

也就是说是从事哪个方向的,有什么要求,

然后具体根据要求来写,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根据需要来进行发表

五不准错误分别是: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1:论文质量要高所有期刊都对论文质量有要求,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和统计源核心期刊对论文的质量都要求非常高,经过深入的研究的论文才有可能被录用,有明确的观点、合理的研究思路以及合乎逻辑的研究成果或者结论。社科类的文章,要求精炼的文献综述、作者独到的观点或创新点;而对于理科论文,必须作者亲自做过实验而得到的实际数据,如医学核心期刊,如果不是真实的临床数据,而是模拟出来的,杂志社编辑一看是编造的数据,就不会再往下审了。论文,顾名思义,就是经过论证、研究的文章,所以,对论文所表达的观点进行严密、深入的论证是一篇是论文的关键所在。普通期刊对论文的质量要求相对低一些,但也绝不能因此而东拼西凑甚至抄袭,行文要简洁流畅,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论文要素全、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以及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详细的收刊地址。论文质量到底如何,作者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所写论文是否有新颖的观点、创新的内容能对读者有启发、参考借鉴和实用价值,泛泛而谈的论文、内容空洞的论文是所有杂志社都不喜欢的,自然也就不会录用。2.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2:论文的选题方向与所向发表论文的刊物风格是否相吻合?每一本刊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有行业性刊物、有专业性很强的刊物、有综合类刊物、有大众和学术兼顾的刊物、有社科类期刊、工科类、纯理工、医学类期刊等等,不一而足。 行业性很强的杂志很难录用行业以外的论文,专业性强的刊物几乎不发表本专业以外的文章,综合类类的刊物则对论文选题方向要求稍低,因各杂志社而异。另外,各杂志适合每年、每半年甚至每月有不同的选题方向,比如上半年偏向某个热点,下半年偏向另一个专业方向。3. 论文发表注意事项3:论文发表时间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应该在预计拿到的刊物时间提前3个月到1年左右投稿比较,这里分核心和普通期刊,核心期刊一年左右,因为核心期刊审稿慢、发表时间长,1到3个月的审稿时间,再半年左右的按顺序排期,等论文发表后,作者拿到刊物时已经差不多一年了,这里说的时间都是一个大概数,不是所有刊物都是这个时长,有的刊物可以加急,有的刊物则更慢。普通期刊发表周期要快,一般从收稿到出刊3个月左右就够了,好一点的刊物稍长,差一点的刊物出刊时间相对较快。此外,发表论文的刊物周期、论文通过后杂志社是否让加急、论文是否需要修改、论文投给一个杂志社之后就立即被录用了,而不是被拒绝之后改投别的杂志等等都有关系,投给季刊、双月刊的审稿时间和投稿月刊、半月刊和旬刊的审稿时间也是不一样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各省市的职称评审单位对论文发表时间也有规定,个别地方规定职称评审的当年需要在本年度之前发表论文才予以承认,2020年参加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在2019年年度把论文发表出来,当年发表论文的,必须等到下一年才可以有资格参加职称评审。(以上内容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

就是国家规定的一大串不能出现在网络上的词语,譬如打倒什么什么的

一、东西方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应用及对比作为东方语言文化代表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在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浸润下,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群体为中心的民族,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而英美等其他西方民族则以人为本,逐渐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社会。在中国,很多人都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打招呼时都会问:“你吃了饭没有? ‘你到哪里去?”在当代社会的交谈中,人们都迫切地想知道对方的一切,包括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由此来表现对人的关心;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这些问题恰恰是禁忌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私事,与谈话人无关,而且还会认为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比如,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但是,由于人们对疾病以及死亡的恐惧,疾病及死亡也就成了委婉语与禁忌语使用的场合。生育,由于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牵涉到了性爱这一话题,因此怀孕也就成了禁忌的话题,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与表达方式。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也习惯用委婉语来代替怀孕这样的词语。例如:在文学作品及生活中,人们很少用像“pregnancy”这样的词语,而是用了诸如:awkward(行动不便)、eating for two(吃两个人的饭)、have one on the way(~人要来)等词语来表达。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的一生中有几件喜事:洞房花烛夜、喜得贵子及金榜题名时。所以把生育看作是一件喜事。于是关于生育的委婉语也就有:“有喜了、有了”之类的说法。以至于有些人骂不生育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就成了不能生育的委婉语了。老龄的问题,在中西方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人们是不愿意被人说老的,因为西方“老”就意味着“无用”或者是“死亡”,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因此谁也不愿意说自己老,也不愿意谈老。因此,询问别人的年龄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是不礼貌的,人家会告诉你“It is a secret”。也就有很多关于老人的委婉语。如:senior people,third age,seasoned man,adult等。然而在中国,情况是恰恰相反的,由于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大多数都能尊敬老人,老人也享有特权,老人不怕老。而且中国的老人多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来帮助年轻人,因此,“老”在中国就成了智慧的代名词。如:老师、老板、老师傅、老张、老总等等。这些词对老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年龄内涵,只是借“老”来表明说话人的敬意。关于死亡.中国也有很多说法,但总的说来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认为死亡是“喜事”,在中国,人们认为年龄大的人的死亡是“寿终正寝”,是一件喜事,因此西方人怎么也闹不明白的“红自喜事”也就有了,根据。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有:“仙游、仙去、登仙、羽化、驾鹤归西、仙驭西驰、圆寂”等与神仙有关的词语来代替死亡这一悲痛事件。还有一类死亡是“悲伤的事情”,这一类的词语多用于年龄较小或者是青年的死亡。像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就有“夭折、短命”等。在西方,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来自于宗教、航海、戏剧、赌博等方面,如:pass away(逝世),to cross over(进入来世),to go to one’s longhome(入墓),last round up(送终)等。关于性爱的词语,不管在东西方都是禁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性爱是有罪的,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人类,因此人们在公众场合是不会轻言性的。与性有关的语言也就成了禁忌语,从而引发了很多关于性的委婉语。如:make love,art of pleasure,to approach,do it,act of love等等。和西方相比,中国人就要含蓄得多,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使人堕落和身心败坏的东西,性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再加上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和礼教的束缚,人们更是“谈性色变”,也就出现了关于性的一些委婉语:闺房之事、房事、男女之事、云雨之事、那种事等来代替。即使只是与性有关的事物,人们也仍然用委婉语来表示,如女性的第二性征也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人们谈到乳房、乳罩时,就有人用“胸罩、眼镜、胸衣、内衣”来代替;说到月经,人们会用“例假、月事、来事儿、不舒服、倒霉、大姨妈来了”等来代替。 二、委婉语与禁忌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委婉语与禁忌语是东西方文化共同的一种现象,然而他们的使用却出现了一些差异,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宗教差异从委婉语与禁忌语的用法上的差异,我们不难看出,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有很多委婉语与禁忌语都来源于基督教的《圣经》,以性爱和死亡为例。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类是“罪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繁衍的后代,部分基督教徒,特别是清教徒,是不准言性的。因此,关于性的词语也就成了禁忌语,也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性爱方面的委婉语,如:前面所说的make love等等。对关于死亡的词语而言,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的生命是上帝赋予的,所以只有人死后,灵魂才能得到拯救,于是就有了“go to meet one’s maker,be with the god”等等。而中国教派众多,有佛教、道教等。佛教自唐朝时传人中国,佛教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因此,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就有了“成佛、圆寂、坐化”等等。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主要发源于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大多数的宗教敦义认为人生充满了不幸或者罪孽,认为死后灵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却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追求的是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所以汉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就有了“仙逝、得道、成仙、羽化、归道山”等等。(二)等级观念差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制的浸润,因此中华民族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十分重视礼仪;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深深地反映了等级观念。以名字的称呼为例,在汉文化中,君主、长辈的名讳是一个禁忌,作为臣子或者是晚辈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必须代之以亲戚关系或者是诸如陛下、万岁爷的称呼。在给新生儿命名的时候,是必须要避开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讳的,就连看到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字,也只能念成其他的词语,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名叫贾敏,每当林黛玉读到“敏”字时,就念作“秘”,或者是写到“敏”字时,都会添减两笔,这就是缘于父母的名讳在中国是禁忌语。再有,关于死亡,君主的死亡,称为“驾崩”,而“驾崩”这一词语是万万不能用于其他成员的,只能用于君主的死亡。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崇尚自由、平等。关于名字方面的禁忌语委婉语也就没有那么森严。以一个家族的命名为例,在英语中,一个新生儿的名字中可能包含了几代人的姓名。中华民族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妇女地位低下。以君主的称呼为例,在古代中国,由于君主的名讳是禁忌语,君主或者皇帝就被称为“万岁、万岁爷”,而皇后或者妃子以及所有的公主,即使是君主的母亲,都只能被称为“千岁”。而在西方,这些方面的差异可能就要小一些。(三)对于礼仪的不同体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更是注重谦让,认为谦让是对他人的尊敬,如:古人在称呼自己时通常会称自己为“鄙人”,而尊称别人为“阁下、师傅”等。通常在问别人的姓名的时候会说:“您贵姓?”还会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等等,在谈到自己的儿子时会说“犬子”,而别人的儿子则是“令公子”等等。在称呼别人的妻子时会说“尊夫人”等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人崇尚实事求是、大方自信。通常不会特意地贬低自己,抬高他人。有一则笑话反映了中西方在对于谦让的不同理解。会中文的外国人:你的女儿真漂亮。中国人回答:哪里,哪里。外国人回答道:鼻子、眼睛和嘴。这则笑话实际反映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民族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差异,谦让礼貌的运用也不尽相同。三、结语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等级观念的对比,造成了委婉语和禁忌语在使用上的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要遵守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以及社会习俗,才会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以免引起交际失误。

中考前十大禁语:

忌语一:你一定要考上省重点中学!

忌语二:你一定要考进校排名多少名!

忌语三:学这么多年,关键就在这一次考试,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忌语四:什么事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复习,好好考就行了。

忌语五:好好学,中考来个超常发挥!

忌语六:你看 XX 家的孩子考上省重点了,你一定要像他一样!

忌语七:你们班其他同学最后一次模拟考了多少分?

忌语八:咱家人可都等着你考省重点呢!

忌语九:我跟你们老师谈谈,看看你到底能考省重点还是市重点?

忌语十:好好考,等考上省重点,你想咋玩就咋玩!

就是与政治有关的敏感词汇,还有领导人的名讳等。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是

据学术堂分享只要掌握了以下五个技巧,再也不用担心被退稿了一、选题要慎重学术期刊的选题决定了一段时间内刊物发稿的方向和思路。研究者应密切关注研究专业领域内的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具体途径包括:第一,许多学术期刊会公布年度重度选题;第二,许多知名网站、学者、研究团队会对年度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三,密切关注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的立项情况;第四,积极参加领域内的学术会议。二、论述要严谨选题确定下来后,作者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最终形成学术论文。论文在写作过程中,论述一定要严谨。论述严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结构合乎要求,论证合乎逻辑。必须按照论文的写作要求去写,要有引言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引言部分注意做到开门见山、起笔切题、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能铺垫太远。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2)注意运用书面语言。学术论文要求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论述,应做到文字精炼,语言准确,尽量避免口语化。仔细推敲自己的论文,多读多改多挑错,直至写出满意的文章。三、格式要规范论文的质量固然重要,但格式的规范性同样不能忽视。一定要按照规范去写论文,使其具有良好的可读性。作者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了解所投期刊对论文格式的具体要求。目前各个期刊对论文格式的要求大体相同,但在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的标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2)注意所投期刊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一般期刊要求在5000字左右。字数太少论述不清楚,字数太多期刊篇幅有限,难以刊用。四、选刊要准确投向何种刊物,是作者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都有一定的定位。因此要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详细了解备选刊物的发文主题。建议进入CNKI把备选刊物过去一年的发文目录找出来,根据目录归类了解刊物发文的主题,对比投稿文章是否与刊物以往发文主题相符合。(2)根据论文水平的高低决定是投向核心期刊还是非核心期刊。作者首先要分清哪些是核心期刊,哪些不是核心期刊。不要盲目相信某些期刊在封面标注的“中文核心期刊”字样。最好的办法是查询最新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3)当作者选定投稿期刊后,投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投期刊的《投稿须知》或《征稿启示》,了解期刊的主要栏目以及各个栏目对稿件的详细要求,阅读期刊已刊登的文章,了解期刊对格式的要求。五、沟通要及时当确定了投稿期刊后,一般应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快速投递出去。在发送电子邮件时,要注意以下五点:(1)切忌一稿两投。一稿两投是指同一篇稿件投到某一期刊的同时又投到另外一个期刊的行为。一稿两投是一种故意的不良行为。有的作者为了提高论文刊发率,在向期刊社发送论文邮件时,采用了群发的形式,在发送地址上同时抄送了多家期刊社邮箱。很多期刊社的编辑对这样的邮件十分反感,往往直接就把邮件删除了。(2)在电子邮件发件人一项中应标明作者真实姓名。因为杂志社或编辑部每天要接收大量的论文投稿,如果作者在“发件人”一栏中用笔名、网名、英文名或汉语拼音名等,会给编辑查找作者带来很大不便,甚至可能因此错失了发稿良机;(3)在“主题”一栏中要用汉字标明“论文投稿”,以免编辑把投稿错当垃圾邮件删除;(4)论文应作为附件发送。由于邮箱容量有限,论文一般应作为附件发送。在邮件正文中要写明自己的投稿意向、联系方式,最好简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用语要谦逊、态度要诚恳,联系方式要准确,论文概要写清重点、要点即可,切忌文字过多,切忌只发论文附件,不写正文,或者正文语气过于生硬,咄咄逼人;(5)论文投出后作者要经常关注自己的邮箱,查看是否有编辑部的回复。一般编辑部规定3个月没有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投稿。因此作者在3个月内可再发邮件询问情况,必要时可打电话直接与编辑部沟通。作者特别要注意与编辑部沟通的态度与技巧,不要因为一次投稿失利,就灰心丧气或对编辑部工作人员产生怨恨情绪,言语不恭,要用谦逊的品格、儒雅的风度给编辑留下良好的印象,为再次投稿积累人气。六、以平常心对待退稿退稿是正常的,投稿不可能百发百中,没有必要怨天尤人,相反,要冷静查找原因。如果退稿信说该文“不适宜本刊选用范围”,则应考虑改投他刊;如果因论文过长或需修改而退稿,则可以根据编辑部的意见将论文压缩和修改;改好后,可继续向这个期刊投稿,也可以改投其他期刊。

核心期刊分为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和中文生物核心期刊,其中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一般简称为“科技核心”或“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期刊又被称为“北大核心”或“北图”。核心期刊稿件质量要求高,审稿慢,发表周期长。如果你想要发表核心建议你找人代发,可以加急。

写好学术论文的方法从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到作为研究人员,几乎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在读书期间,导师一般是交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获得专业知识的方法,而不会叫给学生写好论文的方法,从事研究之后,大多数人又忙于写论文,给予发表论文,而不会去考虑撰写论文的方法。因此,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为拿学位、为职称、为获奖而撰写论文,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论文有学术创新。结果,都很难发表出来,而为了发表出来就走关系,找熟人。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学术就永远拜拜了,什么学术研究、学术创新,都不过是人生目的的手段而已,根本就不是目的。因此,有学术责任感的学者越来越少,甚至根本没有,而为学术之外的目的来捞取学术功名的确比比皆是。也难怪有中国学术大多数是垃圾之说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必须要掌握好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本人从事研究二十余年,从事学术刊物的主编已有近十年的经历。从事学术研究使我有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学术问题,而作为主编则使我有机会抛弃学术研究的浮躁而冷静地从刊物的角度来思考学术创新的可能性。因而,我可以有机会把两种不同的眼光和视角交织在一起来谈谈如何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一、选题选题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有一种说法,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成功与不成功之说,只要愿意去做,最后必然成功。此话谬矣。没有好的选题,即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乃至数十万、数百万言,结果都是无用的废话。这就不能视为成功的研究。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那么,什么是成功的选题呢?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是什么呢?一是指研究的目标取向。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研究的目标取向所反映的是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究。因此,从选题来看就可以知道该问题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如果选题没有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意味着该研究不值得研究,或者说前人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没有深入的可能了。这种选题就不应该去选。二是指研究的具体范围。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不是大而全的。也就是选题不能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只是如蜻蜓点水。另一方面是题目太小,研究就会过于沉迷于琐碎的细节,从而使研究失去了价值和品位。特别是有的细节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真正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研究者的视野太小,没法从细节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做历史史料研究的往往都有这样的毛病。三是要对一个学术问题产生质疑,或者说要有争鸣性。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真理更是无止境的。很多学术观点在当时是对的,或者说是真理,但时间和条件都变化了,因而其真理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选题一定要敢于质疑,但质疑必须要有理有据,而不是随便怀疑。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的怀疑,这样的选题一定是有价值的。总之,选题是很讲究技巧的。选题实际上是积累后的第一次思想井喷,没有积累就无法进行选题。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事半功倍,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前提。在选题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题目的表达,即怎样把这个内容表达出来。这里也有几个讲究:一是题目不宜太长,太长表明作者缺乏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题目要求精炼、简洁,要力求达到多一个字太长、少一个字太短的水平。二是核心概念不宜多,最多两个,最好一个。这就必须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核心概念超过两个,论文到底研究什么就非常难把握了,而且概念太多通篇很可能就是在解释概念,实质性的内容就被冲淡了。三是表达要精准,题目如果引起歧义,或者模糊不清,那么论文在写作是很可能出现跑题现象。二、文献梳理和文献的使用文献是写好论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础。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没有文献,就相当于造房子没有砖块一样;同时,没有文献也像在空中造房子一样没有基础。文献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载体。尊重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文献,也体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因此,文献在撰写论文中至关重要。在撰写论文之前,一是要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二是要善于使用文献。(一)关于文献梳理1、梳理文献的目的是什么?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问题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二是基于既有的研究而发现问题。梳理文献的目的在于:其一,梳理所选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发展脉络,不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就不能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然而才能预判这个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是什么。不仅要梳理这一问题国内研究是的现状,而且还有梳理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从而全面把握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如果打开电脑就直奔主题,对某一具体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下去,也不去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可能是低水平重复的东西。这样的论文时没有任何价值的,即便发出来,也仅仅是作为工作量或评职称的成果而已,并不代表它对学术有什么贡献。在学术论文中,开头就直奔主题的论文,一般都不是好的论文。人贵在直,文贵在曲。论文的贵也在曲。而这种曲是通过对前人既有研究的追述和分析表现出来的。其二,梳理文献是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任何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这就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研究中,这个巨人不是具体的一个人,而是所有对该学术问题作出了贡献的前人。学术的传承就是要尊重历史,不尊重前人的学术贡献,就难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也难以对学术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不尊重历史,我们同样会陷入盲目自大的学风,以为别人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水平,从而最终也会陷入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故事,浪费学术资源。其三,梳理文献最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学术问题大多不是一代学人就能解决的,一代学人只能解决那一代学人的认知水平之下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也存在着研究的疏忽和漏洞,也会因主观能力的不足而存在着研究的缺陷。因此,后辈学人就是要反复不断地阅读、比较和分析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从中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这样,自己的选题就有可能或者延续前人的研究使之深化,或者发现前人研究的漏洞和不足以进行弥补,或者在原有的问题领域发现新的研究处女地。这才真正体现了所做选题的研究价值。2、如何梳理文献?不少作者喜欢在引言中一口气把所有相关的文献都罗列出来,认为这就叫文献梳理。但是,把所有相关文献罗列出来肯定会占据了论文的篇幅,会导致宣兵夺主的论文结构。文献罗列太多,正文就要腾出篇幅来,结果正文想写下去但发现篇幅越拉越长而不敢深入下去了。这种文献梳理方法是最不可取的。正确的文献梳理方法是:其一,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这些论文论著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罗列出来。其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也就是权威学者,或者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著。这些论文论著同样也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态势。其三,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也会是结合你要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来梳理文献,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也有利于作者把握文献。其四,不一定千篇一律地要在引言中进行文献梳理,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对学术史特别是前人的学术观点十分清楚,对论文的写作已经有娴熟的技术。这就不是一般的新手能够把握的了。(二)如何使用文献?在文献的使用上,相当多的作者以为文章有注就是使用了文献。但是,论文究竟使用了什么文献?还有就是所用文献是否与所引用观点具有一致性。在使用文献上有以下几种错误倾向:1、为文献而文献,也即是在文献上凑数。用一大堆文献来吓唬读者,显示作者是看阅读了大量文献的,但仔细看后,会发现文献与论文的观点关联度不高。实际上就是假文献。一般的审读者可能不会认真看文献,但作为编者,特别是主编第一眼就是要把我好文献关,决不能让作者在文献上鱼目混珠。2、文献与所引用的观点属于张冠李戴,引用的观点本来是张三的,但作者因有惰性不愿意去查对,只是在二手文献中看到了李四用了该观点,于是就以为这个观点就是李四的。这种情况非常严重。3、绝大多数是自引文献,完全回避其他学者的研究。这种情形体现作者的是自傲,以为这个问题没有人超过自己,因此不愿意引用他人的观点。甚至为了突出自己,把自己在非常不起眼的刊物、报纸上发表的小文章都自引出来。这种情形表明作者有沽名钓誉之心。因此,使用文献是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上的,必须老老实实。使用文献体现了一个学者治学是否严谨,研究是否下功夫。因此,使用文献时:1、切忌文献堆砌,使用文献的价值在于体现论文的研究深度和严谨性,而不是通过堆砌文献了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么广博。如果是这样,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2、切勿张冠李戴,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如果是经典著作的文献,就更加需要去阅读和查对。比方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合在一起的,但有的作者没有去读他们的著作,而是从别人的引用中直接就引过来。同时由于没有弄清楚究竟是马克思的观点还是恩格斯的观点,可能会弄错了。这样就成为学术笑话了。切记要查阅文献,不可“人云亦云”。尤其是外国文献有的作者不愿意阅读,而别人引用之后,自己在没有阅读的情形下而引用了,甚至还想用外文形式来冒充。这在学术界是有公案的。张冠李戴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引用观点时是一个学者,但注释文献时却是另一名学者。这表明,作者根本没有读过背阴观点的学者,而是从注释文献归属作者的论文中看到了这句话,同时又不愿意花时间去查对,所以也是一种张冠李戴的情形。3、切勿用网络文献、报纸文献。学术的浮躁与否,学术的严谨与否,从文献的使用上一看就清清楚楚。如果通篇文章的文献都是网络文献或者是报纸文献,这样的论文无论如何都是不深入的。有的作者会说,网络文献、报纸文献表明论文时最新的观点。但是,网络文献和报纸文献并非是学术观点,也并非是经过严格论争的学术观点。或者说,这样的观点没有学术底蕴。因而,这些文献不能支撑一篇学术论文。当然,网络文献、报纸文献是否就不能用了呢?那也未必。有的数据必须通过网络来发布,如一些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等都是从网络上发布的。简而言之,权威机构的网站、权威学术机构的学术网站、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网站等,这些网络文献完全可以用。4、切勿想当然地使用文献,包括弄错出版时间、引用内容错误、页码错误、作者和译者错误等。这些会导致论文出现严重的硬伤。三、论证的逻辑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然而,当前众多的论文缺乏这种思维,大多数用发散性思维来写论文的,因而论文就缺乏深度。论争的逻辑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好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世界是平的,这只是一种臆想,论文的论证逻辑是立体感的,这是一个刚性的现实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博洋葱,一层一层拨到中心,最后才知道洋葱中心究竟是什么。而平面性的论证逻辑缺乏新奇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样的论证不会给人遐想,也不会带来新奇。好的论文,同样要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2、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论证真缜密性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专业基础扎实的,其逻辑思维能力肯定要强。相反,没有扎实的专业根基,那么其论证肯定是碎片化的。因为,他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专业知识,只能导致碎片化的论证逻辑。有不少学者,虽然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了,但专业基础并不扎实,所以在撰写论文时,基本上就是用1、2、3、4……进行罗列,而缺乏缜密的逻辑推理和逻辑证明。这种状况可能还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的问题。因为,中国又一代学人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读书不多,且能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缺乏专业素养,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的确跻身于知名学者之列,但这种缺陷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弥补。所以,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碎片化的知识结构中提出一些碎片化的观点,而不可能成为治学严谨、有深厚学术底蕴的学者、思想者。3、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学术研究无疑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或史料经过逻辑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正是这样,学术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当今的学术研究越来越缺乏这样的精神,做历史研究的不愿泡图书馆、档案馆,做现实研究的不愿做田野调查,用的是二手材料和二手数据,并且先预设一个价值立场,用这些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预设的立场或观点。殊不知,同样的材料和数据可以证实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这样,学术研究因没有按照学术规范而导致学术失去了科学性和真理性。反过来,预设一个观点,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相应的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这同样也会导致难以找到学术的真理。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对学术的伤害,即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学术研究,学术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其尊严,也无所谓学术权威可言。正确的方法是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而形成新的观点,然后再回到材料通过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的科学性。预设观点然后来找材料这是宣传的基本方法。当前学术的科学性越来越被宣传性所取代,原因在于:一是当今行政干预学术的现象非常严重,学术质量(评奖)、学术水平(各种学术称号)、学术考核等都是行政领导来评价的,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行政级别与学术水平成正比。在行政干预之下,学术就越来越多地为行政服务,从而使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为政治宣传服务。二是一些学者为了尽快地提升自己的行政级别而不断做政治宣传的“学问”,学理性的研究被束之高阁,应景性的宣传文章则一挥而就,但往往是正确的空话、无用的废话。三是宣传性的“研究”比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容易出成果,而且也轻松。看积分报纸,浏览几个主流网站的文章,就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篇文章。而且,只要政治正确,这类文章不愁没有地方发表。学术界的浮躁也就可想而知。4、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学术论文肯定是学术性很强的,它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口语强调是能让读者听得懂,所以具有随意性。而学术论文并不是要大众听得懂,而是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听得懂。如果都能听得懂,那就不是学术论文了,那就是日常的讲话了。有一种观点在嘲笑,学者的论文时在自娱自乐,别人都看不懂,这种论文对社会根本就没有用。我觉得这种观点实在是肤浅可笑。学术论文都听得懂、看得懂,那就不叫专业学术论文了,学术论文肯定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而且学术论文传承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发展最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影响是战略性的,而不是当前的普罗大众能不能看得懂和听得明。当然,学术的思想肯定要进行大众传播,这时候就需要用通俗的口语化方式来跟大众交流。5、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学术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因而需要研究者必须在论文写作中要有严谨的态度。当前学术的浮躁特别是科研管理部门要求快出成果,从而助长了学术上的各种不端行为。例如,一是随意使用数据。学术论文在使用数据时一定要是权威性的数据,也就是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然而,由于当前数据发布的机构比较多,一些作者在选取数据时太随意,不去研究一下机构本身的权威性,结果所用的数据被学界所质疑。有的甚至因找不到数据的来源而随意改动数据,导致数据时去了真实性。包括所用材料和文献也是一样,近年来,外国著作引进翻译太多,翻译也太随意,甚至译著中曲解了原著的意思的都有,但作者在使用这些翻译著作时没有认真挑选,手中有什么就是用什么,结果把错误的文献内容引入自己的论文中,导致论文出现一些硬伤。此外,研究的严谨性还可以从使用文献中体现出来。有的丛书文献出版时间是不一样的,而引者可能会想当然地就整套丛书都是同一出版时间,这也是论文的严重硬伤。如《邓小平文选》(1-3卷)其出版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关于调查的可靠性在于,调查的手段是否可行,抽样的方法,以及统计的方法等。6、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不是学术散文天马行空学术论文肯定有一个核心观点,因而在论证过程中就必须是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展开,所有的材料的目标都是指向这个核心观点的,而不是从核心观点延伸出去。一旦延伸出去就有可能偏离主题。然而,现在不少作者完全是为了凑字数,为了这个目的,论文的关键词非常多,几乎是每一小节讲述一个关键词,整篇论文很有可能是一个拼盘,而不是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核心观点统领之下的论文。结果,篇幅很长,但不知所云,完全是如脱缰的野马,怎么也拉不回来。这样的文章之可以说是学术散文,而不是学术论文。四、论文的修改与查证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研究的一种态度。如今大多数人不愿意修改,也不愿意查证文献和材料。这显然缺乏对学术研究的认真和严谨性。作者自己修改文章的要求:其一、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在进行斟酌。主要是看是否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如虎头蛇尾;或者是结构上的不相称性(把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讨论)。其二,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梳理,看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性。其三,对文句进行斟酌,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其四,对文献进行查证,是否存在着文献的错误其五,对数据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数据的错误其六,对注释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差错如何对待编辑部的修改意见其一,在正常情况下,编辑部提修改意见就意味着此文有可能经过修改后达到发表的水平。而没有任何新意的情形下和没有人脉的情况下,编辑部不会对没有任何新意的文章提修改意见。其二,编辑部看问题一般视野要宽一些,看问题的视角要大一些,提出修改意见,作者尽可能满足编辑部的要求其三,如果编辑部的修改意见确实不妥,作者可以回信阐述自己的观点,编辑部认为说的有道理的话,一般也会尊重作者。其四,不要以为编辑部可以刁难,多次的来往只能回使论文跟家完善,而不是在修改多次后否定作者的文章。即便有的修改时多余的,编辑部也会反复推敲的。五、论文的结尾论文的结尾既是整篇论文的点睛之处,也是揭示学术在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因而,结尾一定要有气势,气势磅礴的结尾,往往能够凸显论文的整体品质。从当前的学术论文来看,结尾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其一,论文根本就没有结尾,当论证完毕后,论文就嘎然而止。这是典型的虎头蛇尾。其二,没有对前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而是离开前面的研究谈体会,因而没有体现结束语的作用。其三,对前面的研究泛泛而谈,没有集中到观点上来,从而显得太平淡。其四,太简单,有结尾与没有结尾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结尾就没有意义。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是好的结尾呢?我认为至少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能够从宏观上对论文进行观点性的总结。前面主要是论证,证实或者证伪,但尚未突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结尾来提炼作者的观点,使读者更清楚作者的观点。二是要有大气磅礴之势,有行云流水之气。前面的论证是一个小心求证的过程,不能展示作者的文笔,但在结尾部分,可以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可以充分展示作者的文采来归纳和抽象论文的要义。三是结尾除了归纳观点外,也可以对该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六、遵守学术规范,信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是学术的生命线。学者必须要按照学术规范从事学术研究,而不可随心所欲题“想法”。如果仅仅是提“想法”,没有被证明的“想法”,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一个假设性的观点决不能代表一种学术水平。只有用理论方法进行了符合逻辑的证明之后,如果这个“想法”具有创新性同时又符合学术逻辑,那么这个“想法”才转变为学术观点,这个观点就代表了学者的学术水平。当前,社会的浮躁也同样渗透到学术领域,使学者不再沉寂与象牙塔,而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大跃进而成就自己的虚名,从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学术荣誉和学术奖项,最终捞取相应的学术地位。结果,有的就不折手段,通过各种学术不断行为和学术腐败进行学术制假造假。当前,学术不断、学术制假造假行为在论文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抄袭剽窃或抄袭观点,或抄袭材料,或抄袭段落,或抄袭文献,或将别人的文章略作改动整体性剽窃,或仅仅是把题目改动署上自己的名字。2、强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这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形:一是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导师规定学生发表文章必须把导师的名字署上,甚至要求署名第一作者,但导师并没有审阅文章,一旦文章被人举报,导师就千方百计回避;或者公然宣称自己不知道,是学生自作主张署上的。二是上下级同事关系,尤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或者是下级刻意为领导捉刀代笔;或者是上级借用行政权力强行要求3、篡改文献和数据、故意断章取义这主要是不愿意去核对数据和文献,而自己的论文可能又特别需要这样一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只好对边缘有数据进行为我所用地篡改,或对文献的观点进行刻意地曲解,或断章取义地引用,以迎合自己研究的需要。4、注释有误或做“伪注”,如前面所说的张冠李戴5、低水平重复不愿意去阅读文献,因而不知道学术发展动态,导致自己的研究在重复着前人的研究,甚至重复着同辈学人的研究。6、转引二手文献并且未核对导文献导致以讹传讹7、只引证自己的论文,自我吹嘘8、阅读中文文献却引用外文表达文献,结果弄巧成拙9、源于外文书刊却译成中文,结果牛头不对马嘴10、转引外文注释却不注明原出处,让人难以查找原文献,难以辨认其真伪11、一稿多投,有的甚至是略作一点“乔装”后就投给不同的多家刊物

1.正式撰写内容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选择核心期刊时也要和自己发表论文专业相对应。2.刊物选择要注意学会辨别,学会查询真伪3.发表核心期刊前要进行查重,这是保证文章质量和查重率都符合报社要求,注意选择合适的查重软件查重,例如选择万方检测这类查重软件。同时选择时,要看看期刊是不是被查重系统收录,大部分情况各类期刊都被万方、知网等系统收录的,这种情...4.核心论文发表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定的创新型,要让审核人员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文章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可出现负面信息,使用专业的术语,让文章具有一定的可读性,避免影响后期文章的审核通过。5.还要了解刊物对内容的要求,比如格式、数字,不同的刊物对格式、数字具有不同的要求。6.在发表论文的过程当中,如果有时间或者是不着急的话,还是建议大家自己去进行投稿,这样的话,能更加节省费用!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是啥

核心期刊分为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和中文生物核心期刊,其中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一般简称为“科技核心”或“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期刊又被称为“北大核心”或“北图”。核心期刊稿件质量要求高,审稿慢,发表周期长。如果你想要发表核心建议你找人代发,可以加急。

一、 正确选择期刊 国外英文期刊种类繁多,即使在同一分支学科或同一专业也有许多期刊,并且各个期刊的办刊宗旨、专业范围、主题分配、栏目设置及各种类型文章发表的比例均不相同。因此,选择一本恰当的期刊并非一件易事,常常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然而这是论文写作前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是论文得以发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1.选择期刊应考虑的因素1,作者首先应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是否在刊物的征稿范围内及论文撰写格式是否与刊物的要求一致,如果答案是“否”,则应立即停止对该刊物的进一步“研究”,而应去寻找其它可能的刊物。拟投论文可能极为优秀,但如果不适合于该刊物,则不可能在该刊物被发表。 2,期刊的声望(prestige)期刊的学术水平高,其声望就高;反之,声望则低。各国生物医学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发表在有声望的高质量的生物医学期刊上。因为声望高的期刊有利于信息的国际间传播和交流,并对学术成果的认可具有权威性。 3. 选择期刊的方法如果拟投论文的主题在一个很窄的分支学科内,那么作者的选择范围只能限制在几种刊物中;相反,如果论文的信息交叉了几个研究领域,则作者可以有许多种选择。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先列出一个简单的拟选期刊表,然后逐一对拟选期刊进行比较筛选,作出最后抉择。对期刊进行筛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认真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 (1)读刊头(masthead statement,通常放在期刊前面的文题页上),以了解刊名、简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2)浏览目录(table of contents),以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有多大。 (3)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 (4)看拟投栏目文章的范例,了解撰写要求及格式。 (5)某些期刊刊登文章的投稿和接收日期(submitted and accepted dates),作者可据此计算出论文出版时滞(发表周期)。 (6)注意广告数量,以间接判断期刊质量。因为刊登广告的公司都愿意将金钱投到质量高、影响大的期刊上。 (7)通过11或12月份出版的杂志最后几页上的“所有权、管理和发行声明”(statementof ownership,management,and circulation)查找期刊发行量。 (8)核查有无北美和欧洲以外国家作者撰写的文章。 (9)有些期刊还刊登报道计划,作者可依此拟订自己的投稿计划。 三、投稿注意事项 当决定了论文的主题,确定了论文的读者群,并选定了论文拟投期刊后,论文的文献检索工作便完成了。下一步就是确定论文作者、查看期刊的“投稿须知”,并将研究结果的原始资料收集在一起开始撰写论文。论文撰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并非一稿就能完成,往往需要反复易稿(修改)才能使文章达到投稿的要求,即所谓"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 撰写论文初稿(writingthe first draft) 论文的撰写步骤及各部分的主要特点如下:(1)材料和方法(methods and materials):做了什么和怎样做?材料和方法是文章开始写作的最理想部分,因为这部分的内容作者最了解。基本写作要求:用过去时,尽可能按实验研究的先后顺序描述。 (2)结果(results):发生了什么?基本写作要求: 数据可用图、表或文字表达,但三者间应尽少重复 在正文部分叙述主要结果和意义,用图或表给出较详细的数据用过去时 (3)讨论(discussion):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为“前言”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的答案?结果如何支持答案?基本写作要求: •集中讨论与本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并与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给出结果所支持的结论•用现在时叙述已知或被证明的事实,用过去时描述本研究结果(4)参考文献(references):与本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有关的其它研究是什么?其著录要求是:准确、完整、规范。(5)前言(introduction)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本研究试图回答的关键间题是什么?基本写作要求:•本研究目的及重要性•简要复习文献 (6)致谢(acknowledgment):除了作者,谁协助完成了本研究、分析结果并撰写论文?谁提供了基金和物质的帮助?基本写作要求:•仅列出对本工作提供特殊的实质性贡献者的姓名•必须得到被致谢者的同意 (7)摘要(abstract):论文告诉我们什么?(通常〈250字)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浓缩,因此应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后再写,这样有利于文章要点的提炼。优秀的摘要能有效地抓住读者的兴趣。基本写作要求:•用含有必要词汇的短的简单句,以使摘要清楚而简洁•避免使用缩写词和晦涩难懂的词句•用小标题叙述研究论文的各部分•用过去时(但问题的陈述和结论可用现在时)•强调研究的创新和重要方面 (8)文题(title):本文关于什么?最佳文题的标准是用最少的必要术语去准确描述论文的内容。基本写作要求:准确(accuracy)、简洁(brevity)和有效(effectiveness)。(9)作者(author list):谁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工作及论文的撰写? 准备论文最后一稿(preparingthe final manuscript)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必须对其内容及格式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以达到“投稿须知”所提出的一切要求。尤其是投给期刊的稿件一定要达到期刊所要求的编辑格式,否则不但不能被接受发表,甚至于根本不予考虑。因为绝大多数有经验的编辑都认为:不认真准备的稿件绝不是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良好载体(A poorly prepared manuscript is,almost without fail,the carrier vehicle of poor science. Day AR.)。所以,如果希望论文被发表,在准备投给期刊的稿件时必须做到打字整洁、无错、符合期刊格式、含有期刊要求的所有材料。准备论文最后一稿一般分三步,首先是再次阅读拟投期刊的“投稿须知”,然后用“投稿须知”中提供的“稿件对照检查表”(manuscript checklist, author's checklist)与自己的论文一一核对,最后根据期刊要求打字,完成最后一稿。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

确定学校或者单位对期刊的要求,根据要求找相应的刊物。确定刊物的真假,刊物必须能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查到,而且期刊至少在以下一种期刊网收录: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或者龙源期刊网。一般文章都是出刊两个月左右被网络数据库收录。确保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是原创,能通过论文检测,如果文章是抄袭的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要发表一般的刊物可以找一些中介、代理来操作,会省去很多麻烦。要是发核心等高级别的刊物最好从文章质量上面下功夫,自己去投稿。

很多初次发表论文的作者对发表流程中的很多东西不了解,这样的作者是很容易掉进某些陷阱当中的,对于作者来说,最常见的陷阱无非就是非正规刊物的陷阱,发表论文选择刊物至关重要,我们常说选择合适的发表刊物,合适也是建立在正规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刊物是非法刊物、是假刊,那么再合适也是无效的发表,所以发表平台的选择需要特别谨慎

  • 索引序列
  •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有哪些
  •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是哪些
  •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
  •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是
  • 发表论文的十大忌语是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