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足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袁静.论校园足球回归育人本原之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1):40-42+96.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A].体群字[2009]54号
[3]陈珂琦.对加强校园足球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15(5):9
[4]颜中杰,何志林,玄刚.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科研,2011(1):65-68
[5]李纪霞,董众鸣,颜中杰.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3):85-89
[6]董众鸣,袭波,颜中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82
[7]梁伟,刘新民.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4(3):151-153
[8]肖佳川.构建校园足球文化促进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报,2015(6):165-166
[9]王涛,崔世君.新型足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传统足球教学比较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5):108-101
[10]陈枭.校园足球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J].当代体育科技,2016,(34):146-148
[11]张云波,王晓茜.校园足球推广背景下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65-66
[12]王登峰.从"有"到"强":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18,38(4):3-7,21
[13]李卫东,何志林,董众鸣.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87-9
[14]陈书玲.利用校园足球健全学生人格[J].求知导刊,2015(22):18.
[15]孙晓娟,吴澳.校园足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2-63.
[16]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2):77-83.
[17]黄文洁.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18]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
[19]孙宇.新形势下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运思与发展[J].电大理工,2017,(01):81-82.
[20]姚杰.足球进课堂背景下中小学足球教学的阶段性地位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3):36-37.
[21]周东升.浅析校园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J].青少年体育,2017,(03):32-33.
[22]宋辉.我国足球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09):20-21.
[23]刘陵,张伟.青少年趣味足球的内涵解读及推进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09):155-156+159.
[24]陈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目标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09):209-210.
[25]吴剑,桂蓉,曹电康.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17,(03):138-142+160.
[26]刘志敏.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足球运动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03):156-160.
[27]张应龙.文化认同视域下欧洲职业足球文化特征及其启示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17-120.
[28]程万军.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7,(03):227.
[29]吴楠.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研究[J].运动,2017,(06):18+5.
[30]郑志强,李向前.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理事会构建的反思与重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3):22-26+31.
[31]高治,郑原,王岗."足球改革"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3):86-93.
[32]姜南,侯学华.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动力系统及优化路径分析--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43-147.
[33]艾强.足球产业经济贡献与影响足球发展的经济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7,(08):36-37.
[34]孙莹莹.分析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管理及其执教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08):67+69.
[35]沈雁平,牛曼兰,罗卫东.群众业余足球参与者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合肥市的业余足球参与者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7,(03):95-99.
[36]曹然.校园足球活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科学应对[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05):71-74.
[37]郭风,谭继业.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81-82.
[38]余翔.成都市五人制足球俱乐部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145-146.
[39]杨培岭.团队文化视野下解读中国足球运动员技能危机[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190-191.
[40]贺涛.荆门市足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7,(05):44-45.
[41]王本鑫.浅析足球运动对现代人社会生活健康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15.
[42]顾海亚.小学足球教学的几点思考[J].田径,2017,(03):48-49.
[43]王岚.足球运动员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J].安徽体育科技,2017,(01):73-75.
[44]陈爱国,陈丽萍,颜军.8周足球运动改善留守儿童执行功能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01):85-89.
[45]张文波.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6):162-163.
[46]吴军.浅析体育教育专科学生足球裁判能力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06):107-108.
[47]何杰.长沙市校园足球试点高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研究[D].延安大学,2016.
[48]李勇.葡萄牙足球历史演进及崛起因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13-117.
[49]杨世东.南京市青少年业余足球培训市场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30-134.
[50]李水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瓶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54-156+200.
[51]陈浩.简论足球技术中场上意识的培养[J].运动,2017,(04):13-14.
[52]郝宗继.足球游戏在足球训练中的作用分析[J].运动,2017,(04):15-16.
[53]康喜来,李德武.新形势下校园足球的角色定位和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01):85-89.
[54]周丽芳,文佳黎.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足球游戏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02):209-213.
[55]曾广平.论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206+243.
[56]宋娜梅,梁潇,林用彬,郑丽.中学校园足球文化结构及认知差异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2):30-37.
[57]谢军,刘鸿优.比赛情境因素对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技战术表现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2):107-111+136.
[58]刘林星,田德宝.校园足球发展环境建设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01):155-158.
[59]魏家鹏.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劳消除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43+45.
[60]李忠.关于常见足球训练中的技术技巧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56-57.
[61]程公.关于我国高校校园足球竞赛联盟机制的研究[J].科技风,2017,(03):217.
[62]酒华炜."校园足球热"背景下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与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02-106.
[63]赵丽敏,刘鹏.中国企业并购欧洲足球俱乐部的动机与策略分析--基于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7,(02):77-80.
[64]郑波.比较视域下的高校足球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01):31-39.
[65]刘圣泽.阿勒泰地区中学生足球训练方法调查与分析[J].武术研究,2017,(01):145-147.
[66]郭振,乔凤杰,李声民.日本大学足球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7,(01):121-127.
[67]黄华.我国职业足球转会制度的法学透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01):15-19.
[68]徐金成,高璨,高颀,洪平,赵杰修.中国足球运动损伤研究现状及其国际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01):84-90.
[69]李旭天.校园足球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J].青少年体育,2017,(01):109-111.
[70]周俊杰,应依岐.日本足球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体育,2017,(01):42-43+46.
[71]徐龙兵,马加威.浅析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问题及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03):13+27.
[72]杨大轩,唐士智.广东省校园足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3):69-72.
[73]孙奇.身体功能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影响的相关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74]梁冰.从足球热思考制约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50-153.
[75]付海涛.日本校园足球竞赛体制分析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71-174.
[76]龚波,陶然成,董众鸣.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01):61-67.
[77]房鹏飞,陈盼.广西中小学校园足球县域发展探讨--以灵山县校园足球开展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7,(01):80-84.
[78]朱广新,孟凯利,刘杰.核心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平衡稳定性的研究[J].运动,2017,(02):15-16.
[79]王欣.简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运动,2017,(02):17-18.
[80]姜南.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2017,(01):3-8+26.
[81]柳鸣毅,丁煌.基于路线图方法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33-38+46.
[82]王永强.情绪效价与执法经验对足球竞赛中犯规判罚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96-100.
[83]张志武,苏长来,刘占鲁.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目标人群定位及模式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01):49-52.
[84]赵成浩.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1):191-192.
[85]艾强.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若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02):169-170.
[86]李蕾,洪长清.篮球和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的研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234-236.
[87]郑波,刘迅.基于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148-149.
[88]高林.高校足球中足球意识的培养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173-174.
[89]周俊,卢开智,普春旺.浅析现代职业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201-202.
[90]马骏.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营销现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01):50-51.
[91]王冰.浅论提高小学足球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1):133-134.
[92]王勤海,李帅.德国职业足球"50+1"政策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01):18-22.
[93]王泰峰.哈尔滨市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71+73.
[94]程杰.校园足球的安全措施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16-17.
[95]付瑶.青少年足球团队意识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237+239.
[96]张建辉.足球运动中的物理原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244-245.
[97]颜京朋.结合儿童生理特点的足球技术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32+34.
[98]赖健.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训体系与管理体制探索[J].运动,2017,(01):23-24.
[99]傅鸿浩.我国校园足球内涵式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100]杨铄,冷唐蒀,郑芳.职业足球联赛外援配额制度研究[J].体育科学,2016,(12):18-29.
[101]甄茂洋.北京市东城区小学生足球联赛对校园足球文化影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102]郑秋晨.校园足球与体育产业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
[103]傅鸿浩,张廷安,水祎舟,郝霖霖.英文期刊中足球运动的研究领域及热点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1):119-127.
[104]张兵,仇军.管办分离后中国职业足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机制依赖[J].体育科学,2016,(10):3-9.
[105]刘永宝.贵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106]殷海涛.足球进校园前提下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16.
[107]张磊,张廷安,夏辉,任定猛.中国足球生态系统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8):117-124.
[108]张琪,龚正伟.我国足球改革的未来效应及其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04):65-72.
[109]刘飞,龚波.欧洲足球协会联盟财政公平法案对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6,(07):24-31.
[110]贺珷.校园足球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流程及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111]郭尼.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D].中北大学,2016.
[112]宁柠.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现状与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113]张玉婷.北京人大附小校园足球开展模式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114]阴鑫星.西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115]陈陆隆.基于SWOT视角下的西安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116]胡志浩.终身体育视角下淄博市初级中学校园足球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117]唐光耀.开封市"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6.
[118]彭家煜.长沙市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吉首大学,2016.
相关体育论文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2-33.
[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74-79.
[3]冯晓辉.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2).
[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2,(1):11~13.
[5]梅汝莉.“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小学管理.2002(12).
[7]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9]欣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北京教育.2002.(5).
[10]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上海:开明出版社.2003:1-23.
[12]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3]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1):12-13
[14]冯克诚主编.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构和教育学意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5):4-6
[15]彭伟强.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M].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21(7):29-32
体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周倩.酒泉地区高中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崔小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课外锻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3]谭林.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和单杠的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4]王霞元.甘肃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5]李春玉.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实效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xx(09)
[6]王婷,姜华.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05)
[7]丁根清.如何培养体育系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J].才智.20xx(21)
[8]王延芳.甘肃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9]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0]余永生.四川省独立院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xx
[11]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2]李鑫.山西省太原市广场健身舞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xx
[13]王楠.对沈阳市高职院校大众健美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14]杜秀娟.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5]魏复活.宁夏城镇回民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6]祝欢.兰州市与郑州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现状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7]李冰,张璐.浅析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与阅读技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05)
[18]龚云.中澳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xx(07)
[19]胡凤兰.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教学能力[J].学园(教育科研).20xx(03)
[20]杨瑞鹏.陕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xx(01)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xx.32-33.
[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xx.26(6).74-79.
[3]冯晓辉.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xx.40(2).
[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xx,(1):11~13.
[5]梅汝莉.“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小学管理.20xx(12).
[7]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9]欣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北京教育.20xx.(5).
[10]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上海:开明出版社.20xx:1-23.
[12]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3]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xx.6(1):12-13
[14]冯克诚主编.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构和教育学意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xx.(5):4-6
[15]彭伟强.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M].教学理论与实践.20xx.21(7):29-32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于1997年由内燃机和热力叶轮机械两个硕士点调整合并而成,是教育部首批硕士、博士点授予权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内燃机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也是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成部分。该点现有教授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1名,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6名,形成了以中、青年为骨干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学术思想活跃,与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内科研院所及企业有较多的交流合作。1970年代末提出的柴油机热预混合燃烧方式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柴油机的热点研究课题。该硕士点主要学术研究及科研领域有两大类,即内燃机和热力叶轮机械。其中内燃机主要研究领域有:喷雾与燃烧、激光技术测量、排气净化、代用燃料、新能源混合动力、内燃机振动与噪声及故障诊断;内燃机CAD/CAE、设备与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寿命预测、内燃机测试与电控、催化燃烧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力叶轮机械主要研究领域有: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及汽轮机气动性能、可靠性研究、透平机械热力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燃机与燃料电池复合发电新型动力循环、新型组合吸气式发动机研究、计算流体力学及计算燃烧学。该硕士点共承担国家、省、部及企事业科研项目200多项,通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鉴定32项;获教育部、农业部、机电部、省教委各类科技进步奖20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580多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发明专利30项。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宋希庚*、隆武强*、高希彦*、王晓放*、冀春俊*、薛冬新、郭晓平、孙培岩、王正、满长忠、于学兵、冯立岩、 谢蓉、 王巍、杨凤珍、刘艳、许晓光、苏庆运、唐斌、周红秀、杜宝国、 田夫注:标“*”者为博士生导师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 究 方 向 考试科目(科目编号) 备 注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01 内燃机燃料、喷雾、燃烧与排气净化02 内燃机振动与噪声及故障诊断03 内燃机测试与电控、内燃机CAD/CAE04 设备与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寿命预测05 新能源混合动力06 动力燃气、蒸汽轮机关键技术及性能评估研究07 计算流体力学、新型循环及先进动力装置研究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1-5研究方向:② 201英语一 203日语选一6-7研究方向:② 201英语一③ 301数学一④ 841 热工基础注:热工基础包括50分必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25分),选做题(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各100分,二选一)。 欢迎跨学科、专业考生报考该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说明:若要定购下列参考书目,请直接与大连理工大学教育书店联系,联系电话: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国家统一命题 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201 英语一 国家统一命题 202 俄语 国家统一命题 203 日语 国家统一命题 240 英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41 俄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42 日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43 德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44 法语 各大学外语专业二外使用教材 250 单独考试英语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251 单独考试俄语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252 单独考试日语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301 数学一 国家统一命题 302 数学二 国家统一命题 303 数学三 国家统一命题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国家统一命题 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国家统一命题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 国家统一命题 314 数学 国家统一命题 315 化学 国家统一命题 360 数学物理方法 《数学物理方法》,编者: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 361 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编者:李成章、黄玉民,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国家统一命题 414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国家统一命题 611 单独考试数学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614 基础英语 各大学英语专业使用教材 615 日语水平测试 各大学高年级专业日语教材 616 综合俄语 各大学俄语专业使用教材 617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编者:夏书章,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8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编者: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增订四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编者:陆俭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9 传播学 《传播学原理》,编者: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 《传播学教程》,编者: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620 民商法原理 《民法》,编者: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商法》,编者:范健,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编者: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编者 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22 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编者: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本 623 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 《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3版) 624 建筑设计理论综合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25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洪再新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或中国青年出版社 626 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 含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部分:《分析化学》, 编者:刘志广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编者:刘志广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627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郑虎主编,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化学》,仉文生,李安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30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 631 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编者:朱玉贤、李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3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636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周登嵩主编,2004年《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678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第二版),主编者:陈树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501 建筑设计(6小时)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编者: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02 规划设计(6小时) 《城市规划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5、6分册,城市设计 503 命题创作(手绘)(6小时)801 英语专业综合 语言学部分(50分):1. 多选题: 一般为4个选项.(15题,15分)2. 判断题: 确定句子中的提法对错.(15题,15分)3. 简答题(写出语言学术语的定义)(2题, 8分)4. 论述题(分析和解答问题)(2题, 12分)参考书目:《语言学教程》(修订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部分(50分):1.文学术语解释: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例:Bildungsroman:a kind of novel that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ro or heroine from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into adulthood, through a troubled quest for identity. 2.文学作品分析:1个题,20分。阅读一首诗歌或一部短片小说,根据问题写出800-1000英文单词的短文。参考书目:1.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牛津文学术语词典》2008)2.《英国文学作品选读》(第1-3册), 陈嘉,商务印书馆,19823. 《英国文学通史》, 侯维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 《美国文学欣赏》,吴定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5. 《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翻译部分(50分):内容包括翻译理论和英汉互译。总分为50分,其中:(1)理论部分填空题占20分;(2)短语翻译占10分;(3)英汉语篇翻译占10分;(4)汉英语篇翻译占10分。参考书目:1.《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李亚舟 (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孙致礼(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ranslation (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文版),Eugene A.Nida & Charles R. Taber,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实用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戴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5.《布局谋篇——英汉篇章互译技巧》,陈海庆等(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月 802 翻译与写作(日 ) 各大学高年级专业日语教材 803 俄汉互译 各大学高年级俄语专业教材 804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编者:王萼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805 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学》,编者:孟宪章、康昌鹤,吉林大学出版社 或《半导体物理学讲义》,编者:胡礼中,大连理工大学教育书店出售(第三稿) 806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编者:宋鹤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量子力学导论》,编者: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807 电动力学 《电动力学》,编者: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 808 神经科学基础 《神经科学基础》,编者:李继硕,高等教育出版社 809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编者:金惠铭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816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编者: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上下册 821 控制工程基础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一版),祝守新、邢英杰、韩连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或《控制工程基础》,王益群、孔祥东,机械工业出版社 82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金属切削原理》(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陈日曜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版),卢秉恒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825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主编:胡赓祥,蔡珣,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金属固态相变原理》,主编:徐洲 赵连城 ,科学出版社 827 建筑材料学 《建筑材料学》(第2版),编者:王立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7月 828 工程管理专业基础 1.《工程项目管理》⑴《工程项目管理》,编者:成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⑵《土木工程施工》(12、13章),编者:毛鹤琴,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2.《工程经济学》,编者:姜早龙 中南大学出版社 829 材料力学(土) 《材料力学》,编者:孙训芳,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830 水力学 《水力学》,刘亚坤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 841 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编者:沈维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面向21世纪教材《传热学》,编者: 杨世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846 汽车理论 >《汽车理论》,编者:余志生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5 月,第三版 848 船舶静力学 1.《船舶原理(上册)》,编者:盛振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2.《船舶静力学》,编者:朱军,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849 船舶动力装置 《民用船舶动力装置》,编者:商圣义,人民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ISBN7-114-02343-X或《船舶动力装置概论》,编者:张志华,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850 声学基础 《声学基础》,编者:杜功焕、朱哲民、龚秀芬,南京大学出版社 851 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编者: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四版或2006年第五版《数字电路与系统》,编者:王兢、王洪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852 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 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各占50%。《信号与线性系统》,编者:管致中,高教出版社,第三版或第四版 《通信原理》,编著: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第5版 853 电路理论 《电路》,主编:邱关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理论基础》,主编:陈希有(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54 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自动控制原理》,主编:孟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现代控制理论》,主编:王金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自动控制原理》,主编:胡寿松(第四版),科学出版社 855 单独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我校自主命题,非单独考试考生不得选考 857 语言综合 《语言学纲要》,编者:徐通锵、叶蜚声,北京大学出版,2003年版《古代汉语》,编者:王力,中华书局,2000年重排版 8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859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引论》,编者:张传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60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编者:张耀灿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方法与spss软件应用》, 编者:戴艳军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2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第四版《管理学》,(美)编者:斯蒂芬•P•罗宾斯 黄卫伟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63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新编本),编者: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64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基础》,编者: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5 新闻传播实务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著者: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当代新闻编辑》,编者: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二版 866 科学技术史(含命题作文)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编者:远德玉、丁云龙,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8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简史》,编者: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869 民商法综合 《法理学》,编者: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知识产权法》编者:刘春田,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经济法》,编者: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873 公共经济学基础 《公共经济学》,编者:陈树文、王大刚,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或《公共经济学》,编者:金镝,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87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二版),编者:邝孔武、王晓敏,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编者: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876 管理学 《管理学》,汪克夷、易学东、刘荣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877 经济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879 高分子化学及物理 《高分子化学》,编者: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高分子物理》,编者:金日光,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880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编者:王镜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编者:陈雅蕙等,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881 热力学基础 《工程热力学》,编者:毕明树,化工出版社 882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编者:杨志峰、刘静玲,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化学》,编者:戴树桂等,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环境化学教程》,编者:刘兆荣,陈忠明、赵广英、陈旦华,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毒理学》,编者:孟繁强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环境管理学》,编者:叶文虎,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883 环境工程原理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编者:周群英、高廷耀,高教出版社(第二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上下册,编者:高廷耀,高教出版社(第二版);《环境工程学》,编者:蒋展鹏,高教出版社(第二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编者:郝吉明、马广大,高教出版社(第二版); 8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十一五”规划教材,傅玉普 王新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编者:傅玉普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物理化学考研重点热点导引与综合能力训练》(第三版),编者:傅玉普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 885 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第二版),主编:高占先,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 886 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 《化工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工原理实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茜华前夫周京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1960年,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主攻中国画和书法。1986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并创办了周京书法研究室,一直从事着书法教学和研究工作。周京的书法风格别具一格,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何香凝所说的“传统古风”为师,又融入了西方现代抽象画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被广泛认可和推崇。除此之外,周京还曾担任过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文物》杂志社副社长等职务,是中国书法界的知名人物。
范文一
三年的努力,最后通过的 论文 体现,然而 论文 的致谢也和关键的!
首先,描绘下硕士的生活的度过,是如何的充实。
寒来暑往,几度春秋。转眼间,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在这 硕士论文 付梓之际,回首过去三年,心中不免泛起无限感慨。在那些激情燃烧、烙印着科研脚印的岁月里,苦恼、迷茫和彷徨曾经一度困扰着我;挑战、超越和挫折也曾不断激励着我。这一路走来,梦想和执着始终不曾放弃!回首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有太多的感动,更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感谢在这段岁月里给予我鞭策、锤炼、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和亲友!
接下来是要感谢自己的导师,如:
感谢我的导师***教授。是您引领我步入学科领域的大门,鞭策我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是您为我创造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教育我树立起报国的理想;是您一次次审思与斧正我的论文并督促我反复修改,培养我勤奋、自强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您不厌其烦地悉心指导与谆谆教诲,让我深刻思考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您虚怀若谷、厚德载物的人格魅力不断激励我奋勇向前。
在是感谢自己的学校提供这么好的环境。
感谢亲爱的母校****,在读博的日日夜夜,我在您的怀抱中生活、成长,那一草一木、一椅一石,是那般亲切与温馨。如今,深深依念着您的学子已学成,无论我将去何方,您永远是我心灵的家园。
在是感谢自己的父母。
感谢我的父母,你们永远坚定地站在我身后,默默无私地奉献着爱与 宽容。你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我得以全身心投入学业,而不必面对生存的压力而放弃梦想和追求;你们是我最温暖的港湾,无论海上的风浪再大,这里永远张开双臂,期待着我的归来。儿子无以报答,唯有用一个又一个新的成绩回报你们。
感谢自己的女友的陪伴。
感谢女友陈亮这许多年来历久弥坚的爱恋。感谢你与我携手走过艰苦 卓越的旅程,共同领略世间大好山河;感谢你在我重病时无微不至的照料,全然不顾我身上的大片脓疮;感谢你宽容我的责备和严厉,你用安慰的拥抱抚平我的固执与恼怒;感谢你在我远行日子里静静地守候,还有归来时那汪秋水望穿眼神的凝视。我一生有两次生命,一次是降临这个世界,一次是与你相遇。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亲戚朋友,你们的支持和理解是我成长的动力。
最后还要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 答辩 的各位专家。
范文二
这里,是一个大多数人看论文时,都会略过的地方。而之于我,或许是一个最好的回望和凝思所在。
论文落笔之际,短暂而充实的人大两年硕士生活也已经行将消逝。两年的时间确然短了些:短得我还没有时间细细品味,短得我们刚刚相识相知转眼间却要挥手再见,短得让过去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似乎还那么清晰地历历在目。如果要为我这两年的读研生活定义几个关键词的话,我想会是幸运、转变、成长和感谢。幸运的我能够进入这样优秀的学府深造,可以结实如此之多的良师益友;从一个不知学术为何物的懵懂少年,转变到借着论文之际且行且思的准研究者;心智的成长让我以一个更加积极和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世界;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去感谢——绝不仅仅是那些即将出现在下面的人。
首先,我愿意把无上的敬意献给我的导师——章凯教授。去年的教师节,我们送给章老师一幅字,上书韩愈《师说》中之名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刻,我仍相信用“传道授业解惑”六字来描绘恩师,绝不为过。他对学术执著的信念和对整个学科发展的忧心与关怀,一如布道师般为我们引路在前;他慈祥的谆谆教导给我们信念,给我们力量,更给了我们自主发展的空间;每当陷入困境时,老师虽只有几句点拨,却常常有拨云见日之效。在这次论文的写作和平日的学习研究之中,章老师对我之影响实难估料。每每彷徨之际,想到恩师孜孜不倦耕耘之状,我亦为之所染,奋起向前。两年来,无论我的表现多差,恩师都没有一句批评,有的只是鼓励和启迪。套用本文的研究成果,章老师确实是一位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的好老师。接下来,我还将追随恩师,继续在学术的海洋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我无限憧憬亦充满斗志。得师若此,夫复何求?
其次,我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和商学院,为我提供了如此之好的学习的平台。能在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一流舞台上学习和生活,对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鞭策。尤其感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的各位老师们,他们各具特色的风格,无论是在会议中、课堂上,还是平日接触里,都对我帮助提携莫大。他们是:严谨犀利的秦志华教授、执着多产的王凤彬教授、思想精深的杨杜教授、和蔼深邃的王利平教授、才华横溢的刘军副教授、聪敏温慧的宋继文副教授、勤勉和善的仲理峰副教授、阳光亲和的冯云霞副教授和担任我们班主任、青年才俊的周禹博士。我还要感谢组织系和企管系给我上过课的包政教授、刘教授、刘彧彧副教授、李晓光副教授、王洪耘副教授、姚建明博士等老师。此外,我还有幸聆听过美国莱斯大学周京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罗胜强教授、黄炽森教授的博士生课程,令我收获颇丰。上述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学习;我愿把我最真挚的感谢,献给上述所有辛勤的老师们,祝他们事业顺利、身体健康。另外,在另一项相关的研究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曹仰峰博士同样给我莫大的帮助和启迪,在此一并致谢。还有以马鸿杰老师为代表的学院教务、管理及各方面为我们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老师们,以及为本文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论文评审老师和答辩老师,没有你们的辛苦工作,硕士两年的学习和论文工作亦不会如此顺利。
再次,我要感谢我所有的同门好友们,他们是如此的优秀,让我能够在这个团队中不断地提高和成长。已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的熊军师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帮助我寻找自己的道路;远在迈阿密求学的刘永虹师姐,用自己对于学术的追求时时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校攻读博士学位的范新师兄、袁颖洁师姐和Steven师兄,在我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上无时不在帮助和提升我;同级的李宇霞也在共同学习和研讨的过程给我带来启迪;两位师妹周函和陈文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我输入研究数据,让我能够顺利地完成论文。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无论在学习、研究还是生活中,都显得分外富有活力。
另外,这篇学位论文研究得到我的导师章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领导者-下属多元互动关系的动力性结构及效用研究》(项目号:70972128)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感谢我所在的09级企业管理硕士一班。这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相信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前程。特别感谢我所在品园五楼421宿舍的顾紫明、史晓萌、成杰三位挚友,我们在一起的两年,充满了欢乐的记忆。我们之间的友谊,让我们既可以大谈专业知识、国计民生、天下大事,也可以一起在球场上挥汗奔跑,在饭桌上把酒言欢,在校园中放声歌唱。感谢以公衍刚、蒋诚潇、邹一泽、瞿新荣等为代表的球友们,他们和其他生活在一起的兄弟们,为我的硕士生活平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
三篇一作Jssc是非常高的水平在JSSC上发表论文的情况是学术水平的直接度量,也侧面反映了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我国大陆地区在2000年以前极少发表JSSC。第一篇应该是2005年IDT新涛公司常仲元博士等发表的PLL,第二年半导体所吴南健教授团队发表了大陆学术界的第一篇ISSCC,题目是PLL频综。2007年鼎芯的李振彪博士等发表第三篇ISSCC,题目是我国自主3G标准的TD-SCDMA收发机。后来清华大学李宇根教授和王志华教授团队的喻学艺博士等在2008和2009年连续发表了两篇ISSCC,复旦大学唐长文教授团队卢磊博士等2009年也发表了ISSCC,题目都是频综相关。此外,复旦大学洪志良教授团队在2011年和2014年发表了电源管理方面的ISSCC论文,中科院计算所龙芯团队在2011和2013年、复旦大学曾晓洋教授和虞志益教授团队在2012和2013年都连续发表了处理器方面的ISSCC论文。但直到2016年起,中国大陆地区才开始持续每年都有ISSCC论文发表。
【新智元导读】 2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唐传祥研究组与合作团队在《自然》上发表研究论文《稳态微聚束原理的实验演示》,报告了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稳态微聚束」的首个原理验证实验。与之相关的极紫外光源有望解决自主研发光刻机中最核心的「卡脖子」难题。
最现代的研究用光源是基于粒子加速器的。
这些都是大型设施,电子在其中被加速到几乎是光速,然后发射出具有特殊性质的光脉冲。
在基于存储环的同步辐射源中,电子束在环中旅行数十亿转,然后在偏转磁体中产生快速连续的非常明亮的光脉冲。
相比之下,自由电子激光器(FEL)中的电子束被线性加速,然后发出单次超亮的类似激光的闪光。
近年来,储能环源以及FEL源促进了许多领域的进步,从对生物和医学问题的深入了解到材料研究、技术开发和量子物理学。
现在,一个中德团队证明,在同步辐射源中可以产生一种脉冲模式,结合了两种系统的优点。
2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唐传祥研究组与来自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HZB)以及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合作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稳态微聚束原理的实验演示》(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steady-state microbunching )的论文。
报告了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稳态微聚束」(Steady-state microbunching,SSMB)的首个原理验证实验。
该研究与极紫外(EUV)光刻机光源密切相关,有望为EUV光刻机提供新技术路线。
SSMB光源首个原理验证实验,中德团队登上Nature
同步辐射源提供短而强烈的微束电子,产生的辐射脉冲具有类似于激光的特性(与FEL一样),但也可以按顺序紧密跟随对方(与同步辐射光源一样)。
大约十年前,斯坦福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著名加速器理论家赵午和他的博士生Daniel Ratner以提出了「稳态微束」(SSMB)。
赵午教授
该机制还应该使存储环不仅能以高重复率产生光脉冲,而且能像激光一样产生相干辐射。
来自清华大学的青年物理学家邓秀杰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这些观点,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2017年,赵午教授联系了HZB的加速器物理学家,他们除了在HZB操作软X射线源BESSY II外,还在PTB操作计量光源(MLS)。
MLS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设计优化运行的光源,在所谓的 「低α模式 」下运行。
在这种模式下,电子束可以大大缩短。10多年来,那里的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开发这种特殊的运行模式。
HZB的加速器专家Markus Ries解释说:「现在,这项开发工作的成果使我们能够满足具有挑战性的物理要求,在MLS实证确认SSMB原理」。
「SSMB团队中的理论小组在准备阶段就定义了实现机器最佳性能的物理边界条件。这使我们能够用MLS生成新的机器状态,并与邓秀杰一起对它们进行充分的调整,直到能够检测到我们正在寻找的脉冲模式」,HZB的加速器物理学家Jörg Feikes说。
HZB和PTB专家使用了一种光学激光器,其光波与MLS中的电子束在空间和时间上精确同步耦合。
这就调制了电子束中电子的能量。
「这使得几毫米长的电子束在存储环中正好转了一圈后分裂成微束(只有1微米长),然后发射光脉冲,像激光一样相互放大」,Jörg Feikes解释道。
「对相干态的实验性探测绝非易事,但我们PTB的同事开发了一种新的光学检测装置,成功地进行了探测。」
SSMB概念提出后,赵午持续推动SSMB的研究与国际合作。
2017年,唐传祥与赵午发起该项实验,唐传祥研究组主导完成了实验的理论分析和物理设计,并开发测试实验的激光系统,与合作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了实验数据分析与文章撰写。
揭示SSMB作为未来光子源潜力的关键一步,是在真实机器上演示其机制。在新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告了SSMB机制的实验演示。
SSMB原理验证实验示意图
实验表明,存储在准等时环中的电子束可以产生亚微米级的微束和相干辐射,由1,064纳米波长激光器诱导的能量调制后一个完整的旋转。
结果验证了电子的光相可以在亚激光波长的精度上逐次相关。
SSMB原理验证实验结果
在这种相位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应用相位锁定的激光器与电子轮流相互作用来实现SSMB。
该图示直观地展示了如何通过激光调制电子束来产生发射激光的微束,是实现基于SSMB的高重复性、高功率光子源的一个里程碑。
有望解决EUV卡脖子难题
没有顶尖的光刻机,是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光刻机的曝光分辨率与波长直接相关,半个多世纪以来,光刻机光源的波长不断缩小,芯片工业界公认的新一代主流光刻技术是采用波长为13.5纳米光源的EUV(极紫外光源)光刻。
大功率的EUV光源是EUV光刻机的核心基础。简而言之,光刻机需要的EUV光,要求是波长短,功率大。
EUV光刻机工作相当于用波长只有头发直径一万分之一的极紫外光,在晶圆上「雕刻」电路,最后将让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包含上百亿个晶体管,这种设备工艺展现了人类 科技 发展的顶级水平。
而昂贵的EUV光刻机也正是实现7nm的关键设备,目前,荷兰ASML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量产EUV光刻机的厂商,而由于禁令,我国中芯国际订购的一台EUV仍未到货。
如果中国大陆无法引入ASML的EUV光刻机,则意味着大陆将止步于7nm工艺。
目前ASML公司采用的是高能脉冲激光轰击液态锡靶,形成等离子体然后产生波长13.5纳米的EUV光源,功率约250瓦。而随着芯片工艺节点的不断缩小,预计对EUV光源功率的要求将不断提升,达到千瓦量级。
SSMB光源的潜在应用之一是作为未来EUV光刻机的光源。它们产生的类似激光的辐射也超出了 "光 "的可见光谱,例如在EUV范围内,最后阶段,SSMB源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辐射特性。脉冲是强烈的、集中的和窄带的。可以说,它们结合了同步辐射光的优势和FEL脉冲的优势。
可以说,基于SSMB的EUV光源有望实现大的平均功率,并具备向更短波长扩展的潜力,为大功率EUV光源的突破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
EUV光刻机的自主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SSMB的EUV光源有望解决自主研发光刻机中最核心的「卡脖子」难题。
关于作者
本文的通讯作者唐传祥教授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1992年9月-1996年3月,考入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硕博连读。1996年3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论文为“用于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多腔热阴极微波电子枪的研究”。
1996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
1996年7月 1998年6月期间,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DESY工作2年。在DESY工作期间,主要进行超导加速结构的优化及测量研究,并与J. Sekutowicz, M.Ferrario等合作提出了Superstructure的超导加速结构。
1998年6月回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从事加速器物理、高亮度注入器、汤姆逊散射X射线源、自由电子激光、新加速原理与新型加速结构、电子直线加速器关键物理及技术、加速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资料:
李晓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兼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高级经济顾问,并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多所高校(研究单位)兼职教授。被国家多个部委和若干省市聘为顾问。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一年。从事研究的主要领域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资源经济。20多年来,先后撰写了《宏观经济学:转轨的中国经济》、《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对经济改革的哲学分析》等十余部著作。郑贵斌,1954年生于山东淄博。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员。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海洋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人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山东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山东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济南市规划专家组成员,青岛市政府经济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海洋经济。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谍题20多项。1981年以来在《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12部,合著10部,主编(合编)著作60多部。两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北方十五省市优秀图书奖、山东省优秀图书奖与精品上程奖等多项奖励。论著和观点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和多种媒体报道。?代表作主要有:《比较利益与协调发展研究》、《乡镇企业经济学》、《“海上山东”建设概论》、《蓝色战略》、《海洋经济前沿丛书》、《关于经济学学科体系分类的研究》、《现代经济学学科的演变与发展》、《海洋经济集成创新初探》、《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位理论与开发战略整合》等。
中心成立以来共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受到广泛好评。其中《古文字构形学》、《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敦煌书仪语言研究》等著作获得了省级或省级以上社科优秀成果奖励。中心计划将今后出版的大部分著作纳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专刊”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丛刊”两套系列出版物中。中心还在积极编纂《裘锡圭学术文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将正式出版。中心成立以来,教师和学生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裘锡圭教授的《关于〈老子〉的“绝仁弃义”和“绝圣”》,陈剑教授的《释“琮”及相关诸字》、《说殷墟甲骨文中的“玉戚”》,施谢捷教授的《〈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校读记》以及陈斯鹏博士后的《论周原甲骨和楚系简帛中的“囟”与
李晓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兼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高级经济顾问,并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多所高校(研究单位)兼职教授。被国家多个部委和若干省市聘为顾问。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一年。从事研究的主要领域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资源经济。20多年来,先后撰写了《宏观经济学:转轨的中国经济》、《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对经济改革的哲学分析》等十余部著作。郑贵斌,1954年生于山东淄博。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员。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海洋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人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山东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山东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济南市规划专家组成员,青岛市政府经济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海洋经济。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谍题20多项。1981年以来在《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12部,合著10部,主编(合编)著作60多部。两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北方十五省市优秀图书奖、山东省优秀图书奖与精品上程奖等多项奖励。论著和观点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和多种媒体报道。?代表作主要有:《比较利益与协调发展研究》、《乡镇企业经济学》、《“海上山东”建设概论》、《蓝色战略》、《海洋经济前沿丛书》、《关于经济学学科体系分类的研究》、《现代经济学学科的演变与发展》、《海洋经济集成创新初探》、《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位理论与开发战略整合》等。
三篇一作Jssc是非常高的水平在JSSC上发表论文的情况是学术水平的直接度量,也侧面反映了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我国大陆地区在2000年以前极少发表JSSC。第一篇应该是2005年IDT新涛公司常仲元博士等发表的PLL,第二年半导体所吴南健教授团队发表了大陆学术界的第一篇ISSCC,题目是PLL频综。2007年鼎芯的李振彪博士等发表第三篇ISSCC,题目是我国自主3G标准的TD-SCDMA收发机。后来清华大学李宇根教授和王志华教授团队的喻学艺博士等在2008和2009年连续发表了两篇ISSCC,复旦大学唐长文教授团队卢磊博士等2009年也发表了ISSCC,题目都是频综相关。此外,复旦大学洪志良教授团队在2011年和2014年发表了电源管理方面的ISSCC论文,中科院计算所龙芯团队在2011和2013年、复旦大学曾晓洋教授和虞志益教授团队在2012和2013年都连续发表了处理器方面的ISSCC论文。但直到2016年起,中国大陆地区才开始持续每年都有ISSCC论文发表。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都很厉害的著名外科手术专家廖永德从事胸外科临床和研究30多年,担任众多国内外胸部肿瘤治疗与研究职务,多家权威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现任胸外科主任。曾在世界著名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和海德堡大学工作和研究多年。长期致力于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及胸部其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创建了一套系统的、规范的、国际先进的有效诊治方法,近期和远期疗效卓越。手术既彻底根治,又保存良好生活质量。对所有病人长期跟踪指导。系肺癌、食管癌网络最为推荐专家。个人年手术超过600例,微创手术超过95%,处于领先地位,有多个创新术式发表在国际胸外科顶级杂志上(ATS/JTCVS)。率先常规开展的领先新技术有:1、人工智能(AI) 肺部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手术时机的选择2、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肺癌、肺结节3、人工智能辅助手术切除范围制定,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4、应用电磁导航精准定位系统同期治疗肺多发结节5、中晚期肺癌先靶向治疗再手术,使不治变成能治和治好6、局部晚期肺癌先免疫治疗再手术,使不可切变成可切 7、胸腔镜“零出血”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8、食管癌免疫治疗再手术切除(新辅助免疫治疗)9、机器人微创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10、多种快速康复技术助力早日康复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际和国内重要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临床试验,采用最前沿治疗方案解决疑难问题。基础研究上长期探索雌激素促进肺癌发生、转移和耐药的新学说、新机制及临床转化,是国际上该领域最活跃和富有影响力研究团队之一,系列研究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资助;发表SCI论著20多篇;培养的研究生多人获国家奖学金、最佳论文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编或参编多部专著,包括3部研究生教材。社会任职包括《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在内的多家国内外权威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科研成果发表SCI论著20多篇,包含多篇A类论著和不俗论文。周清华:肺癌及纵膈肿瘤外科手术为主多学科综合治疗国际名医【所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物概述】被誉为“中国肺癌外科第一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卫生部肺癌早诊早治专家组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委员。【学术职务】国际肺癌学会肺癌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组专家;国际肺癌学会会员;美国癌症学会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美国NIH-EDRN肺癌专家组成员,美国NIH-EDRN-CANARY肺癌专家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卫生部肺癌早诊早治专家组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学委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西部肺癌研究协作中心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教育部科研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华医学奖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审评专家。【诊疗特长】擅长肺癌及纵膈肿瘤的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被誉为“中国肺癌外科第一人”。肺癌分子生物学。长期从事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肺癌癌变、肺癌细胞信号传导、肺癌的分子分期、肺癌的筛查与早诊、肺癌的外科治疗、中晚期肺癌治疗方法改进等方面均有精深的研究,取得突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