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数据,在2022年,中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8.4万篇,美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1.6万篇,英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3.1万篇,德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2.7万篇,澳大利亚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7万篇,法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6万篇,日本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3万篇,韩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0万篇,加拿大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0.8万篇,意大利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0.6万篇。
文/陈根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美两国竞争的着力点 。
作为一种变革性技术,人工智能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具有推动产业革新、提升经济效益和促进 社会 发展的巨大潜力。正是由于具备主导技术发展和推动 社会 形态转变的基本潜质, 因此,人工智能不仅被视为未来创新范式的“技术基底”,更是被世界各国视为推动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
纵观 历史 ,每一次 科技 革命、产业革命及军事变革的耦合与互动,都深刻影响乃至重塑了全球竞争格局。在人工智能的全球博弈中,中美两国作为领先大国,成为人工智能发展最为瞩目的两个国家。而中美两国对于人工智能高地的抢占,更关系着未来国际格局的重塑和全球人工智能的治理。
美国领先,中国跟进
2019年,美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的数据创新中心曾发布百页研究报告《谁将在人工智能角逐中胜出:中国、欧盟或美国?》。报告对中、美、欧人工智能发展现状进行比较测算—— 美国以44.2分领先,中国以32.3分位居第二,欧盟则以23.5分位居第三 。美国的人工智能领先地位彰显无疑,而中国则以追赶之势跟进。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能够占据人工智能全球领先地位,与人工智能在美国的发展密切相关。 1956年,人工智能正式在美国诞生。卡内基梅隆天学、麻省理工学院、IBM公司成为美国最初的3个核心人工智能研究机构。
60年代至90年代初,美国人工智能相关程序设计语言、专家系统等已取得重大进展,产品化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比如,1983年,世界第一家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电脑的公司诞生。并且,美国开始尝试应用Al研究成果,比如,利用矿藏勘探专家系统PROSPECTOR在华盛顿发现一处矿藏。
而同期的中国,人工智能才刚进入萌芽阶段 。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事业思想解放,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同年,“智能模拟”被纳入国家研究计划,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正式发展。
从研究成果来看,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全球最大的引文数据库Scopus的检索结果,2018年美国共发表了16233篇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同行评审论文。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发生在2013年之后,5年内增长了2.7倍。
尽管同期中国和欧盟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也有类似的快速增长,并且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显超过美国。 但是,就论文质量而言,美国人工智能论文的质量一直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地区。 2018年,美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为2.23次,而中国为1.36 次。美国每个作者被引用的次数也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 40%。
尤其是在深度学习领域,美国的发表论文数量远超过其他国家。2015至2018 年,美国共在预印本文库网站arXiv发表了3078篇相关论文,是中国同期的两倍。 近几年,美国每年取得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更是占到全球总量的一半左右,专利引证数量占到全球的 60% 。
在关键技术上,美国的研究成果依旧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比如,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谷歌公司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发的 Noisy Student方法对图片进行分类的Top-1准确率达到 88.4%,比6年前提高了35个百分点;在云基础设施上训练大型图像分类系统所需的时间,已经从2017年的3个小时减少到 2019年的88 秒,训练费用也从 1112美元下降到12.6美元。
从产业发展来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研究中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2019Q1)》研究报告, 截至2019年3月底,全球活跃人工智能企业注达5386家。仅美国就多达2169家,数量远超过其他国家 。中国大陆达1189家,排名第三的英国则为404家。
而从企业 历史 统计来看,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也早于中国5年。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最早从1991年萌芽,1998进入发展期,2005后开始高速成长期,2013后发展趋稳。而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则诞生于1996年,2003年产业进入发展期,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进入平稳期。
美国公司在专利和主导性人工智能收购方面表现更为强劲 。比如,在15个机器学习子类别中,微软和IBM在8个子类别中申请了比其他任何实体公司都更多的专利,包括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类。美国公司在20个领域中的12个领域的专利申请处于领先地位,包括农业(迪尔公司)、安全(IBM公司)以及个人设备、计算机和人机互动(微软公司)。
人才储备是美国在人工智能得以领先的又一关键原因。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可以说,就是人才和知识储备的竞争。 只有投入更多的科研人员,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才会获得更多的智能技术 。
根据 MacroPolo 智库的研究,在报告所圈定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才中,59% 在美国工作,中国占了 11%,与美国有四五倍的差距。剩下的人工智能人才则分布在欧洲、加拿大和英国,人才差异显而易见。
中美角逐,追赶和超越
尽管美国在研究成果和人才储备上具有先发优势,但中国作为后起之秀,在政策的引导和宽松的环境下,正以追赶之势加快跟进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 不论是顶层的设计还是研发资源的投入,亦或是产业的发展,都呈加快追赶的态势,甚至在部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已可与美国比肩。尽管欲见成效仍需时日,但中美两国对于人工智能高地的抢占,已经开始。
从顶层设计来看,中美有近乎相仿的重视程度。 美国和中国政府都已经把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出台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推进 。
早在2016 年 10 月,奥巴马政府就发布了两份与人工智能发展相关的重要文件,即《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和《为未来人工智能做准备》。中国政府也在2017年3月,将“人工智能”首次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并于同年7月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
美国人工智能报告体现了美国政府对新时代维持自身领先优势的战略导向。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在战略引导和项目实施上做了整体规划和部署。并且,美国和中国都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发促进机制,整体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从研发资源的投入来看,美国政府对研发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纵向来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联邦政府用于研发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从1964年的1.86%下降到2018年的0.7%。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年度财政赤字已超过1万亿美元,累积的政府债务相当于 GDP的107%。 这些因素都会限制美国政府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基础研究的长期资金投入。
横向上看,美国政府对研发的投入正在被中国和欧盟追赶 。美国在全球研发投入中所占的份额从1960年的69%下降到2016年的28%。2000-2015年,美国只占全球研发投入增长的 19%,而中国占到了31%。
2019年8月 31日,上海宣布设立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仅首期就投入了100亿元人民币,最终规模将达到千亿元人民币,美国联邦政府的投资则是相形见绌。
从产业发展来看,尽管中国AI产业基础层整体实力较弱,少有全球领先的芯片公司,但各大厂商正加快布局追赶,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及华为等厂商在基础层软硬件的加快布局 。
对于技术层来说,中国企业则发展势头良好。 百度、阿里、腾讯和华为等综合型厂商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领域均有布局,同时创业独角兽在垂直领域迅速发展。
应用层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多样,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在教育、医疗、新零售等领域实现广泛布局,而金融、医疗、零售、安防、教育、机器人等行业亦有为数较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参与竞争。
着眼未来,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仍然具有一定优势, 包括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丰富的技术应用场景、完善的创新生态链、企业数量的规模优势,以及我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优势。
此外,大数据优势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优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要有大量的数据积累进行训练。中国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得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在数据积累方面优势明显。
人工智能的未来难以预测,但可以看到的是,世界的竞争格局将因人工智能而改变。在巨变的环境里,只有通过创新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战略前沿技术,成为新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竞赛领域的重要主导者、新竞赛范式的重要引领者,才能制胜未来而不是尾随未来。
德国,无疑问
尽管排在前十位的很多都是西方大国,但是他们发表的论文数量在减少,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发表的研究论文越来越多。中国1999年--2003年(居第六位占总数4.4%);2004nian --2008年超越日本跃居第二(总数的10.2%)仅次美国。日本由第二退居第四,英国的排名第三,排名五、六的是德国和法国,在后面的是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和印度。路透社28日报道:中国带头挑战科技强国。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在科技领域对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等老牌科技强国构成挑战。负责此研究的小组主席克里斯-史密斯说:发展中国家科技的发展主要归因于中国的推动,当然也有其他国家的贡献。英国皇家学会一篇分析报告显示,到2013年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这份报告凸显出老牌科技强国面临来自新型经济体的挑战越来越大。国际科学界的整体景观将发生巨变。科学学论文的质量较难计量,因此英国皇家用论文发表后被其他科研人员引用的数量考量。美国在1999年--2003年和2004年--2008年两个时段引用率第一,分别36%和30%。英国第二。中国引用率从零上升到4%。。史密斯说:在中国增加的论文似乎主要是工程学方面的。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发展,中国可能最终在纳米技术等领域领先世界。
参考消息网12月8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近年着力发展人工智能(AI),已成为AI大国,无论在人才数量、企业数量均在全球均占第二位,唯美国在各领域均大幅领先中国。值得注意的是,在有研究AI的高等院校中,美国占了45.7%,中国要追赶美国,一定要加紧在高等院校中开始培养人才。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12月7日报道,《财富》全球论坛昨在广州开幕,今年论坛以“开放与创新 构建经济新格局”为主题。中央近年推动科技创新,以带动经济转型,人工智能是关键一环。中国龙头科技近年也投放大量资源在AI领域上,目前已见到成绩。
报道称,发展AI产业最重人才,《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全球AI领域人才总数约30万,而目前市场的需求则在百万量级,AI人才供应存在很大缺口。
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共计2617家。美国占据1078家居首,亦即美国企业占全球总数逾40%,中国以592家企业排名第二,其后分别是英国,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家。其中,美国1078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约有78700名员工,中国592家公司中约有39200位员工。
具体来看,全球30万AI人才中,高校领域约有10万人,产业界约20万人。目前,全球共有367所具有AI研究方向的高校,但每年AI相关领域的硕博毕业生只有约2万名。在这367所高校中,美国拥有168所,占据全球的45.7%,反观中国只有20所。
报道称,中美两国AI人才聚集的产业并不相同。在美国,投资者对于基础层面更为看重,而中国投资者对应用层的关注更多。
事实上,近年中国在AI领域发展的确在全球前列,成绩比不少发达国家更佳,但相比于美国,基础仍相对薄弱,要追赶美国仍有一大段距离。特别是美国高等院校研究AI占了全球近半壁江山,每年有大量人才补充,这点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难以冀及。
报道称,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投资者及企业,更注重基础技术研究,这些成果未必能即时商业化,但对未来科技的影响深远;而中国投资者更着重应用,这在起步之初无可厚非,但切忌急功近利。
资料图片:12月2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拉开帷幕,这是参观者在博览会上了解智能悬浮平台。
【延伸阅读】美媒宣称美国用人工智能分析卫星照片 搜寻他国导弹发射场
参考消息网11月26日报道 美媒称,在情报机构中,只有为数不多受过训练的分析人员从事从浩如烟海的卫星图像中寻找未公开宣布的核设施或秘密军事场所的工作。但是,使谷歌和脸书公司的人脸和喵星人图片的自动过滤成为可能的那种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在针锋相对的间谍世界中也可能被证明是无价之宝。一个早期的例子是:美国研究人员已经训练了发现中国地对空导弹发射场的深度学习算法,其速度要比人工分析快数百倍。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11月21日报道,深度学习算法被证明能够帮助先前不具备图像分析经验的人员,找到散布在中国东南地区近9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地对空导弹发射场。这种基于神经网络——即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过滤并从中学习的层状人造神经元——的人工智能可媲美人类图像分析专家在定位导弹发射场时取得的90%的总体准确率。也许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深度学习软件帮助人类把找出潜在导弹发射场的时间从60个小时缩短至仅42分钟。
密苏里大学地理空间智能中心主任、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柯特·戴维斯说:“算法被用来寻找据说被高度怀疑存在导弹发射场的位置,然后由人工对搜索结果进行评估以确保准确,并弄清算法节约了多少时间。”
报道称,密苏里大学的这项研究于10月6日发表在《应用遥感杂志》上。该研究是在卫星成像分析人员正在被大数据的洪流淹没的背景下展开的。知名商业卫星成像公司DigitalGlobe每天生成大约70兆兆字节的原始卫星成像数据,更不用说来自其他商业卫星和政府间谍卫星的所有成像数据了。
戴维斯和同事们证明了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它们经过了针对卫星成像分析的培训和改进——能够如何发现让情报机构和国家安全专家产生极大兴趣的潜在目标。这些深度学习模型——包括GoogleNet和微软研究公司的ResNet——最初建立时的目的是从传统照片和视频信息中发现目标并进行分类。戴维斯和同事们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调整以使它们适应解读卫星成像数据的难题和局限,例如培训一些能够解读彩色和黑白图像的深度学习模型,以备在只能获得地对空导弹发射基地的黑白图像时使用。
事实上,分析人员广泛依赖于卫星成像技术对朝鲜武器计划的发展进行跟踪。人类分析员很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幅员相当狭小的国家境内现有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地对空弹发射场。但是类似的深度学习工具可以帮助自动标记在朝鲜或其他国家境内出现的新的地对空发射场。对已有和新的导弹发射场的了解有时可以引导分析人员发现其他可疑地点,因为各国通常把地对空导弹发射场设置在特定区域以防其附近的宝贵装备遭到空中打击。
报道称,研究人员最终只利用了大约90个得到肯定确认的中国导弹发射基地样本来训练人工智能。规模如此小的培训数据集在正常情况下或许无法取得准确的深度学习成果。为了绕过这一问题,戴维斯和同事们通过在不同方向上对原始图像稍作改变,把这90多个培训样本转化成了89.3万个培训样本。
报道称,这项研究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度学习成绩很可能得益于地对空导弹发射场的规模相当庞大,并且从卫星的俯拍照片上呈现独特的形状。戴维斯提醒说,在试图分析较小的目标如车载导弹发射器、雷达天线、车载雷达系统和军车等的时候,深度学习算法将面临大得多的挑战,因为现有卫星图像在提取识别特征时没有那么多的像素可以使用。
资料图片:这张拍摄于2012年12月2日的卫星图像显示的是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场地区的交通线路图。(卫星图像由DigitalGlobe公司拍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美韩研究所下属网站“38 North”添加注解并于2012年12月28日发表。)
【延伸阅读】外媒称中国人工智能5年内比肩美国:解放军将凭此获得优势
参考消息网11月29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情报界的一个研究机构近日举行了一场竞赛,看谁开发出的人脸识别技术最优秀。在所有参赛者中,荣获2.5万美元最高奖的是一家名叫依图科技的中国初创公司。
路透社11月28日报道称,美国一家智库的报告举出类似的众多例子证明,中国军方也许会利用该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进步,推动武装力量现代化并有可能谋求对美军事优势。
由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埃尔莎·卡尼亚撰写的这份报告称:“中国不再处于相对于美国的技术劣势,而是已经成为真正的对手,在人工智能方面也许会有能力超越美国。”
卡尼亚写道,未来美中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可能会改变未来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
“字母表”公司的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前不久在华盛顿的一次聚会上就中国的潜力发出了类似警告。他指出,中国7月份公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在未来几年赶上美国,并最终成为全球首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施密特在这次会议上说:“我认为我们在今后5年里仍会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的赶超速度会非常快。所以,5年后我们可能就会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
今年早些时候,五角大楼的一份未公开文件渲染说,中国企业正在通过购买美国公司的股权来绕开美国的监管,获取有潜在军事用途的美国人工智能敏感技术。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本月提出了加强美国外资管理的议案。新美国安全中心的报告指出了中国的收购活动,并表示北京在培育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与美国竞争方面有一些障碍,包括招聘顶尖人才。
然而,施密特说:“如果你们认为他们的制度和教育体系培养不出我所说的那种人,那你们就错了。”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可能会彻底改变交通运输的面貌。此外,这种技术还给医学带来重大进展。据估计,它也有能改变战场形势的军事用途。
五角大楼有一个项目,着眼于让计算机帮助筛选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资料,从而减少人类分析师的工作量。这其中已经运用了一些机器学习技术。
报道称,报告引述公开文件的内容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投资于各种和人工智能有关的项目,解放军的研究机构正与中国国防工业合作。报告称:“解放军预计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性质。”
卡尼亚承认,鉴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尚处于早期,且中国及其他国家有关人工智能的政策尚不完善,她的这一研究结果相当大一部分是推测性的。尽管如此,她在报告中表示,一些解放军思想家预计战场上即将出现“奇特景象”,届时人类在作战过程中会跟不上机器主导决策的速度和节奏。
资料图:青少年AI人工智能设计大赛苏州开赛。
【延伸阅读】美媒: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人工智能将消灭过时岗位
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 美媒称,无人驾驶汽车和卡车占领公路,机器人“操作”工厂。超级智能手机呼来优步公司直升机,将手机主人送到迅速扩大的城区。机器利用算法自学完成一度需要人类智慧才能掌握的认知任务,消灭了无数管理及工业岗位。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1月22日文章,这就是技术进步导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重塑世界的愿景——多半会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实现。今天,这个景象不仅在硅谷初露端倪,而且在巴黎的智库、中国的电动车工厂甚或在撒哈边沙漠周边都能看到。
21世纪,技术所带来的影响不同以往。过去,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诞生时,社会有数年时间适应技术带来的变化。今天,变化是随时随地的,瞬间就以数字化形式遍布全球。
世界各地各级政府突然认识到社交媒体、其他形式的算法以及人工智能已迅速超出了其掌控范围,甚至令其毫无察觉。
文章称,美国人今天的生活受技术影响的范围要远比过去几十年更为广泛。自动驾驶汽车、云(技术)以及送货上门的成群结队的无人机都是众所周知的概念了。但是,这些技术步步紧盯你我,这个现实的确令人措手不及。
本月,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在摩洛哥召开世界政策年会期间,一位发言者说:“中国不仅是全球工厂,而且正在成为全球实验室。”他指的是北京迅速发展的军用和民用人工智能技术。
文章称,美国政府置身事外,任凭市场力量发展具有全球影响的技术公司巨头。中国则选择了正面竞争。欧洲允许美国技术公司进入市场,对其加以管理而不是与其竞争。俄罗斯则把信息技术武器化,为军队、导弹和坦克增添社交媒体。
外交官和战略家已经开始探讨技术与国际事务的交集,希望找到办法,将冷战式威慑和军备控制协议原则应用到网络威胁领域。
也有人呼吁,政府应当开始想办法解决技术影响对国内劳工市场和日益脆弱的政治体系造成的紧迫问题。
文章称,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在消灭过时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岗位,新岗位常常需要持续不断的再培训和多种职业与场所转换。美国用人单位报告目前空缺610万个就业岗位,主要是因为求职者缺乏所需要的技能或就业流动性。
人工智能机器人
【延伸阅读】外媒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挑大梁:高科技非西方专属游戏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英媒称,高科技曾被认为只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专属游戏,但如今中国正在颠覆这种偏见,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中国已经令人意外地与美国共挑大梁。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0日报道,“到2018年,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的研发支出可望达到150亿美元。”麦肯锡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如此预测。鲍达民是一名中国通,在成为麦肯锡掌门人之前曾长期驻扎上海。今年9月底他空降北京,再次呼吁中国加大力度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他认为,中国在这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这里拥有海量活生生的数据。他表示,20年前全球范围内曾出现过一次“假曙光”,但是当时没有可匹配的计算能力,如今随着计算技术的提升,加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多数据得以采集,人工智能正在从构想变为可应用的现实。
此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做过三点判断:人工智能投资已进入到世界领先科技公司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竞争阶段;早期进入人工智能行业的公司往往更接近数字化前沿;高科技、通信与金融服务三年内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导产业。麦肯锡预计,人工智能应用的市场规模将在八年后达到1270亿美元。在2017年3月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鲍达民在讲演中称,一些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和语音识别等技术方面走在了前沿,可整合进诸如私人助理、自动驾驶等新产品中。
作为执掌这家全球顶尖合伙人咨询公司近九年的资深人士,鲍达民在每日与各类客户的接触过程中,训练出了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一个趣闻是,现在越来越多机构开始认真对待中国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其实早在2010年鲍达民就谈到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贸易轴心”、“这是以前的一条丝绸之路”。
鲍达民对中国问题很感兴趣,也懂得如何发挥影响力。跟其他很多行业一样,今天的咨询业也面临着被人工智能大肆改造的命运,在高薪聘请员工与高价引进人工智能技术之间,以做决策为每日工作的鲍达民,此时更需要仔细权衡。他表示,公司要承担起“双重使命”——为满足客户需求而大力引进机器人和自动化程序,另一方面需要培训员工掌握运用人工智能必需的相关技能。
以下是鲍达民接受《高端视点》视频访谈的部分文字选编:
问:你为什么呼吁中国要加大力度发展人工智能?
鲍达民:我定期来中国的一个原因是,如果你不了解现在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你就会被边缘化。人工智能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因为我觉得它是会改变世界的重要技术。我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将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得益于这里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中国的参与)也会促进世界的发展,我们可以解决诸如医学方面的许多难题,像癌症;还有对孤独症的治疗等很多世界级难题,都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解决的。另外,它还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因此,出于各个方面的原因,中国需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问:中美都集中发展人工智能,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近五倍,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有什么优势吗?
鲍达民:美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则是在研究领域十分先进,比如有“深层思维”这类公司,聚集了很多神经科学家、生物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等。即便是加拿大也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像多伦多和蒙特利尔都在尽力推动相关产业。于我而言,我认为对人才和领导力的把握更重要,人工智能是重要的机遇。中国已经拥有了数据,再次强调,发展人工智能仅仅有技术也不行,还得有数据。你提到了中国拥有美国五倍的人口,这些数据就是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材料。
问:你非常珍惜人才,注重教育。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毕业生留给你的印象有什么变化吗?
鲍达民:中国学生的质量一直都很高,也很有才干。我记得在几个大学举行招聘的时候,我说既然这些人都有能力进入这些大学,我们为什么还要费劲去测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自己有可能都考不上这些学校。所以,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我想我注意到的一个变化就是,我们现在招了很多没有那么多社会经验的人,有一次我在上海招聘了两个学生,他们非常棒,我让他们在肯德基工作了两晚,但他们的父母非常沮丧。一个学生的父母问,他们被招进了麦肯锡,为什么要在快餐连锁店工作?我说,因为你需要看看那些不冲厕所的人、偷东西的人,还有毫不讲理的顾客,这就是生活。如果一直仅身处学术环境中,你没有办法适应那些做奇怪事情的人。我发现如今更多毕业生拥有此类真实的社会经验,这非常重要,否则你会没办法与人打交道。
鲍达民。
【延伸阅读】美媒文章:下一场科技竞赛将聚焦人工智能
参考消息网11月9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11月3日刊发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主席、前驻阿富汗美军司令约翰·艾伦以及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阿米尔·侯赛因的文章《下一场太空竞赛目标是人工智能》称,虽然美国历史上是人工智能领域大部分最重要的创新和研究机构的所在地,但国际竞争对手正紧随其后。
人工智能成必争之地
文章称,约60年前,时任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林登·约翰逊预测说,谁赢得太空竞赛,谁就将“控制、彻底控制地球”。美国最终赢得了那场竞赛,不仅登上了月球,而且还激发了下一代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和乐观主义者。
最近,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预测下一场伟大的科技竞赛——人工智能时,重复了约翰逊的这种表述。
文章认为,约翰逊和普京对技术力量的理解中,存在一条跨越时代和地缘政治的真理。不过,现在美国担心的是,它正面临在这场关键竞赛中落后的风险。
文章称,很快,在包括工作和娱乐在内的大多数社会经济领域,人工智能将成为给我们带来竞争优势的最具潜力的改变者,其影响将远远超过人们通常有关自动化取代制造业工作岗位的辩论。
文章认为,虽然美国是人工智能的诞生地,也是历史上这一领域大部分最重要的创新和研究机构的所在地,但国际竞争对手正紧随其后。
文章称,中国最近宣布了一项斥资数十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发展计划,到2030年要在这一技术领域领先世界。俄罗斯正在开发具有人工智能的下一代米格-41战机,能够在高达6马赫的极超音速下控制战机。
美国或被中俄赶超
文章称,美国用肉眼就能看到自己的弱点:高层国家计划中人工智能项目的缺乏、科技经费缩减、限制移民等,这一切都在损害其竞争力。问题在于,美国能否在为时已晚之前纠正错误。
文章对美国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了大量思考:
首先,鼓励美国研究人员引领世界创新的开放性,同样也在促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得到保护前迅速地进入公众视野。虽然美国珍视学术开放文化,但美国企业需要更快的专利程序和政府支持,这样在与海外侵权者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它们才能拥有一些优势。
其次,监管部门使得在美国生产商品并销往别国变得非常困难,从而为外国竞争者创造了一个他们本来毫无机会的市场。多年来,美国一直禁止出口加密技术和基础处理器。这种做法所带来的仅仅是国际竞争者满足了需求,为它们自己创造出了一个市场。
第三,中国在深度学习方面发表的论文数超过了美国,超级计算机数量也超过了美国。美国需要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更多的公共投资。
第四,中国正吸引更好的人工智能人才,收购美国技术公司。解决办法很简单:为这一领域的专家提供更多绿卡;为公立大学的研究实验室提供更多的联邦资助;向罗兹奖学金这样的教育项目提供更多投资,以吸引未来的博士。
文章称,美国永远不能忘记,人工智能代表了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突破。人工智能是人类下一个伟大的跃进。最先登上月球的国家现在必须正确地迈出走向明天的那一步。
差距的在于,高端人才没有美国的多。
日媒称中国人工智能加速赶超美国,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处于什么水平?
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还全球第三名 ,而前两名分别就是 美国和欧洲 ,
由于这两个地区和国家,他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发展比较强,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比较强,还有就是他们的发展历史也非常的强,注重吸引人才,注重教育的质量 ,这使得美国和欧洲人工智能的实力非常的强劲 。
人工智能被称为AI,随着经济实力和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不断的在创新和发展 并不断的对现实生活中运用 ,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等我国的人工智能的相关的产权来看,中国是被公认的人工智能的大国 并且未来是最有希望超越美国的人工智能的国家 。
将对于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来说,在人工智能和汽车制造等方面已经领先世界前列的地位,而这些技术决定着这些产业的未来,也决定人工智能产业以后的辉煌。
人工智能的作用有?很多好处哦,从体力上讲,人工智能是超越了人体的,为人体减轻负担的。从而让人们不用很累的劳动工作。从预算来说,人工智能可以收集数据。从时间上来说,人工智能可以,二小24小时工作,解放了人们的生活。解放了人的更多时间从军事上来说,得到老更强大的维护和平的力量。从医疗方面来讲,做手术时更加准确,没有丝毫的误差。更精准。
从救援来说,可以把遇害的人从救援或进程是可以控制人工训练。可以预报天气。让人们带伞。让人们不再出门。可以更好的维护国家的安全。你可以解放人们的双手。可以更好的完成一项任务,而不用人工去完成。现在的人工智能非常广泛,有手机和app,各种智能软件行业设备,医疗,金融,重工业,制造的人。给社会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帮助。从而改善了生活。
不断的改进,从而发掘到最好以及提供基本的医疗反馈,需与健康的助理。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甚至可以取代一些老师,人工智能可以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方法。在金融领域上,人工智能可以用于个人的理财的应用。可以保证人们的稳定性,安全性。从而有利于更大的投资方面。人工智能还能运用于法律。由于写人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求人工智能来帮助更好的解决问题。
尽管排在前十位的很多都是西方大国,但是他们发表的论文数量在减少,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发表的研究论文越来越多。中国1999年--2003年(居第六位占总数4.4%);2004nian --2008年超越日本跃居第二(总数的10.2%)仅次美国。日本由第二退居第四,英国的排名第三,排名五、六的是德国和法国,在后面的是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和印度。路透社28日报道:中国带头挑战科技强国。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在科技领域对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等老牌科技强国构成挑战。负责此研究的小组主席克里斯-史密斯说:发展中国家科技的发展主要归因于中国的推动,当然也有其他国家的贡献。英国皇家学会一篇分析报告显示,到2013年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发表科研论文最多的国家。这份报告凸显出老牌科技强国面临来自新型经济体的挑战越来越大。国际科学界的整体景观将发生巨变。科学学论文的质量较难计量,因此英国皇家用论文发表后被其他科研人员引用的数量考量。美国在1999年--2003年和2004年--2008年两个时段引用率第一,分别36%和30%。英国第二。中国引用率从零上升到4%。。史密斯说:在中国增加的论文似乎主要是工程学方面的。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发展,中国可能最终在纳米技术等领域领先世界。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如果它是我写的,自然地,我可能不会在世界上被找到。因此,我的发言并不奇怪。正是我们的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发展非常迅速。因此,它也已在论文中显示。黄金无处不在。碰巧我们的中国是一块巨大的黄金。人们关注他,因此作为中国人,无需大惊小怪。
现在的排名特别靠前,排在第2名的位置,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学实力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所以论文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论文的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
2020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46.38万篇,比2019年增加19.8%,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21.60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24.78万篇。卓越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生物学。
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4个领域排在世界第1位,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计算机科学领域。
说到期刊,很多同学还不知道如何发表期刊论文,期刊按等级分:普通、核心、C刊。目前,收费期刊未必就比免费期刊更好发表。有一些免费期刊会比收费期刊更好发表。投稿方式主要是电子邮箱或者是在线投稿。
不仅如此,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升至世界第2位。2020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期刊有15种,共发表论文2.55万篇,其中,中国发表1833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9年上升2位。
2020年,我国的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比2019年上升两位。我国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继续增长,进入世界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增加,国际显示度进一步增强,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论文集中链接和精准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文发表的论文、作者和中文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
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485篇,涉及主题有:粒子与场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国际访问用户主要来自国际大学和科研单位,例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英国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国家实验室等。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并不惊讶,因为如果换是我写的话,自然也然,在世界上可能找不到我。所以,我说的并不惊讶,是我们中国的各方面发展非常迅速,所以,在论文方面也显示表现出来了,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恰好,我们中国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金子,只是没人去注意他而已,所以作为中国人,不需要大惊小怪。
在日本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科学技术和学术政策研究所,他们都参考了科睿唯安公司的具体数据,分析了主要国家的论文数量,由于每年的实际变化较大,研究所根据3年平均值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到2018年至的平均值里,中国研究人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为305927篇,居全世界首位,高于美国的281487篇。
德国67041篇,排名在第三,日本排名第四,大概有64874篇文章,此外,从报纸的世界份额来看,我们中国跟美国分别占19.9%和18.3%左右,而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国仅占4.4%左右,在可靠的NHK的报告中显示,我们中国的论文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论文数量大概是20年前的18倍。
在1998年至2008年的时候,平均值大概是10年前的3.6倍 ,其次,值得我们一提的是,我们中国研究论文的质量也非常接近美国了,从被引用的前10% 篇论文的份额来看,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有37800篇论文 24.7%,全世界排名第一,中国有33800篇文章22%,排名全世界第二。
关于你怎么看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发表研究论文数跃居地界第一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奋斗,我国化学研究已从十分落后的境地崛起,成为化学大国。这是我们化学界同仁们引以自豪的巨变。其标志之一是,我国学者在 SCI 化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从 2009 年起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在论文被引用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等方面也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此期间,我国自己的 SCI 化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很有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多年来进步很小。据 2012 年的数据,SCI 收录的我国十余种化学期刊中,仅 Sci Chin Chem和Chin Chem Let 两种化学综合性刊物和Chin J Cat, Chin J Polym Sci, J Rare Earth 和 J Energy Chem等几种专科刊物的影响因子超过 1.0。我国化学的快速进步和我国化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滞步不前形成了巨大反差,这是十分发人深省的。我们认为,作为化学工作者,我们都有责任为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尽一分力量。事实上,我国化学期刊近年来已有很大进步。通过我们化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期刊的发文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许多知名化学家都有很好的评述和论文发表。刊物的印刷版和电子版的质量、网站的内容和便捷程度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现在提出大力关注国内化学期刊并提高其影响力,是有基础的,也是可行的。大家都明白,吸收优秀稿源,发表一流水平的研究工作是提高我国化学期刊的根本,也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但是,根据我国的现状,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有了好文章,如果大家不去引用,期刊的影响力落后的状况仍难改观。让我们看一下几组数据:2010年,我国学者共在SCI化学期刊上发表论文26641 篇,其中在Chem Commun、J Mat Chem 和 Polymer 等知名期刊上我国学者的论文已超过全部论文的1/4,而在JACS和Angew Chem这样的顶级化学期刊上也分别达到了9.4%和 11.5%。然而同年,我们国内 SCI 化学期刊发表论文总数仅4600篇。这也就是说,约83%的论文发表于国外期刊,17%的论文发表于国内期刊。这组数据突显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如果我们在投稿时(无论是向国内和国外期刊投稿)都能关注国内期刊,并引用一篇国内期刊的文章(“一文一引”),这将会给国内化学期刊的影响力带来怎样的变化?因此,只要我们大家能够对国内化学期刊多一些关注,改变引用习惯,快速提升我国化学期刊的影响力,使期刊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是完全可能的。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16.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64.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
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1.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网址:
国内:
国外:
《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
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1.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74.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56.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
网址:
《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1.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
《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
网址: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
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1.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
网址:
《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
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0.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0.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
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0.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
网址:
《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
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0.570。
网址:
《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0.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
网址: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网址:。
(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国外文献~15%”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表述,通常用于说明要求学术论文引用国外文献的数量。其中“国外文献”指的是来自国外出版社、学术期刊等发表的研究论文、学术著作等;“~15%”表示所要求引用的文献数量大约占整篇论文参考文献总数的15%左右。这个比例是针对各种类型的论文而言的,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论文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涉及到国际标准、理论研究、前沿技术等方面的论文,对于国外文献的引用要求可能会更高;而对于实践类、行业研究等论文,则可能会相对较少。需要注意的是,在写作过程中,引用文献要遵守学术规范和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引用文献也不能过多或无意义地进行堆砌,应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和合理性进行选择。
我觉得这一排名的意义就是我国的期刊研究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代表着也非常的优秀的成果,中国的学者是很厉害的,教育成果也是非常的显著的,学生们都是很出众的。
体现出我们国家的实力,说明我们国家论文还是很优秀的,人们发表的东西非常多,有很多的人才,科研水平有了进步。
有多少 毕业生就有多少论文
根据统计数据,在2022年,中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8.4万篇,美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1.6万篇,英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3.1万篇,德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2.7万篇,澳大利亚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7万篇,法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6万篇,日本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3万篇,韩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0万篇,加拿大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0.8万篇,意大利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0.6万篇。